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的存档

不锈钢电水壶还能用吗?

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前不久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对水壶产品抽查报告和风险监测报告。抽检结果显示,55.6%的电水壶产品锰含量在10%左右,存在使用高锰钢的问题。网上有文章称锰摄入多了会让人“变笨”,使用这种高锰钢电水壶烧水会把人“喝傻”,要大家不要使用这种不合格的电水壶。随后又有“专家”、“科普网站”出来“辟谣”,说这种说法不靠谱,是炒作,要大家放心使用用高锰钢做的电水壶。

 

现在的电水壶大多是用不锈钢做的。不锈钢是铁和铬的合金,为了增加强度和抗腐蚀,往往还要加镍。但是镍比较贵,所以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厂家就用锰来代替镍,这种不锈钢的锰含量比较高,被叫做高锰钢。

 

锰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们吃的食物里就有。微量的锰不仅对人体无害,还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摄入过量的锰对人体健康有害,甚至导致急性中毒,主要是会损害神经系统。网上有“辟谣”文章说,应该担心的是锰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锰中毒,不需要担心饮食中摄入的锰。这种说法是很误导人的。如果饮用水、食物受到污染,锰含量太高,同样会导致锰中毒。即使饮水中的锰含量没有高到会导致急性中毒的程度,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含锰量高的水,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尤其是会对儿童的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智商降低。不过,对这种慢性的伤害是不是真的存在,锰含量高到什么程度会产生慢性伤害,目前还有争议。美国环保署建议饮用水中锰的浓度不要超过0.05mg/L。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建议瓶装水中的锰的浓度不要超过0.05mg/L。而此次检出的高锰钢电水壶锰析出量有的高达1.168mg/L(http://www.jsqts.gov.cn/zjxx/GovInfoPub/Department/Showinfo.aspx?infoid=6c190a95-0d05-447e-aa5a-4ae76f854bea&categoryNum=001010 )。

 

“辟谣”文章说,我国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每天从食物、饮水中摄入的锰是6.8毫克,没有超过11毫克的限量,这表明用高锰钢电水壶烧水没有问题。这个逻辑是错误的,营养调查结果指的是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有很多人每天摄入的锰比6.8毫克高,不能据此说明每个人的锰吸收处于正常水平,更不能以此证明高锰中的锰不需要担心。

 

“辟谣”文章还说,“我们用的钢材都是合金状态,这些状态下金属的惰性会很强。也就是不容易溶解到食物里,不论是平时吃的醋、酱,加热,都没有那么容易析出。”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不锈钢中的金属是可以析出到食物中的。国外对不锈钢炊具中的铬、镍的析出情况做过很多研究。如果烹饪的是非酸性的食物,析出的铬、镍量很少,与食物中原有的铬、镍相比可以忽略。但是如果烹饪的是酸性的食物,比如该“辟谣”文章说的醋、酱,那么不锈钢炊具析出的铬、镍的量就不能忽略(J Agric Food Chem. 2013 Oct 2; 61(39): 9495–9501)。微量的铬、镍对人体是无害的(铬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到一定程度就对人体有害了。

 

那么锰呢?国外一般不用高锰钢做炊具,我没有见到有对锰的析出的研究。但是高锰钢比铬-镍不锈钢更不耐腐蚀,理论上其中的金属应该更容易析出。“辟谣”文章说,到目前为止未发现由于使用不锈钢制品导致锰过量、锰中毒的案例,没有一个真正的受害者。这种说法也是荒唐的。我们担心的不是大量摄入锰导致的急性中毒,而是长期摄入超量的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慢性的,发生的时候难以确定病因,难以找到特定案例、受害者,而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确定。

 

那么是不是要吓得就从此不敢使用不锈钢电水壶或不锈钢炊具呢?也不是。为保险起见,要使用那些用食品级不锈钢做的电水壶、炊具。国内外监管部门对什么样的不锈钢属于食品级其实并没有规定,但是有行业惯例。国外行业的惯例就是,高锰钢(美国标准属于200级的不锈钢)因为容易磨损、受腐蚀,不用于食品用具。食品用具用得最多的不锈钢是含锰量很低(低于2%)的304不锈钢,其次是比304不锈钢更抗食盐腐蚀也更贵的316不锈钢。正规厂商出的不锈钢器皿应该都会注明使用的是什么样的不锈钢。那些对铬、镍过敏会出现接触性皮炎的人,避免用不锈钢炊具烹饪酸性食物也许是明智的。

 

总之,用高锰钢做电水壶、炊具并不是没有风险的,虽然这种风险究竟有多大,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既然有理论上比它更安全的不锈钢,那就没有必要贪图便宜去冒这个风险。高锰钢电水壶应该被视为不合格的、有风险的产品,应该避免。那些“专家”、“科普网站”说高锰钢没有风险,要消费者放心使用,是对消费者的健康很不负责任的。

 

2016.3.26.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请慎言

2016年3月25日星期五

“山东疫苗案”引起广泛关注后,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接受了《新闻晨报》记者贺莉丹的独家专访(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6-03/23/content_19406922.htm )。访谈的主旨总体是好的,但是其中暴露出高院士的知识缺陷,则令人担忧。例如,高院士是这么介绍疫苗的“偶合反应”的:

