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最高龄博主”申泮文院士

30 07 2009年

今年3月5日,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报道《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觉得很好笑,就点评了几句。不料申院士虽已93高龄,却还经常上网看文章,并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进行反驳。考虑到这又不是什么大事,申院士毕竟不是文怀沙一样的人,把他逼得太急了也不好,我也就不想和他计较。申院士却意犹未尽,自己又通过同一位记者,到《中国青年报》上说去了(《93岁老院士成最高龄博主》,中国青年报2009-07-30),好像他大获全胜似的。那我就给个答复吧。

申院士说:“您是著名的海归,应该英语很棒,怎么连general 和common都分不清?我给您讲几个有趣的例子:有一个词汇general secretary,您看是成‘普通书记’好呢还是成‘总书记’好呢?同样,general manager该成甚么,总经理?普通经理?您说呢?”

申院士的意思是说,common翻译成了“普通”,所以general就不能再翻译成“普通”了?general secretary对应“总书记”,所以general就只能是“总”了?申院士如果连“不同的英语单词可以对应同一个汉语单词,同一个英语单词可以对应不同的汉语单词”这种常识都不知道,也怪不得别人说你糊涂。

在很多场合general都被翻译成“普通”,例如general surgery翻译成“普通外科”,general physics翻译成“普通物理学”,general biology翻译成“普通生物学”。申院士除了替“普通化学”改名,是不是也要把这些名称全都顺带着改了?有网友问了,国外有的教材名称叫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Chemistry(例如http://www.amazon.com/Introduction-General-Chemistry-Connect-Your/dp/0716770733 ),申院士怎么翻?《化学导论的导论》?

申院士建议我说:“到图书馆借读几部最新的国外general chemistry教科书, 领略那里的五花八门、繁花似锦的丰富内容(讲general的东西)重要的是领略那里的教学指导思想。您说国内外general chemistry都是讲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这是哪年的事?您可别不懂装懂呀!”

这哪里用得着跑图书馆,申院士会上网,不会到网上书店搜一下国外教科书,看看其目录,就可知道其内容编排。

例如这本最新的教科书:

    General Chemistry: The Essential Concepts, by Raymond Chang,  Chang Raymond, March 2007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General-Chemistry/Raymond-Chang/e/9780073311852/?itm=2#TOC

该书的副标题干脆就叫“必要的概念”,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为“原子、分子和离子”,第三章为“化学计算法”,第四章为“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第五章“气体”,第六章为“化学反应的能量关系”,第七章为“原子的电结构”,第八章为“周期表”,第九、十章为“化学键”,第十一章为“有机化学导言”,第十二章为“分子间的力和液体和固体”,第十三章为“溶液的物理性质”,第十四章为“化学动力学”,第十五章为“化学平衡”,第十六章为“酸与碱”,第十七章为“酸碱平衡和溶解平衡”,第十八章为“热力学”,第十九章为“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第二十章为“配位化合物化学”,第二十一章为“核化学”,第二十二章为“有机聚合物”。

    难道不是在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

如果申院士以为该书有“必要的概念”的副标题,所以才专讲概念,那么我就再提供几本国外General Chemistry最新教科书的目录:

    General Chemistry: Atoms First, by John McMurry, Robert C. Fay, February 2009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General-Chemistry/John-McMurry/e/9780321571632/?itm=3#TOC

General Chemistry, by Darrell Ebbing, Steven D. Gammon, January 2008: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General-Chemistry/Darrell-Ebbing/e/9780618857487/?itm=1#TOC

General Chemistry, by Darrell D. Ebbing, Steven D. Gammon, Steven D. Gammon, February 2004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General-Chemistry/Darrell-D-Ebbing/e/9780618447961/?itm=5#TOC

是不是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全都在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申院士从哪里领略了“五花八门、繁花似锦的丰富内容”?

英文维基有general chemistry的条目,里面也说:“general chemistry课程一般介绍诸如化学计算法、反应产物预测、热力学、核化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等概念,以及物理化学的许多初步知识。”(General chemistry courses typically introduce concepts such as stoichiometry, prediction of reaction products, thermodynamics, nuclear chemistry, electrochemistry, chemical kinetics, and many of the rudiments of physical chemistry.)

再看国内的普通化学教材,例如《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华彤文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324485

第1章 绪论,第2章 气体,第3章 相变·液态,第4章 溶液,第5章 化学热力学,第6章 化学平衡,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第8章 酸碱平衡,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第10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第11章 原子结构,第1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第13章 晶体与晶体结构,第14章 配位化合物,第15章 元素化学,第16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和国外教材的内容有什么区别?究竟是谁在不懂装懂?

申院士还要请我去南开大学学术打假专题报告,但是只要那位在美国自己注册虚拟研究所当光杆主任的杨池明还在贵系当教授,我有必要去做这种报告吗?是不是想给我摆一个鸿门宴?

附一
申泮文答方舟子先生

方先生,很感谢您今天照顾到我的头上来了,今天我以实名来接您的招。我在网上完全用实名,负完全的责任。我在人民网天津视窗有个实名博客,http://shenpanwen.rmloho.com在2008年因病暂停,现在接您的招之余,我决定立即恢复写我的博客,老年人更不应该气馁,要有自己的骨气。我建议您先去考查一下我2006~2007的博客,了解一下申泮文是个甚么德行的人,是哪一路的神仙,有没有学术前科,再跟人家打交道,就比较容易和谐相处了。对人家一点也不了解,一张嘴就骂人,有点不太礼貌,与您的身份不相衬。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美德,您别骂人骂惯了,把中国传统美德都丢掉了!

您是著名的海归,应该英语很棒,怎么连general 和common都分不清?我给您讲几个有趣的例子:有一个词汇general secretary,您看是成“普通书记”好呢还是成“总书记”好呢?同样,general manager该成甚么,总经理?普通经理?您说呢?

general chemistry 与inorgan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不同, 后二者是“实名制”,名实一致。inorganic chemistry 讲无机,organic chemistry 讲有机,那么general chemistry讲甚么呢?讲“general”嘛!您学过教育学吗?学过教学法吗?您在反学术腐败网上是一位权威,也应该是一位大教育家,应该能从我这推理懂得general chemistry 是一门甚么课,她是一门总论化学概貌的特殊课程。她的正确命名应该是“化学总论”、“化学通论”或是“化学概论”。因为她是引导学生入门的课,也有 introductory chemistry 的含义,所以我把她的教科书定名为《近代化学导论》,都没错,很正确。青年报上两位记者反映的内容确实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反映的很正确。

我们的主张是一个学术问题,您也有权有您的学术主张,我们之间可以开诚布公和谐争鸣嘛,这既不是学术腐败问题,也不是学术剽窃问题,您为甚么不分青红皂白,一上来就打我一闷棍呢?这若是在“四人帮”时代,您岂不会把我打成“现行反革命”了呢。

别争论了,还是请您多学习一些真实知识,建议如下:

1.到图书馆借读几部最新的国外general chemistry教科书, 领略那里的五花八门、繁花似锦的丰富内容(讲general的东西)重要的是领略那里的教学指导思想。您说国内外general chemistry都是讲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这是哪年的事?您可别不懂装懂呀!

2.《科技术语研究》全国科技术语名词审定委员会,2006第8卷,No.3,30~31。

3. 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丛书)。请您欣赏欣赏我们的大作,看够不够“概论”水平。我欢迎有人给我写书评。

4.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2007论文集, 中国专家特邀报告,第10~12页。2007年11月,武汉。

附带声明,欢迎方舟子先生来南开大学访问,看看我老不老,糊涂不糊涂。您没有听说过,我来往还骑自行车,有“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之称?我有时教点课,是在我的团队中起传帮带作用的,不要大惊小怪。

我邀请您来南开大学作一次学术访问行吗?请您作学术打假专题报告,我们交流交流,大家会欢迎您的。

在您的贴子下面有个xinku评,匿名贴子可以置之不理,可是有见此兄文化水平太低,“泮文”是个伟大的名子,怎么可以拆字成为“半水文”呢!粗俗无理,可怜可笑。孺子不可教也,道理不讲给你们听了,欲了解者可去查索古文献,或请到孔夫子庙去走走。

附二
苦于自家博客人气不够 想到门户网站再开博
93岁老院士成最高龄博主

本报记者 张国
中国青年报2009-07-30

老实说,申泮文不太乐意总是读到那些客客气气的留言。就像当人们在南开大学校园里遇见这位年过九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是恭恭敬敬喊一声“先生”,网民在他的个人博客上留下的,也多是寒暄之词——“您是南开的骄傲”,或“祝您健康长寿”。

总有晚辈表达惊讶:哈,90多岁的爷爷也在上网?最高龄的博客!

