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的存档

聊天机器人的真与假

2023年7月28日星期五

美国公司搞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美国火了一阵之后,在中国突然也火起来了。但中国用户是没法用ChatGPT的,连接上去会显示“你所在的地区不能使用”。在墙内就冒出了不少山寨版、冒充版的聊天机器人,号称能提供链接到ChatGPT的服务,声称因为使用ChatGPT服务是要付费的,所以用它的服务也要付费。这当然是骗人的,因为使用ChatGPT是免费的。他们以付费服务的名义收钱,而且收得挺高,花多少钱问多少问题都是明码标价的。很多人都去试一下,山寨版、冒充版就赚了很多钱,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以ChatGPT的名义据说几天内就赚了好几十万元。但它并没有真正连到ChatGPT,而是连到山寨版的聊天机器人,质量很差,提供的答案也非常荒唐可笑。这不仅骗钱,也败坏了ChatGPT的名声。有些人就以为名气这么大的ChatGPT原来也不过如此,实际上还是很愚蠢的。

 

还有的人冒充ChatGPT不是为了骗钱,而是出于政治目的。很多人都在传一个号称ChatGPT的问答:问中国能不能打下流浪到中国的美国气球,它说不行,打下民用飞行器是违反国际法的;但是再问它美国能不能打下流浪到美国的中国气球,它的回答就变成美国有权利打下侵犯美国领空的东西。很多人就认为ChatGPT的回答太双标,甚至有人怀疑ChatGPT是美国政府搞的一个阴谋。其实,这个问答是某个小粉红或某个反美斗士捏造出来的。如果拿这两个问题去问正版ChatGPT,它给出答案是一致的,都说如果流浪气球没有构成威胁,把它打下来是不妥的,应该对它进行监视,防止它造成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危险。还说,必要时应该考虑联系释放气球那一方,把气球收回去。不管同不同意这个回答,它并没有双标,对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相当一致的。

 

我也试用了一下ChatGPT,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它的英文回答的质量普遍比较高,比中文回答的质量高得多。我问它,方舟子对中医是怎么评价的?英文回答是:方舟子一贯提倡循证医学,批评中医是建立在迷信基础上的,没有科学依据,应该接受科学的检验;方舟子还批评中国政府倡导中医不利于科学的普及和医学的进步。这个回答比较准确,基本概括了我对中医的看法。但是中文的回答却变成:方舟子在多次演讲和多篇文章中对中医表示赞赏,只不过认为中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个答案就完全与事实不符了。我还问它,方舟子是怎么评价韩寒的?英文的回答是:不知道方舟子曾经对韩寒发表过特定的言论,但由于方舟子一贯提倡科学,所以韩寒有可能因为某些不科学的言行遭到了方舟子的批评。这个回答虽然不符合事实,但是它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做了一个还算比较合理的推测。但中文的回答却变成:方舟子多次对韩寒的文学才能和影响力表示赞赏,也对韩寒的某些问题表示了不满。这跟它对中医问题的回答一样,完全是一个模式化的、想当然的、胡编出来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是,让ChatGPT写比较规范的模式化小论文,能写得像模像样、足以乱真,但是让它写比较具有创造性的体裁的文字,就不行了。比如让它写一首诗,一看就是乱写的。特别是让它写一首中国的古体诗,它只知道每个句子要有固定的字数,四个字、五个字、七个字,却连押韵都不知道,还没有学会写中国的古体诗至少要押韵,格律更不用说了。

 

第三个问题是,它的文字表达的质量高于它内容的质量。它写的小论文像模像样,光看它的表达没有什么毛病,但是内容就参差不齐了,有的相当准确,有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混在一起。比如我问它:你认为哪一首唐诗是最好的?它提供了两个答案,第一个说是李白的《静夜思》,这算是一个不错的答案。第二个答案认为杜甫的《南乡子》也是最好的唐诗之一,但杜甫根本就没有写过一首《南乡子》的诗。“南乡子”是宋词的一个词牌。它把虚假信息掺杂在里头了。我问它:你认为哪一首宋词是最好的?答案就更离谱了。它提供了两个答案,一个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个答案一方面搞错了年代,另一方面把诗当成词了。另一个答案说是李清照的《秦川雄师秦川少师行》。李清照没有写过这样一首词,这首词在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是它胡编的。所以,它在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就会胡编一个出来。