 

【高福:个别人打了疫苗以后会有副反应,这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个别情况下这种副反应还会出现极少极少的死亡事件,这也是很正常的;另外,个别情况下也有疫苗的偶合反应。偶合反应就是打疫苗的时候,某个人正好同时得了某种病,而这种病跟疫苗会有相互作用导致死亡或致残,这种偶合反应是有的;还有,个别人会有一些过敏反应,这也是有的。】

 

偶合,英语叫coincidence,指的是两件先后发生的事没有因果关系,纯属巧合。因为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要接受疫苗接种,而婴幼儿又有一定的比例会生病乃至猝死,那么在概率上,只要样本足够大,必定会有一小部分婴幼儿碰巧在接种疫苗之后的短时间内会出现疾病甚至死亡,而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疫苗接种毫无关系,是别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容易让人归咎于疫苗接种。例如,根据澳大利亚婴儿猝死综合症发病率估算,澳大利亚每年发生1.7起婴儿在接受疫苗接种之后一天内猝死,3.5起在两天之内猝死(Pediatrics. 2005 Jun;115(6):e643-6.)。中国人口比澳大利亚多多了,发生这种偶合的死亡案例当然也多多了,必然会有一些父母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宝宝是打疫苗打死的,为此不断地投诉、索赔,还有媒体义愤填膺地打抱不平。实际上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高院士说的疾病跟疫苗相互作用导致死亡或致残的情况不属于偶合,而是属于疫苗接种导致严重异常反应。那么会不会是记者误记或高院士口误呢?我曾几次接受过贺莉丹的长篇专访,她碰巧是那种记录访谈很准确的记者,而且高院士在后面再次谈到“偶合反应”,表明不是口误:

 

【高福:但是疫苗确实会有偶合反应,就是在极低极低比率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死亡,但你从群发病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几率总会有的,就像你开个车,也可能会有车祸的发生,一样的道理。】

 

看来高院士的确不知道什么是偶合,他把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而死亡的低概率事件叫做偶合反应,比做开车出车祸。出车祸与开车有因果关系,但是偶合死亡与疫苗接种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巧合。2010年让王克勤暴得大名成为“良心记者”的“山西疫苗案”,2013年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直线下降的“乙肝疫苗致死案”,以及这几天在网上传来传去耸人听闻的“疫苗之殇”,此前免疫专家、科普工作者都已反复解释过它们全部或大部分是偶合事件,与疫苗接种无关,而现在高院士却以权威的身份说偶合事件与疫苗接种有关,是疫苗接种导致了病情加重、死亡,这不是让以前的科普努力毁于一旦吗?

 

高院士对防疫工作的陌生还不限于此。例如他是这么介绍破伤风疫苗的:

 

【高福:我们国家过去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在农村生个孩子可能会得破伤风,现在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给打破伤风疫苗,就再也没有出现因破伤风会死孩子的情况了。】

 

过去农村新生儿容易得破伤风的主要原因是不洁分娩(例如用没有消毒的剪刀剪脐带)和产后卫生条件差。破伤风疫苗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但是新生儿对破伤风的免疫是通过对孕妇注射破伤风疫苗来实现的,而不是靠一生下来就打破伤风疫苗,打完疫苗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现抗体,哪来得及?婴儿打白百破疫苗是为了对以后起保护作用。 

 

有人说,高院士是学兽医、生化出身的,现在研究的是结构生物学,其实对卫生防疫是外行,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但是一个卫生防疫的外行却要主管全国卫生防疫工作,主管了又不好好补课仍然缺乏卫生防疫常识,缺乏卫生防疫常识却偏要以权威的身份乱发言,这不是很可悲吗?

 

2016.3.24.

 

处理疫苗接种信任危机的美国经验

2016年3月24日星期四

涉及儿童的健康问题,总容易激发人们的关心、愤慨和恐慌,从婴儿奶粉到疫苗,都是如此。“山东疫苗案”的爆发再度给我国疫苗接种带来信任危机,很多人表示不敢带小孩去打疫苗了,甚至还有人表示,以后要像从香港、国外带奶粉一样,要带小孩去香港、国外打疫苗。这种想法很不现实。儿童疫苗常规接种次数很多,如果不是定居海外,就要为此携家带口频繁跨境旅行。何况疫苗接种并不便宜。以美国为例,平均一剂疫苗的费用是150美元,美国居民有政府或医保买单,外国人就要自费了。

 

其实此次疫苗问题的危害,是被某些媒体、“专家”大为夸大的。按规定疫苗的运输、存储必须有严格的冷链,销售商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自然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冷藏的疫苗就变成了媒体所谓“毒疫苗”。疫苗没有冷藏、受热的后果是效力下降乃至完全失效,最大的风险是免疫无效,没能对接种者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不同疫苗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有的比较敏感,一旦受热就会很快失效;有的则非常稳定,可以在较热的环境中长期保存。比如大家最为关心的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就都是属于最为稳定的疫苗,在37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以存放几周都不会有问题。为保险起见,未经冷链运输、存储的疫苗不宜使用,应该召回。对接种过这些问题疫苗的人应该根据情况做出评估,看是否有补种的必要。但是无论如何,为此吓得不敢去打疫苗或推迟打疫苗,是因噎废食,健康风险更大,是对自己的小孩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如果免疫覆盖率太低,就会导致传染病流行。

