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的存档

李白室内望月考

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论证了“床前明月光”的“床”只能是眠床,不可能是胡床(马扎)或井栏。但还留下一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人仍然疑惑:李白看到“床前明月光”时,是在室内还是室外?

 

认为“床前明月光”之“床”不是眠床的人,就是因为认为李白能看到月光、月亮只能是在室外,所以不能是在室内的床上。其实李白在眠床上,也不等于就一定在室内,因为床是可以移到室外的。唐代的床有大有小。大床有帷帐有支架,甚至有的床大到可以在床上舞马(杜诗:“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小床则可以带到室外坐、卧。根据白居易诗中描述,“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招东邻》)“好是幽眠处,松阴六尺床。”(《小院酒醒》)“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可知这种小床不是胡床,而是眠床,长六尺(唐尺比现在的尺小,六尺即不到2米长),可以带到室外和客人对饮,也可以独眠。这种六尺床当然也可以放在室内供坐、卧:“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白居易《竹窗》)“新树低如帐,小台平似掌。六尺白藤床,一茎青竹杖。”(白居易《小台》)敦煌壁画中有人们在一种四脚小矮床(比榻大、宽)上坐、卧的画面,画的应该就是这种六尺床。

 

可见李白在眠床上,不足以证明他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室外党”不必因此否定“床前明月光”的“床”是眠床。李白究竟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需要从别的角度考据。认为李白不可能在室内的理由之一是在室内不可能有月光照到床前。这种理由其实很可笑,我已反驳过。我在前文说不掉诗袋,只举了白居易《早秋独夜》:“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认为这就足以结束争议,不料还是有人把“独向檐下眠”读成“独在檐下眠”,认为白居易是在起凉风的秋夜在屋檐下睡觉。其实这是白居易描写自己一个人在屋内大床上靠着墙边睡觉,醒来后发现床上另一半没有人只有月光,感到凄凉。这个秋天月夜独眠、醒来见到半床月光的凄凉意象在唐诗中反复出现,例如:“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孟郊《独愁》)“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郑谷《重阳夜旅怀》)“西楼半床月,莫问夜如何。”(许浑《趋慈和寺移宴》)还是要掉诗袋才能让人闭嘴。最后那个例子说明是在楼上,所以肯定是在室内,月光可以照到唐朝室内的床,是没有疑义的。

 

认为李白不可能在室内的理由之二是室内没法“举头望明月”。在唐朝室内能不能望见明月呢?当然可以,月亮可以通过门、窗看到,李白诗中多处出现在室内望月的描写:“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别内赴征三首》)“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第一个例子“卷帷望月空长叹”,说明在床上是可以望月的。《静夜思》最早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我们现在念的这个版本是明人篡改的)“山月”犹如“落月”,位置低,更容易在室内看到,不用特地卷门帘也能看到,如最后一个例子。退一步说,就算在室内床上看不到月亮,见到月光想望月,不会走到窗前、门前或干脆走出去看吗?

 

所以,认为在室内看不到月光望不了月因此李白只能是在室外的说法,是荒唐的,是不熟悉不检索唐诗特别是太白诗的胡思乱想。当然,在室内能看到月光、能望见月亮,不等于李白就一定是在室内,在室外更容易看到月光、望见月亮,他也可以是坐在室外小床上赏月嘛。但是室外赏月的说法有两个不通之处。第一,如果是在室外赏月,难道不是应该就直接看月亮吗?谁会是先盯着地上看,看到了地上月光,才想到头上还有个月亮要去看一看?第二,室外遍地是月光,怎么只会注意到床前的月光?

 

这首诗描述的情形是这样的:一个人夜晚坐在室内床上思考,看到月光从窗户(或门)照进来,洒在床前,黑夜中这道月光特别醒目,看着就像地上结了霜,让人有了寒意(按:“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不是“怀疑是”,而是“好像是”的意思,不是刚睡醒没看清产生错觉,而是用来比喻。李白诗中多处有这种“疑是”用法,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李白还曾把月光比做雪光:“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此处之所以把月光比做霜,应是为了切合秋夜思乡的主题),不由得抬头望望窗外挂在山上的月亮,低头想念起了故乡。

 

就这样,李白以即使是小孩也能读懂的浅显、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画面,击中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家乡情结,使得这首诗成了以后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能理解的最著名诗篇之一。然而人人能懂的诗,“专家”们却偏不让人懂,偏要故作高深,不懂装懂肆意曲解,非要把好好一首诗糟蹋了才甘心。这些“专家”中不仅有古董商、“国学大师”,还有大学教授。据网友贴出的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的论文,该校有一个文字学教授考证出了“床”字本义是“屋下台基”、“檐廊之床”,唯一的证据是日语、韩语里的“床”有这个意思,所以“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这个除了这个教授没有第二个中国人知道的意思,李白是在檐廊下望月……原来李白不是在给中国人,而是在给日本人、韩国人写诗?有这样的教授,子弟焉能不被误?北大孔庆东曾经在微博上恭维我文学造诣“远在多数文学教授之上”,但若是跟这样的教授比,胜之不武。

 

2017.3.22.

 

再说“床”就是床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

我发出《“床”的乱套》后,自然仍有不同意见。有人提出疑问,你说“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眠床,那是在屋内,但是唐朝窗户很小,而且没有玻璃,月光照不进来的。据说这也是古董商马未都说的。其实这也是商人没有读过几首唐诗就敢装有文化。唐朝民居是什么样的,我没有见过,但是唐诗中描写月光照在床上的诗句非常多。我这里不掉诗袋了,只举一个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例子好了:

 

白居易《早秋独夜》:“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诗中有“眠”有“觉”,所以“床”肯定是眠床,不是井栏、胡床,不会有歧义;而且是凉风吹拂的秋天,不可能把床挪到室外睡觉(注意:“独向檐下眠”不是“独在檐下眠”,是在屋内面朝檐下睡觉,不是在檐下睡觉),但是月光还是照亮了半边床。那么唐朝秋天的月光能够照进屋子,照到床前、床上,还有疑义吗?还需要争论吗?

