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是不是病?

24 07 2009年

    1995年3月16日,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德堡在一个心理医生网络贴了篇帖子,声称“网瘾障碍”的患者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宣布为此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并列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网瘾”一词自此面世。不过那是一篇搞笑的帖子,所谓网瘾的诊断标准是参照赌瘾(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列出来的,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就和在赌场成立“赌瘾支持小组”一样好笑。戈德堡本人到现在也不相信有“网瘾障碍”这么一种心理疾病。

    但是戈德堡创造出的这个词语却有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有一些心理医生并不把这当成笑话,还正儿八经治起了网瘾。在戈德堡发明“网瘾”一词的第二年,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玛丽莎·欧扎克就在她工作的医院开了专治网瘾的门诊。她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网瘾患者,在发现自己玩电子游戏玩上瘾之后才想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

    美国精神病协会编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编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精神疾病部分都没有把“网瘾”列进去。不过,这两本权威指南的最新版本出版的时间都比较早:前者在1994年,后者在1992年,都在网瘾问题被提出之前。《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预计在2012年出版新版本,有的专家提议把网瘾列进去,有的则反对。

    我们耳闻目睹有很多人由于沉迷于上网而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会直觉地认为这是心理有病,但是为什么有些心理学专家反对把网瘾当成一种心理疾病呢?一个理由是,沉迷于某种活动并不等于就是一种病态行为。比如,有很多人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也会因此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是不是该认为这些人得了“电视瘾”,必须加以治疗呢?

    另一个理由是,有网瘾的人往往有其他心理疾病:青少年沉迷于上网,可能是由于有严重的心理发育问题,例如患有注意力缺乏症(即俗称多动症)或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忧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把上网聊天做为一种释放心理紧张的手段;有人上网赌博难以自拔是由于有赌瘾,等等。上网过度是这些疾病的表现,但是本身不是病。对这些患者,应该是针对他们患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对沉迷于上网赌博的患者,应该是让他们戒掉赌瘾,而不是试图去戒掉网瘾,否则他们即使不上网,也会在网下继续赌博。

    既然学术界在目前对有没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没有权威的诊断标准,又根据什么判定某人是否患有网瘾需要治疗,如何治疗,治疗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提起网瘾,人们很容易想起“毒瘾”、“酒瘾”、“烟瘾”、“赌瘾”。但是网瘾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毒品、酒精、香烟和赌博都有害无益,戒除它们的目标是做到彻底告别它们,而不是减少使用。例如酗酒者在戒酒时往往要记录自己已有多少天滴酒不沾,如果某一天又开喝了就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开始戒。但是互联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通讯工具,戒除网瘾的目标显然不是要完全放弃上网,否则反而会对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不便。何况对许多人来说,上网是其谋生手段,整天泡在网上是常态,排斥上网反而不正常。

    有一项研究认为,大部分沉迷于上网的人在一年后都自觉减少了上网时间,表明这是一种可以自我纠正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自己上网过度,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当然也是其权利。但是这样的治疗都带着试验性质,就应该遵循医学临床试验的规范和伦理,对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做恰当的评估。国外治疗“网瘾”的方法和治疗“酒瘾”类似,比如提供心理辅导和采用认知行为群体疗法。这些疗法至少不会对寻求帮助的人造成伤害,符合“首先要无害”的医学伦理。

    国内一度采用电击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瘾,便违反了医学伦理。电击疗法被用来治疗心理疾病,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是最有争议的疗法,并有显著的副作用。目前电击只被用以治疗少数几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用以治疗严重的忧郁症,有临床试验研究认为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对脑部施加电击诱发抽搐并改变大脑功能,其机理至今不明,但已知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施加电击的步骤,以减轻电击的痛苦。只有极个别国家还在进行不加麻醉的电击。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不加麻醉的电击。从国内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青少年事后痛苦不堪的描述来看,他们显然没有被麻醉,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这是把电击疗法当成了惩罚措施,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网瘾还要大得多。

    在有关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卫生部终于发函停止了这种做法。但是对一种违背医学伦理并用以赢利的试验性疗法,不应只限于事后姗姗来迟的叫停,还应该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

2009.7.20

(《中国青年报》2009.7.22.)


操作

文章信息

55篇回复 to ““网瘾”是不是病?”

24 07 2009年
逗死你 (18:59:33) :

网瘾是不是病应该看如可去分辨,网瘾在一定的可以接受的程度内应该说是正常的,如果超过正常的程度就应当需要去治疗(或药物或心理)所以说是不是病看你怎么看待,如果一定得你认可是病才叫病的话,就如同在没有显微镜之前人们不认识病毒一般,难道方舟子认为没有显微镜之前就没有病毒么!

24 07 2009年
春晖 (23:21:13) :

不管是不是病,科学的对待都是必要的。

很奇怪楼上的论调。

什么叫正常?
你可以接受就正常?你不可以接受就不正常?
有没有客观标准?

难道认为不是病就不是病,认为是病就是病吗?
没有客观依据吗?

没有显微镜时病毒当然存在,只是很多由病毒引起的病症不知道发病原因(或者是无法解释/解释错误)。

24 07 2009年
yyhh (23:44:47) :

网瘾应该是病!我自己就是!我10年来天天玩电脑,上网!每天最少5,6个小时,每天最早24:00睡觉,感觉自己很病态,不能玩电脑和上网就浑身难受!我有工作,有家庭,有人阻止我玩电脑和上网我有种想杀人的冲动!还好有点自制力,没干过!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了,对电脑的痴迷也差一些了!我奉劝痴迷网络的人多接触社会和人,否者很危险,也许真的能变成精神病!

