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ie@新语丝

Recent News

Archives

存档:3月, 2009

3月 28, 2009 @ 8:23 pm

在美国出书:经纪人

说起经纪人(agent),有些人大概会觉得那是明星们才能拥有的高级东东。其实,在高度职业化的美国,经纪人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是买卖房子或是股票,都要通过相应的经纪人之手。早几年前,出门买张飞机票也需要通过旅行经纪人。那时候街边上这样的经纪公司比比皆是,顾客或者造访其办公室或者打电话联络,经纪人在他们特有的终端上敲敲打打,就把飞机票定妥了。互联网的出现打碎了一大批经纪的饭碗。今天,除非计划复杂的旅游度假,大部分人都是自己上网订票,既方便又便宜,这是互联网取消中间人的一个例子。

买卖房子和股票则稍有不同,因为这些财产过户手续比较复杂而专业,法律规定需要通过经纪人进行。这样的经纪人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到,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并且定期接受政府部门的审查和监督。但出版业的经纪人却不是这样的职业化经纪,而是一个市场运作的产物。

 

一般作者在写完一篇大作或者有了写作的主意之后都自以为只要能找到一家出版社青睐其作品就可以获得一项出版合同。实际上,除非该作者本人是大明星可以“插近道”,绝大部分人有好几个步骤要走,而第一步就是寻找一个经纪人,或者叫得更好听一些,一个文学经纪人(literary agent)。

美国是一个崇尚书本的国家,有着成千上万的文学男女青年中年和老年,都在处心积虑地试图出版自己的佳作。他们时刻试图把自己的新作递交给出版商,用各种方法吸引某位编辑的注意。可以想像,那些可怜的编辑们对这些良莠不齐的来稿不胜其烦。他们因此试图规范化来稿,只接受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并符合一定质量和规格标准的来稿。但出版社的编辑们基本上都是被关在小办公室里埋头看稿而默默无名的人物,而且他们流动性很大,很少有长期在一个出版社供职的。普通作者无法知道哪个编辑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出版社会对什么题材感兴趣。因此,一个中介行业就应运而生:文学经纪。

 

你要问任何一个文学经纪她(文学经纪百分之八九十是女性)的工作是什么,她都会罗列出一大串,诸如:

1.帮助作者修改文稿和出版意向书,使其达到出版社和编辑要求的标准和格式

2.帮助作者找到合适的出版社和编辑,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出版社感兴趣的话,为作者找到最好的盈利合同

3.作者签订合同后,作为作者和编辑的中介处理写作、出版过程的一切可能的问题和纠纷。

4.经手管理作者的财务手续

5.为作品寻找二级市场合同,包括外文翻译、电影电视改编和其他可能性

6.协助作者长期职业发展

听起来很不错,对吧?经纪人是作者的助手兼朋友,她会永远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与出版商打交道乃至为作者的利益抗争。与其他行业的经纪人一样,经纪人在开始工作时不收钱,她们的收入只在生意成交以后才能实现。一般来说,经纪人在作者的所有收入中提成百分之十五。如果她们没能为作者找到合同,就分文不取。因为有经纪人的介入,出版社的编辑们省去了与作者,尤其是摸不着道的菜鸟作者,直接打交道的诸多麻烦。除了少数特殊情形,编辑们不再接受作者的交稿而要求必须通过经纪人他们才会搭理。

 

这样当然不过是把作者和出版社之间的困境转移到作者和经纪人之间。对于一个新作者来说,他们的第一个,也很可能是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经纪人。在这一过程中,经纪人们面临的是编辑们本应面临的困难:成千上万的投稿需要她们大海捞针一样去筛选出少数几份真正值得发表的精品。因此,经纪人们也开始自己制定一系列的投稿规矩。但与编辑们不同的是,他们毕竟还是直接与作者接触,尤其是近年来,经纪人们纷纷涌向互联网,竞相开启博客,既以公益服务态度辅导普罗大众出版业的操行和内幕(俺的大部分知识就是在几个比较好的博客里学来的),又为自己打品牌,吸引新作者的注意。

与股票和房地产经纪人不同,文学经纪人没有执照管理,没有正式的监督机构,谁都可以挂牌做经纪,因此他们之间良莠不齐,质量相差很大。大部分的经纪人是从出版业出身,作了一段编辑之后希望独立出来做经纪赚大钱。这些人比较熟悉内部操作,与出版社关系也比较紧。其他人则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还有很多混迹其中的骗子。(也因此出现了行业中自发的打假网站。)

