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03

一直想去新加坡,看看另外一个华人世界到底有多好,到底有多干净。

今年年初应朋友之邀,我和倌去新加坡住了几天。这次新加坡之行有三个特别之处。第一,正好碰上美元强势,花钱舒坦。大约1.3新元兑换1美元。第二,英语和汉语随便说, 混合夹杂着说都无障碍,比在家乡都随意。第三,有敬佩喜爱的朋友夫妇同游,非常愉悦。

朋友爱喝酒,于是我们在樟宜机场免税店买了瑞典的伏特加酒(25新元一瓶)和新西兰的白葡萄酒(45新元一瓶)送给他。新加坡海关的规定是每人一瓶烈酒,一瓶白葡萄酒,三瓶啤酒可以免税。但红葡萄酒却无限量免税,不懂为何?而朋友恰恰不爱喝红葡萄酒。

出机场上了出租车,司机是一位老人,估计有70多岁了。一路上,我睁大双眼看着窗外的一切。最引人注目的是道路两旁连绵不断的高大雨树, 记得在智利见过这种奇特雨树,但远没这么多。雨树有很多枝桠,曲折妖娆,千手观音般向上延伸,其茂密的树冠将四车大道连成了一个绿色长廊,颇为壮观。

建筑物多为浅色,其中白色不少。所有房屋的外墙都干净得没有一处污渍,没有一处斑驳,简直就像刚做好的模型,不可思议。后来几天,我一直查看寻找建筑物上的污渍,最后也只在一座高层车库的外墙上找到一条一米长的泄水斑纹。

路过一片精致住宅区时,老司机说:“这都是没钱人住的。” 
“什么?这是穷人住的房子?” 我无法相信。
“说大话啦,是有钱人住的。我们喜欢告诉别人这是没钱人住的。”
“穷人住什么样的房子呢?“ 我问道,但老司机没有回答。 

后来朋友告诉我们,新加坡政府建造了很多组屋供低收入阶层购买居住。组屋的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新加坡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低矮脏乱贫民窟,非常穷的人可能群居在出租的组屋里。

老司机曾是海员,上世纪60-70年代跑过上海。我问他为什么不退休,他说政府不管,没退休金,很多老年人都在工作。后来几天我也确实注意到打扫卫生的工作大都是老年人在干。

老司机很爱说话,就像一个导游,一路不停的介绍新加坡。聊到春节,他说新加坡已经没有春节长假了。原来的春节长假平分为三截,一截给马来人的节日,一截给印度人的节日,最后一截才是春节假日。看来新加坡政府还蛮注重各民族的和谐相处。

说着说着,遇到一个红灯。老司机回头对我们说:“我去买一份报纸,你们等一下啊。” “好啊。” 我没加思索就同意了。等老司机下车后,我才发现当时我们的车停在路中间,左边还有一个车道(新加坡是靠左行驶)。老司机也不是在路边售报亭买报纸,而是进了路边的商店。我们前后左右都是车子,绿灯亮了,老司机还没出来。他不怕警察吗?新加坡不是管得很严吗?记得看过新闻,有外国人因犯小事而被痛打屁股。我们后面的车倒是耐心等待,约半分钟后,老司机小跑出来,点头哈腰挥手对后面的人示意“对不起”,轻松高兴地上车将车开起来。“您不怕警察吗?” 我好奇地问。“怕呀,最怕警察了。刚才我一直在看有没有警察。哎,你们要不要看报,有你们大陆的习近平反腐。” 原来老司机都已浏览过报纸了,看来他真的不怎么怕警察。难道警察会对老人网开一面吗?

老司机原以为很容易找到朋友的地址,结果到了那附近却找不到。还问我们是公屋还是私屋,地址号码是大牌还是小牌。我们哪知道。老司机绕了3-4圈后终于停下问人,正好问到一个知情人,这才将我们送到。计费表上显示63新元,老司机说因为绕路了,付60就行,坚决不让我们多付。后来朋友说我们实际上多花了将近一半的车费。

新加坡是LONELY PLANET上2015年排名第一的旅游城市,很多景点都没时间去,只游玩了海滨花园(Gardens By The Bay),夜间动物园 (Night Safari),及新加坡植物园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海滨花园是新加坡最新,最耀眼的景点。高大明亮时尚的建筑周围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树木和花草,千姿百态,看都看不完。是一个可以常去的地方。朋友领我们去吃午餐的那家餐馆就在冷室花园旁,虽说食物比较贵,但可免费参观冷室花园。其服务也很周到,还为客人备有披肩防冷(因冷室传来的冷气)。

我们上了金沙酒店上的空中花园(23新元一人),非常不值。顶上的咖啡厅餐厅,非酒店住客都不能进。那著名的无际游泳池也只能在远处了望了望。

夜间动物园很有趣,可以近距离观看动物的夜间活动。可惜我们不是周末去的,看不到狮子老虎的夜间喂食。进门前的喷火表演精彩,进门后的动物表演有趣。动物表演的主持人是一印度女该,高个苗条漂亮活泼,她分别用日语,汉语,韩语,马来语请大家不要用闪光灯照相,最后还是有一人用了。

最特别的要算渔猫(fishing cat)了。渔猫比普通猫大一点点,蹲守在小河边,突然一个猛子下水,然后就嘴叼着一条鱼上来。

游夜间动物园最好是先乘车观赏,然后步行四条栈道。即可近距离观看动物,又可体会夜间风情。天黑黑,地茫茫,虎啸啸。那天我们正走着走着,突然一声巨响,着实吓了一大跳。原来是有人踩着了一块铁板。

值得称赞的夜间动物园里居然没有蚊子。

我们是乘公共汽车去的新加坡植物园,下车时下错了一站。问路边一大叔植物园的大门有多远,告知要走20来分钟。天热,太阳正当头。我们刚走了两步,那大叔叫住我们说他正好要路过那边,可以开车带我们过去。谢天谢地,遇上了好心人!

植物园幽静,游客少,但珍贵植物众多。尤其是兰花园,成千上万的兰花,令人目不暇接。他们培育了很多自己的品种,我最喜欢的品种是golden of shower,一种繁繁点点的小黄兰花。他们还用贵宾的名字命名一些品种,看到的华人名字有周迅,成龙等等。

本人觉得植物园要比海滨花园更值得看,千万不要错过。

朋友说新加坡的美食在荷兰村。我们去吃了一顿晚餐,泰国菜 MAI THAI,非常好。原打算吃新加坡的国菜“辣椒螃蟹”,但因要提前预定而没吃成,是一遗憾。后来到上海补吃了。

新加坡美中不足的是:街道名称交通信息全是英文标识,海滨花园,植物园的植物也大都只标识英文名称,很少有中文名称。为什么不能同时标识中英文呢?吃的东西比上海要贵,餐馆里的一顿饭很容易就50美元一人。

评论1

评论2

Apr 16

上海对于工薪阶层来说,除了房子贵之外,其他衣食住行都很方便舒适,还可以很便宜。

吃,有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的餐馆,各种档次的餐馆都有。穿,也同样。中高档的名牌衣服比美国贵,但中低档却有很多便宜的。日用品在大超市买就比较贵,但去小商品市场买就便宜多了。所以,买家具要去家具市场选购,装修房子要去建材市场,连鲜花植物都有专门的市场。

其他的生活必备品只需要:自行车,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及银行卡。中国的互联网及手机费用比美国便宜多了。

就上海的交通情况来说,自行车远比小轿车方便得多。去远的地方,可以乘出租车或地铁。近的地方呢,骑自行车就是。整个上海地区非常平坦(偶尔要过桥除外),大部分街道都有自行车道,骑车出去吃饭或办事还省了找停车位的麻烦。

上海的电商服务比较发达。只要有了智能手机和银行卡,下载各种电商手机软件,将银行卡连上支付宝后就可交易了。电商发货通常是当天或第二天,快递从全国各地到上海也只要1-4天的时间。如果是上海本地的商品,上午下单,下午货物就快递到家了。下面一一介绍我用过的电商软件及网站。所有网站都能用支付宝付账。

滴滴打车:叫出租车非常方便。虽然有时定位不准,但可自己输入出发和到达地址。中远车程的话,叫车快捷可靠。但短车程就很难叫到车。这也是为什么要有一辆自行车。

百度地图:手机版非常好用,有公交,驾车,及步行路线。骑车可用步行路线,用过很多次,每次都准确。但有一个缺点,如果骑车错过一个路口,接下来的指示是走某条路朝某个地标方向。这对不熟悉当地的人来说毫无用处。为什么不提示朝前或朝后,朝左或朝右呢?

点评网(www.dianping.com):主要用来找饭店,其点评,订位及团购功能不错。团购有多种,买时一定要查清适用条件,最好用的是团购代金卷。在点评网上购买代金卷后,会收到一条短信,凭短信里的号码付账。建议到饭店订好菜后再买相应数量的代金卷,常常能省5%到15%。

西十区(www.xishiqu.com):主要用来订购各种演出活动,其尾票服务很靠谱。上海的票务网站很多,用过另外两个,都不满意。一个是取票不方便,临近演出日期不送票,取票也不能在演出现场。另一个是购票不靠谱,下单5天后说没票了。西十区可以在演出前半小时在演出现场取票,非常方便。另外他们还承诺下单后没票的话多退顾客20元一张票。他们的网站和客服都很到位,令人满意。

蜘蛛网 (www.spider.com.cn):主要用来买电影票,减价50%是常态。暂时还没用过这个网站,计划以后用。

1号店(www.yhd.com):主要用来买日常生活用品。这是一位年轻朋友介绍的,买蔬菜水果很方便。尤其是有盒装的半成品菜,料都配好了,回家倒进锅里炒炒就行,加上到货快(常常当天到),上 班族很喜欢。也暂时还没用过这个网站,计划以后用。

淘宝网(www.taobao.com):卖什么的都有,要买正品的话就进其天猫店铺。用淘宝购物的诀窍之一是下单后付款前用旺旺跟商家客服进行网络交谈,就像进实体店买东西跟店员交谈一样。问问题,提要求,找优惠等等,客服都是马上回应,非常方便。快递送货都很快可靠。

携程网 (www.ctrip.com):主要是订购国际国内机票,火车票,酒店等旅游产品。其特点是能直接用国外信用卡付账,非常方便海外人士。用了十多年了,每次都很满意。其客服非常给力,随叫随到,真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电商竞争蛮激烈的,不断涌现出新的网站,新的服务。我给出的这几个都算老字号了,抛砖引玉而已。

评论

Feb 25

在上海度假时,每天早晨喜欢做两件事,一是去公园锻炼,二是去菜场买菜。

(1)公园

住所附近的这个公园中不收门票。早晨的公园里不见任何小孩和年轻人,甚至少见中年人,却到处都是老年人。

唱歌的老人最多,估计是合唱团在练习。四五十位老人,男女都有,站在一起,看着手里的小本本,一遍又一遍的唱得可认真了,全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老歌。其中有一个女高音,喜欢独唱几首,气息很足,歌声悦耳。

其次就是打太极拳的多。有三群老人,每群大约10-20人左右,相距不远,放不同的音乐,穿不同的绸裳,打不同的太极拳。有的老人身体四肢都很协调,姿态优美。有的尽管显得笨拙,但很认真。

接下来是做健身操的。甩手啦,舞扇啦,换着来。这一群不放音乐,而是齐声数数打节拍。

天气好时,有几对打羽毛球和网球的。没有专门场地,空旷地上拉一根绳子就成。看得出他们年轻时是体育爱好者,有天赋。

还有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的。而独自散步的老人多半随身带有一个收音机,边走边听广播。有听新闻的,也有听戏剧的,还有听传教的,五花八门,此起彼伏。

早晨的公园成了老人们的社交活动场所,热闹而有序。不时还可见环卫工人用大竹扫把清扫落叶。

(2) 菜场

居民小区的菜场简陋而又丰富。

室内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摊位。卖蔬菜的摊位有10多家,卖鲜肉的有5家,卖鱼的也有5家,卖豆制品的有4家,卖干货的有3家,卖蛋的有1家,卖水果的有2家。

蔬菜比较便宜。冬笋是6-10元一斤,竹笋是10-12元一斤,各种青菜是1-4元一斤,青椒,萝卜,蒜苗,毛豆等等大都是5-6元一斤。有意思的是小葱不卖,只送。另外丝瓜之类的可以要摊主刨皮。

豆制品和鸡蛋也很便宜。五块豆腐干只花2.5元,新鲜豆腐才1-2元一盒,鸡蛋大约是0.7-2元一个。

苹果,香蕉,梨,橘子,草莓,樱桃,猕猴桃等水果也大都是4-10元一斤。

猪肉是13-25元一斤,鱼也是这个价位。鳝鱼比较贵,大的要50元一斤。肉和鱼都可叫摊主切好杀好,不另外收费。

大米是2-6元一斤。

发现买菜的人起码有一半并不问价,也许是知道价钱?

菜场外面更热闹。有早点摊,农民菜摊,水果卡车,等等。天气好的话,还有拔牙的,配钥匙的,卖小商品的(各种厨房用具,内衣袜子等)。

肉包子1.5元一个,馒头0.7元一个,大饼和油条是各1元一个。

看来在上海只要有了房子,吃喝是花不了多少钱的,当然得自己做。尤其是对吃素得人来说,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是即多又便宜。

熙熙攘攘的早市还会听到这样的广播:“ 哈喽,宣传车来了,请靠边,注意安全,啊里嗄多,撒油啦啦。” 真是国际化大城市啊。

评论

Feb 01

 

和倌一起从智利Santiago回来不久,是我第一次踏上拉丁美洲。

 下正是智利的夏季,首都Santiago位于狭智利的中部, 气温在氏26-32度之

 智利是南美最安全富裕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有不少秘,阿根廷等其他南美国家的移民涌智利。智利600比索(peso)大约兑换1美元。

(1)出行

我们住在Santiago市中心东边的一家英式旅馆,每天乘地铁出入。 地铁费用跟距离长短没关系,但跟乘坐时间相关,最贵的高峰期是760比索。我们买了bip卡,90分钟内可以任意换乘地铁公共汽车,不另外收费。

 Santiago的男女老少大都显得非常结实健康,肤色深褐,但不见非裔,亚裔也罕见。城市建设类似欧洲老城,高楼很少,干净整洁。城市很安全,没什么暴力犯罪。 只是街道上很少英文标识,能说英文的人也不多,问路很困难。后来我们出门前都先将GOOGLE地图下载到手机上,再借助手机上的指南针。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城里到处都是百年大树,繁忙的街道上有专门拦出(不只是画出)的双向自行车道。摩托车居然可以在市内通行。

(2)美食美酒

网络上都说中央市场(Mercado Central)的海鲜很好。我们去那里了帝皇蟹(King Crab。 产于智利南部的帝皇蟹足有三公斤重(50000比索),吃得完吗?侍应生端来整个蒸熟的帝皇蟹,鲜艳的橘红色,大如篮球。侍应生主动要给我们拍照,还教我们摆姿势,两人拿着帝皇蟹合拍。拍完照后,侍应生快速剪开帝皇蟹的各部分,大块大块的洁白蟹肉就呈现在眼前,看着就心花怒饭。微甜鲜嫩的蟹肉配以滚烫的姜油,吃得太过瘾了。

街道上各式饭店很多,我们喜欢的还是日式饭店里的三文鱼生鱼片,即便宜又新鲜。有一家日式餐馆很奇葩,用现金付费的话可以便宜50%

我们在旅馆里结识了两家美国游客。他们比我们先到几天,向我们介绍了两家好餐馆。一家是法式餐馆Baco,另一家是秘鲁餐馆Tanta我们去过两次Baco,每样菜都令人惊艳,尤其是他们的鸭子,酥软入味。明明是高档饭店的质量,但价钱只是中档(平均18000比索一人,包括酒水及10%的小费),吃得非常开心。而号称首都海鲜第一家的Aqui esta Coco却令人失望,海鲜贝里居然全有沙子。当然还有很多智利及秘鲁饭店,问题是一点也不懂西班牙语,根本无法点菜,试过一两次就放弃了。

智利盛产葡萄酒,超市里最便宜的红葡萄酒真的比水还便宜。但我们最喜欢的酒水是当地的pisco sour,酸甜苦香搭配得正合适,越喝越爱喝。

(3)海滨港口

我们跟着旅游团去了的海滨花园城市Vina del Mar及港口城市Valparaiso(一天)。旅游团的40多名游客大都来自中美和南美洲,只有一对来自德国,一对来自澳大利亚,一名来自法国,还有就是我们这一对来自美国的华人。导游先用西班牙语解说,然后再用英语解说一遍。

德国夫妻爱好旅游。早在80年代就游过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巨大变化。

 Vina del Mar不愧为花园城市,每家每户的庭院里都种满了鲜花。海滩,花园,街道,房屋都是风光片般的美丽。团里的年轻人大都有自拍神器,一根能夹着手机的蓝牙长杆。所幸的是旅游团里还有一位热心老人,每到一处,他都热心主动地替团里没有自拍神器的夫妻或情侣拍双人照。我们也因此照了不少夫妻到此一游的照片。

 港口城市Valparaiso紧挨着Vina del Mar,甚至没有分界。最惊喜的是发现码头上有中国产的大型吊车。导游介绍说,Valparaiso还是大学城。因为生活费用比Santiago低,很多学生选择来这里上学。Valparaiso分为两部分。山下平坦地方是商业区,山坡上则为住宅区。穷人富人都住在山坡上。导游带我们游逛了山坡上的住宅区,铁皮包着的房屋外墙上大都盖满了色彩浓郁的奇形怪状的涂鸦 ,成千上万,没见过重复的,可见智利的艺术家们具有超级想像力和创造力。

(4)葡萄酒庄

我们还跟旅游团去了葡萄酒庄园Vina Undurraga(半天)。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环境优雅的庄园。游客被分为两组,西语组和英语组。西语组有30-40人,而英语组只有我们夫妻俩加一位年轻法国女郎。法国女郎是一家种子公司的,问了不少专业问题,导游小伙子都能应答自如。倌则随机即兴问了很多问题,小伙子也一一耐心回答。比如:

 为什么这里种了这么多白玫瑰花?答:预报葡萄藤病虫害。

 为什么酒窖里的酒桶只放两排高?答:防地震,高了容易震垮。这里地震频繁。

 需要定期检查酒桶里的酒吗?答:是的,酿酒师会定期检查的。

 怎么检查?打开尝试吗?答:不打开。在酒桶外敲敲,听声音判断是否空了些。如果听出空了,就打开上面的小孔,加满。

 酿酒时兑水吗?答:不应该兑水,只用葡萄汁及发酵菌。

 红葡萄酒就是红葡萄做的吗?答:红葡萄酒是用了红葡萄皮。

 可以试吃一下这藤上的葡萄吗?答:不会好吃的。这是酿酒的葡萄品种。

 这里怎么锁住了?是藏宝屋吗?答:你说对了,那里收藏了我们历年来最好的酒。供酿酒师做研究用的。

 导游结束后,法国女郎问我们知不知道导游的背景,他的知识面为什么这么广?我建议直接问导游自己。没想到导游竟是一位诗人,周末来打打零工的。

参观完酒庄后,就是美酒品尝。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各两瓶,导游小伙子说葡萄酒的品尝需要五个感官。先将酒倒入酒杯看酒泽,然后摇一摇再闻酒香,然后喝一口酒,用舌头触碰酒液品味,最后碰杯听那一声清脆的“叮”。

(5)山顶教堂

我们抽空爬了Santiago的最高峰Cerro San Cristobal(860米高),鸟瞰整座城市,高楼真的寥寥无几。山顶上有一尊高大洁白的Virgin Mary 石雕,石雕下就是一排排大阶梯,供人做礼拜。最有意思的是乘坐古老缆车(funicular)下山,体会百年前的技术。上下俩个缆车,相互牵引,几百米长的单轨,只在中部有一段双轨分道。一车停站,另一车也得停下来等候。

(6)博物馆

Santiago的博物馆不少,我们挑选了Museo Chileno de Arte Precolombino参观,看到了比埃及木乃伊还早2千多年的婴儿木乃伊,看到了南美3千多年前就很成熟的编织技术等等。听说智利土著一直不承认智利现政府,他们已被迫退到智利南部的一些小区域里生活。

(7)诗人故居

刚到Santiago时,我并不知道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当旅馆concierge指着地图告诉我那是聂鲁达的故居时,我没反应,搞得小伙子特意补充说是著名诗人的故居。回房间GOOGLE,才知道诗人聂鲁达,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共产主义战士。

诗人有三所故居,倌曾去过位于Valparaiso的La Sebastiana,没兴趣再去另一个故居。我就独自一人去了位于Santiago市的La Chascona。诗人的婚姻很特别,前后三位妻子。第二任妻子的年龄比诗人大了许多。第三任妻子Matilde先做了很多年的地下情人,诗人为她写的爱情诗都是用假名发表的。La Chascona是诗人和Matilde的秘密住所,取名来源于Matilde的红色卷发。

故居不大,依山坡而建,院子在房屋中间,各个房间都很特别,处处体现出诗人的浪漫情怀。是船形,窄小低矮,因为诗人喜航海。餐桌狭,因为诗人要面面坐着的客人能很靠近。有一个藏在橱柜里的秘密通道,人可以随从那出来吓人。里面有很多从世界各地收集的餐具,品,及船上用品。我特他把院子放在房子中,而不是像我们现把房子放在院子中。他的院子然不大,但是一很陡的山坡。每天餐用完餐后,得穿院子爬坡去卧室,公室。了更好地利用院子,他在院子里另外造了一个究的酒吧。

办公室图书室里有很多诗人手稿,可惜看不懂。另外还有一间名为法国的房间,专供诗人读法文书的地方。故居里满是来自世界各自艺术品,照片。其中有来自中国大陆的两幅古画。诗人上世纪50或60年代访问中国时还受到过毛泽东的接见。

从智利回来后,上网查搜寻诗人的信息,希望进一步了解他。在YOUTUBE上找到根据他的小说而改编的电影《邮差》(The Postman)片段, 看后让人感概万分。一旦心中有了诗意,再苦再渺小的生活都变美好了。