25 07 2009年
宝宝徐 (00:28:48) :

我想问一下方舟子,你的资料都是在哪里查的啊?
我每次在百度上搜,总是没有你全面,你有什么好的资料来源途径吗?

25 07 2009年
黄瓜 (02:17:50) :

宝宝徐,很多资料是英文的。

25 07 2009年
盧敏 (02:41:30) :

這篇文章還比較客觀,比所謂的磚家好多了

25 07 2009年
WOW玩家 (02:46:39) :

请问方舟子先生,有人质疑陶宏开教授的资格,从教授的评定角度,您怎样看待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2568201&fpage=7这个您可以参考下
您有空可以给我发邮件,解答下,谢谢您1

25 07 2009年
苍穹留沙 (03:27:37) :

我感觉网隐并非心理疾病,只是人的兴趣使然,有网隐的人自身应该可以克服!不过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无需进行残酷的电击治疗!

25 07 2009年
网游玩家 (05:41:29) :

希望方先生能够多多关注本次关于网络成瘾的讨论。说实话,我从高中接触网络,距离今天已经10多年了,但是貌似并没有应为离开网络而无法正常得生活。恰恰相反,我现在上网更多的是处理公司业务,看看新闻,玩玩游戏。wow也玩,但是如果让我一段时间不玩,我也没问题,曾经一度2年没玩wow也没有任何不适感。所以是否存在网络成瘾是个问题。请赐教。关于yyhh的言论,真的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有的时候拉不出屎不要怪马桶,可能是你便秘了。及早治疗有益于你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25 07 2009年
真善美子 (07:33:59) :

说网瘾不是病,可它确实让一些孩子走上了一条没有希望和未来的路。我纽约的一位朋友的儿子,从高中开始就迷上了网上游戏,到现在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已经到了成痴的地步。大学学业没有完成,工作也是漫不经心,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而依赖于父母。上班之外的日子,大多都沉浸在了网上游戏的世界里。没有朋友,不愿意与外界交往,从不考虑自己的事业和成家的问题。这样的一个网痴,一个赶不走、骂不改的孩子,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父母能说的都说了,能采取的行动也采取了,可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是其它的疾病,看医生、吃药、打针可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网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做回正常的一个人呢?

25 07 2009年
布鲁卡 (07:38:19) :

一个沉溺于网络而废弃了一切的孩子。
这能用语言来解决吗?

25 07 2009年
蓝色雨燕 (08:31:15) :

“有网瘾的人往往有其他心理疾病:青少年沉迷于上网,可能是由于有严重的心理发育问题”找到根才是最主要的,上网无节制只是一种表象,就好比你身体疼痛不能只靠吃止痛片一样,把上网无节制或者其他不正常上网归咎与简单的网隐是完全不正确的.

25 07 2009年
W-_ (08:36:46) :

en 正确对待 不要沉迷网络 顶

25 07 2009年
另类 (09:53:47) :

私以为既然学术界在目前并不肯定存在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那并不需要讨论“网瘾”是不是病的问题,而是“网瘾”存在吗?“网瘾”是什么?否则就会有真善美子的误会,一个人一生沉浸于网络世界是“网瘾”还是其他心理疾病,这怎么界定?非成功人士、低收入者的存在并不一定就是病态的,抛开网络,一个大学学业没有完成,工作漫不经心,生活依赖于父母,没有朋友,不愿意与外界交往,从不考虑自己的事业和成家问题的人并不是个体,说这个状态是通过上网玩游戏造成的并没什么科学依据,上网玩游戏的人有多少我不知道,肯定不在少数,如果这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状态通过上网玩游戏能够变得大致相仿,那“网瘾”存在没有争论的必要,可现实是一大部分上网玩游戏的人并没有沉迷的现象,博主的例子“例如,对沉迷于上网赌博的患者,应该是让他们戒掉赌瘾,而不是试图去戒掉网瘾,否则他们即使不上网,也会在网下继续赌博。”已经说明网络改变不了人什么,只是工具,它的便利性被一些具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不健康的利用,产生了沉迷网络的表象。
如果一定要举极端的案例,那是不是可以说,网络让人舍弃希望和未来,高考让人舍弃生命,孰轻孰重?如果真要以“网瘾”掩盖人其他的心理疾病,盲目求医,导致被电击的悲剧,以上面赌瘾的例子,不在网上赌也可以在网下赌,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25 07 2009年
网络工作者 (09:57:18) :

本人从事网络工作接近十年。我看到过很多所谓的沉迷网络的人,也就是所说的网瘾,我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学生,基本上学生有“网瘾”的都是有很大压力的。他们没有语话权,又没有主导能力。很多家长的不健康教育是主要原因,比如某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也不管孩子有无天份,就一个使劲的压迫。这天底下如果人人都是大材是出人头地的精英,那么还有所谓的精英吗?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按这样的一个逻辑,一个有为的皇帝的儿子,就一定可以培养成另一个有为的皇帝?我看历史上也不过只有个别有三代强出的,难道皇子的教育不行?
有的人天生的抵抗力弱。有的人天生的强。能一起用一种方式对待吗?当你们还在用“一个沉溺于网络而废弃了一切的孩子”这样的话语来说时,你可曾认真思考过这个“孩子”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吗?以我的见识认为,一般过度沉迷的人可分为几个部分—有逃避现实,在虚拟社会中寻找自我的。 有知识趣味性专迷研究的——-
-有无所事事,找新鲜刺激的。-还有厌世恶俗在网络中寻找清净的。。总之很多。。
我个人认为该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你们才在真正的有“瘾’的人。
把所有的罪过都归罪于网络是极不付责任的,是你们因为自己的无能或是始皇帝般的意淫而又不能得逞而找的推卸责任的借口。
方先生的文章本人基本都不完全赞同,不过这篇还是比较中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位不相信就去打听下跟网络打交道的人士。可能你会有所顿悟~!

