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蔟如是说

Recent News

Archives

存档:2月, 2007

2月 28, 2007 @ 12:00 am

When a Butterfly Flaps its Wings …

[一篇很久很久以前用英文写的科普文章.]

When a Butterfly Flaps its Wings …

—- An adventure into the world of Chaos,
Fractals, and Art

Prologue: Jurassic Park

—- A monologue with dinosaur-fan
boys.

In the far distance, a Tyrannosaurus
Rex roars and many Apatosaurs trumpet … Chaos reigns Isla Nublar
and Nature finally finds its way. Ian Malcolm has been right all
along: the Jurassic Park is a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which is
intrinsically unpredictable and unstable, and its safety is totally
at the mercy of a handful of computers. A little greediness by the
computer programmer Nedry (Nerdy?) has sent the whole park to its
doom. Now the mighty and efficient flesh-crunching machines are set
free, and in their eyes, their creators are but bunches of proteins
and nutrients …

Did everybody see Steven Spielberg’s mega-hit movie Jurassic
Park? You didn’t? Well, you should. Oh, you did? Good boy. Did you
like the dinosaurs? Good, Steven is awfully good at making those
huge monsters and giving people a few delightful scares, and he
always makes big bucks out of it.

Do you remember Ian Malcolm in the movie? No? Oh, it is that
rock-star-like guy with black shirt, black trousers, black socks,
black sneakers, black sun-glasses, black hairs … black
everything. Oh, not an African American, he’s white.

Remember him now? Good. What did he keep on murmuring about in
the helicopter when they were flying to Isla Nublar, the small
island off the coast of Costa Rica, where the Jurassic Park was
located? You remember? Good. “Chaos,” yes! “Nonlinear dynamics,”
yes!! “Strange attractors,” yes!!! “Butterfly Effect,” yes!!!! Good
memory, I wish I’d been that good. Don’t worry if you could not
understand any of those words. They aren’t supposed to be
understood anyway.

bruno.gif
Fig. 1. Jurassic Park.

Can anybody tell Malcolm’s intention when he held Ellie’s hand
and put a few drops of water on her wrist, a little bit after their
doomed Jurassic tour had started? Anybody? What did you say? He was
flirting with her?? You nasty little boy! Stop giggling, you
good-for-nothing bunch. He was trying to explain to her a complex
system’s 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 What’s a
complex system? Hmmmm … a girl is a complex system. Got it?!
Good, you’ll know as you get older.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Butterfly Effect? Oh no, not
Madam Butterfly. I know your parents brought you to the opera. This
butterfly is not Japanese. This time it happens to be made in
China. It goes like this: a butterfly flaps its wings in Beijing,
and the stock market on Wall Street flounders. Don’t think so? OK,
let me modify it: a butterfly flaps its missiles, oops, wings, in
Beijing, and the stock market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flounder.
OK? That’s more like it. You know, Nedry to Jurassic Park is like
the Butterfly to Taiwan and Hong Kong.



Iteration One: Chaos

nonlinea.jpg

Fig. 2. A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Cartoon
(c) 1988 by Jacques Boivin).

Who is Ian Malcolm then? Oh, he’s one of the
leading new-wave Chaos mathematicians who emerged from obscurity
and had quickly risen into stardom in the ’80s, riding the tide of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computer techniques. They, unlike
traditional mathematicians who despise any connection of their work
to the secular world, are openly interested in “how the real world
works.” Despite what the almighty and omnipotent Albert Einstein
said about mathematics, “As far as the laws of mathematics refer to
reality, they are not certain; and as far as they are certain, they
do not refer to reality.” These Ian Malcolms have managed to do
well. See, they are even portrayed in one of Hollywood’s big
movies, a treat few physicists, even the very Albert Einstein,
have. Maybe they are quite certain that their mathematics is
uncertain enough to be relevant to the real world.

These new-wave mathematicians work almost exclusively with
nonlinear equations, either just for the fun of it or using them as
toy models for real-world complex phenomena like the stock market,
the weather, and … the Jurassic Park. They also heavily use
computers — a practice REAL mathematicians frown on — and
computer graphics to generate dizzying and often intriguing
colorful pictures which some REAL artists don’t regard as art.

Yes, their mathematics may be uncertain; their usage and
sometimes reliance on computers may be frowned upon; the computer
images generated from their work may not regarded as art. But, they
introduced a new way to look at how the real world works and how
Mother Nature is organized and structured. They induced a paradigm
shift. From their work, the word “Chaos” has gained new meanings
and lost some of its mysteries.

chaos.jpg

Fig. 3. Create chaos from order using simple rules. (Cartoon
(c) 1988 by Jacques Boivin).

Before the new theories of Chaos were developed,
“chaos” had not been an auspicious word, and its ominousness was
deeply rooted in many religions and cultures. Even today, when
people speak this word, most of the time they mean disorder,
confusion, something incomprehensible, something indescribable,
something out of control, something bad, something that should be
avoided at any cost. Although Chaos is also referred as the state
of the world before Genesis, and that state may not be necessarily
bad, it is still for sure that nobody would ever want to live
there. “Chaos” had been used like the trash bin on a MacIntosh
computer — one can dispose into it anything that doesn’t fit in
with one’s frame of mind and thus cannot be explained; then a purge
takes care of it all.

Yet Chaos remains. You know it when you are caught by an
unforecast rain storm, on a country highway, in a pitch-black
night; you know it when the stock market dips suddenly and some
broke stock brokers jump over the edge of a skyscraper; you know it
when three years ago your skills were at the top of your profession
and now you find them to be out of date and that you are out of
job. How much human beings want to know the future and control
their own fate! What should one do?

Some people resort to the almighty God; some people go to see
crystal balls; some people hide their heads in the sand. But
scientists, as always, call upon their intelligence and scientific
methods. Scientists may oversimplify; they may just get a small
glimpse of a tremendous natural force; they may only approximate;
and along the path of search for truth and understanding, they may
fail, but at least they have tried. Had God really existed, he must
have favored scientists the most, since they bother him the least.
God put intelligence in every human being he created and he wants
people to use it by themselves when facing fate, so that he can
have more time to drink. What do you think can make God angrier
than interrupting his feast when he gave you the very intelligence
not to bother him?

Now let’s first think like a scientist and ask a few questions.
Is Chaos really orderless? Could there be a hidden order in Chaos
that regular methods fail to unveil? If we can not tell where a
system goes next, can we tell where it might go? Does Chaos have to
be in a complex system? Could it be that when we see only disorder
and unpredictability, we might be too localized and narrow-sighted,
so when we go up one or few levels higher, we might be able to see
order and the whole picture?

Chaos theory’s answers: No, Yes, Yes, No, Yes.

mist.gif

Fig. 4. Chaos — Orderly disorder.

Think about a hurricane. When you are aboard a ship amid a
hurricane, all you feel is Chaos, even disaster. That’s because you
are too much inside it. If you happen to be in a weather satellite
above the hurricane, then what you see from there is an orderly and
majestic swirl moving along a certain path. Different view points
sometimes do giv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Chaos theories treat real world complex systems as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 A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see Fig. 2) is a
system which evolves through time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and
which, when disturbed by external forces, doesn’t respond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degree of perturbation. In contrast, a
linear dynamic system responds to perturbation linearly or
proportionally. Take some real-life examples. A new car is a linear
dynamic system; when you depress the accelerator pedal harder, the
car runs faster; when you don’t depress the pedal, well, it stops.
A well-worn grandpa car, on the contrary, is a good old example of
a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when you depress the pedal gently, it
may jump like an excited horse; when you depress the pedal harder,
it may hardly move; sometimes when you do nothing or very little
things, it may tremble or simply disintegrate.

Chaos theorists use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model
the rules of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 Sometimes there can be just
one simple rule; sometimes there are many complex rules. Simple
rules do not automatically give rise to simple system behaviors
(see Fig. 4). What a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does is to follow the
same set of rule(s) over and over again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the last state and in
turn decides the next state, and so on. One of these spiral cycles
is called an iteration.

If one simply follows one iteration after another too closely,
he may get lost easily, just like being trapped in a hurricane. It
requires a leap into a global view to see the whole pictur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all the iterations. Chaos theorists don’t care
about one particular iteration and where it will lead to; they care
about the global picture — the phase portrait. Fig. 4 is an
example of phase portraits. In Fig. 4, if you plunge too much into
the details, you may be like a mountain traveler trapped in a
morning fog and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going.
Jump out and jump high; you will see an unspeakable order before
your eyes!



Iteration Two: Fractals

When wandering at the vegetable department of a supermarket, did
you ever pay attention to a fresh and clean cauliflower and get
intrigued by it? If not, take a look at Fig. 5 now, or simply buy a
fresh and clean cauliflower, then zoom in and out using your eyes
at its surface structure. Despite the elegant spiral arrangement of
the small buds, what more can you see? The whole cauliflower
consists of smaller cauliflowers, and the smaller cauliflowers in
turn consist of even smaller cauliflowers, so on and on …! If, as
you look closer, your size shrink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cauliflower buds you focus on, can you tell whether you are looking
at the whole cauliflower? A small bud of it? A smaller bud on a
small bud? … Most certainly you cannot, because you are looking
at a self-similar structure, a scaling-invariant object, … a
fractal.

For definition, a fractal object is self-similar in that
subsections of the object are similar in some sense to the whole
object. No matter how small a subdivision is taken, the subsequent
subsection contains no less detail than the whole.

cauli.jpg

Fig. 5. Cauliflower — a living
fractal.

Fractals are ubiquitous in nature. Look up, you can see the
forever changing shapes of fractal clouds. If you have rich
imagination beyond your eye sight, your mind will see the fractal
distribution of matter in the universe. Look around, you see
fractal trees, fractal mountains, fractal coast lines. Look inside
your body, you see the fractal architecture of arteries and veins,
fractal bronchi, fractal nerve system … all perfect examples of
Nature’s efficient and optimal use of space and materials. Look at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f a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a society;
the word “fractal” never fails to pop up.

