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的存档

美式育儿经:美国小学的饭菜

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

近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曝出食堂食材大量过期乃至发霉,成了一大新闻。有读者给我留言,希望我也谈谈美国小学是怎么向学生提供饭菜的。我就借这个机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女儿上的是加州的公立学校,所以我这里说的,不一定适合美国所有的学校。为了简单起见,我就直接说美国小学好了。

 

美国小学提供早餐,在上课前半个小时开始提供,上学早的小孩可以在那里吃早餐。不过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家里吃完早餐再去上学,所以只在学校吃一顿午餐。学生可以吃自己从家里带去的午餐,也可以吃学校食堂供应的午餐。美国公立学校学费、教材、习题等等都是免费的,都不用向学校交钱,只有在学校吃饭才需要交钱。学校会给学生一个账号,家长往里面存钱,吃多少扣多少。也可以不存钱,在当天交现金。

 

早餐一份$1.50,午餐一份$3.00,这是给学生的优惠价,比市场价低很多,应该是政府给了补贴。如果家长或其他人要在学校食堂吃,早餐一份是$3.00,午餐一份是$5.00。如果学生的账号里钱用完了,又没带钱,那么第一次允许免费吃。如果以后又再次发生没钱的事,学校也不会让你饿着,早餐可以免费吃麦片加配菜,午餐可以免费吃三明治加配菜。低收入家庭则可以申请全学年都免费在学校吃饭。我女儿的学校有大约10%的学生是可以在学校免费吃饭的。

 

每个月学校会发给学生一份菜单,上面写着每天供应的早餐、午餐样式,每天都不一样。例如今天的早餐主食有墨西哥早餐面包、三角形奶酪三明治、麦片三种选择,配菜选择一种新鲜水果或桃子罐头,新鲜水果有葡萄、梨、苹果、橘子、香蕉供选择,饮料则有1%脂肪牛奶、脱脂牛奶、无乳糖牛奶三种选择。午餐主菜有五种选择,分别是烤鸡块加全麦面包、奶酪比萨饼、意大利香肠比萨饼、厨师沙拉(含鸡蛋和奶酪)加小面包、奶酪三明治,配菜有新鲜水果、蔬菜和沙拉供选择,饮料比早餐多了巧克力脱脂牛奶。这样一顿饭,谷物、蛋白质、水果、蔬菜、奶制品这五大食物类群全都包括了,营养全面、均衡。

 

菜当然以一般学生都习惯吃的美式西餐为主,但也有别的菜系的,例如有墨西哥餐、意大利餐,甚至有橙汁鸡这样的美式中餐。学区有网站和App,上面详细地列着每样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为了健康,吃的谷物都是全谷物,喝的牛奶都是脱脂或低脂的。考虑到有的学生是素食者,所以每餐都有一样是全素的(可能含有牛奶和鸡蛋)。有的学生可能不吃猪肉,所以含猪肉的菜会特地注明。有的学生会对某种食物过敏,所以也注明了哪些菜含有可能的过敏原。学区有一个“儿童营养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给学生做饭,而不是外包出去,这样对饭菜的质量和安全才能控制。

 

学校的饭菜除了注意营养和健康,好不好吃呢?至少学生们是欢迎的。我女儿一开始是自己带午餐,后来是对着菜单看学校哪天的饭菜好吃那天就在学校吃,再后来就全改成在学校吃午餐了,因为每天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饭菜。

 

所以美国小学提供饭菜,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和方便着想的,不是为了赢利的,就不会想着怎么克扣、降低成本、多赚钱。这样的饭菜吃着放心。有人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地狱,那是夸大其词了,但美国社会对小孩的生活的确是非常重视的,那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的。

 

2019.3.13.

 

 

美式育儿经:父母能为他们的小孩做什么?

2019年4月8日星期一

我女儿现在在美国上小学。经常有人要我传授教育小孩的经验,或者介绍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差异。我不想把自己变成育儿专家,像某些人那样大谈自己怎么教育子女,何况教育是否成功,并不是现在就能看出来的,甚至也不是培养出一个“哈佛女孩”、“耶鲁男孩”就算成功的。至于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我倒是有些体会,以前也谈过一点。美国的基础教育当然并不是什么都好,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长处,作为借鉴。前几天我收到女儿学校发给家长的一份传单,题目叫做《父母能为他们的小孩做什么?》,我觉得很能体现出美国基础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我把它全文翻译了,供中国的父母们参考。

 

父母能为他们的小孩做什么?

 

每个小孩在某些领域都会有其强项,不管是数学;语文;物理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音乐;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领导力;体育;慈善;还是其他领域。为了帮助聪明的小孩发现他们最擅长做什么,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摸索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在家里:

 

一、关注你的小孩的评论和观察。

 

二、创造一个促进自我表达的环境。

 

三、帮助他开发在植物科学、照看动物、电子、木工、机械、法律、设计、手工等等诸如此类的方面的技能和兴趣。

 

四、鼓励他通过语言、诗歌、故事、歌曲、舞蹈、木偶、烹饪和手工来探索多种多样的文化之美。

 

五、促进探索和发现。

 

六、强调努力和过程而不是完美。

 

七、向你的小孩显示错误也可以是发现和学习的机会。

 

八、形成用积极的方式对待挫折和解决问题。

 

九、灌输帮助你的小孩理解和控制感情反应的方法。

 

十、促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一、展现如何服务于你的社区。

 

在社区:

 

寻找或创造机会,让你的小孩能够摸索兴趣和培养才能。

 

一、大学和社区团体:提供课后、周末、暑期和网上的强化项目。

 

二、导师和人才专家:能成为知识和启迪的向导和源泉。

 

三、活动和校外课程:能够培养才能和有助于与那些有共同兴趣的人建立友谊。

 

四、团体和个人项目或竞赛:能帮助建立持续一生的能力。

 

2019.3.9.

 

 

做西餐犹如做化学实验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

不久前我女儿从学校带回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用从网上找来的两个配方做两杯热巧克力,比较它们味道的不同。这两个配方都用到了相同的原料:巧克力粉、牛奶、糖、香草精、盐、水,但是用量不同,步骤也有些差别,味道当然也会有不同。究竟有什么不同,要等做出来品尝了。

 

只见女儿从食品储藏间拿出各种成分,又找出一套厨房量具,然后照着配方,量出各种原料的量。由于配方用的量是做四杯热巧克力,而她只要做一杯,所以还要做换算。美国菜谱用的都是英制单位,例如容积用的是杯、液体盎司、汤匙、茶匙,彼此的关系不是十进制,换算起来很麻烦,女儿一边算一边嘟囔英制怎么这么愚蠢,怎么不和全世界一样用米制。换算、量好了,根据配方的要求一步步混合,其中有一步需要放到炉子上加热,还要我帮忙。等两杯热巧克力都做好了,她各尝了一口,得出结论,一杯比较甜,一杯比较苦,她喝甜的那杯,我和妈妈喝苦的那杯。

 

整个过程很简单,却很有意义。她以前在学校上过烹饪课,但那是跟着老师做的。也在家里自己做过菜,但是是从网上视频学来的。而这是她第一次自己看着菜谱一步步地做,和做化学实验也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做化学实验,也是对着实验步骤,找来各种试剂、量具、仪器,一步步地往下做,看有什么结果。

 

