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蔟如是说

Recent News

Archives

存档:1月, 2007

1月 30, 2007 @ 12:00 am

唐师曾剽窃太蔟译作

[太蔟按:有网友说《读者》及唐师曾的《我在美国当农民》上有同一讲话的翻译,且比我的还好。《读者》不知登了谁的译文,但考虑到它的读者群,该译文极可能是太监版的,应该不会有我的“妇女儿童不宜”版的地道。对唐师曾版,我好奇,查了一下,发现原来这个“剽悍”的战地记者原来是个“剽窃”记者。那些认为唐译比我好的,我这里拱手了。]

《我在美国当农民》
作者: 唐师曾
ISBN: 9787801423979 [十位: 7-80142-397-6]
页数: 341
定价: 19.00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2-06

其中《血胆巴顿》一文最后“小巴顿横扫欧洲前的一次训话”除少量词汇更改外,全部照搬太蔟于2002年3月30日发表于《新语丝》中的译作《巴顿将军战前动员讲话》(http://xys.3322.org/xys/ebooks/others/history/

foreign/patton.txt)。

唐师曾译文(参见http://info.westpower.com.cn/cgi-bin/

Ginfo.dll?DispInfo&w=westpower&nid=489068):

小巴顿横扫欧洲前的一次训话

   
弟兄们,最近有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置身事外。那全是扯淡!美国人生来喜欢打仗,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你们今天到这里来,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儿,是为了保卫家乡的父老乡亲。二,你们来这儿,是为了荣誉,因为此时没有其他更好地方可去。三,你们来这儿,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

   
今天在座的各位还都是孩子时,就崇拜弹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美国人热爱胜利者,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美国人蔑视懦夫。美国人既参赛,就要赢。我对那种输了还笑的人嗤之以鼻。正因如此,美国人迄今尚未输过任何战争,将来也不会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连失败的念头,都会恨之人骨。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可能会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每个人都终究会死。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像勇士一样战斗。如果他看到像他同样胆怯的战友英勇奋战,而他却袖手旁观的话,将无地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可仍旧坚持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恐惧死亡战胜责任。荣誉和雄风。

   
战争,是不甘雌伏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我的竞争机会。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

   
美国人素以成为雄中之雄而自豪,而且他们自己也正是雄中之雄。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比你们更怕。他们并非刀枪不人。

   
在大家的军旅生涯中,你们经常怨声载道,把演习训练称为“鸡屎”。但演习训练如军中的所有条例,确有必要。演习训练是要培养大家的警觉性,把警觉渗透到每个战士的血管。对于那些放松警惕者,我决不手软。你们都是枪林弹雨拼杀出来的好汉,不然今天也到不了这儿。你们对即将到来的厮杀,要有所准备。谁要是想活着回来,就必须每时每刻保持警觉。哪怕稍有疏忽,狗娘养的德国鬼子都会悄悄溜到你的背后,用一跎大粪弄死你!

   
在西西里的某个地方,有一块墓碑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墓地,里面埋葬了400
名阵亡将士。那400
条汉子升天,只因一名哨兵打了个盹。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都是德国军人。我们先于那些狗杂种发现他们的哨兵打盹。

   
部队是个集体,大家在集体里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战斗。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堆马粪。那些胆汁过剩、整日在星期六晚邮报上拉马粪的家伙,对真正战斗的了解,还不如他们玩女人的知识多。

   
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给养、最好的武器设备、最旺盛的斗志和最棒的战士。说实在的,我真可怜那些将和我们作战的狗杂种们。真的!

   
我麾下的将士从不投降。我不想听到我手下的任何战士被俘的消息,除非他们先受了伤。即使受了伤,也同样可以还击。这不是吹大牛。我希望所有部下,都学习利比亚作战时的一名少尉。当时一个德国鬼子用手枪顶着他的胸膛,他甩下钢盔,一只手拨开手枪,另一只手抓住钢盔,把那个鬼子打得七窍流血。然后,他捡起手枪,在其他鬼子反应过来之前,击毙了另一个鬼子。在此之前,他的一侧肺叶已被一颗子弹打穿。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像传奇故事里描述的那样,军中每个战士都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千万不要吊儿郎当,以为自己的任务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必须做好。每个人都是这根链条上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各位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某个卡车司机,突然不愿忍受头顶呼啸的炮弹,胆怯起来,跳下卡车,一头扎到路边的水沟隐蔽,那将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个懦弱的狗杂种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管他娘的,没我地球照转,我只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国家、亲人甚至整个世界会怎么样?不,他奶奶的,美国人不想那样。

   
每个人都应完成他的任务。每个人都应对集体负责。每个部门、每个战斗队,对整个战争的宏伟篇章都同等重要。弹药武器人员让我们枪有所发,炮有所射。没有后勤人员给我们送衣送饭,我们就会饥寒交迫,因为我们即将开赴作战的地方,已经无可劫掠。指挥部的所有人员,都各有所用,即使是个只管烧水帮我们洗去征尘的勤务兵。每个战士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着身边一起出生人死的战友。我们军队容不得胆小鬼。

   
所有胆小鬼都应像耗子一样斩尽杀绝。否则,他们战后就会溜回家去,生出更多的胆小鬼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懦夫儿软蛋。干掉所有狗日的胆小鬼,我们的国家就是勇士的天下。

