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存档

民国通俗演义

2013年2月28日星期四

37517738.jpg99073897.jpg全书以章回小说形式,再现了民国史,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 

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 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 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 

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由于蔡东藩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反对虚构杜撰,因此,这套演义虽然通俗,但却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寒灯小话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曩读李氏《焚书》,喜其心直口快,思想明达,最所敬仰,而文章煞辣,亦有可畏之处,但见卷四《寒灯小话》四则所记,则其人又是蔼然富于人情者也。如第一段云:

  九月十三夜,大人患气急,独坐更深,向某辈言曰,丘坦之此去不来矣,言未竟泪如雨下。某谓大人莫太感伤,因为鄙俚之语以劝大人,语曰,这世界真可哀,乾坤如许大,好人难容载,我劝大人莫太伤怀,古来尽如此,今日安足怪,我量彼走尽天下无知己,必然有时还来。乱曰,此说不然,此人大有才,到处逢人多相爱,只恨一去太无情,不念老人日夜难待。

  读此节大有悲凉之气,窃意是卓吾生活的极重要资料,只怕识者不易多得耳。我们看《日知录》中论李贽处,便可知顾宁人毫无感觉,只是人云亦云,有如隔巷听人家呼捉贼,便尔跟着大嚷,发挥其优越感而已。一代学者如顾氏尚如此,他更何望哉。

  
□1939年 5月 10日刊《实报》,署名药堂□收入《书房一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灯小话

是夜,怀林侍次,见有猫儿伏在禅椅之下。林曰:“这猫儿日间只拾得几块带肉的骨头吃了,便知痛他者是和尚①,每每伏在和尚座下而不去。”和尚叹曰:“人言最无义者是猫儿,今看养他顾他时,他即恋着不去。以此观之,猫儿义矣!”林曰:“今之骂人者动以禽兽奴狗骂人,强盗骂人,骂人者以为至重,故受骂者亦自为至重。吁!谁知此岂骂人语也!夫世间称有义者莫过于人。你看他威仪礼貌,出言吐气,好不和美!怜人爱人之状,好不切至!只是还有一件不如禽兽奴狗强盗之处。盖世上做强盗者有二:或被官司逼迫,怨气无伸,遂尔遁逃;或是盛有才力,不甘人下,倘有一个半个怜才者使之得以效用,彼必杀身图报,不肯忘恩矣。然则以强盗骂人,是不为骂人了,是反为赞叹称美其人了也。狗虽人奴,义性尤重,守护家主,逐亦不去,不与食吃,彼亦无嗔,自去吃屎,将就度日。所谓‘狗不厌家贫’是也。今以奴狗骂人,又岂当乎?吾恐不是以狗骂人,反是以人骂狗了也。至于奴之一字,但为人使而不足以使人者,咸谓之奴。世间曷尝有使人之人哉!为君者,汉唯有孝高、孝文、孝武、孝宣耳,馀尽奴也,则以奴名人,乃其本等名号,而反怒人何也?”和尚谓:“禽兽畜生强盗奴狗,既不足以骂人,则当以何者骂人乃为恰当?”林遂引数十种如蛇如虎之类,俱是骂人不得者。直商量至夜分,亦竟不得。乃叹曰:“呜呼!好看者人也,好相处者人也,只是一付肚肠甚不可看,不可处!”林曰:“果如此,则人真难形容哉!世谓人皮包倒狗骨头,我谓狗皮包倒人骨头。未审此骂何如?”和尚曰:“亦不足以骂人。”遂去睡。


选自明•李贽《焚书•杂述》

【注】①和尚:作者自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2dwyy.html

 

咱也读书记

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

在这个艰难时世不说混个远大前程了能活着都不容易。
观此间京华烟云莫如姑且远离尘嚣焉该还乡才是正途。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注:

上联 两本英国书一本中国书,外国书为通用翻译名且作者为同一个人狄更斯。
下联 两本英国书一本中国书,外国书为通用翻译名且作者为同一个人哈代。

gg.png

我的槐蓝花(转)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ttt1.png

塞林格:终结麦田里的守望

2010年6月14日星期一

4b44e2b1t731be682146c690.jpg

      当地时间2010年1月27日,美国著名作家、《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位于新罕布什尔州考尼史镇的家中寿终正寝,享年91岁。