的确,做西餐就像是在做化学实验。首先,西餐厨房就像实验室,要用到各种量具,例如量杯、天平、温度计、计时器,还有搅拌机、打蛋机、烤箱之类的仪器。其次,各种原料的用量都是比较精确的,烹饪的温度、时间也是精确的,烤箱要用多高的温度、多长的时间,都要精确设定。第三,按部就班一步步地来,每一步该做什么,都写得很清楚。第四,烹饪的原理是很清楚的。食品科学的研究已经到了分子的层次,为什么要这么烹饪,用什么样的配方、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可以做什么样的改进,都是研究得比较清楚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和做化学实验一样,具有可重复性,下次再做,结果不会有什么不同。甚至换另一个人做,结果也大致一样。这并不是否认经验的重要性,否则厨师就没有好坏之分了,但是不同厨师做同一样菜的差别不会太大。

 

以前西餐肯定不是这样“精确”、“科学”,而是和中餐一样的模糊,没有可操作性的菜谱,而是根据别人的经验或自己的摸索,凭感觉做菜。出现量化的菜谱应该是比较晚的事,各种定时、控温、电动的器具的出现就更晚了。但是中餐却没有与时俱进。很多中国人做了一辈子菜就没有用过菜谱。中餐菜谱里面也充斥着“适量”、“少许”、“火候”之类的模糊用语,即使有的菜谱对用量写得比较精确,也没见哪个中国人做中餐的时候真会拿出天平、量杯来称量,用计时器定时。写中餐菜谱的人自己都不这么做。真有人这么干的话,要被笑是书呆子的。结果就是可重复性太差,甚至同一个厨师做同一样菜,结果都不稳定,连咸淡都会有波动,因为放多少盐也是凭感觉放的。

 

小孩学做西餐,就跟做化学实验一样,只要严格按配方、步骤来,结果都不会差。这种精确化、程序化的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科学思维训练,并不仅仅是好玩。实验做得好的人,做西餐都不会差;反之,西餐做得好的人,做实验也容易上手。学做实验,可以从学做西餐开始。

 

2019.2.13.

 

 

减少多音字是大势所趋

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

这几天朋友圈在传一篇文章《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说是国家语文委员会最新规定,有些多音字的读音被取消,变成只有一个读音了。于是很多人纷纷谴责这是斯文扫地,有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还给国家语文委员会写了封公开信。逼得教育部出来辟谣,说这只是一个草案,还没有实施。

 

其实这些字词的读音早就被改了,并不是现在的事,也不是将来的事。例如以那篇文章一开头举的三个字的读音为例。我手上有一本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斜”只有xie2一个读音,没有xia2这个音。“衰”作为“衰弱”的意思时只有shuai1一个读音,没有cui1的读音,只有在“等衰”(等次的意思)这个词和作为“缞”的通假字时才读作cui1。“骑”只有qi2一个读音,没有ji4这个音。可见至少在十几年前,权威的词典就已经取消了这些字的异读了。

 

这些字的异读该不该取消呢?它们的异读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异读字的意思完全一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不过有人认为在古诗里要用异读,把“斜”读成xia2,把“衰”读成cui1,以此显得自己很有学问,而其实只是类似于孔乙己懂得“回”的四种写法的学问,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毫无意义,应该取消。另一种是异读字的意思不完全一样,例如“骑”作为动词时读qi2,作为名词时读ji4,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取消异读,可以讨论。“骑”在现在很少作为名词使用,都读成qi2不会引起误解,取消ji4这个读音也未尝不可。为了避免那些已习惯读做ji4的人被当成读错字,可以灵活一些,两种读音都保留,注明“也读作ji4”不就得了。如果一个字经常被读错,也不妨做为一个可以接受的新读法,没必要那么死板。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大家听得懂、不引起误会即可。英语词典一个词注明两种读法的并不少见,拼音文字尚且如此,何况汉字。

 

有人说,古诗就应该按古音来读。这么说的人,以为“斜”读作xia2,“衰”读作cui1,“骑”读做ji4,是古音,所以读唐诗要这么读。其实唐朝人并不是这么读这些字的,他们是怎么读的,古汉语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难道要等他们意见统一了再来读唐诗?而且,一首诗又不是只有这几个字,其他的字是不是也应该按古音来读?为什么其他的字要按今音读,就这几个字要按古音呢?

 

有人说,只有这样读才会符合平仄、才会押韵啊。例如那篇刷屏文章替古人纳闷:“我老人家费尽心思完成的押韵,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这么被改了?”但是,由于汉语语音的演变,今音与古音有了很大的不同,今人读唐诗不再都能感到符合平仄、押韵,是正常的,不是靠改几个字的读音就能改变的。例如“斜”字,它在唐朝属于麻韵,这个韵部的字现在的韵母大多变成了a,所以有时把“斜”读成xia2会觉得押韵。但也不尽然。麻韵里的“车”、“蛇”、“奢”、“遮”、“邪”、“爷”、“爹”等字的韵母现在都和“斜”一样成了e,那么为了押韵是不是还要给这些字再添加一个韵母为a的异读用于读唐诗呢?即使用了异读,也未必能够解决押韵的问题。例如“衰”字。你在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时把“衰”读成cui1,觉得才能和“回”押韵,但是这样一来,又和“笑问客从何处来”不押韵了,那么为了押韵,是不是还得把“来”读成“雷”?

 

至于平仄,就更不可能通过几个字的异读来符合,因为唐朝时候是有入声的,而普通话没有入声了,入声字是仄声,但是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变成了平声字,那就不可能再符合平仄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读成ji4而不是qi2的确才符合平仄,但是这句诗的第一个字“一”原来是入声字,现在是平声字,就不符合平仄了。那么为了读古诗时能够符合平仄,是不是还得恢复入声读法?是不是还要把“一”读成it才行?可见,那些认为古诗就应该按古音读,认为这样才符合平仄、押韵的人,自以为自己多有学问,其实是不懂装懂、附庸风雅。

 

新文化运动时一帮老古董反对白话文,否则他们的文言文就白学了。很多台湾人反对简化字,否则他们花那么多时间学繁体字就亏了。现在有些人反对减少多音字,也是出于同样心态。那个主持人不就在公开信里抱怨当初花了那么多时间记多音字白费劲了嘛。然而我们不能要求小朋友们都像主持人那样浪费时间记无意义的多音字,就为了在读那几首常见唐诗时显摆一把。为了减少学习语文的负担,减少多音字就和使用白话文、简体字一样,都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2019.2.20.

 

 

纪念《北京晨报》停刊:我与《北京晨报》

2019年1月9日星期三

(《北京晨报》今年起停刊。该报2018年7月庆祝创办20周年时,向我约稿,这是我当时写的)

 

我第一次见到《北京晨报》,是在大约十三年前我刚到北京生活不久,有一次去居家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因为顾客多需要排队,就去翻了翻放在等候区的报刊,发现报纸只有一份,也就是《北京晨报》。匆匆读了,第一感觉是这份报纸办得很亲民。

 

我后来和《北京晨报》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主要是接受其专访。从2010年起至今,我接受过《北京晨报》专访多达近30次,是国内报刊对我专访最多的。我对国内不少报刊的印象并不好,往往是接受过其一次采访后就不愿意再接受第二次,主要原因是其记者太不专业,不仅不能如实报道我的话,有时甚至故意歪曲、捏造我的话。被我列入拒绝接受采访“黑名单”的报刊不少,其中不乏比《北京晨报》影响力大的。

 

但是我对《北京晨报》的采访从来不拒绝,因为知道他们会如实报道我说的话,值得信任。这些专访大多是通过电话进行的,记者能根据采访录音比较忠实地记录我的言论,几乎没有出过差错,这是很难得的,在我打过交道的记者中很少遇到。这就是专业的表现。

