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的存档

可悲的新中国“大学”及“大学教育”

2009年10月23日星期五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

      新中国60年来教育的实践证明与昭示:教育体制不改变永远不会有希望,不改变就是死路一条。在现有体制下,中国是绝难培养出好学生的,几乎不可能,不只是因为好学生无法生存更因为好老师无法生存;现有体制下,更培养不出真正的科学家、培养不出技术人才,只能产生钻营拍马之徒、蝇营狗苟之辈。现有体制只能使创造性人才逐渐凋亡,使真正的人才慢慢被销蚀。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国不是在办教育,而是在办衙门,而且是个坏衙门,坏衙门里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投机者、取巧者、争名逐利者,是衙役、捕快、师爷等。
                                                                                                                                                                                                              ——本文题记 

      可悲的新中国“大学”及“大学教育”

       作者:天路客

       我这里所说的大学是广义的说法,即不但指实际上的高校也包括研究院等科学研究单位。很多年前,我曾经在一个生物医学论坛带着点情绪地说过:“中国从来就没有过大学。”当时我的说法大约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略于对事物原因的推究,也就是对事物的原因不做或很少做研究,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况,使很多人养成了很不健康的学风,即使出了许多所谓的“大儒”,大多对社会进步没什么作用。

      “现在呢则是不但不注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总之现在的学校不象是教育人的,不象是培养人的,以至于对什么东西是科学的问题到现在还在讨论得热火朝天,有院士有教授有老师有学生,这很难说不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不要再奢谈什么是科学,先搞懂什么是科学精神吧,包括教育者自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如果你只懂得一些蝇营狗苟,钻营投机,只研究“厚黑学”而不是研究科学,你的境界就是如此的话谈什么都是言不由衷,谈什么都是扯淡!”

      近期有两件事情,讨论的似乎是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一件事是关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的消息,成为网络热帖,一是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后又从四川大学了解到,之前的有些信息“是错误的”,学校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会优化毕业论文设计。另一件事情是关于成都媒体报道的电子科技大学之“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出台的新规,取消了硕士生获得学位必须先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说“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实际上,这个规定,一直遭人诟病甚至痛斥。据说,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这个问题。惜乎教育当局充耳不闻,众多高校执行不误,遗患之重,令人切齿。现在,终于有高校毅然决然地把它给废了。这就有如当年雷峰塔的倒掉,让人拍手称快、欢欣鼓舞为何如!然而,让人不爽的是,官员和媒体,都把该院的这一举措,称之为“探索”。这就未免搞笑。废除一项错误的规定,怎么叫“探索”呢?只能叫“知错就改”嘛!看来,文过饰非,乃是官员的职业本能;用词不当,则是媒体常犯的错误。当然,他们也可能其实心知肚明,只不过投鼠忌器,不能不委婉其词。”

      既然是争论讨论、只要是本着务实的精神、健康的和建设性的讨论问题,其观点态度对错且不说,对于讨论问题的人我还是尊重的,要尊重人家说话的权利。至于上面提到的那位教育工作者针对“硕士研究生是否该发表论文”还说的“可见这是一项“税外收费”的规定。同时,也是一项“逼良为娼”的规定。当然,还是一项“导致腐败”的规定。”针对现状说的虽然有些道理,我觉得却也未必尽如此,有些极端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关于以上两件事,既然是争论就有赞成不赞成两派意见,否则也就没有争论,事实上也不乏长篇大论者,但是我认为其实本科生是否要写毕业论文,硕士生是否要发表论文都没有关系,问题不在这里,有什么可讨论的呢?培养科学精神,诚实做人,注重伦理学教育,这些才是大学的任务。如果连院士、教授、大学校长都坑蒙拐骗、抄袭成风的话还怎么要求学生们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人怎么做的表率?被新语丝揭露出来的造假者处理了几个?这些不改变,这个国家没有希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讨论空中楼阁没有意义。大家可以在一个大的尺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国家投入的科研基金都出了些什么成果?为什么诺奖从来与中国无缘?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当然,我不是说诺奖有多重要,但这折射出的问题太多了,一切有良心的人们不该反思吗?居然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本科生是否应该写毕业论文、硕士生是否应该发表文章!问题在这里吗?一大批所谓教育者自己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我的个人意见中国教育60年来事实上是很失败的,因为连教学生怎么诚实做人都没有做到,科学精神都没有培养起来。