“Fractal” is a powerful word, a powerful concept, an unifying
theme of a vast and diversified set of shapes, structures, and
organizations adopted by Nature.

mandel.gif

Fig. 4. Mandelbrot set — The Icon of
Fractals.

It is Benoit B. Mandelbrot, a mathematician at IBM, who first
put all the dangling and scattering pieces of fractals together in
the late ’70s and ’80s, coined the very word “fractal,” and founded
a new geometry — Fractal Geometry, the Geometry of Nature.
Rightfully, he has earned his position in the Hall of Scientific
Giants. The first fractal image from one of his toy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Mandelbrot Set, has become the icon of fractals (see
Fig. 4).

As a typical Western scientist, Mandelbrot didn’t stop at the
metaphysical level of simply formulating concepts, as many ancient
Oriental sages had often done. He had developed and revitalized
many rigorous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had heavily relied on
computers and computer graphical techniques. Because of the latter,
he broke ranks with conventional mathematicians, and was quite
often at odds with REAL mathematicians.

One mathematical method he employed is iter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haos theories and Fractal theories.
Mandelbrot views a fractal object as a set of points in a space,
and these points are connected and bonded by certain relations or
rules. If the rules are known and one wants to unveil the fractal
object, one can simply pick up a random point in the space, apply
those rules to it, and observe its trajectory. This is analogous to
discovering the phase portrait, or global picture, of a chaotic
system by repeating the same set of equations again and again. If
the rules indeed correspond to a fractal object, after many
iterations, the trajectory of the test point converges to a finite
object and the search is ended. If one needs a real life analog,
think about the digging of a dinosaur skeleton fossil.


fern.gif

Fig. 5. Barnsley’s IFS fern —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modeling Nature with mathematics.

Mathematician Michael F. Barnsley is just such a paleontologist
of fractal “fossils.” He developed the so-called Iterated Function
Systems (IFS) to model and generate both real-life and abstract
fractal images. Shown in Fig. 5 is his benchmark fractal fern. Only
28 numbers are needed to contain the rules of generating this fern;
this means succinct storage of information. Barnsley realized this
potential and further developed a system to compress computer
images — a good exampl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pure ideas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aiji.gif

Fig. 6. Fractaiji — a hybrid of Fractals and Taiji.

I have just said a few bad words about ancient Oriental sages.
Now let me make some compensation by hybriding Lao-tzu’s Taiji with
Mandelbrot’s fractals. The result is Fig. 6, a fractaiji.



Iteration Three: Arts

Enough has been said, and it is time for some pictures. In the
following, I will just make three quotes as regards whether fractal
images, and computer graphic arts in general, are really art. The
first quote is a con and the remaining two are pros. See the
pictures and form your own opinions. Enjoy.

“Fractal images are incomplete art, of course, since
they are abstract and not culturally rooted.” — P.W. Atkins,
1990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is contrived.
Both are processes of discovery and both use a variety of tools and
techniques.” — Computer Graphics World, 1989

“Nature is relationships in space. Geometry defines
relationships in space. Art creates relationships in space.” — M.
Boles and R. Newman, Universal Patterns, 1990

fern1.gif

Reed

mosaic.gif

Window
complex.gif
Complex

dragon.gif

Dragon

spike.gif

Spike



Epilogue: Fleas

So Fractalists observe, 

Great fleas have little fleas
       
upon their backs to bite ‘em,
And little fleas have lesser fleas,
       
and so on ad infinitum.
And the great fleas themselves, in turn,
       
have greater fleas to go on;
While these again have greater still,
       
and greater still, and so on.

                        –
Jonathan Swift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科学与科普 · 3 Comments »

2月 27, 2007 @ 12:00 am

自证浆糊的季羡林的粉丝

[太蔟按:下文来自“随心所欲-所欲随心”的博客,他“我如一棵老树,在被掏空的根处从新发了芽!-我是一个季羡林疯狂崇拜者!”

粉红色为我的点评。]

季羡林的迂腐—新闻跟贴(原)

以下是引用南方网—作者:太蔟

“……观季羡林的言行,我看不到多少科学、民主、自由这些我认可的东西,我看到的更多是迂腐与浆糊。而这迂腐与浆糊,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也是季羡林研究、鼓吹的对象……”

首先,为你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的精神叫好,记得山东一个网站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季羡林,一个普通的山东老人”这题目好,季羡林他就是一个老人,老人自然有他不合时代的地方。

[太蔟:“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幼儿园小孩就该有的精神,就不用叫好了。如果一个人对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都要叫好的话,那就该反省一下是否哪里有些不对头了。另外,“季羡林,一个普通的山东老人”这种狗屁不通的题目,就不要拿出来炫耀了。我给你来个“孔仲尼,一个普通的山东老人”,好不好?]

其次感谢你秉承了中国最传统的道德精神,没对一个耄耋老人进行人身攻击,单这点上,您比李敖值得尊重。

[太蔟:先别感谢,我对被这个耄耋老人看得大概比生命还重要的思想深揭狠批,比人身攻击还厉害。你该怎么骂就怎么骂,帝国主义就是在无产阶级正义的斥骂声中走向腐朽垂死的。]

我是季羡林的“粉丝”因此,针对您的观点我想自己还有一点点发言的权利,中国人做学问,传道布业大概都离不开义理、考据和辞章这条路子,借用季老的话“考证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那它捧上天,无此必要,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也并非事情求是的态度”说白了,考据是达到目的手段,由古到今,无数的考据大师穷毕生之力,给后人一个真实或者接近真实的机会。使我们不误入歧途,这过程需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学术道德和良心的问题。

[太蔟:“考证”的确“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蒙古和满清铁骑的劲弩腰刀考证了汉人的仁义道德,英法联军又用洋枪洋炮考证了蒙古铁骑的劲弩腰刀,八国联军也同样考证了义和拳的刀枪不入。搞科学的研究生们每天都在考证着整箩筐的假说。在地球的某些角落,
“考证(考据,考证据)”,就像呼吸、吃饭、敦伦一样稀松平常,根本没有什么“考据大师”,也不需要什么“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和什么“学术道德和良心”。

我不过是很“稀松平常”地“考证/考据”了一下季羡林,现在看来,你要很“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很“学术道德和良心”地“考证/考据”我了。]

这上面的话好象和您的观点风妈牛不相及,仔细想想,还是有关的,你所说的季羡林的“愚腐”大概是义理的范畴,但是义理需要证实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季羡林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近些年来一直一厢情愿地鼓吹用缺失科学与民主的东方文化拯救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提法本身就带有道听途说的意味,季先生除了以前的100多部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著作外,还有大量的散文、随笔集。记得张光辚教授写季先生的时候,李玉洁诘问“你有什么资格写季先生”。的确,没对季羡林先生的书下过功夫的人评论季羡林的思想,如野狐谈禅,要是再断章取义的话,更会贻笑大方的。因此,研究也好,揭露拆穿也好,至少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把季先生的书看透,需要下一翻苦功夫的。

[太蔟:“风妈”挺好,因为“妈”就是女马,女马就是马么。

“愚腐”不知你是怎么考据来的?

你这位“愚腐”的“风妈”,怎么就对我的考据选择性失明?我引的三篇文章,《东方文化靠什么统治世界?》、《甲申文化宣言》和《鸵鸟与井蛙的后现代呓语:评<甲申文化宣言>》是什么东西?《东方文化靠什么统治世界?》一文中的“季先生为青岛大学学报《东方论坛》‘东学西渐’栏目而作的《东学西渐与东化》一文”又是什么东西?难道要把一个烂桃整个吃下去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烂桃?这就是你们的
“义理”?这就是你们的“考据”?]

至于说季羡林论述的东方文化的思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讲得已经很清晰,我不在此赘述。

胡适先生说:“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假设,胆越大越好。我把这话用到这里,即使没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方文化拯救世界不过是季先生的信念而已,他不是先知先觉,我们权当是他的感悟、希望或者是大胆的假设。如果坚信这个目标,我想很多人会为之自豪和努力,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实践是检验它的唯一标准,到那个时候,不是天下大白了吗?

[太蔟:阿Q的精神胜利法,我们也权当是他的“信念”、“感悟”与“假设”。]

季先生说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在公开学术报告中听报告人讲演,平常阅读书刊杂志时读到别人的见解,认为有用或有趣,于是就自己写成文章。如果假设,我说的是假设,文章的初衷或者过程被此句不幸被言中,就属于学术良心和道德的范畴,讨论起来就毫无意义。因此发此宏论,还是说明我对作者的尊重。

[太蔟:不是一般的“浆糊”。]

我是温和一派,不愿说咄咄逼人之词。因此,同样针对“《甲申文化宣言》充满后现代主义空洞抽象、自相矛盾的呓语”的评论,不做辩驳,我只罗列你提供的五位知识分子的名字供您和看文章的朋友思考、再思考:

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

[太蔟:几个花岗岩脑袋、浆糊脑袋、偶尔不那么浆糊的脑袋、偶尔浆糊一下的脑袋。义理、考据和辞章?参见《鸵鸟与井蛙的后现代呓语:评<甲申文化宣言>》。]

关于其它的一些作者对东方文化思想的质疑,我抄一点如下:

为什么季先生认为西方文化在等待东方文化的拯救呢?据说是:“因为西方文化在今天已逐渐呈现出强弩之末,需要东方文化的拯救,大有难以为继之势了。具体表现是西方文化产生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其荦荦大者,就有生态平衡的破坏、酸雨横行、淡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污染、动植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出现等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

但是季先生所列举的这些“荦荦大者”的西方文化弊端,却不是西方世界的专利。恰恰相反,在东方世界,包括咱们中国,这些弊端也许要严重得多,反倒是西方国家不仅自己注意保护环境,还要满世界推销其环保理念

洋垃圾大举侵入佛山 http://www.dgnews.com.cn/

“洋垃圾轮胎”侵入泉城http://news.sina.com.cn/c/2003-08-22/0610611651s.shtml

英国垃圾侵入中国调查:广东一村河水全变黑http://news.xaonline.com/Content/20071/304282.htm

……

以上则消息,清晰明了,一看就懂。

[太蔟:原来东方文化是这样拯救西方文化的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

原来“风妈”是这样数数的啊!……¥……%*¥%……—*]

