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7, 2011 @ 1:53 pm
跑马旧金山
我第一次进入旧金山市区时是跑着进去的。那大约是1995年左右,我当时在东湾的伯克利。那时有一个沿着海湾大桥从奥克兰市跑进旧金山市的万米比赛,是一个极为壮观的路径。可惜后来就不办了。
当然,旧金山最著名的是另一座桥:横跨海湾出口的金门大桥——那是这个城市的象征。能够在那桥面上跑过的长跑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7月31日举办的旧金山马拉松。这时正值盛夏,也只有这个城市可以在这个时候举办马拉松,毕竟美国有一句名言:最寒冷的冬天是在旧金山的夏天。(这句话经常被栽入马克·吐温口中,但并不确。)
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都在海湾大桥旧金山桥头不远的海湾(Embarcadero)大道上,临近著名的渡船大楼。我在早上5:40左右来到集合地点。天还黑,放眼所见便是那灯火通明的海湾大桥,在夜幕里辉煌地引向远方。这时候,第一波精英运动员已经出发了,后面的人耐心地等待自己的时刻。气候果然凉爽,只是稍微有点冷。我在跑步的短袖外多穿了一件外衣,但用不着手套或帽子之类,这正是跑步的最佳天气。我所在的第5波由预计在4小时到4小时15分跑完全程和以相应的速度跑完半程的人组成。这次自己的目标还是4小时15分。5个多月前在奥斯丁是同样的目标,但最终功亏一篑。旧金山比奥斯丁的坡度和难度只增不减,但经过最近的训练,觉得还是应该能够在这里达到这个目标的。
6点过后不久,我们这波出发了。天依然黑着,出发时甚是寂静,周围只听到唰唰的脚步声。离开出发点后队伍沿着宽阔的海湾大道展开,并不拥挤,很快就接近了9分半一英里的速度,比4小时15分所要求的速度略快。因为感觉良好,我也没有在意,就打算随大流了。跑出去1英里之后就脱掉了外衣,扔进路边的垃圾箱。此后不久发现大流的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迹象,自己想放慢一些,但也知道很快就会爬坡了,到时候自然会减慢,也就懒得自我控制了。
2英里后,我们跑过了渔人码头。那里空空如也,游人还未苏醒。然后上了一个小坡。看见路旁插着一排小国旗,拐弯下坡后更看到一列观众,举着大国旗和一系列大照片。趋近以后发现那些是近年来为国捐躯的烈士遗像。这一帮子观众在热烈地为我们加油,由此可见他们是在利用这个机会纪念烈士,而不是在抗议。
3英里后,金门大桥开始在右边呈现。这时她还离得相当远。天还没亮,一切都灰蒙蒙的,除了路灯的橘黄和交通灯的红绿四周没有色彩。远处的金门大桥呈现一种浅灰色,近处则是海湾里林立的洁白桅杆,就像一幅水墨画。这一路还是沿着海湾走,路很平坦。但随着金门大桥的逐渐逼近,大家都在准备着即将到来的爬坡。
去年旧金山马拉松前,《华尔街日报》为其写了专文报道,称之为“即使是马拉松选手也害怕的比赛”。这一头衔被组织者引以为荣,将其制成大幅图像供大家在前面拍照留念。这一比赛之所以可怕,在于其几个连绵不断的上下坡,对长跑选手是一大考验。第一个大上坡就在5英里附近开始,从海平面爬到超过250英尺高度的金门大桥上。这个坡本身大概就有1英里长。也许这时候大家正好刚完全活动开,也许更因为有着上金门大桥这样的激励,这一英里并没有我原先预想的大减速。周围人都埋头苦干,一会儿就上去了。我用了10分6秒,只比平地稍微慢了一些。在上坡途中,我吃下了第一包能量胶(energy gel)。
这时天终于开始亮了,但浓云密布,没有一点阳光。桥上没有雾,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桥钢索那特有的褐锈色彩。两边则是一片白茫茫,并不能真正看到海洋和海湾。桥面上一半用来跑步,另一半依然开放,只偶尔有几辆车开过。跑步的这一边再被隔成两道相向而行。每个方向的道路这时都显得比较拥挤,有点摩肩接踵的感觉。但好在周围人的速度大致同一,也没有太多的争抢。桥非常长,因为其自身的拱形结构有自然的上坡和下坡。到了桥对面,我们像通常的游人一样在那边的停车场兜上一大圈,便又反方向重新上了桥。
再度上桥不久便可以看到旧金山城市高楼林立的剪影,却依然是灰蒙蒙的一片。这时我开始注意观察对面而来的人群,借此分散注意力。可以看出,对面上桥不久的人都满脸的兴奋,细心地体会着跑在金门大桥上的感受和在路边的摄影师前欢呼雀跃。这里不愧是加利福尼亚,跑步人群中亚裔面孔明显地比其它地方多,而且多数显得很年轻。看着看着,突然就见到一人从对面的行列中蓦然转向,插到了我的前方直接回返了。不知道他意欲插近道还是已经放弃了这场比赛。稍往后,又见到一个小伙子拄着双拐,一步一步艰难地“跑”上桥。看他的体型似乎是一个运动健将。也许是训练时临时受了伤,但仍不愿意放弃这场赛事便干脆操着拐杖参与了。
