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21

【节选自新华网河北频道2008年12月对李庆忠院士的采访。李庆忠是中国石油的物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段采访说明石油勘探和地震预报一样,也会遭遇到伪科学。不过石油勘探成败可以随时验证,并且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伪科学和“非主流”的市场不大(李院士出了物探本行就去支持“石油无机成因说”这样的非主流观点,令人遗憾)。】

[主持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您与世界上著名的”伪科学”–岩性探测技术和艾菲找油的理论进行斗争,最后您获得了胜利。在科学的路上,是不是一直就有坚持科学和反对伪科学两方面的工作要做?

[李庆忠]对。我和伪科学的斗争,是从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的。做科学研究要讲求”实事求是”,这是做科学的基本精神,丢了这四个字,什么科学工作者,就都谈不上了。

[李庆忠]从 1985年开始,美国一家地球物理公司声称发明了一种可以直接找油、找煤、找水的先进技术,叫Petro-Sonde,也就是后来有名的”岩性探测技术”,说是探测油层的深度误差仅22米,探测煤层深度误差仅5米。其实,他们使用的仪器就是一个破收音机,不拉天线,也不接地线,”研究人员”就凭耳朵听里面的噪音,随便蒙一个结果。

[李庆忠]美国另一家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声称发明了一种重力直接找油的新仪器,叫做Affinity System,就是”艾菲亲和系统”。他们声称用了这个方法找油,成功率可以达到70%-80%。后来知道这种仪器实质上只是一架灵敏度很差的重力梯度仪。中国的一些煤田和油田相信了他们的话,一些媒体还给这些伪科学造势宣传。

[李庆忠]1992 年7月,在石油部”全国非地震物化探工作会议”上,我说岩性探测技术是伪科学。但是一些领导说:”用这个方法找油成功率可以达到70%-80%,它的原理暂时不明白不要紧,只要找到油就好呀”。我向他们解释说:”今后你们在每口探井开钻之前,让我去给你们作予报。我向天上扔个分币,掉下来是正面就说是有油,扔下来是反面,我说没有油. 这样一来,我的予报成功率一定接近50%。也就是说不科学地糊猜还有50%的成功率。如果你懂一点地质,看一看地面的钻机设备,你就大致能猜到油层的深度,加上这些”先验知识”,Petro-Sonde的专家门的预报成功率就可以达到70%-80%。此外,请注意:你们别以为”预报成功率”就是”探测成功率”,不少人还以为:”好呀,我打两口井就有一口成功见油”。殊不知这根本是两种概念,猜测哪里有油得打出油来才算数呢。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伪科学呢?

[李庆忠]我们国家那时候对”气功、特异功能”被宣传得很”神”,很多人都相信这些东西。气功是个锻炼身体的好办法,但很多人把他形容得过分了,说得太玄乎了。那个号称用特异功能找油的”专家”在胜利油田被转成正式工,还配了小汽车,很多人就相信他。在一次会上,当着科技部部长,我就说Petro-Sonde是伪科学。有人就跟我论战:他问我:”你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找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对吗?”。 我知道他是拿这句来压我,我很从容,说:”这是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问题,当我们不认识事物真相的时候,瞎猫还能碰到死耗子呢”。那时候有些事非常邪乎,说一个小孩有特异功能,给他一张地图,他就能知道石油在那里。竟然让他来到石油部大楼做实验,给了他一张地图,他想了半个多小时,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其中有一个圈竟和苏桥潜山气田大致相当,大家十分惊讶。现在听来真是好笑。

[主持人]您有没有想过,要是没有科学家与这些伪科学做斗争的话,中国的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

[李庆忠]这个我倒没想过。我觉得欺骗的东西总是站不住脚的。但当时伪科学的确占上风,中科院一个同志还帮Petro-Sonde伪科学搞理论基础,发表文章,还有国内的六家公司帮他们制造仪器。那时候伪科学真的很邪乎。

[主持人]虽然顶着很大的压力,但是您和同事们还是举起科学的大旗?

[李庆忠]是的。当时还有不信伪科学的人。我们觉得花那么多钱投入到伪科学是不值得的。我们一定要和伪科学做斗争。我把伪科学的那些例子做炮弹,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将他们的矛盾一一地摆出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斗争,最后正义获得了胜利。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xwsx.com/hb/news_Show.asp?id=2666&cataid=A005300010005 )

Jul 11

【这是我六年前写的东西,网上居然流传很广:)现在收集起来吧。不过当初在新浪写的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历史梗概已经捞不出来了:(】

一、阿拉伯帝国时期

1. 从阿拉伯人的征服到阿拔斯朝鼎盛时期

  据《阿拉伯通史》的注释,“Irāq”这个名称大概是从古波斯语(帕莱威语)借用的,本义是“低地”。公元637年(为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在位之时)阿拉伯帝国赛耳德指挥六千人马,在希拉附近的嘎底西叶与波斯帝国萨珊王朝首相鲁斯特木大战。5月31日或6月1日,大破波斯军队,鲁斯特木被杀,波斯军队惊慌逃亡,阿拉伯人遂占领伊拉克。651年,波斯亡。此前,伊拉克人亦为闪族(与阿拉伯人同),奉基督教,亲近阿拉伯人而疏远波斯人(祆教徒)。其后不到100年的时间,伊拉克完成阿拉伯化(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行政)。

  巴格达城跨底格里斯河,西距幼发拉底河三十余公里,早在4000多年前即为一要邑。波斯语中“巴格达”意为“神赐之地”。公元754年,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750-1258)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筑城于此处一小镇,四年而成。整座城市呈圆形,故称为“团城”。762年,阿巴斯王朝定都于此。曾命名为“麦地纳·色兰”,意为“和平之城”,但习惯上依然称之为巴格达。

  公元786年到833年,为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也是巴格达的繁盛时期,与唐朝长安、东罗马君士坦丁堡同为当时世界三大名城。中国的古籍中译为缚达城、白达、报达、八哈塔、八吉打、巴黑塔等等。

2. 突厥禁卫军控制时期

  833年后,阿拔斯王朝第八位哈里发穆耳台绥木即位(833—842年),巴格达和阿拉伯帝国开始衰落。其母为一个突厥女奴,他开始建立突厥族禁卫军。由于禁卫军扰民可能引起巴格达城居民暴动,穆耳台绥木遂于836年迁都巴格达北面一百公里的萨马腊城。

  哈里发权力开始受制于突厥禁卫军。哈里发住在新都,实为囚徒。此后各朝哈里发均由其废立。

  到穆耳台迪德在位时(892—902年),还都巴格达,不过大权仍在突厥军人。及至穆格台迪尔在位之时(908—932年),北非法帖梅王朝 (909年)和西班牙伍麦叶王朝 (929年)先后僭称哈里发。此时禁卫军统领穆尼斯·穆赞法尔(也是一个太监)加尊号“大元帅”(倒很像我国三国时的“大将军”)。其后大元帅现在完全成为穆斯林国家实际的统治者了,历代哈里发莫不死于大元帅之手。这段历史亦如日本“天皇”受制于幕府,然幕府虽更替,天皇则为一系。

3. 布韦希王朝

  945年12月,萨珊波斯人艾哈迈德·伊本·布韦希驱逐了突厥禁卫军,成为哈里发穆斯台克菲(944—946年)的大元帅。此后百余年为布韦希王朝(945—1055年),都城为设拉子,布韦希族人皆得以废立哈里发。

4. 塞尔柱王朝

  布韦希王朝衰落于家族内战以及布韦希什叶教徒和逊尼派巴格达之争。1055年塞尔柱突厥伯克(头领)突格里勒前来进攻巴格达,布韦希王朝之突厥将军兼巴格达军事长官白萨西里逃走,哈里发延突格里勒以入,加以“苏丹”之号,成为新的庇护者。

  1058年,白萨西里乘突格里勒北方远征之时再占巴格达,强迫哈里发嘎义木把职位的各种象征(包括先知的斗篷和别的遗物)让给开罗法帖梅王朝的穆斯坦绥尔(1035—1094年)。