评论1

评论2

Jan 05

今年冬季有幸去了趟海南三亚。最值得称赞的是三亚的天气。真是不热不冷,不干不湿,再舒适不过了。

三亚有三大海滩,沿海由东往西依次是亚龙湾,大东海,及三亚湾。

我和倌每天去一个海滩,既不潜水,也不划艇,就在海滩上看看人看看海,喝喝椰汁睡睡觉,极为轻松舒适。10-15元一个的大椰子,里面的椰汁多得能供两人喝饱。

第一个去的是号称世界第一湾的亚龙湾。乘出租车到亚龙湾广场,司机说海滩边没有吃喝,建议我们在亚龙湾广场吃完午饭后再步行到海滩。我们找了一家粤菜馆,点了五指野菜,蛤蜊蒸蛋,及尖椒炒花螺。三样菜都很好,尤其是五指野菜,清香脆嫩,令人惊艳,一定不要错过。

本来亚龙湾就在海滩边,但由于正在规划修建,大部分海滩被围起来了。我们沿着围墙走到一个入口,进去后发现海滩边建有一些高级酒店,一半海滩都让这些高级酒店分包了。遮阳伞下的长椅要花100元租用,而且不容许撑开自带的遮阳伞。所以这部分海滩上人不多。

亚龙湾很长,弯弯的海滩很美。蓝天白云,清澈见底的海水,高大的椰树上挂着颗颗椰子;柔软的沙滩上有玩沙的孩子,晒太阳的男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忙于拍照的身穿花长裙的姑娘少妇们,真是曼妙多姿;沙滩边的海水里有不少游泳的,稍远处的海面上不时驶过溅起水花的摩托艇;远处的天空中悬挂着彩色大降落伞。我们躺在沙滩上静静地感受,一切都是那么的纯净,空气里都没有丝毫的海腥味。我们先后进入梦乡,睡到自然醒才离开。

第二个去的是最早开发的大东海。公交2路车可以直接到达大东海广场,但我们决定提前两站在鹿回头广场下,然后步行至海花路拐进海滩。大东海比亚龙湾小了很多,但离三亚市中心很近。大东海海滩边有很多餐馆,吃喝方便。这边的游人比亚龙湾多多了,游泳,划艇,玩沙,照相,各取所需,和睦相处。同样,我们躺下,静静感受,缓缓入睡。睡醒后乘2路车去第一市场吃海鲜。第一市场附近的海鲜加工店比预期的要简陋得多。海鲜店的小妹带我们去第一市场买海鲜,买了龙虾(1个),象拨(1个),青蟹(3个),红花蟹(1个),白鲳鱼(1条),蚬子(1把),全是鲜活的。总共大约300元,另外加工费160元。倌最爱海鲜,所以吃得特别高兴。

最后去的是三亚湾。我们乘出租车到海月广场,路上司机质问:“去海月广场干嘛?那是山东省三亚湾,就人多。还不如呆在旅馆里呢。”“我们今天要走了,上飞机前没事,就想去坐坐看看。那里山东人很多吗?”“多?都被他们占领了。三亚现在本地人只有1/3了。”

沿着三亚湾的马路就是闻名的椰梦长廊,长长宽宽的马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高大椰树,颇为壮观美丽。餐馆和酒店都在马路对面,海滩边的椰树下有很多绕树的石凳,聚满了休闲的人们。 沙滩上海水里的人反而寥寥无几。人群里大多是老年人,聊天的,打牌的,跳交谊舞的,做针线活的,带孙子的,都自得其乐。

我们拖着行李走进人群坐下,感受着这份热闹。跳舞的那拨老年男女,虽说动作并不怎么优美,但尽头十足,舞步充满弹性,令人感动,生活是多么的简单而美好啊!玩牌的居然在玩钱,三人一桌或四人一桌,叫分最低者做庄,其他人合力打庄家,输赢以3元,5元,或10元结算,每桌自行商定。这些牌桌是有东家管理的,至少有20多桌。倌酷爱玩牌,我劝他趁机玩玩,但他怕赌博被抓,只看不玩。我们也和三位大爷聊了聊,他们分别来自山西,四川,北京。都退休了,冬季来三亚住1到4个月,主要问题是医保不包外地的,要身体好才行。最有意思的是四川那位,他说长沙的发展远不如成都,而我却认为恰恰相反。呵呵 ~~

我们在海滩对面的一家餐馆吃了熏乳鸽,海鲜小炒皇和四角豆。四角豆是海南特产,清炒后有淡淡的清香,蛮不错的。饭后就乘8路车去了凤凰机场,离开了美丽舒适的三亚。

评论

Dec 08

最近几年,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听到有关北京的负面消息。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常见雾霾报道;北京交通堵塞,实行单双号限行;北京房价高涨,工薪阶层已无法购房;等等,等等。

这样的北京还能居住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奔向北京呢?为什么中央党政部门还不搬离北京呢?

带着诸如此类的疑问,今年秋天趁回国的机会,路过北京住了一天。

(1) 出租车

一出机场,就仰望天空。

“咿,北京的天空是蓝色的,跟上海差不多呀。” 我有些惊喜。再深呼吸了几下,也感觉不到什么空气污染。 

首都机场的出租车站有两条队,大约等10分钟就能上车。而上海浦东机场只有一条队,每次都要排至少大半小时。这点北京比上海强。

“师傅,到王府井大概是多少钱?” 上出租车不久后,倌问。

“你怎么可以问这个问题呢?你不该问。你问了,我也不能回答。我要说了80, 等下是” 司机埋怨道。

“我的意思是,大概多少钱?”

“大概也不能说。我一说了,就有议价的嫌疑。”

“这样啊。我们刚从上海来,想比较比较和上海的差别。一下飞机就觉得北京的天空和上海的一样蓝,哈哈。” 我试图打消尴尬。

“天空是蓝色的,还万里无云。” 出租司机略带嘲讽。

“真是看不到一丝云。师傅,您是北京人吧?” 我问。

“不是北京人能开出租吗?上海的出租外地人能开吗?” 司机反问。

“呵呵,我还真不知道上海的出租是不是一定要上海人才能开。上海的出租司机不怎么爱聊天。”

“我也不喜欢聊天啦,要不是你们问。” 顿时,我们都安静了下来。

一路上,发现北京比印象中干净多了。街道上不但没有纸屑垃圾,连黄沙尘土也不见。楼房外墙整洁明亮。整体感觉不输于上海。周五上午10点左右,从机场到王府井,交通通畅。司机告诉我们,下午下班后是最堵的时候。

到酒店后,表上显示的车费是85元。倌给司机一张百元钞票。 “要找吗?” 司机问。我和倌有些意外,相互看了看。因为我们曾经在上海给出租司机小费,被拒收。迟疑片刻后,我答:“不用找了。谢谢。”

(2) 涮羊肉

以前都是夏天去的北京,一直没机会吃涮羊肉。问酒店前台,附近有没有好的吃涮羊肉的地方。被告知有两家。一家是百年老店东来顺,用的是炭火。另一家是四川的海里捞,用的是电磁炉,享受的是其服务。我们选择了东来顺的涮羊肉。

东来顺看起来很平实,服务员随意干脆。菜单也比较简单,选择不是很多。 但我和倌都是第一次吃涮羊肉,不知点什么好。在服务员的帮助下,我们点了手切羊肉,机切羊肉,基围虾,豆腐(鲜豆腐,冻豆腐),丝瓜苗,土豆粉条及两种蘸料,芝麻酱蘸料和海鲜蘸料。

火锅上来后,我查看下面的开口,却没看见任何炭火,里面空空如也。再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就是不明白炭火在哪里。火锅中间有一个高出的圆锥形柱子,烫水围绕着柱子。无意中站起来,看见炭火居然是放在圆柱中,真是奇妙的设计。

那天中午,东来顺坐满了食客。羊肉非常好吃,我更喜欢手切羊肉,没有一点肥肉。而倌更喜欢机切羊肉,非常薄。基围虾配海鲜蘸料更是美味极了,我们俩都超喜欢。唯一遗憾的是丝瓜苗过老了一些。没想到这次回国,最惊艳的一顿是在北京吃到的。

(3) 王府井

下午,我们在王府井步行街闲逛。街上行人远远没有上海南京路上的多,略显冷清。有不少卖布鞋和北京糕点的店铺,还有一些冰糖葫芦小贩。那些晶莹红亮的冰糖葫芦看起来实在是诱人,没忍住就花¥10买了一串。一口咬下去,却是软绵绵的,除了甜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什么味道了。

(4) 天安门

我们沿着长安街由东往西走,去看天安门。

屈指算来,距离上次的北京之行已有15年了。宽宽的长安街,掉在地上的秋叶都是绿色的。倌对长安街的记忆比我清晰,一路走来,如数家珍。很快, 我们发现长安街上的警察很多。几乎每20~30米处,就有一对警察。另外还陆续看到一些警车和防暴车。

走到天安门附近时,被警察拦住,需排队过安检。队排成一个大方形,也不知道要排多久。我们问警察,怎样才能到天安门另一边的国家大剧院。警察告诉我们,坐公共汽车由天安门东到天安门西下,一站路就到,车费¥1。

我们回头找公共汽车站。不知何时,倌和一年轻女子接触上了。倌告诉我,年轻女子说他们可以开车带我们游览天安门周边景点及胡同,导游还会介绍景点典故及胡同故事,50分钟的游览只要¥50,而且只带我们俩单独游览。我觉得不靠谱,就说:“算了,别的景点不想去,只想去国家大剧院看看。”

“国家大剧院也去呀,你们自己去只能在外面看看,我们导游可以带你们进去参观。”

我悄悄地跟倌说:“这也太便宜了,肯怕有诈。算了,我主要是担心安全。”

“这可是天安门,看看这附近有多少警察,绝对没有安全问题。” 倌斩钉切铁地说,边说边拉着我跟年轻女子走。

走进南池子大街,在一个胡同口上了一辆黑色桥车,是司机兼导游。

“这里从前是皇戚贵族住的地方,现在是有钱人住的。” 司机一口京腔。

“这些房子外面看起来不大,也不高。但是往地下建的,地下有好几层。” 司机边开车边介绍沿路的房屋。

“前面那家红门院子,是宋祖英的。”

“宋祖英真住在这里吗?” 我很怀疑。

“她有多处房产,这里来的可能少。他们买这里的房产是投资。” 一路上,还指给我们看了多尔衮家,朱镕基家,等等。

“你们去新开的皇家禦庙看过没?是联合国秘书长建议中国政府对老百姓开放的。现在来北京的人,一定要去那里拜拜,很灵验。”

“哦,我们不信这些。”

“不信没关系,去看看又不贵,门票¥10。” 司机一路上反复劝说我们去禦庙看看,我们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当司机明白我们不会去禦庙后,就说游览结束了,在故宫旁让我们下车。

“我们最想去的是大剧院,你送我们去大剧院吧。”

“大姐,说实话,来北京看什么演出啊。北京的演出有什么好看的呢?来北京就要去唯一的禦庙。”

“这里还是在故宫的东边,去不了大剧院,天安门不让过。” 倌还保持清醒,没被转糊涂。

“你们沿着那墙根走,10分钟就能到大剧院。” 司机就是要我们下车。我不想跟他争持,示意倌交钱下车算了。看看时间,司机带我们在胡同里逛了20分钟左右。

下车后,我们没照司机说的沿着前面的墙根走,而是返回南池子大街,走了10分钟左右,回到长安街,搭上52路公共汽车。公车上还有售票员,一股久违的熟悉情景扑面而来。

(5) 国家大剧院

到天安门西下车后,穿过地下通道,就到了大剧院。

夕阳下,扁球型大剧院在平静水面的环绕中烁烁生辉,典雅美丽。我们围着剧院快走,寻找其入口。绕了180度,才发觉剧院四周都是水,没有任何入口。怎样进去呢?赶紧问人。 原来入口就在我们下车的长安街上,市通过地下进入大剧院的。呵呵。

在大剧院门口, 遇上了票贩子。说¥480的票,他们只买¥300。他们是用会员卡买的便宜票,等等。这次我们决定还是自己买票,免得上当受骗。

当晚有三个演出。一个是大剧场里的意大利歌剧,一个是音乐厅里的中国民乐,还一个是小剧场里的话剧。比较下来,我们挑了倌喜欢的民乐。票价分¥100,¥200,¥300,及¥400四种。¥100和¥200的都卖光了,剩下¥300的都不够好,于是我们买了¥400的票。两张一起买便成套票,便宜了¥80.

大剧院内部修建的十分华丽。可惜我们进去时天已黑了,否则,透过玻璃大窗看夕阳该有多美呀。音乐厅不大,是听室内乐的好地方。便宜票位上坐满了身穿各种统一服装的中小学生。全场观众席有80%满,老年人居多。

当晚演奏的是中央民族乐团,指挥却是上海民族乐团的指挥。乐队里,二胡是主角。第一二胡手充当了西洋乐队里的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表演前指挥乐队调音。除二胡外,认识的还有琵琶,扬琴,笛子,悬钟,及一些打击乐器。还加入了不少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西洋乐器。

当晚的曲目大都是改编的经典曲目,倌很喜欢。他从头到尾都听得津津有味,而我不断睡过去,一反通常看演出的情形。通常是他不断睡过去,我不断叫醒他。最后一首“喜洋洋”,指挥转身指挥起观众拍手,轻重快慢变化着,很有意思。观众们都乐翻了。

(6) 狗不理包子

看完演出,搭公车回到王府井。街上的店铺都关门了,只有小吃街里还有一点灯光。走进小吃街,几乎所有小吃摊都打烊了。有人在黑暗中冲洗街面。走到灯光处,是一家正要关门的包子铺。我们买了两份锅贴(¥15一份)后,发现有狗不理包子(¥25一份)。问能否退掉一份锅贴,换买一份包子。他们不同意。很想吃狗不理包子,正犹豫着要不要买一份,他们降价¥15一份,我们就买了。

没想到他们卖的狗不理包子很小,两口就吃完一个。一份里有5个,很快就吃完了,味道还不错。但是不是真的狗不理包子呢?跟在美国买的太不一样了。

吃完包子锅贴不久,看见一家正规的狗不理包子铺。真不巧。不过,第二天早上可以吃真正的狗不理包子了。但一打听,早上要7:30才开门,我们则需7点出发去机场。就这样,与狗不理插肩而过。

狗不理旁有一个水果摊,买了两个大柿子,非常好吃。

北京一天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我们俩一致认为:北京不错,是个好地方。

评论

 

Sep 21

(0)

今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一趟日本。这是我们第一次去日本,走了3个城市,大阪-京都-东京。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发生了很多趣事,特此记录一下。

总体说来,觉得日本是一个极致的国家。干净到极致,精巧到极致,认真到极致,礼貌到极致。

我们由上海飞到大阪,然后乘JR(¥540)到京都,再乘新干线(Shinkansen,¥12,710)到东京,最后从东京飞回美国。在日本住的旅馆都是在hotels.com预定的,好处是24小时前可以免费取消,方便随时修改行程。

这次东瀛之游的开销比丝绸之路的要高多了,起码高出4~5倍之多,吃住行都很贵。美元和日元的兑换率差不多是 $1美元=¥79日元。

这篇游记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先讲4大难处:出关难,取钱难,找路难,及语言难; 第二部分讲4大极致: 准时,认真,干净,礼貌; 最后部分讲遭遇地震,夜登富士山,及寻找美食。

(1) 出关难

在日本也遇到了几个没想到的难事。第一就是出关难。

在大阪出海排了将近2个小时算是我们出过的最难出的海关了。外国人这边只开了3个窗口,日本人那边有10左右窗口。等日本人都走光了,才又增开3个窗口。我们走出海关时,已过了下班的时间,机场空荡荡的。

(2) 取钱难

出海关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取钱。找到一个ATM,将借记卡(debit)插进去,输入密码,取¥50,000,一阵稀里哗啦后,刷刷地出来一张收据,但没见钱出来。怎么回事?周围没有工作人员可以询问,看来看去,看见ATM旁边有一个内线电话,拿起电话,传来一阵日语,一句都听不懂。“English,please。” “请讲中文。” 我连连呼唤,但没用。

“妈,别急。换张卡试试。” 女儿支招。

“我只有这一张借记卡,其他的都是信用卡(credit)。”

“信用卡也能取钱,你试试吧。”

我拿一张Citi的Master卡试了试,这次取¥30,000,结果一样。

糟了,我身上可是一分日本钱都没有。 我头顶开始冒烟了

“妈,别急,总会有办法的。” 儿子安慰道。

“妈,你还有别的卡吗?” 女儿问。

“有。但要是还是取不出,那不又损失几万块钱吗?” 我有些犹豫。

“妈,你不会损失钱的,没取出就是没取出,这种情况我碰到过,没问题的。就算万一出了错,回家后你也能通过银行找回来的。” 嗯,女儿比我见多识广。

“行,那我再试试AmericanExpress。这要还是不行,那就死定了。” 结果还是一样,真后悔没事先换些日元带在身边。

“妈,让我来试试。我的卡是Bank of American的。” 女儿的这招灵,“嗒嗒嗒”,钱出来了。喜出望外,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时倌不在,他一个人从美国去大阪,和我们不同路。)

到了京都后,女儿账号里的钱用得差不多了。我和倌跑遍了旅馆周围的几家银行,都取不出钱,连倌的一张取遍五洲四海没问题的信用卡都不管用。想不通啊,怎么会这样?从来没听说过日本有这问题啊。

“你们试过SevenEleven没有?” 儿子问。

“没有啊,银行都不行,SevenEleven能行吗?”

“我刚Google了一下,说是应该去SevenEleven取钱。” 原来儿子不声不响地调查了一番。

后来,儿子陪我去旅馆旁边的SevenEleven取钱。我们挨个试遍了所有的卡,包括倌那张五洲四海卡,还是不行。

“妈,你不是还有张中国的卡吗,试试看。”

“那张中国银行的借记卡啊,肯定不行的。不用试了,浪费时间而已。”

“试试何妨呢?反正时间有的是。拿来试试吧,我来做。”

面对儿子的坚持,我只得把卡拿出来给他。“嗒嗒嗒”,居然出钱了。意外,太意外了。就中国银行的卡能取出钱,美国的反而不行。但中国银行账号里的钱不多,我们只得省着用,除了吃和玩外,没敢买任何东西。

到了东京后,我们还是去SevenEleven取钱。倌的那张五洲四海卡终于也能取出钱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终于能逛商店购物了。

(3) 找路难

最诧异的是日本的街道没有街名,除了几条主要街道外。这对我这种方向感差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打击,几乎无法独自出门。

日本的地址就是3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大区号,第二个数字是大区里的小区号,第三个数字是小区里的楼号。这些号码没有任何地理上的顺序,估计是按修建年代编号的。而旅游地图上又不显示这些编号,只有楼名或店名。坑人吧?加上不懂日语,无法问路。我真的只有傻眼的份,举步难行。

每次分开活动时,我要么跟女儿走,要么跟儿子走,要么跟倌走。结果在东京没逛成最想逛的厨房城Kitchen Town,因为舍不得让他们专门花时间陪我去。

(4)语言难

我们知道在日本会遇到语言问题,但没想到会这么难。

说起来,我和倌均于30年前学过日语。我跟着唱片自学过3个月,现在只记得 “撒药哪啦” 和 “瓦大喜哇” ,连谢谢都不会说。倌呢,在学校里修过2年日语,但忘得干干净净。他说,要是早知道有这么难,应该先复习复习日语的。

情景I

就说我们到大阪的第一晚吧。那天我们到得太晚,大部分饭店都关门了。我们问旅馆前台附近有什么吃的,前台说附近有两家通宵营业的快餐店(其中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日式的),给了我们一张英文地图并圈好了所在位置。

走出门来,天空开始飘小雨,我们担心雨下大,就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圈圈,用英文说:"Go there, please."出租司机是一位大叔,拿过地图戴上眼镜看了看,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圈圈说了几句日语。我们以为他是确认我们要去的地方,就说"Yes, Yes."

但他没有开动车子,继续用日语跟我们说什么我们还是认为他在确认要去的地方于是指点着地图上旅馆和快餐店的位置说:"Here to there."出租大叔又继续说着什么,我们想不出他在说什么,不知该怎么办。

不会是他不懂"Yes"的意思吧?我灵机一动,想起电影里日本人老说的"海依",于是出租大叔每说一句话,我就"海依"一次。3~4次"海依"后,大叔终于开车了,一转眼就到了。

吃完晚饭后,我们在快餐店旁的小超市买了1把雨伞(¥780),然后走回旅馆,就5分钟路程。

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出租大叔当时在试图说什么。

情景II

在京都的一个下午,我们打车去京都皇宫。拿出日文旅游地图,指着最上面的京都皇宫位置,对出租大叔说:“Go there, please.” 大叔戴上眼镜,拿过地图看了看,指着皇宫的位置说起日语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忙回答 “海依海依。” 但不管用,大叔在地图上比划着继续说着什么。

倌说:“他是不是说有两个门,问我们从哪个门进。” 我拿过地图再看看,没看见有两个门,就指着地图上的那个门,坚定地说 “海依海依。”

出租大叔终于开车了。

车到后,我们下来,发现门口没人,也没有售票处。糟了,是不是搞错了?

我们试探着往里面走,一条宽阔平坦的沙石路,两旁是精致的树木和草坪。走了好一会,看见皇宫了,果然是进错了门。再拿出地图来看,发现皇宫前的大门处于地图之外。难怪我听不明白出租大叔说什么呢。

巧的是,我们正好赶上最后一班英文导游团(免费),也正好都带了护照,否则就进不去了。

皇宫建筑颜色简单(黑白两色),线条简单(直线微翘),但非常非常的美。导游女士的英文很好,讲解生动有趣,穿插了很多日本历史和文化故事。属于必游之地!

情景III

离开京都去东京的那天,我们先退了房,将行李寄放在旅馆前台,然后去吃早午饭。计划吃完饭后打车去JR车站乘新干线去东京,中间需要回旅馆取一下行李。

快吃完饭时,我们讨论起怎样才能跟出租大叔说明白这件事。我对此已经没有任何信心了,建议请饭店的一位小伙子帮忙,他在美国待过,英文很流利。

但女儿不相信说不通,自荐试试,她的招术是用手指点旅馆位置说 “First”,然后指点车站位置说 “Second”。她相信出租大叔应该能听懂这两个基本的英文单词。

出了饭店,叫了一辆车。上车后,我们都静观女儿怎样沟通。

女儿拿出日文地图,指点着旅馆位置说:“First”,确认大叔看见她指点的位置后,接着指点着车站位置说“Second”。出租大叔戴上眼睛,拿过地图仔细地看了起来,好一会儿都没说话。我们几个不怀好意地笑了,女儿又重复了一遍“First —, Second”。

终于,出租大叔指着旅馆位置 “One?”, 然后指点车站位置说 “Two?”