为了照顾博主的视力,一些人留言时故意将字体放大。

其实,申泮文最想读到的,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教育改革思路的畅快的讨论,哪怕是激烈的反对。

这位1916年出生的化学家,可能是中国教龄最长的化学教师,讲课时从不喜欢鸦雀无声的教室,也希望博客里不要一片安静。

正因如此,“申泮文教育家博客”开设两年多来,每当有人表示赞同或反对他的主张,他总是在对方的留言之后跟帖,写得认认真真,令那些陌生访客“受宠若惊”。

确实,大概还没有谁像申泮文这样,对待博客如此认真。在开博之初,他自费印刷了2000份“博客小报”,利用一切机会发给师生传阅。这位老全国政协委员,甚至托人将“博客小报”带到了全国政协会上。

他开博不是为了消遣。2006年下半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一系列研究教育改革的会议。申泮文得知消息后,想将自己关于教育改革的想法宣传出去。恰在此时,天津一家网站主动邀请他开博。

取名“申泮文教育家博客”,一是缘于博主的职业,二是出于开博的目的。“中国教育不改不行”,他说。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他提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张,介绍南开老校长、大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解读自己的老同学、生物学家邹承鲁院士的教育建议,或是强调“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应该落在实处”。

有时,他也轻松一下,比如在出席母校西南联合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之际,不忘先发一篇博文,“向全球校友问好”。

但是总体而言,这里不是一个“高产”博客。在过去的两年里,申泮文总共发表了21篇博文。让他无暇旁顾的原因,首先是工作,其次是健康。由于健康原因,他在2008年整整一年没有更新博客。

然而促使他重新回到虚拟空间的,却是一场学术争论。

3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申泮文的一个观点:“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他认为,引入国内约100年的大学本科一年级化学课,长期被称为《普通化学》,这是一种误读,应当改成《化学概论》。在最新编著的“近代化学丛书”里,他将这门课的教科书定名为《近代化学导论》。

“新语丝”网站创办人方舟子在博客里贴出了不同意见:《普通化学》的译法是准确的,即使要改进,也应从内容着手,而不是改名。

方舟子的语气十分激烈:“这个老院士是不是老糊涂了?”另有网友猜测:“主要是想出名想疯了。”

听到这些批评的声音,申泮文打出了1000多字的博文《申泮文答方舟子先生》。他说:“我决定立即恢复写我的博客,老年人更不应该气馁,要有自己的骨气。”

通过这篇博文,申泮文重申并阐释了自己的主张。他诙谐地写道:“欢迎方舟子先生来南开大学访问,看看我老不老,糊涂不糊涂。您没有听说过,我来往还骑自行车,有‘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之称?”

为了确保方舟子看到自己的回应,申泮文还在对方的博客里留了言。

如同很多网民一样,申泮文苦于自家博客人气不够。他希望自己的主张为更多的人看到。因为,“博客是个说话的地方”。

在南开大学,他一向以直率敢言著称,勇于当面指正别人的不对之处。但他也承认,自己上网写博客时,很难做到畅所欲言,有时也需要“话里有话”,含蓄一些。“有些话不能说得太露骨。”

无论如何,博客成了这位老教授的另一块黑板,也是他表达意见的渠道。

如今,申泮文计划在访问量大的门户网站上再开一个博客,预计读者会更多,回馈也会更热烈。

弟子们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在他们眼中,申老师一直就是这样“时髦”。

1985年,69岁的申泮文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访问时,发现那里已经发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他当即邀请主持这项工作的威廉·巴特勒夫妇访问南开大学。1986年,在5台租来的电脑上,中国多所高校的20多名化学教师,第一次向巴特勒夫妇学到了这项技术。

80岁这年,申泮文自费购买了一台个人电脑,“跟年轻人学电脑”。他的入门老师有自己的学生,也有同事家的晚辈。严格地说,这年是老人“数字生活”的元年。

这一年,他给博士生车云霞出了一个题目:编著一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要让学生们在打开这部课件的时候,就像打开游戏机那样感兴趣。

申泮文甚至在南开发起了一个学生社团。10多年前,他注意到,一些学生学会了“摆弄”计算机,常到网吧上网或玩游戏。他发起“南开化软学会”,招募化学专业的计算机高手,组织他们共同编写《化学元素周期系》课件,有些中青年教师也加入了这个学生社团。

作为中国第一部化学多媒体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2001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国高校推广应用。

10多年来,这个学生社团的很多学生,既保留了化学专长,又发展了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很多人进入了信息技术行业。

对于很多高校不允许一年级学生带电脑,申泮文十分不满。他说:“小孩玩计算机很重要。就算一些人上网太多,也不应该实施‘电疗’。要引导,而不是禁止。”

电脑是这位老人晚年生活的必需品。与多数同龄人迥异,他总会花点时间上网,浏览新闻、查找资料、撰写博客。即使寄一封信,也要先在电脑上敲字,再打印。他甚至曾在BBS“我爱南开”站的“个人写真”版面,贴出自己的“写真”,向学生们打招呼,这件事成为热门话题。

在申家,一些新的设备不断添置进来。用手拨一下插在笔记本电脑上的无线上网天线,申泮文抱怨:“每个月100块钱,比手机费还贵。”

一些老的习惯保留了下来。他仍在使用最早的中文文档处理软件,电脑系统仍是“视窗98”。除了一台更换过的显示器,台式机和打印机都上了岁数,用了10多年了。

不过,对这位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逐步实现“无纸办公”的老人而言,一些老的习惯也在悄悄远去。他很快发现自己“写字越来越难看了。”



阿基米德的镜子

29 07 2009年

    公元前213年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率领一支60艘战船的舰队,攻向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叙拉古。

    此时,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正带着大军在罗马大地上游荡。罗马军团不敢与之正面交锋,试图切断汉尼拔大军的补给线。叙拉古正是从汉尼拔的北非老家到意大利这条补给线上的关键港口。叙拉古原来一直与罗马结盟,在3年前汉尼拔大败罗马军团后,就倒向了迦太基。

    罗马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每艘战舰有三层甲板,由150名桨手行驶,载着75名士兵,25名军官和水手。其中有8艘战船经过改造,每两艘连在一起,载着一架威力巨大的攻城机。罗马军队用它来攻城,几乎攻无不克。但是马塞卢斯知道这一次非同寻常,因为叙拉古城里住着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和工程师阿基米德。阿基米德靠给政府设计武器获得报酬,因此得以衣食无忧地研究纯学术问题。

    当罗马战船驶近城墙时,它们遇到了阿基米德的第一种武器——巨大的投石机抛出大石头,向甲板、桅杆和水兵砸去。有的战船躲过了被砸沉的命运,驶得更近了,这时阿基米德的第二种武器派上了用场,小型的投石机从墙洞射出石头,虽然石头较小,但是速度更快,更密集,罗马水兵纷纷被击落水。有一些战船还是驶到了墙底下,开始攻城了。这时从墙头伸出一根根又长又粗的木梁,扔下沉重的铅块,把战船和攻城机砸烂。然后,罗马水兵见到了他们从未见过的奇怪武器:一架架起重机从墙后伸出来,晃动铁爪,钩住了船头,把战船垂直地吊起来,一松开铁爪,战船就被翻了个底朝天。马塞卢斯见了此情此景,感叹道:阿基米德在用我们的船从海里舀水。

    最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群叙拉古士兵出现在墙头,一致地晃动手臂,一道白光射向一艘还在一箭之遥的战船,这艘船就被点燃了。然后又射向第二艘、第三艘……罗马战船一艘艘地烧了起来,马塞卢斯赶快下令撤退。在这场被马塞卢斯称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个人的战争中,阿基米德取得了胜利。马塞卢斯必须另找攻占叙拉古的办法。

    这一切真的发生过吗?

    我们可以确定发生过这场战斗,而且罗马舰队被击退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阿基米德设计的武器在击退罗马人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靠的记载表明罗马舰队饱受石头、铅块的狂轰乱砸,也遭遇铁爪起重机的重创。但是早期的记载都没有提到阿基米德还用了能点燃战船的秘密武器,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罗马战船起火了。

    到了公元2世纪后期,罗马诗人卢坎才首次说到阿基米德用科学办法把敌人的船只点燃。此时距离这次战斗已过了400年,而且卢坎也没有具体地说阿基米德用的什么办法,可能只是用了更普通一些的点火办法,例如向甲板抛掷装了硫磺、油脂、沥青的火罐。还要再过300年,才有一名希腊数学家首次记载,根据传统说法,阿基米德用镜子点燃了一箭之遥的敌人舰队。

    可见这个传统说法缺乏可靠的史料,很可能只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阿基米德研究过光学,显然知道用凹面镜能够聚焦阳光。但是当时的技术是制造不出一面足够大的凹面镜的。替代办法是用很多面平面镜排列成一个抛物面,同样能够聚焦阳光。传说阿基米德就是这么设计的,让许多士兵人手一面镜子,排成了一个镜子阵。

    阿基米德掌握了足够的光学知识能设计出这种光学武器。但是这样的武器真的能派上用场吗?轻信的古人从不怀疑,文艺复兴之后就不同了。笛卡儿认为那是虚构的故事,而布封却在1747年用实验证明阿基米德能够办到。布封用168面20×15厘米的镜子聚焦阳光,点燃了大约50米外的木头。1973年,希腊科学家试图重现当时的情景。阿基米德时代古希腊人还不会生产玻璃镜子,只能用的是铜镜或磨光的盾牌。在雅典的一个海军基地,士兵们举起了70面1.5×1米的铜镜,瞄准了50米外的一艘小木船。起初,许多人没法聚焦,经过反复练习后,终于对准了,几秒钟后木船开始冒烟,很快就烧了起来。

    2005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在校园里做了演示,把127面30×30厘米的镜子对准30米处的木船模型。对准大约10分钟,木头烧了起来,他们让它烧了一分钟再扑灭,在木板上烧出了一个洞。随后他们到旧金山,对停泊在海上的真木船做实验。这回用了300面镜子,让船舷冒烟、烤焦,有一个地方出现小火,持续燃烧了2个小时后只烧出了一个小洞。但是并没能点燃木船。

    这些实验结果不足以令人信服,用到实战上就更成问题了:叙拉古士兵如何知道要准确地把光线对准哪一点?即使目标被一致对准了,罗马战船怎么会保持静止一段时间让他们聚焦?浸泡在海水里的战船是否能像干木头那样被点燃?如果点燃了,火势很小,会不会很快就被船上的士兵扑灭?

