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
美国也出了一个战狼外交官——美国驻日本大使。他跟中国的战狼外交官一样,不务正业,会时不时地讽刺一下中国政府。他在9月7日发了一条推文,说中国官员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无人生还》一样,一个一个地失踪了。外交部长秦刚失踪了,火箭军司令失踪了,国防部长李尚福也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露面了。李尚福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8月29日在北京参加一个国际论坛。美国驻日大使发那条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30日
各国的外交部长通常是一号外交官,但中国是一个例外。中国的头号外交官是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现在是王毅,而外交部长只是二号外交官。只不过外办主任通常在幕后,只有在重大的外交场合才会出来。一般的外事活动,比如某个国家的外交部长来访,就由外交部长也就是秦刚去应付。跟中国有邦交的国家多了,有180多个呢,即使是一个蕞尔小国的外交部长来访,中国的外交部长也得会见,不能怠慢。一怠慢,他可能一气之下就投奔台湾去了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7日
乌克兰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大坝被炸毁了。卡霍夫卡水电站是第聂伯河六座水电站之一,卡霍夫卡大坝在全世界的大坝当中排在第四十几位,是美国胡佛大坝级别的大坝。这么大的一座大坝被炸毁了,是谁干的呢?双方互相指责。乌克兰说是俄国干的,俄国反过来说是乌克兰干的。当然了,中国的媚俄汉奸们也跟在俄国的后面,说是乌克兰干的。
一开始,俄国说是乌克兰军队炮击大坝,最终造成了溃坝。这座大坝的确曾经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6日
网上有人说,加州政府决定要赔偿黑人8千亿美元,而加州现在一年的财政预算才3千亿美元。赔偿黑人的总金额是每年财政预算的两三倍,加州政府要被搞破产的,那帮保守派、川粉都在幸灾乐祸。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首先,所谓赔偿黑人的方案不是加州政府提出来的,而是一个由7个黑人组成的委员会提出来的。这个委员会虽然是加州州长在2021年任命的,但只是要求他们用两年的时间研究赔偿黑人的问题,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5日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莫斯科,胡锡进发了一条微博,说:“中国领导人访俄形成这两天全球外交的突出中心。美国态度复杂,反复声称美反对乌克兰停火,还拉盟友搞出一系列小动作,最明显的就是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访基辅,试图分散焦点。其实美方就是心眼太小。”
这当然是胡锡进在意淫,好像中国又出了一个红太阳,全世界都要围绕着中国转一样。实际上,习近平访问莫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4日
中国驻美大使参加美国的一个论坛,被主持人问到,基辛格现在访华,已经失踪很多天的秦刚有没有可能跟基辛格会见呢?谢大使哈哈大笑说:“我们等着瞧。”秦刚果然没有露面跟基辛格会见。秦刚到现在已经失踪很多天了,这可能是世界外交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居然长期不露面。
基辛格为什么这个时候访华呢?司马南说是美国政府搬出了基辛格,意思是,基辛格是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3日
国际刑事法庭向普京发出了逮捕令,要抓他归案审判他犯下的战争罪。国际刑事法庭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构,很多人并不了解。有小粉红说,国际刑事法庭只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没有什么权威性。不是的,国际刑事法庭是联合国成立的国际机构,专门审犯有战争罪、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侵略罪这四类罪行的政治人物。
以前,处理这些问题要由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一个临时的特别法庭。比如上世纪90年代就曾经成立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2日
司马南转了刘继先写的一条微博,该微博转了一条英文推文(自动翻译成了中文),说有三个男子(指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在23年内入侵了9个国家,杀害了1100万平民,却没有人说他们是战争罪犯。刘继先评论说,这三个男子作恶多端、荼毒生灵。
这些俄国的支持者喜欢拿美国来当挡箭牌。他们拒绝承认俄国入侵乌克兰,反过来却说美国入侵过好多个国家;他们拒绝承认俄国在屠杀乌克兰平民,却反过来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1日
(按:这是评论2021年5月巴以冲突时中国人的反应的。与上次不同,这次巴以冲突之后,中国网上反而是一面倒地支持哈马斯。这是舆论管控的结果。而在不受管控的国际网上,中国人仍普遍偏袒以色列。2023.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打起来,在中国网上就又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巴以问题的“专家”。每一个人当然都有权利对国际事务发表意见,但是不管评论什么事情总应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
2023年12月20日
中国网上活跃着一大批网评员,有人统计过,有好几百万网络评论员在听政府指挥。这些人是领报酬的,曾经有内部文件披露,每发一个帖子有5毛钱的报酬。所以这些网评员就被叫做“五毛”。各地的报酬标准不太一样。有的发一个帖子能够得7毛钱,也有的发一个帖子只能得1毛钱。因为最开始被发现的是发一个帖子得5毛钱,“五毛”这个称呼就这么沿用下来了。
&n ...
发表于:文化杂谈 | 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