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的存档

新冠真的有特效药了吗?

2022年1月23日星期日

我以前介绍过,美国默克公司研发出了一款针对新冠感染的药物,我把它叫做“雷神锤子”(《新冠药物“雷神锤子”vs“人民的希望”》)。现在美国辉瑞公司也宣布他们研发出了一款针对新冠的特效药,而且有效性高达89%。这两款都是针对新冠的药物,有什么不同呢?

 

它们虽然都是抗病毒的药物,但是抗病毒的原理不一样。“雷神锤子”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在复制的时候要合成RNA,而RNA要用核苷酸作为合成的原料,就会误把“雷神锤子”这种核苷酸类似物结合进去,这样会产生很多突变,让病毒失去了活性。这是“雷神锤子”抗病毒的原理。

 

辉瑞的药物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切割蛋白质。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利用人体细胞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但是并不是一个蛋白质一个蛋白质分别合成的,而是合成了一长串,十几个蛋白质都串在一起。它自身有蛋白酶,可以把这些蛋白质一个个切下来,再由这些蛋白质组装成新的新冠病毒。辉瑞的这种蛋白质抑制剂能够跟新冠的蛋白酶结合,结合的地方刚好是在它起催化作用的位点,这样蛋白酶就没了活性,没法把那一长串的蛋白质的链一个一个地切下来,新冠没法组装成新的病毒,就没法传代了。

 

默克的药物是单方的,只有一种成分;而辉瑞的药物是复方的,有两种成分。除了我刚才说的蛋白酶抑制剂,它还用到了另外一种成分,是一种老药,以前用来治疗艾滋病的利托那维。利托那维也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本来用于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蛋白酶的活性。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它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反而发现了它有一个新的特性,如果用的是低剂量的利托那维,它能够跟人体肝脏里的一种代谢酶结合减弱它的活性。肝脏是我们人体的减毒器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的毒性都要在肝脏减毒。我们吃下去的药,对我们人体来说就是毒素,要把它代谢掉。我们吃的药大部分都是在肝脏由这种代谢酶清除掉的。这样就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如果代谢得太快,药效就很低。利托那维能够跟这种代谢酶结合,减弱了酶活性,这样药物的代谢就减慢了。所以,在吃辉瑞的蛋白酶抑制剂的同时也吃利托那维,就会让蛋白酶抑制剂的代谢速度变慢,在我们体内存留的时间比较长,这样药效会比较持久。

 

这种药究竟能不能起作用,要通过做临床试验来验证。辉瑞的药和默克的“雷神锤子”的目的都是为了预防被新冠感染以后从轻症转为重症或者死亡。所以,它做临床试验找的那些病人的标准跟默克的“雷神锤子”做临床试验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那些有一种有可能转成重症的风险因素的,年纪比较大或者有某一种基础病,让他们很容易转成重症,被新冠感染了,一开始都只有轻症,出现症状的时间在五天之内。把这些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吃药,一组吃安慰剂,来对比效果是怎么样的。

 

这是三期临床试验,辉瑞本来计划招3000个病人,把他们分成两组来做,一组1500人。招病人是逐渐招的,试验做到一半,分析了最早招到的1200多人(每组各有600多人)的试验结果,发现效果好得不得了,就被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叫停了。这跟默克的试验是一样的,也是做了一半就被专家委员会叫停。因为效果这么明显,他们认为没必要再继续做下去了,做下去就不人道了,所以他们建议辉瑞公司马上停止试验,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申请紧急使用。

 

它好到什么程度呢?对比服药组和安慰剂组,发现转重症的风险大大地降低了,降低了85%。如果只分析那些出现症状头三天就吃药的,那么它降低的风险更多,降低了89%。大家看到新闻报道都说,辉瑞这个药降低轻症转重症的风险89%,其实那只是指在有症状的头三天就吃药的。试验的要求是头五天吃药,也就是说第四、第五天再吃药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降低的风险只有77%。如果把前面五天合起来算,是85%。而且,吃药的这一组没有人死亡,而吃安慰剂的那一组有10个人后来死了,它预防死亡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它预防重症的效果比默克的“雷神锤子”要明显得多,“雷神锤子”预防重症降低的风险是50%。

 

辉瑞这个药的效果甚至要比单克隆抗体疗法还要好。单克隆抗体疗法降低重症的风险大约70%,比默克的药的效果好,比辉瑞的药差。而且,使用单克隆抗体疗法必须在医院打点滴,辉瑞的药和默克的药都是口服就可以了,很方便。辉瑞的药跟默克的一样方便,效果又比默克的好,有些人就会问,默克的药还有没有必要使用?很多人是这么想的,认为既然辉瑞的药要比默克的药好,那么默克就没必要了。所以,辉瑞公司宣布它的临床试验的结果以后,辉瑞的股价大幅上涨,默克的股价则下跌。

 

其实这两种药都是有必要的。抗病毒的药物一旦大规模地推广,就会面临着抗药性的问题。病毒很容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针对容易变异的病毒,常用策略是“鸡尾酒疗法”,把几种针对不同的靶点,或者有不同的抗病毒原理的药混在一起吃使用,可以避免病毒产生抗药性。治疗艾滋病就是用“鸡尾酒疗法”,用到三种药。治疗丙肝也是用“鸡尾酒疗法”。对于新冠也可以用“鸡尾酒疗法的”,辉瑞的药和默克的药一起吃。它们有不同的抗病毒的原理,新冠病毒针对这两种药产生抗药性的概率就大大地降低了。要避免出现抗药性,最好是尽量少用药。所以,不管药多好,还是要把它作为针对新冠感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疫苗。疫苗的防线被打破了,再让这些抗病毒的药物派上用场。

 

如果这个药真的是这么好,它的费用怎么样?辉瑞的药和默克的药费用差不多。一个疗程5天,每天吃两粒,整个疗程费用大约700美元。这要比单克隆抗体疗法便宜多了,单克隆抗体疗法的费用是两三千美元。但是,对穷国来说700美元还是很贵的。默克已经宣布,对105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放弃“雷神锤子”的专利。这样,这些穷国治疗的费用就大大地降低,整个疗程只要花大约20美元就够了。辉瑞公司对药价的定价也是对不同的国家区别对待,他们也宣布过,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国家会给很大的优惠,应该比在美国的药价要便宜很多。

 

很可惜的是,这105个可以优惠的穷国不包括中国。中国虽然号称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但是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一说起来就是中国多么多么厉害,所以人家现在已经不把你当穷国对待了,欧洲国家纷纷取消了对中国的普惠国待遇。所以,中国是享受不到这个新冠特效药的优惠的。如果这个药卖到中国,就跟中国那些进口药一样会很贵的,比在美国卖得还要贵,因为进口的还要加价。

 

中国当然也不稀罕这些药。在美国还在吭哧吭哧做临床试验的时候,中国早就宣布,我们有了新冠特效药: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板都号称能治疗新冠,不管是轻症、重症,都特别有效。而且,在辉瑞公司宣布临床试验结果的第二天,中国官媒马上就报道说中国有多种新冠特效药也传来了好消息。可见,中国不仅有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板这些万能的药物,也号称研发出了多种新冠特效药。只不过,中国的“新冠特效药”跟美国的特效药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都是自吹自擂。所以,中国的这些“新冠特效药”是只能在中国国内自己用的,用它来骗中国患者。国外是不认的,不会去用。不像美国的这些特效药,一旦被FDA批准了,各个国家都抢着要。

 

2021.11.7.录制

2021.12.14.整理

新冠药物“雷神锤子”vs“人民的希望”

2021年11月24日星期三

默克公司公布了他们研发的一款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冠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款药物叫做“莫奴匹拉维”,是根据北欧神话中雷神用的锤子的名称命名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雷神锤子”。

 

这个三期临床试验本来计划要招1500个病人做试验,已经招了90%。这些病人都是被新冠感染表现出症状,但只有轻症,症状出现的时间没有超过5天,而且这些病人还必须至少有一种基础病,是容易变成重症的高危人群,因为这款药物的使用目的是要防止轻症的病人转成重症。最近专家组分析了截止到八月份的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当时有差不多一半的病人(762个)已经做了试验。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吃药,一组吃安慰剂作为对照组。这两组病人的人数差不多。分析的结果发现,对照组有53个病人转成重症,占14%,其中有8个人后来病死。吃药组只有28个人转成了重症,占7%,没有人死亡。也就是说,如果吃了“雷神锤子”,能够降低轻症转重症的风险大约50%。对于避免死亡的效果更明显,是100%,但这个数据靠不住,因为病人人数太少。但不管怎样,显示了它预防死亡的效果非常好,很可能接近100%。所以,专家组建议立即停止做临床试验,向FDA申请紧急使用。他们认为效果这么明显,如果继续做临床试验不道德,应该尽快让这种药物进入临床使用。

 