经纪人在为作者签上合同之前不拿作者一分钱看起来是好事,但也有其弊病。经纪人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完全由谋取到合同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金额数目来决定。他们一般对市场不大的材料不感兴趣。更多的时候,她们可能对某一本书开始热情复加,倾力而为,但在碰到几次挫折以后便将其束之高阁,不愿再投注可能白费的精力。而此时,作者已经上了她这条独木桥,只能听任被挂了。

 

因此如何寻找经纪人是作者最头疼的问题。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多经纪人的消息可以在网上找到,甚至有许多为寻找经纪人的经纪服务(agent to find agents)。寻找经纪人的具体步骤,则且听下回分解。

 

【注:估计有人会问,先说明如下:本人当初在寻找经纪人过程很是顺利,至少有三个表达了很高的热情,后来选择了一个很不错的人选。该经纪在做了一些工作后在两三个大出版社碰了钉子,突然就失去了热情,从此对我的电邮和电话问询一概不搭理。如此一年多以后我不得不通过挂号信炒了他的鱿鱼,并因此走上了“自行出版”的道路。】

发表于 出版业 · 3 Comments »

3月 26, 2009 @ 12:03 pm

在美国出书:“自行出版”的花费

按照俺的想法,这个系列讲到“自行出版”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先多介绍一下正规出版界的情况。但因为俺自己的书刚刚“自行出版”,有几个人询问这样出版花费多少。所以在这里先简单地回答一下,具体的情况还待以后慢慢交待。

 

俺实际用在出版这本书上的费用如下:

1. 购买十个ISBN书号:$275.

2. 在LSI注册:$75, 传真签字的合同:$13

3. 样书费用:$30

4. 封面封底图片版权费:$18

 

简单说明:

1.俺采用的“自行出版”和一般说的自费出版不同,不通过任何中介服务公司,因此省下相当的费用。

2.卖的书是“随卖随印”(print-on-demand),每卖一本书印一本书,作者(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厂、Amazon三家分利。没有存货费用

3.上面不包括俺当初为了找正规出版社所花费的冤枉钱

4.上面不包括自己购买作为请人写书评、礼物等等样书的费用

5.俺的封面设计和后期编辑是请了几个朋友做的,他们不收钱。但上面的费用也没有包括答谢他们的饭局和样书等等。

6.封面和封底用的是普通的stock photo,版权费很低。原来想过用真实的照片,但找不到有明确版权的可用。

7.书号只需要一个。但在美国一般只能一次购买十个。留着以后慢慢用。:)

发表于 出版业 · 10 Comments »

3月 22, 2009 @ 8:57 pm

在美国出书:书店

十年前,一部浪漫轻松的电影You’ve Got Mail风靡美国。故事里的女主角开着一家从她妈妈手上传下来的小书店,男主角则是一家大型连锁书店的经理人物。他刚刚在她书店的街面开了一家豪华的分店,直接威胁她那家小书店的生存。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最后以女主角屈尊拜访大书店,发现其内部环境和服务都远远胜过她那家小门面而折服的大团圆结局告终。

书店是书籍和读者直接接触的最后环节。在互联网之前,读者获取新书出版的信息不外几种:报刊书评和广告、出版社书店和读者俱乐部的通讯、然后就是逛书店。而逛书店是无疑最主要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小资的享受。读者徜徉于书架之间,顺手取出一本书翻翻摸摸,喜爱之下便付钱带回家欣赏,可谓悠哉游哉。经营邻里小书店的都是一些祖传的书籍爱好者,在那些罗曼蒂克的历史中,书店的主人似乎从来不在意挣钱,而是以帮助读者找到他们喜爱的书为己责。那个世界在十年前那个电影描述的背景下随风飘逝了。

看那个电影的观众大多没有意识到当时正是美国出版业的一个准黄金时期,出版的书籍数目逐年增长,书的种类更是越来越五花八门。读者买书的兴致极高,但找到新书的困难越来越大。邻里小门面的书店虽然温情,他们的书架空间有限,已经不可能容纳每年增多的新书目。就像其他的消费者,读者也不希望拜访好几个专门化的书店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书,他们纷纷涌向宽敞舒适的大型书店,在那里他们可以一次性的买足需要的各类书籍。因此,就像那个女主角最后不得不低首认输一样,美国各地的小书店在那一两年间消失殆尽。在今天的美国,连锁的Barnes & Noble和Borders随处可见,所谓的独立书店(Independent Bookstore)已经是凤毛麟角。(波特兰的Powell’s和丹佛的Tattered Cover是两个异数,他们各自都很大。)

