2017年11月的存档

永生仍然只是自欺欺人的妄想

2017年11月23日星期四

因为非法经营罪入狱四年的著名网络推手“立二拆四”刑满释放后推销起了通过人工智能造就第一批“永生”人的项目,据称已拉到了5百万元风险投资。他的这个项目不知是不是受到研究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家库兹韦尔的启发。库兹韦尔同时是个喜欢对世界发展做出预测的未来学家,据说他以前做出的很多预测已一一应验,而他最惊人的一个预测是,到2045年人类将达到“奇点”,能够获得永生。为了能够活到那一天,今年已经69岁的库兹韦尔每天要吃200片药片和保健品,声称这样能让他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万一不幸他死得早了,他还有备用方案,安排把他的尸体冷冻保存,到合适的时候将他复活。

 

相信这个“奇点主义”的人为数不少,谷歌甚至还建了所“奇点大学”。时不时地会有读者来问我对库兹韦尔关于“奇点”和永生的预测怎么看。我很惊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关于生物医学发展的看法那么当回事。库兹韦尔关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预测我不敢妄议,但他关于生物医学的看法却表明他是十足的外行。实际上,库兹韦尔那些号称应验的预测都是关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并不惊人的预测,而他关于生物医学进展的预测全都是错的。例如他曾在1999年预测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在2019年将达到100岁以上,在2006年他预测到2019年发达国家将征服导致95%的死亡的所有主要疾病。2019年还有一年多就到了,其预测的不靠谱显而易见。

 

全球平均预期寿命现在是71岁,显然不可能在两年后猛增30岁。当然,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已经足够惊人,一百年来翻了一番。但是如果因此就推断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会一直这么无限地增长下去,则大错特错。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是靠减少了夭折和过早死亡获得的,增长的空间已经很有限。医学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活到了其“自然”寿命,老人越来越多,但是衰老仍然不可避免。人类的最长寿命并没有因此增长。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是法国人卡门夫人,她活了122岁。她在1997年去世后,20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能打破其记录。

 

想要让人突破其“自然”寿命,甚至长生不老,就需要延缓、终止衰老过程。但是我们对衰老的机理仍然所知甚少,对干预的方法更是几乎一无所知。可以确信的是,有很多基因和环境因素与衰老有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能够找到终止衰老的办法。库兹韦尔认为生物学家们低估了“指数增长”。20年来基因组测序的速度直线上升,费用直线下降,很快费用就会降到每个人有必要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基因组序列,知道了基因序列不就可以对基因重新编程,不就可以改变衰老过程了吗?库兹韦尔如此这般的推理,正表明他缺乏生物学的基本常识。获得了基因序列,不等于就知道那些基因都在干什么,更不等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改变它。虽然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在“指数增长”,但是对数据的解读和应用却要缓慢得多。

 

认为什么都可以“指数增长”,任意外推结论,其实是一种简单化的工程师思维。但是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不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想要获得永生,仍然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妄想。假如未来某一天,科学发展出现了出乎意料的重大突破,人类发现了能够获得永生的方法,也未必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如果获得永生的方法极为昂贵,只有少数达官贵人能够享受,那么只是让人类社会更加两极化。如果获得永生的方法非常便宜,人人都做得到,那么人类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现在有的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多岁,就已经面临社会老龄化问题,试想一个充满了几百岁、几千岁、几万岁人口的社会又会是多么可怕,还有后代子孙的生存空间吗?

 

资源是有限的,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一代代人的死亡,就没有一代代人的发展。能够坦然地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至少可以少折腾、不受骗。不管库兹韦尔吃再多的药片、保健品,他也必定活不到“奇点”。而他的尸体在冷冻过程中其神经细胞必然会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不可能复活。与其妄想永生,不如实实在在地健康地活着,尽量给后代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度过有意义的短暂一生。

 

2017.11.17.

 

(《环球时报》2017.11.18.)

 

老来心易堵,能饮一杯无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人的饮食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主要是黄油、奶油、奶酪等动物脂肪食品。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风险。在动物脂肪摄入量都很高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死亡率非常高,但是法国却是个例外。其中对比最明显的是法国和芬兰。这两个国家膳食中动物脂肪的量差不多,但是芬兰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5倍。虽然几十年来两国冠心病死亡率时高时低,这个比例却基本不变。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英国与法国的动物脂肪摄入量相同,但是英国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3倍。这个现象,被称为法国悖论。

 

怎么解释法国悖论呢?有人认为这只是统计的假象,是因为法国医生在判定死亡是不是冠心病引起时采用的标准与其他国家不同,导致很多冠心病死亡没有被算进去,所以死亡率就显得低了。这种情形的确存在,但是在根据国际标准做了修正后,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

 

最早发现这个悖论的法国科学家对比的是当时饮食情况和冠心病死亡率。有人指出,这个对比没有考虑到迟滞效应。并不是吃了动物脂肪很快就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而是要过十几年、二十几年才表现出来。所以当时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低,不能说与当时的法国饮食有关,而要看十几年前甚至更早期的法国饮食习惯,而那个时候法国饮食中动物脂肪含量并不高。但是随后有人研究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饮食,认为其动物脂肪含量一直就与其他西方国家相似或更高。而且即便法国饮食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脂肪含量才增加的,从那以后三十多年过去了,法国冠心病死亡率还是显著偏低,用迟滞效应没法解释。

 

所以法国悖论是存在的,并非假象。但是还是有人认为这个悖论并不成立。这个悖论存在的前提是摄入动物脂肪多增加了冠心病风险,而医学界一直就有人试图为动物脂肪平反,认为这个前提本身就不成立,甚至反过来以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低来证明摄入动物脂肪多不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然而,对大多数国家的研究都发现了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相关,也有很多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医学界主流观点仍然认为摄入动物脂肪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既然悖论成立,那就要去找出原因了。最明显的因素是,在法国饮食中还存在某种东西,能够抵消动物脂肪的不良影响,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例如,有人认为,法国饮食中虽然动物脂肪多,但是橄榄、花生、橄榄油、花生油等食品也多,是芬兰的30倍,这些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他们把法国人冠心病死亡率低的原因归功于植物油。不过,提起法国饮食,人们马上会想到葡萄酒。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法国人也有在吃饭时都要喝葡萄酒的习惯,而且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多数法国人并不是集中在周末暴饮,而是每天少量地喝。一年一个法国人平均要喝掉40多升葡萄酒,平均每天大约喝120毫升,差不多一杯。有些调查发现每天少量喝葡萄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法国悖论的答案就是葡萄酒。这个观点十几年前在美国大众媒体上大肆宣扬后,甚至刺激了葡萄酒在美国的销量大幅度上升。

 