    即使这一光学武器在理论上可行,在实战中也不实用,还不如发射火箭或用抛石机发射火团更好用。但是它听上去比火箭、抛石机神奇多了,更适合用来讲故事,传说于是出现。就算明知它不可信,人们还是会津津乐道,让它一直流传下去。

2009.7.27.

(《中国青年报》2009.7.29)



评“阿波罗40周年:月球之战重新开始”

29 07 2009年

【方舟子按:这篇报道引用的话,有的不是我说的,不知记者从哪找来的;我说的话,有的又被放到别人的嘴里。我回答该记者的采访很详细,该记者不采用,却要把别人的话硬塞给我,令人不解。具体见文中的说明,以及文后附的我答复记者采访的原文。】

阿波罗40周年:月球之战重新开始

2009年07月29日新民周刊

40年是个轮回,美国经历着经济危机的压抑和沮丧,新一轮的航天竞赛会随着阿波罗的老照片的涌出重新振奋人心。这是一场庆典,也是又一轮游戏的开始。

撰稿·袁晨雨

1957年,苏联“东方号”飞船载着加加林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冲破厚厚大气层,将人类的足迹带上新的领域,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就此翻开。

美国愤怒了!……上世纪50年代末期,“飞弹差距”这个词在北美大陆肆意蔓延,如同一种神经性毒气,侵蚀着所有怀揣“美国梦”的男男女女,这暗示着苏联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推力远强于美国,也意味着苏联弹道导弹比美国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总统肯尼迪也禁不住站出来惊呼:“我们落后了!”

于是,一项十年磨一剑的“复仇计划”应运而生。这个跨越两代美国领导人的宇航运动被赋予了一个诗一般的名字“阿波罗”。这位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光明之神,在逾时几千年之后冷战时期,竟披上了一场航天竞赛的战袍。

一切尘埃落定:一名身穿白色宇宙服、戴着头盔、体态臃肿的“探索者”从一具怪异的飞行器中走出,将自己斑驳的足迹重重地留在了灰白色的月面尘土之上……生于那个年代的人是幸福的,真实与虚假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至少登月的奇观足以赏心悦目;生于这个年代的人是悲哀的,正当所有人以为肯尼迪的“伟大事业”将以绚烂华彩的结尾就此落下帷幕之时,情势却急转直下,在比尔·凯辛为首的“登月阴谋论”者狂风骤雨般的民间言论轰炸之下,一时间“阿波罗”登月的真真假假变得扑朔迷离,甚至几度演变成了满城争说“阴谋论”的闹剧,30年来人们始终徘徊在“英雄主义”与“质疑主义”的博弈边缘犹疑不定。

2009年7月19日,恰逢阿波罗登月40周年的特大庆典,阿波罗11号上曾经的三位宇航英雄,如今的耄耋老者极其罕见地再度聚首,吸引了全世界“长枪短炮”的注目。只是今日不同往昔,40年前的航天创举悄然转变成了21世纪的一场“勇敢者游戏”: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加加林这些曾经罗列在转盘四周的玩家再次聚首,再加上中国“嫦娥”和日本“月亮女神”这些强劲对手,彼此斗智斗勇,旅美科普作家方舟子对此有着深刻细腻的独到理解:“不论如何,历史不容妄加评论,我们应该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40年是个轮回,美国经历着经济危机的压抑和沮丧,新一轮的航天竞赛会随着阿波罗的老照片的涌出重新振奋人心。这是一场庆典,也是又一轮游戏的开始,玩家更多,花样也更繁杂。”【方舟子按:我没有说过这些话。】

“这个事实
连阿姆斯特朗都不知晓”

时光倒回公元1969年7月16日,佛罗里达浸淫在一派拂面的海风之中,广阔的肯尼迪角搭满了各色帐篷,一大簇不同肤色人群涌向海滩,他们无不怀着同一个诉求: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进入最后4小时倒计时,三位宇航员享受着他们出发前最后一顿“地球餐”,他们的宇航服和装备被带到了一间特殊的房间作最后一次检查。NASA工作室充斥着死一般的宁静,飞行主管吉恩·克兰茨(Gene Kranz)却早已习以为常:“这是一种惯例,在每一次执行任务时,我们都会默默祈祷:‘上帝啊,千万不要弄糟了!’而这次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们,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谁都试想不到,捆绑在发射台上的土星5号火箭所装载的100万加仑液氢燃料这时竟然出现了严重的泄漏情况,所有技术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要一个火星就能摧毁火箭和所有工作人员”,吉恩的话将现场的紧迫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迫于“火箭必须按时发射”的压力,NASA决定先让宇航员登舱,一边继续着维修。为了安抚宇航员,他们被告知,如果燃料泄漏导致引擎在点火时失效,他们的座舱会被弹射到远离火箭的安全地点。直到40年后,吉恩才道出了真相,“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逃生计划,发射中断系统需要两秒钟来感知危机启动逃生系统,如果在发射初期火箭的引擎熄火,箭体会在半秒钟内解体,宇航员根本无法获救!这个事实连阿姆斯特朗都不知晓。”

土星5号的漏油症结在两个小时后终于得以解决……倒数声响彻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地。刹那间,一道闪光照亮了肯尼迪湾每一个角落。

这一步走得如此艰辛

7月20日上午7点02分,休斯敦监控台传来的无线电波如同闹钟一般唤醒了睡梦中的宇航员。终于,此次征程最危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着陆用的“腿”伸展出去,航控台向他们发出了最终指示:“你们可以驶离船坞了。”登月舱和“哥伦比亚”就此分开,休斯敦瞬间被阿姆斯特朗万分激昂的声线所征服:“‘鹰’已经长了翅膀了!”

事实上,阿姆斯特朗的喜悦并没有感染NASA的工作人员。“鹰”和现代的太空舱相比太过落后,它的墙壁仅两层铝箔厚,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用手指狠狠地戳向它的墙壁就能凿出个洞来,而史蒂文提供的另一份资料更是让人惊诧不已,“ NASA心里其实对登月完全没底,别看地控中心的监控屏幕和设备摆满了整个房间,但所有这些设备的总处理能力,只相当于一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而‘阿波罗’飞船的计算能力还远远不及一台IPHONE。”

一切都只有听天由命了。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驾驶着“鹰”登月舱在距月球表面约16公里处启动了反向推进器,飞行速度骤减,登月舱像一具钟摆那样,缓缓降落。就在所有人为之前的进程狂喜不已时,“鹰”的计算机突然爆发出一阵警报声:“错误代码1202”,几秒钟后计算机用一句“抱歉,我要关机了”结束了自己的工作。这个闻所未闻的警报让阿姆斯特朗惊得目瞪口呆,几年后NASA在分析了“鹰”上存留的数据后,得出了结论:雷达提供的数据瞬间超过了飞船计算机的承载量,计算机一下子崩溃了。

然而,祸总不单行,“鹰”的计算机恢复了工作,地面控制室又向宇航员发出了另一个坏消息“飞船偏离了轨道”。 ……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表上空,阿姆斯特朗透过舷窗,却发现自己被一大片环形山和四下堆砌的庞然巨石包围了,奥尔德林在采访中用极其夸张的语调感叹道:“尼尔当时对地形很不满意。那些石头大得惊人,有几辆摩托车那么大的。”原来,“鹰”鬼使神差般地驶入了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阿姆斯特朗必须立即做出决定,要么转向飞出火山遗迹,要么机毁人亡。

在雷达的引导下“鹰”降至距月表面约152米处,阿姆斯特朗果断地做出了决定:向火山坑外面飞去。毋庸置疑,这一意料之外的举措增加了额外的旅程,而增加的里程数让本就杯水车薪的油箱愈发超负荷运行……终于,NASA向“鹰” 发出了警告,控制中心的读数器显示他们必须在60秒内完成着陆,而在以往的训练中,这项工作通常需要至少10分钟来完成。

监控室的大屏幕显示剩余燃料只够维持17秒,整个休斯敦陷入了沉思,吉恩的心早已陷入了悲观的谷底,“除了祈祷上帝,我们无能为力。”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遥远且荒凉的月面已沸腾起一片雾海——登月舱降落时扬起了大量尘土。

