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09

想起在西宁的一家【马子禄牛肉拉面馆】吃过的美味【牛肉拉面】,决定山寨一番。于是上文学城的【私房小菜】搜了搜,找到一个石一刀的酱牛肉做法,一个kungpa的辣椒油做法。结合起来做出酱牛肉面,效果虽然比不上马子禄的牛肉拉面,但也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味道不错。儿子就此吃完一大盘酱牛肉片。

酱牛肉面的做法(两人份):

主料:

  • 酱牛肉薄片(越薄越好),半磅
  • 劲道拌面,2把

调料:

  • 香菜,1小把,切成寸长小段
  • 青葱,切成葱花
  • 蒜香辣椒油,2大勺

做法:

  1. 烧开肉骨头清汤或酱牛肉清汤(去油后);
  2. 另起锅,大火烧水,水开后下面,煮熟;
  3. 大碗,先放葱花,香菜垫底;
  4. 将滚烫的清汤浇入大碗;
  5. 加入煮熟的面条;
  6. 加蒜香辣椒油;
  7. 吃时加酱牛肉薄片。

 

酱牛肉的做法

  1. 烧一锅水,将开之际下牛肉,开后大火煮1到2分钟,然后取出牛肉,浸入凉水。凉好,沥干;
  2. 新起一锅水,调料(八角,桂皮,花椒)入纱布包或铁丝球后加入水里,加盐,糖,酱油;
  3. 下牛肉,水要没过牛肉。煮开后,小火 40 分钟,直到肉煮透。可用筷子插入试验,能插过,说明熟了。注意,此步不是把肉煮烂,而是熟了即可,否则切片易散,口感不佳;
  4. 捞出牛肉,晾凉,约需 2 小时;
  5. 把汤煮开,放回牛肉,小火焖煮 20 分钟。关火,让汤肉自然凉透;
  6. 完全凉透后(最好过夜),垂直牛肉纤维, 切薄片。

蒜香辣椒油的做法

  1. 将蒜蓉(1球),碎辣椒(3大勺),白胡椒粉(一点点)拌在一起,放入耐高温的容器里;
  2. 大火,将菜油(1杯)烧热(约5分钟);
  3. 将热油倒入蒜蓉辣椒,边倒边搅拌;
  4. 最后加入红辣椒粉调色。

评论

Aug 04

 

今年六月初,我和两孩子一起游玩了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西宁-张掖-嘉峪关-敦煌-乌鲁木齐。这次的西行之旅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挑战不亚于几年前的南非之行。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预计的高潮(莫高窟)反而是这次旅程的低潮。

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率差不多是 $1=¥6.40。

(0) 缘由

本来是计划去西藏旅游的

想去西藏已久,今年我一提议,儿女俩都积极响应。虽说倌也非常想去,但他的假期不够不能同行,就权当为他探探路了。

上网查了不少资料,整出了一个合适的行程。从上海飞西宁,然后从西宁坐火车到拉萨,在拉萨及周边游玩12天,最后从拉萨飞回长沙探望父母。定出大致行程后,得知外国人进藏一定得跟旅游团,于是请朋友帮我们联系西宁的旅行社。联系了2家,均回答说只组办4人以上的团,我们3人不能成团,他们手头也没有别的外国人与我们拼团,所以无法为我们提供进藏的旅游服务。

西宁的旅行社是怎么做生意的?难道不能3人按4人收费吗?同样赚钱,何乐不为呢?

于是上网搜寻其他的旅行社,发电邮联系了5家,其中2家很快就回应了,他们乐意为我们提供进藏旅游服务。一家是四川成都的,另一家是西藏拉萨的。经过几番联系沟通,两家的行程和报价都出来了,比较后正准备跟四川那家签合同时,收到拉萨那家的电邮说刚收到西藏旅游局的最新通知,进藏旅游团一定要有相同国籍的4人以上,否则拿不到进藏证。他们要我自己想法再找一美国人拼团同行。哦,难怪西宁的旅行社不干呢。

为什么会出台这种规定呢?有什么好处啊?我想不通。女儿指出,也许政府是要限制外国人进藏。

此时,已快到我们预定的启程日期了,我们短期内也找不到人。询问四川那家旅行社,他们倒有2个美国人,但行程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主要是启程日期差一周。考虑到我们3人已买好了上海西宁的飞机票,加上延误一周会影响后面的旅游计划。商量下来,决定取消西藏团游,改为丝绸之路自助游。

事后证明这一决定是及时的正确的。在西宁时,收到最新消息说所有的外国人都不能进藏了。


(1) 插曲

在上海去西宁的飞机上,发生了一段尴尬小插曲。

我旁边坐着一位从塔吉克斯塔(Tajikistan)来上海开城市环保会议的中年女教授。简短聊了几句后,她从包里拿出一条珍珠项链给我看,一条圆润光洁雪白的珍珠项链。

“哦,太漂亮了!” 我由衷地赞叹起来。

“你说,这是真的珍珠吗?” 她轻轻地问。

“这个,这个,我一点都不懂,辨别不了。” 我连连摇头。

“卖给我的女孩说是真的。你觉得是真的吗?”  她继续问。我心里想,真的珍珠应该没有这么完美吧?产生了一些怀疑。于是问她,

“多少钱买的?”

“¥250。”

“¥250?这太便宜了,不会是真的。” 我脱口而出。

“但卖给我的女孩说是真的。本来价格要贵很多,因为她进价便宜,所以就卖得比别人便宜多了。” 我笑了,拿起包装盒仔细看起来。

“你看,包装盒上没有任何厂家品牌商标,不像是真的。”

看着她一脸失望的表情,我安慰道:“反正钱不多,是假的也没关系。很漂亮,值的。”

“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大笔钱。我特意买给女儿的。” 她叹息道。

我没想到这点,非常后悔自己前面说的话,连忙抢救:“对不起,我真的是一点都不懂。请忘记我前面说的吧。”

 

(2) 西宁青海人

西宁市位于南山和北山之间的峡谷里,南北窄,东西长。主要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干净温馨。但一些新建的高楼似乎比山还高,房价也达到了5~6千/平米。

我们住的旅馆(三星,¥588双人间)是一个先进单位。门口挂了很多奖牌,最抓人眼球的是“无毒单位”奖牌。

对西宁印象最深的是青海人。

西宁的朋友将我们介绍给他的朋友们,其中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藏族,撒拉族,回族等),大家一起吃饭喝酒聊天,不亦乐乎。

吃的有牦牛肉,羊肉,鹿角菜,黄蘑菇,狗浇尿等。 狗浇尿实际上是一种煎饼,名称来源于以前舍不得放油,像狗尿一样一点一点的放。吃肉还一定得吃生蒜,叫“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喝的是青稞酒。真是美酒啊,一点都不逊于茅台。青海人敬酒是三杯三杯的敬,自己不喝,而对方得连干三杯,叫“三杯美酒敬朋友”。好在我的酒量不错,几番被敬都轻松过关。

席间,我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尽情欢笑。青海人的朴实热情豪迈,在别处已难见,令人难忘。一顿饭下来,我们也变得热情豪迈起来。真感受到了朋友说的“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

问朋友,“青海什么地方最美?”

答:“美在路上。”

经过后来的行程,才真正体会到这是多么地千真万确!

 

(3) 西宁: 青海湖

朋友开车,领着我们绕青海湖一周。途中经过了日月山,鸟岛,及金银滩。

走的是109国道。

眼前晴空万里,高高的蓝天,洁白的云朵,五彩的经幡。远处的祁连山,一座座的白顶山峰,陡峭挺拔,源源不断。这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啊。心中不禁响起了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旋律。

日月山海拔3500多米,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地方。两个山顶上分别修有纪念文成公主的日亭和月亭,其他游人都选择上了日亭,我们则避开人群上了月亭。

登上山顶,往东边看,一片农区田园风光。再往西边看,就是牧区草原风光了。如此明显的分界线,似乎是在梦幻之中。

据说,牧区藏民比农区的汉人富裕多了。

牧民养的牦牛是1万1头,羊是1千1头,鸡都是1百1只。一路上,我们看见的牛群都起码有二三十头牛,羊群有四五十。牧民大多是骑摩托放牛放羊,也有走着的,唯独很少有骑马的。

路上还看到几个政府帮助建造的牧民定居点,主要是方便牧民孩子上学受教育。

青海湖宽大无边,水天相连。湖水在阳光白云下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色彩和图纹,比天空更蓝更漂亮。湖边的大片油菜地正是娇柔的嫩绿,很美。朋友说,7月中旬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到时这片油菜花开,黄灿灿的,十分壮观。我想我会更喜欢这片嫩绿,她让我的心都化了。

青海湖已被封海,不能捕鱼了,渔民都由政府养着。青海湖湟鱼非常有名,“一年长一两,十年长一斤”。因封海的缘故,我们就没有品尝的口福了。青海人说,在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中,是青海湖的鱼养活了青海人。

鸟岛就在青海湖边。我们去晚了,5月是旺季,候鸟们大都离开了。观鸟台的设施不错,风景很美,并不枉费此行。

在青海湖旁的109国道上,我们看见了三位藏人的叩拜。他们每走两步,就全身倒地长叩一次。朋友说,他们这是去拉萨朝圣的,他们将一路这样叩拜下去,约2000公里的路程。这要走多久啊?这一路该有多艰难呀?我想不出,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做这么坚强的事情?!

夕阳西下时,我们穿过金银滩。一望无际的大草场,盖在平缓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坡上,在金色阳关的映照下,折射出的色彩和线条,美不胜收,让人不忍眨眼。

美在路上,美在路上!