 

ChatGPT刚刚推出没多久,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ChatGPT会越来越完善。

 

现在看到ChatGPT火了,中国也号称要跟着研发类似的聊天机器人。《经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版ChatGPT并不遥远,中国在数据、算法、算力都有良好基础”。问题是,中国搞聊天机器人缺的并不是什么“数据、算法、算力”,缺的是言论自由。聊天机器人是要聊天的,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言论的问题,没有言论自由是无论如何搞不好聊天机器人的,甚至连研发都不行。就像这几天,因为ChatGPT火了,中国有一家公司也跟风推出了自己的聊天机器人,放在微信上。有人问了机器人一个问题:你怎么评价习近平?这个聊天机器人很知趣地大拍习近平的马屁。但即使这样也是犯忌的,不许擅自对习近平进行评价,不管是批的还是吹的都不行。所以,这个聊天机器人当即就被下架了,微信号也被封了,说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而搞聊天机器人是很难防止人们问这种敏感问题的。就像很多人都在问ChatGPT:“一个肩膀可以扛200斤麦子吗?”这个聊天机器人就不停地否定:“这是不可能的”“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肌肉损伤或关节损伤”“是不健康的”等等。大家都这么问,最后说不定就把ChatGPT的这个观点硬给扭转过来了。

 

这种问题在中国版的聊天机器人是不能问的,这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在中国搞聊天机器人,肯定要设置无数敏感词,这就会让聊天没法顺利进行,给出的答案可能就是一大堆星号,或者拒绝回答问题。万一聊天机器人给出一个反动的答案,又漏网了,那么研发这个机器人的公司就要倒霉了,机器人有可能被下架,工程师有可能被抓。

 

所以,在中国搞聊天机器人有很大的风险,是没有前途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搞人工智能还是应该往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发展,比如研究怎么通过大数据更好地进行监控,更好去抓人。这方面中国肯定是世界独步,美国想都别想搞得好。

 

2023.02.13录制

2023.05.17整理

喝酒究竟对健康有没有好处?

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

适当的喝酒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还是有害处,在网上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了,经常引起争议。我以前写过几篇文章讲过这个问题,介绍说,多年以来,有很多研究都表明适当的喝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我因此遭到了一些攻击,特别是一些号称也做科普的人的攻击,说我因为本人喜欢喝酒,就夸大了喝酒的好处。他们说,酒精是一级致癌物,致癌物是没有安全值的,哪怕只喝一滴酒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首先我要澄清一下,我算不上是喜欢喝酒的人,只是偶尔喝一点红酒而已。我之所以要写文章介绍适当喝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纯粹是为了做科普,并不是给自己爱喝酒找一个科学依据。

 

其次,酒精的确是一级致癌物,喝酒的确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但是这跟适当的喝酒可能有健康方面的其他好处,比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矛盾的。一种食品既可能有对身体健康有害的一面,也可能有有益的一面,所以不能以酒精是致癌物来否认酒精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致癌物没有安全值,这没错,哪怕只是摄入一点致癌物也能够增加癌症的风险。但是致癌的风险跟摄入致癌物的量有关。量越大,致癌的风险越高;而量越小,致癌的风险也就越小,甚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并不是说只要是致癌物就不能吃、不能喝。如果某种含致癌物的食品并没有任何好处,那当然要尽量避免摄入;但是如果它在一定的量的范围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那么也没有必要对它非常恐惧、排斥,不敢碰它。只要把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它致癌的风险就可以忽略,而接受它对身体健康方面的好处。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我们对很多食品都要这样权衡利弊,对于喝酒也应该这样。

 

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的就是喝酒跟死亡率的关系。它是一篇综述,从以前一百多项研究结果中,找出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跟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每天摄入酒精的量指的是平均的量,全因死亡指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死亡,由于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别的原因导致的死亡都统计在内,不去具体分析死因。这篇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跟滴酒不沾的人相比,每天喝酒不到1.3克酒精的人,死亡率降低了4%;每天喝酒1.3克~24克酒精的人,死亡率降低了7%(这两个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每天喝酒25克~44克酒精的人,死亡率增加了5%(这个结果也没有统计学意义);每天喝酒45克~64克酒精的人,死亡率增加了19%;每天喝酒65克酒精以上的人,死亡率增加了35%(这两个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有没有统计学意义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的是这个结果可不可靠,是偶然因素导致的,还是真实的。统计学上用p值来表示一个统计的结果有没有意义,p值太大就没有意义,p值小才有意义。p值要取多大才表明它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呢?这就很主观了。业界一般认为p=0.05是可以接受的一个标准,意思是如果假定适量喝酒能降低全因死亡率,那么这个假定不成立的概率只有5%。如果p<0.05就是可接受的,是有意义的,p>0.05就没有意义。我看了那篇论文关于适量喝酒能够降低死亡率的风险那一项结果,p=0.07,刚刚超过p=0.05,所以就被认为无意义,但已经非常接近有意义了。