  1060年,突格里勒返回巴格达,使嘎义木复位,杀白萨西里。

  塞尔柱王朝前三代君主为突格里勒(1037—1063)、艾勒卜·艾尔斯兰(1063—1072)和马里克沙(1072—1092),为其极盛之时。最初的两位苏丹以木鹿、伊斯巴罕为都城(亦似日本德川幕府将军驻江户,而“天皇”驻平安京)。1091年,塞尔柱克王朝政府迁到巴格达。

  马里克沙死后,诸子相争,塞尔柱遂分裂衰落。至1157年前,波斯大塞尔柱王朝为正统。波斯的伊拉克(“波斯的伊拉克”和“阿拉伯的伊拉克”都是地名。具体不详。但巴格达是在阿拉伯的伊拉克)小王朝(1117—1194年)继波斯的大塞尔柱克王朝之后占据巴格达。

  1171年,埃及将军萨拉丁废埃及法帖梅王朝,他命令埃及和叙利亚各地在金曜日的祈祷词(khutubah)中,一律改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台兑耳的名字。至此,这些地方再次奉巴格达哈里发正朔。1187年,萨拉丁大败十字军,向哈里发纳绥尔献俘。战利品中包括一个青铜镀金的十字架(据说这个十字架中有着耶酥十字架的木头),哈里发葬之于巴格达。

5.阿拔斯朝的末世

  哈里发纳绥尔在位之时(1180年到1225年),由于塞尔柱人内讧而衰微,萨拉丁又奉其正朔,遂有“王政复古”之心,欲借花拉子模驱除塞尔柱。1194年,花拉子模突厥王朝台卡史(1172—1200年在位)进攻波斯的伊拉克的塞尔柱人,大破之。塞尔柱克王朝在伊拉克和库尔德的宗支遂亡。哈里发纳绥尔求花拉子模征服之地,台卡史不许,仍只把名义上的主权留给哈里发。台卡史之子阿拉义丁·穆罕默德(就是蒙古西征所说的摩诃末)的统治时代(1200—1220年)征服了大部分波斯(1210年),克布哈拉、撒马尔罕,灭加兹尼(1214年),欲废阿拔斯哈里发王朝。而此时成吉思汗攻灭花拉子模,阿拉义丁逃亡,1220年困死于宽田吉思海(里海)的一座孤岛。

  哈里发纳绥尔晚年及其子扎希尔(1225—1226年)、孙穆斯坦绥尔(1226—1242年)所处之时,日受蒙古之逼,一如我国之宋末。

二、伊尔汗国时期

  1253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西征,欲灭阿萨辛人(即山中老人,暗杀派)和哈里发王朝。1256年灭阿萨辛人。1257年9月,旭烈兀继续西征,且遣使谕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1242—1258年)降,自行毁其外城。不应。1258年1月,旭烈兀以抛石机破巴格达城墙。哈里发大臣伊本·阿勒盖米出城谈判停战,旭烈兀不许。大臣遂警告说:“如果杀害哈里发,全宇宙就要陷于紊乱,太阳就不露面,雨水就要停止,草木就不再生长。” 旭烈兀部下有占星学家,因此不信。2月10日,蒙古军入。哈里发率领三百个官员和法官来降,十日后皆被处死。据说成吉思汗有令,其子孙之刀不得染外邦君主之血,旭烈兀遂命裹哈里发于毡中,群骑踏之而死。巴格达抢劫一空,完全烧毁。大部分居民,包括哈里发的家属,被屠杀干净。阿拔斯哈里发朝(751-1258)遂亡。

  旭烈兀遂在西亚建立伊尔汗国,都蔑剌合(伊朗马腊格),然后是桃里寺(又译帖必力思,伊朗的大不里士),实际成为波斯的蒙古王朝。巴格达不再是首都。起初,基督教(景教)、拜火教和佛教都是这个汗国的宗教。到合赞汗即位后(1295-1304),彻底转向伊斯兰教。汗国达到极盛。

  及至不赛因汗(1317-1334)之时,伊尔汗国衰微,死后诸王争立,汗国陷于分裂。蒙古贵族大哈桑·布朱儿(哈桑叶·札刺儿)和小哈桑·库楚克对立。1340年,大哈桑·札刺儿据巴格达宣布独立(-1356),其子乌畏思(1356-1374)1358年占据阿塞拜疆,据巴格达和桃里寺两都,成为西波斯统治者。其后为其子胡赛因·札刺儿(1374-1382年)。1382年,胡赛因之弟阿合木·札刺儿·伊本·乌畏思弑其兄篡位。此时帖木儿(他实际是突厥人而不是蒙古人)兴起,1386年攻占桃里寺,阿合木·札刺儿逃到巴格达。其后帖木尔回兵撒马尔罕抵御钦察汗国,到1392年再攻波斯,1393年10月,兵临巴格达,阿合木·札刺儿西遁埃及,巴格达落入帖木儿汗国。

三、帖木儿汗国及土库曼人统治时期

  帖木尔1393占领了巴格达,1405年死后,汗国分裂,四子沙呼路据撒马尔罕而为宗主,统治河中(阿姆河、锡尔河之间)和伊朗东部;巴格达(阿拉伯的伊拉克)和桃里寺(阿塞拜疆)属其三子米兰沙。然他因脑部受伤而丧失了能力,于是归其米兰沙二子阿不巴克尔和乌马儿。二子内斗,因此逃到埃及的前苏丹阿合木·札刺儿于1405年又回到巴格达,黑羊部土库曼首领哈拉·玉素甫则于1406年打败了阿不巴克尔,重占桃里寺城。阿不巴克尔和父亲米兰沙欲复夺阿塞拜疆,1408年4月20日败于哈拉·玉素甫,米兰沙被杀。其后巴格达的阿合木欲夺阿塞拜疆,但是于1410年8月30日在桃里寺附近被打败,次日遭暗杀,巴格达和阿拉伯的伊拉克落到哈拉·玉素甫手中。1419年,哈拉·玉素甫利用帖木儿朝内部的进一步纷争占领苏丹尼耶和伊刺克·阿只迷的可疾云〔德黑兰加兹温〕。

  1419年,帖木儿汗国伐阿塞拜疆,哈拉·玉素甫在敌军来到前于12月去世。其子昔干答儿败。沙哈鲁于1421年征服了阿塞拜疆,旋回呼罗珊,昔干答儿遂复夺阿塞拜疆。沙哈鲁于1429年又来,败昔干答儿,然帖木儿军去,昔干答儿复据之。1434年,沙哈鲁派出第三支远征军到阿塞拜疆,昔干答儿复遁,沙哈鲁以昔干答儿之弟只罕沙领该地(1435年)。沙哈鲁死后(1447),只罕沙攻占帖木儿朝的伊刺克·阿只迷(1452年)、伊斯法罕、法尔斯和起儿漫(1458年)。他死时,黑羊王朝受到扎营在迪牙巴克尔的另一支土库曼人白羊王朝的冲击。1467年11月11日,白羊首领乌宗·哈桑袭杀只罕沙于穆什,继之成为西波斯王(1469-1478年在位),都桃里寺。直到1502年波斯民族的萨菲王朝崛起。

四、土耳其与波斯对伊拉克的争夺

  奥斯曼突厥于1299年在小亚细亚立国,其后不断扩张。1402年由于帖木儿的打击而一度中衰。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奥斯曼中兴。1453年灭东罗马。1512年塞利姆一世即位,开始帝国极盛时期的对外扩张。此时波斯萨菲王朝亦为初起,奉什叶派,在小亚细亚拥有数以万计的信徒,煽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塞利姆逮捕7万什叶派信徒并处决其中5万人。1514年春,塞利姆率14万大军、300门大炮直奔波斯边界。8月23日,奥斯曼军队在查尔迪兰与8万波斯骑兵进行决战,大败波斯军,占领大不里士,次年又夺取库尔德斯坦地区。到1516年,塞利姆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北部)。