 

(4) 西宁: 塔尔寺

塔尔寺距离西宁不远,半天就可以来回。

朋友请了一位藏族小伙子给我们当导游。小伙子刚大学毕业,正准备考研究生,学美术的,名叫扎西。扎西身材敦实健壮,性格温和沉稳,一种奇妙的组合。

扎西的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是不识字的牧民,有一个妹妹,也在西宁读大学,学物理的。扎西对妹妹的疼爱溢于言表,说她爱唱歌爱跳舞,很聪明,也很调皮。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格巴大师降生的地方,有600多年的历史,最鼎盛时有僧侣3000多人,现在只有500左右了。

塔尔寺里混合着汉藏两种建筑,殿堂很多,里面都挂满了藏族特有的艺术品: 唐卡和堆绣。殿堂高大陈旧,光线昏暗,古老的唐卡和堆绣上蒙上了不少灰尘和油烟,地上一排排长条布垫是僧侣们读经的场所。扎西告诉我们,唐卡的创作很特别,必须用左手画左手边的,右手画右手边的,两边完全对称。

看着艳丽的酥油花,听着扎西的介绍,一股悲壮从心头涌起。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的,为了防止酥油融化,艺僧们得用冰水将手温降低后再制作。长此以往,他们的手指都不能动弹了,吃饭都需要徒弟喂。

每个殿堂门口都有僧人守门收票(藏人不用买门票)。扎西对此很有意见,说僧人的时间应该用来读经学经辩经,完全可以雇人收门票的。塔尔寺旁有一批僧侣房屋,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扎西总是非常耐心地解答我们对藏族历史和文化的一些问题。

扎西说,他们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喇嘛,大家都非常尊敬喇嘛,部落里孩子们的名字大都是喇嘛给去的。他出生时,正好喇嘛外出不在,于是祖父给他取名扎西,父亲是没有权力给自己孩子取名的。家里的一切都是祖父做主,直到祖父70岁剃度。祖父剃度后就什么事都不管了,每天只是吃饭念佛。

扎西非常非常尊敬自己的母亲,最高兴的事是放假回家跟母亲一起出去放牧。有些藏人部落还实行走婚,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藏传佛教的僧侣是容许吃肉的。因为如果不容许吃肉,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看着塔尔寺里不停长叩的藏民,我问了扎西最大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才会叩拜几千里去拉萨朝圣?他们祈求的又是什么呢?”

扎西答:“他们是普通人,并不祈求任何别的东西,去拉萨朝圣本身就是最大的祈求和荣耀。”

“扎西,你去过拉萨吗?”

“还没有,但我一定会去的。我等着和我的母亲一起去。”

 

(5) 冬虫夏草

原计划从西宁乘火车去兰州,然后由兰州乘火车去张掖开始丝绸之路。后来发现有长途大巴(¥75.50)直接去张掖,就舍弃了兰州。

大巴中午出发,西行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高的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脉,经过了美丽的察汗河,黑泉水库,达坂山,及门源盆地。

蓝天白云,高山净水,还有那挂在山坡上的羊群,宁静壮美。可惜这样的宁静常被大巴司机打破,每次遇到其他车辆,他总是按喇叭,“叭叭”两声巨响。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路美景。5小时的车程,起码有四小时舍不得闭眼休息。

车到门源附近,坐在我旁边的小伙子开口了。

“看见路边的那些塑料小棚子吗?”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过去,山坡草场上有一些三五成群的白色塑料布简易小帐篷。

“嗯,都是干什么用的?”

“挖冬虫夏草的。”

“哦?听说冬虫夏草很贵,可以随便挖吗?”

“有的草场不许挖了,破坏草皮,但这里没人管。去年我来这里挖过,今年不多了。”

“你挖过?” 我不由得打量了一下小伙子。二十多岁的样子,个子比较瘦小,很精神。

“挣了很多钱吧?好像要卖几十或几百/根的。”

“这里的只卖¥10/根。玉树那边的好些,可以卖到¥40/根。”

“你现在干什么呢?”

“在西宁打工,我们全家都搬去西宁了。”

“喜欢西宁吗?”

“还行,做的是辛苦事。只要肯做,也能挣一些钱。”

 

(6) 张掖: 农家乐

去张掖之前,我通过携程网预订了一家农家乐家庭旅馆(¥150三人标间),图的是它就位于七彩丹霞公园门口,便于看日出或日落。

当我告诉孩子们定的是没有星级的农家乐,而且还没有评论时,他们问:“妈妈,你疯了吗?” 我说:“我相信携程,从他们那里订旅馆和机票好多年啦,从没出过问题。试试看吧,不行就换旅馆。”

大巴下午5点多到张掖汽车站。下车一问,已经没有去丹霞的班车了。怎么办?张掖到丹霞大约有30公里。给农家乐打了一个电话,问他们怎样去最合适。回答说马上有车来接,在车站门口等着就行。这时,有一位出租车司机过来搭讪,问我们去哪,要不要包车等等。知道我们有车来接后,给了我一张名片,名片的一面是他的出租车业务,另一面是他妻子的窗帘店广告。

等了大半个小时,车来了。司机说,路上堵车,让我们久等了。去丹霞的路况不好,全线修路,颠簸得厉害。30公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丹霞时,天已黑了,耽误了看日落,实在可惜。

结算车费时,说是¥90。我不同意,叫出租车都只要¥50,我们还等了那么久,要不然还能看到日落。最后给了¥60。

我们到时,正好碰见一对上海小夫妻也刚到。整个农家乐就住了我们两家。房间宽敞,干净整洁,有卫生间,有网络,只是缺毛巾。老板还开了一间小卖部和一家小饭馆。我们买了3条毛巾(¥15/条)后,就去他家饭馆吃饭。

在饭馆里又碰上那对上海夫妻,他们也是走丝绸之路,但方向正好与我们的相反。我们相谈甚欢,就凑成一桌吃饭。他们点了两份菜,我们点了三份菜。第一盘鸡一上来就发现吃不完,马上减掉一份菜。农家菜的味道不错,我们都吃得开心,但量实在是太多,最后四份菜(大盘鸡¥68,红烧排骨¥30,土豆丝¥12和青菜¥12)都只吃完一小半。

上海先生特别善谈。说起他们去山丹军马场,骑马奔跑起来的经历,勾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我们当即决定不去计划中的马蹄寺,改去山丹骑军马。

吃完饭后回到房间就上网查找越野车,但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晚上11点多了,决定打电话找给我们名片的出租司机王师傅,他看上去还算可靠。电话打过去,问他能否去山丹军马一场,他说没问题,那地方他去过,一条直路走下去。来回一天收费¥400(包括汽油费和过路费)。

 

(7) 张掖: 七彩丹霞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们就起来了,赶去丹霞地貌看日出(5:30左右)。

出了农家乐,走50米左右就到了公园门口。四处静悄悄的,就我们一家游客。买好门票(¥40/人)和导游车票(¥20/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上了一辆导游车。

公园很大,主要有四个观景台。多辆导游车循环行驶,每辆在每个光景台停留10分钟。每辆车上除司机外,还有一位导游姑娘。我们车上的那位导游姑娘扎着马尾,长相可爱,解说清晰。只在回答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看日出的最佳点是四号观景台,导游车直接将我们送到观景台下面。爬上长长的阶梯,俯瞰大地,一望无际的无穷无尽的黑呼呼的土丘,一瞬间就披上了金光,十分壮观。

丹霞地貌的美丽需要阳光的衬托。其他三个景点,由于朝向问题,日落时分观赏将会更加华丽。

俩孩子很快就表现出对丹霞公园的特别喜爱,赞美之声不断。第一次听他们这样赞美中国的事情,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特别喜欢这里呢?”

他们的总结是: 自然,大气,独特,干净,人少。

孩子们比我敏锐多了。我随后仔细观察,发现公园里干净得没有一丁点垃圾,导游车都是一尘不染,连山上的厕所里都没有异味(有洗手水和手纸)。真是与众不同!这是怎么管理的呢?

我们还注意到,每到一个观景台,我们下车后,司机和导游姑娘就开始擦洗车子,里外都清洗。

“你们这辆车真是我们见过的最干净的导游车。你们每天都这么擦洗吗?” 我跟导游姑娘聊起来,车上始终只有我们一家游客。

“谢谢你的夸奖,应该的。” 姑娘笑着回答。

“不容易。总是保持这么干净,非常的不容易。”

“一定得保持啊,老板每天都要检查的。”

“真的?公园是谁在管理?国家哪个部门?”

“公园承包给当地的个人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你是当地村子里的人吗?”

“我不是本村的,是附近村子里的。”

“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吗?”

“绝大部分是。我们都是经过了职业培训的。”

“非常好。这里是我们最喜欢的公园了。谢谢!”

8点多从公园出来。回到农家乐,我又向农家乐老板打听丹霞的管理。丹霞公园在成为旅游区之前是属于他们村的,现在由村里的一个人牵头承包了,具体承包条件不清楚。村子里的其他人也有些小股份。所以住在村子里农家乐的游客还有额外优惠,农家乐盖章后,公园门票可以连用两天。


(8) 山丹军马场

上午9点,王师傅准时来到农家乐接我们去山丹军马场。顺路把第二天去嘉峪关的火车票¥57空调软座买好了。

王师傅开的是一辆绿色出租车。我们需带着行李走,从军马场回来后住进张掖城里。打开车的后备箱一看,只有一半的空余,另一半由一个大铁罐占据了。后来才知道,西部的出租车都改装成了天然气和汽油合用车,天然气比汽油便宜,那个大铁罐就是天然气罐。

王师傅是一位健壮高大的黑汉子,30来岁,本地人,特别健谈。他即热衷于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好奇外面的世界。他说话带浓重的当地口音,很多时候我都听不太懂,有时候要重复5~6遍或换一种说法才能明白。即使这样,王师傅的谈兴丝毫不减,一路上话语不断。

王师傅介绍说山丹军马场的历史有三千多年了,以前是皇家养马场,解放后成了军马场,属于部队编制。他们培育出了自己的军马品种,由当地蒙古马和西域良马杂交而成,名叫山丹军马。军马场有四个分场,全场占据了半个山丹县。上世纪末(80~90年代),部队取消了骑兵兵种,军马场也随之被解除了部队编制,大部分军马被用来采血制药。现在马场分块承包给个人了,很多草场已被翻改成农地了。

我们要去的是军马一场,位于马场的南端。上海先生警告过我们,去马场的路不好走,约三个小时的单程,前两个多小时还行,最后半个小时颠簸得非常厉害,人都会颠蹦起来。

那天是个大晴天,气温不算太高,一路开着车窗行驶。

窗外,农舍围墙上写满了各种宣传标语和商业广告。 宣传标语涉及到计划生育,男女平等,节约用水,和谐社会等,而商业广告大多是中国移动的各种服务广告。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山丹军马场。拿出上海先生给我的山丹县地图,找到军马一场的方位,王师傅继续往南开。