   
我见过最勇敢的好汉,是在突尼斯的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爬到电线杆上的通讯兵。当时我正好路过,便停下问他,在这样危险的时候爬到那么高的地方瞎折腾什么?他答道:“我在维护线路,将军。”我问:“这个时候不是太危险了吗?”他答道:“是危险,将军,但线路不修不行啊。”我问:“敌机低空扫射,不打扰你吗?”
他答:“敌机不怎么打扰,将军,倒是你把我打扰得一塌糊涂。”弟兄们,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战士。他全心全意地履行职责,不管那职责看起来多么不起眼,也不管当时情况有多么危险。

   
还有那些开往突尼斯的卡车司机们,他们可真了不起。他们没日没夜,行驶在那狗娘养的破路上,从不停歇,从不迷路,他们把四处开花的炮弹当成伴奏。我们能顺利前进,全靠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硬汉。这些司机,有人连续开车已经超过40小时。他们不属于战斗部队,但他们同样也是军人,也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他们完成了,而且完成得真他妈的棒!他们是大集体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他们,那场战斗可能早就输了。正因为所有环节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个链条才坚不可破。

   
大家千万记住,我可没来过这里。千万不要在信件里提到我。按理说,我是死是活,对外界要保密,我既不统率第三集团军,更不在英国。让那些狗日的德国佬第一个发现吧!

   
我希望有一天看到,那些狗杂种们屁滚尿流,哀鸣:“我的天哪!又是那挨千刀的第三集团军!又是那狗娘养的巴顿!”

   
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早一天收拾掉万恶的德国鬼子,我们就能早一日掉转枪口,去端日本鬼子的老窝。如果我们不抓紧,功劳就会全让狗娘养的海军陆战队抢走了。

   
是的,我们想早日回家。我们想让这场战争尽快结束。最快的办法,就是干掉挑起战火的狗杂种们。早一天把他们干掉,我们早一天凯旋。

   
回家的捷径,要通过柏林和东京。到了柏林,我要亲手干掉那个纸老虎、狗杂种希特勒,就像干掉一条蛇!

   
谁要想在炮弹坑里蹲上一天,就让他见鬼去吧!德国鬼子迟早会找到他的头上。我的手下不挖猫耳洞,我也不希望你们挖。猫耳洞只会使进攻放缓。我们要持续进攻,不给敌人挖战壕时间。我们肯定胜利,所以我们必须不停战斗,比敌人更勇敢,胜利才会到来。

   
我们不仅要击毙那些狗杂种们,而且要把他们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我们要让那些狗日的德国鬼子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战争本来就是血腥野蛮残酷的。

   
你不让敌人流血,他们就会让你流。挑开他们的肚子,给他们的胸膛上来上一枪。如果一颗炮弹在你身旁爆炸,炸了你一脸灰土,你一抹,发现那竟是你最好伙伴的模糊血肉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不想听到报告说:“我们在坚守阵地。”我们不坚守任何见鬼的阵地。让德国鬼子坚守去吧。我们要一刻不停地进攻,除了敌人的卵子,我们对其他任何目标都不感兴趣。我们要扭住敌人的卵子不放,打得他们魂魄离窍。我们的基本作战计划,是前进前进再前进,不管从敌人身上、身下爬过去,还是要从他们身体中间钻过去。我们要像从小鹅肠里挤屎那样执著,那样无孔不人!

   
有时免不了有人会抱怨,说我对战士要求太严,太不近情理。让那些抱怨见鬼去吧!我坚信一条金科玉律就是:“一盎司的热汗,值一加仑的鲜血。”我们进攻得越坚决,消灭的德国鬼子就越多。消灭的德国鬼子越多,我们自己人就死得越少。进攻意味着更少的伤亡。我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这一点。

   
凯旋回家后,今天在座的弟兄们都会获得一种值得夸耀的资格。20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到那时,当你坐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伟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了什么?”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哪。”

   
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

太蔟译文:

弟兄们,最近有些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次战争想置身事外,缺乏斗志。那全是一堆臭狗屎!美国人从来就喜欢打仗。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是为了保卫家乡和亲人。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当今天在座的各位还都是孩子的时候,大家就崇拜弹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美国人热爱胜利者。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美国人蔑视懦夫。美国人既然参赛,就要赢。我对那种输了还笑的人嗤之以鼻。正因如此,美国人迄今尚未打输过一场战争,将来也不会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连失败的念头,都会恨之入骨。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死。每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的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象勇士一样战斗,因为如果其他同样胆怯的战友在那奋勇作战,而他们袖手旁观的话,他们将无地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照样勇敢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对死亡的恐惧战胜荣誉感、责任感和雄风。战斗是不甘居人下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己胆量的竞争。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美国人以能成为雄中之雄而自豪,而且他们也正是雄中之雄。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更害怕。他们不是刀枪不入。在大家的军旅生涯中,你们称演习训练为“鸡屎”,经常怨声载道。这些训练演习,如军中其它条条框框一样,自有它们的目的。训练演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家的警惕性。警惕性必须渗透到每个战士的血管中去。对放松警惕的人,我决不手软。你们大家都是枪林弹雨里冲杀出来的,不然你们今天也不会在这儿。你们对将要到来的厮杀,都会有所准备。谁要是想活着回来,就必须每时每刻保持警惕。只要你有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就会有个狗娘养的德国鬼子悄悄溜到你的背后,用一坨屎置你于死地!

