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的存档

没文化的“文化大师”余秋雨

2017年4月29日星期六

多年前余秋雨因为散文集《文化苦旅》暴得大名。这本书的文学水平也许不错,但文学水平并不等于学术水平,一般人却分不清这二者的区别,于是余秋雨在媒体上就被称为文化大师了。而余秋雨本人也就以文化大师自居。他70岁在兰州做的演讲《中国文脉和丝绸之路》,一开口就颇有大宗师的气派:

 

“兰州市的很多重要领导今天都来到这个会上,整个省会城市为了一场演讲,几乎停止了工作,我很感动。这不是说明我有多重要,而是说兰州这座城市的高贵。”

 

一个三四百万人口的省会城市,为了听他一场演讲,几乎停止了工作,工厂停工,商店停业,交通停摆,为了让余大师觉得兰州高贵,得牺牲掉多少GDP?即使鲁迅、胡适再世,也没有这个待遇的,说余秋雨是文化大师,还贬低他了。余大师当然不只是在国内横,据他自述,他是誉满全球,轰动联合国的:

 

“两年多前,我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厦,做了一个中国文脉的演讲。这个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情景。大家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在联合国大厦,开会的大厅很多,不管是多重要的会,往往上边的人很重要,下边的人很少。但当天站满了人,不仅仅是位子满了,墙壁前边站满了人。不是我重要,而是这个题目重要。他们世界各国的人都非常想了解中国文脉。即使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都非常想了解。我的背景,中国文化,他的脉络到底在哪里?那一天,联合国网站的头条新闻是我讲中国文脉。大家都知道,联合国网站上麻烦挺多的嘛,第一条居然是中国文脉,这一点我心里很高兴。”

 

吓得我赶快到联合国网站检索,怎么没有关于余秋雨在联合国演讲的任何新闻?看来联合国网站的搜索引擎太差了,居然连联合国的头条新闻都不见踪影。改用谷歌搜,关于余秋雨在联合国演讲的英文报道一条都没有。再改用中文搜,搜到了一条《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联合国畅谈中国文化脉络》,是联合国电台中文部的报道,登在联合国多媒体新闻网站(和联合国网站不是一个)中文版上(http://www.unmultimedia.org/radio/chinese/archives/192004/ )。该报道说了,余秋雨是应联合国中国书会之邀,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哈马舍尔德图书馆礼堂演讲,其实就是在联合国工作的华人社团请他去图书馆礼堂做了一场演讲,听众也都是华人(余大师是用汉语做的演讲)。那个礼堂很小,我数了一下,总共一百五十多个座位。但是在余大师口中,俨然他是应联合国官方邀请去联合国大会堂向世界各国人民做轰动世界的演讲,成为联合国的头条新闻。

 

看了这则余秋雨在联合国演讲的报道,对比他在兰州的演讲实录,可知两次演讲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例如在两次演讲中,余大师都讲到一种古文化算不算成熟文化(其实他想说的是文明),“全世界公认有三个标准,第一,这种文化必须要有文字;第二,这种文化必须要有金属冶炼;第三,这种文化必须有集中居住的方式。”(摘录自余秋雨在兰州的演讲,下同)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一书中提到文明的三条标准,这本书在国际上很流行,就算是世界公认的标准吧,但是跟余大师讲的有所不同:第一是要有城市,第二是要有文字,第三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估计是因为第三条不太好记或不好理解,余大师就给改成必须要有金属冶炼了。有没有人把冶金术当成文明的标准呢?有的,但是据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的说法,冶金术这个标准是东方学者提出来的:“(丹尼尔)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李学勤《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所以这一条只是中国公认的标准,不是世界公认的标准。在余大师眼中,也许中国的就是世界的。

 

余秋雨在演讲中说了,世界四大古文明中,经过几千年下来,中华文明史是唯一没有中断、没有湮灭的,一直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是老生常谈,很多中国学者津津乐道,没有新意。有新意的是余秋雨对其他三个古文明灭绝的解释。余秋雨把人类第一个文明叫做巴比伦文明,确切地说应该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因为巴比伦文明只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一部分,是比较晚才出现的。可能美索不达米亚这个词太拗口,不好记,余大师习惯了说巴比伦,情有可原。奇怪的是余秋雨认为这个人类一号文明现在什么痕迹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余大师亲自去伊拉克找过,啥都没有看到,他没有看到所以就等于啥都没有了:

