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的存档

中国大学书记校长谁大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成都大学党委书记跳河自杀之前,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封公开信,痛批成都大学校长。我听到这个消息,在推特上发了一条推文,觉得很奇怪,因为在中国的大学党委书记是一把手、校长是二把手,怎么一把手被二把手给逼死了呢?我发了这条推文以后,很多人翻墙过来批我,说我不懂,在中国的大学校长才是一把手。

 

我不知道这些过来说我不懂的人是因为没有上过大学,还是在中国白上了大学?他们看到大学校长好像在社会上的威望比较高、名气比较大,在毕业证上也是校长签的名(因为校长在名义上是大学的法人代表),就以为校长是大学一把手,不知道在校长的后面还有一个比他更大的老板,党委书记在管着呢。

 

有一些人说我不懂,中国的大学实行的是“校长责任制”,就跟工厂实行厂长责任制一样,所以校长当然是一把手。这么说的人,把“校长责任制”前面的话给漏掉了:中国的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校长是受党委领导的。领导党委的是谁呢?当然是党委书记了。校长按惯例要兼党委副书记,是副职,当然是二把手,正书记才是一把手,党委书记是不会兼副校长的。不信的话到成都大学的网页看看,成都大学校领导的网页还没有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党委书记,也就是跳河自杀的那个人,第二位的才是校长、党委副书记。

 

别的大学的校领导的介绍也都是这样的,比如说清华大学,对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介绍,都要先说他是“校党委副书记”、然后才是“校长”,党委副书记比校长还要值钱。2018年北大换校长,党委书记郝平换当校长,另外调了一个人当党委书记,当时我就说,这实际上是降级使用,因为校长是要兼党委副书记的。所以你去看北大对郝平的介绍,就是“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平”。北大校长在社会上名声比较好,比党委书记名声要大,一般人不知道党委书记是谁,但校长一般是知道的,可能郝平也就因此接受了这样的降级使用。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央觉得北大没搞好,所以把校长调走、党委书记降级,另外派了一个党委书记来管一管北大。派来管北大的那个人以前是当过法官的,来吓唬吓唬你们这些乱搞的老师、学生。

 

有一些人说,也有那种非党派人士当校长。有,比如说北大的教授饶毅,不久以前就去首都医科大学当校长。但如果是无党派的人士当校长,连党委会都进不去,说明这个校长是虚的,只是一个花瓶而已,手上没有任何实力,不要说是二把手、三把手,什么手都不是。所以我当时看到新闻说饶毅去首都医科大学当校长,我还以为饶毅不知道中国的这种官场的情况、不知道他去当校长其实是没啥权力的,后来才知道,原来饶毅并没有真正地离开北大,他真正的身份还是北大的讲席教授,只不过兼职去首都医科大学当校长。所以,他本人是很清楚他当的那个校长只是一个虚的,只是一个学校的形象代表而已,并不是真的在首都医科大学能够干出什么事。

 

有人问,施一公呢?施一公也是一个无党派人士,至少目前来说跟饶毅一样都还没有入党,也许以后会入,这我们不知道。施一公以前当清华的副校长就是个虚的,因为他不是党委的成员。他现在去西湖大学当校长,倒是一个实的,因为西湖大学是一个民办大学,跟公立的学校是不一样的。民办大学就跟私企一样,行政长官是一把手,校长是一把手,就跟私企的厂长、董事长是一把手一样。以后如果西湖大学真的搞大了,真的变成了“世界一流的大学”,我敢保证,肯定也会被党管起来的,肯定也会派出真正的一把手——党委书记去管校长的。现在他们也有一个党委书记,但是目前来说应该是没啥权力的,跟私企里头的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一样是负责党务的,并不是真正能够管到校长和厂长。

 

还有一些人说,党委书记管校长都是最近这几年搞出来的,要党领导一切,以前不是这样的。其实不是的,至少从一九五几年开始就是这样了。建国刚开始那几年,一切都还没有立下规矩,有可能那个时候校长还是真正的学校一把手。但是,从“反右”的前夕、大概1956年开始,中国高校就已经是党委书记是一把手,校长只是二把手了。只有有一段时间曾经想过要搞改革,那是在1985年,当时是胡耀邦当总书记,要推行教育改革,提出来的一条改革就叫做“逐步实行校长责任制”。这是1985年提出来的,计划“逐步实行”,其实根本没有开始实行,1985年就出现了学潮,后来被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是在我的母校——中国科技大学首先搞起来的。

 

后来中国政府反思,为什么“资产阶级自由化”会在中国科大搞起来呢?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科大没有党委书记。因为科大在合肥,党委书记要从北京派过去,连续换了几个人都不愿意去科大当党委书记,所以科大有几年没有党委书记,校长管惟炎就变成了真正的一把手了。他和二把手方励之两个人联合搞改革,撇开了党的领导,就被叫做“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年开始“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当然就不许校长当一把手,要强调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当时把管惟炎撤了以后,中央往科大派了一个党委书记叫彭佩云,又派了一个校长叫滕藤。那个时候我们全都知道,彭佩云才是一把手,滕藤虽然是校长,只是二把手。从那个时候就终止改革了。

 

1985年提出要改革,1987年初就停了。到1989年发生了“六·四”,1990年就正式地提出了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并不是这几年才那样的,而是几十年来一直强调党委书记是一把手、校长只是二把手。

 