      如果不讨论这些,只不痛不痒的在皮毛上面做文章没有意义,讨论个什么劲啊!21世纪的新中国教育体制,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现有体制下,中国培养不出好学生,培养不出科学家,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只能产生钻营拍马之辈,使真正的人才慢慢被销蚀掉!中国目前不是办教育,而是办衙门,衙门产生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投机者、取巧者、蝇营狗苟者,医疗、教育等等各行各业莫不如此,事实上,60年来的教育很失败,不改变永远不会有希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学术环境不一样,学术土壤不一样是比也会出现不同的结局,无论你多么热血,多么有激情。

       前不久,曾经有位人大的教授说过:   ”关键是学者在衙门里头都变成奴才了,你都是衙役,你听说奴才去搞创新的嘛。”、 ”官大学问就大,你官大自己学问就大了,为什么呢?权利给他的学问,你就是这样的,你现在开学术讨论会,首先第一个讲话的是大官,大官讲完之后,我们得学习大官的精神,得引用一下。”、这个学问里面(天路客按)”产生拍马术,反正中国也盛产。”、“掐指算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已经有了8位,但没有一个有中国国籍。有人统计,这8位某籍华人,只有一位曾经在1950年短期在中国大陆的中学读过书,剩下的,全是在外面受的教育或者受的是过去的教育。其实,明白人都知道,1950年的大陆教育,还没有改制。” 、“我们有句成语,叫做“橘越淮北而变枳”,却不知人越过某个界限之后,也会发生好的变化。诺奖令国人悲哀,最大悲哀是,不是中国人无能,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根本培养不出获得诺奖的人才。”

       中新社近期出台的数据简直让人摸着不着头脑:“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郝平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反正我是觉得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个调查报告,这里边讲,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43.4%、45.2%、42.0%,这都接近一半,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投”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高达51.2%,这就是咱们论文发表数世界第五。” 上面提到的人大的那位教授认为这说太保守了,他说”这个其实他们也是比较谦虚,其实调查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人不愿意说实话,如果真说实话的话,不撒谎的话,我觉得比例高达80%。就我知道的科研生态就这样的,怎么才百分之四十三点几,开玩笑五十几不可能的,八十几我已经很保守了,说实在的。” 他还总结了目前中国教育的”新四化”:”学术行政化、大学官僚化、校园衙门化、学者奴才化。”他说学校都是衙门,学校领导都是官员而不是教育工作者。

       方舟子前段时间应邀写过一篇文章《未来十年的中国科技图景》我认为写得很好,基本上概括了国内科研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其中说到;“中国的科研经费基本上由国家提供,而且重大的科研项目大多由政府部门先立项再由科研人员申请,政府如何资助科研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科研的未来走向。”、“这份长达4万多字的纲要几乎涵盖了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当前科研前沿的问题都没有遗漏,紧跟世界科技潮流,并不具有多少中国特色。如果把其中关于发展中医药的寥寥几句剔除掉,也可以把它当成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纲要。”、“这些目标如果能够全部实现,甚至只要部分实现,中国在10年后就会成为在各个科研领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强国。但是,制定雄心勃勃的规划是一回事,能否实现则是另外一回事。中国许多科技官员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认为科技发展是可以精确、定量地规划,按部就班地实现的。然而,这种类似于工程建设的做法,只适用于某些技术应用项目,这些项目的科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也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只要有足够的经费和人手,就基本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其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份规划列举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例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都属于此类。”、“ 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还在于科研体制的落后。现在的科研体制仍然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官本位体制,学术权力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一批非专业出身或已脱离专业研究的行政官员决定着重大项目的资金分配和成果评估。在这种体制下,科研经费的发放就可能成为关系户的分钱游戏,有时到了荒谬的地步。”… …

       现在回到学生方面来,记得曾经有专家撰文,说要注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其中谈到大约有这么几条: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献身科学的精神、注重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注重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我觉得这还不够,还应加上注重怎样做人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科学良心的培养。

       吴冠中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目为“就是一个体制问题”的文章,其中的一句话很值得我们的大学深思,他说:“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这里我还要加上一句,做科研除了要有文化水平之外,还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良心,“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这里良心其实显得很重要。

       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31年在清华的就职演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真正的大师;离开教育者自身建设、离开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离开伦理学的培养,大师从何而来?大学培养的不应该是投机取巧者,不应该是小市民,不应该是市侩,离开这些谈别的都是扯淡,浪费笔墨、徒费口舌而已,没有实质意义。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于北京

说说纳西男人那档子事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关于丽江,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

      作者:天路客

       在丽江古城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例如看到一个老太婆背着很重的背囊,石头啊,粮食啊,菜啊。但是男人从来不做这个事情,我们外人觉得,哎呀,这太不可思议了,怎么男人都是游手好闲呢?而纳西的女人却是那么吃力的干活?