 

在2014-2016这段时间,由于一名现在已落马的高官从中做梗,我在国内的自媒体账号全部被关闭,连带着传统媒体记者也以为我被“封杀”,不敢再来采访我。但是在这段时间,《北京晨报》一如既往对我做了多次专访,成了我在国内媒体发声的主要渠道。当时我已很少回国,电话采访不便,主要是通过微信做文字采访,我的答复基本都能全文登出。虽然这些专访主要是关于文化方面的,并不涉及敏感话题,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对我进行专访还是需要勇气的。2016年之后,随着那名高官的落马,我在国内的自媒体账号逐渐都恢复了,我更不觉得有接受传统媒体采访的必要,多数采访请求我都是拒绝的,但我仍然乐意接受《北京晨报》的采访。

 

有专业素养,又有勇气,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关键,也是我对《北京晨报》的期许。

 

2018.7.15

 

附:我历年接受的《北京晨报》采访

 

方舟子:养生热充斥伪科学(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0年5月14日

方舟子:养生不如保健 生命如何安康(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0年06月06日

方舟子:我在美国买降价书,北京晨报2010年11月14日

2010,不应忘掉的这些字:诚,北京晨报2010-12-22

方舟子:学术打假如何更给力?(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1-01-20

打假斗士是怎样炼成的(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1年03月29日

方舟子:书多也会引起头疼,北京晨报2011-06-18

常识远离大众 方舟子:知识分子参与科普不够(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 2011年07月26日

专访方舟子:别让气功神话卷土重来(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2-05-28

方舟子:公平理性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2.07.20

方舟子:搞笑背后的科学素养(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2年09月27日

专访方舟子:去火星,你被忽悠了吗?(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3-05-21

方舟子:别让图书营销伤了读者(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3.8.1

方舟子谈新《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书应更重公益(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3年09月24日

方舟子:中国不是遗传学概念(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3-11-14

方舟子:科幻不等于科学(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3-11-19

方舟子:别把名人当权威(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3年11月28日

方舟子:没必要拔高中国美食(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4年05月15日

方舟子:学术出版混乱 垃圾专著误国误民(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4.8.12

专访方舟子:别把学术论文当买卖(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4年10月14日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打假是另一种科普(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5-02-11

方舟子:今天我们该怎样谈环保(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5.3.6

读书日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少读人文,老读科学(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5年4月23日

北京晨报采访方舟子:每个人应有自己的成功标准(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5.6.15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2016年,我的期许,北京晨报2016年2月12日

方舟子访谈:人工智能多可怕?(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6.3.15.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其实我是科普作家(记者 周怀宗),北京晨报2017年04月16日

方舟子:纸质阅读还有未来吗?,北京晨报2017.8.30

 

 

美国中期选举谁赢了?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

11月6日是美国今年的大选日。美国总统四年选一次,上次是2016年选的,才过了两年,所以今年就没有轮到选总统,下次选总统要再过两年,今年的选举在中间,所以叫做中期选举。中期选举除了选地方官员、议员、公投当地一些议案,还要选联邦众议员和参议员。美国众议员两年选一次,这次就要全部重选,而参议员六年才选一次,这次就只有三分之一参议员轮到重选。

 

川普的名字并不在这次的选票上,但是川普说了,这次选举实际上是对他执政两年的信任投票,不停地去各地给共和党候选人站台,说看在他的份上,共和党一定会大获全胜。投票日那天,有机构派人在投票站对那些刚投过票的人做民意调查,发现的确大部分人(占三分之二)是冲着川普去投票的,为了支持他或者反对他。本来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是共和党占多数,当天开票的结果,民主党夺过了众议院,成为众议院的多数党,共和党只保住了参议院。但是投票结果出来后,川普却在推特宣布自己大获全胜了。

 

为什么民主党夺过了众议院,川普还认为自己赢了,而且还是大赢,他没有说明理由。但是既然川普说了自己大获全胜,川粉们也就要跟着说共和党大获全胜。其中有一个以前在中国当记者的华人川粉曹长青,替川普辩解说:“共和党输了众议院,川普总统却推特说成功,因总统所属政党输掉众议院是美国常规,过去84年只有三次例外,这次只是共和党没创造奇迹而已。”没创造奇迹就叫成功,这种逻辑我们是不懂的。而且总统所属政党保住众议院并不是奇迹。此人说过去84年只有三次保住,这个完全就是造谣了。过去的84年美国总共举行了22次中期选举,总统所属政党保住众议院的并不是只有三次,而是有8次,分别是1934年、1938年、1942年罗斯福总统的民主党保住了众议院,1950年杜鲁门总统的民主党保住了众议院,1962年肯尼迪总统的民主党保住了众议院,1966年约翰逊总统的民主党保住了众议院,1978年卡特总统的民主党保住了众议院,2002年小布什的共和党保住了众议院。有人可能会说,22次中期选举,只有8次保住众议院,说明多数情况下还是会输掉众议院啊?其实剩下的14次中期选举,还有7次众议院本来就在反对党手里,执政党没有夺过来而已,无所谓保没保住。只有7次是总统输掉了众议院。所以历史地看,总统输掉众议院的概率比保住众议院的概率还低,川普把自己和中期选举绑在一起,却输掉了众议院,当然不能算成功,只能算失败。

 

点票到现在,民主党已经从共和党手中夺过了38个众议院席位,共得233席,共和党只有200席。还有纽约州的2个席位因为票数非常接近,还不能确定谁赢,但是其中有1个是民主党领先,所以民主党最终很可能从共和党手中夺过39个席位,共得234席。历史上的中期选举,在野党平均从执政党夺过29个众议院席位,这次民主党夺过的席位已经超过历史平均数10席,可以说是大赢。至于共和党保住参议院,而且还多出两个席位,这是意料中的,因为这回民主党运气不好,轮到重选的民主党参议员比共和党多得多,而且有好几个是在川普高票当选的州,失利几乎是必然的,能把内华达州、亚利桑那的参议员从共和党那里夺过来,减少了损失,是意外的惊喜。民主党本来就是参议院的少数党,再丢两个席位,影响并不大。

 

前面说了,除了联邦议员选举,这次的中期选举还要选地方官员,例如州长、众议员。这次民主党从共和党手中夺过了7个州长,夺过了6个州议院,夺过了至少350个州议员。这些对民主党来说也是很大的胜利,直接影响到未来的选举,因为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完了之后要重新划分选区,很多州的选区划分是由州议院和州长控制的,执政党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划区。民主党把州长、州议会夺过来,至少避免了被共和党做不公正划区。

 

别的总统丢了众议院,只是让他的执政变得困难,对他本人的前途没什么影响。但是川普就不同了。他现在一大堆丑闻,涉嫌跟俄国勾结,涉嫌妨碍司法,涉嫌给封口费,涉嫌腐败,等等。众议院有各个委员会,他们有调查权和传唤权。以前共和党控制着这些委员会,对川普的丑闻都不做调查,甚至还包庇,现在民主党控制了委员会,就可以发起对川普的调查,传唤他的文件,例如他的报税、生意情况,就没法再隐藏着了。接下来的两年,众议院肯定有好戏看。所以川普输掉了众议院,是很悲惨的一件事。

 

2018.11.22

 

 

