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高手在民间

14 04 2020年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有很多人声称已发现了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这些人有的在正规科研或医疗机构工作,有的是民间“神医”,但他们的风头和持续热度都不如一个叫李跃华的“神医”。此人声称通过往脖子上的穴位注射苯酚治愈了上百例新冠肺炎(后来改口15例),声称韩国政府邀请他去治疗新冠肺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经湖北监管部门的调查,发现他的医师执业证是假的,认定他是非法行医,因为他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把他送去隔离。所谓韩国政府邀请也是他杜撰的。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为他抱不平,包括武汉著名作家方方。从网上流传的视频看,即使在李跃华隔离期间,仍有人找他治疗,他隔着小区的门给找他的“志愿者”注射苯酚,用意自然是要让这些“志愿者”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往穴位注射有毒的苯酚,这种疗法骇人听闻,这大概是李跃华要比其他声称能治疗新冠肺炎的“神医”更引人注目之处。李跃华为他发明的疗法找的理由荒唐可笑,有点科学知识和思辨能力的一听即知其站不住脚。为什么要注射苯酚呢?李跃华说原理是:

 

“病毒可分为DNA 和RNA二类,它们在进行复制的时候,至少有一种碱基是含有嘧啶环结构的。?而苯酚的结构就是一个苯环加一个羟基,苯环与嘧啶环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在病毒复制时,容易出现竞争抑制,使病毒复制无法顺利进行,造成病毒死亡。”

 

按他这个说法,苯酚能抗病毒是因为含有苯环,那么任何含有苯环的有机物(这样的有机物有无数种)也都可以有类似的抗病毒作用,为什么苯酚就特别呢?而且,按他的说法,病毒能被苯酚杀死,是因为病毒的DNA和RNA含有碱基,但是,人体细胞中有比病毒多得多的DNA和RNA,它们也都含有碱基,那么苯酚岂不要先把人体细胞都杀死?岂不是还没杀死病毒就先把人杀死了?

 

为什么要把苯酚注射到脖子上的穴位,而不是其他地方呢?李跃华解释说:往脖子上注射一圈,病毒就下不去,没法入侵肺了。这就更可笑了。病毒入侵肺部是沿着上呼吸道的黏膜下行的,难道他往脖子上注射一圈苯酚,苯酚就能跑到与其同一高度的呼吸道黏膜之处,聚集在那里,有病毒敢往下跑就杀死?

 

如果病毒已经入侵肺部成为重症了,苯酚就没办法追去杀它们了吧?这难不倒李跃华。他说,对重症患者,还要同时注射“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很多机构还在研发当中,但已经被李跃华抢先做出来了。他的“疫苗”很简单,把重症患者的血液抽出来,加入苯酚将病毒杀死,就成了“疫苗”了,再把血液注射到患者身体,“疫苗”就可以去杀病毒了。原来疫苗的制造这么简单,只要把病毒杀死就可以了,那些科研机构都在忙乎啥呢?不过,李跃华似乎没搞明白“疫苗”的意思。疫苗都是在被病原体感染之前使用来预防病原体感染的(或虽然已被感染但还没发病,注射疫苗预防发病),通过疫苗接种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以后身体再遇到这种病原体,就可以迅速制造针对它的抗体将其消灭。而李跃华的“疫苗”却是在发病之后才使用,那时候身体早已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不需要“疫苗”的激发了。这不是“疫苗”,是药。

 

可见李跃华虽然号称是医科大学毕业的,却缺乏医学常识,连疫苗是什么意思都没弄明白。有人可能会说,也许李跃华不知道为什么其疗法会有效,只要有效就行了。的确,李跃华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他声称有众多新冠肺炎患者被他治好了,包括湖北陈副厅长夫妻,该副厅长还写文章替他作证。但是,副厅长夫妻都是在被李跃华治疗之后才被确诊被新冠病毒感染,然后被医院收治,并没有被李跃华治好。实际上,封面新闻记者根据李跃华提供的患者电话,调查了其中12人,发现这12人在接受李跃华治疗时都没有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其中有6个在治疗之后才确诊是新冠病毒感染被隔离,另6个则没有确诊是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

 

因为李跃华并没有检测新冠病毒的能力,他治疗的患者也就没法知道是新冠病毒感染还是得了感冒之类的常见疾病。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没有一个是他治好的。即使他真的治疗过新冠病毒感染者而且患者痊愈了,也不能证明是被他治好的,因为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不经治疗也会痊愈。要证明某种疗法有效,需要做严格设计的临床对照试验。

 

但李跃华不仅声称他发明的这种疗法能够治愈新冠肺炎,而且还能用于治疗五官科、呼吸科、消化科、疼痛科、肛肠科、神经科、骨关节科、病毒性疾病、妇科、泌尿科、皮肤科等一百多种疾病,而且号称疗效都在90%以上甚至100%,毫不夸张的包治百病。如果这是真的,全世界的医院都可以关门了,有什么病就往穴位注射苯酚,包好。

 

用一种简单的疗法包治百病,一个人胜过一所医院,这是如假包换的“神医”。常识告诉我们,世上不可能有“神医”,自称或被当成“神医”的,必定是江湖骗子。但是这是一个缺乏常识的时代,尤其是在瘟疫流行、人心惶惶之际,人们更容易忘了常识。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相信、支持李跃华,或者对其将信将疑,不敢断然否定。例如方方说自己平时不信各类神医,但又为李跃华鸣不平:“既然他声称能治,有什么可争论的?不妨让他试试?……看病需要实事求是,尤其紧急关头,人命大于天,为什么不给人家一个机会?哪怕当场戳穿他的牛皮,让真相大白天下,不也挺好?”

