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
天路客按:做生意你能做过吕不韦吗?“吕不韦的商业政治计划,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成功。但他只知道权位和富贵的可贵,毫无学养上的“内明”和“外用”的基础。因此,他又彻底地失败,终至于身败名裂,一生很可惜,又很可怜。”说到底,他终究还是一个生意人!
身世堪怜一霸君
假如我们把周室王朝(包括春秋、战国)划归中国上古史的末期,那么,中古时期的历史,很明显的,当然以“赢政”王朝“秦始皇帝”作为划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在中国,正是声名煊赫的“秦政”时代。在西方的欧洲,也正是威名鼎盛的“罗马帝国”时代。
秦始皇的崛起,消灭战国末期的六国,开始建立皇权统一的中国,的确是历史上的大事。但时势造成一个有变态心理的秦始皇,完全是由于阳翟(开封禹县)商人吕不韦的商业谋略所制造成功的结果。例如现代美国式的民选总统,幕后台前,都是大资本商人所制造成功的国体。幕后出钱推出民选总统,台前的政府体制,也完全学习工商管理。伟哉商人,岂可轻视。当然,只有姜太公与管仲,早有先见之明,决不轻视,而且还特别重视呢!其次,便是范蠡和子贡,他两人才是真正下海入流的儒商呢!无人可以比拟。但千万不要忘了,如果全民皆商,恐怕是“国将不国”矣!
一统中国的历史背景
&nb ...
发表于:文史 | 2篇评论 »
2009年10月19日
长期以来,受错误宣传的影响,对尼采多有误解。比如他说去见女人别忘了带上鞭子,此话实属骇人听闻。最近看研究尼采专家写的书(《尼采与现时代》)提到这件事:一位老相识听了这句话后大感不安,尼采知道后惊讶地说:“别紧张,求求你啦,……这只不过是句玩笑话罢了,只是象征性地夸张一下嘛。”(第478页)尽管作为一位严肃的哲人,这样开玩笑(政治上不正确的玩笑)也是很不应该的,但是与他浩如烟海的深刻、睿智、理性的(政治上正确的)思想相比,这点错误还是瑕不掩瑜的。尤其应当为他正名的是,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这些帽子都是错误的附会,被该书作者称为“企图往尼采的教诲中投毒”。
尼采的主要思想定位应当是:反对基督教,倡导前苏格拉底的文化复兴,倡导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他终身的任务是:“在关于起源与终结的致命真理上建立一个社会”。(第317页)换言之,在否定了上帝、天堂和地狱的致命真理被揭示给世人之后,人们将怎样生活?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
尼采语录:“新的致命打击:我们的无可逃避的易朽性。——过去的时代,人们曾经通过指出人的神圣起源来证明人的高贵伟大,但是,这种方式现在行不通了,因为在这条道路的尽头站着的是与其他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野兽站在一起的猩猩,以它特有的那种方式向我们呲牙咧嘴,仿佛在说:‘此路不通!’因此,人们现在试图走上相反的道路:人类的前进路线证明他的高贵伟大和与上帝的亲缘关系。呜呼!这同样是白费心机。矗立在这条道路尽头的 ...
发表于:杂谈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9日
天路客
看了一则旧闻(《中医专家指西医统计学为贬低中医首因》北京晨报2008年02月01日),文章的其中一段如下:
“为什么都认为中医的治疗能力不行呢?就是统计的方法造成的。”他举了个例子,当年,他父亲行医的时候,曾经治愈过197例小儿麻疹。虽然是同一种病,却用了30多种处方。但是在西医的统计学里,这些并不被认可。因为西医的评价体系是用一个处方要把197例都给药好。统计学恰恰认为能够杀灭细菌病毒才算成功,才能被记入治愈率,这样一来,中医就吃了大亏。其实,通过中医治疗,能够使患者恢复健康的病例远比西医要多。”关庆维说。“最显著的一点是,不同的人得了相同的病,西医用药相同,而中医却是一个人一种药方,上万种药材的排列组合是非常复杂的,是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状况不同对症下药。这样复杂的组合排列要求中医大夫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对每一味药材的了解,这也限制了中医成材的难度。”
看了文章题目我还以为中医专家们都成了统计学专家了呢,原来貌似什么是统计学这位“专家”都没有搞清楚,即使不按这位专家所说的“西医的统计学”标准(按: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难道还有个中医的统计学?),不知这位专家所谓他父亲治愈病人的根据是什么?很显然,这位中医”专家”说的话也是很不严谨的,原因找错了!