FDA已经批准过一种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即瑞德西韦,曾经让大家抱以很大的希望,被叫做“人民的希望”。这款新的抗病毒药物跟瑞德西韦的抗病毒原理差不多,都是利用核苷酸类似物来干扰病毒合成RNA。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它要通过复制RNA来复制病毒,在传代的时候要合成RNA。RNA是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用来合成RNA的核苷酸有4种,腺苷酸,缩写A;尿苷酸,缩写U;鸟苷酸,缩写G;胞苷酸,缩写C。A和U配对,G和C配对。

 

瑞德西韦模仿的是A,是A的类似物。病毒在合成RNA时,碰到瑞德西韦会错误地把它当成A来使用,本来应该有A的那个位置它用了瑞德西韦,没法进一步地合成下去,这样病毒就没法复制了。

 

“雷神锤子”模仿的是另外一种核苷酸U,是U的类似物。新冠病毒在合成RNA时错误地把“雷神锤子”当成U来使用,在应该有U的位置用了“雷神锤子”。但是,跟瑞德西韦不一样的是,“雷神锤子”被用了以后不影响病毒继续合成RNA。不过,已经合成的RNA再进一步复制时就会出现混乱,因为病毒没法辨认“雷神锤子”究竟是U还是C,有时候会把它当成C,这样跟它配对的是G,而不是正确的A,就发生了突变。所以,在病毒进一步复制时,它的RNA就会发生非常多的这种突变,导致病毒失去活性。

 

“雷神锤子”面向的是那些轻症的病人,避免他们转成重症。而瑞德西韦针对的是已经住院的重症病人,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个目的是缩短病程,让病人早日康复。临床试验的结果,如果重症病人吃了瑞德西韦,平均10天会康复,而对照组要15天才会康复。另外一个治疗目的,是要降低死亡。临床试验的结果,如果重症病人吃了瑞德西韦,大概11%还会病死,而对照组有15%的病人死亡。所以,它降低死亡的风险是25%,不像“雷神锤子”那么明显。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不再推荐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冠。

 

另外,“雷神锤子”要比瑞德西韦便宜得多。“雷神锤子”一个疗程5天,一天吃两次,总费用700美元。瑞德西韦有两种疗程,一种是5天,一种是10天,费用是2000-3100美元,比“雷神锤子”要贵得多。“雷神锤子”还有一个优势,它是口服的,病人可以在家里自己吃药。而瑞德西韦是静脉注射的,只能到医院去接受治疗。

 

目前关于“雷神锤子”的疗效只有默克公司公布的新闻稿,数据很少。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它要向FDA提交的详细数据,更没有论文发表。究竟它的疗效怎么样,现在还不确定。因为是已经被独立的专家组认可,而且建议停止试验向FDA紧急申请使用许可,所以结果还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即使结果是可靠的,也没有那么好。它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轻症变重症,降低的风险只有50%左右。

 

目前还有一种药物被FDA批准用来治疗新冠病人,它的用途也是要防止轻症变重症,那就是单克隆抗体。它的有效性达到了70~80%,比“雷神锤子”要好。不过单克隆抗体比较贵,一个疗程2100美元,大概是“雷神锤子”的3倍。而且,它要通过静脉注射治疗,比“雷神锤子”不方便。所以,“雷神锤子”虽然疗效没有那么显著,并不是什么神药,但是一方面比较便宜,一方面使用很方便,还是有它的优势的。

 

但是,不管是“雷神锤子”还是单克隆抗体,它们的效果跟信使RNA新冠疫苗比起来就弱得多了。信使RNA疫苗预防重症、死亡非常有效,有效性达到90%以上。如果一个人接种了信使RNA疫苗,即使不幸被新冠感染了,转成重症的风险是非常低的,死亡的风险更是可以忽略不计。接种信使RNA疫苗,才是预防新冠的第一道防线。只有这一道防线在个别的情况下被击破了,发生了“突破性感染”,这时候治疗新冠的药物才派上用场。

 

而且,信使RNA疫苗非常便宜,两针的费用不到40美元,比“雷神锤子”要便宜得多。疫苗更高效、更便宜,当然首选应该是接种疫苗。不要因为现在又出了能够治疗新冠的药物了,就又给自己不接种新冠疫苗找到一个理由,那是很错误的。

 

2021.10.2.录制

    2021.10.21.根据记录整理

美国情报部门发布不明飞行物报告有什么用?

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美国情报部门出了一份关于不明飞行物(UFO)的报告。为什么美国情报部门在这个时候突然研究起UFO来呢?那是因为去年年底美国通过新冠救济法案的时候,有一个共和党参议员往这个法案里塞了一条,认为UFO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值得认真地研究、对待,要求美国情报部门出一份关于UFO的报告。

 

现在公布的这份报告很短,只有9页纸。里面说,他们研究了从2004年以来144起关于UFO的报告,都是美国军方的飞行员报告的。他们可以很肯定地认为,其中有一个报告实际上看到的是一个泄气的气球。但是,剩下的143个报告没法肯定究竟看到的是什么东西。那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缺乏证据,如果有足够的信息,他们认为可以分成这么几类:

 

一类是空中的杂物,某一个物体,比如说鸟或者气球被当成了UFO。一类是属于某种气象现象。一类可能是美国军方在试验什么飞行器。一类是某一个外国,比如说中国、俄国或其他国家,派了很先进的飞行器到美国做侦察。还有一类归为其他,意思是不知道是啥东西。他们甚至认为,有一些报告有可能根本就是飞行员的错觉,或者是感受器、相机出了啥问题了,也就是说是不存在的。

 

一说起UFO,一般的人马上想到的是“飞碟”、“外星人的飞行器”,但是,“飞碟”、“外星人的飞行器”在这个报告里提都没提。在他们看来那是不值得考虑的一种可能性,如果非要归类的话可能得归到“其他”那一类。但是,既然这个报告说144起里只有一起可以肯定知道是什么,剩下的没有证据能够说明是什么东西,那么那些相信飞碟的人就会说,不能排除UFO就是飞碟。但是,你同样没法排除神、鬼或者某一种未知的自然现象……你能够想到的任何可能性都没法排除。没有证据的时候,在逻辑上是没法排除任何可能性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在科学上不是这样的。科学上,要相信存在某一种可能性,必须有一定的证据,至少有一些初步的证据,不能拿没有证据来当证据。你认为UFO是飞碟,必须要有一些证据。而且,存在飞碟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主张,对非常不寻常的主张要有非常不寻常的证据,也就是说,证据必须是非常确凿、没有争议的。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UFO是外星人的飞行器这种可能性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我们要分清,“UFO是不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和“宇宙中有没有外星人”,是两个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存在其他文明、智慧能生命?当然是可能的。因为宇宙太浩瀚了,星球那么多,各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只有在地球这么一个地方才会存在智能生命。地球没有那么特殊,如果认为只有地球才会有智能生命,人类未免太自恋了。我相信宇宙中应该有非常多的地外文明。

 

但是,存在地外文明,不等于说这些地外文明就会来访问地球。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几乎是不存在的。那也是因为宇宙太浩瀚了,星际旅行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有技术条件做星际旅行,一次就需要耗费非常多的能量。某一个外星文明频繁地访问地球,这种可能性极低,低到几乎没有。地球没有那么特殊,人家有什么理由要这么频繁地、耗费那么多的能量来访问地球呢?

 

退一步说吧,如果有某一个地外文明发现了我们不知道的物理原理或者技术,能够很频繁地访问地球,想到哪儿就到哪儿,那么他们的技术水平已经是高超到了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地步了,他们不想让你看到的话,你是绝对看不到的;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话,就会堂堂正正地、光明正大地让你看到,因为知道你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怎么可能这么鬼鬼祟祟地、无意间被某一些人偷看到呢?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几乎没有人报告看到UFO?这些研究天文学、气象的人整天就盯着天空看,比一般的人花在观察天空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们应该更有机会看到UFO才对。为什么他们不会有这方面的报告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人有专业的知识,能够识别自然现象、人造飞行器,不会把它们当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UFO。

 

一说起“飞碟”、“外星人”,最著名的是“罗斯韦尔事件”。传说在1947年7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有外星人的飞碟坠毁,外星人尸体还被美国军方拿去做研究。有人看到了飞碟的残骸,还有人看到美国军方抬外星人的尸体,变成了一个很轰动的事件。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是因为美国有一个议员要求军方出一份关于这个事件的报告,他们就出了两份报告专门解释罗斯韦尔事件。他们说,当时有一个秘密的项目,发射高空气球去监控苏联做核试验,这些气球有的坠毁了,气球残骸被人误以为是外星人飞碟的残骸。当时还有一个试验高空跳伞的军事项目,拿一些假人从气球上往下扔,测一下它们摔了以后会造成什么样的损伤等等。这些假人长得有点像“外星人”,他们去回收这些假人的时候,被远远地在旁边看的路人看成是在抬外星人的尸体。那两份报告调查得非常详细,比较理性的人看了,应该知道解释得很清楚了。然而,这两份报告对公众其实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还是很多人相信罗斯韦尔事件,罗斯韦尔小镇在飞碟爱好者心目中仍然是一个圣地,那里同样存在着“外星人文化”,有外星人节日、外星人博物馆,是一个地方产业。

