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蔟如是说

Recent News

Archives

2月 22, 2008 @ 5:07 pm

【文傻存照】莫让科学太负累

莫让科学太负累

丁子思维
2008.01.02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50170190&agMode=1

科学不是无限理性,如果是,则它就成为了上帝的别称;科学只能是有限理性,它只在自己被划定的范围内,具有自由活动的权利和能力。

有限理性是一切工具的主要特性之一。科学作为人类自己创造的一种高度抽象、高度综合的思维工具,虽然是智慧的、锐利的、可靠的、耐用的,但它也并不具有超越于其它工具之上的什么特权。作为所有科学学科工具的总称谓的现代科学,其显在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其潜在的理性也一定是有局限性的。

那些不同学科的科学工具就更是如此了,物理学有自己的领地,化学有自己的领域,其它自然科学学科也莫不如此。就是这些种类、大小、样式都不尽相同的工具,才构成了科学工具的系统性或科学整体的工具性。

一张弓剑,力太小,射则不达;力道偏,射则不中;力太过,射弓折废。科学工具的运用何尝不是如此地呢?

因为使用科学工具会带来很多好处,人们就逐渐养成了经常使用它的习惯。但当把它用在不适合的地方,或者无节制地消耗掉它的有限理性时,或许开始只是让科学增加负累,但到后来,就可能发展为对科学工具的崇拜,从而让科学偏离出原有的本位,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当下就有人(比如有个叫“太蔟”的人),竭力倡导所谓的“鹰派科学传播”(xys20071230)说教,这在丁子看来,不过就是毫无节制地滥用科学工具罢了:

“科学是阳刚,是勇力,是自信。它仿佛是一个重量级拳击世界冠军,双腿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拳台上,用逻辑与实证的双拳捍卫着自己的霸主地位。它不惧挑战,更欢迎挑战,甚至主动寻找挑战。它的任何一个理论,从诞生起,就时刻准备应对挑战者的双拳乃至下三路的招数。百击而依然屹立于拳台的,将被迎入科学的圣殿,供后世敬仰。一切惧怕挑战、用各种各样借口躲避挑战的,都不是科学,都将被科学踏翻在地和唾弃。…………”

就拳击手比赛而言,常识告诉我们,其胜负并不仅仅决定于拳击手一人,他的教练,及按照一定规则判决胜负的裁判,都将对他的胜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鹰派科学传播”所摆下的擂台,谁是“科学选手”的教练,谁又是这场比赛的裁判呢?

如果按照他们所坚持的:“科学的知识,是我们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唯一可靠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我们获取可靠知识的唯一可靠方法。”那么,我们自然得出的结论就只能是:科学是“科学选手”的教练,同时也是这场合比赛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

看这样的比赛,不是无聊的,就一定是自残性的。那些老弱的选手(伪劣的东西),恐怕没有登台比赛的勇气,即使是有所谓的青壮选手(“伪科学”)走上了擂台,那也不过是同胞兄弟之间的陪练游戏,剩下的也就只能是与真正的“科学选手”之间的血腥打拼了。我们最后看到地必定是,科学(选手)将科学(选手)踏翻在地并加以唾弃。

—–在这种意义下,整部科学发展史不就充满了这样的比赛吗?非欧几里德几何(选手)打翻了欧几里德几何(选手),科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打翻了科学的牛顿(运动论)。难道说这就是“鹰派科学传播”所追求的戏剧化的效果吗?

西方社会崇尚地不独是科学,还有民主与自由。对于它们“三位一体”的关系,有不少人由于擅自改变科学的工具本性,而产生了不小的认识错乱。科学只是民主与自由的工具,而不是民主的唯一基础,更不是自由的终点或自由本身。那种“科学即民主,科学即自由”的说法,就是将科学工具宗教化膜拜的结果。

这种简单的错误认识,还是有人看得出来并想加以避免的,方舟子近来所写的文章“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xys20080101),就有呼喊将科学返回其工具本位的基本主张。

方先生说:
“只要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渺小、短暂的一生便不会迷失,不会虚度”。
显然,光有科学(工具)不行,掌握科学(工具)的人还需要别的完全不同质的东西—-讲道义,而民主和自由也就可能是道义实行或追求的两种结果了。