 

国外的疫苗并非就不会出现问题。比如现在有很多中国人都跑去生小孩的美国,历史上就几次发生疫苗事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报道声称儿童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疫苗(DPT)的话,其中的百日咳疫苗成分会导致“百日咳疫苗脑病”。尽管医学界认为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经过媒体炒作,在公众中造成了恐慌,美国出现了“反DPT运动”,认为自己子女受到该疫苗伤害的家长纷纷起诉疫苗厂家,并能获得赔偿。其结果是,各个疫苗厂家为避免承担责任,选择停产DPT,只剩下一家还在生产,造成DPT疫苗短缺,对百日咳免疫接种覆盖率太低,原来已变得少见的百日咳病例上升。而且因为这一恐慌,其他疫苗的接种率也受到了影响,美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从每剂疫苗征收75美分税收设立专门赔偿基金,在美国联邦法庭设立一个专门部门处理疫苗伤害索赔案件,俗称疫苗法庭。认为自己或子女因为疫苗接种受到伤害者可以向疫苗法庭申请赔偿,由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医学专家审核是否符合赔偿要求,然后由司法部根据审核结果写成报告提交法庭,法庭指定一个仲裁人,由其决定是否给予赔偿和赔偿的金额,赔偿金由卫生与人类服务部支付。对于疫苗法庭的判决,可以上诉,被驳回的原告也可以选择到民事法庭起诉。从1988年到现在,疫苗法庭共收到16000多起申请,有14000多起已做出判决,其中有4500多起获得赔偿,共获得33亿美元的赔偿。在获得赔偿的案件中,其实大部分(约80%)是被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医学专家认为不能确立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伤害的,但是法庭为了减少诉讼费用、息事宁人,还是通过调解给予了赔偿。所以这些判决也并非完全根据科学证据做出的。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认为子女受到疫苗接种伤害的案件其实绝大部分都与疫苗接种无关,而是属于偶合现象:有那么多的人接种疫苗,总会有人在接种疫苗后碰巧因为其他原因得了某种重症,然后就以为是疫苗接种导致的。实际上因为疫苗接种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极其罕见的。

 

《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让美国疫苗厂商没有了后顾之忧,解决了疫苗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美国公共卫生事业。但是美国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任危机并没有就此消除,而且会“与时俱进”变出新花样,近年来网上盛传的是接种疫苗会导致自闭症,尽管这种说法早被医学界否定,但仍然让很多人——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让小孩接种疫苗。美国公立学校要求入学儿童必须证明已按疾控中心的建议接种疫苗,但是留了个口子,可以以信仰为由书面声明豁免该要求。那些不信任疫苗的家长就以此为由获得了豁免。其结果是原本已在美国灭绝或罕见的传染病(例如麻疹、百日咳)一再爆发。美国有的州已因此通过法律强制要求接种疫苗,不能豁免。

 

美国的危机处理方式当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但是不管怎样,在科普的同时,制度的建设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针对疫苗冷链失败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中国推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疫苗瓶监测标签(VVM)制。这是一种贴在疫苗瓶上的热敏贴纸,会因为受热变色,根据不同疫苗的热稳定性采用不同变色速度的贴纸(37度环境中短则2天,长则30天),如果完全变色了就说明疫苗已长时间受热失效了,不能使用。

 

2016.3.22.

 

(《环球时报》2016.3.24.)

 

“问题疫苗”究竟有多大的问题?

2016年3月22日星期二

近年来国内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光”国产疫苗又出问题了,然后就引起了家长们一阵恐慌。这一次曝光的是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18个省市。一些媒体用了一个惊人的标题——“毒疫苗”,仿佛接种了这些疫苗就会让人中毒似的,如果那样的话,这么大批量的疫苗早就导致大批被接种者中毒了。

 

这些疫苗是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疫苗,是没有毒的。问题出在没有严格冷链存储运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除了脊髓灰质炎糖丸可冷冻,所有儿童用疫苗都应在2~8摄氏度的冷链运输。如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温度偏高,有可能让蛋白质变性,导致疫苗效价降低乃至失效。如果温度偏低,冻起来了,有可能导致抗原和佐剂分离,降低疫苗效价。所以,疫苗没有严格冷链储存运输,并不会变成“毒疫苗”,最大的风险是疫苗失效,打了白打,起不到免疫效果。

 

但是并不是所有疫苗都对温度很敏感的。实际上不同的疫苗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疫苗对温度非常敏感,一旦不在冷链范围就很快失效;有的疫苗非常稳定,即使没有用冷链也长时间不会受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归纳过各种疫苗的温度敏感性(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programmes_systems/supply_chain/resources/VaccineStability_EN.pdf ),根据这个归纳,此次有问题的疫苗的温度敏感性是这样的:对热很敏感的有水痘减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有些敏感的有腮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不敏感的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脑膜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冻干粉)、狂犬病疫苗。

 

所以接种了没有冷藏的疫苗,会有多大的风险,还要看是什么样的疫苗。但是有的所谓“专家”却把这种风险大大夸大了。例如有媒体如此报道:

 

“这是在杀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评论称,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接种者免疫无效会感染发病死亡。