此时,太阳正毒,车上没有空调。路面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尤其是当对面来车后,扬起的黄沙尘土只有2尺远的能见度。开窗不行关窗也不行,一路开开关关的忙过不停。剧烈的颠簸,加毒日的炎热,再加飞扬的尘土,那个遭罪啊,真是苦不堪言。但我们坚持着坚持着,心想坚持半小时就到了。

谁知过了半个小时,又过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到。我拿出上海先生给的骑马联系人潘师傅的名片,建议王师傅打电话问问。问下来,发现我们是走错了,去了不该去的三场,错大了,错远了。大家二话没说,只希望尽快找到去一场的路。结果绕来绕去,又颠簸了1个半小时,才终于到达并找到潘师傅。前后花了5个多小时,多颠簸了整整两个小时。

我们到达的是一场生活区。迎面扑来一种遥远而又熟悉的气息,就像回到了30年前。

从房屋街道结构,店铺陈设,到男女穿着及精神面貌,似乎时间在这里停止了。

一排排军营式的平房,一条商业街道约50米长。街道两旁是些商店和饭店。街尾有一个大操场,操场下有一个干厕所。厕所的粪坑很深恨大,堆积得小山般。

下午2点多了。我们已被颠得头晕脑胀的,儿子情况最糟,头痛欲裂。我们先进了一家面馆,就着脸盆洗手洗脸。一人要了一份拉面,勉强吃了几口。吃面时,我请王师傅跟潘师傅问清回去的路该怎么走,千万别再绕道了。想想都可怕。

稍事休息后,我和女儿缓过气来,但儿子头痛依旧,蔫巴巴的,看来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他表示放弃骑马。这可怎么办?骑马原本是儿子最喜爱的,他不骑就失去了我们辛辛苦苦来这里的一大半意义。我建议女儿一个人骑,我陪儿子休息休息。但儿子坚决反对,一定要我跟姐姐一起骑马,他有王师傅陪着就行。时间不早了,我们已无法再等,只得如此了。

骑马收费是¥50/小时,来回3小时左右。潘师傅牵来两匹马,一匹是黑马,另一匹是棕马。两匹马都体型均匀,高大结实。

潘师傅要上班,委托两位女人为我们牵马。这两位女人都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包着花头巾,蒙着花面罩。我上了黑马,女儿上了棕马,两位牵马人就牵着马匹上路了。一边慢悠悠地走,一边纠正我们的骑马姿势。我的那匹黑马有些不听话,不愿好好走路,老低头想吃路边的嫩草。

半小时后,我开始觉得腿酸屁股痛,正琢磨着是不是回去陪儿子算了,忽然听见后面有动静。扭头一看,是王师傅开着车追过来了。我慌忙停下,问王师傅出什么事了。王师傅说,儿子感觉好些了,所以带他过来看看。我赶紧下马,看出儿子是活过来了,就说我正好不想骑了,问他愿不愿意骑。儿子点头,翻身上马,我欣喜若狂,猛谢王师傅挽救了这一天。

儿子来的正是时候。前面就是一条20来米宽的河,河水急促。牵马人怕我们晕水,让我们下马走吊桥过河,让马匹独自趟水过河。马欢水溅的,好不热闹。

过河后就进入了窟窿峡风景区。峡谷内怪石嶙峋,溪水瑞急。峡谷不宽,只有20~30米的样子。两边山坡起伏无常,树木茂盛。四处了无人音,只有水流声鸟鸣声伴着轻轻缓缓的马蹄声。那情那景,就像走进了西部电影画面,自己成了西部牛仔。

穿过窟窿峡,路转峰回,看到的又是另一番风景,西大河水库。

夕阳下,云彩缤纷,远处的山峦衬托着明镜般的湖水,湖水旁是一大片碧绿的丝绒般的草滩。哇,太美了!

牵马人放开了马,说:“跑跑马吧。”

俩孩子此时已学会了控马,真的就肩并肩地策马飞奔起来,女儿的长发高高地飞扬起来,“嘚嘚”的马蹄声非常悦耳。我不停按快门照相,保留着这一切。

跑了几圈后,发现由南往北跑时,马匹跑得越来越快,而且不怎么听指挥,一直往北跑去,不愿回头。由北往南就没有这个问题。问牵马人这是怎么回事,说那边是回家的路,原来是老马识途啊。

就这样跑了1个多小时后,孩子们尽兴了。潘师傅也下班了,骑着摩托车来载我回去,孩子们就自己骑着马小跑而去。

我们挑了一家饭店吃晚饭。时间不早了,店里没有别的客人。 我们只点了三份菜,青椒炒肉(¥20),炒鸡蛋(¥15),及家常豆腐(¥8)。每样菜的味道都不错,而且量多,王师傅和我们一起吃都没全吃完。

店老板是一位50来岁的精明女人,一边结账,一边和我们聊天。她唯一的儿子去兰州读大学后就留在那里了,现在做导游。没有孩子愿意回这里来,太冷了。儿子现已结婚,为他在兰州买了房子。开饭店很辛苦,过两年就不干了。冬天,饭店就变麻将馆。她还有一家卖猪肉的店子,也在这条街上。退休后想去张掖买房子住下,不想离儿子太近招人烦。

吃完饭后,摸黑开车回张掖,一路顺利,入住一家4星旅馆(¥340双人间包早餐),终于圆满地结束了这一天。谢谢王师傅。

PS:

  1. 在水库旁的草滩骑马时,突然想起预定的旅馆需5点入住,但此时已过5点。赶紧给携程打电话,携程马上跟旅馆联系,将我们的房间保留到晚上11点,还不用定金。谢谢携程!
  2. 牵马人把6岁的儿子送到张掖的爷爷奶奶处。她自己夏天在马场的编织厂工作,冬天外出打工。马场的人冬天大都外出打工,这里没活干。
  3. 牵马人告诉我,马场的公路不是三十年没修才坏成这样,而是两三年刚修过的。坏得这么快,是因为修青藏铁路时,公路地基让重型机械压坏了。

 

(9) 张掖: 大佛寺

本来没有计划去大佛寺的,后来发现非常值得一游。

原以为头天玩累了需要睡个懒觉,谁知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得早,中午12多的火车去嘉峪关。吃完早饭后还有很多空闲时间,临时决定去大佛寺看看。

出旅馆打车(¥4)一会儿就到了。有意思的是,那天去时是一位男司机,看我正在系保险带就说不用系。回时是一位女司机,看我没系保险带就叫我系上保险带。

门票¥40/人,我们另付¥40请了一位导游。导游是一位中年女士,知识丰富,善于回答各种问题,非常专业。

大佛寺始建于公元1098年(西夏),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寺内树木成荫,香火袅绕,佛音低吟,游人稀少。所有的古老建筑都保存得完好。900多年来发生了多少变故啊,能如此完善地保存下来即是高超的工艺技术又是难得的运气。

寺内的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制作精湛华美,金装彩绘,安逸超然的形态逼真,让人叹为观止,百看不厌

佛祖涅磐像是一座木胎泥塑像,空心的木胎分上下三层,里面存放了很多文物。

廊房里的18罗汉塑像也是栩栩如生。其中的降龙罗汉与别处的不一样,他没降住龙。

殿内四壁有《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据考证,此《西游记》壁画的历史比《西游记》小说的还要长。可惜那天没带手电,无法仔细观赏。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尤其是金银粉书写的经文,细腻精密华丽。

大佛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寺庙了,现在已成为博物馆,僧侣们都不再住在寺内,每月仅进寺做一次佛事。

 

(10) 嘉峪关: 长城

还是先回张掖火车站说起吧。

张掖火车站应该算中等规模,最大的特点是候车厅里有一位女工作人员在管制抽烟行为。这位女同志约50岁的样子,中等个子,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嗓音十分动听。她不停地巡视,随时制止抽烟,口吻简短犀利。偌大的候车厅里,真的没有一点烟味。十分了得。

我们的火车(T9025)晚点了半个小时左右。上这趟车的人不多,就二三十吧,好像都是上的空调软座(¥57)车厢。2小时的车程,车厢内一位男士不停地高声舌战另外三四位,围绕着中国和美国的方方面面,频繁转变着论点和立场,蛮有趣的。

下午3点多到嘉峪关。我马上去买第二天下午去敦煌的火车票,排了大半个小时的队,却发现没有下午出发的车次,看来只能坐汽车或飞机了。

从购票厅出来,一位出租车司机过来问我们要不要包车。交流下来,敲定¥150包一天,从当时开始算到第二天下午。司机姓董,四十多岁,个子不高,说话慢条斯理的。

董师傅将我们送到旅馆(3星,¥238双人间加床),约好15分钟后去嘉峪关城关。

嘉峪关城关

5点左右时,我们赶到了嘉峪关城关。门票¥120(包括嘉峪关城关,悬臂长城,及长城第一墩),董师傅提醒我们可以买学生票(¥60),儿子带了学生证但女儿没带,结果省了¥60。

收票口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城关是7点关门,里面的博物馆是6点半关门。

我们决定先看城关,里面内容比预期的多得多,但绝大部分是现代复制的。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边起点。登上城关,当年的关内关外,一目了然。

儿子对这类战争文物特别感兴趣,仔细观察比较嘉峪关城关和见过的西方古代城堡,发现很多类似之处,非常有意思。里面的将军府很大很舒适,有前后两个院子。真没想到古时候的边寨会有这么讲究。

里还有射箭敲锣打鼓的摊位,每次¥1。敲锣或打鼓的时候,摊主还会高喊升官发财类的吉祥号子助兴。

6点了,我催促着快去博物馆,网上都说博物馆是最值得看的。6点10分赶到博物馆, 正碰上关门。关门的大汉说是6点关门,我们说门口的人告诉我们是6点半关门,请求他让我们进去。但大汉毫不留情,要我们找门口的人说理去。

非常遗憾,博物馆没看成,我们提前出来了。

出来后给董师傅打电话,他很快就来到出口接我们。一看还有时间,董师傅建议我们马上去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