 

然而,哪个游医不声称“能治”?按方方的逻辑,只要声称能治的,就没有什么争论的,就可以让他试试了?那么不管是谁,不管再荒唐、可怕的疗法,只要声称能治新冠肺炎,就都要让患者当其试验品了?李跃华声称其穴位注射苯酚疗法能治好一百多种疾病呢,是不是要挨个挨个让他去试?当然不能。正因为“人命大于天”,所以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贸然让患者当试验品。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疗法,那些根据常识就可判断是在吹牛、骗人的江湖游医,根本就没有让其试试的必要,不能给这样的机会。

 

因为医疗涉及到生命的安危,所以对医生的资质和道德要有高于一般人的要求,要求他们受过合格的教育、培训,获得行医执照,接受监管。但这种专业化要求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是没有的。中国古人相信的是医疗可以自学,可以无师自通,只要看看古籍就可以当医生,甚至不需要认字,根据祖传秘方也可以当医生。所以有句古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似乎当医生比当官还容易,读书人在官场混不下去了,就改行当医生去。

 

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导致至今仍有很多人仍然不把医学当成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不管自己是干哪一行的都觉得可以向亲朋好友提各种医学建议:吃什么东西能够养生,有什么偏方能治什么病……这样的人,也就会相信一个没有受过很好的医学专业训练,没有从事医学研究条件的人,可以解决世界各个医学研究机构都还没能解决的问题,在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目前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的时候,一个民间游医却早已发现了治愈新冠肺炎的简单办法。

 

这种思维,叫做相信“高手在民间”。人们不仅相信医学领域民间有高手,而且相信在科学领域民间也有高手,所以在中国才有那么多的“神医”、“民间科学家”、“科学妄想家”、“诺贝尔哥”……在某些没有专业门槛,靠天赋、练习或经验就可以出成就的领域,当然完全可能有民间高手,例如文学、艺术领域。但是现代以来,科学、医学已是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是不可能再有民间高手的。有没有这种专业化理念,是一个社会有没有现代性的标志之一。或者说,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不应该有太多的人相信“高手在民间”的,“神医”是不应该有太大的市场的。

 

2020.3.15.

 



当你听说又一种“神药”横空出世

12 01 2020年

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新闻:“重磅:癌症代谢检查点抑制剂横空出世!科学家发明神奇小分子,能消除肿瘤的免疫抑制性,还能提升T细胞抗癌效果!”在媒体、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的激动人心的消息,宣布某种能够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糖尿病等等患者众多的疾病的神奇药物横空出世,如果我们把这些消息都当真,世界上早就充满了各种“神药”,早已无所谓不治之症了。

 

其实上述的“神奇小分子”只是用小鼠做了实验发现它能抗癌而已。如果只靠动物实验就能证明一种药物的疗效的话,那么癌症早已经被战胜了无数次了。动物实验结果最多只能算是初步的结果,能够帮助发现有研发前景的药物,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但是动物毕竟不是人,实验动物的生理、病理与人的生理、病理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在动物体内表现出惊人疗效的药物未必对人体也有效,实际上往往是无效的。所以光靠动物实验是不能证明疗效的,

 

科研人员做动物实验的目的经常只不过是为了发表论文,一般也就止步于论文,而没能最终成为上市药物。

 

要证明药物的疗效,还需要在人身上做试验。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宣传,某种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率达到80%,意思是得这种病的病人吃这种药,有80%病好了。这种宣传有可能是假的,研发者根本就没有统计过效果,只是胡编了一个数据。宣传药物的人喜欢把其疗效定为80%,这样既显得疗效显著又为无效留了退路:如果有患者吃了这种药后没有效果,就可以归咎于属于无效的20%,怪自己倒霉。

 

这样的数据也有可能是真的,研发人员的确找了一批病人服用了该药物,发现80%的病人的病情好转,于是就认定该药的有效性是80%。这种可能性很低,即便真的如此,就能说明这药很神吗?不能。很多疾病有自限性,不必治疗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好转、痊愈,这段时间内如果服用了某种药物,就会觉得它非常有效。还有很多疾病病情会有波动,时好时坏,如果刚好在病情缓解期间服用了某种药物,就会觉得它有一定效果。所以生病后吃药病情有好转、痊愈,不一定是药物的作用,而是疾病自然演变的结果。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一种药物的确对某种疾病有疗效呢?要做对照试验,比较吃药的人和不吃药的人的结果。一般人会觉得做这样的对照试验很简单,找一批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吃药,一组不吃,比较他们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就行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批病人里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不尽相同,如果有意无意地把身体状况比较好、病情比较轻的病人分到吃药组,把身体状况比较差、病情比较重的分在对照组,这样就会夸大了药物的疗效,反之,就会贬低了药物的疗效。所以在分组时,要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两组病人的情况差不多。

 

对病人随机分组后,吃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疗效,是不是就能说明药物有效呢?还是不行。很多疾病病人只要吃过药物,即使是无效的药物,相当一部分病人也会有好转,是吃药这个行为,而不是药物本身,发挥了作用,这叫做安慰剂效应。要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对照组不能什么都不吃,而要给他们吃没有活性成分的假药(例如用淀粉做成的),即所谓“安慰剂”。这样两组病人都有了吃药的行为,但是吃的东西不同。如果药物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才能说明这种药物的疗效是真实的。

 

但是如果病人知道自己分在安慰剂组,吃的是假药,觉得假药不可能有效,那么就可能让安慰剂效应消失,而知道自己吃的是真药的病人其安慰剂效应则可能会增强,这样就会让药物疗效显得不真实。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能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分在哪一组、吃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要把安慰剂的外型做得和药物一样,让病人无法分辨。同样,如果医生、护士知道病人的分组情况,对安慰剂组的病人有可能有意无意地不予重视,在评价治疗效果时会倾向于认为无效,而对药物组的病人有可能过于重视,在评价治疗效果时会倾向于认为有效。为了避免这种主观偏差,在做试验时不仅病人不知道分组情况,医生、护士也不知道分组情况,这就是所谓双盲试验。病人分组情况由第三方掌握,在试验完成后再“解盲”,根据病人的分组情况分别统计效果,进行对比,看看药物组的有效率是不是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如果参与试验的病人人数太少,统计的结果容易出现偏差,不一定可靠,所以病人人数越多,结果越可靠。但是病人多了,试验的投入也就大了。为了节省费用,一开始一般先用少数病人做初步试验,如果有效,再逐步增加病人人数。根据参与试验人数的多少,临床试验分成三期,前两期的病人人数都不多,通过了只能说明有希望,第三期病人人数通常多达一、两千人,通过了第三期试验才能说明药物的确有效。大部分已通过第一、二期试验的药物最终都没能通过第三期试验。

 

所以,一种“神药”如果说它已通过了临床试验证明有效,我们也还不能轻信,还要看看它的分组是不是随机的?有没有设安慰剂对照?有没有双盲?有没有通过大样本(即第三期)的试验?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是判断一个临床试验是不是严谨、可靠的金标准。

 