 

“我到伊拉克的时候,那时候找不到人类古文明第一号的痕迹。当时我去的时候凤凰卫视一起跟着我,我当时给两个伊拉克的小孩通过翻译跟他们聊天,一个十三岁,一个九岁,聊天以后我口袋里掏出的礼物,这个礼物都是好带的东西,我带的圆珠笔,送给他们。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因为他们没上过学,他们不写字,不知道这是用来干嘛的,所以当时我有点想掉眼泪,我转过身去,对着凤凰卫视的镜头就说,我想告诉他们这些孩子,这是笔,写字用的笔,你们的祖先是全人类最早创造文字的人。现在已经根本连痕迹都找不到了,真让人很悲凉,都不在。我去的时候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地下室还有一点历史遗迹,我没看到,因为它在郊区,地下室几年就被抢光了。这是第一号的。”

 

伊拉克的小孩是不是与世隔绝到连笔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有误让余大师白白掉眼泪,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且不去管他。我们只来看看余大师对人类第一号文明的说法,他的意思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本来在伊拉克还有一点历史遗迹的,因为海湾战争,被抢光了,现在已经根本连痕迹都找不到了。那么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不是一点痕迹都没有呢?当然不是,这个文明的历史遗迹多得很。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有大约20万件藏品,主要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文物。这个博物馆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遭到抢劫,震惊世界,但是并没有被抢光,只是一部分文物被抢,而且绝大部分后来陆陆续续找回来了。在这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上建有伊拉克虚拟博物馆,大家在网上就可以看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历史遗迹:http://www.virtualmuseumiraq.cnr.it/homeENG.htm

 

伊拉克其他大城市的博物馆也有很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文物。西方国家稍微大一点的博物馆也都会展示他们收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文物,所以你不用像余大师那样自称冒着生命危险去伊拉克也能看到,我就看过很多。余大师跑了一趟伊拉克却什么都没看到,光顾着和小孩聊天了?这不是白冒着生命危险嘛。余大师去联合国演讲时忘了先去纽约的博物馆见见世面了,胡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什么痕迹都没有,不怕纽约的听众笑话?

 

余秋雨对古埃及文明的说法也有趣,说是古埃及人种不见了,现在开罗全是阿拉伯人。但是余大师又说他在埃及找到了一个法老村,生活的都是法老的近亲结婚后人。连埃及法老的后代都能找到,其他人的后代怎么反而全都灭绝了呢?其实古埃及文明的中断不是因为人种灭绝,而是文化灭绝,在希腊化时期古埃及文明已经衰落,阿拉伯人入侵后连古埃及文字都没人认得了,一直到拿破仑的军队发现罗塞塔碑后才被商博良破解。

 

余秋雨对古印度文明的消失,举的例子是“印度文明最高贵的作品——佛教,在十三世纪已经在本土消亡,基本没了”。但是印度教的历史比佛教悠久得多,而且不间断地流传到现在,又怎么说呢?其实这又是余大师的信口开河。考古学界说的古印度文明,指的是印度河流域文明,也叫哈拉帕文明,它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突然消失了,原因不详,现在的印度文明(包括印度教)是雅利安人在那个时候入侵印度建起来的。佛教是在古印度文明消失了快一千年后才出现的,怎么能以佛教的消亡说明古印度文明的中断呢?可见余大师根本不知道古印度文明指的是什么。

 

余大师关于三大古文明的说法都是错的。余大师的演讲主旨是关于中国“文脉”,也是满嘴跑火车,里面的硬伤比比皆是。但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够长了,我就举三个例子好了。

 

余大师这么称赞唐朝:“唐朝有大量的好东西输入,从西域,从印度输进来大量的东西,像我们现在很多吃的,西方的西瓜、葡萄、红薯,都是从这时候传过来的。”

 

西瓜在五代的时候从西域传到了契丹,但中国内地开始种西瓜则是南宋时从金国传入的(说在汉墓发现西瓜子,是误传,把别的瓜子当西瓜子了),葡萄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入,红薯是明朝时从东南亚传入,总之都和唐朝、印度无关,余大师能把例子全部举错,也不容易。