  ...
发表于:统计学与临床流行病学, 中医批判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8日
钻营和贪利和傻子
天路客
【天路客按】这场小戏剧中人物的取名是按照他们的谈话以及谈话中他们各自的做事态度我给他们取的,因为我不认识他们,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我这样取名字也是有根有据,前辈们早就这样玩过,例如英国的约翰·班扬(见其《天路历程》)、乔叟等。同时想起了鲁迅在《野草》中的一篇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所以这样取名除了直白点感觉没什么不妥,另外,说明一点,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钻营与贪利是夫妻。按说,我偷听他们谈话有些不道德,但这实在怪不得我,因为他们说话的声音实在太高,使我无法不听见,反正我也是一个人喝酒,正郁闷着呢,索性听听解解闷。
交代完毕,演出开始。
时间:二00八年六月(这个月份或者再早些时候,一般是学生们找工作的时候)。地点:北京人物:钻营 (男)、贪利(女)、“傻子”(男)。
场景:北京某高校旁小饭店餐桌。
钻营:(端起酒杯面向傻子)其实你这个事情很简单,一句话:“有钱出钱,没钱脱裤子”。贪利:(附和说)就是就是,现在都这样。钻营:(看一眼贪利,喝一口酒,然后转向傻子)你既不想花钱又不想脱裤子,还想找到工作?!要不你把三万块钱给我,我给 你摆平,三万块钱已经算少的了。贪利:(面向钻营)三万块钱行吗?!
傻子:(莫名其妙状,惶惶然看着钻营与贪利),哦?不会吧?怎么会这样呢?我有个不错的朋友去年博士毕业,就找了个不错 的工作,还在北京落了户口,还是个女的,人家就怎么没花钱,也绝对不会脱裤子!贪利、钻营:(相互对视良久)这怎么可能?再说,她 ...
发表于:意识流, 杂谈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7日
天路客
一九二五年,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爆发大学潮。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头人之一的鲁迅,时任教育部佥事一职,他非但没有像北洋政府期望的那样去镇压学生运动,反而成为这场学潮的重要人物之一。女师大学潮愈演愈烈,许多教授、学者都卷了进去,一时间闹得京城沸沸扬扬。一直忠于文言文、主张读经的章士钊正是在这非常时刻被段祺瑞执政府任命为教育总长的。他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办法来平息学潮。刚上任不久的章士钊就递呈文给段祺瑞,请求免去鲁迅的佥事职务。第二天,段祺瑞的执政府就下令免去鲁迅的职务。
为了支持学生运动,鲁迅立即拿起法律武器,向当时专门负责审理行政诉讼事务的平政院状告章士钊违法免去自己的职务。根据当时的《文官惩戒条例》和《文官保障法草案》,长官要惩戒下属,须由惩戒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道明惩戒事件”,由惩戒委员会审理后才能执行惩戒;而段祺瑞政府在接到章士钊的呈文后,根本未经惩戒委员会审理就下令免去鲁迅的职务,在法律程序上忽略了最重要的一节,违反了《文官惩戒条例》和《文官保障法草案》。
鲁迅正是据此而力争。深谙法律之道的章士钊也知道自己理亏,在以教育部名义进行的答辩中反复强调,这样做是为了尽快平息女师大学潮,不得已而采取的行政处分手段。不久,又发生一件戏剧性的事情,北京的革命运动声势逐渐浩大起来,章士钊在北京魏家胡同十三号的家被广大群众和学生捣毁,章士钊无暇顾及与鲁迅的官司匆匆逃到天津,他的教育总长职务也被免去。继任教育总长易培基放弃了再答辩。结果,平政院裁决章士钊呈请免去鲁迅职务的 ...