在西西里的某个地方,有一块墓碑码得整整齐齐的墓地,里面埋了四百具阵亡将士的尸体。那四百条汉子升天,只因一名哨兵打了个盹。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都是德国军人。我们先于那些狗杂种发现了他们的哨兵打盹。一个战斗队是个集体。大家在那集体里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战斗。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堆马粪。那些胆汁过剩、整日在星期六晚间邮报上拉马粪的家伙,对真正战斗的了解,并不比他们搞女人的知识多。

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给养、最好的武器设备、最旺盛的斗志和最棒的战士。说实在地,我真可怜那些将和我们作战的狗杂种们。真的。

我麾下的将士从不投降。我不想听到我手下的任何战士被俘的消息,除非他们先受了伤。即便受了伤,你同样可以还击。这不是吹大牛。我愿我的部下,都象在利比亚作战时的一位我军少尉。当时一个德国鬼子用手枪顶着他胸膛,他甩下钢盔,一只手拨开手枪,另只手抓住钢盔,把那鬼子打得七窍流血。然后,他拾起手枪,在其他鬼子反应过来之前,击毙了另一个鬼子。在此之前,他的一侧肺叶已被一颗子弹洞穿。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象传奇故事里描述的那样。军中每个战士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千万不要吊儿郎当,以为自己的任务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必须做好。每个人都是一条长链上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卡车司机都突然决定,不愿再忍受头顶呼啸的炮弹的威胁,胆怯起来,跳下车去,一头栽到路旁的水沟中躲起来,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懦弱的狗杂种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管他娘的,没我地球照样转,我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呢?到那时,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国家、亲人甚至整个世界会是怎么一个样子?不,他奶奶的,美国人不那样想。每个人都应完成他的任务。每个人都应对集体负责。每个部门,每个战斗队,对整个战争的宏伟篇章,都是重要的。弹药武器人员让我们枪有所发,炮有所射。没有后勤人员给我们送衣送饭,我们就会饥寒交迫,因为在我们要去作战的地方,已经无可偷抢。指挥部的所有人员,都各有所用,即使是个只管烧水帮我们洗去征尘的勤务兵。

每个战士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着身边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我们军队容不得胆小鬼。所有的胆小鬼都应象耗子一样被斩尽杀绝。否则,战后他们就会溜回家去,生出更多的胆小鬼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懦夫儿软蛋。干掉所有狗日的胆小鬼,我们的国家将是勇士的天下。我所见过的最勇敢的好汉,是在突尼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爬到电话竿上的一个通讯兵。我正好路过,便停下问他,在这样危险的时候爬到那么高的地方瞎折腾什么?他答道:“在修理线路,将军。”我问:“这个时候不是太危险了吗?”他答道:“是危险,将军,但线路不修不行啊。”我问:“敌机低空扫射,不打扰你吗?”他答:“敌机不怎么打扰,将军,你倒是打扰得一塌糊涂。”弟兄们,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战士。他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管那职责当时看起来多么地不起眼,不管情况有多危险。还有那些通往突尼斯的路上的卡车司机们,他们真了不起。他们没日没夜,行驶在那狗娘养的破路上,从不停歇,从不偏向,把四处开花的炮弹当成伴奏。我们能顺利前进,全靠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硬汉。这些司机中,有人连续开车已经超过四十小时。他们不属战斗部队,但他们同样是军人,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任务他们是完成了,而且完成得真他娘的棒!他们是大集体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他们,那场战斗可能就输掉了。只因所有环节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个链条才坚不可破。

大家要记住,算我没来过这里。千万不要在信件里提及我。按理说,我是死是活,对外界要保密,我既不统率第三集团军,更不在英国。让那些狗日的德国佬第一个发现吧!我希望有一天看到,那些狗杂种们屁滚尿流,哀鸣道:“我的天哪!又是那挨千刀的第三集团军!又是那狗娘养的巴顿!”

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早一日收拾掉万恶的德国鬼子,我们就能早一日掉转枪口,去端日本鬼子的老巢。如果我们不抓紧,功劳就会全让狗娘养的海军陆战队抢去了。

是的,我们是想早日回家。我们想让这场战争早日结束。最快的办法,就是干掉燃起这场战争的狗杂种们。早一日把他们消灭干净,我们就可以早一日凯旋。回家的捷径,要通过柏林和东京。到了柏林,我要亲手干掉那个纸老虎、狗杂种希特勒,就象干掉一条蛇!

谁要想在炮弹坑里蹲上一天,就让他见鬼去吧!德国鬼子迟早会找到他的头上。我的手下不挖猫耳洞,我也不希望他们挖。猫耳洞只会使进攻放缓。我们要持续进攻,不给敌人挖猫耳洞的时间。我们迟早会胜利,但我们只有不停战斗,比敌人勇敢,胜利才会到来。我们不仅要击毙那些狗杂种们,而且要把他们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我们要让那些狗日的德国鬼子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战争本来就是血腥野蛮残酷的。你不让敌人流血,他们就会让你流。挑开他们的肚子,给他们的胸膛上来上一枪。如果一颗炮弹在你身旁爆炸,炸了你一脸灰土,你一抹,发现那竟是你最好伙伴的模糊血肉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不想听到报告说,“我们在坚守阵地。”我们不坚守任何见鬼的阵地。让德国鬼子坚守去吧。我们要一刻不停地进攻,除了敌人的卵子,我们对其它任何目标都不感兴趣。我们要扭住敌人的卵子不放,打得他们魂魄离窍。我们的基本作战计划,是前进前进再前进,不管要从敌人身上身下爬过去,还是要从他们身体中钻过去。我们要象挤出鹅肠或小号的屎那样执著,那样无孔不入!