 

对古诗稍有涉猎就知道月光照床是中国古诗中非常常见的意象,至少汉朝就有了。中国文人要装有文化必须背的汉代《古诗十九首》第十九首开头就是月光照床:“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整首诗的意境是不是和李白《静夜思》很像?诗是有传承的。有人说如果李白在室内床上,怎么会觉得地上有霜。那只是比喻而已,鲁迅诗云“月光如水照缁衣”,难道真觉得室内发大水?还有人说,在室内看不到月亮,怎么“举头望明月”?室内是可以看到月亮的,如果看不到的话,月亮是死的,人是活的,不会像《古诗十九首》说的“出户独彷徨”,出去望明月吗?诗不是散文,情景变换是可以有跳跃的。

 

李白还写过一首与“床”有关的名诗《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我在《“床”的乱套》中说了,凡是李白诗中的“床”字,除非有上下文关系,都指的眠床,这首诗也不例外。但是因为它看不出与睡眠有关,所以我在文中没有以它为例。有人因此留言认为这里的“床”只能是解释为井栏。坊间唐诗诗选、李白诗选很多也都是这么注释的,有的还是名家注释的,但都是错的。

 

认为“绕床弄青梅”的“床”只能是井栏的理由是,床一般是靠墙摆的,没法绕着跑,所以这个小男孩只能是绕着井栏跑,去玩弄种在井边的青梅。这种说法没有生活常识。井边即使有围栏,也不是小孩玩耍的地方,以免掉到井里。唐诗没有写小孩在井边玩的,而描写小孩在床前、床头玩耍的非常多:“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杜甫《北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白居易《赠内子》)“骑竹痴犹子,牵车小外甥。等长迷过影,遥戏误啼声。涴纸伤馀画,扶床念试行。”(元稹《哭女樊四十韵》)唐朝别的诗人也写过小孩绕床:“婢仆晒君余服用,娇痴稚女绕床行。”(元稹《六年春遣怀》)可见唐代的床是可以绕着走的。唐代的床不仅可以绕着走,还可以绕着跑。李白诗中有一处提到绕床跑:“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猛虎行》)说的是在床上赌博,一掷得了最难得的组合,高兴得大呼大叫,绕着床跑了三圈(这里用了晋朝“刘毅绕床”的典故,但不需要知道这个典故也能知道其意思)。如果说诗歌因为简略,容易引起歧义,那么还有散文、小说明白无误地描述了绕床不停地跑,《太平广记·李氏》引唐《广异记》:“上都来庭里妇人李氏者,昼坐家堂。忽见其夫亡娣,身衣白服,戴布幞巾,迳来逐己。李氏绕床避走,追逐不止,乃出门绝骋。”

 

唐代的床可以绕着跑,说明它和现在的习俗不一样,不是靠着墙放,而是放在屋子中间。认为床不能绕的人,是以现在的生活习惯想像唐代。从唐诗的描述可知,当时的床是室内的中心家具,各种生活都围绕着它展开,不止是用来睡觉。唐人除了在床上赌博,还在床上藏书、看书,杜诗:“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在床上吃饭、喝酒,杜诗:“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采来的果子往往就放在床上,杜诗:“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驱竖子摘苍耳》)可见“绕床弄青梅”,说的就是围绕着床玩弄采了放在床上的青梅。

 

唐朝是诗的朝代,诗在唐朝是文人交流的工具,也是大众娱乐形式。唐人写诗,除非像李商隐另有隐情故意写得晦涩,否则是要让读者看得明白的,不是要让读者瞎猜的。诗人写的时候就会想到不要有歧义,多义词不做说明、没有限定的,就肯定是最常见的意思,不会说连一个常用字是什么意思都要搞得众说纷纭,让读者不知道你想说什么。所以“床”指胡床必加“胡”字,指井栏上下文必定有“井”字,否则都是指的眠床。今人之所以对着明白如话的唐诗想入非非,连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一个字都要越说越让人糊涂,要么不熟悉也不检索文献,要么不懂写诗手法,总而言之,不读书,没文化,却偏要装得比别人有文化,替古人写诗,歪解名诗,误人子弟。

 

2017.3.20

“床”的乱套

2017年3月21日星期二

我在《“互文”的泛滥》中质问:“难道木兰在两个房间都有床,轮着睡?”很多人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留言,教育我说古代的床都是指胡床,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睡的,宋代以后才有用来睡的床。有几个人说这是从一个叫马未都的古董商那里听来的,马商人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说“床前明月光”的“床”是胡床,类似于现在的小马扎,李白是坐在小马扎上赏月……

 

这种说法又是故作高深的无稽之谈。自古以来床指的就是用来睡的寝具,更确切地说,是可以坐,但主要用来睡的坐卧具,有脚离地(直接放地上的叫“榻”),上面有席,两人可以同床共眠。举几个先秦文献的例子:

 

《诗经·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管子·大匡》:孟阳代君寝于床。

《荀子·礼论》:荐器:则冠有鍪而毋縰,瓮庑虚而不实,有簟席而无床笫,木器不成斫,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内,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张而不均,舆藏而马反,告不用也。

《韩非子·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在同床。 ……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

 

