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的存档

百兽之王的厄运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谁是百兽之王?这要看你问什么人了。如果问东方人,大抵会说是老虎,中国民间传说老虎的额头上就写着“王”字,好像老虎也懂汉字似的。如果问西方人,则会说是狮子,迪斯尼有部电影就叫《狮子王》嘛。老虎和狮子谁是真正的王者,是网上经常在吵的一个话题。老虎和狮子的生活范围几乎没有重叠,不存在竞争关系,即使偶尔碰上了双方也会避免冲突,在野外难以目睹它们打起来。想知道谁更会打,就要人为地把它们放在一起。古罗马有个皇帝提图斯就爱干这种变态的事,经常让孟加拉虎和非洲狮打架,据历史记载,古罗马的狮虎斗每一次都是老虎获胜,老虎是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

 

这个百兽之王现在已濒临灭绝了。一百年前,老虎在野外还有大约十万头,到2011年只剩下了3200头,2016年调查的结果发现老虎数量有所上升,达到大约3860头,大部分在印度,有2226头,而中国野外只剩下了大约7头。传统上把老虎分成9个亚种,其中有3个亚种已经灭绝了:里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里海虎也叫新疆虎,也就是说在我国新疆也曾经有过老虎的,现在当然没有了。在其他国家没有分布的华南虎在野外也已经灭绝了,只有几十头在动物园里苟延残喘。剩下的5个亚种,除了孟加拉虎还有2千多头,东北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都各只剩下了几百头,都岌岌可危。今年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猫科动物分类小组对老虎重新分类,只分成两个亚种,那些生活在大陆的为一个亚种(包括孟加拉虎、东北虎、印支虎、马来虎、华南虎、里海虎),生活在岛屿的为一个亚种(包括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这么一来,让老虎的现状显得好看一些,我们不用再哀叹老虎有三个亚种已经灭绝、一个亚种已经在野外灭绝,老虎的所有亚种都还在呢。但是如果不好好保护,老虎整个物种都要在野外灭绝了,再怎么分亚种也没用。

导致老虎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是栖息地的缩减。一百年来老虎栖息地减少了90%以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保护区,例如我国建有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印度早在1973年就开始建老虎保护区,当时印度老虎的数量只剩下1200头,保护区的建立挽救了老虎的命运,到2000年的时候,印度老虎的数量增加了2倍,达到了3500头。但是到了2007年,印度老虎数量突然锐减一半,只剩下1400头。这是因为老虎还面临着另一个严重的威胁——偷猎。

tiger5.jpeg

(假虎鞭)

 

偷猎老虎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赚钱,除了虎皮能卖高价,虎的其他部分还能作为昂贵药物卖给中国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虎鞭(也就是老虎的阴茎)和虎骨。奇怪的是,虽然《本草纲目》记载了虎骨、虎肉、虎膏、虎血、虎肚、虎肾、虎胆、虎睛、虎鼻、虎爪、虎牙、虎皮、虎须乃至子虚乌有的虎魄、恶心人的虎屎都能当药,却没有虎鞭。虎鞭被当成灵验无比的壮阳药来用,不知始于何时,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上的虎鞭都是假的。反正几乎没人见过真正的虎鞭是什么样子,伪造起来也很容易。人们想像虎鞭一定很长,所以一般用牛鞭冒充。传说虎鞭头部布满了长长的肉刺,所以还要费心对牛鞭进行加工,在头部雕刻出吓人的肉刺。其实这都是臆想出来的。真的虎鞭是什么样子的呢?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服务局为了帮助工作人员鉴定他们没收的虎鞭的真假,专门做了介绍:真实的虎鞭长度只有大约14厘米长,头部的确分布着突起(用于刺激排卵),但是非常小,只有0.7毫米长,晒干了就几乎看不出来了。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如果拿去卖,反而要被当成假货吧。市场上的虎鞭都是假的,却传说吃了很有壮阳效果,无非是心理作用。即使是真的虎鞭,吃了也不可能真有壮阳效果。它的成分和一般的肉没有什么两样,不会有神秘的特殊成分。

tiger31.jpg

(真虎鞭)

 

和虎鞭不同,虎骨倒是自古以来就被中医当成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的药物,一度被载入中国药典。《本草纲目》对虎的其他部位的介绍都很简略,唯独对虎骨大书特书,隆重推出,可见其重要。为什么虎骨能够祛风通络、强筋健骨呢?《本草纲目》引用前人的解释说:“风从虎者,风,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得不从?故虎啸而风生,自然之道也。所以治风病挛急,屈伸不得,走疰,骨节风毒,癫疾惊闲诸病,皆此义也。”“虎,阴也;风,阳也。虎啸风生,阳出阴藏之义,故其骨能追风定痛。”意思是风属木、属阳,虎属金、属阴,木受金制,阳出阴藏,所以虎大叫一声就能够生出风来,而吃虎骨也就能追风定痛,治疗各种风病了。所谓虎啸生风只是一个比喻,并不是虎叫真的能够扇出风来,老虎嘴巴又不是吹风机。既然虎啸不能生风,按照中医的推理方式,岂不也该说吃虎骨并不能追风定痛?可见中医解释虎骨效用的理论荒诞不经,不值一驳。有人可能会说,也许是中医在实践中发现了虎骨的药用,才编出一套理论解释呢?但是虎骨的成分和其他哺乳动物骨头的成分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并没有什么神奇物质,吃虎骨和吃别的动物骨头不会有任何不同,最多只能补一点钙,而且是极其昂贵的低效率补钙。

 

最神奇的还得属虎魄。这是什么东西呢?《本草纲目》是这么介绍的:“凡虎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说的是:老虎在晚上的时候,会一个眼睛发光(手电筒啊?),另一个眼睛看物,这时候猎人向它射箭,老虎被射死之前目光坠落进入地下,去那里挖掘,挖到白色石头,就是虎魄,可以“主治惊邪,辟恶镇心”。这么奇怪的东西,古代也有人不信,认为是胡说,李时珍专门反驳,说这是真实可信的,不懂的人才觉得是胡说。那些把《本草纲目》当权威的人,是不是也该相信李时珍力挺的虎魄呢?找一堆白色石头当成虎魄卖给他们,倒不至于危及老虎的生存。

 

华人对虎骨、虎鞭的推崇,和李时珍对虎魄的力挺一样,都是一种迷信。正是这种迷信刺激了对老虎的灭绝性捕杀。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境内的老虎几乎被杀光了以后,中国还有100多家药厂在生产虎骨酒,哪来的虎骨呢?当然要从国外进口了。国内生产的虎骨酒和其他含虎骨成分的中成药还要出口给海外华人。1987年,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虎制品的跨境贸易。但是在1990-1992年间,中国还向26个国家出口了2700万份含虎骨成分的药物。到了1993年,中国终于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制品,取消虎制品药用标准。但对虎骨的迷信并没有就此消失,交易转入了地下,偷猎仍然在继续。

 

如果野外老虎灭绝了,老虎作为一个物种还有望通过人工圈养残存。现在人工圈养的老虎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野外老虎的数量。光是中国境内圈养的老虎就有6000头之多。但是圈养的老虎已失去老虎习性,徒具老虎形态,还是老虎吗?不过是大猫。如果我们不想让这个美丽的物种变成了大猫,让它能在野外繁衍生息,至关重要的是,要破除对虎制品的迷信。

 

2017.11.27.

 

(UC名家约稿)

永生仍然只是自欺欺人的妄想

2017年11月23日星期四

因为非法经营罪入狱四年的著名网络推手“立二拆四”刑满释放后推销起了通过人工智能造就第一批“永生”人的项目,据称已拉到了5百万元风险投资。他的这个项目不知是不是受到研究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家库兹韦尔的启发。库兹韦尔同时是个喜欢对世界发展做出预测的未来学家,据说他以前做出的很多预测已一一应验,而他最惊人的一个预测是,到2045年人类将达到“奇点”,能够获得永生。为了能够活到那一天,今年已经69岁的库兹韦尔每天要吃200片药片和保健品,声称这样能让他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万一不幸他死得早了,他还有备用方案,安排把他的尸体冷冻保存,到合适的时候将他复活。

 

相信这个“奇点主义”的人为数不少,谷歌甚至还建了所“奇点大学”。时不时地会有读者来问我对库兹韦尔关于“奇点”和永生的预测怎么看。我很惊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关于生物医学发展的看法那么当回事。库兹韦尔关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预测我不敢妄议,但他关于生物医学的看法却表明他是十足的外行。实际上,库兹韦尔那些号称应验的预测都是关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并不惊人的预测,而他关于生物医学进展的预测全都是错的。例如他曾在1999年预测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在2019年将达到100岁以上,在2006年他预测到2019年发达国家将征服导致95%的死亡的所有主要疾病。2019年还有一年多就到了,其预测的不靠谱显而易见。

 

全球平均预期寿命现在是71岁,显然不可能在两年后猛增30岁。当然,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已经足够惊人,一百年来翻了一番。但是如果因此就推断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会一直这么无限地增长下去,则大错特错。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是靠减少了夭折和过早死亡获得的,增长的空间已经很有限。医学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活到了其“自然”寿命,老人越来越多,但是衰老仍然不可避免。人类的最长寿命并没有因此增长。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是法国人卡门夫人,她活了122岁。她在1997年去世后,20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能打破其记录。