当然,每一种“神药”都可以声称自己已经通过了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明有效,我们怎么知道其结果是真是假呢?我们怎么知道它有没有造假呢?很难知道。有些简单的方法可以一试。我们可以去查查研发药物的公司和药物发明人的底细。有的“神药”公司以前已被揭露过卖假药、假保健品,有的“神药”研发人员被发现以前发过假论文。制药公司、研发人员有造假前科,当然并不能因此就认定他们不会改邪归正,但是毕竟这种可能性很低,其提供的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了。我们还可以去查查临床试验是在哪里做的。某些国家、地区学术造假泛滥、医德沦丧,在这些国家、地区做的临床试验结果就很值得怀疑,只要给够了钱,想要什么数据医院就可以给你什么数据,实在不行研发人员还可以自己编造数据。

 

药物做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药监部门的批准上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药监部门,但是各药监部门对新药的审核力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的药监部门非常腐败,并不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由其批准上市的全球首款“神药”的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世界各国药监部门中最严格、口碑最好的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其批准上市的药物相当于拿到了一块通行全球的金字招牌,是最可信的。当我们听说又一种“神药”横空出世,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看它是不是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如果没有,就请它先去拿到其批准证书再来宣扬。

 

2019.11.13

 

(《科学世界》2019.12)

 

 



当你听说颠覆观念的最新饮食研究结果

18 11 2019年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喝茶是防癌还是致癌?》,因为里面谈到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储存方式导致其容易被霉菌污染而含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引起轩然大波。云南普洱茶协会声称要代表600万普洱茶茶农起诉我索赔600万,云南的茶叶专家们纷纷出来驳斥我,其中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更是宣布将在全国各地抽检一万份普洱茶样品,两个月后发表论文用数据说法。

 

两年过去了,盛校长的这篇论文还未见发表,国内一批研究人员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新开启了喝茶是防癌还是致癌的话题。这项研究跟踪调查了45万多名中国人达十年,发现每天喝茶4克以上的人,与很少喝茶的人相比,癌症的风险总的来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是胃癌的风险却增加46%,这似乎意味着喝茶不仅不能防癌,反而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这项研究和普洱茶没有关系,调查对象主要喝的是绿茶,所以这个研究结果不能归咎于茶叶受污染,而是茶叶本身的问题。茶一向被当成健康饮料,其中主要就是认为它能防癌,没想到不仅不能防癌,还会致癌。不知有没有茶叶协会要去起诉该论文的作者?

 

近年来时不时有颠覆观念的饮食研究引起大众关注,在网上广为传播。直到现在,仍有人来教育我“吃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有害健康”、“适量喝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观点已被最新研究结果推翻,尽管我已写过文章说明这种研究不足为凭。最近又传出惊人消息,有国际学术期刊发布最新膳食指南,称吃红肉、肉制品对健康没有危害,认为吃红肉、肉制品会增加癌症风险、应该限制的观点过时了。

 

标新立异的说法本来就容易在网上传播,何况还有很多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营销号在推波助澜。但是这些最新研究结果与充斥朋友圈的养生鸡汤不同,是由正规的科研人员作出,发表在正儿八经的学术期刊上的。这就让有点科学头脑的人困惑,是不是应该相信它们,从此可以放心地吃肥肉、红肉、肉制品,不敢喝茶喝酒?

 

要确定吃下某种东西——不管是食物还是药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最可靠的方法是做临床试验。但是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往往是慢性的,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很难像控制吃药那样长期控制人们的饮食,这就注定了营养学的研究很难采取临床试验的方法,更多地是做流行病学调查,跟踪、调查不同人群的饮食和身体状况。严格地说,流行病学只是确定二者(例如饮食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而不是因果关系,而且,在跟踪、调查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控制的变量,使得关联性也不容易确定,尤其是当关联性不是很强时,流行病学调查的缺陷就更容易表现出来,不同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难以重复。所以,营养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尤其是颠覆观念的最新结果,通常是初步性的,很可能不能被后来的研究重复。

 

对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我们还应该看有没有什么合理的机制能够解释其结果,否则有可能只是统计假象。如果流行病学的调查确认了喝茶能增加癌症风险,那么我们就要问,茶里面有什么致癌物?如果研究的是喝普洱茶增加癌症风险,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普洱茶容易污染黄曲霉素等致癌物,那么这个研究结果就显得比较合理。但是前面提到的那项最新研究研究的是喝绿茶,这就让人疑惑,绿茶里会有什么样的致癌物?论文里提到了一种可能性,茶叶里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因此增加胃癌风险。如果这种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喝咖啡更会增加胃癌风险,因为咖啡里咖啡因含量比茶高得多。然而虽然有个别研究发现喝咖啡能增加胃癌风险,大多数研究都没能确定这种风险,有的研究甚至发现喝咖啡降低了胃癌风险。

 

既然这类流行病学研究的可靠性并不强,为什么研究人员如此热衷于研究它们,会有大量的论文涉及同一个课题呢?因为研究人员需要有论文来证明自己的业绩,发论文则需要有成果,获得成果的捷径是拿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甚至是拿别人已发表的论文里的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宏分析”。国内有的医学院“优秀毕业生”一年能发表几十篇论文,窍门就在于“宏分析”。上述关于红肉、肉制品的“膳食指南”其实也是“宏分析”。而一篇论文如果能颠覆观念,就能引起关注、获得大量引用,所以有的研究人员喜欢夸大其论文的分析结果,追求颠覆观念。

 

营养学研究会涉及巨大的商业利益,而营养学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研究人员更容易受利益的左右。对一项颠覆观念的营养学研究新结果,我们更要注意研究人员是否存在利益关系。如果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真的发表论文证明普洱茶里不含黄曲霉素,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他是普洱茶利益集团的一员,其工作只能证明普洱茶的好处(为此已发表过很多论文),不能证明普洱茶的坏处,即使他的抽检结果发现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也不会发表。声称吃红肉、肉制品无害的“膳食指南”的负责人被发现曾经有过更为惊人的研究结果,曾在2016年在同一份期刊发表论文证明吃糖对身体无害,只不过那一次他在论文里注明了是拿食品工业的经费做的研究。

 

既然营养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台前幕后有可能存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外行是很难看透的,那么就不要轻信这些最新成果,而应该仍然接受权威机构制定的膳食指南和建议。权威机构代表的不是个别专家的观点,而是众多专家在审核了各种证据之后给出的学界共识。个别的专家有可能被企业收买,但是要把众多的专家都收买了却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相信阴谋论。

 

当然,学界的共识也是有可能被新的证据推翻的,尤其是在像营养学研究这样的复杂领域。例如,为了限制胆固醇的摄入,美国膳食指南曾经规定一周吃蛋黄不要超过四个。后来的研究发现一天吃一个鸡蛋并没有导致体内胆固醇增加,就取消了这个限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经把咖啡列为可能的致癌物,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咖啡致癌的证据不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不再把咖啡列为致癌物。能够根据新的证据作出修改,恰恰说明这些权威机构是可靠、可信的。所以,在权威机构修改学界共识,给出新的建议之前,对那些颠覆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必要太当回事。