如果非要我发点观点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已经把它表述得非常清晰。恕我孤陋寡闻,我没在西方的文献中读过此思想。我不揣谫陋,请你批评。

[太蔟:不懂你的这些“义理、考据和辞章”。我的脑袋开始浆糊。]

“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短处当成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来宣扬,甚至为此而丑化西方文化,季先生宣布“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如何,我们是看不到的”

这话需要作者修正。“你”不代表“我们”抨击思想,但却混淆和思想和行为,偷换概念,做人,做事,做学问只剩下华没的词章了。这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太蔟:除了浆糊,我也开始悲哀。]

任何一个宣言和观点的诞生,都要有强大的理论和考据做依据,鸵鸟与井蛙需要的是把头从砂子里抬起来,从井里爬出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世界。不要做理论的“愤青”
研究不透彻就凭空放炮,敲大鼓,就象诘问”八荣八耻“为什么不是九荣九耻一样,纯粹的胡说八道。

[太蔟:不许你含沙射影辱骂季先生。季先生的宣言“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的理论和考据做依据”的!季先生不是“理论的‘愤青’”,是不“纯粹的胡说八道”。]

断章取义季先生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候的一句话“够了,我的意思你懂,这就够了”

[太蔟:原来季先生还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

老年人不倚老卖老,年轻人当然不能依少卖少,多一些理解,尊重,世界是我们。我们思考,因此世界有希望。

[太蔟:卖老卖少,在我的世界里不存在,别来套近乎。你们一思考,世界就开始没有希望。]

记得段时间,我经常收看cctv的《大家》栏目,除了感受大家的学识风范,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们的“纯真”和“稚气”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现在的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此的不平衡、不和谐?他们崇尚的道德,思想标准又是哪些?季先生的“好人”八字标准。是对还是错?是否因隐含了深意呢?

[太蔟: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期的cctv《大家》栏目。]

我说不清楚,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人的经历和感悟有关,我不敢是撇开时代的背景在思考问题的。这点上我说实话,季先生的一代是“迷”的一代,是我们需要花很多功夫去研究和借鉴的。

人不能选择生,只能被动的选择死,糊里糊涂的夭折,糊里糊涂的寿登耄耋,这是笔糊涂帐,东方文化改变世界目前也是我的信念,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人生的经历会叫我们看得更加清楚,至于选择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我受中国文化的“荼毒”太深,因此,我希望做季羡林先生一样的愚腐浆糊

[太蔟:欢迎来到浆糊王国。噢,你从来就没离开过。]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2月 27, 2007 @ 12:00 am

被孝道扭曲的亲情

[太蔟按:在前段时间的博文“父母于子无恩论”相关文章中,
我(借几位先贤的文章)抨击了孝道和它的荒谬理论基础,说道“孝道害国人不浅,流毒至今。”今日在连岳的博客中读到一位年青女性给他的来信,心中不禁作
痛。在21世纪的中国,仍然有千千万万和这位仅25岁的年青女性一样的青年人,个人的自由与快乐受着孝道的桎梏,在被扭曲的亲情面前手足无措,进退两难。

这位母亲,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精神和经济能力。她给丈夫和女儿带来的,更多的是痛苦和压抑。都说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在这样了无愉悦的港湾里生活,还不如到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去飘泊,弄不好还可以发现新大陆。

以孝道为代表的腐朽传统伦理道德一日不除,中华民族一日不能享受建立在纯净的爱和友谊上的亲情,青年人也不能全力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而不能要求别人为你的幸福负责,哪怕是爱人和血亲!]



史上最诚实的中国父母阶层分析报告
http://www.bullog.cn/blogs/rosu/archives/6046.aspx
连岳 @ 2006-5-4 17:53:00 阅读(112)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连岳:

你好。


直以来看你的专栏和书——也许这话给无数人当作热身的开场白。也许也不止一人接着说:一直就想给你写信……我不免也要借以上你听烂掉的两句极其真诚再次重
复。相信许多的困惑都是大同小异的,甚至在外人看来有点可笑,可换了自己,就走不出来,我们都在思考着自己困惑,并且继续困惑。。
 
我是个在传统家教下成长的孩子,82年生,也许已早不该算孩子了。但是在我的家长看来,我永远是。


母亲是很崇尚家长制的家长。希望孩子且孝且顺,孩子只要听他们话,能挣钱养活他们,就是好儿女。而儿女本身的选择和幸福反而不太重要。而我自读了大学和研
究生之后,渐渐成长出了个人观,许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和她的看法走上两条路。比如说当年考研,我母亲就不赞成,认为浪费金钱时间,还不如先就业要
紧。而我觉得有必要继续深造。我即将研究生毕业,有望进入高校成为教师。母亲认为教师工资不高,希望我再找点活做。说他们将来的养老还要靠我。可我觉得钱
不是第一位的,够用即可,每人的追求也未必那么一元,我更喜欢宽松的工作,有自由的时间读书,旅行,过的更丰富,这样对我似乎更重要。
 

观的说,我的母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人——嫁人以后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老了之后又把幸福寄托在子女身上。她始终缺乏安全感,所以她需要金钱的保
障,需要物质的确保,但是我们家境平平,她始终不太平衡,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甚少,她的幸福变成一块沉重的石头。她自己活的沉重而不愉快,也不自
觉的用这个石头拴住丈夫和子女。她总是不满意,总是不断的抱怨和索取。亲情在物质前面显得如此淡薄。
 
也许我这么的分析自己的母亲会给人
指责。但是我这样认真的思考确实是为了找出我们母女矛盾的根源。其实我知道她的想法,但我和母亲思想上的完全不一致使我觉得痛苦。也受了很大精神的压力。
我无法做成她希望的样子。也无法说服她,因为我一开口反驳就会陷入一场完全没有结果的完全情绪化的争吵。母亲只会指责我不孝,顶撞,而不明白子女已经是一
个思想完全独立的个体。对于沟通我已完全悲观。只是预感这样下去感情终会一团糟。
 
我束手无策,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继续好好的相处。继续的沉默或者是对抗?希望连岳你能给我一些建议。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2月 27, 2007 @ 12:00 am

回应《脑壳里的上帝》

[太蔟按:我的《脑壳里的上帝》,曾引起一些基督徒的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合集,从中我们可窥他们精神世界的一斑。

链接:http://godoor.net/jidianlinks/lx/nksd.htm ]

回应《脑壳里的上帝》

(原载求真论坛 2006-12)

太蔟《脑壳里的上帝》http://www.bullog.cn/blogs/taicu/archives/21342.aspx
http://blog.sina.com.cn/u/49341a2c010006hg



回应:

[Damascus]

参见

《第一人称哲学的局限》,作者:程炼

http://philosophyol.com/pol04/mind/original/200602/2273.html

 这篇文章,简单的说就是对于认识论的内部主义的质疑。

 引文:“认为心灵可以与世界相分离的观点,可以称为内部主义。内部主义认为,心理状态的内容从根本上讲是独立于心理状态拥有者的外部环境的,人类心灵对于世界而言是完全自足和自主的,思想者头脑里发生的事情足以确定思想者思想的是什么。”

 而“脑壳中的上帝”不正是基于认识论的内部主义吗?相信人的心理状态或思想是从根本上独立于心理状态拥有者的外部环境的,心理状态不过是心理状态拥有者头脑中发生的事情。

 Putnam和Burge的例子恰当的反驳了内部主义的认识论。人的心理状态或思想是不可能独立于心理状态拥有者的外部环境,相反“几乎人类所有的信念内容,都至少是部分地取决于信念拥有者的外部条件”。



[Lightchild]

 读此文有如看稚童搭积木。不过,该作者的评论与原原本本的科学描述估计实际上相去甚远。这是世人特别是反基督教信仰者常有的习气。



 [mondain]

 正如同爱情无法还原为多巴胺的作用,
宗教也无法还原为裸盖菇素(Psilocybin)的作用.
正如同一个正常人会选择恋爱而不是服用多巴胺一样,
宗教是比裸盖菇素更健康的选择.

 1. 宗教经验的形成不仅仅是来源于人的感觉.
裸盖菇素所导致的感觉无非是“无序的感性杂多”, 即无法独立地构成经验,
更无法使人为之献身的信念. 宗教是超越的, 是超越于人的感性的.
感性何以可能超越?
从杂多的感觉要上升为人类的宗教经验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类对超越感性现实的领会.

 2. 宗教能够满足人的终极关怀, 而裸盖菇素却不能.
人对终极关怀的需要来源于蒂利希所说的存在性焦虑,
人因存在而必然遭遇的焦虑, 即对于命运和死亡, 空虚和无意义,
以及罪责和内疚的焦虑. 这种焦虑是因人作为面对死亡/虚无的存在而产生,
“是从存在的角度对非存在的认识”. 裸盖菇素或许对于病理性焦虑有效,
却无法使人类摆脱因面对虚无而产生的焦虑. 同样地,
人类在面对宇宙的时候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有限,
裸盖菇素也无法使人摆脱自身的有限性.

 写到这里, 我想起来《围城》里的一个比喻,
他说现代文学批评就像给瘌痢剃头, 剃了没几天就秃光了.



 [基甸]

 >科学家们把宗教和神秘体验现象以及可测量的指标分成以下几类:

>1、时间感、恐惧感和自我意识的丧失…

>4、狂喜痴迷(如范进中举)…

这叫啥子科学?整个是“伪科学”,那是相当的伪嘛。象这样做实验,还能不做出“神经病和虔诚的宗教信徒,有时只隔着一层窗户纸”的超级伟大结论?
“宗教”和“上帝”就是这些“非常意识”?我看这不是啥子“还原主义”,而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用伪科学手段研究一堆伪宗教和伪上帝的玩意儿。跟真的宗教无关,跟基督徒信仰的上帝就更八杆子打不着了。还“神经神学”呢。根本就是“神经病神学”嘛。

想起前年“上帝基因”的事来。据美国《时代杂志》2004年11月报导(J.
Kluger, “Is God in Our Genes?”, Time Magazine, Nov. 1, 2004.
),美国有些科学家声称他们发现了人类的“上帝基因”(God
gene)。俺对这项研究的科学性相当怀疑。因为这个所谓的“上帝基因”,是指一个人信仰宗教的倾向跟人脑中某些化学物质和产生这些物质的基因有关联。而受测者宗教倾向的强弱程度,即所谓的“自我超越指标”(self-transcendence
scale),则是根据一系列问卷的回答来确定的。这些指标的衡量显然是很主观的。

但是这项研究结果,至少再次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到底是先有上帝(上帝创造了人),还是先有人对上帝的需要(人创造了上帝)?

