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2

新语丝需要维护吗新语丝需要维护吗?需要!寻正先生对新语丝及方先生是尊敬的,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如寻正先生所讲,他为新语丝和方先生所做的义行,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从2006年才开始浏览新语丝,所以寻正先生的话是事实。开头引用寻正先生的话,事实上这篇文章与寻正先生关系不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宣称对新语丝是支持的,并讲明自己是如何如何要维护新语丝和方舟子先生,并且怎样怎样做了有益于新语丝和方先生的事情。然而,待到发现新语丝和方先生与自己不是同志的事实后,似乎并不以为然,依然宣称对新语丝和方先生是支持的,表现出相当的“大度”,然而这大度之后便是对新语丝和方先生肆无忌惮的谩骂和攻击。因为,方先生对这大度嗤之以鼻。

中国人一向讲究施恩,而施恩者大多公开宣称不要回报,看上去高尚的很。嗟来之食的施恩受到鄙视,施恩的方式和求报的方式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本质还是那么虚伪和龌龊。于是乎有人便以为自己讲两句拥护新语丝的话,就是向方先生施恩,以为可以据此对新语丝指手画脚,个别变态的还于适当的时机大胆放心地说出来索求回报。地震灾难后,方先生揭露连岳,就有人留言(貌似恐吓),表示对他很失望,宣布以后不再支持他和新语丝。滑稽的很,这厮以为新语丝是靠讨好某些人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持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只是大部分人没有说出来而已。然而憋久了,总是要原形毕露的,看来伪善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一言不合便有人大骂方舟子忘恩负义,咒骂他活该孤家寡人,没有朋友。大概是看多了所谓的社会名流宣布与方舟子“决裂”的闹剧,才下的这定论。

回到开头的问句,“新语丝需要维护吗”,答案依然是“需要”。新语丝所做的事情,是一切有正义感的人都要拥护和支持的。新语丝和方舟子先生的正义之举是同丑恶做实实在在的斗争,被魑魅魍魉们轮番咒骂和攻击的新语丝和方先生是应该得到支持的。可是这对新语丝和方舟子先生的维护与支持完全是读者们的自愿,并不强迫。所以方舟子先生对动辄宣称自己是新语丝铁杆维护者的言论往往不屑一顾,因为这宣称背后又总是隐藏着这样一句话:你要是不顺我的意,我就不支持你了。

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新语丝岂是为了讨好暴民们而建立的?新语丝和方舟子先生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哪一桩是需要得到暴民支持的呢?方舟子先生哪里容得他们去玷污新语丝的名誉!从建立伊始,新语丝就谋求独立的精神和思想。为此,在众多网站走向商业化,为了增加浏览量不顾一切地讨好浏览者的时候,方先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维护着新语丝独立的灵魂,不为金钱利益所动摇。那无数的充满正义感的人们都清楚,自己对新语丝和方先生的支持完全是自己的选择,是为着这个社会的良知在支持着方先生和新语丝。哪里会想着要从新语丝和方舟子那里去谋求什么回报,因为方舟子自己都不能从新语丝获得像商业网站或者“假打网站”所有者们那样的回报。然而,那些假惺惺的投机者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自己为新语丝和方舟子做出了“牺牲”,他们为新语丝和方舟子呐喊了,所以方舟子要投桃报李,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同样的赞美和支持。从来缺乏独立人格的虚伪者们不明白他们所谓的那些“牺牲”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以为自己的“恩惠”是无私而有偿的,整天像个怨妇似的抱怨:“你看,我为你做了这么多牺牲”,追着讨回报。这句话的背后所透露出来的龌龊的想法,无非是要新语丝和方先生去为他们做对等的“牺牲”,难怪方先生对这种讨价还价的“支持”嗤之以鼻。这些整天高喊着民主和自由的伪善者们,虽然总是矫情地嚷嚷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却没有独立的人格,不明白独立是有尊严的。他们不明白,新语丝从来不是投票投出来的,在方舟子从事他的正义事业之前,他并没有去征求暴民们的意见,而新语丝也从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往这方面发展的意思。所以如果不愿意还是不要做这看不到回报的“牺牲”了,于人于己都没有益处。

倘有人据此以为方先生漠视支持者对新语丝所做的贡献那是大错特错了。从悼念黄仁宇的文章到最近的公开信事件,无不反映出方先生对真正关心新语丝的朋友和真心实意支持新语丝的读者的强烈感激之情。方先生为了新语丝的独立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又岂是几个宵小之徒就能轻易毁掉的。独立是新语丝的灵魂,新语丝不会受到所谓支持者左右的。“醒悟吧”,假惺惺的投机者们。

中国人因为向来缺乏独立的意识,还不太习惯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是自己的选择。不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总要推到别人身上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上,而以为自己为别人做了一些事,就要求别人感激涕零地用百倍的努力去回报的文化传统也不知何时才能消弭干净。马英九当选之后,有人抱怨自己抛弃了事业陪他竞选,最后竟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很是失望。皇帝施恩必要臣子千恩万谢,即使杀你,你也要谢恩。中国人对此种施恩驾轻就熟,甚至吸入骨髓,奉为经典,荒唐得很,然而却是事实。

克己明德
2008年11月8日

Oct 13

%e6%9c%aa%e6%a0%87%e9%a2%98-1-%e6%8b%b7%e8%b4%9d.jpg

%e6%9c%aa%e6%a0%87%e9%a2%98-2-%e6%8b%b7%e8%b4%9d.jpg

%e6%9c%aa%e6%a0%87%e9%a2%98-3.jpg

Aug 15

向“广角镜”请教


14日的新到上刊登了“广角镜”和“X”两位先生的文章,分别是《SCI论文共享,复旦大学朱依纯、朱依谆双双进入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名单》(作者:“广角镜”)和《请东南大学的吕昌贵回答几个问题》(作者:“X”)。读完两位的文章,我有一点疑惑,还请赐教。

“广角镜”先生在文章中,因“ZHU, YC(朱依纯), ZHU, YZ(朱依谆)在相同的SCI期刊上发表共同署名文章多次(22)”质疑二人均名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名单一事有黑箱操作。我看不大懂“广角镜”先生的推理结论,不能从您提供的资料看出二人进入候选者名单有黑箱操作。从你提供的资料来看,二人的研究领域完全允许他们(或她们)一起合作的。不知先生是否依据之前有其他人以此为幌子作假的事例,得出这件事情有“作假嫌疑”?

我觉得既然是指名道姓的对某人的行为质疑,是不是把证据搜集的更完备一些比较好呢?如果有证据表明朱依纯和朱依谆在该事件之前已经有过其他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这一次质疑的合理性也会更强一些。新语丝的读者群这么广,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这样做出质疑,有点像看见一个已婚男人跟一个不是他妻子的漂亮女子结伴而行,仅仅因为其他人有过类似行为就质疑他们的关系,在公众场合扯住他们问:“你们有没有苟且之事?”。

 


克己明德
2008825日(最后修改)

 

Aug 14

请施一公先生对自然科学基金一事做出必要的澄清
 

812日,新语丝网站刊登了方舟子先生的一篇文章,题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施一公涉嫌造假》①。方先生在文中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886日公布的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候选人名单②所列出的施一公教授不符合《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对申请人的条件要求③。因为根据《项目指南》的要求,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的申请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已正式受聘于项目依托单位,申请者提交申请书之前,在国外已没有固定受聘单位,项目依托单位为申请者唯一聘用单位。”而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施一公教授目前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全职教授,所以方先生对施一公教授的申请最终通过了基金委的审查提出质疑,希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④中的相关条例对此事做出合适的处理。
 

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实在是不好说。怀着对大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我希望能在基金委做出决定之前听到施一公教授对方先生质疑的公开回应,能对此事做出必要的澄清。
 

新语丝网站于200856日全文刊登了《科学时报》当天的一篇文章《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以下简称《选择》)⑤。我读了这篇文章,对施一公教授的学术声望和人格魅力非常崇敬。据该文章作者描述,“20082月,40岁的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全职回到祖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然而,当清华大学呼唤时,他(施一公)却毅然放下这一切。”而且文章中还提到施一公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信的内容“希望你们支持我,我认为我全职回中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在这篇文章中施一公教授描述了自己在美国可以享有的各项优厚待遇:“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我有5个独立的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基金。我是讲席教授(Endowed Professor),有专门的基金会在支持我的科研,我的科研还得到一些制药公司的资助,每年,我的实验室直接用于科研的经费大约有150万美元。”、“一套5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近一英亩的草坪花园”、孩子成长和受教育的优越条件等等,然而即使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施一公讲到“我还是要回清华。”所有的的信息都提示人们,施一公教授是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不顾一切地回国执教,在国内进行自己的研究。
 

然而,该文刊登不久,62日新语丝刊登了“广角镜”的一片文章⑥,他依据“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名列2008年霍华德•休斯医学学会研究员名单,而“该学会只资助全职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医学研究”对施一公全职回国表示质疑⑦,63 “南方”也撰文对施一公全职回国表达了自己的疑惑⑧,81日“天山童姥”的文章⑨更是最后证实施一公目前并非是全职回国。但是对于这些质疑,施一公教授或许是没有看到,或许是不屑理睬,总之没有看到他对这些文章的回应。不过他在第四届中国晶体学术会议上的说明⑨表示他还是知道人们对他的全职回国有疑问了。直到89日,方舟子在新语丝刊登《也说说施一公究竟是不是全职回国工作》一文后,施教授才私下表示愿意跟方舟子就这个问题在电话里谈谈①,真不知道施教授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就是美国科学家面对公开质疑的惯例行为。
 

对于全职回国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也许施一公是铁了心要回国贡献力量,只是由于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完全所以才会出现拖沓。虽然觉得他过早讲自己全职回国的说法可能不太合适,但终究觉得只是一些小事罢了,反正他迟早是要处理干净美国的事情全职回到国内的。实在想不到他会用私下解决的方法来摆平这件事。
 

在《选择》一文中,施一公讲到“但回国就不一样了,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东西亟待改进,从科技体制和基金评审到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于美国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我觉得我回来以后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他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施一公回到国内之后,必然要把国外的一些优良传统带回国内,至少会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开始传播这些优良的学术传统,如饶毅教授在北大所作的那样。不料想,回国不到半年,他自己倒卷进了这样违规的事件中来。
 

同样是在《选择》一文中,作者提到的“施一公认为,科学家有两类:第一类是完全专心致力于学术,信仰学术,在学术上做得非常好、非常深;第二类是社会责任感更大一些。他说自己属于第二类:‘当初我选择专业方向、决定做什么事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 施一公自己也讲到“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回来最想做的事,就是教书育人。” 而且文中还提到“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是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2007年回到清华。她说:‘这么多年过来,一公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国外的人在回来时总是很担心环境、气氛等问题,但像他这样的人回来了,我们确实有了一种信心。’”看来从施一公自己到其清华的同事都对他抱着极高的期望,希望他能给目前黯淡的中国学术界带来清新的空气,他回国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际的学术意义了。而事实上,凡是对中国学术界的污浊感到痛心的人都对施一公的回国表示了极大的期望,要不然“天山童姥”会在他的文章中讲“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以施一公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当非戏言。”
 

因此我真诚地希望施一公教授能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和育人的角度出发对方舟子先生的质疑予以公开的澄清以及对此做出正面的回应,为中国的学术界做出表率,也为青年学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也不枉他在《选择》中所说的“我有自己做事的原则,我不会做有违原则的事。我不会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能接受的东西我会接受,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不会做。”
 
 

一些必要的文件链接:
1.《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施一公涉嫌造假》
http://www.xys-reader.org/blogs/fangzhouzi?p=10280#comment-52569
2.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候选人名单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96/fj2008-8-5.htm
3.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http://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08xmzn/05rc/02.htm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http://www.nsfc.gov.cn/nsfc/cen/glbf/09/20070416_01.htm
5.《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http://www.xys-reader.org/v.php?id=ebooks/others/science/people/shiyigong.txt&page=1
6.《施一公是真的全职回国吗?》
http://www.xys-reader.org/v.php?id=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shiyigong.txt
7.《也说说施一公究竟是不是全职回国工作》
http://www.xys-reader.org/blogs/fangzhouzi/?p=10255
8.《也怀疑施一公是否真的全职回国》
http://www.xys-reader.org/v.php?id=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shiyigong2.txt
9.    《施一公是否是全职全时回国?》
http://www.xys-reader.org/v.php?id=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shiyigong3.txt
10.  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候选人名单公示》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96/25655.htm
 

 

Aug 05

关于弗里茨·哈伯——余文三在《知识、智慧和点子的价值》一文中的错误

2008年8月3日,新语丝新到资料上刊登了余文三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知识、智慧和点子的价值》。文章的结尾,余先生为了表达对助纣为虐的“黑心科学家”的谴责,引用了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的事情,原文是:“鞭打出卖良知给德国纳粹的弗里茨·哈伯这样的黑心科学家”。 