 

2019.10.12

 

(原载《科学世界》2019.11.发表时有删节,此为原文)



电子烟的危害不容忽视(修订版)

2 07 2019年

罗永浩手机做不下去了,改开起了杂货铺,旅行箱、加湿器、鞋子等等什么都卖。最近还推销起了电子烟,美其名曰“福禄电子烟”。罗永浩推销电子烟的卖点有二,一是说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很小,比烟草少95%;二是说推销电子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烟民戒烟。

 

罗永浩说的有道理吗?我们先来看第一点,电子烟的危害究竟有多大。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而烟草除了尼古丁,焦油里还有很多种有害物质,特别是多种致癌物。从这点看,的确可以说电子烟的危害比烟草小很多。但是电子烟的成分也有它的特殊之处。烟草里的尼古丁含量基本是固定的,而电子烟不是,尼古丁含量高低可以随意改变。事实上,电子烟往往把尼古丁含量高、吸了过瘾作为产品亮点。例如有一个很流行的品牌的电子烟声称其尼古丁含量每毫升高达59毫克,一份电子烟的体积只有0.7毫升,却相当于20包香烟中尼古丁的含量。尼古丁不仅让人上瘾,而且对身体也有危害,含量越高,危害也越大。电子烟除了尼古丁,还含有丙二醇、甘油作为溶剂,以及各种香精。有的研究发现里面有60-70种化学成分,也有的研究发现里面有113种化学成分。在电子烟汽化之后,还会生成更多的化学物质。这些成分中有的已知有毒性,有的则是致癌物。实验表明,电子烟的烟雾能够损伤肺、膀胱、心脏细胞里的DNA,表明吸电子烟可能会导致肺癌、膀胱癌和心脏病。所以,电子烟对人体是有危害的。这种危害究竟有多大,目前还不清楚,因为电子烟还是个新产品,还没法知道它对人体的长期危害。

 

    电子烟还有一个香烟没有的危害,那就是它的电池会发生爆炸,而电子烟使用的有机溶剂又容易燃烧。把这样一种易燃易爆品往嘴里塞,有时后果就很严重。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过一个病例,美国一名高中生在吸电子烟时,电子烟在嘴里爆炸,牙齿、嘴巴被炸烂。据《纽约时报》报道,佛罗里达州有一个人在抽电子烟时忽然发生爆炸被炸死。这些并不是孤立事件。2015-2017年间美国共发生了2000余起电子烟爆炸或烧伤事件。

 

有人会说,电子烟虽然对人体有危害,但是比烟草的危害要小,如果烟民能够戒烟改抽电子烟,也是好事。这是推销电子烟的人,包括罗永浩的一大卖点。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以帮助戒烟,电子烟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似乎也可以像尼古丁替代疗法那样帮助戒烟。这个道理听上去似乎不错,但是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电子烟不是尼古丁替代疗法,它不仅不能帮助戒烟,反而会妨碍戒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曾经在2016年分析了38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那些用电子烟帮助戒烟的人,他们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比没有用电子烟的人反而低了28%。2018年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更糟糕的结论,他们在分析了2015–2016年间美国1284名吸烟者戒烟的结果发现,使用电子烟的人戒烟的成功率只有9.4%,而没用电子烟的人戒烟的成功率反而高达18.9%,也就是说,不用电子烟戒烟的成功可能性是用电子烟戒烟的两倍。

 

何况很多人吸电子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戒烟,而是作为抽烟的补充,例如在那些禁止抽烟的场合才改吸电子烟。电子烟的厂商、推销商肯定是不希望人们真的戒烟戒到连电子烟都不吸的,否则它们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电子烟厂商、推销商最想要的是青少年市场。别看罗永浩假惺惺地声明“未成年人严禁购买或使用电子烟”,实际上青少年才是电子烟最重要的销售对象。电子烟新潮的外型、听上去很酷的多种口味、隐秘的吸入方式,都是为了吸引青少年推出的,让他们在家里、教室里吸电子烟都不会被家长、老师发觉。因此电子烟在青少年当中变得越来越流行。2011年美国高中生吸过电子烟的人数不到2%,而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一下子上升到16%。吸电子烟不仅本身对青少年的身心就有危害,而且会刺激青少年去吸烟。吸电子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是没吸过电子烟的青少年的四倍。

 

由此可见,电子烟的危害虽然没有香烟大,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大。罗永浩把他推销的电子烟叫做“福禄电子烟”,这不禁让人想起鸦片在清朝曾经被叫做“福寿膏”,不知罗永浩是不是从那里得到的灵感?不管名字叫得多么好听,不管罗永浩怎样欺骗说电子烟多么“健康”,也掩盖不了其害人的实质。

 

2019.1.21.

    2019.6.28.补充

 

 



四大院士支持的“氢气控癌”是真的吗?

19 06 2019年

近日有几家媒体报道,由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民营医院)院长徐克成主编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一书在广州举行新书发布会,我才知道国内又出现了一种癌症新疗法,通过吸氢气来控制癌症,于是把推广“氢气控癌”的宣传材料搜出来见识见识。

 

有的宣传材料第一句话就是:“很多人一听说吸氢治疗癌症第一感觉是骗局”、“如果你还在纠结于氢气控癌是不是骗局,那可能你对氢气的生物学效应还不是很了解”,我还没见过哪种疗法一提出来就先要证明不是骗局的,可见其匪夷所思和心虚。我的第一感觉和很多人一样也是认为这是骗局,当然可能是因为我对氢气的生物学效应不是很了解,那就看看他们是怎么证明不是骗局。

 

他们找了几名医学界的院士,来证明“氢气控癌”的真实性。宣传材料里提到为其站台的有吴孟超、王振义、汤钊猷、钟南山四名医学界院士(此外还有一位院士倪嘉缵是搞无机化学的,不知为何他也去凑热闹)。吴孟超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名誉院长,王振义是该医院总顾问,都是有利益关系的,在徐院长邀请下,为该书写序,说点鼓励探索的客气话,也算人之常情。这两名院士都九十多岁了,说不定是秘书代笔。汤钊猷和钟南山则比较积极,汤院士亲自参加该书发布会,名副其实地站台,而钟院士虽然因公没能参加发布会,却也录了一段视频在会上播出,作证“氢气控癌”是真的。