 

想要让人突破其“自然”寿命,甚至长生不老,就需要延缓、终止衰老过程。但是我们对衰老的机理仍然所知甚少,对干预的方法更是几乎一无所知。可以确信的是,有很多基因和环境因素与衰老有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能够找到终止衰老的办法。库兹韦尔认为生物学家们低估了“指数增长”。20年来基因组测序的速度直线上升,费用直线下降,很快费用就会降到每个人有必要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基因组序列,知道了基因序列不就可以对基因重新编程,不就可以改变衰老过程了吗?库兹韦尔如此这般的推理,正表明他缺乏生物学的基本常识。获得了基因序列,不等于就知道那些基因都在干什么,更不等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改变它。虽然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在“指数增长”,但是对数据的解读和应用却要缓慢得多。

 

认为什么都可以“指数增长”,任意外推结论,其实是一种简单化的工程师思维。但是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不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想要获得永生,仍然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妄想。假如未来某一天,科学发展出现了出乎意料的重大突破,人类发现了能够获得永生的方法,也未必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如果获得永生的方法极为昂贵,只有少数达官贵人能够享受,那么只是让人类社会更加两极化。如果获得永生的方法非常便宜,人人都做得到,那么人类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现在有的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多岁,就已经面临社会老龄化问题,试想一个充满了几百岁、几千岁、几万岁人口的社会又会是多么可怕,还有后代子孙的生存空间吗?

 

资源是有限的,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一代代人的死亡,就没有一代代人的发展。能够坦然地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至少可以少折腾、不受骗。不管库兹韦尔吃再多的药片、保健品,他也必定活不到“奇点”。而他的尸体在冷冻过程中其神经细胞必然会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不可能复活。与其妄想永生,不如实实在在地健康地活着,尽量给后代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度过有意义的短暂一生。

 

2017.11.17.

 

(《环球时报》2017.11.18.)

 

老来心易堵,能饮一杯无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人的饮食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主要是黄油、奶油、奶酪等动物脂肪食品。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风险。在动物脂肪摄入量都很高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死亡率非常高,但是法国却是个例外。其中对比最明显的是法国和芬兰。这两个国家膳食中动物脂肪的量差不多,但是芬兰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5倍。虽然几十年来两国冠心病死亡率时高时低,这个比例却基本不变。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英国与法国的动物脂肪摄入量相同,但是英国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3倍。这个现象,被称为法国悖论。

 

怎么解释法国悖论呢?有人认为这只是统计的假象,是因为法国医生在判定死亡是不是冠心病引起时采用的标准与其他国家不同,导致很多冠心病死亡没有被算进去,所以死亡率就显得低了。这种情形的确存在,但是在根据国际标准做了修正后,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

 

最早发现这个悖论的法国科学家对比的是当时饮食情况和冠心病死亡率。有人指出,这个对比没有考虑到迟滞效应。并不是吃了动物脂肪很快就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而是要过十几年、二十几年才表现出来。所以当时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低,不能说与当时的法国饮食有关,而要看十几年前甚至更早期的法国饮食习惯,而那个时候法国饮食中动物脂肪含量并不高。但是随后有人研究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饮食,认为其动物脂肪含量一直就与其他西方国家相似或更高。而且即便法国饮食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脂肪含量才增加的,从那以后三十多年过去了,法国冠心病死亡率还是显著偏低,用迟滞效应没法解释。

 

所以法国悖论是存在的,并非假象。但是还是有人认为这个悖论并不成立。这个悖论存在的前提是摄入动物脂肪多增加了冠心病风险,而医学界一直就有人试图为动物脂肪平反,认为这个前提本身就不成立,甚至反过来以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低来证明摄入动物脂肪多不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然而,对大多数国家的研究都发现了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相关,也有很多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医学界主流观点仍然认为摄入动物脂肪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既然悖论成立,那就要去找出原因了。最明显的因素是,在法国饮食中还存在某种东西,能够抵消动物脂肪的不良影响,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例如,有人认为,法国饮食中虽然动物脂肪多,但是橄榄、花生、橄榄油、花生油等食品也多,是芬兰的30倍,这些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他们把法国人冠心病死亡率低的原因归功于植物油。不过,提起法国饮食,人们马上会想到葡萄酒。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法国人也有在吃饭时都要喝葡萄酒的习惯,而且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多数法国人并不是集中在周末暴饮,而是每天少量地喝。一年一个法国人平均要喝掉40多升葡萄酒,平均每天大约喝120毫升,差不多一杯。有些调查发现每天少量喝葡萄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法国悖论的答案就是葡萄酒。这个观点十几年前在美国大众媒体上大肆宣扬后,甚至刺激了葡萄酒在美国的销量大幅度上升。

 

如果葡萄酒就是法国人冠心病发病率低的原因的话,是其中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葡萄酒区别于其他酒的一个特点是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白藜芦醇,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它最早是从草药白藜芦的根提取出来的。葡萄、花生、苹果、西红柿、浆果、巧克力等食品都含有白藜芦醇。葡萄的白藜芦醇主要在葡萄皮上合成,红葡萄品种的含量比白葡萄品种高得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比白葡萄酒高得多。对西班牙人饮食的研究发现,他们摄入的白藜芦醇98.4%来自葡萄酒,1.6%来自葡萄或葡萄汁,其他食品来源不到0.0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藜芦醇成了保健品中的明星,相关的论文有成千上万篇之多。白藜芦醇不仅被认为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癌、抗衰老、预防糖尿病、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保健作用,大家最为关心的各种慢性病,它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相当初步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真正能够用以证实功效的随机对照人体临床试验寥寥无几,而且规模都很小,结果并不一致,有的发现有效,有的发现无效。例如,在2015年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45名体重超重的试验对象每天口服150毫克白藜芦醇或安慰剂各4周,将口服白藜芦醇时的情形和口服安慰剂时相比,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的各种标志物的量都没有变化。那些发现有效的临床试验,白藜芦醇的每天摄入量都在150毫克或者更高,低于这个量就看不到效果。各种食品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的是红葡萄酒,含量大约是2毫克/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喝75升红葡萄酒才能让里面的白藜芦醇起到保健作用,早已经酒精中毒而死了。也许白藜芦醇以后有望被证实具有保健作用甚至成为药品,但是很显然,即使喝葡萄酒是法国悖论的答案,也无法归功于白藜芦醇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量最高的物质除了水当然就是酒精了。也有人认为,葡萄酒能保护心血管其实就是酒精在起作用。如果是那样的话,不仅喝葡萄酒,喝其他的酒,也有可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认为适量喝酒有利心血管健康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一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病理学家在解剖那些因为酗酒导致肝硬化而死的病人尸体时,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这些人的大动脉管看上去特别干净,粥样斑块很少。粥样斑块是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管壁内沉积形成的瘤一样的突起,粥样斑块很多的话会使血管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堵塞,血液供应不畅直至被截止,也就是所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冠心病。粥样斑块少说明冠心病的风险低。一个很明显的解释是,这些酗酒者死得太早,粥样斑块还没有来得及在血管壁中累积下来。但是也有人猜测酒精能够溶解血管壁中的粥样斑块。

 

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调查似乎为后一种解释提供了佐证。这项调查研究生活方式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的关系,其中有一项结果是调查者完全没料到的:那些不喝酒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似乎更高。以后在多个国家对不同人群所做的多项调查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适量的喝酒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美国心脏协会在1996年的报告就已得出结论:每天喝一到两杯酒能够降低冠心病风险30%到50%。“一杯酒”相当于360毫升啤酒(也就是一听易拉罐装的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40度白酒,约含14克纯酒精。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对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仍然在继续,证据越来越强。在2000年,意大利和芬兰的研究者合作分析了以前28项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每天摄入25克酒精(相当于两杯酒)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20%。同一年,美国哈佛大学等学校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18455名无心血管疾病史男性医生跟踪7年的结果,发现那些从原来一周饮酒不超过一杯增加到一周饮酒2~5杯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9%。2002年11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会议上,美国加州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统计结果。在1978-1985年间,他们共检查了128934名病人,其中16539人已在1978-1998年间死亡,有3001人的死亡是由于冠心病导致的。对这些病人的统计表明,那些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32%。2011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统计了1950~2009年间的84项研究成果,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有最低的冠心病死亡风险。2017年,英国大规模(近2百万人)、跟踪7年的调查结果再次确认,适量喝酒(每天男人不超过30毫升纯酒精,女人不超过20毫升纯酒精)能降低7种心脏病发病率12%~56%,其中降低无先兆冠心病死亡达56%。

 

有人指出,这些流行病学研究存在一个漏洞。有些不喝酒的人其实是以前酗酒后来才戒了,他们在酗酒的时候心血管已经遭到损害,那么得冠心病的风险自然比适量喝酒的人高,所以这些研究结果其实表明了酗酒增加冠心病的风险,而不是适量喝酒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在这个漏洞被指出来后,有些研究就只选择从来就没有喝过酒的人作为对照,结果还是表明,适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显著低于从来不喝酒的人。