“海依,海依,海依。” 我们几个同时欢呼起来。

”Shinkansen?” 出租大叔进一步问。

”海依,海依,海依。” 真是高兴死了,出租大叔完全明白了。

(5) 准时

我们在东京主要是乘地铁出行,在京都则主要是乘路面公共汽车出行。

东京的地铁准时,停车位置精确,这些还都听说过,也预料到了。东京地铁的线路图看似很简单,但设计得十分巧妙。分属三家公司的20来条线路,分布在一张A4大小的纸上,居然标记得一目了然。一面是日文的,另一面是英文的,非常好用。

令人惊讶的是:京都的路面公交车都能准时到分钟,这是怎么做到的啊?!

京都的公共汽车站的站牌都标明着每路车的到站时间,几点几分。而且,从前三站开始显示到站状况。我们乘了4天的车,都没发现过任何不准时车次,真的是准时到每分钟。非常了不起!

(6) 认真

日本人的认真到处可见,但他们认真到了什么程度呢?从我们偶遇的一件小事可见其认真的极致。

在东京的最后两天,为了方便早上赶飞机,我们换了一家旅馆。打车到达新旅馆,一进房间,儿子就发现他买的2罐I茶(IYEMON)遗忘在了老旅馆。

这茶叶还是在京都买的,送给朋友的礼物(¥3045+¥1575),非常重要。我和儿子当即赶回老旅馆,进去一问,说儿子的房间已经打扫过了,他们去查找一下,让我们在大堂里等候。

过了十多分钟,值班经理来了,说跟清扫人员联系过了,没有发现茶叶罐。

经理详细地问了一遍情况,儿子比划着说:“那2个茶叶罐是圆柱形,高约6寸,直径约2寸,放在一个白色塑料袋中。”

经理说:“这么大的东西,若留在房间里,是不会不被发现的。”

“会不会跟床单一起收走了?因为都是白色的。” 我问。想起很久以前,在福罗里达迪斯尼的一家旅馆里,女儿的一条白色连衣裙就是这样弄丢的。

“应该不会,但我还是去查一查。请稍候。” 经理说完就走了。

过了大半个小时,经理带着清扫部的负责人来了。负责人说:“非常对不起,我们找了所有的地方,翻遍了所有的垃圾,但还是没找到。有没有可能放在了别的地方?”

“不可能。茶叶一直放在我儿子背包里。今天清理背包时,他记得从包里拿出茶叶罐,但不记得放进去了。一到新旅馆就发现不在背包里了。” 我回答着。

“有没有可能在你的房间里?”

“不可能。因为茶叶是他的,一直都是他收藏保管的。”

“你要是知道我们是怎样清扫房间的,就知道不可能找不到。真的就没有一点可能放在别的地方了?” 负责人说。

“真的不可能。他记得清清楚楚从背包里拿出来,然后就忘记放进去了。” 我已经问过儿子几遍了,也奇怪为什么就找不到呢?

“好吧,我们再去找找。”

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 经理拿出来了2包东西给我们,并说: “你看,我们把你们房间里的垃圾都找到了,但还是没找到茶叶。这包是从你儿子的房间里清扫出来的垃圾,而这包是从你房间里清扫出来的垃圾。实在是对不起。” 我拿过一看,果真是我们留下的垃圾。天啦,他们是怎么找回这些垃圾的?

“对不起的是我们,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谢谢!谢谢!”

“这是我的名片,有什么问题请跟我联系。” 经理双手递上他的名片。

“我可以留一个地址吗?以防万一你们找到了茶叶,请寄给我们,好吗?” 我还想死马当着活马医。

“当然可以。我们有你的电邮地址,一有消息就通知你。”

留下地址后,我们相互又是道歉又是道谢的,最后走出了旅馆大堂。

出门左拐了几步,儿子突然止步,“等一下,那是不是我的茶叶?” 说完转身又跑进了大堂。

我跟着他跑进去一看,大堂里的一个沙发前的小茶几上,他的那包茶叶是那么显眼地躺在那里,离我们刚才坐的地方不到3米远。失而复得,我们大喜过望。

我们赶紧找到经理,告诉他找到茶叶了,并再一次深深地致歉。

回到新旅馆后聊起这件事,女儿说她在日本的朋友说,在东京除了2样东西外,是不会丢东西的,即使丢了也能找回来。哪2样呢?雨伞和自行车。

补充:

接受chouqilozi的批评,我那天的表现确实是"很粗鲁很草率很低",后来非常地不好意思。

那天,儿子斩钉截铁地说:"我记得清清楚楚,今天早上整理背包时,从包里拿出茶叶来,但没有任何记忆将它们放回去了。一到新旅馆,就想起这件事,马上翻背包,果然不在里面。"

返回新旅馆前,我还要求儿子将他的行李包打开查看了一遍,尽管他说绝对不可能。

早上出门前还看见了茶叶,下出租车时我也按常规检查过有没有遗留东西,到了新旅馆就发现不见茶叶了。中间没有发现过任何其他的事情,那么茶叶就肯定遗留在了儿子的房间。

这个过程,我跟儿子确认了至少两遍。儿子从来就是一个说话非常靠谱的人。这是为什么我坚定地认为不可能遗留在别的地方。当然,我一再坚持说"不可能"还是太自私了一点。

最后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还是我造成的。

那天退房时,儿子坐在大堂里的那个沙发上等候,我临时问儿子能不能将我的手提电脑放进他的背包里。儿子答应了,于是整理背包腾出地方放电脑。正在此时,女儿招来了出租车,我们催促儿子赶快上车,慌乱之中,他没来得及将茶叶放回去。

后来,我们都没想起这码事,忘得干干净净的。通常,我们都是在房间里整理东西装好包,那天我突然突然打破常规,造成了混乱。

(7)干净

日本干净到怎样的极致呢?cornbug的那几张《日本贫民》照片很有代表性,正如blackbox所说“

贫民也能把家当弄的那么干净整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啦。

我们所到之处,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闹市还是河边,高档饭店还是街边小摊,就连每天繁忙的鱼市(Fish Market),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有异味,没有垃圾,甚至都没有灰尘。再小再旧的房屋,外墙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所有的厕所不仅干净而且舒适,马桶都是多功能的,加热除臭清洗等等,应有尽有。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表面上看来,有这么三点。

第一,没有裸露的土地。所有的土地要么种上了草皮,要么铺上了柏油,水泥,或石块,唯有公园或神社里有少量的沙石路。

第二,经常下雨。似乎是每隔一天就会下一场大雨或小雨,这是为什么街道总像刚冲洗过般的干净。

第三,人人爱清洁,随时做清洁。有2件小事能很好地衬托这点。

一天,在东京地铁上,一位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上车走到我对面的座位,他发现座位上有一团白色的手纸,于是用手拾起手纸,左右看看没合适的地方可扔,就塞进自己的公文包口袋里了,看得我目瞪口呆的。回到旅馆说起这件事,女儿也说她看见过日本人拾起垃圾放进自己的包里。所以这还不是偶然现象。

另一天,在东京鱼市吃完午饭后,正碰上沿街的几家小饭店打烊。看见他们先将店里所有的桌椅板凳都拿到店外街上,然后仔细洗刷这些桌椅板凳,还用水龙头冲洗店里的所有角落。清洁做得一丝不苟,令人赞叹。

以至于,快要离开东京的一天,我们在新宿JR站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看见一位年轻女子随手扔下一张小纸片而大吃一惊。她是日本人吗?我们特意跑上前,仔细看了看她,亚裔,个子瘦高,染了金发,从相貌穿戴上看不出她是哪国人,但像是游客。当时光注意观察那位扔垃圾的女子了,没注意到她扔下的纸片有没有被人拾起来。

日本真是太干净了!

以前一直觉得美国很干净,但从日本回来的那天,下飞机出机场后,却觉得美国不干净了。对比之下,美日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8) 礼貌

到了日本,不管什么注意留神,都会时不时地显得自己的礼数不够。比如,

在商店买东西,收银员都是用双手毕恭毕敬地收钱或卡,那怕只是¥100日元。我呢,老忘记双手交钱。买好东西,看见店员包好装袋后,就伸手接袋子,结果人家示意还没到时候,要送到门口才递给袋子,然后弯腰鞠躬,谢谢再见。呵呵。

在服装店试衣时,开始穿着鞋就进试衣间了,后来才知道应该脱鞋进去,但总是随便一脱就进去了。出来时,发现店员已将鞋并排放好,鞋尖朝前。不好意思哈。

还有,记得刚到京都的那天,出了JR车站后,我们上了旅馆的免费班车。班车司机身装黑制服,头顶黑帽,手戴白手套。开车前,司机站了起来,转身面朝乘客,取下帽子,对大家说了一句话,然后弯腰90度,深深地鞠了一躬。面对这么大的礼,该怎么回应啊?

(9) 精巧

日本制造早已享誉全世界。但到日本后,看见各种各样精巧的日用品,还是惊喜连连,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不说吃的面包糕点都造型优美精致,就连街边的面包摊所用的食品袋都精美漂亮,小小的点心店都免费赠干冰以防糕点融化。

旅馆的免费牙刷和梳子等的质量不错,是真正能用的物品。

饭店里的餐具茶具品种繁多,都很精致漂亮,让人爱不释手。

城里精致,乡下也精致。铁路两旁的水稻田整整齐齐,田边的房屋错落有致,都掩盖在簇簇树木之中,就像一幅幅工笔画。

最诧异的是,在京都皇宫参观时,听说那些盆景似的高大树木竟是每枝每叶修理出来的。下了多少功夫呀?

最高兴的是,买到了小巧精致的小工艺品,艺术鸟型裁纸刀(¥35)

最遗憾的是,没去东京的厨具城(Kitchen Town),要不然可以买回多少好东西啊。

(10) 遭遇地震

在东京时,我们遭遇了一次小地震。

那天上午,我和倌正坐在一个商业楼里看热闹,突然感觉到大楼摇晃起来,楞了一会儿后,我才反应过来是地震。再看倌,他已经悄悄收拾好东西,准备跑路了。

环顾四周,其他人都没有动静。该唱的还在唱,该跳的还在跳。我问身边的一位日本人:"Earthquake?"他微笑点头,接着继续看热闹。看这光景,我和倌也就没动弹了,但没敢放松警惕,直到摇晃停止,约半分钟左右。

那晚回旅馆后,问孩子们有没有感受到地震。

儿子说,他还在睡觉,是被地震摇醒的,感觉很舒服。还打趣说没有比这更舒服的叫醒起床了。

女儿正在去和朋友们会面的路上,他们约好在一个地铁站会面,然后一起去看日剧演出。她乘坐的地铁因故停开了将近一个小时,身上没有手机,无法与朋友们联系,不知道演出的地点地址。最后只得殃殃返回,错过了演出。

(11) 夜爬富士山

两孩子都特别喜欢爬山,到了东京当然要爬久仰大名的富士山Mt Fuji)。我虽不是登山爱好者,但总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只要他们愿意带我。据旅游书《日本》(Lonely Planet的“Japan”)上介绍,得花5~6小时上山3小时下山,倌一听说要这么长时间就不愿爬了,宁愿一个人在东京城里逛逛。

我跟着孩子们一起通宵攀登富士山。实际上花了7小时上山,4.5小时下山。这是我今生做过的最艰苦的事,事后都难以相信,我是怎么做到的啊?

富士山海拔3776米,不算太高,是世界上被爬得最多的山。每年都有10万多人爬到山顶,其中30%左右的爬山者是外国人。正是因为看到有这么多人登过富士山,我严重低估了其难度。

我们下午5:50从东京的新宿站附近(Shinjuku Station)出发,乘大巴(¥2600/人),8:30到达富士山半腰的五合目(5th Station)。

原计划在五合目吃顿晚饭再爬山,谁知饭店都关门了,只有一个小超市还开着。我们买了几瓶水¥120/和一些食物,上了厕所(¥100),磨蹭到9点开始爬山。

我们爬的是吉田路线(Yoshidaguchi Trial)。从五合目(海拔2305米)到山顶(海拔3776米)有5.8公里(3.6mile),路线陡峭,呈小之字上升,详情见下图。

那晚,月黑,星稀,风高,雨冷。

我们身穿雨衣,手拿电筒,肩背背包。每人包里有3瓶水,一些食物,及备用衣服。女儿的背包最重,还有摄影器材,足有20~30磅。

开始的一段还算容易,是宽大的沙石坡路。

没走多久,就发现儿子身上的雨衣麻烦。那是一件在百元店买的塑料薄膜简易雨衣(¥100),风一吹就鼓起来了。到六合目时,就花¥2000买了一套厚些的塑料雨衣雨裤。心想这下没问题了,结果那雨衣还不错,但雨裤很快就破了。没想到日本买的东西也会这么不经用!(刚才查了一下,雨衣商标上写的是www.tohkemi.co.jp,Made in China,呵呵)

虽说富士山不收门票,是免费的,但山上的东西不便宜。越往上走越贵,瓶装水从¥120/瓶买到¥400/瓶。厕所都是收费的,从¥100到¥250不等。

过了六合目以后,路开始难走起来,最难的一段是七合目到八合目之间,全是狼牙交错的大石头,要爬着走。

女儿在前面开路,儿子在后面护航。我走在他们中间,脚步越来越慢,心也开始咚咚地跳,捂在雨帽里的头发都汗湿了,但取下雨帽又立刻冷得很。

"妈妈,你行吗?"我的狼狈样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担忧。

"慢慢爬,总能爬上去的。就是快不了,一快就心跳得厉害。你们俩自己往前去吧,让我一人在后面慢慢爬。"我实在不愿意拖累两孩子。

"那怎么行?你一点爬山的经验都没有。这深更半夜的,万一出事怎么办?"女儿说。

"你们看,这前后不远都有人,没事的。"我真希望他们能撇下我。

"妈妈,别说了。我们不会丢下你的。需要休息就吱一声,别勉强。"儿子边说边放下背包,并让我也放下背包,然后把我背包的东西都挪进了他的背包,只留了1瓶水和1包食物。

山上的风越来越大,有时人都被吹得趔跄起来。云雾时而飘来,将我们笼罩其中,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时而散开,透出山下迷人的灯火。几尺深的残雪散布在山路旁,给人带来阵阵惊喜。

那晚,爬山的人不算多但也不少。很多时候,我们的前面或后面都有同路人。绝大部分是年轻人,除日本人外,还有欧洲人及美国人。

我们的进程比地图上标记的慢一些。到达九合目时,女儿看看时间有多,决定在九合目多休息一阵,免得过早到达山顶。我们在风雨中休息了半个多小时,看见一个20来人的旅游团过去了,想想导游有经验,能恰当地控制上山的时间,于是就跟着旅游团走。

没想到旅游团走得很慢很慢,而这一段上山路正巧是单人道,我们只得跟着他们走走停停,直到天边亮了起来。我一看不妙,赶紧劝孩子们:“你们俩想法赶到他们前面去,别错过了日出。我也走不快,跟着他们慢慢走就是。天亮了,不会有事的,放心去吧。” 此时已经能看到山顶了,孩子们终于按捺不住,放开大步,飞奔而去。

最后50米,我已是精疲力竭了。孩子们在山顶不停地对我喊:“妈妈,加油,加油。” 天已大亮,太阳随时都可能出来。我每走几步,都回头看看太阳出来没,最后赶在太阳出来前2分钟登顶的。

登顶后都没有力气庆祝,一下就瘫坐在观望台阶上,团成一团,大口喘气。气还没喘匀,太阳就出来了。大家一拥而上,凭栏观看日出。但我却累得不想站起来,独自一人仍然坐在台阶上,仰头看着越来越亮丽的云彩,等着太阳升过人群的后脑勺。

日头升高后,女儿问我想不想绕山顶走一圈,大约1小时。我说宁愿原地休息,做好下山的准备。

休息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5点动身下山。

此时,风和日丽,全然没有了前一晚的寒风冷雨。

富士山是唯一的高山,山上没有树木,没有任何遮挡视线的东西。放眼望去,整个世界一览无余,白云缭绕着青山,田野环抱着湖水,景色美得令人心醉。

下山的路并不轻松。一边下,一边感叹自己昨晚是怎么爬上去的。要是白天爬山,恐怕早就放弃了。

我怕摔跤,步伐迈得又小又慢。女儿在前面走走停停,儿子在后面相依相随。

“妈妈,你这样走其实很费力,等于骑车下坡捏刹车。快一点反而会轻松些,试试看吧。” 儿子教导我说。

“行,我试试。” 刚一迈开大步,就“嚓”的一下滑了一跤,一屁股坐在地上。

“妈,滑的时候别紧张,身体跟着过去就不会摔跤。” 儿子接着示范了几次。“嚓”的一下,我又坐在了地上。没有办法啊,天生笨。好在身子骨结实,没摔出什么毛病。

下了一半左右时,我的双腿开始发抖,想休息一下。但孩子们说,下山越休息越走不动,最好一鼓作气。儿子拿过我的背包,让我轻装继续。就这样,除了一次上厕所外,一步也不停地下到了五合目,花了4.5小时,赶上了 10点回东京的大巴。

等大巴时,女儿去买吃的,儿子指导我压腿,我累得不想干,儿子警告说不马上压腿,回家后会有两星期不能走路。于是乖乖地照做。果然,第二天腿就不怎么痛了。

(12)寻找美食

原以为,日本的美食遍地都是,可以大饱口福,但实际上远非如此。

先说糕点。日本的糕点制做精美,味道极佳,但吃了后拉肚子。除女儿外,我们三人都拉。排查下来,发现祸害是面包里的一种绿色奶油状芯。不知是什么原料做的,一吃就拉肚子。

我们在大阪的街边小饭店吃过章鱼烧和大阪烧,真的难吃。日本人做章鱼烧的办法很特别。用一个带十来个小圆洞的铁板烧,而不是先揉成丸子。

我们也吃过SEVENELEVEN的冰冻食物,比想象中的好,能吃。

日式快餐店吃过两家,松屋(http://www.matsuyafoods.co.jp)和吉野家(http://www.yoshinoya.com)

吉野家比上海的规格小多了,没有通常的桌椅,只有一个围成四方型的长条桌及一圈凳子。客人进去就自己找一个凳子面朝中心坐下,马上就有人过来点菜等。上菜很快,味道一般,似乎没有上海的好。

松屋的格式和吉野家一样,不同的是用机器点菜,而且菜单做得很花俏,鱼呀肉呀的都分不清。看见一个"豚"字,就以为是鱼,没想到竟是猪肉,还大多是肥肉。味道和吉野家的差不多。

也去过几家普通饭店。虽然饭店的广告图片都相当的漂亮,图片中的食物看上去非常非常的诱人,但味道大多一般般个别算得上好吃。

还吃过一次餃子の王将的饺子,烧卖,炒面等一次大江户回转寿司味道称得上可口,但缺少惊艳的感觉。大江户大部分寿司是¥136或¥210一碟,少数贵一些。寿司在眼前转来转去,想吃什么就拿什么,价钱由盘子的颜色而定。 会说日语的话,也可以请厨师现做。吃完后,数盘子收钱,很是方便。

最亏的一次是在旅馆里的一家饭店吃的晚餐。那天女儿独自出去了,我们三人吃了约¥24,000,味道真的就是一般,连好吃都算不上。后来女儿说,日本旅馆的饭店是有名的既贵又不好。

屈指数来,在街上瞎撞只撞上过2次美食。

一次是一家街边小店的荞麦凉面(¥800多)。凉面放在铺有竹条的盘子里,调料就是酱油和绿芥末 (Wasabi)两样。主料和调料都简单得很,但搭配起来却意外的好吃。那家店小得只有15平方米左右,勉强能挤进6~7个客人。遗憾的是东京的面馆似乎 不多,几次想吃面就是找不到面吃。

另一次是在一个大超市买的蜜橘(¥248/盒,5个)。蜜橘的味道非常好,酸甜程度恰到好处。更难得的是橘瓣上的那层表皮既薄又软,吃起来就像没皮一样,每吃一口都要赞叹一番。

几天后,我们意识到每天在街上瞎找是很难找到美食的,效率极低。一定得事先做好研究。女儿最讲究吃,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她每晚都上网研究一番后锁定 目标,我们完全听成她的,什么都不管,跟着她走就行。就这样,我们得以吃到一些让人惊艳的日本美食,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不枉此行。

女儿发现日本有不少米芝蓮3星饭店(Michelin 3 Stars),于是来了野心,想带我们去尝试尝试。不幸的是,那些饭店都需要提早很久预定。后来找的饭店都是直接去就是,不用预定。


伊右衛門サロン (IYEMEN SALON,http://iyemonsalon.jp,图片都是从这网站下载的)

女儿带我们找的第一家饭店是京都的伊右衛門。这家饭店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女儿建议我们走过去,约半小时左右。京都的夜晚总是很凉爽,走在街头是一件蛮享受的事。

那晚,女儿带着我们走过熙熙攘攘的大街,穿梭于幽静昏暗的小巷。快到时,女儿脚步迟疑起来,吃不准饭店的具体位子。当时我还不知道日本的街道是没有街名和门牌号码的,暗暗诧异方向感极强的女儿怎么就糊涂了呢? 我们在那条街上徘徊了20~30米,最后发现饭店位于街右边,而女儿一直以为是在左边。

进去坐下后,服务员拿来一个框放在座椅旁让我们放包,很温馨。女儿介绍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喜欢的地方,价钱适中,气氛好,服务员都很酷,而且有英文菜单。

环顾四周,果然餐厅显得时新大气,男女服务员都年轻,帅气,漂亮。整体气氛是亲切,舒适,时尚,令人愉快。

我们先喝了他们的著名的I茶(¥500~¥900/份)。每人一套小巧茶具,包括一个沙漏计时器,一张英文泡茶说明小卡片。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具和不同的泡茶法,非常好玩。

第一口喝下去,哇,这是什么味道?!一种奇特的味道,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茶味。再喝几口,细细品尝,发现有一股似乎熟悉的味道,是什么呢?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但茶是越喝越喜欢。到快喝完时,终于想起那股熟悉的味道居然是紫苏的味道!