 

这四名院士虽然在中国医学界被视为泰斗,但都到了早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吴孟超今年96岁,王振义94岁,汤钊猷89岁,钟南山82岁。老院士不甘寂寞,愿意为中国健康大业贡献余热,当然值得赞赏。但现代医学和中医不同,并不是越老越值钱。老院士被尊为泰斗,是对他们以前所做贡献的评价,并不是意味着他们现在对医学的认识就有多么高明。实际上,局限于以前的教育、学术环境,某些老院士的医学观念是过时的、错误的。

 

例如,这些老院士之所以认为“氢气控癌”是真的,是因为徐院长让他们看了书中收集的82例有效病例。汤院士是这么说的:“对于氢气控癌,徐教授给我看第一个病例时,我半信半疑,当我看到近50例时,我确信不疑。”汤院士似乎不知道或不承认现代医学的一条原则:个案证明不了疗效。各种医疗骗子最喜欢举病例证明疗效,不要说50例、82例,几百几千例的都有。然而没有经过严格设计的病例再多也是“个案”。徐院长说他是观察了几百个病例后找到的82个病例,那么其他的病例效果如何呢?是不是更多的病例是无效甚至恶化的?这些有效病例是不是精心挑选的,而不是随机找来的?即使是这些有效的病例,由于没有对照组,又如何确定效果是吸氢导致的?由于“吸氢”只是一种辅助疗法,这些病例都是经过常规治疗后再吸氢的,效果完全可能是常规治疗的结果,也可能不过是安慰剂效应。没有经过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再言之凿凿的疗效也不可信。

 

奇怪的是,虽然老院士们不知道或不承认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但是徐院长本人是知道的。他在一篇宣传文章里说:“氢分子生物学研究尚处在婴儿期,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价值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应该设计更多基础和临床前研究,阐明驱动分子氢诱导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上下游调节机制,并逐步开展精心设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阐明最佳给药方式和最佳氢剂量方案。”这是承认氢气控癌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经过足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就敢把“尚处在婴儿期”的东西当成成熟的疗法推广、应用,这不是骗人吗?

 

国外几乎没有关于“氢气控癌”的研究,更不要说在临床应用。徐院长津津乐道的是1975年美国《科学》上的一篇论文,研究者让三只患有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无毛小鼠生活在8个大气压的97.5% 氢和2.5% 氧的混合气体中,2周后发现癌肿明显退缩。这是高压氢气实验,针对的是患有皮肤癌的无毛小鼠,和徐院长要通过吸入氢气治疗各种体内癌症,并不是一回事。而且,这篇论文发表40多年来,在国外没有任何后续研究。这篇论文到现在被引用了150多次,绝大部分都是被中国人引用来证明吸入氢气能够控制、治疗癌症,乃至治疗各种疾病。一篇在国外几乎没有影响的只有非常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的论文,却在中国催生了形形色色的氢气疗法。难怪徐院长说“氢气控癌”就是汤院士倡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控癌”。然而,只要明白中国人不是特殊人种,就知道不可能存在只在中国有效的“中国式控癌”。

 

但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疗法岂止是“中国式控癌”。就拿氢气疗法来说,不仅号称能治疗各种癌症,据“中国氢分子医学第一人”、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孙学军说,还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160多种疾病和损伤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名副其实的包治百病。常识告诉我们,包治百病的“神药”是不存在的,凡是宣传“神药”的,都是要赚钱的。宣传“氢气控癌”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销吸氢机(氢氧雾化机)。网上搜索得知,氢氧雾化机便宜的一台也要一万多元,而徐院长推广的那种氢氧雾化机售价高达5万多元,其实不过是个简单的电解水制氢装置而已。这个倒称得上“中国式赚钱”。

 

2019.6.11.

 

 



能靠不吃主食减肥吗?

11 06 2019年

人们把米饭、面食这些谷物食品叫做主食,是我们每餐都要吃,而且往往是吃得最多的一类食品。即使是参加宴会吃遍山珍海味,最后不吃点主食还是觉得没吃饱。谷物主要是提供淀粉这类碳水化合物的。淀粉在消化道里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里。葡萄糖为我们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必须的能量。大脑监测到血液里的葡萄糖浓度足够高以后,知道有了足够的能量,就会让人产生吃饱了的感觉。所以吃主食,最容易填饱肚子。

 

在食物缺乏的年代,进餐的首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能量,谷物就成了最重要的食物,所以我们中国人才把进餐叫做吃饭。但是到了物质丰富的现在,主食就容易吃得太多,获得的能量超出了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人就会逐渐变得肥胖。肥胖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增加了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即使获得的食物能量没有超出消耗的能量,人没有变肥胖,但是如果在饮食结构中主食占的份额太多,血糖浓度偏高,也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

 

反过来,有些人就想,如果我不吃主食,减少了主要的能量供应,不就可以减肥了吗?不就可以避免得糖尿病吗?国外把这种减肥饮食计划叫做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它想要尽可能地减少从食物中摄入碳水化合物。我们吃的食物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都含有碳水化合物,想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减肥计划限制不让吃的,是那些含碳水化合物很多的食物,除了谷物,还有水果、坚果等。不仅主食不能吃,糕点、水果、坚果也都不能吃。主流医学界推荐的均衡饮食,每天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食物能量的45%~65%,而低碳水化合物减肥饮食计划,把每天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降低到不到10%。

 

最早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是美国医生阿特金斯,他声称自己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成功地减肥,该饮食计划被叫做阿特金斯饮食计划,在全世界风靡一时。2003年,阿特金斯只有72岁就去世了,他死后政府公布的体检报告表明他长期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这让他的名声受到很大影响。不过,到现在,在阿特金斯饮食计划基础上改造的各种各样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计划在国外仍然很流行,最近几年也流传到了中国。

 

刚刚开始低碳水饮食的几个月内,很多人会觉得效果不错,体重下降。不过这是因为减少了碳水化合物摄入之后,身体脱水造成的,以后体重又会回升。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对比调查发现,在摄入的食物能量相同的情况下,它的减肥效果并不比其他更均衡的减肥饮食效果好。有些人长期坚持低碳水饮食之后体重的确下降,是因为他们吃的食物种类很受限制,吃得比较少,是减少了能量摄入导致的,并不是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效果。所以减肥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身体消耗的能量多于摄入的能量,跟吃不吃碳水化合物没什么关系。

 