      这就是丽江的一个男女分工,也是丽江的一个习俗吧,丽江被外人称作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的地方,是这么说的,这可能与那里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有着密切的关联,女人从来都是把家里的一切重活自己承揽下来,而男人一生当中就很散漫,用几个字来概括纳西男人的生活“琴棋书画烟酒茶、放鹰、遛狗。”这才是纳西男人的生活,一个真实的写照。

4b44e2b1t768202e42cba690.jpg

        除了这几件事是不是什么都不干呢?也非时如此,纳西男人还有三件大事,可能有点传神,有些夸张,但大致就是如此:房子,一定是要盖一座房子的、第二件事就是要娶一个老婆、第三件事就是要烤太阳,在丽江古城晒着太阳发呆,这就是纳西男人的第三件大事,早晨吃过饭之后,沏一壶茶,从早上吃完早餐泡一壶茶在太阳底下坐着,烤太阳,喝着茶与朋友聊天。聊着聊着,时间差不多了,该吃午饭了,又慢慢的回去吃午饭,吃过午饭,下午这段时间又出来了,一般纳西的男人在下午这段时间都会交流一些驯鹰的经验、心得,因为鹰是要驯服的,据说驯服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说把鹰抓住以后要把它的眼睛缝上,七天七夜,男主人就要不眠不休的陪着这个鹰,让它习惯自己身上的味道,习惯自己的声音、口令,慢慢的把鹰的野性驯、磨灭。这可与八旗子弟的“熬鹰”有的一拼哈。

        如果男人努力的干家里的事、家务活,而女人呢不干,倒过来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呢?如过这样的情况发生了,那么这个女人在村子里面是呆不下去的,因为丽江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镇,所谓茶马古道就是茶叶、马匹互易的一条通道,以前的纳西男人都是以加入茶马古道为荣,可能有些人以为,丽江这里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易的场所,在自家家门口做生意不用那么辛苦,其实不是。纳西男人以加入茶马古道为荣并不是说以在丽江做生意为荣,从丽江到藏区的路程有3800公里,路途非常艰险,有时纳西的男人自己赶马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有的就一去不回了。

4b44e2b1t768206011315690.jpg

      古代茶马古道的马帮不怎么回家的,回家的可能性不高,所以在家里的地位就很高,女人呢做老婆嘛,就护着他爱着他,把她当做上宾,供在家里养,好吃好喝的招待,觉得男人太辛苦了,好不容易平平安安回到家里来了,作为纳西女人,再苦再累,早习惯平常把生活的重担一个人包揽下来了,即使男人回来了,也不舍得让男人帮忙干干家务,如果纳西男人去干活,把女人养在家里,当然这在汉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纳西人不会这么想,邻居也不会这么想,如果是这样,他们只会指着这个女人的脊梁骨,会去骂:”你这个女人,为什么会这么没良心呢?!“你的丈夫好不容易捡了一条命回来了,你还让他做这么多家务,还让他干这么多活,你还有没有良心了!”。

      纳西族的这个传统观念到现在还是如此吗?所谓琴棋书画烟酒茶、放鹰、遛狗、晒太阳。到现在还是如此吗?答案是大多数纳西男人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少数的纳西男人不这样了,可能接触汉文化比较多了,或者在丽江市区工作时间长了,接触的人多了,看到的事情多了,觉得就体力来说,自己比女人强很多,不应该让女人做那么多事而自己在家养着,于是传统也就被突破了,纳西男人慢慢的被汉化了,让女人做那么多事也会觉得不妥了,现在的一些观念也慢慢的被纳西族人接受了,这样的纳西男人还是有一部分的。

       毕竟”茶马古道“上的纳西男人再怎么辛苦那也是过去的事了,老拿以前说事再也不像男人了。                        

                                                 

附: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4b44e2b1t724038f9f003690.jpg   eee.jpg 

            茶马古道地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fq1d.html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如需转载本文请与作者联系)

迟来的荣誉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迟来的荣誉


 
在学术研究的领域里,仍然有不少的学者日以继夜地埋头苦干,他们喜悦的报酬就是在重复的实验中有突破性的发现。他们的付出,让其它人的生活得以改善,甚至寿命得以延长。这些人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热诚,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其实在我们的四周,也有默默耕耘,不问收获的一班人。他们不惜用个人的时间和自己有限的资源为那些困苦的、患病的、求助无门的弱势社群带来帮助和安慰。荣誉对于他们,倒不如有更多志同道合者来得实际和更具鼓舞作用。