 

实际上狂犬病疫苗恰恰是所有疫苗中对温度最不敏感、最稳定的。狂犬病疫苗如果是液体,在37摄氏度环境中可以存放一个月,而如果是冻干粉,在37摄氏度环境中存放时间可长达3个月。(http://www.path.org/publications/files/TS_vaccine_stability_table.pdf )所以不用担心因为使用了这批没有经过冷藏的狂犬病疫苗而无效导致死亡。曾经有报道有人因为接种了无效狂犬病疫苗没能预防狂犬病的发作而死亡,那是疫苗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是假疫苗),而不是因为没有冷链运输存储。担心狂犬病疫苗无效的话,可以在注射后十天左右去查一下体内是否产生相应的抗体。

 

疫苗没能按要求严格冷链存储运输,在各国都不少见。发展中国家经常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发达国家也不一定能做好。2004年有报告,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机构有20%没有达到疫苗冷藏储存要求(JAMC, 2004: 171 (90))。也没见这些国家因此引起社会恐慌。

 

介绍这些情况,不是要为不法商人开脱,而是想告诉大家,这些“问题疫苗”的问题并没有媒体、“专家”说的那么可怕,不要因此吓得不敢让子女去接种疫苗。如果不幸用了这批疫苗,最严重的后果是免疫无效,需要补打。有医生建议在目前情况下暂时停止接种疫苗,这种建议极其愚蠢。这就好比,市场上发现了有某种无效的假药,然后建议病人暂时不要吃药。有这么愚蠢的医生吗?

 

还有媒体翻出了两三年前的一篇报道《疫苗之殇》,说有人接种疫苗后变傻了、成植物人了、残废了、得怪病了等等,把疫苗接种的后果说得极其可怕。虽然疫苗接种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是极其罕见,媒体报道的这些病例其实大都跟疫苗接种没有任何关系,连不良反应都算不上,属于偶合现象:那么多人接种疫苗,总会有人碰巧在接种疫苗后得了某种重症,就赖给疫苗,其实不是疫苗导致的。

 

从“山西疫苗案”开始,某些中国记者就以正义感爆棚的愚昧无知,前赴后继地妖魔化疫苗注射,把无效疫苗说成毒疫苗,把偶合现象说成疫苗不良反应,终于把中国公共卫生搞崩溃了,害人无数。有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不会带孩子去打疫苗。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子女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生产、销售无效疫苗的应该严惩,借机吓唬公众制造社会恐慌的也不应放过。 

 

2016.3.22.

 

 

方舟子访谈:人工智能多可怕?

2016年3月17日星期四

《北京晨报》2016.3.15.

 

   人机大战,李世石三战皆墨,人工智能全面胜出,围棋小天地,环宇大世界,科幻电影里的危机似乎就要走进现实,无数人忧心忡忡,以至于当李世石终于扳回一局时,世界沸腾,“李世石终于赢了”“人类取得宝贵一胜”……

 

科技进步不止一次地带来了伦理的难题,科技究竟会带给人类什么?是进步,是毁灭?这是一个永远都争论不清的问题。

 

方舟子(科普作家)

 

科学研究要有道德要求

 

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可以用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以祸害人类。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威力越大,它能带来的效果越来越大,可能的恶果也会越来越严重,产生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和全人类的。实际上人类早就拥有了毁灭自己的能力。一旦发生核战争,现在的核武器储备足以把人类毁灭很多次了。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同样让人类的生存面临困境,这也与技术的发展有关。

 

至于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达到足以让我们担忧的地步。阿尔法棋只是一个下棋程序,虽然能战胜世界冠军,但也只是个下棋程序,不给它编程它别的什么都不会做,更不会真正的思考,比如它对李世石的第四盘第97手下出了任何人类棋手都不可能下的自杀式臭棋,表明它其实没有智能、不会真正下棋。它能战胜世界冠军令人惊讶,但是为此夸大人工智能的成就,为此忧心忡忡担心未来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失控、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控制甚至被灭绝,则大可不必,是科幻电影、科幻小说看多了。

 

有人问,你能理解智商2千的人工智能吗?未来真有那样的人工智能,也不过意味着其思维更严密、更敏捷、判断力更强、解决某些问题更快而已,有什么恐怖的?对未来人工智能胡思乱想的人,有的是工程师思维,以为世界上的东西都能够量化、数字越大越好而且增长没有止境。但世界不是这样的直线。

 

当然,和所有的技术一样,人工智能是福是祸,取决于人们怎么用它。如果将来人工智能毁灭了人类,那也不是它自己的选择,而是被人类滥用,比如被用来作为武器。

 

既然科技是中性的,就要求科学家、工程师在从事研究的时候要有伦理、道德要求。不过我们也不要把科学家、工程师设想得太可怕。如果未来真的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危机的话,那也不太可能是某个疯狂科学家所为,而是某个疯狂政客或军事狂人滥用权力的结果。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专访方舟子:不是民科,是科妄

2016年3月12日星期六

中国家庭报2016年3月10日

 

话题:2016年伊始,科学家们验证了来自100年前的预言——引力波,震动整个世界。不料,网友们翻出 年前一档电视节目,一个“民科”展示他的“成果”,其中提到了“引力波”,却遭到诸多嘉宾的嘲讽和批评,其中包括著名的科普作家、打假斗士方舟子。一些网友说:“错过了一次诺贝尔奖”,方舟子等人欠那位“民科”“一个道歉”……

 

【心理学界公认这些科学妄想家得了精神疾病,叫“夸大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

 

中国家庭报:“民间科学家”活跃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普通人了解并不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方舟子:“民间科学家”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会让人以为还有“官方科学家”与之相对,或以为这些人是真在做科学研究,这对那些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的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家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建议还是把这些人叫做伪科学妄想家,简称科妄。

 

中国家庭报:为什么这么说?你曾说你很早就接触这个群体,在你眼中,他们是怎样的?