这项研究的主研者、分子生物学家哈默(Dean
Hamer),明确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无神论。哈默声称自己是一位不可知论者。他说:“上帝存在就存在。了解并承认人脑中的化学物质的参与并不能否定上帝存在的事实。”

《时代杂志》就此引用古老的《传道书》说:“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道书》3:11)。假如人类真有“上帝基因”,那么这个“上帝基因”,也许是现代科学对上帝“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的一个佐证。



[何当]

我对mondain所言的“病理性焦虑”和“因面对虚无而产生的焦虑”的区别很感兴趣,这和圣经辅导有点关系。



[mondain]

这可是蒂利希的新派神学, 前者是就一般的精神病学上的意义而言,
而后者则是作为“人的存在”所面对的焦虑, 不论理智有多健全,
只要是“人”, 必然遭遇的焦虑.



[基甸]

“还原主义”伪科学者有没有研究过焦虑可以还原成啥子化学药品?

宗教情怀是化学品的产物,杀人的想法是不是?



[Lightchild]

任何人的(世俗的,人本的)理论(无论人文或科学)在信仰面前总是愚拙不堪的。“人因存在而必然遭遇焦虑”是一句没有意义的废话。若这句话是有意义的,那么任何人文思考和研究就都成为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人的问题都是人因存在而有的问题。人若不存在能有任何人的问题吗?人的意志、人的情感、人的理性……任何人所共有的表现和特性都是人因存在而必然遭遇的。用人的存在来解释人的信仰需要,就如用宇宙的存在来解释人的起源(为什么有人?因为有宇宙。)一样没有意义。

终极关怀是人所独有的需要,而存在和焦虑(作为一种表现或反应)远不是人所独有的。因此,存在和焦虑与人的终极关怀的需要虽有关联,却根本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自然,对于命运和死亡,空虚和无意义,以及罪责和内疚的焦虑是人所独有的焦虑,问题是引起这种焦虑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这因素根本不是因为人存在着(existing),而是因为人的寻求永恒归宿的良知和灵魂。这灵魂不需要通过焦虑来与信仰联结,它乃是直指信仰的,它与信仰的关联是先验的。不是焦虑产生信仰,而是信仰的迷失(须求,不满足)产生焦虑。

现在您看到人的理论是如何的愚拙和鄙陋,它常常都是颠倒因果,混淆是非的;人若不从神本的立场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将落在何等的虚谎和自欺中!

不要奉着金饭碗当乞丐。人的(世俗的)理论大都是导人远离神而亲近世界的,基督徒的心若亲近人的理论,离跌倒就不远了。



[mondain]

所谓的存在性焦虑, 是由“人的存在”而产生的焦虑.
每个人在“存在”这件事上是无差别的,
其所导致的存在性焦虑对每个人也是普遍的. 然而,
并不是所有焦虑的原因都缘于“人的存在”.
尽管每个人都作为“人的存在”, 但他们却不都碰到相同的问题,
不都有着相同的困扰.
这些问题和困扰就不能说是因为“人的存在”而产生的焦虑.

所谓“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类所无法逃避的这样一件事实:
人意识到他自己是必死的, 他所面对的死亡是对自我意识的否定.
肉体的毁坏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最可怕的,
萦绕在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否定自我意识的绝对虚无.
“人”具有自我意识, 同时又领会到了毁灭自我意识的虚无,
这种绝望就是人产生的原因存在性焦虑.

以上的确是人对自我的反思, 作为“人的理论”,
蒂利希的观点的确“愚拙和鄙陋”. 然而我们又何尝不是“世上愚拙的”呢?
但即使从这样“愚拙和鄙陋”中我们却可以看见信仰的必要性.
诚然希利尼人求智慧, 我们传钉十字架的基督,
然而叫有智慧羞愧的不是我们, 而是神的大能.



[Lightchild]

“存在性焦虑”是存在的,这没有问题。问题是用存在来解释存在性焦虑是一种同义反复,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解释”等于没有解释。“存在性焦虑”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由存在而产生的焦虑”这个基本内涵。“人因存在而必然遭遇的焦虑,
即对于命运和死亡, 空虚和无意义, 以及罪责和内疚的焦虑.
这种焦虑是因人作为面对死亡/虚无的存在而产生”这样的论述不过是对“由存在而产生的焦虑”作句子扩展,这就犯了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是没有意义的。

存在为什么会产生焦虑?从本体意义上说,是因为人有灵魂;从认识意义上说,是因为人有超越存在的意识。正是这个灵魂,这个意识使人(能够)产生“存在性焦虑”。然而,单是看到存在性焦虑对终极关怀的需要是不够的,正如单是看到口渴对水的需要是不够的一般。因为这只是一种尽人皆知的表象。对人说:您需要水是因为您口渴,这有意义吗?生理学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对为什么生物体需要水这样的问题的解析远远不止于“口渴”。

人之需要终极关怀是因为人的灵魂有一种本能的、先验的对永恒(归宿)的寻求,因为灵魂本身是永恒的。正是这种灵魂的特性决定了人对终极关怀、对信仰的需要。这需要的根源远比焦虑的心绪深刻。因此,是对终极关怀或信仰的需要产生焦虑,而不是存在性焦虑产生终极关怀或信仰的需要。正如不是口渴导致对水的需要,而是缺水导致了口渴。这个因果关系的次序涉及到我们信仰的本源,是一个重要的信仰原则问题,是不能苟且迁就的。

基督徒应该彰显我们因信神而有的,胜于世人的属天智慧,而不是安于做与世人没有分别的愚拙者。不能用属天的智慧供应世人也就罢了,却不该用世人的理论来“充实”、解释我们神圣的信仰。这是另一个原则问题。

信仰是非常严肃的,尤其关系到基本的信理。我上面是在谈论信仰的一般性原则,而并非专门针对
mondain
弟兄。严肃使人不快,这我知道,但在信理问题上,我还是选择严肃。

我无意全面否定“人的理论”,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价值。纯正的自然科学也是对神的道的一种认识。但遵循知识的秩序,分清知识的界限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严肃对待。



[mondain]

从存在性的焦虑出发, 到终极关怀的需要, 并不说焦虑是需要的原因,
而只是说明了对终极关怀的需要是存在性焦虑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
人需要终极关怀的必然, 必要性. 在你的例子里,
需要水是人口渴的必要条件, 人口渴时, 他需要水是必然的.

基甸连线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科学与科普 · No Comments »

2月 26, 2007 @ 12:00 am

效用的故事

(一)

效用(utility)这个概念,对芸芸众生而言,多了些象牙塔里的学究气,少了些赵本山小品的亲切感。如果你在街头随意拉住一位路人,让他(她)解释一下效用的涵义,恐怕你得到的将是审视精神病人的目光。

但你一提“商品的价格”和“按罪量刑”,那拒人千里之外的眼睛里会迸出智慧的闪光,就像搜索引擎吭哧半天,终于找到与关键词匹配的网页一样。

现代商品的定价与刑罚的衡量,都是基于效用的概念和理论。

效用理论降生到人间,要追溯到18世纪“启蒙运动”后半那个乐观、人本、理性的时代。当时欧洲的思想家们,对人类自身和理性充满了自信,把快乐和痛苦也要像时间长度重量一样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去制定法律,诠释道德。

当时的中国,正沉浸在康乾盛世的回光返照中。此后的一百五十余年里,中华民族的子孙逐渐从由孔孟之道支撑的天朝大国的美梦中醒来,痛苦地发现自己又一次成了别人刀俎间的鱼肉。

(二)

出席每次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校董会的,有一位木乃伊。他坐在一个木漆柜子中,蜡制的脑袋上戴着宽沿草帽,嘴唇紧抿着,神情乐观而自信,仿佛看穿了生死,又关注着人世间的闲事。他忠实的拐杖“老斑”,斜斜地从右腿下穿过,靠在左手上。他的木乃伊脑袋,略碍观瞻,有时就放在他的两脚之间。

benthamall.jpg

Jeremy Bentham (1748-1832)

他,就是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效用主义(Utilitarianism,又称功利主义)的公认创始人。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41岁的边沁发表了他的成名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在其中,他毫无保留地以启蒙运动精神写道:

   
“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它们是痛苦和快乐。它们两个完全充分地指明了我们应该做什么,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做什么……效用原理认可这一点,并把它当成整个效用原理体系的基石;效用原理的目标,是用理性和法律的双手托起快乐的经纬。”

边沁接着在该著作中对效用这个概念作了阐述:

   
“……(效用就是)任何实体的一种属性——该属性倾向于产生益处、优 
越、快乐、善或者幸福……该属性增强社群幸福的倾向性,高于它减弱那幸福的倾向性。”

这里,边沁是从普遍性的角度阐述效用对生活的意义,并没有深入到某一个具体领域。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们迫不及待地把效用原理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在如何从买卖双方的互动决策过程中确定交易价格上。这番折腾的结果,导致了经济学供需定律的发现。

祭起分析的法宝,边沁把任何一项活动的快乐因素用数学公式作了定量的评估。评估指标有七个:

    1
强度
    2
长度——持久性
    3
确定性——概率
    4
疏近性——获得的难易程度,唾手可得还是水月镜花
    5
可放大性——是否像原子弹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或是滚雪球,越滚越大
    6
纯度——会不会有毒副作用,引起痛苦
    7
范围——此快乐因素影响多少人

边沁认为,人们应该把这种评估方法应用在生活中任何一件快乐的事情上。他把这称作“快乐微积分”,并认为这种数学练习应该成为人们的本能。

这对赵本山的粉丝们来讲,恐怕是一项不能完成的使命。

(三)

在边沁的效用原理基础上,后世经济学家四处开拓,搭起了经济学大厦坚强的底座。

jevons.gif

William Stanley Jevons (1835-1882)

这些开拓者中一位杰出的贡献者,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

在他于1871年发表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杰文斯开门见山,提出了“价值完全依赖于效用。”然后,他接着阐述道:

    “我们只要仔细地追循效用变化的自然法则——(同样增量的商品的)效用依赖于我们已经拥有的商品数量,就可以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理论。”

通俗点说,杰文斯的意思就是,同样一个馒头,对一个酒足饭饱的人和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讲,效用完全不同。

对经济学有一定了解的现代朋友们,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对杰文斯更感兴趣的,是他那典型的启蒙运动中思想者表现出来的对理性的自信:

   
“在帕斯卡之前,有谁能想到我们能测量疑问和信念?谁能想到,对不起眼的赌博游戏的研究,能够导致可能是数学最辉煌的分支——概率论——的诞生?