看来我们这些身处安逸的人,在为自身的前路筹算之余,也该想想如何令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好让别人的生活也因此精彩起来。或许你的现状并未如理想,但请勿气馁,也不要轻易放弃;积极的态度自会开辟新路径。借用古诗的一句话:“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9102002.jpg

  陶器

没有真正的事实,只有诠释。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4b44e.jpg

      长期以来,受错误宣传的影响,对尼采多有误解。比如他说去见女人别忘了带上鞭子,此话实属骇人听闻。最近看研究尼采专家写的书(《尼采与现时代》)提到这件事:一位老相识听了这句话后大感不安,尼采知道后惊讶地说:“别紧张,求求你啦,……这只不过是句玩笑话罢了,只是象征性地夸张一下嘛。”(第478页)尽管作为一位严肃的哲人,这样开玩笑(政治上不正确的玩笑)也是很不应该的,但是与他浩如烟海的深刻、睿智、理性的(政治上正确的)思想相比,这点错误还是瑕不掩瑜的。尤其应当为他正名的是,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这些帽子都是错误的附会,被该书作者称为“企图往尼采的教诲中投毒”。

      尼采的主要思想定位应当是:反对基督教,倡导前苏格拉底的文化复兴,倡导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他终身的任务是:“在关于起源与终结的致命真理上建立一个社会”。(第317页)换言之,在否定了上帝、天堂和地狱的致命真理被揭示给世人之后,人们将怎样生活?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

      尼采语录:“新的致命打击:我们的无可逃避的易朽性。——过去的时代,人们曾经通过指出人的神圣起源来证明人的高贵伟大,但是,这种方式现在行不通了,因为在这条道路的尽头站着的是与其他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野兽站在一起的猩猩,以它特有的那种方式向我们呲牙咧嘴,仿佛在说:‘此路不通!’因此,人们现在试图走上相反的道路:人类的前进路线证明他的高贵伟大和与上帝的亲缘关系。呜呼!这同样是白费心机。矗立在这条道路尽头的是最后一个人的坟墓,在他的墓碑上写着:“人类的脚步到此为止。”无论人类进化到多么高的程度——他最后站的地方说不定比他开始站的地方更低,——他都无法移居一个不同的更高的世界,正如蚂蚁和蠼螋在其‘尘世旅程’结束时仍然与神和永生毫无关系一样。已成总是像尾巴一样拖在生成的背后:为什么这一千古如斯的景象要对某些微不足道的星球或者这些星球上的某些微不足道的族类破例呢?这完全是异想天开!”

       这个致命真理对于我们中国人这样无神论的人还不那么致命,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却是真正致命的。既然人类只是微不足道的宇宙微尘,跟蚂蚁猩猩一样,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中国人由于不信上帝和天堂,几千年来一直在世俗生活中找意义,比如传宗接代呀,祖先崇拜呀,让自己的生命在后代的身上延续呀,立德立功立言呀,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呀。稍微虚幻一点的如轮回转世呀,此生积德行善以便来世再次托生为人呀。所以中国人不会像信教的西方人那么绝望,那个致命的真理对于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么致命。

      就在不久前,2009年10月8日,一颗小行星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中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广岛原子弹那么大。这颗小行星直径约为10米。科学家指出:如果这颗小行星稍微再大一些,如直径达到20-30米,撞击引发的损失会更大,甚至对人类生命产生威胁。人类的生命真是非常脆弱的,易朽的。我们只能祈祷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要碰上这样的宇宙灾难,而在我们死后再发生的事,那就不是我们的事了。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生而为人应当心存感激:“一个不断演化的宇宙通过一连串事件造就了我们之所是”。最终,地球会热寂,人类会归于尘土,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尼采以极大勇气为我们揭示的致命真理。

     尼采: 

   “道德使人愚昧。——习俗代表了前人的经验,代表了他们对于有用的或有害的东西的看法——但是,习俗感(道德)关心的却不是这些经验本身,而是习俗的长存不灭、神圣不可侵犯和不容争辩。因此,习俗感有碍新经验的获得和旧习俗的修改,道德成了创造更新更好习俗的绊脚石:道德愚民。”

    “对于惯例的思索。——数不清的习俗规定都是人们根据某些非常事件在匆忙之间做出的,它们很快就变成不可理解的了;我们既不能确切地断定隐藏在这些规定后面的意图,也搞不清违反这些规定所带来的惩罚的性质,我们甚至在仪式的执行方面也会发生疑问——然而,随着我们对它的绞尽脑汁的思索的急剧增加,我们思索的对象的价值也就成倍增长,而一种惯例的最荒唐的部分最后竟然变成了不可触犯的金科玉律!”