 

余大师这么称赞宋朝:“像苏东坡、王安石,按照上面的说法就是流放,是不杀的,苏东坡流放到这,写段好诗,流放到那,写段好诗,照其他朝代早就杀掉了,我们就看不到那么多美丽的苏东坡的诗词了,所以说宋朝有宋朝的好处,大量的保护了文化。”

 

苏东坡是贬官到地方任职,严格地说不是流放。不过他去的地方有的相当偏僻,例如晚年派去海南岛当“琼州别驾”,那里在当时是蛮荒之地,说是被流放也说得过去。但是王安石并没有被贬官,更没有被派去偏僻的边疆。他罢相之后,是退休回老家江宁(今天的南京。王安石虽然出生临川,但从小在江宁定居,家人也都在江宁)闲居养老,闲居期间他的官职名义上还是宰相(同平章事、左仆射),后来朝廷又不停地给他加官进爵,名义上官职、地位比他当宰相时还高,先封舒国公,后封荆国公(所以人们叫他“王荆公”),临死前一年再加司空,死了追赠太傅,封舒王。所以王安石属于光荣退休,位极人臣,死备哀荣,流放从何谈起?余秋雨听说王安石变法失败,就想当然地以为他会受政敌迫害被流放,却不知这又与他说的宋朝优待文官的政策相矛盾。王安石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完全不是苏东坡可比,朝廷不让他当宰相了也会让他体面下台的,怎么可能流放他呢?

 

余秋雨说:“我曾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讲,我说中国文化的祖师爷叫老子,老子这辈子写过五千字,四个字四个字的句式。”原来余大师是这么念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缺了一字,需要余大师补足。

 

仅这三个例子,余大师的中国文化水平就由此可见了。幸好他还只是去给联合国的华人员工演讲,如果真像他吹嘘的那样是到联合国给世界各国想了解中国文脉的人演讲,让世界人民以为“中国文脉”的代表者就是这文化水平,以为中国文化人都这么没文化,那真要成国际笑话了。

 

2017.4.25.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其实我是科普作家

2017年4月18日星期二

2017年04月16日北京晨报

 

方舟子  本名方是民,1967年生于福建云霄,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4年创建《新语丝》。2000年起开始揭露中国学术造假事件。目前主要从事科普写作,已出版20多部著作。2011年英国《自然·医学》年度人物,2012年获英国约翰·马多克斯捍卫科学奖,2013年获美国克利夫·罗宾逊哨兵奖。

 

知道方舟子是一位科普作家的人并不多。

 

其实早在1993年,方舟子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科普工作了,至今已经出版了21本科普书籍,最近,方舟子的科普书籍《世界是如此的小》、《大象为什么不长毛》、《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集中了方舟子既往科普创作的精华,且包括了他最新的科普作品。

 

方舟子说:“介绍科学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还应该了解科学方法,阐明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让人们明白科学之美。”

 

科学是全人类的

 

1993年,方舟子还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经常上一家中文网站,有人在网上发表攻击进化论的文章,方舟子针锋相对地写了一批普及进化论的文章,这成了他科普工作的开端。

 

随着文章越写越多,方舟子也慢慢有了名声。1996年,一个香港编辑联系他,让他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写一本科普进化论的书在香港出版,那是方舟子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本科普书籍。

 

1998年,方舟子回国,国内的许多现象让他更觉得科普的重要。他说:“我发现国内伪科学还很盛行,觉得很有必要在国内做科普。”

 

20多年来,方舟子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出版科普书籍,在他看来,其实直到今天,许多人对科学的认识仍旧需要启蒙,比如网上经常争论科学是不是西方的问题。对此,他说:“科学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是其集大成者。一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初一批科学家发现了系统观察和实验方法,以伽利略为代表。当古希腊的理性与文艺复兴科学家的实证结合起来,科学就诞生了。所以科学是起源于西方的,但并不专属西方,而是属于全人类。”

 

科学与传统的关系

 