25 07 2009年
是这样 (12:01:29) :

不健康的上网行为能够诱发某些心理疾病。所谓“网瘾”其实就是一种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25 07 2009年
中原雪 (12:16:42) :

孩子有网瘾的家长们,你们关心他的学习了,关心他的吃住了,你们关心他的精神生活了吗?你们和他们经常一起玩吗?时不时谈下心吗?你有空安排一起去旅游吗?

25 07 2009年
大连人 (15:38:50) :

厦门叫停的PX项目落户大连大孤山,距离市区20公里

大孤山PX项目已经正式投产了。转自天健论坛http://bbs.runsky.com/bbs/thread-5252111-1-1.html

PX是什么?对二甲苯,是国内好多其他城市都不敢接触的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项目。至于危害么,自己上网查吧。我不是专家不敢乱说,说了要担责任的。一旦大孤山PX泄露,有可能比毒奶粉的副作用更大。搞不懂,投产这个项目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子孙后代,GDP高有什么用,老百姓的身体都完蛋了。反正我最近在考虑搬离大连的事情,即使一个月只挣1000元,也比身体垮了强,特别是为了孩子。100公里的安全范围,就是从大连市中心到瓦房店那么远。估算一下谁住的安全?在厦门因市民集体抗议而被迫叫停的PX项目落户大连,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的PX芳烃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开发区大孤山位于大连市区东北部,冬春季节北风常刮,那是大连的上风口,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一百公里以外开发,我们大连市区距此项目才20公里!这种巨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放了一颗原子弹,大连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型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要觉醒了!
PX全称“对二甲苯” (Dimethylbenzene),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而且遇氧只需27摄氏度就会爆炸。
本来定的地方不是大连的。

厦门喷薄而出的民众意见,阻挡了一个庞大的化工项目。回顾一年多来有关PX项目的激烈争论,事件之初,正是厦门大学的一名教授,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告诉了民众什么是PX工程。

  她就是赵玉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从小在台湾长大,1971年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留学深造,197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79年,赵玉芬却毅然回到了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清华大学工作。

25 07 2009年
公车 (17:51:22) :

1. 公车改革是将腐败合法化,把国有资产分到个人,国资委应有所作为制止国有资产流失。
2. 为啥公务员办事非得坐小车?纳税人的钱是这么用的吗?

1. 公车改革是将腐败合法化,把国有资产分到个人,国资委应有所作为制止国有资产流失。
2. 为啥公务员办事非得坐小车?纳税人的钱是这么用的吗?

25 07 2009年
真是无奈 (18:28:29) :

方舟子先生您好,一直对您很敬佩,对你的观点一直关注并赞同。今天这个话题我想说两句,不知您能不能静下心来听一听。前面您关于网瘾是不是病我学习了并引起我重新思考。但是关于所谓电击我有不同看法。第一:疗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没用过的或者用来疗此的,后来出现了新疗法或者新用途这在医学界好像是司空见惯的。第二,用药尤其是西药有个原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绝大多数许多网瘾青少年(姑且这样称呼),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沉迷于网络,共同的特点是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拒绝改变现状。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已是不争的事实。急则治其标,尽快控制网瘾是第一步。而他们多数是被强制来的,根本不配合治疗。面对这种新型问题,有的医生摸索采用一些方法,而且是在有资质、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做了一定的改良。窃以为也可以理解。
先生您可能见过一些网瘾少年,但可能没有见过一群;可能与他们深度聊过,但可能没有与他们一起生活一个月以上;您更是没有深刻体验过管理他们的难度。“电击”也是医生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当然,现在叫停了,对于使用者而言未必不是好事,如果他是真的为解除网瘾,一定会痛定思痛,检点自己“皮袍下面的小来”,洗心革面而更加纯洁的投入控制网瘾这项事业当中来!否则因此而愤愤不平或者一蹶不振或者冥顽不化固执己见,那就证明叫停有百利而无一丝冤枉!
我也见过痛斥电击使用者的各种极尽所能之谩骂、诋毁、幸灾乐祸。我也知道如果我的这番话一出,也会招来许多类似的话。我只是想,我们都是局外人,如果那个医生真的有他的有道理之处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广泛调查就发言甚至下结论的话可能就要申请后悔权了!
我最欣赏您的就是不盲从不轻信,思维敏捷,目光犀利,辩证而冷静,客观而全面,我学了您的看事物方法而说了这番话,不知学到您的精髓了吗?
敬请批评指正!
另外:我怕那些不问青红皂白的、恶毒的人身攻击,但我能理解你们受激惹的感觉!

25 07 2009年
后者 (18:45:27) :

网瘾应该可以细分,,很多是希望上网打游戏,,实际上打游戏,有的喜欢上网看新闻,,有的喜欢上网聊天等等,,如果找到真正沉溺网络的原因,,就很容易明白其实不是网络的原因,,网络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已!!