几分钟后,NASA的广播中传来了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着陆。”……一瞬间,世界炸开了锅。

3小时后,阿姆斯特朗的九号半尺码的靴子接触到了月面,他没有引用《圣经》上的谨言妙语,也没有赘述新闻官备好的文稿,“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简洁明了的话让全人类回味了将近半个世纪而不绝。

“后阿波罗时代”:
充满质疑和月球之战

“阿波罗17号”安全返地后,“阿波罗计划”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太空探险终于告一段落。阿波罗留下了富饶的月球财产:大量月球土壤、岩石标本直到今日依然是人类研究月球的唯一实体标本。有趣的是,仿佛一切与美利坚有关的故事总会附着上好莱坞色彩,阿波罗计划并没有如人想象的那样以一个完美的结局收尾,恰恰相反,随着“阿波罗”计划的进展,冥冥中总有一股“阿波罗”登月“阴谋论”的声音甚嚣尘上,

“阴谋论”的论调最初集中在美国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拍摄的科幻影片《太空:2001年的奥德赛》,在阿波罗11 号登月前一年,这部电影就已大胆地描绘出人类登月和月球都市的详细场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那么,位于“天使之城”的好莱坞现成片场会不会就是所谓的“登月现场”呢?“阿波罗计划”又是否真的只是一场耸人听闻的骗局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久以后,库布里克亲自出面比对了自己的电影与登月录像中的多点差异,所谓阴谋论的最初证据不攻自破。即便如此,随着更多登月阴谋论的著作粉墨登场,其中以比尔·凯辛于1976年所撰写的《我们从未登陆月球》影响最深,还是造成了美国民众对登月真实性的普遍怀疑,致使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美国当地的阴谋论者已从最初的6%猛增到了2009年的22%。

“阴谋论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人质疑,阿波罗登月阴谋论只是其中之一。有人因此牟利,更多的人则是满足猎奇心理。中国国内最早的质疑论是2000年7月的一则名为《俄专家潜心研究得出惊人结论:美30年前登月疑为大骗局》的消息。有趣的是,所有的质疑一直限于民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提出过官方质疑,”连老美都不相信老美,素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先生也一直在思考这个“怪圈”,“冷战时期,即使是苏联、古巴、中国,这些与美国不在同一阵营的国家,都认同了阿波罗登月。假设,登月是伪造的,作为这场战役另一方的苏联又怎会不采取行动?”【方舟子按:这句话在我答复记者的采访中没有,不过我在其他地方说过类似的话,也不算离谱。】

无独有偶,1978年,“阿波罗”与中国的第一次邂逅又恰巧为“真实论”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向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华国锋赠送了两件特殊的礼物:阿波罗宇航员带上月球再带回地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

岩石很快便被送往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欧阳自远和王道德手上。这群年轻科研人员兴奋不已,废寝忘食地研究,不久就编写了《月质学研究进展》一书。欧阳自远院士同方舟子一样,一以贯之地站在了“力挺派”的统一战线上,“对于阿波罗的质疑,一般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以讹传讹的谣言、没有考虑到月球的特殊环境的想当然、对影像资料的一知半解。【方舟子按:这句话是我说到的。】没有一个综合科学的分析就乱下结论,只是单纯地指哪打哪,这样的做法不够辩证。”

无论“阿波罗计划”是阴谋还是阳谋,世界所遵循的规律还是一成不变的:谁有远谋谁就笑到最后。“阿波罗计划” 是冷战时期美苏载人登月竞赛的产物,其诞生是赤裸裸的政治目的,随着美苏争霸狂潮的退去,愈发趋向国际化、商业化的航天科研导致人类“登月”成了昙花一现。在经历了一段“思考期”之后,美、俄、中、日等国重新拉开了探索月球的序幕。4 0年后,美国政府的这场史无前例的特大庆典的目的也是昭然若揭:唤起美国人对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关注和支持。

“重返月球计划”可以算作在经济大萧条的大环境下一支最强有力的强心剂,而用“英雄主义”救市安民也是美国政府当下所能打出的唯一一张王牌。与此同时,NASA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的考验,“为了于2020年之前将两艘月球登陆飞船‘牵牛星’和‘猎户座’能重新载人上月。3年内,NASA已在投入了69亿美元,但这个数字和肯尼迪的200 亿初始数据还是有很大的差距。”NASA主管查尔斯·博尔登(ChalesBolden)向记者透露,奥巴马上台后,还特别委派了一个独立小组全面评估“重返月球”的多个太空项目,在白宫的压力下,NASA不得已又指派资深火箭和太空飞船设计师另外起草一个更廉价的登月计划。一个“差钱”的NASA还能给我们多少惊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登月40周年的纪念庆典上,柯林斯与奥尔德林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航天科技发展的新路:火星将成为人类下一个焦点,但所有的“恋月”者都知道,21世纪的月球之战并未偃旗息鼓。反之,这场“战争”的局势将比40年前的美苏互搏复杂得多。“众所周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石油,而新一轮的月球之战也要算起经济账、科技账、效益账。 ”方舟子总结道,“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等矿物质,且谁先利用谁先获益。月球上一种独特的神秘的物质‘氦 —3’,也势必在石油枯竭后成为一种更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取代品。”【方舟子按:我只说过:“太空探索是非常昂贵的,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地只算政治账,还要算经济账、科技账、效益账。”其他的话都不是我说的,什么伊拉克战争、石油、氦—3,记者不知从哪里找来安到我嘴上的。】

一场因能源而发起的月球之战在所难免!

附:方舟子答复记者采访的原文

1.有关美国登月造假的论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合适流入中国的?

这种论调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1978年美国有人拍了一部电影《摩羯宫1号》,“重现”美国宇航局是如何在摄影棚里伪造登月照片、电影的。我注意到的国内有关报道最早是在2000年7月,许多报道都刊登了“俄专家潜心研究得出惊人结论——美30年前登月疑为大骗局”的消息。

2.造假论提出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质疑阿波罗计划的哪些方面?

主要是从阿波罗登月的照片、录像发现所谓的疑点,认为不符合月球的环境,是在地球上的摄影棚里拍摄的。另外也有人认为美国当时并无登月的实力。

3.您对这些疑点的解答又是什么?

这些所谓的质疑有的是以讹传讹,依据的是谣言,有的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月球的特殊环境的想当然。其实对它们都有合理的解释,仔细分析这些照片、录像反而证明它们只能是在月球上拍摄的。我在文章中有过详细的回应。
还有很多证据证明阿波罗的确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其中最重要的证据是阿波罗6次登月带回来的多达382千克的月球岩石。这些岩石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众多科学家都研究过,都认为只能是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它们也不可能是用无人月球探测器采集来的,因为即使是按照现在的水平,最先进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带回的岩石最多也只能达到1千克。阿波罗登月的另一确凿证据是宇航员放在月球上的各种仪器,特别是激光反射镜。这些仪器不仅美国科学家,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在利用。

4.据我所知,1959年美国已启动了登月计划,但是历时十年才最终完成,这之间的主要工作有内些?

登月计划是在1961年由肯尼迪总统宣布的。这之间的主要工作包括:试验发射运载火箭土星1号~5号,进行无人登月,进行载人绕月飞行,最后才是载人登月。

5.美登月所造成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对人类文明而言,人类首次离开地球登上另一颗星球,意义非常重大。对美国而言,登月确立了美国做为航天第一强国的地位。此外,登月计划还衍生了许多高科技,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日常生活,例如集成电路、燃料电池、纯化水技术。

6.怎么会形成如此众多的各方质疑?

阴谋论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人怀疑背后有阴谋,阿波罗登月阴谋论只是其中之一。有人因此牟利,更多的人在借此满足猎奇心理。国内也有那么多人怀疑阿波罗登月,可能与反美情绪有关。

7.您对中国登月计划的看法和建议

太空探索是非常昂贵的,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地只算政治账,还要算经济账、科技账、效益账。



授权与未授权:方舟子文章入选课本、文选一览

28 07 2009年

【课本(授权)】

大学汉语·读写(维哈文版).刘珣 总主编;李小丽 付东明 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第138页,最耐渴的动物。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III.李晓琪 主编;金舒年 陈莉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第268页,基因时代的恐慌与真相。

【课本(未授权)】

大学语文(理工版).陈洪,陶型传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达尔文的葬礼。

语文(基础版) 第4册.倪文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第215页,不要制造基因神话。

大学速读训练教程.王继坤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09.第161页,再探发明史:太空笔的传奇。

【文选(授权)】

舟边絮语:《同舟共进》精华系列.王家声 应春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第221页,恩怨尽时 封疆危日 张居正二三事;第231页,严嵩的末日。

胡适还是鲁迅.谢泳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第324页,超人的鲁迅。

作家陪你写高考作文.刘不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第374页,不动声色的变迁——从《心中有话向党说》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论科学精神.王大珩,于光远主编;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时报社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311页,科学精神:探索、怀疑、实证、理性。

公众理解科学 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本书编委会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第76页,互联网对中国科学普及的影响。

伪科学再曝光.何祚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46页,声援何祚庥院士批判法/轮/功宣言。第51页,法轮恐怖。