  塞林格于1919年1月1日出生在纽约一富裕的犹太商人之家。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一样,塞林格在学校表现欠佳,曾因功课不及格而退学。15岁那年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院,但他“不务正业”,常在晚上熄灯后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写作。1936年曾在纽约大学学习特殊教育,但大二时就退学了。193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接受写作训练,并于1940年在《故事》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一群年轻人》。塞林格在1942年到1946年参军服役期间,还随身带着打字机,闲暇时在掩体里写作。回到纽约后,他曾沉溺于佛教禅宗,也常光顾格林威治村和那里的艺术家交往。那时的塞林格拥有“铁打的自我”,恃才傲物,认为海明威和斯坦贝克不过是二流作家(虽然二战期间在巴黎时他曾与海明威有一面之交),他推崇的是麦尔维尔、舍伍德•安德森和菲茨杰拉德。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并迅速走红,出版后两个月之内重印八次,39岁的塞林格一夜成名,美国形成了一股“麦田热”(Catcher Cult)。

  塞林格承认该作品具有自传性质。作品讲述了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在纽约一天两夜的游荡经历。他因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开除,怕被父母责备而不敢回家,因而栖身于一家充斥着妓女、同性恋者和各种各样的怪人的旅馆。晚上,百无聊赖的他想召妓,却被一个拉皮条的家伙骗了钱,还遭到毒打。第二天他依然过得很无聊,和女朋友见面后却闹翻,于是借酒浇愁愁更愁。黄昏时,他溜回家去看妹妹菲比。菲比所讲述的有关父亲的事情让他恶心。溜出家后,他去找唯一可以信任的老师安托里尼先生,却发现他是个同性恋,于是仓皇而逃。他觉得自己应该去西部找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找个工作。他回家向菲比道别,而妹妹却要和他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一起出走。他只好回家,却被送到加利福尼亚的精神病院。霍尔顿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虚伪和欺骗,渴望朴实和真诚,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但他的善良和责任心并没有泯灭,他还想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防止在麦田里嬉戏的儿童从悬崖坠落。

  众所周知,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繁荣,美国进入丰裕社会,追求物质享受成为时尚,精神生活变得庸俗贫乏。在政治上,由于冷战不断升级,反共成为主流政治路线,国内政治气候右倾保守,国民噤若寒蝉,形成一种压抑气氛。当时的社会可以用“丰裕加顺从”来形容,常被史家称为“静寂的50年代”或“怯懦的50年代”。年轻的一代却渴望摆脱这种心理压抑,发出自己叛逆的声音。《麦田里的守望者》应时而生,是20世纪5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代表。美国学者莫里斯•迪克斯坦在《剑桥美国文学史》中指出,塞林格是第一个从情感角度对二战后新兴的青年文化进行发掘的人,这种青年文化是由战后美国正在成长的青春期和大学学龄人口所创造。这时的青年人不同于他们在行动上谨慎、文化上保守的父辈,他们的价值观与父辈截然不同。在霍尔顿眼里,所有的人都是伪君子。凭借其愤世嫉俗并且满是俚语但不乏机智与幽默的腔调,还有它对青春期少年充满同情的理解,以及其激烈而又独特的道德感和对成人世界的不信任感,这部小说在冷战时期的美国年轻人当中引起极大共鸣。美国文学理论家伊哈布• 哈桑在其《当代美国小说:1945—1972》中指出,《麦田里的守望者》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满足了反对文化上精神庸俗化的青年一代的需要”。青少年们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找到了梦想中的自我。

  现在,该书已成为一部书写青年文化的现代经典,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2005年间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著名的现代文库(Modern Library)将之纳入20世纪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列,塞林格也被认为是继承马克•吐温衣钵的小说家。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一样都描写的是流浪少年,两个主人公都抗拒现代文明,与社会格格不入,甚至连说话风格都很相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开篇就有些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