有一些人可能觉得奇怪,在工厂里厂长是一把手,公司里董事长是一把手,甚至在中科院的研究所里也是所长是一把手,为什么高校里校长不是一把手呢?有这个疑问的人,对中国的情况是很不了解的。高校有其特殊的地方,跟工厂、公司、研究所很不一样的一点,要教书育人,而且教的还不是中学生、小学生——在中学、小学里校长是一把手,校长一般往往兼任学校的党委书记——而是大学生,大学生是高级人才,能量很大。共产党对此非常了解,因为他们就是搞学运出身的,更何况在八十年代还闹过几次学潮,包括1989年的民主运动,是学生带头搞起来的。对大学生要怎么样培养,对党来说就是特别重要的事。党是把高校作为一个思想阵地管起来的。让党委领导校长,就是为了保证党能够对高校实行思想控制,对高校的师生牢牢地从思想上控制住。这样就导致了在中国高校没有学术自由、言论自由。

 

我在以前提到,没有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是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的高校之所以没有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是因为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看看国外那些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哪一个大学不是校长是一把手?学校有董事会,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并没有在校长之上还有一个书记或者牧师、主教在管着。如果那样的话,那种学校是成为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只要中国还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校长不是一把手,不实行教授治校,那么,中国的高校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多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

 

2020.10.20.录制

 

2025.6.4整理

让白米饭变健康的简单办法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我在特供会员的视频节目谈到了吃苹果要不要削皮的问题,说存在着增加营养和降低健康风险的矛盾。在日常饮食当中,像这样的矛盾还有的是。比如说吃米饭,是要吃白米饭还是要吃糙米饭?也存在着类似的矛盾。从营养的角度,提倡吃糙米饭,因为糙米属于全谷物,吃全谷物要比白大米这种精加工的谷物更健康,应该尽量地吃全谷物,尽量地吃糙米。但是,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说研究发现糙米里头砷的含量要比白大米高得多,吃糙米有导致慢性砷中毒的危险。

 

这个研究是我的母校密歇根州立大学农学院的人做的,但是这并不是新的发现,很早人们就已经知道吃米饭有导致慢性砷中毒的危险。这跟水稻的生长特性有关。水稻是种在水田里的,导致了它容易从水和土壤富集砷。砷更容易富集在米糠里。这就是为什么糙米(因为它含有米糠)要比白大米砷的含量会更高,要高70%到90%。这个事实以前早就发现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密歇根州立大学这项最新的研究,是对大米里,特别是糙米里的砷带来多大的健康风险做了评估。它是根据美国市场上的白大米和糙米里砷的含量,以及美国人吃的米饭和大米制品的量做的评估。

 

大米里砷的含量很低,吃了不会导致急性的砷中毒。但是,因为砷是一种重金属,在体内有积蓄的作用,长期摄入微量的砷也有可能导致慢性的中毒和多种慢性疾病。他们评估的结果认为,对于美国成年人来说,从糙米里摄入的砷的含量不至于有多大的健康风险,不用担心;但是对于5岁以下的小孩,风险比较大,所以建议5岁以下的小孩不要吃糙米或者糙米的制品。

 

这项研究根据的是美国的情况做的评估,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的情况。很显然,中国人吃的米饭、米制品的量要比美国人多得多,所以风险也就要大得多。很可能即使是对于成年中国人,糙米里的砷带来的健康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也应该避免吃糙米。甚至白大米里的砷的含量虽然比较低,但是因为中国人吃白大米吃了很多,可能的健康风险也不容忽视。这就提醒我们对于主食也要多样化,不要只吃米饭,而是应该连别的主食(杂粮、面食)混着吃,减少吃米饭的量,这样也就降低了砷带来的健康风险。

 

美国很多人流行吃糙米,称为“棕米”,但中国人本来平时都不吃糙米,因为不好吃,大家还是喜欢吃白大米。即使是吃白大米,如果注意一下的话,也有办法让吃白大米变得跟吃糙米一样健康。那么,有什么办法呢?

 

为什么糙米要比白大米更有营养?这是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因为米糠里含有多种微量的营养素,包括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含有比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白大米将米糠去掉了,这些营养素就基本上没有了。不过,美国市场上的白大米通常是做了强化的,把去掉的B族维生素又给加回去了。中国市场上的白大米应该没有做过强化。这其实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还会吃很多蔬菜和杂粮,在杂粮、蔬菜里含有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米糠里的维生素、矿物质完全可以从别的食物补充。

 

另外一个因素是米糠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没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它有很好的好处。一个好处是,能够把消化道里的胆固醇带走,迫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胆固醇。这样就把血液里的胆固醇的量降下来了,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另一个好处是,这些纤维素虽然没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到了大肠,那里面有很多细菌,它们可以分解这些纤维素,变成了它们的食品。所以多吃纤维素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健康。还有一个好处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纤维素没法被消化,这样就会使我们在吃糙米的时候,消化糙米里的淀粉的速度变慢了。消化淀粉的速度变慢,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如果把米糠去掉了,也就把纤维素去掉了,变成了白大米,里头的淀粉很容易被消化。消化之后变成了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了之后,血液里的葡萄糖的含量直线地上升,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胰岛素不敏感,会导致二型糖尿病。所以,吃糙米有助于预防二型糖尿病,而吃白大米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就是因为它缺乏纤维素。

 

对于白大米缺乏纤维素这一点,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有的,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

 

