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批判

2009年9月16日
岳飞批判

      ——岳飞同志一根筋,死得冤啊!

    ·天路客·

   惟有此刻,真话才从心底涌出,

   面具揭开,露出了真相。

                        ————卢克莱修

   北宋被灭,徽钦二(宗)帝被掳走。

   康王赵构南渡(所谓“泥马渡康王”)杭州称帝,是为南宋第一个皇帝高宗。

   宋朝从赵匡胤(也算上他的弟弟赵光义)很不仁意地篡夺了人家后周柴家孤儿寡母的天下“黄袍加身”后,一直缺乏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气魄,致使整个宋朝三百多年实乃一个实质上的第二个南北朝。加上南方诸小国和北方的胡人,实际上小朝廷无数,南宋只不过其中的一个而已,基本是一个分裂局面。

   岳飞同志不识时务,非要和辽金开战,天天咋呼着要迎请二帝还朝。他也不想想,赵构这小子本来就缺乏统一天下的大智大勇,和他的祖先一个德行,本来就不是一个大气量的人,你把二帝整回来,救他们于坐井观天之苦,你这个同志让赵构干啥去啊?不杀你杀谁?!

   杀岳飞者非秦桧也,实乃赵构。

&nbs ...

达·芬奇自画像(1513年)

2009年9月3日

4b44e2b1t723c4721cc80690.jpg

现在很多学者基本上就是一个庸人

2009年9月2日
天路客按:现在的败家讲坛基本上算是个说书场,没一点学术含量不说,还没有天桥的爷们们说得好听,给人的印象就是在扯淡!其现在的定位应该算是一个愚乐节目,讲的人在上面傻讲,听的人在下面傻乐。ps:早期的还不错,算一个不错的创意,以前经常看。超女于开讲以来就再也没有看过。

 “现在很多学者基本上就是一个庸人,申报一个课题,可能和人生没有关系,但比较容易通过,就可以拿到钱,最后让学生帮忙弄完……我觉得大部分中国当代作家非常可悲的是,他们不阅读,或者阅读非常有限,尤其对于哲学,所以他们的作品很少能观照到人类的基本问题,大都浮在表面上。” 

———中国学者周国平接受《南方日报》访谈时,针对中国当代学者和作家做出批评。

    周国平:百家讲坛与国学无关 于丹不是在讲哲学

“现在很多学者是庸人”

  □核心提示

  与印象里锁眉凝思的那位深沉哲人不同,现实中的周国平总微笑着。白色短袖T-shirt,加短裤,加凉鞋,再背一个学生双肩包,在机场见到他小跳步地向我们走来时,很难与脑海中那个总是向人生发出终极追问的哲人画上等号。

  饭间,周国平开玩笑说,自己其实是1945年出生,前不久被出版社弄错,印成1954年出生,他笑着说非常感谢出版社,这是个美丽的错误。尽管席间有聒噪的对话,周国平大部分时间微笑着,等一席人滔滔不绝讲完后,他略略点评几句,仿佛身边每个人数十年的经历性情已被他洞穿。

  无论凡夫俗子的现世的困惑,还是当下社会的光怪陆离,在周国平那里似乎都有极成熟而通透的解答。日前,他第一次到东莞担任“文化周末”主讲嘉宾,选择了谈教育的话题,“以前我比较多思考人 ...

“七擒诸葛亮”与“二律背反”

2009年9月1日
关于诸葛亮的“二律背反”问题

    文/天路客

    大家都知道,康德有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后来又有人引申出了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说到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个情理结构的“二律背反”的局面。岂不是常常听到“理无可恕,情有可原”的话?这样的话甚至可以在县太爷的大堂上听到。

    现在,看看关于诸葛亮的“二律背反”问题哈:

    “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象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他们认为孟获是联合许多山峒的少数民族兄弟,共同反抗诸葛亮的民族英雄。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注]

——————————————

注:最后一段引自马南邨《燕山夜话 四集 三种诸葛亮》。

...

文章署名“长尾巴”现象彰显学术腐败关系图(网)

2009年9月1日
作者:天路客            论文怎么会长尾巴,原来是长尾巴,管他是长尾巴还是长尾巴,我也来说两句,反正chang,zhang都能讲得通,哈,糊涂了吧。

      最近看到方舟子的文章《论文署名“长尾巴”非个别现象方舟子吁规范》,我也是深有感触,方舟子说的几种情况确实存在,他也指出了解决的办法,说得很好,这里就不重复了,我只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点看法。

    前段时间因课题的需要查了一下国内数据库,发现原来有一些杂志的文章只能在一个特定的数据库出现,我称之为“数据库对杂志的买断现象”,这个现象当是另外的话题,与本文说的没有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

     有一个知名数据库(这里就不提名了,因为本文不是批评他们)搞了一个叫什么来着,哦,“科研关系图”(某次检索文章的偶然发),我就某一个题目的某一个关键词(或者检索词)检索某些文章,果然检索出了好多片长尾巴,无论怎么改变检索策略,这些不同的文章的“作者们”都大同小异,只是排列组合不同而已,这还算好的,毕竟还算大体相同的“研究”方向,更有甚者,方向根本那就不一样,看来这些“研究者”都涉猎多个研究方向,大师之称肯定当之无愧了。    当然,这怪不得刊载这些文章的数据库,但这个“科研关系图”却彰显了一些问题,使这些问题明白而又直观,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这个关系图 ...