如果葡萄酒就是法国人冠心病发病率低的原因的话,是其中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葡萄酒区别于其他酒的一个特点是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白藜芦醇,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它最早是从草药白藜芦的根提取出来的。葡萄、花生、苹果、西红柿、浆果、巧克力等食品都含有白藜芦醇。葡萄的白藜芦醇主要在葡萄皮上合成,红葡萄品种的含量比白葡萄品种高得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比白葡萄酒高得多。对西班牙人饮食的研究发现,他们摄入的白藜芦醇98.4%来自葡萄酒,1.6%来自葡萄或葡萄汁,其他食品来源不到0.0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藜芦醇成了保健品中的明星,相关的论文有成千上万篇之多。白藜芦醇不仅被认为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癌、抗衰老、预防糖尿病、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保健作用,大家最为关心的各种慢性病,它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相当初步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真正能够用以证实功效的随机对照人体临床试验寥寥无几,而且规模都很小,结果并不一致,有的发现有效,有的发现无效。例如,在2015年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45名体重超重的试验对象每天口服150毫克白藜芦醇或安慰剂各4周,将口服白藜芦醇时的情形和口服安慰剂时相比,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的各种标志物的量都没有变化。那些发现有效的临床试验,白藜芦醇的每天摄入量都在150毫克或者更高,低于这个量就看不到效果。各种食品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的是红葡萄酒,含量大约是2毫克/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喝75升红葡萄酒才能让里面的白藜芦醇起到保健作用,早已经酒精中毒而死了。也许白藜芦醇以后有望被证实具有保健作用甚至成为药品,但是很显然,即使喝葡萄酒是法国悖论的答案,也无法归功于白藜芦醇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量最高的物质除了水当然就是酒精了。也有人认为,葡萄酒能保护心血管其实就是酒精在起作用。如果是那样的话,不仅喝葡萄酒,喝其他的酒,也有可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认为适量喝酒有利心血管健康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一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病理学家在解剖那些因为酗酒导致肝硬化而死的病人尸体时,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这些人的大动脉管看上去特别干净,粥样斑块很少。粥样斑块是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管壁内沉积形成的瘤一样的突起,粥样斑块很多的话会使血管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堵塞,血液供应不畅直至被截止,也就是所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冠心病。粥样斑块少说明冠心病的风险低。一个很明显的解释是,这些酗酒者死得太早,粥样斑块还没有来得及在血管壁中累积下来。但是也有人猜测酒精能够溶解血管壁中的粥样斑块。

 

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调查似乎为后一种解释提供了佐证。这项调查研究生活方式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的关系,其中有一项结果是调查者完全没料到的:那些不喝酒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似乎更高。以后在多个国家对不同人群所做的多项调查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适量的喝酒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美国心脏协会在1996年的报告就已得出结论:每天喝一到两杯酒能够降低冠心病风险30%到50%。“一杯酒”相当于360毫升啤酒(也就是一听易拉罐装的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40度白酒,约含14克纯酒精。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对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仍然在继续,证据越来越强。在2000年,意大利和芬兰的研究者合作分析了以前28项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每天摄入25克酒精(相当于两杯酒)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20%。同一年,美国哈佛大学等学校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18455名无心血管疾病史男性医生跟踪7年的结果,发现那些从原来一周饮酒不超过一杯增加到一周饮酒2~5杯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9%。2002年11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会议上,美国加州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统计结果。在1978-1985年间,他们共检查了128934名病人,其中16539人已在1978-1998年间死亡,有3001人的死亡是由于冠心病导致的。对这些病人的统计表明,那些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32%。2011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统计了1950~2009年间的84项研究成果,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有最低的冠心病死亡风险。2017年,英国大规模(近2百万人)、跟踪7年的调查结果再次确认,适量喝酒(每天男人不超过30毫升纯酒精,女人不超过20毫升纯酒精)能降低7种心脏病发病率12%~56%,其中降低无先兆冠心病死亡达56%。

 

有人指出,这些流行病学研究存在一个漏洞。有些不喝酒的人其实是以前酗酒后来才戒了,他们在酗酒的时候心血管已经遭到损害,那么得冠心病的风险自然比适量喝酒的人高,所以这些研究结果其实表明了酗酒增加冠心病的风险,而不是适量喝酒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在这个漏洞被指出来后,有些研究就只选择从来就没有喝过酒的人作为对照,结果还是表明,适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显著低于从来不喝酒的人。

 

那么,酒精是如何降低了冠心病的风险呢?如果不能证明酒精的作用机制,这种统计结果总是无法让人完全信服的。多项研究表明,适量喝酒能够改善血脂状况。血液中的胆固醇由脂蛋白来运输。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大多数胆固醇都由LDL运输,但是如果血液中LDL-胆固醇含量高,它们就会慢慢地在动脉管壁沉积下来,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LDL-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HDL-胆固醇则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把血液中胆固醇送回肝脏,甚至清除动脉管壁中沉积下来的胆固醇,防止粥样斑块的形成。酒精能够增加血液中“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坏”胆固醇的含量,意味着血管壁会更干净。酒精还能降低血液中血纤维蛋白原(能导致血液凝结)的含量和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这也有助于防止冠心病。

 

如此看来,不论是统计调查还是生理研究都支持适量喝酒能降低冠心病风险的结论。但是饮酒过度又是有害健康的,不仅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反而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心律不齐、心肌病),而且能导致多种其他疾病,例如肝硬化、胰腺炎、大脑萎缩。酒精是一种致癌物,喝酒会增加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喉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此外,孕妇喝酒能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关键在于“适量”。那么怎么算适量呢?男人一天不要超过两杯,女人一天不要超过一杯,就算适量。逢年过节、朋友聚会的时候,能不能放纵一下呢?那也不能放开了喝,男人一天不能超过4杯,女人一天不能超过3杯,而且放纵过了,以后就要不喝或少喝,要维持在一周之内男人平均一天不超过两杯,女人平均一天不超过一杯。如果在30天内,至少有一天喝酒达到5杯或超过5杯,那就属于喝酒过量了,如果在30天内,至少有5天喝酒达到5杯或超过5杯,那就属于酗酒。

 

如果你本来滴酒不沾,是不是从此应该开始喝点酒呢?也未必。适量的喝酒只对那些得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较高的人,才可能有好处。这些人包括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总胆固醇的量偏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偏低、男人在40岁以上、女人在50岁以上。如果你不属于这个人群,喝酒可能对你没有好处。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她们一般不容易得冠心病,因此喝酒不太可能再降低得冠心病的风险,反而增加了得乳腺癌的风险。酒精是致癌物,致癌物是没有安全值的,少量的喝酒仍然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那么应该喝什么酒比较好呢?有一些研究表明不管喝什么样的酒只要适量都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并没有差别。也有些研究发现葡萄酒似乎比喝其他酒更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危险,可能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例如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喝葡萄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要比喝啤酒的人降低25%,比喝烈性酒的人降低34%(吸入的酒精量相同)。但是,由于喜欢喝葡萄酒的人一般来说其生活方式也更健康(例如不抽烟、饮食较平衡),因此很难说这种危险性的降低是否真正是葡萄酒引起的。