为什么白大米里的淀粉很容易被消化?如果大家生吃白大米的话,是没法消化的,煮熟了之后淀粉才变得能够消化了。并不是让大家去生吃白大米,还是要吃熟的。但是如果大米煮熟了之后,不要趁热吃,而是先把它放进冰箱,让它冷却。在4摄氏度的条件下冷却几个小时之后,大米里的那些淀粉从可消化的就变成了不能消化的“抗性淀粉”。也就是说,它能够抵抗消化了,消化道里的淀粉酶没法消化这种抗性淀粉了。如果冷却的时间更长,在冰箱里面放过夜,米饭里的抗性淀粉的量会更多。

 

如果吃了富含抗性淀粉的大米,因为没法消化抗性淀粉,就相当于吃了纤维素。吃纤维素的种种好处就都有了。比如说,抗性淀粉在大肠里也会变成了肠道细菌的食物,那么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健康。由于这些抗性淀粉的存在,也会影响到大米里那些还可以消化的淀粉的消化速度,葡萄糖的吸收也就很慢了,不会迅速地上升,这样也就降低了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了。

 

但是,这并不是要让大家就去吃冷饭。冷饭很不好吃,不用从冰箱里头拿出来就直接就吃,完全可以加热,用微波炉加热,或者炒米饭。加热并不会破坏抗性淀粉。只不过,因为这种米饭里抗性淀粉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为了避免消化不良、吃了不舒服,吃饭的速度就要慢一些,要多喝水。

 

对于其他富含淀粉的主食,例如面食、土豆也是这样。如果吃的不是全麦面粉做的面食,而是精白面粉做的面食,跟白大米一样,对于健康是不利的。但是如果对用精白面粉做的面条、面片和其他面食,在冰箱放过夜,同样会产生大量的没法消化的抗性淀粉,同样是有益健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吃剩饭要比吃刚刚煮出来的饭要健康得多。

 

2025.5.14.录制

 

2025.6.3.整理

 

川普向中国下跪的艺术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公布,川粉们赞扬伟大领袖川普取得了伟大胜利,也有的川粉说川普这次是在下大棋。这些川粉有的是在意淫,还有的是歪曲了这次贸易谈判的结果。所以我们先来说一说这次贸易谈判的真实结果究竟是怎样的。

 

这次谈判是关于川普在4月2日他所谓的“解放日”公布的新增加的关税: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征收了10%的关税,川普把它叫做“基本关税”;对60多个国家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税”是34%。中国马上反击,对美国也对等地征收34%的关税。川普恼羞成怒地宣布对中国再加50%的关税,中国又反击,再加50%的关税。然后川普再反击,对中国再加关税,最后对中国的关税加到了惊人的125%,而中国也反过来对美国又加125%的关税。然后就休战了。

 

这次谈判的结果,针对的就是新增加的这125%的关税,其中对川普恼羞成怒反击之后新增加的91%的关税宣布取消了,中国也对等地取消了91%的关税。对一开始宣布对中国加的34%的关税,其中的24%宣布90天的暂缓,只对中国的产品征收10%的“基本关税”,而中国也对等地宣布对24%的关税暂缓90天征收,只对美国的产品征收10%的关税。在此之前,川普已经宣布对所有的国家只征收10%的“基本关税”,而对于60多个要征收“对等关税”的国家,也给了90天的暂缓,说是有90天的谈判时间。所以中国反击的结果变成了跟其他的国家是一样的,都只是被收了10%的基本关税,而“对等关税”是暂缓90天。而且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中国反过来对美国也征收了10%的关税,也暂缓90天对美国征收对等关税,而其他的国家都没有这么反击。所以中国反击的结果,反而占便宜。那么谁下跪了,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在“解放日”之前,川普已经宣布过对中国征收“芬太尼关税”,认为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所以对中国的产品要征收20%的关税。中国没有对等反击,只是选择美国的一些产品征收15%的关税。这一次的谈判就没有涉及到“芬太尼关税”。如果那一次中国也对等地强硬反击,反过来对美国产品加收20%的关税的话,那么说不定这一次也会谈判,然后也都取消或者暂缓执行了。

 

如果我们看川普的表现,那么他的下跪更明显。在这次谈判前夕,川普宣布说,他认为对中国产品征收80%的关税是最恰当的。现在谈判的结果,连“芬太尼关税”也算上,也只是征收了30%。他认为理想的关税是80%,变成了30%,这不就是下跪了吗?在此之前川普一再表示等着习主席给他打电话,习主席一直没有给他打电话。没打电话也获得了谈判的结果了,这不也是下跪了吗?到现在,川普还在说虽然已经达成了协议,还是希望习主席给他打电话。

 

不管怎样,中国的产品还是被美国加了30%的关税。加关税最主要的影响,是对出口的影响。被加了30%的关税之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会不会因此受影响?不会的。之前加20%的“芬太尼关税”的时候,对中国出口美国没有影响,反而在3月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增加了。那么现在再加10%的关税,这是对所有的国家都加的“基本关税”,对于中国的产品的竞争力就不会有影响,跟以前是一样的。以前加20%的“芬太尼关税”的时候,别的国家还没有被加关税;现在别的国家都被加了10%的关税,中国再加10%的关税,不是跟以前是一样的吗?所以对中国的产品的竞争力是不会有影响的,影响的是美国的进口商,因此要去交30%的关税给美国政府。还会影响到美国的物价、消费者,因为进口商会把关税至少有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物价就会上涨。

 

这里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还有24%的关税并没有完全取消,而是暂缓执行90天。90天之后有没有可能就把这24%的关税也加到中国产品上面?有可能不会。如果川普真的想加这24%的关税的话,现在就可以加了,完全没有必要暂缓90天执行。之所以要暂缓90天,就是有一个通融的时间。中国到时候给川普一点面子,做一些无关紧要的让步,比如说答应要多买美国的农产品,那么很可能这24%的关税也就取消了。