东汉有一本辞书《释名》,里面的《释床帐》说得很清楚:“人所坐卧曰床。”“榻登,施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床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释车》还说:“枕,横在前,如卧床之有枕也。”东汉还有一本辞书《方言》,列举各地对床的不同叫法,从中也能看出当时床的结构:“床,齐鲁之间谓之箦,陈楚之间或谓之笫。其杠,北燕朝鲜之间谓之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杠,南楚之间谓之赵,东齐海岱之间谓之桦。其上板,卫之北郊赵魏之间谓之牒,或曰牑。”综合起来,说明当时的床是用来坐和卧的,床前有“榻登”用来踩着上床,床头有枕,床上有账,床前有帷,还有杠、上板,跟后来的床并无太大区别,哪里是只用来坐的胡床?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受胡文化影响,但当时的床,同样是用来睡的。例如中国文人要装有文化必须通读的《三国志》和《世说新语》,里面提到用来睡的床比比皆是,这里只举其中几个与在床上睡觉有关的著名故事:

 

《三国志·关羽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三国志·赵云传》: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世说新语·雅量》:许侍中、顾司空俱作丞相从事,尔时已被遇,游宴集聚,略无不同。尝夜至丞相许戏,二人欢极,丞相便命使入己帐眠。顾至晓回转,不得快孰。许上床便咍台大鼾。丞相顾诸客曰:“此中亦难得眠处。”。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最后那一则故事尤其有名,就是“东床快婿”典故的由来。可见认为古代的床不是寝具、卧具而是“胡床”的人,实在是不读书偏要装有文化,连“东床快婿”的典故都不知道,或者虽然知道,以为王羲之个子小到可以躺在小马扎上?

 

胡床是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的椅子,行军或户外活动的时候用的,平时放室内时是挂在墙上的(李白《寄上吴王三首》:“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木兰从军时应该没少坐胡床,好不容易回家了,不坐坐久违的眠床,特地再去把胡床取下来坐干嘛呢?

 

因为中原早就有了床这种坐卧具,所以才会把从胡地传入的这种坐具叫做“胡床”,要加一个“胡”字,表明本来就有床,正如叫“胡椒”、“番茄”,是因为本来已有椒(花椒)和茄子。那么,就不能把胡床简称为床,就像不能把胡椒简称椒、番茄简称茄,所以在提到“床”时如果没有上下文关系,就不能理解成是“胡床”。

 

所以不仅“坐我西阁床”的“床”不可能是胡床,“床前明月光”的“床”也不可能是胡床。你如果坐在椅子上赏月,会说月光照在椅子前吗?椅子很小,你一坐上去,它的前面都被脚挡住了,你只会说“足前明月光”,不会说“椅前明月光”。

 

古代“床”还有个意思,指井边的围栏。所以一直有人认为“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井栏。这同样是不考虑上下文关系乱解释。李白的诗单独提到“床”时都是指眠床,例如:“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长相思》)“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平虏将军妻》)“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口号吴王美人半醉》)“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冬日归旧山》)李诗中的“床”如果指井栏,上下文都有“井”字,不会有歧义。例如:“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洗脚亭》)“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而且把“床前明月光”的“床”说成井栏同样难以解释“前”字。井栏在户外,户外遍地都是月光,并不局限于一处,怎么会特地指出“栏前明月光”?人在无灯的屋内坐在床上,月光从门或窗照进来洒在床前,在黑暗中很醒目,引起了联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这个意思。本来很浅显很容易懂的诗,却偏有人故作惊人之论,以显得自己高明。

 

古董商不好好卖古董,却偏要附庸风雅做国学大师状开坛讲学,就难免露出没文化的底细。商人当然也有言论自由,想怎么乱说是他的权利,但我们切不可真把商人当国学大师,以为他能发大财就表明真有学问。有钱和有文化往往是不兼容的。

 

2017.3.19.

 

 

“互文”的泛滥

2017年3月20日星期一

近日一名著名“网络作家”宣布与一名著名红歌歌手结婚了,据说他向歌手表白“身许家国,心许你”,歌手听了激动得扑进他的怀里。“网络作家”显然对这句表白很得意,将它作为婚讯的标题,让人不注意不议论都不行:无心许家国,不是真心爱国吗?无身给婚姻,有爱无性吗?也有洗地的说:你们的不懂,这叫互文,要理解成“身心都许家国和你”才对。那好,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互文。

 

所谓互文,是古诗文的一种修辞方法,指两个对偶的句子(或一个句子前后两个结构相同部分)用词互有省略,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根据上下文把省略的词语补足了才能说得通。例如“战城南,死郭北”(汉乐府),意思不是说在城南作战,却死在郭北,而是“战、死城南,战、死郭北”。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不是明月和关分属不同朝代,而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见互文有两个特点:一、字面上说不通,要补足省略部分才说得通。反过来,如果字面上说得通,就不要以互文理解,以免歧义。二、为了对偶而省略词语。互文都是对偶,但不能倒过来见到对偶就认为是互文。

 

再来看“身许家国,心许你”,搜索可知,这句的出处是某个军人写给妻子的话,被“网络作家”借用。军人为了国家利益被迫与配偶两地分居,这句话表现了国与家、身与心的对立,类似于“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是互文。只不过“网络作家”既非军人,也未因国家利益分居,却学着以此表白,就难免让人觉得奇怪。

 

互文是罕见的修辞,即使在古诗文里也不常用,一般人不能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有的人知道了古诗文有这种修辞,以为奇货可居,见到对偶就当互文解释,故作高深。百度百科所举的互文例子,就几乎都是把普通对偶错当成互文。这些例子有的来自中学语文课本,从网上反映看,现在的语文似乎就是这么教的。百度百科的有关条目也许就是来自某个教参。我们就再来看一下百度百科举的“互文”例子。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字面上很好理解很通顺,就是说主人下马的时候,客人已经在船上等着了,暗示送别的匆忙,后面的“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之呼应。然而“互文党”却说这句是互文,应该理解成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上船。如果是“主人下马客上船”,那当然只能按互文理解,然而原诗明明是“主人下马客在船”,如果是互文,就成了“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说不通了,因为“在船”应该是发生在“下马”之前或同时的状态。

