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ie@新语丝

Recent News

Archives

读书 存档

10月 30, 2010 @ 5:25 pm

《通向自由的坎坷之路》介绍

今年年初,听说以前在全美学自联里结识的几位朋友成立了一个叫做“华美社”(Chinese American Society)的组织。因为我对这种以种族为号召的事情向来兴趣不大,也就没多注意。后来又知道他们的主要诉求之一是要求美国政府为当年的《排华法案》向华人道歉,才觉得有点新意。当然,无论针对着的是美国还是日本,或者是中国政府,大张旗鼓地要求对方道歉总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即使要求到了,也无法知道对方是迫于压力还是出自真诚,反而会有怅然若失之感。就如同今天的中国人一直也搞不清日本政府是否已经为当年的侵华战争道过歉一般。

虽然对要求道歉一事没有兴趣,但还是被勾起了对《排华法案》那一段历史的关注。在美国生活已经二十多年了,知道这个民主国家的过去有着诸多的污点。美国最可贵的地方是她对自己的历史污点毫不遮掩,反而津津乐道,此所谓以史为鉴也。不过,《排华法案》却似乎的确被人遗忘了,虽然学术界还经常有讨论,偶尔也有像张纯如的《在美国的华人》那样的书出现,却也是昙花一现,少有反响。尤其是在华人社区本身,这方面的讨论集中在悲情诉求上,满足于以涟涟的泪水来博取大众的同情,却少有对历史深度的发掘和分析。

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华美社的这几位朋友收集出版了一部历史文集,名为《通向自由的坎坷之路》(The Rocky Road to Liberty)。该书采用大开本印制,共241页,分四个部分:历史简介、坎坷之路、历史文献和政府道歉的案例。前两个部分采用的是业已公开出版的综述和研究文章,大部分为英文,辅以少量是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中文材料。第三部分则是历史文件的汇集,从中美《天津条约》、《蒲安臣条约》到后来的《排华法案》及其后续国会立法,以及当时华人为维护自己权益诉诸法庭的历史记录。

 

华人向美国的迁移在1850年代加州发现金矿和1860年代美国兴建横贯铁路期间两次达到高潮。1868年的《蒲安臣条约》则奠定了华人进入美国的合法性基础。在该书收集的历史文献中,无论中英文,都把这段历史称之为华人“移民”的开始。然而,阅读这些文献却很快能发现当时的华人实际上完全没有所谓的“移民倾向”。他们只是希图来美国掘金或打工若干年,将自己的劳动所得几乎尽数汇回家乡,然后自己也就打道回府了。他们也从来未曾想过携带亲属,早期来美的中国女性便只局限于妓女和奴婢。因此,与其说他们是移民,不如说他们是临时的“客工”(guest worker)。他们这样的生活态度逐渐被本地人和其他的新移民嗤之为“拒绝同化”而遭到排斥。在短短十来年之后,起初受欢迎的华工便在经济萧条中成为当地人攻击的对象,在美国西部各地引发了大量的暴力冲突。

血腥的历史在这本书收集的史料中也能看到不同的表述。中文材料——即使是正规研究所出版的论文——都一致地描述当时“白人暴徒”对华人的毒打和驱逐。这样的事实在英文史料中也有着相同的描述。然而,只有阅读英文材料才能知道那样的暴力即使是在当时的美国也是非法的暴乱。当地的(白人)警察和一些政坛头面人物均勇敢地站在了正义一方,竭尽全力地保护华人的生命和财产,镇压暴徒。只有在措手不及或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才导致了华人的重大损失。

类似的分歧在书中随处可见。主持《蒲安臣条约》的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原是美国派驻大清的领事。他在卸任之际觉得当初的《天津条约》不是一个对等条约,遂主动向清政府提出可以与美国重起谈判。清政府对他很是信任,于是竟然聘任他为大清的代表,与其继任者谈判形成《蒲安臣条约》——这在外交史上大概也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了。但在一些中文研究材料里,蒲安臣的行动被谴责为美帝国主义阴谋的组成部分,却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说明蒲安臣在这一作为上损害了大清的利益。

然而,《排华法案》还是在后来的1882年被美国国会通过了。这样一个明显种族歧视性的法律是如何在刚刚结束内战、解放黑奴并大规模欢迎欧洲移民的美国通过的呢?遗憾的是,相应的国会辩论过程并没有在这本书中得到反映。书中只给出了一些时间上的线索:法案最初提出时有二十年的期限,被总统以过于苛刻的理由否决。后改为十年期限才得以签署。但在这之后,法案不断地被延续,最终成为永久法并被加剧和扩展,直到1943年在二战的风云中被取缔。

同样在书中找不到答案的是《排华法案》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是一个种族歧视的乐园,举凡稍后抵达美国的种族,如意大利人、爱尔兰人等等,都曾受到先来者的极端歧视。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和更早来到这里的墨西哥人也不例外。然而,为什么华人成为唯一一个被美国法典“将种族歧视赤裸裸合法化”(当时反对《排华法案》的参议员George Hoar之语)的种族,却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历史问题。

 

《通向自由的坎坷之路》一书汇集了这一段历史的一些研究论文和历史文献,是一本相对详尽的入门材料。但作为文集,该书缺乏协调,对其可读性大有影响。收集的文章来源也良莠不齐,有些比较可靠(如英文维基和美国一些博物馆资料),有些则乏善可陈(如缺乏背景介绍的作者)。另外该书定价50美元(Amazon目前有相当的减价优待),似乎也不是一般读者所能负担。

书的两位主编都是十几年前留美学生中的活跃人物,在当初全美学自联里担任过重要角色。胡森现为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董洁林则在美国硅谷从事自己的出版事业,并在国内出版过小说。