怎样判断性侵指控是否可信

2018年10月4日星期四

最近有一起性侵案比刘强东案还要引人注目。美国联邦法官卡瓦诺(Brett Kavanaugh)被川普总统提名担任美国最高法院法官。根据美国宪法,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需要经过参议院表决确认。参议院目前由共和党控制,为了赶在11月份中期选举之前完成任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仓促地完成了对卡瓦诺法官的听证,就要交给全体参议员表决而且很可能通过,突然爆出了大新闻,一个叫克里斯汀·布雷西·福特(Christine Blasey Ford)的女心理学家指控,在1982年夏天她15岁的时候,17岁的卡瓦诺酒后试图强奸她未遂。布雷西博士(这是她在学术界用的称呼,媒体根据其夫姓也叫她福特博士)叙述的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当时她在马里兰州Bethesda的一所女校上学,卡瓦诺在附近一所天主教男校上学,两所学校的学生经常一起参加派对。1982年的夏天,布雷西几乎每天都去位于Chevy Chase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游泳和练习跳水。有一天晚上,她游泳完了之后,去Chevy Chase和Bethesda一带的一所屋子参加一个小型的派对。她记得参加派对的有4个男生:卡瓦诺、佳吉(Mark Judge)、P.J.(P.J.Smith)和一个她想不起名字的男孩。她记得她的闺蜜英格哈姆(Leland Ingham)也去了。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去的。她到的时候,人们正在一楼的小起居室喝啤酒,卡瓦诺和佳吉看上去已经喝醉了。她只喝了一瓶啤酒。傍晚的时候,她走上一个狭窄的楼梯到二楼去用卫生间。她走到二楼的时候,不知被谁从后面推进一个卧室。卡瓦诺和佳吉进了卧室,关上门,把屋内放的音乐调大声。她被推倒床上,卡瓦诺压到她上面,浑身乱摸,想要脱下她的衣服,但是一方面因为喝得太醉,一方面因为她外衣下面穿的是连体游泳衣,脱不下来。她大声喊叫,卡瓦诺捂住她的嘴,让她几乎窒息,感到要被杀死。卡瓦诺和佳吉都在醉醺醺地笑。佳吉两次跳到床上,最后一次跳的时候,把卡瓦诺震得从布雷西身上滚落,她得以逃脱,跑进卫生间反锁门,听到卡瓦诺和佳吉一边笑着一边大踏步走下楼梯。她等到没人上楼的时候,离开卫生间,跑下楼梯,穿过起居室,逃到了大街上。

 

很多人和川普一样,听到这个指控的反应是:如果有人试图强奸你,当时怎么不马上报案?等到36年之后再出来指控,不知道具体时间、地点,什么证据都没有,肯定是假的,是民主党要败坏卡瓦诺名声、阻挠其顺利当上大法官的阴谋……

 

这么说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党派偏见的话,就是因为对性侵案件太无知。绝大部分的性侵案件都没有报案,很多性侵案件是时隔多日、多年以后才报案或出来指控,特别是未成年女孩遭遇性侵时,往往选择沉默。时隔多年后某些细节会变得模糊,创伤受害者的选择性记忆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会对创伤的过程记得特别清楚,不需要特地去记,想忘也忘不了,其他较不重要的需要特地去记的细节例如具体日期、地点就被忽略、遗忘了。大部分的性侵案也不会有直接的证据。难道我们能说大部分的性侵案都是报假案?报假案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有统计发现假案大约只占性侵案的2%~5%。

 

那么,当有人出来指控某人30多年前试图强奸她,不能提供直接的证据,而被指控者又矢口否认,我们该相信谁呢?

 

有些人,一见到性侵案,马上就怀疑指控者报假案、是为了某种利益诬陷被指控者,特别是被指控者有权有势有钱的话,这些人就更是站在他们一边,想出了种种理由为被指控者辩护,以前为刘强东辩护,说他遭遇“仙人跳”,现在则为卡瓦诺辩护,说他被民主党陷害。这种人,我姑且叫他们“性侵嫌犯维护者”。

 

还有些人,坚决相信那个和自己属于同一个政治派别的人。例如川普的狂热支持者,他们坚决相信卡瓦诺是被冤枉的,布雷西是“民主党骗子”;而他们同时又坚决相信那三个指控克林顿多年前性侵过她们的女人,对川普在和希拉里辩论时把这三个人请去当前排观众一事叫好。

 

但是对一个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性的人来说,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却不能被自己的政治屁股决定了脑袋。当我们判断一起性侵指控是否可信时,应该做理性的分析。

 

指控者是不是实名?如果指控者是匿名,又不能提供可查证的信息,那么可信度就不高。并不是说匿名的指控就不信,很多人因为担心自己的生活被搅乱、人身受到威胁而选择了匿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匿名让人难以查证,也就让人难以相信。共和党参议院委员会放出对卡瓦诺的两个匿名性侵指控,就没有什么可信度,让人怀疑是故意放出来要把水搅浑的。

 

如果是实名的指控,我们就可以去了解指控者的教育、工作、家庭背景,这有助于让我们判断指控者的可信度。布雷西本科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Pepperdine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硕士、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受过很好的教育;目前是帕罗阿托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心理学家,有很好的职业;2002年与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结婚至今,有两个小孩,有很好的家庭。很难想像这样的人会去诬告一个无怨无仇的法官。出来指控已经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麻烦(据布雷西说因为受到人身威胁全家不得不躲起来),更不要说如果是诬告事情败露之后工作、生活就全完蛋了,代价太大。她没有理由去撒这个谎。

 

当然不排除会有人因为道德败坏铤而走险。所以我们还要了解其人品。根据媒体的报道,布雷西的同学、同事、朋友都称赞她为人诚实、作风严谨,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科学家,那么就更不像会是去诬告别人的人。

 

如果指控者在公开指控之前,已经私下跟别人说过,那就很可信,说得越早越可信,最可信的是被性侵之后不久就向人透露。但是布雷西很长时间都没有向人透露过被性侵的事(这在性侵受害者中也很常见),她说是因为她当时想要说服自己毕竟没有被强奸成,不如忘了这件事,还担心父母因此知道她跟一帮男孩喝酒。这个说法也可信。布雷西在几个月前联系过闺蜜英格哈姆,问是不是曾经向她倾诉过自己被性侵,英格哈姆回答说“没有,否则我会记得的”。这个举动反而让我觉得布雷西不是在作假,否则她没必要去问英格哈姆,是由于不确定自己有没有透露过才会去问。但是布雷西的丈夫和她的三个朋友都宣誓作证布雷西分别于2002年、2013年、2016年、2017年在不同场合向他们披露过自己小时候被卡瓦诺性侵,2012年布雷西接受心理治疗的医生记录也记载了这件事,这些都证明布雷西不是现在为了阻挠卡瓦诺当大法官而临时编造了性侵故事的。布雷西在今年7月初从媒体读到卡瓦诺有可能被川普提名作为大法官人选后,就写信给其选区的议员报告自己曾经被卡瓦诺性侵,那时候卡瓦诺只是媒体披露出来的四个大法官候选人之一,没人知道他最后会获得提名。

 

如果指控者所属的被性侵经过过于离奇,那么就值得怀疑。但是布雷西所述是很普通很常见的性侵案,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那时候女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还没那么强、社会上对性侵案没那么重视,这种聚会性侵案更常见。连有些卡瓦诺的支持者都说,卡瓦诺只是犯了男孩都会犯的错误,这么说当然是在污蔑男孩,但是也说明他们承认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指控并不离谱。

 

做虚假指控的人一般不愿意联邦调查局(FBI)介入,因为报假案很容易被FBI识破,而向FBI说假话属于犯罪,很可能被追究。但是在共和党参议院不愿意让FBI介入时,布雷西主动要求FBI做调查,这点也有助于人们相信她。