25 07 2009年
砖家叫兽 (19:07:10) :

很多人把亲子间的不和睦(种种原因不在列举 只取精髓点的)强加于X瘾之上

睁眼看看世界吧 要做的无非是敞开心胸

25 07 2009年
邓遇 (19:16:14) :

方先生不多的客观言论!

25 07 2009年
炎藤 (21:09:43) :

很显然确实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所谓疾病,自然是对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才说是病。比如如果每天5,6个小时用电脑通过网络整理资料,数据分析,写Code这类工作任务的话,就不算是网瘾吧?

所以不能说是网瘾症,应该是网络诱发自制力缺乏症。

25 07 2009年
程序员 (21:22:17) :

网瘾这种东西的出现,其实更多的是因为社会,家庭,教育的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目前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在加上中国目前并没有完善的心理医疗体系,因此出现各种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 可是国内的专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完全在误导那些没怎么接触过网络的家长~~ 这完全违背了一个学者,专家的职业道德~~ 而政府部门为了一些私有利益并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限制和修正~~ 这些因素加杂起来 形成了目前国内这种奇怪的现象!!!!!!! 真是让人苦笑不得!!!

25 07 2009年
就是 (22:15:28) :

当然是病,你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伪专家,你深入了解过网瘾小孩的家庭吗?诅咒你家所有小孩都得网瘾!

25 07 2009年
junlong (22:33:30) :

一、“网瘾”有没有的确是无需争辩的事情,摆在面前的事实会告诉我们。你们为什么会不承认会看不到呢?二、电击治疗是不是可取,应该从其他的治疗方法的比较和鉴别,以及以后方法的 改进效果来判定。三、电击的副作用的也应根据他治疗后的状态和其网瘾中的状态相比较。四、要考虑其网瘾状态和治疗后状态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25 07 2009年
八字 (22:39:56) :

网瘾是时髦病而不是病!

25 07 2009年
f (23:22:39) :

网游对青少年身心的确是毒害远远大过于利好,八分毒二分利,因为游戏开发商的最终目的是赚钱,抓住了多数玩家想出人头地、一呼百应的心理,然后诱导你在游戏里继续呆下去,其实网游越到后来,就越觉得心累大过于快乐,尤其是满级无所事事的时候。沉迷一件事情的结果有好有坏,对好的事情可能你会出类拔萃,对不好的事情你可能会玩物丧志,所以对自制力和分辨力不是太高的青少年来说,无异于慢性自杀!听妈妈的话,珍惜青春、尊重生命、远离毒品!

25 07 2009年
f (23:23:48) :

zhe东西要靠分辨力、意志力去克服去,别无他途

26 07 2009年
游戏玩家 (00:12:14) :

我是一个老游戏玩家了,从小学就喜欢玩游戏从小霸王游戏机,街机到后来的PC游戏,和现在的网游都喜欢玩。在WOW了里面我有三个号,而且从公测就开始玩。自己也用后很多游戏机。
带我进入游戏世界的是我的父亲,但是那么多年来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沉迷。因为我父母带我进游戏世界的同时,从小学起就给我看三国,水浒,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等一类的世界名著,还有很多的历史书籍和课外书籍,后来长大了我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像尼采,罗素,叔本华,还有很多宗教哲学书籍我都很喜欢。我也有很多的朋友,对生活一直都很乐观。而且从小我父母就喜欢和我聊天,我什么事情都会告诉他们。
我相信,沉迷网游的孩子本身不是网游的错,父母应该有很大的责任。
我虽然很喜欢游戏,游戏时间有时候也比较多,但是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这保证了我绝对不会沉迷。而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需要父母从孩子懂事起就要开始培养。所以我相信网瘾不是病,而是社会问题。而我现在也是父亲了,作为一个父亲,我相信我的儿子也不会沉迷网游,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多关系他爱他,他也会健康的成长。关心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关心他的身体,还应该关心他的心灵。

26 07 2009年
付强 (00:43:30) :

这么多人没看懂方先生的文章?
方先生说的很明白了:所谓的“网瘾”其实是由其它的心理疾病造成的。

26 07 2009年
阿洛 (01:00:52) :

魔与兽—-停服罗生门

随着《魔兽世界》30号内测开始,几百万的玩家将开始回归自然,围绕着一个游戏所展开的这种种切切的是是非非,或许终于能有片刻的安静。

本来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却衍生出了现实版的魔与兽,现实版的罗生门。让人匪夷所思。

先是2大利益团体的厮杀,而他们最重要的上帝–玩家,却被扔在一边,似乎他们根本就是草芥,就是蝼蚁,作为老东家九城,先是哀哀怨怨,然后又是吵吵嚷嚷,完全一副怨妇的样子。但是玩家呢?九城直到最后才在官网发布了一封告别信,还配以煽情的音乐,诉说了多么的不舍,多么的留恋。天知道,也许他们留恋的并不是500万的玩家,而是那每年几个亿的收入。因为在他们的言谈中根本就找不到玩家的影子。刚一交接完毕,九城就展开一连串的诉讼,企图用这种非对称的手段来打击对手。拖延游戏开服。什么时候还考虑过玩家?