余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弗里茨·哈伯,看来是读过有关他的一些文章,了解他的一些事迹。然而让人疑惑的地方就在这里,余先生对哈伯的描述是错误的,这错误看上去像是在以讹传讹。据诺贝尔网站登出的哈伯传记:弗里茨·哈伯生于1868年12月9日,卒于1934年1月29日。而根据维基百科的记录,1934年8月1日总统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病逝,时任总理的希特勒,趁机兼任德国总统,自此攫取了国家最高权力,“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納粹化] ”,“把德国改称纳粹德国或者第三帝国”。而这个时候,哈伯已经死了半年了,所以他无论如何是不能“把良知出卖给德国纳粹的”。即使他活着,估计也不会有机会把良知出卖给纳粹的,因为他不仅是个犹太人,而且此时也被自己忠心耿耿效劳的国家抛弃了。 

弗里茨·哈伯最大的科学成就是第一次成功地用氮气和氢气合成了氨,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发明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哈伯也因此项发明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研发了氯气、芥子气等毒气,极力主张将这些毒气应用于战争,并且亲自组织,使之付诸实践,导致了战场上近百万人的伤亡,所以他的获奖成了一个争议,并且受到一部分科学家的强烈抵制。哈伯的这一罪过现在看来是受到了极端民族主义或者是极端国家主义的驱使。然而与现在各国研究细菌战和毒气战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军事科学家相比,哈伯的罪过在于他把自己的研究付诸战争实践,而这些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在战场上彻底发挥出来,所以哈伯受到人们的咒骂,而这些人却继续在各国享受优厚的待遇和崇高的名望。其实看起来,与发明新型武器的科学家来说,哈伯的罪过实在不算什么,他的毒气所杀死得人在数量上要远远少于AK47步枪和M16步枪所杀死的人,可是你会在电视上看到研究新武器的科学家们正在受到吹捧,并且顶着爱国者的桂冠四处招摇。 

不管怎么说,按照现在的标准,哈伯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虽然他的罪过要受到谴责,然而跟他现在的同行们(研究杀人武器的军事科学家)相比,他对人类的贡献还是巨大而不可磨灭的。如果余先生要谴责这些从事于杀人武器研究的科学家,以哈伯这个第一次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毒气应用于战场的著名科学家作为一个象征来批判也未尝不可,不过从事杀人武器研究的科学家,哈伯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他只不过是这支大军中的普通一员。倘若余先生要谴责把良知出卖给纳粹的黑心科学家,倒不如选择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作代表更为妥当,这二位著名的科学家可是直接为纳粹政权服务,直到最后纳粹覆灭。其中海森堡领导了为纳粹研究原子弹的团队,只是由于他的无能——他自己辩解说是自己故意拖延了原子弹的研制(哈伯为自己的罪过做的辩解是“想尽早结束战争”),才让美国人率先研制成功,而纳粹到最后也没有掌握原子弹的制造方法。而布劳恩则领导了纳粹德国的“复仇使者”V—2火箭的研制,给二战中的欧洲尤其是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亡。然而与哈伯相比,这两位却享有崇高的声誉,也很少作为文章谴责的对象而被引用。 

中国人写文章总爱以讹传讹的引用“著名”事例,然而你会发现用来用去也就那么几个事例,且一部分事例属于编造的谎言。不过余先生倒是有些创意选择了弗里茨·哈伯,可惜又选择错了,还给他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恐怕最讨厌哈伯的人也是不会想到的。把自己的研究应用于杀人或者专门研究杀人的武器,不仅是科学家本人以及所有科学家的耻辱,而且是人类的耻辱。消灭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也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至少对于哈伯这样的科学家来讲是有效的。 

克己明德 

2008年8月5日 

 

 

Jul 09

【编辑推荐里把爱因斯坦、玻尔和霍金说过的话也写进去,对一般读者来讲确实有很大的迷惑性。倘若有人说把他们跟这些所谓的学者放在一起是对他们的侮辱,我是表示赞成的。】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155101

编辑推荐

量子理论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题目,并非专业物理学家的曹天元却大胆落笔,一写就是40言。这本书有点像物理学史的《射雕英雄传》,各路高手络绎登场,展示自己的独门工夫,看得人眼花缭乱,一个回合一个回合演绎出来,其艺术效果直追金大侠笔下的“华山论剑
——中华读书报

董光璧、江晓原、刘兵、武夷山、刘华杰等学者鼎力推荐!

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只要您对科学和历史有一点兴趣,我们都诚邀您同行。或许,你将收获一次人生中难得的奇妙体验。献给国际物理年不可多得的厚礼!
最伟大的人物、最动人的故事、最边缘的空间、最精微的体验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你的极限、人类的极限、宇宙的极限,量子物理之旅,穷极你的想像力、判断力、认知力、忍耐力。

量子世界像骰子一样难以预测,迄今还没有谁敢说真正理解了它,任何科学探险都不如量子之旅惊险和神奇。
——董光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是一本罕见的、精彩的、由非科学家谈论科学的作品。它表明:科学不是科学家的禁脔,科学对于公众来说,经过努力也是可以亲近的。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

我始终觉得,要面向公众真正地“普及”量子力学,让公众真的搞“懂”量子力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意义上,量子力学是不可普及,不可言说的……从我阅读此书的感觉来说,我相信它肯定能吸引许多对量子物理有兴趣的读者的。
——刘兵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苹果落在牛顿脑袋上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它的确是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好故事。讲故事,有助于人们学习历史,有助于人们把握管理思想的精髓,也有助于人们理解科学。哪怕在讲的过程中或许有些偏差,仍旧功不可没。《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就是如此。
——武夷山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

曹天元这部很特别的量子物理学史话,可谓献给国际物理年不可多得的礼物。它比起各地许多纪念性的仪式化(或者叫巫术式)的表演,要实在得多。我相信,相当多的理工科大学生读了此书后,会加深对量子力学以及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书功德无量。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这个理论产生了许多好的结果,可它并没有使我们更接近“老头子”的奥秘。我毫不保留地相信,“老头子”是不掷骰子的。

玻尔:爱因斯坦,别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霍金: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这本书应该是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牛顿还有一句有名的话,大意说他是海边的一个小孩子,捡起贝壳玩玩,但还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这句话也不是他的原创,最早可以追溯到Joseph spence。但牛顿最可能是从约翰·弥尔顿的《复乐园》中引用(牛顿有一本弥尔顿的作品集)。这显然也是精心准备的说辞,牛顿本人从未见过大海,更别提在海滩行走了’。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河也就是泰晤士河,很难想像大海的意象如何能自然地从他的头脑中跳出来。”不过要把这本书当成理解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的科普书,就太夸张了!不知道为什么《新量子世界》这样的书却没有人愿意推荐,尤其是我们的著名学者对此书置若罔闻。】

读者反馈

1. 没有想到一本量子物理的史话会写得如此精彩,同时也没有想到一本量子物理的书籍读到最后竟然幻化成一本哲学的书籍!目瞪口呆之余,隐隐的竟有一丝感悟,虽然是那么飘渺,飘渺得连自己都说不上究竟领悟到的到底是什么! 以前接受的教育,使我在骨子里面就深深的觉得唯物主义那是天经地义的正确。可是,那些量子力学大师关于意识在世界中的作用的推论,彻底地颠覆了我固有的理念。这份震撼远远大于当年读《时间简史》时的感受!

这样的好书当然要和好友们一起分享,于是广而告之,逐个的给朋友们发短信。呵呵,希望他们都能开卷有益!而我目前是又在看第二遍,或许还会看第三遍还有第四遍吧······

2. 书写得通俗易懂,还穿插许多物理史的轶事、典故,很有趣味性。比起其他的科普书,作者写作手法特别,看着看着就上瘾,欲罢不能。我学理工科的(非物理专业),印象中里面量子的知识大学的普通物理学课本从来没有学到(可能我记性不好),这么神奇的东西竟然大学课本不教,失望啊。 希望作者能再写新书,我一定捧场!

以前接受的教育,使我在骨子里面就深深的觉得唯物主义那是天经地义的正确。可是,那些量子力学大师关于意识在世界中的作用的推论,彻底地颠覆了我固有的理念。这份震撼远远大于当年读《时间简史》时的感受!

不过,书的印刷质量实在不敢恭维,特别是纸张很差,给人感觉象D版。书装订得不好,有些页已经脱落了。

3.整个从启蒙时代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将量子力学写的生动有趣,可以很好的窥见一下现代物理

4.我不是学物理的,但是很爱看这本书。了解了不少知识,觉得对以后我的研究领域都有帮助。

5. 虽是科学史,却非常有趣,生动活泼,喜欢看科幻的TX应该人手一本~~~~ 非常有意思,还可以学点科学

6.是我喜欢的类型,虽然听过很多批评的声音,但是对我来说绝对是如饥似渴地看完的.太有意思了!我没有在大学里学过物理,能用这么有趣的方式补上现代科学界最伟大的理论这一课,真是荣幸之至!

7.前两天夜里失眠,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打开灯,翻了一下床边的书,想找本英文的来催眠,发现没有,却看到了这本在它一到我手时翻了一下发现有公式和物理实验简图即被计划束之高阁却因懒惰暂放床边的上帝掷骰子吗?想想它的枯燥也许正符合我当下的需求,遂拿起来无精打彩地阅读起来,殊不知,该书就像讲故事一样把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史娓娓道来,语言轻松美丽,这么严肃的话题和那些让人顶礼膜拜的人物在作者的描绘中,让人感到如此亲近,如同邻家隔壁发生的事情一样,让我这个自接触物理后就为之头疼不已的人居然可以有兴趣了解当今物理界最前沿的量子物理,此书真是具有巨大贡献”!这就是科普读物的作用吧,感谢作者!

8.非常不错,前面学过量子力学,不过被枯燥的公式搞得一团糟。无意中在网上读到了《量子物理史话》觉得写得特别不错。对我们非专业的来说,能够了解一门学问的历史比了解其本身更重要,更何况还没有人能真正理解量子力学呢。呵呵。作者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把这段历史向我们展现的栩栩如生。读完让你对这本学科充满了兴趣,绝对,说不定又有很多物理学家从中诞生呢。哈哈。读了电子版的2遍了,无论如何不能不买本书放到床头啊。呵呵

补充:《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的一些参考资料,链接地址:
http://book.sina.com.cn/liangzishihua/2004-06-22/3/78576.shtml

主要参考资料:

  I. 书(中文名的是中译本,没有出版社的是网上版):

1.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Quantum Theory I-VI, Jagdish Mehra&Helmut Rechenberg, Springer 1982-

  最详尽和权威的量子力学发展史,共6大册,有大量的资料

2.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Theory, Keith Hannabuss, Oxford 1997

  不错的量子力学教科书

3. Quantum Theory, David Bohm, Constable 1951

  玻姆经典的量力教科书

4. The Strange Story of the Quantum, Banesh Hoffmann, Dover 1959

  霍夫曼的经典量子科普,虽然年代久远,但对我们的史话借鉴颇多

5. 100 Years of Planck’s Quantum, Ian Duck&E.C.G. Sundarshan, World Scientific 2000

  量子百年回顾,收集了量子发展史上的经典论文

6. Beyond the Quantum, Michael Talbot, Bantam Books 1988

  关于量子思想和发展史的评述

7.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cience, R.S. Westfall, Cambridge 1977

  介绍早期近代科学的发展,可以找到光学和力学的发展史

8. Never at Rest, R.S. Westfall, Cambridge 1980

  牛顿的标准传记,着重参考他发展光学的历史

9. The Newton Handbook, Gerek Gjertsen, Routledge&Kegan Paul 1986

  关于牛顿的细节琐事,可以找到有关他的名言的资料

10.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Stephen Inwood, MacMilan 2002