 

那么,酒精是如何降低了冠心病的风险呢?如果不能证明酒精的作用机制,这种统计结果总是无法让人完全信服的。多项研究表明,适量喝酒能够改善血脂状况。血液中的胆固醇由脂蛋白来运输。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大多数胆固醇都由LDL运输,但是如果血液中LDL-胆固醇含量高,它们就会慢慢地在动脉管壁沉积下来,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LDL-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HDL-胆固醇则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把血液中胆固醇送回肝脏,甚至清除动脉管壁中沉积下来的胆固醇,防止粥样斑块的形成。酒精能够增加血液中“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坏”胆固醇的含量,意味着血管壁会更干净。酒精还能降低血液中血纤维蛋白原(能导致血液凝结)的含量和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这也有助于防止冠心病。

 

如此看来,不论是统计调查还是生理研究都支持适量喝酒能降低冠心病风险的结论。但是饮酒过度又是有害健康的,不仅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反而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心律不齐、心肌病),而且能导致多种其他疾病,例如肝硬化、胰腺炎、大脑萎缩。酒精是一种致癌物,喝酒会增加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喉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此外,孕妇喝酒能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关键在于“适量”。那么怎么算适量呢?男人一天不要超过两杯,女人一天不要超过一杯,就算适量。逢年过节、朋友聚会的时候,能不能放纵一下呢?那也不能放开了喝,男人一天不能超过4杯,女人一天不能超过3杯,而且放纵过了,以后就要不喝或少喝,要维持在一周之内男人平均一天不超过两杯,女人平均一天不超过一杯。如果在30天内,至少有一天喝酒达到5杯或超过5杯,那就属于喝酒过量了,如果在30天内,至少有5天喝酒达到5杯或超过5杯,那就属于酗酒。

 

如果你本来滴酒不沾,是不是从此应该开始喝点酒呢?也未必。适量的喝酒只对那些得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较高的人,才可能有好处。这些人包括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总胆固醇的量偏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偏低、男人在40岁以上、女人在50岁以上。如果你不属于这个人群,喝酒可能对你没有好处。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她们一般不容易得冠心病,因此喝酒不太可能再降低得冠心病的风险,反而增加了得乳腺癌的风险。酒精是致癌物,致癌物是没有安全值的,少量的喝酒仍然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那么应该喝什么酒比较好呢?有一些研究表明不管喝什么样的酒只要适量都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并没有差别。也有些研究发现葡萄酒似乎比喝其他酒更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危险,可能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例如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喝葡萄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要比喝啤酒的人降低25%,比喝烈性酒的人降低34%(吸入的酒精量相同)。但是,由于喜欢喝葡萄酒的人一般来说其生活方式也更健康(例如不抽烟、饮食较平衡),因此很难说这种危险性的降低是否真正是葡萄酒引起的。

 

“不抽烟不喝酒”的金科玉律也许可以改成“不抽烟少喝酒”。适量的喝酒可能对某些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酗酒的借口。喝酒过量仍然危害身体健康。而对于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未成年人,则应该做到滴酒不沾,喝酒对这些人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

 

2017.10.5

 

(《科学世界》2017.11)

 

我们为什么应该喜欢猫头鹰

2017年11月9日星期四

(这是为伊雁声《猫头鹰探长》写的序言。该书开始预售,链接见后面)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猫头鹰。这是我妻子根据我的科普文章改编的童话故事,而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头鹰,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以猫头鹰作为主角。

 

我和猫头鹰的结缘由来已久。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给班级编过一本杂志,名字就叫《猫头鹰》。受我的影响,我家到处是“猫头鹰”,杯子、盘子、垫子、浴帘、毛巾、花盆、台灯……都是猫头鹰的图案或造型。还有多得我自己都数不清的猫头鹰工艺品,陶瓷的、金属的、树脂的、木头的、毛绒的、牛角的、玻璃的、水晶的……我到一个地方旅行,喜欢买猫头鹰工艺品当纪念品。亲戚、朋友、读者知道我有这个爱好,也会送我猫头鹰工艺品作为礼物。

 

这些工艺品大部分是在国外买的,中国的很少。中国传统上把猫头鹰当成不祥的恶鸟,并没有表现、刻画它的习俗。国外有的地方历史上也把猫头鹰当成不祥之兆,但是也有的地方把它当成吉祥的神鸟,制作了大量的表现猫头鹰的艺术品、工艺品。

 

1994年,三个法国人在法国南部发现了一个石灰岩洞穴,画满了岩画,后来测定它们画于3万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岩画。其中有一幅画着猫头鹰的背面,却把头转了过来。显然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猫头鹰能把头扭转到几乎直对背后,并觉得很神奇。之后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希腊的钱币、古罗马的水瓶……都能看到猫头鹰的身影。历史上最崇拜猫头鹰的大概是古希腊的雅典人。猫头鹰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女神的神鸟。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猫头鹰因此成了智慧和胜利的象征。雅典人开始打仗之前,如果看到有猫头鹰从阵前飞过,就会感到胜利在望、信心倍增。没有猫头鹰自己飞过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会有人准备好了猫头鹰悄悄放出来的。

 

现代的人们已经不这么迷信了,只是还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不过,现在人们喜欢表现猫头鹰,主要还是觉得它可爱。和其他的鸟类不同,猫头鹰的两个眼睛和人一样都是向着前方的,眼睛很大,和身体相比,猫头鹰的头也比较大。头部、眼睛相对比较大,是人类婴儿的特征,所以我们看到猫头鹰,就会本能地觉得猫头鹰可爱。

 

猫头鹰长成这个样子,当然不是为了让我们觉得可爱,而是由于适应环境进化出来的。猫头鹰通常在黄昏、夜晚或凌晨出来捕捉食物,为了在昏暗的光线下能更好地看清猎物和判断猎物的位置,就要有立体视觉,所以猫头鹰和人一样两个眼睛朝前,而且眼睛要尽量地大,这样才能让光线尽量多地进入到视网膜。猫头鹰视网膜对光的敏感程度大约是鸽子的一百倍。

 

猫头鹰大眼睛的重量占了其体重的大约4%,而人的眼睛只占体重的0.08%。为了能在眼窝里容纳尽量大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不是球状的,而是管状的。这样,猫头鹰的眼睛就被固定住了,没法转动,要往旁边看只能转头。人的头部只能转动180度,要看背后的东西就要转动身体。猫头鹰如果也转动身体,发出声响,就容易被猎物发觉。因此它们进化出了一种“超能力”,头部能转动270度,不用转动身体也能看清背后。猫头鹰能这么大幅度地转动头部,是因为它的颈部有特殊的构造。猫头鹰的颈椎有14块,而人的颈椎只有7块,所以猫头鹰的颈部要灵活得多。大脑需要椎动脉供血,椎动脉穿过颈椎的孔进入头部。人的颈椎穿孔和椎动脉大小差不多,如果强行过度扭转脖子,就会导致椎动脉缠绞住,血上不了头部,人会晕倒、死亡。而猫头鹰的颈椎穿孔大小是椎动脉的十倍,有足够的空间让椎动脉摆动,不会因为大幅度转动头部影响大脑的供血。

 

在黑暗中要准确地找到猎物,光有很好的视力还不够,还要有很好的听力。在猫头鹰的两个大眼睛周围,各有一圈放射状分布的羽毛,形成了两个面盘。这也不是为了好看。这两个面盘就像两个太阳灶似的凹面镜,焦点在耳朵上(猫头鹰的耳朵在头部两侧。有的猫头鹰头上长着像耳朵一样的“角”,那是羽毛,不是耳朵),传来的声音被集中投进了耳朵里,猫头鹰可以听得更清楚。有些种类的猫头鹰的耳朵是不对称的,左耳的位置比较高,同一个声音传到两个耳朵的时间有差异,大约相差0.00003秒。这么微小的差别,猫头鹰也能感受到,它会歪着脑袋,慢慢调整,让两个耳朵同一时间收到声音,这样它正对着的就是发出声音的位置,可以精确地定位猎物。

 

发现猎物后,猫头鹰悄悄地飞过去,它的羽毛有特殊的消声构造能够降低气流的振动,在飞行时能够做到不发出一点声响。猫头鹰飞到猎物的上方,伸出利爪,准确地抓住猎物。一旦被抓住,猎物就绝无挣脱的可能:猫头鹰的爪子极其有力,最大的猫头鹰施加在猎物上的力可以达到130牛顿,这相当于一个十几千克的石头压在猎物上。

 

猫头鹰并不具有魔力,而是一个精致的黑夜捕猎机器,历经数百万年逐渐进化而来。我们对它的构造了解得越多,就会越是惊叹大自然的神奇。这正是科学的魅力之所在,胜过了魔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童话乃至对文学的兴趣也许会降低,但是一旦学会欣赏科学之美,对知识、对科学的追求却会与日俱增。希望这本猫头鹰的故事,能够引领你走进科学之门,去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2017.8.31.

