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蔟如是说

Recent News

Archives

语言与翻译 存档

3月 26, 2007 @ 12:00 am

内华达山脉金秋游归

hopevallsm.jpg

Fall_colors.jpg

内华达山脉金秋游归

2003.10

缀满金箔的白杨,
亭亭躯干,
垂下一串好奇的大眼,
问讯挺立千年的苍松,
何以保得常青的容颜?
而我这暮年的灿烂,
东一抹鹅黄,西一簇朱砂,
却只能时隐时现,
镶嵌在墨绿的林海间。
苍松低语,啸咏连连。

嶙峋的铅灰,
挣脱墨绿永恒的束缚,
刺破青天,锷犹未残,
只剩得莽莽的荒川,
匍匐在脚下,
铺成一派田园。
蛇行的抓鸡河,
清流汩汩。
一条泥色的鱼儿,  
凝视着自己的影子。

归巢赤乌眸中渐渐暗淡的毫光,
艰难地穿透太平洋的迷雾,
展开弥涣的色谱。
倦怠游子的思绪,
化为黑色缎带上两条金色的丝线,
蜿蜒伸向大地的尽头。
一支银箭,
正在缓慢地划破天际。
箭头指处,
下弦的玉蟾,
细细地拱向孤星。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可自由转载,但必须注明“太蔟著”。商业用途须征求本人意见(taicu.1st@gmail.com)。

发表于 语言与翻译 · No Comments »

2月 8, 2007 @ 12:00 am

陕北方言诗朗诵

建议饭后欣赏。

[网友搞怪]萨达姆来到人民中间

[点击以上链接,建议用Internet
Explorer]





A maverick who sniffs at all genes and memes.

发表于 语言与翻译 · No Comments »

11月 18, 2006 @ 12:00 am

得鱼忘筌、清澄通透—-翻译的境界(旧作)

读一部上乘的译著,如在一个凉爽晴朗的夏夜,与峨冠博带的苏格拉底先
生,合坐于竹林雅舍内的几案旁,推杯让盏,酒意微醺,听他用“之乎者
也”、“子曰诗云”将他的哲思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全无滞碍,令听
者如沐春风,灵台豁然,浑不见苏老夫子那深凹的慧眼、高凸的钩鼻。

倘若运气不好,碰上一本下三滥的译作,则风云骤变。你突然发现竹林雅
舍不见了,峨冠博带的苏格拉底变成了魔幻电影中的外星怪物,青面獠牙,
不可名状,发出声来,呕哑嘲喳。四处昏黑,妖雾迷漫,空气闷热,令人
喘不过气来。你在丛林里磕磕绊绊,左冲右突,试图发现自己的所在,找
出一条路来,但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徒然。

幸好,就象猛醒能把你从梦魇中解救出来一样,你总可以合上那给你带来
痛苦折磨的译作,甩甩脑袋,眨眨眼,回到现实中来,除非有你控制不了
的理由逼你非读不可。

有一点,你应该感到欣慰,就是那“梦魇”的始作甬者,在制造梦魇的过
程中,也受着程度不亚于你阅读时的煎熬,就象一个不自量力的业余初段,
坐在了聂卫平的对面,为九段的每一着棋步绞尽脑汁,实在搞不明白,就
象虚竹一样,闭上眼睛乱应一着。不过虚竹歪打正着的奇迹,是金庸老先
生玩的把戏,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几率,和那位身着特制夹克的“奶酪球
”要在北朝鲜搞民主的几率差不多。

为了不致亵渎原作者的精神劳动成果,也为了自己及读者的身心健康,更
为了中国人最看重的自己的“面子”,一个译者最起码要具备的素质,是
有自知之明。用俗话说,是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知道自己的金刚钻,
能对付得了多大的磁器活。一个男低音,非要唱女高音音域的歌,憋红了
脸,吊紧了嗓子,也许偶尔能上去那么一两下。私下里玩一玩,朋友亲人
善意地捧捧场,鼓励几句,也就罢了。如果非得飘飘然到大庭广众下高唱
茶花女咏叹调,则惹大家起鸡皮疙瘩是小,贻笑大方是中,被警察以扰乱
公共治安罪逮起来,麻烦就大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事,并给自
己留点余地,是一种生活智慧。

怎样才能知道一部原著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呢?很简单,把它翻来
覆去读上几遍,如果总也摆脱不了那种雾里看花、半懂不懂、吃力缓慢的
感觉,经常在小地方来回兜圈子,没有通篇完整自洽的理解,痛苦大于愉
悦,那就说明你的段位不够,应该知难而退,就此罢手,回去闭关修行了。
如果你知难而进,那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自取其辱。