 

“不抽烟不喝酒”的金科玉律也许可以改成“不抽烟少喝酒”。适量的喝酒可能对某些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酗酒的借口。喝酒过量仍然危害身体健康。而对于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未成年人,则应该做到滴酒不沾,喝酒对这些人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

 

2017.10.5

 

(《科学世界》2017.11)

 

方舟子访谈:马兜铃酸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2017年11月21日星期二

10月18日,《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了台湾研究者一篇题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肝癌相关》的论文,引起讨论;随后的10月30日,中国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对此给出回应,认为马兜铃酸致癌是一种“解释”,而不是事实,并表明在安全范围内可以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这一回应再次引发激烈讨论。

 

科学猫头鹰为此专访最早在公共媒体上发文普及马兜铃酸毒性及致癌性,并长期关注中草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的科普作家方舟子。

 

1、马兜铃酸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身边常见的哪些药物含有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是在马兜铃科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天然化学物质,是植物中很罕见的含硝基有机酸。马兜铃科植物有几百种,其中有几十种用于做中药药材,常见的有细辛、木通、马兜铃、青木香、防己、天仙藤、朱砂莲、寻骨风等。其中细辛用得最多,我国批准的含有细辛的中成药至少有170多种。

 

2、目前可以确证的,曾经发生过哪些马兜铃酸中毒事件?马兜铃酸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医学期刊上就有关于服用木通引起肾衰竭的零星报道,但当时都归为是大剂量不合理使用,没有引起重视。马兜铃酸中药的问题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重视,是在90年代,比利时医生发现大约有100名妇女因为服用含有马兜铃酸中药成分的减肥药,引起肾衰竭,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或换肾,之后法国、日本、英国、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也陆续发现服用马兜铃酸中药引起肾衰竭的病例,国际上称为中草药肾病。各国药监部门纷纷采取行动禁用、限制马兜铃酸中药。中国大陆药监部门当时认为这都是因为外国人不会辨证使用中药才出了问题,未采取行动。直到2003年新华社报道北京有众多患者因为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药监部门才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马兜铃酸中药的使用做了限制。马兜铃酸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衰竭。其次,马兜铃酸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能够导致肾癌、上尿路上皮癌,现在又发现是肝癌的风险因素。

 

3、马兜铃酸的致癌性是一种可能还是事实?已有的科学依据(包括这次研究)足够充分吗?请对本次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研究中的分子印迹(签名突变)做一通俗解释。

 

马兜铃酸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意思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会导致癌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类有时候会引起争议,这主要是那些被列为2A或2B类致癌物的,证据比较有限。但是被列为1类致癌物,就说明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证据很充分,没有争议了。所以马兜铃酸能致癌是一个和香烟能致癌一样的事实。细胞会发生癌变,归根结底是那些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马兜铃酸能够诱发基因突变,而且从那些因为服用马兜铃酸中药导致上尿路上皮癌的癌细胞中发现马兜铃酸诱发的基因突变很特殊,是在一小段特定序列引起碱基A变成碱基T的突变。目前没有发现还有别的物质能引起这种特殊突变,所以把它叫做马兜铃酸签名突变,只要在细胞中发现了这种突变,就可以认为是马兜铃酸引起的。该论文作者从台湾两家医院抽查了98个肝细胞癌样本,发现其中78%都有马兜铃酸导致的特殊基因突变,说明这些人得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之后他们扩大了研究范围,发现中国大陆的肝细胞癌样本47%和马兜铃酸有关,东南亚的肝细胞癌样本29%和马兜铃酸有关,韩国是13%,北美是4.8%,日本是2.7%,欧洲是1.7%。而且这些样本中,大部分都发生了已知和肝癌的发生有关的基因突变。这个结果很清楚地表明,吃马兜铃科的草药是中国人得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中国人肝癌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4、如何解读中国药监局的 “不可以大剂量、长期服用”?服用少量的马兜铃酸有危害吗?中国药监局和国际上主流的研究机构及管理机构对待马兜铃酸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会如此不一样?

 

说马兜铃酸中药“不可以大剂量、长期服用”是有意回避马兜铃酸中药的危害性的不负责任的说法。任何药物都“不可以大剂量、长期服用”,马兜铃酸中药当然也不例外。但是马兜铃酸中药的危害有其特殊性,哪怕是小剂量、短期服用,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不是只有大剂量、长期服用才会的。和国际主流机构不同,我国药监部门一直在回避、无视、淡化马兜铃酸中药的问题,用各种借口为马兜铃酸中药辩护,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药监部门把自己当成了行业组织,首先想到的是维护药厂的利益,唯恐人们会吓得不敢吃中药给中药商家造成损失,而没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中国药监部门与国际主流机构的最大不同。

 

5、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哪些已经禁用、哪些还在使用?中国药检总局对马兜铃酸中药材的管理措施发生变化,其评判标准是什么?这与国际主流医学界有何不同?

 

国际上最早全面禁用马兜铃酸中药的是法国,早在1994年就禁了。之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我国香港也都全面禁止使用、销售马兜铃酸中药。我国只是取消了三种马兜铃酸中药材的用药标准,即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这三种,其他马兜铃酸中药材,包括常用的细辛、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寻骨风等,都还在用。之所以只取消这三种,除了因为关木通由于龙胆泻肝丸事件臭名昭著,不能不禁用,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有不含马兜铃酸的替代品,改一下用药标准就可以继续生产、销售,不会对中药厂商造成损失。历史上中医没有植物分类学的概念,不同种甚至不同科的植物只要某个部位长得像,都能当成同一种药材来用。被取消用药标准的这三种药材历史上就有和其他科植物混用的情况,所以可以拿其他科的药材当替代品,具体地说,是用木通科的川木通代替关木通,防己科的粉防己代替广防己,菊科的土木香代替青木香。可笑的是,以前土木香一直被认为是青木香的劣质赝品,现在成了正品了。其他马兜铃酸药材因为没有替代品,所以就继续使用,只是有的要求按处方药管理,例如含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寻骨风的中药制剂改按处方药管理,好像成了处方药就没害似的,这当然是很荒唐的。而含细辛的中成药甚至非处方也可以买到。药监部门认为细辛只有地上部分含马兜铃酸,地下部分不含,他们把以前全草入药的细辛改成地下部分入药,以为这样就不存在马兜铃酸的问题了。但是国外研究人员的测定结果发现细辛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含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含量并无区别。

 

6、关于马兜铃酸,是否存在“收益大于风险”或“风险大于收益”的说法?马兜铃酸对人体可能有好处吗?

 

目前没有发现马兜铃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中医用马兜铃酸中药“清火”,治感冒、头痛、牙痛、关节炎,是不是真有疗效,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即使真的有效,为了治疗这些病去吃马兜铃酸中药吃出肾衰竭、癌症,是完全不值得的。

 

7、除了致癌作用,马兜铃酸造成的毒性伤害能不能提前诊断?闻气味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一个人如果以前服用过马兜铃酸而尚未出现明显问题,往后还可能会有影响吗?