女儿和倌的主菜是牛肉(¥1380),儿子的是猪肉丸(¥850),我的是烤猪肉(¥980)。下图是我的那份烤猪肉,伊右衛門的猪肉可不一般,是只喂茶和红薯长大的茶美猪(CHAMI Pork),味道特别细嫩好吃。

 

饭后,孩子们还要了甜点冻糕(¥930,见下图)。

那晚,我们吃得非常满意,每样东西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期待。全家一共才花了¥10,000多,真是物超所值。

太喜欢了,以至于我们第二天又跑去吃了一顿早餐。我和倌要的是I茶泡饭(¥700),两孩子要的是鸡蛋茶美猪肉三明治(¥600),见下图。

可惜那天去晚了,没吃上最想吃的下款早餐。

 

 

祇園きなな (http://www.kyo-kinana.com,图片都是从这网站下载的

京都祇园的这家冰淇淋店可难找了。

那天中午时分,我们乘公交车到祇园站(Gion)。下车后,眼前是一条宽大繁华的大街,商家店家云集,车来人往热闹。女儿领着我们拐进了一片静谧街区,前后四五条街,全是小巧玲珑精致的各式房屋,门窗紧闭,街上空无一人。我一边乖乖地跟着女儿走,一边寻思这是什么地方,不像是商业区啊,街边房屋的窗前门旁不见任何广告招牌。

女儿站在下图的这家房屋前说:“应该是这里”。但我们左看右看,都没看出这是店家呢还是住家,空荡荡的街上也无人可问。正在这时,一位中年女人掀开布帘推门进去了,女儿趁门开之际弯腰窥视里面,可里面没人没桌椅,没有任何卖冰淇淋的迹象。

我们离开那里,在附近几条街上转悠了一圈,也没找到心目中的冰淇淋店。于是又回到这家,决定推门进去看看。

进去后,里面很小,15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只有一个柜台,没有桌椅和人。错了?正纳闷着,出来了一个小伙子。女儿问是不是冰淇淋店,小伙子点头说是,但没有空位,要等半小时左右,我们当然愿意等。

在那里站着等了约20分钟,一姑娘领我们上楼,来到一个大些的朴实餐厅。里面坐满了人,大多是年轻女孩,还有几个穿学生服的中学生。

点了他们的招牌风味(¥526),儿子点了双味(¥630),女儿点了三味(¥735),图片依次如下。

 

他们的冰淇淋很不一般,带一股浓郁的豆香。第一口吃下去就感觉超好,超喜欢。

吃的时候,女儿讲起了这家店的故事。据说店主原计划开饭店的,但租下的这家门面要求不能开火,于是店主才开起了这家冰淇淋店,并研发出了独一无二的风味。厉害!有机会的话,一定还要再去吃他们的冰淇淋。

后来知道了,日本店家门前的布帘就是营业牌。那天那时那片街上的绝大部分店铺都还没开门,所以都没挂布帘。好奇那里的晚上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寿司大 SUSHI-DAI,http://www.tsukijigourmet.or.jp/22_sushidai/index.htm,http://tabelog.com/tokyo/A1313/A131301/13002388/,图片都是从这2网站下载的

东京築地有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鱼市(Fish Market),鱼市区里的这家寿司店非常有名,我们慕名而去,见识了大家的疯狂。

寿司大的营业时间是早上5点到下午2点,用的都是最新鲜的鱼。那天是周六,我们起了一个早床,乘地铁H线到築地站,出站不远就到了鱼市。我们是7~8点间到的,鱼市的气氛很像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到处都是海鲜,到处都是人。

女儿领我们穿过人流,往鱼市深处走。这次女儿告诉了我们寿司店的名称,让我们一起帮着找。我们挨家挨户地仔细找,终于找到了。一看,门口排队的人还不多,心里狂喜,赶快跑过去排在队尾。

寿司大 - 外観写真:

还没站稳,就被告知,队尾不是这里,而是街角左拐弯过去。走过去一看,哦,这里的还有不少人。

寿司大 - 外観写真:平日の8時30分その2(2010年6月)。行列最後尾はここ

 

那天是一个大晴天,而这面墙正朝东,一点荫凉都没有。好在我们带了伞,不至于晒得太惨。队伍移动得很慢,因为寿司大很小,只容得下12位客人。我们来之前就知道要排2~3小时的队,所以安心等待。

过了一阵,一位胖乎乎的小伙子出来给大家送水喝,一人一杯水,并告诉大家还要等2个半小时。但没有一人离开,看来都是做好了准备的。

又过了一阵,一位中年女士拿了2把伞过来给没带伞的顾客,并登记人数。

每过一阵,他们俩就这样轮流出来招呼一番,蛮周到的。

等待的时候,我不由得观察起街上来往的车和人。穿梭于街上的大都是小型平板电瓶车,无废气无噪音,偶然驶过一辆电瓶摩托车。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开车的男人,不管高矮胖瘦,年轻年老,个个都是生龙活虎的样子,有的坚毅,有的嬉皮,有的沧桑,有的阳关等等,让人百看不厌。

排到寿司大门口时,中年女士出来帮大家点菜。实际上就2种,厨师套餐(¥3900)和标准套餐(¥2500)。我们都要了厨师套餐。说话间,发现前面有一家香港人,和他们聊了起来。他们比我们早到1个小时,后来比我们早进去20分钟左右。他们在大陆开放初期就去了上海做服装生意,后来转战北京,现定居北京,普通话讲得非常好。他们说,日本物价涨得比香港厉害多了。

等了近3个小时,终于进去了。三位厨师热情地打招呼,我们正好坐在中间,是中间的那位替我们做寿司。

若い職人の明るい会話が飛びかう店内。

店面非常小,如下图所示,每寸空间都得利用。顾客并排挨着坐,前面是一条窄窄的长条台子,随身包得放在身后头顶上的架子上,服务员在顾客身后送茶水都要侧着身子走。

寿司大 - 店内写真:掲載承諾済み

厨师就在顾客的面前做寿司,边做边笑眯眯地聊天,他们相互之间聊,也跟顾客聊,气氛非常温暖融洽。他们能说简单的英文,中文,韩文等等。关键是从头到尾都是笑容服务,不知一天是怎样做下来的。女儿说,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

看厨师做寿司是一种享受。他们先是快速抓捏一个饭团,然后用刀轻轻一划,划下一片鱼片,再刷上调料,将鱼片放在饭团上,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寿司。每做好一个寿司,就放在前面的台子上,顾客边看边吃。厨师还不忘提示顾客,不要蘸酱油吃。

寿司大 - 店内写真:カウンター12席+補助1席

毫无疑问,那是我们吃过的最好的寿司。视觉,口感和味觉都得到了极大的享受。每天,厨师都在鱼市选用最好的鱼材,所以每天吃的会有所不同。下图里的寿司和我们吃过的大同小异。

儿子和倌喜欢每一个寿司。女儿和我最喜欢的是肥金枪鱼(Fatty tuna),马鲛鱼(Spanish mackerel),及金目鲷(Red eye snapper),唯一吃不惯的是冲浪蛤(Surf clam),看上去还在动,味道也比较腥。

吃完后,每人都是心满意足地离开的。

おまかせ寿司

五行西麻布店http://tabelog.com/tokyo/A1307/A130701/13005373/,图片都是从这个网站下载的

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小小的店面,毫不起眼。

五行 - 外観写真:お店外観

进门就见熊熊大火。

五行 - 外観写真:

他们的传家宝是焦烧味噌拉面(Burn noodle,焦がし味噌ラーメン)。端上来一看,黑乎乎油乎乎的,这怎么吃呀?女儿带头先吃起来,告诉我们很好吃。果然,看着油腻,但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有股特殊的香味,口感口味都非常好,吃完了还想吃,但面汤还是不敢喝。全家花费近¥6000。

五行 - 料理写真:焦がし味噌麺

 

天ぷら船橋屋  http://r.gnavi.co.jp/g141907/,图片都是从这个网站下载的

船桥屋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位于新宿站附近,据说是东京最好的天妇罗(Tempura)店。

我们去的那晚,天下着小雨,但有很多年轻人冒雨在外面看大屏幕上的动画片。我们好奇地停下来看了几分钟,没看出什么名堂。

明治初期創業。世田谷区船橋を発端に新宿に店を構える船橋屋。

我们到时,楼下的吧台坐满了。

天ぷら屋の醍醐味“カウンター”。1階席には2つございます。

我们不愿等,就上了二楼。

【2階席】テーブル&小上がり席

图方便,我们都点了厨师套餐(¥6700)。味道真不错,最喜欢其中的一种小虾,炸得漂亮又香脆,每根须每块壳都像油渣般的香脆。但套餐的量太多了,最后都没吃完,实在可惜。

没找到厨师套餐的图,下面两张图可供参考。

 

橙家 新宿店(Daidaiya Shinjuku,http://tabelog.com/tokyo/A1304/A130401/13004281/,http://www.bento.com/rev/0322.html图片都是从这2个网站下载的

东瀛趣事写到这里,因为钓鱼岛事件停写了一个星期。日本政府购买了钓鱼岛,宣称钓鱼岛属日本国有了。现在还没有结局,中国不会放弃钓鱼岛的,也不应该放弃钓鱼岛。希望能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

新宿的橙家是一家摩登的融合式(Fusion)餐馆,擅长创新融合当代世界潮流菜系和传统日系。我们都很喜欢,前后去了两次。

橙家 - 外観写真:

第一次,只有我和女儿两人,就坐在下图中的吧台用餐。

女儿要了一盘漂亮的鸡肉(¥1470),味好,但量实在太多,她没吃完。我要的是鳗鱼饭(¥2000左右),上来一个6寸大小的陶锅,下面是雪白的米饭,上面是炸得金黄的小鱼块,撒着翠绿的葱花,色香味具佳,跟通常的鳗鱼饭不一样,非常喜欢。

我边吃边琢磨,鳗鱼怎么能做成这样的味道和质地。吃完一小半时,突然想起可能是上错了菜。于是叫来服务员,问她这是我要的鳗鱼饭吗?回答说是上错了,她会取消这份菜的,请我继续用餐。哇,占了一个便宜,吃上了一顿免费晚餐。

快吃完时,没想到鳗鱼饭上来了,还以为取消了呢。一个方形的托盘里,有一碗鳗鱼饭,一碗汤及其他的配菜。看上去很诱人,但我吃饱了,于是请服务员打包,想带回去给倌吃。服务员说有规定不能打包,她得去问问经理。

经理来后,我解释说因为上错了菜,现在已经吃饱,一口也吃不下了,希望能将鳗鱼饭打包。经理说无论如何都不能打包,提议撤下鳗鱼饭,取消我的帐单。行,也只能这样了,虽然浪费那份鳗鱼饭很可惜。

第二次,我们全家一起去的,围坐在下图中的餐桌用餐。

橙家 - 店内写真:様々なシーンに合せたテーブル席

这次女儿要了一种夹心奶酪球(2000左右),我推荐倌要了鳗鱼饭,儿子和我要了黑毛和牛牛排(3000左右)。

牛排上来一看,居然切好了,如下图所示。只是我们那份晚餐用的是方形盘子,牛排量多一倍,还有其他配菜。牛排肉很细腻,口味和通常的西式牛排不同,带东方风味,特别喜欢。

唯一不足的是他们的酒水。我们要的是加冰梅酒700左右),谁知了满满的一杯冰块。倌将冰块捞出后,发现只有1/5杯酒,大呼上当,还责怪我和女儿不早说。

橙家 - 料理写真:佐賀県産黒毛和牛ステーキ

 

ダズルDazzle,http://www.restaurant-dazzle.com/,http://tabelog.com/tokyo/A1301/A130101/13022542/,http://tokyoeater.blogspot.com/2009/10/dazzle-ginza.html图片都是从这3个网站下载的

炫是銀座 (Ginza)的一家融合法式(French fusion)餐馆。

早就知道銀座的东西都很贵,原没打算去。 但女儿去銀座参加朋友聚会回来后,就极力鼓动我们去銀座看看。她说銀座的建筑非常特别,每座大楼都是由世界著名的服装公司出资设计建造的。于是,我们决定去那里吃顿晚饭,要求女儿找一家不太贵的餐馆,人均消费控制在$200以下。

那天下着小雨。我们乘地铁H线到达銀座时,华灯初上,一片银色,美极了。仔细一看,原来路灯的灯柱上裹上了一长段白色灯光。边走边看,最稀奇的是一个橱窗里有一批裸体塑胶女模特,全身一丝不挂,这是做什么广告呀?女儿说是做首饰广告的,果然模特脖子上有项链,手腕上有手表手镯等。呵呵。

炫所在的那座大楼外观独特(见下图),很好找。

餐馆在8楼。乘电梯上去,进门就是厨房,大小厨师齐声打招呼,充满热情欢乐。一位年轻帅哥领着我们穿过厨房,打开另一电梯,请我们进去。电梯门关后,灯光慢慢地全暗了,我们陷入漆黑之中。停电了吗?不会卡在电梯里吧?正想着,电梯门开了,那位帅哥正笑容可掬地在电梯门口等着我们呢。像玩魔术一般,哈哈。

餐厅很高很大,最引人瞩目的是倒挂圆锥形玻璃大酒窖,漂亮,气派,独特(见下图后面正中)。不巧的是,那晚倌点的红酒居然卖完了,厨师另外推荐了一款类似的。

 

Restaurant Dazzle Tokyo

我们点了一份鹅肝(FOIE GRAS,¥3200)开胃菜分吃,倌点了大号牛排(Filet MIGNON,150g, ¥6500),儿子点了烤羊肉(¥2900),女儿点了鸭胸(¥3200,见下图),我点的是剑鱼(¥2600)。

DAZZLE - 料理写真:ビュルゴー家 シャラン鴨胸肉のロースト 桜燻製仕立て 百合根のソテーやどんこ椎茸に春菊のサラダ 溜り醤油とバルサミコ・ヴィネガー(3200円)♥

上来的第一道菜非常独特,长条白磁盘上放了4个造型优美的金属勺子,勺子里有不同的食物,服务员说是厨师送我们的开胃菜,具体是什么没听明白。每样都很精致漂亮,都是没吃过的佳肴,真是一个大惊喜。

所有的菜都相当好吃,除了我的那份剑鱼偏老,吃了一半就再也不想吃了。女儿问为什么不早说,让他们重做。我说人家送了我们那么好的一道开胃菜,我那还好意思抱怨,知足吧。

本来想要一两份甜点,但倌说他买了一个很好的瓜,建议我们回旅馆吃瓜。回去后,兴冲冲地切开一看,瓜熟过头了,没法吃。最后去旅馆旁的SEVENELEVEN买了冰琪琳回来吃,终于圆满了这一顿晚餐。

 

Chez Pierre  (http://chez-pierre.co.jp/,图片来自这个网站)

在日本时,大多数美食都是女儿带我们找到的。但儿子也带我吃过2次美食。一次就是在街头吃的乔麦凉面,另一次就是在这家法式餐馆吃的西餐。这家餐馆比较小,老板是法国人。

shop

三道菜(沙拉,主菜,甜点)的午餐加咖啡总共是¥3000,可选择要肉类主菜还是鱼类主菜。服务员是一小巧精悍的法国老太太,她先搬出一大托盘肉类样品给我们看,然后又搬出鱼类样品(如下图右上角2个托盘),让我们挑选。我们都要了一种红色的鱼肉。

沙拉和主菜都相当不错,我们吃得非常满意。但最出色的是甜点,一个大圆盘里,一块圆形的洁白的奶蛋制品,软软的嫩嫩的滑滑的,味道是那么的单纯而又丰富,非常奇妙,可以说是吃过的最好吃的甜点了。

dinner

 

筑地鱼市

倌是最不愿意花时间找餐馆的,跟他出去吃饭,一般都是就近就方便。

我跟着他吃过大小超市里的盒饭,百元店里的面包。跟他去的第一家饭店是旅馆里的饭店,第二家是松屋,第三家是吉野家,第四家就是餃子の王将了。

直到上个周末,才发现他不声不响地从日本带回了美食。他在筑地鱼市买回来的两包鱼干非常好吃,特别适合下酒,价钱还很便宜。我问他为什么没多买些,他说不知能否带进海关,没敢多买。唉,又一大遗憾。

 

补充: 零碎印象

  1. 职业男人,西装革履的,拎着公文包,三五成群,半夜11多还在外游荡,不回家。街上随处可见,很普遍。
  2. 公交车上,老太太特别多。她们驼背弯腰,拄着雨伞,独来独往。
  3. 一般饭店里,日本人也爱大声喧哗。
  4. 日本的蔬菜似乎很少,各种饭店里的蔬菜都不够。后来我们从超市买些蔬菜吃,品种也不多。
  5. 在服装店买东西,一次消费上万日元,可以免税(约10%)。难怪服装店的东西都标税前和税后两种价格。

 

评论1  评论2  评论3  评论4   评论5   评论6  评论7  评论8

评论9  评论10  评论11  评论12  评论13  评论14  

评论15  评论16  评论17  评论18  评论19  评论20 

评论21  评论22  评论23  评论24

Aug 04

 

今年六月初,我和两孩子一起游玩了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西宁-张掖-嘉峪关-敦煌-乌鲁木齐。这次的西行之旅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挑战不亚于几年前的南非之行。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预计的高潮(莫高窟)反而是这次旅程的低潮。

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率差不多是 $1=¥6.40。

(0) 缘由

本来是计划去西藏旅游的

想去西藏已久,今年我一提议,儿女俩都积极响应。虽说倌也非常想去,但他的假期不够不能同行,就权当为他探探路了。

上网查了不少资料,整出了一个合适的行程。从上海飞西宁,然后从西宁坐火车到拉萨,在拉萨及周边游玩12天,最后从拉萨飞回长沙探望父母。定出大致行程后,得知外国人进藏一定得跟旅游团,于是请朋友帮我们联系西宁的旅行社。联系了2家,均回答说只组办4人以上的团,我们3人不能成团,他们手头也没有别的外国人与我们拼团,所以无法为我们提供进藏的旅游服务。

西宁的旅行社是怎么做生意的?难道不能3人按4人收费吗?同样赚钱,何乐不为呢?

于是上网搜寻其他的旅行社,发电邮联系了5家,其中2家很快就回应了,他们乐意为我们提供进藏旅游服务。一家是四川成都的,另一家是西藏拉萨的。经过几番联系沟通,两家的行程和报价都出来了,比较后正准备跟四川那家签合同时,收到拉萨那家的电邮说刚收到西藏旅游局的最新通知,进藏旅游团一定要有相同国籍的4人以上,否则拿不到进藏证。他们要我自己想法再找一美国人拼团同行。哦,难怪西宁的旅行社不干呢。

为什么会出台这种规定呢?有什么好处啊?我想不通。女儿指出,也许政府是要限制外国人进藏。

此时,已快到我们预定的启程日期了,我们短期内也找不到人。询问四川那家旅行社,他们倒有2个美国人,但行程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主要是启程日期差一周。考虑到我们3人已买好了上海西宁的飞机票,加上延误一周会影响后面的旅游计划。商量下来,决定取消西藏团游,改为丝绸之路自助游。

事后证明这一决定是及时的正确的。在西宁时,收到最新消息说所有的外国人都不能进藏了。


(1) 插曲

在上海去西宁的飞机上,发生了一段尴尬小插曲。

我旁边坐着一位从塔吉克斯塔(Tajikistan)来上海开城市环保会议的中年女教授。简短聊了几句后,她从包里拿出一条珍珠项链给我看,一条圆润光洁雪白的珍珠项链。

“哦,太漂亮了!” 我由衷地赞叹起来。

“你说,这是真的珍珠吗?” 她轻轻地问。

“这个,这个,我一点都不懂,辨别不了。” 我连连摇头。

“卖给我的女孩说是真的。你觉得是真的吗?”  她继续问。我心里想,真的珍珠应该没有这么完美吧?产生了一些怀疑。于是问她,

“多少钱买的?”

“¥250。”

“¥250?这太便宜了,不会是真的。” 我脱口而出。

“但卖给我的女孩说是真的。本来价格要贵很多,因为她进价便宜,所以就卖得比别人便宜多了。” 我笑了,拿起包装盒仔细看起来。

“你看,包装盒上没有任何厂家品牌商标,不像是真的。”

看着她一脸失望的表情,我安慰道:“反正钱不多,是假的也没关系。很漂亮,值的。”

“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大笔钱。我特意买给女儿的。” 她叹息道。

我没想到这点,非常后悔自己前面说的话,连忙抢救:“对不起,我真的是一点都不懂。请忘记我前面说的吧。”

 

(2) 西宁青海人

西宁市位于南山和北山之间的峡谷里,南北窄,东西长。主要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干净温馨。但一些新建的高楼似乎比山还高,房价也达到了5~6千/平米。

我们住的旅馆(三星,¥588双人间)是一个先进单位。门口挂了很多奖牌,最抓人眼球的是“无毒单位”奖牌。

对西宁印象最深的是青海人。

西宁的朋友将我们介绍给他的朋友们,其中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藏族,撒拉族,回族等),大家一起吃饭喝酒聊天,不亦乐乎。

吃的有牦牛肉,羊肉,鹿角菜,黄蘑菇,狗浇尿等。 狗浇尿实际上是一种煎饼,名称来源于以前舍不得放油,像狗尿一样一点一点的放。吃肉还一定得吃生蒜,叫“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喝的是青稞酒。真是美酒啊,一点都不逊于茅台。青海人敬酒是三杯三杯的敬,自己不喝,而对方得连干三杯,叫“三杯美酒敬朋友”。好在我的酒量不错,几番被敬都轻松过关。

席间,我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尽情欢笑。青海人的朴实热情豪迈,在别处已难见,令人难忘。一顿饭下来,我们也变得热情豪迈起来。真感受到了朋友说的“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

问朋友,“青海什么地方最美?”

答:“美在路上。”

经过后来的行程,才真正体会到这是多么地千真万确!