  1533年,苏莱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和约,遂专攻波斯。伊朗军队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后,双方的战争互有胜负。1555年5月,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伊朗保有所占外高加索领土,土耳其则并入阿拉伯伊拉克。

  1578年,土军乘伊朗萨菲王朝发生内部争斗,撕毁1555年和约,再次进攻伊朗。1579年起,夺取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地区。但是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1587—1629年),伊朗东山再起,收复了西部领土。但由于忙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国内民众起义,阿拔斯一世被迫于1590年3月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了《伊斯坦布尔和约》,几乎把整个外高加索和卢里斯坦、库尔德斯坦大部领土(伊朗西北部)都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

  16、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和大力扩军,同土耳其的敌人俄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602年,波斯第一次主动对土耳其发动了战争。1603—1604年数败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切凡等城市,把30余万亚美尼亚人迁往伊朗境内。1602—1612年的10年战争,伊朗大获全胜,1613年11月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战果。

  土耳其于1616年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但在3年的战争中再遭败绩,1618年的《萨拉卜和约》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内容。伊朗乘战争获胜之机大大扩展了自己的领土,遂准备进行新的战争。1623年,伊朗军队入侵阿拉伯伊拉克,引发了1623—1639年战争。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对土耳其苏丹起义之机,兴兵攻占巴格达,继之占领了整个阿拉伯伊拉克。

  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间(1623—1640年),屡挫于欧洲,遂专注东方。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尔齐赫,从伊朗手中夺得了萨姆茨赫—萨塔巴戈公国,并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占领了北美索不达米亚和摩苏尔,但围攻巴格达9个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军转战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屠哈马丹城。1639年5月,伊土签订《席林堡(佐哈布)条约》。伊土边界保持现状,但阿拉伯伊拉克划归土耳其。

18世纪上半叶波斯和土耳其双方又经多年交战,但阿拉伯的伊拉克一直归土耳其。

五、土耳其衰落及崩溃之后

  科威特是最早脱离土耳其的伊拉克地区。1896年,土耳其将科威特设为巴士拉省的一个县。三年后,割让于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进攻土耳其的伊拉克地区,1917年占领巴格达。大战后土耳其被肢解,伊拉克成为英国托管地,到1932年独立。科威特则于1961年独立。

参考文献:
①阿拉伯通史
②草原帝国
③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伊土战争

Jul 11

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虽然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但是其历史演化的核心地区却是在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叙利亚和埃及历史长期牵连在一起,因此一并叙之。
  
一、阿拉伯人的征服
  
  1. 阿拉伯人征服前的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330-公元629年)
  
  从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侵,到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一千年间叙利亚和埃及属于西方世界。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瓜分帝国,托勒密在埃及、塞琉古在叙利亚各建王朝。此时称“希腊化时代”,即希腊人移植其文明于各国。此前,古埃及文明已经灭亡(标志是象形文字被希腊文字取代)。在叙利亚,则有犹太人犹大·马加比在公元前164年保全犹太教、反抗希腊化的起义。这两个王国分别在公元前64年和前30年被罗马所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叙利亚和埃及属东罗马。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产生并向外传播。罗马人虽数次镇压犹太人,但是民间和官方渐次接受基督教。31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立基督教为国教。此后叙利亚和埃及皆基督教所行之地。五世纪,基督教内部发生宗教争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关系”),君士坦丁堡(东罗马都城)大主教聂斯脱里认为“ 基督有两‘位’:一人,一神”,于431年被以弗所宗教会议宣布为异端,然聂斯脱里继续散播其说,创聂斯脱里教派,即我国唐朝到元朝之景教。当时叙利亚人多信之。而与聂斯脱里对立之说,则成“一性论”教派,又于451年被凯西顿宗教会议确定为异端。但是此教派传播于埃及,向南直到埃塞俄比亚。
  
  从罗马到东罗马统治叙利亚的时期,一直在与东方的波斯交战,历经400年,作战数百次,不过争夺范围主要在上美索不达米亚。只有540年波斯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安条克(五年后停战,东罗马赎回);609年和616年波斯先后攻下叙利亚和埃及,但是628年波斯政变,631年议和,所占之埃及和叙利亚全部归还罗马。这场战争对罗马和波斯的削弱,以及东罗马对宗教异端的镇压,有利于其后阿拉伯人的征服。
  
  2. 阿拉伯人的征服
  
  阿拉伯人进攻叙利亚始于629年,时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尚在。宰德·伊本·哈列赛(穆罕默德的义子)率三千人于摩耳台(死海南端的东面)袭击东罗马军队,战败,宰德阵亡。这也是穆斯林对基督教地区的第一次战争。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6月8日,艾卜·伯克尔继任,号哈里发。633年秋,遣三支军队,以阿慕尔为总司令,攻叙利亚。634年,败巴勒斯坦的罗马贵族塞基阿斯。2月4日,歼灭罗马溃兵于达辛。此后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令哈立德·伊本·韦立德增援。3月,哈立德从伊拉克边境刚征服的希拉城出发,急行军十八天,至大马士革。其中五天行于沙漠,以皮袋贮军队饮水,沿途宰驼供膳,以驼胃之水饮马。军士五百至八百人,乘驼,而备战之马空骑与驼并驰。会师后哈立德任联军最高指挥。7月30日,败罗马于艾只那代。635年9月,围攻大马士革六个月后,降之。大马士革投降的条约也成为以后各城投降阿拉伯人的范本,规定:阿拉伯统帅进城后答应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和教堂,城墙不被拆除,任何穆斯林不驻扎在他们的房屋里;居民需要缴纳人丁税:每人每年交一个第纳尔和一袋小麦(在第二位哈里发欧麦尔时代有所增加)。其后叙利亚诸城相继陷落。
  
  此时,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集结了五万多人,以其弟西奥多拉斯为帅,抵御阿拉伯人。哈立德暂弃霍姆斯、大马士革诸城,于约旦河左岸雅穆克河谷集二万五千余人与罗马军队作战。636年8月20日,天大热,大败东罗马军队,杀西奥多拉斯。希拉克略逃回。叙利亚遂归属阿拉伯。
  
  639年,阿慕尔开始进军埃及。640年7月,在阿因·舍木斯城击溃东罗马军队。642年9月,埃及首府亚历山大港降,东罗马军队撤退。而阿慕尔在巴比伦堡外的营地建成新都弗斯塔德(开罗)。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重要财政来源。
  
  645年底,亚历山大港人乞兵于东罗马,君士坦斯皇帝派遣船三百艘收复亚历山大港。而刚去职的阿慕尔得到复职,在尼丘击败东罗马军队,646年初,重新占领亚历山大港。649年,叙利亚长官穆阿威叶夺取塞浦路斯岛。
  
  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裂
  
  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继任者顺次为艾卜·伯克尔(632-634年)、欧麦尔(634—644年)、奥斯曼(644-656年)。 656年,奥斯曼遇刺身亡,阿里即位。阿里为穆罕默德的亲堂弟,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为妻,其二子哈桑和侯赛因是穆罕默德仅有苗裔。阿里亦是穆罕默德所传伊斯兰教的第二人或第三人。阿里即位后离开麦地那,以伊拉克的库法为都城。
  
  阿里即位后,奥斯曼之族人、叙利亚长官穆阿维叶质问奥斯曼死因。657年7月26日,阿里所率五万伊拉克人之军与穆阿维叶的叙利亚军决战,穆阿维叶战不利,其谋士献计,请以《古兰经》裁定哈里发之位。阿里许之。659年1月,在艾兹鲁哈地方开会,夺阿里的哈里发之位。661年,阿里遇刺于库法,葬于伊拉克的纳贾夫,为什叶派朝拜之地。
  
