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的存档

去做失败者不愿意做的事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去做失败者不愿意做的事

    作者:天路客

    先讲个故事。

      话说有一群雁鸭,在旅途中飞过一个四合院要停下来稍微休息,四合院庭院里的家鸭见到客人到访,立刻非常高兴的上前迎接,一群鸭子兴高采烈的聊成一堆,一些家鸭七嘴八舌地说道:“哎呀,给位这样每每天挥动翅膀累不累啊?”其他的也说:“就是说嘛,要不留下来住个一年半载,明年再飞走也不晚啊”。其中的一只雁鸭听完以后觉得有道理就留了下来,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这天他抬头望天,忽然看见一派人字形的鸟队飞过,原来,一年已经差不多了。他的同伴又飞经了这儿了,于是,他拍拍翅膀,准备飞上去跟着队伍,但是他却发现,自己怎么飞也飞不高,根本就飞不上天。这只可怜的雁鸭从此就跟着那群好逸恶劳的家鸭一起被养在庭院里,再也无法展翅高飞了。

4b44e2b1t74482411cfa1690690.jpg

(照片取自于新语丝论坛cornbug网友帖子,恕毋通知)

      这个时代有一个新鲜的现象,就是很多人会花时间去探索,询问那些名人怎么成功,这当然不是坏事,但其实,想成功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去做失败者不喜欢做的事。很多学生书念的不好,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肯花时间、不肯下苦功夫、不愿意牺牲玩乐的时间,如果要把书念好,就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多花时间下苦功夫,减少玩乐的时间,有些人做人失败,为什么?因为他不愿意付出,不懂得联络人,联系感情,或者,从来不愿意吃亏,如果期待拥抱友谊,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比如,在群体之间,多给少拿,多表达关心,不要单求自己的益处。有些人创业失败,为什么?因为好高骛远,不喜欢涉猎新知,抓不到机会,或者因为性格而导致四面楚歌,如果想成功,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吧,比如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把握机会、放下身段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现在可以好好想想了,你身边还有哪些方面的失败者呢?他们为什么在这些方面失败呢?他们最不喜欢做的事有哪些呢?找一张纸,好好写下来。在每一个失败者的身上都是值得反思的、值得观察的。你希望你自己展翅高飞吗?你经常懊恼,摸索不到成功的法则吗?很简单,只要下苦功,去做失败者不喜欢做的事吧!你就会在无形中让你自己展翅飞翔。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天路客辑名言錦句(英漢)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A cynic is a man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Oscar wild(1854—-1900)

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東西的價格,卻不知道他們的價值。

A fantic is one who can’t change his mind and won’t change the subject.
                            —–Winston Churchill(1871—–1947)

 

上帖漢譯(以後同)狂熱分子就是一個既無法改變心意,又不肯改變話題的人。
A favor tardily bestowed is no favor.
                                       —–Ausonius(310?—–395?)

延遲施予人的好處就不能算是恩惠了。

A man never disclose his own character so clearly as when he describes another’s.
                                       —-Jean Paul Richter(1763–1825)
 一個人在描述他人的個性時,最容易將自己的性格明白地顯露出來。
A place for everything,and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Samuel Smiles(1812—1904)
 凡事包容則萬物各得其所
A man that studieth revenge keeps his own wound green.
                    —Francis Bacon(1561–1626)
 

一個處心積慮要報復的人,使自己的創口永遠鮮明。
A proverb is much matter decocted into few words.
                           —Thomas Fuller(1608–1661)

格言就是許多事熬成少許幾個字。
A short cut to riches is to subtract from our desires.
                    —-Petrarch(1304–1374)

致富的捷徑之一是寡慾

A small debt makes a man your debtor,a large one makes him your enemy.
                        ————Seneca(B.C.4?–65A.D.)
 

借人小錢你不過多了一位債務人;借人大錢卻反替自己製造了一個敵人。

A thing is not vulgar merely because it is common.
                 ——William Hazlitt(1778–1830)

事物不因常見就粗鄙。
Absence extinguishes small passions and increase great ones,as the wind will blow out a candle,and blow in a fire.
                             —-La Rochefoucauld(1613–1680)

如風吹燭則熄,吹火則旺,分離吹熄小感情,吹旺大感情。
Action is eloquence.
                                —-Shakespeare(1564–1616)
行動就是雄辯
All cruelty springs from weakness.
                                 ——Seneca(4?B.C.—65A.D.)

所有的殘酷生自軟弱

All for one,one for all
                                —-Alexandre Dumas(1802–1870)

萬有歸于一,道一以貫之。

Ambition can creep as well as soar.
                           —Edmund Burke(1729–1797)

野心能匍匐亦能升騰(野心家能屈能伸)。

As long as I have a want, I have a reason for living.
                                       G.B.Shaw(1856–1950)

只要我還有欲望,就有活下去的理由。
As you are old and reverend, you should be wise.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既然你年长而受到尊敬,就该放聪明点。
Be it ever so humble,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John Howard Payne(1791–1852)

沒有地方比傢更好。

Character is destiny.
                                     Heraclitus(a.B.C.500)
 個性即命運。

Come back either with yourshield or upon it.
                                —–Plutarch(46?—120?)
 带着你的盾牌,否则躺在上面回来(不成功便成仁)。
Coward is one who in a perilous emergency thinks with his legs.
                            —Ambrose Bierce(1842–1914?)
 

懦夫即在危机时用脚来思考的人

Death tugs at my ears and says:”Live,I am coming.”
           —Oliver Wendell Holmes,Sr.(1809–1894)

死神扯著我的耳朵說:“好好活吧,我就要來了!”

Education is the transmission of civilization.
                                 —-Will Durant(1885– )

教育傳播文明

Education makes a people easy to lead, but difficult to drive;easy to govern,but impossible to enslave.
                        Henry Peter,Lord Brougham(1778–1868)

教育使一個民族易于領導而難以驅策;易于統治而不能奴役。

Epigram:A platitude with vine-leaves in its hair.
                                      H. L. Mencken(1880–1956)
 所謂名言雋語,也不過是經過刻意修飾的陳腔濫調罷了。

Eternal vigilance is the price of liberty.
                                   Wendell Phillips(1811–1884)
 

自由的代價廼是永恆的警戒。

Every man is a peot when he is in love.
                                   —-Plato(427?B.C.–347?

每個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

Fact do not cease to exist because they are ignored.
                      Aldous Huxley(1894–1963)
 事實並不因受到忽眎就消失。

Fashion wears out more apparel than the man.
                                Shakespeare(1564–1616)
 穿破的衣服少,过时的时装多。

Fools rush in where engels fear to tread.
                                   Alexander Pope(1688–1744)
 天使不敢行走処,傻子一步沖進去。

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urs.
                                    ——Robert Frost(1874–1963)
 籬笆筑得牢,鄰居処得好

Happinesss lies in the consciousness we have of it.
                                    —–George Sand(1804–1876)
 

幸福在於自知擁有幸福。

He who can take advice is sometimes superior to his who can give it.
                              —Kalvon Knebel(1744–1834)

能接納忠告者,有時勝於給予忠告者

He who injured you was either stronger or weaker. If he was weaker, spare him;if he was stronger,spare yourself.
                                 —Seneca(4?B.C.–65A.D)

傷害你的人非弱即強,如果是弱者,饒了他;如果是強者,饒了自己。

It is a luxury to be understood.
                   ——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獲得了解是一項奢侈。

It is better to deserve honours and not have them than to have them and not deserve them.
            —-Mark Twain(1835–1910)
 

擁有自己不配得到的榮譽到不如應得而沒有得到的好。

It is not enough to do good;one must do it the right way.
                                   —-John Morley(1838–1923)

行善不夠,還得以正儅的方式去行。
Knowledge is power.
                              —-Francis Bacon(1561–1626)
 知識就是力量。

Liberty means responsibility,That is why most men dread it.
                                                           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自由即責任,因此有許多人懼怕它。

Life is the art of drawing sufficient conclusion from insufficient premises.
                                Samuel Butler(1612–1680)
 生命是從缺憾中獲取完滿的一種藝術。

Love conquers all things.
                                   —-Vergil(70B.C.–19)
 愛心征服一切。

Love,friendship,respect,do not unite people as much as a common hatred for something.
                                         Chekhov(1860–1904)
 

愛,友誼,尊敬尚不如共同的仇恨能使人團結一致。

Love is blind.
                                           Chaucer(1340–1400)

愛情是盲目的。

Love is love’s reward.
                                                     —-Dryden(1631–1700)

愛的本身就是報償

Men learn while they teach
                                        —Seneca(4B.C.–65A.D.)
 