   
现在,毫无疑问的是,快乐、痛苦、劳动、效用、价值、财富、货币、资本等等等等,都是可以量化的概念;不仅如此,我们的整个工商贸易活动,都确定无疑地依赖于在有利与无利数量间的权衡比较。”

1871年,为同治十年,明治四年,离光绪元年还有4年,叶赫那拉·兰儿年35,小杰文斯一岁,已经垂了10年的帘了,还将母仪天下37年。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吸吮着儒道佛的乳汁,受着博大精深的中医的庇护,很快乐。

(四)

如果把发现效用理论的功劳完全归功于边沁,或者把边际效用学说完全归功于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
Carl Menger(1841-1921)和 法国经济学家Marie-ésprit Léon
Walras(1834-1910),那就像某些中医支持者对质疑中医者的指责,是“对历史的无知”。

DaBernoulli.jpg

Daniel Bernoulli (1700-1782)

因为在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早于边沁51年,早于杰文斯等130余年,数学家兼物理学家、瑞士人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1700-1782)就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效用和边际效用。

那一年,他38岁。

同一年,这个伯努利,还发现了让他流芳百世的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定律。

那篇文章,发表在《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学报》上面(没错,他当时在给沙皇卖命),题目是“一个风险测量新理论的阐述”。文中,伯努利提出了他的“中心思想”:

   
“一个物件的价值不基于它的价格,而应依赖于它能提供的效用。”

接着,他对传统决策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传统决策理论只考虑了客观因素(如事件发生的几率和事件的影响),而忽略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他说到:“效用……依赖于做评估的个人的具体情况……没有理由假设……每个人感知到的风险都是等量的。”

这每个人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感知到的东西,就是“效用”。同样的客观因素,在不同人的眼里,“效用”是不一样的。

伯努利接着提出了他至关重要的思想:

   
“由财富的一小点递增带来的效用,与已拥有的财富成反比。”

他对此进一步作了说明:“考虑到人性,在我看来,以上的假说对能应用这样比较方法的许多人来说,是正确的。

这,其实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启蒙运动那个重客观理性的时代,伯努利能把人的主观因素加入决策理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贡献。

在同一文章中,伯努利还引入了“人力资本”的新颖概念。他认为,财富是“能对充分满足任何一种需求有所贡献的任何东西……这样看来,没人能说自己一钱不值,除非他是个饿殍。”

伯努利知道自己文章的重要性,所以他在里面吹起了牛皮:“我们的所有命题与经验是如此的吻合,如果认为它们是基于不可靠假说的抽象,而忽视它们,那将是谬误的。”

对他这“牛皮”的质疑与批驳,二百多年后才开始。

(五)

边沁和杰文斯,并没有读过伯努利的文章。

他们各自独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事(不同人独立做出同一发现)在科学史上并不少见,包括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和达尔文与华莱士的进化论。

伯努利的文章,是用拉丁文写的,在1896年被翻译成德文,在1954年被翻译成英文。

(完)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科学与科普 · No Comments »

2月 24, 2007 @ 12:00 am

有大局思想的奴才

[匿名] mb @ 2007-2-24 0:44:20
题外话,这是我们学校BBS上同学的回帖,帖子是《别人生孩子妨碍了你的权利?》回帖如下,希望太蔟老师能有耐心去给个回答,我水平实在有限,关键是她观念太根深蒂固了,我感觉我无法说服这样的人。
———————————-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个人不知道上几辈子是不是当过皇帝之类的~~~

总之,个人觉得自己是属于有大局思想的人。

太蔟答:挺谦虚,还知道放上“我个人不知道”、“个人觉得”,深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神韵。我这个隔壁阿二替你挑明了吧。

三段论:

大前提:大局思想一般是皇帝或皇帝的后裔才应该有的。
小前提:我有大局思想。
结论:我灰常灰常可能是皇帝的后裔。

格格,小桌子小凳子这厢给您丫请安咧!

所以,其实民心这东西感觉挺恶心的,总是想在你国家这光捞好处不办事。一旦你做的不符合他们要求了,他们马上翻脸不认人,决不会记得你从前的好,于是一次次起义推翻,结局是东边老虎吃人,西边老虎也吃人(婆婆教的~~~)。

太蔟答:民心是挺恶心地,不知道国家的好处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然后由王公贵胄(包括格格)和青天大老爷们从牙缝里剔出点施舍给你们这些无用愚钝的草民的;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租点土给你们,让你们当臣民,让你们有个地方刨食,那是瞧得起你们;有“大局思想”的皇帝、格格们替天行道、替鼠目寸光的你们做主,是多大的恩典,你们不知感恩戴德,也就罢了,竟然敢想着从自己周围矬子里拔大个,想造反。

看我格格多好,多容易满足,不想嫁个有钱有才的好老公,不想住大房子,不想吃香的喝辣的,不想自由迁徙和无需签证地周游世界,不想选公仆为自己服务并在他们不符合要求时炒他们鱿鱼——上边掉下来的青天大老爷挺好,不想造反,因为婆婆说鸟,“东边老虎吃人,西边老虎也吃人”。

国家福利要享受的,可是国家要管制你了就不干了,全学会了拿起民主的矛枪来。要不让你治理几天这辽阔疆土?

太蔟答:当然,国家福利是“国家好处”
的一部分,肯定也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恩惠,是施舍。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享受”了这恩惠施舍,当然就应该无条件受“国家”管制。国家当然不是你们这些草民,疆土也不属于你们,你们也不配治理。这一切,自有天生且遗传的“有大局思想的人”替你们做主。

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啊!让我想起六。四运动。都是些大学生刚接触点西方社会文明的皮毛,知道了民主这个新名词的概念,就不知天高地厚的瞎闹。你哪知道人西方国家到底是怎么真正个运作法呢?

太蔟答: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啊!让我想起五四运动。都是些大学生刚接触点西方社会文明的皮毛,知道了民主这个新名词的概念,就不知天高地厚的瞎闹。你哪知道人西方国家到底是怎么真正个运作法呢?

我也不是为共产党说好话,我家里本也是资本地主家庭出生,但我知道一个理,管理好这么个大国确实难,也只有共产党能做到,有很多事情我们做百姓的都不了解,只是知道最表面的东西,虽然现在是提倡大家关心国家大事,那也只是大家知道知道而已,没必要多谈政治的东西,那不是我们有能力谈的,也不是我们有资格谈的。

太蔟答:多么通情达理、感恩戴德甚至以德报怨的格格啊!多好的民心哪!可是你别忘了,我党曾经就是一帮有挺那个的民心、捞了满清民国不少好处、“一旦你做的不符合他们要求了,他们马上翻脸不认人,决不会记得你从前的好”、“都是些大学生刚接触点西方社会文明的皮毛,知道了民主这个新名词的概念,就不知天高地厚的瞎闹”的人呢。格格你的确不是在为共产党说好话,而且在谈政治,还挺有能力和资格。格格你不要命鸟?

适应你现在拥有的生活,并学着去享受它,要比愤怒来的快乐,因为你无法改变一切。

太蔟答:除了上面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格格还深得儒家的奴才愚民哲学、道家的消极无为顺其自然“缩头乌龟”伪智慧的真谛。
---------------------

http://smuonline.ruix.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3&
replyid=337113&id=60058&page=1&skin=0&Star=1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2月 22, 2007 @ 12:00 am

人生的意义与道路—回闲云网友

[匿名] 闲云 @ 2007-2-22 18:52:04
如果说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为65
岁,我已经过去了人生的一半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对认识生命的意义越来越强烈.记得我大概在5,6岁的时候,那时我刚上学前班,有天我放学回家,走在路上哼着小曲,突然发现”我”的存在,并且自问,我是什么啊,为什么我只知道自己,只能感觉自己,不能感觉别人呢?回家后我就问我的父亲,可惜的是我父亲没有回答我一个字.还有一次,在家里昏暗的灯光下,我突然想起死亡,我就问我父亲:我很怕死,但我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死亡?你能告诉我吗?当然,我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沉默.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年了,我父亲可能早已经没有了记忆,可是我依旧不能忘却.

太蔟答:对人生意义的疑惑和探索会陪伴人的一生。每一个有着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免俗。你似乎天生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和怀疑的人。我在5、6岁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与兄弟姐妹竞争非常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父母的注意,对生死以及自我的问题还没有考虑。你父亲是那个年代中国父亲的典型,他恐怕自己从来都没有独立思考过这类这哲学问题,怎么回答你呢?另外,从下面你的文字中,我可以猜测你的父亲是个受传统道德影响很深的人,对父辈的尊严看得很重,不太顾及子女的想法,更不太可能懂儿童心理。他即便有自己对生死和自我问题的领悟,也不好放下架子,和蔼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感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今天的我能享受这份文明,从此很多年不再胡思乱想,我没有读过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但少许读了一点<苏菲的世界>和<追忆似水的年华>,我发现这些作者似乎也在阐述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是谁?是什么东西令我们产生了感觉和思想?但是我感觉都不尽完美.