一路飞车,赶在7点关门前到达。此时游人不多了,只有十来个。

这段悬臂长城实际上是1987年重修的,城墙沿着光秃秃的山脊逶迤而上,山下入口处是一个大型水门。

水门横拦河道,结构奇特,可惜河水已枯。我们简短逗留后,就开始了爬悬臂长城。爬了一段又一段,每次以为到顶了,结果后面还一段。最后终于登上山顶的墩台。

夕阳下,清风中,崇山峻岭,戈壁沙漠,操练中的兵营,尽收眼底。极目“楚”天舒啊。

从悬臂回到旅馆后,董师傅就离开了。

长城第一墩

第二天早上8点,董师傅准时来到旅馆接我们。先去汽车站买好当天中午去敦煌的大巴车票(¥79/人),然后驱车前往长城第一墩。

第一墩建于1533年(明),是明代万里长城西段第一墩台,现在只留下一个残缺的大土墩了。那里的游客不多,我们是最早到的。

附近修建了一些旅游设施,还是蛮好玩的。

通过地下沟,我们下到了讨赖河大峡谷峭壁上的一个观光台。河谷20~30米宽,80余米高,两岸是悬崖峭壁,河水涛涛激流而下,气势磅礴。

转身看见第一墩矗立于高高的垂直河岸峭壁上,地势奇险,不愧是长城“第一墩”啊。

看完美景后,女儿对我说:“妈妈,看下面。” 这一看,吓得我惊叫起来。原来观景台底板是透明玻璃的,万丈深渊涛涛激流啊。要是早知道,我那敢踏上去。

河谷上还修有长长的吊桥和高高的滑索。我走吊桥都走得胆战心惊,滑索(¥60/人)就绝对不敢坐了。而女儿坐滑索时还没忘记录像,我都担心她的录像机可能会掉进深深的河谷。

游完第一墩后,回到汽车站,离开车还有近一个小时。

 

(11) 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本身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地方。

市里和市郊的马路都特别宽敞平整,交通流畅,那怕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市容美观大气,没有通常的艳俗。年轻人的穿戴和气质,接近现代潮流。这在中国的中小型城市里,真是独竖一旗,让我们眼睛发亮。

我们住在嘉峪关广场对面。

那天晚上从悬臂长城回来后,我们走出旅馆想找一家好饭店吃饭。看见隔壁的毛家饭店,觉得不错,走到门口却被拦住了。门口的礼仪姑娘对我们说:“对不起,请留步。”

“满了吗?要等多久?” 我问。

“不是,是没菜吃了。”

“没菜吃了?这么早就都吃完了?” 当时应该是9点多。

“不是吃完了,是不能做了。”

“哦?为什么?”

“停气了,火力不够,没法炒菜了。”

“什么时候开始停气的?”

“就刚刚,刚刚通知的。”

“经常这样停气吗?”

“不经常,但以前也停过。”

“太不巧了。请问,停气面积有多大?附近有什么其他饭店还可以吃饭的?”

“估计没什么饭店可以吃饭了。”

真沮丧,肚子饿极了,多像好好地吃一顿啊。

“请问,哪里可以搞到吃的?什么都行。”

“建国市场那边有小吃摊。不远,那边往前走,拐个弯就到。”

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6)过去。建国市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各种商品小摊中夹杂着多家烧烤摊,肉香扑鼻,馋得我们口水直流。

我们在一位中年女士的摊位前停下。这位女摊主长得小巧玲珑,眉清目秀,态度和蔼。一致觉得她的食物应该安全可靠。我们边吃边烤,吃完一样后,再要下一样,就站在烧烤摊前吃。吃了烤鸡胸,烤肉丸,烤蘑菇,烤辣椒,烤土豆,烤臭豆腐等等。每样都撒满了红色的调味粉,辣乎乎的,味道相当好,一共才花¥30多一点。

后来,摊主的丈夫来帮忙了。

再后来,城管来了。 高个城管对摊主说:“明天不要来了,知道吗?”

“知道,知道,接到通知了。” 摊主边忙边答道。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明天不能来了?” 我好奇地问摊主。

“明天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怕我们影响市容~~。”

“所有的小摊都不能来了吗?”

“是的。明天这里就不会有一个小摊啰。”

好在停气和检查不是同一天。否则,到哪里去找吃的呀。

吃得心满意足后,我们慢慢往回走。

路边很多商店还在营业,行人不断,其中不少人在遛狗。大部分狗都是自由自在地跑在主人前后,没有拴住。

走到嘉峪关广场时,只见霓虹闪烁,音乐声悠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女士在跳健身舞,其中还有不少孩子在滑旱冰,在舞着的女士们身边穿来梭去的,显得那么的和谐美好。我们在广场的台阶上坐了下来,观看享受着这一切。

看了一阵后,我按捺不住,站起来加入了跳舞行列,跟着她们的舞步跳起来。可惜刚跳了两曲,她们就结束了。

我们沿着广场继续溜达,又传一阵音乐声,这次是一小群跳交谊舞的,正在跳慢三步。其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多数是女士和女士搭伴跳。其中一对年轻男女特别显眼,他们跳得最欢快。另外有一老头也很特别,他独自一人,手夹香烟,闭着眼,随着音乐舞动着。好一派悠然自得陶醉的样子。

广场旁边有一个公园。茂密的树木,弯曲的小桥,桔黄的灯光,潋滟的流水,一片静谧。

触景生情,我张嘴说道:“哇,这里让我想起—”

“耶,妈,让你想起了当年。我们都知道。” 儿女一齐打断我的话,打趣起来。

“哈哈,哈哈。”

那晚的嘉峪关,胜于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12) 敦煌: 初到

敦煌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不由得将其列为我们这次旅行的重中之重,安排了3晚的住宿。事后证明其实2晚就足够了。

从嘉峪关到敦煌的大巴,中间在瓜州(也叫安西)停了一站,预计5个小时左右到达。

接近瓜州时,天空暗了下来。

“起沙尘暴了。” 坐在我旁边的中年男人开口说道。他是嘉峪关人,在瓜州有企业。

看着窗外卷起的沙土,我问:“这就是沙尘暴啊,算大的吗?”

“这不算。现在不是沙尘暴季节,应该不会有大沙尘暴的。”

“沙尘暴一般会刮多久?” 我担心着。

“难说。短的只有几个小时,长的可以刮几天。”

快到敦煌时,收到一封短信,“我是敦煌的司机,请告诉我你们什么时间到。” 这是谁呢?怎么会有我的手机号?会不会是董师傅介绍的那位?离开嘉峪关时,董师傅向我们推荐了一位敦煌的出租司机王师傅。赶紧翻出董师傅给的电话号码查对,发现不是,就没理睬。

过了一阵儿,接到一个电话,“我给你发短信,怎么不回?”

“你是谁啊?”

“我在短信里说了我是敦煌的司机呀。”

“敦煌的司机多啦。”

“哦,哈哈,说的是。那个,是嘉峪关的董师傅介绍的。”

“董师傅介绍的不是你。” 我保持着警惕。

“对。那个,董师傅介绍的是王师傅,王师傅今天送客人去嘉峪关了,还没回来。我姓吴,我们是一起的。”

“吴师傅,你好,你好。”

“你们什么时间到,我去车站接你们。”

“应该是4点半到。”

结果,我们提前了20分钟到敦煌刚下过雨。下车后,走出车站,就有不少送旅游广告的。给吴师傅打了个电话,他很快就来到车站。

吴师傅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出租司机。他三十多岁,高个,身材匀称,肤色微黑,相貌堂堂。身穿一套亚白色的西装,上装敞开着。手拿一个黑色皮手包,脚蹬黑色皮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上海滩许文强的味道。

走到车前,注意到车上没有出租车标志。我说:“吴师傅,你这不是出租车啊?”

“不是,我们是旅游公司。请上车吧。” 他满面笑容地回答。

“你们是什么收费标准?” 我问。

“好说,好说。先上车吧。” 他答。

“不行,我得先知道费用。”

“没关系啦,我们上车谈。”

“没谈好之前,我们不会上车的。” 我坚持着。

“你们有什么计划?”

“我们会在敦煌住3晚,然后从柳园坐火车去乌鲁木齐。”

吴师傅拿出一张旅游广告,告诉我们这几天可以去哪些景点,基本包括了敦煌的所有景点。

“吴师傅,我们想随意玩,如果某个景点好玩的话就多花些时间,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少去几个。比如说,这个冰川就不想去了,我们两年前刚在阿拉斯加看过一个很漂亮的冰川。另外,需要在最后一天送我们去柳园火车站。”

“那没问题。”

“多少钱呢?”

“2千,2千,2千。” 周围几位男人七嘴八舌地喊起来,而吴师傅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2千太贵了。” 我摇头。

“你说,你说多少合适。他们都是出租司机。”

我回忆着网上看到的一些包车信息,大致估算了一下后说:“1千。”

“1千不够。” 吴师傅摇头。

“我在网上查过的,这个价钱差不多。”

“那就1千2。”

“行,1千2。”

我们握手成交。


(13) 敦煌: 鸣沙山 月牙泉

第一晚住的旅馆就在鸣沙山旁(4星,¥780豪华沙景房加床)。吴师傅建议我们办好入住手续后就去鸣沙山,下午5点后是玩鸣沙山的好时间。

虽然在网上看过鸣沙山的照片,真到了鸣沙山前还是蛮震撼的。光滑均匀的金色沙山连绵起伏,刀刃般的山脊交错相衔,明暗相间。一串串小小的人影在山脊上缓缓移动着。

女儿拿出相机刚要拍照,吴师傅马上掏出一个塑料袋递给她,说:“把相机包起来,小心沙子损坏相机。”

“不用,谢谢。这相机是防沙的。” 女儿婉拒。

“防沙的也不行,这里的沙子又细又多,眼晴看不见。好多人的相机都在这里损坏了。”

“吴师傅,她的相机很高级,不光防沙,还防水,真的没关系的。” 我帮女儿解释。吴师傅虽然半信半疑,但也没坚持了。

接下来,吴师傅强烈推荐我们租用防沙鞋套(¥10),橘色布鞋套,包至小腿上。我和儿子都欣然接受了,但女儿不要。无论吴师傅及周围的众人怎么劝说,女儿就是不要。她的理由是:1)太难看,2)没那么需要。结果她成了那天鸣沙山上唯一一个没穿鞋套的游客。

鸣沙山的游乐项目不少,很快就发现我们钱没带够。门票¥120,国外学生不能享受学生票。自驾越野车(¥240),自驾摩托车($120),骑骆驼(¥100), 滑沙(¥15和¥25两种),都是好玩的项目。后来还是吴师傅掏腰包借了几百块钱给我们玩,哈哈。

我对开车上沙山的兴趣不大,就让两孩子去玩,自己和吴师傅等在山下。

看着宏伟壮丽的沙山,真觉得不可置信,问:“吴师傅,这沙山上的沙有多深?不会从头到底都是沙子吧?”