 

关于不明飞行物,美国军方早就做过研究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委托科学家做过调查,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比现在拿出来的这份9页纸报告详细多了。当时已经把关于见到UFO的报告都仔细地研究、调查了一遍,结论是,里面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当然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UFO是外星人的飞碟。但是,即使多年前已经有结论,还是有很多人相信UFO就是飞碟,并没有真的转变了公众的观念。现在美国情报部门再出这样一份简单的报告,也不太可能改变人们对UFO的看法。

 

那些相信UFO是飞碟的人相当一部分是阴谋论者。阴谋论在本质上就是认为政府在掩盖真相,存在着一个巨大无比的阴谋。政府部门拿出报告说没有证据,阴谋论者认为那是因为你把证据给销毁了,或者藏起来了。如果报告拿出证据来证明不存在这些事,阴谋论者会说,那些证据被窜改过了,是假的证据。所以,再怎么说也不可能去改变阴谋论者的看法。

 

而且,这些UFO的爱好者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偏执。我以前跟中国的UFO爱好者打过不少的交道,跟他们在电视上做过几次辩论,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即使再怎么摆事实、讲道理,也不可能改变他们的看法、立场。UFO、外星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的一种信仰,一种心理寄托。还有一些人之所以去宣扬UFO,是抱着商业动机的,想靠它来赚钱,更不可能去改变他们了。

 

那么,政府部门去研究UFO有什么用呢?第一,不可能改变人们对UFO的看法,不信的人早就不信,信的人还是会信;第二,也不可能发现什么新的自然现象,掌握新的科学知识。所以,做这种研究纯粹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2021.6.27.

为什么接种新冠疫苗后会有不良反应

2021年7月29日星期四

我在4月3号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的是辉瑞疫苗。辉瑞疫苗要在三周以后接种第二剂。接种第一剂时就把第二剂的接种时间定下来了,定在4月24日下午。我准时去接种第二剂,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在我们这里的一个大学体育馆。这三周来加州的接种政策发生了变化,4月15日开始,16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去接种了,接种人数一下子多了很多。我接种第一剂时是不用排队的,这次去要排队。问了一下给我接种的护士,她说:以前这里一天接种1000人,现在一天要接种1600人。

 

接种完了我还跟往常一样去爬山,爬了三个小时,回家以后又洗个澡,但是没有像上次那样喝酒庆祝,因为当天晚上要讲微课,为了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就不喝酒了。没想到就在那一天微信对我的账号的管控又升级了,在聊天群里只有国外注册的账号才能看到我的发言,国内注册的账号看不到,微课上不成,白白没有喝酒。

 

接种的当天晚上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只是感到接种的左胳膊有一点酸痛。第二天下午,离接种24小时,各种不良反应就来了。对此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我接种第一剂的时候除了胳膊酸痛没有什么反应,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在接种第二剂后反应会比较强烈。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我身上。全身感到发热,但是我量了体温是正常的。感到口干舌燥,好像脱水,要经常喝水。鼻腔、眼皮、眼睛都充血,特别是左眼球,可以看到血丝。感到头昏沉沉的,有一点头疼。走路有点轻飘飘的,有一种虚弱的感觉。到了晚上肚子还觉得有一点不舒服。但都不严重。所以我昨天还是去爬山,只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不敢跑远,因为不敢开车,怕万一突然来了很严重的不良反应,开车影响判断。所以只是到我家后面的山上走了走。走的时候感觉比往常要累。

 

这些反应是意料中的,都在能够忍受的程度上。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向它报告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所以我就去它的网站报告了自己的反应,都说明是不影响生活的轻微反应。我相信再睡一觉可能就好了。果然睡醒起来觉得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唯一还没有完全消失的就是左眼球的血丝还没有完全褪下去。

 

这些反应都类似于刚刚感冒时的反应。我已经有10年左右没有得过感冒,这次由于接种了疫苗就体验了一下。为什么不良反应跟感冒的症状很类似呢?因为不管是感冒的症状还是接种疫苗以后产生的不良反应,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感冒的症状是因为人体发现了病毒,要去消灭它,调动免疫系统。疫苗模仿的就是病毒入侵的过程,反应就很类似。有不良反应说明免疫系统在起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普遍反映副作用比较大,而老年人副作用就比较轻,甚至没有,就是因为年轻人免疫系统的功能比老人强。女的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也普遍反映副作用要比男的强,也是因为女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普遍要比男的强。

 

副作用比较强烈不等于说免疫的效果就一定更好,因为反应强烈有时候是过度的反应。没有感觉有任何的副作用,也不等于免疫不成功,只不过身体对免疫反应不敏感,或者虽然免疫反应没那么强烈,但是已经足够起到免疫作用。虽然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副作用普遍都比较轻微甚至没有,但是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保护效力还是很高,能够达到90%以上(我指的是信使RNA的疫苗——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所以,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如果没有什么副作用不要觉得没有免疫成功。免疫不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大约5%。一般都是身体的免疫功能有问题,或者是别的偶然因素导致了免疫不成功,但是95%的人还是能够免疫成功的。

 

所以,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有副作用是很正常的,也不可怕。虽然有的人副作用比较强,有的人副作用比较轻甚至没有,但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就不敢去接种了。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但是很罕见。权衡利弊,接种新冠疫苗对你的好处、对社会的好处是大于副作用带来的害处的。忍受一两天副作用不就过去了吗?如果你是有基础病的人或者是一个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对你来说就是能够起到保命的作用。如果你是很健康的年轻人,接种新冠疫苗最主要的作用是为社会做贡献,帮助形成群体免疫,建立一道免疫屏障。像我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的基础病,即使得了新冠估计也不会有很严重的症状,甚至可能是无症状,但是我还是去接种疫苗,主要就是为达成群体免疫做贡献。

 

最近有一个视频在中文网上很火,是在美国的一个华人录的,说她接种了辉瑞疫苗以后得面瘫了,想向辉瑞索赔,但是律师告诉她,美国政府为了推广新冠疫苗特地通过了一个法案,如果接种新冠疫苗有了啥问题,不能向制药公司索赔。这个信息完全是错的,美国政府并没有为了推广新冠疫苗特地去通过这种法案,类似的法案几十年前就已经通过了:如果接种了疫苗(不管是哪一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了伤害甚至死了,不能向生产疫苗的公司索赔,而是要向政府申请赔偿。当然,前提是严重的不良反应的确是因为疫苗接种导致的。

 

这个女的没法向辉瑞索赔,能不能向政府申请赔偿呢?不可能。首先,得面瘫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不良反应,基本上都会自己好的。其次,得面瘫跟接种辉瑞疫苗并没有被确定存在因果关系,面瘫不被列为是辉瑞疫苗的不良反应。在做临床试验的时候的确发现,有一些人接种了辉瑞疫苗以后得面瘫了。大规模的使用以后,也发现有一些人接种辉瑞疫苗以后得面瘫了。但是统计的结果发现,接种后得面瘫的比例跟自然得面瘫的比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得面瘫是偶合现象,跟接种辉瑞疫苗是没有关系的。不接种,刚好那个时候也会得面瘫。只是两个事件碰巧放在一起了,这就叫偶合现象。接种的人足够多了,偶合现象就必然会出现。

 

但是,国内的舆论是不这么看的,一直在说,辉瑞疫苗接种了以后会让人得面瘫。胡锡进不久以前说,他之所以不利用特权去接种辉瑞疫苗,是怕他那张“那么俊的脸”得面瘫。这个女华人的视频又为这种论调推波助澜。如果接种疫苗之后得面瘫就怪为是辉瑞疫苗引起的,那么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可以说,接种了中国疫苗也会让人得面瘫。虽然中国大陆不报道,但是香港已经报道出很多例,接种了中国科兴疫苗后得面瘫了。

 

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做对比的地方,因为香港同时接种两种疫苗,一种是辉瑞疫苗,改名叫“复必泰”,实际上是辉瑞疫苗贴牌;一种是科兴疫苗。一开始只接种科兴疫苗,后来批准了辉瑞疫苗,多数香港人选择接种辉瑞疫苗,接种辉瑞疫苗的人数已超过接种科兴疫苗的人数。但是,接种了科兴疫苗以后得面瘫的人数反而比接种辉瑞疫苗的要多得多。到今天为止,有22个人接种了科兴疫苗以后得面瘫,只有8个人接种了辉瑞疫苗以后得面瘫。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接种了疫苗以后死了。接种科兴疫苗以后死亡的比例也比辉瑞疫苗高得多,到现在有19个人在接种了科兴疫苗以后死亡,接种辉瑞疫苗以后死亡的只有4个人。胡锡进怎么不说,接种科兴疫苗能够让人得面瘫、甚至死亡呢?接种科兴疫苗之后面瘫、死亡的比例要比辉瑞疫苗高得多,为什么老拿面瘫、致死来抹黑辉瑞疫苗呢?