 

被“互文党”乱解得最厉害的是《木兰诗》,因为该诗用了大量的对偶,在“互文党”看来就处处都是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为了突出“市鞍马”的麻烦,同一件事略做变换反复吟咏,极尽铺张,这是民歌的特点。“互文党”说这是互文,那么把互文省略部分补足,就成了:“东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西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南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北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在一个集市已经把鞍马买足了,还跑别的集市不停地再买,究竟要买多少鞍马啊?难道木兰还带了一大批人从军,把当地鞍马都买空了?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互文党”说这是互文,因为要坐西阁床也要先开门。但这句如果是互文,就成了:“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上句说得通,下句就奇怪了,难道木兰在两个房间都有床,轮着睡?

 

“互文党”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也是互文,那么把省略部分补足,就成了:“将军百战死、十年归,壮士百战死、十年归。”这就莫名其妙了,都战死了,还怎么归?有人说要理解成有的将军战死有的归,有的壮士战死有的归,但原诗中哪有这么多“有的”?这是先把它当成了互文,然后为了说得通,就又添加意思。其实这两句诗很容易理解。“将军百战死”,将军本来不容易死的,身经百战打到最后也死了,突出战争的残酷。如果是“壮士百战死”,要突出普通士兵不容易战死,这战争就是儿戏。“壮士十年归”,普通士兵是征夫,多年从军不归是悲哀,突出战争时间的漫长。如果是“将军十年归”,将军本来就是职业军人,就没什么可悲的。“将军百战死”可能还蕴含木兰在将军死后成了领军人领导军队立功的意思,“壮士十年归”是指木兰载誉归来,紧接着:“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都是说木兰受到的欢迎和奖赏。如果不是立下大功的领军人物,一个普通征夫根本不可能上明堂见天子,得到丰厚奖赏,还要许以高官。

 

《木兰诗》中还有一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因为被余冠英《乐府诗选》注释为互文,很多人也跟着这么解释,我在近20年前写的《〈木兰诗〉种种》一文中已批驳过这种解释,在此不赘。

 

写诗要有灵性,否则就像网上那些“古体诗人”,即使对格律、典故了如指掌,写出来的东西仍然味如嚼蜡。同样,读诗也要有悟性,要理会其言外之意,不要拿着教参当标准,拿着常识乱套,那是误人子弟。

 

2017.3.18

有必要做手术矫正近视吗?

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

“加拿大发明仿生镜片,10秒内可恢复视力!”“2017年,世界上将不存在近视眼!”这个“福音”从2015年5月起就在微信朋友圈传,至今还时不时地有人问我这是不是真的。它是一则编译自国外报纸的报道,报道称,加拿大科技公司Ocumetic发明了一款仿生镜片,做一个小型植入手术,将仿生镜片折叠好与生理盐水一起置入注射器,然后通过无痛的注射植入眼球。用生理盐水冲洗后,10秒钟内,仿生镜片就会在眼球上扩散开来,马上矫正视力,而且还能比1.0的视力好出两倍。整个安装过程只要8分钟,佩戴者眼球不会感到疼痛和刺激,从此不用再戴眼镜,预计最快2017年产品将问世。听上去真是神奇。那么这是真新闻还是假新闻?

 

加拿大是有这么家公司,它有一个很简陋的网站,对该镜片的介绍很简单,并没有比媒体报道的提供更多的内容。据其发明人说,这个手术与白内障手术是一样的,把眼睛里的晶状体摘掉,换上仿生镜片,以后不会得白内障了。他说的白内障手术是指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这是目前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的主要治疗手段,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非常成熟,做法就是把病变的晶状体摘除,换上人工晶状体,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

 

相似的手术也可以用来矫正近视。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长或眼球的屈光率过高引起的,成像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看远处的东西就模糊了。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率,让焦点落在视网膜上,近视就矫正过来了。通过把晶状体换成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来改变眼球屈光率,当然就可以矫正近视了,也的确早有人通过这种手术来矫正近视。但是用人工晶状体取代晶状体之后,有一个缺陷:没法再通过睫状体来调节焦距了。睫状体和晶状体相连接,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放松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屈光率,进行对焦。换上人工晶状体后,睫状体失去了作用,眼球屈光率就完全取决于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大都是单焦的,用它治疗近视,就只能看清远处的东西,和老花眼一样,要看近处的东西就要带老花镜。人工晶状体也有双焦的,但是也只能看清两个距离。美国市场上有一种人工晶状体号称是能变焦的,通过在眼睛里的移动来连续改变焦距,做了这种手术后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不用戴眼镜,但是它的功能仍然无法与睫状体-晶状体的调节相比,几项研究发现它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变焦,所以只适用于取代已丧失调节功能的老年晶状体,是不适于用来矫正近视的。

 