太蔟答:我现在已经不再从哲学、宗教、文学中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哲学、宗教、文学主观性太强,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客观可靠的知识,所以人类在这些方面的思考结果五花八门,自相或互相矛盾,并不能给我们的疑惑以明晰、可信、收敛的答案。

科学出现后的三、四百年里,人类一直在用科学方法(逻辑与实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开始解答生死的奥妙和人生的意义这些人类的大疑惑。在我看来,到现在为止,对生死以及人生的意义,科学已经给出了可靠的答案。我建议你去《新语丝》科学专辑http://xys.3322.org/pages/science.html)看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莫利斯《裸猿》及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这些作品,会解你的疑惑的。

也许正是因为我有着这些特别的感觉,我对我现在生活的环境非常的不理解,每天出门在路上看到很多事情都很不满,就会发牢骚,看到一些烂事感觉自己生活的连猪狗都不如,(其实猪狗生活的更悲惨)我无法掩饰自己的爱与恨,讨厌与没有思想和见解的人做朋友,大胆的去反对我父亲对我一些陈腐的教义,拒绝与亲戚们虚伪的往来,这些都违背了中国人传统的概念,老爸常说我太尖锐,但我就喜欢和一些传统世俗的东西去做斗争.从今天看来,我的却有一些收效的,我从没有参加高考,到今天读上研究生,无不映射了我这颗叛逆的心.但是这份成功能持续多久,没人能估计,我还要面对这个更邪恶的社会,比我那个家庭还可怕的社会.

太蔟答:你是个爱憎分明、直来直去、言行合一并努力向上的人。持这种生活态度的,在中国男人中都屈指可数,何况在由社会文化做柔弱顺从导向的女子中。很令人钦佩。对社会,我觉得除了持有感性的不理解和厌恶态度之外,还应该多些冷静客观的理性态度,去观察和理解(不是容忍,而是科学认知上的理解)那些令人不满甚至邪恶可怕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成因,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现状。另外,也要看到一些正面的东西(如能为你提供一个上研究生、提升自己机会的机制,尽管很不完善),以及社会变更发展时期出现的一些其它机会(比如商机),并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积累为保障个人自由与快乐所必需的社会和物质资源。

我现在已经成家了,非常感谢我的先生,一个善良中庸的中国男人,是他给了我许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我没有成为瓶中花,笼中鸟.可是我们两个人的思想和认识是如此的不同,每每为一件事情的认识不同而碰撞,最后以两人都非常伤心而告终.就拿今年这个龌龊的所谓金猪年说吧,很多人都赶着孕育人,可我一听见这些人说什么金猪就恶心得不行,育人还需要找借口吗?只管盲目的育人,不考虑人的质量.我先生批判我说: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你不要把你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是啊,这个社会需要和谐,不需要每个人去思考存在的意义,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也许做一个无知的村妇更好,但我做不到,我想剩下的路我没有选择还要走,只是看怎么走法,也许能听到您给的一点建议.

太蔟答:你不是个所谓“实用型”贤妻良母式的女子,从你爱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对社会及亲友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我无法对你的婚姻置喙,但想谈谈我对爱情与婚姻的总的看法。一个幸福持久的爱情与婚姻,是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双方在精神和物质上独立平等(不能一方离了另一方就要死要活),有相同或尽量相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类似或至少相容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彼此之间有感觉,能高效地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单靠赤裸裸的物质利益是无法维持一个婚姻的。性爱总有一天会迟钝,对共同子女的爱也不能永久维系夫妻之情,唯有两个人“灵魂伴侣”那种感觉可以天长地久。如果婚姻成了锁链,就应该打破它。无原则、软弱地维持现状只能带来更多更久的痛苦。

现在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4岁,所以你只活了人生的一小半,还有未来40多年可以实现自我、认识世界、享受生活。我们没有来世,不能出世,不能无为,只能靠自己的个人规划、努力加些许运气,在这个世界属于我们的一个小社会环境中为自己不昧良心地谋取最大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有了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基础(两者往往可以互换),我们才能摆脱各种束缚,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

具体建议?尽快为自己确立基于理性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获得并保持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身体,争取精神和经济上的独立,在守住一定道德底线前提下尽量积极入世、追名逐利,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提取最大的快乐。不学儒家的奴才哲学,不学佛家的空寂,不学道家的逍遥无为,不学基督的忏悔。我们只活一世,而且没有自然法则说我们一定要痛苦、压抑、悲惨、委屈地活。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2月 21, 2007 @ 12:00 am

世界观的冲突

[按:近几天来,在我博客中发生了关于世界观、人生观的热烈讨论。以下是欧几难得网友给我的信。在此信中,他全面而深入地表达了他的观点,并向我提出了诸多问题。我的答复间杂在他的信中。他的原文为蓝色,我的答复为粉红色。为客观起见,并经欧几难得网友同意,我全文无删改地发表他的来信。

To
欧几难得网友:我们所争,乃为是非,不为意气,所以我的答复会直截了当,重事实与逻辑。事实与逻辑有时会给人一种刻薄的感觉,希望你不要在意。在我而言,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获得真实的新知。与可靠的知识相比,面子与尊严都是第二位的。]

太蔟你好:

再次给你拜年,祝你全家幸福、身体健康!

这个春节几乎是在“牛博”里过的,讨论的起源是由你的个人博客中转发“木鱼桥”的一篇文章而起,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们被骗了多少-神圣的领土》,接下来是你的《季羡林八字》、《季羡林的迂腐》、《就季羡林回几位网友》。正是因为我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直接冲突,所以才有我在网络上与支持你的朋友的争论。

因太多支持你的青年朋友均对我批评时,我才意识到这件事情有多重要。我从没想过如此多的国内青年会有如此的想法,让我意外。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很难于网络上解决时,我想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你做直接的交流。

真知的获得,起始于对客观世界现象的观察和了解。“太多支持你的青年朋友均对我批评”与“如此多的国内青年会有如此的想法”,都是客观现象。你观察到了,是第一步,下面马上扑面而来的便是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知识探索的旅程就这么开始了。

在此,我提出一个我的疑问:你为何从未观察过此类现象?我的猜测,或者你很少和身边的青年朋友探讨这类问题,或者探讨过,他们都没说真话。

我能理解你提出这些观点的起因,只是因为初到美国时,以原有的中国式传统,不能够与美国生活所融合。当经过一番阵痛后,才进行思想及意识上的修正。其实这只是你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生活适应的一种调整,但要是返回来再告诉国内的朋友时,就难免有误导(不要责怪我使用误导这个词语)。因为中国永远不同于美国,这些我不详述。我也读了你博客里的“父母于子无恩论”相关文章
,也了解了你一些表达看法的起因。

你的这番猜测,我不能苟同。你就没有想过其它可能性?

我的阵痛,并不是因为个人无法融入美国生活,而是恰恰相反。美国生活非常容易融入。老师和同学们非常友善;学校的管理人性而高效;公共环境也处处散发着人性自然的气息。学生们与教授们以名互称,经常在课堂和咖啡间打成一片;没有政治课和党团书记来做思想工作,也没有思想积极分子削尖脑袋靠学业外的手段向上爬。当然,我不提你也可想到的:物质的丰富、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环境、井然的交通……

我当时痛苦的是: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这样?

因为你的几篇博客文章里的观点,已经涉及到“中国传统道德”的层面上,我
不想强调这个重要性,我只想和你交流到你先说服我。如果说你不能以足够的
理论说服于我,那你怎么可能将来去面对更强大的力量?挑战“传统道德”是
个很冒险的行为,可以说,方舟子等人也未必有这么大的勇气。我真的不想让
你陷入到一种困境中,那时候面对更多的国人指责,这是作为朋友不想看到的
事情。

能说服你的只有你自己。我不相信我有说服你的能力,也从不想主动说服任何人。我所能做的就是摆出我的想法,包括事实和逻辑,以及我的一点合理引申与猜想。我的希望是,别人读读我的文字,然后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取舍。我自己是随时准备放弃那些不符合逻辑和事实的观点的,也一厢情愿地这样期望别人。我从不允许别人为说服我而说服我,我只想从他们那里见到事实和逻辑,做为我思维的输入。我会做出我自己的判断。

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是一个已经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人,有足够的社会
和经济地位保护好我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多的国人指责”基本无奈我
何。我所做的,是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更多的朋友能听到不同的逻辑,见到不同的事实,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选择更美好更人性的生活。

我有一篇袁锐锷先生的文章《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道德观评析》(请见附后一),文章中为西方的道德观做了四大分类:迪尔凯姆的道德观、科尔伯格的道德观、威尔逊的道德观、价值澄清学派的道德观。就是说在西方,也有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其中也多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是相符的。从此文中可以发现,你现在强调的“最优的道德观”不过是价值澄清学派的道德观中的一部分,同时在“价值澄清学派”体系中,也存在不同样的观点,不知道你更偏向于哪一类观点?

那篇文章我速读了一遍。典型的文科文章,充满了抽象空洞的概念和论断。想明晰地理解它,恐怕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些伦理学家们自己都没把问题搞清楚,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派别,派别里还分派。

我的伦理道德观,来自于科学家们的工作和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以及自己的独立思考。我认可的作者,国外有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道金斯、莫利斯,国内的有鲁迅、胡适、方舟子、赵南元。

如果我的伦理道德观接近某一个学派的某一类观点,那只能说明伦理学家里面还有不糊涂的。

理论的东西只会徘徊在书面上,但进入大脑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我从初中时就早有过这方面的思考,一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仍在坚持自己所认定的。我个人的道德观点一直以“国家至上、集体至上、尊老至上”,这当然会有很多层面的含义,在生活中还会因环境不同有所小变。我一直认为如果说我此生不能先孝顺好父母,那我宁可不要儿女,而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我是七二年生的,但至今未婚,因为我还没能力先让父母过更舒心的日子。但我的这个思想,反而正好与传统的观念所不符,我偏离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与你所说的“先爱子、后友亲”所矛盾。这也是我这几天的一种新困惑,我与“传统观念”、“你的观念”都矛盾,可是你却是在批判“传统道德”,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这其实就是道德哲学的复杂性吧?呵呵。

能够在二十年——尤其是中国的近二十年——内坚持自己少年时的伦理道德观,我只能不客气地猜测,你有些头脑僵化。头脑是用来记忆、思考、判断和适应新环境的,不是只用来记忆的。你这二十多年,就没有观察到一些与你少年时的伦理道德观相矛盾的现象?你就没有大疑惑?在矛盾中活动的头脑是痛苦的头脑。这些年,你就没因此痛苦过?