科学的诞生时间并不长,在漫长的传统时代,科学并不存在,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很多人把中国传统的格物致知当作早期的科学探索,在方舟子看来并不准确,他说:“中国传统中有对大自然的探索,但是没有科学探索,因为要用到科学方法,才称得上是科学探索。科学方法指的是‘观察——假说——验证’的方法,这是伽利略等人发明的,中国古代没有。经常被拿来作为中国古代科学贡献的那些例子,有的属于数学研究,有的属于天文观测,有的属于技术发明,都不是科学探索。”

 

去年以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进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此,方舟子认为:“这些属于玄学、哲学,不是科学,也与科学没有传承关系,了解这些概念属于文化素质,不属于科学素质,不能将文化与科学混为一谈。”

 

而如何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科学,培养和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科普是最基础的工作,方舟子说:“中国没有科学理性传统,科学、逻辑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先天不足,所以迷信盛行。在中、高等教育中,又只是教科学知识,不教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就难以识别真假科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加大科普力度,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科普是复杂的事情

 

不过,如何加大科普力度,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此,方舟子说:“当前国内科普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合格的科普工作者,指导、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往往自身就缺乏科学素养,甚至反科学,还要指点公众‘科学是什么’,这不是很滑稽吗?科学家本来应该是科普主力,但国内科学家往往写不好普及文章。这就导致了懂科学的写不好文章,会写文章的不懂科学的矛盾。国内科普出版相当程度上是靠翻译、引进在支撑的。翻译质量的好坏且不说,翻译是代替不了科普原创的,只有原创才能贴近中国社会,而目前是欠缺的。”

 

从之前广为人知的《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到最新的《世界是如此的小》,这些书籍中的文章被称为“科学美文”。为什么叫“科学美文”?方舟子说:“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文章不仅介绍科学知识,而且讲解科学方法,阐明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有科学性,而且有文学性、思想性,往往还有趣,希望能让人们领会科学之美吧。”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附:采访原文

 

1,  能否聊聊您做科普工作的经历,从什么时候,因何而开始?

 

那是1993年,当时我还在美国读书,有一个中文网络留学生们在用。有基督徒在那里张贴攻击进化论的传教文章拉人入教,我就针锋相对地写了一批普及进化论的文章,就这么开始了科普工作。1996年,一个香港编辑联系我,让我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写一本科普进化论的书在香港出版,那是我出的第一本书。1998年,我出国八年后第一次回国,发现国内伪科学还很盛行,觉得很有必要也在国内做科普,从那时起就定期在国内报刊上开专栏发表科普文章了。

 

2,  对于科学的来源,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西方的,也有人认为其实是现代的,只是最开始在西方兴起而已,您怎么看?

 

科学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亚理斯多德是其集大成者,一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初一批科学家发现了系统观察和实验方法,以伽利略为代表。一旦古希腊的理性与文艺复兴科学家的实证结合起来,科学就诞生了。所以科学是起源于西方的,但并不专属西方,而是属于全人类。

 

3,  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中也有大量的科学探索,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中有对大自然的探索,但是没有科学探索,因为要用到科学方法,才称得上是科学探索。科学方法指的是“观察-假说-验证”的方法,这是伽利略等人发明的,中国古代没有。经常被拿来作为中国古代科学贡献的那些例子,有的属于数学研究,有的属于天文观测,有的属于技术发明,都不是科学探索。

 

4,  最近一年来,因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问题,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些属于玄学、哲学,不是科学,也与科学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了解这些概念属于文化素质,不属于科学素质,将文化与科学混为一谈,是荒唐的,说明制定这个基准的专家本身就缺乏科学素质。

 

5,  您觉得当前国内科普工作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成果或者缺陷?

 

当前国内科普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合格的科普工作者,指导、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往往自身就缺乏科学素养,甚至反科学,例如经常被媒体当成科普界权威的“科学文化人”其实都是一些反科学、支持伪科学的人,还要指点公众“科学是什么”,这不是很滑稽吗?科学家本来应该是科普主力,但国内科学家往往写不好普及文章。这就导致了懂科学的写不好文章,会写文章的不懂科学的矛盾。国内科普出版相当程度上是靠翻译、引进在支撑的。翻译质量的好坏且不说,翻译是代替不了科普原创的,只有原创才能贴近中国社会,而目前是欠缺的。

 

6,  您在科普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和科学素养有关、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引起最大争议的科普工作应是批评中医和支持转基因技术这两件事了,为此受到了很多攻击。普通公众对此有误解,可以理解,奇怪的是一些从事科普的人也不能理解。

 

7,  一直有人说,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究竟不高到什么程度?