教學相長。

Men may be convinced,but they cannot be pleased,against their will.
                                     –Samuel Johnson(1709–1784)

你可以使人相信一件違背他心意的事,但無法使他欣然接受。

Nature is the art of God.
                                           —-Dante(1256–1321)
 自然是上帝的傑作。

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
                          _Shakespeare(1564–1616)
勿借勿貸

Never does nature say one thing and wisdom another.
                                                  Juvenal(60?–140?)
 天道與人智總是相符。

No one is free who is a slave to the body.
              Seneca(4.BC?–65A.D.)
 

役於物欲者,没有精神上的自由。

Nothing is so useless as a general maxim.
                            Maccaulay(1800–1859)

空泛的格言一無用處

Nothing great was ever achieved whthout enthusiasm.
                               —-Emerson(1803–1882)
 凡大事都要靠热心来达成。

Nothing to excess.(Inscription in the Temple of Apollo at Delphi)
                                                                                  
 凡事皆不宜过度(凡事應合乎中庸之道)。

Of all our faults,the one that we excuse most easily is idleness.
                       —La Rochefoucauld(1613–1680)
 懶惰是我們最容易寬恕的缺點。

Powerty is the mother of crime.
                                           ___Marcus Aurelius(121–180)

貧困乃罪惡之母。

Punning—to torture onr poor word ten thousand ways.
                                                      —Dryden(1631–1700)

雙關語—-用一万种方法去折磨一個可憐的字。

Self–defense is nature’s eldest law.
                                        ——Dryden(1631–1700)

自衛是自然界最古老的法則。

Signs are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the heart.
—-Thomas Shadwell(1642?–1692)
 嘆息是心靈的自然語言。

Silence is one of the hardest things to refuse.

——Josh Billings(Henry Wheeler Shaw)(1818–1885)

沉默是最難反駁的利器之一。

So near and yet so far.
——-Martial(40–102?)

咫尺天涯。

Stability is not immobility.

___Prince Klemens von Metternich(1773–1859)

穩定不是靜止。

Suspense in news is torture.
____John Milton(1608–1674)
 難辨消息的真假,對人是種折嚰

Tell me what company you keep,and 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Cervantes(1574–1616)
 告訴我你結交什麽樣的人,我就會告訴你,你是什麽樣的人。

That which is bitter to endure may be sweet to remember
—–Thomas Fuller(1608–1661)
 難忍的痛苦會帶來甜蜜的回憶。

The accent of one’s country remains in the mind and in the heart as much as in one’s speech.

—-La Rochefoucauld(1613–1680) 祖國的風味不但留存在一個人的口音中,亦存在于其思想與心靈中。

The art of life is to know how to enjoy a little and to endure much.

William Hazlitt(1778–1830) 生活的藝術就是要知道如何少享受,多忍耐。

The best kind of conversation is that which may be called thinking aloud.
__________________William Hazlitt(1778–1830)
 最好的會話就是自言自語。

The chains of habit are too weak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strong to be broken.
Samuel Johnson(1709–1784)
 習慣的枷鎖開始時總是微弱的不易覺察,最後卻強大的無法打破。

The devil can cite Scripture for his purpose.
—–Shakespeare(1564–1616)
 魔鬼爲了自身的目的也會引用聖經。

The dwarf sees farther than the giant,when he has the giant’s shoulders to mount on.
——–Coleridge(1772–1834)
 侏儒騎在巨人肩上能比巨人看得更遠。

The empty vessel makes the greatest sound.
——-Shakespeare(1564–1616)
 裏面空虛的聲響最大。

The first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intelltgence of a ruler is ti look at the men he has around him.
——————————————————–Machiavelli(1469–1527)
 

估計一個統治者的智慧,第一個方法就是就是看看他身旁的人。

The first step towards philosophy is incredulity.
Diderot(1713–1784)

邁向哲學的第一步是懷疑。

The heart has its reasons which reasons does not understand.
Blaise Pascal(1623–1662)

心靈有獨特的邏輯,是一般理性所無法了解的。

THE MAN WHO DOES NOT READ GOOD BOOKS HAS NO ADVANTAGGE OVER THE MAN
WHO CAN’T READ THEM.
————————————————— Mark Twain(1875–1910)

不读好书的人并不必不能吟的人高明。

The most savage controversiesare those about matters
as to which there is no good evidence either.
—————————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最激烈的爭論乃關於正反兩方都無充分證據的事物。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the young to educate thenselves throughtout their lives.
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 )

教育的目標就是是年輕人能在生活中教育自我。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first.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1945)

唯一值得我們恐懼的事就是“害怕”本身。(心無所懼必能成功)

The true art of memory is the the art of attention.
—————-Samuel Johnson(1709–1784)

記憶之精義在於全神貫注。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is the voice of God.
———————–Hesiod(800?B.C.)
 

天視自我民視,天聼自我民聼。

There is a limit at which forbearance ceases
to be a virtue.
———————Edmund Burke(1729–1797)

忍耐自有其限度,超过限度就就不是美德。

There is no failure except in no longer trying.
——————–Elbert Hubbard(1856–1915)

除了放弃尝试以外没有失败。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Heraclitus(B.C.500)

唯有改变才是永恒。

Think like a man of action,act like a man of thought.
—————-Henri Bergson(1889–1941)
 

思考要像實行家,行動要像思想家。

Those who deny freedom to others deserve it not for themselves.
————Abraham Lincoln(1809–1865)

否認他人自由者,本身已不應擁有自由。

‘T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
——Tennyson(1809–1892)

愛了又失去縂比從來沒有愛過好些。

‘Tis not enough to help the feeble up,but to support him after.
Shakespeare(1564–1616)

扶持弱者仍不夠,還要繼續支持他。
To cultivate kindness is a valuable part of the business of life
.———Samuel Johnson(1709–1784)
 

培養仁慈之心是人生一大要務

To find a friend one must close one eye–to keep him, two.
—————Norman Douglas(1868–1952)

找朋友時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維持交誼就需要兩眼大睜。
To forbid us anything is to make us have a mind for it.
—————————–Montaigne(1533–1592)
 

“禁止“往往反生“提醒“的效果
To rule is easy,to govern difficult.
Johann W von Goethe(1749–1832)

統治是易事,管理則很難。
Traditionalists are pessimists about the future and optimists about the past.
————Lewis Mumford(1895–
 傳統主義者是對未來的悲觀主義譯者,對過去的樂觀主義者。

Truth will sooner come out of error than from confusion.
—————-Francis Bacon(1561–1626)
 

在錯誤中求真理比在混亂中尋求要來得快。

Whatever advice you give,be short.
—————-Horace(65–8B.C.)

任何劝告,简明第一。

What is food to one man is bitter poison to others.
——————Lucretius(B.C.96?–55)
 

一個人的食物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

What men value in this world is not rights but privileges.

————————H.L.Mencken(1880–1965)

世人重視特權而非權力。

What makes life dreary is the want of of motive.
—————George Eliot(1819–1880)

生活乏味乃因目的之丧失,哀莫大于心死。

Wherever I found a living creature,there I found the will to power.
——————–Nietzsche(1844–1900)

在我發現生物的地方,我就發現權利的欲望。

Where is there dignity unless there is honesty?
Marcus Tullius Cicero(B.C.106–43)

不誠實便不可能有尊嚴。

You can’t hold a man down without staying down with him.
—————-Booker T. Washington(1856–1915)

你貶低別人的同時也貶低了自己。

【附注】
天路客感謝大家的支持,該主題共100句,每天一貼(搬新家不能登陸的幾天除外),共三月有餘,今天已貼完。不知大家讀了沒有,可有幫助?如果對您的英語學習有點幫助的話,那是我貼此主題最大的收穫!
主题來源:《歐亞最新實用英英英漢雙解辭典》 顏元叔 主編
歐亞書局印行
天路客在此感謝大家的支持!如果您有心得的話歡迎發表!!