理念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并因新事实和逻辑一直在变化;一类来源于盲从盲信,是僵化的。你二十多年来的“国家至上、集体至上、尊老至上”疑似后一类。你难道就没尝试着从相反的观点出发,做些深入的理性思考,看是否能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

为什么“先爱子、后友亲”?试想一个物种,每一代都把大部分的资源用在上一代而不是下一代身上,甚至为了赡养上一代走极端不要后代,那么这个物种面临的是什么命运?灭绝!这个逻辑简单不简单?

我只想先由季羡林先生的”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到你的“先爱己,后爱国;先爱子,后友亲;先真理,后尊师;先是非,后重友”为主谈我们道德观的差异。

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人与狮子。我们先抛开这两者的群居与独居的生活方式上的区别。

一、对于狮子来说:它的观念之中肯定是“爱已、爱子”;而它的思维中的真理与是非也仅是“我的领地不能被侵犯”、“饿了我要杀生”为主;它的思维之中没有“爱国”;“友亲”观念基本极少,除了共同谋杀猎物时的一种工作配合。

二、人类在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文化之前,与狮子现在的观念不会太多差别,当人类有了文字、思想、文化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也就是几乎有了今天所说的“传统道德观”。人们开始提倡:“爱国”、“友亲”、“敬老”、更复杂的“是非、真理”等。

三、我想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所说的意思了。人类由一个类猿群体到真正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只有当原始动物的“爱已、爱子、简单的是非、真理”更复杂化后,才是人类真正所需要的。而你所说要偏重于强调“先爱已、爱子”这两个观念时,是否有“人性倒退”的可能呢?我想这也是你应该先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这几天对你这个观点的批评起因。我不想在网络上表达得太露骨,这只是我为人的一种方式,无其它意思。

四、本来你想表达的是以一种“最优的观念”来修正中国的“传统道德”,可此前你有没有想过会遇到后面的“人性倒退”的这样质疑,又用什么的方式来解答?

你怎知“爱国”不是“我的领地不能被侵犯”的人类版?你怎知“友亲”不是
“共同谋杀猎物时的一种工作配合”、更好地夺得和防御领地、更好地抚养后代
的人类版?你以为人类和狮子在这方面有本质区别?

“爱国(领地)”、“友亲”就是在人类“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文化之前”就有的一些行为模式,是原始的,本能的,根本无须额外提倡的。“是非、真理”等才是有高等文明后才有的新价值观,是好的、珍稀的,值得大力提倡的。“爱已、爱子”本来也应是原始的,本能的,优先于“爱国,友亲”的,根本无须额外提倡的,但因为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国家至上、集体至上、尊老至上”道德观洗脑,而被压抑了。我们重新提倡“爱已、爱子”,不过是回归人性。我判断一个道德准则的好坏,不用新旧作标准,而用是否能为绝大部分人带来快乐、幸福、尊严、自我价值实现为标准。所以,从
“国家至上、集体至上、尊老至上”这些给国人带来无数痛苦和屈辱的道德准则回归到“爱已、爱子”优先,是好的。“倒退”难道是个贬义词?如果你不慎冲到了车水马龙的公路中,想活命,倒退到安全的路边,难道也是坏事么?行进的方向不能用作判断的标准,目的地对行路者的好坏才是。

下面综合以上论述,我想与你讨论几点:

一、你所述观点及观念,如何证明这样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是人类史上的最优?因为目前价值澄清学派还未成为理论上的最优。如果说你的观念不是最优,那怎么能来认定季羡林的“八字”就肯定是“迂腐”?   
这样的肯定—–是不是一种基于单一理论的观点?(这是我批评你“否定季羡林”的主要原因)
   
我不想和你在理论上探讨什么“人类史上的最优”和什么学派的优劣。这是个无底洞,我们彼此也没有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我只想从实证的角度说几句。季的八字不过是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的“天地君亲师”的翻版。中国人在这几千年的命运如何,不用我多嘴吧?孙中山及其他革命前辈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呼吁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如果“天地君亲师”那么灵验,他们干什么操那个闲心,费那个牛劲?

二、你所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适合于所有人群吗?在法律或道德层面,西方有哪些国家或世界有哪些国家的“舆论导向”有这方面的肯定?是不是在其它国家的教育制度中也有这样的体现?
   
如:中国人喜欢吃中餐,能建议全世界人民都来吃中餐吧?生活方式应该与道德   
相类似,有这样的可比性。(这是我用“骨子的东西”里面的一些论述中所暗含   
的)如果说美国国家或英国国家、德国国家的教育体制中,也以近似于中国的“   
传统观念”等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那是否就能说“八字”可能不是“迂腐”或“不一定太迂腐”。

我所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当然适合于所有人群,地球上所有的人类,同属一个物种,有同样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能通婚,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和欲求。哪个西方国家不在法律、道德、舆论、教育层面推崇民主、科学、自由?中餐不仅仅中国人喜欢,世界各族人民都喜欢。我去过的世界各地,都有中餐馆,中餐都受欢迎。但“国家至上、集体至上、尊老至上”这些道德准则,在生存质量高的国家都不受欢迎。

三、至于你文章中所体现出的“科学、民主”等观念,我当然要承认,因为世界全局方向及主流观点均如此。我个人也同样表示支持,包括对中医、周易、特异功能等不科学的文化批判。但这些不属于道德,不支持民主、科学,它只是属于“科学民主思想层面迂腐”。当强拉“八字”来做重点说明,这应该属于“道德迂腐”层面,是不是你的写作方式需要调整(至少标题及论述中偏向的不是“不科学、不民主”等含义)?—
(这也是我批评你“否定季羡林”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责怪你“误导”其它读者的原因)

“迂腐”者,拘泥陈旧思想,无法顺应时代潮流也。季的八字自古有之,了无新意,不符科学民主自由的时代潮流,不是迂腐又是什么?

四、片面地强调“价值观道德”,会不会带来人类前进方向中的一种道德扭曲?一旦青年朋友突然接受了这个思想,以一种极端的逆反的心里来对待生活时怎么办?一旦发生由不尊老到不养老,到不爱国的时候,还有其它拯救机会吗?(我没有故意扩大化,因为思想就是这样,你所表达的可能是一种中性思想,但使用者不是你,他接受的时候以一种偏激方式“返回”到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会产生社会或家庭的一种混乱?)—-
-(这也是我用一种极端化的语调批评你的原因,一定要考虑到有这种可能发生,发生概率不会极低。你可以通过网友留言可以看到,有些网友已经开始“不爱国”
了,有的都在说“国家算什么?我过得都不好”。)

你以为,没有这些“新”的思想,青年人在传统道德的约束下心理就不逆反,道德就不扭曲了么?何况,我呼吁的根本不是什么新思想,不过是近百年前五四运动思想的滥觞。我希望的,不过是中国补上民主科学自由这些课程。

美国人不尊老(年轻人创业成功的天堂)、不养老(老自养)、不爱国(现在征兵都困难),美国不还是世界头号强国?

只要中国还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会有人想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国家民族就不会衰亡。你根本不用杞人忧天。

五、我不希望你仅用“我只是在博客里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来回复我,因为我已经看到了“牛博”一天接近有30万的点击率,这就是说:理论上存在每天有30万人读你文章的可能。不要小看自己的语言,也许你随便说的一句话,就能够左右一个年轻人的一生。你也可以从网友发言中听到如“你去读读太蔟、老罗、K的文章”、“你读了他们的文章没有?”、“人家老罗都说了”、“看看K语录”……我相信你们不会简单地沉浸于这些赞美诗之中,但同样有责任的思考,也是你们应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有些网友认可我们,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更符合事实和逻辑,他们用同样的科学方法思考下来,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他们根本不是盲目追星崇拜。我们一犯傻,马上就有人指正,就像许多网友和你辩论一样。我们尽量让自己的言论符合事实和逻辑,就是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六、回到现实。
我仅以你说的“先真理,后尊师”为例子吧,能不能做到“先真理,后老板”、“先真理,后领导”?对于我说的后两条,在现实中也一定以“真理或是非”为第一要素吗?我的意思是说,你所表达的“民主、真理、是非”观等,是强调的一种极限“民主、真理、是非”观吗?

“民主、真理、是非”根本不是什么像宝马、悍马一样高端豪华的玩意,在西方国家就像萝卜白菜一样便宜常见。在我看来,这些不过是做人的底线。我指责唐师曾剽窃,罗永浩和和菜头断交,都是是非之争。西方法庭上重证据、逻辑和程序公正,有什么稀奇的么?

这存在两个可能:
1、如果说你所表达的不是极限或理想的“民主、真理、是非”,那应该不是最优的思想,不是最优的思想,当它反推时“先真理,后尊师”也应该不会是最优,因为现实总是现实。正如你自嘲时一样:见到季老时,一样会谦虚老实地说声“季老好”,哪怕在心里说“这个老糊涂”。这也说明了另一层面的哲理:虚伪有时也不是绝对的错误,中国式的虚伪也不是绝对的错误。

2、如果说你所表达就是种极限的“民主、真理、是非”,那在生活中你所遇到的矛盾或挫折就不会如你所说:“大学毕业之前在国内受教育,被灌输了一堆传统文化和外来意识形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把许多东西当成天经地义的公理。后来到西方留学工作生活,有了观察、思考、对比的机会,在事实和逻辑面前,不得不反思以前的思想,从而开始了痛苦的自我洗脑、重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我不会相信你个人能做到一生持之以恒的“真理、民主、是非”是第一位的,当然也不相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得到。

你相不相信是一回事,别人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况且我上面说了,“民主、真理、是非”在世界的不小的一些角落,就像萝卜白菜。

七、基于以上六大方面,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也是我对你批评时的语言、态度、观点的一种解释。因为我从与你几天的交流中,感觉到你的学识、休养,尤其是个人休养,是我所不能及的,也是我选择你为朋友的原因,也是对自己眼光的一种肯定。我希望我们会成为要好的朋友,思想的朋友,真正的朋友!