 

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3no04syd1ybvv&reft=1509544169353&spm=f46097646

 

诺贝尔奖的遗憾

2017年11月2日星期四

在《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一文中我们谈到,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的争议很大,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奖则公认是最权威的。但是即使是这些科学类的奖项,也难免会有争议,有时会奖给不该奖的人,有时又漏掉了应该奖的人。被诺贝尔奖漏掉的科学家,有的名气不是很大,诺贝尔奖委员会可能没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贡献,这还可以理解,但是也有的名气非常大,其地位之重要被学术界公认,却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诺贝尔奖漏掉了,这就非常遗憾。例如今年的生理学奖,奖给了三名在研究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其实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美国生物学家西摩尔·本泽。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现了第一个控制生物钟的基因,开创了研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这个领域。这也是第一种控制动物行为的基因被发现,也就是说,本泽其实开创了研究动物行为的分子遗传学这个更加庞大的领域。这项工作的意义极为深远,比那三个诺贝尔奖的工作重要得多,他们能得诺贝尔奖,本泽当然更该得,但是本泽已经在2007年去世了,得不了了。

 

生物学界还有一个比本泽还要伟大的生物学家也没能获得诺贝尔奖,那就是生物系学生都知道的艾弗里。分子遗传学课本都要从艾弗里怎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讲起,这是20世纪最重大的生物学发现之一。艾弗里是在1944年做出这个发现的,但是直到1955年去世,他都没能获得诺贝尔奖,期间虽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但是由于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不太相信DNA是遗传物质,对艾弗里实验结果有疑虑,最终还是没有把奖颁发给他。

 

我们再来看看诺贝尔化学奖。如果要评最著名的化学家,很多人会选发现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但是他却没能得诺贝尔奖。他是1907年才去世的,这时候诺贝尔奖已经颁发了七年了,他是有机会的,也的确几次获得提名,但是也同样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人不相信元素周期表,所以就没把奖发给他。

 

20世纪还有一个著名的化学家,叫亨利·艾林,是个美国人,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学过化学的人没有不知道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的,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化学理论之一,它是艾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做出贡献的几名化学家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艾林虽然很长寿,一直活到1981年,却没能获奖。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艾林是摩门教徒,导致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有偏见。艾林临死前一年,获得了沃尔夫化学奖,这被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化学奖,算是弥补了一下遗憾。

 

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样有遗漏。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第二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工作能这么快获得承认,是因为吴健雄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但是吴健雄却没能分享诺贝尔奖,虽然还空着一个位置,诺贝尔奖委员会却不把奖给她。这可能是出于对女科学家的歧视,也可能是出于对实验物理学家的歧视。1978年沃尔夫物理学奖首次颁发,第一个就给了吴健雄。

 

甚至连爱因斯坦的工作都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充分认可。爱因斯坦得了诺贝尔奖,但是是颁发给他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比光电效应理论更重要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却都没有得奖。爱因斯坦应该获得三个诺贝尔奖,至少也应该获得两个诺贝尔奖。历史上有人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工作和爱因斯坦的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也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人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有疑问,所以就没把奖颁发给这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像艾弗里、门捷列夫、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历史地位是不用靠诺贝尔奖来确定的。他们能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的荣耀,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不是他们的遗憾。

 

2017.10.10

 

(头条号首发)

 

 

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

2017年10月27日星期五

我看到好几个人在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标题叫做《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因为获奖者不用像乞丐填表和自吹》。作者的本意是借诺贝尔奖来抨击国内的评奖制度,但是如果把诺贝尔奖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原因归为是因为不用填表和自吹,那就是无稽之谈了。国际的奖项,特别是科学奖项,都是不要获奖者填表和自吹的,难道它们都和诺贝尔奖一样权威?

 

显然诺贝尔奖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奖项有别的原因。这个原因其实不复杂,主要是历史的原因。诺贝尔奖在1901年首次颁发的时候,还没有同一级别的奖可以和它竞争。当时已经有各种大奖,有的历史要比诺贝尔奖悠久得多。但是诺贝尔奖和它们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当时的奖项,基本上都是由王室或科学院设立的奖,而诺贝尔奖却是由个人设立的。一个富可敌国的富豪把自己的财产几乎全部(94%)拿出来用来发奖,诺贝尔是第一个,以后虽然也有富豪学诺贝尔设各种奖来跟诺贝尔奖竞争,但是像诺贝尔这样做得如此彻底的,还没有。所以这件事本身就已足够轰动。当时的大奖一般一次只是将给一个人,或限于某个国家某个领域,诺贝尔却一下子设了五个奖,涵盖科学和人文,而且面向全世界,诺贝尔在遗嘱里特别强调获奖者不限国籍,不管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都能获奖,这样在全世界科学界、人文学界和普通大众中都容易造成影响。诺贝尔奖的奖金在当时是最高的,而且比其他的大奖都高得多,早期获奖者获得的诺贝尔奖奖金金额相当于他们当大学教授二十年的工资,而且早期的诺贝尔奖通常只奖给一个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往往要三个人平分,也就是说,在当时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下半辈子就衣食无忧,可以随心所欲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了。现在的大奖奖金有比诺贝尔奖高的,但也没高到哪去,不会因此引起轰动,想靠奖金高就超过诺贝尔奖,是不可能的。

 

所以诺贝尔奖一面世就万众瞩目,举世闻名。但是诺贝尔奖能把名声一直保持下去,而不只是轰动一时然后被人遗忘,靠的是有一套严格的评选机制,基本能够做到公正,选出的获奖者大都能够服人。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的争议很大。和平奖是个政治奖,不同政治阵营的人会有不同看法,不用说了。文学奖同样难以做到客观中立,第一次颁发颁给一个平庸的法国诗人,而不是颁给众望所归的列夫·托尔斯泰,就引起了文学界的联名抗议。一百多年来被诺贝尔文学奖遗漏的世界级重要作家非常多,除了列夫·托尔斯泰,还有左拉、契诃夫、马克·吐温、易卜生、斯特林伯格、卡夫卡、博尔赫斯、庞德、乔伊斯、高尔基、普鲁斯特、纳博科夫、亚瑟·米勒等等,把被诺贝尔奖遗漏的作家加起来,阵营比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还要强大。而诺贝尔的科学类奖项虽然也有争议,也有遗漏,也奖给了不该奖的人,但是基本上还是公正和全面的。特别是诺贝尔奖创建的前后,刚好是物理学和化学大发展的英雄时代,诺贝尔奖把握住了这个时机,虽然也有门捷列夫没能获奖之类的遗憾,但是很少,差不多把当时物理学、化学界的领军人物全都囊括进去了,成了一流科学家的俱乐部。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伦琴、卢瑟福、普朗克、波尔、海森堡、薛定谔、德布罗意、狄拉克、费米等等这些人们在课本学到的科学英雄都成了诺贝尔奖的招牌,人们当然也就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荣誉,诺贝尔奖的地位就此不可动摇了。可以说,诺贝尔奖的名声主要是靠它的科学类奖项,特别是物理学和化学奖给挣来的,和平奖和文学奖是沾了光。

 

后来模仿诺贝尔奖设立的各种国际大奖,即使奖金搞得比诺贝尔奖还高,即使复制了诺贝尔奖的评奖机制,也已经错过了那个英雄时代,所以再怎么搞,也比不过诺贝尔奖。更何况有的所谓大奖,连起码的公正都做不到,不过是圈内人的过家家。比如最近冒出来一个号称是华人诺贝尔奖的大奖,奖金倒是很高,但是看获奖者,都是和评委同一个圈子的,这样的奖,也好意思傍诺贝尔奖的名声?

 

2017.10.10

 

(头条号首发)

诺贝尔为什么不设数学奖

2017年10月26日星期四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颁发,诺贝尔奖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中国人民大学一名教授写了一篇关于诺贝尔奖的文章,说:“诺贝尔的妻子是被一位数学家夺走的,诺贝尔为此十分伤心,所以,诺贝尔奖中不设数学奖。”这个说法很常见,但是很容易否证。诺贝尔没有结过婚,所以也就不存在妻子被人夺走的事。

 

有人把这个说法改了一下,说是诺贝尔的未婚妻或者情人被数学家夺走或和数学家有染。诺贝尔没订过婚,所以也没有未婚妻。在他一生中,和他有过感情纠葛的女人有三个。他年轻的时候和父母在俄国生活,曾经向一名俄国姑娘求婚,被拒绝。这个看不上诺贝尔的俄国姑娘除了留下一个名字叫亚历山德拉(Alexandra),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即使当时真有一名数学家插了一腿,很难想像诺贝尔到老了还对此耿耿于怀。诺贝尔的第二个女知己是一名奥地利穷困潦倒的女贵族金西(Bertha Kinsky)。金西在给另一个贵族家庭苏特纳(Suttner)伯爵当家庭教师时,和比她小七岁的苏特纳家的长子相爱、订婚,但是苏特纳家长瞧不上她,不同意他们结婚。这时金西看到诺贝尔招聘女秘书兼管家的广告,就去应聘,但是只干了几个星期就离职和苏特纳秘密结婚,后来成了苏特纳伯爵夫人。据说诺贝尔对她有感情,但是并没有因为她结婚了就心存怨念,而是一直保持了友谊。苏特纳伯爵也不是数学家。在金西离职后不久,诺贝尔遇到另一个奥地利女子赫斯(Sophie Hess),两人成了情人,关系一直持续到老,留下了很多通信,里面也没有迹象表明有数学家插了一腿。