美国联邦政府曾经就二战中禁闭日裔美国人作出了正式道歉。旧金山市政府和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也曾分别就《排华法案》向华人提出道歉。争取美国联邦政府——《排华法案》的始作俑者——的道歉,正是这几位朋友出版《通向自由的坎坷之路》一书的目的所在。

发表于 读书, 文史 · No Comments »

5月 29, 2010 @ 3:20 pm

《天安门对峙》中文版问世

1989年,中国北京的大学生走向街头,向自己的独裁政府挑战。在短短的两个月里,这场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从和平请愿逐步演化为忠诚的反抗,最后在面对军队镇压是发展成要求共产党政府垮台的抗议。《天安门对峙》谁那一段壮美日子的叙事体历史,她记下了当时学生经历盛大游行的喜悦、长时间绝食的苦痛、领导层的内斗、茫然和失落以及对大屠杀的极度愤慨。

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天安门对峙》中第一次得到完整、系统的叙述。

 

经历了一点小周折,耽误了一个多星期,但书终于面世了。Amazon的链接在这里:
http://www.amazon.com/dp/0982320310
新书刚出来时这个网页还比较空白,封面图像和出版社介绍要过一阵子才能慢慢出现。希望大家踊跃支持、购买,并且撰写一些书评。(Amazon网站上的读者书评可以用中文。)

海外的中文书传统上一般是通过港台出版社发行,绝大多数是繁体字(正体字)版,在世界各地除了少数大城市中文书店外很难找到,网上邮购也诸多不便。因此,《天安门对峙》采用的是另一条途径,以简体字排版,直接通过网上“主流”书店销售。

目前这本书还只在Amazon美国的总部网站出售,但在几天或几星期之内就会自动出现在全世界各地的Amazon或其它网上书店里(其价格也会随地点、书店而异)。在其它书店上可以通过下列信息搜寻:
英文书名: Standoff at Tiananmen (Chinese Language, Simplified Character Edition)
作者名: Eddie Cheng
13位书号:978-0982320310
10位书号:0982320310

 

 

 

发表于 读书 · 1 Comment »

4月 15, 2010 @ 8:35 pm

2009年美国书籍出版统计数字

2008年曾经是美国出版业开始重视“即时印刷”技术带来的挑战的一年。在那一年,使用即时印刷出版的书籍总数比2007年翻了一番,并且第一次超过了传统出版社的出书数目。又一年过去了,最新发表的2009年统计数字表明刚过去的一年是“即使出版”书籍数目再度惊人,达到764,448册,比2008年增长了181%!

相比之下,传统的出版业则裹足不前,2009年出书288,355册,比2008年的289,729册还略有降低。两相对比,“即时印刷”的书籍数目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出版方式。2009年是美国出书总数目第一次超过一百万的一年,而这全是“即使出版”的功劳。

 

当然,这样的数目并不能说明问题。绝大多数的“即时出版”的新书为作者或者自费,或者自行出版,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翻印的已经绝版的旧书籍,严格来讲不能算是新书。这些书的销售量极小,据说平均起来一本书的销售量只有200册左右,与传统出版社平均销售成千上万册不可同日而语。

 

Bowker的年度报告还有按照图书种类分类的统计数字。

发表于 出版业, 读书 · No Comments »

1月 8, 2010 @ 10:05 pm

送给孩子的书

女儿在美国长大,这里与中国不同,学校里从小就鼓励读课外书、读小说。这些书一般都从当地图书馆借阅,读完就还了,不用操心,很方便。但孩子们知道的、爱读的基本上都是小说,非虚构类的书读得很少。市场上给这个年龄层的非虚构类书籍也很少,市场都被那叫做“young adult”的小说占据了。

最近几年,我开始每年圣诞节送给女儿(至少)一本书的做法。因为小说不需要操心,选择的便是非虚构类的书籍。

 

2007年时,女儿只有九岁,可供选择的书很少。那年她学校里正好在教授印第安人的历史和文化,于是给她买了本并不是为那个年龄人写的Book of the Hopi。这是一部系统介绍Hopi印第安人的著作。女儿因为书里有比课堂上远为丰富的内容而读了许久。但在读了大约一半之后还是终于放弃了。

 

2008年,女儿十岁了。一位朋友介绍了一套三本的Cartoon History of the Universe。这套书的作者大名鼎鼎,是哈佛的数学天才,却改行画漫画。虽然书名是“宇宙史”,其实是自然和人类历史的综合。从大爆炸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涵盖了历史上各个民族,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是介绍中国历史。漫画故事构思精巧,对话诙谐有趣。女儿爱不释手,经常一个人抱着一本书忍俊不禁。但三大本似乎太多了一点,她后来兴趣转移了,没有读完第三本。

(注意:第一本讲生物进化史时有两页是性的来源,比较保守的家长可能不希望让孩子看到这一部分。后面的漫画里也有一些“裸体”,大体相当于National Geography的土著照片风格。)

 

去年,女儿十一岁了,感觉可以开始接触比较深奥的内容了,于是买了一本以前自己在国内(不过是大学时候了)看过中文版的One Two Three … Infinity: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中文叫做《从一到无穷大》,估计知道的人不少。是物理学家盖莫夫早年写的科普名著。女儿一直读得津津有味,还带到学校里与同学讨论其中的问题。她说她看到比较难或者枯燥的证明过程就自己跳过,专门看有趣的故事和事实。能不能把整本书看完呢?现在还不知道。

但一年一本书的传统大概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发表于 中小学教育, 读书 · 2 Comments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