方先生还说:
“两船相并古称“方舟”,“方舟子”就是脚踏两只船的人。“方舟并骛,俯仰极乐”(班固《西都赋》),我的梦想,便是同时乘坐科学与人文之舟,品味从古今中外的智者与仁者那里得来的极乐。”

我们且不说方先生如何“脚踏两只船”而能悠然极乐的,他至少是不独乘科学之船的,还必须乘人文之船的,这就否定了“鹰派别科学传播”的观点,而且是作为xys的总版主身份进行否定的。

认识到科学的工具本性,说明方先生的思维多少还是具有理性的。

但方先生的认识还是有其它问题的。他的问题不是不承认科学作为思维工具的局限性,而是彻底否定科学思维之外的思维工具的有效性:
“科学固然还不能回答许多问题,而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也不可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科学毕竟是人类所能掌握的最可靠的探索方法,如果科学回答不了的,没有理由相信通过其他途径能得到可靠的答案。”
不是不清楚科学作为思维工具的客体性,而是不明白道义在科学工具使用中担当并表现出怎样的主体性:
“道义是天际的星光,科学是指路的灯火。道义让我们有理想,有激情;科学让我们有理性,重实证。”

虽然我们能够看出作为“指路的灯火”,科学是能够发挥理性作用的,但我们却无法通过“天际的星光”,找到“让我们有理想,有激情”的道义所在。“天际的星光”与“指路的灯火”其实质应该是相同的,只是一个在近处,一个在远处;一个更切实一些,一个稍虚无一些罢了 。

如果说方先生对科学有更多思考或稍多理性的话,那么他在“人文”方面,特别是在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性认知方面,其文章所表达出来的观点,就注定要贻笑大方了。

在丁子看来,方先生即没有从康德本人原意出发读懂其“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的墓志铭喻义:
“而康德虽然不让上帝去推动星体的运行,却又认为道德法则的存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把上帝做为至善的化身。”

他也没有完全领悟爱因斯坦关于“宗教的科学与科学的宗教”名言的内涵:
“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曾经引起了无数没有读过这句名言的上下文的人的误解,以为爱因斯坦在支持传统的宗教,而其实爱因斯坦在这里所说的“宗教”,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宗教,而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激情和信念。我们不妨把这句名言修改成:没有道义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道义是盲目的。如果既无科学也无道义,则是行尸走肉。”

在这里,方先生犯了一个与不少人一样,容易犯的简单错误,那就是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理性,不加区分地混杂在一起谈论,以至于造成了双重和误读与误解。

科学的确是大脑的产物,说“脑中有科学”无疑是对的;道义的确也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说“心中有道义”也是符合常情的。但前者对应地是西方思维模式,而西方人是“无心”的,有的只是“灵魂”,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才构成人。科学只承认肉体,不承认有灵魂,进而也不承认上帝的。后者对应地则是东方思维模式,我们东方先人只是承认“有心”,不知道灵魂为何物,而心与物的统一才构成人。传统思维否定了一切非物(阴阳)的存在,肯定物(阴阳)的作用产生了心,进而印证了自然之道的恒常存在。

那么,方先生把只有在东方思维理性框架下才具有意义的“道义”概念,用在不应该用“道义”去解读的西方思维理性框架下的,主导科学进程的人文精神领域,不就是造成可能出现双重的误读与误解的原因吗?

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这些错误的发生就是从对科学不正确的定位开始的。那就是忘记了或模糊了一个基本的前提:科学无论变得多么地强大,它不可能改变其工具的本性。

所以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莽撞地使用科学(工具),伤害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过度地使用科学(工具),损失的不光是别人也会有自己;宗教地使用科学(工具),消灭别人思想自由的同时也就毁灭了自己思想的自由。

如果我们诚心诚意想极大地发挥好科学工具的效用,那就一定要记住:
莫让科学太负累!

发表于 科学与科普

19条评论 »

  1.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5:30 pm

    哦靠,这个“丁子思维”写得太好了!忒利害了!!

    太蔟你可别问我为什么,我说不清楚!

    我就知道对了,大致上肯定对了!“道义与科学”!! 我过去也听别人大概这么解释过,没错!!!