难道是这家加拿大公司发明了一种很完善的变焦人工晶状体,可以完全取代睫状体-晶状体了?这当然有可能,但是其网站说,接下来要做动物实验——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制造出了一种产品,却还没有做动物实验来验证它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效。如果动物实验效果很好,还要做人体临床试验进行验证,最后还需要提交监管部门审核、批准。这套程序走下来,顺利的话,至少也得好几年了,怎么可能在2017年就上市?根据其网站的最新说法,他们又推出一种新的设计,动物实验都不知道啥时候启动呢。甚至其设计的原理也语焉不详,他们的这种产品是不是比已有的变焦人工晶状体更好,没人知道。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晶状体是不太可能具有完善的调节焦距功能的,通过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治疗近视,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是要改变眼球屈光率以矫正近视,并不需要置换晶状体,把镜片贴在眼球前方就可以做到,这就是隐形眼镜的原理。但是每天要摘下、佩戴隐形眼镜毕竟不方便,能不能把镜片固定在眼球上,永久地改变眼球屈光率,从此不用再戴眼镜呢?这叫保留晶状体眼内镜(PIOL),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两种植入眼内镜但保留晶状体的矫正近视手术,一种是把镜片安置在角膜和虹膜之间,夹在虹膜上,可用于矫正-5.0D到-20.0D的近视(相当于500~2000度眼镜),一种是把镜片安置在虹膜和晶状体之间,可用于矫正-3.0D到-20.0D的近视。因为保留了晶状体,也就保留了眼睛原有的调焦能力。临床试验表明,在做了PIOL手术后,大约80%的人能够获得20/40(0.5)视力,30%~40%的人能获得20/20(1.0)或更好的视力。但这种手术需要切割角膜、植入异物,有一定的风险,虽然风险不高,但有的并发症很严重,包括感染、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等。所以做这种手术有一个缺陷,做完手术后需要终身定期接受眼科检查,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在美国,它通常只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等于或高于-7.0D),因为高度近视本身发生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眼科疾病的风险本来就比较高,用PIOL来矫正益处高于风险。

 

要改变眼球屈光率,也可以不植入镜片,而只是改变角膜的厚度。这就是目前最流行的近视矫正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的原理。在做激光校正手术时,先要切割角膜,环切330度,制造出角膜瓣,然后把角膜瓣掀开,暴露出下面的角膜基质。这时激光才派上用场,对准角膜基质,让一部分基质组织蒸发掉,基质变薄,角膜的曲率就发生变化了。要蒸发掉多少基质,是由计算机计算好的,能精确地控制。然后把角膜瓣盖上,手术就完成了。

 

但是这个手术同样有风险,主要的问题出在角膜环切上。角膜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所以我们能够感受到眼睛里有异物,“眼里容不得沙子”,并根据需要即时地分泌眼泪润湿眼睛,防止眼睛干燥。LASIK手术要环切角膜,角膜上的神经就被切断了,角膜不能正常地感受到外界的变化,眼泪分泌的反射机制受到影响,眼睛就容易干燥。所以LASIK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干眼。干眼会对视力造成影响。眼球保持湿润的一个作用是让角膜光滑,这样成像才会清晰,相反地,干眼让角膜不光滑,眼睛成像的清晰度就会受到影响。即使是最成功的LASIK手术,术后视力的清晰度也要比戴眼镜(包括隐形眼镜)要差一点。干眼如果严重的话,会导致角膜上皮细胞过早地死亡、脱落,使得角膜表面凹凸不平,出现散光、重影、雾状视力。术后角膜神经会逐渐长回去,但术后三年长回的角膜神经还不到50%。神经没法恢复到术前状态,干眼就可能是永久性的。

 

LASIK手术后,切开的角膜瓣虽然盖上了,但是它和角膜基质不像原来那么紧密了,之间存在间隙,而没有切到的部分是没有间隙的,这样角膜的厚度就相当于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在白天,由于光线强,瞳孔比较小,受的影响不大,但到了晚上,瞳孔放大到超过环切的边缘,视力就会受影响。另外,由于角膜瓣和角膜基质粘得不牢固,受到外力打击时容易发生角膜瓣异位,出现眼睛剧痛和视力迅速下降。最早把LASIK引入台湾的眼科医生蔡瑞芳举出过几个例子:一个患者接受手术已经六七年,去抱跑过来的狗时被狗头撞到眼睛,造成角膜瓣异位;还有2个女病人,在给婴儿换尿布的时候,被宝宝的脚踢到眼睛,造成异位。

 

因为没法接受该手术的风险,蔡瑞芳宣布“封刀”,不再做该手术。在美国也出现了类似这种反戈一击的例子。FDA在1998年批准LASIK,负责这项批准工作的是莫里斯·瓦克斯勒(Morris Waxler)。两年后瓦克斯勒退休,但这个手术并没有让他完全放心,在退休后反而花了更多的精力对它进行跟踪调查,在2010年频繁地上美国媒体质疑、反对该手术,并在当年9月上书FDA,要求禁止该手术。FDA是国际医疗界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对药品和疗法的审批非常严格,获得FDA的认证、批准几乎就等于获得风靡全球的通行证。LASIK并非美国首创,但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得到众多近视患者的信赖,FDA是功不可没的。现在负责批准该手术的FDA前官员突然变成了该手术的激烈反对者,使该手术的声誉大受影响。

 

LASIK是一项手术,手术就会有风险,关键是风险有多大,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根据美国白内障和屈光外科手术学会在2008年对3000多篇论文的分析,LASIK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高达95.4%。通常认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3%左右。但是瓦克斯勒认为LASIK之所以能得到FDA的批准,是因为FDA未能获得关于手术风险的完整资料,LASIK设备制造商及其合作者隐瞒了相关数据。根据他本人的调查,虽然接受手术的人在第一年有95%不用戴眼镜,但在两三年后,却有50%的患者需要重新佩戴眼镜。而根据瓦克斯勒的统计,有并发症的患者高达20%,而且有0.9%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做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面对这些差别很大的数据,我们只能希望有权威机构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结论。FDA、美国国防部和眼科协会在2009年宣布对LASIK安全性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在2014年10月发布了第一份报告,2016年12月发布了第二份报告。根据这项研究,手术前已经患有视力症状(眩光、重影等)和对视力不满意的人很普遍,手术后患有视力症状和干眼症的人数降低了。但是在手术前原本没有视力症状的人中,有46%在手术三个月后至少会出现一种视力症状;手术前没有干眼症的人,28%在手术三个月后会患干眼症;1%~4%的人对手术后的视觉不满意,1%~2%的人对手术不满意。这个研究发现的术后并发症比例比别的研究高得多,研究人员认为是因为研究的方法不同导致的:他们直接对患者做问卷调查,而以前的研究是根据医生的报告,很多患者可能不好意思向医生报告负面的结果。