 

我刚才说了,接种了疫苗以后得面瘫、死亡未必是疫苗有关系,可能是偶合现象,不能怪罪为是疫苗的不良反应。即使真的是不良反应,也不要吓得不敢去接种了,因为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要权衡利弊。例如,美国不久以前发现,有6个人接种了强生疫苗以后得了一种奇怪的血栓,有一个人还死了。虽然发生的比例非常低,不到百万分之一,但是为了慎重起见就先把强生疫苗叫停了。研究了以后认为益处还是大于风险的,从今天开始美国各地又纷纷恢复接种强生疫苗。只不过FDA要求,要让接种者知情,接种强生疫苗有导致血栓的风险。所以,并不是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能够致死,就不应该使用它。而是要做利弊的分析,看益处是不是大于风险。而且,更重要的是,数据要透明。这才是对人民健康的负责态度。

 

中国大陆现在号称已经有一亿多人接种疫苗,却没有关于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更没有死亡的报道,没有报道谁得面瘫、血栓、死亡了。在网上能够看到一些人说他们的亲戚接种了新冠疫苗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但是官方的报道都是没有的。幸好还有香港,幸好现在香港的舆论还没有被完全控制,我们还能够知道,原来中国疫苗也是有可能让人得面瘫的,也是有可能让人死亡的。不然的话我们就都不知道了,还真的以为像胡锡进说的那样“我们中国的疫苗有全世界最好的安全记录”,其实是没有记录。疫苗数据的不透明实际上就是草菅人命。

 

2021.4.26

如果你被确诊得了癌症晚期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北京有一个医生实名在网上举报上海的一个医生,说他对一名胃癌晚期的患者实行了过度治疗,诱骗他使用“新型的疗法”,让患者花的钱是常规疗法的10倍以上,但是又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这篇文章在网上很轰动,但是这在中国医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对癌症晚期的患者实行过度治疗最后捞一把,是很常见的。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监管不力造成的,但是也有患者及其家人的因素,让那些无良医生、无良医院有了市场。网上有读者评论说,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去当小白鼠?但是反过来,即使你走投无路了,也不一定就要去当小白鼠。去当小白鼠说明自己的心态是有问题的。患者被确诊是癌症晚期,明明知道希望很渺茫了,却想着能够创造奇迹,让自己多活几年,所以就要去折腾。即使患者本人很想得开,不愿意折腾,他的子女为了孝顺,或者怕别人说他们不孝顺,还是要去折腾。

 

在中国对癌症晚期的折腾方法无非就这么几种:第一,看中医、吃中药。第二,吃保健品,“中华灵芝宝”之类的号称能够抗癌的骗人的东西。第三,尝试“新型的疗法”。新型的疗法有的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还在做试验;有的就纯粹是骗人的。这么折腾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太可能会有奇迹出现,反而会有坏的结果: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多受了罪;为了治疗花了巨款,搞得倾家荡产,人死了却让子女有经济负担,甚至背了一身的债。

 

即使是在美国这种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也会有40%的人最终会得癌症,有20%的人最终会死于癌症。可见一个人在一生中被诊断得了癌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如果是癌症的早期、中期,治好的希望很大,应该积极去治疗,但是要根据治疗指南,采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治疗。国内经常爆出新闻,某个名人得了癌症,本来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的癌症的早期、中期,但是因为迷信中医,不愿意接受现代医学的手术、化疗,去吃中药,最后过早地死了。这就很惜了。

 

但是如果是癌症晚期,那就要看它的存活率有多高。不同的癌症存活率不太一样。一般来说癌症晚期的存活率都是非常低的。肝癌晚期确诊之后平均能够存活的时间也就几个月,五年存活率只有2%,也就是说只有2%的人能够活到5年以上。肺癌晚期只有15%的人能够活过一年,五年存活率只有1~2%。胃癌晚期五年存活率稍微高一点,但是也只有6%。这么低的存活率,能够活过五年都是奇迹,值不值得为此去折腾就要认真考虑了。

 

我认为没必要去碰这种运气。我不是说不治疗,得了存活率非常低的癌症晚期以后什么都不治,回家等死。治疗要以“舒缓治疗”为主,目的是为了减轻痛苦,保证生活质量。如果有新型疗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已做过一些初步的临床试验表明有一定的效果的,当然不妨去尝试。但是去尝试新型疗法的目的一定要明确,主要不是指望有奇迹出现,否则十之八九还是要很失望的。目的是要为科学研究做贡献。既然是为了科研去尝试新型的疗法,实际上是在参与临床试验,那么按国际的惯例应该都是免费的。如果医院要你交钱,甚至交非常高的巨款才让你尝试新型疗法,那就不要了,一定要拒绝。

 

人总是要死的,或者死于疾病,或者死于非命,死于疾病总要比死于非命好。这么看就想得开了。能致死的疾病很多,大部分人主要是死于两类疾病,一类是心血管疾病,一类是癌症。死于心血管疾病往往非常快,例如心脏病发作、脑溢血导致猝死。好处是痛苦时间很短,一下子就过去了。坏处是,因为是突然发生的,猝不及防,所以可能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准备,没有来得及处理、交代后事,甚至可能连遗嘱都来不及立,这样死了以后就会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后代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癌症就不一样了。癌症的坏处是可能到后来很痛苦,持续时间比较长。但是好处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但是又不是马上就死,而是可能有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才会死,那么就可以从容地为死亡做准备。如果还没有立遗嘱的,赶快立一个遗嘱,交代自己的遗产要怎么样分配,要不要捐出去。可以决定自己的遗体要怎么处理,要不要把器官捐出去。甚至可以安排好自己的葬礼,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要请谁来参加、发言,不请谁或者不让谁来参加。就像美国参议员麦肯,得了脑瘤以后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把葬礼也都安排了。当时还是川普当总统,他不让川普去参加他的葬礼,反而请了以前的政敌奥巴马去参加葬礼、发表演讲。

 

有一些以前不敢做或来不及做的事情也可以做了。例如,以前怕会得癌症、心血管疾病不敢吃的一些好吃的东西,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心吃了——如果吃得下的话,有时候癌症会让人没有了胃口。如果还跑得动,以前想去但因为没时间、没钱去不成的那些旅游景点、名胜古迹,这时候也可以去了。还没有写完的书抓紧时间赶快写。我有一个朋友说过:如果得了癌症晚期,就去杀几个贪官为民除害。这种暴力行为我们不要去学,而且现在的中国跟古代一样也要搞株连,一个人犯罪号称会影响到三代人,你的家人并不会因为你犯罪以后死了就不会受影响。但是,他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大家借鉴,那就是,死之前相当于解脱了,没有什么顾忌了,可以最后做一些对后代子孙、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了,这样就可以做到死而无憾了。

 

2021.4.24.

从中美生活方式不同谈癌症的预防

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

我以前很喜欢看美国情景喜剧Frasier,讲西雅图一个电台心理医生的故事。里面有一句台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参加葬礼就要多于参加婚礼。我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过了五十以后就时不时地会接到亲朋好友的不幸消息。我中学的同班同学这几年已经有好几个人得了癌症,包括肝癌、胃癌、肺癌,而且一查出来都是晚期,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还在治疗。但是我的大学的同班同学到现在没有听说有哪一个得了癌症的,至少没有人得癌症去世,有人得了癌症可能不愿意说,但是如果去世了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所以这种差别是很明显的。这两个人群年龄相当,人数一样,都是40~50人,但是患癌症的比例差别这么大,虽然未必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我觉得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

 

这种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显然不能归为遗传的因素,都是中国人嘛,所以只能归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我的中学同班同学基本上都是在老家工作、生活。他们虽然大部分都上了大学,但是后来陆陆续续地基本上也都回老家了。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则大部分都在美国。中美在生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其中的最大的一个差别是抽烟。我的中学同班同学,男的几乎每一个都抽烟,而且烟瘾都很大。这是目前中国男人的一个通病,绝大部分中国男人都抽烟。即使不抽烟也要吸入二手烟,因为大家在室内都是肆无忌惮地抽烟的。我以前经常回中国,每年都会回老家,跟我的这些同学们见面,对他们的现状还是比较了解的。见面的时候,不管是吃饭还是聊天,他们都在抽烟,我这种不抽烟的人也不得不吸入二手烟。

 