 

通俗地说,这篇论文的分析表明,如果喝酒太多,每天摄入的酒精超过了44克,会增加死亡风险;但如果每天摄入的酒精的量不到25克,就不会增加死亡风险,反而有可能降低死亡的风险,只不过这个结果没那么可靠。然而,即使它不降低死亡的风险,也没有增加死亡的风险,那些主张只要喝一滴酒也有害的就说不通了:既然每天喝不到25克酒精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增加癌症的风险,那么也会增加死亡率,为什么没有增加死亡率,反而有可能降低死亡率呢?这意味着,在那个范围内喝酒对身体有其他方面的好处,能够抵消致癌的风险,导致死亡率没有增加,反而有可能降低。

 

喝酒过量、酗酒对健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这是没有争议的,是公认的事实。有争议的是,适量喝酒是不是对健康有某些方面的好处,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多年以来,有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适量喝酒的确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能够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这些研究有的是观察性的研究,做过调查统计的;有的是实验性的研究,做过动物实验、人体的实验、体外实验,我认为证据是比较充分的。有人说这些研究都是酒厂赞助的,有利益冲突,不可信。并非如此,有一部分研究的确是酒厂赞助的,但更多的研究并没有利益关系。

 

即使有一天,有非常充分的证据表明适量喝酒的确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但由于酒精毕竟是一级致癌物,再少的量也能够增加癌症的风险,所以医学部门也不会建议人们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致癌物。他们最多也就建议每天喝酒不要超过多少,而不会建议每天应该喝多少。不过,作为个人,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判断、选择,这跟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人,而我们作为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权衡利弊的选择。

 

要考虑自己是属于癌症还是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以此决定喝酒对自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例如有口腔癌、肝癌家族史,或者是乙肝患者,得肝癌的风险比较高,那么应该尽量避免喝酒,因为他们喝酒得癌症的风险要高于喝酒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弊大于利的。但如果不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而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例如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总胆固醇的量比较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比较低、男人在40岁以上、女人在50岁以上,那么适量喝酒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如果是年轻女性,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来就比较低,喝酒反而会增加得乳腺癌的风险,她们也应该避免喝酒。

 

喝多少酒算是适量呢?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因为酒精对女人的伤害要比对男人的伤害大得多。如果男人平均一天喝酒不超过两杯,女人平均不超过一杯,就算是适量了。但杯子有大有小,怎么算呢?我们喝不同的酒,用的杯大小是不一样的,啤酒杯是最大的,葡萄酒杯是中等的,喝白酒的杯子很小,根据不同的酒用不同的杯来算就可以了。究竟怎么样算适当的喝酒,没必要算得那么精确,没必要拿量筒来量多少酒精,大概有一个量的概念就可以了。

 

2023.04.09录制

2023.05.16整理

反美斗士饶毅又闹笑话

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

北京大学教授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好不容易去了一趟首都医科大学,给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抨击美国说:

 

【而美国在1950年之后,全国的平均身高没有提高,而都在横长,胖了。美国有研究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廉价食品所造成。有人称它们为垃圾食品,恐怕不准确。麦当劳的汉堡包(特别是美国所谓“Big Mac”),恐怕是有营养的。而且营养颇为丰富。几十年来,汉堡包的包装没有怎么花里胡哨,而主要是体积增加、肉增加、油增加。有研究认为,汉堡包不断增加其量,而价格不变,包装不变,使得美国一批人食物量增加,导致肥胖增加。】(饶毅《思政课的讨论》)

 