 

中国科协十几年前开始每隔几年就调查一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有科学素养的中国公众比例从1%上升到6%。这十几年来科普工作较受重视,公众科学素养应该有所提高,但是不是有如此大的提高,我是很怀疑的。这个调查方法采用的是美国的方法,不一定符合中国实际。比如美国由于宗教的影响,接不接受进化论就成了是否有科学素养的金标准,但中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否能科学理性地看待本民族的传统医术(也就是所谓中医),是衡量一个中国人是否有科学素养的金标准,按这个标准,有科学素养的中国公众比例估计连1%都不到。

 

8,  您觉得国人科学素养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中国没有科学理性传统,科学、逻辑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先天不足,所以迷信盛行。在中、高等教育中,又只是教科学知识,不教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就难以识别真假科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加大科普力度,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才有可能提高国人科学素养。

 

9,  能否谈谈《世界是如此的小》这本新书,这是您第几本科普书籍?有何特别向读者推荐的东西呢?

 

这是我的第二十一本科普书籍,是我第三本科学小品文(现在也叫科学美文)的结集,前两本是《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大象为什么不长毛》。这些文章的特点是不仅介绍科学知识,而且讲解科学方法,阐明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有科学性,而且有文学性、思想性,往往还有趣,希望能让人们领会科学之美。

 

 

谈毒性不谈剂量是耍流氓吗?

2017年4月16日星期日

每次谈起食物或药物的毒性,就总有人故作深沉地说:“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据说这句话最早是“食品科普”作者云无心说的,至少是他推广开去的。云无心是学化工出身的,后来改行研究怎么把食品打出泡沫出来。也许在云无心熟悉的化工、食品泡泡领域谈什么都要谈剂量,但是在毒理学领域却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对一种物质的毒性都研究得很清楚,知道它能对人产生伤害的剂量关系,当然是很理想的,但是在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

 

谈起一种食物、药物的毒性剂量,通常是指能让人中毒的剂量,特别是能让人死亡的剂量。这个剂量一般用半致死量表示,意思是做动物实验的时候,能让一半的动物死亡的那个用量。为什么看的是一半动物死亡的量,而不是第一只动物死亡或所有动物死亡的量呢?这是因为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对毒素敏感,有的不敏感,所以就取了让一半动物死亡的量作为标准。我们不能拿人做实验,所以就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广到人身上。其实由于动物和人存在着解剖、生理差异,这种推广并不是很合适,只能作为参考。半致死量一般用毫克/千克体重表示,例如对大鼠来说食盐的半致死量是3000毫克/千克体重,如果人也是这个量,意思就是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如果一次吃下180克食盐,有一半可能会被毒死。

 

当然,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吃下那么多的食盐,否则还没毒死先被咸死了。对很多食物、药物来说,半致死量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我们关心的不是急性中毒被毒死,而是慢性的毒性、不良反应。比如我们关心的是,盐吃得太多会对人体造成的慢性伤害,例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个剂量是不知道的,很可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限值,过了这个量就会增加风险,少于这个量就不会,而是摄入的量越多,风险越大。权威部门建议的食盐限量,例如一天不要超过5克,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认定,是考虑到人体对食盐的需求量做出的权衡。所以,当我们谈到食物的慢性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时,经常是没有说明剂量的,但是不能因为不谈剂量就说是耍流氓,就否认食物的慢性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时候没能给出剂量,是因为对某种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研究。比如很多中药的不良反应,都只是在临床上发现了病例,做了报告,但是对要达到多大的量才会出现不良反应,还不清楚。但是也不能因为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深入,就否定初步的结果,把起始的研究都当成是耍流氓。即使是初步的研究结果,也能引起人们对某种物质毒性的警戒,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非没有意义。

 

还有的物质,人们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知道它并没有一个最低剂量,而是极其微小的量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例如,对砒霜的中毒剂量我们是知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很小剂量的砒霜就可以放心地摄入,微量的砒霜虽然不会让人立即中毒,但是它的成分砷进入人体后难以再排出去,会积蓄下来,所以即使每次只摄入微量的砷,日积月累,还是会让人中毒。又如马兜铃科中草药含有马兜铃酸,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没有最低剂量的,哪怕只摄入一点点,哪怕只吃过一次,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只不过一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去谈剂量,是没有意义的,是很误导人的。

 

可见,所谓“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其实是不懂装懂,是在贬低、无视人们对毒性的认识,发明这个说法的人,才是在耍流氓,而且很害人。

 

2017.4.2.