 

如果到时候没有谈成,24%的关税加上去了,那么美国对中国的产品的进口关税就变成了54%了,这对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就会有影响了。有一些产品如果在别的国家有同类的产品,那么就可能转到从那些国家进口产品了。不过,对于现在美国还从中国进口的这些产品,大部分在别的国家都没法生产,没有竞争,所以影响应该不会很大,至少在短期内是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的。想要把整个产业链都转到别的国家,短期内是做不到的。受的影响比较大的还是美国的进口商和美国的消费者。

 

至于川普梦想通过加关税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更是不可能的事。从中国进口的这些产品,如果在美国也有的话,是从中国进口的成本的两三倍甚至更高,所以只是再加50%多的关税,也不会影响中国产品对美国自己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力。更何况里面的那些产品,很多是美国现在自己没法生产的,短期内是不可能把整个产业链建起来的。所以川普这么折腾一番,就是瞎折腾,在这次贸易战的第二回合,可以说完全失败了。

 

川普自诩是“交易艺术大师”,川粉、共和党也一直在吹捧他是“交易艺术大师”。其实他所谓的“交易艺术”,从这次的贸易战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中国街头摆摊的那些奸商、小贩都会的那种“交易艺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碰到软弱可欺的人就狠宰一刀,但是碰到强硬反击的人就退缩、下跪了。

 

所以对于川普这种流氓奸商,就是应该强硬地反击。之前加拿大、墨西哥针对川普以反击非法移民、芬太尼的名义征收的关税,强硬地反击,川普立即就服软了,现在不再提要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关税了。然后川普号称要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但是被中国反击的结果,他也下跪了。现在他又把苗头对准欧盟。跟中国达成了协议之后他说对欧盟的交道刚刚开始了,欧盟比中国还要坏、还要不公平,“我手里有所有的牌”。所以接下来要对付欧盟。但是欧盟也不傻,从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的经验知道,对于川普就应该强硬地反击。

 

不要说欧盟了,其他那些国家也会跟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学。在中美达成了协议之后,印度立即宣布要对美国产品反击征收关税。具体要怎么征收都还不知道、都还没有公布方案,就宣布要反击了,知道只有反击才会获得好的结果;服软了,就会被川普认为软弱可欺,得寸进尺。

 

所以川普搞所谓的贸易战,瞎折腾的结果,只会对美国造成不利的影响。首先经济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来预计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应该超过2%,被川普折腾了一番之后,变成了负增长了。其次引起了股市的动荡,大起大落。最坏的影响是让美国国家的名声坏掉了,让美国政府的信誉没了。去年,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国的看法正面的多于负面的,“净赞赏率”是+20%;但是被川普折腾了这么一番之后,现在的“净赞赏率”变成负的了,变成了-5%。中国去年在世界各国的“净赞赏率”只有+5%,现在上升为+14%,超过了美国了。川普在世界各国人民当中的“净赞赏率”是-31%,而习近平的“净赞赏率”是+1%。所以川普折腾的结果,并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只会让中国再次伟大。

 

川普这么反复折腾的结果,让美国的股市动荡不安,那么会有人得益的。川普身边的人,他的亲人、亲信,掌握了内幕信息,就可以靠内幕交易炒股发大财了。也许这就是川普这么来回折腾的真实的目的。

 

2025.5.12.录制

 

2025.6.1.整理

盖茨与马斯克,都是首富差别大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

在很长时间,比尔·盖茨一直是世界首富,在2017年被贝佐斯超过了。现在世界首富是马斯克。前首富比尔·盖茨和现首富马斯克虽然都是首富,但是是非常不同的人,首富与首富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大。

 

比尔·盖茨是高智商,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他在中学时候就会写计算机程序,靠它开始赚钱。那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计算机,更不要说编程。他参加美国的高考SAT,考了1590分,差点满分(1600)。他上了哈佛大学,曾经发表过一篇很重要的计算机方面的论文,发明了一种算法,一直用了30年才被人做了改进。他只上了两年的哈佛就退学去办微软公司。在微软公司的早期,他要写程序,后来慢慢地转为只负责行政管理。但是他一直到1989年还在写程序,微软发布的程序,有的还是他写的。后来不写程序了,他也一直在看源代码。所以他是技术型的人才,是由书呆子变成了富豪。

 

马斯克则完全不同。他很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是一个天才,甚至以“自闭症天才”自居。媒体以前也经常把他吹捧为是一个高科技天才,是现实中的钢铁侠之类。以致我以前因为不太留意这个人,也以为他是一个天才。现在他的很多“老底”都被挖出来了,他其实是一个智力很平庸的人,连高智商都算不上。他的高中毕业数学成绩是B。如果是一个天才的话,怎么可能中学的数学都学得不怎么样?他参加SAT考试,第一次考得很差,差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但他显然对第一次的成绩非常不满意,所以又去考了一次。这一次是精心准备过的,但是满分1600分,他只考了1400分。这是很普通的SAT成绩,跟比尔·盖茨完全没法比。他自称因为是一个“自闭症天才”,所以在中学的时候遭到了欺凌。但是他的中学同学都否认这种说法,说马斯克在中学的时候是一个很不突出的学生,不引人注目,没有人去欺凌他。

 