  不过,小说刚出版时,可谓毁誉参半。《纽约时报》赞其为“非凡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保罗•安格尔在《芝加哥论坛报》发表评论称小说“情绪化,但不多愁善感;戏剧化却非闹剧;实话实说而不猥亵”。他指出,塞林格对霍尔顿的人物刻画非常真实,他的语言是典型的十几岁孩子的语言。他赞赏作者“观察正确,有敏锐的洞察力”。然而,批评者却认为本部作品道德败坏,说霍尔顿拒斥一切传统价值,有虚无主义倾向,拒绝承担社会给他们的种种责任和义务,是个很坏的榜样。与其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成长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拒绝成长的小说。此外,还有人指责该小说语言粗鄙,甚至统计出全书共有237个Goddamn、58个bastard和6个fuck。《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形容霍尔顿为“令人难以置信的矛盾、下流、可悲”。塞林格在1955年为“20世纪作家丛书”写的短笺中也承认,“我知道我的一些朋友读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某些章节时会感到悲伤或震惊,或者既悲伤且震惊。” 然而,无论褒贬,《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霍尔顿的语言、行为举止,甚至着装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菲利普•罗斯在1974年曾写道:“大学生对塞林格作品的回应,说明他比任何人都更贴近时代,并且捕捉到了当前正在自我与文化之间发生着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争斗。”其反叛精神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甚至有读此书走火入魔者。1980年射杀甲壳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的年轻凶手就怀揣着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被讯问为什么作案时,他竟指着这本书说答案全在这本非凡的书里。诺曼•梅勒曾说过,“塞林格是停留在预科学校中最了不起的思想家”。这本小说也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写作。

 
  除了这唯一的一部长篇外,塞林格还写过三十几篇短篇小说,分别发表在《纽约客》和《绅士》等文学杂志上。1953年,塞林格从自己的35个短篇中选中9个自己满意的编成《九故事》出版。这些故事因为其敏锐的社会观察、音调完美的日常对话、反讽式的表达以及对传统短篇小说结构的颠覆而备受赞赏。厄普代克很欣赏“它们开放式结局的禅宗意味”,说它们“没有突兀的结尾”。

 
  塞林格1961年结集出版的《弗兰妮与祖伊》与1963年结集出版的《木匠们,升起房梁;西摩小传》收录的同样是以前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主题大多是中产阶级子弟的精神危机及摆脱危机的方式。塞林格最后出版的作品是1965年6月19日的《纽约客》上的《哈普沃兹16,1924》,是以一个少年西摩•格拉斯从夏令营里的来信的形式写就的中篇。1965年后,塞林格未再发表作品,但他一再表示自己并未停止创作,据说他的保险柜里有十几部小说的手稿。1974年他曾说过,“我热爱写作,而且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经常写作。但我只为自己写作,为愉悦自己而写作。我写作时不喜欢别人打搅。” 看来塞林格似乎喜欢被疏离,只不过自我疏离并不能解决霍尔顿们的问题。《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指出,把个体拔高到社会之上并未产生出有关成长和变化的建设性规划。

   其实,自1953年塞林格从纽约搬到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康沃尔山坡上的新家以来,就开始了他长达五十余年的“隐士”生活,创造了“塞林格之谜”。他曾表示,他活在这个世界中,但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很少接受采访,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独立王国之中。然而,吊诡的是,塞林格的隐居反而激发了更多的人的好奇心。有人猜测他还在以不同的笔名发表作品。有一段时间,有人甚至误以为托马斯•品钦就是塞林格的笔名。有关塞林格的任何消息都会吸引众多人的注意力。人们也一直试图撩开“塞林格之谜”的神秘面纱。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诗人、批评家、传记作家罗伯特•伊安•汉密尔顿接受兰登书屋的邀请,写了一本名为《J.D.塞林格:写作人生》的书,但塞林格从一份清样中看到该书中引用了自己的未发表信件,约三百字。于是他通过法律手段成功地阻止了这本传记出版。后来,汉密尔顿不得不重新加工,以《寻找J.D.塞林格》之名出版了这部未被授权的传记。90年代,美国作家保罗•亚历山大探幽索微,利用了所有可得的资料,出版了《守望者塞林格传》。虽然他与塞林格的全部接触仅限于多年前带着几分朝圣心情驱车前往塞林格隐居地,向其背影远远投去的一瞥,但他还是以大量具体事实向我们描述了塞林格的疏离倾向,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苦心孤诣的作家和不妥协的愤世嫉俗者“守望者”形象。1988年,美国女作家乔伊斯•梅纳德出版了回忆录《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披露了1970年代末期她和塞林格八个月的罗曼史。当时她还是耶鲁大学一年级学生,年龄不足塞林格的一半。因她发表了作品,塞林格主动与她通信,他们由通信而同居。书中披露了不少塞林格怪异的饮食习惯、控制本性以及性生活细节。塞林格要求乔伊斯像他一样与世隔绝,尤其反感她同新闻媒体的关系,但乔伊斯觉得打坐深思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忍受。几个月后,塞林格觉得她难以抵制俗世的诱惑,不能讨他欢心,遂将她逐出家门。2000年塞林格的女儿玛格丽特未征得父亲同意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的父亲——塞林格》。书中详尽披露了塞林格鲜为人知的隐居生活,将父亲描述为令人不快的遁世者,他喝自己的尿,满口方言,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辱骂她母亲,还对禅宗和基督教科学派等充满狂热。当他听说女儿怀孕的时候,竟然说“你怎么可以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 可见,他依然不信任这个世界。