首都医大的学生如果还有点脑子,就该知道其校长是在胡扯。麦当劳的巨无霸不可能几十年来不断增加其量而价格不变,因为几十年来原料、人工价格都在不断上涨,麦当劳又不是在搞慈善做赔本生意。1967年巨无霸刚面世时一个价格是$0.45,而现在一个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已超过$5。也许饶毅会辩解说,你不要吹毛求疵,我说的价格不变指的是根据通货膨胀做了调整的。但即使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几十年来巨无霸的价格也是大大上涨的,因为它的涨幅远远超过了通货膨胀。1996年1月一个巨无霸价格$2.36,到2021年12月上涨到$5.81,平均每年上涨3.51%,而同一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仅上涨2.31%。

 

这些基本数据,只要在网上花几分钟搜一下就有了。但饶毅由于没有受过很好的学术训练,并不具有作为学者的基本素养,没有形成言必有据的习惯,而是信口开河惯了,连举手之劳的搜索都不知道做。即使我替他做了搜索找出数据证明其错误,他也不会加以改正,而只会一如既往地听任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因为他从来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更不会做自我批评。可笑的是,最近他却在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声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不断进步的原因:

 

【历史证明:我们的大幅度进步发生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络绎不绝的同时。反观美国近年进步的减慢、在某些方面的倒退,不正是在他们不愿承认自己弱点,不愿批评自己,不愿改进吗?美国的所有退步,都不是中国人民造成的,而是在美国不思进取、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面,包括一些关键方面。】(饶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

 

中国没有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中国人动不动就因言获罪,敢于批评政府就会被封号禁言、被抓被判刑,而自我标榜“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政府当然更不会自我批评,例如对新冠防疫,从声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到突然彻底躺平,都认为无比正确,何曾有过自我批评?倒是美国人一直在批评、反思本国的防疫政策。一个人要无耻到什么地步才会标榜中国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而美国没有?难道是“全过程批评”?

 

然而饶毅一向是自己缺什么却偏要标榜什么。他说科学进步的关键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反复批评现有的结论,又反复反驳自己的批评。……通过依据事实和逻辑的批评和反批评,……批评之后才能立新的、确定新的意义。一篇好的科学论文,同时可以指出自己的不足,以后需要弥补的,也就可以进行自我批评。】(饶毅《科学进步的关键一步:批评过去、建设未来》)

 

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饶毅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然忘了去照镜子了。我以及其他人多次有根有据地批评饶毅犯下的事实错误、科学错误、学术造假,他不仅从来不做正面回应,反而继续昧着良心为张亭栋等学术骗子站台,现在却要教育别人要怎么做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像饶毅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大言不惭的无耻之尤太多。

 

2023.5.9.

 

驳斥习惯性说谎者冯大辉,说说我与丁香园的合作始末

2023年7月3日星期一

前丁香园CTO冯大辉被人揭露是一个不会编码的著名程序员,曾经让丁香园论坛的用户手工搬运帖子去另一个服务器,被我讽刺了一句,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回忆起了我曾经和丁香园短暂合作的往事,虽然说得绘声绘色,但通篇都是一个妄想狂的幻想,把意淫当事实。我们先看他是怎么叙述联系和我合作的:

 

【我和方舟子本来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但人生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事情还得回到 2015 年的时候。那会儿在前公司,正开始做内容。我这个「不务正业」的技术负责人带内容团队,做面向大众的医疗健康科普内容。

当时似乎很多媒体都不能刊登方的内容(当然也或许他看不上),只有新华每日电讯报可以发表。我有天忽发奇想,说能不能用方的健康类的科普文章。我们出高价,一个字儿一块钱(我们对所有作者都这个价格)。这个价格内部当然还被质疑的,但我认为,即使一年用一百万字,也不过百万人民币而已。对于好内容,值得。

然后创始人去问,问了之后方嫌我们价格低。我说要不一个字儿两块,这个价格在国内绝对算高的。这次同意了,首发的稿两块一个字儿,转载的千字 500。当然,我这样做,是真的觉得他的科普文章有价值。抛开其他当时网络上的争论是非不论。】

 

这意思是他当时见我被封杀无处发文章很可怜,突发奇想要赏我一口饭吃,不料我还漫天要价,他们也接受了。

 

事实是,我当时虽然因为揭露周小平被“全网封杀”,但只是自媒体账号被封,在媒体、网站上发文章并未受影响,并不需要丁香园赏我一个地盘。丁香园之所以突然来向我约稿,并不是因为冯大辉的“突发奇想”,起因是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于2015年3月10日(美国太平洋时间,下同)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篇丁香园征集医学科普文章的启事,开出的稿酬标准低得离谱,我留言说这么低的稿酬是招不来高质量的文章的,李天天立即发微信问我的稿酬标准并向我约稿,对话如下(微信对话截屏我已发在推特上):

 

李天天:方老师您好,谢谢您留言,我也觉得偏低。您的稿件稿费是怎样的标准?能否提供一些参考?我们可以按照您的建议来单独设计一个。另外,您之前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的全部稿件可否授权丁香园的微信转载使用?费用方面有何建议?

