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5
科学网的曾纪晴写了篇《国家地震局:一张令人恐怖和震惊的索命清单!》,根据中国中央政府的拨款数目,得出结论“国家地震局用于地震预报的经费仅270万,不到地震局经费预算的千分之一”。这显然是对地震预报经费来源非常不了解。
“地震预报”现在作为中国特色的科研内容,相当一部分经费是来自国家科技部。现成的例子是,地震局许绍燮院士要靠“太阳黑子”、“天外来客”报地震的项目——“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是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内容,在2009年2月23日获科技部批复,总经费为1885万元,国家全额拨款。按5年平均,每年也有370万元。
此外,中国地震局还办了一个举世罕见的“地震预测研究所”,养着上百号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不算工资每年也要几百万运转费吧?按该所的自我介绍(资料老了点),“2004年取得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
至于几十亿元的硬件投入,这里就不必详谈了,具体情况参见《科学新闻》2009年5月11日的《地震科研“消费”》一文。官办的地震预报总不能不用这些硬件提供的数据吧?
更何况,即使是体制外的预报爱好者,只要你牛皮吹得够响、能够上达天听,上面也会想办法给你拨经费。孙威的“沙层应力仪”不但由地震局支持在各地安装,还差点从科学院拿到几千万元(http://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553.txt)。钱复业那个4000公里报地震的把戏(“HRT”法),中国国家发改委“明确支持”,要地震局打报告、科技部拨款(见《瞭望》周刊2010年第12期;这个报告一直难产,看来把伪科学包装起来确实要克服科研良心的障碍)。
所以呢,你可以指责中国政府官员这样那样不对,但是要说他们舍不得投钱搞地震预报,那可太冤枉了。有这么多的地震预报投入,难怪地震局平时总要说“中国地震预报水平领先世界”,或者说“地震预报是尚未攻克的世界难题”,却不提国际地震学界早已不把地震预报作为可行的研究对象。
(附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英文招牌上面就没有翻译“预测”这个词,看来他们很明白地震预报的中国特色,不好意思让外人知道。感谢网友陈珂发现这个细节。)
Apr 21
全世界的火山出现在三种大地构造位置:
1. 离散型板块边界,比如大西洋洋中脊,这里是两侧板块分离的地方,地壳很薄,地幔的熔融物质直接涌出,在有些地点形成火山,包括冰岛的火山。
2. 汇聚型板块边界,比如太平洋周围,这里是太平洋板块以及其它一些小板块向周围大陆板块之下俯冲的地方。当俯冲的板块达到足够深度的时候,就会融化形成岩浆,向上喷出形成火山。
3. 热点,这样的地方位于板块内部、而不是板块边界;热点是由地幔热柱造成的,热柱可以导致上方的地壳岩石发生融化,形成岩浆、喷发成为火山。美国夏威夷和黄石公园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同地点的火山,喷发岩浆的成分明显不同。冰岛位于离散型板块边界,岩浆是地幔熔融的物质,富含铁镁矿物、贫二氧化硅,这样的岩浆不粘稠、容易流动,所以它们喷发比较频繁,喷发的时候通常不是爆炸式的,一次喷出的物质也不多。相反,汇聚型板块边界的火山,其岩浆成分是富含二氧化硅的石英和长石,粘稠并且含有大量挥发分,容易形成爆炸式的喷发,喷发的规模可以非常大。而地幔热点如果是在大陆板块之下,大陆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富含石英长石成分,同样可以形成大规模的爆发。
火山爆发的规模和地震一样也是分级的,分级标准是按照其喷发出的固体的体积来定。超级火山爆发指的是7级(喷发出的固体大于100立方公里)和8级爆发(喷发出的固体大于1000立方公里)。位于热点之上的黄石公园,曾经在220万年前和64万年前有两次8级爆发。引起1816年“无夏之年”的是前一年爆发的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它位于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边界,是一次7级爆发。上一次影响全球气候、造成全球温度下降0.4摄氏度的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位于菲律宾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是一次6级爆发。
从wikipedia“火山爆发指数”(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条目整理的数据来看,最近几百万年以来21次的超级火山爆发都是发生在汇聚型板块边界和热点。冰岛曾出现过的最大喷发是四次6级喷发。根据火山喷发的原理和以往喷发数字的统计,冰岛基本不可能出现超级火山爆发。
Apr 19
《卫报》“气候变化”专栏今天登出了一篇文章:“科学家呼吁研究地质灾害和气候之间的联系”,副标题是“专家认为,气候变化会诱发更多的火山和地震虽然是推测,但是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需要严肃面对这种威胁”。
地球表面因素引起的应力变化能够多大程度上诱发地震和火山活动,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曾经讨论过,当时牵扯的话题是引潮力的诱发作用、水坝和地震的关系。根据那时介绍过的同样的理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的缓慢增长不会诱发地震。暂时不讲这些学术方面的事情,今天要说的只有一点:《卫报》和其它一些全球变暖的宣传工具一样,在这篇文章中歪曲证据,恐吓公众:
These pressure changes could make ruptures and seismic shifts more likely. Research from Germany suggests that the Earth’s crust can sometimes be so close to failure that tiny changes in surface pressure brought on my heavy rain can trigger quakes. Tropical storms, snowfall and shifting tides have all been linked to shifts in seismic activity.
