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的有灵丹妙药吗?

2009年11月6日
  世上真的有灵丹妙药吗?

   ——问上海大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天路客

       英语中有一个词”Panacea “,如果翻译成中文一般叫做“万灵药”,以前还以为这种万灵药只存在于神话传说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殊不知,现实生活中还真的存在呢,各位且看,这里就有一种。

      前几天,晚上睡不着,在网上打开收音机想找个节目听听,偶尔听到山东电台新闻台在播放一个节目,听了一会儿,原来是卖药的,卖一个产品叫什么“能量素康泰胶囊”,一位号称医生的刘姓(不知是不是医生)男人正在讲的唾沫横飞满嘴冒泡,且有听众一个接一个地(是不是真的是听众值得怀疑)打进电话,无非就是说该药多么神奇多么管用,打进电话的大多是老年人,奇怪得很,中国有这么多的老年人那么晚不睡觉(这个节目晚上12点开始)精神头十足的打进电话,还时不时的来一句“电话打不进去,实在是难打啊,这次好不容易打通了,真是幸运”云云。

      后来连续几天,我有意识的又找到这个电台,还是老一套,什么颈椎病头晕目眩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玻璃体混浊飞蚊症类风湿等等无所不治无一不见奇效,每天都在说着搞活动(优惠之意)且是最后两天了,那位神人主持呼唤着“赶快打电话订购吧,得抢啊!跟我说没有用,你得打场外活动电话订购,你到药店肯定是买不到的,不是说了嘛?活动一结束,2970元的药记得6000元了。&r ...

北大熊卓为老师的事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009年11月6日
 北大熊卓为老师的事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天路客

      关于这件事情,我看到大多数文章都抓着这几个学生没有行医执照来做文章,不能说不对,但远远不是问题的重点,没有执照只是表面想象,仅仅抓住这个问题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当然,我承认,没有行医执照的学生做手术肯定是不合法,这是必须要肯定的。

       但问题仅仅是如此吗?难道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了吗?另,这几个学生也许这个手术后第二年或更早就可以考取执照了,即使暂无执照,这些学生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临床呆着,基本的训练难道没有吗?现在无执照,即使考取了水平就提高了吗?会不会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就不追究了吗?所以,北大第一医院在生“声明”中的“此外,节目中多次出现“非法行医”或“无证行医”等词汇,亦非属实报道。为熊卓为施行手术的主治大夫李淳德系我院骨科主任,是医院的注册医师,其他相关医师亦不存在“非法行医”的情况,本案涉及的住院医师于峥嵘亦已取得医师资格。根据卫生部对甘肃省卫生厅的“关于非法行医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7]185号):“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申请执业医师注册条件的医师,非本人原因导致未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前,在其受聘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工作时间内的执业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于峥嵘医师当时已经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所以并不是非法行医,并且在此案审理过程中法庭从未得到“非法行医”的判定结论。这在本案 ...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2009年11月5日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龙应台

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有的人被国家感动、被理想激励,有的人被贫穷所迫、被境遇所压,他们被带往战场,冻馁于荒野,曝尸于沟壑。时代的铁轮,辗过他们的身躯。那烽火幸存的,一生动荡,万里飘零。也正因为,他们那一代承受了,战争的重压,忍下了离乱的内伤;正因为,他们在跌倒流血的地方,重新低头播种,我们这一代,得以在和平中,天真而开阔地长大。如果,有人说,他们是战争的“失败者”,那么,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

龙应台 -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正是他们,以“失败”教导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请凝视我的眼睛,诚实地告诉我:战争,有“胜利者”吗?我,以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龙应台 -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找到我我开始思索:历史走到了二零零九年,对一个出生在一九八九年的人,一个生命经验才刚刚要开始,那么青春那么无邪的人,我要怎么对他叙述一个时代呢?行道树不会把一生的灰尘回倒在你身上,但是他们会以石头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忆来对付你。行道树我真的没有想到,飞力普,你是认真的。你把录音机架好,小心地把迷你麦克风夹在我白色的衣领上,“这样,收音效果最好。”你说,然后把笔记本摊开,等着我开讲。我注意到,你还记下了录音机上显示的秒数,方便回头做索引。这都是历史课教的吗?我实在受宠若惊。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十九岁的人对自己的父母感兴趣呢?我自己十九岁的时候,父母之于我,大概就像城市里的行道树一样吧?这些树,种在道路两旁,疾驶过去的车轮溅出的脏水喷在树干上,天空漂浮着的蒙蒙细灰,静悄悄地下来,蒙住每一片向上张开的叶。

龙应台 - 大江大海 一 ...