  最新的胡克传记,参考了胡克的有关事迹

11. Thomas Young, Natural Philosopher, Alexander Wood, Cambridge 1954

  杨的标准传记

12. Niels Bohr: Gentle Genius of Denmark, Spangenburg&Moser, Facts on File 1995

  最新的玻尔传记

13. Niels Bohr: The Man, His Science & The World They Changed, Ruth Moore, Knopf 1966

 老的玻尔标准传记,简洁精悍

14. Niels Bohr’s Times: in Physics, Philosophy and Polity, Abraham Pais, Oxford 1991

  派斯的关于玻尔的书,在一些问题上有补充价值

15. Uncertainty: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Werner Heisenberg, David Cassidy, Freeman 1992

  海森堡的标准传记,着重参考矩阵力学和不确定原理的创立过程

16. Niels Bohr: A Centenary Volume, French & Kennedy, Harvard 1985

  关于玻尔的有关回忆和资料,哥本哈根研究所的故事

17. 尼尔斯•玻尔哲学文选,戈革译

  戈革先生是公认的玻尔专家,强烈推荐,可领略玻尔的博大思想
18.  物理学与哲学, Heisenber, 范岱年译

  网上的海森堡的译作,可参考关于哥本哈根解释

19. Schrodinger: Life and Thought, Walter Moore, Cambridge 1989

  薛定谔的标准传记,着重参考波动力学的创立过程

20. Dirac: A Scientific Biography, Helge Kragh, Cambridge 1990

  狄拉克的标准传记

21. 爱因斯坦传,聂运伟

  我手里反而没有爱因斯坦的合适资料,这个是网上流行的爱因斯坦传

22. In Search of Schrodinger’s Cat, John Gribbin, Wildwood House 1984

  Gribbin的名著,一本量子力学极简史

23. Schrodinger’s Kittens and the Search for Reality, John Gribbin, Weidenfeld&Nicolson 1995

  上一本的续作,介绍了一些新的发展

24. Copenhagen, Michael Frayn, Methuen 1998

  《哥本哈根》一剧的剧本

25. Heisenberg and the Nazi Atomic Bomb Project, Paul Rose, UC Berkeley 1998

26. Hitler’s Uranium Club, Jeremy Bernstein, AIP 1996

  以上两本是关于海森堡和德国原子弹计划的详尽历史分析

27. The Emperor’s New Mind, Roger Penrose, Oxford 1989

  彭罗斯关于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精神的名著。其中也讨论了量子论,量子引力等问题。

28. Speakable and Unspeakable in Quantum Mechanics, J.S. Bell, Cambridge 1987

  贝尔的论文集

29. The Ghost in the Atom, P.Davis&J.Brown, Cambridge 1986

  BBC在阿斯派克特实验后对于量子专家们的访谈记录

30. The Metaphysics of Quantum Theory, Henry Krips, Oxford 1987

  量子论的形而上学讨论,有包括Stapp在内的主要不同见解者的介绍

31. The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 Richard Healey, Cambridge 1989

  关于量子哲学的讨论

32. The Inte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Roland Omnès, Princeton 1994

  Omnès的量子教科书,有各种量子解释的全面介绍和讨论,主要有退相干历史的说明

33. The Fabric of Reality, David Deutsch, Allen Lane 1997

  德义奇的通俗著作,可找到量子计算机和多宇宙的详尽介绍

34. The Quark and the Jaguar, Murray Gell-Mann, Freeman 1994

  盖尔曼的通俗作品,可以找到退相干历史的通俗解释

35. 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Hawking,许明贤、吴忠超译

  大家都熟悉的名作。可参考关于打赌的某些片断,以及一些量子引力问题

36. 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 Kip Thorne, W.W.Norton 1994

  主要讲黑洞问题,但可找到霍金打赌的一些片断

37. 时间之箭(The Arrow of Time), P.Coveney&R. Highfield

  这个是的网上中译本,主要讲时间之矢的问题,有量子论的一般介绍

38. Superstrings, A Theory of Everything? P.Davis&J.Brown, Cambridge 1988

  BBC对于超弦专家们的访谈记录

39. The Elegant Universe, Brian Greene, W.W. Norton 1999

  畅销的介绍弦论的新科普书

40. 20世纪物理学史, 魏凤文&申先甲,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不错的20世纪物理史简介,参考量子场论的发展

41. 物理学思想史,杨仲耆&申先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一本物理学通史

42. 波普尔文集

网上有相当全的波普尔文集,可以参考他对于量子论的看法

  II. 文章

43. D. Cassidy, Phys. Today July 2000, p28

  有关海森堡1941年在哥本哈根同玻尔的会面

44 Max Tegmark, Fortschr. Phys. 46 p855

  Tegmark宣传MWI的文章

45 Aspect et al, Phys. Rev. Lett. 49 p91

  阿斯派克特的实验报告

46. A. Aspect, Nature 398 p189

  阿斯派克特亲自写的关于贝尔不等式实验的简史

47. Anton Zeilinger, Nature 408 p639

48. Tegmark&Wheeler, Scientific American Feb 2001, p68

  以上两篇是量子论百年的回顾和展望

49. Yurke&Stoler, Phys. Rev. Lett. 68, p1251

50. Jennewein et al, Phys. Rev. Lett. 88, 017903

51. Aerts et al, Found. Phys. 30, p1387

52. Rowe et al, Nature 409, p791

53. Z.Zhao et al, Phys. Rev. Lett. 90 207901

54. Hasegawa et al, oai:arXiv.org:quant-ph/0311121

55 . Pittman&Franson, Physical Review 90 240401

  一些关于贝尔不等式和量子通讯实验的报告

56. J.W.Pan et al, Nature 403 p515

  潘建伟等人关于GHZ测试的报告

57. Ghirardi, Rimini&Weber, Phys. Rev. D34, 470

  GRW模型

58. Wojciech H. Zurek, Rev. Mod. Phys. 75 p715

59. Wojciech H. Zurek, Phys. Today 44 p36

  Zurek关于退相干理论的全面介绍

60. R.B. Griffiths, Phys. Lett. A 265 p12

  退相干历史的介绍

61. Ghirardi, Phys.Lett. A265 p153

62. Bassi&Ghirardi, J.Statist.Phys. 98 p457

63. Bassi&Ghirardi, Phys.Lett. A257 p247

  Ghirardi等人对于DH解释的质疑

64. Jim Giles, Nature 420, p354

科学家打赌的文章

  III. 网页

  许多参考过的网页不记得地址了,不过我一般尽量引用比较可靠的资料。以下是一些经常光顾的网页地址,可能有遗漏。

65.. www.nbi.dk

  玻尔研究所的官方网站

66. 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维基百科

67. arxiv.org/

  康奈尔大学的电子论文数据库

68. 各大科学杂志的主页,比如http://www.nature.com,http://www.sciencemeg.org,http://www.aip.org/pt,http://www.sciam.com等等

69. www-gap.dcs.st-and.ac.uk/~history/index.html

  圣安德鲁大学的科学家传记网页

70. www.nobel.se/

  诺贝尔奖电子博物馆

71. www.fortunecity.com/emachines/e11/86/qphil.html

  量子哲学与物理实在

72 . www.quantumphil.org/

  有关量子纠缠和量子哲学的网站

73. home.earthlink.net/~johnfblanton/physics/epr.htm

  EPR与物理实在

74. www-physics.lbl.gov/~stapp/stappfiles.html

  斯塔普的网页,有各种关于量子论和量子意识的文章

75. www.hep.upenn.edu/~max/everett/

  埃弗莱特的网上传记

76. www.hedweb.com/everett/everett.htm

  多世界解释FAQ

77. superstringtheory.com/

  号称官方的超弦网站

Jun 27

对“对‘天价大米’的三重追问”一文被转载的疑惑

6月26日的新雨丝新到资料上有一篇吴睿鸫先生的文章,题目是《对“天价大米”的三重追问》。新雨丝注明这篇文章的出处是“荆楚网”。

偶然的机会,我从《燕赵都市报》的“文化副刊>时评”栏目中看到了这篇文章,没有注明出处,但是有刊登时间:2008-06-27 00:44:07。

从百度上搜索可以找到一些关于这篇文章的记录,其中“凤凰咨询> 评论”注明该文引自“荆楚网”,时间是2008年06月26日,13:41。

从荆楚网上搜索,页面转到“新闻湖北 > 东湖原创”,文章日期是2008-06-26,12:56。

此外,新华报业网也刊登了这篇文章,没有出处,注明文章时间是2008-06-26 14:21:11。

不晓得网站的这种不注明出处的转载法是否合乎规矩?我个人以为,如果个人博客的转载没有注明出处只要写明作者,我们也不会以为这是博主的作品。但是网站就不一样了,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该网站的原创作品。

克己明德
2008年6月27日

注:该文的几个链接地址

1、新雨丝:

https://xys.c6.ixwebhosti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derunsheng35.txt

2、凤凰资讯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6/0626_23_618936.shtml

3、东湖原创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806/t355466.shtml

4、新华报业网

http://news.xhby.net/system/2008/06/26/010283836.shtml

5、燕赵都市报

http://yzdsb.hebnews.cn/20080627/ca845738.htm

6、荆楚网搜索页面

http://so.cnhubei.com/search.jsp?searchText=&ei=gb2312&op=new

Jun 20

根据alpha000001在我的blog上的留言,知道QQ 网转载了我的一篇文章(链接地址: http://view.news.qq.com/a/20080604/000036.htm),署明转自“南方网”。其中转载了寻正的文章,也署明是转自南方网。

我从baidu上搜了一下,找到了“南方网”,链接地址是:http://www.southcn.com/。可是我没有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转载新雨丝的文章,实在不知道腾迅是从什么地方转载的,偏要把转自新雨丝的文章署明“南方网”!

Jun 16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
一九二六年

Jun 05
【按:比在教室里打学生的那个老师还要残忍,犯罪嫌疑人的行政级别也高!简直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虽然小时候都被老师打过,但那时的老师最多拿细竹条打手心,拿木棍(大概有笤帚把那么粗)打屁股。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初一的时候,有一次晚上自习课前在教室里跑被教导主任(记不得名字了)一脚踹出一米远,但是像这样把学生打的到处都是血的场面却没有见过。留此为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04:20 长江商报
u2494p1t1d15683939f21dt20080605042259.jpg 
女学生讲述被该校副校长殴打情景,床单上满是血迹。 通讯员 朱城 摄

本报讯(记者 罗义 通讯员 朱城)昨日上午,新洲区邾城四中初三(2)班被打学生家长廖元生,来到邾城派出所报案,称女儿所在学校副校长深夜进入学生宿舍,暴打其15岁的女儿廖芳(化名)。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事发:女学生被扇10余耳光?

昨日下午,记者在一名学生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寝室休息的廖芳,其脸上的伤痕清晰可见。廖芳向记者一边展示蚊帐和被子上的斑斑血迹,一边诉说着当晚被打的恐怖情形。

6 月2 日晚10 时40 分许,熄灯后不久,当日该校值日的副校长廖志华走进寝室问廖芳,“寝室长管不管得了你?”廖芳答道,“管得了。”廖芳说还未等自己反应过来,廖校长啪地打了她一耳光,共打了10 多下。当时鼻血溅到蚊帐上,同学们看到此情景都被吓坏了,都劝说廖校长,但廖校长并没有住手。

在廖芳床位上记者看到,被子上有饭碗大的两块血迹,蚊帐也被扯破。隔壁寝室的同学也向记者证实,当时听到了打人声。有同学称,一名黄姓同学帮廖芳打电话回家,被班主任胡老师知道后,今天上午还被狠狠批评了一顿,黄同学被吓哭了。

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讨说法

昨日晚上7时许,廖元生仍坐在学校的门卫室,想为女儿讨个说法,但拨打该校多名负责人电话,均已关机。廖元生称他是在3 日上午10 时30分,女儿同学给他打电话后才得知此消息。当日他和妻子立即赶到学校看望女儿,“当时肖校长答应我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廖元生说,临走时他让学校于次日给他一个满意答复。

廖元生说,昨日上午8 时许他与妻子再次来到学校找到这名肖校长,提出打人的副校长必须当着学校师生的面,给女儿道歉,可被肖校长一口拒绝。廖与妻子气愤离去,呆在学校门口等待说法,但一直没有学校领导出面,拨打学校几名领导的手机对方也已关机。

女儿被打后的第二天,廖元生赶到学校,要求学校将女儿带到医院拍片,但是廖芳至今仍住在寝室内。“我要是把女儿带走,他们到时不承认事实怎么办?”担心女儿再出意外,目前廖元生已向当地警方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

学校:班主任承认副校长打人

记者多次拨打廖副校长手机,直到昨晚7 时50 分对方手机仍处于关机状态。该校肖校长手机也无人接听。廖芳所在班级班主任胡老师称,学生廖芳被打的当晚她查完寝就已离开学校,学生被打她是第二天从学生们及同事处了解到的。

“出发点是好的,但过急了。”胡老师称,学校晚上10 时下晚自习,10 时30 分熄灯。当晚是廖副校长值班,可能由于廖芳在熄灯后还在吵闹,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休息,所以廖副校长才打了她。胡老师说,事发后的当晚,廖副校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激,已经当着几名女同学的面,当场向廖芳道了歉,但当时廖芳一直骂着廖副校长。次日她到学校后,陪同肖、廖两位校长再次向廖芳当面道歉。

对于为何没有及时通知廖芳家长一事,胡老师解释,次日她到校后,廖芳要求给父亲打电话,但考虑其没有休息好,还有许多安排,便劝说她上床睡觉,当时廖芳也答应了。

胡老师说,事发后学校已答应学生家长给予一定营养补偿。

May 13

有一个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谈到中药的时候,把服用中药比作吃烤鸭,以为人们在不知道烤鸭的所有成分的情况下都敢吃,还吃的满嘴流油,难道不知道中药的成分就不可以服用吗?毫无疑问,要想在食物和药物之间划出一条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是很困难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有相似的性质的,比如某个贪吃的人由于吃的太多会把胃撑破从而导致死亡,或者某个倒霉的病人可能会由于医生写错了药剂用量,过量服用某种药物导致中毒死亡。但是药物等同于食物吗?