发表于:杂谈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7日
作者:天路客
【天路客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现有体制下,中国培养不出好学生,培养不出科学家,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只能产生钻营拍马之辈,使真正的人才慢慢被销蚀掉!中国目前不是办教育,而是办衙门,衙门产生的不是科技人才,而是投机者、取巧者、蝇营狗苟者,医疗、教育等等各行各业莫不如此,事实上,60年来的教育很失败,不改变永远不会有希望。 ”关键是学者在衙门里头都变成奴才了,你都是衙役,你听说奴才去搞创新的嘛。”
”官大学问就大,你官大自己学问就大了,为什么呢?权利给他的学问,你就是这样的,你现在开学术讨论会,首先第一个讲话的是大官,大官讲完之后,我们得学习大官的精神,得引用一下。”
这个学问里面(天路客按)”产生拍马术,反正中国也盛产。”
“掐指算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已经有了8位,但没有一个有中国国籍。有人统计,这8位某籍华人,只有一位曾经在1950年短期在中国大陆的中学读过书,剩下的,全是在外面受的教育或者受的是过去的教育。其实,明白人都知道,1950年的大 ...
发表于:杂谈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5日
天路客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了36501块石头,用了36500块。
莫非贾宝玉、曹雪芹就是剩下的那一块?所以他说: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发表于:读书笔记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5日
作者:天路客
中国大陆的常住居民对一种现象肯定不陌生,“一人报销全家吃药”。
讲个故事:
一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不幸,其子肝硬化,几经昏迷,抢救多次,病情还算稳定,累计已花费三四十余万元,均经其父的“医保卡”结算。
补充实例一
医保卡兑换现金,似没必要解释了,放不明内情者费解,就罗嗦两句,医保卡自己用不完怎么办?卖掉!希望继续了解的朋友自己google,关键词:医保卡兑换现金。
补充实例二
有实报实销资格的人与无良医生勾结,从医院开出药物,贩卖至别处,然后分赃。
这个神奇的国度总是能够激发平凡而伟大的人们无限的创造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然炸药奖拿不来,但这也没什么,因为不研究这个,钻营取巧才是强项。
金钱面前,老革命也失色。
发表于:杂谈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3日
作者:天路客
中药药理学是这样搞研究的
某类药
1 .概述
2 常用药物
xxx汤
制剂与用法
例如(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2007年3月第2版为例):
第六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药物
黄芩
黄连
苦参
牡丹皮
金银花
大青叶与板蓝根
穿心莲
牛黄
鱼腥草
知母
青蒿
白虎汤
黄连解毒汤
制剂与用法
再以黄芩一节为例展开:
【药动学】
【药理作用】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2 其他药理作用
(1)降血脂
(2)抗氧自由基损伤
(3)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现代应用】
1 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菌痢
3病毒性肝炎
【不良反应】
不知道夺命双黄连之后还会出现什么秘密武器?
发表于:中医批判 | 无评论 »
2009年10月13日
作者:天路客
最近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是否该取消本科生毕业时的学位论文,其实写不写都没有关系,问题不在这里,有什么可讨论的呢?
培养科学精神,诚实做人,注重伦理学教育,这些才是大学的任务。
院士教授大学校长坑蒙拐骗、抄袭成风还怎么要求学生们怎么样怎么样?怎么做的表率?
被揭露出来的造假者处理了几个?这些不改变,这个国家没有希望。
大家可以在一个大的尺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国家投入的科研基金都出了些什么成果?为什么诺奖从来与中国无缘?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当然,我不是说诺奖有多重要,但这折射出的问题太多了,一切有良心的人们不该反思吗?
21世纪是教育学的世纪,再不改变正的就来不及了。
居然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是是否本科生毕业是否该写论文,问题在这里吗?没时间仔细论述,随便写几句。
一大批所谓教育者 ...
发表于:杂谈 | 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