 

(3) 西宁: 青海湖

朋友开车,领着我们绕青海湖一周。途中经过了日月山,鸟岛,及金银滩。

走的是109国道。

眼前晴空万里,高高的蓝天,洁白的云朵,五彩的经幡。远处的祁连山,一座座的白顶山峰,陡峭挺拔,源源不断。这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啊。心中不禁响起了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旋律。

日月山海拔3500多米,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地方。两个山顶上分别修有纪念文成公主的日亭和月亭,其他游人都选择上了日亭,我们则避开人群上了月亭。

登上山顶,往东边看,一片农区田园风光。再往西边看,就是牧区草原风光了。如此明显的分界线,似乎是在梦幻之中。

据说,牧区藏民比农区的汉人富裕多了。

牧民养的牦牛是1万1头,羊是1千1头,鸡都是1百1只。一路上,我们看见的牛群都起码有二三十头牛,羊群有四五十。牧民大多是骑摩托放牛放羊,也有走着的,唯独很少有骑马的。

路上还看到几个政府帮助建造的牧民定居点,主要是方便牧民孩子上学受教育。

青海湖宽大无边,水天相连。湖水在阳光白云下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色彩和图纹,比天空更蓝更漂亮。湖边的大片油菜地正是娇柔的嫩绿,很美。朋友说,7月中旬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到时这片油菜花开,黄灿灿的,十分壮观。我想我会更喜欢这片嫩绿,她让我的心都化了。

青海湖已被封海,不能捕鱼了,渔民都由政府养着。青海湖湟鱼非常有名,“一年长一两,十年长一斤”。因封海的缘故,我们就没有品尝的口福了。青海人说,在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中,是青海湖的鱼养活了青海人。

鸟岛就在青海湖边。我们去晚了,5月是旺季,候鸟们大都离开了。观鸟台的设施不错,风景很美,并不枉费此行。

在青海湖旁的109国道上,我们看见了三位藏人的叩拜。他们每走两步,就全身倒地长叩一次。朋友说,他们这是去拉萨朝圣的,他们将一路这样叩拜下去,约2000公里的路程。这要走多久啊?这一路该有多艰难呀?我想不出,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做这么坚强的事情?!

夕阳西下时,我们穿过金银滩。一望无际的大草场,盖在平缓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坡上,在金色阳关的映照下,折射出的色彩和线条,美不胜收,让人不忍眨眼。

美在路上,美在路上!

 

(4) 西宁: 塔尔寺

塔尔寺距离西宁不远,半天就可以来回。

朋友请了一位藏族小伙子给我们当导游。小伙子刚大学毕业,正准备考研究生,学美术的,名叫扎西。扎西身材敦实健壮,性格温和沉稳,一种奇妙的组合。

扎西的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是不识字的牧民,有一个妹妹,也在西宁读大学,学物理的。扎西对妹妹的疼爱溢于言表,说她爱唱歌爱跳舞,很聪明,也很调皮。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格巴大师降生的地方,有600多年的历史,最鼎盛时有僧侣3000多人,现在只有500左右了。

塔尔寺里混合着汉藏两种建筑,殿堂很多,里面都挂满了藏族特有的艺术品: 唐卡和堆绣。殿堂高大陈旧,光线昏暗,古老的唐卡和堆绣上蒙上了不少灰尘和油烟,地上一排排长条布垫是僧侣们读经的场所。扎西告诉我们,唐卡的创作很特别,必须用左手画左手边的,右手画右手边的,两边完全对称。

看着艳丽的酥油花,听着扎西的介绍,一股悲壮从心头涌起。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的,为了防止酥油融化,艺僧们得用冰水将手温降低后再制作。长此以往,他们的手指都不能动弹了,吃饭都需要徒弟喂。

每个殿堂门口都有僧人守门收票(藏人不用买门票)。扎西对此很有意见,说僧人的时间应该用来读经学经辩经,完全可以雇人收门票的。塔尔寺旁有一批僧侣房屋,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扎西总是非常耐心地解答我们对藏族历史和文化的一些问题。

扎西说,他们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喇嘛,大家都非常尊敬喇嘛,部落里孩子们的名字大都是喇嘛给去的。他出生时,正好喇嘛外出不在,于是祖父给他取名扎西,父亲是没有权力给自己孩子取名的。家里的一切都是祖父做主,直到祖父70岁剃度。祖父剃度后就什么事都不管了,每天只是吃饭念佛。

扎西非常非常尊敬自己的母亲,最高兴的事是放假回家跟母亲一起出去放牧。有些藏人部落还实行走婚,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藏传佛教的僧侣是容许吃肉的。因为如果不容许吃肉,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看着塔尔寺里不停长叩的藏民,我问了扎西最大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才会叩拜几千里去拉萨朝圣?他们祈求的又是什么呢?”

扎西答:“他们是普通人,并不祈求任何别的东西,去拉萨朝圣本身就是最大的祈求和荣耀。”

“扎西,你去过拉萨吗?”

“还没有,但我一定会去的。我等着和我的母亲一起去。”

 

(5) 冬虫夏草

原计划从西宁乘火车去兰州,然后由兰州乘火车去张掖开始丝绸之路。后来发现有长途大巴(¥75.50)直接去张掖,就舍弃了兰州。

大巴中午出发,西行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高的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脉,经过了美丽的察汗河,黑泉水库,达坂山,及门源盆地。

蓝天白云,高山净水,还有那挂在山坡上的羊群,宁静壮美。可惜这样的宁静常被大巴司机打破,每次遇到其他车辆,他总是按喇叭,“叭叭”两声巨响。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路美景。5小时的车程,起码有四小时舍不得闭眼休息。

车到门源附近,坐在我旁边的小伙子开口了。

“看见路边的那些塑料小棚子吗?”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过去,山坡草场上有一些三五成群的白色塑料布简易小帐篷。

“嗯,都是干什么用的?”

“挖冬虫夏草的。”

“哦?听说冬虫夏草很贵,可以随便挖吗?”

“有的草场不许挖了,破坏草皮,但这里没人管。去年我来这里挖过,今年不多了。”

“你挖过?” 我不由得打量了一下小伙子。二十多岁的样子,个子比较瘦小,很精神。

“挣了很多钱吧?好像要卖几十或几百/根的。”

“这里的只卖¥10/根。玉树那边的好些,可以卖到¥40/根。”

“你现在干什么呢?”

“在西宁打工,我们全家都搬去西宁了。”

“喜欢西宁吗?”

“还行,做的是辛苦事。只要肯做,也能挣一些钱。”

 

(6) 张掖: 农家乐

去张掖之前,我通过携程网预订了一家农家乐家庭旅馆(¥150三人标间),图的是它就位于七彩丹霞公园门口,便于看日出或日落。

当我告诉孩子们定的是没有星级的农家乐,而且还没有评论时,他们问:“妈妈,你疯了吗?” 我说:“我相信携程,从他们那里订旅馆和机票好多年啦,从没出过问题。试试看吧,不行就换旅馆。”

大巴下午5点多到张掖汽车站。下车一问,已经没有去丹霞的班车了。怎么办?张掖到丹霞大约有30公里。给农家乐打了一个电话,问他们怎样去最合适。回答说马上有车来接,在车站门口等着就行。这时,有一位出租车司机过来搭讪,问我们去哪,要不要包车等等。知道我们有车来接后,给了我一张名片,名片的一面是他的出租车业务,另一面是他妻子的窗帘店广告。

等了大半个小时,车来了。司机说,路上堵车,让我们久等了。去丹霞的路况不好,全线修路,颠簸得厉害。30公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丹霞时,天已黑了,耽误了看日落,实在可惜。

结算车费时,说是¥90。我不同意,叫出租车都只要¥50,我们还等了那么久,要不然还能看到日落。最后给了¥60。

我们到时,正好碰见一对上海小夫妻也刚到。整个农家乐就住了我们两家。房间宽敞,干净整洁,有卫生间,有网络,只是缺毛巾。老板还开了一间小卖部和一家小饭馆。我们买了3条毛巾(¥15/条)后,就去他家饭馆吃饭。

在饭馆里又碰上那对上海夫妻,他们也是走丝绸之路,但方向正好与我们的相反。我们相谈甚欢,就凑成一桌吃饭。他们点了两份菜,我们点了三份菜。第一盘鸡一上来就发现吃不完,马上减掉一份菜。农家菜的味道不错,我们都吃得开心,但量实在是太多,最后四份菜(大盘鸡¥68,红烧排骨¥30,土豆丝¥12和青菜¥12)都只吃完一小半。

上海先生特别善谈。说起他们去山丹军马场,骑马奔跑起来的经历,勾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我们当即决定不去计划中的马蹄寺,改去山丹骑军马。

吃完饭后回到房间就上网查找越野车,但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晚上11点多了,决定打电话找给我们名片的出租司机王师傅,他看上去还算可靠。电话打过去,问他能否去山丹军马一场,他说没问题,那地方他去过,一条直路走下去。来回一天收费¥400(包括汽油费和过路费)。

 

(7) 张掖: 七彩丹霞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们就起来了,赶去丹霞地貌看日出(5:30左右)。

出了农家乐,走50米左右就到了公园门口。四处静悄悄的,就我们一家游客。买好门票(¥40/人)和导游车票(¥20/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上了一辆导游车。

公园很大,主要有四个观景台。多辆导游车循环行驶,每辆在每个光景台停留10分钟。每辆车上除司机外,还有一位导游姑娘。我们车上的那位导游姑娘扎着马尾,长相可爱,解说清晰。只在回答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看日出的最佳点是四号观景台,导游车直接将我们送到观景台下面。爬上长长的阶梯,俯瞰大地,一望无际的无穷无尽的黑呼呼的土丘,一瞬间就披上了金光,十分壮观。

丹霞地貌的美丽需要阳光的衬托。其他三个景点,由于朝向问题,日落时分观赏将会更加华丽。

俩孩子很快就表现出对丹霞公园的特别喜爱,赞美之声不断。第一次听他们这样赞美中国的事情,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特别喜欢这里呢?”

他们的总结是: 自然,大气,独特,干净,人少。

孩子们比我敏锐多了。我随后仔细观察,发现公园里干净得没有一丁点垃圾,导游车都是一尘不染,连山上的厕所里都没有异味(有洗手水和手纸)。真是与众不同!这是怎么管理的呢?

我们还注意到,每到一个观景台,我们下车后,司机和导游姑娘就开始擦洗车子,里外都清洗。

“你们这辆车真是我们见过的最干净的导游车。你们每天都这么擦洗吗?” 我跟导游姑娘聊起来,车上始终只有我们一家游客。

“谢谢你的夸奖,应该的。” 姑娘笑着回答。

“不容易。总是保持这么干净,非常的不容易。”

“一定得保持啊,老板每天都要检查的。”

“真的?公园是谁在管理?国家哪个部门?”

“公园承包给当地的个人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你是当地村子里的人吗?”

“我不是本村的,是附近村子里的。”

“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吗?”

“绝大部分是。我们都是经过了职业培训的。”

“非常好。这里是我们最喜欢的公园了。谢谢!”

8点多从公园出来。回到农家乐,我又向农家乐老板打听丹霞的管理。丹霞公园在成为旅游区之前是属于他们村的,现在由村里的一个人牵头承包了,具体承包条件不清楚。村子里的其他人也有些小股份。所以住在村子里农家乐的游客还有额外优惠,农家乐盖章后,公园门票可以连用两天。


(8) 山丹军马场

上午9点,王师傅准时来到农家乐接我们去山丹军马场。顺路把第二天去嘉峪关的火车票¥57空调软座买好了。

王师傅开的是一辆绿色出租车。我们需带着行李走,从军马场回来后住进张掖城里。打开车的后备箱一看,只有一半的空余,另一半由一个大铁罐占据了。后来才知道,西部的出租车都改装成了天然气和汽油合用车,天然气比汽油便宜,那个大铁罐就是天然气罐。

王师傅是一位健壮高大的黑汉子,30来岁,本地人,特别健谈。他即热衷于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好奇外面的世界。他说话带浓重的当地口音,很多时候我都听不太懂,有时候要重复5~6遍或换一种说法才能明白。即使这样,王师傅的谈兴丝毫不减,一路上话语不断。

王师傅介绍说山丹军马场的历史有三千多年了,以前是皇家养马场,解放后成了军马场,属于部队编制。他们培育出了自己的军马品种,由当地蒙古马和西域良马杂交而成,名叫山丹军马。军马场有四个分场,全场占据了半个山丹县。上世纪末(80~90年代),部队取消了骑兵兵种,军马场也随之被解除了部队编制,大部分军马被用来采血制药。现在马场分块承包给个人了,很多草场已被翻改成农地了。

我们要去的是军马一场,位于马场的南端。上海先生警告过我们,去马场的路不好走,约三个小时的单程,前两个多小时还行,最后半个小时颠簸得非常厉害,人都会颠蹦起来。

那天是个大晴天,气温不算太高,一路开着车窗行驶。

窗外,农舍围墙上写满了各种宣传标语和商业广告。 宣传标语涉及到计划生育,男女平等,节约用水,和谐社会等,而商业广告大多是中国移动的各种服务广告。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山丹军马场。拿出上海先生给我的山丹县地图,找到军马一场的方位,王师傅继续往南开。

此时,太阳正毒,车上没有空调。路面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尤其是当对面来车后,扬起的黄沙尘土只有2尺远的能见度。开窗不行关窗也不行,一路开开关关的忙过不停。剧烈的颠簸,加毒日的炎热,再加飞扬的尘土,那个遭罪啊,真是苦不堪言。但我们坚持着坚持着,心想坚持半小时就到了。

谁知过了半个小时,又过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到。我拿出上海先生给的骑马联系人潘师傅的名片,建议王师傅打电话问问。问下来,发现我们是走错了,去了不该去的三场,错大了,错远了。大家二话没说,只希望尽快找到去一场的路。结果绕来绕去,又颠簸了1个半小时,才终于到达并找到潘师傅。前后花了5个多小时,多颠簸了整整两个小时。

我们到达的是一场生活区。迎面扑来一种遥远而又熟悉的气息,就像回到了30年前。

从房屋街道结构,店铺陈设,到男女穿着及精神面貌,似乎时间在这里停止了。

一排排军营式的平房,一条商业街道约50米长。街道两旁是些商店和饭店。街尾有一个大操场,操场下有一个干厕所。厕所的粪坑很深恨大,堆积得小山般。

下午2点多了。我们已被颠得头晕脑胀的,儿子情况最糟,头痛欲裂。我们先进了一家面馆,就着脸盆洗手洗脸。一人要了一份拉面,勉强吃了几口。吃面时,我请王师傅跟潘师傅问清回去的路该怎么走,千万别再绕道了。想想都可怕。

稍事休息后,我和女儿缓过气来,但儿子头痛依旧,蔫巴巴的,看来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他表示放弃骑马。这可怎么办?骑马原本是儿子最喜爱的,他不骑就失去了我们辛辛苦苦来这里的一大半意义。我建议女儿一个人骑,我陪儿子休息休息。但儿子坚决反对,一定要我跟姐姐一起骑马,他有王师傅陪着就行。时间不早了,我们已无法再等,只得如此了。

骑马收费是¥50/小时,来回3小时左右。潘师傅牵来两匹马,一匹是黑马,另一匹是棕马。两匹马都体型均匀,高大结实。

潘师傅要上班,委托两位女人为我们牵马。这两位女人都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包着花头巾,蒙着花面罩。我上了黑马,女儿上了棕马,两位牵马人就牵着马匹上路了。一边慢悠悠地走,一边纠正我们的骑马姿势。我的那匹黑马有些不听话,不愿好好走路,老低头想吃路边的嫩草。

半小时后,我开始觉得腿酸屁股痛,正琢磨着是不是回去陪儿子算了,忽然听见后面有动静。扭头一看,是王师傅开着车追过来了。我慌忙停下,问王师傅出什么事了。王师傅说,儿子感觉好些了,所以带他过来看看。我赶紧下马,看出儿子是活过来了,就说我正好不想骑了,问他愿不愿意骑。儿子点头,翻身上马,我欣喜若狂,猛谢王师傅挽救了这一天。

儿子来的正是时候。前面就是一条20来米宽的河,河水急促。牵马人怕我们晕水,让我们下马走吊桥过河,让马匹独自趟水过河。马欢水溅的,好不热闹。

过河后就进入了窟窿峡风景区。峡谷内怪石嶙峋,溪水瑞急。峡谷不宽,只有20~30米的样子。两边山坡起伏无常,树木茂盛。四处了无人音,只有水流声鸟鸣声伴着轻轻缓缓的马蹄声。那情那景,就像走进了西部电影画面,自己成了西部牛仔。

穿过窟窿峡,路转峰回,看到的又是另一番风景,西大河水库。

夕阳下,云彩缤纷,远处的山峦衬托着明镜般的湖水,湖水旁是一大片碧绿的丝绒般的草滩。哇,太美了!

牵马人放开了马,说:“跑跑马吧。”

俩孩子此时已学会了控马,真的就肩并肩地策马飞奔起来,女儿的长发高高地飞扬起来,“嘚嘚”的马蹄声非常悦耳。我不停按快门照相,保留着这一切。

跑了几圈后,发现由南往北跑时,马匹跑得越来越快,而且不怎么听指挥,一直往北跑去,不愿回头。由北往南就没有这个问题。问牵马人这是怎么回事,说那边是回家的路,原来是老马识途啊。

就这样跑了1个多小时后,孩子们尽兴了。潘师傅也下班了,骑着摩托车来载我回去,孩子们就自己骑着马小跑而去。

我们挑了一家饭店吃晚饭。时间不早了,店里没有别的客人。 我们只点了三份菜,青椒炒肉(¥20),炒鸡蛋(¥15),及家常豆腐(¥8)。每样菜的味道都不错,而且量多,王师傅和我们一起吃都没全吃完。

店老板是一位50来岁的精明女人,一边结账,一边和我们聊天。她唯一的儿子去兰州读大学后就留在那里了,现在做导游。没有孩子愿意回这里来,太冷了。儿子现已结婚,为他在兰州买了房子。开饭店很辛苦,过两年就不干了。冬天,饭店就变麻将馆。她还有一家卖猪肉的店子,也在这条街上。退休后想去张掖买房子住下,不想离儿子太近招人烦。

吃完饭后,摸黑开车回张掖,一路顺利,入住一家4星旅馆(¥340双人间包早餐),终于圆满地结束了这一天。谢谢王师傅。

PS:

  1. 在水库旁的草滩骑马时,突然想起预定的旅馆需5点入住,但此时已过5点。赶紧给携程打电话,携程马上跟旅馆联系,将我们的房间保留到晚上11点,还不用定金。谢谢携程!
  2. 牵马人把6岁的儿子送到张掖的爷爷奶奶处。她自己夏天在马场的编织厂工作,冬天外出打工。马场的人冬天大都外出打工,这里没活干。
  3. 牵马人告诉我,马场的公路不是三十年没修才坏成这样,而是两三年刚修过的。坏得这么快,是因为修青藏铁路时,公路地基让重型机械压坏了。

 

(9) 张掖: 大佛寺

本来没有计划去大佛寺的,后来发现非常值得一游。

原以为头天玩累了需要睡个懒觉,谁知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得早,中午12多的火车去嘉峪关。吃完早饭后还有很多空闲时间,临时决定去大佛寺看看。

出旅馆打车(¥4)一会儿就到了。有意思的是,那天去时是一位男司机,看我正在系保险带就说不用系。回时是一位女司机,看我没系保险带就叫我系上保险带。

门票¥40/人,我们另付¥40请了一位导游。导游是一位中年女士,知识丰富,善于回答各种问题,非常专业。

大佛寺始建于公元1098年(西夏),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寺内树木成荫,香火袅绕,佛音低吟,游人稀少。所有的古老建筑都保存得完好。900多年来发生了多少变故啊,能如此完善地保存下来即是高超的工艺技术又是难得的运气。

寺内的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制作精湛华美,金装彩绘,安逸超然的形态逼真,让人叹为观止,百看不厌

佛祖涅磐像是一座木胎泥塑像,空心的木胎分上下三层,里面存放了很多文物。

廊房里的18罗汉塑像也是栩栩如生。其中的降龙罗汉与别处的不一样,他没降住龙。

殿内四壁有《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据考证,此《西游记》壁画的历史比《西游记》小说的还要长。可惜那天没带手电,无法仔细观赏。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尤其是金银粉书写的经文,细腻精密华丽。

大佛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寺庙了,现在已成为博物馆,僧侣们都不再住在寺内,每月仅进寺做一次佛事。

 

(10) 嘉峪关: 长城

还是先回张掖火车站说起吧。

张掖火车站应该算中等规模,最大的特点是候车厅里有一位女工作人员在管制抽烟行为。这位女同志约50岁的样子,中等个子,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嗓音十分动听。她不停地巡视,随时制止抽烟,口吻简短犀利。偌大的候车厅里,真的没有一点烟味。十分了得。

我们的火车(T9025)晚点了半个小时左右。上这趟车的人不多,就二三十吧,好像都是上的空调软座(¥57)车厢。2小时的车程,车厢内一位男士不停地高声舌战另外三四位,围绕着中国和美国的方方面面,频繁转变着论点和立场,蛮有趣的。

下午3点多到嘉峪关。我马上去买第二天下午去敦煌的火车票,排了大半个小时的队,却发现没有下午出发的车次,看来只能坐汽车或飞机了。

从购票厅出来,一位出租车司机过来问我们要不要包车。交流下来,敲定¥150包一天,从当时开始算到第二天下午。司机姓董,四十多岁,个子不高,说话慢条斯理的。

董师傅将我们送到旅馆(3星,¥238双人间加床),约好15分钟后去嘉峪关城关。

嘉峪关城关

5点左右时,我们赶到了嘉峪关城关。门票¥120(包括嘉峪关城关,悬臂长城,及长城第一墩),董师傅提醒我们可以买学生票(¥60),儿子带了学生证但女儿没带,结果省了¥60。

收票口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城关是7点关门,里面的博物馆是6点半关门。

我们决定先看城关,里面内容比预期的多得多,但绝大部分是现代复制的。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边起点。登上城关,当年的关内关外,一目了然。

儿子对这类战争文物特别感兴趣,仔细观察比较嘉峪关城关和见过的西方古代城堡,发现很多类似之处,非常有意思。里面的将军府很大很舒适,有前后两个院子。真没想到古时候的边寨会有这么讲究。

里还有射箭敲锣打鼓的摊位,每次¥1。敲锣或打鼓的时候,摊主还会高喊升官发财类的吉祥号子助兴。

6点了,我催促着快去博物馆,网上都说博物馆是最值得看的。6点10分赶到博物馆, 正碰上关门。关门的大汉说是6点关门,我们说门口的人告诉我们是6点半关门,请求他让我们进去。但大汉毫不留情,要我们找门口的人说理去。

非常遗憾,博物馆没看成,我们提前出来了。

出来后给董师傅打电话,他很快就来到出口接我们。一看还有时间,董师傅建议我们马上去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

一路飞车,赶在7点关门前到达。此时游人不多了,只有十来个。

这段悬臂长城实际上是1987年重修的,城墙沿着光秃秃的山脊逶迤而上,山下入口处是一个大型水门。

水门横拦河道,结构奇特,可惜河水已枯。我们简短逗留后,就开始了爬悬臂长城。爬了一段又一段,每次以为到顶了,结果后面还一段。最后终于登上山顶的墩台。

夕阳下,清风中,崇山峻岭,戈壁沙漠,操练中的兵营,尽收眼底。极目“楚”天舒啊。

从悬臂回到旅馆后,董师傅就离开了。

长城第一墩

第二天早上8点,董师傅准时来到旅馆接我们。先去汽车站买好当天中午去敦煌的大巴车票(¥79/人),然后驱车前往长城第一墩。

第一墩建于1533年(明),是明代万里长城西段第一墩台,现在只留下一个残缺的大土墩了。那里的游客不多,我们是最早到的。

附近修建了一些旅游设施,还是蛮好玩的。

通过地下沟,我们下到了讨赖河大峡谷峭壁上的一个观光台。河谷20~30米宽,80余米高,两岸是悬崖峭壁,河水涛涛激流而下,气势磅礴。

转身看见第一墩矗立于高高的垂直河岸峭壁上,地势奇险,不愧是长城“第一墩”啊。

看完美景后,女儿对我说:“妈妈,看下面。” 这一看,吓得我惊叫起来。原来观景台底板是透明玻璃的,万丈深渊涛涛激流啊。要是早知道,我那敢踏上去。

河谷上还修有长长的吊桥和高高的滑索。我走吊桥都走得胆战心惊,滑索(¥60/人)就绝对不敢坐了。而女儿坐滑索时还没忘记录像,我都担心她的录像机可能会掉进深深的河谷。

游完第一墩后,回到汽车站,离开车还有近一个小时。

 

(11) 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本身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地方。

市里和市郊的马路都特别宽敞平整,交通流畅,那怕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市容美观大气,没有通常的艳俗。年轻人的穿戴和气质,接近现代潮流。这在中国的中小型城市里,真是独竖一旗,让我们眼睛发亮。

我们住在嘉峪关广场对面。

那天晚上从悬臂长城回来后,我们走出旅馆想找一家好饭店吃饭。看见隔壁的毛家饭店,觉得不错,走到门口却被拦住了。门口的礼仪姑娘对我们说:“对不起,请留步。”

“满了吗?要等多久?” 我问。

“不是,是没菜吃了。”

“没菜吃了?这么早就都吃完了?” 当时应该是9点多。

“不是吃完了,是不能做了。”

“哦?为什么?”