这段“大雨引发地震”的说法出自《新科学家》的报导(“Heavy rain can trigger earthquakes”(http://environment.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3371)),说的是大雨之后溶洞蓄水而出现小地震。这个报导在两年前被中国地震局首席预报员孙士宏歪曲过,我当时曾经写过帖子批驳(http://xysblogs.org/amsel/archives/3236):“所谓大雨引发的地震,类似水库蓄水引发的小地震;由于溶洞蓄水量比水库小得多,所以引起的地震都是无感地震。这和作为地震预报员的孙士宏所说的破坏性地震,完全不是一个意义”。
没想到这个研究被中国地震局歪曲一遍之后,又成为全球变暖宣传者的素材。不知道那个德国研究组是该庆幸感到荣幸还是该遗憾。
新语丝诸位同好谈到气候问题的时候总想把大家的立场统一到温室气体效应上来;但我个人的爱好却是喜欢看那些积极的气候学家们、NGO们和IPCC之类出丑。他们和反转基因的人本来就是拥有同样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手法。
Apr 17
今天新语丝登出了土摩托的文章《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他承认春节期间花了十多天想写个“气候变化中的科学”系列,最后因为发现“水太深”、自己“泳技不佳”而罢笔。土摩托这里表现得还算谦虚,不过,“全球变化”之“水深”并非是像粒子物理之类那样“难以理解”,而是指它牵扯了太多彼此相关的命题(随便说一下,比如全球是不是在变暖,变暖是不是有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是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程度多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不是有效,全球变暖后果多大、是不是值得进行排放控制,控制的目标在哪里,排放控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温室气体排放应该如何在经济上控制),多数命题的答案并不确定,后面有太多的逻辑链条,而有些问题的答案甚至相当程度上是价值判断。这些问题,一位科学记者应该有足够的素质进行客观分析。
从土摩托以前的关于气候变化文章看,他的问题不在于水深和泳技,而在于过于失去客观。具体说就是两点,一是急于在“主流学界”或者同行审议的发表文章中找出确定的答案,二是用中国的语境去套用国外的科学争论。
关于第一点,他注定不会成功。气候变化的上述问题不同于地震预报和转基因,不存在他要的答案,很多科学问题并无定论(unsettled),只有戈尔之流妄人(他最近的笑话是宣称地球两公里深的温度是一百万度)才会说“一切科学问题都已解决,缺的只是决心和行动”。为什么说很多问题无定论,可以看Phil Jones在2010年2月对BBC的回答,以及一些承认“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AGW)”的气候学家(比如Roger Pielke Jr.)的博客。
至于第二点,在他这篇《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和上一篇《气候变化——科学和媒体的新战场》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篇指责丁仲礼院士搞“民族科学”,因为他“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他研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崛起”。但土摩托这顶帽子可以扣到美国、澳大利亚的很多科学家头上,他们认为AGW没有科学依据、减排行动只能损害本国经济;既然大家都能戴这顶帽子,丁院士的表现也就不在于“民族科学”的特殊性了。
而在上一篇《气候变化——科学和媒体的新战场》里面,他是从国内转基因的视角去解释国外的全球变化争议,认为争议的原因同样在于媒体不按主流科学进行报导,在于“科普不够”。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土摩托似乎对英国媒体很熟悉,那么不应该不知道英国BBC、卫报等左翼媒体坚决站在AGW一方,只有右翼的每日电讯报、每日邮报才不遵从AGW的宣传。而美国除福克斯电视台之外几乎所有大的媒体都在捍卫AGW,在2009年11月气候门和2010年2月IPCC一系列丑闻之后几乎近于采取掩盖和漠视的态度。这和中国媒体热衷于反对转基因、宣传地震预报完全不同。如果说国际上的全球变化争论与国内的转基因、水坝争论有某些相似的话,那就是环保分子绑架了科学、垄断了宣传、左右了政策。
所以土摩托之所以写不好全球变暖的文章和报导,主观原因就在于先入为主、急于给读者确定的说法,当然也可能他本人就没察觉英国媒体的倾向——而由倾向性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推敲。另外他有些时候也偷懒出错,比如2007年一篇文章犯过“北冰洋海冰融化会引起海面上升”的错误。