  661年,穆阿维叶在耶路撒冷称哈里发,倭马亚王朝建立,建都大马士革。其后从阿里派夺取埃及。而伊拉克立阿里和法蒂玛的长子哈桑为哈里发。穆阿威叶劝诱哈桑退居麦地那,许以库法公款五百万第尔汗和波斯一个县岁入。相传哈桑曾结婚、离婚一百多次,约公元669年四十五岁时被毒死。后来什叶派归咎于穆阿威叶,哈桑成为殉道者。
  
  680年,穆阿威叶之子叶齐德继位,哈桑之弟侯赛因在麦地那拒绝承认,伊拉克人遂以之为阿里、哈桑之后的哈里发,请其去库法。680年10月10日,回历61年1月10日,倭马亚王朝以军队四千人杀侯赛因及其部属二百人于库法西北,呈侯赛因之首于大马士革。叶齐德还之,与遗体合葬于卡尔巴拉。什叶派即起源于侯赛因之死,此派认为伊玛姆必须由阿里的后裔担任,伊玛姆相当于逊尼派的哈里发。而对立一派则为逊尼派,以叶齐德为哈里发,不许人问其所承。
  
  侯赛因死后,麦地那尚有穆罕默德宠妻阿以涉之甥阿卜杜拉在希贾兹叛。叶齐德派兵讨伐。683年8月26日在麦地那获胜,进麦加。这时叶齐德死,兵还。阿卜杜拉遂在希贾兹、伊拉克、南部阿拉伯和叙利亚部分地区称哈里发。直到692年被平定。
  
  在穆阿维叶为哈里发期间,北非、呼罗珊和中亚布哈拉地区均被阿拉伯征服。从穆阿维叶开始,倭马亚王朝三次进攻东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669年、674 —680年和716年8月到717年9月),均未克。其间效力于罗马的,有信奉基督教的马尔代帖人,他们当时居住在叙利亚。后来迁出叙利亚,少数人定居在现在黎巴嫩北部,成为马龙派基督教徒(此部现在黎巴嫩为以色列的合作者)。
  
  倭马亚王朝极盛时期是在麦立克及其四个儿子统治的时期(685-743年)。此时西班牙、北非和中亚河中地区均在阿拉伯帝国版图。国家机关的文字、货币均已阿拉伯化(公共注册簿的文字,在叙利亚由希腊文改为阿拉伯文,在伊拉克由古波斯文改为阿拉伯文;并且开始铸币)。691年,阿卜杜勒·麦立克在耶路撒冷建筑了壮丽的磐石上的圆顶寺。阿卜杜勒·麦立克的儿子韦立德在大马士革从信奉基督教的臣民手中夺取了圣约翰大教堂,而在那所教堂的旧址上,建筑了世界上最壮丽的清真寺之一,至今仍列入伊斯兰教四大胜地(另三个是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
  
  叙利亚地区宗教伊斯兰化的进展则比较缓慢,虽大马士革为伊斯兰教城市,但是直到二百年后,叙利亚的小城市和乡村以及黎巴嫩人仍多奉基督教,说叙利亚语。
  
三、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750-868)

  
  倭马亚王朝之末,各朝哈里发皆荒淫无道。什叶派、波斯人和阿拔斯族谋叛。什叶派以倭马亚朝为伪朝。波斯人谋复故国,而且由伊拉克人而信奉什叶派主张。阿拔斯族为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之后,认为自己与穆罕默德的血缘关系近于马亚族。三者联合,于747年6月9日在呼罗珊(今属伊朗)起事,749年陷伊拉克省会库法,10月30日立当地阿拔斯族艾卜勒·阿拔斯为哈里发,750年1月,在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萨卜河左岸上战胜叙利亚军队,4月26日围降大马士革,6月25日屠倭马亚族80人。掘各朝哈里发之陵寝。8月5日追杀倭马亚朝末代哈里发于埃及卜绥尔城的一所基督教教堂之外。倭马亚朝遂亡。倭马亚之族,只有阿卜杜勒·赖哈曼·伊本·穆阿威叶·伊本·希沙木,逃到西班牙,建立了另一个倭马亚国家(即后来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我国史书所称白衣大食)。
  
  倭马亚朝灭亡后,伊斯兰教的重心由叙利亚移到伊拉克。叙利亚人哀之。此后叙利亚人历次起事,皆败。及至今日,叙利亚穆斯林尚传穆阿威叶一个苗裔不久就要来临。
  
四、图伦王朝(868-905年)

  
  图伦王朝由突厥人艾哈迈德·伊本·图伦在埃及创立。其父是拔汗那(中亚费尔干纳)人,于817年由中亚布哈拉的萨曼省长当做一件礼物送给哈里发麦蒙。艾哈迈德于868年以埃及省长助理到达埃及,趁伊拉克南部黑人起义期间宣布独立(868—884年在位),首都弗斯塔德(开罗),并于877年趁叙利亚省长去世期间占领叙利亚。此后几百年,叙利亚一直归埃及的王朝统治。艾哈迈德统治期间,结束了阿拉伯帝国对埃及财富的聚敛,是埃及的繁荣时期。
  
  905年,图伦王朝第四任君主艾哈迈德之子舍伊班复归于阿拔斯王朝。
  
五、伊赫什德王朝(935—969年)
  
  阿拔斯王朝再次统治埃及和叙利亚只有30年。935年,拔汗那突厥人穆罕默德·伊本·突格只(935—946年在位)在埃及创立了伊赫什德王朝。随后并叙利亚、巴勒斯坦、麦加和麦地那。969年,法蒂玛王朝灭之。
  
六、哈木丹尼王朝(929-1003)

  
  哈木丹尼王朝为什叶派王朝,929年立国于伊拉克北部,定都于摩苏尔,944年进至叙利亚北部,夺叙利亚之阿勒颇和霍姆斯。赛弗·道莱(944— 967年)于阿勒颇创建北方叙利亚王朝。然而其北日受东罗马之逼,961年都城阿勒颇陷,969年失基督教名城安条克,大马士革也被攻占。此后哈比卜部族一万二千多人,苦于哈木丹尼王朝之重税,改奉基督教,助罗马而攻穆斯林。1003年,哈木丹尼王朝降于法蒂玛王朝。

Jul 11

  
七、法蒂玛哈里发王朝(909-1171)
  

  法蒂玛哈里发王朝是伊斯兰教唯一的较大的什叶派王朝,即我国史书所称“绿衣大食”。909年,什叶派艾卜·阿卜杜拉·侯赛因传道于北非的柏柏尔人,使叛于在此割据的逊尼派艾格莱卜王朝,逐其末主齐雅德特·阿拉,立波斯人后裔赛仪德·伊本·侯赛因为伊玛姆。赛仪德(909—934年在位)自称阿里和法蒂玛的儿子侯赛因的子孙易司马仪的后裔。二年后,杀艾卜·阿卜杜拉·侯赛因。其后西并摩洛哥,东侵埃及。约在920年,迁都突尼斯的麦海迪叶。969年,大将昭海尔并埃及,遣其副将进占大马士革。在弗斯塔德建新城,973年迁都于此,即开罗。972年建筑最大的清真寺爱资哈尔大礼拜寺。其后并麦加和麦地那。
  
  975—996年,法蒂玛王朝的第五个哈里发艾卜·曼苏尔·尼萨尔·阿齐兹在位,法蒂玛帝国极盛。阿齐兹欲图巴格达,先在开罗置宫殿,准备接待被俘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及其眷属(就像孙皓在江南也准备了宫殿准备俘虏晋武帝居住)。阿齐兹开罗广修清真寺、宫殿、桥梁、沟渠,宽待国中基督教徒。其王后为俄罗斯人,太子之母,也是亚历山大港和耶路撒冷两位基督教主教的姐姐。
  
  996年,阿齐兹去世,子艾卜·阿里·曼苏尔·哈基木(996—1021年)以十一岁继位。他在位期间杀大臣,毁圣陵教堂等基督教堂,歧视基督徒和犹太人。其后,哈基木自称真主化身,一个新教派奉之,即为德鲁兹教派,今日此派尚行于黎巴嫩。
  