但在美国就不一样了。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人抽烟,这可能跟是生物系的学生有关系,因为生物系的学生都知道抽烟的危害。他们到美国留学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刚好是美国控烟开始严起来的时候,就没有学会抽烟的机会了。在美国抽烟是很被人瞧不起的,很不方便。而且现在美国各个公共场合,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全都禁止抽烟了,所以不抽烟的人是没有机会吸入二手烟的,我在美国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吸入过二手烟。

 

抽烟是癌症最大的风险因素,特别是肺癌。肺癌的患者90%都是抽烟的,剩下的10%不抽烟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也会吸入二手烟。所以,如果既不抽烟也不吸入二手烟,得肺癌的风险就非常非常低了。而且,烟不仅能够导致肺癌,还能够导致其他的癌症。各种各样的癌症,抽烟或多或少都是一个风险因素。

 

还有一个差别是喝酒。中国的男人也很喜欢喝酒,而且喜欢斗酒。在中国应酬很多,应酬就是吃饭,饭局上肯定要喝酒,而且要相互劝酒,不停地喝,喝醉了为止。我每次回老家跟同学们见面,大家都要喝酒。这个时候我是绝对不喝的,因为我知道一开始喝起来肯定就会不停地被劝酒,所以我在外面的饭局都是不喝酒的。在美国就不太一样。在美国应酬很少,即使是应酬吃饭也很少喝酒,如果喝酒也不会劝酒。在美国喝酒都是自己去倒了喝的,愿意喝多少由自己掌握,没有人会劝你喝酒,更不会强迫你喝酒。喝酒过量也是导致癌症的一个很重要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口腔癌、肝癌、胃癌跟酒的关系更大一些。

 

还有一个差别是饮食习惯。中国的膳食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偏少。特别是外面的应酬,饭局上满满一大桌子菜主要都是大鱼大肉所谓的“硬菜”,蔬菜可能就那么一两盘,每人夹几筷子就没了。水果也是吃得少的。以前有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人吃水果的量严重不足。我老家还好一些,漳州是花果之乡,水果比中国其他地方丰富,但是跟美国比还是不如。我是到了美国以后才养成每天吃水果的习惯,因为美国,特别是加州,水果又多又便宜还好吃。在美国蔬菜也吃得多了。在中国即使有蔬菜有水果,很多人还是喜欢吃腌制的食品。我老家本来蔬菜、水果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很多人吃早饭就是喝粥配咸菜、鱼干,很好吃,但里面一堆的致癌物,偶尔吃一下没关系,但是经常吃得癌的风险就高了。在美国生活,虽然在中国养成的这些生活习惯让人觉得中国的腌制食品很好吃,但是没有吃的机会,只能主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够降低癌症的风险,而多吃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则会提高癌症的风险。

 

在中国很难不吃中药。即使有病不看中医,看的是西医,医生在开西药、做手术的同时,也会习惯性开一堆中成药。很多人平时还要吃“补药”养生,喝凉茶“去火”。很多中药都含有很多致癌物。而在美国,除非是狂热的中医粉非要去唐人街买中药吃,否则就没了通过中药摄入致癌物的机会。

 

还有一个差别我觉得也很重要,那就是对癌症的早期检测。如果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效果很好。如果是癌症晚期,就基本上没啥好的治疗办法了。但是,很多癌症早期是没有症状的,等到发现了往往就是晚期了,再来治疗已经太迟了。而要早发现癌症,就应该做全民的筛查。有一些癌症没有很好的检测方法,有的方法是不靠谱乃至骗人的,像中国曾经流行过的“滴血检测癌症”。但是有一些癌症已经有很成熟的、很准确的早期发现的方法。对于要不要全民筛查癌症是有争议的,但是对某一些癌症的早期筛查是没有争议的。比如说对直肠结肠癌的早期筛查,在美国到了50岁保险公司就会通知去做结肠癌筛查,还是免费的。现在有的还把筛查的年纪降低到45岁。筛查之后根据风险建议每五年或者十年查一次。女性还多了一项查宫颈癌,每五年要查一次。中国目前还没有推行这种全民筛查,要自己花钱去做,一般的人觉得做检测本来就很不方便,还要花很多的钱去做,就不愿意了。而且,有一些癌症中国本来更应该做全民筛查。像胃癌美国是不做全民筛查的,因为胃癌在美国是一种罕见病,但是在中国、韩国、日本胃癌是一种常见病,韩国、日本都是全民筛查胃癌的,中国却不做。

 

癌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风险越来越高,是很难避免的。即使是在美国,有40%的人最终会得癌症,有20%的人会死于癌症。所以,你即使做到了我上面提到的这些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少喝酒、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腌制食品、不吃中药、根据指南去做癌症的早期检测筛查,也不能保证你就不会得癌症。但是,至少可以大大地降低得癌症的风险,最有可能的是把得癌症的年纪往后推。如果到了七、八十岁再得癌症,那比才50多岁就得癌症要好多了。

 

2021.4.22.

我接种了新冠疫苗

2021年6月13日星期日

加州对新冠疫苗的接种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针对的是危险人群,分成了三个步骤按顺序接种。危险人群有两类:一类是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一线的工作人员、犯人、无家可归的人等;一类是那些如果被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情会很严重的人,包括老人、有基础病的人、孕妇、肥胖的人等。他们都是接种的优先人群。

 

4月1日起加州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普通人群也可以接种了。这个阶段分两个步骤:4月1日起5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接种,4月15日进入最后一个阶段,16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接种。16岁以下的人目前还没有批准能够接种,所以到4月15日就相当于能够接种疫苗的人都可以去接种。

 

我是1967年出生的,已经过了50岁,所以4月1日那一天我就可以去预约疫苗的接种。加州疫苗的接种有两种场合,一种是由政府或医院提供的,一种是由超市或药店提供的,但是都要预约。4月1日一到我就通过网站预约,所有的接种点都没有空位。当天深夜我又去刷了一下预约网站,发现一家CVS(美国一个连锁药店)在4月6日有空位,接种的是莫德纳疫苗,只不过离我家比较远,开车要40分钟。但是那家药店附近有一个自然保护区,我想接种完疫苗可以顺便到那个保护区去玩一玩,所以我还是预约了。

 

4月2日晚上我又去刷了一下预约网站,发现第二天(4月3日)1:30我家附近的一个接种点有位子空出来了,接种的是辉瑞疫苗。我就把以前的那个预约取消,改预约了附近的这个。4月3号1:30我准时去了那个接种点。为了接种的方便我特地换上了短袖的T恤,这是我今年第一次穿短袖。那个接种点是在我们这里的一个大学的体育馆里,有很多的年轻志愿者在领路或接待,估计这些人想通过当志愿者能够提前接种。按照加州的规定,如果到这些接种点当志愿者,可以提前接种疫苗。

 

按规定在室内必须遮脸,我和以往一样拿一条头巾把鼻子和嘴遮起来,像西部片中的强盗。第一个接待人员说这样不行,递过来一个一次性的外科口罩让我戴上。第二个接待人员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名单核对预约,但是名单上找不到我的名字。可能是因为我这个空位是有人临时取消了预约空出来的,所以预先打印出来的名单就没有我的名字。我给她看了我收到的通知预约成功的电子邮件,上面有一个预约码,她就让我进去登记。根据预约码,负责登记的人从电脑里找到我的名字,要了我的驾照去核对名字,然后给了我一张接种卡,上面有我的名字、生日、辉瑞疫苗的批号、接种的时间。他提醒我,把接种卡前后都拍照,万一卡丢了,照片可以作为接种凭证。我听他的建议对接种卡拍照,然后排队等着接种。

 

轮到我,护士问了我几个问题:你对疫苗里的成分有没有过敏?你以前接种疫苗有没有发生过过敏?你是否对什么东西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你今天有没有感到自己生病?我的回答都是“没有”。那就可以接种了,她又问:你要打左手还是右手?我选左手。她就在左手上给我打了一针,用一个创可贴贴在针孔上面,然后给了我一张纸,写着“接种后指南”,让我到旁边的房间去观察15分钟。

 

我往那个房间走,有一个人把我拦下来,要走了我这张纸,问我说,那个护士是让你观察15分钟还是30分钟?我说15分钟。她就把这张纸放进一个机器,打印出一行字,注明观察到1:55,意思是我在那个观察房间待到1:55就可以走了。那个房间的门口放了福奇医生的画像,旁边写着可以跟这个画像合影,我没看到有人去跟它合影,大家都匆匆忙忙地走过去,在那个房间里头待着。我在等待的时候看了一下接种后的指南。一面列举各种各样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另一面建议到美国疾控中心的网站去登记,报告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在等待的时候我就登记了。1:55一到我就回家。

 

当天什么事也没有,没有任何的感觉。第二天睡醒了以后发现接种了疫苗的左手如果抬起来会有一点酸痛,但是很轻微,到晚上症状就消失了。所以其实没有啥不良反应,不过我还是到美国疾控中心的网站报告说我感到肌肉有酸痛,但是很轻微。很多人打第二针的时候反应比较强烈,我希望我不是这样。