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供给了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得太少,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要找新的能量来源。除了把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还会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作为能源。脂肪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酮体的物质。所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被称为生酮饮食。血液中如果酮体含量太高,就会出现酮体中毒的症状,会恶心、头疼,还会有口臭。这种口臭的味道不是因为口腔不卫生产生的,而是酮体的味道。

 

谷物、水果除了提供碳水化合物,还能提供膳食纤维素。你不吃谷物、水果了,不从别的食物额外增加膳食纤维素的话,就会导致便秘。谷物、水果还能提供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不吃它们的话,就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葡萄糖是维持我们大脑正常运行最好的能源,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被迫改从酮体获得能量,功能就会受影响。所以酮体中毒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会变得很暴躁。这是大脑在提醒你,赶快给我葡萄糖吃。

 

不吃谷物、水果,极大地限制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为了让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就要从别的营养素来补充能量,主要是脂肪,其次是蛋白质。所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要摄入很多脂肪、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质。尽管一直有人试图为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动物脂肪平反,但是主流医学界仍然认定,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多有害健康。根据2018年波士顿布里格姆与妇女医院的研究,用动物来源的脂肪和蛋白质取代碳水化合物的人,死亡率增加了18%,用植物来源的脂肪和蛋白质取代碳水化合物才能降低死亡率。根据对15428名美国人追踪25年的这项研究,总的来说,每天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食物能量50~55%的人有最低的死亡率,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死亡的风险,呈现出U形曲线关系。当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低于20%时,死亡风险增加了近60%。研究人员估计,一名50岁的人,如果其饮食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的占50~55%,其平均预期寿命为33.1年,而如果过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低于30%,其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9.1年,多于65%,则平均预期寿命为32.0年。

 

所以低碳水饮食并不是健康的饮食。健康饮食的原则是均衡,各类食物都要吃,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也不能都排斥。那么一天吃多少主食合适呢?这个当然取决于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活动程度。如果你是一个青年妇女,一天需要摄入食物热量2000大卡,那么你一天需要的主食大概是750毫升,相当于6片面包,或者3小碗米饭。如果是小伙子,每天多250毫升,也就是1000毫升,相当于8片面包,或者4小碗米饭。当然,如果你运动量比较大,那就要多吃点。如果年纪大,那就要少吃点。靠不吃主食减肥不可行,但一般中国人的确平时主食吃得太多,应该适当地减少。

 

此外还要注意,主食要尽量吃全谷的,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有一半是全谷物。什么叫全谷物?把谷粒的壳去掉以后剩下的完整种子,包括了谷皮、谷胚和胚乳这三部分的,就叫全谷物。如果把谷皮和谷胚也去掉了,只剩下了胚乳,那就属于精制的谷物。精制的谷物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白大米、白面粉,它把谷皮和谷胚都去掉了,剩下的胚乳基本上都只是碳水化合物了。而全谷物由于保留了谷皮和谷胚,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还有其他对我们身体很重要的营养素,包括B族的维生素、铁、锌、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等。而且吃全谷物的话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就没有那么快,这样血糖就不会一下子升得很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那么什么样的食物属于全谷物?除了白大米和白面粉之外的那些谷物,基本上都属于全谷物,比如糙米、黑米、红米、小米、燕麦、荞麦、全麦面粉、玉米面、爆米花都是属于全谷物。全谷物吃起来可能没有精制谷物那么好吃,但是它对健康有益。在煮饭的时候可以把全谷物和白大米混在一起煮,吃面的时候用的面粉最好也掺一半的全麦面粉。面包也要选择吃全麦的面包。

 

2019.5.11

 

(《科学世界》2019.6.)

 



云无心的系列“健康食品”并不健康

27 05 2019年

研究怎么给食品打出泡泡出身的“食品泡泡博士”、自称“食品行业知名的KOL”的“健康专家”云无心(王泽斌)在湖州创办了一家食品公司健科食品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开网店卖起了“自己开发、设计或监制”的“健康食品”,目前正在推销“云式粗粮饮料粉”、“云式奶茶”、“云式抹茶”、“云式咖啡”、“云式茉莉红茶”……让人想起了崔正教授永元的“崔永元真面”、“崔永元真牛”、“崔永元真猪”、“崔永元真菜”、“崔永元真茶”等等系列食品。

 

和崔永元的食品系列一样,云无心系列食品的第一个特点是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例如“云式粗粮饮料粉”,一包240克,半斤不到,定价82.50元,让人怀疑吃的不是粗粮,而是金粮。第二个特点是以“健康”为卖点,号称是“新型健康食品”、“健康时代的饮品”,适合的是认为“健康比好吃和便宜都重要”的人。

 

话虽然这么说,云无心还是要标榜其“健康食品”虽然无糖无脂,但是要比别人的“健康食品”好吃,秘诀是他使用了号称他发明的复合甜味剂。因为云无心的食品号称无糖,这个复合甜味剂就要用代糖。代糖有两种,一种是人造的,一种是天然的。云无心说,由于人造甜味剂被怀疑会有健康风险,所以他只用天然甜味剂。据其介绍,他发明的复合甜味剂由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木糖醇、香兰素等组成。

 

代糖不管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热量或低热量,所以也叫无营养甜味剂。因为无热量或低热量,就被认为可以避免摄入蔗糖过多带来的健康风险,例如肥胖、糖尿病风险,所以云无心才敢声称他卖的是“健康食品”。

 

但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用代糖代替蔗糖,同样有健康的风险,甚至风险比蔗糖还大。我在2016年的文章《代糖有没有健康风险?》中已指出:

 

“今天被批准使用的代糖都经过了比较严格的检验,在允许剂量范围内不必担心会有毒性。但是它们不具有毒性是一回事,是否能达到它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另一回事。代糖的使用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减肥的效果?由于代糖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比食糖少得多的能量,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食用代糖食品减少了能量的摄入,当然有助于减肥。但是多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却发现,食用代糖并不能帮助减肥,有的研究还发现食用代糖的人群反而比食用食糖的人群体重更容易增加。动物实验也表明,以糖精作为甜味剂的大鼠要比以葡萄糖作为甜味剂的大鼠摄入更多的食物能量,体重更重,脂肪更多。”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更多的研究都证实了代糖(不管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不仅不能减肥,反而能增肥,而且还会增加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风险。例如,2017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关于无营养甜味剂与心脏代谢健康关系的综述研究,他们评估了7项临床试验和30项队列研究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短期摄入代糖不影响体重、体质指数或腰围,长期摄入代糖反而增加了体重、体质指数和腰围,而且增加了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症、2型糖尿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他们评估的代糖中就包括云无心使用的甜菊糖苷。(文献1)同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公布一项研究结果,孕妇摄入含代糖饮料,与摄入含糖饮料相比,增加了儿童肥胖的风险。(文献2)2018年,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摄入代糖会导致代谢紊乱,原因是代糖能够改变肠道菌群。(文献3)

 

可见,在吃低糖、无糖饮食的同时想靠吃代糖继续享受甜味,以为这样就能避免蔗糖的危害,只是一厢情愿。想要避免糖的危害,就要适应低甜度的饮食。不要指望花高价去购买云无心式的“健康食品”真能给你带来健康,那既交了智商税,又带来新的健康风险。

 

2019.5.17.