“从上到下都是沙子。沙山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

“这么多开车爬山什么的,会不会踏平沙山改变沙山的形状?”

“你看右边,那座最高最大的沙峰,现在禁止攀爬了。科学家计算后说,如果那座沙峰平了,就会改变所有沙山的地貌,所以禁止攀爬了。而这边这些矮些的沙峰,一夜大风就会让它们恢复原貌,没关系的。”

大自然太奇妙了!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回来后,我们一起去骑骆驼。

来到骆驼区,几个工作人员和吴师傅用当地话简短交谈几句后,爆发出一阵大笑。是笑我们吗?我们有什么好笑的?于是问:“吴师傅,你们笑什么?”

“他们以为你们失踪了,买了骆驼票后,一个多小时都没见人影,到处找都找不到。我跟他们说被拉去骑摩托车去了。”

领队人指挥着骆驼曲膝跪下,然后让游客从最后一个骆驼开始依次骑上。女儿最后骑上最前面的骆驼,一骑上它就站起来了,后面的骆驼也纷纷跟着起来。

骑在高高的骆驼上,伴着清脆的驼铃声,披着夕阳的余晖,沿着沙坡缓缓地进入沙漠深处。好不浪漫!

行至半山腰,我们下了骆驼,开始爬沙山。

孩子们登上了木制云梯,我却不听他们的建议,逞强不用云梯,直接跋涉在沙子上,走一步退半步。没过多久就累了,改用云梯。

登上山顶后,上面的工作人员纷纷跟我们打招呼,热情地帮我们照相,像熟人一样聊天。我奇怪他们怎么会了解我们的情况,孩子们说,他们骑摩托时,在这里没用云梯爬过一次。一路上,大家都在看他们的笑话,打赌他们爬不到顶,劝他们改用云梯。但他们坚持到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交流起来。

滑沙下山有2种方式,木板滑沙($15)和轮胎滑沙(¥25)。木板滑沙是自由滑,轮胎滑沙有专用滑道,速度快多了。

我们三人手脚相连,后面的人用脚勾住前面人的腋窝,前面的人紧抱后面人的双脚。加速飞快,风驰电闪般地滑下来,吓得我张嘴尖叫,灌了一口沙子。马上紧闭着眼和嘴,任由狂飞的沙子呼啸着抽打脸面。滑到底后,赶紧吐出灌进嘴里的沙子,清理钻进头发里,耳朵里,鼻孔里的沙子。

骑骆驼返回时,跟领队聊天,得知他们就是本地农民。鸣沙山原来是他们村的,政府收为旅游区后,让他们村的人一家养一个骆驼,在景区里服务。

骑完骆驼后,我们跟着人群走向月牙泉。

山坡下的月牙泉,就像初五的新月,形状完美得像画的一样。泉旁绿树环抱,亭坛楼阁错落有致。我们童心大发,脱掉鞋袜,玩沙,跳跃,拍照,玩得非常开心。

晚上回到旅馆,登上楼顶的摘星阁吃晚饭。完全的小资情调,徐徐清风拂面,远处是静静的沙山,天空的星星一颗一颗地渐渐出现。我们慢慢地吃,慢慢地喝,细细地享受着。

饭后还兴趣盎然。我们步入旅馆园区散步,直到关灯,周围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14) 敦煌: 雅丹地貌 林场农家乐 阳关博物馆 沙州夜市

第二天,我们先搬进敦煌市里的一家旅馆(3星,¥331双人间加床),然后驱车去雅丹。

吴师傅既健谈也善谈,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他接受新事物快,属于聪明人。一路上不停地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生动有趣。

去雅丹的路上,途经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平坦光秃的沙石地上,只零星地点缀着一簇一簇的骆驼草或红柳,偶尔可见胡杨树。传说胡杨树有三千年生命: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还有一千年不朽。

戈壁滩上设立了一片自然保护区,引进普式野马。吴师傅告诉我们,他们小时候经常来这附近打猎,那时野生动物比较多,最多的是野羊和野兔。我们那天一路开过,却没看见任何动物。吴师傅开玩笑说:“也许动物们都去什么地方开会去了。”

路上还有关卡,检查来往车辆的营业执照。

据吴师傅说,通往雅丹的新高速公路,是敦煌的首富王老大投资修建的,还没最后完工。王老大是一个传奇人物,小时候是一个乡下孩子。曾经因为偷窃供销社的钱(¥3.6),被关了三年。改革开放后,以前下放到他们村的一个干部给了王老大一个包工头的机会,让他挣了第一桶金。王老大平时生活低调。可惜他儿子不愿接班做生意,现为敦煌一家医院的医生。王老大投资修路,将获得80%的雅丹门票收入,具体期限不清。

雅丹地貌

从敦煌去雅丹还得经过玉门关,买了门票(¥40)才能穿过去。古老的玉门关城关已被围了起来,不能进去,我们就没停车,直接开去雅丹。

雅丹门票¥50,导游车车费¥20。吴师傅替儿子买到了一张学生票(¥25)。

进去后就上导游车,车上坐满了游人。

一望无际的红沙地,矗立着一群群千姿百态的风蚀红岩层。

每到一个景点(特殊形状的风蚀岩层),就下车照相,5~10分钟的时间。不许攀爬岩层,也不能走远。记得的景点有孔雀,狮身人面,南海舰队,等等。每次总有1~2个人不按时上车,让全车的人久等。虽然景色独特,但这种纯粹到此一游的拍照方式让我们觉得了然无趣,加上太阳暴晒,天气炎热,令人懊悔,后面的开越野车等项目就没参加了。

林场农家乐

从雅丹出来,吴师傅建议我们去林场农家乐吃午饭。说那里风景好,是戈壁滩中的一片绿洲。敦煌本地人经常去休闲度假等等。

路上,吴师傅讲起二墩村的故事。二墩村原是当地最穷的一个村子,现在变成最富的了。他们村的无核白葡萄以前卖不出去,只能晒成葡萄干卖。现在,随着中国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无核白供不应求,外地卡车直接来二墩村运葡萄。每亩收入高达1万多元。

二墩村的村民都不用自己干活了。他们雇佣外地人种葡萄,卖葡萄时也只要在葡萄园里讲好价钱,买葡萄的人负责雇人摘葡萄等等。

吴师傅特意带我们去二墩村溜了一圈。村里有很多格式一样的单门独院新房,地里全是一笼笼绿荫荫的葡萄藤,高坡上一排排四周全是孔眼的葡萄晾房已经毫无用处 ,有些正在拆除。

林场农家乐就在二墩村附近。

农家乐有很多餐馆,规模不小。那天我们去得比较晚,下午2点多了,已经没什么人就餐。吴师傅领我们走进其中一家,问我们是在餐馆外的葡萄架下用餐还是在餐馆里的包间用餐,我们选择了有空调的包间。

吴师傅坚持要我们自己点菜,说他只要拉条子。我们点了4盘菜:茄子虎皮椒(¥28),香烧榆钱花(¥?),酸菜土豆粉条(¥?),青椒炒肉(¥?)。每盘菜的份量都很多,味道超好,我们4人怎么吃都吃不完。

香烧榆钱花吃起来酥酥软软的,出乎意料。茄子虎皮椒辣中带甜,我和儿子特别喜欢,吃得眼泪鼻涕汗水直流,欲罢不能。这一顿午饭,扫除了雅丹的不快。

阳关博物馆

午饭后, 我们去了阳关博物馆(门票¥50)。我拿着女儿的医疗卡和儿子的学生证去买学生票(¥25),结果医疗卡不管用,因为上面没有有效日期。

这家博物馆很特别,是民营的,老板是当地的一位著名画家。

博物馆的建筑是现代仿古式,蛮气派的。进门后分左右两边展厅,中间有几座高大的露天石雕,其中最大的一座是3次出访西域的张謇。

进去后,在门口等了5分钟左右,等到有20来个游客时,导游姑娘就带着我们走进左边的长城展厅。展厅里内容不少,涉及西部长城周边的历史文化艺术。有长城沙盘,古代的出关纸和进关牌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出土冷兵器,其中一个箭头带倒钩,另一个箭头居然有放血孔。

参观完长城展厅后,导游指挥着大家乘电瓶车(另外收费)去看阳关遗址(俗称古董滩),大部分游客都兴致勃勃,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两件古董。我们放弃了,转而自由参观仿汉军营。

军营中有一大片高低不平的梅花桩,上去走走蛮好玩的。儿子能连续走上20来个,女儿也能走上8~9个,我却只能走上2~3个。意外发现,往低走比往高难多了。

出去前,我们好奇右边的丝绸之路展厅里有什么。走进一看,里面空无一人,灯都关了。我们就着微暗的光线,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沙州夜市

我们当晚住的旅馆离沙州夜市(敦煌也叫沙州)很近,几分钟就走到了。

夜市在一条长街上。街的一边几乎全是烧烤店,另一边有很多卖纪念品的摊子和店子,还有买水果的,几乎都是通宵营业。只有一家西式咖啡店关门歇业了。后来听吴师傅说,那家咖啡店是一对美国夫妻开的,他们有两个男孩。每年半年来此开店,半年回美国。多么潇洒的生活啊。

每家烧烤店都挂着黑色烫金的名店大匾,叫人难以区别优劣。我们最后挑了一家有当地顾客的店子。

我们想先买1~2串羊肉串尝尝(¥2/串),但老板说不行,因为无法单独烤1~2串,最少也得10串。羊肉是当着顾客的面从羊腿上割下来的,味道相当好,是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串。