 

由于人的肾脏有很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使马兜铃酸已经对肾脏造成损伤,肾功能还没受损的话,是难以诊断的。等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肾功能受损、衰竭,除了定期做血液透析和换肾,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以前服用过马兜铃酸中药,即使没有出现症状,对肾脏的伤害也已经造成了,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只能是以后注意不要再服用任何马兜铃酸中药和其他能够损害肾脏的中药,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8、 中医药的毒害作用,除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我们还应该高度注意哪些含有特定危害物的中药材?

 

除了马兜铃酸中药,还要特别注意那些含有重金属成分的中药。很多常见的中成药都含有朱砂和雄黄,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雄黄的化学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在毒理学上,汞和砷都属于重金属,吃多了会导致急性重金属中毒,吃少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重金属有一个特点,一旦进入体内,就不容易排出去,而是会在体内积蓄下来,虽然每次只吃那么一点,长期下去也会积少成多,最终出现慢性重金属中毒,对人体多个器官、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例如很多人一“上火”就吃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片里面就含有含量很高的雄黄,吃它不仅解不了毒,反而会中毒。其实所谓的“上火”不吃药也会自己好的,跟吃牛黄解毒片没有关系,即使牛黄解毒片真的有用,为了“上火”这种小毛病吃出重金属中毒也是得不偿失的。

 

9、我们看到,本次争论的话题已经超出马兜铃酸,延伸到了针对中医药的其他问题。但事实上,这些问题你的文章早已系统讨论过,类似的由中药毒性引发的新闻热点也发生过多次,却似乎并没有明显影响到老百姓对于中医药的态度,更没有彻底改变政府对于中医药的决策方向。那么本次讨论是否还会如同以前一样有始无终?国人对于中医药的错误认识如此磐石一块,还有什么力量能动摇它?

 

中医、中药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了许多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要改变他们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是很难的,而且涉及巨大的行业利益和政策保护,改变起来更难。一谈起中药的毒副作用,最常见的反驳是西药也有毒副作用。且不说西药的毒副作用都是在说明书里清楚地说明、警示的,在西药中也找不到像马兜铃酸中药这样毒性如此强烈、不良后果如此严重、而又没有什么用处的药物。如果马兜铃酸是西药,早就被下架了。马兜铃酸中药不是一般的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而是有百害无一利的无形杀手,这种药物是应该坚决拒绝的。但愿通过马兜铃酸中药的科普,能够让更多的人重视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对中医药有更清醒的认识,少受点伤害。除了持之以恒的科普,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2017.11.9

 

 

“癌症早发现早治疗”错了吗?

2017年11月17日星期五

对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是一个公认的原则。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近年来到处演讲,抨击早发现早治疗,说这对癌症治疗没有什么用,不应该提倡。韩院士的理由,其实主要是说对癌症进行普查没有用。这个观点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国外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了。比如在国外医学界,本来是一直提倡要对某些年龄段的妇女都定期做乳腺癌筛查,用X光照照胸部,看能不能及早发现癌症病灶进行治疗。但是各个机构的建议不一样。例如美国癌症学会以前的建议是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癌X光筛查,现在的建议是从45岁到54岁之间每年筛查,其后改为每隔一年筛查一次。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的建议是,在40岁到49岁之间每一年或两年筛查一次,其后每年一次。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建议是50岁以下不查,50岁到74岁的妇女每隔一年查一次。还有人干脆认为做乳腺癌筛查并没有好处。著名的国际医学组织科克伦的建议就是对任何年纪的妇女都不要筛查乳腺癌。

 

为什么争议这么大?这是因为乳腺癌筛查虽然有能够及早发现癌症的好处,但是也有害处。一个害处是存在所谓假阳性。疑似发现了病灶,结果做了更多的检测,甚至组织活检,最后却发现是一场虚惊。乳腺癌筛查的假阳性十分常见,在较年轻的女性中尤其如此。在定期接受筛查的40岁至49岁妇女中,每1000人中就有121.2例假阳性。另一个害处是存在过度治疗。筛查时发现的微小癌症病灶,有的可能永远都不会恶化,本来是没必要切除的,但是医生没法判断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只要发现病灶都一概做了切除手术。此外,因为乳腺癌筛查用到了X光,有很低的概率会诱发癌症。

 

所以对乳腺癌要不要做筛查,怎样筛查,在医学界是有争议的。前列腺癌等癌症要不要筛查,同样存在类似的争议。但是如果因为对乳腺癌等癌症的筛查有争议,就认为不要提倡“癌症早发现早治疗”,那就荒唐了。癌症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还以乳腺癌在美国的治疗效果为例。如果发现乳腺癌的时候,是零期或一期,5年存活率接近100%,是二期,五年存活率大约是93%,三期乳腺癌五年存活率大约是72%,而四期乳腺癌,也就是癌细胞已经扩散的乳腺癌,五年存活率就只有大约22%。可见癌症发现得越早,治疗得越早,存活率也就越高。

 

如果不提倡早发现早治疗,难道提倡晚发现晚治疗?治疗晚期癌症的效果目前很不好,但是在中国患者还是愿意花大钱去治,那样也许对医院、医生赚钱很有好处,对患者就是灾难。或者干脆不发现不治疗,顺其自然?这一听就不像是医生该说的话。

 

2017.5.14

 

马兜铃酸中药洗得白吗?

2017年11月11日星期六

1993年比利时医生在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报告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能够导致肾衰竭,之后世界各国研究人员也都报告发现了相似病例,甚至因此有了“中草药肾病”这个病名。中国药监部门、医学界对此矢口否认,认为是外国人不会用中药才会出问题。直到2003年新华社报道国内也有很多人因为服用马兜铃酸中药导致肾衰竭,药监部门才被迫承认这是个问题,取消了三种马兜铃酸中药的用药标准。二十多年来,对马兜铃酸中药毒性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对其致病机理也有了深入的了解。除了肾损伤,还发现马兜铃酸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能够导致肾癌和上尿路上皮癌。

 

最近新加坡和台湾研究人员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马兜铃酸中药还和亚洲地区肝癌高发有关系(下称新加坡论文)。如果国内药监部门、医学界对公众健康负责任的话,应该为此发出警戒才对。但是他们和24年前一样,首先想到的却是担心中医药产业会因此受到打击,药监部门、中医药管理局紧急找专家让他们出来“辟谣”,中医专家也纷纷出来在媒体上“辟谣”。在“辟谣”文章中,有两篇值得一提。一篇是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谢院生、陈香美的文章《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登在《中国医药论坛报》),其中陈香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下称陈文),一篇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梁爱华、朱晓新、张伯礼的文章《马兜铃酸导致肝癌证据不足,中药应合理使用》(登在《中国中医药报》),其中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下称张文)。两篇文章都由院士领衔,够权威了吧?但是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没去读或读不懂新加坡论文,没明白人家在说什么。