【文选(未授权)】

2008中国时评年选.周黎明 编选.花城出版社,2009.风水难道要靠谣言申遗。

百年美文·读书卷.季羡林 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4.我的经典。

大史记之食古不化.新浪博客频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第138页,人生舞台上的海瑞。

2006中国最佳杂文.王蒙主编;王乾荣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第45页,秦始皇在娘胎呆了十二个月?。

智慧背囊 第10辑.李杰主编.哈尔滨出版社,2007.09.第76页,达尔文的兰花。

成长魅力阅读 中学卷 第1辑.王景华,张伟忠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06.第189页,向日葵如何向日。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 2007年第3期.中华书局,2007.萤火虫的战争。

新闻评论作品选.王振业,李舒选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0.第67页,高科技的羊头。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2006年第8期.中华书局,2006.达尔文的美丽错误。

中国初中生2006阅读年选 上 科普·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朱晓进,段承校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第29页,外来物种悲喜剧。

龙班智慧阅读-小学卷1:三年级.李人凡,郭扶庚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2006.一个大猩猩的哀悼仪式:那最后温柔一“嗅”。

鲁迅活着.朱竞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07.第141页,淫者见淫 评朱大可《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名家推荐2004年最具阅读价值人物印象.程德培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01.第284页,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410周年。

视点 新华网焦点网谈实录.周锡生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12.第409页,国内的媒体普遍夸大了克隆人的危害(众说纷纭“克隆人”之一节)。

读者参考丛书 58 做个不完美的父母.林雨主编;《读者参考丛书》编辑部编辑.学林出版社,2004.08.第189页,学术腐败的中国特色。

跨越鸿沟——文化视野里的科学.王洪波,马建波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第56页,何必为进化绝望;第61页,科学无禁区;第345页,再为达尔文辩护评许靖华的《大灭绝》;第402页,警惕当代“克莱登”。

马戏团里快乐得很呢——网络文学精选.李正武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第84页,怀图雅;第153页,《笑傲江湖》史辨(原名“金学”史辨)

成长文摘 第4辑.朱正琳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第83页,有性之谜。

黑色青青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第5页,严嵩的末日。

公正评价郭沫若.曹剑 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2.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

中国公民要觉醒——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真相.刘白华主编.长征出版社,1999.第84页,戳穿李/洪/志“真/善/忍”的假面具;第88页,戳穿李/洪/志“法力”神话。

1991-1995卷世界华文新诗总鉴.戈仁主编.金陵书社出版公司,1999.第281页,绿房子。



中国的学术腐败还有救吗?

26 07 2009年

原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7月26日“思考周刊”(原“评论周刊”)第33版、35版

本报评论记者周筱赟  采写

采访对象:
丁学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方舟子: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创建者
邹至庄:知名美籍华人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排名不分先后)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正式对外公布,该校副校长黄庆涉嫌博士论文抄袭一事,经该校学术委员会认定成立,决定取消其博士学位,撤销其研究生导师资格。今年3月15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上强调,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西南交大的举动,是教育部这一表态之后,国内高校首次对涉嫌学术腐败的高校领导进行处理。

今年以来,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广州体育学院院长许永刚、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等论文抄袭被揭露,学术界的乱象愈演愈烈,至今当事人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实际上,被揭露的学术腐败只是冰山一角,高校不是隔绝于社会的象牙塔,发生在大学围墙内的学术腐败只是整个社会腐败的缩影而已。

学术腐败只是整个社会腐败的缩影

周筱赟: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和媒体都在谈反对学术腐败,但是现实情况,却似乎是学术腐败越反越多了。您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方舟子: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的学术腐败事件越来越多,主要是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尺度放宽、更加关注的缘故,未必是学术腐败越反越多。由于有了一些舆论监督,胆小的人可能有些收敛,但是学术造假在当前无疑仍是非常严重的,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受官场腐败影响的官本位的科研体制,刺激造假的学术评估体制,纵容造假的社会风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对学生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等等,都是原因。

周筱赟:那中国的学术腐败,从制度上怎么解决呢?

丁学良:中国的学术,没希望!比起国内其他领域的腐败,学术界的腐败根本不是最严重的。中国其他领域的腐败太多了,所以学术界自己都觉得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我私下里问过一些学术界的人,他们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他们说你还没见过更腐败的呢。

周筱赟:据我曾经在大学就读时的观察,科研经费的申报、使用这块猫腻最多。现在能申请下来经费的就是牛人,然后找一大帮学生低价或免费干活。一些热门的学科,如经济、管理等等,一个导师带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研究生的情况很多。

熊丙奇:这就是因为中国的科研机制比较急功近利。葛剑雄教授就曾经说过,现在没有失败的课题,每个课题结项时,都说是成功的。现在的课题,基本都是中短期的,一般一年就要出成果,长期的课题最多也不会超过五年。到了时间就要交差,交差就是论文或专著。这么短的时间,一旦没法交差,现在的机制又不允许出现不成功的课题,就只能去作弊。大学里学术造假形成了风气之后,各个利益关系人都是彼此制约的,没有人会去曝光。

周筱赟:就是说,所有的参与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只要各方利益都照顾到了,就不会出问题。

熊丙奇:对,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做人要厚道”。现在被曝光的学术造假行为,都是做人不够厚道,被那些感觉没得到好处的人举报了。这样反而得出一个反面教训,就是做人不能太张扬,只要把各方利益摆平就没事了。

周筱赟:反而是得出这么一个反面教训。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今年2月,被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造假、剽窃论文事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就指责打假者祝国光“动机不纯”,称举报者是因为企图收买他不成,才去举报的。其实,举报者动机是否不纯,不会影响是否存在学术造假的定性,重要的是举报的事实是否真实。

学术腐败的根源是利益驱动
熊丙奇:尽管针对这些学术造假,也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大学里大部分博导、行政官员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是反对这类改革的。他们都是现行体制下的得利者,当然会认为目前这种体制是最好的。很多在高校外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申请到科研经费就可以有项目提成,现在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算管得严的,一般都在10%,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马上到手100万元,乃至400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周筱赟:原来如此,怪不得现在的博导都那么有钱。那拿到几千万乃至上亿的项目,岂不是太发财了!据传某大学校长和一位教授聊天,说某老师,据说你现在身家千万啊。那位教授问,校长,你问的是总收入,还是年收入啊?

熊丙奇:这是制度问题,不是这些博导个人的问题。现在的制度,就是把学术当作一个致富的工具了。

周筱赟:这几年经常被揭露的一种学术腐败,是一些海归学者,作为海外引进的人才回国后,夸大乃至编造自己在国外的学术成绩,骗取国内大学的职位,申请到大量的学术经费。还有就是在国外担任全职教授的学者,在国内也担任全职教授,丘成桐教授就曾痛斥这类名不副实的“全职教授”,称北大等名校很多经费都是这样骗来的。

丁学良:这类骗局,大部分都是背后有你看不见的利益勾结。没有利益勾结,这类骗局就搞不下去了。现在又不是30年前还没有打开国门,对国外情况什么都搞不清楚。一些海归的骗子,回国来拿几百万上千万元研究经费的大项目,只有极少数被捅破了。为什么这些学校不去认真地调查呢?其实,就是这些学校从海外找个人回来,去骗政府预算的。这个海外背景的人,就是北京人所说的“托”。现在很多人谈学术腐败,动不动就用道德来分析,其实关键是经济利益。

周筱赟:所以,这个“托”的所谓海外的头衔,到底是真是假就无所谓了,对吧?

丁学良:不对,这个“托”如果是真的,反而麻烦,就是要找个假的!如果他是真的话,成本就很高了。很简单的道理——你如果要把诺贝尔奖得主请到中国作报告,成本就很高,而你如果搞个假的,申报时说我们从海外高薪聘请来一位教授,花了50万元,给他10万元,我们拿40万元,那就一切OK了。搞个真的来,只给人家10万元,人家不干的。我看这些问题,都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不会说这些人道德上有问题,他们这些行为背后都是有利益驱动的。

改变中国科研体制不能解决学术腐败

周筱赟:以您的接触,您觉得目前美国是否存在学术腐败,情况如何?

邹至庄:如果说学术腐败,你是指学生使用他人的文章来作为自己的,或者是教授使用他人的文章来发表。这样的情况在美国也有发生,但是并不常见,因为老师和那些审阅期刊文章的审阅人有足够的能力去抓住那些学术冒犯者。

周筱赟:很多人谈到科研体制的设计缺失,导致中国的学术腐败,您对此如何看?

邹至庄:改变科研体制不能解决学术腐败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存在于许多有影响力但却没有什么学识的学者身上。而美国的学术界是很有才智的,学术界的大多数成员负责研究经费和申请科研经费项目质量的审批。因此,拿到科研经费通常是一个有好的研究课题的标志。在美国,在一个教授获得研究经费后,他将不会有太多的机会去“剥削”学生,因为研究生们可以自己选择论文导师或为哪个教授工作。教授们不得不为了聘到好的学生而竞争。在中国,当学生进入研究生院时,他们就会被分配去为某一个指定的教授工作。 也许这就是中国的教授们可以“剥削”学生的原因了。(在这里,我给“剥削”这个词语以宽泛的定义)。

周筱赟:您认为设计一套制度无法解决学术腐败问题?