马斯克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工程师,会编程。还说他办第一个公司的时候,没日没夜地编程,每天都要编程。他办的第一家公司是一个黄页网站,需要什么编程?也就是写写网页。所谓不停地编程,实际上也就是不停地往上面加链接而已。马斯克根本就不会编程,也看不懂源代码,只是喜欢装得自己懂,有时候在网上晒一段源代码,好像他懂似的,但早被揭露是不懂装懂。

 

马斯克不是技术型的人才,而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只是资本运作比较成功,可能投资的眼光不错,运气也比较好,也很会钻政策的空子。他最主要的三家公司都是靠政府的订单、补贴在维持着的。包括其价值最大的特斯拉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自于政府的补贴和他卖给其他公司的减排额度。如果没有减排额度的买卖,特斯拉是亏本的。现在他因为热衷于参与政治,把自己的客户基础都得罪了,让特斯拉销量直线下降。这也说明其实他不算是一个多么精明的商人。

 

比尔·盖茨后来兴趣发生了转移,不再热衷于经商,把工作的重点逐渐放在了做慈善。这几年来,更是把微软的职务都辞了,专心做慈善,跟他的前妻成立了盖茨基金会。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会,资金大概有700亿美元,主要是做全球性的慈善。很重要的一个领域是跟公共卫生有关,光是给世界卫生组织的捐款就有十几亿美元。如果盖茨不捐款做慈善,他现在还会是世界首富。

 

盖茨夫妇和巴菲特曾经发起过一个叫做“给予宣誓”的活动,拉了一批富豪签名,承诺把财产至少一半捐出去做慈善事业。盖茨本人准备捐的不只一半,他想把几乎全部的财产都捐出去。盖茨夫妇有三个子女,决定死了之后每一个子女只给1000万美元的遗产,也就是说遗产只留下3000万美元。这跟他的财产相比(他现在的财产还有1000多亿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本来的计划是在死后50年把所有的财产全部都花光用于慈善,盖茨基金会解散。但是现在川普上台了,停了美国的外援,在这种情况下,盖茨决定加速把财产花光的计划,准备在10年内花掉2000亿美元,在2045年年底就几乎把所有的财产都花光,解散盖茨基金会。

 

在盖茨夫妇和巴菲特发起签“给予宣誓”的时候,马斯克还是一个普通的富豪,还在为公司的生存奋斗,也跟风凑热闹签名。但是他实际上对做慈善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后来也搞了一个“慈善基金会”,就叫做马斯克基金会。但是他搞马斯克基金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税,转了他持有的特斯拉股票捐到基金会,然后根据这些股票的价值就可以免税。有人估计过,可以免掉几十亿美元的税。所以他转了相当多的钱,现在其基金会的基金估计有90亿美元,也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基金会。基金这么大的一个基金会,甚至没有工作人员,就由马斯克本人和两个志愿者在管着。

 

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想把基金会的钱花出去。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慈善基金会每年必须至少花掉基金的5%。但是马斯克基金会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每年花掉的钱只占了基金的1%-2%。这是违法的。当然现在没有人敢去追究他的基金会违法的事情了。他花的这些钱,也不是真正用于慈善,大部分都是花在跟自己的家人、公司有关的项目。比如他曾经从马斯克基金会捐了一大笔的钱去做人工智能的研究,在他还是OpenAI的股东的时候,OpenAI就从这个基金会拿了很多的钱,实际上是投资。他还曾经捐了一笔钱给他的子女的学校,以及捐给跟他的亲属有关的机构。所以他根本就不是想要做慈善。我们也别指望他真的会像他以前承诺的那样,会把财产至少一半捐出去。他的财产肯定绝大部分都是传给他的子女。他现在公开的子女有14个,没有公开的不知道有多少,因为他到处找人生小孩。有媒体估计至少有100个子女,到时候就让他这么多的子女来分他的这些财产。

 

马斯克作为一个反社会人格的人,缺乏共情心、同情心,不会真正做慈善,反而嘲笑别人做慈善,反对做慈善。所以他一大权在握,就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慈善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叫停了,实际上就是解散了。因此美国不再做外援了。由此造成了大批的死亡,估计在15年内会导致世界上多死了2000多万人。

 

比尔·盖茨在把工作的重点转到慈善之后,对他的形象改善很大。以前比尔·盖茨被认为是一个书呆子变成的大亨,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强盗大亨。他专心做慈善之后,就被认为是一个救世主了。但是由于他的慈善的重点是放在世界公共卫生方面,所以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在那些反疫苗、反科学的保守派当中很流行。他们说,比尔·盖茨之所以要在全世界推广疫苗,是想通过接种疫苗让人们失去了生育能力,来达到减少人口的目的。甚至有阴谋论说,在比尔·盖茨推广的疫苗中加了芯片,接种了这种有芯片的疫苗,人的思想就被他控制了。

 

对于这种阴谋论,不仅在美国有市场,在中国也有市场。中国的五毛、小粉红同样在造谣说,比尔·盖茨在全世界推广疫苗是为了让人们断子绝孙。比尔·盖茨要把财产都捐出去,很多中国人也不信。在比尔·盖茨宣布20年内几乎捐光所有财产的中文报道下面,一大堆人都在骂他是一个骗子。

 

中国的富豪并没有热衷于做慈善的传统。有时候做点慈善,也是带着私心。比如中国的富豪曾经流行向美国的名牌大学捐款,但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戚去上名牌大学。更不要说拿出大部分的财产来做慈善了。有人这么标榜过,像陈光标曾经标榜过要“裸捐”,要把所有的财产都捐出去。当然大家知道他是一个骗子。所以也难怪比尔·盖茨说自己要裸捐,也被很多中国人都当成了是一个骗子。

 