 

陈文说,新加坡论文只是“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推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马兜铃酸有关”,因此“辟谣”说:“⑴ 基因突变不等于癌;⑵ 含马兜铃酸中药-马兜铃酸-基因突变-肝癌的内在联系如何不清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果仅仅是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就怪罪给马兜铃酸,当然是很不严谨的,因为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有基因突变也不一定就致癌。但是那篇论文并不是像这两个医生设想的那么傻。此前已经知道马兜铃酸引起的突变有很特别的特征,目前没有发现还有别的物质会引起这种突变,所以把它叫做马兜铃酸签名突变。如果发现有这种基因突变,就可以推断是马兜铃酸导致的。在新加坡论文研究的台湾肝癌组织样本中,78%有马兜铃酸签名突变,说明是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癌变,但是已经知道有一些基因如果发生突变,就会导致肝癌,这些基因叫做肝癌驱动基因。在那些具有马兜铃酸签名突变的肝癌组织中,75%肝癌驱动基因发生了这种突变。所以马兜铃酸与这些突变、这些突变与肝癌的因果关系都是很强的。如果我们再考虑到此前有动物实验表明马兜铃酸能够导致肝细胞出现癌前损伤,马兜铃酸属于确定无疑的一类致癌物,把这些新旧证据都放在一起,马兜铃酸能导致肝癌的证据是相当强的。

 

张文似乎也知道这个逻辑关系,所以要否定在肝癌组织中发现的突变是马兜铃酸引起的,以比论文作者显得还要专业的口气说:“该研究采用了基因测序方法,对收集到的肝癌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所检测的肝癌样本中,台湾和大陆的样本中分别有78%和47%呈现一种特殊的突变类型(A:T >T:A突变)。他们把这种突变类型称为‘马兜铃酸指纹’,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种突变类型唯独只有马兜铃酸会造成,其他致癌物是不会有这种突变的。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国外权威专业杂志《癌变》(Carcinogenesis)曾经在1994年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发现,氯乙烯可以引起人基因突变,突变类型以A:T → T:A为主,并可引起肝血管瘤乃至于肝癌。这就是说,除了马兜铃酸,其他的致癌物也会造成A:T → T:A突变,并不是马兜铃酸特有的,怎么能说算是‘马兜铃酸指纹’呢?”

 

他们说还有其他物质能够引起A:T >T:A突变,所以不能把发现这种突变归咎于马兜铃酸,貌似有理,但是却没有去看看新加坡论文是怎么说的。人家研究的并不是简单的A:T>T:A突变,而是特定序列模式的A:T >T:A突变,已知只有马兜铃酸能够引起这种特殊的突变,没有发现其他物质(包括张文说的氯乙烯)能引起这种突变,所以才把它叫做马兜铃酸签名突变。

 

张文说:“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目前国家对所使用的品种是有严格的含量限定的。比如说,规定了细辛中的马兜铃酸含量必须低于十万分之一。药典规定细辛的用量是一天2-3g,所以人服用细辛,一天的马兜铃酸量不会超过30微克,加上煎煮时只有部分会煎出来,可想而知,最后剩在药物里的其实是极其微量的。也可能有人会说,致癌物只要吃一点就会引起基因突变,就会引起癌症。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除了特异质反应以外,药物的毒性包括致癌性与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国际上通常是通过对有毒物质制定限量标准来保证安全性。目前已经确定的致癌因素很多,包括化工物质(如氯乙烯、苯)、药物(如雌激素)、紫外线、X-射线、食物致癌成分(如培根、咸鱼、腌菜中的亚硝胺;水和食品含有的砷)等等。众所周知,过度地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但日常正常情况下晒点太阳不会得皮肤癌。更年期妇女补充适量的雌激素不会引起癌症,但是过量和服用时间太长可引起癌症。我们天天要吃的大米中是含有致癌物砷的,我国大米中砷含量标准是0.2 mg/kg,每天吃符合这个标准的大米则是安全的。”

 

致癌物没有安全剂量,这个医学常识我们在讨论普洱茶中致癌物问题时已经一再强调过了,并且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和毒理学教科书为证。一个院士居然否认这个医学常识,把为了管理方便人为制定的检测标准当成安全剂量,真是匪夷所思。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张院士居然认为日常正常情况下晒点太阳不会得皮肤癌、更年期妇女补充适量的雌激素不会引起癌症。在这两种情况下当然都有可能引起癌症(只要接触了致癌物就有可能),只不过风险比较低而已(国际医学界对更年期妇女要不要补充雌激素有争议,就是因为其致癌风险)。张院士把低风险当成了无风险,说明他本人其实在癌症生物学方面是个大外行。

 

陈文称:“长期大剂量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药物毒副作用,这属于不当用药,而并非药物本身的问题。”张文也称:“长期大剂量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这属于不合理用药。”实际上,确凿的证据证明,马兜铃酸药物哪怕只是使用过一次,哪怕是极少剂量,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马兜铃酸作为致癌物,是不存在安全剂量的,小剂量也有致癌的风险。所以马兜铃酸的毒性,就是药物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属于不当用药、不合理用药。北京崇文门医院有一个著名中医自己都得了马兜铃酸肾病,能说他和普通患者一样不知道怎么合理用药?

 

陈文称:“中医药使用的原则是‘辨证论治’……药物性肝损害、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药物的适应证及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剂量、疗程、配伍以及患者的年龄、原发病、基础器官功能状态等而错误使用。”张文也说:“中药自古以来很重视炮制和配伍,以降低中药的毒性。例如,雄黄采用水飞炮制后可大大降低毒性成分;附子经过炮制后可以把毒性较高的成分转变为毒性低的成分;附子配伍干姜可以降低煎岀液中的毒性成分含量。另外,对用药部位也有选择,例如细辛用的是地下部分的根和根茎,而不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基本不含马兜铃酸。需要强调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用药,使用的剂量和时间要严格控制。”

 

有的中药会因为炮制减少毒性,不等于所有的中药毒性都能通过炮制去除,因为不同的毒素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马兜铃酸极其稳定,不会因为炮制就失去毒性。目前也不知道有什么药物同时使用会消除马兜铃酸的毒性,所谓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是无济于事的。不管用多小剂量、多短的疗程,用什么配伍,也不管患者年龄大小、有什么样的体质、病情如何,马兜铃酸都会对肾脏、肝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损害,如果按陈文的逻辑,药物性肝损害、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错误使用,那么所有的马兜铃酸药物使用就都是错误使用了,因为不管怎么用都有损害。

 