                             
【再注】
这是03年我在别的网站的帖子,时间很久了,今天转过来。与大家共享。 

并非讽刺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并非讽刺

——旧瓶装新酒套用鲁迅杂文两篇【注】

作者:天路客

(一)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呔!住口!你这势力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稠;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怎样篡改数据造假论文;还不知道被揭露后反咬一口;还不知道… …”

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 …”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二)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个人发了一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很高,这人高兴透顶了,就禁不住大家的鼓动,请客是免不了,自己也愿意,自然是想得到一些好兆头。

“一个说:‘靠这篇论文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靠这篇论文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文章如果造假将来是被揭发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奚落。

“说要被揭露的必然,说发财做官的也许可能但很大成分上是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文章呵!您瞧!多么… …。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注:《狗的驳诘》、《立论》均为鲁迅最初发表于《雨丝》周刊上的杂文。

其中《狗的驳诘》写作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四日《雨丝》周刊第二十五期,《立论》写作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三日《雨丝》周刊第三十五期。后均被收入散文诗集《野草》。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于北京

关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报道枚举赏析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作者:天路客

      在中国,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收获和荣誉,在一般的学校就可以“名利双收”,可以凭着“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不朽称号,安稳的过一辈子了,有啥子好处也不容易被落下,无论是获得者及其指导导师还是学校也可以邀功请赏而有凭有据,并且可以作为个不大不小的砝码关键时刻拿到天平上称量一下,对领导来说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政绩”,无疑属于领导有方,甚至连获得提名也成了一项不小的荣誉(快赶上诺贝尔奖提名了),难怪以下列表(见文墨附录)字里行间透露出十足的功利激情,与大气候打成一片,倒也颇相称,不知道有没有有头脑者开办“如何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的必杀技培训班呵呵。

      可以看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不但是学生自己的荣誉,也是学校的荣誉,甚至是城市的荣誉、省里的荣誉,从这些报道的字里行间多少可以看出些许功利的态度。不太了解所谓“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审过程,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这些论文有没有水分?是否真的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说法而名实相称?有兴趣有时间的朋友可以查一下“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可以从近年查起。

                              

附:


现举例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为检索词,百度与google的搜索结果:

我校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我院获得首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99-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高校排名
毕业论文能评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名家访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师生交流会成功举办
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再获丰收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十年10篇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讲座】缔造论文精品 对话“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面对面
——记汽博班08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团支部活动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张志荣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获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我院获得首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南航的大牛博士——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xxx教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膺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经验介绍
一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文获得者的酸甜苦辣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培养欢迎访问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经验报告暨座谈会如期召开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获得者郝玉金谈博士论文创新
热烈祝贺我院廖学品博士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启示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揭晓西大论文数居高校之首
热烈祝贺xx博士的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祝贺自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及其导师报告记录
东北大学终于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了
我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已经达到十篇
教育部公布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我省占据六席
我校博士喜获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揭晓西大论文数居高校之首
扬州大学再获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可悲的新中国“大学”及“大学教育”

2009年10月23日星期五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

      新中国60年来教育的实践证明与昭示:教育体制不改变永远不会有希望,不改变就是死路一条。在现有体制下,中国是绝难培养出好学生的,几乎不可能,不只是因为好学生无法生存更因为好老师无法生存;现有体制下,更培养不出真正的科学家、培养不出技术人才,只能产生钻营拍马之徒、蝇营狗苟之辈。现有体制只能使创造性人才逐渐凋亡,使真正的人才慢慢被销蚀。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国不是在办教育,而是在办衙门,而且是个坏衙门,坏衙门里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投机者、取巧者、争名逐利者,是衙役、捕快、师爷等。
                                                                                                                                                                                                              ——本文题记 

      可悲的新中国“大学”及“大学教育”

       作者:天路客

       我这里所说的大学是广义的说法,即不但指实际上的高校也包括研究院等科学研究单位。很多年前,我曾经在一个生物医学论坛带着点情绪地说过:“中国从来就没有过大学。”当时我的说法大约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略于对事物原因的推究,也就是对事物的原因不做或很少做研究,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况,使很多人养成了很不健康的学风,即使出了许多所谓的“大儒”,大多对社会进步没什么作用。

      “现在呢则是不但不注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总之现在的学校不象是教育人的,不象是培养人的,以至于对什么东西是科学的问题到现在还在讨论得热火朝天,有院士有教授有老师有学生,这很难说不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不要再奢谈什么是科学,先搞懂什么是科学精神吧,包括教育者自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如果你只懂得一些蝇营狗苟,钻营投机,只研究“厚黑学”而不是研究科学,你的境界就是如此的话谈什么都是言不由衷,谈什么都是扯淡!”

      近期有两件事情,讨论的似乎是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一件事是关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的消息,成为网络热帖,一是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后又从四川大学了解到,之前的有些信息“是错误的”,学校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会优化毕业论文设计。另一件事情是关于成都媒体报道的电子科技大学之“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出台的新规,取消了硕士生获得学位必须先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说“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实际上,这个规定,一直遭人诟病甚至痛斥。据说,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这个问题。惜乎教育当局充耳不闻,众多高校执行不误,遗患之重,令人切齿。现在,终于有高校毅然决然地把它给废了。这就有如当年雷峰塔的倒掉,让人拍手称快、欢欣鼓舞为何如!然而,让人不爽的是,官员和媒体,都把该院的这一举措,称之为“探索”。这就未免搞笑。废除一项错误的规定,怎么叫“探索”呢?只能叫“知错就改”嘛!看来,文过饰非,乃是官员的职业本能;用词不当,则是媒体常犯的错误。当然,他们也可能其实心知肚明,只不过投鼠忌器,不能不委婉其词。”

      既然是争论讨论、只要是本着务实的精神、健康的和建设性的讨论问题,其观点态度对错且不说,对于讨论问题的人我还是尊重的,要尊重人家说话的权利。至于上面提到的那位教育工作者针对“硕士研究生是否该发表论文”还说的“可见这是一项“税外收费”的规定。同时,也是一项“逼良为娼”的规定。当然,还是一项“导致腐败”的规定。”针对现状说的虽然有些道理,我觉得却也未必尽如此,有些极端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关于以上两件事,既然是争论就有赞成不赞成两派意见,否则也就没有争论,事实上也不乏长篇大论者,但是我认为其实本科生是否要写毕业论文,硕士生是否要发表论文都没有关系,问题不在这里,有什么可讨论的呢?培养科学精神,诚实做人,注重伦理学教育,这些才是大学的任务。如果连院士、教授、大学校长都坑蒙拐骗、抄袭成风的话还怎么要求学生们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人怎么做的表率?被新语丝揭露出来的造假者处理了几个?这些不改变,这个国家没有希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讨论空中楼阁没有意义。大家可以在一个大的尺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国家投入的科研基金都出了些什么成果?为什么诺奖从来与中国无缘?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当然,我不是说诺奖有多重要,但这折射出的问题太多了,一切有良心的人们不该反思吗?居然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本科生是否应该写毕业论文、硕士生是否应该发表文章!问题在这里吗?一大批所谓教育者自己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我的个人意见中国教育60年来事实上是很失败的,因为连教学生怎么诚实做人都没有做到,科学精神都没有培养起来。

      如果不讨论这些,只不痛不痒的在皮毛上面做文章没有意义,讨论个什么劲啊!21世纪的新中国教育体制,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现有体制下,中国培养不出好学生,培养不出科学家,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只能产生钻营拍马之辈,使真正的人才慢慢被销蚀掉!中国目前不是办教育,而是办衙门,衙门产生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投机者、取巧者、蝇营狗苟者,医疗、教育等等各行各业莫不如此,事实上,60年来的教育很失败,不改变永远不会有希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学术环境不一样,学术土壤不一样是比也会出现不同的结局,无论你多么热血,多么有激情。

       前不久,曾经有位人大的教授说过:   ”关键是学者在衙门里头都变成奴才了,你都是衙役,你听说奴才去搞创新的嘛。”、 ”官大学问就大,你官大自己学问就大了,为什么呢?权利给他的学问,你就是这样的,你现在开学术讨论会,首先第一个讲话的是大官,大官讲完之后,我们得学习大官的精神,得引用一下。”、这个学问里面(天路客按)”产生拍马术,反正中国也盛产。”、“掐指算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已经有了8位,但没有一个有中国国籍。有人统计,这8位某籍华人,只有一位曾经在1950年短期在中国大陆的中学读过书,剩下的,全是在外面受的教育或者受的是过去的教育。其实,明白人都知道,1950年的大陆教育,还没有改制。” 、“我们有句成语,叫做“橘越淮北而变枳”,却不知人越过某个界限之后,也会发生好的变化。诺奖令国人悲哀,最大悲哀是,不是中国人无能,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根本培养不出获得诺奖的人才。”

       中新社近期出台的数据简直让人摸着不着头脑:“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郝平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反正我是觉得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个调查报告,这里边讲,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43.4%、45.2%、42.0%,这都接近一半,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投”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高达51.2%,这就是咱们论文发表数世界第五。” 上面提到的人大的那位教授认为这说太保守了,他说”这个其实他们也是比较谦虚,其实调查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人不愿意说实话,如果真说实话的话,不撒谎的话,我觉得比例高达80%。就我知道的科研生态就这样的,怎么才百分之四十三点几,开玩笑五十几不可能的,八十几我已经很保守了,说实在的。” 他还总结了目前中国教育的”新四化”:”学术行政化、大学官僚化、校园衙门化、学者奴才化。”他说学校都是衙门,学校领导都是官员而不是教育工作者。