 

传说这个和诺贝尔有恩怨的数学家是当时瑞典最著名的数学家米塔格-莱弗勒(Gosta Mittag-Leffler)。米塔格-莱弗勒比诺贝尔小了13岁,诺贝尔离开瑞典到国外定居时,米塔格-莱弗勒还是个学生。以后米塔格-莱弗勒主要在瑞典发展事业,成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第一个数学教授,当过斯德哥尔摩大学校长。而诺贝尔每年只在给母亲过生日的时候回一次瑞典,和米塔格-莱弗勒的生活没有什么交集。斯德哥尔摩大学当时想让诺贝尔捐款,诺贝尔一度决定把遗产的5%捐给斯德哥尔摩大学,找诺贝尔米募捐的主要就是塔格-莱弗勒。如果两人有什么恩怨的话,斯德哥尔摩大学就不会让米塔格-莱弗勒出面找诺贝尔了。诺贝尔死后新遗嘱公布,人们才发现他没有给斯德哥尔摩大学留下遗产,于是有人指责米塔格-莱弗勒把事情搞砸了,两人之间有恩怨的传言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诺贝尔把原先计划给其他大学的捐赠也都取消了,并不是专门针对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只能说是诺贝尔后来改了主意,决定把遗产都用来搞诺贝尔奖。

 

那么诺贝尔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设数学奖呢?他没有说过,我们当然没法确切地知道。诺贝尔并不想让诺贝尔奖涵盖所有的领域,科学领域的奖没有涵盖到的还有的是,例如他没有设立生物学奖,难道是因为和生物学家有恩怨?他只是设了五个他认为比较重要或者他感兴趣的奖项,我们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设这五个奖。他从小对物理和化学感兴趣,在物理和化学方面有很多发明,所以他设了物理奖和化学奖。他晚年多病,体会到医学的重要性,所以设了医学奖,同时兼顾了和医学密切相关的生理学。他从小喜欢文学,一直热衷文学创作,写过诗歌和剧本,所以设了文学奖。他想改变自己作为“杀人商人”的形象,设了和平奖。和平奖的设立很可能还受到当过他的秘书的苏特纳伯爵夫人的影响。苏特纳伯爵夫人是著名的和平运动活动家,并在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所以诺贝尔不设数学奖的原因可能很简单,就是他作为一个发明家觉得纯数学没那么重要,或者对纯数学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米塔格-莱弗勒的推动下当时瑞典已经有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奖,诺贝尔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再设一个数学奖和它竞争。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是为了表彰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推动人类的进步,如果认为因为他与数学家有个人恩怨就不设数学奖,未免太小瞧了他的心胸。当然,人们对这种桃色八卦总是要比对事实更感兴趣的,所以这个传闻,也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2017.10.7

 

(头条号首发)

 

爱因斯坦曾经搞错引力波

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

    对引力波的探测获得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一时又成为新闻热点。一些人又想起了几年前有一个自称“诺贝尔哥”的下岗工人在求职电视节目上宣布自己做出了很多惊人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时遭到我的“打压”,由于在这个人迸出的术语中有一个是“引力波”,于是他们就怪我把中国一个诺贝尔奖给搞没了。不知他们会不会去起诉诺贝尔奖委员偏听偏信方舟子打压“科学梦想”。自称早就发现“引力波”的中国人可不止“诺贝尔哥”一个,甚至还有国学家、老中医说老祖宗的太极图早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有的淘宝店还推出了号称能防引力波辐射的孕妇服。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一百年前预测的。根据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而时空弯曲是物体的质量导致的,物体质量越大,时空弯曲也越大。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在时空中运动的时候,时空的弯曲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加速运动的物体产生的时空弯曲变化,会以波的形式以光速传播开去,这就叫引力波。

 

    但是引力波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在在爱因斯坦提出一百年来,一直没有被直接检测到。后来是怎么检测到的呢?在13亿年前,有两个巨大的黑洞发生了融合。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36倍,另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29倍,融合后形成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少掉了3个太阳的质量。这些少掉的质量哪里去了呢?根据相对论,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这少掉的3个太阳质量就转化成了能量,这个能量产生的功率无比巨大,比整个宇宙的所有恒星发出的所有的光的功率还要大50倍,它以引力波的形式辐射开去,经过了13亿光年的距离,到达了地球,用一个能够检测到幅度变化不到质子大小的千分之一的极其精密的仪器,才被捕捉到了。大家想想这引力波有多么微弱。

 

    爱因斯坦生前是不相信人类能够检测到这么微弱的引力波的。他甚至有一度认为引力波其实是不存在的。1936年,爱因斯坦给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期刊《物理评论》投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结论是引力波是不存在的。《物理评论》的编辑根据学术界惯例,将这篇论文寄给同行匿名评审,再把评审结果转给爱因斯坦。这个审稿人对爱因斯坦的论文做了详细的点评,认为存在严重的问题,必须做大幅度修改才能发表。爱因斯坦很不高兴,就把稿撤了回来,转投给另外一个期刊《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这个杂志马上就接受了,准备原文照发。

 

    这时候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罗伯森找到爱因斯坦的助手,跟他说爱因斯坦那篇论文是错误的,要他去说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最终被说服了,匆匆忙忙给《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写信要求暂缓发表论文。随后寄去了修改过的论文,论文的结论变成了引力波还是存在的。在论文注释中爱因斯坦感谢罗伯森教授的指正。

 

    那么罗伯森教授怎么对爱因斯坦的这篇论文了如指掌呢?大家可能会猜,他会不会就是《物理评论》找的那个审稿人啊?但是审稿都是匿名的,怎么确认是他?直到2005年,《物理评论》编辑部把那段时间的来稿登记记录找出来,才确认了那个匿名审稿人的确就是罗伯森教授。

 

    所以即使是像爱因斯坦这么伟大的人,也是会犯学术错误的,也需要有同行来给他把关的,这就是为什么学术期刊要实行同行评议制度。而爱因斯坦毕竟是爱因斯坦,虽然一开始不能接受别人的指正,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不然就闹了笑话了。追求“科学梦想”的人,至少要有有错必改的勇气,否则不过是妄想。

 

(头条号首发)

 

 

 

全面反驳为普洱茶站台的“专家”们

2017年10月1日星期日

我在《科学世界》2017年第7期发表《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虽然读者很多,起初并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到了8月底,该文关于“喝普洱茶有致癌风险”的部分被一些茶业界微信公众号摘录出来传播,用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引发了茶界轩然大波!》,让一篇科普文章变成了抨击普洱茶的檄文,引起普洱茶商的强烈反弹,成了持续多天的一大新闻事件,其高潮是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开座谈会请了一些云南茶叶领域的教授、专家反击我,会后宣布要代表云南600万茶农向我索赔600万元的名誉损失费。然后又由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宣布争论有了“定论”:普洱茶不含黄曲霉毒素。

 

出来为普洱茶站台的,并不止是普洱茶商和云南的教授们,还有:

 

其专业与生物医学毫无关系、本来在这个问题上毫无发言资质的网红“歌手王芳”和中国政法大学吴丹红(吴法天),却都撰写长篇文章批评我“没有初中生物学常识”、“不懂医学”。

 

以前因为别的无稽之谈多次被我批评过的一些做伪健康科普的“专业人士”,包括打着“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招牌的云无心(其实他的专业是研究怎么把食品打出泡泡,人称“食品泡泡博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中国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北京友谊医院顾中一、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超人阿宝”、“海外美食作家冰清”。还有《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更是出奇的积极,接连发表了三篇攻击我的网文。

 

几个自称是在做“科普”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包括“科普中国”、“丁香园”、“科学公园”等。中国科协的科普平台“科普中国”最为卖力,以云无心的文章为依据判定《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为“不实信息”,腾讯据此将此文从《科学世界》微信公众号删除,上演了中国科协管中国科学院(《科学世界》的主管单位)的怪事。在我抗议后,才又恢复了该文的取阅。

 

两个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和陈君石。陈宗懋是茶业界的院士,我在《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中已不点名批评过他。由于利益关系,在茶叶食用安全性问题上恰恰不能听这种院士的,就像在香烟是否有害健康问题上不能听烟草院士的。陈君石号称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唯一的院士,他会为中国所有食品站台,有一句震惊世界的名言:“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全世界最强。”不过陈君石不知道是因为年轻时功课没学好还是年纪大了健忘,在站台时经常闹出大笑话,比如闹出过把DNA当成蛋白质的笑话。这次替普洱茶站台也接连闹笑话。

 

这些反击,有的是气势汹汹地对我做大批判,例如“歌手王芳”说我是一名美籍华人,目的是要大家不要喝中国的茶,只喝美国的可乐好了。其实我虽然在美国生活,一直保留中国国籍,而且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说得很清楚,我自己就有喝茶的习惯,主要是喝乌龙茶,偶尔喝红茶和绿茶,都是中国的茶。普洱茶只是茶的一个品种,在十几年前被港台的茶骗子炒成越老越好的养生茶之前,喝普洱茶的人并不多,不能把它当成中国茶的代表,质疑普洱茶的工艺并不是在一概反对喝中国茶。至于可乐,我以前在其他场合反而建议大家尽量少喝可乐这种碳酸饮料。