 

方舟子:我之所以称他们为“科妄”,而不是“民科”,是有原因的。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都不具有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学术能力,却好高骛远,夸夸其谈,以高人、天才自居。他们有的文化程度不高,属于“自学成才”,而其实连中学课程都没学好。有的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并非其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第二,都认为自己做出了极其重大的科学发现、发明,比如他们最喜欢说自己推翻了相对论、进化论,创建了全新的物理学、生物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费马大定理之类的著名数学难题,能够预测地震,发明了永动机、水变油等等。如果能够成立的话,不仅能获得诺贝尔奖,还能极大地改变世界。而其实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妄想,却自以为是科学,所以是伪科学妄想。

 

中国家庭报: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会认为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只是世人难以理解。

 

方舟子:这就是他们另外一方面的共同特征。首先他们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往往有受迫害情结,认为自己受到了科学界的打压,才导致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发表、认可,所以就以当代哥白尼、伽利略自居。其次,他们都非常的偏执,热衷于在各种场合推销自己、和别人辩论。他们推销的劲头远远超过了“探索”、“研究”的劲头,可能只是用几天的时间做出了“重大发现”,却用一生的时间去推销。其三,因为过于痴迷,他们的生活往往过得很艰难,经济拮据。心理学界公认这些人得了精神疾病,叫“夸大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

 

【四大发明只是技术 中国缺少“专业性”观念,以为只要悟“道”,就可以融会贯通。】

 

中国家庭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怎样诞生的?

 

方舟子:大概从有科学的时候起就有科妄了,因为总有好高骛远的人妄想能做出重大科学成果、技术发明,所以,世界各国都有科妄,中国则特别多。

 

中国家庭报:为什么这么说?

 

方舟子: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传统的问题,中国古代并无科学传统,只有技术传统,比如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就是技术。科学与技术在思想、方法、内涵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在中国二者常常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搞技术发明有时是靠经验积累和灵机一动就能做到的,使有些人误以为做科学研究也可以走这条捷径。而在文化上,中国缺少“专业性”观念,欣赏全才、通才,不重视乃至鄙视专业人才,以为只要悟“道”,就可以融会贯通,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什么领域都可以去坐而论道。这种文化背景导致了许多人在科学问题上也好高骛远、夸夸其谈。

 

中国家庭报: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有所改变了吧?

 

方舟子:近代历史中也有一些问题,和时代的局限有关。大跃进、文革时对专家、权威的鄙视达到了顶点,无限夸大劳动群众的创造性,至今流毒不浅。后来又号召全民“攻关”、“向科学进军”,把科学研究当成了群众运动。随着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全国各地也出现了成千上万个陈景润的继承者。同时,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产业化的刺激下,连专业的科研人员都在用浮夸虚假的成果去捞钱。最后,在传播领域,国内媒体上经常能见到关于这些“民间高人”的报道,电视节目也会请这些人去露一下脸。实质上都是在变相鼓励他们,促使他们越陷越深,加深其妄想。由于中国公众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非常低,对科学和伪科学缺乏辨别能力,这些人不难找到市场,得到很多人包括很多名人的支持。

 

【科妄不仅在民间 在中国,即使是“专业的科学家”也会搞伪科学妄想的。】

 

中国家庭报:部分网友同情“民科”,也有一些比较现实的疑问,比如科研机制问题,应该怎么看?

 

方舟子:如果我国科研体制在这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也不是“打压”人才,而是过于宽容乃至扶持科妄。例如“水变油”曾经获得中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某些著名科学家的支持,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又如,在中国地震研究机构,很多人相信能用某种非科学方法预测地震,北京有一个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养了两只虎皮鹦鹉预测地震,这些人实际上也是科妄,虽然是“官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对把科妄叫做“民科”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即使是“专业的科学家”也会搞伪科学妄想的。

 

中国家庭报: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允许别人做不对的事情,也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即便他们的研究虚妄无稽,是否就该否定?

 

方舟子:他们如果不试图去骗钱,他们有自得其乐地生活在幻想中的权利,没有社会危害,可以宽容,无视他们,任其自身自灭,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他们到处控诉遭到科学界的打压,要拉投资赞助其研究,为避免公众受到误导、受骗上当,那么就有加以揭露、澄清的必要。

 

【国外怎样对待科妄 给科学妄人开个分会场,让科学家免受他们的骚扰。】

 

中国家庭报:国外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群?和国内有什么异同?