       方舟子前段时间应邀写过一篇文章《未来十年的中国科技图景》我认为写得很好,基本上概括了国内科研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其中说到;“中国的科研经费基本上由国家提供,而且重大的科研项目大多由政府部门先立项再由科研人员申请,政府如何资助科研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科研的未来走向。”、“这份长达4万多字的纲要几乎涵盖了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当前科研前沿的问题都没有遗漏,紧跟世界科技潮流,并不具有多少中国特色。如果把其中关于发展中医药的寥寥几句剔除掉,也可以把它当成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纲要。”、“这些目标如果能够全部实现,甚至只要部分实现,中国在10年后就会成为在各个科研领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强国。但是,制定雄心勃勃的规划是一回事,能否实现则是另外一回事。中国许多科技官员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认为科技发展是可以精确、定量地规划,按部就班地实现的。然而,这种类似于工程建设的做法,只适用于某些技术应用项目,这些项目的科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也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只要有足够的经费和人手,就基本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其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份规划列举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例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都属于此类。”、“ 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还在于科研体制的落后。现在的科研体制仍然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官本位体制,学术权力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一批非专业出身或已脱离专业研究的行政官员决定着重大项目的资金分配和成果评估。在这种体制下,科研经费的发放就可能成为关系户的分钱游戏,有时到了荒谬的地步。”… …

       现在回到学生方面来,记得曾经有专家撰文,说要注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其中谈到大约有这么几条: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献身科学的精神、注重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注重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我觉得这还不够,还应加上注重怎样做人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科学良心的培养。

       吴冠中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目为“就是一个体制问题”的文章,其中的一句话很值得我们的大学深思,他说:“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这里我还要加上一句,做科研除了要有文化水平之外,还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良心,“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这里良心其实显得很重要。

       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31年在清华的就职演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真正的大师;离开教育者自身建设、离开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离开伦理学的培养,大师从何而来?大学培养的不应该是投机取巧者,不应该是小市民,不应该是市侩,离开这些谈别的都是扯淡,浪费笔墨、徒费口舌而已,没有实质意义。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于北京

说说纳西男人那档子事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关于丽江,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

      作者:天路客

       在丽江古城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例如看到一个老太婆背着很重的背囊,石头啊,粮食啊,菜啊。但是男人从来不做这个事情,我们外人觉得,哎呀,这太不可思议了,怎么男人都是游手好闲呢?而纳西的女人却是那么吃力的干活?

      这就是丽江的一个男女分工,也是丽江的一个习俗吧,丽江被外人称作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的地方,是这么说的,这可能与那里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有着密切的关联,女人从来都是把家里的一切重活自己承揽下来,而男人一生当中就很散漫,用几个字来概括纳西男人的生活“琴棋书画烟酒茶、放鹰、遛狗。”这才是纳西男人的生活,一个真实的写照。

4b44e2b1t768202e42cba690.jpg

        除了这几件事是不是什么都不干呢?也非时如此,纳西男人还有三件大事,可能有点传神,有些夸张,但大致就是如此:房子,一定是要盖一座房子的、第二件事就是要娶一个老婆、第三件事就是要烤太阳,在丽江古城晒着太阳发呆,这就是纳西男人的第三件大事,早晨吃过饭之后,沏一壶茶,从早上吃完早餐泡一壶茶在太阳底下坐着,烤太阳,喝着茶与朋友聊天。聊着聊着,时间差不多了,该吃午饭了,又慢慢的回去吃午饭,吃过午饭,下午这段时间又出来了,一般纳西的男人在下午这段时间都会交流一些驯鹰的经验、心得,因为鹰是要驯服的,据说驯服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说把鹰抓住以后要把它的眼睛缝上,七天七夜,男主人就要不眠不休的陪着这个鹰,让它习惯自己身上的味道,习惯自己的声音、口令,慢慢的把鹰的野性驯、磨灭。这可与八旗子弟的“熬鹰”有的一拼哈。

        如果男人努力的干家里的事、家务活,而女人呢不干,倒过来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呢?如过这样的情况发生了,那么这个女人在村子里面是呆不下去的,因为丽江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镇,所谓茶马古道就是茶叶、马匹互易的一条通道,以前的纳西男人都是以加入茶马古道为荣,可能有些人以为,丽江这里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易的场所,在自家家门口做生意不用那么辛苦,其实不是。纳西男人以加入茶马古道为荣并不是说以在丽江做生意为荣,从丽江到藏区的路程有3800公里,路途非常艰险,有时纳西的男人自己赶马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有的就一去不回了。

4b44e2b1t768206011315690.jpg

      古代茶马古道的马帮不怎么回家的,回家的可能性不高,所以在家里的地位就很高,女人呢做老婆嘛,就护着他爱着他,把她当做上宾,供在家里养,好吃好喝的招待,觉得男人太辛苦了,好不容易平平安安回到家里来了,作为纳西女人,再苦再累,早习惯平常把生活的重担一个人包揽下来了,即使男人回来了,也不舍得让男人帮忙干干家务,如果纳西男人去干活,把女人养在家里,当然这在汉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纳西人不会这么想,邻居也不会这么想,如果是这样,他们只会指着这个女人的脊梁骨,会去骂:”你这个女人,为什么会这么没良心呢?!“你的丈夫好不容易捡了一条命回来了,你还让他做这么多家务,还让他干这么多活,你还有没有良心了!”。

      纳西族的这个传统观念到现在还是如此吗?所谓琴棋书画烟酒茶、放鹰、遛狗、晒太阳。到现在还是如此吗?答案是大多数纳西男人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少数的纳西男人不这样了,可能接触汉文化比较多了,或者在丽江市区工作时间长了,接触的人多了,看到的事情多了,觉得就体力来说,自己比女人强很多,不应该让女人做那么多事而自己在家养着,于是传统也就被突破了,纳西男人慢慢的被汉化了,让女人做那么多事也会觉得不妥了,现在的一些观念也慢慢的被纳西族人接受了,这样的纳西男人还是有一部分的。

       毕竟”茶马古道“上的纳西男人再怎么辛苦那也是过去的事了,老拿以前说事再也不像男人了。                        

                                                 

附: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4b44e2b1t724038f9f003690.jpg   eee.jpg 

            茶马古道地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fq1d.html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如需转载本文请与作者联系)

迟来的荣誉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迟来的荣誉


 
在学术研究的领域里,仍然有不少的学者日以继夜地埋头苦干,他们喜悦的报酬就是在重复的实验中有突破性的发现。他们的付出,让其它人的生活得以改善,甚至寿命得以延长。这些人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热诚,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其实在我们的四周,也有默默耕耘,不问收获的一班人。他们不惜用个人的时间和自己有限的资源为那些困苦的、患病的、求助无门的弱势社群带来帮助和安慰。荣誉对于他们,倒不如有更多志同道合者来得实际和更具鼓舞作用。

看来我们这些身处安逸的人,在为自身的前路筹算之余,也该想想如何令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好让别人的生活也因此精彩起来。或许你的现状并未如理想,但请勿气馁,也不要轻易放弃;积极的态度自会开辟新路径。借用古诗的一句话:“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9102002.jpg

  陶器

中医院校培养不出有研究能力的研究生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作者:天路客

       据我了解,中医院校的学生多少年来做的课题是这样的(博士硕士都算在内)。

       中医文献(医史文献)各种专业多是中医所谓的各种“经典”的文献研究,或者古代或者现代某某已经死去的“大牛”的“治疗经验”,当然也有当代某些活着的“大牛”的“治验治则”,譬如学生的导师或者学生的导师的导师的“治疗经验”等,客观的说,这样的课题很难正真作出有意义的东西,大多是些抄来抄去的东西,很明显,几乎不可能有所创新,最后都搞成文字游戏。

       除了文献专业以外,中医各专业学生做的实验大多是些验证性的实验,例如验证某些古方(譬如“伤寒论”里面所载方剂)的“正确性”、“有效性”,或者某活着的“大牛”的一个什么什么方子多么多么好用、疗效如何如何好,虽然也应用了现代实验技术,譬如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也用了对照组阳性药物,这些对照组药物多为现代医学治疗某类疾病的常用的且比较好用的药物,但做实验以前预期结果肯定是也必须是明确的,起码在学生的“科研”脑瓜中是明确的,那就是结果一定要是他们做实验的那个方子的效果好于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的那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或者至少相当,至于是否是这样,那只有天知道,因为这些实验学生自己也重复不出来,或者说根本就没想重复,通过“答辩”混毕业为目的。

        从实验的设计、思路、方法来看,根本看不出这些学生的专业,不知道他们是搞哪方面“研究”的,反正都是验证古方或者某个方子,都大同小异,尽管科研项目“973”、“863”、“各种基金”等等名目花样繁多,花里胡哨神乎其神,其实就是这么回事,且老师学生都心照不宣,如果你死认真不搞那一套“潜方法”,搞不出来“成果”的话,那才真正成了他们眼中的“笨蛋”!