“我们对于一切以习俗面目出现的信念来者不拒,这意味着我们是虚伪的、怯懦的和懒惰的!——那么,虚伪、怯懦和懒惰是道德的前提条件吗?”

感悟:

      对于已经变化的经验,习俗往往是一种压抑的力量,有时完全没有道理,比如说,河北一些农村至今保留女人不可以上桌陪客人吃饭的习俗,这一习俗表现为一种不容争辩、不可更改的蛮横力量。再如,婚前保持童贞的习俗本来是法定婚龄15岁时形成的习俗,在法定婚龄推迟至20岁的今天,还要求所有人遵守就成了压抑人和束缚人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缠足。

      这两周去了亚特兰大。可以感觉到,与80年代相比,中国留学生最大的变化是进入中产阶层,每家都有一幢大房子,挺漂亮,尤其是房前屋后的树林。与中国别墅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的树都是人工栽种的,而人家那里是野生的大树。这是美国得天独厚的环境。原因在于他们只有200年历史,而我们已经砍树砍了两千年。相信两千年前,我们这里的树林不比他们少。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望洋兴叹了。

       尼采:“认为一件事是坏的就是使它成为坏的。——如果我们认为某种激情是邪恶的和有害的,它们事实上就会变成邪恶的和有害的。基督教就是这样通过每当信仰者春情发动时所感到的良心的折磨,成功地把爱洛斯(爱神)和阿佛洛狄忒(美神)——所到之处理想的光芒闪烁和能够点石成金的伟大力量——变成了穷凶极恶的魔鬼和幽灵。把人类必然的和经常发生的感情变成内心痛苦的一个源泉,并通过这种方式使内心痛苦成为每一个人类存在的家常便饭,这难道还不令人震惊吗?……性爱与同情感和崇拜之情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一个人通过做使他自己愉快的事同时也给另一个人以快乐,这样一种仁慈的安排在自然中并不多见!”他在“圣人”一节中尖刻地说:“那些回避女色唯恐不及和以肉体之苦为乐者实际上肉欲最为强烈。”

       在这里,尼采盛赞了爱神和美神以及性爱,把它视为人类世界中罕见的仁慈的事物。因为人世间常见的事情是如果一个人快乐了,另一个人就会痛苦,比如说权力、金钱的得与失。而性爱是一个美好的例外,一个人的快乐也导致另一个人的快乐,而非痛苦。而基督教却把这稀有的快乐变成人的痛苦,把爱神和美神变成魔鬼,把人的自然冲动变成罪恶,变成人应当为此感到羞惭的东西。

       我始终感到,我目前在中国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性爱从人们心目中的坏事重新转变为好事,这是我们改变病态性观念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回归我们古代健康性文化的关键之所在。一旦性爱在我们的观念中从坏事变成了好事,我们就永远地摆脱了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折磨,我们的性文化、性观念和性法规就全都能够理顺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尼采:“爱洛斯的魔鬼化最终变成了一场喜剧:由于教会在所有色情事物上的百般遮盖,‘魔鬼’爱洛斯渐渐地变得愈发美丽起来,比所有圣人和天使加在一起对于人类还更有吸引力,以至于直到我们目前这个时代,恋爱故事仍然是所有阶层都能同等地带着一种夸张的热情乐之不疲的唯一事物,这种夸张的热情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对于未来的人也将是滑稽可笑的。我们的所有思想的诗情,从最高级的到最低级的,都具有赋予爱情以过分重要意义的特点,甚至不仅仅是特点而已!由于这个原因,未来的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们所继承的全部基督教文化遗产都带有某种头脑发昏和没有见过世面的特征。”

      爱情的起源原来是这样的,很有道理,可是没人从这个思路上想过。对于古人和未来人,都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在压抑解除之后,反弹就没有必要,夸张也就变得可笑了。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中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遮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及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脑子进水、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清醒了吧。

     尼采:“怀疑即罪。——基督教使出浑身解数,力图使它的学说成为不受怀疑的,甚至宣布怀疑就是罪过。按照它的说法,人们通过某种奇迹而非理性投入信仰的怀抱,从此就畅游在信仰之中,如同畅游在明亮无比和一尘不染的空气的海洋中——即使是对于地面世界的悄悄一瞥,即使是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畅游这种一念之差,即使是我们的水陆两栖本性的最轻微的振动,都已然是罪!所有这些意味着,信仰的任何试验和证明,对于它的起源的任何思索,都将是非法的;需要的是闭目塞听、幻视幻听和飘荡在吞没理性的波涛之上的永恒的歌声!”