  2. Posted by duanhaixin

    2月 22, 2008 @ 5:47 pm

    唉,没头脑就是没头脑。

  3. Posted by taicu

    2月 22, 2008 @ 5:57 pm

    to 没头脑不高兴:

    如果你是这样感受的,那么欢迎你加入文傻的行列。:-)

    试着找出这句话的谬误:“非欧几里德几何(选手)打翻了欧几里德几何(选手),科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打翻了科学的牛顿(运动论)。”

  4.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6:01 pm

    我曾经对这个问题脑袋都想炸了!! 看了几本书,看不下去,看着看着我脑袋就往“宇宙的边上到底什么样”去想了。 对,科学是工具,科学知识也包括着人类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人文知识(虽然这种知识由于人类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改变我们生活的——靠的是“魂”!其次才是用什么工具(当然,毫无疑问,科学是最最可靠的工具)。

    在我这儿,除非这辈子我这个半位科盲,能获得一个诺贝尔什么自然学科奖,搞不好在工作中能改变这种看法。这方面的东西我也不看了! 谁说出天花来,我也不相信了!肯定了!!

  5. Posted by taicu

    2月 22, 2008 @ 6:13 pm

    哀,莫大于脑死(古文“心之官则思”,故古时的心即今日的脑也)。把你一个人放到旷野,你去用魂来改变生活吧。

  6.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6:15 pm

    如果就我上述观点加入“文傻行列”——没意见!

    其实太蔟你应该组织一个“新语丝文傻俱乐部”,我愿意做干事!联系免费活动场所。

  7. Posted by taicu

    2月 22, 2008 @ 6:22 pm

    好主意。把你们一起发送到渺无人烟的旷野,你们去建设一个“魂”的美妙新世界吧。

  8.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6:40 pm

    到你这儿,什么事整整就极端了!

    光有“魂”能行嘛,吃啥喝啥,没吃没喝,还臭美啥?

  9. Posted by duanhaixin

    2月 22, 2008 @ 6:51 pm

    没头脑,

    “改变我们生活的——靠的是‘魂’!”

    有了“魂”,你们就可以改变生活嘛!吃香的喝辣的,再整出一个,不,是一群美女来,想怎么臭美都行啊!

  10.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6:56 pm

    不对呀,科学是工具呀,“魂”是我们的能力呀,换句话说:科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可以改变科学的研究方向,但改变不了科学规律。

  11. Posted by taicu

    2月 22, 2008 @ 7:08 pm

    “魂”是可以改变科学规律地呀,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李森科、批相对论、人体科学、中医什么的。

  12.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7:29 pm

    什么是能力: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主观力量,最可靠的能力是人利用科学的手段。

    ——你给我整不会了,有点不会定义了,这个意思没错。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个叫“无效改造世界的主观力量”,没头脑不高兴称这种能力为“非能力”。

  13. Posted by 疯和尚

    2月 22, 2008 @ 7:42 pm

    集以喻代证,胡乱类比之大成者,非此文莫属。通篇激情发挥,却不见真正的剖析与论证,只有斩钉截铁地判断,而无丝毫的证据。
    1。以科学喻拳手,乃是为了表达科学之强有力,阅读理解,应止于此;引申发挥到教练与裁判,则是胡扯了:倘若你比喻你家孩子脸蛋长得象苹果,我从苹果的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引申发挥到你家孩子脸蛋口感是脆是沙,至多少钱一斤,是不是胡扯蛋??
    2。星光与灯火的那段,更不知所云。
    3。批判太簇““科学的知识,是我们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唯一可靠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我们获取可靠知识的唯一可靠方法”,然而除了空喊着道义以外,却不能指出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外,有什么知识体系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方法是可靠的。
    4。批判方舟子不承认科学思维之外的思维工具的有效性,然而却举不出科学思维之外的思维工具有效性的任何证据
    5。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那段,让我去厕所吐两口先———-别看又是心又是灵魂地口水四溢,他知道自己谈得到底是什么吗??