       结果做不出来怎么办?改数据,该图片(譬如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电泳图片)。悲夫!很多本是为科研服务的统计软件(如SPSS、SAS)、图片处理工具(如Photoshop、IPP)成了造假的“专用工具”,且他们自己并不精通这些软件,多为请人帮忙,这就未免涉及到别的还没有歪脑筋人,影响到那些还没有被开了窍的“浑沌”们(天路客:浑沌之死——目前医学生物科研现状浅析 XYS20090825,只是中医更甚!),影响很坏。

       可见,一没思路二没方法,再加上脑筋不正,能力从哪里来呢?

      反正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fgt0.html

吕不韦的“奇货”投资计划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天路客按:做生意你能做过吕不韦吗?“吕不韦的商业政治计划,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成功。但他只知道权位和富贵的可贵,毫无学养上的“内明”和“外用”的基础。因此,他又彻底地失败,终至于身败名裂,一生很可惜,又很可怜。”说到底,他终究还是一个生意人!

 

        身世堪怜一霸君

       假如我们把周室王朝(包括春秋、战国)划归中国上古史的末期,那么,中古时期的历史,很明显的,当然以“赢政”王朝“秦始皇帝”作为划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在中国,正是声名煊赫的“秦政”时代。在西方的欧洲,也正是威名鼎盛的“罗马帝国”时代。

      秦始皇的崛起,消灭战国末期的六国,开始建立皇权统一的中国,的确是历史上的大事。但时势造成一个有变态心理的秦始皇,完全是由于阳翟(开封禹县)商人吕不韦的商业谋略所制造成功的结果。例如现代美国式的民选总统,幕后台前,都是大资本商人所制造成功的国体。幕后出钱推出民选总统,台前的政府体制,也完全学习工商管理。伟哉商人,岂可轻视。当然,只有姜太公与管仲,早有先见之明,决不轻视,而且还特别重视呢!其次,便是范蠡和子贡,他两人才是真正下海入流的儒商呢!无人可以比拟。但千万不要忘了,如果全民皆商,恐怕是“国将不国”矣!

       一统中国的历史背景

      假如我们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历史和人事,谁也想不到当时一个无关大要的人物,一件漫不在乎的小事,经过时间的推移,便会形成影响后来一国或天下的历史大事。每个朝代,每个政府,不管如何防范,怎样禁令,都是镇压不住的,这就是历史哲学所谓“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的道理了!

      东周后期的秦国,在当时,只不过在中国西北高原上,一个文化比较落后的新兴国家。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争雄,七国互相侵略的战乱中,历史经验给予秦国的教育,便渐渐地乘机壮大起来。秦孝公信任客卿商鞅(卫国人),实行以法治国的法治体制,废弃井田制度,迁都咸阳,变更由周室王朝几百年的政体,实在是一件历史上的革命大事。但只经过二十一年,秦孝公便死了。因为秦国上上下下,不习惯法治的管理,而且废掉习惯已久的井田制度,正如历史所载:“民曰不便”。因此,所有埋怨愤怒的大众情绪,就都集中到商鞅一身了。所以秦惠王即位,便杀了商鞅,但法治的政制仍然未变。

      十年之后,整个战国七雄就在苏秦、张仪两个同学手中,彼此更换谋略,用合纵、连横的策略,以国际间相互利害关系,互结防御协定,使战国的局面,暂时安定了二三十年.这便是历史上书生谋国一大奇迹。再后来便是秦昭襄王崛起,自称“西帝”,遣使立齐国的国君为“东帝”,早已目无中央周室的王朝了!不过三十年之间,周代最后王朝,就被秦国所灭。

       这个历史过程,由秦孝公到秦昭襄王灭周的时期,先后也不过一百一十年左右,即公元前三百五十九年到二百五十年之间,可以说是真正新兴的秦国鼎盛时期。从此以后,不出两年,便如近代史上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诗中所说,“贾人居货移秦鼎,亭长还乡唱大风”的时代来临了!与其说秦始皇三十多年前后,是暴君“嬴政”的时代,毋宁说那是“吕不书商号”赢利最成功的时代。

      吕不韦的“奇货”投资计划

      有关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与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商业投资计划,这都是史有明文,不必讳言的实事。这件历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国灭掉周朝的前一年,也就是秦国杀名将白起的当年。

       这个时期,秦昭襄王为了谋(战)略上的需要,把太子嬴柱的宠妃夏姬所生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来改名叫楚)的,交与赵国做人质。异人虽然是秦国的皇孙,但他是太子次妃所生,也并不十分得宠,所以秦国就随便把他当战略品来用。虽然有人质在赵国,照样无所顾忌地随时出兵打赵国。因此,异人在赵国,是被冷落监视的人,当然很受罪受苦。恰巧吕不韦为了生意到邯郸,碰到了异人。他以一个久经商业资讯训练的敏感眼光,便肯定地说:奇货可居也。这是说异人是一个商场大买卖上的奇货,“屯积居奇”了他,一定可以大发其财的。所以吕不韦便和异人结交做朋友。正在落难中的可怜人,而且随时有被赵国处死的可能,那是多么可怜的处境,现在居然有一个国际上的大商人、大资本家肯和他做好朋友,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当然是高兴极了。

      过丁几天,吕不韦就对他说,你的祖父秦王年龄大了,随时会有问题。你的父亲最宠爱的妃于是华阳夫人,但她没有儿子。你的家族同辈兄弟二十多个,你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且并不得宠。你祖父死了,你父亲继位,绝对没有机会把你立为太子,你的前途实在很难说了!异人一听,当然很明白吕不韦说的全是事实。他说,你看我要怎么办才好?吕不韦便说,秦国宫廷中,现在能够提出立哪个做太子的太孙的人,只有华阳夫人才有这个资格,我虽然是小资本的买卖人,但我愿意拿出千金来帮助你,并且我为你先去秦国打通关节,要使华阳夫人肯定立你做皇太孙。异人听了便说,如果照你的计划成功了,我如得到权位,一句话,我便和你老兄同享秦国的一切。

       因此,吕不韦先给异人五百金,叫他尽量交际宾客朋友,结识各种人才,等于现在人们的组织人才集团。另外又拿出五百金,叫他去收买那些最名贵的首饰和稀奇古怪好玩的东西。由吕不韦带着这些国际特等名牌的高贵物品,西去秦国。以吕不韦的生意头脑,没问题,到了秦国以后,先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姊姊。当然是先吹牛又拍马,同时又再送重礼。来往于国际间的大商人、资本家谁也不免另眼相看,况且吕不韦又彬彬有礼,“币重言甘”,并不像个暴发户的样子,自然就打通门道见到华阳夫人。于是吕不韦就说,在赵国与异人结交成了好朋友,异人的做人是怎样成功,国际上的知名之士,有学问、有才能的人,都喜欢和他做朋友,真可算是众望所归的贤公子。但他本人,身在外国,昼夜都在思念父亲(秦国的太子)和夫人你两人,常常偷偷地哭泣。这些情形,只有我吕不韦最清楚,所以托我特别到秦国来,代他送上这些东西给夫人,表示他的孝心。说完了这些重要的话,表示自己很忙,就起身告辞了。

      出来以后,当然想尽办法,向华阳夫人的姊姊做工作,教她怎样办。因此华阳夫人的姊姊,就进宫对妹妹说:“你在太子身边,虽然是最得宠的妃子,但你并没有生儿子。还不趁现在年轻得宠的时候,在这班后辈的弟兄中,挑选一个前途有希望的做养子,将来年老色衰,可能还有希望做太后.如果等到年纪大了,又不得宠了,再想培养一个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人,那就没有机会开口了!照我看来,这个异人,被派在赵国做人质,是代表秦国去担风险,回来了,一定是大功劳一件。他人又好,国际声望也很高。而且他知道自己在众多兄弟当中,是并不太被重视的一个。你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候向太子一说,提出要收异人做儿子,太子一定会答应,那么,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你在秦国后宫的地位,就到老有靠了!”华阳夫人一听,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找个机会,就向太子要求,太子为了爱她,就答应照办,并且由太子和华阳夫人出名,刻了玉符(用玉片刻上字的契约),约定以异人做华阳夫人的儿子,等于是秦王太孙,交给吕不书带去赵国交付异人。吕不韦的计划第一步成功了!等于做生意要收购别人的大公司,他总算拿到初步的草约了。