  1021年,哈基木被暗杀,子扎希尔继位(1021—1035年),年十六。与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约,罗马皇帝许以东罗马境内各清真寺中提念哈里发的名字,许重建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而哈里发许重建圣陵教堂。
  
  1035,麦阿德·穆斯坦绥尔(1035—1094年在位)以十一岁登基,其母为犹太人所卖犹太女奴,与该犹太人摄政。在位六十年,国势迅速衰落。 1043年失叙利亚于塞尔柱突厥。北非西部、西西里岛亦失。所可道者,唯1058年,原巴格达将军白萨西里强迫阿拔斯朝哈里发嘎义木把职位的各种象征(包括先知的斗篷和别的遗物)转到开罗,各地穆斯林开始奉开罗哈里发为正宗。
  
  此后大权落于亚美尼亚军人白德尔·哲马利手中。1094年,穆斯坦绥尔死,白德尔之子麦列克·艾弗德勒立其幼子穆斯台阿里。其后宫廷政变频繁,军人擅政,幼主频立;外有基督教十字军之逼(1167年基督教的耶路撒冷王阿马利克曾兵临开罗城下),且饥疫连年,埃及国势日窘。1171年,萨拉丁推翻了最后一任哈里发,法蒂玛王朝亡。
  
八、赞吉王朝(1127—1174年)、艾优卜王朝(1175-1250)和十字军东侵(1096-1270)
  
  1. 十字军征服前叙利亚的割据
  
  法蒂玛王朝的后期,叙利亚处于割据状态。11世纪初,塞尔柱突厥人从中亚细亚南下,在阿拔斯哈里发帝国内部建立多个割据政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在巴格达建立素丹政权,巴格达哈里发成为附庸。叙利亚的每个重要城市,均为塞尔柱突厥或阿拉伯人割据。而民族宗教亦相当不统一,其民则有南部黎巴嫩的德鲁兹人、北面山区里的努赛尔人和易司马仪人(后来的阿萨辛人),都不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北部黎巴嫩则为基督教马龙派,是最大的少数民族,说叙利亚语。
  
  1070年,塞尔柱素丹艾勒卜·艾尔斯兰降服叙利亚的阿勒颇。其后开始攻击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1070年夺巴勒斯坦。1075年占大马士革。但是法蒂玛人海军于1089年收复了叙利亚,1098年收复耶路撒冷。1094年春,艾尔斯兰之子突突什建立叙利亚塞尔柱王朝,包括阿勒颇(哈莱卜)、鲁哈(埃德萨)和毛绥勒(摩苏尔)等城。但其次年阵亡,一子列德旺以阿拉颇为首都(1095-1113年),另一子杜嘎格以大马士革为首都(1095-1104 年)。二子相争,且东罗马又屡次进攻沿海。
  
  2. 十字军的占领
  
  十字军东侵的直接原因和理由是穆斯林对基督教徒的迫害和对基督教“圣地”的占领,以及塞尔柱突厥对东罗马的威胁。1095年,东罗马皇帝亚历修·科穆宁向教皇乌尔班二世不断求援。
  
  1097年,第一次十字军从集合地君士坦丁堡出发。6月,攻破小亚细亚半岛的科尼亚塞尔柱素丹国的都城尼西亚。
  
  1098年,布洛涅伯爵的儿子包德温的率领一支十字军占领了基督教亚美尼亚人的埃德萨城,建立了第一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
  
  1098年6月3日,十字军从伊拉克塞尔柱王朝守将手中攻占安条克,建立了基督教的安条克公国。其后十字军向南占领麦阿赖特·努耳曼,屠杀居民十万人,焚城。然后在马龙派配合下占领黎巴嫩北部。1099年6月7日,十字军四万多人(其中约两万人是精兵),开始围攻耶路撒冷,埃及的守军约一千人。7月 15日,城破,十字军屠城。基督教的耶路撒冷王国建立,十字军将领、洛林伯爵布荣的哥德夫利立为国王。其后在意大利诸城邦船队的配合下攻占沿海诸城市。 1100年,威尼斯舰队攻陷海法,集海法驻军和居民于一十字架周围许以不杀,但是之后就把他们全都屠杀。
  
  1100年哥德夫利死后,其弟包德温继位于伯利恒(1100—1118年在位),耶路撒冷王国版图,从红海北端的亚喀巴扩张到黎巴嫩的贝鲁特。当时大马士革的塞尔柱统治者与包德温有和约,不去救援沿海诸城。
  
  1101年,十字军将领、法兰克王国图卢兹人雷蒙开始进攻的黎波里港。在雷蒙死后的1109年7月12日,的黎波里城被攻陷。建立的黎波里伯国。
  
  至此,十字军建立了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耶路撒冷王国和的黎波里伯国,控制叙利亚沿海狭窄的基督徒居住区,周围则是伊斯兰教土地。其后一段时间则为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相处、文化交流的时期。
  
  3. 穆斯林的反攻
  
  至1144年,穆斯林开始对十字军反攻。此前,突厥人赞吉(1127—1146年在位)在摩苏尔建立了赞吉王朝,包括阿勒颇、哈兰、摩苏尔三大城市。 1144年,占领十字军的埃德萨伯国,叙利亚到伊拉克的道路遂通。于是欧洲组建第二次十字军,但这支十字军最终没有什么战绩。
  
  赞吉死后,其子努尔丁·麦哈茂德定都于阿勒颇。1154年,从塞尔柱突厥人手中夺取大马士革。1151年俘埃德萨伯爵。其后努尔丁还征服了安条克公国的一部分,1164年俘其主菩希蒙德三世和的黎波里的雷蒙三世。
  
  1169年,法蒂玛王朝末代哈里发阿迪德(1160—1171年在位)邀努尔丁的大臣施尔科为臣,施尔科不久去世,其侄萨拉丁继承了他的职务。萨拉丁 1138年出生于底格里斯河岸上的铁克里特,即萨达姆的故乡。其父母都是库尔德人。萨拉丁就任后,立两大志愿,一是在埃及以逊尼派代替什叶派,二是推进对十字军的圣战。他在1171年下令在星期五的聚礼仪式上取消法蒂玛哈里发的名字,而代之以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台兑耳的名字。
  
  1174年,赞吉王朝的努尔丁去世,萨拉丁夺取穆斯林的叙利亚。萨拉丁之兄占麦加、麦地那和也门。1175年5月,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将埃及、马格里布(北非西部)、努比亚(苏丹)、阿拉伯半岛西部、巴勒斯坦和中部叙利亚等地封给萨拉丁。自此,萨拉丁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素丹,创立艾优卜王朝。10年后,征服了摩苏尔。
  
  1176年,萨拉丁以两次受到阿萨辛人(又称山中老人、暗杀派)的暗杀,围攻其基地麦斯雅德。此教派曾刺杀过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米尔(1130 年)、的黎波里的雷蒙二世(约于1152年)和耶路撒冷国王康拉德(1192年)。并曾图谋刺杀努尔丁。其首领赖世德丁·息南许以不再暗杀,萨拉丁解围。
  
  其后,萨拉丁开始专攻十字军。1187年7月1日攻占太巴利。7月3日到4日在赫淀击败十字军约二万人,十字军主力被歼。俘耶路撒冷国王律星云·德该。10月2日占耶路撒冷。在1189年底之前,十字军所余唯安条克、的黎波里、提尔以及其他较小的城镇和要塞。
  
  1189—1192年,欧洲君主再次组建十字军。1189年8月27日到1191年7月12日,围攻阿卡两年。此为中世纪的大战。萨拉丁只得以信鸽和海上的游泳者和被困守军联系。由于兵力不够,且巴格达哈里发不发援兵,阿卡议降。守军以二十万个金币和圣十字架为释放代价。而一个月后赎金未至,十字军统帅、英吉利国王理查即令杀俘(二千七百人)。1191年,理查占领塞浦路斯。
  