       非常美,语言、意境和他要表达的思想相得益彰。由此观之,所有的信仰都有这个问题。既然是信仰,就是盲目的,不问缘由的,不究根底的,不容怀疑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信仰,而是科学。


      尼采:“我们为何必须提防同情。——同情,就其实际造成痛苦而言——我们在这里关注的只是这一点——,乃是一种缺陷,正如沉溺于任何一种有害情绪都是一种缺陷一样。它增加了这个世界上的痛苦的数量,虽然由于同情,我们可能也会在这里或那里间接地减少或消除了一定数量的痛苦,但是这些从根本上说无足轻重的偶然后果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当作证明那本质上有害的同情的证据。这种同情只要完全主宰人类一天,人类就会像一株染病的植物一样迅速地枯萎下去。……假设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每天到处搜寻同情别人的机会,让他的心灵看到周围所能看到的所有不幸,这个人最后肯定就会变成一个病态的和忧郁的人。”

     尼采:“我们为何必须提防同情。——同情,就其实际造成痛苦而言——我们在这里关注的只是这一点——,乃是一种缺陷,正如沉溺于任何一种有害情绪都是一种缺陷一样。它增加了这个世界上的痛苦的数量,虽然由于同情,我们可能也会在这里或那里间接地减少或消除了一定数量的痛苦,但是这些从根本上说无足轻重的偶然后果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当作证明那本质上有害的同情的证据。这种同情只要完全主宰人类一天,人类就会像一株染病的植物一样迅速地枯萎下去。……假设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每天到处搜寻同情别人的机会,让他的心灵看到周围所能看到的所有不幸,这个人最后肯定就会变成一个病态的和忧郁的人。”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因为其他凡夫俗子的痛苦和哀怨变得心烦意乱,愁眉不展,让我们的天空蒙上一层又一层阴影,那么,谁会因此受苦呢?当然是这些其他凡夫俗子!他们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同情是基督教和社会主义的基调,而尼采由于反对基督教,对同情也不大客气。尼采偏爱个人主义的观点,偏爱男人气概和英雄气概,不喜欢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他的思想中有缺陷的地方。

       尼采把同情称作滥情,他说:“现在,你该满意了吧,你这‘滥情’的先锋!这就是你的理想吗?——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对别人有用呢?是一看到他的影子就跑过去,拉住他,帮助他——这种帮助要么是没有帮助,要么是添乱和帮倒忙——对他好呢,还是把我们自己变成另外一种样子,使他一看到我们就感到愉快,神清气爽,仿佛看到了一个与世隔绝、带有一道遮挡马路尘土的高墙和一扇好客的大门的美丽而宁静的花园,对他更好呢?”

       其实我们过去对于尼采反对同情这一观点的批评也许过于严厉了。他并不是一味反对同情,也不是出于恶意反对同情,而是反对滥情,觉得那种滥情于事无补,反而既帮不了别人,也搞坏了自己的情绪。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那些值得同情的人赏心悦目,奋起直追。这样人类这株植物就茁壮起来,而不是在悲悲切切的同情情绪中枯萎下去。

      尼采:“如果一个日暮途穷和疲惫不堪的人回首他的盛年和一生的工作,他一般总会得出一个令人忧郁的结论。……当我们忙于工作时,或者当我们忙于欢乐时,我们一般很少有时间仔细端详生活和人生;但是,如果我们确实需要对于生活和人生做出判断,我们不应该像上面说的那个人一样,一直等到第七天安息日才肯去发现人生的异常之美。”

      尽管知道上帝不存在,人的易朽性,尼采对生活和人生一点也不悲观,也不是虚无主义,在他的心目中,人生是异常美丽的。这实在可以安慰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悲凉的心。

      大多数人都很少能够顾上“仔细端详生活和人生”,只是匆匆忙忙地过完一生。人生在世,所有的人只忙这两件事:工作,享乐。生命就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流逝,等我们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安息日,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停下脚步,仔细端详自己的人生,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是,难道我们不该这样做吗?

                                               (文字来源:李银河博客:尼采和他的致命真理)

钻营和贪利和“傻子”

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钻营和贪利和傻子

天路客

【天路客按】这场小戏剧中人物的取名是按照他们的谈话以及谈话中他们各自的做事态度我给他们取的,因为我不认识他们,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我这样取名字也是有根有据,前辈们早就这样玩过,例如英国的约翰·班扬(见其《天路历程》)、乔叟等。同时想起了鲁迅在《野草》中的一篇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所以这样取名除了直白点感觉没什么不妥,另外,说明一点,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钻营与贪利是夫妻。按说,我偷听他们谈话有些不道德,但这实在怪不得我,因为他们说话的声音实在太高,使我无法不听见,反正我也是一个人喝酒,正郁闷着呢,索性听听解解闷。