 

文献:

 

1.Azad MB, et al.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MAJ. 2017 Jul 17; 189(28): E929–E939.

2.Zhu Y, et al. Maternal consumption of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growth through 7 years of ag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 J Epidemiol. 2017 Oct; 46(5): 1499–1508.

3.Wang QP, et al.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possess a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 alter gut microbiota in mice. PLoS One. 2018; 13(7): e0199080.

 

 



中国医生要让人尊重得起

7 05 2019年

近日上海仁济医院一名医生与患者发生肢体冲突,患者报警后,警察要求这名医生去派出所配合调查,医生不愿意去,被警察戴上手铐带走了。中国医师协会为此发表声明,声称:“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的医患冲突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冲突,‘尊医重卫’不只是一句口号,还应表现在具体行动中,对医务人员慎用械具也是‘尊医重卫’的应有之意……”每次发生医患冲突,中国医师协会都会第一时间发表声明,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先拉偏架,这大概也是其作为医生行业组织的“应有之意”。看了这份声明,我才知道国内现在有一个口号叫“尊医重卫”,意思是尊重医生、重视卫生。重视卫生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只来说说尊重医生。医生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是现在的中国,医生的社会名声并不算好,医生不受人尊敬了,根据缺什么提倡什么的原则,才需要呼吁“尊医”,而且还要“让人们像崇拜英雄一样崇拜医生,像尊重圣贤一样尊重医生,像爱护亲人一样爱护医生”(《人民日报》文章《像爱护亲人一样爱护医生》),想把医生地位拔高到吓人的地步。

 

中国的医患关系大概也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医患之间发生冲突之频繁、之严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一旦出现冲突,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生群体就都抱团一致对外,不分青红皂白把冲突都怪罪为“医闹”,归咎于医生不被尊重,要求政府保护医生。他们不知道尊重是自愿的事,以为靠强力就能逼迫人们尊重他们呢。所以像烧伤超人阿宝这种动不动扬言要揍患者、多次与患者打架的医生,竟然成了中国医生群体心目中的英雄。甚至像肖传国这种残害数千名中国儿童的无良医生,也有很多医生要维护他的“尊严”。前几天有人转给我一个“医护之家”的公众号的文章,标题叫《惋惜:医学泰斗裘法祖关门弟子,未来的院士,是怎么被“打假斗士”毁掉的》,那意思就是肖传国受我这个“医闹”的迫害。这样的医生,叫人如何尊重?不尊重难道还要拿着锤子硬逼不成?

 

“医闹”当然有,但是无良医生也多得是,不能把不尊重医生的人都当成“医闹”。在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医生是强势群体,患者是弱势群体,医患关系不好,主要的责任在医生。医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患者的生命健康掌握在医生手中,对医生的道德要求本来应该高于一般人,医生受人尊敬,不仅是对其医学知识、医疗技术的尊敬,而且也是对其更高的职业道德的尊敬。但是中国医生却把自己等同于一般人,甚至比一般人更低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把医患关系变成了商人与顾客的关系,把医疗当成了生意,甚至是不择手段赚钱的生意。所以很多中国医生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商人,甚至是奸商,不仅一手交钱一手治疗,而且为了多赚钱过度治疗,为了赚回扣乱开药。不说别的,有多少中国医生没有开过中药、保健品?如果真的相信中药、保健品有效,那是专业素质问题,而如果明知无效为了赚钱还开,那是职业道德问题。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都没法让人尊重。

 

中国医生一方面把自己当奸商,一方面却要求人们把他们当“英雄”、“圣贤”、“亲人”来尊重,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如果中国医生不能理顺医患关系,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不能以更高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只会一味地抱团、埋怨,把患者都当成潜在的“医闹”,即使能借助公权力强迫人们“尊医”,也无法阻挡人们鄙视的眼光。



保健品还有真的吗?

11 03 2019年

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保健品或一家保健品公司闹出很大的风波。风波过后,大抵安然无恙。偶尔也会有某种保健品被打下去,但市场上保健品那么多,而且不断地有新的花样出来,怎么打得完呢。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试图教大家怎么识别假保健品。有人说,难道保健品还有真的?的确有人认为所有的保健品都是假的。在难以辨别时,为避免受骗上当,对所有的保健品一概不信,未尝不可。但是保健品的种类那么多,维生素、矿物质也被归为保健品,一概说是假的,就显得很武断。严格地说,市场上的保健品有真有假,大致可以分成这几类:

 

一类是假的保健品,无营养、保健价值,吃了对人体不会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有害处。例如“核酸营养品”、SOD、各种“保健水”、胶原蛋白。这些假保健品的共同特点是,违背了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用已知的生物医学知识就可以将其彻底否定。例如胶原蛋白保健品的“原理”号称是吃了它就可以补充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让皮肤焕发青春。这种想法虽然符合中国传统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却只是一种幻想。胶原蛋白作为蛋白质是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而是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被人体吸收,吃胶原蛋白和吃别的蛋白质没有区别,并不能对皮肤起到特殊的保健作用。

 

一类是半真半假的保健品,它们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物非所值,有别的更好的、更便宜的来源,没有必要去吃它。例如蛋白粉,其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一种营养素,当然有营养价值。但是通过食品补充蛋白质要更合算、更合理。与其吃一勺蛋白粉,不如吃一个鸡蛋或喝一杯牛奶,补充的蛋白质的量相当,却要便宜得多,而且吃鸡蛋、喝牛奶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还补充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一类是真假未明的保健品。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高科技”保健品,大多属于这类,例如蜂胶、异黄酮、卵磷脂、鱼油、花青素、番茄红素、益生元等等。它们都有一些研究表明摄入它们可能对人体具有某一方面的保健作用,例如能够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但是这都是一些很初步的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小型的临床试验,证据不强,有的还有相反的结论,并不是定论。就拿鱼油来说吧,其主要成分是欧米伽3脂肪酸,有很多研究发现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血管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那么吃鱼油制剂是不是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目前争议很大。美国心脏协会曾经建议说,冠心病病人每天应该摄入1克的欧米伽3脂肪酸,最好是靠吃鱼来补充,也可以吃鱼油胶囊。但是后来有一些临床试验发现口服鱼油胶囊对防止冠心病病人心脏病发作并无好处,所以美国心脏协会降低推荐的等级,不再建议吃鱼油胶囊,只是说要吃的话是一个合理的做法。最近美国国家卫生院公布了一项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吃鱼油胶囊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并没有效果。