‘打不到鹿也绝不能让鹿吃草”成了最真实的写照。

九城在被金钱蒙蔽双眼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他们这次是真的失去了这500万的玩家,本来他们可以做的更好,但是九城连3流都不到的公关技巧,却葬送了自己最后的机会。

当停服的那最后时刻,我和许多玩家一起,站在铁炉堡的最高烽上,我跪下,祈求这个世界的重生。也祝福九城的未来。天真的我以为九城能和我想的那样,会向所有的玩家道歉,为几年来令人望眼欲穿的GM道歉,为了服务器的拥挤不堪道歉,为了副本的反复回档道歉,为了所有被困在空旷的奥特兰特山谷出不来的玩家道歉,为了由于GM的不作为,导致满屏幕骂大街,刷屏,给其他人的困扰道歉。。。我期望我们能原谅彼此的过去的种种遗憾。。。

然而什么都没有,没有一句道歉,其实九城只要有一句真诚的道歉,我就可以原谅它。

但是,真的没有。因为玩家根本不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心里装的是玩家的点卡,玩家的荷包。。。

九城,就像一个中了魔的怨妇,反复诉说着自己的哀怨,自己的委屈,并祈求着500万“孩子”的理解,然后再把这些孩子推向火坑。。。

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代理的游戏你还会去玩吗?

我不会,我保证我的孩子也不会。

网易。丁磊和我是同龄人,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一个传奇,连网易拿下了魔兽世界的代理权我也觉得他做的实在漂亮,作为商人,他做他该做的事情,无可厚非,而且极其出色。商界本来就是如此,你死我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中国的国情却是:枪打出头鸟。中国富豪榜的残酷更替就证明这些。于是,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人在江湖混,早晚要还得。。”我不记得是哪部电影的台词了,但是丁磊却不应当忘记这句话,世界上的事情有因必有果,所以,网易以后的路会更不好走。

当然,那并不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仅仅是网易是否会比九城做的更好?我是否会找到“家”的感觉?但是至少网易那令人诟病的临时论坛就让人失望。在整个事件中。网易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据认为很多原因是网易裁撤了游戏频道,导致人气不足造成的,其实这并不是原因。网易临时论坛在关服以后,人气急剧增加。几乎是每个魔兽玩家每天必去的地方。那急剧增加的人气,本来是任何一个有头脑的领导人应该看到并且加以利用的,多么好的机会?但是网易做了什么?派了几个平庸且勤恳的管理员,利用一切办法限制注册会员的发言,想说话,还必须围绕那几个让人恶心的话题,说些恭维谄媚的话语,少有牢骚,马上封号。至于吗?你们在怕谁?是不是那些怨言,牢骚只要不发在你们的论坛上就肯定和你们没有关系?

如果说九城是现实中的怨妇,那网易就是它未来的翻版,一方面,网易不敢去质疑主管部门的刁难,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们闹事,于是在双重责难,双重受气的情况下。我不认为网易的神经就会比九城强健。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过去的孩子,所以,网易和玩家的合作之路真的很难说,我只是祈祷网易不要在就收九城员工的同时,把九城那蹩脚的公关部门也同时接收了。

在整个事件中,最可怜的莫过于那些魔兽玩家。我不是要贬低别的游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魔兽玩家对这个游戏确实有很高的忠诚度。对于这个游戏,因为这场风波,相信玩的和不玩的,都已经有了深厚的了解。我就不在多说了。所以,当魔兽世界一停服,玩家立刻陷入茫然之中,他们不知道该玩点什么?

一但玩过这个游戏以后,其实很难再去认真玩进去别的游戏。真的是五岳归来不看峰的感觉。于是,他们开始在期待中默数开服的日子。并且每天用电视机遥控器的按键来打发休闲的日子。每天晚上和朋友们聚集在QQ或UT上,然后流窜于各个网站,寻找着各种消息。他们是那样的无奈,他们以为离别只是暂时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安静的等待自己的快乐。

等来的是什么?是超过预期的无奈,或者比无奈还无奈,因为根本就是没有预期。是看不见光亮的隧道。于是。玩家开始愤怒,开始怨恨,他们骂九城,骂网易。骂出版署,骂文化部。骂一切不顺眼的东西,甚至他们自己也许都不知道该骂谁?!

然而等来的还是无奈,没有任何消息,无论是网易还是文化部,都不肯透露一点准确的信息,玩家对于他们,在长期养成的思维中根本就不是考虑的因素。于是有人远赴台服,期望能获得一丝安慰,然而,在一个没有朋友没有帮助,无论是习惯还是语言都不尽相同的环境里,各种不如意可想而知。这就越发加深了对国服的怨恨。500万玩家的情绪如同一个火药桶,在不断发酵,不断膨胀,终于爆发。有理智型的去起诉,投诉,发起维权。有不理智的准备去街上游行示威,还有玩家开始有组织的去网易的游戏服务器示威发泄。也有大多数的玩家则选择在各个论坛,嬉笑谩骂。说各种无耻和低俗的言语。那是他们的错吗?所有可以说的美好祝福和幸福期待早已经说完,甚至哀求和期盼的话语都已经说尽。还能说什么?当然,还有一些玩家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欲望,一边小心的劝着别的玩家,要小心烛火,免得烧身。。。

于是,多玩和NGA两论坛也加入到了这场游戏中来,他们看中了几百万玩家那无法发泄的愤怒和无处说话的困境,利用这个大好时机迅速的提高着自己的人气和点击率。各种舅舅也流窜其中,发布着或真或假的各种小道消息,把玩家的心理从低谷拉扯到高峰,再从高峰抛回到低谷。。。

过去,我一直以为掌握舆论喉舌的人,应该是公正和客观的。即便不是客观的,但是其价值取向至少应该是符合大众利益的。可是在这场纷争当中,我却看见了那些舆论的傲慢与偏见,也看见了那些掌握着这些武器的人的卑劣与狭隘。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指桑骂槐。还是多玩和NGA两个论坛上的互相拆台,互相谩骂,都极尽3寸喉舌之能事。和那些满嘴脏话的玩家相比较,真的能说它们更高尚更纯洁吗?