蕨菜究竟会不会致癌?

2017年4月5日星期三

很多人都喜欢吃蕨菜这种野菜,认为是美味。关于吃蕨菜会致癌,最好不要吃的事,我在各种场合说过好几次了。最近,有一个叫朱毅的中国农大副教授,在央视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微信公众号上都“辟谣”了,说是蕨菜可以放心地吃。这个副教授喜欢做所谓“科普”,但是说话、写文章一向颠三倒四的,让人不知所云。她为吃蕨菜辩护的理由,也是东拉西扯不知想说明什么,我归纳一下,她的意思大概是说蕨菜虽然含有致癌物,但是吃致癌物不等于会让人致癌,所以呢就可以放心地吃了。

吃致癌物当然不等于就会致癌,然而如果因此就可以放心地吃的话,还去划分、研究致癌物干什么呢?划分致癌物的目的,是要警示人们小心,而不是反而把含有致癌物当成了放心地吃的理由。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致癌物分成五类,蕨菜被分为2B类,意思是有限的证据表明它可能致癌。有些人说,咖啡以前也被归为2B类,和蕨菜是同一类致癌物,既然我们可以放心地喝咖啡,也就可以放心地吃蕨菜。其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类,只是根据证据的强弱来划分的,而不是根据致癌的严重程度,被划入同一类,只是说它们致癌的证据的证明力差不多,而不是说它们致癌的程度是一样的,是不能拿来相互对比的。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只是不定期地评估致癌物,每年评估那么几种,已经评过的很少及时更新,这就导致对很多物质的评估是过时的。例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在1991年把咖啡评为2B类致癌物的,而过了25年,他们才给咖啡平反,不再把它当成致癌物。他们对蕨菜的评估是在1987年,也就是30年前做出的,那个时候对蕨菜致癌的研究刚刚起步,证据非常少,所以被评为2B级。之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蕨菜能够致癌,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没有再根据新的证据对蕨菜的致癌性重新评估,所以是严重过时的。

蕨菜致癌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蕨菜里头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叫欧蕨苷,实验表明蕨菜提取物和欧蕨苷都能够对细胞中的DNA造成损伤,诱发癌变。第二是动物实验的证据。用蕨菜喂牛,能让牛的膀胱长出肿瘤;喂小鼠,能让小鼠得白血病和胃部长肿瘤;喂大鼠,能够让小肠、膀胱长肿瘤。例如,在一个动物实验中,让蕨菜占大鼠食物的一半,喂了四个月后,所有大鼠的回肠都长出肿瘤。用欧蕨苷做实验,也能让实验动物长出肿瘤。第三是流行病学调查的证据,也就是对人群做调查、对比。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有食用蕨菜的饮食习惯,除了咱们中国某些地方,还有亚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蕨菜经过加工、烹饪后能够消除一部分致癌物,但是不会完全都消除掉。对日本、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调查表明,食用蕨菜会增加患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有研究算出每天吃蕨菜致癌风险增加了1.68倍,偶尔吃蕨菜致癌风险也增加了53%。也有研究认为,每天吃蕨菜的人,要比不吃蕨菜的人,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增加了5~8倍。

有一些地方没有食用蕨菜的饮食习惯,但是因为这些地方野外蕨菜植被很丰富,结果这些地方的人得某些癌症的风险也比较高,这是因为蕨菜中的致癌物会污染地下水,蕨菜的孢子会被人吸进体内,而且牲畜吃了蕨菜以后,蕨菜中的致癌物转移到牲畜的奶中、肉中,又被人吃下去。研究发现,奶牛吃了蕨菜以后,8.6%的欧蕨苷会进入牛奶中。生活在蕨菜植被丰富的地方的人,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至少是其他地方的2倍。