人们乐意选择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食物,排斥掺有人工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这种判断标准无可厚非。但是认为“天然的总是最好的”,把判断食物质量的标准应用到药物品质的判断上来,实在是不明智的做法。认为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则是过于天真的看法。

药为什么能治病呢?现代医学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是由于药物中起治疗作用的化合物在人体内进行了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果。人体内的一切化学作用,都跟反应物质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不同的物质在人体内进行着不同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药物能参与人体的化学作用,引起一定的生物反应现象(治愈了某种疾病、引起强烈的副作用或者导致服用者的死亡),只跟药物分子的结构有关,而跟这药物是植物或动物的组织制成的,还是人工合成的没有关系,这些因素只影响到有效化合物的数量。一般说来,制造药物的有效成分要多于草本药物。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主要依赖于于两种蛋白质分子,酶和受体。

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有着复杂的三维结构。人体中各种各样的酶所起的催化作用各不相同,具有高度专一性。这种专一性是指特定结构的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酶的自身结构决定了它的独特作用。比如,有的酶只负责蛋白质分解反应的催化,有的酶只负责淀粉分解反应的催化,把负责分解蛋白质的酶与淀粉放在一块,不会发生任何反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酶的表面都有一个选择性很强的活性位置,只有那些结构与之相吻合的化学物质才能与它相连接,并受到酶的催化。这就好比是拼图。酶就好比是有着特殊缺口的一块拼图,而反应的化学物质就好比是各种各样的拼块。我们知道,只有与缺口完全吻合的拼块才能填到缺口上。

受体也是一种蛋白质,在它的表面也存在许多可被小分子占据的凹陷和裂缝。而小分子就好比是打开锁的钥匙,只有与受体表面的结构相吻合的小分子才能连接到受体上,刺激化学反应的进行,人们把这种小分子叫做配体。

现在,我们对人体内的主要化学作用原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那么我们来看看,药物的结构究竟是否在它的效用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很早以前,人们咀嚼柳树皮来抑制疼痛,因为柳树皮中有一种叫做水杨酸的化合物可以参与人体的化学反应,最后导致疼痛症状的缓解和消失。这个过程大致是因为水杨酸分子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占据了一种叫做环氧酶的活性位置,使得这种酶的活性位置不能与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物质相接触,并使之转化为前列腺素,从而抑制了疼痛。不过,水杨酸对人的身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要强于它所产生的正面效果。1898年,德国拜尔公司的科学家对水杨酸的结构作了少许调整,给它的分子上加了一个化学基团,就避免了水杨酸的刺激作用,这种药叫做阿司匹林。但是由于前列腺素在体内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胃里的前列腺素会帮助胃生成一种黏液隔膜,能防止胃酸对胃的侵蚀。在这里,不管是水杨酸还是阿司匹林都会与环氧酶作用,从而阻止前列腺素的生成,所以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造成胃溃疡。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胃里的环氧酶和人体发炎、疼痛组织的环氧酶存在结构上的微小差异,这样如果能合成一种只跟人体疼痛组织的环氧酶作用的药物,那么这些副作用就可以避免了。

方舟子先生在他的科普著作《科学成就健康》这本书中提到的“反应停”悲剧之所以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这种化合物的不同结构会在人体内引起不同的反应。这种药物未经严格审查就投入使用,结果导致了大量新生婴儿的畸形。

反应停,也叫沙利多胺(thalidomide)的分子有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反应停的这两种空间结构不同的分子,在人体内会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两种分子的物理性质的唯一区别在于一种分子能引起平面偏振光向右偏转,把这种分子叫做右旋体;而另一种分子则使平面偏振光向左偏转,叫做左旋体。这样的两种分子,互相是对方在镜子里的映像,而且不能重合,于是我们把这一对分子称作一对对映体,也把具有这种差别的物质叫做光学异构体。使偏振光往右偏转的沙利多胺分子具有镇静的作用,而另一种沙利多胺分子则具有强烈的导致婴儿畸形的作用。要把这两种分子辨别出来,必须使用平面偏振光来观测,而要把它们分离开来,则又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自从认识到化合物分子的这种空间结构的不同之后,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种叫做“手性合成”的化学合成方法。就是通过使用具有特殊结构的原料或者选择具有特殊结构的催化剂来合成主要含有某种对映体的化合物,再通过特殊的分离方法,获得纯的对映体。不同的光学异构体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作用,有的可能不会跟人体发生作用,如氨氯地平的左旋体可以治疗高血压,而它的右旋体则没有这种功效;有的对映体作用强度不一样,如就胃安的抗胆碱作用来讲,它的左旋体比右旋体的生物活性强四倍;有的对映体起着不同的作用,就如沙利多胺那样;有的对映体则起着相反的作用。所以,手性合成方法和对映体分离方法的研究对我们获得高效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药物的结构决定着它的治疗效果和因服药而引起的副作用。让我们回到工程院院士的问题上来,烤鸭能和药相提并论吗?很明显,也许我们还没有知道烤鸭中所含有的全部化学物质,但是我们知道烤鸭中的正常成分不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化作用,但是药物就不一样了。药物进到人体后,如阿司匹林那样,其分子会替代人体的某些化学物质参与到正常的化学反应中去,从而引发异常的生化作用。虽然食物和药物都要经过胃和肝的检查,但是其成分在人体内引起的效用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服药当成进食。如果不搞清楚是什么物质分子在人体内发生作用,怎样发生作用,就大量服用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中药(混合了草本药物、动物组织或重金属)往往包含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结构的物质分子,如果发生强烈的副作用的话,根本不能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因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物质的什么分子在起作用,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制造药物和利用现代制药方法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比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人们了解它的结构,了解它在人体内起什么样的作用,会引起哪些副作用,在人体可以保留多长时间等等。但是我们所说的中药就不一样了,它完全依据几百几千年前古人的服药经验,根据神秘主义的主观臆想,把一些古人认为有效的植物和动物组织简单的混合起来,加水煎汤服用。现在有一些中成药的所谓提取,也只是去除草本药物中跟食物一样的组织,如草本植物中的纤维素等,保留其中的部分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些混合的活性物质中包含有成百上千种活性分子,这些活性分子又可能有着不同的结构,不同物质、不同结构的分子所起的作用又各不相同,因此这些混合物在人体内造成的影响根本是不能预料的。这些药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哪些,不了解;是哪些活性物质具有治疗效果(如果有这样的物质的话,很显然很多中成药中不含有治疗效果的活性物质),不了解;这些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是怎样,不了解;这些活性物质在人体内发生怎样的作用,不了解;这些活性物质能在人体内存在多长时间,不了解。在有这么多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这些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粗略提炼让病人服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药方中某植物所含的活性成分会对人体造成某种伤害,那么由于植物中所含成分的稀少且如果这种伤害是可逆转的话,那还有可能不至于对人体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如果病人服用经过高度凝炼的这种有害物质,超过了人体自身的解毒能力,其最终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我们还不能获得只在人体病变组织进行化学反应的具有高度特殊结构的药物,因此凡是药物都不可避免要引起这样那样的副作用。因此,没有必要的话最好不要服用药物。对于化学成分不清楚,包含有成百上千种化学物质的混合药物更要敬而远之。不要迷信于药物的来源,要知道一种药物能否起作用,只跟它的化学结构有关,正如我们的题目所说:结构才是关键!

2008年5月13日

May 10

昨天,有个朋友翻看我桌子上的《科学成就健康》。翻到65页的时候,他指着维生素C的球棍模型问:“这些是什么意思?”我瞟了一眼说:“那是维生素C的结构啊,你没学过化学啊?”“废话,我知道那些球是原子,棍是化学键,高中的时候见过这种模型,那些球都是什么原子?”我没想到他问这个,趁机卖弄了一下:“黑的是氧原子,大白的是碳原子,小白的是氢原子”

过后,我再把书拿起来看的时候,觉得其实应该对图片进行一个说明的,告诉读者图片中的球和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以下这幅图片与《科学成就健康》第65页的图片一模一样,只不过书上的是黑白图。其中红色的球对应书中图片的黑球,代表氧原子;绿球对应书中图片的大白球,代表碳原子;黄绿色的小球对应书中图片的小白球,代表氢原子。

Vitamin C

图(1)

需要读者注意的是,本书第161页的关于“反应停”的图片不仅出现印刷错误,而且作者在选图上也存在失误。

molecular.jpg
图(2)此图为《科学成就健康》第161页的图片

图(2)中的位于图片上部的分子式的正确图示应该如图(3)所示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alidomide

THALOMID (thalidomide) Structural Formula Illustration

图(3)

Note:• = asymmetric carbon atom

图(3)的地址为:http://www.rxlist.com/cgi/generic/thalidom.htm

图(2)中位于图片下部的分子式应该是

图(4)

图(4)的地址为:http://blog.pet2008.cn/html/31/22331-1512.html

事实上,图(2)中的两个分子式是同一回事,并不代表“反应停”分子的两种不同空间结构。虽然作者标出了手性碳原子,但是一对对映体并不是这样表示的。正如图(3)所示,这种图示表示的是“反应停”的没有空间区别的结构式,并不能表示它的某一种对映体。所以作者用图(2)表示“反应停”的一对对映体是错误的。正确的表示方法应该是像图(5)和图(6)这样:
11841220415117825.jpg
图(5) 图中的halidomide应该为thalidomide
地址:http://baike.baidu.com/pic/35/11841220415117825.jpg

图(6)
图(6)地址:http://img177.imageshack.us/img177/4038/obu0.jpg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图(5)和图(6)中的两个分子式的话,会发现假如在两个分子之间放一面镜子,那么把左边的分子当作是实物的话,则右边的分子刚好是它在镜子里的映像。左边的分子就相当于左手,右边的分子就像相当于右手,这两个分子不管怎么样旋转都不能重合,因此就说,左边的分子是右边分子的对映体,右边的分子是左边分子的对映体,也可以说两个分子互为对映体。两个对映体分子正是因为结构上的这种差别才在人体内表现出不一样的性质,由此可以看出药物分子在人的身体内起什么样的作用只跟它的结构有关系,跟它通过什么途径生产出来没有关系。
第234页人参皂甙的化学结构式也不太准确,这可能是印刷排版的错误。
原图是:
image2.jpg
图(7)
比较准确的图示应该是:
image3.jpg
图(8)
以上是我阅读《科学成就健康》的一些建议,希望本书再版的时候,能对这些地方予以修正。

< ![endif]–>

< ![endif]–> < ![endif]–>
May 09
  1. [5] By 克己明德 on May 8, 2008 | Reply

    一 个有志于服务公众的政治家不再是通过绑架,而只能通过投票来征得被统治者的同意。这样绑匪就不再是绑匪,而只是服务于公众的一个职位;人质也不再是人质, 而只是宪法框架内一个通过纳税来换取生命和财产保障的公民。这样,绑匪没有了,人质就失去了仰望的对象。人质情结自然冰消雪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随之 痊愈,永不复发。
    ————————————————–
    你想为”国家或民族”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找到治愈的方法,我以为这没有可能!只要国家是通过暴力(军队和警察)来维护既有政权的稳定,这种病就不可能 治愈!这样的分析可能被人看作不恰当的推论,我只认为这种分析让人们看不到生的希望,因为看不到没有暴力支撑的国家政权存在的可能性!可是没有这样的残酷 的对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分析,哪里还有进步的可能呢?你的这样对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分析很有见地.所以既然你这样分析了,也就没有必要去找出所谓的治愈方 法来.