      吕不韦回到邯郸以后,一方面加紧培养异人,亲如兄弟。另一方面,他自己在邯郸找到一个绝色美人,也就是古人说“燕赵多佳人”的顶尖美女,娶过门来做自己的姨太太,很快也就怀孕了。古话说得一点也不错,“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异人出入吕家,当然很容易就看到吕不韦的新姨太,她实在太美了,所以就向吕不韦要求,将这美女让给他做太太。吕不韦一听,非常生气,“朋友妻,不可嬉”。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无礼,你在患难当中,我救你,还给你想尽办法弄到当秦国的皇太孙。现在你居然忘本,还要打我老婆的主意,我要和你绝交了!当然,异人如失去了吕不韦,自己在赵国不过是一个人质而已,毫无生命的保障,生活的艰难更不用说。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只有道歉赔罪,请求原谅拉倒。

      真戏假做,最后,吕不韦还是把这位姨太太让给异人做老婆,做为患难夫妻,可以安慰他孤身流落在异国的痛苦,至于生活一切,当然仍由吕不韦照应。不到一年,就生了儿子,取名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接着,秦国又出兵打赵国,包围了邯郸。赵国人要杀掉秦国的人质异人,吕不韦就用很多钱买通看守监禁他的人,放他一家三口逃回秦国的部队里去,那当然就被秦人护送回国。异人就穿着楚国的衣服来叩见华阳夫人,因为她是楚国人。华阳夫人看到异人穿的是楚装,更为高兴,为了纪念故乡楚国,就替异人改了名字叫“楚”(用南方习惯,就叫阿楚了)。

      吕不韦的运气真好,更名楚的异人,回到秦国不到六年,灭周朝称西帝的昭襄王嬴稷死了,历史称他为秦孝王。顺理成章地由太子嬴柱即位,不过,只当了三天的秦王也就死了。因此,皇太孙嬴楚(异人)即位,尊华阳夫人为太后,称自己的亲生母亲夏姬为夏太后,起用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这样就叫做“封侯拜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富贵尊荣了!所以我常对做生意经商的朋友们说,无论如何,你也做不到吕不韦的成绩,他只看准一个货色,就投资经营,结果,岂只一本万利而已。但吕不韦真不简单,他还想做千秋的大买卖,要在文化学术思想上变成圣人,想和管仲、孔子比上一比呢!

      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周朝的后裔东周君与少数的诸侯们计划伐秦,秦王使相国率兵灭掉东周,周朝的天下,这才正式转到“吕秦”的手里。因为异人做了秦王之后,史称为秦庄襄王,不到三年,也就死了。所生儿子嬴政十三岁即位,国事都委交相国文信侯吕不韦,叫他仲父。古代的仲字,是第二、中间、其次的代号。这就等于叫吕不韦是二爸爸,客气地说,便是后代所谓的干爸。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上,有的说秦王朝,是与周朝先后同时亡国,应该称秦始皇为“吕政”王朝。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的观点上,也还存在着争议呢!

      史称为秦始皇的嬴政,十三岁即位为秦王,纵使聪明绝顶,到底还是一个不成年的孩子,因此,把国家政治的大权,都交给相国文信侯吕不韦去办。这个时候的吕不韦在秦国,是大权独揽,出入宫廷内外,俨然就是一个摄政王。如果以后代历史故事作比例,他犹如西汉末期的王莽,也如满清刚刚入关初期的摄政王多尔衮。不过,吕不韦的后来,并没有像王莽一样,想取汉朝的政权而自做皇帝,也许有这种想法,或者自忖势所不能,或是才所不及。而且他在武功威权上,也不如清初的多尔衮,也只在宫廷中和太后的关系,比多尔衮大有不同。

      当他独揽秦廷朝政的十二年之间,极力供养宾客,收罗人才,集中一般读书的知识分子,为他个人出名,合著一部网罗诸子百家杂说的书——《吕氏春秋》,又名《吕览》。这部书以上古儒道不分为主旨,尤其以传统文化中的宇宙物理的五行理论科学作纲要,串连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书作完成,悬之国门,公布如有人“增损一字”,就赏赐千金,表示比孔子的著《春秋》、刪诗书、订礼乐的气魄还要伟大。这就是古今中外,很多发了财的大老板们,和有了地位的人,最后都想挤进学术文化之林,表示自己并非“不学无术”,意图洗刷只有铜臭和臭钱之讥。如果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正是“自卑感”在作祟,也是人情之常。但这部《吕览》,在后世的学术著作中,仍然有它的价值。不过,把它归入“杂家”之学的范围。

      吕不韦的商业政治计划,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成功。但他只知道权位和富贵的可贵,毫无学养上的“内明”和“外用”的基础。因此,他又彻底地失败,终至于身败名裂,一生很可惜,又很可怜。

       秦始皇从整顿宫闱着手

      吕不韦自从他的儿子“秦始皇吕政”,十二岁即位做了秦王,他表面上以皇上的干爸之尊,兼为朝廷政府的相国、文信侯,权重一时,就如秦国的宗室大臣,也不敢当面非议。尤其新王的生母皇太后,本来就是吕不韦的侍妾,现在做了寡妇,年龄也不过三十多岁。母子两个,从小在赵国邯郸的时候,本来就和吕不韦是一家人一样,现在出入宫廷,当然毫无避讳。正如史书所载,太后时吋与文信侯私通,那也可说是人情难免的事。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乡下普通老百姓家庭,也会招来邻居地方上人的轻视,何况在皇宫之中,左右前后、内内外外,所谓耳目众多,岂能长久瞒得住的,而且儿子秦始皇渐渐长大了,哪有可能不知道的。吕不韦愈想愈不对,但是这个太后,对于男女关系的欲望又很大,在感情上,她又当断不断。所以吕不韦在“舍人”(随身侍从)中,找了一个叫“嫪毐”(读音叫lào aǐ)的人,假装太监,送给太后。结果,太后又生了两个私生子。要求儿子秦始皇封嫪毐为长信侯。嫪毐本是市井无赖,自是小人得志,飞扬跋扈,令人侧目。因此,宫廷中有人看不下去、就向秦始皇告密,这个时候,他也是快二十岁的人了,马上下令逮捕嫪毐。嫪毐知道了就发兵叛变。秦始皇就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两人带兵围攻嫪毐,抓住他,夷三族.迁太后于萯(音倍)阳宫(陕西户县),杀了两个私生子。

       但秦始皂在处理这件事上,当时始终对吕不韦并无举动。到了第二年,才发布命令,免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而秦始皇又说吕不韦侍奉先王的功劳太大了,所以不忍心杀他,罢免了他的职位,叫他离开首都咸阳,到四川去住。

       同时,因为这件事的刺激,经过秦廷宗室的提议,旧账新算,决定要驱逐各国诸侯的宾客,不准在秦国从政。这个事件的发生,在历史上,便引出一个年轻的书生李斯,当时他也是在被驱逐之列的外来宾客。为了此事,他写了一篇对秦始皇的劝告书,就是后世所流传的名文——李斯《谏逐客书》。其实,这件秦廷政变的事件,不应该说完全归罪于少年时代的秦始皇。这是秦人狭隘的本土主义作祟,是对秦廷长期任用外来人才担任政要的反弹。趁着吕不韦和嫪毐事件发生,由秦廷宗室大臣的发起,抓机会来打击从各国外来的势力。

      像这样的事,是千古以来,政治圈中派系斗争的常事,都由于人性具有极度自我、自私的弱点所形成。例如清代三百年间的政治历史上,始终存在北人与南人之争,学阀权要的门派意见之争,朝廷与外藩的权力之争。当然,不只是中国如此,欧美各国的历史也是一样,归根结底,都是人性阴暗面所造成的结果。

      以秦国来讲,自秦孝公开始,起用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乃至李斯,凡与秦国逐步富强壮大有关的历史上名臣,几乎都是外宾。秦国朝廷和秦国社会,只是坐享其成。但在浓厚的地域观念上,又始终彼此不服气,因此而形成中央在权力上的派系风暴,这是每个主政者最头痛的事。不但政治圈中,例如现在的商业集团、公司、行号、工厂、店铺,只要有三个人以上的地方,就会出现人事磨擦。好在少年的秦始皇,还算明白,看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建议,就停止驱逐宾客,才使外来的人才不散。因为秦始皇从小跟着父母在赵国长大,而且见惯宾客成群的场合,知道利弊。换言之,当时所谓驱逐宾客,便同现在所谓的裁员,多少也有裁减冗员、减少预算的作用。但在国家的大政上,有时因此而受影响,可能会非同小可。因此,宋代的名臣苏洵,对于这件事的观点,大有感想,便写了一篇文章《六国论》。

      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

      正当少壮盛年还只二十岁刚出头的秦始皇,登位不到十年多,就碰上宫廷內部发生重大的丑闻,而且当事人就是生母,和从小跟随长大的仲父吕不韦。大家试想,假定我们中任何一个人是他,不可能不气疯了,也许,就会出家入山,或者造成另一种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所以他当时把生母(太后)迁出宫廷,住到首都的边远小邑,并且下令对这件事的处置,如有人敢谏者死。那种心理上的矛盾,是很难想象的处境。