“停气了,火力不够,没法炒菜了。”

“什么时候开始停气的?”

“就刚刚,刚刚通知的。”

“经常这样停气吗?”

“不经常,但以前也停过。”

“太不巧了。请问,停气面积有多大?附近有什么其他饭店还可以吃饭的?”

“估计没什么饭店可以吃饭了。”

真沮丧,肚子饿极了,多像好好地吃一顿啊。

“请问,哪里可以搞到吃的?什么都行。”

“建国市场那边有小吃摊。不远,那边往前走,拐个弯就到。”

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6)过去。建国市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各种商品小摊中夹杂着多家烧烤摊,肉香扑鼻,馋得我们口水直流。

我们在一位中年女士的摊位前停下。这位女摊主长得小巧玲珑,眉清目秀,态度和蔼。一致觉得她的食物应该安全可靠。我们边吃边烤,吃完一样后,再要下一样,就站在烧烤摊前吃。吃了烤鸡胸,烤肉丸,烤蘑菇,烤辣椒,烤土豆,烤臭豆腐等等。每样都撒满了红色的调味粉,辣乎乎的,味道相当好,一共才花¥30多一点。

后来,摊主的丈夫来帮忙了。

再后来,城管来了。 高个城管对摊主说:“明天不要来了,知道吗?”

“知道,知道,接到通知了。” 摊主边忙边答道。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明天不能来了?” 我好奇地问摊主。

“明天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怕我们影响市容~~。”

“所有的小摊都不能来了吗?”

“是的。明天这里就不会有一个小摊啰。”

好在停气和检查不是同一天。否则,到哪里去找吃的呀。

吃得心满意足后,我们慢慢往回走。

路边很多商店还在营业,行人不断,其中不少人在遛狗。大部分狗都是自由自在地跑在主人前后,没有拴住。

走到嘉峪关广场时,只见霓虹闪烁,音乐声悠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女士在跳健身舞,其中还有不少孩子在滑旱冰,在舞着的女士们身边穿来梭去的,显得那么的和谐美好。我们在广场的台阶上坐了下来,观看享受着这一切。

看了一阵后,我按捺不住,站起来加入了跳舞行列,跟着她们的舞步跳起来。可惜刚跳了两曲,她们就结束了。

我们沿着广场继续溜达,又传一阵音乐声,这次是一小群跳交谊舞的,正在跳慢三步。其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多数是女士和女士搭伴跳。其中一对年轻男女特别显眼,他们跳得最欢快。另外有一老头也很特别,他独自一人,手夹香烟,闭着眼,随着音乐舞动着。好一派悠然自得陶醉的样子。

广场旁边有一个公园。茂密的树木,弯曲的小桥,桔黄的灯光,潋滟的流水,一片静谧。

触景生情,我张嘴说道:“哇,这里让我想起—”

“耶,妈,让你想起了当年。我们都知道。” 儿女一齐打断我的话,打趣起来。

“哈哈,哈哈。”

那晚的嘉峪关,胜于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12) 敦煌: 初到

敦煌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不由得将其列为我们这次旅行的重中之重,安排了3晚的住宿。事后证明其实2晚就足够了。

从嘉峪关到敦煌的大巴,中间在瓜州(也叫安西)停了一站,预计5个小时左右到达。

接近瓜州时,天空暗了下来。

“起沙尘暴了。” 坐在我旁边的中年男人开口说道。他是嘉峪关人,在瓜州有企业。

看着窗外卷起的沙土,我问:“这就是沙尘暴啊,算大的吗?”

“这不算。现在不是沙尘暴季节,应该不会有大沙尘暴的。”

“沙尘暴一般会刮多久?” 我担心着。

“难说。短的只有几个小时,长的可以刮几天。”

快到敦煌时,收到一封短信,“我是敦煌的司机,请告诉我你们什么时间到。” 这是谁呢?怎么会有我的手机号?会不会是董师傅介绍的那位?离开嘉峪关时,董师傅向我们推荐了一位敦煌的出租司机王师傅。赶紧翻出董师傅给的电话号码查对,发现不是,就没理睬。

过了一阵儿,接到一个电话,“我给你发短信,怎么不回?”

“你是谁啊?”

“我在短信里说了我是敦煌的司机呀。”

“敦煌的司机多啦。”

“哦,哈哈,说的是。那个,是嘉峪关的董师傅介绍的。”

“董师傅介绍的不是你。” 我保持着警惕。

“对。那个,董师傅介绍的是王师傅,王师傅今天送客人去嘉峪关了,还没回来。我姓吴,我们是一起的。”

“吴师傅,你好,你好。”

“你们什么时间到,我去车站接你们。”

“应该是4点半到。”

结果,我们提前了20分钟到敦煌刚下过雨。下车后,走出车站,就有不少送旅游广告的。给吴师傅打了个电话,他很快就来到车站。

吴师傅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出租司机。他三十多岁,高个,身材匀称,肤色微黑,相貌堂堂。身穿一套亚白色的西装,上装敞开着。手拿一个黑色皮手包,脚蹬黑色皮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上海滩许文强的味道。

走到车前,注意到车上没有出租车标志。我说:“吴师傅,你这不是出租车啊?”

“不是,我们是旅游公司。请上车吧。” 他满面笑容地回答。

“你们是什么收费标准?” 我问。

“好说,好说。先上车吧。” 他答。

“不行,我得先知道费用。”

“没关系啦,我们上车谈。”

“没谈好之前,我们不会上车的。” 我坚持着。

“你们有什么计划?”

“我们会在敦煌住3晚,然后从柳园坐火车去乌鲁木齐。”

吴师傅拿出一张旅游广告,告诉我们这几天可以去哪些景点,基本包括了敦煌的所有景点。

“吴师傅,我们想随意玩,如果某个景点好玩的话就多花些时间,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少去几个。比如说,这个冰川就不想去了,我们两年前刚在阿拉斯加看过一个很漂亮的冰川。另外,需要在最后一天送我们去柳园火车站。”

“那没问题。”

“多少钱呢?”

“2千,2千,2千。” 周围几位男人七嘴八舌地喊起来,而吴师傅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2千太贵了。” 我摇头。

“你说,你说多少合适。他们都是出租司机。”

我回忆着网上看到的一些包车信息,大致估算了一下后说:“1千。”

“1千不够。” 吴师傅摇头。

“我在网上查过的,这个价钱差不多。”

“那就1千2。”

“行,1千2。”

我们握手成交。


(13) 敦煌: 鸣沙山 月牙泉

第一晚住的旅馆就在鸣沙山旁(4星,¥780豪华沙景房加床)。吴师傅建议我们办好入住手续后就去鸣沙山,下午5点后是玩鸣沙山的好时间。

虽然在网上看过鸣沙山的照片,真到了鸣沙山前还是蛮震撼的。光滑均匀的金色沙山连绵起伏,刀刃般的山脊交错相衔,明暗相间。一串串小小的人影在山脊上缓缓移动着。

女儿拿出相机刚要拍照,吴师傅马上掏出一个塑料袋递给她,说:“把相机包起来,小心沙子损坏相机。”

“不用,谢谢。这相机是防沙的。” 女儿婉拒。

“防沙的也不行,这里的沙子又细又多,眼晴看不见。好多人的相机都在这里损坏了。”

“吴师傅,她的相机很高级,不光防沙,还防水,真的没关系的。” 我帮女儿解释。吴师傅虽然半信半疑,但也没坚持了。

接下来,吴师傅强烈推荐我们租用防沙鞋套(¥10),橘色布鞋套,包至小腿上。我和儿子都欣然接受了,但女儿不要。无论吴师傅及周围的众人怎么劝说,女儿就是不要。她的理由是:1)太难看,2)没那么需要。结果她成了那天鸣沙山上唯一一个没穿鞋套的游客。

鸣沙山的游乐项目不少,很快就发现我们钱没带够。门票¥120,国外学生不能享受学生票。自驾越野车(¥240),自驾摩托车($120),骑骆驼(¥100), 滑沙(¥15和¥25两种),都是好玩的项目。后来还是吴师傅掏腰包借了几百块钱给我们玩,哈哈。

我对开车上沙山的兴趣不大,就让两孩子去玩,自己和吴师傅等在山下。

看着宏伟壮丽的沙山,真觉得不可置信,问:“吴师傅,这沙山上的沙有多深?不会从头到底都是沙子吧?”

“从上到下都是沙子。沙山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

“这么多开车爬山什么的,会不会踏平沙山改变沙山的形状?”

“你看右边,那座最高最大的沙峰,现在禁止攀爬了。科学家计算后说,如果那座沙峰平了,就会改变所有沙山的地貌,所以禁止攀爬了。而这边这些矮些的沙峰,一夜大风就会让它们恢复原貌,没关系的。”

大自然太奇妙了!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回来后,我们一起去骑骆驼。

来到骆驼区,几个工作人员和吴师傅用当地话简短交谈几句后,爆发出一阵大笑。是笑我们吗?我们有什么好笑的?于是问:“吴师傅,你们笑什么?”

“他们以为你们失踪了,买了骆驼票后,一个多小时都没见人影,到处找都找不到。我跟他们说被拉去骑摩托车去了。”

领队人指挥着骆驼曲膝跪下,然后让游客从最后一个骆驼开始依次骑上。女儿最后骑上最前面的骆驼,一骑上它就站起来了,后面的骆驼也纷纷跟着起来。

骑在高高的骆驼上,伴着清脆的驼铃声,披着夕阳的余晖,沿着沙坡缓缓地进入沙漠深处。好不浪漫!

行至半山腰,我们下了骆驼,开始爬沙山。

孩子们登上了木制云梯,我却不听他们的建议,逞强不用云梯,直接跋涉在沙子上,走一步退半步。没过多久就累了,改用云梯。

登上山顶后,上面的工作人员纷纷跟我们打招呼,热情地帮我们照相,像熟人一样聊天。我奇怪他们怎么会了解我们的情况,孩子们说,他们骑摩托时,在这里没用云梯爬过一次。一路上,大家都在看他们的笑话,打赌他们爬不到顶,劝他们改用云梯。但他们坚持到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交流起来。

滑沙下山有2种方式,木板滑沙($15)和轮胎滑沙(¥25)。木板滑沙是自由滑,轮胎滑沙有专用滑道,速度快多了。

我们三人手脚相连,后面的人用脚勾住前面人的腋窝,前面的人紧抱后面人的双脚。加速飞快,风驰电闪般地滑下来,吓得我张嘴尖叫,灌了一口沙子。马上紧闭着眼和嘴,任由狂飞的沙子呼啸着抽打脸面。滑到底后,赶紧吐出灌进嘴里的沙子,清理钻进头发里,耳朵里,鼻孔里的沙子。

骑骆驼返回时,跟领队聊天,得知他们就是本地农民。鸣沙山原来是他们村的,政府收为旅游区后,让他们村的人一家养一个骆驼,在景区里服务。

骑完骆驼后,我们跟着人群走向月牙泉。

山坡下的月牙泉,就像初五的新月,形状完美得像画的一样。泉旁绿树环抱,亭坛楼阁错落有致。我们童心大发,脱掉鞋袜,玩沙,跳跃,拍照,玩得非常开心。

晚上回到旅馆,登上楼顶的摘星阁吃晚饭。完全的小资情调,徐徐清风拂面,远处是静静的沙山,天空的星星一颗一颗地渐渐出现。我们慢慢地吃,慢慢地喝,细细地享受着。

饭后还兴趣盎然。我们步入旅馆园区散步,直到关灯,周围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14) 敦煌: 雅丹地貌 林场农家乐 阳关博物馆 沙州夜市

第二天,我们先搬进敦煌市里的一家旅馆(3星,¥331双人间加床),然后驱车去雅丹。

吴师傅既健谈也善谈,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他接受新事物快,属于聪明人。一路上不停地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生动有趣。

去雅丹的路上,途经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平坦光秃的沙石地上,只零星地点缀着一簇一簇的骆驼草或红柳,偶尔可见胡杨树。传说胡杨树有三千年生命: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还有一千年不朽。

戈壁滩上设立了一片自然保护区,引进普式野马。吴师傅告诉我们,他们小时候经常来这附近打猎,那时野生动物比较多,最多的是野羊和野兔。我们那天一路开过,却没看见任何动物。吴师傅开玩笑说:“也许动物们都去什么地方开会去了。”

路上还有关卡,检查来往车辆的营业执照。

据吴师傅说,通往雅丹的新高速公路,是敦煌的首富王老大投资修建的,还没最后完工。王老大是一个传奇人物,小时候是一个乡下孩子。曾经因为偷窃供销社的钱(¥3.6),被关了三年。改革开放后,以前下放到他们村的一个干部给了王老大一个包工头的机会,让他挣了第一桶金。王老大平时生活低调。可惜他儿子不愿接班做生意,现为敦煌一家医院的医生。王老大投资修路,将获得80%的雅丹门票收入,具体期限不清。

雅丹地貌

从敦煌去雅丹还得经过玉门关,买了门票(¥40)才能穿过去。古老的玉门关城关已被围了起来,不能进去,我们就没停车,直接开去雅丹。

雅丹门票¥50,导游车车费¥20。吴师傅替儿子买到了一张学生票(¥25)。

进去后就上导游车,车上坐满了游人。

一望无际的红沙地,矗立着一群群千姿百态的风蚀红岩层。

每到一个景点(特殊形状的风蚀岩层),就下车照相,5~10分钟的时间。不许攀爬岩层,也不能走远。记得的景点有孔雀,狮身人面,南海舰队,等等。每次总有1~2个人不按时上车,让全车的人久等。虽然景色独特,但这种纯粹到此一游的拍照方式让我们觉得了然无趣,加上太阳暴晒,天气炎热,令人懊悔,后面的开越野车等项目就没参加了。

林场农家乐

从雅丹出来,吴师傅建议我们去林场农家乐吃午饭。说那里风景好,是戈壁滩中的一片绿洲。敦煌本地人经常去休闲度假等等。

路上,吴师傅讲起二墩村的故事。二墩村原是当地最穷的一个村子,现在变成最富的了。他们村的无核白葡萄以前卖不出去,只能晒成葡萄干卖。现在,随着中国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无核白供不应求,外地卡车直接来二墩村运葡萄。每亩收入高达1万多元。

二墩村的村民都不用自己干活了。他们雇佣外地人种葡萄,卖葡萄时也只要在葡萄园里讲好价钱,买葡萄的人负责雇人摘葡萄等等。

吴师傅特意带我们去二墩村溜了一圈。村里有很多格式一样的单门独院新房,地里全是一笼笼绿荫荫的葡萄藤,高坡上一排排四周全是孔眼的葡萄晾房已经毫无用处 ,有些正在拆除。

林场农家乐就在二墩村附近。

农家乐有很多餐馆,规模不小。那天我们去得比较晚,下午2点多了,已经没什么人就餐。吴师傅领我们走进其中一家,问我们是在餐馆外的葡萄架下用餐还是在餐馆里的包间用餐,我们选择了有空调的包间。

吴师傅坚持要我们自己点菜,说他只要拉条子。我们点了4盘菜:茄子虎皮椒(¥28),香烧榆钱花(¥?),酸菜土豆粉条(¥?),青椒炒肉(¥?)。每盘菜的份量都很多,味道超好,我们4人怎么吃都吃不完。

香烧榆钱花吃起来酥酥软软的,出乎意料。茄子虎皮椒辣中带甜,我和儿子特别喜欢,吃得眼泪鼻涕汗水直流,欲罢不能。这一顿午饭,扫除了雅丹的不快。

阳关博物馆

午饭后, 我们去了阳关博物馆(门票¥50)。我拿着女儿的医疗卡和儿子的学生证去买学生票(¥25),结果医疗卡不管用,因为上面没有有效日期。

这家博物馆很特别,是民营的,老板是当地的一位著名画家。

博物馆的建筑是现代仿古式,蛮气派的。进门后分左右两边展厅,中间有几座高大的露天石雕,其中最大的一座是3次出访西域的张謇。

进去后,在门口等了5分钟左右,等到有20来个游客时,导游姑娘就带着我们走进左边的长城展厅。展厅里内容不少,涉及西部长城周边的历史文化艺术。有长城沙盘,古代的出关纸和进关牌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出土冷兵器,其中一个箭头带倒钩,另一个箭头居然有放血孔。

参观完长城展厅后,导游指挥着大家乘电瓶车(另外收费)去看阳关遗址(俗称古董滩),大部分游客都兴致勃勃,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两件古董。我们放弃了,转而自由参观仿汉军营。

军营中有一大片高低不平的梅花桩,上去走走蛮好玩的。儿子能连续走上20来个,女儿也能走上8~9个,我却只能走上2~3个。意外发现,往低走比往高难多了。

出去前,我们好奇右边的丝绸之路展厅里有什么。走进一看,里面空无一人,灯都关了。我们就着微暗的光线,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沙州夜市

我们当晚住的旅馆离沙州夜市(敦煌也叫沙州)很近,几分钟就走到了。

夜市在一条长街上。街的一边几乎全是烧烤店,另一边有很多卖纪念品的摊子和店子,还有买水果的,几乎都是通宵营业。只有一家西式咖啡店关门歇业了。后来听吴师傅说,那家咖啡店是一对美国夫妻开的,他们有两个男孩。每年半年来此开店,半年回美国。多么潇洒的生活啊。

每家烧烤店都挂着黑色烫金的名店大匾,叫人难以区别优劣。我们最后挑了一家有当地顾客的店子。

我们想先买1~2串羊肉串尝尝(¥2/串),但老板说不行,因为无法单独烤1~2串,最少也得10串。羊肉是当着顾客的面从羊腿上割下来的,味道相当好,是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串。

后来我们想尝尝烤羊皮(¥5/串)和烤羊筋(¥5/串),老板同意将5串羊皮和5串羊筋一起烤。羊皮和羊筋都太韧了,咬不开,无法下咽。

第二天和吴师傅聊起,他说应该吃羊踺子(羊小腿),那才是最好吃的部位。于是,我们第二天晚上又去了同一家烧烤店,要了羊踺子(¥25/个)。羊踺子是带骨烧烤的,骨头上的腿肉划成一片片的,特别香嫩好吃。

所有烧烤店的当街椅子都是由两家啤酒厂赞助的,青岛啤酒厂(绿色)和黄河啤酒厂(黄色)。我们品尝了西凉啤酒(11度¥8/瓶),黄河啤酒(¥8/瓶),及青岛啤酒(¥8/瓶)。这3种啤酒的味道都差不多。

酒足肉饱后,我们逛了逛纪念品摊子。

我看中一个铁制的青铜马踏飞燕,开价¥260,最后¥100成交。儿子看上了一种小小的玉石(号称和田玉石),开价¥20,儿子自己讲价,¥10成交。后来儿子看见别的摊位也有同样的玉石,继续交易,搞到一个¥8成交的,后来又搞到一个¥5成交的。可惜女儿没找到任何中意的东西。

 

(15)敦煌: 榆林窟 

聊天时,吴师傅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主意。原来不想去冰川的,但一听说能上到冰川海拔4700米高处时,就一定要去看看了。事后证明这一决定的英明伟大,冰川之行成了我们这次旅途的最高潮。

那天,我们先去了榆林窟。从敦煌到榆林窟的车程有2个小时左右。

榆林窟的门票是¥30/人,参观5个指定的洞窟。另外可花¥400/人再看3个特窟。

以前我脑子里总觉得莫高窟榆林窟的大量洞窟是天然的,而且是迷宫式的洞窟套洞窟和洞窟连洞窟,古人在洞窟壁上画上了一些艺术价值极高的佳画。

看过后才知洞窟都是古人开凿的,目的是供养参拜佛神。每个洞窟都是独立的,大小不一,由不同的供养人出资开凿绘制。而且洞壁四周及洞顶上都画满了壁画,没留一块空白。洞顶上的壁画大多是装饰性的图案,四周大多是佛教人物及情景故事。大多数洞窟里的佛像是木骨泥塑彩绘的,少数大窟里的则是石胎泥塑彩绘。

我自己不懂艺术,只会看像不像,漂不漂亮,看不出那些壁画的艺术价值。问女儿,她说不应该用现代或西方的纯艺术眼光来看这些壁画,它们的价值在于其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她不了解无法评说。

榆林窟一共有42个洞窟,都开凿在荒凉的榆林河(也名踏实河)峡谷东西两岸直立的峭壁上,其中很多是瓜州节度使曹氏家族供养的。大部分泥塑佛像都已损坏,壁画也已退色,残缺不全。有些洞窟的壁画有2层甚至3层,后代的古人重新画在前代的壁画上。印象最深的是一幅高僧鸠摩罗什(西元344—413年)与另一高僧的辩经图,故事性强,画面生动有趣。

洞窟里的壁画前设有玻璃护拦,防止触摸壁画。导游姑娘年轻漂亮,气质优雅,知识丰富,但态度有点冷谈傲慢。每人发一副耳机收听导游的解说,避免了通常的高音喇叭喧哗。

那天去榆林窟的人不多。我们到时,空空的停车场里就只有1辆高档旅游车,旅游车的阴影里坐着一位日本老人。敦煌地区刚发过一场大洪水,冲坏了通往峡谷低处的道路,得走阶梯下去。估计老人是走不了阶梯,所以就留在上面等待。

我们和一组中年人(5~6)一起参观,没见其他日本人,估计是参观特窟去了。奇怪的是,这组中年人中的一位女士老在说日本人的坏话,还说应该禁止日本人来参观,他们会把有价值的东西偷走等等。

很快就参观完了5个洞窟,孩子们觉得够了,不想加看特窟。临走前去上厕所,发现架在河床上的悬空厕所让洪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我们庆幸有干净厕所,同时也思量着粪便的去向。方便后用瓶装水洗了洗手。

出来后回到停车场,日本老人还坐在那里,但不见吴师傅。我们和日本老人打了打招呼,正想着吴师傅去哪了,看见他从旅游车上下来,原来抽空上车休息去了。

我们拿出带来的食物,坐在停车场边吃了一顿野餐。聊起日本人,吴师傅说有一次他们接待一个日本旅游团,团里的26个日本男人同时都要小姐,让他们措手不及。

 

(16)敦煌: 透明柯冰川

吃完简单午餐后,我们动身去冰川。

开车前,吴师傅转身对我说:“湘姐,有件事最好先给你说说。”

“什么事?说吧。”

“你看啊,原先我们的这个包车计划里没有去冰川这项,现在加上了去冰川,得加些钱。”

我楞了一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问:“加多少?”