  2. [6] By 克己明德 on May 8, 2008 | Reply

    补:
    我忘了是哪一本书上曾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最谦逊的道德最高尚的人,哪怕是手里掌握了一丁点可以控制别人的权力也会变得得意洋洋!
    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了,也许你还听说过,让品德优良的大学生到监狱里扮演狱警和罪犯的实验(不知道这实验真假),结果扮演狱警的学生变得非常冷酷无情,随意殴打自己的扮演罪犯的同学.那些扮演罪犯的学生当然也出现了其他症状.
    关键是,不能指望一个”有志于服务公众的政治家”的自律,来解决社会问题,这更加荒诞了!请原谅我用了这个让人不愉快的词语,但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3. [7] By 疯和尚 on May 8, 2008 | Reply

    to 克己明德:
    还记得刘备要惩罚拥有酿酒具的人,有大臣建议他割掉天下人小鸡鸡的那个笑话么??
    每个国家都有国家暴力工具,但每个国家都会滥用暴力来维持当权者的利益么??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这是西方民主制度赖以成立的思想基础;
    谁也没指望政治家们自律,“而只能通过投票来征得被统治者的同意”,与政治家自律无关,与民众的觉醒有关。

  4. [19] By 克己明德 on May 9, 2008 | Reply

    to疯和尚
    ———————————————–
    第一个笑话,跟我的意思不一样。狄先生的分析很有见地,很有特色,揭示了国家形式的弊端。我不知道是否存在超越现在的这种国家形式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我认 为只要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国家机器,那么就不可能消除这个弊端。所以没有必要为这个分析在国家机器的范围内找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过民主形式确实是缓解 “绑架”国民的有效方法,但也只是把这“绑架”掩盖起来而已。
    对于掌握权力的政治家来讲,他手里的权力也许会受到体制的约束,一个受到民主制度制约的国家机器形式下的政权也许不会像君主集权政权那样随便对自己的国民 施以暴力,但是对于一个政权来讲,它是随时准备动用国家暴力工具——军队和警察来消灭威胁的,这威胁包括政权内部的也包括政权外部的。这种暴力行动又时候 是在国内进行的,有时候是在国外进行的,根据威胁政权的类型而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第一次阅读本文时,对 “有志于服务公众的政治家”误解了。根据狄先生的分析,这政治家或许是人质或许是绑架的参与者,不可能跳出这个范围。

May 08

在dz网,大家发文说理,振聋发聩,我读来受益很多!

不过,dz网上朋友大多持相似意见,若有“非常异议”出现,自然 ” 群起而攻之”,偏见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虽然有lw56102的”不结盟”的号召,可是总归没有即时的效益。在我们都兴高采烈的时候,往往是wupi用冷眼旁观的简短语句告诉我们,“小心偏见”!

May 07

电影《机械公敌》(I,Robot)中有一个片断:由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 )饰演的主人公在审问机器人时,说了这样的话“机器人会创作交响乐吗?机器人会在画布上进行作品创作吗?(Can a robot write a symphony? Can a robot turn a canvas into a beautiful masterpiece?)”,而机器人的回答很简单“你行吗?(Can you?)”。在碰到这个问题后,电影主人公很尴尬了一会儿。其实就机器人的这个问题,我们都跟着他尴尬了一回,不是吗?

今天新雨丝上新登的《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一文中提到了施一公的爱国情感。施先生父亲的逝世让他对这个社会感到失望,到国外留学时已经没有了对这个国家的依恋,本来不打算再回来,可是他为什么又回来了呢?不是因为政府的感召和“洗脑”,也不是因为他是个“老而不死的贼”——这是被人所讥讽的一个老头的帽子,是因为某些事情的刺激挑起了他心理的一种“朴素”的感情。

由于最近一股披着“爱国”皮的邪风的肆虐,人们似乎对这两个字有些深恶痛绝。刘剑在文章里把爱国的情感比作“对母亲的情感”,立即召来一片讨伐之声,更有气势磅礴的雄文受到大家支持。“爱国”真的如此让人讨厌吗?爱国不讨厌,人们恨的是籍爱国的名义进行“打砸”的恶行,不过恨屋及乌,顺带把这两个字一起厌恶罢了。

爱国是什么?刘剑打了个比方,把它比作“爱母亲”的情感,人们不认可,认为其有被“洗脑”的嫌疑,要求走开。欧·亨利的一篇小说《酒吧里的世界公民》中的主人公“世界公民”跟别人大打出手的原因大概可以解释这爱国的感情最初是怎么产生的。“我最不喜欢听这样的问题。从什么地方来有什么关系呢?从邮政地址去判断一个人公平么?我见过不喝威士忌的肯塔基人,不写小说的印第安纳人,在天鹅绒裤子上不镶银边的墨西哥人。英国人里面有风趣十足的,北方佬也有大方的,南方人里也有冷酷无情的,西部人也有心胸狭隘的,纽约人也会忙的顾不上看缺了一只手的小贩。看人要公正,不要给人贴上地区的标签。”这段话是该小说里主人公的见解,可谓见识高超啊。只可惜他不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当有人“谈起了他出生的那个地方的人行道和供水都太差劲”,于是我们的主人公便开始拽瓶子扯领子。施先生出国前已经对这个社会丧失信心了,正是因为他永久被贴上了“中国人”的标签,受到区别对待,才让他开始决定义无反顾地回国了。 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在《人类动物园》一书的第四章《己群与他群》中对爱国感情产生的基础进行了分析,很有借鉴意义。

爱国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种情感。偏见在其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而“己群认同感和他群排斥感”则起着基础的作用。当然,我们的理想是“世界主义”,即在这个星球上,一个人不论出生在什么地方都得到相同的对待。但是很遗憾,偏见没有消除,我们依然需要“己群认同感”这种感情来维护自己群体的整体利益,在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取自己所属群体的尊严,获得他群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从而使我们群体中的个体在他群生活时获得同等的认可和待遇。但是这前提是,我们先要在自己群体的内部实现: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只要是这个群体的成员,就应该享受同等待遇!当一个群体遇到另一个群体时,由于偏见的出现和存在,每个群体都不会认为己群与他群是天生平等的——当然个体的看法除外,即使每个群体认为自己群体内部的人员应该天生平等。所以要获得别群的认可,取得群际间的平等,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当然盲目的排外不在这努力的范围内。一个群体要获得与他群的平等,需要努力;个体要获得群内平等,也需要努力,但是必须依赖外群的协助吗?

2008年5月7日

克己明德

附:

1、摘自《人类动物园》第四章:

(1) “看,那个绿头发的人在打孩子”

(2) “那个绿头发的人是个坏蛋”

(3) “所有绿头发的人都是坏蛋”

(4) “凡是绿头发的人都要打人”

(5) “又碰到一个绿头发的人,趁他还没打人之前就打他”(于是,这个并没有打人的绿头发的人不得不进行自卫)

(6) “你看,这就是证明,凡是绿头发的人都要打人”

(7) “所以,我们一碰到绿头发的人,就要先打他”

2、摘自:《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http://xys.dropin.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people/shiyigong.txt

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

作者:王丹红
科学时报2008-5-6

2004 年,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获得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他在答谢辞中说:“我确实为帮助中国数学发展付出了很大努力。另一方面,我很遗憾自己还没能回中国定居。无论我为中国数学作了多大的贡献,也无法与那些在中国土生土长,或是已经回国永久定居的人相比。”

2008年2月,40岁的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全职回到祖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他说: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从条件上讲,如果只从科研角度出发的话,我确实没有必要回清华,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我想,如果引导正确的话,清华大学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以天下事为己任,驱使他们往前走,一定会有一批人这样做。如果这样,20或30年后,当我从清华退休时,我会很满意的。”

“我愿意将我的一些经历讲出来,让大家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我相信这些想法能影响一些人,当然,我不会奢望影响所有的人。像清华这样的学校,学生们必须立大志,担负起中国的将来。他们有非常好的素质和机会,但如果毕业后只为自己的柴米油盐关心,只为自己的房子和家庭担心,那是很不应该的事,至少我会很伤心。”

1990年初,作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系毕业成绩第一名的学生,施一公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

“刚到美国时,我并没有很强的回国愿望,觉得这辈子可能就在美国呆下去了,这可能与我的家庭和个人经历有关。1987年,父亲的突然去世对我打击很大。这是一场意外,但却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意外。当他出车祸被送到医院时,血压是130/80,心跳每分钟62,是一个活人,只是昏迷了。可医院要求送他到急救室的人先凑齐500元押金后才抢救,结果,当闯祸的司机在4个小时后将钱凑齐时,我父亲真正死了,没有经过任何抢救。”

“这件事让我对社会的看法产生了根本变化,觉得非常不公正,心里有许多怨气,出国时,对祖国没有太多留恋,更多留恋的是母亲和家庭,觉得父亲不在了,我要担负起抚养母亲的责任。”

然而,到美国后,他遭受了一系列更大的刺激:“我是1990年初出去的,参加聚会时,大家彼此会问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中国人会支支吾吾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好像说出来是件丢脸的事。我很难容忍这一点:我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非常令人自豪,现在不就是穷一点吗?为什么看不起自己?”那段时间,美国媒体在中国申办奥运会、西藏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极为负面的报道,一些民族败类在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作证等形式肆无忌惮地反对给中国“最惠国待遇”……

这些事情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爱国是一种最朴素的感情。我觉得家庭和清华对我的教育还是挺正面的,我的思想一点点地发生了变化,到1992年时,我就决定学成后一定要回国”。

2008年2月,施一公全职回到祖国;3月,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办公室,他接受了《科学时报》的采访。他说:“我回来最想做的事,就是教书育人。”

选择清华

“尽管当时我对生命科学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

1984年,作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学生,施一公参加全国高中数学和物理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然而,他却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生物系。

“我也很想学物理,因为觉得学物理是最聪明的人的选择。”但在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意向书后,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又找到他。“这位老师说得更美好:生物科学是21 世纪的科学,尽管当时我对生命科学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豫地
选择了清华。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我都觉得到清华是最好的选择。”

那时,施一公没有意识到的一个事实是:成为清华生物系学生并不像成为北大物理系学生那样理所应当,因为当时清华生物系复建刚一年,并在1985年首次招收本科生。

清华大学生物系创建于1926年,是中国最早的生物系。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植物生物理学启蒙人钱崇澍任系主任,这里曾荟集多位学术大师,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生物学家。 1930建成的生物馆是清华第二批四大建筑之一,拥有生理仪器1000多台,重要标本120多件。但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生物系被并入其它院校。

在之后32年的时间里,生命科学在清华园内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在,而国际生物学却在这时蓬勃地大步发展。

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首批公派留学生,39岁的清华大学教师赵南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深造。他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留校工作,在“文革”期间下放到江西农村。

在伯克利分校期间,赵南明发现许多物理学家正在积极地转向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科学的中心正在向生命科学转移。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毅然从伯克利转到加州大学欧文医学院的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希望以自己在物理方面的优势,为清华在生物物理研究上开拓出一新路,他给母校寄回了一封复建清华生物系的建议书。

1981年,赵南明回到清华,参加清华学科规划小组并受命负责复建生物系。困难重重,当年的生物馆已变成校医院,一切从头开始……“最大的困难还是观念,人们总是问:清华为什么要建生物系?生物科学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84年,生物系在清华大学重建,并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当年只招硕士生,第二年才开始招本科生。赵南明的目标是将清华生物系办成世界一流的生物系,他请来加州大学欧文医学院优秀的华裔生物学家蒲慕明担任复建系的第一任主任,自己则担任常务副系主任。“蒲慕明教授虽然每年只在清华呆 40天,但他带给生物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只有最好的老师还不够,赵南明还要找最好的学生,就这样,施一公就成为清华生物系复建后的第一批本科生。

2007年7月,第五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300多位华人生物学家和学生出席会议,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说:“我相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华人生物学家将在其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与清华相比,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环境确实更好一些。在美国,我的学术研究正处于上升期,并不是到了顶点后才回来,比如说,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我有5个独立的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基金;我是讲席教授(Endowed Professor),有专门的基金会在支持我的科研,我的科研还得到一些制药公司的资助,每年,我的实验室直接用于科研的经费大约有150万美元。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回清华。”

在施一公的生命中,父亲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施一公的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父母结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河南焦作煤矿工作。“我是在‘文革’时郑州开始武斗那天出生的,母亲生我时找不到医院,最终来到一家保皇派医院,在惊恐中将我生下。父母想给我取一个有革命意义的名字,想来想去,就取了‘一心为公’的前后两个字。”

施一公说自己的性格随了父亲:“我父亲非常聪明,性格爽朗,在我的记忆中他很健谈。他干什么都行,就是不得志。他在最能做事的时候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在农村,他学会了裁缝、盖房子;到机械厂做硬质合金刀具,又成为业务骨干;1977年恢复高考,他帮助姐姐、哥哥和表姐、表哥们复习,他觉得他的知识第一次有用了,他给他们讲X、Y、Z,解方程式,我当时听不懂,但觉得真酷,这种环境对我影响挺大的。”

在河南农村的经历让他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别人穷而看不起别人,否则,这个人缺乏教养,会被更多的人看不起”。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在美国、英国和瑞士,自己也经历了被歧视的遭遇。

1991年夏天,当施一公准备回国看母亲时,他的汽车被盗,又被抢了一次,心情非常不好,便决定去欧洲散散心。然而,这次散心之旅却变成闹心之旅。

当他到华盛顿签证时,发现每到一个使馆,来自中国、非洲贫穷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古巴、北朝鲜等国家的人被列为一类:“不仅签证费最多,而且像查户口式地被盘问,就是觉得你没资格去。当时的感觉就很不好。”他获得了到
英国、瑞士和法国的签证。

英国是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我在伦敦机场入境,当时大家排着队,前面的人都是拿着护照晃一下,移民官看看就过去了。轮到我时,我也拿着护照晃一下,以为这样就可以通过了,但没有。他们看我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就将我留下来盘问,还翻开我的包,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看。这时,后面的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移民官就让他们绕着我过去。那时我感觉很受侮辱,心想:我有什么对不起你?我不就是一个中国人,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吗?”