      但在这样要命的严威中,那些死守中国文化孝道的儒生们,居然还一个接一个来劝谏,因此而被杀掉的,已经到达二十七人。这就是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的第一幕。但正在他暴怒杀谏者的时候,居然又来了一个齐国儒生叫茅焦的人,要求当面见皇帝进谏。秦始皇一听又有一个不怕死的来了,气得暴跳如雷,大叫着:“快拿大锅来,要活活地烹了这个家伙。”茅焦看了现场一眼,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说:“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问也。陛下欲闻之乎?”秦始皇听了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茅焦说:“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耶?车裂假父(指嫪毐,真是难听难受的话)。囊扑二弟(指其母与嫪毐所生的二子)。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令天丁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我该说的,都说完了。)”就自己解开衣服,去伏在砍头的木桩上去。等于说,你来杀吧!谁知道这个时候的少年秦始皇,反而走下宝座来,自己承认错了,并且亲自扶他起来,立刻封他为上卿的职位。并且马上下令车队出发,他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大位,去接母亲回宫,还和原来一样亲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这也是历史上真实记载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残暴作风,他是怎么形成这种性格的?这与“大学之道”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教育,关系的重点又在哪里?同时也可看出古代知识分子的儒生,那种“择善固执”、“死守善道”的精神。茅焦为什么敢把生死性命当赌注,难道正如现代人的观念,真想拿命来换取侥幸的财富和地位吗?你能否认秦始皇不是有爱生母的孝心,原谅母亲所做的一切过错吗?除非被历史的主观成见固定了。不然,你会发现秦始皇确是一个可造之才,只是环境给他的命运很不幸,自小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养。这些过错,还是由于吕不韦“不学无术”所造成。

       秦始皇的一封亲笔信

      但秦始皇对于吕不韦又怎么办呢?他踌躇考虑了一个冬天,到了第二年,罢免了他的职位,叫他到河南去住。吕不韦虽然住在河南不到一年,但各国的诸侯们,还派人随时到河南拜访联络,“不绝于道”。换言之,一个接一个,一国接一国来看他。秦始皇当然随时会有情报,愈想愈不对,愈想愈矛盾,因为他从小跟着吕不韦长大,对于他的才能、作风,甚至个性等,当然很清楚。或者可以说,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世与吕不韦之间的关系。因为他的生母,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只会懂得享受。母子从小开始,很可能是无话不谈。也许生母对吕不韦是有另一份真情的。所以可以推断秦始皇是心里明白,什么都知道的。秦始皇反复考虑了很久,又怕吕不韦不甘寂寞,另外弄出花样生事,他便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说:“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看了信以后,知道这个儿子,现在是个完全的秦王了,不好惹,怕被他不明不白地杀了不好,还不如自己处理了好一点。因此,吕不韦便自杀了,更了却了秦始皇一桩为难的心事。也可以说,牺牲自我,完成儿子做秦王的事业。不能不说是吕不韦最后的奉献,做了一辈子生意,“天下自我得之,儿子自我失之”,亦复何憾!

       大家读历史,对于秦始皇这封简短的妙文,都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这封信的内涵,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见秦始皇的头脑太不简单,也许是吕不韦遗传基因的作用。他第一句话就说:“你对秦国真有什么功劳好处吗?秦国还封你有十万家税收的富有资产,是为什么?”第二句话说:“你和秦国有什么亲族的关系吗?为什么我要叫你干爸?这些你自己都明白,不要我说。你应该老老实实地迁到四川住吧!”在古文,就是这样的五句话,他父子两个,心里都明白了。换言之,秦始皇表明了,“我现在是真正的嬴秦王朝的后代,我是秦王,是主人公。你过去所做的事,真的是想为了秦国吗?天知道,我明白,你还是规规矩矩在四川养老吧!不要再打什么歪主意了”。就是这样,聪明人一点就透,这是真正脱离父子关系的宣告。吕不韦知道自己调教成功的儿子,既能生之,也能杀之,所以他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年纪也老大了,只有走上自杀的一条路了。

       但是,也可说,秦始皇对于没有文化教养的生母,还是很有孝心;对于吕不韦,也是很不忍心。所以也不能一味说他是绝对的粗暴。不然,从春秋到战国,弒君杀父的诸侯王,岂只一两个而已。即如秦朝以后的帝王,派人送一把刀,一瓶毒酒,一条上吊的绳子,命令他自杀的多着呢!但秦始皇对吕不韦,并没有这样做。其故何在,殊可深思也!(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没有真正的事实,只有诠释。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4b44e.jpg

      长期以来,受错误宣传的影响,对尼采多有误解。比如他说去见女人别忘了带上鞭子,此话实属骇人听闻。最近看研究尼采专家写的书(《尼采与现时代》)提到这件事:一位老相识听了这句话后大感不安,尼采知道后惊讶地说:“别紧张,求求你啦,……这只不过是句玩笑话罢了,只是象征性地夸张一下嘛。”(第478页)尽管作为一位严肃的哲人,这样开玩笑(政治上不正确的玩笑)也是很不应该的,但是与他浩如烟海的深刻、睿智、理性的(政治上正确的)思想相比,这点错误还是瑕不掩瑜的。尤其应当为他正名的是,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这些帽子都是错误的附会,被该书作者称为“企图往尼采的教诲中投毒”。

      尼采的主要思想定位应当是:反对基督教,倡导前苏格拉底的文化复兴,倡导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他终身的任务是:“在关于起源与终结的致命真理上建立一个社会”。(第317页)换言之,在否定了上帝、天堂和地狱的致命真理被揭示给世人之后,人们将怎样生活?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

      尼采语录:“新的致命打击:我们的无可逃避的易朽性。——过去的时代,人们曾经通过指出人的神圣起源来证明人的高贵伟大,但是,这种方式现在行不通了,因为在这条道路的尽头站着的是与其他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野兽站在一起的猩猩,以它特有的那种方式向我们呲牙咧嘴,仿佛在说:‘此路不通!’因此,人们现在试图走上相反的道路:人类的前进路线证明他的高贵伟大和与上帝的亲缘关系。呜呼!这同样是白费心机。矗立在这条道路尽头的是最后一个人的坟墓,在他的墓碑上写着:“人类的脚步到此为止。”无论人类进化到多么高的程度——他最后站的地方说不定比他开始站的地方更低,——他都无法移居一个不同的更高的世界,正如蚂蚁和蠼螋在其‘尘世旅程’结束时仍然与神和永生毫无关系一样。已成总是像尾巴一样拖在生成的背后:为什么这一千古如斯的景象要对某些微不足道的星球或者这些星球上的某些微不足道的族类破例呢?这完全是异想天开!”

       这个致命真理对于我们中国人这样无神论的人还不那么致命,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却是真正致命的。既然人类只是微不足道的宇宙微尘,跟蚂蚁猩猩一样,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中国人由于不信上帝和天堂,几千年来一直在世俗生活中找意义,比如传宗接代呀,祖先崇拜呀,让自己的生命在后代的身上延续呀,立德立功立言呀,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呀。稍微虚幻一点的如轮回转世呀,此生积德行善以便来世再次托生为人呀。所以中国人不会像信教的西方人那么绝望,那个致命的真理对于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么致命。

      就在不久前,2009年10月8日,一颗小行星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中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广岛原子弹那么大。这颗小行星直径约为10米。科学家指出:如果这颗小行星稍微再大一些,如直径达到20-30米,撞击引发的损失会更大,甚至对人类生命产生威胁。人类的生命真是非常脆弱的,易朽的。我们只能祈祷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要碰上这样的宇宙灾难,而在我们死后再发生的事,那就不是我们的事了。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生而为人应当心存感激:“一个不断演化的宇宙通过一连串事件造就了我们之所是”。最终,地球会热寂,人类会归于尘土,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尼采以极大勇气为我们揭示的致命真理。

     尼采: 

   “道德使人愚昧。——习俗代表了前人的经验,代表了他们对于有用的或有害的东西的看法——但是,习俗感(道德)关心的却不是这些经验本身,而是习俗的长存不灭、神圣不可侵犯和不容争辩。因此,习俗感有碍新经验的获得和旧习俗的修改,道德成了创造更新更好习俗的绊脚石:道德愚民。”

    “对于惯例的思索。——数不清的习俗规定都是人们根据某些非常事件在匆忙之间做出的,它们很快就变成不可理解的了;我们既不能确切地断定隐藏在这些规定后面的意图,也搞不清违反这些规定所带来的惩罚的性质,我们甚至在仪式的执行方面也会发生疑问——然而,随着我们对它的绞尽脑汁的思索的急剧增加,我们思索的对象的价值也就成倍增长,而一种惯例的最荒唐的部分最后竟然变成了不可触犯的金科玉律!”