方舟子:首发的一般是按千字千元算的,转载的就无所谓了,《大众医生》转载时是按一篇500元算的。你们可以转载使用

李天天:方老师早!抱歉回复晚了,初步拟定的方案如下,请您审阅:您创作适合医药专业人士阅读的内容,丁香园选择适合发表的稿件。对于选中的稿件,我们按照每千字两千元的税前标准支付稿酬(财务届时会代扣代缴税款)。选中的稿件一个月内不能发表在其他媒体上。对于您之前发表的文章,我们按一篇500元进行转载,并注明作者。您看这样是否可以?

方舟子:可以的

 

可见是李天天见到我的留言来问我稿酬标准,我报了每千字一千元,他们主动加到每千字两千元,却被冯大辉歪曲成他们报每千字一千元而我嫌低,他们才不得不加到每千字两千元,目的就是想把我抹黑成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斤斤计较的小人。实际上跟我打过交道的众多报刊、网站编辑都很清楚,我从来不在稿酬上讨价还价,有的报刊给的稿酬很低,很不好意思地说是他们能开出的最高稿酬,我也无所谓。

 

那么我与丁香园的合作是怎么终止的呢?冯大辉又发挥其无穷的想象力,绘声绘色地把我描写成了一个疯子:

 

【然后合作了几期,都比较顺利。虽然也有读者来问,为啥刊登他的内容,但质疑的声音不大。

后来就出了一个事儿。

是什么事儿呢,方写了一篇稿子给过来,审稿的编辑不知道脑子怎么抽抽了,居然改动了两处把稿子发出去了。我记得是把两个数据(还是术语)对调了,记忆有点模糊,但肯定是做了对调。然后这个对调,弄错了。

稿子出去,立刻就有读者发现有问题,内部编辑坐下来核实信息,的确改错了。立刻联系方道歉,诚恳道歉。那会儿公众号还没有修改功能,赶紧做澄清,说明不是原稿错误,是编辑的错。

但没想到方就恼了。他在微博上把我们团队臭骂一顿,说编辑水平低,竟胆敢修改他的内容,骂完了还不解气,非说是故意改的,明显是故意改错,就是为了让他出错,是黑他。

我们内部总结复盘,除了批评编辑做事不严格之外,也没法再批评什么,只能总结教训,类似事情不允许再发生。带团队,有时候就是会遇到「Shit happens」,那位编辑也不可能有什么动机故意改错别人的文章。没理由的吧?

现在怎么办?背锅吧。谁让你是负责人。

微博上不少人 @ 我,我实在忍不住就解释了一下,开始无非也就是道歉,澄清是我们搞错了,并不是方的稿件写错。但是,方就是不依不饶,说了很多羞辱我们的话,以后自然是也不给供稿子了。不给也没办法。】

 

我总共依约给丁香园投过三篇文章。第一篇是2015年3月26日投的《pm2.5对肺癌发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3月29日李天天告知我已登出,并发来文章链接。第二篇是2015年4月9日投的《那些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几天后既没有回音也不见刊出,于是我问了李天天:

 

方舟子:前几天我投了一篇关于癌症的基因,你们准备登吗?可能浅显了一些

李天天:我问一下去。

李天天:方老师您好,编辑说准备用这篇稿子,谢谢。

方舟子:好的

 

该文在4月17日登出,李天天发来文章链接。两个小时后,我抽空读了,发现有两处“看管人基因”被编辑错误地擅自改成“看门人基因”,告诉了李天天:

 

方舟子:有两个地方我以为是我的笔误,核对原稿才发现是被编辑乱改改错了。“BRCA1 就是一个看门人基因。”“我们还知道了有些基因(看门人基因)有修复 DNA 损伤的功能”,这两个地方原稿都是看管人基因

李天天:Housekeeping gene?