    这样的见解也只好拿来铛铛铛铛了。

  14.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8:03 pm

    和尚你要这么说,这个“科学能不能指导一切”这个问题,非我等小辈能说得清楚。得两个相当相当的专业人士(确实得诺贝尔奖以上的水平)去说,听得还能听糊涂了——就这么复杂。

    据我所知,这个人好象是美国人(叫什么“逊”来着,比那个什么“金斯”要晚点)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他有突破!他有不少继承者搞出不少理论来,据说在美国和欧洲科学界也不占上风 —— 何况你我?—— 可不能乱说!

    ———————————–
    “科学的知识,是我们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唯一可靠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我们获取可靠知识的唯一可靠方法”,
    ——————–
    这句话不能因为是太簇说的就错了。我确认:这句话没错!

    ———————————–

    现在问题就出在这了:

    然而除了空喊着道义以外,却不能指出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外,有什么知识体系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方法是可靠的。

    现代人文知识算不算“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方法是可靠的”——谁要说现代人文知识百分之百可靠,那是屁话,因为人文知识有“模糊特性”——但人文知识恰恰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知识。

    有的人甚至都这么说:是人文知识进化了人类认识,是自然知识改变了人类生活。

    —————————————-

    和尚,你就不能再问我深的了,我是“半拉科盲”,有些事说不太清楚!

  15. Posted by freebird

    2月 22, 2008 @ 10:25 pm

    从第一句“科学不是无限理性…”就可以知道他要把科学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上一个他认为合适的框框,通过逻辑混乱不堪的叙述达到缩小直至否定科学的目的。最后还是那一套家长打完孩子后“疼爱”孩子样的教导:莫让科学太负累!虚伪而又无趣。
    这种思维定势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人长期浸淫在儒学和落后的封建思想中的恶果。这种思维一开始总是要对否定的对象限定范围,然后用混乱的逻辑和古已有之的现代化了的忽悠术一步一步把对象拖下马,最终达到否定他人他物,来抬高自己的目的。类似“莫让科学太负累”式的假惺惺的“关怀”就是一个转折点,下面就是泥潭。从中也可看出这类人的自我卑贱感,但是他们自己往往没有觉察到,或者不让别人指出来。
    为何不先问自己一些“为什么”,然后试着自己找到答案,在文中一步一个脚印的理清思路,陈述解答过程,直到找到稳定的结论,答案。
    为什么要缩小或否定科学呢?是因为害怕。
    害怕什么呢?这个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最根本的源头却是一样的。

  16. Posted by 没头脑不高兴

    2月 22, 2008 @ 10:40 pm

    freebirdon:科学无国界!“经过实证得来的科学知识能不能指导一切”这是科学界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现在主流(大多数科学家)没有承认这个观点!

    你一味的把这个问题捂到“这种思维定势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人长期浸淫在儒学和落后的封建思想中的恶果”这上来,肯定是恶意攻击了。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知识结构上的位置,说法不一致,谁也没说服谁。

    不行,咱们遨请方舟子写篇文章,如果要明确表示唯科学主义态度,马上会引起争论。太簇这是没什么大影响,闹一闹。

  17. Posted by ZOE

    2月 23, 2008 @ 7:02 am

    A

    *
    [+] Area studies
    *
    [+] Arts
    *

    D

    *
    [+] Drama

    E

    *
    [+] Ethnic studies

    G

    *
    [+] Gender studies

    H

    *
    [+] History
    *
    J

    *
    [+] Judaic studies in academia

    L

    *
    [+] Language
    *
    [+] Literature

    M

    *
    [+] Museology

    P

    *
    [+] Philosophy

    R

    *
    [+] Rhetoric

    S

    *
    [+] Study of religion
    so basically you are saying those above 进化了人类认识?

  18. Posted by 游平漩淡

    2月 23, 2008 @ 8:39 pm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来努力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讲道理来实现这个目标呢?完全不是。言辞永远是空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和多谈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http://xys.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Einstein/duli.txt——游平漩淡Cope&Paste自新语丝·爱因斯坦专辑http://xys.dxiong.com/pages2/Einstein.html

  19. Posted by freebird

    2月 26, 2008 @ 7:55 pm

    freebirdon是谁啊?
    一些人头脑中充满否定,否定词,否定语句等等各种否定形式。
    “没头脑不高兴”就有两个否定。
    不多说了,向上的人总会找到答案,向下的人总会找到理由。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 TrackBack URI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