交代完毕,演出开始。

时间:二00八年六月(这个月份或者再早些时候,一般是学生们找工作的时候)。
地点:北京
人物:钻营 (男)、贪利(女)、“傻子”(男)。

场景:北京某高校旁小饭店餐桌。

钻营:(端起酒杯面向傻子)其实你这个事情很简单,一句话:“有钱出钱,没钱脱裤子”。
贪利:(附和说)就是就是,现在都这样。
钻营:(看一眼贪利,喝一口酒,然后转向傻子)你既不想花钱又不想脱裤子,还想找到工作?!要不你把三万块钱给我,我给           你摆平,三万块钱已经算少的了。
贪利:(面向钻营)三万块钱行吗?!

傻子:(莫名其妙状,惶惶然看着钻营与贪利),哦?不会吧?怎么会这样呢?我有个不错的朋友去年博士毕业,就找了个不错         的工作,还在北京落了户口,还是个女的,人家就怎么没花钱,也绝对不会脱裤子!
贪利、钻营:(相互对视良久)这怎么可能?再说,她脱不脱裤子也不一定告诉你不是?
贪利:(看一眼傻子)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傻子:(大口大口喝酒)不可能的,你们就不要胡说了。

钻营:(得意状)我还没有办不成的事,本来就是相互利用嘛,我给他钱他给我办事,也算我利用他,他替我办事。这叫上善若         水,你看,我解决我老婆的工作问题就没遇到什么麻烦,傻帽,怎么说你都不明白呢?
傻子:(无语状)来来来,喝酒。
          … …
          … …
钻营:(志得意满状面向傻子)听我的没错,反正主意我是给你出了。
          … …
傻子:(转向柜台呼叫服务员)服务员,买单了,结账!
          … …
钻营、贪利、傻子尾随出门,去了哪个方向我不知道,因为我低着头。

         我的酒还没有喝完。
                                                                                      
                                                                                                            二00九年十月十八日

啥时候开始衙门的事就是学校的事了?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天路客

      一九二五年,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爆发大学潮。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头人之一的鲁迅,时任教育部佥事一职,他非但没有像北洋政府期望的那样去镇压学生运动,反而成为这场学潮的重要人物之一。女师大学潮愈演愈烈,许多教授、学者都卷了进去,一时间闹得京城沸沸扬扬。一直忠于文言文、主张读经的章士钊正是在这非常时刻被段祺瑞执政府任命为教育总长的。他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办法来平息学潮。刚上任不久的章士钊就递呈文给段祺瑞,请求免去鲁迅的佥事职务。第二天,段祺瑞的执政府就下令免去鲁迅的职务。

       为了支持学生运动,鲁迅立即拿起法律武器,向当时专门负责审理行政诉讼事务的平政院状告章士钊违法免去自己的职务。根据当时的《文官惩戒条例》和《文官保障法草案》,长官要惩戒下属,须由惩戒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道明惩戒事件”,由惩戒委员会审理后才能执行惩戒;而段祺瑞政府在接到章士钊的呈文后,根本未经惩戒委员会审理就下令免去鲁迅的职务,在法律程序上忽略了最重要的一节,违反了《文官惩戒条例》和《文官保障法草案》。

       鲁迅正是据此而力争。深谙法律之道的章士钊也知道自己理亏,在以教育部名义进行的答辩中反复强调,这样做是为了尽快平息女师大学潮,不得已而采取的行政处分手段。不久,又发生一件戏剧性的事情,北京的革命运动声势逐渐浩大起来,章士钊在北京魏家胡同十三号的家被广大群众和学生捣毁,章士钊无暇顾及与鲁迅的官司匆匆逃到天津,他的教育总长职务也被免去。继任教育总长易培基放弃了再答辩。结果,平政院裁决章士钊呈请免去鲁迅职务的行为违法,取消了教育部对鲁迅的处分。于是,被免职五个月后的鲁迅重新回到教育部上班。(天路客摘自2001年《中华周末报》,有改动)

      鲁迅可以反教育总长,现在你可以反对你的校长吗?