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远不是故事的高潮。

有人说杰出的人和平凡的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对机会的把握,于是,大把的精英,专家也开始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极力炒作自己,发表着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着基本的概念,对于他们,出名是第一要素,当他们以正义的名义,力量的化身,面对芸芸众生的时候,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是神。是可以改变别人命运的上帝,可惜,他们不是。

网络游戏从开始到现在不过十年的时间,然而发展迅速,为什么?是国家推广还是老百姓喜欢?难道只有那些不玩游戏的精英人物思维才是正常的,可以正确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而几亿网民都是弱智,痴呆?需要让别人来指导,安排自己的生活?对于中国大多数的网民来说。到了晚上玩个游戏是最经济,也最有意思的放松。他们不必麻木的按着遥控器寻找着那些已经被灌输了固定思想的作品,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因为在这里他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可以扮演一刻的英雄。最重要的是,如果烦恼。可以迅速的逃离,迅速的摆脱。难道这样做也有错吗?

拿游戏说事的人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游戏,这几千万的玩家到了晚上会怎么度过吗?怎么去发泄他们那多余的精力?他们会不会流浪街头?打架闹事?还是酗酒纵情?(别说不可能,70年代城市楼洞里那一窝一窝的坐着没有事情做的小青年们还记得吗?也许某教授也曾经是那些留大鬓角穿喇叭裤的一员呢)。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网络完全是一个新领域,尤其是网络成瘾(我并不否认有这个问题)完全是一个空白领域,于是。大把所谓专家开始抢占高度。于是一个杨某这样一个地区医院的医生就可以制订并实施医疗方案,把残酷的电击疗法应用到那些只有10几岁的孩子的身上。像日本人对付八路军那样上刑逼迫“改正”。于是像陶某这样的省级医院的医生就可以随便制定网络成瘾标准。成为“学术领头人”。。。于是。更有陶某这样的连心理医生资质都没有的人,却号称治疗专家。

谁给你的权利?

动则开口中国有1300万成瘾的青少年!什么有92%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什么由于网络的原因十年里未成年的犯罪率上升到83%。。。这样的数据是哪里来的?好吧,我人言卑微,没有了解这些状况的境界,那么。各位“教授”,我了解一下你们的治疗情况可以吧?

你们这些年都治疗了多少网瘾患者?

收费什么情况?

收费依据是什么?

治疗是根据什么标准?

最重要的是治愈率是多少?

有多少巩固?

多少复发?

既然你们都慷慨激昂,有理有据,那么,这些当然也不应该是问题吧?!我根本就不期望你们的回答。因为你们不敢。你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大家也都明白。所以婊子和牌坊又怎么能兼顾?你们要欺骗谁?作为一个全新领域。抢占高度本没有什么.谁都期望成就自己的事业,这可以理解,然而打着专家的旗号。不去认真研究而是浮夸成风,甚至误导,丑化这样的事情都去做。去混淆是非,偷换概念,甚至不惜以违法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去敛财。你们真的就不感到耻辱吗?

据我所知,在国外,对于一个新的病例要跟踪十几或者几十年才能形成完整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标准,并且还要经过国家的相关部门的反复论证。而在中国,互联网游戏总共10年多点。而真正成为大众游戏不过是最近5.6年的事情,竟然出台了这么多的规则,标准,可见中国的学术上的浮夸之风何其严重,难怪大学校长都会去抄袭,看来名望真是一个好东西呀。

连最严谨的心理医生也会认为。成瘾是由于不只一种原因造成的,就是说,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包括家庭,社会等等,这样的人就是成瘾体质,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网络。他们也会麻将上瘾。扑克上瘾。。。凭什么非要说网络游戏是毒品呢?是成因呢?仅仅因为这是个空白领域,还没有人定义?就可以胡说八道?我想,别的领域都研究几十上百年了,这些教授自己掂量着自己绝对没有前辈聪明,所以才专门找这些空白的领域来发挥一下,意淫一下。有意思吗?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想起来会脸红吗?

哦。对了。当然不会。敢和别人对骂的人绝对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可能,也许?真不是人?!

按照某教授的网瘾评定标准,玩网络游戏超过3小时就是轻度网瘾,6小时就是重度网瘾。很可怕。。我每天要工作8小时。是不是工作成瘾呢?回到家如果网络坏了,我会5:30开始看电视,看到10:30,是不是电视成瘾呢?什么?要有戒断反应?(我先插好门窗,防止被抓去上电疗)当然有了。只要一停电我就心烦意躁。2天没有电我就要崩溃。3天没有电生活无法继续。是成瘾了吧?你看,我还有很多毛病。每天下班都想早点回家。躺在家里的床上才感觉踏实,24小时内有一半是在家里度过的。这个症状是不是更厉害呀?我该怎么办?去把自己送到某教授手里。隔离+电疗上半年?也罢。就把给孩子攒的学费给了某教授当治疗费吧。反正不在家,孩子估计也只好饿死了。