  拒绝接受现实是典型的年轻人心态,多数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能与现实和解,但老年的塞林格似乎还有几分“愤青”色彩,他临终前交代不开追悼会,要把隐居进行到底。(祝平)

 

符号(symbol)

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

符号(symbol)

作者:天路客

记得应该是冬天,因为很冷。
出了复兴门地铁站,
我突然很害怕。

刚才,我眼里分明没有一个人。
是一个个符号,黑压压一片——符号。
像一个个棋子在被谁摆来摆去,下车换车。

我害怕极了,跑啊逃啊。
这个地方很安静,
我梦到符号们在哭在笑在癫在狂。

符号们很忙碌,很忧伤,很悠闲。
可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是谁。
唉,这的确是个符号的世界。

From Disgrace , Coetzee,J. M.

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

       他觉得,对自己这样年纪五十二岁、结过婚又离了婚的男人来说,性需求的问题可算是解决得相当不错了。每周四下午他驱车赶往格林角。准两点,他按下温莎公寓楼进口处的按钮,报上自家姓名,走进公室。在113号房门口等着他的是索拉娅。他径直走进气味温馨、灯光柔和的卧室,脱去衣服。索拉娅从卫生间走出来,任浴衣从自己身上滑下,钻进被单,在他身边躺下。“你想我了吗?”她问道。“一直都想着哪。”他回答。他轻轻抚摩着她蜂蜜色的、未经阳光侵晒的肉体;他展开她的双腿和胳膊,吻她的乳房;两人做爱。

       索拉娅身材高挑纤长,一头长长的乌发,一对水汪汪的深色眼睛。从年龄上说,他足以做她的父亲,可真要从年龄上说,十二岁就可以当父亲了。他成为她的顾客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而且觉得她令自己心满意足。在荒芜的一周时间里,星期四成了一块luxe et volopte①的绿洲。

       索拉娅在床上并不热情奔放。事实上,她的性惰倒是相当地平静,即平静又温顺。从她平时发表出来的看法看,她甚至还有点道学气,不由人不吃惊。见了公共海滩上袒胸露乳(她把乳房称做“里边的”)的游客,她十分反感。她认为应该把在街头滋事的小流氓一个个抓起来,强迫他们清扫街道。至于她如何协调这样的观点和她自己所从事的行当,他则从来不问。

       由于他在她身上获得了满足,由于这种满足感从不减退,他内心深处对她渐渐有了一种激情。他认为,这激情也多少唤起了对方的回应。激情不一定就是爱,但至少与爱挨得最后。他们的事儿除了开头显得没什么前途,他们两个一直很幸运:他居然找得到她,她也居然找得到他。

       他很清楚,自己的这种情感有点自鸣得意民,甚至有些对女人过于疼爱,但他还是把自己放纵于这样的情感之中。

       每次九十分钟的会面,他付她四百卢比,其中一半是支付给上选伴侣公司的。让他们得这么大的份额似乎有点可惜,但他们占有113号寓所和温莎公寓中其他套间,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也占有索拉娅,占有索拉娅的这一部分,占有索拉娅的这一部分功能。

       他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想过,让她在能由自己支配的时间里来看他。他很想和她共度一个晚上,也许还是一整夜。不过决不会超过第二天天亮。他很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绝不会留她到第二天天亮以后,以免她一走,留下他独自一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烦躁不安。