后来我们想尝尝烤羊皮(¥5/串)和烤羊筋(¥5/串),老板同意将5串羊皮和5串羊筋一起烤。羊皮和羊筋都太韧了,咬不开,无法下咽。

第二天和吴师傅聊起,他说应该吃羊踺子(羊小腿),那才是最好吃的部位。于是,我们第二天晚上又去了同一家烧烤店,要了羊踺子(¥25/个)。羊踺子是带骨烧烤的,骨头上的腿肉划成一片片的,特别香嫩好吃。

所有烧烤店的当街椅子都是由两家啤酒厂赞助的,青岛啤酒厂(绿色)和黄河啤酒厂(黄色)。我们品尝了西凉啤酒(11度¥8/瓶),黄河啤酒(¥8/瓶),及青岛啤酒(¥8/瓶)。这3种啤酒的味道都差不多。

酒足肉饱后,我们逛了逛纪念品摊子。

我看中一个铁制的青铜马踏飞燕,开价¥260,最后¥100成交。儿子看上了一种小小的玉石(号称和田玉石),开价¥20,儿子自己讲价,¥10成交。后来儿子看见别的摊位也有同样的玉石,继续交易,搞到一个¥8成交的,后来又搞到一个¥5成交的。可惜女儿没找到任何中意的东西。

 

(15)敦煌: 榆林窟 

聊天时,吴师傅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主意。原来不想去冰川的,但一听说能上到冰川海拔4700米高处时,就一定要去看看了。事后证明这一决定的英明伟大,冰川之行成了我们这次旅途的最高潮。

那天,我们先去了榆林窟。从敦煌到榆林窟的车程有2个小时左右。

榆林窟的门票是¥30/人,参观5个指定的洞窟。另外可花¥400/人再看3个特窟。

以前我脑子里总觉得莫高窟榆林窟的大量洞窟是天然的,而且是迷宫式的洞窟套洞窟和洞窟连洞窟,古人在洞窟壁上画上了一些艺术价值极高的佳画。

看过后才知洞窟都是古人开凿的,目的是供养参拜佛神。每个洞窟都是独立的,大小不一,由不同的供养人出资开凿绘制。而且洞壁四周及洞顶上都画满了壁画,没留一块空白。洞顶上的壁画大多是装饰性的图案,四周大多是佛教人物及情景故事。大多数洞窟里的佛像是木骨泥塑彩绘的,少数大窟里的则是石胎泥塑彩绘。

我自己不懂艺术,只会看像不像,漂不漂亮,看不出那些壁画的艺术价值。问女儿,她说不应该用现代或西方的纯艺术眼光来看这些壁画,它们的价值在于其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她不了解无法评说。

榆林窟一共有42个洞窟,都开凿在荒凉的榆林河(也名踏实河)峡谷东西两岸直立的峭壁上,其中很多是瓜州节度使曹氏家族供养的。大部分泥塑佛像都已损坏,壁画也已退色,残缺不全。有些洞窟的壁画有2层甚至3层,后代的古人重新画在前代的壁画上。印象最深的是一幅高僧鸠摩罗什(西元344—413年)与另一高僧的辩经图,故事性强,画面生动有趣。

洞窟里的壁画前设有玻璃护拦,防止触摸壁画。导游姑娘年轻漂亮,气质优雅,知识丰富,但态度有点冷谈傲慢。每人发一副耳机收听导游的解说,避免了通常的高音喇叭喧哗。

那天去榆林窟的人不多。我们到时,空空的停车场里就只有1辆高档旅游车,旅游车的阴影里坐着一位日本老人。敦煌地区刚发过一场大洪水,冲坏了通往峡谷低处的道路,得走阶梯下去。估计老人是走不了阶梯,所以就留在上面等待。

我们和一组中年人(5~6)一起参观,没见其他日本人,估计是参观特窟去了。奇怪的是,这组中年人中的一位女士老在说日本人的坏话,还说应该禁止日本人来参观,他们会把有价值的东西偷走等等。

很快就参观完了5个洞窟,孩子们觉得够了,不想加看特窟。临走前去上厕所,发现架在河床上的悬空厕所让洪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我们庆幸有干净厕所,同时也思量着粪便的去向。方便后用瓶装水洗了洗手。

出来后回到停车场,日本老人还坐在那里,但不见吴师傅。我们和日本老人打了打招呼,正想着吴师傅去哪了,看见他从旅游车上下来,原来抽空上车休息去了。

我们拿出带来的食物,坐在停车场边吃了一顿野餐。聊起日本人,吴师傅说有一次他们接待一个日本旅游团,团里的26个日本男人同时都要小姐,让他们措手不及。

 

(16)敦煌: 透明柯冰川

吃完简单午餐后,我们动身去冰川。

开车前,吴师傅转身对我说:“湘姐,有件事最好先给你说说。”

“什么事?说吧。”

“你看啊,原先我们的这个包车计划里没有去冰川这项,现在加上了去冰川,得加些钱。”

我楞了一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问:“加多少?”

“加¥400,一共¥1600。”

“行。”

从榆林窟到冰川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

经过瓜州时,很想尝尝久闻大名的瓜州水果。可惜最有名的瓜州蜜瓜还没成熟,我下车买了1个瓜州甜瓜(¥50)。甜瓜不大,皮白且薄,很甜,不错。后来醒悟甜瓜买得太贵了,当时急着赶路,忘记了砍价。

路上还经过了一个移民乡广至,移民来自甘肃的贫困山区,政府修建好了住房和其他基本设施。移民搬过来后,很多不习惯开荒种地,头一两年有60%的移民跑回山区过老日子去了。留下的人辛勤劳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大多数跑回山区的移民又陆陆续续地搬了回来。

一路上看见多处公路被洪水冲断,断开的口子又大又深,就像灾难片里的恐怖场景。好在每处断口都修有临时便道,保证了通车。

车到冰川收票处时,意外发现没人上班卖票(¥160/人,¥300/车),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其他人影和车辆。也许是路况太差,少有游客过来,所以懒得收门票了?这下可省了不少钱。我们光顾着高兴,谁也没有多想别的。

“透明梦柯”是蒙古语“高大宽广的雪山”的音译,跟透明无关,跟梦柯也无关,当地人称之为大雪山。大雪山是祁连山北端最高的山体,有多达203条冰川。透明梦柯冰川是大雪山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储冰量2.63立方公里,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这么巨大的一个冰川,直到1959年才被中国科学院的冰川专家们发现而为世人所知。

车到大雪山脚下时,吴师傅关了空调,打开车窗。外面的空气清新凉爽,令人精神振作。越往上开,气温越低,后来不得不关窗,加衣。再后来,开始下雨了,路也变成了沙石路,越来越不好走。然而,险峻嶙峋的雪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白,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越来越美。我们不停地照相,应接不暇。

大雪山上有一条盘旋其中的宽阔的干枯河道,老虎滩。远远看去,河道里青光连连,像是铺满了光滑平整的青石板,非常壮观。老虎滩上建有3座桥,过完这3座桥后就快到冰川了。

车到海拔4000多米高时,我感觉有点胸闷和头胀,出现了高原反应。孩子们叫我别急,注意喝水。大约10分钟后,胸闷和头胀慢慢减退了。接着儿子也感受到了高原反应,最后女儿也感受到了。好在都是轻微的,很快就适应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雨水变成了冰雹,绿豆大小的冰雹快速地敲打着车窗。这天气变化得真快啊。

公路上的坑坑洼洼多了起来,大的直径有2尺,另外还有不少很陡的上下坡。吴师傅开的是一辆北京现代轿车,却在风雨中走着越野山路,车子底盘被刮得噼里啪啦的乱响。这高高的大雪山中,天气寒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毫无人烟,连手机信号都没了。加上我们车上的食物和水都非常有限,万一出事怎么办?

我不禁担心起来,说:“吴师傅,这路已经很危险了,你的车要吃不消的,我们还是别去了,回头算了。”

“湘姐,这样的路况我走得多了。我是有准备的,昨晚还检修过车子。没事,放心。” 吴师傅精神抖擞,信心满怀。

开过老虎滩一桥和二桥,来到老虎滩三桥。桥前30米左右处的路面上横堆着1米多高的沙石路障,左边的临时便道是一条狭长高陡的泥泞上坡。吴师傅冲了3次都没能冲上去,我们下车准备推推看。

这时,正巧对面来了一辆中小型卡车,从卡车上下来一名年轻的修路工。吴师傅问小伙子翻过这道坡后,后面去冰川的路能走通麽。回答说没问题,他刚从那边过来。吴师傅下车请小伙子帮我们开车冲坡,冲了2次终于冲上去了。分手时,小伙子主动借给我们一把铁锹备用。

往前没开多久,遇到了一段山洪。水深1尺多,宽7~8米,水流很急。

“这恐怕过不去,车会漂走的。” 我说。

“嗯。” 吴师傅表示同意,接着左右张望,看有没有别的路。

“看来没办法了,我们回去吧。再说努力过了,上到这么高的地方也值了。” 我又打起退堂鼓。

吴师傅终于掉转车头往回开,回到三桥路障处停了下来,说他下去看看就下车跑了。

我们跟着下了车,看着吴师傅越过路障跑到桥那头,冲着桥下的一个帐篷大声叫喊。帐篷里出来了两个人,吴师傅又跑下去和他们交谈。两孩子也向那边走去,我就留在了车旁。

过了一会儿,吴师傅跑了回来,高兴地说修路工同意我们自己扒开路障开车过去。他边说边拿出铁锹,气喘嘘嘘地快速铲起沙石来。

“吴师傅,让我来干一会儿吧。你先休息休息。”

“你哪行呢?湘姐。”

“我行的,在家每天都举重锻炼。有点力气的。”

“好吧,你试试。悠着点啊,这里估计有海拔4500以上。”

扒开一个口子后,吴师傅说:“湘姐,你等在这里,我开过去试试。”

这时,两孩子也结束了和修路工的聊天,走了回来。看着开过去的车,他们俩嘀咕着:“不知道他能不能开过去?不知道他能不能开过去?” 我不明白他们在担心什么,但也没警惕起来。

“哦,天啦,他开过去了!” 孩子们欢呼起来。

我还是不明白,直到我们走到桥那头,看见桥头有一个断口,5~6米宽,6~7米深。断口上搭了两块长钢板,钢板宽约1尺半,人走上去还上下弹动。吴师傅的车就是从这两块钢板上开过去的。

吓人,太吓人了!这要掉下去绝对是车毁人亡。

我胆战心惊地迈着微微发软的双腿,慢慢走过弹性的钢板。

“吴师傅,你的胆子也太大了。怎么就敢那样开过来?” 我叫了起来,不可置信。

“其实没看上去的那么危险。只要镇定,看准后就踩油门匀速地开,不能犹豫和哆嗦。嘿嘿。” 吴师傅乐呵呵地说。

心情刚刚平静下来,前面又遇到一大段冲坏的路,我们随着便道开进了干枯的老虎滩河道。远看那么平坦的河道,实际上大小卵石密布,沟壑纵横,没有明显的车道,非常难走。我们大家一起帮着吴师傅找路,清理大小石头,缓慢地磕磕碰碰地前进着。

最后终于穿过老虎滩河道,开上了沙石公路。路过了中国科学院的冰川观测研究站。眼看到了,却又卡在最后一个积满了冰雹颗粒的陡坡下,冲了几次都没冲上去。

吴师傅说:“你们下去走过去,20多分钟就能走到,我等在这里。一定要踏上冰川宣告:我-来-了-!”