 

中国现在也在大规模地推广接种国产疫苗,主要是科兴和国药的灭活疫苗,据报道已经接种了一亿多剂了。有的是通过引诱,发钱、抽奖、发鸡蛋、发油,有的是通过强迫,不接种就没法去超市、没法去考试、没法上班等等。但是中国的疫苗接种把很多人排除在外。老人不能接种,以前是60岁以上的人不能接种,现在放宽了,75岁以上的才不能接种;有基础病的人不能接种;怀孕的人不能接种,甚至备孕的也不能接种。这跟美国的做法刚好是相反的,这些高危的人群在美国属于优先接种,在中国反而不敢让他们接种。这说明对国产疫苗的安全性其实是没底的,怕接种以后这些人出什么问题,为了少惹事,就不让他们来接种了,把相当多的人给排除掉了。

 

即使不属于这些高危的人群,也不一定就能够接种,因为接种当天也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如果当天喝过酒不让接种,甚至女的如果那一天有月经,也不让接种。接种完了以后还有各种各样的禁忌:接种的当天不能洗澡,不能喝酒,不能激烈运动。有的地方规定得更严,一星期以内不能喝酒,不能剧烈运动,不能吃海鲜,不能吃辛辣食品,饮食要清淡。这些禁忌很莫名其妙。

 

有一些人说,不对,很有道理呀,不让洗澡是怕沾了水以后伤口感染。其实那只是一个针孔而已,打下去以后过很短的时间,过十几二十分钟早就愈合了,根本不可能因为洗澡导致伤口感染。

 

还有一些人说,不让喝酒也很有道理呀,不是吃抗生素也不能喝酒吗?其实只有一类的抗生素是吃了不能喝酒的,那就是头孢类的抗生素。我们很清楚是因为吃这些药会在体内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这是因为这些药能抑制乙醇的代谢,即使喝了少量的酒也有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只是极少的药吃了以后不能喝酒,并不是所有的药吃了都不能喝酒,更何况接种疫苗又不是吃药。所以,这个禁忌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喝酒会对免疫反应有什么样的影响。

 

饮食要清淡、不能进行激烈运动、不能吃辛辣的食品、不能吃海鲜,所有的这些禁忌也都是没有任何的道理的。只有在中国才这样的,在其他的国家,例如美国,对接种疫苗并没有太多的禁忌,更没有接种后的所有的这些禁忌。为什么中国有这么特殊的情况?难道是因为中国人是特殊的人种,体质比较特殊,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不一样吗?当然不是。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的思维比较特殊,中国人有自己的独特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我称之为“老中医思维”:不看证据、不讲逻辑,完全是拍脑袋,觉得这样干不行,这样做可以,然后就规定下来了。吃中药的时候要讲究“忌口”,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不能吃,什么事都不能干,结果打疫苗也跟吃中药一样,也要“忌口”、也有各种各样的“禁忌”,甚至跟做月子一样不能碰水。还好,没有说要忌房事。

 

虽然疫苗是西方来的,接种疫苗的不是中医而是西医干的,但我经常说一句话:中国的医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老中医。不管你吃的是西药、打的是疫苗,中国的医生也都把它当成了中药一样来看待了。对这种老中医的思维,作为一个讲科学的人,更要蔑视它。所以我打完疫苗的当天,就去激烈运动(爬山)三个小时,回家以后洗了个澡,又喝了一杯葡萄酒来庆祝一下,就是故意要气死老中医。

 

 

2021.4.4.

“瘦肉精”并非都很可怕

2021年6月8日星期二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这一天中央电视台都会举办一次“3·15晚会”,集中曝光一批假冒伪劣产品。今年的“3·15晚会”有一个节目曝光的是河北青县的羊肉,从里面检测出含有“瘦肉精”。晚会结束以后,中国七个部委马上采取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在饲养时使用“瘦肉精”。这不是央视“3·15晚会”第一次曝光“瘦肉精”。2011年的“3·15晚会”上就曝光过了,在双汇公司的猪肉中检测出了“瘦肉精”。双汇在中国也算是一个名牌企业,这件事当时非常轰动。当时各个部委也都号称要严厉打击“瘦肉精”,但是过了10年,还是能够查出有养殖户使用“瘦肉精”。

 

“瘦肉精”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屡禁不止呢?

 

“瘦肉精”是一大类药品的俗称,这类药品叫做“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它在体内起的作用跟肾上腺素类似,在临床上用它作为一种平喘药治疗哮喘,哮喘病人摄入它,支气管就会舒张,就能够缓解哮喘的症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有人发现,如果在饲料中添加这类药品,猪吃了以后会加快蛋白质的合成,肉里的脂肪含量降低了,这样就能够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引进了“瘦肉精”。当时有很多中国科研人员都在研究“瘦肉精”,发表了不少的论文,还因此得奖。但随后爆发出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吃了“瘦肉精”残留的猪肉导致了中毒。到了2002年中国政府就把“瘦肉精”给禁了。

 

“瘦肉精”有好几种。央视这次曝光的“瘦肉精”有三种: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不同的“瘦肉精”的毒性、代谢很不一样。这三种“瘦肉精”中,我没有查到国外有人在饲养时使用沙丁胺醇,关于它的数据我不清楚,就不说了,我们只来说一下另外那两种——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

 

盐酸克伦特罗是第一种“瘦肉精”,最早使用它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但是,这种“瘦肉精”有很大的缺点。第一,它的用量要很大才能够起到提高瘦肉率的作用。盐酸克伦特罗也是一种人用的药,在饲料中它的用量要比人用的药的剂量高得多,高达10倍以上。第二,它的代谢是很慢的。在科学上我们用“半减期”来表明一种药物代谢的快慢。盐酸克伦特罗的半减期是30小时,也就是说,吃了以后经过30小时它在体内的量才减掉一半,再过30小时再减一半。这个速度非常慢。由于用量比较大、半减期比较长,在猪肉中它的残留量就会比较高。而且,盐酸克伦特罗的毒性比较大。如果只吃10微克,就会出现心脏加速的中毒症状。如果吃的量再大一些,就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心率不齐、心悸、颤抖、喘不过气,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一般人听说的“瘦肉精”其实都是盐酸克伦特罗,那些“瘦肉精”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吃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引起的。

 

莱克多巴胺就不一样了。首先,它的用量是很少的,只要在一吨饲料当中添加几克莱克多巴胺就能够起到提高瘦肉率的作用。而且,它代谢的速度很快,半减期只有4个小时,猪吃了以后过4个小时就减一半,再过4个小时再减一半。这样,吃下去的莱克多巴胺很快就都排泄出去了。所以,对于添加了莱克多巴胺的饲料养殖的猪,是不需要有一个停药期的,当天吃完饲料就可以送去屠宰,因为很快它就都排泄掉了。而且,莱克多巴胺的毒性是很低的。我刚才说了,盐酸克伦特罗毒性很强,只要吃10微克就有心脏加速都中毒症状。而莱克多巴胺要吃20毫克才会出现这种心脏加速的症状。1毫克等于1000微克,也就是说,莱克多巴胺的中毒剂量是盐酸克伦特罗的2000倍。一个人一天要从肉中摄入20毫克的莱克多巴胺是不可能的事。按照美国的规定,猪肉里的莱克多巴胺含量不能超过10ppb,也就是10亿分之10。因为肝脏里的莱克多巴胺的含量要比在其他部位的高,所以美国规定在肝脏里头的量不能超过10亿分之50。按照美国对于莱克多巴胺残余量的规定,意味着一天要吃一吨以上的猪肉或400公斤的肝脏才能够达到出现心脏加速的剂量,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莱克多巴胺是很安全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1999年就已经批准可以用莱克多巴胺来当“瘦肉精”,可以在养猪时用它。后来又批准可以在养牛、养火鸡的时候使用莱克多巴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在2012年批准了莱克多巴胺的使用。目前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其他国家禁止使用莱克多巴胺并不是因为发现了它有什么不安全的地方,而是有别的因素。中国禁止莱克多巴胺就是因为它是“瘦肉精”,而中国对于“瘦肉精”一概禁止使用,所以莱克多巴胺也不能用。但是,美国在1999年就已经批准了可以在养猪的时候使用莱克多巴胺,这样就导致美国市场上的猪大部分都是喂了添加莱克多巴胺的饲料的。有一部分没有喂莱克多巴胺,那也是为了出口的需要,特别是出口到中国。因为中国不允许猪肉含有莱克多巴胺,所以要出口中国的那些美国饲养场就不使用了。但是,美国人自己吃的猪肉都是用莱克多巴胺养出来的。从1999年到现在已经吃了20多年了,没有发生过任何由莱克多巴胺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说明它是非常安全的。