  此后,十字军与穆斯林议和。理查以其妹嫁于萨拉丁之弟阿迪勒为和亲,耶路撒冷作为结婚礼品赠给新郎和新娘,以结束战争。1192年11月2日,和约成,海岸归基督徒,而内地归穆斯林,巡礼者到圣城朝拜,不受欺负。1193年2月19日,萨拉丁在大马士革害伤寒病,十二天后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葬于大马士革。
  
  萨拉丁死后,其诸子麦列克·艾弗德勒在大马士革继承王位,阿齐兹在开罗继承王位,扎希尔在阿勒颇继承王位,萨拉丁的弟弟阿迪勒在卡拉克和邵伯克继承王位。萨拉丁诸子相争,阿迪勒乘机在1196年和1199年之间统治埃及和大部分叙利亚。阿迪勒之时,大部分时间与十字军和平相处。
  
  1218年阿迪勒去世,其子孙内争。埃及由其子卡米勒统治(1218—1238年)。萨拉丁所收复诸城又被十字军占领。1219年11月到1221年 8月十字军一度攻占了埃及的杜姆亚特。1229年耶路撒冷陷。直到1244年,卡米勒的第二个继任者麦列克·撒列哈·奈只木丁·艾优卜(1240— 1249年),邀请被成吉思汗赶出的花拉子模突厥人收复耶路撒冷。
  
  撒列哈病危时候,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组建的十字军进攻杜姆亚特。1249年6月6日,杜姆亚特不战而降。十字军随后进军开罗,适尼罗河泛滥,瘟疫流行,交通线又被埃及人切断,1250年4月,全军覆灭,路易和他的大部分贵族被俘。其后以交付赎金和归还杜姆亚特为条件被释放。
  
九、马木留克王朝(1250-1517)
  
  1249年11月,艾优卜王朝撒列哈逝世。次年子突兰沙继位,旋被其后母舍哲尔·杜尔遣人暗杀。舍哲尔本为突厥或亚美尼亚女奴,曾侍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后侍撒列哈。立幼主艾什赖弗·穆萨,僭称埃及女王。八十天后,嫁与各艾米尔推选的素丹伊兹丁·艾伊贝克,马木留克王朝建立(1250-1517)。旋废艾什赖弗,艾优卜王朝亡。
  
  所谓马木留克人,就是各族奴隶出身的军人。马木留克王朝各个素丹,有父子相承者,亦有军人篡权者,军人亦皆出于奴隶。奴隶而为禁军而为将军以擅朝政,是中世纪阿拉伯各国经常发生之事。
  
  艾伊贝克在位时,平定了叙利亚的艾优卜王朝残余势力。
  
  1259年,穆扎法尔·赛福丁·古突兹废艾伊贝克之子、幼主曼苏尔·阿里,篡位。1260年,蒙古旭烈兀灭巴格达阿拔斯王朝二年后,以古突兹杀使,遣大将怯的不花来伐。古突兹和大将麦列克·扎希尔·拜伯尔斯败蒙古军于阿因·扎卢特,杀怯的不花。叙利亚又并于埃及。10月24日,拜伯尔斯袭杀古突兹,篡位。
  
  拜伯尔斯在位时(1260—1277年),马木留克王朝开始强盛,攻十字军诸城。1263年,拜伯尔斯占领了卡拉克,毁拿撒勒教堂。1265年,取恺撒里亚。1266年7月23日,萨法德圣殿骑士团两千名骑士以许以不杀而降,而拜伯尔斯终屠之。1268年取雅法,5月21日降安条克,屠守军一万六千人,另十万军队,与妇婴尽于埃及卖为奴。焚毁城堡及教堂。安条克本为罗马古城,至此废。1271年3月24日到4月8日围降希斯尼·艾克拉德,此处是慈善院骑士团主要的避难所。阿萨辛人在此的残余据点也被攻破。安塔尔突斯的圣殿骑士团和麦尔盖卜的慈善院骑士团求和,订10年休战协定。
  
  拜伯尔斯之时,埃及重建海军,建驿站,修清真寺,任命法官。与蒙古钦察汗国盟,而与伊尔汗国为敌。与西西里、阿拉贡、塞维利亚(二者在西班牙)订贸易条约。迎阿拔斯王朝之宗族于开罗,以延其祀。这些哈里发傀儡的世系一直延续到土耳其来攻。
  
  1277年,拜伯尔斯死,其陵在今大马士革的扎希里叶图书馆。1279年,麦列克·曼苏尔·赛福丁·盖拉温废拜伯尔斯之幼子赛拉米什,篡位(1279—1290年在位)。盖拉温与拜伯尔斯均为钦察汗国的突厥奴隶出身。
  
  1280年,伊儿汗国第二位大汗、旭烈兀之子阿八哈攻叙利亚,败之于霍姆斯。
  
  盖拉温在位时继续攻占十字军诸城。1282年和1285年与安塔尔突斯的圣殿骑士团和贝鲁特的提尔公主订停战条约。1285年5月25日围降麦尔盖卜。1289年4月占黎巴嫩的的黎波里。
  
  盖拉温在位时,与钦察汗国、东罗马、热那亚共和国、法兰西、卡斯提尔(西班牙未统一前的基督教小国)、西西里均有友好关系。修缮阿勒颇、巴勒贝克和大马士革的城堡,在开罗建大医院。
  
  1290年,盖拉温去世,子艾什赖弗继位(1290—1293年),继续进攻十字军。此时十字军要地唯阿卡一城。以弩炮九十二攻阿卡壁垒,1291年 5月陷之,对圣殿骑士团许以不杀,终屠之。其后十字军所余诸城提尔、西顿、贝鲁特、安塔尔突斯和阿斯里斯,数月内均降,十字军战争遂告结束。
  
  1293年,艾什赖弗死,弟纳绥尔九岁继位(其在位三次:1293—1294年,1298—1308年,1309—1340年)。1299年,伊儿汗国第七位大汗合赞汗·麦哈茂德以十万军来伐,12月23日败埃及军队于希姆斯。1300年年初大马士革陷,洗劫叙利亚北部其余的城市。3月,蒙古军退,埃及人重新占领了叙利亚全境。三年之后合赞汗又来攻,败于大马士革南边的素斐尔草原。此后伊尔汗国不再来进攻。
  
  蒙古人从大马士革撤出后不久,纳绥尔开始迫害黎巴嫩德鲁兹人,因为德鲁兹人曾经袭击埃及撤退中的军队。北部黎巴嫩的马龙派基督教徒被消灭殆尽。1302年起,屡次进攻亚美尼亚(今土耳其东南)。
  
  纳绥尔极奢侈,虽然有公共设施的修建和工艺发展,然而赋税沉重。他去世之后,国内发生了内战、饥荒和瘟疫。1348年到1349年蹂躏欧洲的“黑死病”,曾在埃及持续七年,死人无算。
  
  纳绥尔死后,盖拉温家族的世系延续到1390年。其后马木留克素丹主要是塞加西亚人。这些素丹多数不是世袭,且多数贪婪暴虐。此时赋税沉重,对基督徒和犹太人的迫害加剧。埃及-叙利亚进入最黑暗时期。到王朝晚期,1498年,葡萄牙人达迦玛发现了绕道好望角的新航道。此后印度洋的穆斯林船只经常遭受葡萄牙和其他欧洲舰队的攻击,香料贸易也逐渐不经过叙利亚和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失去了国家岁入的一个主要来源,而且埃及和叙利亚的地理地位也降低了。
  
  1390年,塞加西亚人贝尔孤格废纳绥尔的重孙撒列哈·哈只·伊本·舍耳班(1381—1382年,1389—1390年两度在位),篡位。当其末年(1399年),处死帖木儿派遣的亲善使团。次年,法赖吉在位,帖木儿袭击叙利亚北部,大掠阿勒颇城三天。以居民二万多人头骨筑成小山,高十骨尺,周围二十骨尺,脸面一律向外。许多学校和清真寺被夷为平地。埃及军队先头部队被击溃。1401年2月,大马士革陷。此城劫掠之际,火灾爆发。帖木儿强迫伊斯兰教的宗教学者们发表声明,承认他的行为合乎教律。倭马亚清真寺被焚毁。学者和工匠被掳到帖木儿首都撒马尔罕。
  
