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20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叶剑英《绝句》(1978年)不避出韵:


百年赢得十之八,

老骥仍将万里行。

小憩羊城何所遇,

英雄花照一劳人。①


“行”属庚韵,“人”属真韵。韵(普通话)这两个字也不同韵。


①叶剑英《远望集》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009年6月

Jul 05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只有首句入韵可以借用邻韵。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1934年)不避出韵:

 

十年携手共艰危,

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

此中甘苦两心知。①

 

“危”“知”属支韵,“哀”则属灰韵。支韵灰韵不是邻韵。

 

①周振甫编注《鲁迅诗全编》218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009年6月

May 30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本文的讨论依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6年编定的《毛泽东诗词集》。其正编42首,包括律诗、绝句13首,“都经作者校订定稿”①。副编视为非正式文本,不在统计之列。

总观这13首近体诗,用韵均依照“诗韵”即平水韵。

其中6首通韵,均邻韵通押:《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②、《和柳亚子先生》、《答友人》、《冬云》、《吊罗荣桓同志》。通韵,指几个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

另7首一韵到底:《送瘟神》二首、《到韶山》、《登庐山》、《为女民兵题照》、《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和郭沫若同志》。

王力说:“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③他又指出:“古体诗可以通韵,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④以上数据表明,多数情况下作者谨守诗律,有时则不避通韵。

总之,用韵这件事情上,作者对旧规的态度似非“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出版说明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②本诗“慷”字,平水韵属上声养韵。但《广韵》苦朗切,上(声)荡(韵);又《集韵》丘冈切,阳部(《汉语大字典》缩印本1993年版982页)。阳部[韵]平声,平水韵又把唐韵并入阳韵,本诗“黄”“王”“桑”皆属之。
③王力《汉语诗律学》4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④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44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09年5月

May 20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避复历来是作文之要道。避复,就是在邻近的地方避免重复同一个字词,表达需要的除外。

旧体诗字数寥寥,重复用字自然更要避免,虽然格律不禁忌重复用字,虽然也有语意为主,不必刻意忌避重字之说。

七律《长征》不避重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①

第一第八句重复“军”字,第二第五句重复“水”字,第二第七句重复“千”字和“山”字。这些重复似乎不都是表达之必需。

《毛泽东诗词集》“金沙水拍云崖暖”句注:“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②

“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就是避复。这个建议作者采纳了。“浪”字不重复了,重复了“水”字。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5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5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009年5月

May 10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王力指出,“古体诗可以通韵,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①通韵,指几个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不避通韵: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②

“飞”“违”“非”均属微韵,而“题”属齐韵,“谁”则属支韵。四支五微八齐是邻韵。

此外,本诗不恤重字:第二第五句重复“每”字,第三第六句重复“长”字,第三第七句重复“不”字,第三第八句重复“难”字,第四第五句重复“大”字,第四第八句重复“问”字。格律固然不禁忌重复用字,重字如此之多且非修辞之必需,还是少见的。

【附记】本诗颈联(第五第六句)似属半对半不对,另有小文③讨论。

①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44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1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③《文豪则可:毛泽东的一联对仗》(http://xysblogs.org/changdi/archives/4560)

2008年10月稿
2009年05月改

Apr 25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这个词牌,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这首词读起来,“柳、九、有、酒、袖”是押韵的,“舞、虎、雨”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有注:“[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①原来这首“蝶恋花”用了两个韵。

说到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②本词作者也遵用《词林正韵》:“柳、九、有、酒、袖”属这部韵书的第十二部,“舞、虎、雨”则属第四部——虽然“蝶恋花”本来是不换韵的。

戈载是清代人,诗韵更加古老(用张中行的话来说,“平水韵式的言是《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说的”③),“把诗韵大致合并”的《词林正韵》当然是旧韵。时光流逝,语音演变,古代同韵的“舞、虎、雨”三个字在普通话里已经分属两个韵部了。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10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②王力《诗词格律》126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③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80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

2009年4月

Apr 15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第三四句(颔联)和第五六句(颈联)。对仗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颈联的对仗最严格。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①

颈联的前四字对仗工整,末三字可以讨论。第五字“欺”,动词;“老”,前缀,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有时可与形容词相对。另二字“大”,形容词,可以是名词;“鹰”,名词。“鸟”,名词;“非”,形容词或名词。如此对仗似不合一般规则。此外,“欺—大鸟”动宾,“老鹰—非”主谓,是不同的结构方式相对。

总之,本联或属半对半不对。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1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009年4月

Apr 09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避复历来是作文之道。避复,就是在邻近的地方避免重复同一个字词,表达需要的除外。

旧体诗字数寥寥,重复用字自然更要避免,虽然也有语意为主,不必刻意忌避重字之说。

邓拓的这首七绝,几处不避重字:

心 盟(1942年)

滹沱河畔订心盟,
卷地风沙四野鸣。
如此年时如此地,
人间长此记深情。①

第三句“如此”特意重复,是修辞手段。

但第二句、第三句重复“地”字,第三句、第四句重复“此”字。

①丁一岚编,成美注《邓拓诗集》3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08年9月

Apr 04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旧诗句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种句式是古体诗“最明显的特点”①,近体诗必须避免。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不避三平调: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二句第五字该仄而用平。“仍”属蒸韵,平声。普通话读阳平,也是平声。

“从”“容”二字原是平声,前面再平添一个。三字尾平平平,是为三平调。

①王力《诗词格律》72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2008年10月

Mar 27

……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鲁迅《阿Q正传·序》

 

律诗,包括长律、律绝,“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王力)①

孤平是诗家的大忌。据王力的观察,“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②他还说:“科举时代,试帖诗犯孤平就算不及格。”③

邓拓的旧体诗里孤平似不少见。试以《歌唱太湖——〈江南吟草〉之三》(1960年)④七绝11首为例。“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共19句,犯孤平的共6句,占31.5%:

1)乍见湖夹浦滨 
2)褒贬非视灭吴 
3)字字心绝命辞
4)想见军此客居
5)曷为人拓市廛
6)孰意云到涧边

以上6句的第三字均该平而用仄。其中1)“太湖”4)“右军”5)“越”属专名。

孤平可以补救——“本句自救”(王力)。“如果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就没有毛病了。”⑤邓拓这组诗里有一例本句自救:“环抱太湖鱼米乡”。“太”字仄声,“鱼”字平声救,不犯孤平。但以上6句均未救。

①②王力《诗词格律》31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③王力《诗词格律概要》50页注,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④丁一岚编,成美注《邓拓诗集》134—1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王力《诗词格律概要》72页,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