中国人有个毛病,就是什么事情都要去寻找客观,出事情就要拉个替罪羊,有什么不如意都要埋怨别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错误。。
于是乎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有人自己生活不如意,就提着汽油烧公交,害别人还说社会不公平。。
明明就是个案的游戏玩家出现问题,非要说是游戏的过错。拿10几个个案来衡量几百上千万的玩家。。。
明明是自己的教育无方,孩子不愿意面对社会,却指责是学校,社会和游戏害的人。。
于是失败者埋怨社会不公,不孝儿埋怨父母没有本事,怨妇埋怨男人没有能耐。。
如此种种。
有谁反省过自己吗?
那些问题少年的父母,你们的孩子是被网络害的吗?为什么几千万玩家里就你们的孩子有问题?没有网络,没有游戏。他们会不会扑克成瘾?麻将成瘾?。。。身为父母。仅仅因为孩子让你们失望,不听你们的就可以把他们送去坐电椅,关禁闭,你们还是父母吗?
你们会教育好孩子?

一切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够了,不要再化装上帝去摆布,指导别人的生活了。

我真的希望,我们的生活永远不要被别人左右,如果我们注定是平凡人,那就让我们恬静的平凡,我们不会因为某个游戏而去搞暴力,搞颠覆,也不会为了游戏而饿死自己的儿女或是丢了自己的工作。所以,请那些教授们再说那10几个人或哪怕是几十个人的事的时候,别在提其他几千万玩家,因为我在里面,也别说中国有1300万网瘾少年。我的儿子也在里面,我们真的都能很好的生活。我们只不过是把看电视的时间拿来和朋友一起在游戏里消遣一下。而对于我们小老百姓而言,网络才是最省钱也最有尊严一个娱乐方式而已。在黑夜里,我们可以扮演一刻的英雄。来感受一下自我的存在。我们不会在天亮的时候装做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去蛊惑,去伪装,去干扰别人的生活。难道这样也有错误吗?

说了很多,因为我发现只有自己独立的发言才能客观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才写下这篇博客。在某教授的视频里有这样一个个案,说是某魔兽玩家因为和父母不合,把他的父亲背上砍了7刀。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个游戏害人,“有理有据,感人肺腑”。那么,我也给教授们讲一个案例:某个被家长送去治疗网瘾的孩子,在经历了无数的耳光,电击,和惩罚以后表示屈服。回到家里看见他的父母。他说了这样的话:“你们记住,我活着就是为了让你们受罪的,我从今往后。不会去工作,去上学,也不会去结婚,我就是要你们断子绝孙”。。。

谁的错?还是游戏的错误吗?

如果说游戏使人中了魔。谁又让他们变成兽?

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到底是谁中了魔?到底谁变成了兽?

26 07 2009年
梦溪笔谈 (01:48:09) :

魔兽玩家大多数都是学生,有些学生为了游戏退了学,深受其害,但大多数学生不接受前人的教训,上此好学生也给托下了水,有谁能帮助他们?只有国家限制这些游戏的开通,才能有作用,但为什么又开通了魔兽,难到国家就为了赚钱,不顾对年轻人的危害吗?

26 07 2009年
布鲁卡 (03:57:59) :

电击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办法,但把电击说成摧残青少年或者侵犯人权是不对的。

26 07 2009年
科学白痴 (07:59:17) :

方老师真是个科学奇才,什么都懂,而且都能够讲的头头是道,佩服佩服!!

26 07 2009年
游戏玩家 (08:08:49) :

梦溪笔谈先生,你怎么知道魔兽世界玩家绝大多数是学生?据我所知,我前后所属的多个工会,同时也是那几个服务器最大的几个工会,70%以上都是成年人。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在社会上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几乎遍布各行各业。魔兽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玩家属于休闲玩家,知道什么叫休闲玩家吗,就是每天上线不超过4小时的玩家。
就好像电视节目一样,有思想深刻的艺术品,也有充斥着色情暴力的垃圾。其实游戏与影视一样,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九大艺术。你认为他是洪水猛兽,只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

其实像劲舞团,巨人、征途之类的游戏危害才更大,那些才是未成年人玩家占大多数的游戏,你们为什么不去关注那些游戏呢?

26 07 2009年
请勿跨省电击 (09:31:08) :

梦溪笔谈先生:我今年36岁,我夫人、同事、我弟弟以及我弟弟的朋友和同事均是魔兽世界的玩家,在这个游戏正常运营的时候曾经有1年比较痴迷于团队副本,后来因为工作上的时间冲突就渐渐淡出了。 所以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 固然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瘾”,但是只要是人谁没有“瘾”?请你平日的爱好中没有下棋、打牌、麻将、电视、电影、收藏等等这些爱好吗?就连一无所有的农民工,下班后也会喝上两口过过酒瘾呢!
所以,根本来说这不是游戏的问题、网络的问题,只是部分未成年人的自制力问题,而这一点上只能说“子不教,父之过!”