Barnes & Noble自以为他们已经成功地抢占了近乎垄断的位置,可以从此一枕无忧。但是他们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早在1994年,在华尔街工作的Jeff Bezos因为老婆的工作转到西雅图不得不举家西迁。一路上,他冥思苦想如何利用刚刚商业化的互联网来发一笔财。他突然明白,在当时五花八门的网上商务主意中,最适合网上生意的主意恰恰被人忽视了:卖书。

Bezos知道,喜欢书的人并不仅仅买新书,他们希望随时能买到他们想看的任何书籍,无论题材和出版年份。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建一个大得可以容纳所有书籍的书店。即使真建了,读者也不可能徜徉于那近乎无限的书架去找到他需要的书籍。这个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的问题正是计算机技术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计算机的最大优势就是对信息的大规模存储和检索。如果他能够把现今出版过的所有书籍收集在一个数据库里供顾客检索和购买,他就可以为读者提供一项前所未有的服务。

在从纽约到西雅图的一路上,Bezos没有心思欣赏沿途的大好河山。他用他老婆的laptop写出了一份商业计划。在西雅图他们新家的车库里,网上书店Amazon诞生了。

 

与互联网商业的大起大落一样,Amazon也经历了其早年的剧烈动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代表,Bezos在1999年曾当选为时代杂志的风云人物,Amazon公司也曾几度频临破产。但十几年下来,Bezos原来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地实现。Amazon站住了脚并逐步扩展,占据了图书市场约四分之一的份额。该公司也是所谓web2.0的先驱之一,通过顾客自愿提供的书评来销售书籍,居然比原始的邻里小店更具有大众社区的味道和功能。因为Amazon不需要在全国各地开分店,不需要庞大的店堂和书架,不需要不停地吧书籍从一个批发商运到一个书店又把卖不出去的书运回印刷厂销毁,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一般书店必须要通过要求书价的一半以上作为利润份额的时候,Amazon只需要百分之十左右就可盈利。因此,同样标价的书籍在Amazon购买时往往有相当的削价优惠。读者更是趋之若鹜。新近的IPhone还有专门的一个软件,在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一本喜爱的书时,只要把IPhone对准书后的条形码,IPhone就会自动报出该书在Amazon(和其他网上书店)的售价并让人及时从那里订购,这样的便利无疑更是敲响了传统书店的丧钟。

的确,Barnes & Noble和Border这样的大型连锁店的生意直线下降。他们不得不利用原来为了顾客提供便利的咖啡馆和其他小商品销售来填补营业额。很多在大型购物中心附近的书店里舒适的沙发上不再是浏览图书的爱好者,而是逛店累了在那里歇脚打盹的顾客,这些人对买书毫无兴趣。

但Amazon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他们提供了买书的便利和便宜。他们那个巨大的数据库正在取代大型图书馆而成为图书研究的最方便适用而翔实的工具库。想知道某一个题材方面的书,输入相应的关键词就能得到你需要的答案,并且包括了众多绝版书和普通书店和图书馆不屑一顾的“自行出版”书。出版行业的人员得到某一个新书的建议时,第一件事就是上Amazon查查该题材过去的出版历史。

Amazon的故事并不到此为止。因为其互联网的技术设计,在有意无意之间,Amazon为“自行出版”(self-publishing)更是打开了一扇及其方便的后门。这便是后面的故事了。

发表于 出版业 · 4 Comments »

3月 21, 2009 @ 3:05 pm

在美国出书:危机

美国出版业在过去几个月间遭受的危机既不是史无前例的也不是不可预测的。过去十来年中,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终于逐渐渗透于传统的各行各业之中,形成一个大搅局的场面。与出版业境遇最接近的是从事音乐的唱片销售业,最近几年内每况愈下,早已经风光不再。消费者购买音乐不再需要按照每个音乐出版品牌(label)推出的唱片集来选择,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下载和购买单个曲子。这种新的购买方式比传统模式方便便宜得多,也因此剥夺了唱片公司原有的暴利可能。这几年内虽然新的音乐产品依然层出不穷,但再也未能产生像Michael Jackson,Madonna那样的天皇巨星,缺乏市场上的高利润支持也许也是一大原因。

 