 

使用莱克多巴胺作为饲料添加剂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对消费者来说,在健康方面也是有好处的。猪喂了莱克多巴胺以后,猪肉里的脂肪含量降低了。猪肉粒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酸,人吃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是有害的,能够增加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吃添加“瘦肉精”养出来的猪的肉,反而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而且,对环境也有好处,因为如果在饲料中添加莱克多巴胺,饲料的转化率提高了,那么需要的饲料就少了,而且猪排出的粪便也少了。

 

中国一概地禁止“瘦肉精”,其实是禁不掉的。使用“瘦肉精”最主要、最明显的好处是对养殖户的好处。添加了“瘦肉精”以后,需要给猪喂的饲料就少了,成本就低了。而且,“瘦肉精”能够增加猪的瘦肉,也就能够增加猪的重量。只要在屠宰之前的三、四星期喂“瘦肉精”就可以了,就能够让猪的体重多增加几十公斤,利润也就高了。成本降低了、利润升高,养殖户当然就愿意用了。虽然中国政府禁止了,还是有很多的养殖户要去冒险使用它,有利润在那里嘛。但是因为中国一概地禁止“瘦肉精”,对于养殖户来说没有什么选择。反正不管用什么样的“瘦肉精”都是违法的,能找到就用了,管它是盐酸克伦特罗还是莱克多巴胺?危险的、有毒的盐酸克伦特罗是全世界全部都禁止的,他们也用了;对于美国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他们也用,只是不一定专门去用它的。所以,没有选择的话当然就什么都用,对消费者风险反而大了,因为吃的猪肉有可能是用盐酸克伦特罗这种有害的“瘦肉精”养出来的。

 

如果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这种安全的“瘦肉精”,让养猪户有一个选择,那么他们就没必要去冒险了,就用合法的、安全的瘦肉精好了,没必要去用盐酸克伦特罗了。在2011年双汇猪肉事件暴露出来以后,我呼吁过中国应该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这l养殖企业就没有必要去冒险使用盐酸克伦特罗了。但是,10年来莱克多巴胺在中国还是禁的。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会被禁的。这是因为”瘦肉精”的名声在中国太坏了,所以大家也就不愿意去区分还有安全的瘦肉精和不安全的瘦肉精,因为都把它叫“瘦肉精”了,结果就导致了大家认识的混乱。这一来就没有人敢去批准哪种安全的瘦肉精的合法使用了,何况中国政策的制定跟科学其实也没啥关系。

 

 

2021.3.29.

不良生活习惯是中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因素

2021年5月28日星期五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谈到为什么中国人比较容易得肝癌。还有一种癌症也是中国人比较容易得的,那就是胃癌。中国每年得胃癌的人数甚至比得肝癌的人数还要多。如果我们只考虑得病的人数,还有别的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要比肝癌、胃癌还高,像肺癌、结肠直肠癌。但是,这些癌症在其他国家也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并不具有中国特色,最有中国特色的癌症就是胃癌和肝癌。全世界每年发现的胃癌病例中国占了大约40%。中国胃癌的发病率是美国的4~5倍。为什么胃癌在中国这么普遍呢?

 

胃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的患者大部分(60-80%)都长期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胃里的细菌,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最主要的风险是容易得胃溃疡,他们中大约10-20%会得胃溃疡,还有1-2%会得胃癌。中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数非常多,大部分中国人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了。有的研究发现中国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高达80%。而发达国家只有少部分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例如有研究发现只有20-30%的美国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中国人大多是从小就被感染了,而美国人一般是年纪比较大了才被感染的,美国的小孩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数很少。这个区别非常重要,因为有研究认为,从小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得胃癌的风险要比老了以后再被感染的要高得多。

 

为什么中国人有这么高的比例从小就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呢?这跟卫生、居住条件比较差有关。在那些卫生、居住条件都比较差的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也相当高。但是中国还有自己特殊的原因,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系。比如说,中国的老人在给孙子、孙女喂饭的时候,习惯先把饭在自己的嘴里嚼一嚼,然后再喂给小孩,这是传播幽门螺杆菌的一个渠道。还有,中国人聚餐不习惯分餐,也不习惯使用公筷,都是拿自己的筷子去夹同一盘菜,筷子上沾的唾液跑到菜上面,再被别人吃下去,这也是传播幽门螺杆菌的一个渠道。虽然这个渠道传播的效率比较低,但是经常这么做,也有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胃癌的另外一个主要风险因素,是吃腌制食品。像火腿、香肠、咸肉、咸鱼、咸菜这些腌制食品,都是中国人喜欢吃的,都被认为是美味。腌制食品含有很多致癌物,其中最主要的致癌物是亚硝胺。腌制食品还含有很多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吃下了亚硝酸盐以后,亚硝酸盐会被胃里的幽门螺杆菌转化成致癌物。所以,喜欢吃腌制食品是导致胃癌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有一些人可能会问,韩国人喜欢吃泡菜,泡菜也是腌制的,是不是韩国人胃癌的风险也比较高?是的,韩国胃癌的发病率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韩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喜欢吃泡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胃癌还有一个风险因素,长期喝酒过量。中国人很喜欢喝酒,特别是喜欢喝白酒。其他国家的人也都喜欢喝酒,为什么在中国酒会跟胃癌关系比较大呢?这跟东亚人的一个特殊情况有关。东亚人跟其他地方的人相比,喝酒容易脸红。这其实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酒精学名叫乙醇,人体有一种酶叫“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变成乙醛,乙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人体还有一种酶叫“乙醛脱氢酶”,能把乙醛变成乙酸,也就是醋,那就无毒了。所以,如果体内这两种酶都存在的话,那么喝酒的危害就不大。但是,相当一部分的东亚人,他们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比较低,这样就导致酒喝下去以后变成了乙醛,但是乙醛变不成乙酸。而乙醛是一种比较强的致癌物。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就在讲这个关系,他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喝酒,再加上乙醛脱氢酶基因有缺陷在东亚人当中比较普遍,是东亚人容易患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因素也跟饮食习惯有关系,那就是中国人喜欢吃中药,也喜欢吃野菜。中药、野菜也含有各种各样致癌物的。野菜中跟胃癌关系最大的是蕨菜。这个问题我好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告诉大家不要吃蕨菜,因为蕨菜会导致胃癌。那时候有一些号称在网上做“科普”的网红不服,认为我是在污蔑中国的饮食文化,因为蕨菜被很多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味。丁香园曾经发表过一个学广告营销出身的人写的“科普文章”,声称没有证据表明吃蕨菜跟胃癌有关。实际上这方面的证据非常多。现在已经知道,蕨菜含有一种致癌物,是只有蕨菜才有的,叫做欧蕨苷。实验已经证明,欧蕨苷会导致基因突变,让细胞发生癌变。动物实验也证明,让动物吃蕨菜或摄入欧蕨苷,都会让它们的消化道、膀胱长出肿瘤,发生癌变。

 

流行病学的调查也证明,吃蕨菜跟胃癌是密切相关的。除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有其他的国家喜欢吃蕨菜,像日本、巴西、委内瑞拉,都把蕨菜当美味。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喜欢吃蕨菜的人,他们得胃癌的风险要比不吃蕨菜的人高很多。具体高多少,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不太一样,大致是2-4倍。有的研究甚至认为,高达5-8倍。有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吃蕨菜的饮食习惯,但是长着很多的蕨菜,牛把蕨菜当成饲料吃下去,蕨菜里的致癌物就跑到牛奶里,人喝这样的牛奶也就把致癌物也吃下去了。蕨菜里的致癌物还会污染地下水,人喝水时把致癌物也喝下去了。所以,在那些蕨菜长得非常茂密的地方,那里的人即使不吃蕨菜,得胃癌的风险也比较高,大约是别的地方的两倍。

 

我上面说了,由于饮食的原因,韩国、日本胃癌的发病率也是相当高的。但是,这些国家跟中国不一样的是,如果得了胃癌去治疗,存活率比较高。癌症的治疗效果一般用五年存活率做指标,也就是发现癌症以后治疗,五年后还活着的比例。韩国、日本胃癌的五年存活率高达60%以上。但是在中国,胃癌的五年存活率比较低,只有百分之三十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原因在于,韩国、日本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国家胃癌发病率很高,所以就推行胃镜筛查,胃镜可以看出有没有胃癌的早期症状。胃癌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五年存活率能够高达90%以上。但是,中国胃镜筛查推广得很差。胃癌的早期没有症状,不通过胃镜筛查没法发现。等到有症状、感觉到痛苦的时候再去查,查出的胃癌往往就是中期、晚期,存活率就很低了。美国的胃癌五年存活率跟中国差不多,也是百分之三十几,原因也是美国不做胃癌筛查。美国因为胃癌是一种罕见的病,所以没必要全民做胃癌筛查。但是中国不一样,在中国胃癌是常见病,应该推广胃镜筛查,而且最好免费。

 

当然最好能够预防胃癌,不要得胃癌。要预防胃癌,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卫生条件和生活习惯。在100年前美国的胃癌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但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胃癌发病率就逐步下降,最后变成了一种罕见病。原因就在于,美国人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冰箱普及了,美国人不像以前那样吃大量的腌制食品,都改成主要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一些研究发现,如果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吃柑橘类的水果,可以大大降低胃癌发病率。中国现在冰箱也普及了,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是喜欢吃腌制食品。这个习惯就要改一改,要尽量地多吃新鲜的食品,特别是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腌制食品。不是说都不能吃,要尽量少吃。

 

别的习惯也要改,比如说老人给小孩嚼饭的这个习惯,也要改。要告诉老人,不要这么干。即使是丈母娘、婆婆,也不要怕得罪她们,要跟她们说,不要再给小孩嚼饭了,这对小孩不好。聚餐的习惯也要改,要养成分餐的习惯,或者至少使用公筷。酒也要少喝。适量喝点酒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还有一些好处。但是,经常喝酒过量,有很多危害,其中的一个后果就是导致癌症。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不要吃中药,也不要吃野菜,野菜不是给人吃的。

 

2021.3.5.