26 07 2009年
marskyo (11:09:12) :

方先生您好: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您的文章,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崇拜你这样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但是这篇文章中有一个硬伤。你在文章中提及的“电疗”是指精神科用了很多年的电休克治疗的简称。
电疗治疗网瘾这个话题在上月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据我所读到的文本中所介绍的电疗(我读的是网易的头条新闻,大致是讲一位杨姓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按照记者的描述,患者在清醒的情况下被接通电极,随功率的增大患者感到痛苦。)如果这个报道的描述准确无误的话,那我认为是记者混淆了概念。这个描述过程应称之为“电厌恶治疗”,这和您所提及的需要麻醉的“电疗”是完全的两个东西。该疗法源自心里学中的“厌恶疗法”。
电休克治疗也不是麻醉,而是给患者注射肌松剂(这种情况可不是麻醉,患者存在完整意识,只是肌肉完全没有力量,以至于电流通过大脑时引起痛苦的挣扎——应该说是抽搐,不能发生。这样的好处在于减少了该治疗过程中骨折的发生)。也就说如果没有”麻醉”的话,那接受治疗的患者必定会发生抽搐,但该记者从为描述过。
从“电疗”过程的描述中我认为对电疗的报道和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完全弄错了方向。
希望方先生看到留言后能够回复,谢谢。

26 07 2009年
marskyo (11:15:08) :

补充一点

我读的是网易的头条新闻,大致是讲一位杨姓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按照记者的描述,患者在清醒的情况下被接通电极,随功率的增大患者感到痛苦。,治疗者问患者:还上不上网了?到患者不能承受时自然回答:不上了。

电厌恶疗法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酒瘾患者。

26 07 2009年
方舟子 (12:01:30) :

marskyo:一、卫生部叫停用电疗治疗网瘾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628号)中明确地说,电疗指的是“电刺激(或电休克)”。二、国际上使用”电刺激(或电休克)疗法“时,除了注射肌松剂,还注射丙泊酚、宜妥利、硫喷妥等麻醉剂。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用的。你去查一下国外步骤就知道了。三、国外早就不用电厌恶疗法,而改用属于行为疗法的内隐脱敏。

26 07 2009年
NANA (13:37:15) :

认为使用电击疗法的杨医师并不是在摧残青少年的人请看一下《战网魔》,是这位杨医师自导自演的,一个孩子被父母带进去说自己没瘾就电击,一直电到说自己有瘾为止,杨医师的中心还有只去过一次网吧的孩子,也是父母带去的,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上过网就完了,就有瘾,就要治。不光杨医师,各戒网瘾组织都在宣扬一种上网=网瘾的思想并从中牟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说“厌恶疗法”早就过时了,“至于是否使用电击疗法,临沂四院宣传部负责人杨淑云纠正说应该叫“脉冲疗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能使用。”
电击疗法->惩戒疗法->醒脑疗法->厌恶疗法->脉冲疗法
都是电击,你看看杨医师们起了多少名字。

26 07 2009年
墨西哥海鲜 (18:32:16) :

大多数所谓“网瘾”只是沉迷于游戏

网络只是个新的载体

26 07 2009年
yu99yu999 (19:10:21) :

网瘾?不是病!支持楼上大多数的留言,借一段—我感觉网隐并非心理疾病,只是人的兴趣使然,有网隐的人自身应该可以克服!不过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无需进行残酷的电击治疗!

27 07 2009年
西门 (00:40:21) :

喜欢看这种有逻辑有头脑的文字。像陶某某那种“青少年犯罪70%与网吧有关”之类的莫名其妙的屁话真让人郁闷,怎么不说青少年犯罪时99%都穿着衣服,所以穿衣服是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呢。

27 07 2009年
付强 (01:26:12) :

呵呵,西门先生好幽默。
现在的人确实该学点逻辑学了。

27 07 2009年
shu (02:08:23) :

电疗太好了,
赌瘾才是病,烟瘾才是病.只要使用电疗都能治好.
不戒,就电得他瘫痪.

27 07 2009年
haohao (06:59:36) :

拜读后受益匪浅,确实应该追究医院和医生的责任,而不是简单的叫停

27 07 2009年
付强 (17:47:37) :

我觉得很多“瘾”都是个人自制力的问题(吸毒除外)。
很多自制力较差的人干啥都没个谱,炒起股来跟疯了似地,看好一只股,借钱也要买。开盘就在股市呆着,回家就看股评,见人就聊股票。还有传销,明知是套,可就是出不来。天天就想着一夜暴富,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打牌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几个人坐在一起,除了打牌就想不出还能干啥。我有几个同事,牌“瘾”特大,出去旅游,到了宾馆就打牌,连景区都懒得去了。我有时都觉得这些人有点精神病的预兆了。

28 07 2009年
(09:30:49) :

据说每天上网超4个小时叫网瘾,每天工作8个小时是不是叫工作瘾?

31 07 2009年
doocoo (06:03:07) :

从前小孩子沉迷于拍洋画、打弹子,一玩一天不累的。现在沉迷于网络,很奇怪吗?人总是有一些瘾的。
国内那些专家的真实目的,不过是名利罢了。这一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外国现成的科学研究做基础。而这些人又不肯去做实实在在的研究,于是出现了行走学校、电击等“有效办法”。

1 08 2009年
林凌宇 (18:49:40) :

不必多说 社会地位是一切 没有地位就没有话语权
所以 广大玩家们 努力吧 对这种人是不需要跟他们说什么道理的
当大家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时 他们就会嬉皮笑脸地像狗一般地过来舔你的鞋子了
到时候 一脚踹过去

21 09 2014年
visit this site (07:49:59) :

visit this site…

方舟子的Blog » “网瘾”是不是病?…

9 10 2014年
Anica (22:33:18) :

Anica…

方舟子的Blog » “网瘾”是不是病?…

10 10 2014年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