 

做近视矫正手术有风险,其他矫正近视的方法未必就没有风险。根据《眼科学档案》在200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每天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在30年内有百分之一的几率发生严重的眼睛感染,并有二千分之一的几率由于感染而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而LASIK导致严重视力丧失的风险是万分之一。从这个角度看,佩戴隐形眼镜反而比做LASIK手术还不安全。最安全的当然是戴普通眼镜,代价是不方便。

 

著名科技记者土摩托在十几年前接受了LASIK手术,他曾经在网上说,这是“花在自己身上最值的一笔钱”,“手术后,在弱光下的视力会变差,老花的时间会提前,但对于一个喜欢运动和旅行的人,不戴眼镜的好处实在太明显了。”很多人去做LASIK手术,就是因为有做过手术的朋友推荐,所以FDA特地指出,在做该手术之前,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体系仔细地权衡风险和益处,避免受到做过手术的朋友或鼓励做该手术的医生的影响。不仅要知道该手术可能带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理解可能的风险,做好心理准备。美国梅奥诊所的建议是,如果患有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艾滋病)、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患有持续干眼症、角膜太薄或角膜表面不规则、瞳孔太大、眼睑位置异常、患有青光眼、视力不稳定、怀孕或正在哺乳等情形,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不适合做LASIK手术。有下面几种情况时也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做LASIK手术:高度近视,手术风险可能超过了益处;视力已经相当好,只需要偶尔戴眼镜,那么通过手术能得到的有限改善可能不值得去冒风险;经常参加接触性体育运动,脸部或眼睛会频繁遭到撞击。所有的手术决定都是要权衡利弊才做出的,尤其是对矫正近视这种并非必要的手术,和美容手术一样,更应慎重。

 

2017.1.21.

 

 

也说说第一位留美学医的中国女性

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

网刊《知识分子》发表王丹红《第一位留美学医的中国女性:金韵梅的传奇一生》,其实主要是根据枣木夹子《金韵梅大夫略传》改写的,如果说有什么新意的话,就是在文后纠正网刊《赛先生》以前刊登的一篇介绍金韵梅文章的四点错误,特别是第二点:

【第二,1885年5月29日,经过三年的学习,21岁的金韵梅在美国纽约妇幼医院附属女子医学院被授予医学学位(Medical Degree,这是一个大学本科医学学位,而非《赛先生》文章中所写“1885年5月,金韵梅……正式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医学博士”学位是Doctor of Medicine, M.D. 在金韵梅获得医学学位的第二天,1885年5月30日出版的《纽约时报》的文章标题是“Medical Diplomas For Women”;美国媒体对她的诸多报道均称她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女子医学院的中国人”;】

王丹红的意思很清楚,金韵梅获得的学位叫Medical Degree,这是一个大学本科医学学位,不是M.D.(医学博士学位)。只要对美国教育体制略有了解的,就会觉得这种说法非常可笑。并没有一种学位叫Medical Degree,它并非学位名称,而是泛指所有的医学学位,包括M.D.。那么金韵梅获得的是什么样的医学学位呢?

有关金韵梅的史料,收集最全的是位于美国加州的大豆信息中心2016年出版、Willam Shurtleff和Akiko Aoyagi合著的《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BIOGRAPHY OF YAMEI KIN M.D.)第二版(http://www.soyinfocenter.com/pdf/192/Kin.pdf ),搜集了有关金韵梅的各种原始史料,厚达300多页。为什么大豆信息中心会花这么大的精力去研究金韵梅呢?因为金韵梅是把大豆制品从中国介绍到美国的关键人物,对美国成为大豆大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枣木夹子《金韵梅大夫略传》其实主要就是根据《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第一版写的。王丹红虽然把《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也列为主要参考资料,但是我怀疑她根本就没有看过这本书,证据是,她的文章有一些金韵梅相关历史图片,注明是来自枣木夹子博客,如果王丹红看过《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就会知道那些图片全都是枣木夹子从《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转载的。王丹红甚至连《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的书名都没有仔细看,书名明明在金韵梅名字后面注明她有M.D.学位,王丹红却说她没有获得M.D.学位。

1885年金韵梅毕业的时候,美国多家报纸都做了报道。王丹红看到有的报道只提金韵梅获得medical degree, medical diploma,就以为金韵梅没有获得M.D。其实根据《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搜集的当时报道,也有的明确说到金韵梅获得了M.D.学位。例如Sumner Gazette在1885年6月11日头版报道:“金韵梅小姐星期五自纽约医院女子医学院毕业。她是第一个获得我国M.D.学位的中国妇女。”(Miss May King (Kin Yamei) graduated at the Woman’s Medical College of New York Infirmary Friday. She is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ever granted a degree of M.D. in this country.)1887年几则关于金韵梅的报纸报道,都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M.D.。所以金韵梅获得的是M.D.学位,是没有疑问的。《金韵梅医学博士传记》还收录了金韵梅的医学博士论文课题,是关于中国医药和疗法的。