方舟子:现在叫caretaker gene

李天天:收到。

方舟子:Housekeeping gene大部分和癌症无关

李天天:我让编辑尽快改下网页版

李天天:微信的内容没法改了

方舟子:好的

方舟子:以后像这种涉及内容的改动应该发给我确认

李天天:好,一定改正,这次确实是编辑失误了。谢谢您

 

这个错误是我本人发现并通知李天天的,而不是像冯大辉说的读者发现错误、编辑主动联系我诚恳道歉。我不认为丁香园的读者有谁能发现这么专业而细微的错误。我当时只是私下通知了李天天去,并没有公开,因为那不过是个小错误。冯大辉却造谣我为了这个小错误就在微博上大肆炒作、不停地辱骂其团队,这完全是一个患有严重的妄想症的患者妄想出来的。我当时在中国社交媒体的账号都没了,还怎么在微博上有如此行径?

 

冯大辉说我因为这个改稿事件就不再给丁香园投稿,那也是造谣。那是个小错误,而且李天天已保证不会再发生,我就继续投稿,一个多月后,在2015年5月27日,我给丁香园投了第三篇稿件《锻炼会不会损坏膝盖》,依然没有回音,所以我在5月29日问李天天:

 

方舟子:前天给丁香园投了一篇关于锻炼是否会伤膝盖的文章,没有回音

李天天:马上问

李天天:已经收到,并进入审稿流程了。我们稍后完善一下流程,做到通知进度。

方舟子:好

李天天:现在只是邮件投稿,还不能查阅进度,非常抱歉。

方舟子:哈,编辑答复说不打算采用,我这么多年第一次碰上投稿被拒。

方舟子:说是与最近的选题类似。我没见过国内有人系统写过这个选题。大概是上回擅自改稿的事闹的。我也知趣以后不再投稿了,谢谢你的邀请

 

编辑第二天通知我不打算采用该稿,我才告知李天天不再投稿,并在5月31日发了一条推文向读者说明我不会再给丁香园投稿,这时我才首次提到改稿的事:

 

【丁香园网站是我遇见过的最牛气的媒体,不仅对我的投稿从不给回复,还自以为是乱改我的稿件,被我批评后他们答应以后改动稿件要征得我的同意,却又找了个理由拒发我的稿件。本来就是他们邀请我才给他们写稿的,却搞得我去自取其辱似的。以后不再给他们写稿就是了。】

 

所以并不是像冯大辉说的是因为丁香园擅自改稿我就不再给他们投稿,而是因为他们拒登我的第三篇稿件我才不再去自取其辱。

 

冯大辉继续造谣说:

 

【这个事儿几天后总算过去了。】

 

实际上这事并没有几天后就过去,而没让它过去的正是冯大辉本人,因为他当时就在利用这件事造谣、攻击我。2015年6月13日,距离此事半个月后,冯大辉在新浪微博上转发资深方黑“希波克拉底门徒”的文章《丁香园编辑为什么会退回方舟子的科普投稿》,声称丁香园不登我的投稿是因为我的科普“不靠谱”,我只能在推特上澄清:

 

【资深方黑希拉欺骗外行的谤文被冯大辉转了,是要代表丁香园的观点了?这个住院医一如既往看不懂英文文献,干脆只看期刊影响因子,说我引用的论文的期刊太差,不足为凭。他不懂,那都是领域专家写的综述,并不是原创论文,我不想引文太多,只引用综述而已】

 

【冯大辉转希拉的谤文说我给丁香园投稿被拒,自讨没趣是活该云云。需要说明一下,我并不是给丁香园主动投稿,而是丁香园开出比较优厚的稿酬向我约稿,不料却被其羞辱了一番。找人约稿却羞辱作者,也算一奇。当然,现在他们开出再高的稿酬我也不可能再去自讨没趣。他们敢跟资深方黑抱团还有啥干不出来?】

 

【丁香园编辑告诉我不登我的约稿的原因是刚登过类似选题,丁香园高管冯大辉则说不登是因为学术上有争议,现在又转希拉代表丁香园编辑写的谤文说不登是因为我科普文章写得差、没资格做科普。他们能不能给个准信?】

 

冯大辉说:

 

【但是到了第二年,我个人就遇上「不写代码的 CTO」这个事儿了。方还记得我呢,于是又是对我一顿黑,大意无外乎就是,早就看出我不学无术,现在证明果然如此,当初就是我带的团队改错了他的稿子。】