邹至庄:正如我刚才说的:剽窃的问题是不能依靠设计一套制度来解决的。美国可以防学术不端行为是因为院系教师有高水准的学术知识。要想欺骗有知识的人是很困难的。在中国,有人剽窃是因为看到其他的人剽窃并且成功了。一个有水平的学者可以分辨出劣质和剽窃的研究报告,并且可以确定剽窃在他们那里是行不通的。在(中国的)学术界的水平没有提高以前,你说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关于学术上的不诚实,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低水平的学者们不了解最前沿的科研以及没有能力判断是否为原作。

周筱赟:美国学术腐败比较少,到底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

方舟子:美国的高校、科研机构比较独立,不受政府官员领导,没有官本位的弊端。科研资金的分配由同行评议,而不是由外行的政府官员说了算。机构内部由科研人员掌握学术权力,行政人员是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而不是管人的。高校、科研机构是非赢利机构,不搞产业化、商业化。科研人员有较充分的学术自由。对学术造假的处罚非常严厉。这些制度设计确保了学术界相对比较纯洁,不容易受其他领域的腐败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就可以防止学术腐败的发生。

美国的大学校长职责不是做研究

周筱赟:中国的大学,完全靠行政主导,而不是靠学术的信用。

熊丙奇:在对高校教师的评价里,基本上是院长、系主任说了算。就是说,行政权和学术权是连在一起的,表面上都是教授,但其实都是行政权在起作用。他们的管理完全是看重数字,这是学校领导的政绩。这个学院今年发表了120篇论文,那个学院发表了100篇,这个学院就比那个学院好。所以,其实从学校自身来说,是有鼓励学术造假的冲动的,也是不愿意曝光学术造假行为的。

周筱赟:目前国内的大学行政化,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级别,校长、书记凭借权力都是教授、博导。但由于有大量行政事务,没有时间从事学术研究、指导学生,近期揭露的几个学术腐败事件,都是学生抄袭,导师挂名。当然,导师挂了名,就要负责。在西方,校长同样需要处理大量行政事务,他们是如何设计学校的权力结构呢?是否行政职务和学术职位完全分离?

邹至庄:在美国,大学的校长们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行政上面,只有少数仍然坚持做研究。研究的工作留给了教师和研究生们。

方舟子:美国高校的校长不是由政府部门任命的,而是由学校董事会挑选、任命的,向董事会负责。公立学校的董事会是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的,向选民负责。校长的职责主要是搞好管理和拉资助,而不是做学术研究。他们不一定是学者。我读研究生时,我的母校的校长原来是美国银行的常务副总裁。现在的校长是学管理出身的,一直从事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他们都不从事学术研究。有的校长本身是科研人员,但当了校长就不再做科研了,或者只维持一个规模不大的实验室。例如密歇根大学的校长原先是生化学家,已不做科研了。又如加州理工学院的前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卫?巴尔的摩一直在做科研,但只带4名研究生,这在国内是难以想像的。

周筱赟:我们经常听说,国外可以允许一个教授10年不出任何成果,而国内的课题,都要求短期就出成果,这才导致学术抄袭频发。我很想知道,国外的体制怎么保证这个教授10年不出成果仍然是称职的教授呢?毕竟学术职称不是作风险投资,预测这个人将来是否能出成果。他可能经过10年的积累有重大成果,也可能什么也没有。

方舟子:这种情况如果有的话,也是极为罕见的特例。国外教授同样需要经常发表论文报告自己的科研成果,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一个助理教授如果没有发表足够的论文,是不可能升为终身教授的。终身教授虽然不发表论文不会丢饭碗,但是没有论文是难以申请到科研资金的,也就无法继续从事科研。这种教授也不可能带研究生。

周筱赟:请问普林斯顿大学的情况如何呢?

邹至庄:只有获得了终身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正教授和所有副教授和其他许多美国大学的正教授和部分副教授都是终身教授),才会冒险去做10年以后才有结果的研究。没有终身教授头衔的助理教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足够的研究成果才可以晋升为终身教授。

解决学术腐败需要公正的同行评价

周筱赟:我觉得中国人缺乏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和从小学开始的应试教育有关。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完全复制标准答案,作文里摘抄一些名句,就能得高分,根本没有培养“凡是引用他人语句、观点,不注明出处就是抄袭”的观念。反而都是在鼓励抄袭。乃至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根本不以此为耻。今年4月,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校方组织的调查鉴定结论竟然是“过度引用”。

方舟子:美国学生从小就有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知道抄袭可耻以及如何避免抄袭。本科生、研究生也有关于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课程。学生抄袭会被取消成绩,乃至被开除。

周筱赟:在国外,即使有严格的制度,也很难完全避免没有学术腐败。那事发后的惩处制度就很重要。一旦被发现,如何处理呢?能否举几个近期比较重大的例子呢?

方舟子:一旦经过调查认定有学术不端行为,会指名道姓地公布调查结果,由学校、科研机构做出行政方面的处理(降级、开除等),政府部门则会做出禁止其几年之内申请政府资金、在政府委员会任职的处罚。严重的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最严厉的一个例子是,2005年,原佛蒙特大学医学院教授波尔曼被发现在1992年到2002年期间,捏造数据申请获得290万美元资金。美国政府为此终身禁止波尔曼申请联邦政府科研基金和参与联邦政府项目,并对波尔曼提起刑事诉讼。波尔曼认罪,同意支付19.9万美元的罚款,被判入狱1年零1天。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在7月7日宣布,阿拉巴马大学助理教授Juan Luis Contreras的7篇论文伪造实验结果,禁止其在3年内申请政府科研资金和在政府委员会任职。

周筱赟:在国外,对于论文的质量,有一个学术共同体做出圈内公认的评价,这种同行评价,对国内有什么借鉴?

方舟子:同行评价并无一定的标准,论文被正面引用的多少,资金申请时同行评委的打分情况,升职称时同行做的鉴定,是否被权威期刊邀请写综述,是否被学术会议邀请作主题报告,是否担任学术期刊的编委,是否获得重要的学术奖,等等,都能反映同行评价的情况。国内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资金发放借鉴了国外同行评价制度,由科研人员提出资金申请,交给多位同行匿名评议、打分,根据分数高低决定是否给予资金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受许多因素的干扰。

周筱赟:现在国内评定论文质量只能看发表刊物的档次,以及数量。前者就导致学术期刊黑幕,后者则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这个问题,美国如何解决呢?

邹至庄:在美国有很多好的期刊都是由一些在该领域被公认是权威的人来编辑的。在它上面发表文章是做出高质量研究的标志。中国目前在许多领域都还没有这样的期刊,因为学者们在那些领域还不是权威。许多中国的大学把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作为评判教师质量的标准。就像我们先前讨论过的中国学术界别的缺陷,一个学术共同体不能单靠设计来建立,没有充分的优秀分子是不行的。

我记得曾经有个来自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家代表团访问普林斯顿大学。他们想找到让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顶尖学府的组织章程,并且希望把它搬回自己的大学。我告诉他们,让普林斯顿大学优秀的是它的教师。如果你们可以找到同样优秀的教师到你们学校教书,那么你们的大学就会和普林斯顿大学一样好。

为了解决学术腐败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些学术领导人来作榜样。我欢迎中国学术界同仁提供建议来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我们一同努力来改进学术风气。

(熊丙奇访谈部分由亓坤坤、胡梅录音整理;邹至庄访谈部分由张燕燕译,邹至庄、北京大学沈艳教授校订)



中专《语文》也不告而取我的文章当课文

26 07 2009年

    网友报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基础版)》第四册用了我写的《不要制造“基因”神话》当课文。用了七年了,我现在才知道。又新发现还有十几本各种各样的文选未经授权使用的我的文章。稍后我将整理出一个名单出来,欢迎继续报料。

书名:  语文(基础版)第四册
ISBN:    704011609x
主编:     倪文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12-01

第 一 单 元
单元学习辅导——略读
一 路漫漫其修远 罗洛
二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三 泥哨 贾玉清
四 邂逅霍金 葛剑雄
五 是瓶中魔鬼,还是诺亚方舟 孔凡岱
单元综合练习

第 二 单 元
六 简报·会议纪要
七 民用诉状·投诉书
八 常用行政公文

第 三 单 元
单元学习辅导——速读
九 邓稼先 杨振宁
十 十首足矣 刘心武
十一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冯骥才
十二 简·爱(节选) [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十三 从人脑看科学与艺术 赵鑫珊
单元综合练习

第 四 单 元
十四 抒情
十五 议论
十六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 五 单 元
单元学习辅导——专题学习
资料选读——文学方向选文
十七 古诗词二首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水调歌头 苏轼
十八 赏月短文三篇 [日本]德富芦花
十九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二十 看月 胡晓明
资料选读——科技方向选文
二十一 科普短文两篇
我们在月球上散步了 [美国]埃德温·奥尔德林
月食
资料选读——艺术方向选目
附:与月亮有关的中外歌曲、乐曲选目