马兜铃酸中药目前用得最多的是细辛,至少有一百多种中成药用到了细辛。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张文反复强调细辛中的马兜铃酸含量低,说细辛用的是地下部分的根和根茎,而不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基本不含马兜铃酸。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时也这么说。以前细辛是全草入药的,2003年马兜铃酸中药问题在国内引起关注后,有研究人员做了检测,发现细辛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高,地下部分马兜铃酸含量低,所以药监部门就把细辛全草入药改成只用地下部分入药。但是根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药学院研究人员的检测,细辛中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并不低,而且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没有区别(Mitch J. et al, Medicinally Used Asarum Species: High-Resolution LC-MS Analysi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alogs and In vitro Toxicity Screening in HK-2 Cells, Front. Pharmacol., 22 May 2017)。不是说国内研究人员测定结果就不对,但是至少说明细辛的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变化很大,不能让人放心。

 

陈文称:“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拒绝应用中药,更不是诋毁中医中药,而是应该提高中药的品质,按病证合理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以减毒增效。”那么请问要怎么提高中药的品质、按病症合理使用,才能避免马兜铃酸药物的损害?诚然,药物的使用是权衡利弊的结果,有毒性的药物不是就不能用,而是要看有没有必要,有时候为了救命不得不使用毒性很大的药物。但是马兜铃酸药物并非救命药,只是用来“清火”、助消化、治感冒之类,且不说是否真有这些疗效很可疑,即使真有疗效,为了“清火”、助消化、治感冒就去冒着肾衰竭、肝癌的风险,完全得不偿失。

 

如果是中医为了其饭碗所以要昧着良心为马兜铃酸洗白倒也罢了,但是谢院生、陈香美并不是中医,而是肾脏病科专家,不可能不知道马兜铃酸中药对肾脏能够造成的恐怖后果。中国之所以慢性肾病发病率世界第一,高达百分之十以上,最主要因素就是马兜铃酸中药。据估计中国有一亿人有得马兜铃酸肾病的风险(Grollman A.P.,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Harbinger of a global iatrogenic disease, Environ. Mol. Mutagen. 54, 1–7.)。然而,肾脏病科专家却如此为马兜铃酸中药洗白,难道是担心人们吓得不敢再吃马兜铃酸中药了,他们没了生意?

 

也有人发现难以给马兜铃酸中药洗白后,换了洗白方向,改为中医洗白。他们说其实中医早就知道马兜铃酸中药有毒性,不能用。中医也不是到现在才这么给自己洗白的。早在2003年,龙胆泻肝丸导致肾衰竭的问题在国内暴露出来后,中医就已经这么干了。龙胆泻肝丸用到了一味中药,叫木通。木通有两种,以前用的叫川木通,后来改用关木通。川木通和关木通是两种不同科的植物,因为根的形状看上去相似,样子都很“通”,所以就都当成一种药材来用。关木通是马兜铃科的,含有马兜铃酸,川木通是毛茛科的,不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中药的问题暴露出来后,中医就说,你看,古人聪明啊,木通正品用的是不含马兜铃酸的川木通,是现在的人不懂,错用了马兜铃科的关木通,才出事了。古人没有植物分类学概念,不同种甚至不同科的植物看着有点像就当成一种药材乱用,哪有那么聪明。退一步说,就算关木通是错用吧,但是马兜铃科植物还有几十种用来做中药,常用的有细辛、青木香、马兜铃等等,这些药材都是所谓正品,不存在错用的问题,如果古人那么聪明,知道马兜铃酸中药有问题,怎么一直在用这些药材呢?

 

有人说,古人虽然用马兜铃酸中药,但是知道这些中药有毒,所以用得很谨慎。例如细辛这种很常用的中药,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据说这说明了古人知道细辛这种马兜铃酸中药有毒,才要限制用量。使用中细辛经常过一钱,据说那也是今人无知乱用,才出问题。其实古人说的药物毒性,跟现代医学说的药物毒性,根本不是一回事,很多是属于异想天开。古代的确有人说细辛用粉末入药时不可过一钱,说是如果过一钱,病人就会窒息而死。可见这种吃了马上就会死人的急性毒性,和马兜铃酸导致肾衰竭、癌症这种慢性毒性,不是一回事。而且这种急性毒性是臆想出来的,根本不是真的。细辛粉末的用量经常过一钱,也没见谁因此窒息死亡了。实际上中医的主流认为细辛是无毒的。《神农本草经》把细辛列为无毒的上品药,认为久服不伤人,长期吃对身体不会有任何损伤。《本草纲目》也说细辛无毒。其他马兜铃科中药,例如马兜铃,《本草纲目》也说无毒。可见中医是不知道马兜铃酸中药的毒性的。

 

中医判断一种中药有没有毒,毒性是大是小,有的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胡思乱想,有的是根据经验。经验有时有用,但是局限很大。那些吃了马上就毒性发作的急性毒,是能够通过经验知道的,所以中医知道砒霜会毒死人,巴豆会让人腹泻。但是那些吃了要过很长时间,日积月累毒性才会发作的慢性毒,就不可能通过经验知道了。马兜铃酸中药的毒性就属于慢性毒。等到出现了肾衰竭,得了癌症,是不可能通过经验知道是因为吃了马兜铃酸中药引起的,需要通过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毒理实验才能知道,而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是现代才有的。更何况古人对肾衰竭、肝癌这些疾病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会有药物引起这些疾病呢?

 

有人认为,即使古代中医不知道马兜铃酸中药毒性,现代中医也知道,甚至要把马兜铃酸中药毒性的发现归功于现代中医。网上有一篇文章说:“实际上,目前从文献上看,较早认真对马兜铃酸进行深入研究的恰恰是中医。在1997年时天津某药企为日本加工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在销售使用后部分患者出现肾损,为此天津中医学院受委托开始分析。院长张伯通先生带博士生马红梅进行专项研究,证实关木通可导致肾损害,其论文获奖。张老先生也在1998年向国家药典委员会建议,在修改药典时加入‘关木通损害肾脏’的内容,该意见被采纳。”

 

该文说的张伯通应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当时是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的确从1997年开始做过关于马兜铃酸中药损害肾脏的研究,但是比利时医生早在1993年就已经证明了马兜铃酸中药能够导致肾衰竭,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随后各国研究人员纷纷开展对马兜铃酸中药毒性的研究。跟国外的相比,张伯礼的研究算是比较晚的,他在论文里也先综述了国外的研究结果。而且张伯礼的研究采用的是现代医学的实验、检测方法,并不是中医的方法,所以是不能算成中医的功劳的。

 

但是张伯礼对马兜铃酸的研究有中国特色。他从事研究的起因是,天津有一家代工厂加工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复方药在日本导致消费者肾损害,日方委托调查原因。“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含有关木通,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那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致肾损害的原因就是关木通,这是很显然的。不过张伯礼可能幻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通过君臣佐使、复方配伍能够消除关木通的毒性,所以还要用小白鼠做实验,给小白鼠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实验结果表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有相同的肾毒性,说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的关木通的毒性并没有被君臣佐使、复方配伍消除。既然国外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已确定马兜铃酸中药有肾毒性,张伯礼自己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有相同的肾毒性,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了。