疫苗是怎么来的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人体得了传染病后痊愈,就有可能对这种传染病产生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不会再得同一种传染病。如果这种免疫力只能持续几年时间,古人就难以注意到:一个人在几年内不得同一种传染病,可能是预防得好,或是运气好。但是如果每个得过某种传染病活下来的人终身都不再得这种病,就很容易被古人注意到。天花就是这样的传染病,而且得过天花活下来的人往往脸部会留下点点瘢痕,相当于得过天花的广告,就更让人容易注意到,这些人到死都不会再得天花了。

 

于是就会有人想到,天花是每个人都要得一次也只得一次的,那么还不如人为让小孩得一次轻微的天花,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会得天花了。中国古人最迟在明朝时就已经想到要这么干了。天花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中国古人并不知道它是传染病,而认为它是天生藏在命门里的“胎毒”由于天气、饮食、惊恐等种种原因爆发出来了,人为地先把“胎毒”引发出来就好了。要怎么引发呢?要用天花病人流出的“毒”。天花的特征是会长痘,毒就被认为是在痘里,所以古人想到了把痘接种给小孩。但是用新鲜的痘浆接种很容易让小孩得了严重的天花死亡,在长期的摸索中发现如果改用痘痂接种,就会比较安全,采用的方法是把痘痂磨成粉塞进小孩的鼻腔中。

 

我们现在知道天花当然不是体内“胎毒”所致,而是感染了天花病毒,种痘实际上是人为让小孩感染少量的天花病毒,得一次较轻微的天花,从而终身对天花免疫。但仍然有少数人在种痘后会死亡,死亡率大约0.5%-2%,虽然比天花30%的死亡率低得多,但仍然有致命的风险。所以种痘术虽然在18世纪传到了欧洲,却没能推广,直到英国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也能让人对天花免疫,而且没有感染天花的风险,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才逐渐推广到全世界。

 

牛痘病毒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疫苗,它与天花病毒很相似,既能激发人体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反应,却又不会让人得病。但是其他的传染病并没有这种天然的疫苗,只能人工制造。一种制造方法是拿病原体来培养疫苗,在不停地传代之后,病原体有可能发生变异,毒性减弱,甚至失去了毒性,不会再让人生病,但是还能让人对该病原体具有免疫力。把这种毒性减弱的毒株筛选出来,就是所谓减毒疫苗,病毒还是活的,如果被接种者有免疫缺陷,还是有可能生病的。而且在疫苗生产过程中,病毒有可能继续突变,毒性又变强,被接种者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生病。

 

这是活疫苗不可避免的风险。要避免这种风险,就要把病毒通过加热或加药剂的方法灭活。灭活疫苗非常安全,不用担心会被病毒感染,但是免疫的效果可能不如活疫苗,这是因为在对病毒做灭活处理后,病毒的结构遭到破坏,免疫反应没那么强烈,甚至不产生免疫反应,不一定能起到保护作用了。

 

避免活疫苗风险的另一种办法是人工制造类似病毒的颗粒。一个病毒由几种蛋白质构成,把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放进体外细胞中让细胞生产这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组合形成类似病毒的颗粒,把它们接种到人体就能产生针对该病毒的免疫反应,但是它们不含有病毒基因组,就没有被病毒感染的危险。

 

免疫反应是由病毒上的抗原引发的,抗原往往是病毒表面上的某种蛋白质。一种病毒表面有几种蛋白质,其中有的蛋白质是病毒毒性的关键所在,例如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病毒入侵细胞的“钥匙”,如果免疫反应产生的是针对它的抗体,就能起到阻止病毒入侵的作用,是效果最好的免疫,而针对其他蛋白的抗体的免疫效果就没那么好。所以制备疫苗的一种办法是,不使用整个病毒,而只是用某种蛋白质或蛋白质片段来做疫苗。

 

用来做疫苗的蛋白质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用细菌生产的,然后再接种到人体。但是细菌生产出来的蛋白质构型和人体细胞生成的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影响到免疫的效果。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人体细胞内生产抗原蛋白质呢?有的。一种办法是用某种对人体无害的病毒(例如腺病毒)作为载体,让它携带编码抗原蛋白质的基因。把病毒载体接种到人体,它就能够利用人体细胞来生产抗原蛋白质。

 

但是,如果被接种者以前被作为载体的病毒感染过,对该病毒有免疫力,那么接种的病毒载体就可能被消灭,没法在人体内诱导生产抗原蛋白质。而且,作为载体的是活病毒,虽然一般情况下无害,但是对某些人来说仍有致病风险。所以有一种办法是不用病毒做载体,而用别的载体,例如细菌中有一种环形DNA,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叫质粒,就可以用它作为载体,把编码抗原蛋白质的DNA放进去。还有一种办法是用编码抗原蛋白质的信使RNA,将它用纳米颗粒包起来,注射到体内被细胞吸收后,信使RNA利用细胞里的核糖体生产抗原蛋白质。

 

所以,有多种办法可以设计、制备疫苗。但是这只是疫苗研发的第一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每当一种新型传染病出现,很快就有人宣布制造出了疫苗,其实就是这第一步。更难更花时间的是要证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此往往先要做动物实验,给动物接种疫苗,看有没有毒性,是否能抵抗病毒感染。动物实验的优势是可以对实验动物做解剖看看器官有没有受损害,还可以给动物注射病毒看动物是不是已成功免疫。这类实验是没法对人做的,医学伦理不允许。

 

但是实验动物毕竟与人有别,动物实验证明安全有效的疫苗并不等于对人体也是安全有效的。所以接下去还要做人体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分三期。第一、二期分别有几十个、几百个实验对象,目的是要确定多高的疫苗剂量是合适的,看看疫苗有没有导致严重不良反应,能不能刺激人体产生针对它的抗体。第三期要找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实验对象,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注射疫苗,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然后让这些人回到生活中去,等着其中有一部分人被病毒感染,然后比较二组感染人数是否有显著差异,就可以知道疫苗是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要追踪观察这些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所以第三期临床试验是很花时间的。一种新疫苗一个研发周期长达一年以上,大部分时间就是用在了第三期临床试验的招募、跟踪、等待上了。既然第一、二期并没有发现疫苗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实验对象体内也检测到了针对疫苗的抗体,能不能就认为疫苗已被证明安全、有效,不用做第三期临床试验呢?这样不就可以让疫苗尽快上市吗?

 

但是不做第三期临床是很危险的。有的疫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例如只有千分之一,那么这种不良反应在只有几十、几百个实验对象的第一、二期临床试验中就很可能不被发现。而疫苗一旦上市是要给所有的人用的,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不良严重反应也能导致很多人生病、死亡,而这些人本来都是健康人,不应该让他们冒这个风险。

 

而且,第一、二期临床试验只能证明疫苗产生了抗体,但是,有了抗体并不等于就对人体能够起到不被病毒感染的作用。有时候,抗体不仅不能预防病毒感染,反而在被病毒感染后增强了病毒的毒性,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要证明疫苗产生的抗体能真正起到免疫作用,不会导致“抗体依赖的增强”,只有继续做第三期临床试验。

 

可见,疫苗的研发是急不得的,疫情再紧急,也只能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证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只用一个研发周期,花一、两年的时间就成功研发出了安全有效的疫苗,这是非常幸运的。疫苗的研发通常要多次尝试、花上十年左右的时间才会成功。甚至也可能一直就不成功。有很多传染病到现在也没能成功研发出疫苗。

 

2020.9.9.

 

(这是为《科学世界》的专栏写的,印刷前被“领导”下令撤下,专栏也撤销了。我与《科学世界》20年的缘分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