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主任的“中国地震预报水平与国外持平”是个笑话 惯于逃避统计的中国地震学家
May 29

【5月29日补充:这再次说明刘杰所谓中国地震局长期预报和国外“方法都一样”不符合事实。另外,倪四道5月25日接受《科学时报》采访的第一部分,实际也在否定最近《科学通报》陈小春的文章也否定了徐锡伟的这种“周期法”。


中国《科学通报》杂志5月10日刊发的论文《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指出:“以往历史地震资料和玉树地震发震段落原地复发的事实说明,甘孜—玉树断裂带上的地震,具有短周期的原地重复特征。”


他们认为断层活动有明确清晰的周期,并且靠这个来确定平静期、排除活动断层——这是错的,因为无法确定一次大地震的多长时间之后会再次失去平衡。比如智利的地震: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earthquakes_in_Chile
要是考虑历史地震,不可能在圣地亚哥1965年地震后预料到当地1985年的地震,也不会在康塞普西翁1751年地震之后预料到当地1835年的地震。概率预测最根本的一条是“历史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地方,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最大”;在此之上再加上时间窗的限制缺乏依据。

今年玉树地震之前刚访问过地震局的南加州地震中心Thomas H. Jordan这篇文章评价过几种概率预报方法(包括短期和长期的概率),没有一个是靠这种周期的。

J. Douglas Zechar and Thomas H. Jordan, Testing alarm-based earthquake predictions, Geophys. J. Int. (2008) 172, 715–724

http://earth.usc.edu/~zechar/zecharjordan2008gji.pdf

  近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接受《法制晚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介绍,我国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日前完成。对21个大城市的活动断层作出探测和评价,排除了其中80条原先认为的活动断层。
。。。。。。

徐锡伟接受《法制晚报》记者专访时介绍,通过多年的科学探测和研究,目前已基本查明了21个城市及其邻区的主要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性和发震危险性,特别是排除了上海、天津、广州、沈阳、银川、青岛等城市的其中80条断层的活动性。

  据徐锡伟介绍,在探测中,一旦确定活动断层的空间位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其危险性。比如要分析该断层以前是否有过大地震发生以及在之前1万年里,有过几次大地震。

  “比如某一活动断层上,鉴别出3000年的时间里发生过2次大地震:一次在距今3000年左右,另一次在距今500年前后。那么,大地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大概为2500年。”徐锡伟介绍了发生地震可能性的推算方法。

  他说:“根据科学上的一套地震间隔的计算方法,未来2000年附近时该断层上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而在间隔时间里,相对来说就会比较稳定。”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