在瑞士日内瓦入境时受到了同样的“特殊待遇”,他深受刺激:“不就穷一点吗?因为穷而看不起中国人,这与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人人平等、自由平等的理念非常不一致。”

更让他愤怒的是当时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里,他每天会花半个多小时看《华盛顿邮报》的国际时事和美国国内的大事,特别是有关中国的消息。“看了后心里常常很不平衡,觉得中国不应该被这样妖魔化。”比如对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国申办奥运会问题的歪曲、丑化和没有事实根据的指责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事情对我思想的影响太大了。你问我回清华最想做什么?我最想做的就是育人,科研只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甚至觉得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重要。我希望将来在清华给本科生开一门爱国主义课,一定爆满。我们不需要空洞地讲爱国主义和辩证法,我觉得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应该注重实效、激发学生的爱国共鸣和热情。”施一公说。

难忘普林斯顿

“我认为我全职回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

普林斯顿大学是施一公事业开始和成长的地方。

1997年4月,尚未完成博士后研究的施一公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聘为助理教授。1998年2月,刚到大学任职,他就拥有了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经费。

他选择癌症为主攻方向,并以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为主攻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从根源上了解它们,揭示其分子机理。“这是我的特长所在。”施一公说。而他动用的主要手段就是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以获得关键蛋白质的原子水平的结构。“我们看到癌症抑制因子和致癌因子的一些空间结构,看到它们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作为治疗和防治癌症的突破性手段。”

研究突飞猛进。2001年,他获终身教授职位;2003年被聘为正教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因在细胞凋亡等领域的杰出工作,2003年,施一公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学者。2005年,施一公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2007年3月,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从2000年开始,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密歇根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开始“挖”他。“2004年,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给了我很好的职位,对研究很有帮助,我也曾想过离开普林斯顿。”
为留住他,普林斯顿大学开出了慷慨的续聘条件:大幅度涨工资、资助个人购房、提供占据一个楼层的500平方米的实验室……

谈起普林斯顿,施一公情深意长:“普林斯顿是美国最适合作研究的地方,从各方面讲条件都非常好,爱因斯坦在这里待了22年……我不去哈佛的另一半原因是:我看到的哈佛医学院感觉像是北京的王府井,拥挤嘈杂;普林斯顿大学则更像咱们中国人心中的学术殿堂:美丽如画的校园,每幢楼都很漂亮,校区内有一个卡耐基湖,夏天划船,冬天滑冰,一条专门用于慢跑和骑自行车的小路沿着湖边,绵延几十公里……”

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比美国的建国史还长。独立战争期间,学校的行政大楼“纳索堂”一度成为美国的临时议院。

然而,当清华大学呼唤时,他却毅然放下这一切。普林斯顿大学十分不舍,征询他意见:能否以停薪留职的方法回清华工作两年后再返回普林斯顿?他非常感谢学校给的机会,但在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信中,他说:希望你们支持我,我认为我全职回中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

得失成败

“我觉得,从政策制定到各方面,国家应该充分考虑到回国人员的艰辛,予以充分支持,这样做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清华、为国家、为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十年前我是在更艰苦的条件下回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提条件?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时间、环境不同,国家、社会、经济状况都已得到发展。国家各层次的领导和群众都应该认识到:这些人确实是放弃了国外许多优厚的条件,应该尽量为他们创造出优越的条件吸引他们回来。”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国内四年一度的生物物理年会,5月25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找到他说:清华现在急需人才,能否全职回来工作?他说,需要与妻子商量。

当天晚上,施一公给妻子打电话,妻子说:“这个机会挺好的,你不一直想回国吗?你应该好好把握。”他非常高兴:“没想到她会这么支持我。”第二天,他就跟陈希说:“我答应全职回国,但需要一个过渡期。”

然而,他随后才发现,在回国的问题上自己和妻子有一个误会:妻子支持他回国工作,但没想到他还要把家全部搬回去!为此,他们讨论了近一年的时间。

施一公的妻子也是清华大学生物系的本科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目前在美国强生公司工作。她的担心实实在在:在普林斯顿,他们有一套5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近一英亩的草坪花园,一对双胞胎儿女才4岁多,在美国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我回来后,妻子和孩子也会回来。说实在的,我觉得他们在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上是有损失的,对妻子来讲则是完全地付出。但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施一公说,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有一个身份认同问题,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中国接受早期教育,有一种民族认同感,在他看来,“这太重要了!等他们上了中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后,如果愿意出去学习,我也会送他们出去,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回国前,一位最好的朋友对他说:“一公,你现在豪情万丈,回去后肯定不到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见颜色了。”他对记者说:“我很自信我不会改,我的意志很坚定,我改变不了几十年形成的人品和做事方式,两年后不
会改,20年后也不会改。如果改了,我会觉得很悲哀!我会问自己:回来干什么?”

清华大学为施一公提供了稳定的支持。2006年10月,他开始在清华建实验室。2007年3月,实验室开始作第一个实验。

显然,这里的研究条件毕竟不如普林斯顿,但施一公相信自己的研究水平不会受影响,“因为科学是人作出来的”。

他强调开始时会有一个适应过渡阶段,比如在普林斯顿,因为空气质量好,作实验时很少会出现被污染的情况,但他们去年在清华作实验时,培养的细菌经常被空气中的噬菌体杀死。因此,他们有个规定:所有实验室的窗户必须关闭,无论天气多好都不能打开……“总之,作一些调整,环境是可以适应的。当然,我们需要足够的经费,生命科学需要较大的投资。”

回来全职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有传言:施一公已经学会敬酒了!他说:“这句话不对,我在出国前就会敬酒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有自己做事的原则,我不会做有违原则的事。我不会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能接受的东西我会接受,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不会做。”

想到过失败和挫折吗?施一公表示:“说心里话,回来之前我没有想很多,比如,遇到困难怎么办?得不到理解、能力得不到发挥、申请不到经费怎么办?遇到这些情况我也没办法,我觉得不存在一个怎么办的问题,遇到问题就解决吧。很难想象一个人会花几天的工夫想遇到问题怎么办,我觉得不需要。”

“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世界强国不是以教育科学技术领先的。而中国现在的教育和科技都不是领先的,中国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一个泱泱大国的作用,全方位进入世界舞台,一定会加强教育和科技,要加强教育和科技,一定会有相应的措施出台。”

施一公认为,科学家有两类:第一类是完全专心致力于学术,信仰学术,在学术上做得非常好、非常深;第二类是社会责任感更大一些。他说自己属于第二类:“当初我选择专业方向、决定做什么事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

他说:“我在博士后时就有回国的想法,当时妻子担心我回国后不受重用怎么办,我说没关系,至少我可以回中学当英文和数学老师、或者是开出租车。朋友讲,当中学老师不是浪费时间吗?我说,不然,人活着既不在位置有多高,甚至也不在于作出多大的物质贡献,贵在有精神思想,孔子不就是传播一种思想吗?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有多大?培养学生是影响社会的一种做法,我很向往。”

“美国一些大学的院系在请我去做院长、系主任,在别人眼里,我在美国有光明的前景,但我认为我在美国的前途不如在中国光明。为什么呢?这是我内心的感觉,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发展得很稳定的国家,有没有我关系不大,如果我在职位上或科学上做得更好,对这个国家进步的贡献也就是从100到100.1或101,不过如此。但回国就不一样了,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东西亟待改进,从科技体制和基金评审到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于美国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我觉得我回来以后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和所有人,回来后的民族认同感非常强。很简单,在普林斯顿和清华做同样的事,我会觉得在清华开心得多。现在,我每天早晨起来都很激动,觉得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人在有理想的时候,心情总是很愉快的,就觉得特别有劲。”

采访中,施一公畅所欲言:“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清华的本科生在入学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但还没有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第二,除了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还一定要有适合于一流教授队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软环境,我觉得国内大部分大学还没有,或者做得不够。没有这两条,中国很难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不可能全方位成为世界强国。”

“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偶尔也会有世界一流的发现,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不够的。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不可能全方位成为世界强国。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都会努力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国外的行政是服务于学术的,教授发言权很大;但在国内,行政对学术的控制太多。

改革谈何容易?“我相信,改革的过程会很漫长,过程会有许多波折,一些局部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意料之中的。在这些局部,我希望意外少一些,少一些假大空和忽悠人的东西。”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是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2007年回到清华。她说:“这么多年过来,一公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国外的人在回来时总是很担心环境、气氛等问题,但像他这样的人回来了,我们确实有了一种信心。”

施一公更是充满希望和自信,现在的他不再有开出租车的想法了,“因为开出租车不如作学术愉快。我对国家非常有信心,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个国家在持续变化,学术环境肯定会不断改善,可以达到一定水平,吸引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到中国工作,一定可以!”

施一公简介:

1967 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市。1985年,作为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和河南省赛区的第一名,被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1990年赴美国留学;1995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2001年获该校终身教职,2003年被聘为正教授,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2007年3月,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因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2003年他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2005年,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

May 04

【克己明德按:对于浙江大学的这个教授,我以前还真没有听说过。虽然他讲话时逻辑有点混乱,有时候讲的笑话明显是做作,但是他对中国教育表面问题的评述于高中学生和低年纪本科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研究生也被他给忽悠住了。看来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让郑强这样的人在全国中学巡回演讲,胡说八道,实在是中学生的大不幸,也是中国教育的大不幸。很惭愧,我觉得如果是上学时听他的演讲,只要他不提日本人从来不查CA,我也会被他忽悠的。】

5月2日晚,有朋友在电脑上观看优酷网上收录的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演讲的视频,并告诉我这是敢讲真话的一个人,很了不起,什么话都敢说。朋友的话激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坐下来跟他一起聆听郑教授的演讲。郑教授的演讲妙语连珠,用语幽默,讲话很有吸引力。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郑教授讲日本人从来不查CA(美国化学文摘)的(视频的38分59秒-39分20秒,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playlist/co00f1091081o9p6.html )。郑教授的原话是:

“我到日本去留学,我才发现日本人从来不查CA。有没有化学的研究生啊!化学研究生都知道,化工研究生都知道,有个CA,美国化学文摘,日本人不查,从来不查。为什么?它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自信,从来不看CA。”

日本的情况,我实在是不了解。不过听完郑教授的这个论断,我就没有再继续聆听他的教诲了。今天把那个视频找出来,为了把郑教授的这段话找出,又听了几十分钟。如果有化学专业的网友在日本留过学,可否针对郑教授的以上言论赐教一二。

由于我不大相信郑教授关于日本人不查CA的话,所以今天特地查了一下关于他的一些信息。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网
(http://bkpg.zju.edu.cn/teacher.php?cur_page=1)上有他的一段简历:

  姓名:郑强 

  编号:

  分学院:材化学院

  简历: 郑强教授,男,1960年9月生,工学博士。

突出成果介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者,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浙江大学副教务长,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是《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Japan》地区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辑以及《高分子学报》、《应用化学》、《高分子通报》、《功能高分子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等10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1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他在浙江乃至全国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成果。六年间,他在全国15个省市的高校、企业、部队、机关、中学、乃至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160多场的演讲。他的演讲与他所研究的高分子领域关系不大,但却涉及人才、科研、教育等与高校和人才息息相关的话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予以专题报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网上长年热评。他主讲的《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高分子近代史》等课程,大受欢迎,学生们的评价是“听他讲课,是绝对的享受”、“连续的三节课学生们强烈要求不要课间休”、“课堂上掌声不断实属罕见”、“他是用心用情为学生讲课的老师”。他以他对学生的热爱而荣获“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和“浙江大学教书育人标兵”称号。

另外从google上还可以搜索到其他的信息,基本都有这样的简历:

郑强,1960年9月出生。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从事新型有机硅材料研究。1988在成都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在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从事聚烯烃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1990年至1994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到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和时任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PPS)主席、日本流变学会(RSJ)会长T.Masuda教授;1994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以客座研究员身份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从事多组分体系动态流变学研究。现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流变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浙江大学官方网的介绍来看,郑教授已经发表论文180余篇,不知道是不是截至2008年?根据网上简历,他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距今26年。如果算上本科4年,距今30年,从郑教授开始到浙江大学上学,平均每年发表6篇文章,而且是全部被SCI、EI所收录。我这是自以为是的把郑教授发表论文的时间给延长了。如果根据简历原文“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1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那么郑教授是在5年里(不知道是哪5年?)发表了180余篇被SCI、EI收录的文章的,平均每年36篇呢!可是郑教授在2000年12月23日下午浙江图书馆报告厅作的一个报告里说,“教授的论文写得少了,平均一个教授没有一篇,像我这样一年能写5、6篇的很少。

(http://kapinter.spaces.live.com/blog/cns!142AD4209363D971!700.entry

)”关于郑教授的这个报告,很多网页都有转载记录,可以很方便地在网络上搜索到。我在这里不是怀疑郑强教授的学术能力,因为化学领域里有很多著名的教授也有数百篇的论文的,只是因为郑教授的公开信息里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所以感到有些疑惑。

我只是个无名小辈,无意去冒犯谁,更不要说郑教授这样的大人物了。这篇文字里的所有信息都来自于公开的网络信息资源。如果这里面有什么误会,还请了解情况的朋友给澄清一下!

