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21, 2009 @ 3:05 pm
在美国出书:危机
美国出版业在过去几个月间遭受的危机既不是史无前例的也不是不可预测的。过去十来年中,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终于逐渐渗透于传统的各行各业之中,形成一个大搅局的场面。与出版业境遇最接近的是从事音乐的唱片销售业,最近几年内每况愈下,早已经风光不再。消费者购买音乐不再需要按照每个音乐出版品牌(label)推出的唱片集来选择,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下载和购买单个曲子。这种新的购买方式比传统模式方便便宜得多,也因此剥夺了唱片公司原有的暴利可能。这几年内虽然新的音乐产品依然层出不穷,但再也未能产生像Michael Jackson,Madonna那样的天皇巨星,缺乏市场上的高利润支持也许也是一大原因。
在各种各样的传统或夕阳工业中,出版业可以说是最为“恐龙”的一个。历经几百年的沉积,再加上知识阶层特有的傲慢,这个行业形成了一系列铁打不动的行规。这些规矩并不一定是为了读者和作者的利益或而设,恰恰相反,它们更多的是从书店、出版商、和编辑人员的便利出发。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这一庞大臃肿的体系终于在去年底开始暴露出其无法与时俱进的一面。在主流媒体中,一系列的评论文章开始唱衰整个出版行业。它们列举了这一行业的种种弊病:
1. 过多的中间人:一本书从作者的案头到读者的手里,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转手过程:作者–经纪人–编辑人员–出版商–印刷厂–批发商–零售商–读者等等。这条主链还不包括其他如市场销售、版权律师、图像设计等辅助人员。每一个中间人都需要抽取一部分利润,每一个中间环节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构成一个通讯壁障,并阻碍市场信息的流通。
2. 过时的销售方式:为了书店有利可赚,出版商需要让出巨大的利润空间。一般来说,一本书价格中的一半甚至以上部分是书店的盈利。而且书店不承担风险,卖不出去的书他们可以原价退回出版商,还由出版商付运费。大部分印出的书其实是卖不出去的,它们最终被送回印刷厂回炉成纸浆。这一过程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是把出版商逼上绝路的主要原因。
3. 过时的合同方式:出版商与作者签约时,需要付出一定的预订款。作者拿到预订款之后才安心坐下写书。到书出版以后,作者的盈利部分先归还预订款额,然后才能得到额外收入。然而,绝大部分出版的书因为销售不畅,作者不可能赚回其已经拿走的预订款,以致出版商蒙受更大的损失。
4. 追求时尚明星:因为上面这个风险,出版商不得不舍卒保车,力求自己付出预订款的书能成为暴利的畅销书。众多的出版商纷纷追逐那些众所周知的明星人物,并恶性竞争哄抬预订款的价格。我们可以看到,每当一个人在新闻上出了名,或者是把一架民航机降落在哈德逊河上,或者是成为“Joe管道工”,他都能立刻得到一个包含巨额预订款的出书合同。而那时他们要写的书还没有影子。这一过程不仅不能保证出书的质量,还大大地降低了普通作者得以签订出书合同的可能性。
5. 冗长的出版周期:除了少数应景之作,作者为一本书从开始与出版商洽谈到书开始销售往往是近十年的持久战。从洽谈到签订合同就得花几年的时间。而完成书稿后到书进入市场又需要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书经不起这样的时间考验,到正式出版时已经因为失去时效而无人问津。
以上种种弊病恰恰正是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所在:减除中间人、简化手续、缩短周期。因此,近几年内一个“自行出版”(self-publishing)的潮流悄然而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一潮流目前毁誉参半。有人主张这代表了出版业的未来,更有人诟病于其缺乏质量控制,垃圾书出得太多而劣币驱逐良币。所以现在危机已经在眼前,曙光则尚未明朗。
这里只是对美国出版业的现状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在后续的文章里我们还会逐一考察出版环节中的具体步骤和角色。
4条评论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Posted by 笑笑君
3月 21, 2009 @ 6:46 pm
关注
Posted by SHE
3月 22, 2009 @ 11:16 am
希望你的出书计划顺利进行。期待着又一本好书问世。
Posted by 湘女
3月 22, 2009 @ 10:38 pm
我已习惯了抱着laptop躺在床上读书, 比捧着纸书还方便. 随着电脑越做越小越薄, 纸书还有什么必要呢?
Posted by eddie
3月 22, 2009 @ 11:27 pm
过两年就会有比现在laptop、kindle、eReader等等好得多的电子读书工具,这些以后会慢慢介绍。
但大部分读者还是倾向于“真正的”纸书。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第一次把自己的书拿在手里的感觉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