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07

刚在松鼠会博客上看到这期《新发现》的目录,有篇文章是“气象激怒地球”(或者是“地动,因气象而起”),从简短的介绍就可以发现它的观点明显违背地震发生的一些定论,倒很容易被国内的各色地震预报骗子拿来作为“地震预测术”的依据。于是把文章内容(http://www.sciencevie.cn/gb/article/201008/webpage/2010722812478928.htm)和学术杂志上相关论文对比了一下,发现里面有关地震的几处文字都存在错误。

1.所谓“强降雨数天后频繁观察到地震活动——在法国、瑞士以及德国都是如此”——这实际是大雨积蓄到岩溶当中而引起的浅层无感小震,以前多次讨论过,不再赘述。

2.阿兰•林德(Alan Linde)所说的台风伴随的“慢地震(地震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不是几秒钟)”,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破坏性地震,因为存在大致的周期,本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预报。

3. 中文提到的威廉•舒尔茨(William Schulz)关于“气压的日常波动与科罗拉多某地块滑动的速度之间”的联系,此处并不是构造地质学所讲的地块,而是一处滑坡体(landslide)。

4. 文中又提到,舒尔茨说 “不久前,地震学家们同样坚决否认一些地震会诱发千里之外的连锁反应,而这在今天已得到彻底的证明”——这完全不是事实。美国确实有人认为存在这种远距离诱发地震,即加利福尼亚大学Santa Cruz分校的Brodsky教授,但是她本来投到Science的、关于远距离诱发地震的文章被拒,而改为“远距离诱发应力”登在今年的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面。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的常见问答里面至今依然写着“Even the Earth’s rocky crust is not rigid enough to transfer stress fields efficiently over thousands of miles”(即使是地球的岩石地壳,也不够刚硬,不能把应力有效传递到几千英里之外)。

总之“气象激怒地球”开篇所强调的“气象诱导灾害”(包括地震)、能够运用气象变化来预报地震,这都歪曲了相关论文的原意,尤其是歪曲了关键的概念,难免被讥为哗众取宠。

《新发现》很可能就是法语杂志的Science & Vie(《科学与生活》)的中文版;科普文章不去选资料丰富的英文文章,而去选法文文章,似乎别出心裁,但是文章的质量大概更难保证,而且出现错误也不容易控制。“地震预报”在中国本来就是各色预报骗子喜欢各显神通愚弄公众的领域,以科普刊物自居的《新发现》在登这样文章的时候,编译者还是应该仔细读懂相关英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