       这就是他的性情,而且这样的性情也改变不了了。到了这把年纪,要改几乎不可能。他的性情已经定了型,改不了了。首先是那一头脑壳,其次就是这一腔性情,这是人身上最坚硬的两个部分。

       随性情而为吧。这不是哲学说教,他可不会用这样的名义来抬高性情。这是一条戒律,像圣本尼迪克特②戒律一样。
                                       

注:(Yilin Press,Nanking)

    ① 法语:奢华与肉欲。

    ② 圣本尼迪克特(480?–547?):天主教隐修制度创始人,创办意大利卡西诺山隐修院,制定隐修院规章。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宣布其为全欧洲的主保圣人。

少年时读柯勒律治有感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古舟子吟

作者/天路客  题目/柯勒律治  配图/网络搜集网络搜集+PS

                                 

结伴沧水若许年,
而今却落只等闲。

空有御风扬波志,
可怜船破老泪寒。

15.jpg

英美文学系列圖文介绍

2009年8月30日星期日

  英美文学系列圖文介绍

   天路客

    英美文学系列介绍(一):美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 

 迷惘的一代 (The Lost Generation)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 1896~1970)和肯 明 斯 (1894~1962)等,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1900~1938)等。特别是菲兹杰拉德,对战争所暴露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通过对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的描写,表明昔日的梦想成了泡影,“美国梦”根本不存在,他的人物历经了觉醒和破灭感中的坎坷与痛苦。沃尔夫的作品以一个美国青年的经历贯穿始终,体现了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的激动和失望,是一种孤独者的迷惘。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16.jpg
       爵士時代的歌手—-斯各特.菲茨杰拉德
 
    费兹杰罗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是曾经有钱但已潦倒的商人之子,父亲经商失败,只得投靠岳家,寄人篱下的生活,滋味并不好受。大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因为搞社团、办刊物而被留级,休学一年之后,又复学取得文凭。1917年从军,1920年出版第一本小说《尘世乐园》,此书甫出版大受欢迎,让他名利双收,并娶门名之女赛尔妲·莎尔(Zelda Sayre)为妻。在1930年代,费兹杰罗饱受妻子精神状态不佳,负债累累的经济状况影响,以及他本身的酗酒问题,因此作品并不多,1940年他因心脏病过逝于好莱坞的格拉姆(Sheilah Graham)公寓。费滋杰罗一生为两样东西所困:一是才华,一是金钱,他都曾一度拥有,最后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时候,评论家都批评他生活腐化、自暴自弃,所以短寿早夭,浪费了自己的才华。费滋杰罗一生总共写了4部长篇小说,150篇短篇小说。1930年4月,他的老婆赛尔妲精神崩溃,从此他的生活便充满了痛苦。为了支付医疗费用和女儿的学费,他只得不断替流行杂志跟晚报写散文、短篇小说,赚稿费过活,稿费高至四千美元一篇。他自我解嘲,说这是用粗制滥造的东西来换取时间,以便精心创作。1937年开始替好莱坞编剧,不断通信遥控远在东部瓦萨学院就读的女儿,并开始动手写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影坛大亨》》(The Last Tycoon),结果还没完成就过世了,初稿完成四分之三。身后文名如日中天,跃登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家数一数二的地位。
23.jpg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埃内斯特.海明威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郊区的奥克帕克村。自幼在当内科医生并酷爱户外运动的父亲的熏陶下,养成对打猎、钓鱼和自然生活的热爱。1917年中学毕业后到堪萨斯城《星报》当记者,同年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美国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赴意大利前线,目睹了战争的残酷。1918年7月受伤,经12次手术从身上取出近200块弹片,获意大利政府两枚表彰勋章。战后回国,继续为各报写稿。1920—1924年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驻外记者赴欧洲,报道了希土战争等重大国际事件。1925年第一部重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在纽约出版,初显文体特点,即用动作描写推进故事,反映人物思想,语言力求简练。翌年出版成名之作《太阳照常升起》,表现战后侨居欧洲大陆的美国知识分子空虚、彷徨的绝望心情,在20年代的美国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由于此书扉页上有斯泰因曾说过的“你们都是迷
惘的一代”那句话,就此“迷惘的一代”便成为一代作家的代名词。此后,滑雪、斗牛、打猎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他作品的背景。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作为《北美联盟》记者赴西采访,他同情共和派政府,反对佛朗哥叛军。此经历使其思想转向激进的民主主义与革命的人道主义。1940年出版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和剧本《第五纵队》,主题仍是战争、爱情与死亡,特别是前者采取了明确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立场,成为欧美现代文学中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运用语言的技巧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1940年起定居古巴。当年3月到中国广东韶关报道中国抗日战争。二战期间,他作为记者曾到法国,组织过游击队抗击德国法西斯。战后返回古巴,创作出描写“硬汉性格”的著名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获得巨大成功,创两天销售500多万册的高记录,被誉为“表现人类与自然抗争的出神入化之作”,并获1952年普利策奖。1954年,因其“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作者在非洲旅游时飞机失事受重伤,未能亲自赴瑞典领奖。1959年古巴革命后,海明威返美国爱达荷州,健康状况日愈恶化,两次住院接受电疗。由于身患多种疾病,精神极度沮丧,于1961年7月2日在家中用双筒猎枪自杀。