英美文学系列圖文介绍

2009年8月30日
  英美文学系列圖文介绍

   天路客

    英美文学系列介绍(一):美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 

 迷惘的一代 (The Lost Generation)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 1896~1970)和肯 明 斯 (1894~1962)等,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1900~1938)等。特别是菲兹杰拉德,对战争所暴露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通过对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的描写,表明昔日的梦想成了泡影,“美国梦”根本不存在,他的人物历经了觉醒和破灭感中的坎坷与痛苦。沃尔夫的作品以一个美国青年的经历贯穿始终,体现了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的激动和失望,是一种孤独者的迷惘。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爵士時代的歌手—-斯各特.菲茨杰拉德     费兹杰罗出 ...

graffiti

2009年8月30日

作者/北京服装学院学生  摄影/天路客

11.jpg13.jpg 12.jpg 111.jpg 10.jpg 9.jpg 21.jpg 4.jpg 5.jpg 6.jpg 8.jpg 

http://animalnewyork.com/2009/04/dface-punks-g20-with-digital-billboard/

余云岫批评《黄帝内经》——《灵素商兑》译文(部分)

2009年8月29日
  译者:《黄帝内经》是中国旧医的经典,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余云岫先生写了《灵素商兑》来批评它,余先生是用古文写的,我把它译成白话文跟大家分享。

  灵素商兑

  余云岫 著    景新译

  第一章  引说

  有人问余子:写《灵素商兑》要写什么呢?我说:阐述《灵枢素问》的谬误!自从人体解剖学兴盛了,筋骨联络、血管神经分布、脏腑位置功能都很明白了。自从发明了显微镜,全身各处的微妙无不显露。于是器官脏腑的关系逐渐明白,而生理病理的基础和细节,渐渐得到了真相。到了今天,大半已经成了定论,很清楚明白,不能怀疑了。《灵枢素问》是数千年前的书,靠着粗率的解剖,发表渺茫的空论,虚无恍惚,谬误那么多,说的过来吗?我说:选重要而且还被旧医称为中坚的,摧毁它。客人说:空谈敌不过事实,现在新医越来越兴盛,见地越来越正确,前古荒唐无嵇的学说,渐渐就埋没消失,不攻自破了,这篇就不用写了吧。我说:《灵素》迷惑人两千多年了!今天幸亏真理一天天明白,混沌荒谬的说法一天天衰微。而不正派或者守旧的人,还用最后一口气,拿它号召世界,天天用阴阳五行、生克衰旺的说法,迷惑天下人,迷惑学习的人,使后学的人不知道有更近情真切的道路可以走,是医学的大魔障。过去然明有句话:“爱民如子,见不善者,驱之如鹰鹞之逐鸟爵。”我们以救死扶伤为职责,急起直追,除掉《灵素》的余孽,使人们走向实际的学问,不发空论,让人民长寿,是天职、义务、仁术。怎么能不着急呢!

  客人说:从岐黄开始,阐发《灵素》的人历代都有,扁鹊、仓公、仲景、华陀、紫虚、丹溪、同父、东垣、景岳、濒湖,瞎说的书可以装满屋子,全是近代旧医的根据。您只把《灵素》拿来打击是什么道理呢?我说:毁掉他们的首都,废除他们的本源。大体上,我国人的心理重视古代轻视今天,相信旧的怀疑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2009年8月29日

4b44e2b1t71ed92ea6059690.jpg

也谈“新央视大楼”象征什么

2009年8月29日
 作者: 天路客 

        http://xys3.dxiong.com/xys/netters/others/comments/cctv3.txt

网络关于央视大楼象征什么的争论似乎现在还没有凉下来,这里我只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看法。

       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里面还说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像男性生殖器,符号学家常说,法国是一个因那些有男子汉气概沉溺于女色的、像拿破仑和矮子那样危险的小个子领袖出名的国家。它选择一个一千英尺高的男性生殖器作为国家的象征再合适不过了。难怪蕾丝内裤的广告创意,要采用倒扣的埃菲尔铁塔,不仅纹理的细腻能照顾到内裤的同一性精粹性,并且在暗地里也蕴育了女性对男性的渴求。而选择花边加蕾丝的埃菲尔铁塔做女人的内衣,除却满足了以刚治柔的内在效应,更是能够彻底打造浪漫少女的钢铁情怀。(引用一句话:丹布朗一句话就囊括了法国的精髓,果真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作家,他的邪恶、诡异以及充满梦幻的手法,如同高级的阴谋制造者,当国家的顶梁柱被他一举变成了生殖器,法国的男男女女莫明惊诧了,他们纷纷怀疑丹布朗是不是已经给自己蝇营狗苟地编织一顶又一顶的绿帽子,不待观众明白,丹布朗早躲到一边,开始对付剩下的半杯咖啡,或者躲在房间自慰)。照此说法,我说法国人的脸上都趴着一个男性生殖器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瞧瞧人们的鼻子难道不像埃菲尔铁塔吗?难道法国人都搞图腾崇拜(还是阳具崇拜呢!)?

      不过央视大楼我确实没有看出好在哪里,为什么被采用,只是感到古怪一点,当属于后现代的“奇装异服”之类,后现代的解构主义流行了一段时日了,但到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