 

方舟子:国外也有科妄,也不少。1952年美国有一个人给美国物理学会投了一篇论文,声称证明了电子不存在。学会编辑没有接受这篇论文,这个人就买了把枪去学会总部找编辑算账,那名编辑不在,他就把一个18岁女秘书杀了。从那以后美国物理学会就规定开年会时只要是学会会员的来稿都接受(该学会是任何人交了会费就能加入的),对科妄的来稿,则在年会最后一天专门设一个分会场让他们自己去那里交流,这个分会场被称为“妄人分会场”(crackpot session),每年都有不少人去。这样避免真正的物理学家受到科妄的骚扰,也给与会学生提供了一个识别伪科学的机会。不过国外的科妄没有中国那么多,国外媒体也不会像中国媒体那样热衷于报道科妄,甚至当成反抗学术界压迫的英雄。

 

【科妄越多,就越需要科普 除了长期的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家庭报:怎么对待他们比较合适呢?

 

方舟子:也没有必要非要去改造他们。他们已经偏执,是很难劝说其改弦易辙的,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有哪个科学妄想家在别人的劝说下脱胎换骨的。对那些还没有偏执的业余研究者,我们可以忠告他们:

 

第一,热爱科学是好事,但是要认清自己的局限。在科学高度发达、专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什么重大发现的。不要好高骛远,要从解决小问题入手,让自己成为一名踏踏实实的业余科学爱好者。

 

第二,要争取与科学界合作,遵循学术规范,努力通过正常的渠道让学术界承认自己的成果,不要想通过媒体炒作、民间推销来迫使学术界的认可,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家庭报: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一种现象时,说明什么?

 

方舟子:科妄是病人,去鼓励、支持、关注他们,都只会让他们更加痴迷,陷得更深,其实是很不人道的。所以引起这么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是很不应该的,说明中国媒体、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都很低,虽然知道科学是好东西,却对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非科学缺乏辨别能力,所以才会去关注、支持、鼓励伪科学的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通过长期的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对伪科学的识别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对于科妄就应该批评 民间爱好者如果遵循学术规范去发表成果,那就不是科妄。】

 

中国家庭报:对于“民科”,网上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有人吹捧,有人斥之为妄,应该怎么看?

 

方舟子:这些就是一些有妄想的妄人,斥之为妄是对的,吹捧他们才不正常。

 

中国家庭报:常常能看到一些民间科学家、发明家的事迹,除了那些说起来云山雾罩,让人觉得玄奇的科妄之外,民间是否也有值得肯定的科学爱好者?

 

方舟子:当然,的确有一些业余研究者也能做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但大都是在专业性不那么强的领域,例如天文观测、博物学观察、寻找新物种、发现新化石、生活小发明这些领域,业余爱好者还有用武之地。这些踏踏实实地研究小问题的人,并不狂妄,而且会努力争取获得科学家、专业人士的指导、认可,遵循学术规范发表成果,所以不算是我们说的科妄。

 

文/本报记者 迟乾

 

 

“治未病”也要靠科学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

【按:最近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医药的发展。他说,治未病是当前中医药的发展方向,主张生产出优质的保健品,并有科学依据的支撑,能提高到中药“治未病”的高度。在钟南山看来,未来只要有很好的引导政策,中医药治未病是可以做到的。我在8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就驳斥过这种说法了。】

 

报载,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工作是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在上海、浙江等地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据称“治未病”是中医的独特优势,在“治未病”中,中医的服务对象将由病人为主拓展为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

“治未病”一语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圣人不治疗已发生的疾病,只治疗未发生的疾病,如果等疾病发作了再治疗就太晚了。只防不治,这可算是在治不好病时的一个很好的借口。现在的中医把“不治已病治未病”去头留尾,只剩了个“治未病”,不知还想不想“治已病”?如果还“治已病”,按《黄帝内经》的说法,层次太低了,算不上圣人的。

现在的中医不说“不治已病”,把“治未病”解释成防重于治,这可算不上中医的独特优势。西方早有谚语:“预防胜于治疗。”(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一分预防相当于十分治疗”(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a pound of cure.)都是这个意思,其实是现在中医根据西方医学思想改造中医经典,把“只防不治”改成了“防重于治”,倒也称得上与时俱进。

西方医学是历来强调“治未病”的。西医的祖师爷、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非常重视“治未病”。他注意到气候、食物、职业这些外界因素能引起疾病,因此提倡通过恰当的饮食、休息和锻炼让疾病自然痊愈并保持健康,尽量少用药物。“我们的自然是我们疾病的医生。”“如果我们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营养和锻炼,不太少也不太多,那么我们就发现了最保险的健康方法。”“走路是最好的药。”“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这些论述收集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其成书时间比《黄帝内经》早了三、四百年。

在现代医学创立之前,许多药物都有未知的毒性,许多治疗技术都无益而且非常危险,希波克拉底强调预防和自愈的行医原则和方法就显得很合理。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都有了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并没有因此就不重视预防了。恰恰相反,“预防为主”乃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思想,而预防医学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由于对疾病的起因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预防才能行之有效,才能真正做到“治未病”。