“我们对于一切以习俗面目出现的信念来者不拒,这意味着我们是虚伪的、怯懦的和懒惰的!——那么,虚伪、怯懦和懒惰是道德的前提条件吗?”

感悟:

      对于已经变化的经验,习俗往往是一种压抑的力量,有时完全没有道理,比如说,河北一些农村至今保留女人不可以上桌陪客人吃饭的习俗,这一习俗表现为一种不容争辩、不可更改的蛮横力量。再如,婚前保持童贞的习俗本来是法定婚龄15岁时形成的习俗,在法定婚龄推迟至20岁的今天,还要求所有人遵守就成了压抑人和束缚人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缠足。

      这两周去了亚特兰大。可以感觉到,与80年代相比,中国留学生最大的变化是进入中产阶层,每家都有一幢大房子,挺漂亮,尤其是房前屋后的树林。与中国别墅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的树都是人工栽种的,而人家那里是野生的大树。这是美国得天独厚的环境。原因在于他们只有200年历史,而我们已经砍树砍了两千年。相信两千年前,我们这里的树林不比他们少。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望洋兴叹了。

       尼采:“认为一件事是坏的就是使它成为坏的。——如果我们认为某种激情是邪恶的和有害的,它们事实上就会变成邪恶的和有害的。基督教就是这样通过每当信仰者春情发动时所感到的良心的折磨,成功地把爱洛斯(爱神)和阿佛洛狄忒(美神)——所到之处理想的光芒闪烁和能够点石成金的伟大力量——变成了穷凶极恶的魔鬼和幽灵。把人类必然的和经常发生的感情变成内心痛苦的一个源泉,并通过这种方式使内心痛苦成为每一个人类存在的家常便饭,这难道还不令人震惊吗?……性爱与同情感和崇拜之情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一个人通过做使他自己愉快的事同时也给另一个人以快乐,这样一种仁慈的安排在自然中并不多见!”他在“圣人”一节中尖刻地说:“那些回避女色唯恐不及和以肉体之苦为乐者实际上肉欲最为强烈。”

       在这里,尼采盛赞了爱神和美神以及性爱,把它视为人类世界中罕见的仁慈的事物。因为人世间常见的事情是如果一个人快乐了,另一个人就会痛苦,比如说权力、金钱的得与失。而性爱是一个美好的例外,一个人的快乐也导致另一个人的快乐,而非痛苦。而基督教却把这稀有的快乐变成人的痛苦,把爱神和美神变成魔鬼,把人的自然冲动变成罪恶,变成人应当为此感到羞惭的东西。

       我始终感到,我目前在中国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性爱从人们心目中的坏事重新转变为好事,这是我们改变病态性观念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回归我们古代健康性文化的关键之所在。一旦性爱在我们的观念中从坏事变成了好事,我们就永远地摆脱了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折磨,我们的性文化、性观念和性法规就全都能够理顺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尼采:“爱洛斯的魔鬼化最终变成了一场喜剧:由于教会在所有色情事物上的百般遮盖,‘魔鬼’爱洛斯渐渐地变得愈发美丽起来,比所有圣人和天使加在一起对于人类还更有吸引力,以至于直到我们目前这个时代,恋爱故事仍然是所有阶层都能同等地带着一种夸张的热情乐之不疲的唯一事物,这种夸张的热情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对于未来的人也将是滑稽可笑的。我们的所有思想的诗情,从最高级的到最低级的,都具有赋予爱情以过分重要意义的特点,甚至不仅仅是特点而已!由于这个原因,未来的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们所继承的全部基督教文化遗产都带有某种头脑发昏和没有见过世面的特征。”

      爱情的起源原来是这样的,很有道理,可是没人从这个思路上想过。对于古人和未来人,都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在压抑解除之后,反弹就没有必要,夸张也就变得可笑了。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中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遮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及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脑子进水、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清醒了吧。

     尼采:“怀疑即罪。——基督教使出浑身解数,力图使它的学说成为不受怀疑的,甚至宣布怀疑就是罪过。按照它的说法,人们通过某种奇迹而非理性投入信仰的怀抱,从此就畅游在信仰之中,如同畅游在明亮无比和一尘不染的空气的海洋中——即使是对于地面世界的悄悄一瞥,即使是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畅游这种一念之差,即使是我们的水陆两栖本性的最轻微的振动,都已然是罪!所有这些意味着,信仰的任何试验和证明,对于它的起源的任何思索,都将是非法的;需要的是闭目塞听、幻视幻听和飘荡在吞没理性的波涛之上的永恒的歌声!”

       非常美,语言、意境和他要表达的思想相得益彰。由此观之,所有的信仰都有这个问题。既然是信仰,就是盲目的,不问缘由的,不究根底的,不容怀疑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信仰,而是科学。


      尼采:“我们为何必须提防同情。——同情,就其实际造成痛苦而言——我们在这里关注的只是这一点——,乃是一种缺陷,正如沉溺于任何一种有害情绪都是一种缺陷一样。它增加了这个世界上的痛苦的数量,虽然由于同情,我们可能也会在这里或那里间接地减少或消除了一定数量的痛苦,但是这些从根本上说无足轻重的偶然后果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当作证明那本质上有害的同情的证据。这种同情只要完全主宰人类一天,人类就会像一株染病的植物一样迅速地枯萎下去。……假设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每天到处搜寻同情别人的机会,让他的心灵看到周围所能看到的所有不幸,这个人最后肯定就会变成一个病态的和忧郁的人。”

     尼采:“我们为何必须提防同情。——同情,就其实际造成痛苦而言——我们在这里关注的只是这一点——,乃是一种缺陷,正如沉溺于任何一种有害情绪都是一种缺陷一样。它增加了这个世界上的痛苦的数量,虽然由于同情,我们可能也会在这里或那里间接地减少或消除了一定数量的痛苦,但是这些从根本上说无足轻重的偶然后果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当作证明那本质上有害的同情的证据。这种同情只要完全主宰人类一天,人类就会像一株染病的植物一样迅速地枯萎下去。……假设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每天到处搜寻同情别人的机会,让他的心灵看到周围所能看到的所有不幸,这个人最后肯定就会变成一个病态的和忧郁的人。”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因为其他凡夫俗子的痛苦和哀怨变得心烦意乱,愁眉不展,让我们的天空蒙上一层又一层阴影,那么,谁会因此受苦呢?当然是这些其他凡夫俗子!他们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同情是基督教和社会主义的基调,而尼采由于反对基督教,对同情也不大客气。尼采偏爱个人主义的观点,偏爱男人气概和英雄气概,不喜欢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他的思想中有缺陷的地方。

       尼采把同情称作滥情,他说:“现在,你该满意了吧,你这‘滥情’的先锋!这就是你的理想吗?——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对别人有用呢?是一看到他的影子就跑过去,拉住他,帮助他——这种帮助要么是没有帮助,要么是添乱和帮倒忙——对他好呢,还是把我们自己变成另外一种样子,使他一看到我们就感到愉快,神清气爽,仿佛看到了一个与世隔绝、带有一道遮挡马路尘土的高墙和一扇好客的大门的美丽而宁静的花园,对他更好呢?”

       其实我们过去对于尼采反对同情这一观点的批评也许过于严厉了。他并不是一味反对同情,也不是出于恶意反对同情,而是反对滥情,觉得那种滥情于事无补,反而既帮不了别人,也搞坏了自己的情绪。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那些值得同情的人赏心悦目,奋起直追。这样人类这株植物就茁壮起来,而不是在悲悲切切的同情情绪中枯萎下去。

      尼采:“如果一个日暮途穷和疲惫不堪的人回首他的盛年和一生的工作,他一般总会得出一个令人忧郁的结论。……当我们忙于工作时,或者当我们忙于欢乐时,我们一般很少有时间仔细端详生活和人生;但是,如果我们确实需要对于生活和人生做出判断,我们不应该像上面说的那个人一样,一直等到第七天安息日才肯去发现人生的异常之美。”

      尽管知道上帝不存在,人的易朽性,尼采对生活和人生一点也不悲观,也不是虚无主义,在他的心目中,人生是异常美丽的。这实在可以安慰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悲凉的心。

      大多数人都很少能够顾上“仔细端详生活和人生”,只是匆匆忙忙地过完一生。人生在世,所有的人只忙这两件事:工作,享乐。生命就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流逝,等我们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安息日,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停下脚步,仔细端详自己的人生,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是,难道我们不该这样做吗?

                                               (文字来源:李银河博客:尼采和他的致命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