 

但是张伯礼还不满足。他找了十名22岁至59岁的妇女,以治疗“血虚寒凝型,手足四肢腰胃脘等冷痛及痛经或有呕逆诸症”的名义对她们做人体毒理实验,让她们每天口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7~10.5克(含关木通0.7~1克),连续服用39~108天,得出结论说:“关木通的肾毒性可能与超量、长期、不辨证服用有关。”(马红梅、张伯礼《关木通复方肾毒性的临床前瞻性观察》,《中药新药与临床病例》2001年11月)也就是说,他认为只要不超量、短期、辩证服用关木通就没事。张伯礼反对“盲从FDA禁止马兜铃药的做法”,对2000版药典的建议也只是给关木通词条增加一句“关木通用量过大,可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没要求禁用关木通。关木通是几年后因为新华社曝光了龙胆泻肝丸的问题才被禁用的,和张伯礼没有关系。

 

在国外已证实马兜铃酸中药导致肾衰竭和癌症、张伯礼自己的动物实验也证实马兜铃酸中药具有肾毒性的情况下,还找人来做人体毒理实验,对人体造成无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严重损伤,是非常不人道的。所以张伯礼虽然采用的是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却没有遵循现代医学的研究伦理。然而张伯礼却因此获奖,还评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上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现在又出来试图为马兜铃酸中药洗白,唯恐马兜铃酸中药不能继续害人。在这些“中医大师”的心目中,可有对病人起码的尊重和同情?

 

2017.10.31.

 

(UC名家首发)

 

 

再说说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得肝癌

2017年11月10日星期五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得肝癌》,提到在中国肝癌有一个特殊的风险因素,那就是中药。在文章中我举了两种含有能够导致肝癌的致癌物的中药的例子。当时还不知道,有一大类著名的中药对肝细胞癌变的影响,比其他中药都大。这类中药就是马兜铃科的中药。

 

马兜铃科中药的毒性引起医学界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比利时医生发现大约100名服用中草药减肥的女子得了肾衰竭,经过调查、研究认定是因为这些中草药中有一味是马兜铃科的防己。马兜铃科的植物都含有马兜铃酸,能够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些患者还有很多人得了尿路上皮癌,由此知道马兜铃酸还是一种致癌物。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马兜铃酸能够诱发多种癌症。马兜铃酸能致癌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基因突变,目前没有发现还有别的物质能够诱发这种突变。因此如果我们在某个患者的癌细胞中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基因突变,就可以知道他得癌症和服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有关。

 

最近新加坡和台湾研究人员联合在《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论文,认为马兜铃酸是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肝癌高发的主要风险因素。他们先是从台湾两家医院抽查了98个肝细胞癌样本,发现其中78%都有马兜铃酸导致的特殊基因突变,说明这些人得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之后他们扩大了研究范围,发现中国大陆的肝细胞癌样本47%和马兜铃酸有关,东南亚的肝细胞癌样本29%和马兜铃酸有关,韩国是13%,北美是4.8%,日本是2.7%,欧洲是1.7%。而且这些样本中,大部分都发生了已知和肝癌的发生有关的基因突变。这个结果很清楚地表明,吃马兜铃科的草药是中国人得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中国人肝癌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马兜铃科的植物有几百种,其中有几十种用于做中药,有的是非常常用的中药。有好几百种中成药都用到了马兜铃科植物,都含有能够导致肾衰竭和癌症的马兜铃酸。马兜铃酸没有安全剂量,极小的量也能对肾脏造成损伤,也能诱发癌症,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马兜铃酸对身体的伤害可以有很长的潜伏期,能长达20到40年。也没有任何解药能够消除马兜铃酸的毒性,别指望能通过“君臣佐使”、复方配伍消除其毒性。毒性这么大、这么恐怖的草药是应该完全禁用的。

 

但是马兜铃科草药的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国外医生发现后,中国药监部门矢口否认,认为是外国人不会“辨证”用中药才出了问题。直到过了十年,2003年新华社报道国内也有很多人因为吃马兜铃科中药得了肾衰竭,中国药监部门才承认这是个问题,取消了三种马兜铃科药材的用药标准。但是还有几十种马兜铃科药材还在使用,它们同样会损害肾脏、导致癌症。现在马兜铃酸又被发现是肝癌高发的主要风险因素,中国药监部门会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禁掉所有的马兜铃科药材?不会的,他们为了保护中药行业利益,首先想到的是组织专家“辟谣”。所以公众只能自己保护自己,为了肾脏、肝脏健康,远离中药,特别是马兜铃科中药。

 

2017.10.21

我们为什么应该喜欢猫头鹰

2017年11月9日星期四

(这是为伊雁声《猫头鹰探长》写的序言。该书开始预售,链接见后面)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猫头鹰。这是我妻子根据我的科普文章改编的童话故事,而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头鹰,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以猫头鹰作为主角。

 

我和猫头鹰的结缘由来已久。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给班级编过一本杂志,名字就叫《猫头鹰》。受我的影响,我家到处是“猫头鹰”,杯子、盘子、垫子、浴帘、毛巾、花盆、台灯……都是猫头鹰的图案或造型。还有多得我自己都数不清的猫头鹰工艺品,陶瓷的、金属的、树脂的、木头的、毛绒的、牛角的、玻璃的、水晶的……我到一个地方旅行,喜欢买猫头鹰工艺品当纪念品。亲戚、朋友、读者知道我有这个爱好,也会送我猫头鹰工艺品作为礼物。

 

这些工艺品大部分是在国外买的,中国的很少。中国传统上把猫头鹰当成不祥的恶鸟,并没有表现、刻画它的习俗。国外有的地方历史上也把猫头鹰当成不祥之兆,但是也有的地方把它当成吉祥的神鸟,制作了大量的表现猫头鹰的艺术品、工艺品。

 

1994年,三个法国人在法国南部发现了一个石灰岩洞穴,画满了岩画,后来测定它们画于3万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岩画。其中有一幅画着猫头鹰的背面,却把头转了过来。显然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猫头鹰能把头扭转到几乎直对背后,并觉得很神奇。之后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希腊的钱币、古罗马的水瓶……都能看到猫头鹰的身影。历史上最崇拜猫头鹰的大概是古希腊的雅典人。猫头鹰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女神的神鸟。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猫头鹰因此成了智慧和胜利的象征。雅典人开始打仗之前,如果看到有猫头鹰从阵前飞过,就会感到胜利在望、信心倍增。没有猫头鹰自己飞过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会有人准备好了猫头鹰悄悄放出来的。

 

现代的人们已经不这么迷信了,只是还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不过,现在人们喜欢表现猫头鹰,主要还是觉得它可爱。和其他的鸟类不同,猫头鹰的两个眼睛和人一样都是向着前方的,眼睛很大,和身体相比,猫头鹰的头也比较大。头部、眼睛相对比较大,是人类婴儿的特征,所以我们看到猫头鹰,就会本能地觉得猫头鹰可爱。