我们穿好雨衣下车,吴师傅继续叮咛道:“冰川上滑,要注意安全。去年,有个日本登山者在这里出事冻死了。”

登上那个陡坡后,一片开阔,除了沙石就是冰雪,一根草木都没有。冰川就在旁边,隔着一条深沟。我们沿着沙石山坡往上爬,寻找可以跨过深沟踏上冰川的通道。

瞬间,大雪山上4700米高处,天空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狂风裹着冰雹吹打在我们身上,眼睛都难以睁开。

“还往前走吗?” “会遭雷击吗?” “太危险了!” 我们相互大声嚷嚷起来。

环顾四周,我们看见了观测站竖立在冰川上的长竿风标。这下吃了定心丸,继续往上爬。

儿子冲在最前面。

“我们真是疯了!跟雷暴玩!” 女儿边爬边叫道。

终于,儿子踏上了洁白的冰川。他爬上一块突出的冰台,摆着征服的姿势,大声宣告: “冰川,我-来-了-!我–来–了—”

“小-心—-” 我大叫。

“等一下,照-相—-。” 女儿叫着要给弟弟拍照。她从雨衣里拿出相机,折腾了一会儿,说:“欧帕斯,没电了。”

“什么?!!!” 我们气急了,但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天啦!最需要照相时,居然没电了。

“有办法,有办法。” 儿子说着掏出手机,自己给自己照了一张。

在儿子的激励下,我和女儿也踏上冰川,进入了洁白的世界。此时,雷电停了,风也弱了,只有冰雹不断。

高兴啊,太高兴了。我们在冰川上欢跳欢叫起来,“啊——” “啊———” “啊————-”

激动过后,低头一看,旁边就是20多米深的冰谷,万一滑下去就上不来了。我看得腿发软,再也不敢跳了。但两孩子又往冰川更高处爬,我求他们:“别爬了,太危险。”

“没关系的,老妈。”

“小心点,千万小心啊。”

最后,他们爬上了那个插着风标的冰川高台。

“耶——————————————————–”

 

往回走的路上,冰雹又渐渐地变成了雪花。隐约听见山中有呼喊声,这里没有别人,肯定是吴师傅。也许他在担心我们?“嘿–,吴-师-傅–,我-们–回-来-了—-。” 我也高声呼喊起来。

见着吴师傅后,问是不是他在喊我们,他说是。他看我们去了很久,天气又一直不好,担心涨大水,所以喊我们早点回去。

再一看,吴师傅将车开上了最后那个陡坡。他说:“我以前没开到过这个高度,所以今天非得试试不可。”

开车回到三桥断口处,钢板上已经盖上了2寸厚的积雪。我们下车,用铁锹和墩布清扫钢板。然后走过钢板,确定车的轮胎对准钢板,指挥吴师傅开了过来。真是惊心动魄啊!

下山时,正值夕阳西下,彩霞天空,大雪山变得十分平静柔美。尤其是山底那绿盈盈的大草原和点缀其中的白绒绒的羊群,显得特别的柔和特别的美丽。

谢谢吴师傅!谢谢吴师傅!

PS:

  1. 大雪山上没有厕所。常规做法是: 用车做屏障,然后男左女右方便。
  2. 上山时,盖着水瓶都鼓胀了起来。而下山时,又偏缩得厉害。

 

(17) 敦煌: 莫高窟 敦煌历史博览园 驴肉黄面

这是我们在敦煌的最后一天了。

早上起来后,看孩子们睡得香,就打电话跟吴师傅改时间,改8点出发去莫高窟为10点。吴师傅问,要不要他开车带我一个人在敦煌市里逛逛,我说不用了,就想自己在旅馆周围转转。

我独自出门吃早餐。

敦煌市区内没什么高楼,街道干净,店铺整洁,是座温馨的小城。

旅馆附近有一家通宵营业的小超市,阳光超市。超市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值夜班,妻子值白班。夫妻两都相貌清秀,态度亲切和气。我在他们店里买了一小瓶红星二锅头(¥2/瓶)和几瓶康师傅茶(¥5/瓶)。

几家小型早餐店看起来都不错,干净卫生,食物诱人。还有喜欢的台湾永和豆浆店,店面高大漂亮。看着都想吃,可惜吃不过来。

李老二的羊肉粉汤(¥10,加馍¥1)相当好吃,一大碗,吃得饱饱的。一口香的大肉小笼包(¥5/笼,10个)也很好,我买了3笼带回旅馆给孩子们做早餐。

去莫高窟前,吴师傅建议我们将行李放在他妻子的麻辣烫店里(没想到这还引出了一个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故事,先按下不表。)吴太太是个实在人,她拿出乡下亲戚送的五月黄杏,一定要让我们尝尝。黄杏酸甜,正是儿子喜欢的味道。

莫高窟

莫高窟门票(¥160),参观10个指定洞窟。要有中国国籍才能享受学生票(¥80)及其他优惠票。参观形式和榆林窟的一样,只是游客多了很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在我看来,莫高窟和榆林窟类似,除了有更多的洞窟外,还多了一个藏经洞及里面发现的大量经文。可惜那些最有价值的经文都不在中国了,早就流传于世界各地。

莫高窟前的广场上陈列了很多捐款人的大幅照片和事迹,他们主要是香港人,日本人,台湾人,及美籍华人。

莫高窟的一些特窟需要预约批准才能参观,而且是要经过敦煌研究院(http://www.dha.ac.cn/index.htm)的院长樊锦诗的批准。樊锦诗原是北京人,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40余年,为保护和宣传莫高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了敦煌人的尊敬。吴师傅开口闭口都称她为敦煌的女儿。

敦煌历史博览园

参观完莫高窟后,还有很多空余时间。听说敦煌的历史博物馆不错,就请吴师傅带我们去了。

谁知到了后,发现大门是关闭的,没有任何其他游客。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心生疑虑。吴师傅进去叫了人出来卖门票(¥30/人)。

整个博物馆就我们一家游客。导游姑娘领着我们先参观了敦煌历史人物蜡像馆,然后进了一个光线昏暗的展厅,进去后才知道是性文化馆。当时感觉尴尬,里面大都是西方和印度的绘画和雕塑复制品,只有一件莫高窟里的双修雕塑复制品。没什么意思,我们很快就出来了。诧异怎么会有这样的博物馆,那么多复制品。

回来后上网查询,发现我们去的不是敦煌博物馆,而是敦煌历史博览园。唉!

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所谓“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临走前一定要去吃吃。

我们来到驴肉黄面馆,没想到竟有3家。这3家一字并排,门面装潢几乎一模一样,门外均有2位年轻姑娘招呼客人。6位姑娘齐声邀请我们,进哪一家呢?吴师傅说三家都差不多,最后我们进了中间那家。

我们一人要了一碗黄面(¥?),再要了一大盘酱驴肉。服务小姐极力推荐我们再来一盘驴皮,一盘驴蹄筋,和一盘驴板肠,每样都不便宜(¥60~70?)。想起咬不动的羊筋和羊皮,我们直摇头。后来吴师傅建议将驴皮驴蹄筋及驴板肠拼成一大盘,这样就可以全试试了。行,就这么办了。

黄面带较重的碱味,上面盖了一层用香菇、猪肉、水豆腐做成的香菇臊子。驴皮脆脆的,好吃。酱驴肉味道也不错,像牛肉,但更细腻。驴蹄筋味道一般,驴板肠看起来就不想吃。没想到儿子却样样都吃得香,也算值了。

吃完后,告别敦煌,驱车前往柳园火车站。

 

(18) 柳园火车站

从敦煌去柳园火车站通常是1小时左右的车程,那天路况不好,我们走了近2个小时。

这个车站保持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风貌,工作人员特别认真尽职,安全检查严格,不流于形式。

诺大的候车厅里,几乎坐满了民工,但无一人抽烟,地上也没有一点垃圾。候车厅的角落里,立着一个特大号的钢制开水桶,冲茶泡面都很方便。

厕所还是长沟冲水间隔蹲式,但很干净,无异味。

好一个朴实的地方,让人印象深刻。

 

(19) 乌鲁木齐

我们乘坐的是1043次火车(¥122,硬卧下),晚上8点多开车,第二天早上7点多到乌鲁木齐。火车票晚买了几天,没买到软卧。

上火车后,发现我的铺位在孩子们的隔壁,孩子们对面的下铺坐着一位小伙子和一位大妈。我先问大妈,能不能跟她换铺位,但她没吭声。我又问小伙子,他笑眯眯地说他的是中铺。正疑惑着,大妈说她的是上铺,这下铺没人。于是我们说好,晚上我睡这个铺位,大妈睡我的铺位。

小伙子是内地人,在乌鲁木齐工作,已经4年了。大妈是去看儿子的。隔壁是几位女教师,刚从敦煌旅游回来。

忽然闻到车厢里有烟味,问列车员可不可以开窗。列车员一口否定,“哪有烟味?没人抽烟。开什么窗,开窗都是风沙。” 我只得作罢。不过后来再也没出现过烟味了。

我看闲着无聊,拿出2副扑克牌,邀请小伙子和大妈和我们一起玩,但大妈说不会玩。于是儿子和小伙子一边,女儿和我一边玩起升级来,大妈观战。小伙子教了我们一个新玩法,那就是等庄家放好底牌后再反主牌,反主的人可以将庄家的底牌全换掉。这样一来,戏剧性就更大了。我们一直玩到熄灯。