有时免不了有人会抱怨,说我们对战士要求太严,太不近情理。让那些抱怨见鬼去吧!我坚信一条金玉良言,就是“一杯汗水,会挽救一桶鲜血。”我们进攻得越坚决,就会消灭越多的德国鬼子。我们消灭的德国鬼子越多,我们自己人死得就会越少。进攻意味着更少的伤亡。我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这一点。

凯旋回家后,今天在座的弟兄们都会获得一种值得夸耀的资格。二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发表于 杂感 · No Comments »

1月 30, 2007 @ 12:00 am

唐师曾拙劣的翻译水平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八荣八耻,共建和谐。]

“剽悍”战地记者唐师曾的确“剽悍”,竟把偷儿的手伸到“坑蒙拐骗偷”的天敌《新语丝》网站里来了。那真是太岁头上动土,关公刀下伸脖,大概是活得不耐烦了。

唐师曾2002年6月版的《我在美国当农民》一书中的“血胆巴顿”一文中的最后部分“小巴顿横扫欧洲前的一次训话”,剽窃我于2002年3月30日发表于《新语丝》网站的译文“巴顿将军战前动员讲话”。从3月30日行窃到6月出版,时间不长,考虑到出版一本书不短的程序,唐记者当时四处划拉文字的紧张劲可想而知。

大概是良心发现,觉得百分之百照搬有点对不起原译者;或者觉得原译文的水平没达到他的职业标准;或者为以后被捉时有开脱的借口,唐记者蜻蜓点水似地在我的译文上做了多处改动。

就这几处改动,露出了唐记者拙劣的翻译水平。

让事实来说话吧!

=================================

原文:Men, this stuff that some sources sling around about
America
wanting out of this war, not wanting to fight, is a crock of
bullshit.
Americans love to fight, traditionally.

太蔟:弟兄们,最近有些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次战争想置身事外,缺乏斗志。那全是一堆臭狗屎!美国人从来就喜欢打仗。

唐译:弟兄们,最近有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置身事外。那全是扯淡!美国人生来喜欢打仗,

太蔟点评:“想置身事外”和“置身事外”,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巴顿此次讲话前,他和士兵们已经在北非和西西里杀了个几进几出,“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置身事外”?天大的笑话!另外,“not
wanting to fight”哪里去了?“a crock of
bullshit”翻成“扯淡”,巴顿要骂“牛屎”、“马粪”、“鸡屎”了。“traditionally”翻译成“生来”,大概唐记者以为美国人吃奶的时候就开始与人兵戎相见?

=================================

原文:Second, you are here for your own self respect, because you
would not want to be anywhere else.

太蔟: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

唐译:二,你们来这儿,是为了荣誉,因为此时没有其他更好地方可去。

太蔟点评:加了个“儿”,大概是考虑到北京人。“you would
not want to be anywhere
else”翻成“此时没有其他更好地方可去”,人的主观意志到哪里去了?人家是“没有其他更好地方可去”了么?在路易斯安那铲粪、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更好么?

=================================

原文:Only two percent of you right here today would die in a major
battle.

太蔟: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

唐译:每次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可能会牺牲百分之二。

太蔟点评:“major”就这么活生生被唐记者吞了。“Only”也喂了狼。

=================================

原文:Some men are cowards but they fight the same as the brave men
or they get the hell slammed out of them watching men fight who are
just as scared as they are.

太蔟:有的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象勇士一样战斗,因为如果其他同样胆怯的战友在那奋勇作战,而他们袖手旁观的话,他们将无地自容。

唐译:有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像勇士一样战斗。如果他看到像他同样胆怯的战友英勇奋战,而他却袖手旁观的话,将无地自容。

太蔟点评:唐记者大笔一挥,“他们”就阉割成了“他”。“他看到”和“袖手旁观”在同一句子里出现,让人深切感受到了脱裤子放屁的必要。

=================================

原文:That, like everything else in this Army, has a definite
purpose.

太蔟:这些训练演习,如军中其它条条框框一样,自有它们的目的。

唐译:但演习训练如军中的所有条例,确有必要。

太蔟点评:“else”的失踪,暂且不论,“目的”成了“必要”,巴顿又要骂娘了,因为他下一句马上就讲训练演习的目的。

=================================

原文:The cowardly bastard could say, “Hell, they won’t miss me,
just one man in thousands”.

太蔟:这个懦弱的狗杂种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管他娘的,没我地球照样转,我不过是千万分之一。”

唐译:这个懦弱的狗杂种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管他娘的,没我地球照转,我只不过是千万分之一。”

太蔟点评:长得真他娘地像!另外,上面的“Only”跑这里来了。

=================================

原文:The brave men will breed more brave men.

太蔟: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懦夫儿软蛋。

唐译: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懦夫儿软蛋。

太蔟点评:撞见鬼了!
=================================

原文:And he answered, “No, Sir, but you sure as hell do!”

太蔟:他答:“敌机不怎么打扰,将军,你倒是打扰得一塌糊涂。”

唐译:他答:“敌机不怎么打扰,将军,倒是你把我打扰得一塌糊涂。”

太蔟点评:“倒是你把我打扰得一塌糊涂。”
=================================

原文:My men don’t dig foxholes. I don’t want them to. Foxholes
only slow up an offensive. Keep moving. And don’t give the enemy
time to dig one either.