31.jpg
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宗师—–格特鲁德.斯泰因
 
“迷惘一代”的领军人物海明威把她视作“精神上的领袖”。
斯泰因的一生充满了反传统和叛逆的调子,她狂傲地说:英国文学创造了19世纪,美国文学创造了20世纪,而她则创造了20世纪的美国文学。她的作品永远不会为迎合大众而存在,她的写作直指人类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她在创作中彰显出来的独特思想和变革意识,甚至遮盖住了她作品自身的光芒,所以,时至今日,她的作品远没有她本人的影响大。
 
41.jpg
惠特曼式的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四部长篇小说:《天使,望家乡》、《时间和河流》、《珠网和岩石》、《何不能再回家》;还有数十篇中、短篇小说。他仅以这些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获得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刘易斯、福克纳和海明威差不多同等的地位。
  沃尔夫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山区小城阿什维尔。父亲是雕凿墓碑的石匠,母亲当过书籍推销员和教员。在父母所生的八个孩子中,存活下来六个,他是最小的一个。他在大学期间即开始创作,写过几个独幕剧。他的小说被认为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他的家庭和他个人都成为他的小说人物的原型,因此有人说他的作品是他小说化的编年史。
  沃尔夫的作品感情奔放,文字流畅,气势磅礴;作者的主观感受强烈,以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感染读者,甚至通过描述成功地传达给读者各种东西的声、色、气味、形状和触感。评论界有人认为,他试图把乔伊斯的意识流和惠特曼的豪迈、奔放的风格糅合在一起,而且能够这样做的,目前仅此一人。他的这些特点在《四月,四月杪》这个短篇中也有所反映。小说中的主人公激情充沛,不断地以种种食物来赞美他的爱人,以食欲的语言表达和宣泻情欲的热情,既可看作作者自身对爱情的感受,有自传性小说的痕迹,又符合作者一惯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英美文学系列介绍(二):关于超验主义(Transcendent)
4b44e2b10659aeed30fbf.jpg
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天路客 2006-11-23

  一般认为,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特别是他的演讲,令人感到亲切,富有一种奇异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声音;他的散文在端庄凝重的说教之中每每流溢出特有的富有魅力的睿智、幽默感和文学、哲思的深度来。他的言词文本雄辩有力而辉煌,语调变幻莫测,显示出他的深奥的文学技巧来。

  梭罗说过:“我之所以走进林间并不是想生活得便宜些或者更昂贵些,而是想以最少的麻烦做些个人想做的事。”因此,他的文字细腻而自然,充满了一个敏感的作家和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对大自然的至诚的感受和感动。

  十九世纪的美国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独特的美国文化诞生和成长的时期,是继政治独立之后美国精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断乳而真正独立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特殊时代,以爱默森和梭罗等为代表的“超验主义”思潮“破空出世”,成为美国人的精神独立宣言。

  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它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
  
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美国式文化奠定了基础。

  正因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观点摒弃了加尔文教派神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就上帝,才使得超验主义明显地烙上资本主义上升期的时代轰烈:“一个人一定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而这种素来被称为美国平民宗教的自立自强,激励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完善。

  因此,超验主义者的贡献就在于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的哲学命题,解放了美国思想,也使美国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从模仿英国及欧洲大陆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