 

还有人说我打假都是有利益在里头的,质疑普洱茶是为了推销什么茶叶。这是把我当成崔永元了。我只是质疑了茶叶的一个品种的工艺,对其他茶叶品种都没有质疑,甚至说自己喝乌龙茶、红茶、绿茶,难道我是为了推销除了普洱茶之外的其他所有茶叶?我这利益也太大了吧?有些人大概也觉得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利益,所以要给我缩小一下利益范围。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的包副会长说我只放过福建的茶叶,其他地方的茶叶都攻击,意思是我攻击普洱茶的目的是要推销福建的茶叶。在包副会长发此高论之前,为了不让云南人民觉得我是在跟他们过不去,我还表扬了一下云南是有好茶叶的,滇红就很不错,我每次去云南都喝它。于是有人恍然大悟,原来我攻击普洱茶的动机是给滇红代言。想必普洱茶协会不至于弱智到因此到当地政府那里去告滇红协会(有这协会吗?我是现在才知道还有个普洱茶协会)的状吧。还有人想到了我曾经推荐过“方氏家茶”,于是认定我的动机是为了推销自己家的茶。这是把方玄昌家当成我家了。他们不说,有几个人还记得我推荐过“方氏家茶”?还不如说是这些人在帮着推销。

 

有人说我质疑普洱茶是为了打击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但查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情况,普洱茶占的份额少得可怜,只占0.89%,应该主要是出口给海外华人喝的。我如果要打击中国茶叶,不是应该去打击份额大得多的红茶、绿茶、乌龙茶才符合逻辑吗?打击一个占的份额不到1%的不是徒劳吗?

 

有不少普洱茶茶商嘲笑我没有喝过好的普洱茶,只喝过劣质发霉的普洱茶,才会说普洱茶的坏话。我去过云南很多次,喝过云南省政府招待贵宾的普洱茶,难道那也是劣质发霉的普洱茶?云南省政府会这么招待客人?

 

还有的人代表茶农要来找我算账。云南省茶科所原所长张顺高说:“这样的言辞先不说可信度有多高,但其言论对于云南的普洱茶产业所带来的影响事关重大,普洱茶产业是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靠,这关系着600万茶农的生计。这件事一定要认真对待,依法处理。”这意思是不管我说得对不对,对600万茶农的生计造成了损失,就要追究我的责任。我说吸烟致癌,是不是也会因为对烟农的生计造成了损失要追究我的责任呢?其实通过炒作普洱茶越老越好获利最大的是普洱茶商,而不是茶农,如果因为我的言论造成损失,损失最大的也是茶商,而不是茶农。那些昂贵无比的普洱茶都是多年前的老茶,又不是茶农刚种出来的,跟现在的茶农生计能扯上什么关系?

 

有的专家还有点科研人员的样子,知道要用数据说话。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张芳赐教授说:“我们省内相关科研院所会通过更加完备的样本数据采集工作,证实方舟子在数据上的不真实性。”也就是说,先认定了我的数据是不真实的,然后再去采集数据来证明。张教授这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知不知道这是科研的大忌?同样要去采集数据的还有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他说:“科研人员要用数据说话。我们将组织国内多个科研单位专家,在全国各个普洱茶重点存茶地区仓库抽样老茶1万份,检验茶叶中到底有没有黄曲霉素,两个月后,以论文说话。”盛校长显然对数据采集和写论文的工作量没有概念,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完成1万分样本的数据采集和检验并写成论文发表,只有一个方法能做到,那就是现在就开始编造数据。

 

也有专家认为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采集数据是做无用功。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周红杰称,早在2012年,该校的研究团队就通过模拟发酵实验表明,在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虽然初期黄曲霉能在茶样中生长繁殖,但在后期黄曲霉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发酵终止时,不产黄曲霉毒素。原来普洱茶的发酵过程这么神奇,这么善解人意,绝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难怪媒体反复引用周教授的神奇理论。不过周教授的说法存在一个大坑:普洱茶是所谓后发酵茶,在储存过程中还在不断发酵,一直到喝它的时候发酵才终止。难道周教授的意思就是喝普洱茶的时候热水让普洱茶发酵终止?那样当然不会再产黄曲霉素了,但是此前已经有的黄曲霉素还是会被喝下去的。

 

云无心则认为连实验都不用做,从理论上就可以证明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的“概率极低,低到几乎不可能”。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是:“黄曲霉素的生长条件是黄曲霉作用的基础物必须是含有蛋白类、糖、脂肪为主的物质,虽然普洱茶也有极少量的蛋白、淀粉和脂类物质,但含量实在太少。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中少得可怜的蛋白质被水分解成氨基酸,微量的淀粉又被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更少的脂类物质在厌氧发酵中由于多酶体系的作用转化为醇类物质,成了芳香类物质的一种。由于缺少转化黄曲霉毒素的物质条件,因此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

 

这段话几乎一模一样地出现在歌手王芳更早一些发表的文章中。其实是两人都在根据普洱茶商的宣传材料写文章。这暴露了云无心和歌手王芳一样对营养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极度无知。他说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淀粉被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说明他不知道淀粉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云无心也许查完书后会说,这是笔误,想说的是淀粉被转化为单糖。但是单糖不是更容易被霉菌利用吗?就像氨基酸更容易被霉菌利用一样。认为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淀粉转化成单糖后就不能被霉菌利用,就不会有黄曲霉素,这是无稽之谈。退一步说,假如普洱茶像云无心说的,由于蛋白质、淀粉、脂类含量低就几乎不可能有黄曲霉素,但是他又承认在湿仓条件下普洱茶会有黄曲霉素,难道湿仓保存的时候还往普洱茶里添加蛋白质、淀粉、脂类了?

 

既然普洱茶这么神奇,不可能产生黄曲霉素,那么怎么会有人检测出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呢?除了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引用的两篇国内期刊论文,我后来又查到了五篇国际和国内的期刊论文,现在先把这些检测到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的论文列在下面:

 

论文1: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癌变 畸变 突变》 , 2011 , 23 (1) :68-7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了广州市场上的70份湿仓普洱茶样品,发现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论文英文版发表在Journal of Basic & Applied Sciences, 2014, 10, 349-356

 

论文2:渥堆中普洱茶品质形成及陈化中真菌毒素状况的研究,南昌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3

 

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湿仓普洱茶,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

 

论文3:Development of an HPLC-Base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flatoxins in Pu-erh T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18:842–848, 2015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徐昆龙实验室的论文,抽查了云南5个地区15家茶厂的生普和熟普各1份样品,共30份样品,用酶联免疫法全都查出黄曲霉素,用HPLC法绝大部分查出黄曲霉素。

 

论文4:A high selectiv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Talanta 85 (2011) 736–742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抽查市场上几种食品,其中普洱茶样品共5份,用HPLC法全都查出黄曲霉素,最高达59ng/g,比花生中黄曲霉素含量都高得多。稀释10倍后用单克隆抗体法查出4份含黄曲霉素。

 

论文5:荔湾区茶叶批发市场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调查,《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4 (14) :2088-2089

 

从广州荔湾区茶叶批发市场共检测普洱茶样品140份,检出阳性8份。其中普洱熟茶82份,检出阳性6份,普洱生茶58份,检出阳性2份。

 

论文6:发酵茶中多种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测定,《现代食品科技》,2016, 8:322-327

 

抽查广东中山市市场普洱茶样品10份,其中2份查出黄曲霉素B1。

 

论文7:ELISA法测定发酵茶和植物香料真菌毒素的污染,《中国热带医学》,(2011)11: 1381-03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深圳市市售湿仓发酵茶(应该就是普洱茶)60份,其中黄曲霉素B1污染水平超出标准规定限值(20μg/kg)的有10份。

 

面对这些检测出黄曲霉素的论文,为普洱茶站台的人想出了种种辩解方法。最早想出的一个说法是,这些都是湿仓存储的普洱茶,属于保存不当,才会产生黄曲霉素,如果是干仓存储的普洱茶,就不会。这些论文中,的确有三篇(1,2,7)写明是湿仓存储的普洱茶,其他的论文并没有提到普洱茶的存储条件,怎么能都视为湿仓呢?里面有的明显抽查的是干仓,例如论文3抽查的是云南5个地区15家茶厂的普洱茶,难道云南茶厂全都不知道应该怎么保存普洱茶?所谓“湿仓”是人为做旧,加速普洱茶的陈化,也就是说“干仓”普洱茶时间放久了结果也一样,而普洱茶偏偏讲究的是越久越好。就像动物毒理实验,往往是大剂量的,你不能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一下子摄入那么大剂量的毒素就认为毒理实验不能说明问题。

 

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既不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也不接种有益菌群让其大量繁殖抑制有害菌群,靠“天然”发酵,必然容易污染有害真菌。即使是严格控制发酵条件生产出来的发酵食品,长期保存后同样会污染有害真菌。茶叶是很好的微生物培养基,更容易污染。普洱茶号称越老越优质,理论上应该是越容易受真菌毒素污染。不仅是普洱茶,任何后发酵茶(所谓“黑茶”)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退一步说,就算能够找到一个完全抑制有害真菌生长的发酵条件制定出普洱茶储存标准,在茶厂里可以做到,出厂后怎么做到?普洱茶等后发酵茶和其他茶类不同,不烘培干燥、不密封低温保存、没有保质期,出厂后放在商店卖、卖出后放在消费者家里保存,都还在继续发酵,这些储存环境千变万化,怎么可能做到“标准化”保证不会污染有害真菌?顺便说一下,红茶被称为“发酵茶”,这是不准确的通俗说法,和普洱茶不同,红茶的生产过程是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而是由茶叶自身的茶多酚氧化酶进行氧化,是氧化茶,不是发酵茶。如果红茶在生产、保存时意外发酵了,那就是变质了,在这样的红茶中也能检测出黄曲霉素。例如2017年抽查过闽北产的红茶,大约7%含有黄曲霉素。变质发酵的红茶或其他茶叶能污染黄曲霉素,普洱茶实质都是变质茶,怎么反而冰清玉洁呢?