可见,近年来关于蕨菜致癌的研究是非常多的,证据也是相当充分的,如果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事隔30年再评估蕨菜,应该会重新分类,至少会把它评为2A类致癌物。中国农大副教授本来就喜欢不懂装懂乱做科普,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经常漠视公众健康,经常干与它的职权不符的事,所以公众更需要多接受专业的科普,增加识别能力,免得受到伪科普、伪辟谣的误导,危害自己的健康。

 

2017.3.17

杜诗解读:春望

2017年4月4日星期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要准确理解这首诗,需要了解一下它的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第二年即攻陷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听到消息后,安顿好家人,一个人去灵武投奔肃宗朝廷,在途中被叛军俘虏,解送至长安。因为官太小,杜甫没有被囚禁,但也没法离开。这首诗就是第二年春天他在长安写的。

因为这个背景,也导致了对这首诗的误读。开头“国破”两字,常常被解释为国都沦陷。这个解释是不妥的。“国”在古汉语里的确有国都的意思,但是它最常用的意思是国家。除非有上下文意思可资辨析,在有歧义时我们最好尽量按最常用的意思理解。前人用“国破”一语,通常指国家覆灭,例如《齐国策》:“王蠋曰:国破君亡,吾不能存。”晋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唐诗中的“国破”也是这个意思,例如:“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李商隐《牡丹》)“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杨乘《吴中书事》)“楚王辛苦战无功,国破城荒霸业空。”(胡曾《细腰宫》)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杜甫做此诗时人在沦陷中的长安,就认为他说的“国破”与众不同指的是国都沦陷。把“国破”解释为“国都沦陷”还有两个不通之处。第一,“国破山河在”,“山河”是作为“国”的一部分出现的,应指全国山河,而不是指国都中那点山河。第二,下联的“城”指长安,如果上联的“国”也指长安,那就重复了。

只有把“国破”理解成国家覆灭而不只是国都沦陷,才更显得开篇第一句的悲壮,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国破山河在”,国家覆灭了,但是山河还在。不管国家如何兴亡,山河是永恒的。但是国家如果只剩下了山河还在,也可知已经破败到了何等程度了。而山河还在,国家就还有复兴的希望。不管国家如何兴亡,时间也是永恒的,四季照样更替,春天不会因为国家覆灭就不会来,但是沦陷中长安的春天与往常不同,草木特别繁盛,远远望去整座城池犹如深陷草木之中,然而这是不正常的,因为城池不是野外,即使是春天也不应该有这么多的草木,有这么多的草木意味着城荒了。“城春草木深”,不是在欣赏春天的欣欣向荣,而是在暗示战乱导致长安城的荒凉。

“感时花溅泪”,春天本来是赏花的时节,但是因为感慨时局,看到花上的露水,觉得就像是人溅下的泪水。“恨别鸟惊心”,春天本来也是赏鸟的季节,但是因为怅恨别离,听到了鸟叫,却只觉得心惊胆战。是什么样的时局、别离让人表现得如此反常呢?后面的两句就是答案:时局是“烽火连三月”,春天来了,战火却连续不断;别离是“家书抵万金”,因为战火,家书难寄(所以一封家书的价值简直抵得上黄金万两),音信不通,让人担心家人的安危。这样的时局和别离让人悲哀、忧愁,忍不住要挠头,本来已经苍白的头发,越挠越稀疏、越来越只剩下短发,简直要插不上簪了(那时候的男人也是要篦发插簪的)。虽然国家还有望复兴,但我已年老(其实当时诗人才45岁)),可能看不到了。

这首诗题为《春望》,诗中也用一系列表示春天的常用语汇(“草木”、“花”、“鸟”、“三月”)来表现自己的确是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眺望,但是和通常咏春的诗歌不同,丝毫没有春天的喜悦,反而充满了秋天般的伤感。国破家亡之际,是无心赏春的。这是春天里的秋天。

按:“连三月”是什么意思,向来有争议,有的解释为接连三个月,有的解释为连接两个三月(即从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其实“三月”是用来指明战乱发生的时间,紧扣“春天”主题。杜诗中经常用“三月”表示春天,例如:“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春水》)“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绝句漫兴九首》)“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即事》)“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阙题》)“连”字的意思则与最后一个例子中的“雪连夜”的“连”相同。

 

20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