中国的社会本质上还是一个中世纪的社会,所以人们很难理解,也很难相信有人愿意散尽家财做慈善。人们的境界还停留在有钱就应该传给后代子孙这一个层次。一般中国人更欣赏、更喜欢的是马斯克这种为富不仁的恶魔。

 

2025.5.10.录制

 

2025.5.30.整理

洗菜的确不要“洗得太干净”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纪小龙大夫最近去拜访何祚庥院士夫妇,对话被随行的人拍下来,作为科普放到了网上。棒棒医生抓住纪大夫的两句话猛批,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着调、不靠谱的膳食科普。”这个帽子够大的,难道纪大夫说的话比那些老中医,或者那些卖保健品的人做的“膳食科普”还不着调、还不靠谱吗?那是属于日常的对话,不能以写科普文章或者做科普视频的标准来要求。人们在日常的对话中有一些表述不会那么严谨,有夸大的地方,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原则上是准确的就可以。纪大夫的那两句话原则上没有问题,棒棒医生对纪大夫的批评反而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看第一句话。纪大夫说:“吃的食物的种类要尽量多,什么都可以吃。”这句话的语境是批评何院士吃得太单一。这是没有问题的,它符合营养学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为了做到膳食平衡,吃的食物要尽量地多样化。但是棒棒医生反驳说:什么都可以吃,难道那些有毒的、有害的物质也可以吃吗?就完全是抬杠了。食物的种类要尽量多样化,前提当然是可以吃的东西,对于有毒、有害、明显对健康不利的东西,当然不要去吃了。至于说“什么都可以吃”,那只是日常夸张的说法,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按照棒棒医生的说法,纪大夫以前说过“外卖不要吃”,可见并不是真的认为“什么都可以吃”。但是棒棒医生却说纪大夫自己就没有坚持“什么都可以吃”的原则,所以才去反对吃外卖。这就完全是胡搅蛮缠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话。纪大夫说:“洗菜不用洗得太干净,草也可以吃。”棒棒医生反驳说:草的确是可以吃,但是菜要是不是洗得很干净的话,怎么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除寄生虫、细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呢?纪大夫的话并不是反对洗菜,甚至也不是说不要把菜洗干净,他反对的是把菜洗得太干净。至于菜洗到什么程度算是干净了,什么程度算是太干净了,他没有说。

 

那么怎么洗菜算是洗干净了呢?洗菜的主要目的是要洗掉菜里的泥土等脏东西。根据美国研究人员做的研究,可以这么洗:一、对于可以用手搓洗的蔬菜(瓜果类和根类蔬菜),在自来水下面用手搓洗五秒钟,然后再最后冲洗一下就可以了;小西红柿以及各种各样的浆果,可以放在漏盆里冲洗。二、没法用手搓洗的蔬菜,先放到盆子里用自来水浸泡两分钟,再冲洗15秒。对于有叶子的蔬菜,在浸泡之前要先把最外层的叶子去掉再浸泡,因为最外层的叶子是最脏的,如果一起浸泡的话,反而会把里面的叶子污染了。对于茎类蔬菜,清洗完了之后要把两头切掉,因为两头是很难洗干净的。

 

所以要把蔬菜和水果洗干净,其实很简单,也很快速。那么什么算是洗得太干净了?我看到有人说,另一个科普作家京虎子建议的是用盐水浸泡菜2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这就属于洗得太干净了。

 

棒棒医生说不把菜洗干净的话,怎么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除寄生虫、细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这也是很多人洗菜时的担心,但是是多余的。

 

如果菜污染了重金属的话,那都是从土壤里富集的,富集在细胞、组织里,通过清洗是去除不掉的,所以我们就不再谈重金属的问题了。接下来涉及到的实际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寄生虫和细菌,可以归为都是要怎么样避免摄入病原体;一种是关于怎么样去除农药残留。

 

我们先说要怎么样避免摄入病原体。通过洗菜的方式是可以洗掉一部分的病原体,但是不可能清除掉病原体,因为洗菜不是消毒。用水洗是不可能把菜上面沾上的细菌、寄生虫卵完全都去除掉。那些能够通过消化道感染人的寄生虫和细菌,对于消化道环境适应得很好,只要有少量的寄生虫卵、病菌(比如说大肠杆菌),被吃下去了,就能够感染人。所以菜如果被病原体污染了,通过清洗的方式难以把它们全部都清洗掉,难以避免被感染。要避免被感染,就必须要消毒。对于菜来说,最好的消毒的方式就是煮,不生吃。煮熟了,就可以避免被寄生虫、病菌感染了。

 

我们再说农药残留的问题。现在用的农药基本上都不是水溶性的,通过清洗的方式很难把菜上面的农药残留清除干净。这是做过研究的。对于菜上面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如果用清水洗15分钟,洗得够干净了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洗菜花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洗到了这种程度,也只能将菜上面的农药残留清除掉30%,还是没什么用的。如果不是用的清水,像有一些人喜欢用的加盐(像京虎子那样的)、醋、柠檬酸,这些做法的确能够提高清除农药残留的效率,但是提高的也不是很多,没有数量级的区别。

 