第 六 单 元
单元学习辅导——科技文研读
二十二 科学是美丽的 沈致远
二十三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 叶祥奎
二十四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位梦华
二十五 基因畅想 [美国]漆孝诗
二十六 不要制造“基因”神话 方舟子
单元综合练习

第 七 单 元
单元学习辅导——文艺作品研读
二十七 祝福 鲁迅
二十八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二十九 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三十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梁思成
三十一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第 八 单 元
单元学习辅导——文言文欣赏
三十二 三戒(并序) 柳宗元
三十三 赤壁赋 苏轼
三十四 陈情表 李密
三十五 六国论 苏洵
三十六 祭妹文 袁枚
单元综合练习

附录:广泛阅读窗口
【多元思维】 换个角度看问题 王充闾
【网络信息】天津青年拔得头筹对出北京中华世纪坛“绝对”
【人物春秋】 朱基告别清华大学 曲力秋
【美丽人生】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周培源
【放眼世界】 走出国门看“月亮” 孙宏艳
【面向未来】 WTO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甘爱兰
【纪实文学】 生死时速 亦非台
【精神家园】缠绵与刻画——嵌进心灵的田埂路 徐刚
【走向成功】如何在商务谈判中获取最大利益 美国 里奥·瑞利
【健身秘笈】 中国饮茶的习惯 吴觉农



《大学语文》也不告而取我的文章

25 07 2009年

    有网友报信,华东师大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的《大学语文》(理工版)用了我一篇文章《达尔文的葬礼》当课文。事先没有寻求我的许可,事后也没有通知我。我原以为也许是找不到我的联系方式,问了发表这篇文章的《中国青年报》,他们也不知此事。由于这是当教育用途的,而且不像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课本那样用了我的文章却把我的名字删掉那么离谱,我就不计较了。但是事先事后未和作者联系,乃是对作者版权的缺乏尊重。香港出的中学《语文》用了我的一篇文章《萤火虫的战争》当课文,就费了周折找了中介公司来和我签协议。而内地的出版社却常常连举手之劳都不做。除了前面已说到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的《百年美文》,近年来还有中华书局出的《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2006年第8期和2007年第3期、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的《2006中国最佳杂文》、花城出版社出的《2008中国时评年选》、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的《龙班智慧阅读-小学卷1:三年级》等也都是不告而取我的文章,都是网友告知或我本人偶然发现的。他们如果来征求我的许可,我没有不答应之理。只有个别编者、出版社在选文时会来征求我的同意,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编的《大学汉语读写》(维哈文版)用了我的《最耐渴的动物》、北京大学编的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摘录了《基因时代的恐慌与真相》当课文,就都获得我的授权。对作者知识产权的尊重,显然在国内出版业还未形成风气。

《大学语文》(理工版)

作  者: 陈洪,陶型传 主编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5-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307
    * 印刷时间: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 I S B N : 9787561767696
    * 包  装: 平装

目录

预测科学未来 杨振宁
何处寻求大智慧 吴敬琏
追寻永乐大钟 赵致真
跟着感觉走? 阿城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丘成桐
写在《坟》后面 鲁迅
达尔文的葬礼 方舟子
生命的意义 罗家伦
容忍与自由 胡适
岁末恒河 韩少功
寂静的世界 范曾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何光沪
一篇《锦瑟》解人难 王蒙
看蒙娜丽莎看 熊秉明
十八岁那一年 龙应台
我为什么不看电视? 李敖
写字 梁实秋
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
吃饭 钱钟书
更衣记 张爱玲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
温家宝题黄遵宪诗 汪荣祖
与金庸论武侠小说书 陈世骧
西西弗的神话 加缪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
敬畏生命 施韦泽
攀越雪山 潘岳
有生命的颜色 林青霞
秋水(节选)《庄子》
庄暴见孟子《孟子》
大同《礼记》
大学之道《大学》
过秦论(上) 贾谊
报任安书 司马迁
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何氏语林(二则) 何良俊
赤壁赋 苏轼
不亦快哉 金圣叹
曹操平吕布 司马光
秦始皇与秦帝国(节选) 张荫麟
北方 艾青
森林之魅 穆旦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冯 至
……



“网瘾”是不是病?

24 07 2009年

    1995年3月16日,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德堡在一个心理医生网络贴了篇帖子,声称“网瘾障碍”的患者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宣布为此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并列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网瘾”一词自此面世。不过那是一篇搞笑的帖子,所谓网瘾的诊断标准是参照赌瘾(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列出来的,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就和在赌场成立“赌瘾支持小组”一样好笑。戈德堡本人到现在也不相信有“网瘾障碍”这么一种心理疾病。

    但是戈德堡创造出的这个词语却有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有一些心理医生并不把这当成笑话,还正儿八经治起了网瘾。在戈德堡发明“网瘾”一词的第二年,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玛丽莎·欧扎克就在她工作的医院开了专治网瘾的门诊。她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网瘾患者,在发现自己玩电子游戏玩上瘾之后才想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

    美国精神病协会编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编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精神疾病部分都没有把“网瘾”列进去。不过,这两本权威指南的最新版本出版的时间都比较早:前者在1994年,后者在1992年,都在网瘾问题被提出之前。《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预计在2012年出版新版本,有的专家提议把网瘾列进去,有的则反对。

    我们耳闻目睹有很多人由于沉迷于上网而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会直觉地认为这是心理有病,但是为什么有些心理学专家反对把网瘾当成一种心理疾病呢?一个理由是,沉迷于某种活动并不等于就是一种病态行为。比如,有很多人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也会因此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是不是该认为这些人得了“电视瘾”,必须加以治疗呢?

    另一个理由是,有网瘾的人往往有其他心理疾病:青少年沉迷于上网,可能是由于有严重的心理发育问题,例如患有注意力缺乏症(即俗称多动症)或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忧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把上网聊天做为一种释放心理紧张的手段;有人上网赌博难以自拔是由于有赌瘾,等等。上网过度是这些疾病的表现,但是本身不是病。对这些患者,应该是针对他们患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对沉迷于上网赌博的患者,应该是让他们戒掉赌瘾,而不是试图去戒掉网瘾,否则他们即使不上网,也会在网下继续赌博。

    既然学术界在目前对有没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没有权威的诊断标准,又根据什么判定某人是否患有网瘾需要治疗,如何治疗,治疗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提起网瘾,人们很容易想起“毒瘾”、“酒瘾”、“烟瘾”、“赌瘾”。但是网瘾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毒品、酒精、香烟和赌博都有害无益,戒除它们的目标是做到彻底告别它们,而不是减少使用。例如酗酒者在戒酒时往往要记录自己已有多少天滴酒不沾,如果某一天又开喝了就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开始戒。但是互联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通讯工具,戒除网瘾的目标显然不是要完全放弃上网,否则反而会对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不便。何况对许多人来说,上网是其谋生手段,整天泡在网上是常态,排斥上网反而不正常。

    有一项研究认为,大部分沉迷于上网的人在一年后都自觉减少了上网时间,表明这是一种可以自我纠正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自己上网过度,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当然也是其权利。但是这样的治疗都带着试验性质,就应该遵循医学临床试验的规范和伦理,对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做恰当的评估。国外治疗“网瘾”的方法和治疗“酒瘾”类似,比如提供心理辅导和采用认知行为群体疗法。这些疗法至少不会对寻求帮助的人造成伤害,符合“首先要无害”的医学伦理。

    国内一度采用电击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瘾,便违反了医学伦理。电击疗法被用来治疗心理疾病,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是最有争议的疗法,并有显著的副作用。目前电击只被用以治疗少数几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用以治疗严重的忧郁症,有临床试验研究认为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对脑部施加电击诱发抽搐并改变大脑功能,其机理至今不明,但已知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施加电击的步骤,以减轻电击的痛苦。只有极个别国家还在进行不加麻醉的电击。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不加麻醉的电击。从国内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青少年事后痛苦不堪的描述来看,他们显然没有被麻醉,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这是把电击疗法当成了惩罚措施,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网瘾还要大得多。

    在有关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卫生部终于发函停止了这种做法。但是对一种违背医学伦理并用以赢利的试验性疗法,不应只限于事后姗姗来迟的叫停,还应该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

2009.7.20

(《中国青年报》2009.7.22.)