有了自知之明,选择了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原著后,就要为读者着想
了。

高明的译者,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翻译后的作品时,有“得鱼忘筌”之感,
而无“买椟还珠”之虞。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是“鱼”、“珠”,是主;传
递这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则是“筌”、“椟”,是宾。翻译得好,语言文
字象洁净的空气,读者自然呼吸之,几乎不感觉到它的存在,注意力集中
在思想感情上,读后喜获“鱼”、“珠”,不记得“筌”、“椟”;翻译
得差,语言文字便成了沙尘暴后的空气,使太阳变色,令读者窒息,戴上
大口罩后还得小心呼吸,对“鱼”的消化及“珠”的欣赏,大打了折扣,
““筌”、“椟”喧宾夺主,结果极可能是一场不欢而散的宴席。

如何达到“得鱼忘筌”的翻译境界呢?译者首先要对原著全面消化,吃通
吃透,然后再创作的过程便开始了。这再创作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
是“映射”,即把原著的文化基因尽可能地“映射”到读者所处文化中的
对应部分去。“文化基因”这个词可能太抽象,定义一下,便是一种文化
中千百年来沿袭使用下来、或“与时俱进”突变出来后约定俗成的自成一
体的单元,如成语、典故、谚语、俗语、警句及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诗词
片段等等。“得鱼忘筌”、“买椟还珠”这两个成语,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读者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已经对本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建立起了一
种直觉,对它们的理解速度,快如闪电。这也是为什么读本国人的充满了
“文化基因”的原创作品,速度远快于读生涩的译作及尚未建立起“条件
反射”的外文作品。

有人也许会疑问,那些头戴假发、衣服上到处打褶、满嘴鸟语的洋鬼子,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的“文化基因”跟我们的肯定风马牛不相及,
怎么“映射”?这种偏见,就象直到今天还根深蒂固的、认为不同种族的
遗传基因肯定有天壤之别的偏见一样,是无知加偏执的结果。科学就喜欢
打无知加偏执的嘴巴。现代遗传生物学研究发现,地球上所有人体内的线
粒体基因,都可以追溯到近十五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夏娃”身上;而现代
所有男人的Y染色体,则都源自近六万年前的一位“非洲亚当”;影响成
龙与斯瓦辛格之间所谓”种族差别”的,也不过是占人体基因总数约
1.5%的极少数基因。虽说“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间不能直接类
比,但正如不同种族间人可通婚并繁殖正常后代的事实,应该在遗传学上
向我们暗示着什么一样,不同文化的人在有合适媒介的情况下,沟通不成
问题,也表明在语言文字的表象背后,蕴涵着一些共通共同的东西。

还是举几个例子吧。“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的明显映射
是“一石二鸟”;”I wish you hadn’t been rude to that man just
now;
h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town and you shouldn’t go around
burning bridges.”里的“go around burning
bridges”可译成“四处树敌
”,而“burning
bridges”在合适的语境中译成“过河拆桥”则最恰当不
过;“A ship on the beach is a lighthouse to the
sea.”如果译成“
海滩上搁浅的船就象一座灯塔。”,便不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来得痛
快;“Add little to little and there will be a big
pile.”用“积少
成多”既信又达,要想雅点,则“聚沙成塔”或“集腋成裘”都是上选。此
类例子,不胜枚举。

“映射”解决了局部的问题,下面要对付的是译作整体的“清澄通透”的
问题。这“清澄通透”就是指译好的作品读起来,应该顺顺溜溜,不磕磕
绊绊,前后自洽,意思完整,且能把原作的气势意境表达出来。用音乐作
比喻,如果说在词句上“映射”是乐手的职责的话,则让整个作品有“清
澄通透”的整体感,控制好节奏、起伏跌宕、色彩、部分之间的衔接转换
等,是指挥的工作。一个好的译者,不仅要是个好乐手,更要是个好指挥。

具体到翻译上,如何做个好指挥呢?首先,要如上所说,要对整篇作品有
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其结构布局了若指掌。不先通读几遍,上来就动手,
是做不了好指挥的。有了整体的轮廓后,再往细里去时,要时刻知道自己
的所在及其在全局中的角色和作用。具体处理某个局部时,应该按照目标
语言的习惯语序对原作的语句进行适当的调节,不要拘泥于原作的句子和
分句的顺序。对原作中过长的句子,可考虑截为几个短句,因为人类的大
脑在处理长句时,要比处理表达相同意思的几个短句付出的代价要大。译
完一段,将其从头到尾读上一遍,熨去褶皱。对节、章、全书以此类推。
几个反复下来,基本工作就差不多了。整篇译完后,应该将其放置一段时
间,去散散步、娱乐娱乐,换换脑筋,待头脑一新后,再把译作当成别人
的作品,从中游离出来,客观地通读一遍,看有无滞碍,有则改之,无则
倒上一杯老酒,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翻译是艰苦的劳动,是门艺术,也是一种娱乐。我经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
感觉,那就是翻译就是给洋老头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给光屁股洋娃娃
扎羊角辫,穿红兜肚。