事实上,现代医学在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得极为出色,特别是在预防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方面最为成功。通过疫苗接种和公共卫生措施,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乃至被消灭。由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发现,使得许多营养缺乏导致的疾病,例如坏血病、佝偻病、脚气病、糙皮病和许多种贫血,都能被简单地预防。对污染物、环境毒素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如何通过保持健康环境预防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现代医学也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例如不吸烟、少喝酒、均衡的饮食、适当的锻炼、放松的心态。由于有了准确的诊断技术,对这些慢性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了治愈率或避免进一步的恶化。

在理论上,预防医学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例如,对疾病的预防被分成三个层次,以心脏病为例,一级预防指防止健康人患上心脏病,二级预防指防止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三级预防指在心脏病发作时防止患者残废或死亡。

现代医学具有如此系统、全面、有效的疾病预防理论和方法,绝不是传统医学简单的一句“治未病”或几句空泛的论述所能相提并论的。“治未病”做为一种治疗思想是可取的,但是有这样的思想是一回事,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首先要知道真正的病因何在,才能真正去预防。而只有现代医学才能做到这一点。传统医学对真正的病因几乎都一无所知,如何能够做到“治未病”?不了解疾病的机理,不经过科学的检验,不仅不能真正做到“治未病”,而且还可能把“未病”给治成了“已病”。例如许多号称能“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传统补药,都含有毒副作用较大的重金属、草药,服用它们不仅不能强身,反而能引起慢性中毒。

有些人提倡“治未病”,则是因为知道没法再用“治已病”糊弄人了,所以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明明你是健康人,非说你是“亚健康”(这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新名词),需要他来给治治,反正没一个客观标准,难以验证,有病没病、健不健康、治疗的效果如何由他说了算。这种动机和手段与推销假保健品没什么区别。这样的“治未病”,其实该叫“骗未病”。

 

2008.1.13.

 

土鸡蛋更好吃、更健康吗?

2016年3月8日星期二

一个以前在中央电视台当记者的网络名人在网上做某家土鸡蛋的广告,说他吃土鸡蛋只吃这一家的,已经吃了好几个月了。有人翻了他一两年前发的微博,发现他曾经发了很多条微博抨击土鸡蛋,说“土鸡蛋是一个骗局”、“买土鸡蛋的都是傻子”、“买鸡蛋千万别买土鸡蛋”等等,前后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引来了一阵冷嘲热讽。

 

这个前记者当然可以因为什么原因改变自己的观点,一年前认为买土鸡蛋的都是傻子,一年后认为买土鸡蛋的都是聪明人。我们且不去管他。之所以有人买卖价格不菲的土鸡蛋,是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觉得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相比比较好吃和健康。好不好吃是一种主观的体验,难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很多被认为更好吃的东西都经不起盲法试验,比如说同时让你吃土鸡蛋和普通鸡蛋,但是不预先告诉你,你可能就分辨不出来了。

 

养鸡业专家们对这个问题已经做过很多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人们觉得鸡蛋好不好吃,取决于他们看到的蛋黄的颜色深浅,如果他们看到吃的是蛋黄深的鸡蛋,就会觉得好吃,反之就觉得不好吃。因为土鸡蛋的蛋黄颜色通常比较深,所以人们会觉得土鸡蛋好吃。但是如果在试吃的时候用一种特殊的光线照射让人看不出蛋黄的深浅,那么人们就分辨不出来哪种鸡蛋更好吃,分辨不出吃的是土鸡蛋还是普通鸡蛋。顺便说一下,人们普遍觉得棕色壳鸡蛋比白壳鸡蛋好吃,所以土鸡蛋都是棕色壳的,选的是那些下棕色壳鸡蛋的鸡品种(鸡下什么颜色的鸡蛋,取决于鸡的品种),其实这也是错觉。所有的鸡蛋吃起来都是一样的,除非由于用了某种特别的饲料让鸡蛋有了“异味”,比如为了增加鸡蛋中欧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在饲料中加了鱼油,这时候鸡蛋就会有鱼腥味。

 

所以你觉得土鸡蛋好吃,乃是一个主观错觉。鸡蛋是不是更健康倒是可以有非常客观的标准。那么土鸡蛋是不是更健康呢?

 

土鸡蛋除了下蛋的鸡的品种可能不同,主要指鸡是在农家环境下放养的,而普通鸡蛋是工业化笼养的鸡下的。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放养的鸡下的蛋是不是比笼养的鸡下的蛋更健康?

 

要比较两种食品的健康程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比较营养成分,看哪一种更富有营养;比较有害成分,看哪一种健康风险更小。

 

我们先来比较放养鸡蛋和笼养鸡蛋的营养成分。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有人对市场上的鸡蛋做了抽查,得出结论说放养鸡蛋的营养成分比笼养鸡蛋高,甚至高得惊人,比如说放养鸡蛋中维生素E的含量是笼养鸡蛋的四倍。不过这项研究是一家提倡有机食品的组织做的,带着偏见,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是不可靠的。鸡蛋的营养成分和鸡的品种、下蛋鸡的年龄、饲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本身变化就很大,这种市场抽查研究是很不严谨的。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更严谨的研究,他们让同一个品种的鸡在同一时间孵化,接受相同的看管(例如光照、疫苗接种、补充饲料等都相同),唯一的差别是一组是放养的,一组是笼养的。结果发现它们下的鸡蛋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胆固醇的含量是一样的,但是放养鸡蛋的总脂肪含量比笼养鸡蛋的高,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欧米伽3脂肪酸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好脂肪”,它在放养鸡蛋中的含量也比笼养鸡蛋略高一些,一个占0.17%,一个占0.14%,很难说这点差别会有什么营养价值。