 

一类是真的保健品,这主要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类制剂。维生素、矿物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素,具有营养价值,但对一般人来说,完全可以从饮食中补充,是没有必要通过口服制剂来补充的。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是更安全、有效的保证营养的方式。但是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则需要通过口服维生素或矿物质制剂来补充。这主要有这几种情况:

 

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妊娠头三个月的孕妇应每天补充400微克合成的叶酸。怀孕早期孕妇体内如果缺乏叶酸,能导致胎儿出现神经管缺陷。这是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2个有神经管缺陷。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当中,但是天然叶酸不稳定,也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大多数人难以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叶酸。相反地,合成的叶酸极其稳定,可以储存几年都不丧失活性,而且几乎能100%被人体吸收。所以服用叶酸制剂比靠膳食补充叶酸要可靠得多。神经管缺陷是在怀孕的第一个月发生的,这时候孕妇还不知道自己怀孕,等到发现自己怀孕再补充叶酸就来不及了。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准备怀孕就应该补充叶酸。但是很多怀孕是计划外的,为保险起见,所有育龄妇女只要还打算要子女,就都应该每天补充叶酸制剂。

 

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要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应该提倡母乳喂养。但是母乳也有“缺陷”,几乎不含维生素D,如果婴儿缺乏维生素D就会导致佝偻病。本来,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刺激皮肤自己合成维生素D,通过晒太阳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了。但是婴儿很难保证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而且晒太阳容易伤害婴儿的皮肤,不值得提倡,更合理的办法是补充维生素D制剂(例如吃鱼肝油)。即使是成年人,如果肤色比较深或经常晒不到太阳,也应该通过制剂补充维生素D。50岁以上的人因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下降,也应考虑补充维生素D。成年人如果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50岁以上的人应每天补充2.4微克结晶形式的维生素B12。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都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人吃下去后,在胃里由胃酸和蛋白酶将维生素B12和蛋白质分离开,然后分离的维生素B12与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结合在一起,在回肠末端被吸收进血液里。5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0~30%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没法把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分离,也就没法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里的维生素B12是分离的,老人即使患有萎缩性胃炎也可以吸收。所以美国医学科学院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天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素食者也应该补充维生素B12,因为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物里是没有的。

 

绝经期妇女同时补充钙(每天口服1000毫克钙)和维生素D(每天口服400国际单位)能增加骨质密度和降低骨折的风险。不过补钙的效果不像保健品广告宣传的那么大,髋骨骨质密度只是略有增加(增加了1.06%),髋骨骨折的发生率平均减少了12%。补钙对60岁以上的妇女的作用更显著,髋骨骨折发生率减少了21%。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保健作用当然并不只限于这些人群,如果缺乏哪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就应该针对性地补充。但是人们通常并不知道是否从膳食中获得了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市场上就有了复合维生素片试图来满足人体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最低需求。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荐或反对普通人群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对长期口服复合维生素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

 

如果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制剂,应该选择到药店购买大药厂的产品,质量比较可靠,价格也比较便宜。不要购买保健品公司的产品、特别是直销或传销的产品,因为这些行业缺乏监管,其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而且往往卖得很贵,远远超过其价值。保健品行业本质上是一个欺骗人的行业,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品牌,都不值得信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保健品公司出的保健品,都是假的。

 

2019.1.11.

 

(首发《科学世界》2019.2)



小孩早餐经常吃面包会得癌症吗?

15 02 2019年

中国科协有一个官方微信号,叫“科普中国”,以前打过我的假:我揭露普洱茶的做法很容易污染黄曲霉素等致癌物的时候,“科普中国”认定我在传播谣言。其实“科普中国”自己才经常传播谣言吓唬人。例如最近“科普中国”发了一篇文章,说有一个14岁的女孩被确诊为肠癌,原因是她母亲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时间做早餐,经常让女儿自己买最常见的汉堡面包之类的东西当早餐。还有个小孩得了肾癌,原因也是父母工作很忙,没空给孩子做饭,干脆买了很多面包在家里,让孩子自己上学时或者饿了就吃面包。这篇文章借医生之口说,小孩早餐经常吃面包,过量食入精细谷物,会得肠癌和肾癌的。

 

真的有这么恐怖吗?那些以面包为主食的国家怎么办?难道那些国家的小孩得癌症的比例奇高?还是中国人是特殊人种,不能吃面包?吃了就会得癌症?

 

文章里没有说那个小孩得的是什么样的肠癌。一般说的肠癌指的是结肠癌。某些饮食习惯是结肠癌的风险因素,例如经常吃加工肉制品(香肠、火腿)、红肉(牛肉、羊肉、猪肉)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在非常高的温度(油炸、烧烤)下烹饪肉类,会产生致癌物,也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但是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癌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都是等人到中年、老年恶果才会出现的,小孩得结肠癌是怪不到饮食习惯的。何况精细谷物里并不含有致癌物,吃精细谷物不是结肠癌的风险因素。至于肾癌,目前并没有发现与饮食习惯有关,更怪不到吃面包。

 

结肠癌和肾癌大部分都是在年纪比较大了以后才发生的,但是小孩并不是不会得,只不过非常罕见。那么个别小孩为什么会得结肠癌、肾癌呢?这往往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某个基因先天有缺陷,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这跟他们的饮食习惯没有关系。

 

我们说吃精细谷物并不会让小孩得癌症,并不是说精细谷物就是好东西。精细谷物吃多了的确对健康不利,这主要是会增加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提倡多吃全谷物,每天吃的谷物中最好有一半以上是全谷物。和精细谷物相比,全谷物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对预防疾病是有益的,包括预防结肠癌。但这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是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出来的,而且只是降低了结肠癌的风险,并不是说不吃它就会得结肠癌。

 

提倡健康饮食本来是好事,但是不能以错误的知识耸人听闻地吓唬人,更不要吓唬小孩。

 

20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