维C饮料比普通饮料价高四成 价格虚高

24 07 2009年

方舟子接受采访原文: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与维持结缔组织的正常代谢有关,也是保护性抗氧化剂。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推荐量为90毫克,不宜超过2000毫克,过量摄入维生素C会导致胃肠紊乱、肾结石和过量铁吸收。一瓶维C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大致相当于一天维生素C的推荐量,对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的人有益处(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症,可产生牙龈、粘膜、皮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渗血。),多喝不会有特别的好处,有的人宣扬多摄入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预防癌症,这些都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但只要不是一天喝很多瓶,不会超过最大摄入量,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和水果、蔬菜一样,不必标注适宜人群。

如果要补充维生素C,最好还是通过吃蔬菜、水果来补充,不要靠喝饮料。吃蔬菜、水果除了补充维生素C,还能补充其他营养素。比如喝一瓶维C饮料,还不如吃两个橙子,其维生素C含量就可满足人体的需要,还能补充其他营养素和纤维素。饮料中通常还含有色素,对人体并无益处,反而可能有害。

维C饮料的价格虚高是肯定的,因为维生素C非常便宜,每瓶维C饮料所加的维生素C量不过是多了几分钱成本而已。

维C饮料比普通饮料价高四成价格虚高

作者:张谷微 周洁璐
2009-07-22 新闻晨报

价格虚高:所添加维C的量成本仅几分钱 成分不明,营养究竟几何没有明确标注

“满足每天所需维生素C,相当于5个半新鲜柠檬”……维C饮料近来悄然走红,不过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维C饮料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而有关营养学专家表示,维C摄入应当适量,过量摄入反而易致人体维C缺乏。

昨天记者在浦东的一家大型超市的饮料专柜看到,上下几排陈列着琳琅满目、包装雷同的维C饮料。清一色的半透明塑料瓶,白色瓶盖,包装纸上印着形似的柠檬图案,产品名称里也不约而同地有个“C”字。据记者观察下来,这些维C饮料的价格普遍要比旁边的普通果汁饮品昂贵。如同样是450ML左右的瓶装饮料,维C饮料的平均价格为3.9元,而普通果汁饮品却只要2.6元。业内人士透露,维生素C非常便宜,每瓶维C饮料所添加的维生素C量,就成本而言不过是几分钱而已。但维C饮料一上架,身价比普通饮品要贵40%左右。

记者还注意到,某款柠檬复合维C果汁饮料的瓶身上并没有营养成分表的标注,因此无从知晓其维生素C的含量究竟是多少。

中国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食品工学博士许建军表示,虽然我国目前对营养成分标注还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加拿大、美国等不少国家的饮料、食品标签上均有标注营养成分表,而且我国相关标准也明确表示国家鼓励食品标注营养成分含量,以便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这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

[观点调查]

观点:喝维C饮料能取代水果

营养学家:过量摄入反而易致人体维C缺乏

维C饮料是否可以随便喝?喝维C饮料真能取代吃水果吗?杨浦区中心医院营养科专家伍配英认为,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但营养学界也普遍认为,过多摄入维C没有必要,对人体最健康的饮料还是“白开水”。一般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运动量大出汗多、压力大的人群,才需要补充较多的维C,可以适当饮用维C饮料。

记者在不少维C饮料的配料表上看到,食用香精以及柠檬酸钠、果胶、维果灵等食品添加剂被普遍使用,当然还普遍添加糖分。伍配英介绍说,维C活泼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它容易被破坏,比如受到光照后,其性质就会不稳定,因此食用饮料和新鲜水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如果摄入过多维C还易造成维C依赖,一旦扩充了身体对维C的需要量,以后减少补充反而有可能导致人体维C缺乏。

知名独立学者方舟子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推荐量为90毫克,不宜超过2000毫克,过量摄入维生素C会导致胃肠紊乱、肾结石和过量铁吸收。方舟子表示,一瓶维C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大致相当于一天维生素C的推荐量,对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的人有益处,但多喝不会有特别的好处。

观点:多摄入维C能防癌防感冒

营养学家:没有充分依据

记者在一些超市采访时观察到,选购维C饮品的消费者大多为学生和白领,几乎清一色为女性。“满足每天所需维生素C,相当于5个半新鲜柠檬”,一些维C饮料的广告,让人怦然心动。在某办公楼上班的刘小姐就说:“多补充维生素对皮肤很好,又解渴又能美容。”

维C饮料的功效真像某些广告里宣传的那么神奇么?方舟子表示,有的人宣扬多摄入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预防癌症,这些都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

营养专家建议,如果要补充维生素C,最好还是通过蔬菜、水果来补充,不要靠喝饮料。吃蔬菜、水果除了补充维生素C,还能补充其他营养素。比如喝一瓶维C饮料,还不如吃两个橙子,其维生素C含量就可满足人体的需要,还能补充其他营养素和纤维素。



季“大师”盗用了我的文章

23 07 2009年

偶然发现百花文艺出版社去年出了一本署名季羡林主编的《百年美文(1900-2000):读书卷》,其中收有拙文《我的经典》。出版前既未征求我的许可,出版后也未寄送样书、稿酬,只能说是被盗用了。其实来征求一下我的许可,我是不会不答应的,为何这种举手之劳也不做?季“大师”已西去,我找谁算这笔账?

百年美文(1900-2000):读书卷(上下)

季羡林主编

·出版社:百花文艺
·页码:58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530649272/9787530649275

内容简介
《百年美文(1900-2000):读书卷》(上下)收集了值得您反复阅读的优美文字,让您尽情领略文学大师的笔下风光,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汲取他们的人生智慧,感受百年历史的文化底蕴。书中鲜为人知的作者逸事,将使您的阅读更有情趣。浓缩百年,萃取经典,营造迷人书香,大师手笔,传世名篇,奉献千古美文,智慧文字,行云流水,享受品位阅读。


李瑞山 卷首语
蔡元培 我的读书经验
鲁迅 读书杂谈
周作人 灯下读书论
胡适 为什么读书
郭沫若 卖书
陈西滢 再论线装书(下篇)
阿英 版本小言
阿英 城隍庙的书市
朱湘 书
郑振铎 失书记
郑振铎 售书记
朱自清 买书
钟敬文 谈买书
叶公超 买书
曹聚仁 谈读古书
老舍 读书
废名 小时读书
鹤西 知心的书
谢冰莹 书的毁灭
施蛰存 买旧书
林语堂 我的图书室
粱实秋 书房
钱歌川 读书的习惯
郁达夫 人与书
郁达夫 说开卷有益
胡秋原 为书复仇
谢国桢 我之书癖
徐訏 书籍与我
邵洵美 晒书的感想
叶灵凤 书痴
张友鸾 买旧书的趣味
戴望舒 巴黎的书摊
周越然 购买西书的回忆
王力 谈谈怎样读书
朱光潜 谈读书
李四光 读书与读自然书
冯友兰 我的读书经验
贺麟 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王云五 怎样略读和摘读
王鼎钧 闲话读书
余光中 开卷如开芝麻门
余光中 书斋·书灾
唐鲁孙 北平书摊儿
林海音 家住书坊边
刘以鬯 读好书
郑培凯 读书不肯为人忙
金庸 书的“续集”
梁羽生 香港翻版书
黄俊东 爱书人多,爱书家少
乔志高 洋秀才读书
於梨华 书桌
李欧梵 “象牙塔”内的臆想
余英时 怎样读中国书
金耀基 书城飘香
柳无忌 梦里简书香
郑树森 文章有价书无价
柯灵 书的抒情
黄永玉 书和回忆
孙犁 书的梦
孙犁 野味读书
张中行 我与读书
冯至 书海遇合
叶君健 买书和读书
汪曾祺 谈读杂书
汪曾祺 读廉价书
牛汉 我的第一本书
王辛笛 旧书寻梦
徐迟 我爱书店
范用 买书结缘
舒芜 小书柜
林希 书缘四题
新凤霞 我和书
陈丹燕 有一个爱书的人
毕淑敏 阅读是一种孤独
王安忆 阅读的要素
陈玲 谈读书
邓刚 你读书吗?
莫言 童年读书
贾平凹 好读书
张炜 看老书
谷林 共命与长生
黄裳 书痴
唐弢 书林即事
唐弢 藏书印
黄苗子 藏书和藏书印
钟叔河 买旧书
倪墨炎 买旧书的又惊又喜
姜德明 卖书人
姜德明 爱书人的肖像
吕叔湘 “书太多了”
何满子 鲁迅的书账
舒乙 巴金先生的赠书
周振鹤 我的签名本——不期而遇的运气
陈子善 京华购书漫记
龚明德 侍弄旧书乐无穷
薛冰 旧书与新书(《旧书笔谭》代序)
韦明铧 别宝小记
谢泳 旧书店
施康强 巴黎的中文书店
恺蒂 书里的风景
王强 曼哈顿书店一景
季羡林 我的书斋
子聪 学人书斋谈屑
萧乾 我的书房史
陈平原 父亲的书房
程映虹 “书文化”的今昔
雷颐 “焚书”与“反文化”
黄秋耘 焚书记
冯英子 论烧书
筱敏 书的灰烬
董乐山 读禁书目录有感
周劭 雪夜闭门谈禁书
邵燕祥 禁书
李乔 读书种子
凸凹 生命因阅读而美丽
彭程 镜子和容貌
余秋雨 藏书忧
吴小如 三代沧桑话藏书
邓云乡 书斋思旧
扬之水 品书录外
吴方 书卷人家
周国平 爱书家的乐趣
冯亦代 书癖
谢兴尧 我与书
宗璞 恨书
宗璞 卖书
绿原 书累记
董鼎山 最具影响的书
方舟子 我的经典
辛丰年 杂食书虫的残梦
林贤治 读热烈的书
王小波 我看国学
金克木 “书读完了”
陈乐民 读书的“连环套”
吴岳添 读书与看书
叶秀山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王佐良 上图书馆
周泽雄 电子读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