而且洗菜的时间太长,还要加上盐、醋这些东西,有不好的一面。第一,浪费时间;第二,会造成一些营养素的流失。我们吃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吸收一些营养素,特别是那些水溶性的营养素,维生素C、叶酸、矿物质。它们如果在水里浸泡的时间太长,特别是加了盐、醋,会对细胞造成破坏,让细胞液渗透出来,那么就会导致这些水溶性的营养素的流失。更不要说加了盐、醋,改变了菜的味道。这种做法是不应该提倡的,是有害无益的。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菜上面的农药残留就没办法去除了呢?不是的,有个简单的办法——煮熟了。这也是有实验证明的,煮了之后菜上面的有机磷的农药残留就几乎接近百分之百都去除掉了。所以如果你那么担心菜上面的病原体、农药残留的话,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生吃,煮熟了再吃。与其花那么长的时间去洗菜,还要加这个东西、那个东西,为什么不煮一下再吃呢?对于中国人来说,本来就喜欢吃煮熟的菜。

 

有一些人喜欢吃生的菜,例如喜欢吃沙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去超市买那种包装的、专门用来做沙拉的菜,有的还是切好的。它们是工厂出来的,用机器进行了高速有效的清洗,还用了消毒液进行消毒,把里面的病原体最大限度地杀死了。用的消毒液最常用的是稀释的氯漂白剂。一听说漂白剂,很多人就很害怕,是不是对健康有害?只要稀释到浓度很低,是对健康没有害的。自来水里头都加了氯漂白剂,我们不照样也在喝自来水吗?更何况用漂白剂处理过的菜,还要用清水清洗,把加的这些漂白剂洗掉,还要甩干,再包装拿到超市上卖。所以买这种包装的菜,要比自己买菜回来清洗,要卫生得多。

 

农药残留的问题是被大大夸大了。现代用的农药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低毒、低残留,没有必要太担心。如果担心的话,煮熟了也就能够把农药残留去除掉了。但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被夸大呢?因为有人要贩卖恐惧。所以在中国的市场上有号称能够去除农药残留的洗菜机,还有号称能够去除农药残留的果蔬洗涤剂之类。本来很简单的一个解决办法,煮一下就好了,何必去用什么洗菜机?何必去买果蔬洗涤剂?之所以有人要贩卖对农药残留的恐惧,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推销那些昂贵的“有机食品”。

 

2025.5.8.录制

 

2025.5.28整理

语言表述的退化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迹象

2025年8月2日星期六

最近,川普接受NBC记者克里斯汀·威尔克(Kristen Welker)的采访。威尔克谈到增关税就会引起物价上涨,举了一个例子,说现在婴儿车的价格上涨了。川普对此很不满意,说现在油价大幅度下降了,鸡蛋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了,什么东西的价格都下降了。第二天,川普在“空军一号”接受一批记者的采访的时候,又谈到了这事,说现在什么东西价格都下降了,汽油的价格下降了,除了威尔克说的那种“带着小孩到处走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忘了“婴儿车”(stroller)这个词了,只好用描述的方式来告诉大家他指的是什么东西。

 

一般的人偶尔会想不起某一个单词要怎么说,这并不能说明脑子出了问题,尤其是年纪大了之后,这种情况会变得越来越频繁。但是,川普的表现有他的特殊性。第一,他忘掉的是一种日常用品的名称,非常常见的日常用品。这一般的人是不会忘的。其次,他不知道那个东西应该叫什么,并没有停下来去想一想。我们一下子想不起某一个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会尽量地去想一想,实在想不出来也会说忘了那个叫什么东西。川普不是,而是立即用描述的方式来说明这是什么东西。

 

忘了日常用品的名称,用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迹象。比如说忘了“手表”怎么说,就改用描述的方式“那种戴在手上的钟”,这是人们在说明老年痴呆早期迹象忘词时常举的例子。川普的这个表现就是很典型的老年痴呆的早期迹象。

 

老年痴呆的早期迹象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语言的表述方式发生了变化,退化了。美国总统因为经常要接受记者的采访,通过分析他们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述方式发生的变化,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脑子是不是出现了严重的退化,是不是开始老年痴呆了。

 

大家知道,里根总统后来被诊断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他是下台之后过了六年,才被诊断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但是他在当总统期间,已经表现出了老年痴呆的迹象。有人曾经分析过里根当总统的那八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语言表述发生的变化。发现他的词汇量变得越来越少;在表述的时候越来越不连贯;使用没有意义的插入语、填充词越来越多;经常重复一些用语,越来越频繁。这些就都是老年痴呆开始发作的迹象。

 

作为对比,老布什当总统时,年龄跟里根当总统时差不多,但是他在当总统期间就没有出现这种语言表述的变化。老布什并没有老年痴呆,到死脑子都还是非常地清楚,非常地敏锐的。

 

不过,如果要研究川普表述方式的变化的话,会比较麻烦,因为他起点一开始就很低,词汇量一贯就非常少。有人统计过,他可能只有三年级水平的词汇量。他又一向很喜欢重复一些词,比如说经常说“很大”“很伟大”“很漂亮”,这是他的习惯的用语,经常地重复。所以,要像研究里根的语言表述的变化那样研究川普的语言表述的变化,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2025.5.6.录制

 

2025.5.27.整理

把男当女的奇葩论文和逼良为娼的论文要求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有人在中国的医学杂志上发现了一篇奇葩论文。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但是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居然都出现了男性病例。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的一名护士。媒体报道了这个事件之后,齐鲁医院当即宣布对这名护士进行处分,将她降级,禁止她5年之内评职称。

 