如果我们要为土摩托找个客观原因的话,那就是中国的公众、媒体甚至气候学界远离国际气候争论的舞台中心,公众和媒体不具备足够的素质来理解气候争论问题中逻辑的深刻和复杂。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记者写不出2010年2月英国《卫报》和2010年4月德国《明镜》周刊那样优秀的气候变化报导和BBC那样优秀的采访。
延伸阅读(一位网友2008年底写的):“要理解暖化,就不能听土摩托的”
http://my.opera.com/dahema/blog/show.dml/2786629
Apr 14
(原文地址:http://www.usgs.gov/newsroom/article.asp?ID=2439)
2010年4月14日下午2:55:24发布
联系信息:
美国内政部、美国地质调查局交流办公室
119 National Center
Reston, VA 20192
Michael Blanpied 博士
mblanpied@usgs.gov
电话:703-648-6696
Clarice Nassif Ransom
cransom@usgs.gov
电话:703-648-4299
中国4月13日的6.9级悲剧性地震,以及最近海地、智利、墨西哥等地的破坏性地震,让很多人怀疑这次地震活动是不是不正常。
科学家说,2010年并没有出现异常高的地震活动。从1900年开始,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及7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学家把这样级别的地震定义为大地震(major earthquake)。有些年份,这样地震的次数少到只有6次,比如1986年和1989年;而1943年达到32次,大地震的次数岁年份变化很大。
今年头四个月尽管已经发生了6次大地震,2010年的地震活动仍然在正常范围。尤其是,从2009年4月15日到2010年4月14日,一共发生了18次大地震,这个数字也属于预期的变化范围。
“地震次数确实属于正常范围,不过这并没有削弱这样一个事实:在人口密集地区,确实发生了极严重的破坏以及生命损失,”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灾害协调员Michael Blanpied博士说。
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今年大地震每个地点周围区域都会继续发生余震。这些余震不大可能比已经发生的地震更强;但是那些被前面地震破坏了的建筑结构会继续被损坏,应该引起注意。除了正在发生的余震序列,最近几个月的地震并没有增加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这样的可能性也并没有减少。大地震正像已经发生过那样,今后还会继续发生。
虽然最近的地震并非不平常,但是它们鲜明地提醒人们,如果发生于人口密集区,大地震可能造成灾难——尤其是那些建筑未按防震要求来设计的地区。应该如何为地震做准备?科学家不能预报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然而,家庭和社区可以这样增加安全、降低损失:要尽可能地保证住宅以及工作、学习和商业场所能够保障地震中的安全。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提供了地震灾害的防范信息(http://earthquake.usgs.gov/prepare/)。
Apr 05
作者是Avraham Y. Ebenstein and Ethan Jennings Sharygin(第一作者是伯克利人口系2007年毕业的博士,第二作者是位研究生。前者的研究工作曾批驳过“乙肝流行导致性别比畸形”的说法)。
原文题目:The Consequences of the “Missing Girls” of China
发表于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9 23(3):399-425; doi:10.1093/wber/lhp012
这里有原文链接:
http://pluto.huji.ac.il/~ebenstein/Ebenstein_Sharygin_2009.pdf
文章图2是婚龄人口的性别比;图3是不同性别比情况下光棍比例预测:2050年时25岁以上的男性人口很可能有15%无法结婚;图4是可怕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5是老龄人口比例预测,到206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0%以上、并很可能维持在35%以上(比我上次算的还严重)。
文章还讨论了性别比畸形对卖淫活动、人口迁移、艾滋病传播、传统的养老机制的影响。
文章的结论是,除非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改革养老体制、调节总和生育率、平衡新生人口性别比,否则光棍带来的问题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