车上还是老规矩,凭车票换车牌。半夜查票,要我和大妈各自睡回自己的铺位。早上醒来,看见大妈还是睡在下铺,问她什么时候下来的,大妈说:“我就没上去过。” 呵呵,厉害。

列车提前到了乌鲁木齐。

小伙子带我们乘坐1号轨道车(¥1),直接到我们预定的旅馆对面下车。

从小就听说新疆是个好地方,一路上我都睁大眼睛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街道和建筑和内地的差不多,只是很多商店的汉语招牌上有小写的维语。轨道车里也是用汉语报完站名后,再用维语报一次。维语特别好听,委婉流畅。绝大部分当地人都看上去像汉族人,很难看见维族样子的。

车到一个广场时,看见中心花坛上有一个巨大的锤子镰刀党旗,党旗下是大写的标语“践行新疆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我们住的旅馆(5星,双人房间加床 ¥1068)很新很大很气派。办入住手续时发生了问题,他们找不到我的订单。我问他们是否还有空房,有,但房价是¥2000多。于是我给携程打电话,问他们是怎么回事,我定的房间为什么没有了?携程查下来,发现是我定错日期了,定的是3天前我订房的那天日期,被自动取消了。原来是我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问携程有什么办法弥补。携程让我把电话给旅馆工作人员,他们协商下来的结果是按携程原价重新给我一间房,而且让我马上提前入住。太好了,谢谢携程。

上午就在旅馆休息,孩子们高兴终于睡上好床了(他们不习惯中国的硬床)。

下午,我们打车(¥15单程)去了新疆博物馆。司机是八十年代从内地去的,他说最近两年,私家车成倍增加,所以交通特别拥挤,尤其是去博物馆那边。

新疆博物馆(免费)真是一个好地方,出土文物很多,尤其是其古尸馆,有楼兰美女(3800年前的女干尸),哈密贵妇,且末汉子,东汉情侣,唐代高昌王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非常值得一游。那天,我们还碰见一个美国中学生旅游团,4~5个日本和韩国的旅游团。

旁晚6点左右,我们打车(¥30单程)去著名的二道桥大巴扎。司机是一个胖小伙,他说现在交通拥挤,得走环线。我说没关系,正好可以看看周边。

二道桥充满异国情调,到处都是身穿民族服装的维族人,也有不少内地游客。

大巴扎里有很多商店,其中不少是周边国家来的外国人开的。卖纱巾,羊皮,刀具,地毯的特别多。女儿看上了一条白羊皮,开价¥400,她自己还价,¥250成交。

买完东西出来,看见大巴扎前的街边停着一辆黑色防暴车,车边有手持武器身穿黑色制服的防暴警察。警察们一动都不动的严密注视着过往人群,这让我想起来之前,所有的人都跟我们说天黑前一定要离开。

街边有一维族大叔在做冰激凌卖,一个旋转的大桶加一根长木棒就搅出了黄灿灿冰激凌,非常好玩。我们一人吃了一杯(¥5大杯,¥3小杯),味道不错。

吃完冰激凌后,我们就打车回旅馆。司机是回族人,爷爷辈就来新疆定居了。在他眼里,新疆是中国最好的地方,去内地旅游过,但不喜欢。他说女儿的羊皮买贵了,¥150还差不多。

第二天上午,我们打车去机场。司机是一帅小伙子,上车就聊天。聊到一个红灯时,我注意到没打表。

“嘿,没打表啊。” 司机闻言没说话。

“这可不对,我们事先没说不打表的。我们下车。” 我接着说。

“你说应该多少?” 司机终于开口了。

“我哪知道?”

“¥40。”

“¥40肯定太贵。”

“¥30。”

“还是太贵。出来前,我问过旅馆的人,应该不超过¥20。” 我这时想起前一天问过的。

“那就¥20。” 我点头同意。

红灯变绿了,拐一个弯就到了机场。我们付钱下车,相安无事。

就这样结束了西行,南飞回家。

 

评论1  评论2  评论3  评论4  评论5  评论6  评论7  评论8 

评论9  评论10  评论11  评论12  评论13  评论14

评论15  评论16  评论17  评论18  评论19  评论20

 

Jul 30

昨天第一次自己烤羊腿,烤出了9分熟,羊腿肉香嫩,入味。

主料:

  • 羊腿肉,0.75磅,切成0.75寸厚2×3平方寸大小的羊腿块

调料:

  • 伏特加酒(2大勺)
  • 菜油(2大勺)
  • Durkee的Six Pepper调料粉(2小勺)

做法:

  1. 预热烤炉(grill)10分钟;
  2. 将羊腿块在酒里拖一遍,然后再在油里拖一遍,最后撒上调料粉;
  3. 将羊腿块放在烤架上,盖上烤4分钟,翻一面再烤3分钟就行了。

评论

Jul 30

今天下班回家,发现前院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火鸡,仔细数下来,一共18个。3只大的(母),15只小的。猜不透这一群的家庭关系。

半小时后,出去买除草农药回来,发现前院又来了3个不速之客,1只鹿妈妈带着2只鹿宝宝。

评论

Jul 27

由于过敏,能吃的水果越来越少,很头痛。想起上次吃烧烤苹果没有过敏反应,那就让过敏的水果入菜试试。今天试的第一款(苹果彩椒烤肉)就不错,其中苹果也很好吃。

主料:

  • 烤肉(grilled pork steak),2大块,切成丁(1cm^3)
  • 彩椒(sweat pepper),1个,切成块(2cmx2cm)
  • 苹果(gala apple),2个,削皮去核,切成丁(1cmx1cmx0.6cm)

调料:

  • 菜油(3大勺)
  • 香油(1/2小勺)
  • 酱油(2大勺)
  • 盐(适量)
  • 白糖(2大勺)
  • 共研寿司醋(2大勺)
  • 紫洋葱(1/4个),切成小块(1cm^2)

做法:

  1. 大火,下菜油(2大勺),下洋葱(一半),彩椒丁,盐,醋,糖,酱油(1大勺),快速翻炒,盖上焖2分钟左右;
  2. 下苹果丁,快速翻炒,盖上焖2~3分钟,直到汁干,苹果熟软,出锅;
  3. 下1大勺菜油,下洋葱(另一半),下烤肉丁,酱油(1大勺),快速翻炒,盖上焖1分钟;
  4. 倒入苹果彩椒丁,香油,快速翻炒拌匀就行了。

评论

Jul 24

真实的喜剧,王志飞主演。看了前面两集,特逗。

评论

Jul 24

腊肉蒸鱼是我外婆的一道拿手菜。小时候没看她是怎么做的,只记得很好吃。我自己试着蒸过几次,但一直无法解决蒸汽留下太多汤水的问题。昨天突发奇想,想到用粉丝来吸干汤水。于是在蒸碗底先放了一包干的龙口粉丝,然后放鱼片和腊肉等。粉丝果然吸干了大部分汤水,而且味道奇佳,最出彩了。

主料:

  • 腊肉(半磅)
  • 猫鱼片(半磅)
  • 台湾龙口粉丝(1卷)

调料:

  • 酱油(4小勺)
  • 伏特加酒(4小勺)
  • 盐(适量)
  • 白糖(一点点)
  • 辣椒粉(半小勺)
  • 葱丝,姜丝(稍多一点)

做法:

  1. 先将干粉丝放入蒸碗;
  2. 然后将所有其他主料和调料一起拌匀,放在粉丝上面;
  3. 大火,蒸锅,上汽,蒸15分钟左右就行了。

评论1

评论2

May 28

今天是个烧烤天,心血来潮加做了两个新花样。原只图个新鲜,却获得了一个满堂彩。嘿嘿

烧烤红薯

主料:

  • 小红薯四个

调料:

  • 菜油(1小勺)
  • Emeril’s 的 Original Essence 调料粉(2小勺)

做法:

  1. 将红薯洗净,煮熟,拿出凉凉,然后竖着切成4条三角长条;
  2. 将菜油刷上红色条,然后撒上调料粉;
  3. 将红薯条面朝下放在烤架上,烤2分钟左右,翻一面再烤2分钟就行了。


烧烤苹果

主料:

  • 清脆小苹果,4个,对半切开,去核

调料:

  • 白糖,4小勺

工具:

  • 竹签,4根

做法:

  1. 将竹签用凉水浸泡半小时;
  2. 将苹果用竹签串起来,面朝上;
  3. 将白糖均匀撒在苹果面上,放置5分钟让糖化化;
  4. 将苹果串面朝下放在烤架上,烤3分钟左右;
  5. 将烤好的苹果串放进冰箱镇镇,凉透就行了。

评论

May 24
除了贯穿全剧的大案件显得虚假之外,其他每集的独立案件大都真实,紧跟当今各种社会现象,很有意思,值得观看。

评论

May 22

从小就觉得高跟鞋漂亮,但至今也没穿过几次,因为受不了穿着的痛苦。有朋友说,穿习惯了就好了。试过几次,却总也挺不过去。尽管如此,看见漂亮的高跟鞋还是忍不住要买回家,大部分买回来后就没穿过。

这几天大家对韩寒的天才增高鞋的议论,让我想起了那些装在鞋柜里的高跟鞋,不穿太可惜了。今天早上下定决心,穿上了一双蓝色高跟皮凉鞋,登登地在办公楼里走得欢。半天下来,脚痛了,于是脱掉鞋待在办公室里,尽量少出去。

下班时,穿上鞋,坚持走到办公楼下,再也不愿忍受脚的痛苦,脱下鞋拎在手上,光脚走向停车坪,太舒服了。边走边琢磨,今天还去不去买菜呢?商店容许光脚进吗?

试着进了一家宽大的超市。哇,溜溜光冰冰凉的地板,太爽了。偶尔有人注意到我的光脚,也只是报以微笑。难得的享受啊,总算没白受高跟鞋的痛苦,心中窃喜起来。呵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