  1422—1438年,白尔斯贝在位,瘟疫再次流行,白尔斯贝认为是人民作恶多端,招致天谴,下令禁止妇女走出门外,命令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缴纳新的苛捐杂税,以赎罪戾。他还下令把非穆斯林的公务人员一律开除,而且要他们穿上特殊服装。白尔斯贝为消灭海盗,于1424—1426年攻占塞浦路斯岛,俘基督教国王贾纳斯。经过威尼斯领事调停,贾纳斯以二十万第纳尔赎金重登宝座,且保证以后每年缴纳两万第纳尔的贡税。
  
  此后奥斯曼突厥兴起,已灭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都(伊斯坦布尔)。奥斯曼突厥和萨菲波斯同为强国,两国开始长期战争。1515年奥斯曼土耳其占领波斯首都大不里士、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的一部分。次年春,马木留克王朝素丹干骚借口调停交战双方,进兵阿勒颇,阴图助波斯。但是土耳其素丹赛里木使谍察其情,剃掉来使胡须,处死随员,让来使乘骡带回宣战通牒。
  
  1516年8月24日,两军相遇于阿勒颇北边的达比格草原,土耳其军队采用枪炮火器,打败马木留克军队。干骚坠马中风而死。赛里木进阿勒颇城。10月中旬,赛里木进大马士革,叙利亚遂归土耳其。
  
  1517年1月22日,土耳其军进至开罗郊区,时突曼贝已就任素丹。土耳其军队不久攻下开罗,杀城内所有俘获的马木留克人。突曼贝死,马木留克王朝灭亡,埃及并入土耳其。麦加和麦地那随之而成为土耳其版图的一部分。这年秋天,赛里木把阿拔斯朝哈里发穆台瓦基勒带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投入监狱。赛里木儿子苏莱曼登基后,遣之还。他于1543年死于开罗,阿拔斯哈里发之祀遂绝。
  
十、土耳其所属时期的埃及(1517-1914年)

  
  土耳其夺取埃及之后,派遣总督(帕夏)和占领军,而政务和税收依然由马木留克人办理,向土耳其纳年贡。此时马木留克奴隶战士主要来自高加索。这时依旧是埃及民不聊生的时代。1619年的一次鼠疫中,据说死亡三十三万多人;记载开罗商店大半关门,只有卖尸布的商店,白天黑夜都开门营业。
  
  1769年,土耳其素丹对俄罗斯作战,命令阿里贝在埃及集结军队。阿里贝逐土耳其帕夏,宣布独立。其婿艾卜勒·宰海卜于1770年7月占领麦加,1771年率三万多人进攻叙利亚,占领大马士革等城市,然后同土耳其政府秘密谈判,转而平定埃及。1773年阿里贝死。艾卜勒·宰海卜成为埃及地方首长兼帕夏。
  
  此后若干马木留克相争,1798年7月,法国拿破仑以此来伐,实则谋印度。法军迅速占领埃及全境。1799年,进军叙利亚,占加沙。3月4日,陷雅法,俘土耳其军4000人,以粮食不足,四日后尽屠之。1801年,法军被英国、土耳其和俄罗斯军队逐出。
  
  1805年,土耳其素丹以出身于马其顿的军官穆罕默德·阿里为帕夏,阿里王朝建立(1805-1952)。阿里实行新政,土地和主要农产品的经营收归国有,开凿河渠,奖励科学农业,引入棉花,奖励学术,创立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创办工科学校和医科学校。聘外国专家,派遣留学生,改组军队,创建海军。 1811年,乘欢送出兵阿拉伯半岛之际,邀请四百七十马木留克人,除数人而外,全部歼灭。遂肃清马木留克人,没收其财产。六百年的马木留克问题遂告解决。 1818年战胜阿拉伯半岛的瓦哈比派。1820年,征服南方邻国苏丹。1827年10月20日,土耳其—埃及联合舰队镇压希腊起义,在纳瓦里诺岛被英、法、俄联合舰队所摧毁。先是,土耳其素丹以叙利亚许埃及以求其出兵,土耳其毁约,阿里发动第一次土埃战争,于1831年征服叙利亚,土耳其投降。然战争亦使埃及国库空虚,赋税沉重,人民不断反抗。英国挑动土耳其发第二次土埃战争,1840年英国、奥地利联军攻入黎巴嫩和叙利亚,击败埃及军队。1841年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港大举登陆。1841年1月底签订和约,阿里只保留埃及和苏丹的总督世袭权,土耳其为名义上的宗主国。埃及废海军,裁陆军至十分之一。 1849年8月,阿里去世。
  
  阿巴斯一世(1849—1854年)、赛义德(1854—1863年)相继上台后,英国在埃及取得了修筑铁路、架设电报线、建立商船队自由通航的特权。1856年法国同埃及签订条约,开凿苏伊士运河,工程十年,1869年竣工。埃及损失12万人生命,费用1600万镑;欧洲国家费用400万英镑。埃及债台高筑,逐渐受制于英法。1879年,英法共管埃及,此后发生艾哈迈德·阿拉比领导的起义,1882被英军镇压。英国人由此占领埃及,埃及素丹为傀儡,土耳其仍有名义上的宗主国地位。
  
十一、土耳其所属时期的叙利亚(1516-1920年)

  
  1516年土耳其征服叙利亚后,设大马士革省,辖叙利亚和耶路撒冷、萨法德和加沙,以马木留克降将加萨里为省长。1520年,土耳其素丹赛里木一世去世,加萨里谋叛,新素丹素莱曼派禁卫军摧毁大马士革及其郊区的大部分地区。
  
  土耳其将叙利亚人分成教派来治理,而在叙利亚居留的欧洲人,也作为教派处理,服从本教教长的法律。因此威尼斯、法国和英国人于1521年、1535年和1580年相继获得治外法权。
  
  由于土耳其人的剥削,以及欧洲到印度洋新航路的开辟,叙利亚的经济不断衰落。阿勒颇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肥沃的平原到十八世纪中叶已变成沙漠。不过阿勒颇变成陆路到伊拉克、波斯和印度商业道路的起点,并出现几个欧洲侨民的居住区。法国人和英国人相继在叙利亚建工厂、经商和传教。
  
  此时叙利亚归顺土耳其,然黎巴嫩、巴勒斯坦屡叛。1590—1635年,阿拉伯麦耳尼家族的法赫鲁丁·麦耳尼二世统治黎巴嫩,辖贝鲁特、西顿、的黎波里、巴勒贝克、比嘎耳、萨法德、太巴列和拿撒勒。1608年,谋叛,土耳其军逐之,逃亡到意大利佛罗伦萨。1618年,返回黎巴嫩。1624年,土耳其素丹许为阿拉比斯坦领主,领阿勒颇到埃及边界之地。此后他从意大利聘请了许多建筑师、工程师和农业专家,并奖励改良耕作,迎基督教传教士。土耳其素丹疑之,派兵拘至伊斯坦布尔处斩。
  
  1737年,舍赫扎希尔·欧麦尔统治巴勒斯坦,并太巴列。1750年,以阿克为都。1772年,趁俄土战争之机,由俄罗斯海军配合,占领西顿。三年之后,黎巴嫩的封建主什哈比与大马士革省长率领土耳其军队来攻,扎希尔被暗杀。叙利亚军队的艾哈迈德·查萨尔成为西顿长官,其后北侵黎巴嫩,南侵巴勒斯坦,成为巴勒斯坦之主。1780年,土耳其素丹赐以大马士革省长之职。1804年死。
  