太蔟:我的手下不挖猫耳洞,我也不希望他们挖。猫耳洞只会使进攻放缓。我们要持续进攻,不给敌人挖猫耳洞的时间。

唐译:我的手下不挖猫耳洞,我也不希望你们挖。猫耳洞只会使进攻放缓。我们要持续进攻,不给敌人挖战壕时间。

太蔟点评:原来在唐记者的脑袋里,美军的“猫耳洞”等于德军的“战壕”。

=================================

原文:an ounce of sweat will save a gallon of blood

太蔟:“一杯汗水,会挽救一桶鲜血。”

唐译:“一盎司的热汗,值一加仑的鲜血。”

太蔟点评:中国同胞们,你们知道一盎司和一加仑么?让美国农民唐大记者来教育你们吧。

=================================

原文:“Well, your Granddaddy shoveled shit in Louisiana.”

太蔟:“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

唐译:“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哪。”

太蔟点评:啊……………………………那……哪。

发表于 杂感 · No Comments »

1月 25, 2007 @ 12:00 am

我们不为文化而活

“文化”这个词,在英文里是culture,而culture作为名词,在英文里除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外,还有一个生物学的意思:培养微生物或细胞的有营养的介质或环境。许多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就是在用这生物学意义上的“文化”教养微生物。离开了这种“文化”,微生物或细胞得不到养分,很快就会死亡。

但我们人类,离开了文化,却不会死亡。我们在山里迷了路,成了野人,可能会活得挺惨,没流行音乐听,没百家讲坛看,没法响应党的号召、八荣八耻、共建和谐社会,但茹毛饮血,回答自然的召唤,像没文化的远祖一样活下去一般不成问题,弄不好还可以琢磨出一套不阴不阳盖世神功,成为金庸小说里的咕嘟求败,或是成为
“竹林七贤”时代受士人仰慕的大人先生,发出“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的啸声。

现在,想完全离开整个人类的总体文化,又不想自杀,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已经被探索瓜分完毕,地下有片警和边境警察,天上还有卫星监视,但主动被动地换个文化,还是可能的。离开了自己出生所在地域的文化,到一个陌生的文化中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对有些人,这么做,反倒可以活得更滋润、更有价值,比如国际主义者白求恩的同胞大山,还有每年得以逃离“重男轻女”文化、被美国人领养的中国女弃婴,还有几个世纪前为躲避宗教迫害而奔赴新大陆的清教徒。

可见,文化这东西,对我们人类不过是一种生存方式,不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方式,更不是生存的目的。我们人类,像别的生命一样,最根本的职能就是生存和繁殖——繁殖不是单指阴阳际会那短暂的一锤子买卖,也包括将后代抚养成人的漫长过程,别的都是衍生的、附加的,包括文化。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如果一种文化使我们生存和繁殖的质量降低或是停滞不前,或是在有明显更好选择时成为绊脚石,我们就应该也能够改造它,或是鄙弃它。

每一种文化中都有惰性的成分,一般由老一代、既得利益者、脑袋完全被洗者等构成。他们出于自己已经不可更改的信仰或习惯、以及政治经济利益,敌视和阻止任何改造他们所属文化中不良成分(尤其是那些能给他们带来控制和利益的不良成分)的企图,甚至连别人一点怀疑和异端的想法,都不宽容。这类成分,我们一般称之为反动——反动并不是贬义,不过是对一切反着动的东西的客观描述,比如你打墙一拳,根据牛三定律,墙给你个反作用力,就是反动。跟“反革命”一样,“反动”本是个中性词,在某些文化的某个时代,它们竟都成了贬义词。

人类的文化史,就是正动派和反动派较劲的历史。在大视角、快进模式下看历史,不管道路多曲折漫长,正动派往往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原因很简单,人类想更好地生存和繁殖,是个强大得不可抗拒的驱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封建帝制被推翻,专制独裁越来越不得人心,太监小脚辫子文化被扔到历史垃圾堆,晧首穷经被现代教育制度取代,政府决策对科学及经济发展对现代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以及中医也终将被现代医学全面取代。

文化为我们而生而化,我们不为文化而活。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1月 25, 2007 @ 12:00 am

同仁堂的祖训

 同仁堂在中国中药界乃至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应该是无疑议的。崇高到斯琴高娃、陈宝国等演艺界大腕出来捧场的程度;他们共同在电视剧《大宅门》中用浓笔重彩演绎了同仁堂的传奇,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医药唱了一曲赞歌。同仁堂三百多年的历史,似乎在告诉着我们什么。

三百多年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听听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吧。

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01年12期,廖仲毛在题为《中国企业家要急补道德课》的文章中写道:

“同仁堂、胡庆余堂,是我国最有名的传统中药企业,历三百
余年而不衰,他们长寿的秘诀可以从其祖训窥见一斑。同仁堂
的祖训是‘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
力’;胡庆余堂的祖训是两个字‘戒欺’。这说明,这一南一
北两个老字号都是靠诚信立世。相反,当前我国有一些企业却
缺乏这种自律意识。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并不缺企
业家,缺的是道德品质好的企业家。”