克己明德

2008年5月3日

【新雨丝按:对这位四处做哗众取宠、信口开河的演讲的浙大“愤青”教授,几年来新语丝网友已多次揭露过(国内网友请把下面新语丝网址换成镜像网址):

灰色空间《评浙大郑强教授的“富国强民”演讲》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zhengqiang.txt

一女《关于浙大郑强教授的“富国强民”演讲中有关日本的几个问题的质疑》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zhengqiang2.txt

李勉之《一种反现代化的陈腐观念——质疑郑强教授》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zhengqiang3.txt

dongfang《戳破浙大教授郑强的谎言》

新语丝网址/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zhengqiang4.txt

庸正《但愿不是浮躁与炒作的另一种类型——论郑强现象》

新语丝网址/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5/zhengqiang.txt

SVT《阪神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想起了浙大愤青教授郑强的演讲》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zhengqiang.txt

一个新语丝的忠实读者《关于浙大愤青教授郑强》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zhengqiang2.txt

SVT《浙大愤青教授与日本学术界的腐败问题》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zhengqiang4.txt

 

 

 

Apr 30

在我的家乡,当人们准备跨进陌生人家的大门之前,最先要问的是“你家养狗了吗”。当然,如果彼此熟悉的话,开场白就可能换成“把你家狗拦住”。不管是哪种说法,问话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别让你家狗咬着我。听了客人的问话,如果家里没有养狗的话,主人会说如实相告,告诉客人可以放心进到家里。如果家里养了狗的话,主人会笑咪咪地说:“别担心,咬不着”,然后一边对自家闻人声而狂吠不止的狗不断大声呵斥,一边把客人让进家里。如果客人进屋的必经之道在“愤怒”的狗活动的范围之内,那么主人得先过去拉住狗的脖套,把它控制住,好让客人安全地进到屋里。

对于主人来说,怎么把自家的狗挡住不让客人受到伤害,是最重要的。如果运气不好,谁家养的狗性格十分温和,而且非常胆小,那么狗的主人还得想办法维护它的尊严。对于保持沉默的狗,客人因为“不叫的狗才咬人”的古训,总是有些惴惴不安。而主人为了不让“某某家的狗不厉害,不咬人,看不了家”这样的流言传到贼的耳朵里,对于锁链长到可以挡在门口的狗,便怎么也得去拉住它的脖套,嘴里呵斥它要继续保持冷静,好让客人放心的进到屋里。如果狗的脾气暴躁,那么主人的这个动作就具有现实意义了!

农村人养狗的主要目的在于看家护院,希望一条勇猛的狗能给贼们一定的威慑力,使之不敢轻易作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狗的命运。然而狗毕竟是狗,不能完全分辨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所以有时候会因为一贯被主人赞许的勇猛而招致一顿拳脚。有时候狗的主人会对自家的狗放之任之,任由它狂吠乱扑,只要不伤到人就行;有时候即使拉住了狗的锁链,狗的主人还是希望它勇猛向前的;有的时候狗的主人是真希望它闭上嘴,表现出温顺的样子。人的心思是这样的复杂,狗们是决不能领会的,于是大部分的狗便采取了最简单的方法,不管什么时候都使劲咆哮,并试图挣脱锁链扑到外人身上,以显示对主人的忠诚。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样的狗们至多挨上几句呵斥。可是这呵斥也有真有假,而狗们的领悟又是极有限的,总是不能体会主人的真实意愿,免不了吃些苦头,经过一番历炼后狗们便有了自己的对策。于是,有的狗不管这呵斥真假,只管保持沉默;有的狗则是越呵斥越叫唤的起劲,狗的咆哮和主人的呵斥交相辉映,热闹非凡。如果恰好碰到狗的主人真希望它闭上狗嘴,温顺地爬在那里,而狗又不能领会主人的意思的话,那么这种无视命令的行为换来的就不是几句呵斥,而是拳脚了。

一般情况下,家里来了朋友,狗扯着锁链咆哮几下,也是无关痛痒的,大家都不会在乎,如果狗窝离大门远些,人们连呵斥都懒得呵斥了。如果有客人说一句“你家的狗真能叫”之类的话,那主人是必须对着狗怒喝几声,甚至轻轻给上几脚的。如果狗胆敢朝着不常回家的家庭成员或来主人家里住上几天的亲戚扑腾,那多半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几脚,好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我每次放假回家的前一两天,家里的狗总是要朝我扑咬的。这时候,我弟弟会过去实实在在给上几下。而我母亲却不忍心,她就认为“狗嘛,知道什么”,只要吓唬吓唬讲讲道理就罢了*。对养狗的人来说,狗毕竟是自己家从小养大的,虽然比不上人但毕竟已经成为家里的一员了,而且看家护院需要的就是狗的凶猛,所以一般情况下谁也不愿意打击自家狗的积极性,仅仅为了阻止它朝客人吠叫就施以拳脚。把狗挡住了,别伤到人就行了,最不济骂上几声也就罢了。如果家里来了推销菜刀等物什的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壮年男人,这时候虽然主人在扯着锁链,但还是希望狗要表现出勇猛的样子。我曾经亲耳听见一个人训斥自己的狗:“现在开始叫唤了,刚才怎么就没声了!”说完顺脚就给了几下。如果家里来了连主人都必须陪上十分笑脸的客人,狗的处境就十分不妙了,无论如何必须挨上主人几下结结实实的拳脚,不然如何令客人满意!而有时候,即使温顺胆小总是保持沉默的狗也免不了得挨上几下。

*注释:如果有朋友对给狗讲道理感到奇怪,我得说一下,这里的讲道理跟驯兽员跟动物说话是一样的意思。
克己明德
2008年4月30日

Apr 29
推荐一本关于药物的科普书
对于方舟子先生的两本著作《批评中医》和《科学成就健康》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两本书对现代合成药物都进行了介绍。现在向新语丝的诸位读者推荐一本从化 学的角度来写的关于药物的科普著作《神奇的分子——药物是如何作用的》,作者是苏珊·奥尔德里奇,译者是黄曜、牛国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作者 是英国人,因此第二章专门介绍了在英国新药的研制开发,可以与方先生在《科学成就健康》一书中的第四章第二篇“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一文对照来看, 本书的介绍比方先生的介绍要更全面一些.这本书我买了有一段时间了,看过几遍之后,一直考虑参考这本书写一些科普方面的文章,从化学的角度介绍一下本书提到的 一些知识。最近又拿出来看了看,觉得真的很不错,因此推荐出来,给大家看看。
我把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和目录内容摘录在下面,可作为大家购买和阅读的参考:

引 言

药物影响着我们整个生活,许多人每天要依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或胰岛素来维持他们的长期健康,另一些人可能希望有更好的药物来治疗富有挑战性的疾病,如癌症或减数分裂症。还有一些人不时会使用止痛药或消化不良性药物来减轻一点疼痛,缓解病情的严重性。而大多数人使用娱乐性药物如咖啡因、酒精或尼古丁是为了帮助他们对付每天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或仅仅只是为了娱乐。

新药随时都在进入市场,现在有了治疗中风、艾滋病和多发性硬化的有效药物,而这些以前是没有的。医生开处方的习惯也在改变,现在不再赞成长期服用镇静剂和安眠药,减肥药也被正式禁用。柜台上出售药物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现在你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能买到抗溃疡的药物赞它克(Zantac),但一些治疗枯草热的药物,甚至扑热息痛(大剂量的)也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到。当你走进一家健康食品商店,你会发现那里排列着许多选择性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学药品和草药,让人眼花缭乱,弄不清它的药力和剂量。

但是我们对医生开给我们服用的药物或自己选择服用的药物到底了解多少呢?是什么引导了医生或我们自己的选择?真的有包治百病的药片吗?你在什么地方可以查到你所服药物的知识?

法律规定,医药公司必须在每包处方药物中放入说明书。近来这些公司花了许多努力使得这些说明书更综合易懂,它们说了太多的副作用和服用禁忌,却很少提及这药物是否、为什么以及怎样改善消费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不能对药品背后的科学魅力作稍许暗示。

再看看新闻媒体,当它开始讨论药物时当然不乏戏剧性。电视和新闻喜欢集中报道新的“神奇”药物(事实上不存在这种药物)。例如,最近开始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一艾滋病(HIV/AIDS)确实是一个非凡的突破,它开创了使艾滋病变成一种慢性疾病的可能,让病人可以带病生存,而不是不可避免地得到死亡判决。但是你现在还无法听到完整的报道,这种药物的长期效果还是未知数,它们还不能被提供给大多数的艾滋病患者,用它们进行治疗还存在复杂的用药量问题。

另一方面,有关药物副作用的报道经常可见。更糟糕的是,人们会按照他们所读到的资料去行动。记得1995年一些新闻报道了某些品牌的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患严重血栓的危险,成千上万的妇女由于害怕她们会死于中风或心脏病而立即停止了服药。结果导致许多人怀孕。事实上,这反而成倍增加了她们得血栓的可能性。在讨论“违法”药物和滥用药物时,新闻媒介同样需要准确和公正的报道。例如,对大麻合法性的争论,正反两方常常是从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出发而不是用科学来论述。

在这本书里,我希望对我们所用的药物——从拯救生命的医药到提高生活质量的药品,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十分必要的概述。我之所以给它取名为“神奇的分子”,是因为我从现代制药工业之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的“神奇子弹”概念里得到很多灵感。埃利希的梦想是创造安全、有效的药物,它们能准确命中身体中的目标——一个感染细菌或一个癌细胞,宛如一粒神奇的
子弹。

本书大部分的讨论是有关制备药物的。在庆祝制药工业的一些非凡突破,如抗生素、镇痛剂和激素避孕药的诞生的同时,我希望这本书也能给读者充足的依据,来体会制药工业确实为人们的健康需要提供了多么好的服务。

在西方,心脏病和癌症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所以毫不奇怪,世界最畅销药物中有许多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不难解释,为什么在纯粹的门诊条件下,世界最畅销的药物是治疗溃疡,而不是治疗癌症或感染的。

然而,从世界范围来说,传染病仍然是头号杀手,每年要夺走1700万人口(注:表达有点怪,没看过原文,不过意思很明确,没有歧义)。我们曾经认为我们已用抗生素战胜了传染病,但由于微生物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这些临床武器很快失去了力量,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其原因至少部分是由于制药工业缺乏眼力、重复投资而引起的。

对热带疾病我们仍然没有投入足够的药资。疟疾每年要杀死300万人口,其中100万为儿童。但每年只有6 OOO万美元投入到疟疾科研中,相比哮喘1.4亿美元、阿耳茨海默氏病3亿美元以及艾滋病9.5亿美元,这公平吗?