谢谢!我说过,尽管我们思想上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但双方只要抱着客观理性开放的态度,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我从没想过劝服你,只想给你提供些思想的原材料,相信你能通过独立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来的。

百忙中打扰!(呵呵,这个虚伪了吧?可以骂我啦)

欧几难得

2007年2月20日于广州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1 Comment »

2月 20, 2007 @ 12:00 am

a始猴终:美国十二生肖邮票收尾旧金山

[旧文一篇,原载《新语丝》月刊2004/02(第一二一期)。简版登于2004年1月20日《钱江晚报》。]

lunar_year.jpg

2004
年1月13日上午11点,美国邮政部于旧金山市淖泊山共济会中心举行了“猴年”邮票首发仪式,以志自1992年发行鸡票以来中国阴历十二生肖轮转一周,圆满结束。参加仪式的,有美国邮政部的代表、旧金山市政府及华人社区代表。华人教育中心的孩子们也有幸共襄盛会。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龙舞,由本地李氏白鹤功夫协会龙舞队表演。

作为一个历史不长的移民国家,美国有着多样杂合的文化。主流当然是传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每年感恩节到圣诞节间铺天盖地的文化及市场攻势,令人无处躲藏,只好举手投降。当然,政府为保持文化多样性,对弱势族群及其文化也是关爱有加,时不时出台些措施,以示诚意,就如保护珍稀动物一般。如果一个少数族群,其文化背景在当地及国际政治经济大舞台上影响巨大,那么该少数族群的文化就会受到更多的关爱。旧金山湾区的华人社区,因了两岸三地在世界政经中的地位而倍受关注,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旧金山的政客,少有不会在春节前后用抑扬倒错的粤语说上句“恭喜发财”的。美国邮政部选旧金山为猴票首发仪式举办地,并不偶然。

早些时候,2003年12月29日,美国邮政部长约翰·帕特于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市东西中心为集十二生肖邮票于一页的阴历新年邮票纪念张揭幕。该纪念张将于2005年1月13日发行,为美国2005年邮政部纪念邮票计划之首。

檀香山有此等荣誉,亦非偶然,盖因其乃美国另一亚洲文化重镇。当然,干系甚重的,是阴历新年邮票系列的设计者克拉润斯·李,便生活工作在檀香山。

克拉润斯·李,中文名李金民(音译,Kim Mun
Lee),华裔。他于1935年2月1日出生于檀香山一个屠户之家,自幼喜欢艺术,曾于加州颇莫那学院学习,后来转入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在耶鲁期间,他得识著名图形设计家布莱德伯瑞·汤姆逊。汤姆逊后来曾担任美国邮政部公民邮票顾问委员会设计协调员,在李金民取得阴历新年邮票设计项目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李金民在取得耶鲁学位后,先在纽约工作,后来于1965年返回檀香山,单枪匹马,白手起家,创建了今日檀香山最大的艺术设计公司。

中国阴历的十二生肖,能登上美国邮票,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这段历史的肇始者,是生活在美国乔治亚洲的华裔妇女珍·陈。八十年代末,陈女士发起运动,欲使美国政府在邮票上首次彰显华裔美国人。经过多年艰苦的游说,公民邮票顾问委员会终于被说动,决定在1993年(鸡年)发行一张邮票,纪念中国阴历新年。这就是为什么整套十二生肖邮票,不是按中国习惯起于“子鼠”,终于“亥猪”,而是以“酉鸡”始,以“申猴”终。

公民邮票顾问委员会开始决定只设计发行一张纪念中国阴历新年的邮票,并没有考虑过连续发行十二张。出人意料的是,该张鸡票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许多人(主要是华人及其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亚裔)疯狂购买,并不用来做邮资,而是收藏。对美国邮政部而言,印该票就像是印钱,纯利!由于鸡票的成功,美国邮政部决定发行整个十二生肖系列。每张生肖邮票,仅仅美国国内市场,就给美国邮政部带来几百万美元的利润。每年,美国邮政部还向其他国家(主要是中国)邮政部门出售大量生肖邮票。光中国一个,就叫美国人赚了个肚圆。

十二生肖系列的成功,给李金民带来了大名,但并没有给他带来直接的大利。整个系列的设计工作,美国邮政部只付给李金民五万美元。比起上亿的利润,五万美元简直就是沧海一粟。不过因为鸡票,李金民一夜之间,名满天下。该名气带来的无形资产,决不是区区五万美元所能衡量的。从美国到中国,李金民所到之处,受到集邮迷的狂热追捧。追星族们争先恐后,想得到他在邮票上的签名。在他的母校之一加州颇莫那学院所在地颇莫那市的一次首发式上,他被数量众多的追星族们追得四处逃避,应接不暇。在1999年于旧金山举行的首发仪式上,一个男邮迷经过千辛万苦,挤到李的面前,祈求签名。在李还没有反应过来前,该邮迷心脏病突然发作,仆倒在地,再也没有醒过来。

几张小小的邮票,竟托寄着如许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2004年1月17日寄自美国)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2月 20, 2007 @ 12:00 am

休谟公理的概率表述

hume.jpg

David Hume (1711-1776)


在2005年11月9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题为“科学时代的伪科学(上)”的文章中,方舟子写道,

“要判断证据是否确凿,通常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训练,一般的人并不具有这种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科学理性思维的原则,那么,即使缺乏具体分析的能力,也不容易被伪科学迷惑。在正反双方都缺乏证据的时候,理性思维的原则也有助于我们判断哪一方的观点更合理,更有可能,更应该被接受。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类理解力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理性思维的一条总原则,有时候被叫做休谟公理:

“没有任何证言足以确定一个神迹,除非该证言属于这样的情形,其虚假比它力图确立的事实更为神奇。”

这句话很拗口,不过,通过举例,并不难理解。休谟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告诉他看到一位死人复活,他会比较以下情形,看看哪一种可能比较大:这个人在骗人或受了别人的蒙骗,还是死人真的复活了?除非前者虚假的可能性低于后者,否则不应该接受他的证言。显然,这实际上是在比较正反两种可能性的大小,并拒绝可能性小的那种。这并不是断然否定可能性小的神秘事件没有发生的可能,而是说,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时,我们不应该倾向于接受它。死人真正复活、自然规律不成立的可能性,远远小于一个声称看到死人复活的证言是谎言,或证人受欺骗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不应相信前者是的确发生过的。同样,人体特异功能是真实的、物理定律不成立的可能性,远远小于“特异功能大师”是在玩骗人的把戏的可能性。”

休谟对该公理的陈述和举例原文如下:
  
“The plain consequence is (and it is a
general maxim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
That
no testimony is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a miracle, unless the
testimony be of such a kind, that its falsehood would be more
miraculous, than the fact, which it endeavours to establish; and
even in that case there is a mutual destruction of arguments, and
the superior only gives us an assurance suitable to that degree of
force, which remains, after deducting the inferior.
‘ When
anyone tells me, that he saw a dead man restored to life, I
immediately consider with myself, whether it be more probable, that
this person should either deceive or be deceived, or that the fact,
which he relates, should really have happened. I weigh the one
miracle against the other; and according to the superiority, which
I discover, I pronounce my decision, and always reject the greater
miracle. If the falsehood of his testimony would be more
miraculous, than the event which he relates; then, and not till
then, can he pretend to command my belief or
opinion.

方舟子少译了休谟公理的后半段,“and even in that case there is a
mutual destruction of arguments, and the superior only gives us an
assurance suitable to that degree of force, which remains, after
deducting the inferior.”。

我试意译如下:

“即便在证言足以确定一个神迹的情况下,那证言对神迹确定的可信度,是神迹可信度与证言不可信度之差。”

换言之,如果证言不可信度与神迹可信度相近,那么证言基本不能确定神迹。

休谟公理的文字陈述的确很拗口,但如果我们把它形式化表达一下,就好理解多了。

令:T代表证言,M代表神迹;P(T)代表证言可信度,即其正确的概率;P(M)代表神迹可信度。

那么,休谟公理的前半段就是:

   如果(1-P(T))<
P(M),那么T确定M;反之,T不能确定M。

休谟公理的后半段是:

   如果(1-P(T))<
P(M),那么T确定M成立的可信度为(P(M)+P(T)-1)。

代几个数进去算算。

如果P(M)=1%,P(T)=20%,那么 1-P(T)=80% >
P(M),T不能确定M。

如果P(M)=1%,P(T)=99.5%,那么 1-P(T)=0.5% <
P(M),T确定M,但该确定的可信度仅为(P(M)+P(T)-1)=0.5%,很低。

如果P(M)=20%,P(T)=95%,那么 1-P(T)=5% <
P(M),T确定M,该确定的可信度为(P(M)+P(T)-1)=15%,有长进。

如果P(M)=80%,P(T)=70%,那么 1-P(T)=30% <
P(M),T确定M,该确定的可信度为(P(M)+P(T)-1)=50%,手心手背之间。

如果P(M)=90%,P(T)=90%,那么 1-P(T)=10% <
P(M),T确定M,该确定的可信度为(P(M)+P(T)-1)=80%,非常可信。

几个定性推论:

1
如果神迹可信度非常低,且证言可信度也低,那证言无法确定神迹;

2
如果神迹可信度非常低,即使证言可信度非常高,证言也极难令人信服地确定神迹;

3
即使神迹可信度很高,且证言可信度也很高,证言确定神迹仍在模棱两可之间;

4
神迹可信度与证言可信度均极高,证言确定神迹的可信度也非常高,但该确定可信度低于神迹可信度与证言可信度中任何一值。

当然休谟公理的“公理”性,值得理论理论,但经验告诉我们,它的“公理”性很强。



太蔟

发表于 科学与科普 · No Comments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