 

这个研究没有比较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但是有另外的几项研究都发现笼养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比放养鸡蛋高。放养鸡蛋也并非一无是处。有几项研究都表明放养鸡蛋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笼养鸡蛋(这就是为什么放养鸡蛋的蛋黄颜色往往比较深,因为蛋黄颜色取决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如果要提高笼养鸡蛋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只要改进饲料配方,多加入类胡萝卜素即可。所以总体来说放养鸡蛋的营养成分并不比笼养鸡蛋高,甚至可以说比较差。

 

我们再来比较两种鸡蛋的健康风险。鸡蛋的健康风险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会感染某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微生物,特别是沙门氏菌。在鸡蛋形成过程中,沙门氏菌能够进入到鸡蛋里面。所以即使鸡蛋没有破裂、蛋壳经过消毒,并不等于鸡蛋就是干净无菌的。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鸡蛋比例不高,美国的估计是大约只有0.005%的鸡蛋被沙门氏菌感染,但是美国鸡蛋年产量是700亿个,这就意味着每年有350万个鸡蛋被沙门氏菌感染,对健康仍然是很大的危险,人因为食用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鸡蛋发生食物中毒乃至死亡的病例相当常见。在沙门氏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75%和鸡蛋有关系。

 

那么放养鸡蛋和笼养鸡蛋哪一种更容易感染有害微生物呢?不幸的是,不同的研究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有的发现放养鸡蛋有害微生物含量更高,有的发现笼养鸡蛋有害微生物含量更高,有的发现二者无区别。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有害微生物在鸡群中的传播,出现这种相互矛盾的结果并不奇怪。比如说,不管是放养鸡还是笼养鸡,如果鸡群密度大、环境不卫生、周围苍蝇太多,那么病原体就容易传播。不过,从生物安全角度看,放养鸡更难以控制,它们会接触到昆虫、野鸟、鼠类等野生动物这些有害微生物的宿主或载体,会接触到受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土壤、水源,是难以预防、控制的,风险要比在可控环境中饲养的笼养鸡更大。

 

如果坚持不吃生鸡蛋或半生不熟的鸡蛋,那么被病原体感染中毒的风险基本上就没有了。但是还有一种健康风险不是通过有效的烹饪就能消除的,那就是鸡在进食的时候会摄入一些环境毒素,而这些环境毒素会在鸡蛋中积蓄下来,再被人吃下去。这些环境毒素包括重金属、杀虫剂以及有机污染物(例如二噁英)。这些环境毒素会在食物链中累积,被人吃下去后则很难被人体清除掉,也能在人体中累积,因此即使每次摄入的量很少,长期地摄入之后最终仍然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应该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摄入。

 

笼养鸡的饲料是严格控制的,如果饲料、养殖设备不受污染,就不容易摄入环境毒素,一旦发现饲料、养殖设备受污染,也容易消除。而放养鸡到处跑到处吃,与外界土壤和生物直接接触,吃种子、吃虫子、吃土,周围有什么就吃什么,对它们的摄食是难以控制的,就很容易摄入环境毒素。所以理论上放养鸡蛋中的环境毒素应该普遍高于笼养鸡蛋,如果饲养环境受污染的话,含量就会高得惊人。

 

实际检测的结果也是如此。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二噁英类有机污染物,包括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和多氯联苯(PCB)。这些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进入生物体后难以清除。美国加州一项研究发现,在一家木材加工厂(使用了五氯苯酚作为木材防腐剂)附近放养的鸡产下的鸡蛋,二噁英的含量极高,其PCDD和PCDF的量是笼养鸡的100倍。这些污染物来自受木材加工污染的土壤。这项研究证明了土壤中的二噁英能在鸡蛋中积蓄。即使在未受严重污染的土壤放养的鸡,甚至是在没有工厂的农村放养的鸡,其鸡蛋中的二噁英含量仍然要比笼养鸡高得多。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放养鸡蛋中几乎有10%其PCDD/F残留超过了欧盟的最高限量(3皮克/每克脂肪),而笼养鸡蛋都远远低于限量(95%低于0.83皮克/每克脂肪)。除了有机污染物,环境中的杀虫剂和重金属也能进入鸡蛋中。巴西的研究发现,放养鸡蛋中的DDT含量是同一地区笼养鸡蛋的DDT含量的一千倍,虽然那个地区已经有九年没有使用过DDT了,但是残留在土壤和生物体中的DDT还是能跑到鸡蛋里头去。比利时的研究则表明,放养鸡蛋中铅、汞、钴、铊等重金属的含量比笼养鸡蛋高了2~6倍,它们可能也是从土壤中来的。

 

所以土鸡蛋并不更好吃,也不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反而有更高的健康风险,不仅不是更加健康,反而是更加不健康。当然,我并不是吓唬你让你从此不敢吃土鸡蛋。偶尔吃吃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花大价钱专门吃土鸡蛋,不能就说是“傻子”,但是的确没有必要,而且健康风险也大了。

 

2016.1.19.

 

(《科学世界》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