原来,传统中药企业能长盛不衰,靠的是道德品质好,讲“诚信”和“自律意识”强。

也难怪,自古“医者,仁术也”,医德至关重要。记得儒家的“男子有德便是才”么?在中国,有的时候,在许多领域,道德水平是可以决定一切的。由此推断,中医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儒医”。儒家的仁义道德加上中医的阴阳五行和《黄帝内经》,一个管心理(精神文明),一个管生理(物质文明),支撑一个处在世界中心的天朝大国几千年,一点没商量。中医的医圣张仲景,便是个“儒医”。他曾被举孝廉,应该够儒,后来自学中医,并写出《伤寒论》,成了后世中医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

所以,三百年老店同仁堂名字的“仁”字便有了出处。胡庆余堂的祖训“戒欺”和同仁堂的“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都是奔仁义道德去的。没有比仁义道德更能打动绝大多数中国病人的心了。人在生病的时候,身体虚弱,心理往往也因而脆弱,急需“人文关怀”,这时一个充满慈祥仁爱的老中医给你望闻问切,然后用毛笔写出龙飞凤舞的书法,作为处方让你到“不省人工,不减物力”的同仁堂去拿药,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令病人放心舒服的事情么?还没吃到药,病大概就好了一半。

在这幅流溢着人文关怀的画面中,在充满着仁义道德的祖训中,似乎缺了点什么。

缺了什么呢?

缺了冷冰冰的确凿无疑的诊断和药效,以及药的具体明确的毒副作用。

“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你可以拿出写小楷般的功夫煅牡蛎,用绣龙袍般的工序盐水炙杜仲,但并不代表着牡蛎壳“主沉降下行,能入里安心神、降心火、敛肝阳”,以及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抗衰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你可以踏破铁鞋耗费千金,搜寻原配成对的蟋蟀和经霜三年的甘蔗做药引,但不能指望它们能治愈肺结核。

“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不能防止老配方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更不能保证用不含马兜铃酸成份的“木通”代替“关木通”的新配方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以及所谓“肝经湿热型早泄”的所谓“性欲亢进,频频射精,伴有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等症状。

还有什么能比用不明病理、药效和毒副作用的所谓“仁术”来糊弄病人更“欺”人的?更不讲“仁义道德”的?何况这一欺,就是三百余年。

廖仲毛文中的“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并不缺企业家,缺的是道德品质好的企业家。”一句,真是一针见血,只不过这针尖应该反转,刺向有着三百余年祖训的“道德品质好的企业家”。

发表于 中医批评 · 2 Comments »

1月 22, 2007 @ 12:00 am

我仅仅在戏谑?——回刘夙《民可使知之》

看到《新语丝》1月21日新到资料中刘夙的《民可使知之》一文(附后),里面提到了对我的评价,免不了为自己辩护几句。目的不在为“太蔟”这个并没有多少知名度及商业价值的马甲挽回荣誉,而主要在就中医这个话题进一步展开深入的讨论。知道刘夙兄是对事不对人,我当然也是如此。

刘夙的文章是对方舟子兄新作《科学成就健康》的正面书评。我对方舟子的工作,向来是抱坚决赞成的态度,并在谋稻粱之余尽力在文字上给予具体的支持。所以,对刘夙书评当然持整体肯定态度,因为在当今声带及文化超女泛滥成灾的中国,科学理性的声音和力量实在珍稀可贵。不过,看到刘夙文中一些话,感到有些不能认可,故
“君子和而不同”,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刘夙评论道:

“在我看来,愚民思想并不是统治者的专利,它也是知识精英中

不可忽视的一种思潮。比如最近我还在新语丝上看到了一篇署名
太蔟的《中医信徒的思维定式》,里面充满了对所谓“中医信徒”
的挖苦和嘲讽。也许这就是作者自以为的“戏谑”吧,问题是,
“戏谑”比你无知的人实在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除了在精英
圈子里博得一笑,还能有什么实际意义?”

首先,我看到任何“精英”字眼,心里就有一种天然的反感。“精英”给我带来的第一联想,就是我东北家乡的萝卜英——它的水灵翠绿,都是人工肥和化肥滋养的结果(对不起,又旧病复发,戏谑了)。所以,把我和任何形式的“精英”联系在一起,我觉得都是在讽刺和挖苦我。用“精英”丁小平的汉语来说一句,承“授”不起了。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不愿骗人和被骗的、也希望别人不骗人和被骗的平民而已。

其次,说“知识精英”(假设这不是一个骂人的叫法)想“愚民”,这点我们应该商榷一下。除非你把“百家讲坛”上某些贩卖陈芝麻烂谷子的主讲者当成“知识精英”。这类“知识精英”在自觉不自觉地愚着民,而成百万上千万(甚至数亿)的民在自觉不自觉地被愚着,让自己的大脑成为陈腐思想的跑马场,并用自己的金钱和热情表达着民意(这民意不是令于丹签名售书签成了“超人”了么?)。方舟子代表的一类“知识精英”,就是想“愚民”,上得了“百家讲坛”么?出版的书能畅销百万么?好不容易上了“凤凰卫视”,想“愚愚”民,那些狂热的中医及伪科学(传统文化糟粕)的拥趸者让你“愚”么?传播科学理性的“新语丝”主网站被封杀,连几个可怜的代理也经常要打游击,朝不保夕。我们传播科学知识与精神的文章(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对此亦有贡献,尽管刘夙可能没有读过),幸赖网络可以流传,接触民众。但你应该看过我们想“愚”的“民”对那些文章的评论吧?我的“十有七八是有意无意的中医信徒”以及对中医信徒思维定式的概括总结难道是凭空捏造的么?