终于回到了这边的桥头,完成了这个长跑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下桥后是一个大下坡后紧跟着又是一个大上坡,比上次还略为吃力。到达坡顶时正是10英里。我看了看表,比4小时15分的预定速度这时超前了4分钟左右。吃下第二包能量胶之后,开始了长达一英里的大下坡。这个下坡沿着海岸,偶尔能看到海景。这时感觉比较轻松,下坡时信马由缰,顺势而下。这一英里只用了8分40秒。
下坡以后便又开始上坡。我们这时离开了海岸线,正在穿过一段市区街道,前往金门公园。路两边是电影电视上常见的典型旧金山街景,房子门面很小,色彩斑斓。这里坡度不大,但持续两英里的缓慢上坡还是有一定难度。可以感觉到身边有些人在加速,他们大概是已经接近终点的跑半程的。我这时却发现保持每英里9分40秒的速度已经有些困难。
进入金门公园后很快与半程的人马分手,进入公园里的小车道,四处一片寂静。突然意识到一路来时其实路边也没有什么人。没有看到一般会有的乐队和学生啦啦队。除了刚开始时看到的那一群纪念烈士的人基本上就没有见到成群的观众,与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马拉松很不相称。好在一路景色优美,倒也浑然不觉。此时身在公园里,宛若隔世,就如同几个人在森林小道上跑步,完全失去了大型比赛的气氛。很快我们到了行程过半的所在,我看了表,这时的时间是2小时4分多,比上次奥斯丁稍快一点,又是一个非正式的半马个人最好成绩。按这个速度继续下去,以4小时15分完成全程是毫无问题的,何况下半程下坡多于上坡。不过,当初在奥斯丁也是同样的想法,后来却因为受伤而功亏一篑,不知道这次是否会重蹈覆辙。
正琢磨着呢,就觉得小腿上肌肉有些紧张的感觉,似乎是要抽筋的前兆。刚过半程就要抽筋也太早了一点。一边担心着,一边又提前吃下一包能量胶,同时计划下面路上多喝几次水,希望能有所帮助。
原先设想旧金山马拉松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金门大桥前后那一段,虽然坡大,但那时体力好又有好景色,应该比较容易对付。第二部分就是在金门公园里,这可能是最困难的一段。金门公园比纽约市的中央公园还要大,马拉松的路程在里面转来转去,足有将近7英里之久。而且几乎没有平地,除了短暂的下坡外全是没完没了的上坡。我的速度在逐步下降。2个多英里后,我们又回到半程马拉松的路径旁,陪同他们跑到他们的终点。
旧金山马拉松与众不同的是它其实有两个半程马拉松,可以选择参加前半程或后半程。前半程因为有金门大桥参加者人数比较多,但后半程因为下坡的原因更能出成绩。我们告别前半程的终点后转了一两个弯就看到了路边上后半程马拉松的起点。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出发,可以看到起点线前面三三两两精英级别的选手在来回小跑热身。又过了一阵子,就见到几个敏捷的身手从后面追上我们的队伍,一会儿就不见了。那是后半程半马的好手过来了。我们正在艰难地上坡,看着他们的矫健也只能欣赏和感叹。后面追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前面的人自觉地靠向路左边,把右边让出来给他们。可是不久前面有了一个供水站,正在路右侧。左边速度比较慢的不得不再横跨过来取水,立刻就与后面追上来的快手纠缠在一起。场面一时混乱,到处是惊叫和躲闪。我原想不在这里凑热闹取水了,但又担心抽筋,而反正秩序已乱,自己的速度也已经被滞缓了,便瞅了一个空子窜到路右边取得一杯水。
这时俩小腿要抽筋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但还能坚持跑着,虽然速度稍微下降。大约在18英里左右,突然被一群人从后面追上,其中还有人在大声聊天。转头一看,正是举着“4:15”牌子的领跑小组(pacer)和他们带着的人群。跟着他们就能有保证地在4小时15分钟跑完全程。我从出发后就一直在他们前面,始终保持着至少2分钟的优势。这时候突然被他们追上实在是吓了一跳,知道自己的目标悬了。不过那个领跑的人告诉我他们这时也正保持着大约一分半钟的领先时间。我便随着他们这个大流跑着,希望自己的腿不要继续作怪。但这时实际上已经开始灰心丧气。两个小腿的肌肉在不时抽痛,自己清楚已经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坚持到终点,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重复奥斯丁的过程和成绩了。