 

猫头鹰长成这个样子,当然不是为了让我们觉得可爱,而是由于适应环境进化出来的。猫头鹰通常在黄昏、夜晚或凌晨出来捕捉食物,为了在昏暗的光线下能更好地看清猎物和判断猎物的位置,就要有立体视觉,所以猫头鹰和人一样两个眼睛朝前,而且眼睛要尽量地大,这样才能让光线尽量多地进入到视网膜。猫头鹰视网膜对光的敏感程度大约是鸽子的一百倍。

 

猫头鹰大眼睛的重量占了其体重的大约4%,而人的眼睛只占体重的0.08%。为了能在眼窝里容纳尽量大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不是球状的,而是管状的。这样,猫头鹰的眼睛就被固定住了,没法转动,要往旁边看只能转头。人的头部只能转动180度,要看背后的东西就要转动身体。猫头鹰如果也转动身体,发出声响,就容易被猎物发觉。因此它们进化出了一种“超能力”,头部能转动270度,不用转动身体也能看清背后。猫头鹰能这么大幅度地转动头部,是因为它的颈部有特殊的构造。猫头鹰的颈椎有14块,而人的颈椎只有7块,所以猫头鹰的颈部要灵活得多。大脑需要椎动脉供血,椎动脉穿过颈椎的孔进入头部。人的颈椎穿孔和椎动脉大小差不多,如果强行过度扭转脖子,就会导致椎动脉缠绞住,血上不了头部,人会晕倒、死亡。而猫头鹰的颈椎穿孔大小是椎动脉的十倍,有足够的空间让椎动脉摆动,不会因为大幅度转动头部影响大脑的供血。

 

在黑暗中要准确地找到猎物,光有很好的视力还不够,还要有很好的听力。在猫头鹰的两个大眼睛周围,各有一圈放射状分布的羽毛,形成了两个面盘。这也不是为了好看。这两个面盘就像两个太阳灶似的凹面镜,焦点在耳朵上(猫头鹰的耳朵在头部两侧。有的猫头鹰头上长着像耳朵一样的“角”,那是羽毛,不是耳朵),传来的声音被集中投进了耳朵里,猫头鹰可以听得更清楚。有些种类的猫头鹰的耳朵是不对称的,左耳的位置比较高,同一个声音传到两个耳朵的时间有差异,大约相差0.00003秒。这么微小的差别,猫头鹰也能感受到,它会歪着脑袋,慢慢调整,让两个耳朵同一时间收到声音,这样它正对着的就是发出声音的位置,可以精确地定位猎物。

 

发现猎物后,猫头鹰悄悄地飞过去,它的羽毛有特殊的消声构造能够降低气流的振动,在飞行时能够做到不发出一点声响。猫头鹰飞到猎物的上方,伸出利爪,准确地抓住猎物。一旦被抓住,猎物就绝无挣脱的可能:猫头鹰的爪子极其有力,最大的猫头鹰施加在猎物上的力可以达到130牛顿,这相当于一个十几千克的石头压在猎物上。

 

猫头鹰并不具有魔力,而是一个精致的黑夜捕猎机器,历经数百万年逐渐进化而来。我们对它的构造了解得越多,就会越是惊叹大自然的神奇。这正是科学的魅力之所在,胜过了魔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童话乃至对文学的兴趣也许会降低,但是一旦学会欣赏科学之美,对知识、对科学的追求却会与日俱增。希望这本猫头鹰的故事,能够引领你走进科学之门,去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2017.8.31.

 

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3no04syd1ybvv&reft=1509544169353&spm=f46097646

 

诺贝尔奖的遗憾

2017年11月2日星期四

在《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一文中我们谈到,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的争议很大,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奖则公认是最权威的。但是即使是这些科学类的奖项,也难免会有争议,有时会奖给不该奖的人,有时又漏掉了应该奖的人。被诺贝尔奖漏掉的科学家,有的名气不是很大,诺贝尔奖委员会可能没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贡献,这还可以理解,但是也有的名气非常大,其地位之重要被学术界公认,却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诺贝尔奖漏掉了,这就非常遗憾。例如今年的生理学奖,奖给了三名在研究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其实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美国生物学家西摩尔·本泽。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现了第一个控制生物钟的基因,开创了研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这个领域。这也是第一种控制动物行为的基因被发现,也就是说,本泽其实开创了研究动物行为的分子遗传学这个更加庞大的领域。这项工作的意义极为深远,比那三个诺贝尔奖的工作重要得多,他们能得诺贝尔奖,本泽当然更该得,但是本泽已经在2007年去世了,得不了了。

 

生物学界还有一个比本泽还要伟大的生物学家也没能获得诺贝尔奖,那就是生物系学生都知道的艾弗里。分子遗传学课本都要从艾弗里怎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讲起,这是20世纪最重大的生物学发现之一。艾弗里是在1944年做出这个发现的,但是直到1955年去世,他都没能获得诺贝尔奖,期间虽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但是由于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不太相信DNA是遗传物质,对艾弗里实验结果有疑虑,最终还是没有把奖颁发给他。

 

我们再来看看诺贝尔化学奖。如果要评最著名的化学家,很多人会选发现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但是他却没能得诺贝尔奖。他是1907年才去世的,这时候诺贝尔奖已经颁发了七年了,他是有机会的,也的确几次获得提名,但是也同样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人不相信元素周期表,所以就没把奖发给他。

 

20世纪还有一个著名的化学家,叫亨利·艾林,是个美国人,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学过化学的人没有不知道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的,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化学理论之一,它是艾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做出贡献的几名化学家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艾林虽然很长寿,一直活到1981年,却没能获奖。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艾林是摩门教徒,导致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有偏见。艾林临死前一年,获得了沃尔夫化学奖,这被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化学奖,算是弥补了一下遗憾。

 

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样有遗漏。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第二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工作能这么快获得承认,是因为吴健雄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但是吴健雄却没能分享诺贝尔奖,虽然还空着一个位置,诺贝尔奖委员会却不把奖给她。这可能是出于对女科学家的歧视,也可能是出于对实验物理学家的歧视。1978年沃尔夫物理学奖首次颁发,第一个就给了吴健雄。

 

甚至连爱因斯坦的工作都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充分认可。爱因斯坦得了诺贝尔奖,但是是颁发给他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比光电效应理论更重要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却都没有得奖。爱因斯坦应该获得三个诺贝尔奖,至少也应该获得两个诺贝尔奖。历史上有人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工作和爱因斯坦的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也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人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有疑问,所以就没把奖颁发给这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像艾弗里、门捷列夫、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历史地位是不用靠诺贝尔奖来确定的。他们能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的荣耀,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不是他们的遗憾。

 

2017.10.10

 

(头条号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