但是这本书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制药工业和它的产品。药物是具有生物作用的分子。无论这药是合法的或是不合法的、娱乐性的或医药性的、合成的或天然的,药物的生物和化学性都穿插在这些领域中。因此我在这本书中也涉及了许多娱乐性的药物和健康食品工业的产品。这两种药物的作用与医药同样重要。最终,最恰当的说法,这是一本有关化学的书,有关一个“神奇的分子”,如何发现人体中的目标,引起人体生物反应,从而在不同的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变化的书。

本书提及许多药名,第一个字母小写的药名属非专利药名(药典许可药名),在某些适当的地方我参谒了英国商标名,这些药名开头字母为大写。

苏珊·奥尔德里奇

目 录

插图目录…………………………………………………………1
致谢………………………………………………………………1
引言………………………………………………………………1
第1章 药物是如何起作用的……………………………………1
许多药物是通过占据分子靶位而起作用的………………6
正确的剂量、位置和时间…………………………………1l
误击目标——副作用的问题………………………………16
第2章 从青霉素到普洛扎克(Prozsc)介绍制造药物………26
大部分药物是含碳化合物和仿生化合物…………………30
从试管到人类——临床前的开发过程……………………44
人类试验时期——临床试验………………………………49
第3章 与传染病作斗争…………………………………………58
持续不断的世界战争………………………………………58
微生物是如何使你得病的…………………………………62
抗生素革命…………………………………………………76
抗生素充当分子武器………………………………………81
抗疟疾药物…………………………………………………92
抗病毒药物…………………………………………………94
疫苗保护身体免受感染……………………………………97
第4章 激素革命…………………………………………………102
激素如何作用于目标………………………………………105
激素类药物…………………………………………………111
第5章 心血管药物:保护心脏和大脑…………………………128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血管疾病……………………………129
确定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险因素……………………………135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144
第6章 疼痛问题…………………………………………………161
了解疼痛……………………………………………………161
解除疼痛——止痛药是如何起作用的……………………167
第7章 癌症的挑战………………………………………………179
癌症起始于基因………·…………………………………181
杀死癌细胞——当今的化疗………………………………188
战胜癌症的新方法…………………………………………193
第8章 精神药物…………………………………………………198
化学脑………………………………………………………200
精神能修复吗?药物和精神病……………………………203
当大脑先于身体死亡时——阿耳茨海默氏病的挑战……221
强化精神官能——认知提高性药物的潜力………………225
第9章 娱乐性药物及上瘾性……………………………………229
加速身体和大脑活动:兴奋剂科学………………………230
酒精——简单分子、复杂药物……………………………239
精神膨胀——迷幻药的体验………………………………242
鸦片类药物的另一面………………………………………248
娱乐性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249
第10章 天然选择性药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草本植物……257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事例………………………………258
草本药物进入主流…………………………………………264
褪黑激素,黑激素…………………………………………268
草本药物的危害……………………………………………270
第1l章 正在研制中的基因药物…………………………………273
用基因工程制造新药………………………………………278
基因治疗物的发展前景……………………………………287
基因、药物和个人…………………………………………291
中英文术语对照…………………………………………………295

本书正文第3页有个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图,结构图里面用不同的图标分别代表氧原子、氢原子和碳原子,结构图没有错。但是在注释里把氢原子的符号标成氧原子,把氧原子的符号标成氢原子。可能是编辑的时候弄错了,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一下。克己明德
2008年4月29日


Apr 28

2008年4月16日的《中华读书报》第七版刊登了伍立杨先生的一篇文章《台湾中学试题内地博士傻眼?》。对于伍先生对所谓“固有文化”教育的“缺失”表达的痛心疾首和高瞻远瞩之急切心情,我虽不敢苟同,但也是对此无语而已,不敢随便发些议论。不过读了伍先生对鲁迅的给“青年人开书单”的描述,还是觉得对此需要仔细商榷一下。

伍先生以为现在的教育使得“固有文化土壤层层剥落,学生对于固有文化并无记忆”,我却以为伍先生对鲁迅似乎也是“并无记忆”。伍先生在这篇大作的第十一自然段中以为鲁迅“给青年人开过书单”,并且“偏向子书”,不晓得据何而知?

据鲁迅在收入《华盖集》的《青年必读书》一文中所描述,他是“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的。为此“署名和匿名的豪杰之士的骂信”还“收了一大捆”(1),不但有不相识的青年“赐信”(2)要他搬出中国去,还被相识的“一些所谓学者,文士,正人,君子等等”以公理的名义着实“伐了几下”(1)。鲁迅之于年轻人阅读中国旧学书籍的态度是如此明确,不知伍先生又根据什么样的可信的资料,以为他给青年人开过什么书单,并且还是“偏向子集”的?

鲁迅在给李小峰的一封信里曾说过“我听了又打了一个寒噤,和先前听得有人说青年应该学我的多读古文时候相同”(3)。想来他现在是死去几十年了,肯定是不会再打寒噤了,即使他的儿子无视他自己的明确态度,公开宣扬他是支持“中医”的,更遑论伍先生的对他“无记忆”了。然而对他还有些记忆的如我之人却不得不把记忆中真实的老先生说给大家听。

注释:
(1)《华盖集》,《题记》
(2)《华盖集》,《我的“籍”和“系”》
(3)《华盖集》,《厦门通信(三)》

克己明德

2008年4月27日

附注:

卫钟和方舟子两位先生读完本文后指出鲁迅是给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开过一个书单的。这是许世瑛读了清华中文系后鲁迅给的读书建议,很明显他的这份读书单是针对学习中文的许世瑛的。 如果因为鲁迅给许世瑛开过这样一个读书单,就认定鲁迅建议青年应该读这些书还是对他的一种曲解。这篇短文中的错误是由于我读书范围狭隘所致,这个错误将对我是一个警醒和激励,在此对卫钟和方舟子表示感谢!

鲁迅开列的这份读书清单收录在《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1里的1930年的目录下。书目为:

计有功 宋人《唐诗纪事》(四部丛刊本,又有单行本)

辛文房 元人《唐才子传》(今有木活字单行本)

严可均 《全上古……隋文》(今有石印本,其中零碎不全之文甚多,可不看)

丁福保 《全上古……隋诗》(排印本)

吴荣光 《历代名人年谱》(可知名人一生中之社会大事,因其书为表格之式也。可惜的是作者所认为历史上的大事者,未必真是“大事”,最好是参考日本三省堂出版之《模范最新世界年表》)

胡应麟 明人《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本,亦有石印本)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

《世说新语》 刘义庆(晋人清谈之状)

《唐樜(左应是提手旁)言》 五代王定保(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

《抱朴子外篇》 葛洪(内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有单行本)

《论衡》 王充(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

《今世说》 王晫 (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

——————————————————————————————

——————————————————————————————

附: http://www.gmw.cn/01ds/2008-04/16/content_763182.htm

台湾中学试题内地博士傻眼?
伍立杨

台湾省中学国文试题,内地博士望之傻眼,莫之究诘。议者颇多,成了网络热帖。原来某君因编《国学基本教材》,随机挑了10道台湾省中学国文考题,请内地中文系博士生试做,结果正确答案都未过半。

索而观之,这些国文试题不过一些巧妙实用文言,或从文言作品精粹中抽绎而出,涉及实用古文(非古文运动之古文)以及交际文言、浅近文言,甚至旧时企业庆典之通用联语。出为选择题,稍有文言基础者,到眼即辨,不假思索。

其实这些试题确很高明,活泼而具有深度,但又很讲究,全然不需死记硬背。有感觉,或有较深印象者就可以从容答出正确内容。

譬如第八题是:(甲)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乙)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丙)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丁)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问:上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B)关羽/华陀/项羽/孟子,(C)文天祥/华陀/刘邦/孔子,(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而内地之中青年博士笔杆咬破,不能作答,勉强答之,谬误百出,贻笑大方。

文化的危机远非博士不能答题一端,更为内在的悲哀乃是教育的使命严重走偏,固有文化土壤层层剥落,学生对于固有文化并无记忆。其所带来的后果,是在全球文化交流多元的情况下,没有对话的本钱和能力,对于文化的再生再造,不具有任何其他的选项。学生本人不能答题的背后,也没有自主的个人,没有理性与道德的公民影子。

对文史哲经典的轻忽与轻视,文化的层面被平庸、冷漠与失落占据。学生面对数千年来先圣大贤孜孜累积的文化成果毫无叩问触摸的能力,结果产生如同生物学意义上的返祖现象,行为多出自生物食色本能的反射。

现在课程设置片面偏向实用,致使文化素养的培育成为单薄的附庸。中文系则大量的应用或商业写作,既不能做抽象之文史哲之思辨转圜,更不能体悟思想巅峰激荡之美学欣快。就是一般企业企划,单位总结、广告文案,也写得拖泥带水,恶性欧化,市面上多不可数的商业广告文体,疙疙瘩瘩,生造更来,令人头胀不已。美术系则多量的平面设计、时装设计等等。更多的师范院校竞赛似的开设影视编导课程,好像国民都是电影迷,将有无尽的市场。草台班子,仓促上马,不意竟于高校见之。教出来的学生,非特不能拍片,就是跑龙套也还勉强。大中学教学,大量的时间,竟然拿来制造次品。

片面注重实用,结果是无根之木,难以根植培育,既不实、也无用。急功近利,实为不智。

梁启超、鲁迅、施蛰存、胡适……当年都给青年人开过书单,大多是中国文史哲之最基本著作,如梁氏所开书单,子部无非老庄荀韩,史部前四史加资治通鉴,鲁迅偏向子书,但都很常见而不生僻,并非钻牛角尖。这些书单乃以大学低年级、中学生为对象。而今人往往中壮年以后才去匆匆补课,或者根本陌同路人,接受融汇的成分当然不免大打折扣。

中国文史之最基本,包含价值判断、古人生活经验之总结,以及伦理道德、人生哲学之观念。看似不能直接为今之学生择业所用,实则它的作用乃如文火煨药,作用价值乃是潜在的长期的显现出来。当年大诗人陈衍和青年钱锺书谈艺,说若是修习文学,中国文学已经很好,又何必到外国去呢?这是老年人说的稚拙话,当年的钱锺书们留学西洋,所学远非文学一端,更多为老大中国社会转型之需要。但老人的话,细想却有至理在。尤其对于今之现实,具有查缺补漏、固本扶元的效用。

经典中,饱含建立于人性的人文观念,需今人以现代的眼光,摭拾贯穿。再说,六经皆史,其中更充溢人类智性、感性、理性历史的经验,同时也蕴藏普世价值可能性的因子。作为一种普及,百家讲坛之类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的发挥也自有其市场、意义。但市场难持久,意义也不大。根本基础的巩固培育还需从典籍原著着手。一旦进入,非特不难,反而有无尽之乐趣。

现有名人倡议将京剧纳入小学教学内容者。实则尚不如先将基本经典置入教材,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学得大概奠基人文素养,较修习京剧为优。后者行有余力,根据各人兴趣选择不迟。

Apr 24

科普工作的基本目的在于向普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使得公众在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出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在生活中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而科普刊物则承担了传播科普知识的纽带作用,它的意义在于把科普知识以科普文章的形式介绍给公众。因此,对于科普刊物的编辑们来说,选择好的科普文章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对于文章好坏的评判,也许个人有个人的观点,莫衷一是。但是判断一篇科普文章的好坏,除了编辑的个人喜好之外,应该有一些客观的标准。

我没有在杂志社工作的经历,但是作为一名读者和几篇科普文章的作者,我以为科普文章应该至少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正确的文章内容。一篇科普文章,最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知识,因此文中所介绍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不能胡编乱造,更不能宣传伪科学。对于涉及到的知识,应该保证其正确性,对于文章引用的数据虽然不一定要求很高的精确性,但是应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对于涉及到的科学史实,应该进行调查,不能确定的,文章的用语要能表达出这种不确定性。绝对不能以讹传讹,这违背科普文章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而且会对读者造成错误的导向。

2、保证学术上的客观性。科普文章在介绍不同学术观点的时候应该具备客观性。科普文章虽然不是学术论文,但是对于其所介绍的具体科学知识,科学家们也许会有不同的学术观点,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可以允许文章中的某个知识点存在一定的争议,也可以允许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其前提是必须把争议的主要观点都介绍出来,不能因为作者个人的好恶故意隐瞒或歪曲其他不同的观点,这样才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作出自己的判断。

3、文章的表达要清晰流畅。在保证知识正确的基础上,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应该带给读者阅读的快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有的作者善于用散文的笔调来介绍科学知识;有的作者善于用简洁明快的文字来介绍科学知识。不同的文章带给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散文式的科普文章带给读者的感觉是诗意盎然,而用语朴实的文章则能给读者一种平易亲近的感受。不管是那种风格的文章,前提是要保证文章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4、文章用语要通俗易懂。科普文章最大的难处是如何把专业概念用大众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清楚。有人以为科普文章就是要用日常用语代替专业术语,这个我有自己的一点看法。在保证科普文章科学性的基础上让文章通俗易懂,关键在于作者对大众用语和专业术语的正确使用。如果一味追求用日常用语来代替专业术语,那么最后只能导致文章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丧失。而如果一篇科普文章变成了专业术语的堆砌,那么只能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哪里还有科普的效果呢?日常用语可以保证文章的通俗性,而专业术语则可以保证文章的科学性,二者必须互补长短,才能使文章传播的科学知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一篇好的科普文章,是日常用语和专业术语的灵活组合。能用日常用语说明白且不会丧失文章科学性的地方,应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对不能替换的地方,必须使用专业术语,这样不但能保证文章的科学性,还可以让读者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

还需要注意的是,科普文章与文艺类文章是有很大区别的,科普文章的写作对于作者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较高。首先科普文章的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经过基本的科学训练,能在写作过程中用科学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其次,科普文章的作者必须对自己要介绍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查证,不能根据想当然来写文章。

如果由具有某专业背景的人来写作该专业的科普文章,当然是最好的了,因为对本专业的了解以及对这个领域新知识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入一点。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求介绍物理知识的文章作者必须具备物理专业学习的背景,或者是作者有着化学专业学习的经历就不能写作生物科学方面的科普文章。关键在于,科普文章的作者必须对自己文章介绍的知识有着清晰准确的了解,在写作之前必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保证知识的正确和所引用数据的准确,这是写作科普文章必备的基本科学精神。

克己明德

200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