现在已经远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时代了。有些人或组织或者希望“不可使知之”,并掌控着强大得近乎垄断的舆论工具,但一个人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除了他自己的个人主观因素,没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的(在大陆的读者不总有办法穿过伟大的防火墙么?)。现在只有“自愚民”,而无古时意义被迫耳目闭塞的“被愚民”。对某些不愿知之或自以为知的自愚民,“挖苦和嘲讽”及“戏谑”一下,怎么就成了“愚民思想”?还代表了“不可忽视的一种思潮”?

看走眼了吧?

何况,我的《中医信徒的思维定式》,只是“挖苦和嘲讽”及“自以为的‘戏谑’”么?“实在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么?“还能有什么实际意义”么?

我是受过科学训练的,逢事愿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大量的现象中概括出共性,描述之,解释之,抽象之,预测之,在条件许可时操控之、利用之。《中医信徒的思维定式》一文不过是利用了些文学的手法,传达着我从中医信仰现象中研究出来的一点可以商榷的规律(定式),并对该现象背后的本质(普遍人性)做了一定的阐释。

这难道“实在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么?我摆的事实,讲的道理难道只是文学修辞笔法?

至于实际意义,中医既得利益者可以利用我概括的中医信徒思维定式完善他们的骗术;想从中医信徒身上骗取钱财的人可根据我的结果制定战略战术;不甘心永远做中医信徒的人或可以看了我的文章而幡然悔悟;批中医的人可以从我的文章得到对中医信仰现象成因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与中医既得利益者及铁杆中医信徒斗争。

我仅仅在戏谑么?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民可使知之

文/刘夙

  感谢方舟子先生的安排,使我在他的新书还没有摆到京城各大书店的柜台上的时候,就可以先睹为快,写下这篇似乎是离题万里的书评。

  记得一年半之前和方舟子先生见面时,我曾经问过他当时的写作计划,他说打算写一本揭露保健品、批判中医的书,但是担心没有出版社敢出版。半年前,由于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以在职学者的身份公开向中医“发难”,而方舟子先生主持的新语丝网站慷慨地向“废医派”提供了发言平台,接踵而至的社会大辩论也就不可避免地把方舟子先生和新语丝深深卷入其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本《科学成就健康》能得以出版,我在惊讶之余,也感到十分欣慰。

  正如方舟子先生先前计划的,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各自独立而又在精神上紧密联系的两部分:“第一编 保健品”和“第二编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遗憾的是,目录中漏排了“第二编”)。大部分保健品是骗局,相信这一点不会引起太多争议,因此可以预料,这本书将要获得的真正评价,无论誉的,还是毁的,都主要是针对书中的第二编,而且那些评价所持的观点,大约总不出这半年来已在网上出现的那些。

  所以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没有打算写一篇内容简介式的书评,也不打算和“拥医派”继续纠缠理念问题,而是首先想到了《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管后世的尊孔派如何想法为孔子辩护,一会儿说是通假字啦,一会儿怪罪于断句啦,都改变不了这句话已经被用作表述愚民思想的经典文本的事实。在我看来,愚民思想并不是统治者的专利,它也是知识精英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思潮。比如最近我还在新语丝上看到了一篇署名太蔟的《中医信徒的思维定式》,里面充满了对所谓“中医信徒”的挖苦和嘲讽。也许这就是作者自以为的“戏谑”吧,问题是,“戏谑”比你无知的人实在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除了在精英圈子里博得一笑,还能有什么实际意义?

  不要忘了,为了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转,人类必须进行越来越细的分工;许多人以自己默默无闻的工作,支持着一小部分知识精英去探索最新的知识,这就是那句俗话“科学家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养的”的本意。有权利就有义务,知识精英在享有利用别人的劳动成果作为洞悉未知知识领域的火烛的权利的同时,也有把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慷慨回馈给别人的义务。说白了,知识精英应该天然是知识的普及者、传播者,孔子那句话必须改为“民可使知之”,才是符合现代伦理的思想。所以对于所谓“中医信徒”,特别是其中因此已经给自己造成损害的人,专业人士应该首先抱有怜悯之心,向他们尽到自己普及传播现代医学常识的责任;只要责任尽到,对方“弃暗投明”,固可一喜,如若执迷不悟,也不必一悲。

  其实,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曾经有过一次难得的科普热潮,我至今恨自己“生也晚矣”,未能躬逢其盛。随后,由于种种原因,科普陷入了低谷,而与此同时令人悲哀的是,民众对科学工作者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到现在,在揭露保健品骗局和中医本质方面,也许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的专业人士还有很多,但真正实际行动、作文付梓的人,恕我孤陋,就只看到方舟子一个。所以我以为,重开风气,勇作嚆矢,就是方舟子先生这本新书最大的意义,我以为,也应该是这本书所隶属的“赛先生科学与生活系列丛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舟子先生的带领下,未来几年中,一定会重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贴近民众的科普力作(不仅仅是医学),而“大有益于人民智识”。对此,我有信心,而且早已做好了亲身参与的准备。

2007.01.21

(XYS200701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发表于 中医批评 · 14 Comments »