 

“海外美食作家冰清”说这些论文能查出黄曲霉素,是因为研究人员故意找污染了黄曲霉素的普洱茶来研究检测黄曲霉素的方法,她大概以为黄曲霉素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不然怎么故意去找呢?还有人举出有的论文没能从普洱茶查出黄曲霉素,来证明普洱茶都不会产生黄曲霉素。这个逻辑很奇怪。我们并没有说所有的普洱茶都含有黄曲霉素,而是说它的制造工艺和存储方式容易污染包括黄曲霉素在内的各种真菌毒素,有的研究没能发现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并不能以此就否定能检测到黄曲霉素的众多研究。普洱茶的储存环境变化很大,有的适宜黄曲霉生长,有的适宜别的霉菌生长,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黄曲霉素只是真菌毒素中比较出名、比较引起关注的一种,但是真菌毒素还有很多种。那些没查到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的研究,往往查出了别的真菌毒素。例如,陈君石说国外检测过普洱茶,没检测出黄曲霉素,举了一篇澳大利亚的论文。我查了一下,原来是陈君石没看清楚,那是奥地利,不是澳大利亚(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fungi andmycotoxins from Pu-erh t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166 (2013) 316–322)。他们抽查的是奥地利市场上的普洱茶。中国出口茶叶都是要检测黄曲霉素的,超标了就不让出口,所以国外研究人员抽查普洱茶没有查出黄曲霉素是不奇怪的,中国已经给他们把过关了。但是奥地利的这次抽查虽然没有发现黄曲霉素,却发现了另一种致癌物赭曲霉素,含量高得吓人,是咖啡检测标准限值的20倍(因为茶叶检测标准不查赭曲霉素,所以用咖啡检测标准做比较)。这就说明了普洱茶的生产、储存环境很容易受各种有毒真菌的污染,即使没有黄曲霉,也很可能有其他的有毒霉菌。有人用基因序列和代谢物分析方法测过,普洱茶里的真菌至少有390种,细菌至少620种,怎能保证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呢?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最早想到了拿检测方法做文章,声称茶叶(不止是普洱茶)不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多年来他们从来就没有在茶叶中检出黄曲霉素,别人能查出来是因为使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容易把本来不含有黄曲霉素的样品判断为含有黄曲霉素,导致假阳性。陈君石、朱毅等人也都跟着这么说,看来也都是根据普洱茶商的宣传材料统一口径。但是上述论文只有2篇用到了酶联免疫检测法,而且用别的检测法做了验证,其他的论文主要是用精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简称HPLC)。在我指出这一点后,云南农业大学赶快开了一个报告会宣布他们最新的发现,声称HPLC检测法也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一样骗人:

 

“现已证实,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严重干扰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检测茶叶(包括普洱茶)黄曲霉素误检出率100%。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论文以及近期媒体报道的所有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样品都是使用这两种方法。最准确的液质串联法检测普洱茶黄曲霉毒素结果都是未检出。”

 

他们推荐的“液质串联法”更准确的说法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他们说用这种方法都检测不出普洱茶有黄曲霉素,举的例子是奥地利、西班牙的检测结果。我没有查到西班牙的检测结果发表过论文,奥地利的检测结果上面提到了,的确是没有检测到黄曲霉素,但是论文里写得很清楚,用的是HPLC法,而不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陈君石看错了国家名称,还可以说是没看清,而云南农大的人则是干脆连论文都不看,就在那里想入非非了。他们说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会被HPLC法当成黄曲霉素,奥地利的研究人员用HPLC法却没查出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难道他们检测的是不含茶多酚和茶色素的假茶叶?徐昆龙实验室用HPLC法检测,也有7份普洱茶样品没有查出黄曲霉素,难道检测的也是假茶叶?

 

云南农大的人说所有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样品都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HPLC这两种方法,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都检测不出来,这也是不查论文就在那里乱说。上述论文4先用HPLC检测出5份普洱茶样品全都含黄曲霉素,之后将样品稀释10倍,用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检测,有4份检测出黄曲霉素,1份因为本来浓度就低、稀释后低于检测下限值。可见HPLC是相当精确的。论文7虽然研究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但是对检测结果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做了验证,结果吻合。论文6则用的就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论文标题就写着的。可见即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也是能检测出黄曲霉素的。

 

在这次报告会上,云南农大校长盛军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改良过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要用它来检测1万份普洱茶样品。这种酶联免疫吸附法经过了怎么样的改良,别人为什么就要相信它比HPLC法还精确,语焉不详。检测结果既可能有假阳性(没有显示有),也可能有假阴性(有显示没有)。假阴性比假阳性可怕,因为假阳性可以用别的方法验证来排除,而假阴性他们就会当真,不会费心再用别的方法验证。也许云南农大所谓改良酶联免疫吸附法的“优点”就是假阴性?

 

为普洱茶站台的人没法否认至少部分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了,就说普洱茶中的黄曲霉素含量很低,吃了没事。云无心继续高喊着他发明的“谈毒性不谈剂量都是耍流氓”的伪科学口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说普洱茶中的黄曲霉素含量很低,往高了算也只相当于从粮食中摄入的总量的1%。“如果你担心喝普洱茶会致癌,那么吃饭导致的致癌风险比它要高100倍!”洪广玉也说,大米、玉米等粮食每天摄入的量大,它们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才是主要风险;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中对茶叶没有限量要求,说明茶叶中的真菌毒素不是问题。

 

云无心的“往高了算”其实是往低了算,检测出的黄曲霉素含量有比他用的值高得多的,这且不说。关键是,我们不能因为黄曲霉素在发霉的粮食中含量高,而在普洱茶中含量相对较低,就认为可以放心地喝普洱茶而不用担心里面的黄曲霉素。粮食中的黄曲霉素我们当然也应该尽量避免,不要去吃发霉的粮食。市场上的粮食不可能都完全去除黄曲霉素,在一定限值内我们也只好接受,因为我们不可能因此不吃饭。但是我们是可以不喝普洱茶的,普洱茶并不是必需品,喜欢喝茶的人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风险较低的茶叶品种。云无心、洪广玉将非必需的普洱茶与必需的粮食做对比,认为我们既然不能不吃饭,就没有必要担心普洱茶,这是什么样的强盗逻辑?粮食的生产过程不需要发酵,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反而要尽量防止发酵,而且有国家标准和检测部门防止黄曲霉素超标的粮食上市。而普洱茶是发酵食品,不仅不防止发酵还要创造发酵条件,这个过程就容易污染黄曲霉素,而目前并没有国家标准来规范普洱茶中的黄曲霉素,监管部门也不监测普洱茶中的黄曲霉素防止受黄曲霉素污染的普洱茶上市,所以喝普洱茶摄入黄曲霉素的风险要比吃粮食的风险高得多。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中对茶叶没有限量要求,并不能说明是因为茶叶中的真菌毒素量太少,所以不必考虑摄入风险。国家标准中对调味品有真菌毒素限量要求,难道调味品的摄入量比茶叶还大?云无心、洪广玉也拿调味品中黄曲霉素摄入量算一算,肯定远远低于从粮食中摄入的黄曲霉素总量的1%,是不是也要认为从调味品中吃点黄曲霉素没事,要求取消调味品检测黄曲霉素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不检测茶叶中的黄曲霉素,恐怕是因为行业利益,否则很多普洱茶都经不起查验真菌毒素,都得下架。中国出口茶叶是要求检测黄曲霉素的,国内自己喝的就没要求了,反正中国人命在这些院士、专家眼里不如外国人值钱,对吧?