  1831-1841年,埃及军队占领叙利亚,以列强干涉而还。占领期间摧毁了大封建主的势力,征收正式的赋脱,强迫实行宗教平等。其后土耳其为控制黎巴嫩而离间伊斯兰教德鲁兹派教徒和基督教马龙派教徒。1841年骚动开始,1860年基督教徒一万一千人(大半是马龙派教徒)被屠杀,法国出兵占领。 1861年,土耳其许以黎巴嫩自治,总督为素丹任命、经各酋长认可的基督徒,设民选政务委员会,土耳其不驻军,黎巴嫩不纳年贡。此后黎巴嫩治安、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均为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望尘莫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土耳其废黎巴嫩自治。
  
十二、现代埃及、叙利亚等国的建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耳其与英国为敌国,英国宣布埃及为保护国。1922年2月,埃及独立,富阿德为国王。1936年英埃订约,规定英国占领军撤退到运河地带。1952年,纳赛尔废国王法鲁克,1954年成立共和国。1958年2月1日埃及和叙利亚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 月叙利亚退出。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被肢解后,叙利亚和黎巴嫩由法国托管,巴勒斯坦由英国托管;同时约旦从叙利亚分割出来,成为一酋长国,以阿卜杜拉为埃米尔,1946年称外约旦国王,1949年改国号约旦哈希姆王国。由于法国以殖民地方式来统治叙利亚,且割让伊斯肯德伦港于土耳其,叙利亚人怨。1925年 7月开始,德鲁兹山区和大马士革等城陆续反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1年“自由法兰西军”总司令贾德鲁以盟国名义宣布叙利亚独立。1943年8 月叙利亚成立政府,11月黎巴嫩独立。而巴勒斯坦地区,自1897年犹太人开始在此复国,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次年以色列国成立。

(主要据《阿拉伯通史》缩写而成)

Jul 10

(方括号内是我加的注)

新疆历史沧桑:历朝统治者权力、民族、宗教大洗牌

亚洲周刊王明远

新疆历史之複杂和血腥,在于它夹杂在众多强大的帝国之间,又是各种宗教交汇之地,所以这片土地几次经历剧烈的民族、宗教大洗牌。汉人向称新疆「西域」。九世纪以前,匈奴、乌孙、铁勒、柔然、吐蕃以及汉族移民先后在此交锋。九世纪中叶,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从蒙古高原迁徒过来【回鹘在灭突厥之后成为漠北霸主,后来因商路断绝而衰落,加上连年雪灾,840年被属部黠嘎斯人(柯尔克孜族的祖先)打败,分几个部分西迁】,先后建立了西周回鹘【西州,即吐鲁番,一直信奉佛教,后来归附成吉思汗。元朝之后哈密一度属明朝,吐鲁番为一小国。这个地区的维吾尔人在明朝皈依伊斯兰教】和喀喇汗王朝【中心是塔里木盆地西南,西迁后不久改信伊斯兰教】。
【西迁过程中他们夺取了被吐蕃攻占的唐朝安西四镇】

一一二四年契丹【西辽耶律大石】征服回鹘,一二零九年以后新疆又被蒙古统治【西辽末主被女婿、蒙古乃蛮部屈出律篡位,然后成吉思汗灭屈出律,其子察合台封在这里,叫做“察合台汗国”,之后经历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蒙兀儿斯坦)。叶尔羌汗国末期发生教派争执,当时北面伊犁为中心的蒙古准噶尔部兴起,一个教派引准噶尔部为援,准噶尔人灭了他们的国家,把他们当作附属】。一七五九年,清军彻底打败天山北麓蒙古准噶尔部,又平定附庸于准噶尔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小和卓的反抗。

清政府害怕准噶尔部东山再起,就对其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实际是准噶尔部屡降屡叛,乾隆帝才下令剿灭,“计数十万户中,出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三,率歼于大兵者十之三”】,几十万人的强大游牧部落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徒有其名的淮格尔盆地。而之后,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府,建立满城,又迁徒锡伯族、达斡尔族和汉族到北疆,来防范其馀的蒙古部落,从此改变了此前是北疆蒙古族、南疆维吾尔族的格局。平定准噶尔和回部【“回部”就是维吾尔民族】后,乾隆皇帝将这里定名「新疆」。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古柏之乱和左宗棠率湘军进疆之后,新疆的民族格局进一步複杂化:大批维吾尔族随著阿古柏的扩张迁徒到了北疆,让维族影响力突破南疆,确立了维族的全新疆的主体地位;阿古柏大量接纳逃亡的陕甘回民,从此回族成为新疆的一个主要民族;大量乌兹别克人随阿古柏进入新疆,此后也成为新疆重要民族;

清政府依靠汉人平乱,汉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大增,但是,在平乱过程中,左宗棠大开杀戒,埋下了维汉不和的种子。总之,这次战争之后,现代民族格局初步形成。之后,又有大量哈萨克族为躲避沙俄迫害,从哈萨克斯坦逃亡到北疆。尤其是列宁、斯大林时代更严重,仅一九一九年前后就有十二万;到民国时已是新疆的第二大民族。

这样,新疆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满族等共存的複杂局面。而各民族之间又充满了历史的纠纷和现实的矛盾。比如,同属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间也有很深矛盾。因为维族认为哈萨克人是外来者,抢佔了其生存空间,而一九三四年回族军阀马仲英消灭维人的「东突厥斯坦」,更埋下维族对回族的仇恨。

清末民初,虽有汉人进入新疆,大多数是屯垦军队,始终没有达到数量上的优势。到一九五三年,中共接管新疆之初,新疆共有四百三十万人口中只有二十九点九万汉族,佔总人口的百分之六,而维吾尔族佔百分之七十五。之后,中央政府运用鼓励青年「支边」等多种手段,组织汉族人进入新疆。到一九六四年就迅速上升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七,尤其是在北疆成为多数民族。到二零零零年,新疆汉族人口达到七百四十八万,佔总人数四成。

近代,在泛突厥主义和苏联的影响下,维吾尔族多次谋求独立。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派大量教师和神职人员到新疆,新疆的上层人物也把子女送到土耳其接受教育,泛突厥主义、土耳其认同感在南疆流行开来。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南疆地方实力派和宗教领袖利用新疆政局的混乱,成立了「东突厥斯坦」,但只存在了三个月【被马仲英消灭】。一九四四年在苏联的直接策划下,伊犁、塔城和阿山(今阿勒泰)爆发革命,成立「东突厥斯坦」。独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泛突厥主义和建立「东突」国家的根深蒂固影响持续至今。

中共治理新疆,铁腕人物起了重要作用。王震对新疆採取高压统治,严厉镇压「反革命」。此后,虽然王震离职,但其制度被沿袭下来。王震之后的王恩茂与维人关系修好,几出玉门关,先后主持新疆达三十年之久。自一九九一年任新疆自治区副主席起,现任新疆区委书记的王乐泉已在新疆任职十八年,是中国现任各省领导中在职时间最长的、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并且连任政治局委员,足见新疆重要性不断上升。

维族老人怀念毛泽东

新疆在整个毛泽东时代,虽然有残酷的镇压,但总体来说,维汉关系还是甚为融洽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共巧妙地用阶级观念代替了民族观念,汉族干部和移民也主动尊重、关心维吾尔族。那时,维族民众真的感到是共产党解放了他们,汉族人真的是来帮助他们搞建设的。至今仍有很多维族老人怀念毛泽东时代。

八十年代后,维人民族主义再次抬头。先后发生了乌鲁木齐维族大学生学潮和宣扬民族主义的「三本书」事件【fagus式的“维吾尔人”等三本书,到巴仁乡暴乱之后的1991年才组织批判】等,不过这些都是发生在北疆大城市的维族知识分子中间,其实质跟八十年代内地的「民运」相似。以一九九零年的克孜勒苏州巴仁乡武装暴动和一九九七年伊宁事件为标志,维吾尔族的独立情绪开始向大众扩散,手段也暴力化。越演越烈,终于闹成今日之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