 

报假案的人由于担心通不过测谎,一般是不愿意去接受测谎的。布雷西主动要求做了测谎,测谎结果是她说假话的概率为0.002,如果概率低于0.05就被认为说的是真话。测谎的可靠性有争议,但她能主动要求并通过测谎,同样有助于人们相信她。

 

对布雷西不利的是,她提到的三个证人,佳吉、P.J.和英格哈姆都说不记得有过这次聚会,没有人证。但是那是30多年前一次小型的聚会,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不记得是正常的。所以P.J.和英格哈姆说不记得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性侵案发生过的话,佳吉应该记得,但是他是同谋共犯,为了不承担责任,也只能说不记得(说不记得比断然否认保险,不会被证明说假话,是常见策略)。布雷西事先已联系过英格哈姆知道她不可能作证,但是还是把英格哈姆列为聚会参加者,正说明布雷西很诚实,否则她完全没有必要把英格哈姆扯进来。

 

不过,布雷西有的说法还是能被印证的。她说被性侵这件事对她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她的同学也回忆说,以前布雷西很喜欢交际、参加各种聚会,在1982年夏天之后突然就参加得少了。布雷西在听证会上说,她在被性侵之后的6~8周后,在当地一家超市遇到在那里打工的佳吉,他见到她显得很紧张、装不认识。后来有人从佳吉以前写的回忆录里翻到了佳吉说自己在1982年的夏天为了挣参加橄榄球夏令营的费用在当地一家超市打工几个星期。卡瓦诺的挂历注明橄榄球夏令营8月22日开始,这样可以推断性侵大约发生于6月底、7月初。

 

性侵者往往是惯犯,如果还有别人实名出来指控,也可相印证。目前除了布雷西,还有两个人实名出来指控卡瓦诺。一个是卡瓦诺在耶鲁大学的同学,指控在一次喝酒派对上,喝醉了的卡瓦诺掏出阴茎放在她的面前。卡瓦诺的其他同学作证这个指控者为人诚实不会说假话。一个是声称她参加过卡瓦诺圈子的喝酒派对,酒后男生轮流性侵喝醉的女生,包括她本人也被性侵,但是她没有指控卡瓦诺性侵她,只是说卡瓦诺在场。另外,佳吉在大学时代的女朋友也出来说,佳吉跟她说过,他曾经参与酒后性侵女生的派对。

 

卡瓦诺说凡是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干不出酒后性侵这种事,但他的多名耶鲁同班同学都说他喜欢喝酒,酒后变得好斗、有攻击性,干得出那种事。

 

布雷西在听证会上的表现让人觉得很可信,不只是一般人这么觉得,福克斯电视台的主持人、共和党参议员、总统顾问康威甚至川普也都说布雷西的作证“可信”、“有说服力”,他们是卡瓦诺的支持者,连他们都说可信,那是真的可信了。当然,他们也说卡诺瓦的作证“可信”(所以他们继续支持他),不过这是同一个阵营的人的评价,没有意义。共和党大佬的策略是相信布雷西被性侵了,但是认为她认错人了,把别人当成了卡瓦诺,甚至还有两个人自告奋勇向参议院“自首”说是他们性侵了布雷西。

 

布雷西在听证会上念事先准备的陈述,因为我已经看过该陈述,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反而是她在回答民主党参议员和共和党请的职业检察官(因为共和党参议员不好意思自己提问,请了代理人)的问题时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印象:一是她就像在做完学术报告之后的问答部分一样,直接地回答了各种提问,甚至用神经生物学术语科普记忆理论(估计没多少人听懂),显得很书生气。即使有的问题明显是想要降低她的可信度的,她也直接回答了。例如,布雷西曾经向媒体说自己因为害怕飞行,不愿去国会作证,职业检察官问她是怎么来华盛顿的,她说和别人一样是坐飞机来的,检察官又说,她曾经多次乘飞机去开学术会议、探亲、度假,是真的吗?她回答说“是的,很不幸”。川普儿子当即在推特上嚷嚷“福特博士有选择性飞行恐惧”,暗示她说害怕飞行是骗人。其实飞行恐惧有不同的程度,有的是完全不敢飞行,有的是迫不得已才飞行,有项调查发现,飞机乘客中有25%有飞行恐惧,能说这些乘客都在骗人吗?

 

二是她主动纠正自己以前说得不准确的地方。例如她给参议员的信说她是被卡瓦诺推进卧室的,她在听证会上纠正说,因为她是被从背后推进卧室的,看不见是谁推的,不一定是卡瓦诺,也可能是佳吉。这个纠正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替卡瓦诺说话,降低了其“罪行”的严重程度,但是她还是做了纠正,说明她很诚恳、严谨,是抱着尽量要把事情经过搞清楚的态度。

 

卡瓦诺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则与布雷西形成了鲜明对照。对参议员的提问,他多次不做直接回答,而是闪烁其词、东拉西扯、答非所问。参议员问他有没有喝酒喝到断片儿,他却反过来问参议员:“你有过吗?”几名参议员都问他是否希望接受FBI的调查,要他直接回答是还是不,他都不做直接回答,一名参议员只好说:“我只好认为你的回答是‘不’。”他也默认了。很显然他是不愿意FBI调查的,但是又不敢明确这么说,因为原因很简单:他不是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名声受到玷污嘛,那么还自己清白的最好方式就是让FBI做调查,为什么又不愿意呢?最有意思的是有这么一段对话(为节省篇幅,只录大意):

 

卡瓦诺:我在高中、大学时从没喝醉过。

Hirono参议员:你在耶鲁的室友说你经常喝醉,酒后好斗。

卡瓦诺:我靠自己的努力上耶鲁法学院,它是最好的法学院,第一我刻苦学习,第二我打篮球。

Hirono参议员:你意思是你的室友说谎?

卡瓦诺:我刻苦学习,我还打篮球。

 

如果一个证人在法庭上这么顾左右而言他,那么就会被认为很不诚实。而在听证会上,卡瓦诺明显说了很多假话或误导人的话:

 

卡瓦诺反复地说,布雷西的说法已经被她提到的那三个证人否定了。其实那三个证人说的都是“不记得有这回事”,英格哈姆还说虽然她不记得,但是相信布雷西。这三个人只是没有支持布雷西的说法,但是并没有否定布雷西的说法,卡瓦诺身为法官,岂会不知道这二者的区别?

 

卡瓦诺说他作为天主教男校的学生,只和天主教女校的女生有交往,而布雷西上的女校不是天主教的,两人的社交圈没有交集,即使偶然在某个场合见过她也不记得了。但是他的高中同学作证,因为布雷西上的女校就在附近,他们经常和那个学校的女生交往。布雷西也说,她之所以认识卡瓦诺,是因为曾经和卡瓦诺的好友约会过几个月(为了保护这个人的隐私,她没说是谁,后来被别人根据布雷西的个人网页查出是在卡瓦诺的挂历记载上多次出现的Chris Garrett,外号Squi),卡瓦诺的朋友Tome Kane证实布雷西曾经和Squi约会,而且认识布雷西的哥哥。所以两人的社交圈是有交集的,卡瓦诺的朋友都记得她,卡瓦诺本人不可能不记得。

 

卡瓦诺拿出他在1982年夏天的挂历作为证据,说上面的记载表明没有过那样的一次聚会。实际上那个挂历有多个日子没有记录,存在有意无意漏记的可能,而且更关键的是,有的记载的聚会,正是布雷西描述的那种聚会,例如挂历一公布,我就在推特上指出,1982年7月1日记载“到Timmy家,和佳吉、汤姆、PJ、伯尼、Squi喝啤酒”,与布雷西描述的吻合。在听证会上,民主党参议员和职业检察官也都追问卡瓦诺这次聚会的情况,可见很容易就发现它可与布雷西说法相印证。当然这并不是说它就是布雷西说的那次聚会,只是说有类似的聚会。但是卡瓦诺为什么却拿挂历否认有那样的聚会?是不是因为他知道他没有把布雷西说的那次聚会写在挂历上?