 

陈君石说国内权威机构的专家算过了,即使天天喝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茶,全国每年也只是增加370例肝癌,他说,这个只是一个理论数字,消费者即使天天喝受黄曲霉素污染的普洱茶,也不会引起肝癌。陈院士拿致癌风险评估来保证天天喝受黄曲霉素污染的普洱茶也不会引起肝癌,这也是笑话。且不说致癌风险评估非常粗糙、各家数据不一,他的算法就大有问题。他用的是普洱茶中黄曲霉素含量8.52微克/千克来算的,说这是最高含量。其实普洱茶测出的黄曲霉素有比这高得多的,我上面举的论文4测出的黄曲霉素最高是其7倍,增加肝癌人数岂不是要变成2000多人?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除了污染黄曲霉素,还会污染其他真菌毒素,其中很多也是致癌物,这个风险陈院士怎么算?即使新增加的病例较少,怎么就可以认为不引起肝癌?就认为吃了没事?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黄曲霉素的两份文件中都明确指出,黄曲霉素作为能导致肝癌的致癌物,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摄入,检测标准中规定的限值是为了方便管理设定的,不能把它当成安全剂量。致癌物没有安全值,是个常识。请这些院士、专家回炉去学学教科书。例如李云主编《食品安全与毒理学基础》第236页:“WHO等权威机构规定,对于经流行病学确认的已知致癌物,在制定食品中最大容许量标准时不必考虑最大无作用剂量,而是容许量越小越安全,最好为零含量。”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院士、教授、专家、记者一起高喊“普洱茶黄曲霉素少,吃了没事”的怪事。

 

陈君石说:“不能因为普洱茶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就说‘普洱茶不能喝了’,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为不少食品都可能含有致癌物,难道熏肉、烤鸭都不能吃了,酒也不能喝了吗?如果只要有一点风险就取消一类食品,那么最后我们就没有食品可以吃了。”我从来就没说过某类食品含有致癌物就要取消,我文章中说得很清楚:“含有致癌物的食品不一定就一点都不能碰,只不过需要了解其风险,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做出权衡。”何况有些含致癌物的食品有别的好处,比如少量喝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红肉富含某些营养素。对那些对健康没有好处的,或有更安全的替代品的,尽量少碰。普洱茶就属于这一类,因为它即使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的话,其他茶叶品种完全可以取代它。当然,普洱茶不会因为被发现含有致癌物就没人喝了。吸烟能致癌是众所周知的,也没见中国香烟市场萎缩。但是管理部门应该规范市场、做好监管。普洱茶出厂前应该检测黄曲霉素、伏马毒素、赭曲霉素等已知致癌物,应该密封包装、应有保质期。至于消费者买了普洱茶后愿意过期保存、饮用,迷信普洱茶越老越好,那是其自由,别人管不着。

 

陈君石、洪广玉一面为奸商站台,说吃点致癌物不会让人得癌症,一面又假惺惺地做为消费者着想状,说要加强监管防止变质的普洱茶进入食品领域。但是普洱茶并没有保质期,连明显发霉长毛的普洱茶他们也引用云南农大的研究说检测不出黄曲霉素,坚决反对在茶叶中监测黄曲霉素,那么请问怎么知道普洱茶是不是变质?怎么监管?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法,所有的散装和预包装食品都必须标明保质期,只有五种食品被国家标准豁免可以不标保质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这是因为微生物在这类食品中无法繁殖,就不太可能变质。普洱茶既不属于这类食品也不在豁免名单中,不标保质期就是非法的。食品安全领域的院士是在为一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食品站台。

 

普洱茶涉及到巨大的行业利益,对它的质疑遭到反弹,甚至遭到封杀,都是意料中的。更会有“专家”、“检测机构”、“专业网站”或者被收买,或者是自愿,为普洱茶茶商站台、洗白。这场争论让人们更看清了那些所谓“科研人员”、“检测机构”、“科普专家”、“科普网站”是怎么无视公众健康,为了商家利益误导公众的。这样的“科研”、“科普”、“辟谣”是要害死人的。

 

2017.9.24.

 

 

喝咖啡能防癌还是致癌?

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

咖啡是消费量仅次于茶的饮料,全世界一天要喝掉16亿杯以上的咖啡。一说起喝茶,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喝咖啡。《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发表后,一些读者希望我再谈谈喝咖啡和癌症的关系。现在经常能看到喝咖啡能够防癌的文章,比如有一个健康科普写手写的《那些广为流传的抗癌方法基本上都是错的》在网上流传甚广,文中在列举了各种错误的抗癌方法后,作者也建议了一些预防癌症的办法,其中一条是喝咖啡,因为据称每天喝咖啡能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喝得越多(每天三杯以上),降得越多。据说这是因为咖啡中某种或某些抗氧化物有抗癌效果,与咖啡因无关,因此喝去咖啡因的咖啡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咖啡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其实咖啡与癌症的关系,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最初咖啡不仅不被认为能防癌,还被认为能致癌。这主要是因为咖啡含有一些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能致癌,例如在咖啡烘焙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就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咖啡本身在1991年也曾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我们以前说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证据的有无和强弱把致癌物分成五类:会致癌的归为1类,很可能致癌的归为2A类,可能致癌的归为2B类,不知道会不会致癌的归为3类,不会致癌的归为4类。咖啡当时就被归为是2B类,意思是有限的证据表明它可能会是人类致癌物。

 

这个归类轰动一时,毕竟,把无数人天天都喝、涉及巨大的商业利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咖啡是价值仅次于石油的外贸产品)的一种饮料归为致癌物听上去是有点骇人听闻,争议很大,以致后来再有别的东西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为2B类致癌物,人们往往就举咖啡也被归为2B类致癌物为例,意思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当时这么归类,其实还是比较谨慎的,它的完整评估是:“有限的证据表明人喝咖啡对膀胱有致癌性。证据表明人喝咖啡对女性乳腺和大肠无致癌性。无充分证据表明人喝咖啡对胰腺、卵巢和身体其他部位有致癌性。无充分证据表明咖啡能在实验动物中致癌。”最后的结论是:“咖啡可能是人类膀胱的致癌物(2B类)。”

 

所以当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咖啡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仅限于指膀胱癌。这么评估的依据是当时有22项关于喝咖啡与膀胱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有16项发现喝咖啡与膀胱癌存在微弱的相关性,剩下的6项没能发现具有相关性。动物实验结果则没能发现咖啡能够致癌。可见这个归类的证据是相当弱的,这就是为什么被列为2B类。这个归类也刺激了有关咖啡与癌症的关系的研究,自1991年以来有关论文呈井喷之势,达上千篇之多。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6年就又对咖啡能否致癌重新做了评估。焦点当然集中在膀胱癌上。但是不同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的发现喝咖啡能增加膀胱癌风险,有的发现没有增加膀胱癌风险。有几项研究发现喝咖啡能增加男人患膀胱癌的风险,不增加甚至反而降低女人患膀胱癌的风险,这种性别差异表明这种风险可能不是喝咖啡导致的,而是混杂了别的因素,例如吸烟或职业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现在认定这些发现喝咖啡与膀胱癌存在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排除吸烟的因素(喝咖啡很多的人往往也吸烟),可能是吸烟导致的假象。所以他们就给咖啡平反,将咖啡归为3类——不知道会不会致癌。

 

人们当然并不只是关心膀胱癌。喝咖啡与各种癌症的关系都有人研究,如果把这些研究都当回事的话,喝咖啡的后果似乎对不同的癌症不一样,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对有些癌症则没有关系。即使是对同一种癌,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说法,喝咖啡与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食道癌 、口腔癌、卵巢癌、脑癌、儿童白血病等20多种癌症的研究虽然有数据,但质量都不高,无法得出结论。关于喝咖啡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研究很多,结果都没有发现有存在相关性。还有多项研究发现喝咖啡对肝癌、宫内膜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有预防作用,其中证据较多较明显的是对肝癌和宫内膜癌的预防作用,而且跟喝的量有关,有研究者估计每天每喝一杯咖啡能够降低肝癌的风险15%。

 

但是这种研究饮食习惯与癌症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往往是很粗糙的,所以就很难得出确切的结果,经常出现互相冲突。即使能够一致地认定喝咖啡能够降低某种癌症的风险,也很难搞清楚其机理。有些证据表明咖啡中的某些物质可能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和预防慢性炎症,有人认为这是喝咖啡能够防癌的原因。也有人认为喝咖啡能够防癌是因为其中的抗氧化物能够保护DNA不受损伤。还有人想到了更特别的原因。例如,有的研究发现喝咖啡能降低结肠癌的风险,但是为什么呢?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咖啡中含有某种抗癌物质,但也可能是因为咖啡促进了结肠的蠕动,缩短了粪便在结肠的停留时间,也就减少了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组织的接触。还有可能是因为咖啡改变了结肠中的微生物构成,而有的微生物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但是所有这些说法,都仅仅是假说而已。

 

如果不能搞清楚作用机理,就很难仅仅根据调查喝咖啡与癌症的风险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咖啡能防癌,毕竟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喝咖啡能够增加癌症的风险,喜欢喝咖啡的人可以放心了。但是喝咖啡是否能够预防某种癌症,则还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即使以后的研究证实了喝咖啡能够防癌,这种预防作用也是相当弱的,肯定还不如戒烟、少喝酒、均衡饮食、加强锻炼的预防效果。有的研究认为要一天喝4~6杯咖啡才能有明显的防癌效果,这个量是很高的。喝咖啡喝多了,对身体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影响睡眠和消化。如果喝咖啡的时候放糖、奶油、咖啡伴侣,又多摄入了热量和脂肪,如果体重因此增加反而增加了癌症风险。如果你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也大可不必就为了防癌开始喝咖啡。

 

2017.8.7.

 

(《科学世界》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