随后又有人找到了两篇类似的奇葩论文,分别研究的是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和对高危产妇的护理,同样都出现了男性病例。有媒体采访了那篇关于高危产妇护理的论文的作者,也是一名护士。这名护士说这是输入错误,误把女性患者输成了男性患者,她要通知期刊进行更正。这当然是狡辩。那篇论文说,实验组包括31名女性患者、34名男性患者。如果是误把女的输成男的,难道应该说有31名女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吗?而且这篇论文说对照组包括了32名女性患儿、33名男性患儿,不只是性别搞错了,年龄也搞错了,研究的是高危产妇,怎么变成了拿患儿做对照呢?而且它还说,对照组出现了3名羊水栓塞患者。患儿不管是男是女,怎么可能出现羊水栓塞呢?所以这绝对不是输入的错误,怎么改都没法改。

 

这种奇葩论文以前已经多次被揭露过了,大部分都是在研究妇产科疾病的论文中出现了男性患者。也有的研究的是女人得了男人的病,其中最著名的是几年前有一篇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除了100多名男性患者,还收入了20多名女性患者。这篇论文是第二炮兵总医院的几个医生发表的。它跟前面那些论文不一样,是英文的,发在国外的期刊上,被国外的人发现,变成了一个国际笑话。这种研究男人得了妇女病,或者女人得了男人病的中国论文很多,被发现的至少有30篇。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才引起了重视。

 

齐鲁医院雷厉风行地对护士做了处理,以为这件事就这么了了。但是没有回答一个问题: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在中国的这些医学期刊上,会大量地出现这种奇葩论文呢?

 

有人怀疑是用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写出来的。在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出现了大量用它写的论文。有的是真的论文,只不过用ChatGPT写论文或进行润色,数据可能是真的;有的完全就是胡编的假论文。这以前也被发现过,有的也是中国的医护人员写的,而且拿到国外发表。但是,上面说的这些奇葩论文不是属于这种情况,在ChatGPT出现之前它们已经发表了。例如那篇关于男性子宫肌瘤的论文,是2017年发表的;那篇关于男性高危产妇的论文,是2018年发表的。那个时候都还没有ChatGPT,不会用人工智能写论文。

 

那么这些论文是怎么炮制出来的?买来的。找那些论文作坊,交了钱,由他们代写一篇论文。这些论文作坊代写论文不可能真正去做研究。他们就是拿现有的论文作为一个模板改一改,原来研究的是别的疾病,改成另外一种疾病。有时候不小心,没有发现原来研究的那种疾病是男女都会得的,入组的患者有男有女,改成了妇科的病,就变成了男人也得了妇科的病了。它是一条龙服务,帮你发表,送到有合作关系的期刊发表。这种期刊只要给钱,交了版面费,不审稿,都给发了。发出来之后,这种论文本来没有人看,连作者自己都不会看。作者需要的只是知道这个论文的名称、发表的地方,确信发表了,把它写进自己的履历,用于评职称。被好事之徒偶尔看到了,发到网上,才被发现其存在。

 

所以暴露出来的,并不只是作者买论文、造假的问题,还有中国论文作坊的问题,以及这些所谓的学术期刊,纯粹把发论文当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的问题。

 

其实我还是很可怜因此被处分的护士。她为了评职称花了不少钱去买了一篇论文,没想到是一篇奇葩论文,现在钱白花了,还受到了处分,名声也搞坏了。她作为一名护士,没有受过学术训练,没有能力、条件,也没有时间去写什么论文,但是为了评职称,必须要有论文,就只好去买一篇论文了。不只是说护士是这样,中国的医生也是这样。中国的医生也是没有能力、条件、时间去写论文,但是也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必须要有论文,也只好去买一篇或者抄一篇。

 

所以中国为评职称发表的医学方面的论文,大部分不是买来的就是抄来的,都是靠不住的。只不过因为论文里面没有出现男人得了妇产科的病,或者女人得了男人的病这种让人觉得很可笑的内容,因此没有被发现、没有暴露出来而已,不等于说那些论文就没有问题。

 

医生、护士是临床医护人员,没有受过学术训练,不会写论文是很正常的,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写论文。这完全就是在逼良为娼,逼着他们不得不去造假。中国还有很多非学术性的职业,也完全没有必要写论文,也没有条件写论文,但是同样也要求写论文。像工程师、中学教师甚至小学教师要评职称,也都要写论文。

 

写论文是需要经过了学术训练才有可能写好的。这本来是科学家、学者、大学老师的事。但是中国是把各行各业的人都当成了学者、科学家来要求,谁都要求要写论文,写不了论文就逼着他们去造假、去买论文。这种变态的要求,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代写论文的产业。中国的论文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举世闻名。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垃圾期刊的产业。无数的垃圾期刊,就靠着发表垃圾论文活下去、在赚钱。这导致败坏了中国人发表的论文的名声。我如果看到是中国的医生写的论文,基本上是不信的,因为知道大部分都是抄的或者买来的。即使那些论文有的还发表在很不错的期刊上,我也不信。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应该取消要求各行各业的人都写论文的变态要求。如果从事的不是学术方面的职业,那么完全就没有必要写论文。如果他们愿意写论文,那当然好,有做学术研究的兴趣可以鼓励,甚至可以奖励,但是没有必要强求。但是现在中国各行各业都要评职称,评职称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论文。所以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没有必要各行各业都要评职称。比如说医生就完全没有必要评职称。美国的医生就没有职称,刚刚从医学院毕业之后要去做几年的住院医生,相当于职业培训;出师之后,成为了主治医生,就没有别的职称了,不需要一步步地往上爬。而中国的医生有不同的等级,不像美国的医生那么平等,所以要一步步地往上爬: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还想当工程院院士,所以等级森严。不只是医生这样,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完全没有必要,是人为地在制造不平等。

 

2025.5.6.录制

 

2025.5.26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