过了19英里后我们终于离开了金门公园回到城市大街上。这里是旧金山极富盛名的海特-阿什伯里(Haight-Ashbury)区——1960年代嬉皮士的圣地。街边上的人骤然多了起来,此起彼伏地叫喊加油。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乐队了,不过似乎只是一些半大的孩子在玩自己的乐器。我原来设想的这里是马拉松的第三和最后阶段,有两个巨大的下坡,然后几乎是一马平川到终点。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就看到达这里时的身体状态。但此时我两腿疼痛正在加剧,知道“否”已经战胜了“是”,只能勉强为之了。出公园时我吃了第四包能量胶,这时已经渐渐地落后于那个领跑小组,不过还能在后面跟得上。
海特-阿什伯里的下坡比我想象的还要陡,如果没有控制的话可能会一路冲跌下去。这样的坡度需要很好的身体平衡控制,最好是保持姿势,既不加速也不刻意减速自然跑下。我这时因为小腿在抽筋,已经很难保持“自然”的姿势。只能是带点跌跌撞撞地往下跑。在两个下坡之间追上了那个领跑小组,他们倒是悠哉游哉,不慌不忙,还在一路高声提醒大家放松肩膀等要领。这样到20英里时我的时间是3小时13分,比奥斯丁时还快了一分钟。
下到坡底之后,我们还在城市的街道中穿行。这里观众又少了很多,气氛不再热烈。倒是太阳似乎终于要从云层里漏一个脸了。我拿出一直放在裤兜里的墨镜准备带上,却发现墨镜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折断了。也罢,只好扔了。好在阳光并不强烈,一会儿又被云层遮掩了,还是理想的跑步天气。4:15的领跑人又不疾不缓地超到前面去了,我在后面勉强地跟着,倒也还保持着同样的速度。但过了22英里后,终于不行了。这次抽筋与往常不同,不是上下一条肌肉整个抽筋,而是局部的抽疼。疼的位置还总在变化。有些地方疼的时候还可以勉强接着跑,最严重的是左腿膝盖后面突然刺痛以后,就不得不停下来,或者走一段,或者在路边拉拉腿,非常狼狈。这样速度已经降到将近12分钟一英里了。领跑人所带的那一小撮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再熬过两英里之后我们回到了海湾内岸。这里的观众又多了起来,海湾大桥也在远处进入了视线,那是终点的期盼:还剩两英里了。原以为到了这个地方会有一股后劲能支持跑完全程,但腿还是不争气地要求着跑跑走走停停的状态。又过1英里,我们绕过了旧金山巨人棒球队的球场,开始真正走上最后的路程。也奇怪,就在离终点还有半个多英里的地方,抽筋突然停止了。我最后还是得以一路小跑,从下面穿过海湾大桥抵达终点。最后成绩是4小时21分06秒,比奥斯丁快了3分多钟,是个人最好成绩。但整个过程可以说还是重蹈覆辙,几乎是那一次的完全重演。
连续经过奥斯丁和旧金山这两个以爬坡著名的马拉松之后,下一个是一定要选平坦的了。
附录:
每英里所用时间: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9:36 | 9:29 | 9:11 | 9:21 | 9:24 | 10:06 | 9:22 | 9:17 | 9:23 | 9:06 | 8:40 | 9:52 | 9:42 |
平 | 平 | 平 | 平 | 上坡 | 上坡 | 上下坡 | 平 | 上下坡 | 上下坡 | 下坡 | 上坡 | 上下坡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9:25 | 9:53 | 10:09 | 10:27 | 9:33 | 9:43 | 9:48 | 8:59 | 9:40 | 11:01 | 11:57 | 11:33 |
11:27 |
下坡 | 上坡 | 上坡 | 上坡 | 下坡 | 平 | 下坡 | 下坡 | 平 | 平 | 上下坡 | 平 |
平 |
马拉松成绩:
10/19/2008 | Denver | 4:47:44 |
2/28/2010 | New Orleans | 4:27:54 |
2/20/2011 | Austin | 4:24:16 |
7/31/2011 | San Francisco | 4:21:06 |
发表于 跑步 永久链接 · No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