 

这个也是谣言。2016年8月24日,我看到一篇文章《微博&知乎名人fenng 冯大辉被前员工扒得底朝天》,揭露冯大辉是不会编码的CTO,觉得有趣,在推特上转了这篇文章,评论说:

 

【吵架CTO。对了,这个CTO还推销过锤子手机。】

 

当时冯大辉也很不满,说我转发谣言,并发了其回应文章链接:

 

【一向打击谣言的方舟子怎么也开始转发谣言?你求证了吗?自称「丁香园码农」的匿名作者不是「前员工」。另外,我的回应:(链接)】

 

我回复说:

 

“吗【看了你的辩解,其实是承认该文说的基本都是事实,承认了自己是不懂写代码、靠转载科普文章混出来的水货IT CTO,只是你评价CTO的标准与人不同,把CTO当成公关经理,怎么叫谣言?分不清事实与观点,蠢到你这样的也能当CTO ,果然神奇。】

 

我还驳斥了两个为冯大辉辩护的:

 

【从我几次与冯大辉的争论看,此人蠢得要命,力挺锤子手机更说明其见识,什么脑子会觉得此人很有智慧还三观很正?】

 

【他自己说“我不懂写代码”“这辈子没有精力再去掌握这项技能”,你看不见还是理解不了?】

 

还发了一条推文:

 

【自己承认不懂写代码的冯大辉能靠转载科普文章混成IT大牛,看来我也有希望靠写科普文章混成大科学家。】

 

这些就是我当时对冯大辉被揭露不会写代码一事的评论,哪一句提到改错稿一事?冯大辉这不是出了幻觉是什么?

 

冯大辉不仅把丁香园约稿说成其功劳,还显摆他曾经坚持要支持新语丝网站:

 

【你说我有没气?当然有。方大概从来不知道去跟他约稿乃至更早找他合作(在他网站做广告)是我的坚持,我当初提议去约稿,当然出于一种好意。但没想到,到头来落得一身黑。】

 

丁香园当年在新语丝网站登广告,也是李天天来跟我谈的,冯大辉对此并不知情,于2015年3月26日发微博对新语丝网站会好几年“免费”登丁香园的广告感到奇怪,我不得不去问李天天怎么回事:

 

方舟子:冯大辉说丁香园好几年没续新语丝的广告费,还怪新语丝为何不撤下广告。我印象中去年还续过一次,但也应到期了,如果不续我就撤了

李天天:大辉可能记错了,我来安排续费。

李天天:已经安排好了

方舟子:好的

李天天:给您造成不便之处还请谅解。

方舟子:没关系

 

冯大辉当时自己都不知道那几年丁香园一直在给新语丝网站交广告费,现在也成了这是他在支持新语丝了?又,丁香园在2018年不再续广告费,我也就撤下了其广告。

 

冯大辉继续做委屈状:

 

【此后数年,方应该还损过我几句,但我基本上不以为意。而且也经常转他的内容。当然主要还是科普健康类的内容。

我谈不上是方的粉丝,也不会因为他屡次黑我,我就故意要黑回去。】

 

事实是,此后数年,我根本就没有再提到过冯大辉,那也都是冯大辉为了炫耀自己的大度幻想出来的。

 

就丁香园与我短暂合作一事,冯大辉完全都是在造谣、撒谎,不仅幻想是我的恩主,而且捏造我的言行大肆抹黑我,却倒打一耙说屡次被我黑了,还要做高人状自云不以为意,声称不会黑回去呢。

 

世上有一种人,天生没有道德感,假话张嘴就来,是习惯性说谎者、病态说谎者。冯大辉以及其支持的王志安、罗永浩都是这类人,正所谓物以类聚。跟这种人合作要特别小心,他们随时能捏造你的言行。

 

幸好我有一个习惯,我发过的所有书信、电子邮件、短信、微信全都保留着(只有2001年时硬盘损坏没能恢复,当时用于备份的软盘和Zip盘已没法读取,导致2001年之前的电子邮件丢失了一部分)。由于经常遇到像冯大辉这样的习惯性说谎者捏造和我的私下交流,我的存档也就经常派上用场。人要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都问心无愧,不管是公开还是私下。这是习惯性说谎者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

 

20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