说金韵梅没有获得M.D.,只有大学本科医学学位,这不仅是对金韵梅的贬低,也是对美国医学教育史的无知。王丹红看到有报纸说金韵梅获得了“医学学位”,就以为是和M.D.不一样的学位,却不知在当时以及以后的美国,说某人获得医学学位,指的就是M.D.。在18世纪之前,美国的医学院遵循的是英格兰的医学院体制,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M.B.)。1757年,纽约国王学院(即后来的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学苏格兰的医学院体制,改授医学博士(M.D.),美国其他医学院纷纷跟进,到19世纪,美国医学院全都只授予M.D.。金韵梅获得“医学学位”,就只能是M.D.,而不是医学学士学位。

金韵梅没有上过大学,只在医学院学习了三年,怎么就能获得医学博士呢?她获得什么样的学位,只看该学位的名称,跟上了几年学没有关系。当时医学院门槛低,学制短,不能以现在医学院的标准来衡量。以前医学院没那么多科目要学,上三年已经算长的了。达尔文的父亲也没有上过大学本科,只在爱丁堡大学医学院上了两年学,同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如果非要以现代教育体制来苛求古人,那么只上两、三年学也不能给本科学位,难道要说金韵梅上的是大专,达尔文的父亲上的是中专?他们的学位都不能算数?

我不是在说笑话。在我指出王丹红的文章纠正别人却纠正错了之后,《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辩解的:金韵梅只上了三年医学院,所以她的M.D.只能是翻译成“医学学士”,所以王丹红的文章没错(忘了她文章里自己说了【“医学博士”学位是Doctor of Medicine, M.D.】)。为了维护一个这么明显的事实错误,他们宁愿把二十世纪以前的医学博士学位全都剥夺了。所以我就不指望他们会改正了,特撰此文,以免谬种流传。

 

2017.3.8.

《世界是如此的小》出版说明

2017年3月9日星期四

(已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签名本购买链接:https://h5.youzan.com/v2/tag/jeu9i671?reft=1482814108409_1482814119292&spm=f46097646_g322596733_f46097646 )

 

《世界是如此的小》与此前出版过的《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大象为什么不长毛》组成了一个系列,是我这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科学小品文——或者按现在时髦的说法,科学美文——的合集。《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初版叫《方舟子带你走进科学》)收录的是2006年12月之前的文章,《大象为什么不长毛》收录的是2006年12月-2009年12月的文章,《世界是如此的小》收录的是2009年12月-2013年11月的文章。这本书本来计划在2014年出版,因故拖延了两年多,其中约一半的文章已先后收进了《方舟子自选集》和《科舟求健》,不完全都是新内容,因此做为彩图珍藏版出版。《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和《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原有版权也都到期了并已脱销,也都改成彩图珍藏版一起出版。

在2013年11月之后我当然还在继续写科学小品文,以后另外再结集出版。不过这两三年来我花了更多时间在做科普音频节目,节目内容虽然也整理成文字,但毕竟偏于口语,目的是通俗易懂,与科学小品文兼顾思想性、文学性有所不同。音频节目内容以后出版的话也不放进这个系列了,以保持风格的一致。

我写这些科学小品文,面向的是成年读者。但中国科普图书的市场主要是中小学生,所以出版社在取书名时都考虑到了这个市场定位,带着稚气。许多父母在为子女把书买回去后,发现其实大人也能读得进去。不过,在我出版的图书中,的确也是这个系列以及《神秘现象不神秘》(也已脱销,近期也将改成彩图珍藏版补充新内容出版)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除了增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也许还能帮助提高写作水平——这里面有十几篇文章曾作为科普范文被用作语文教材和试卷。

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我利用这套书出版之机重校一遍,发现有的文章虽然写于十几年前,却也并没有过时。个别有需要根据新进展做补充的,也都已在文后或插图中做了说明。科学知识会有更新,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却一以贯之,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过时。

不仅本书的出版经历了波折,这两年来我的人生也发生一些变故:父母先后离去,在国内的自媒体账号被封杀(恰好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的微信公众号又解开了),居住地从北京转移到了加利福尼亚。不变的,依然是对科学和写作的热爱,而我也愿意把这份热爱,分享给读者。

我女儿四岁那年,我们一起去了香格里拉。在我拍摄高山草甸时,她脱口而出:“世界太大了,相机装不下。”然而另一方面,世界也非常小。那一年,我们还一起去了香港迪斯尼乐园,一直玩到很晚。我们到了“小小世界”时,游客已经差不多走光了,管理人员就让我们乘着小船循环往复绕着圈子,一遍遍地看着世界各国的玩偶,一遍遍地听着世界各国儿童用不同语言唱《小小世界》,越来越感到一种激动:

 

这是一个有着笑声的世界,

这是一个有着泪水的世界,

这是一个有着希望的世界,

这是一个有着恐惧的世界,

有这么多的东西我们可以分享,

是时候了,我们意识到

毕竟这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2016.12.29.

 

 

《世界是如此的小》目录

 

    赛先生从西方来(代序)

 

【生命的奇迹】

 

矮象和硕鼠

壮起鼠胆,让猫吃掉

最忠贞的爱情鸟

小鸟的大道理

厮守还是分离,是个问题

雄海马为什么怀孕?

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

廷伯根的三棘鱼

螃蟹会不会感到疼痛?

饱生男饿生女

当你被蚊子叮上

玉米颜色的秘密

 

 

【世界的奥秘】

 

世界是如此的小

直觉是靠不住的

对迷信的本能欲求

假设与求证

相关与因果

球王贝利vs章鱼帝保罗

为什么死后没有灵魂?

“穿越”时空为什么不可能

“外星人”应该长什么样?

“上帝”就在人脑中

世界末日什么时候会来?

 

 

【认识我们自己】

 

当你遭遇袭击

“一夜白头”有可能吗?

我们为什么会咳嗽?

我们为什么会拉肚子?

我们为什么会“中暑”?

我们为什么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人们为什么会过敏?