在各种各样的传统或夕阳工业中,出版业可以说是最为“恐龙”的一个。历经几百年的沉积,再加上知识阶层特有的傲慢,这个行业形成了一系列铁打不动的行规。这些规矩并不一定是为了读者和作者的利益或而设,恰恰相反,它们更多的是从书店、出版商、和编辑人员的便利出发。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这一庞大臃肿的体系终于在去年底开始暴露出其无法与时俱进的一面。在主流媒体中,一系列的评论文章开始唱衰整个出版行业。它们列举了这一行业的种种弊病:

 

1. 过多的中间人:一本书从作者的案头到读者的手里,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转手过程:作者–经纪人–编辑人员–出版商–印刷厂–批发商–零售商–读者等等。这条主链还不包括其他如市场销售、版权律师、图像设计等辅助人员。每一个中间人都需要抽取一部分利润,每一个中间环节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构成一个通讯壁障,并阻碍市场信息的流通。

2. 过时的销售方式:为了书店有利可赚,出版商需要让出巨大的利润空间。一般来说,一本书价格中的一半甚至以上部分是书店的盈利。而且书店不承担风险,卖不出去的书他们可以原价退回出版商,还由出版商付运费。大部分印出的书其实是卖不出去的,它们最终被送回印刷厂回炉成纸浆。这一过程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是把出版商逼上绝路的主要原因。

3. 过时的合同方式:出版商与作者签约时,需要付出一定的预订款。作者拿到预订款之后才安心坐下写书。到书出版以后,作者的盈利部分先归还预订款额,然后才能得到额外收入。然而,绝大部分出版的书因为销售不畅,作者不可能赚回其已经拿走的预订款,以致出版商蒙受更大的损失。

4. 追求时尚明星:因为上面这个风险,出版商不得不舍卒保车,力求自己付出预订款的书能成为暴利的畅销书。众多的出版商纷纷追逐那些众所周知的明星人物,并恶性竞争哄抬预订款的价格。我们可以看到,每当一个人在新闻上出了名,或者是把一架民航机降落在哈德逊河上,或者是成为“Joe管道工”,他都能立刻得到一个包含巨额预订款的出书合同。而那时他们要写的书还没有影子。这一过程不仅不能保证出书的质量,还大大地降低了普通作者得以签订出书合同的可能性。

5. 冗长的出版周期:除了少数应景之作,作者为一本书从开始与出版商洽谈到书开始销售往往是近十年的持久战。从洽谈到签订合同就得花几年的时间。而完成书稿后到书进入市场又需要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书经不起这样的时间考验,到正式出版时已经因为失去时效而无人问津。

 

以上种种弊病恰恰正是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所在:减除中间人、简化手续、缩短周期。因此,近几年内一个“自行出版”(self-publishing)的潮流悄然而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一潮流目前毁誉参半。有人主张这代表了出版业的未来,更有人诟病于其缺乏质量控制,垃圾书出得太多而劣币驱逐良币。所以现在危机已经在眼前,曙光则尚未明朗。

 

这里只是对美国出版业的现状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在后续的文章里我们还会逐一考察出版环节中的具体步骤和角色。

发表于 出版业 · 4 Comments »

3月 18, 2009 @ 9:22 pm

在美国出书:引子

刚刚结束的2008和刚刚开始的2009是美国纸质媒体的灾难之年,去年底的几个月间,几个最大的出版公司均大规模裁员、砍分部和削减预算,并有公司公然宣布暂停收购新书。从西部的西雅图到中西部的丹佛到东部的费城,各大城市中的百年老报纸纷纷倒闭关门,或岌岌可危。卖书的连锁店Borders一直挣扎在破产边缘,其难兄难弟Barnes & Noble也是步履艰难。一时间风声鹤唳,坊间频呼一场出版业的革命正在展开,大浪淘沙,几百年的印刷出版传统将在电子媒体兴起的同时销声匿迹。

 

在这个时候谈论出书,而且是传统意义上印在纸上,供读者拿在手里一页一页地翻阅的书,似乎是顶风作案,逆历史潮流而动。然而喜欢读书的人总是有的,在读书之余或许也好奇如何才能出版一本自己的书。曾经有人说过几乎每个热爱读书的人都曾不由自主地梦想出版自己的一本书,在经济萧条的今天,更是有许多人因为突然有闲而跃跃欲试,以至于好几个作者经纪人报告他们今年这头几个月收到的问询信件比往年同期大大增长。出版业的萧条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人们(可能是一厢情愿的)热情。

 

这几年为了出版自己的一本书,俺花时间研究了美国出版业的各种行规、操作步骤和运行情况,准备在这个不定期的系列中做个介绍。即使不能激励某位读者的写书、出书热情,也可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

发表于 出版业 · No Comments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