发表于 语言与翻译 · No Comments »

11月 18, 2006 @ 12:00 am

语言的功能及理性的敌人(旧作)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象一个好奇顽皮的孩子得到了一个万花筒,放在眼前
舞弄起来,花样翻飞,玩得废寝忘食,不亦乐乎。玩到酣处,买椟还珠,把
语言传载的意义这颗珠子扔在一边,对语言这个盒子倒情有独钟起来,这样
的孩子有语言学家、现代诗人、后现代人文学者,和巧舌如簧却不知所云的
政客及传教士。“买椟还珠”的反面,是“得鱼忘筌”,如佛门的禅宗。境
界低的禅宗弟子,鱼篓子还是要用一下的,用完扔掉就是了;待到出神入化
时,篓子也不用了,随便抓起个树枝、花朵,鱼也好,珠也罢,就都自动跳
上来了,那正是“释尊拈花迦叶笑,花内花外尽法道,如来妙去涅磐心,后
世参禅觉多少?”

我等凡夫俗子,见盒子是盒子,见鱼篓是鱼篓,要是见了一个满头疙瘩鬏、
面目慈祥和善、不男不女的大胖子,手里拈了一朵花,在那神秘地微笑,胆
子小的绕着走,胆子中的看热闹,胆子大的则可能公民执法,把它扭送警局。

人有喜怒哀乐、高低胖瘦,不同人不同场合用的盒子、鱼篓也就千变万化,
细分析之,则大致有以下几类功能(不一定完备,且互相之间可能有一定交
叉):

1.逻辑功能:传递知识,交流信息。如“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
26日。”“萨达姆·侯赛因还健康地活着。”“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内角

90度(谢网友提醒)的四边形。”除了后一个是个定义,不用验真伪外,其
它两个都可以检验。第一个可以去查中共党史,后一个可以去问萨哈夫,如
果还能找到他的话。

2.实用功能:激发情感,改变心理,一般最终是要促使受方行动,也可直
接唤起行动。如“狗剩,老师说明天交数学作业。”意思是让狗剩今晚努点
力,别贪玩。“天下是老子出生入死打下来的,老子就是要坐天下!”意思
是:你个臭老九,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保证虚心接受,有则改你,无则
枷你。

3.诗韵功能:主要把语言当音乐用,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构
建意境,刺激听读者的想像力;偶尔随便夹点私货。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4.表泄功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发泄心理张力,一般并不需要受方。如
“呸!这咖啡真他X的热!”“咕叽咕叽,我的宝贝最漂亮!”

5.客套功能:社交中的润滑剂,官场上的虚套子,没话找话,一般不能按
字面理解。如“吃了吗?”“你们家孩子真聪明。”“很高兴见到你。”
“甜心,你是我的最爱。”“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友好睦邻,愿我们世代友好!”

以上五种类型中,以第一种,“逻辑功能”,以其客观中性,最适合表达传
递理性的思想和知识。其它几种,则往往是非理性喧嚣的载体,对无知和缺
乏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以及心肠太软的人,是最好的心理操纵工具,被
一代又一代的教棍和政客们有效地利用着,也被前仆后继的善男信女们买着
账。

正如理性知识传播渠道的数目远少于非理性的传染途径一样,理性信念来源
的数目也远少于非理性信条的孳生渊薮。理性信念的来源有二:一曰严密的
推理,二曰坚实的证据。而灌入非理性信条这条大河的支流,则多得不胜枚
举,令人触目惊心!这里且略举一二:战胜了理智的感情、固执的偏见、既
得利益、权威、轻信盲从、谎言的重复、在狭隘环境中养成的习惯、把偶然
当必然。深谙民众心理的教棍和政客们,有意无意地向这些支流里倾倒着毒
汁和迷魂剂,祈求于民众的好恶、怜悯、敬仰,时用讽刺挖苦,时用威胁利
诱,驱赶着“羔羊”们向他们早已搭好围栏的牧场走去。

在如此数目庞大的敌人面前,双足的理性能发芽、生根、成长、壮大,无论
如何,都是个奇迹!

发表于 语言与翻译 · No Comments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