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1月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009年11月5日
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1月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序 言. 1 第一章 确定议论的标准. 3 第二章 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6 第三章 论文明的涵义. 15 第四章 论一国人民的智德. 20 第五章 续前论. 26 第六章 智德的区别. 32 第七章 论智德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44 第八章 西洋文明的来源. 51 第九章 日本文明的来源. 56 第十章 论我国之独立. 71 附:福泽谕吉《脱亚论》. 83

序 言 

“文明论”是探讨人类精神发展的理论。其目的不在于讨论个人的精神发展,而是讨论广大群众的总的精神发展。所以,文明论也可称为群众精神发展论。一般说来,人们在社会上立身处事,往往由于被局部的利害得失所迷惑,以致失去正确的见解。习以为常,便几乎不能分辨出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为的了。有时,认为是自然的实则是习惯所使然;认为是习惯的却又是出于自然。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创造一套完整的文明理论,不能不说是一件难事。

 

现代的西洋文明,是从罗马灭亡到现在大约一千多年之间形成起来的。它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悠久的了。日本自从建国以来,已经经过了二千五百年,我国的固有文明,虽然也自发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与西洋文明相比较,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自从嘉永①年间,美国人来到日本,此后日本又与西洋各国缔结了通邮、贸易等条约,我国人民才知道有西洋,互相比较,才知道彼此的文明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人们的视听一时为之震动,人心仿佛发生了一场骚乱。我国自建国以来二千五百年间,由于治乱兴衰,虽然也发生过不少惊人的事件,但是,能深入人心使人感动的,最先是古代从中国传来的儒佛两教,以后最显著的就是近年来的对外关系了。而儒佛两教是以亚洲的固有精神传播于亚洲的,其中只有精粗之不同,对于日本来说,并不难于接受,因此说它新而不奇, ...

雪莱歌颂云雀济慈却要歌颂夜莺

2009年11月5日
 

To a Skylark

Percy Bysshe Shelley

Hail to thee, blithe Spirit!Bird thou never wert,That from Heaven, or near it,Pourest thy full heartIn profuse strains of unpremeditated art.

Higher still and higher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Like a cloud of fire;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And singing still dost soar, and soaring ever singest.

In the golden lightningOf the sunken sunO’er which clouds are bright’ning,Thou dost float and run,Like an unbodied joy whose race is just begun.

The pale purple evenMelts around thy flight;Like a star of HeavenIn the broad daylightThou art unseen, but yet I hear thy shrill delight:

Keen as are the arrowsOf that silver sphere,Whose intense lamp narrowsIn the white dawn clearUntil we hardly see–we feel that it is there.

钱学森是伟大的科学家吗?

2009年11月4日
      天路客

      钱老去世了,全国人民都在缅怀,我也一样。

      姑且不论钱老对非其专业研究领域的亩产万斤的论证以及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等的支持,窃以为将其定位在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工程的领导者较妥当,科学与技术(工程)还是要分分清楚才好。评价一个人也要实事求是才好,可国人偏偏没有这个传统。

      深切缅怀钱老的的同时,我(仅代表个人)不得不说:“钱老回国后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工程师的活,或者说是个总工程师的活(仅指其领导工作),虽然贡献很大,但窃以为他那时做的工作只有国防意义(即使很重大、很有意义),却缺少科学上的意义。”

   科学家邹承鲁说过:

   “…keji which mean scitech.Unfortunetly,scitech refers mainly,sometimes exclucively,to technology and rarely to science.” (Tsou, Chen - Lu .1998. Science and Scientists in China, Science, 280 (5363):528~529.)(见附注)

                 &n ...

目前国内中医相关(医院)者类型分析

2009年11月4日
目前国内中医相关(医院)者类型分析

   作者:天路客

      有个大概的说法:所有疾病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不治而愈的,即可以自愈(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兴趣者可以检索这方面的医学生物相关文献);一类是通过治疗可以痊愈或者好转的;另一类是无论怎么治疗都不会好转,往往这类疾病的最终结局会由于过度治疗而导致非常负面的效果甚至死亡(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三类疾病基本上是三一三十一。这种说法虽然显得不那么严谨,但大体上反映了临床流行病学上的面貌,也就是说,基本如此。