 

卡瓦诺说他在1982年的夏天每个周末都去外地,工作日则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参加喝酒聚会。但是他的挂历否定了这种说法,例如它记载的7月1日喝酒聚会,就是发生在星期四,而不是周末。而且,佳吉的回忆录提到那个夏天他每周必醉,有4~7个晚上是和死党一起喝酒,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去超市打工,因为酒劲还没过去,很痛苦。

 

卡瓦诺说他没有不到法定年龄就非法喝酒,因为他是18岁才开始喝酒的,而当时马里兰州喝酒法定年龄是18岁。实际上马里兰州在1982年7月1日已把喝酒法定年龄提高到21岁,而且即使他当时没有注意到法律改变,他也才17岁(他出生于1965年2月)。喜欢喝酒的男生是对喝酒法定年龄非常注意的,以免被抓到。

 

卡瓦诺说他是靠自己努力上的耶鲁,没有靠任何关系。但是他的爷爷就是耶鲁校友,这层关系对美国私立名校录取至关重要,称为legacy。

 

卡瓦诺拒绝接受测谎,说测谎结果不会被法庭接受,但是他在以前的判决中却说测谎是重要的执法工具。

 

卡瓦诺的高中年鉴中对自己的介绍充满了醉酒暗示和性暗示。例如,说自己是“啤酒桶市俱乐部财务——非喝100桶啤酒不可”,两次提到看球赛,都问“究竟谁赢了”,暗指自己看球赛时喝酒喝断片儿了。但是在被参议员询问时,他矢口否认,发明了各种说法。例如,他的年鉴说自己是“沙滩周Ralph俱乐部最大贡献者”,Ralph是俚语“酒后呕吐”的意思,他却说指的是自己“吃辣的食物呕吐”。他的年鉴提到“魔鬼三角”,这个俚语指的是“二男一女群交”(他的同学证实了这个意思),他却说是一种三人喝酒的游戏(除了他没人听说过这种说法)。他的年鉴问“佳吉——你Boofed了吗?”,他说boof是放屁的意思,但当时上中学的人说,其实是“肛交”的意思,谁会去问别人“放屁了吗”这种小事?他的年鉴说自己是“Renate校友”,Renate是附近女校的一名女生,他的十几名同学都说自己是“Renate校友”、“如果要约会,找不到人就找Renate”,卡瓦诺说这是表示对Renate的友谊,但是他的同学作证说,这是暗示都和Renate发生过性关系(可能是开玩笑的)。

 

卡瓦诺说自己只是偶尔喝啤酒,有时喝多了点(他说喝多的意思是超过了酒驾标准),但是从没喝到断片儿。但是他的多名耶鲁同学作证说他不仅经常喝酒,而且酗酒,不仅喝啤酒,还喝烈性酒,会喝到断片儿,酒后会闹事。他的几名耶鲁同学都提到有一次卡瓦诺酒后砸一名同学的皮卡,事后拒绝道歉也拒绝赔偿。他的另一名大学同班同学说有一次卡瓦诺在酒吧喝醉了,由于一点小口角就把酒泼到一名顾客脸上,引起打群架,有一名朋友因此被捕。《纽约时报》找到当时的警察报告,证实了有这个事件。佳吉的回忆录提到卡瓦诺有一次喝酒喝晕过去,被参议员问到这事时,卡瓦诺说佳吉写的是小说,其实佳吉在书的前面说明了写的都是真事。连卡瓦诺以前自己也说过自己喝醉的故事,在2012年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到自己在耶鲁法学院读书时,曾经在凌晨喝酒醉倒在法学院的台阶上。

 

所以卡瓦诺在听证时说的假话是很容易证实的,可以说是谎话连篇,大大小小的谎话都说,有的撒谎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如果承认自己小时候胡闹,在年鉴上开下流玩笑,大家也可以理解,毕竟很多美国男孩在年鉴上那么干。但是他偏不,偏要撒这种既无必要也很容易揭穿的小谎言,说明他或者是个习惯性撒谎者控制不住自己,或者他根本不把宣誓作证当回事,不在乎被发现撒谎。在国会听证上撒谎(哪怕是很小的谎)是犯了伪证罪,但是共和党国会不会去追究他,这也许就让他觉得可以肆无忌惮,藐视法律。

 

迫于压力,在听证会之后,一直反对FBI做调查的共和党和川普终于同意让FBI调查,但是只给一周的时间。在一周内要查清楚30多年前的事是很难的,而且由于这只是背景调查而不是犯罪调查,FBI最终也只会罗列发现的事实,而不会给出结论。有人说对没法给出结论的指控要“无罪推断”、“疑罪从无”,这是误用了刑事审判的原则。刑事审判冤枉了无辜者后果会非常严重,所以要采取对疑犯有利的高标准,必须做到确凿无疑才能定罪。而像大法官任命这种事其实是工作面试,标准不同,只要认为指控可信,就可以不任命他。

 

也许我们永远没法证实卡瓦诺性侵了布雷西,但是卡瓦诺在听证会的表现已足以证明他不适合当大法官,这是因为:

 

第一,作为法官应该理性、冷静。普通人在受到批评、指责、指控时,可以发怒、失态,但是法官不能,哪怕受到了虚假指控。这是卡瓦诺自己也承认的。他在2015年对天主教大学法学院学生演讲时说,一名好法官应该能“控制情绪”、“在风暴中保持平静”。但是他在听证会上又哭又闹,完全没有达到他自己说的好法官的标准。

 

第二,作为法官应该没有政治立场、超越党派之争。虽然在实际上法官往往也有自己的政治、党派倾向(所以美国大法官经常被分成保守派、自由派),但是在表面上至少大家都认为不能公开表现出政治、党派倾向。这也是卡瓦诺自己承认的。他在2015年的演讲中说“首先和最显然的是,一名法官不能有政治党派立场”、“必须避免表现出任何派性”。他在此前的听证会上也说,最高法院永远不可以是党派机构。但是他在这一次听证会上抨击这是左派的阴谋、是克林顿集团的报复,对共和党参议员和颜悦色,对民主党参议员恶声恶气,毫不掩饰自己的党派立场,也完全没有达到他自己说的法官最首要、最显然的标准。

 

第三,法官必须十分诚实。人们可以容忍一名法官年轻时的错误、过失,但是不应该容忍法官为了掩盖年轻时的错误、过失而撒谎,特别是不应该容忍法官在宣誓作证时做伪证。也许卡瓦诺没有在性侵布雷西一事上撒谎(例如真的没有性侵布雷西,或者虽然性侵布雷西但由于当时喝酒喝断片儿不记得了),但是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他肯定是撒谎了,而且很容易证明。如果一名法官如此藐视宣誓作证却无需承担后果,如果做伪证的人不仅可以继续当法官,还可以晋升成大法官,那么宣誓作证还有什么意义?