“加¥400,一共¥1600。”

“行。”

从榆林窟到冰川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

经过瓜州时,很想尝尝久闻大名的瓜州水果。可惜最有名的瓜州蜜瓜还没成熟,我下车买了1个瓜州甜瓜(¥50)。甜瓜不大,皮白且薄,很甜,不错。后来醒悟甜瓜买得太贵了,当时急着赶路,忘记了砍价。

路上还经过了一个移民乡广至,移民来自甘肃的贫困山区,政府修建好了住房和其他基本设施。移民搬过来后,很多不习惯开荒种地,头一两年有60%的移民跑回山区过老日子去了。留下的人辛勤劳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大多数跑回山区的移民又陆陆续续地搬了回来。

一路上看见多处公路被洪水冲断,断开的口子又大又深,就像灾难片里的恐怖场景。好在每处断口都修有临时便道,保证了通车。

车到冰川收票处时,意外发现没人上班卖票(¥160/人,¥300/车),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其他人影和车辆。也许是路况太差,少有游客过来,所以懒得收门票了?这下可省了不少钱。我们光顾着高兴,谁也没有多想别的。

“透明梦柯”是蒙古语“高大宽广的雪山”的音译,跟透明无关,跟梦柯也无关,当地人称之为大雪山。大雪山是祁连山北端最高的山体,有多达203条冰川。透明梦柯冰川是大雪山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储冰量2.63立方公里,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这么巨大的一个冰川,直到1959年才被中国科学院的冰川专家们发现而为世人所知。

车到大雪山脚下时,吴师傅关了空调,打开车窗。外面的空气清新凉爽,令人精神振作。越往上开,气温越低,后来不得不关窗,加衣。再后来,开始下雨了,路也变成了沙石路,越来越不好走。然而,险峻嶙峋的雪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白,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越来越美。我们不停地照相,应接不暇。

大雪山上有一条盘旋其中的宽阔的干枯河道,老虎滩。远远看去,河道里青光连连,像是铺满了光滑平整的青石板,非常壮观。老虎滩上建有3座桥,过完这3座桥后就快到冰川了。

车到海拔4000多米高时,我感觉有点胸闷和头胀,出现了高原反应。孩子们叫我别急,注意喝水。大约10分钟后,胸闷和头胀慢慢减退了。接着儿子也感受到了高原反应,最后女儿也感受到了。好在都是轻微的,很快就适应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雨水变成了冰雹,绿豆大小的冰雹快速地敲打着车窗。这天气变化得真快啊。

公路上的坑坑洼洼多了起来,大的直径有2尺,另外还有不少很陡的上下坡。吴师傅开的是一辆北京现代轿车,却在风雨中走着越野山路,车子底盘被刮得噼里啪啦的乱响。这高高的大雪山中,天气寒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毫无人烟,连手机信号都没了。加上我们车上的食物和水都非常有限,万一出事怎么办?

我不禁担心起来,说:“吴师傅,这路已经很危险了,你的车要吃不消的,我们还是别去了,回头算了。”

“湘姐,这样的路况我走得多了。我是有准备的,昨晚还检修过车子。没事,放心。” 吴师傅精神抖擞,信心满怀。

开过老虎滩一桥和二桥,来到老虎滩三桥。桥前30米左右处的路面上横堆着1米多高的沙石路障,左边的临时便道是一条狭长高陡的泥泞上坡。吴师傅冲了3次都没能冲上去,我们下车准备推推看。

这时,正巧对面来了一辆中小型卡车,从卡车上下来一名年轻的修路工。吴师傅问小伙子翻过这道坡后,后面去冰川的路能走通麽。回答说没问题,他刚从那边过来。吴师傅下车请小伙子帮我们开车冲坡,冲了2次终于冲上去了。分手时,小伙子主动借给我们一把铁锹备用。

往前没开多久,遇到了一段山洪。水深1尺多,宽7~8米,水流很急。

“这恐怕过不去,车会漂走的。” 我说。

“嗯。” 吴师傅表示同意,接着左右张望,看有没有别的路。

“看来没办法了,我们回去吧。再说努力过了,上到这么高的地方也值了。” 我又打起退堂鼓。

吴师傅终于掉转车头往回开,回到三桥路障处停了下来,说他下去看看就下车跑了。

我们跟着下了车,看着吴师傅越过路障跑到桥那头,冲着桥下的一个帐篷大声叫喊。帐篷里出来了两个人,吴师傅又跑下去和他们交谈。两孩子也向那边走去,我就留在了车旁。

过了一会儿,吴师傅跑了回来,高兴地说修路工同意我们自己扒开路障开车过去。他边说边拿出铁锹,气喘嘘嘘地快速铲起沙石来。

“吴师傅,让我来干一会儿吧。你先休息休息。”

“你哪行呢?湘姐。”

“我行的,在家每天都举重锻炼。有点力气的。”

“好吧,你试试。悠着点啊,这里估计有海拔4500以上。”

扒开一个口子后,吴师傅说:“湘姐,你等在这里,我开过去试试。”

这时,两孩子也结束了和修路工的聊天,走了回来。看着开过去的车,他们俩嘀咕着:“不知道他能不能开过去?不知道他能不能开过去?” 我不明白他们在担心什么,但也没警惕起来。

“哦,天啦,他开过去了!” 孩子们欢呼起来。

我还是不明白,直到我们走到桥那头,看见桥头有一个断口,5~6米宽,6~7米深。断口上搭了两块长钢板,钢板宽约1尺半,人走上去还上下弹动。吴师傅的车就是从这两块钢板上开过去的。

吓人,太吓人了!这要掉下去绝对是车毁人亡。

我胆战心惊地迈着微微发软的双腿,慢慢走过弹性的钢板。

“吴师傅,你的胆子也太大了。怎么就敢那样开过来?” 我叫了起来,不可置信。

“其实没看上去的那么危险。只要镇定,看准后就踩油门匀速地开,不能犹豫和哆嗦。嘿嘿。” 吴师傅乐呵呵地说。

心情刚刚平静下来,前面又遇到一大段冲坏的路,我们随着便道开进了干枯的老虎滩河道。远看那么平坦的河道,实际上大小卵石密布,沟壑纵横,没有明显的车道,非常难走。我们大家一起帮着吴师傅找路,清理大小石头,缓慢地磕磕碰碰地前进着。

最后终于穿过老虎滩河道,开上了沙石公路。路过了中国科学院的冰川观测研究站。眼看到了,却又卡在最后一个积满了冰雹颗粒的陡坡下,冲了几次都没冲上去。

吴师傅说:“你们下去走过去,20多分钟就能走到,我等在这里。一定要踏上冰川宣告:我-来-了-!”

我们穿好雨衣下车,吴师傅继续叮咛道:“冰川上滑,要注意安全。去年,有个日本登山者在这里出事冻死了。”

登上那个陡坡后,一片开阔,除了沙石就是冰雪,一根草木都没有。冰川就在旁边,隔着一条深沟。我们沿着沙石山坡往上爬,寻找可以跨过深沟踏上冰川的通道。

瞬间,大雪山上4700米高处,天空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狂风裹着冰雹吹打在我们身上,眼睛都难以睁开。

“还往前走吗?” “会遭雷击吗?” “太危险了!” 我们相互大声嚷嚷起来。

环顾四周,我们看见了观测站竖立在冰川上的长竿风标。这下吃了定心丸,继续往上爬。

儿子冲在最前面。

“我们真是疯了!跟雷暴玩!” 女儿边爬边叫道。

终于,儿子踏上了洁白的冰川。他爬上一块突出的冰台,摆着征服的姿势,大声宣告: “冰川,我-来-了-!我–来–了—”

“小-心—-” 我大叫。

“等一下,照-相—-。” 女儿叫着要给弟弟拍照。她从雨衣里拿出相机,折腾了一会儿,说:“欧帕斯,没电了。”

“什么?!!!” 我们气急了,但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天啦!最需要照相时,居然没电了。

“有办法,有办法。” 儿子说着掏出手机,自己给自己照了一张。

在儿子的激励下,我和女儿也踏上冰川,进入了洁白的世界。此时,雷电停了,风也弱了,只有冰雹不断。

高兴啊,太高兴了。我们在冰川上欢跳欢叫起来,“啊——” “啊———” “啊————-”

激动过后,低头一看,旁边就是20多米深的冰谷,万一滑下去就上不来了。我看得腿发软,再也不敢跳了。但两孩子又往冰川更高处爬,我求他们:“别爬了,太危险。”

“没关系的,老妈。”

“小心点,千万小心啊。”

最后,他们爬上了那个插着风标的冰川高台。

“耶——————————————————–”

 

往回走的路上,冰雹又渐渐地变成了雪花。隐约听见山中有呼喊声,这里没有别人,肯定是吴师傅。也许他在担心我们?“嘿–,吴-师-傅–,我-们–回-来-了—-。” 我也高声呼喊起来。

见着吴师傅后,问是不是他在喊我们,他说是。他看我们去了很久,天气又一直不好,担心涨大水,所以喊我们早点回去。

再一看,吴师傅将车开上了最后那个陡坡。他说:“我以前没开到过这个高度,所以今天非得试试不可。”

开车回到三桥断口处,钢板上已经盖上了2寸厚的积雪。我们下车,用铁锹和墩布清扫钢板。然后走过钢板,确定车的轮胎对准钢板,指挥吴师傅开了过来。真是惊心动魄啊!

下山时,正值夕阳西下,彩霞天空,大雪山变得十分平静柔美。尤其是山底那绿盈盈的大草原和点缀其中的白绒绒的羊群,显得特别的柔和特别的美丽。

谢谢吴师傅!谢谢吴师傅!

PS:

  1. 大雪山上没有厕所。常规做法是: 用车做屏障,然后男左女右方便。
  2. 上山时,盖着水瓶都鼓胀了起来。而下山时,又偏缩得厉害。

 

(17) 敦煌: 莫高窟 敦煌历史博览园 驴肉黄面

这是我们在敦煌的最后一天了。

早上起来后,看孩子们睡得香,就打电话跟吴师傅改时间,改8点出发去莫高窟为10点。吴师傅问,要不要他开车带我一个人在敦煌市里逛逛,我说不用了,就想自己在旅馆周围转转。

我独自出门吃早餐。

敦煌市区内没什么高楼,街道干净,店铺整洁,是座温馨的小城。

旅馆附近有一家通宵营业的小超市,阳光超市。超市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值夜班,妻子值白班。夫妻两都相貌清秀,态度亲切和气。我在他们店里买了一小瓶红星二锅头(¥2/瓶)和几瓶康师傅茶(¥5/瓶)。

几家小型早餐店看起来都不错,干净卫生,食物诱人。还有喜欢的台湾永和豆浆店,店面高大漂亮。看着都想吃,可惜吃不过来。

李老二的羊肉粉汤(¥10,加馍¥1)相当好吃,一大碗,吃得饱饱的。一口香的大肉小笼包(¥5/笼,10个)也很好,我买了3笼带回旅馆给孩子们做早餐。

去莫高窟前,吴师傅建议我们将行李放在他妻子的麻辣烫店里(没想到这还引出了一个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故事,先按下不表。)吴太太是个实在人,她拿出乡下亲戚送的五月黄杏,一定要让我们尝尝。黄杏酸甜,正是儿子喜欢的味道。

莫高窟

莫高窟门票(¥160),参观10个指定洞窟。要有中国国籍才能享受学生票(¥80)及其他优惠票。参观形式和榆林窟的一样,只是游客多了很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在我看来,莫高窟和榆林窟类似,除了有更多的洞窟外,还多了一个藏经洞及里面发现的大量经文。可惜那些最有价值的经文都不在中国了,早就流传于世界各地。

莫高窟前的广场上陈列了很多捐款人的大幅照片和事迹,他们主要是香港人,日本人,台湾人,及美籍华人。

莫高窟的一些特窟需要预约批准才能参观,而且是要经过敦煌研究院(http://www.dha.ac.cn/index.htm)的院长樊锦诗的批准。樊锦诗原是北京人,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40余年,为保护和宣传莫高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了敦煌人的尊敬。吴师傅开口闭口都称她为敦煌的女儿。

敦煌历史博览园

参观完莫高窟后,还有很多空余时间。听说敦煌的历史博物馆不错,就请吴师傅带我们去了。

谁知到了后,发现大门是关闭的,没有任何其他游客。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心生疑虑。吴师傅进去叫了人出来卖门票(¥30/人)。

整个博物馆就我们一家游客。导游姑娘领着我们先参观了敦煌历史人物蜡像馆,然后进了一个光线昏暗的展厅,进去后才知道是性文化馆。当时感觉尴尬,里面大都是西方和印度的绘画和雕塑复制品,只有一件莫高窟里的双修雕塑复制品。没什么意思,我们很快就出来了。诧异怎么会有这样的博物馆,那么多复制品。

回来后上网查询,发现我们去的不是敦煌博物馆,而是敦煌历史博览园。唉!

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所谓“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临走前一定要去吃吃。

我们来到驴肉黄面馆,没想到竟有3家。这3家一字并排,门面装潢几乎一模一样,门外均有2位年轻姑娘招呼客人。6位姑娘齐声邀请我们,进哪一家呢?吴师傅说三家都差不多,最后我们进了中间那家。

我们一人要了一碗黄面(¥?),再要了一大盘酱驴肉。服务小姐极力推荐我们再来一盘驴皮,一盘驴蹄筋,和一盘驴板肠,每样都不便宜(¥60~70?)。想起咬不动的羊筋和羊皮,我们直摇头。后来吴师傅建议将驴皮驴蹄筋及驴板肠拼成一大盘,这样就可以全试试了。行,就这么办了。

黄面带较重的碱味,上面盖了一层用香菇、猪肉、水豆腐做成的香菇臊子。驴皮脆脆的,好吃。酱驴肉味道也不错,像牛肉,但更细腻。驴蹄筋味道一般,驴板肠看起来就不想吃。没想到儿子却样样都吃得香,也算值了。

吃完后,告别敦煌,驱车前往柳园火车站。

 

(18) 柳园火车站

从敦煌去柳园火车站通常是1小时左右的车程,那天路况不好,我们走了近2个小时。

这个车站保持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风貌,工作人员特别认真尽职,安全检查严格,不流于形式。

诺大的候车厅里,几乎坐满了民工,但无一人抽烟,地上也没有一点垃圾。候车厅的角落里,立着一个特大号的钢制开水桶,冲茶泡面都很方便。

厕所还是长沟冲水间隔蹲式,但很干净,无异味。

好一个朴实的地方,让人印象深刻。

 

(19) 乌鲁木齐

我们乘坐的是1043次火车(¥122,硬卧下),晚上8点多开车,第二天早上7点多到乌鲁木齐。火车票晚买了几天,没买到软卧。

上火车后,发现我的铺位在孩子们的隔壁,孩子们对面的下铺坐着一位小伙子和一位大妈。我先问大妈,能不能跟她换铺位,但她没吭声。我又问小伙子,他笑眯眯地说他的是中铺。正疑惑着,大妈说她的是上铺,这下铺没人。于是我们说好,晚上我睡这个铺位,大妈睡我的铺位。

小伙子是内地人,在乌鲁木齐工作,已经4年了。大妈是去看儿子的。隔壁是几位女教师,刚从敦煌旅游回来。

忽然闻到车厢里有烟味,问列车员可不可以开窗。列车员一口否定,“哪有烟味?没人抽烟。开什么窗,开窗都是风沙。” 我只得作罢。不过后来再也没出现过烟味了。

我看闲着无聊,拿出2副扑克牌,邀请小伙子和大妈和我们一起玩,但大妈说不会玩。于是儿子和小伙子一边,女儿和我一边玩起升级来,大妈观战。小伙子教了我们一个新玩法,那就是等庄家放好底牌后再反主牌,反主的人可以将庄家的底牌全换掉。这样一来,戏剧性就更大了。我们一直玩到熄灯。

车上还是老规矩,凭车票换车牌。半夜查票,要我和大妈各自睡回自己的铺位。早上醒来,看见大妈还是睡在下铺,问她什么时候下来的,大妈说:“我就没上去过。” 呵呵,厉害。

列车提前到了乌鲁木齐。

小伙子带我们乘坐1号轨道车(¥1),直接到我们预定的旅馆对面下车。

从小就听说新疆是个好地方,一路上我都睁大眼睛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街道和建筑和内地的差不多,只是很多商店的汉语招牌上有小写的维语。轨道车里也是用汉语报完站名后,再用维语报一次。维语特别好听,委婉流畅。绝大部分当地人都看上去像汉族人,很难看见维族样子的。

车到一个广场时,看见中心花坛上有一个巨大的锤子镰刀党旗,党旗下是大写的标语“践行新疆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我们住的旅馆(5星,双人房间加床 ¥1068)很新很大很气派。办入住手续时发生了问题,他们找不到我的订单。我问他们是否还有空房,有,但房价是¥2000多。于是我给携程打电话,问他们是怎么回事,我定的房间为什么没有了?携程查下来,发现是我定错日期了,定的是3天前我订房的那天日期,被自动取消了。原来是我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问携程有什么办法弥补。携程让我把电话给旅馆工作人员,他们协商下来的结果是按携程原价重新给我一间房,而且让我马上提前入住。太好了,谢谢携程。

上午就在旅馆休息,孩子们高兴终于睡上好床了(他们不习惯中国的硬床)。

下午,我们打车(¥15单程)去了新疆博物馆。司机是八十年代从内地去的,他说最近两年,私家车成倍增加,所以交通特别拥挤,尤其是去博物馆那边。

新疆博物馆(免费)真是一个好地方,出土文物很多,尤其是其古尸馆,有楼兰美女(3800年前的女干尸),哈密贵妇,且末汉子,东汉情侣,唐代高昌王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非常值得一游。那天,我们还碰见一个美国中学生旅游团,4~5个日本和韩国的旅游团。

旁晚6点左右,我们打车(¥30单程)去著名的二道桥大巴扎。司机是一个胖小伙,他说现在交通拥挤,得走环线。我说没关系,正好可以看看周边。

二道桥充满异国情调,到处都是身穿民族服装的维族人,也有不少内地游客。

大巴扎里有很多商店,其中不少是周边国家来的外国人开的。卖纱巾,羊皮,刀具,地毯的特别多。女儿看上了一条白羊皮,开价¥400,她自己还价,¥250成交。

买完东西出来,看见大巴扎前的街边停着一辆黑色防暴车,车边有手持武器身穿黑色制服的防暴警察。警察们一动都不动的严密注视着过往人群,这让我想起来之前,所有的人都跟我们说天黑前一定要离开。

街边有一维族大叔在做冰激凌卖,一个旋转的大桶加一根长木棒就搅出了黄灿灿冰激凌,非常好玩。我们一人吃了一杯(¥5大杯,¥3小杯),味道不错。

吃完冰激凌后,我们就打车回旅馆。司机是回族人,爷爷辈就来新疆定居了。在他眼里,新疆是中国最好的地方,去内地旅游过,但不喜欢。他说女儿的羊皮买贵了,¥150还差不多。

第二天上午,我们打车去机场。司机是一帅小伙子,上车就聊天。聊到一个红灯时,我注意到没打表。

“嘿,没打表啊。” 司机闻言没说话。

“这可不对,我们事先没说不打表的。我们下车。” 我接着说。

“你说应该多少?” 司机终于开口了。

“我哪知道?”