      人大的张鸣老师谈起民国时期和现在的大学时说:

       (天路客按:民国时的)大学就不一样,大学是自治的,你这个教授根本就不看这个校长,清华四区校长,你看了以后,我不高兴,就给你赶走了。他们的校长,他们的教授委员会,大事他们全议,所有大事都由他们来决定,包括处罚教授。教授如果不轨了处罚,比如提升,副教授提升教授,全都是他们教授委员会定的。

       他(天路客按:这里指鲁迅)是女师大的教授,北大的讲师,他是在女师大反的章士钊,当然就反了,无所谓。现在你不要说跟教育部长,你就是顶头上司也反不了。我上次一个很著名的教授,咱们不说名字了,说我挨校长骂了一顿,对我很郁闷的说,我说你为什么不骂回去啊?他很吃惊,我怎么还能骂回去?我说你为什么不能骂回去?他骂你你就不能骂他吗?我跟你说,吓得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fn30.html

你听说奴才去搞创新的嘛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作者:天路客

 

【天路客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现有体制下,中国培养不出好学生,培养不出科学家,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只能产生钻营拍马之辈,使真正的人才慢慢被销蚀掉!中国目前不是办教育,而是办衙门,衙门产生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投机者、取巧者、蝇营狗苟者,医疗、教育等等各行各业莫不如此,事实上,60年来的教育很失败,不改变永远不会有希望。
                 
     ”关键是学者在衙门里头都变成奴才了,你都是衙役,你听说奴才去搞创新的嘛。”

     ”官大学问就大,你官大自己学问就大了,为什么呢?权利给他的学问,你就是这样的,你现在开学术讨论会,首先第一个讲话的是大官,大官讲完之后,我们得学习大官的精神,得引用一下。”

      这个学问里面(天路客按)”产生拍马术,反正中国也盛产。”

      “掐指算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已经有了8位,但没有一个有中国国籍。有人统计,这8位某籍华人,只有一位曾经在1950年短期在中国大陆的中学读过书,剩下的,全是在外面受的教育或者受的是过去的教育。其实,明白人都知道,1950年的大陆教育,还没有改制。” 

     “我们有句成语,叫做“橘越淮北而变枳”,却不知人越过某个界限之后,也会发生好的变化。诺奖令国人悲哀,最大悲哀是,不是中国人无能,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根本培养不出获得诺奖的人才。”

      ”咱们给看看中国论文数。但是7月份,中国科协发布的一个调查报告,这里边讲,一半了,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43.4%、45.2%、42.0%,这都接近一半,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投”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高达51.2%,这就是咱们论文发表数世界第五。”

      张教授认为上段所说太保守了,”这个其实他们也是比较谦虚,其实调查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人不愿意说实话,如果真说实话的话,不撒谎的话,我觉得比例高达80%。就我知道的科研生态就这样的,怎么才百分之四十三点几,开玩笑五十几不可能的,八十几我已经很保守了,说实在的。” 

      以上几段选自人民大学张鸣教授的博客。

      张鸣还总结了中国教育的”新四化”:”学术行政化、大学官僚化、校园衙门化、学者奴才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fn30.html

金钱面前老革命也不再闪光

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

       作者:天路客

      中国大陆的常住居民对一种现象肯定不陌生,“一人报销全家吃药”。

      讲个故事:

       一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不幸,其子肝硬化,几经昏迷,抢救多次,病情还算稳定,累计已花费三四十余万元,均经其父的“医保卡”结算。

      补充实例一

      医保卡兑换现金,似没必要解释了,放不明内情者费解,就罗嗦两句,医保卡自己用不完怎么办?卖掉!希望继续了解的朋友自己google,关键词:医保卡兑换现金。

      补充实例二

      有实报实销资格的人与无良医生勾结,从医院开出药物,贩卖至别处,然后分赃。

      这个神奇的国度总是能够激发平凡而伟大的人们无限的创造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然炸药奖拿不来,但这也没什么,因为不研究这个,钻营取巧才是强项。

     金钱面前,老革命也失色。

 

问题的关键处不在是否要写论文 中国教育60年来很失败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作者:天路客

        最近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是否该取消本科生毕业时的学位论文,其实写不写都没有关系,问题不在这里,有什么可讨论的呢?        

         培养科学精神,诚实做人,注重伦理学教育,这些才是大学的任务。

         院士教授大学校长坑蒙拐骗、抄袭成风还怎么要求学生们怎么样怎么样?怎么做的表率?

        被揭露出来的造假者处理了几个?这些不改变,这个国家没有希望。

        大家可以在一个大的尺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国家投入的科研基金都出了些什么成果?为什么诺奖从来与中国无缘?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当然,我不是说诺奖有多重要,但这折射出的问题太多了,一切有良心的人们不该反思吗?

        21世纪是教育学的世纪,再不改变正的就来不及了。

        居然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是是否本科生毕业是否该写论文,问题在这里吗?没时间仔细论述,随便写几句。

       一大批所谓教育者自己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中国教育60年来很失败。

      不痛不痒的,讨论个什么劲啊!

老方,书上的签名为什么不写个日期啊。

2009年10月8日星期四

picture_001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