1月 17, 2007 @ 12:00 am

无知的山谷

无知的山谷
房龙[著]《宽容》序言
靳翠微等译
(一)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
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
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
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
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额份,又该怎么办
呢?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
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二)
外面是一片漆黑,一个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
他的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
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敲了敲门。
接着他昏了过去。借着颤动的烛光,他被抬上一张吊床。
到了早晨,全村都已知道:“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他们明白,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在村子的一角,守旧老人们摇着头,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
了弥天大罪。
他的伤一旦治愈,就必须接受审判。
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
他们没有忘记他母亲那双奇异闪亮的眸子,也回忆起他父亲三十年前在沙
漠里失踪的悲剧。
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
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三)
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人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鸦雀无声。
漫游者由于饥渴,身体还很衰弱。老者让他坐下。
他拒绝了。
他们命令他闭嘴。
但他偏偏要说话。
他把脊背转向老者,两眼搜寻着不久以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
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
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小时候,我的世界只是我父亲的花园。”
“早在创世纪的时候,花园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来了。”
“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就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可我偏要
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
的磷磷白骨。”
“‘骗人!上帝喜欢勇敢的人!’我喊道。于是守旧老人走过来,对我读
起他们的圣书。他们说,上帝的旨意已经决定了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山
谷是我们的,由我们掌管,野兽和花朵,果实和鱼虾,都是我们的,按我
们的旨意行事。但山是上帝的。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
世界的末日。”
“他们其实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像欺骗了你们一样。”
“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
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我已经找到了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
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
它地方。”
(四)
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
“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守旧老人叫喊着,“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
惩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胆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
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
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了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
儆百。
(五)
没过多久,爆发了一场特大干旱。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
死去,粮食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饥声遍野。
不过,守旧老人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
些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
况且,他们已经很老了,只要一点点食物就足够了。
(六)
冬天降临了。
村庄里空荡荡的,人烟稀少。
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了人世。
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
但是法律却说:“不行!”
律法必须遵守。
(七)
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
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守旧老人们无力地抗挣着。
他们被推倒一边,嘴里还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诅咒孩子们忘恩负义。不
过,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这样,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八)
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找到他开辟的道路并非
易事。
成千上万的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找到第一座石子堆起的路标。
此后,旅途中的磨难少了一些。
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中用火烧出了一条宽敞大
道。
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到新世界的绿色牧场。
大家相视无言。
“归根结底他是对了,”人们说到,“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
“他讲的是实话,守旧老人撒了谎……”
“他的尸首还在山崖下腐烂,可是守旧老人却坐在我们的车里,唱那些老
掉牙的歌子。”
“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随后,人们解下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赶进牧场,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规
划自己的土地。从这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
(九)
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一座新大厦,作为智慧老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
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一支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山脚下空空如也,先
驱者的尸首荡然无存。
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已把尸首拖入自己的洞穴。
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大道),石头
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
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石上还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
(十)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
不再发生了。

发表于 历史与文化 · No Comments »

1月 5, 2007 @ 12:00 am

东北汉子的厮杀:丁小平对决司马南

 东北汉子的剽悍骁勇,在长江以北或有不服者,但在“君子动口不动手”、
盛产进士和政治局委员的江南,应无异议。两个上海男人打架,在骂出一

部《文化苦旅》后,脸上都不会多出一条血道道;一个上海男人PK一条东

北汉子,前者在还没有列举完祖上的进士,就得哀叹:“子啊,快带我走

吧!”。

对一个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没有什么比圆睁的怒目、高亢的语调、雄性

大猩猩富有侵略性的架势更有说服力的了。古代南方的士子,可以为一次

剥夺了他们做奴才权利的不公平的科举激荡一回男人的血性,但在面对来

自草原大漠、苦寒之地的爪牙血肉的生存竞争时,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低

下他们高贵的头。

东北汉子对此道,似乎有一种本能的体悟,活学活用,百试不爽,所向披

靡,把东北窄小粗浅的文化传遍了所有东北人足迹所及的大地。

丁小平就是这样一条东北汉子。在近几期的“一虎一席谈”真伪科学交锋

节目中,他仗不义而直言,大言而不惭,强词而夺理,巧言而令色,色厉

而内荏,外强而中干,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运用得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

止,不得不直呼“近乎道矣”。

在他那令一个加强连的专家学者惭愧的不凡的前半生中,这些道行就像满

洲的八旗军,给他带来了一个小帝国。慢慢地,这小帝国就覆盖了他的井

口;慢慢地,他就有了无穷的自信与霸气。

直到他遇到了一堵墙。

一堵竟然不买他账、甚至主动向他挑战的墙。

这一惊,丁小平吃得可不小。他使出浑身解数,左冲右突,王顾左右而言

他,在几乎技穷之后,使出了杀手锏–雄性大猩猩富有侵略性的肢体语言。

往往此锏一出,战斗也就结束了,因为没有一个学者应付得了此招。

但对面那堵墙中,站出了一头金刚。

那金刚,不是学者,还没有被“温良恭俭让”磨灭了血性,也没有被名利

消减了良知和是非感。他久经沙场,揭穿过无数魑魅魍魉。刀光剑影、尖

牙利爪,在这位金刚眼里,尽在笑谈中。

对东北汉子丁小平而言,最致命的,是这位金刚也是一条东北汉子。一条

东北汉子的克星,是另一条东北汉子。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猎手知道,面对一头雄犀牛的高速冲刺,如果不能

及时爬到一棵足够高大强壮的树上,最好的策略是坚定立场,如磐石般地

站在原地不动。气势汹汹的雄犀牛,往往会被你的自信迷惑,而在最后的

关头停住。

何况是面对一头色厉内荏、披着犀牛皮的双足动物。

发表于 科学与科普 · No Comments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