我们为什么会呕吐?

我们为什么会打喷嚏?

男人为什么容易掉头发?

中年为什么会发福?

不那么智的智齿

一嘴巴细菌

为什么戒烟那么难?

退烧药是怎么发现的

身高的烦恼

你有运动基因吗?

白光、白噪声和白气味

 

 

【历史与传说】

 

杰斐逊的化石

当你听说“华盛顿留下私生子一大堆”

托马斯·杰斐逊的婚外情

一种致命元素的传奇

一种寄生虫的传奇

一种寄生虫引起的争端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

 

 

【健康与陷阱】

 

物以稀为奇

胎盘的神奇与迷信

绿豆的神话

茄子的神话

甜蜜的谎言

蜂王浆的神话

蜂胶能有什么用

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吗?

“染色馒头”究竟有多大危害?

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

为什么水果性“寒”?

真假三文鱼

食物中的剧毒物质

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

危险的放血疗法

吃什么变成什么?

假如你要生产假药

菜籽油浓香并非好事

“毒胶囊”究竟有多毒?

世上有解酒药吗?

 

【科学的尊严】

 

魔术与骗术

为什么“神医”大都是“中医”?

“神医”滋生的土壤

怎样成为一代“神医”

如何成为一名“养生大师”

“分子顺势疗法”来了

“水记忆”闹剧

三碗米饭实验该怎么做

以热力学定律的名义

太空育种能有多神奇?

“性早熟”恐慌

小龙虾恐慌

转基因恐慌

疫苗接种的恐慌

不必害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假如核尘来了

 

【科学的前线】

 

我为什么选择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转基因食品会引起过敏吗?

让转基因技术更安全

转基因其实很环保

转基因鱼风波

“金大米”是怎么回事

给水稻增添“增产基因”

有必要用猪做试验吗?

禽流感可怕不可怕?

禽流感是从哪里来?

“人造生命”诞生了吗?

“试管婴儿”在反对声中成长

你乐意为下一代设计基因吗?

诺贝尔生理学奖与克隆

如何把信号传入到细胞里

细胞内的包裹邮递员

 

拯救穿山甲的唯一办法

2017年3月7日星期二

每年2月份第三个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为什么专门要给这种动物设立一个节日呢?因为这种独特的动物快要灭绝了。穿山甲共有8个物种,其中四个生活在亚洲,四个生活在非洲。生活在亚洲的两个物种——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属于极危,另两个亚洲种——印度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属于濒危,非洲的四个种属于易危。

 

穿山甲非常独特,八个种就自己组成一个目,叫做鳞甲目,是唯一披着鳞甲的哺乳动物。鳞甲是穿山甲的自卫武器。它们行走缓慢,遇到威胁时跑不掉,就把全身缩成一团,外面都是坚硬、锋利的鳞甲,连狮子都找不到地方下口,所以穿山甲在自然界实际上是没有天敌的。它的敌人是人类,主要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觉得穿山甲的肉是美味,而且更关键的是,认为穿山甲的鳞片是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的良药,所以见到了穿山甲就捕杀。穿山甲用来保护自己的鳞片反而给它招来杀身之祸。穿山甲对付肉食动物的那套防御办法对人类是完全无效的,只是让人抓起来更容易。

 

中医大量地使用穿山甲鳞片做中药,有几十种常用中成药都用到穿山甲片,全国一年需要杀掉大约十万只穿山甲才能满足中药材需要。中国境内的穿山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差不多被杀光了,资源耗尽,属于商业性灭绝,要靠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东南亚的穿山甲遭到大规模捕杀。东南亚的穿山甲被杀得变成濒危动物,满足不了中国市场需求了,就又在非洲大规模捕杀穿山甲,把原本很多的非洲穿山甲也杀得成了易危动物。穿山甲目前是全世界非法交易最多的动物,时不时地能见到海关查获几吨重穿山甲肉、穿山甲鳞片的报道。按目前的趋势,不加强保护的话,穿山甲很快会灭绝。

 

中国早已经把穿山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如果由于科研、饲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的,一级保护动物要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二级保护动物要经过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按照这个规定,穿山甲不仅不能吃,它的鳞片也是不能出售的,因为做药并不属于科研、饲养、展览的特殊情况。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吃穿山甲如果被发现了,至少表面上还有人管一管,而穿山甲鳞片作为中药却是列入了国家药典,公然合法地销售。

 

穿山甲肉只能偷偷地吃,又非常地昂贵,一斤上千块钱,一般人吃不起或没有渠道吃到,市场并不大。穿山甲鳞片的市场要庞大得多。要获得穿山甲鳞片,就必须把穿山甲杀死。中国药典把穿山甲鳞片入药,众多中成药都含有穿山甲片,这个庞大的市场,就是在鼓励、刺激偷猎、走私穿山甲。这才是导致穿山甲濒临灭绝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要真正保护穿山甲,那么中国就应该取消穿山甲鳞片的用药标准,禁止穿山甲入药,把库存穿山甲鳞片全部销毁。

 

中医相信穿山甲片能有药效是因为穿山甲的名字引起的联想,以为它的甲连山都能穿,那么吃了它的甲就能够通乳、通经络,所以就可以用来下奶、治疗各种疾病。实质上这就是巫术、迷信。其实穿山甲鳞片的成分是角蛋白,和我们人的指甲成分完全一样,里面并不含有特殊的神奇成分,人不能消化、吸收角蛋白,即使能消化、吸收,也不过是多摄入了一点氨基酸,不可能有任何药效。同样的,犀牛角、羚羊角的成分也是角蛋白,也不可能有任何药效,但是也都由于中医的迷信,让犀牛、高鼻羚羊濒临灭绝。中医,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敌人之一。

 

20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