      医学科学的发展较其他学科的进展要落后的多,有人做过比喻:说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较对其他学科的认识程度还处在“中世纪”,虽然有些悲观,但也大体反映了现阶段人们对自己身体的“蒙昧无知”的现实,在现代医学语境下,中医以及中医相关者的存在则更加成为了一桩非常吊诡的事情,俨然不只是医学相关的事了,大有说道说道的必要。

      医学有死角,在中国特有语境下则死角(理论上、技术上、体制上、管理上)更多,这就给有些人以可乘之机,以致让一些“聪明人”找到乱而渔利的机会,大多所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也得以早就“应运而生”,虽然大量文献在说明这个问题,但由于大众文化水平(也许检索相关文献有困难;或者或者根本就不想了解;或者愚昧无知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的限制或者执着的信仰,简直可以用“充耳不闻”来比喻,哪怕你叫破天也是&l ...

现代方法学的进步终会打破中医残梦

2009年11月3日
现代方法学的进步终会打破中医残梦——兼谈中医缺少证伪能力

天路客

     《论语·卫灵公》有言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作为中国人想必都耳熟能详,这话的意思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小说里面也有这话,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在这里呢,我说的“器”乃方法之意,或曰方法学(Methodology)之意,无可否认,现代医学在方法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譬如: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DME)、循证医学(EBM),事实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学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临床上的巨大威力。虽然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在临床医生及研究生当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计算机文献检索以及循证医学等方法学方面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要记住,任何方法学都不是万能的,还需要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决定取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发挥更大的功效,方法学(Methodology)不是绝对的,不能唯方法论,仅仅拘泥于方法反倒会使人迷失,人如果被方法掌握就不好了。(见《浑沌之死——目前医学生物科研现状浅析》(XYS20090825))“虽然不能唯方法论,但毋庸置疑,方法是重要的。

      如果我的调查没有偏差的话,中医院校约在2000年以前是不开设统计课的,更不用说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课程了,那都是更加后来的事情。事实上,中国的学术界或科研领域(这里仅仅就 ...

李贽批判

2009年11月3日

 李贽批判

                                          作者:天路客

   当代人失去了古人的活力,

   大地也失去了昔日的丰饶。

                    ————卢克莱修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题外话:李存勖的继任者唐明宗李嗣源做了几件事清还是很值得推崇的。令国子监校正“九经”、他的儿子秦王天天搞一些不着调的东西,附庸风雅,便教育他说“我见庄宗(李存勖)好为诗,将家子,非素习文,途取人窃笑,汝勿效也”、在位时总是“原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后来果然出现了一个皇帝赵匡胤)。

    相比较,石 ...

感悟:有付出不见得有收获

2009年11月3日
天路客按:人生在世,在很多事情上不一定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很多事情不会按照你自己的意愿、你的想法去发展,经常是你付出的很多很多,你收获的很少很少,甚至没有收获,但是只要你,你觉得做的事情有意义你又何必计较呢?讲个故事… …

      在一个详和而美丽的小镇上,有一对非常相爱的男女,他们常常都会在相依在山顶望日出,相偎在海边送夕阳,每个见过他们的人们都不禁会送出羡慕的目光和幸福地祈祷。可是有一天男人不幸受了重伤,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几天几夜都没醒来过,白天女人就守在床前不停呼唤着毫无知觉的爱人,晚上她就跑到镇上的小教堂里祈祷上帝,她几乎快哭干了自己的眼泪。

  一个星期过去了,男人依然如故的昏睡着,而女人早已变得憔悴不堪了,但她仍然在苦苦地支撑着,终于有一天,上帝被这个痴情而执着的女人感动了,于是他决定给这女人一个例外。

  上帝问她:你真的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吗? 女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 上帝说:那好吧,我可以让你的爱人很快就好起来,但是你要答应化做三年的蝴蝶,这样的交换你也愿意吗?女人听了激动而坚定的回答到:我愿意! 天亮了,女人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她告别了上帝便匆匆地赶回了医院。结果那男人真的醒了,而且他还正在跟一位医生交谈着什么,可惜她听不到,因为她飞不进那间屋子,她只能隔着玻璃窗远远地望着自己心爱的人。

  几天后男人便康复出院了,但是他并不快乐,他向每个路人打听女人的下落,但没人知道女人究竟去了哪。男人整天不食不休地寻找着,他是那么地思念着她,那么地想见到她,然而早已变成蝴蝶的女人却无时无刻不都围绕在他身边,只是她

不会呼喊,不会拥抱,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他的视而不见。夏天结束了,凉凉的风吹落了树叶,蝴蝶不得不离开这里了,于是她最后一次飞落到男人的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