 

共和党参议员会不懂对法官的基本要求?会看不出卡瓦诺是在做伪证?他们中很多人以前是律师、检察官,在法庭上身经百战,看惯了证人作证,岂会看不出来。但是只要FBI没有挖出对卡瓦诺致命的证据,共和党参议员还是会一致通过对卡瓦诺的任命的,因为这些人和川普的狂热支持者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党派立场先行,为了党派利益,不惜送一名性侵嫌疑人、做伪证者去最高法院。美国众议院在金里奇当议长之后、参议院在麦康内尔当多数党领袖之后,完全变成了不择手段、没有原则的党争机构,威信扫地。美国总统职位在川普上台之后,也威信扫地。现在就剩下最高法院还有威信,这还能维持多久?

 

2018.10.1

 

 

出国旅游怎么避免“受辱”?

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

关于“国人瑞典旅游受辱事件”,中国媒体的报道是这样的: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14日发布提醒说,近期有中国游客遭到瑞方公务人员粗暴对待。据了解,事情发生在本月初,曾先生带60多岁的父母到瑞典旅游,凌晨到达斯德哥尔摩一家旅馆,发现白天才能入住。原本只是求旅馆允许一家人在旅馆大厅椅子休息,对方却叫来警察暴力驱离,不仅殴打老人,最后还将一家三口凌晨扔进离斯德哥尔摩市区较远的坟场!事情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多次向瑞方提出严正交涉。但截至目前,瑞典方面仍未给出任何正面回应。】

 

瑞典媒体(《瑞典晚报》)的报道是这样的(公众号“北欧模式”翻译):

 

【在9月2日凌晨1点43分,一家青年旅馆打电话给警察,表示有三名中国游客没有预订客房,但拒绝离开旅馆,在旅馆大堂的沙发上坐着并一开始拒绝说话。后来游客表示他生病了,然而工作人员并不觉得他们看起来像是生病的样子,之后就发生了冲突。警官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当时的判断是,他们坐在那里就是在等天亮。”旅馆老板表示:“他们订错了日子,但我们当晚已经订满了。当时的情形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感到了危险,因为他们在言语和肢体语言上都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威胁。”“我们当时就叫了我们自己的保安人员,然而保安认为他们没有能力控制住场面,所以才打电话叫了警察。”旅馆老板还表示整个事件持续了很长事件。这家人在傍晚时分就到达了旅馆。一直到了12点之后工作人员才决定给警察打电话的。旅馆老板认为:“从旅馆方面说,我们觉得我们已经尽力去帮助这几名客人了,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接受我们的工作人员受到威胁,也不能让旅馆其他的客人被这个充满火药味的事件影响到。”】

 

瑞典华人网友的说法是这样的:

 

【朋友看了警察到之前的视频。那家人订的是50块一晚的budget青年旅舍,预订第二天中午12点入住,提前凌晨就到了,旅舍客满,一家人不肯走,非要呆在旅舍大堂大嚷大叫我有钱干嘛不让住,旅舍报警。警察到场还是不肯走,人坐在地上大哭大喊。结果一家人被警察带上车,拉到地铁站,实际地点离教堂花园还有一段路, 教堂花园里有墓地,于是当事人声称被扔在坟场。】

 

从上传网上的视频,可以看到有一个中国中年男子自己扑倒在地,然后坐起来干嚎,大喊“瑞典警察杀人”。又有一中国大妈坐在地上手舞足蹈地嚎啕大哭,大喊“救命”,旁边有两名瑞典警察很无奈地看着。之后警察把人抬上车走了。想必是见他们哭得那么伤心,觉得送他们去“墓地”最合适了。

 

对比双方说法,再根据视频判断,基本上可以知道事情经过是怎样的。这是有中国游客想把“一哭二闹三上吊”、满地打滚、装病撒泼、倚老卖老、寻死觅活、最后再倒打一耙的中国传统文化带去瑞典。瑞典警察大概从没见过这种架势,一开始不知所措。瑞典警察执法还是很温柔的,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嘛。如果想见识一下警察是怎么暴力执法的,应该到美国闹闹看,估计当天晚上就会被铐走全家蹲监狱,然后又有入狱照满世界传播了。

 

有人说这是文化差异,其实是文明程度的差异,在国内能把人吓住、得逞的做法,在发达国家就会自取其辱。出国旅游不想“受辱”,就要注意:

 

一、要平等待人。不要像在国内那样把服务人员当下等人,颐指气使。

 

二、要有礼貌。提额外要求要和气,服务人员不接受可以要求见其主管,主管人员也不接受就不要坚持,高声喊叫只会让人觉得是闹事,甚至觉得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三、要有私人领地概念。主人让你离开就得离开,赖着不走是不行的,主人可以采取必要手段把你赶走。

 

四、要服从警察。警察来了还大吵大闹没好果子吃,尤其是美国警察。

 

五、如果觉得权利受损,也不要当场闹腾,事后投诉或起诉。

 

要而言之,即使手里有点钱了,也要学会平等待人,尊重私有财产,配合警察执法。否则,到了文明、法治社会还要继续耍“大国”、“大款”、“大爷”、“大妈”威风,就难免“受辱”。

 

2018.9.15.

 

 

我的两个世界

2018年8月13日星期一

(这是为《我的两个世界》再版写的序。这本书编好后拖了近一年,最终还是没能获得书号,没法出版,还是先把序发了。)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我是“打假”、做科普的,本书初版出版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我也写文史方面的文章。其实我写作文史文章的历史比“打假”、科普还要早。我在大学时代发表的都是文史作品,而1993年开始在网上张贴时,最早贴出来的,除了诗歌创作,还有读史札记。文史和科学向来就是我的写作世界的两个部分。现在虽然主要是写科普作品,但偶有感触,也会写写文史方面的随笔。所以在本书初版之后,又有了二十来篇文史新作。

 

二十七年来,我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在中美之间穿梭。本书初版时,我主要在中国生活,被很多人视为另类。当时计划回国定居,把在美国的中文藏书都卖掉了,英文藏书舍不得,装了三十多箱海运回去。之后接连发生的事件逼着我又一次“乘桴浮于海”,藏书也再度飘洋过海,这回多出了很多中文书。一个中国读书人在美国生活,当然也是另类。不管身处何处,总是以另类的眼光看生活的世界,感触也许因此显得特别。

 

我的老家东边是海,西边是山。我现在生活的地方同样依山傍海,只不过在大洋彼岸,反了过来,西边是海,东边是山。我喜欢大海,也喜欢高山。山和海,也是我的两个世界。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但乐水的未必是智者,乐山的未必是仁者。在现代社会,不懂科学成不了智者,没有道义成不了仁者。我给读者写得最多的一句话“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也可以说是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既懂科学又有道义的智者兼仁者,统一智与仁两个世界。

 

今年我五十岁了。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世上本无天命,也就无所谓知不知道。使命则是有的,那是自我的选择,自己当然知道。二十七年前,我第一次“乘桴浮于海”时,已知道自己的使命何在,现在当然更加清楚了。几经风雨,来回折腾,依然做着不抱希望的奋斗,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017.10.19.

 

“鹄”字究竟应该怎么读?

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

北京大学林校长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年庆典上把“鸿鹄志”读成“鸿浩志”,一时传为笑谈。之后林校长以自己语文功底差为由承认念错字并做了道歉。但随后网上却有人自称“专家”,力证林校长没有念错,是《新华字典》错了,“鹄”的古音就是“浩”,举了三条证据。这篇文章及其改写传得很广,其所谓证据不断地被人拿出来为林校长辩护,于是很多人又糊涂了:究竟谁错了?“鹄”字究竟应该怎么读?