  其实,“超验主义”作为一种并不确切的戏称,也许只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表现了这一思潮的一个特征,即崇尚直觉和感受,而这一思潮的意义也许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反对权威和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的方面,它对于美国精神和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而独特的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

英美文学系列介绍(三):英国历史上的五位浪漫主义诗人
17.jpg
华兹华斯(1770~1850)Wordsworth,William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诗人。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24.jpg
萨缪尔·柯勒律治 1772-1834

    英国湖畔诗人之一,著名评论家,浪漫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一生写诗不多,但不少成为不朽之作,例如《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这些诗表现了诗人奇特的想像力,代表了浪漫主义的神秘、奇幻的一面,在技巧上则发掘了诗人的音乐美。同时他还写有大量的文学、哲学、神学论著,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超验主义是19世纪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地方,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表现出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彩,但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却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

关键词:超验主义 单一神教 神性自由

32.jpg
    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贵族出身。青年时代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封建专制压迫深恶痛绝。1809年开始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对这些国家人民反封建、反侵略、反迫害斗争极为同情和支持。1811年归国以后,开始创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1812年在国会发表演说,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因贫困而发动捣毁机器运动进行辩护,反对国会通过的《保障治安法案》,谴责英国统治集团对工人的血腥镇压。1813年开始,陆续刊行《东方叙事诗》,抨击英国当属而被迫出国。在意大利参加烧炭党人活动时,撰写长诗《青铜时代》,揭露神圣同盟的反动面目。1823年投入希腊民族独立战争,1824年4月10日病逝。
   拜伦的代表作有讽刺长诗《唐璜》。他的作品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极大的影响。

42.jpg
    雪莱,全名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一般译作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议员。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雪莱的婚姻一开始就被他的敌人当作最好的武器来攻击他,当那些富于浪漫的骑士精神经过理性的冷却,他那场仓猝的婚姻中较为真实的一面随着两个人的成长开始显现。雪莱不得不承认婚姻并没有救助他的妻子,婚姻只是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来承受另一种折磨。在精神上,感情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一时期,雪莱结识了葛德文的女儿玛丽·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1851年),他们相爱了,出走至欧洲大陆同游,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纯洁到连最严苛的批评家也无法致词。雪莱死后,玛丽为他的诗全集编注。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51.jpg
  济慈,1795年10月29日生,1821年2月病逝,只活了25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留下了不少壮丽的诗篇,为英国和世界文学宣言增添了光辉。
   约翰?济慈的父亲是出租车马的马房饲养员,地位低微,家道贫寒。他还没到15岁,父母双亡,他和两弟一妹在亲友的照管下成长,生活很贫困。他自幼酷爱文学,但不满16岁就离开学校去跟一个医生学学徒,1816年获得助理医师资格。这一年,他认识了李?亨特和雪莱等作家,由于对文学的酷爱,使他弃医从文,走上了写作的道路。1816年5月,他在亨特主编的《探究者》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作《呵,孤独》。1817年,他在雪莱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歌》。
   1818年,是济慈整个生活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发表了长诗《安迪米恩》,由于在这首诗里洋溢着自由思想和反古典主义倾向,加上他公开加入思想激进的亨特集团,因此受到保守派的恶毒攻击,说他是“伦敦佬学派”,甚至谩骂他:“做一个挨饿的药剂师比做一个挨饿的诗人要强得多,明智得多。所以,约翰先生,还是回到你的药店去吧……”恶意攻击从反面促进了济慈,使他仔细地研究了自己的诗作,从而使自己更加成熟。这一年,他开始了和范妮?布朗的爱情,但同时也发现自己得了肺病,健康状况愈来愈坏。他预感到自己活不了多久,便努力进行写作。从1818年末到1820年初,他先后写出了长诗《拉米亚》、《依莎贝拉》、《圣亚尼节的前夕》、《海坡里安》等。他最著名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些诗表现了济慈所独有的对大自然的感爱、想象以及生动表现这一切的卓越才华。
    大诗人雪莱对济慈的诗歌创作一向很关心,经常和他通信。对于济慈的早丧,雪莱是很悲痛的,他为此写了挽歌《阿童妮》,称济慈是一个“最活跃、最年轻的诗人”,“一棵露珠培育出来的鲜花”。
                                                                      (如需要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