“¥40。”

“¥40肯定太贵。”

“¥30。”

“还是太贵。出来前,我问过旅馆的人,应该不超过¥20。” 我这时想起前一天问过的。

“那就¥20。” 我点头同意。

红灯变绿了,拐一个弯就到了机场。我们付钱下车,相安无事。

就这样结束了西行,南飞回家。

 

评论1  评论2  评论3  评论4  评论5  评论6  评论7  评论8 

评论9  评论10  评论11  评论12  评论13  评论14

评论15  评论16  评论17  评论18  评论19  评论20

 

Jan 10

四五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和倌带着儿子去了一趟台北。台北人及台北食物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儿子当时还说长大后要去台北读大学。

为了体验台北生活, 我们特意选择了一家位于居民区的三星旅馆。该旅馆的设施和管理都不错,还免费提供面包车接送旅客观光购物等,每天一个来回,提前一天预约就行,方便得很。

由于时差的关系,我们第二天一早就起床了。

走出旅馆,最令人注目的是停靠在街边的一排排摩托车。那天早上空气污染厉害,儿子走了几步就叫难受,我们只得将他送回旅馆再逛。

街道干净安全,所有的店铺都还没开门,我们一路都是看店铺招牌。记得有"三温暖"和"割包"什么的,哈哈。

后来的出行大多是乘坐旅馆提供的面包车。其中一位司机是大陆去的老兵,从来没回过大陆,以为大陆还是三四十年前的样子。另一位司机是年轻人,去过上海,还有亲戚在上海做生意,对上海非常赞赏。

在台北碰上了一位让我感动的出租车司机。他是一位中年微胖男人,言语和气,思想开放,我们聊了一路海峡两岸的相同和差别。他看儿子注意上了挂在车上的一个小玩具,就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个送给儿子,还问儿子有没有女朋友,有的话,再送一个。下车时,我们零钱不够,多给了车费,但他坚决不收,退还了我们,宁愿少收车费。此事让我们感叹了好一阵。

台北最值得看的是故宫博物馆,文物多得放不下,需要轮流拿出来展览,比北京故宫博物馆强太多了。但奇怪的是,最有名的却似乎是玉白菜和红烧肉,博物馆的商店里摆满了这两样的各种纪念品,我也不免俗的买了两样。

我们逛了一次著名的士林夜市小吃街,只见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那天不该吃完晚饭去的,没想到留胃口吃小吃,居然没品尝任何小吃,后悔呀。

台北的芒果很大很好吃,但那年的荔枝却不够好吃。为了吃上好荔枝,我们还特意找到一家农贸市场买新鲜荔枝,结果还是不理想,令人失望。

在台北第一次吃上永庆豆浆,永庆的糯米饭团比上海的还要好吃多了,主要是里面的料好,有一种咸鱼特别好吃,忘记叫什么了。

发现台北的饭店喜欢做中西合并的菜式,比较独特。印象最深的是在基隆吃的龙虾,一大盘清煮龙虾和笋块,佐以白色美奶滋(Mayonnaise),好吃极了,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龙虾。

去基隆的路上,沿途看见海浪翻滚。司机说,常有人钓鱼时被海浪卷走。

去淡水的那天下暴雨,坐火车到了淡水没出站又原路返回。

我们拜访了几位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回台湾的博士同学们都进了学术界,或在大学里教书,或在中央研究院做研究。尽管也很难买得起房子,但他们不浮不躁,就住学校提供的住宿,平静安逸。

同学领我们参观中央研究院。在那里吃了一顿午饭。菜式很多, 有炒菜,烧考等等。还有一大桶饭和一大锅汤,每人自己勺饭舀汤。用的是钢筷子,即重又滑。办公楼的休息室很宽敞,还提供茶,咖啡,点心等等。

在台北呆了几天,却自始自终都没看见传说中的槟榔西施,连卖槟榔的都少见。我小时候喜欢吃干槟榔,希望能在台北吃上新鲜槟榔。快离开时,倌特意陪我出去找槟榔。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摊,摊主却认定我们吃不了新鲜槟榔,不愿意卖给我们。我坚持要买,他最后让步让我尝试一块新鲜槟榔,果然不出他所料,哈哈。

台北真值得再去。

评论

Jan 27

我们几家好朋友相约一起乘游轮(Cruise)度假,计划了几年都凑不到一起,今年终于找到了大家都满意的时间和地点,于八月初乘金公主(Golden Princess)游轮游览阿拉斯加(Alaska)。我们的运气好极了,遇上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和三文鱼回游的旺季,玩得非常开心。

这篇游记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游轮路线游轮上的吃喝玩乐沿途风光

1)游轮路线

阿拉斯加的游轮有很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单程,游轮去飞机回或飞机去游轮回,这样可以沿着内通道(Inside Passage)到达阿拉斯加南部(Southcentral)。另一类是双程,游轮去游轮回,走一大半左右的内通道就折回原地。我们乘游轮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只要解决了玩牌聊天健身的后顾之忧,游山玩水倒是次要的,所以选择了简单舒适的双程。由西雅图(Seattle)出发,7天7晚,经过朱诺(Juneau),斯盖哥威(Skagway),冰川湾(Glacier Bay),凯彻卡恩(ketchikan),维多利亚(Victoria),最后回到西雅图。

我们几家都有正在读大学的孩子,孩子们都在美国各地做暑期工,所有的人分别从各地提前一天飞往西雅图。今年美国国内航班误点的似乎特别多,居然有不同航空公司的四个航班严重晚点了,幸运的是大家都在当天半夜前赶到了。其中最悬的是我们家女儿,倌给她买机票时犯糊涂没有确认,女儿到机场登记(Check In)时才发现没机票,打电话给我们,此时离登机只有15分钟了,我们正在西雅图前往旅馆的出租车上,慌忙给航空公司打电话补救,但一切都太晚了。到旅馆后马上上网重新给女儿买机票,终于买到了另一航班的机票。差一点儿就误了好事,让大家扫兴。

2)游轮的吃喝玩乐

金公主是一艘比较大的游轮,能装下两千左右的乘客,船上有近两千的工作人员。除前两天外,其他每天都是白天靠岸游玩,晚上行船赶路。船行驶得非常平稳,没有任何晕船的感觉,晚上躺在船上都几乎感觉不到船的运动。

船上有多个装修华丽的商店和酒吧,随处可见乐队及特技表演。乘客们也都和颜悦色,互相友好地招呼,分享喜悦心情。真是一个莺歌燕舞的祥和世界。

抽奖

第一天下午四点起航,我们中午就上了船。上船的当天下午有抽奖活动,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家参观船上的各种服务项目,奖金高达$1,000。我想,我们这一群有二十多人,中奖的总概率应该不低,加上反正迟早要去参观各种服务设施,还不如就在指定的时间完成,说不定我们中有人得大奖,岂不妙斋?于是吆喝着所有人参加。

开奖现场设在船顶的露天广场上,几个年轻人带着乘客们随着热情奔放的音乐跳舞。他们很会鼓动,男女老少全跟着跳了起来。天下起了毛毛雨,但丝毫没影响到大家的情绪,依然跳呀唱呀笑呀,现场气氛相当热烈。

开奖时才发现原来奖品是各种各样的服务项目和礼品,不是现金。不管怎样,有奖品还是值得高兴的。开始我们满怀希望,但发了30~40个奖品,还没我们中的任何人中奖,不免有些失望起来。最后一个最大的奖品了,价值$500的原创水彩美女画,获奖人是我们刚搬了新家的朋友。哇,多好的彩头,多好的运气。当天晚餐时,获奖的朋友请大家喝酒庆贺。

手机和互连网

船上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手机信号。有个收费网吧,但也常常连不上互连网。

吃喝

一上船就有免费的吃喝,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上船后,每人发了一张卡,这张卡即是身份证又是房门钥匙还是信用卡,要随身携带。船上的吃喝大部分免费,但酒,某些饮料,某些食品,及某些餐馆要另外付费,孩子们很快就搞清楚了,但我始终记不住。

饭菜的质量相当于中偏高档饭店的水平,每顿都能找到至少一样特别喜欢的,尤其是甜点出色,花样品种很多,几乎都很好吃。每天都有一款中式汤或粥,做得相当地道。我们基本上是早午餐各自在自助餐厅就餐,晚餐一起去正规餐厅就餐。

正规餐厅又分两种,定时的和不定时的。我们这么一大群人很难定时定点的去吃晚饭,于是选择了不定时就餐。没想到还是有麻烦,要么就餐前临时排队,有时要排大半个小时;要么当天预定,但时间人数总是算不准,非常尴尬。

船上有很多品酒活动,不贵,大约$10左右一人。我和倌登记了一个,后来改变主意换成全家做按摩及美容。

按摩

从头到脚的全身按摩加面部清洁美容,原价$210每人90分钟,那天降价成$140。我一直想做但没做过,儿子女儿也很想做,但倌根本不愿做。我软磨硬施,倌最后同意了,全家四人一起做。预约时间到了按摩厅看到年青漂亮的女按摩师们,猛然想起由她们按摩青春期的儿子妥当吗?

正和倌商量怎么办时,我们的四个女按摩师出来了。分给我的是二十出头的英国美女,分给女儿的是三十左右的美国美女,分给倌的是三十左右的南美美女,而分给儿子的是四十左右的菲律宾妈妈级美女,嗯,还蛮妥当的。

按摩室是单间,有一扇能看见大海的窗子,但外面看不见里面,室内飘逸着轻轻的音乐声和淡淡的香味,按摩师的手法很老到,非常舒适放松。完后,我们四人都很满意,尤其是倌,满面的春风久久没有消失。

拍卖

由于好奇,我和倌在船上观摩了一次美术品拍卖。拍卖师先花半小时宣传画家画品,每件都是稀世珍宝,在外面买要贵得多,然后报出的起价都是几万几十万美元,总共就五六个观众,没一人回应。但他毫不气馁,一批又一批的宣传。我们看了四批后就离开了。

赌博

船上还有一个大型赌场,其中一种推钱机特别迷惑人。丢$.25的硬币进去,掉在一个平板上,一个推手不停地向前推硬币,眼看一大堆硬币就要被推下去了。我和倌研究这个机器时,另外一对老年夫妻来了,他们和我们一样觉得再放几个硬币下去就能赢很多钱了。

我叫倌赶紧去换硬币,老头身上有很多硬币,我让老太太先玩。我们满怀希望,但每次都只差那么一点点,有几次好不容易掉钱了,却不是想象的一大堆,而是几个而已。

老太太很快就丢完了他们的十几美元硬币,和我一起等倌换来硬币。倌来后,我又开始丢,不相信这十美元再丢下去会没用,结果是输得光光,最后总算明白了道理,没有再继续了。

健身

船上的健身房总是满满的,孩子们有耐心在那里等待位置,但我就转而用船上的室外跑道。不过,蒸气室,桑那室及热水池很多,不用排队。浴袍巾随用随拿,非常方便。每次锻炼完后,依次过一遍热水浴蒸气桑那,舒服极了。

舞台表演

船上的舞台表演很多,音乐,歌舞,单人秀,杂耍,魔术等等,应有尽有,全部免费。所有的表演,只要提前5~10分钟去,就能坐在前面的好位置上。我们只观看了其中几场。

看了一场单人秀,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觉得真不错,有些笑话令人捧腹。但孩子们说那些都是网上的笑话,没有原创。

看了一场魔术,坐在第二排看的,从来没这么近的看过魔术。小魔术都有,非常有趣。最后一个变人的魔术让我们怎么也猜不出是如何变的,结果我们又去看了第二场,发现居然是一个特别低级的手法。

最好玩的是那场喜剧杂耍,由于坐在前面,我们中的一个朋友被选中上台互。朋友平时是一个很成稳的人,配合表演得太好玩了,乐得我们前仰后翻捶胸跺脚,现在想起来都要笑出声来。

打牌

船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知识讲座,才艺学习,数不胜数。我们大都没参加,大部分空余时间都用来打牌了,这才是我们参加这次游轮的主要目的。

我们这几家朋友有一个共同爱好,打牌。所以每晚八九点后,我们就聚集在顶楼餐馆里打牌,家长们一大桌,孩子们一大桌。无论我们玩得多晚,都有服务生送吃送喝,打扫卫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非常惬意。整个餐厅常常只有我们这一伙人在那里玩牌,偶尔有另外一两家人也在那玩POKER。

我们主要是玩升级,女士一边男士一边。女士们玩得随意,男士们志在取胜。玩牌时,男女斗智斗勇,妙语连珠。最后,一位男士总结说:“虽说女士们是很好的输家,但是非常糟糕的赢家。”

“怎么说?” 女士们问。

“因为你们一赢就笑得不可开交,天翻地复的,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那么换言之,男士们是很好的赢家但是非常糟糕的输家。”

哈哈哈,女士们又大笑起来。

3)沿途风光

我们这次度假的主要目的是休闲,所以每个停靠点都尽量少安排活动,一般是一个点只安排一个上岸活动,最多两个。出门前,大家都积极上网查找最值得参加的活动,然后开会讨论敲定最后活动安排。只有一项活动(斯盖哥威的火车观光)需要事先预定,其他的活动都可以随到随定。

朱诺(Juneau)

朱诺是我们的第一个停靠点,大家都很高兴终于能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游轮中午到达,晚上10点离开,时间充裕。

朱诺的游玩项目是所有停靠点中最多的。感兴趣的有直升飞机开到冰川上去行走,但比较贵,每人$252,甚至连孩子们都说不划算,于是放弃了。还有皮划艇(Kayaking),3个半小时,每人$97,孩子们对此非常有兴趣,于是我打电话预定,但当对方知道我们不是阿拉斯加人后就劝我别定了,“太冷,你们不会喜欢的。” 他斩钉截铁地说。大家商量后,决定放弃。

最后就只剩下游览门登霍尔冰川(Mendenhall Glacier)了。下船后,一路上有很多旅游公司在接客,我们遵照前一个月去过的朋友的叮咛,一直往前走,走到最前面的一个亭子,买了一张团体票,$20一人,大巴士,司机兼做导游。

现在回想起来,对朱诺这个城市没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记得没有高楼大厦,还注意到很多住宅显得太简陋,似乎不能抵御阿拉斯加的寒冷。导游说,别看这些住宅不起眼,但由于阿拉斯加新的土地政策,最近十年房价飞涨,小的也要20来万,中等的要40~50万。

门登霍尔冰川在明媚阳光下发出由浅到深的纯净蓝光,像巨大的蓝宝石,旁边悬挂着飞腾的瀑布,比图片上的还要美多了,非常值得一游。

冰川旁边有一个小型冰川博物馆,介绍冰川的形成和历史。还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三文鱼。据说河边有熊,但我们没看到。

斯盖哥威(Skagway)

斯盖哥威是一座只有一条商业街的小城。游轮早上6点到达,晚上8点离开。主要旅游项目是火车观光,考虑到火车原路来回显得太单调,我们在一个当地人经营的旅游公司预定了一个火车去巴士回(White Pass Summit Bus & Rail Excursion)的观光项目。我们要了一辆专车,中午12点出发,来回三个半小时。大人每人$116,孩子(12岁以下)每人$72。

上午孩子们都还在睡觉,我们几个大人上街闲逛。这么小的城市,街上也开了多家颇具规模的珠宝店。我们进了一家礼品店,店里有很多年轻的售货员,和其中的一个聊天才知道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是从美国各州来打工的大学生。看见一种小瓶,里面有一堆漂浮在液体中的金片,只要$10一个,上面还有阿拉斯加的标志,很特别,于是买了一个做纪念。结果让儿子女儿嘲笑了一顿,说什么傻瓜会买这种东西。

后来又参观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总共不到100平方米大小,陈列了一些当年当地淘金修铁路时(1897-1900)的照片和文物。其中有一个年轻漂亮的著名妓女(忘记她的名字了)的几张照片和报纸新闻,还有一帮臭名昭著的强盗(Soapy Smith)的照片和新闻。最戏剧性的是一个叫比利(Wiliam “Billy” Moore)的人的故事。比利早在十年前(1887)就预见这附近会发现金子,于是圈了(claimed)160英亩土地等待发财。居住在那偏僻荒凉的地方苦等了十年,终于等来了淘金的大批人马,但却没人理睬他的土地权,人们重新买卖他的土地。修铁路时,还强行拆掉了他的房子,最后一无所得。

下午的火车观光还不错。老式火车沿着老式铁轨叮叮咣咣的行驶,在重山峻岭中穿隧道过仙桥,洁白的河流与瀑布装饰着墨绿的山峦,沿途路过一段段凶险的98通道(Klondike Trail of ‘98)遗址,风光无限。尤其是到了加拿大的弗雷泽(Fraser)附近,一望无际的高山平地水洼,风景独特优美。

弗雷泽后,加拿大海关人员上火车检查护照后我们才下火车,然后坐巴士回去。巴士司机兼导游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开朗热情,细心体贴,幽默风趣,是个优秀导游。他也是读大学时去阿拉斯加打工,结果爱上了阿拉斯加,毕业后就搬到阿拉斯加工作和居住,现已结婚生女。一路上,他给我们讲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笑话,还停靠了几个风景点。我们都很满意他的服务,最后加倍给了小费。

但所有的孩子们却都不怎么欣赏火车观光,觉得不值,浪费时间。

冰川湾(Glacier Bay)

冰川湾是我们这次最主要的风景点,结果却有些失望。大名鼎鼎冰川远没有图片上的雄伟壮观,可能是由于游轮本身太高大,而且离得太远。不过,从冰川湾往回开的一路上有山有水,风景真是美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凯彻卡恩(ketchikan)

游轮早上7点到达,中午12点半离开。孩子们都宁愿睡觉也不愿下船,大人们三三两两的结伴逛街。倌最想做的是直奔市图书馆上网,图书馆只有两台计算机可供上网,每人每次只能用半小时,倌想查看股市,买卖股票,时间不够用。后来打听到图书馆对面的商店里也能付费上网,于是他就去了那里,卖了一些股票,赚了一笔钱。

陪他上完网后,我们一起去找三文鱼梯(Salmon Ladders)看三文鱼回游。三文鱼有很多种类,大多数种类都有一个特殊的生命过程,那就是出生在海拔高的淡水河里,长大一些后迁移去咸水海洋生活,性成熟后又回游到自己出生的淡水河产卵,产完卵后就终结生命。三文鱼是靠什么本事游回遥远的出生地的呢?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一种普遍的说法是靠嗅觉记忆(olfactory memory)。

我们在市旅游信息中心拿了一张地图,照着地图找到了三文鱼梯,先是看见飞流的河水,瀑布一样的哗哗而下,有十几尺高,十来尺宽。然后透过白色的水花看见一条条三文鱼前仆后继地往上跳,瀑布后的大石块错落有致,每三四尺高的地方会有些缝隙或洞穴,三文鱼得一级一级地逆水跳上去才能回到出生地。有的好不容易跳上凑巧落在石头缝里,转眼又被冲了下去。

我们在那里观察了半个多小时,硬是没看见一条成功的。倌说:“这怎么可能跳过去?绝对不可能的。” 我点头同意,并补充道:“真的难以想象,就算是有手有脚有脑的人,都无法跃过比自己身高高那么多倍的瀑布。” 然后我们顺着河流往上走,几百米远处就是产卵地,只见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三文鱼在那里筑窝产卵。眼前的景象真是壮观,倌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说:“这些三文鱼应该是水少些的时候游上来的,像今天那么多那么急的流水怎么可能?” 我们直感叹大自然的奇异和辉煌。这是我们这次阿拉斯加之游的最震撼最有意义的景观。

说话间,想起孩子们还在船上睡觉,一定要叫他们也来看看,否则太亏了,我们几个当妈妈的都纷纷回去叫自己的孩子。我一路小跑回到游轮上,女儿一听,拿起相机就走。但儿子却还是不愿下船,不管我怎么劝说都没用。最后不得不行贿,我说:“你下去看看吧,如果看完后还觉得不值,我就付你$20。下船后走十分钟就到了,来回二十分钟就挣$20。怎样?” 儿子终于被我说动,一起下船。他还抓拍到一个三文鱼跳跃在空中的镜头,非常高兴,不说不值了。

维多利亚(Victoria)

维多利亚是我们停靠的最后一站,下午7点到达,半夜11:45离开。由于到得太晚,天快黑了,我们没去游览著名的布查特花园(Butchart Garden)。虽说有夜游项目,但看的是灯光而不是花园,我们都没什么兴趣,大家决定就自由逛街。

我们坐出租车到了市中心,那里到处都是缤纷的鲜花和悠闲和睦的人群,真是一座美丽温馨的城市。逛了几家商店买了纪念品后,倌要找地方上网,我们其他三人都不感兴趣,于是分道扬镳。倌去星巴克(Starbucks)上网,我和孩子们则去了维多利亚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正巧那天是一个啤酒节。啤酒场旁边搭了一个舞台,一个当地的乐队在演奏。音乐吸引了儿子和女儿,他们俩都非常喜欢,于是我们坐了下来。乐队有2~3个中年男人,2~3个小伙子,5~6个年轻漂亮女人。她们轮流出来演唱,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风姿各异,一个比一个养眼,真是赏心悦目。

音乐会结束后,我们顺着码头往回走,碰上一个街头杂耍艺术家,他正在吆喝开场子。 他吆喝得特别,每次都以为他马上就要开始了,结果是又一遍吆喝,等了大约十多分钟,终于聚满了人。他的杂耍水平一般,但特能讲笑话搞滑稽,和观众和孩子们的互动节目让人捧腹大笑。当他看见我举起相机对他拍照时,居然撩起裤管露出白花花的大腿摆不同的姿势让我拍个够。结束时还大方地向观众要钱,说没人雇他在这里表演,但他喜欢街头表演,这是他唯一的职业,大家的小费是他唯一的收入。如果看得高兴的话,请酌情留下看戏钱。大家都很踊跃给钱。

看完杂耍后已是11点,离开船只有45分钟了。这时发现我们三人身上都没有加拿大钱,无法叫出租车,只能走回游轮了。我有些着急,怕误了开船。但儿子女儿都说绝对没问题,半小时一定能走到,我只需跟着他们走。

走着走着,路上变得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其他的行人。这人生地不熟的街道,要是突然窜出个坏人怎么办?我心里直犯嘀咕,脱下外衣拿在手上,以防万一。俩孩子说我是杞人忧天,还要带我抄小道插近路,被我坚决否定了。直到终于看见游轮时,心中的石头才落地。我们是那晚最后上船的三人,离开船只有10分钟了。

西雅图(Seattle)

游轮早上7点达到西雅图,乘客分期分批下船。我们的航班是10:45,担心赶不上,于是提前要求分在前两批下船。下船后,有很多出租车和巴士,出租车约$40~$50,巴士约$20一人。我们顺利地到达了机场,回到了家,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发表于新语丝【读书论坛】2010-11-14 ~ 2011-01-28

评论1  评论2  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