 

“鹄”是个多音字,现在有三个读音,根据不同的意思分别读作“胡”、“古”、“鹤”。但是在“鸿鹄”这个词语中,“鹄”的意思是天鹅,只有“胡”一个读音,不止是《新华字典》这么标,所有的现代字典、辞书也都这么标,包括《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也都这么标,没有异议。那个“专家”只敢说入门级的《新华字典》错了,却不敢说那些专家级的字典、辞书也都错了。

 

当然,再权威的字典、辞书也是有可能错的。这些辞书中我翻得最多的是《辞海》(主要是因为它出得早,我从小就在翻,有感情),偶尔也能发现其错误。那么有没有什么证据证明所有的字典都标错了“鹄”的读音呢?那个“专家”列举了三条“铁证”。我们就来逐条分析一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中国古文字领域最权威的字典,里面有个卷四“鸟部”,专门讲各种鸟字怎么念,其中就有“鹄”:“鹄,鸿鹄也。从鸟告声。胡沃切。”看到了么?“胡沃切”,古文字学里面,某某切就是说发音,用“胡”的声母、“沃”的韵母,注意了,“沃”在《说文解字》里也有记载“从水,芺( yāo)声”,所以“沃”的韵母是“ao”,配上“胡”的生母“h”,是什么?是“hao”!】

 

《说文解字》在古代被当成是最权威的字典,在现代早就不是了,特别是甲骨文出土后,《说文》有很多说法都被证明是错的。《说文》此处原文是:“鹄,鸿鹄也。从鸟,告声。”意思是“鹄”是一个形声字,“鸟”是形符,“告”是声符,至于应该怎么发音,它没有注明。到了宋初,有一个叫徐铉的人用反切法给《说文》注音,就沿用了下来。“专家”引用的“胡沃切”就是徐铉注的,而不是《说文》原文。徐铉是根据《唐韵》给《说文》注音的,注的其实是隋唐时候的发音。“胡沃切”,意思是用“胡”的声母,“沃”的韵母。“专家”引《说文》说“沃”是“从水,芺声”,并说“芺”读“yāo”,所以“沃”的韵母是“ao”。不知他那里找来的发音,“芺”的正确读音是“袄”,不过韵母也是“ao”。那么“沃”的古音真的是ao吗?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普通话发音和古汉语发音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能根据普通话的读音说古人是这么读的。不幸的是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汉字古音的确切发音是难以准确知道的,我们只能是根据一些间接的证据进行拟音,年代越久远就越难拟。上古音(先秦、两汉)争议很大,中古音(隋唐)争议就比较小。“沃”的中古音的韵母大致是uok,古人是不是真的如此发音当然可以讨论,但是绝对不可能是ao。这是因为“沃”在古代是一个入声字。入声以辅音k,t或p收尾,所以“沃”的古音韵母不可能是ao。

 

在隋唐时,“沃”是一个入声韵部的代表,也就是说,归到沃韵的汉字都有相同的韵母。“鹄”就属于沃韵。属于沃韵的汉字有这些:沃俗玉足曲粟烛属录箓辱狱绿毒局欲束鹄蜀促触续督赎笃浴酷缛瞩躅褥旭蓐欲顼梏纛蠋歜裻溽瘃跼挶輂勖醁渌逯喾牿襮鄏鹆告鋈熇仆。

 

这些字本来都是入声字。入声在普通话消失后(在南方方言还保留着),这些字的韵母就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变成了u,除了“鹄”,还有“俗”、“足”、“粟”、“烛”、“属”、“录”、“辱”、“毒”、“束”等等,韵母都变成了u。由此可见,“鹄”读作“胡”,是汉语发音自然演变的结果,非常的正确。如果“专家”认为这是错的,要改读“浩”,那么其他这些韵母是u的沃韵字的发音是不是也都要改成ao?(按:“告”在古代是多音字,有两个发音,分别是古到切、古沃切,所以“告”也属于沃韵)

 

前面提到,我们知道“鹄”字在隋唐时的读音是“胡沃切”,这是当时的人标注的,不会有问题。但是这个标注法只告诉了我们“鹄”的声母和“胡”相同,韵母和“沃”相同,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发音。我已经说了“沃”的韵母拟音一般拟做uok,那么“胡”的声母呢?“胡”属于匣母,匣母是一个浊音声母,属喉擦音,一般拟做h所对应的浊音(也有人拟做G),国际音标的写法是h上面多了一勾,姑且写作h\。所以“鹄”的中古音要发成h\uok,林校长读得出来吗?

 

当然“专家”不同意这么读,他坚持“鹄”的古音就是hao,举的第二条证据是:

 

【在先秦古籍《吕氏春秋.下贤》里,里面有一句“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古人注解:“鹄,通浩,大也”,看到了么?“鹄”是通假字,和“浩”通用。校长的念法是回归了先秦时代的念法,属于传统文化的精髓。】

 

“鹄”可做“浩”的通假字,只有《吕氏春秋》里的这个例子。最早这么解释的是东汉的高诱,他是这么说的:“鹄,读如‘浩浩昊天’之浩,大也。”意思是这里的“鹄”的读音是“浩”,那么恰恰说明“鹄”在别的地方的读音不是“浩”,否则就没有必要特别指出了。所以这个证据恰恰证明“鹄”在古代不作为“浩”的通假字时是不读做“浩”的。何况“浩”的上古音也不读做hao。“浩”在上古属于幽韵,怎么拟音各家有不同看法,但没人拟做ao。例如王力的拟音是u,那样的话“浩”读起来倒是很像“户”。

 

“专家”最后又举了一条证据:

 

【这个可以让杜甫大诗人作证,杜甫的一首诗《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其中有几句:“泉源泠泠杂猿狖,泥泞漠漠饥鸿鹄。岁前者坐皮因问毛,知子历险人马劳。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安得突骑只五千,崒然眉骨皆尔曹。走平乱世相催促,一豁明主正郁陶。忆昔范增碎玉斗,未使吴兵著白袍。”看到没?律诗都是押韵的,看看诗句的最后一个字,鹄、劳、高、曹、陶、袍,都是押韵,压的是“ao”!】

 

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杜甫把鹄和劳、高、曹、陶、袍押韵,说明这些字的韵母相同,总不能说诗圣读错“鹄”字吧?其实是“专家”通过伪造引文想拉诗圣下水。杜甫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全诗如下:

 

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锐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

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

泉源泠泠杂猿狖,泥泞漠漠饥鸿鹄。

岁暮穷阴耿未已,人生会面难再得。

忆尔腰下铁丝箭,射杀林中雪色鹿。

前者坐皮因问毛,知子历险人马劳。

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

安得突骑只五千,崒然眉骨皆尔曹。

走平乱世相催促,一豁明主正郁陶。

忆昔范增碎玉斗,未使吴兵著白袍。

昏昏阊阖闭氛祲,十月荆南雷怒号。

 

这首诗押了两个韵,前半部押的是入声韵,韵脚分别是独、足、木、鹄、得、鹿,这些字现在的韵母大部分是u;后半部押的是平声豪韵和去声号韵,韵脚是劳、高、曹、陶、袍、号。“专家”把该诗前半部几乎都删掉了,只保留了韵脚是鹄的那句,跟后半部凑在一起,让人以为鹄字属于豪韵。这就完全属于有意造假了,欺骗那些既不熟悉杜诗也没想到去核对原文的人。

 

因此“专家”的三条“铁证”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有的是因为无知,有的是因为造假。无知却要冒充“专家”,本来就可笑,还要造假,那就可恶了。

 

2018.5.9

 

(头条号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