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甘肃省政府关于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的通告

29 09 2025年

甘肃省政府发布关于甘肃天水麦积区培心幼儿园集体铅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置情况的通告。这个通告比起上一次天水市政府关于这个事件的通告,更详细,回应了人们的一些疑问。例如关于作案动机,厨师为什么要往幼儿食品加彩绘颜料呢?我一开始就推测这是为了让食品显得鲜艳好看,因为这家幼儿园的一个卖点就是食品好看又好吃,能够在网上向家长们显摆。这份报告也确认了,这家幼儿园将食品做得鲜艳好看,为了能够吸引幼儿以及获得家长的认可,并把制作的食品拍成视频、拍照放到网上,但是由于以前用的食用色素颜色不够鲜艳,所以上网去买彩绘颜料。幼儿园园长也吃了这种食品,她的血铅也是异常的,所以应该不是有意要害人。

 

但是这个通告还是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解答。厨师用的是什么原料,没有说名称,也没有说成分,只是说去买了黄色、红色、绿色的三种不能食用的颜料,但是不说出这三种颜料的名称和成分,就会带来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这些颜料的成分,只知道它是不可食用的,那么它会不会还会有别的危害呢?那种黄色颜料因为含铅量非常高,我们可以推测是铬酸铅,而另外两种颜料的检测结果含铅量非常低,但是不会引起铅中毒不等于就不会引起别的中毒,因为毕竟是彩绘颜料,不是食用的。比如说,如果那个红色的颜料是含朱砂的——这也常见,因为朱砂也可以用来做颜料——那么虽然不会导致铅中毒,会导致汞中毒。不告诉人们究竟是什么颜料,人们怎么能够知道另两种颜料就是无害的呢?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想让人们知道会有别的毒性,所以就不说具体的颜料名称和成分了。

 

其次,如果知道了颜料的名称和成分,可以避免别人误用。我之前推测那个厨师上网想要买柠檬黄这种食用色素,但是到网上去搜柠檬黄,有的是食用色素有的是含有铬酸铅的彩绘颜料,都叫柠檬黄,有可能因此搞混了。如果告诉人们他究竟用的是什么样的颜料,就可以避免别人搞混,说不定以前也有别人搞混了。所以为什么不让人知道他用的颜料的名称呢?

 

不仅这份通告留下了一些疑点,而且对于当地政府部门也还在掩过是非。这个事件一开始是在甘肃做了检测,而且做了两次检测,都认为没什么问题,最后去西安检测才认定有问题。

 

第一次检测是由天水第二人民医院做的,只测了7个人,其中有2个人的血铅的含量被改了,改成了正常或接近正常。为什么要改?通告说是因为管理混乱,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有问题。这么说好像是因为马虎无意造成的。这是修改检测结果,是有意造假,改的那两个数字恰恰是检测出来数值最高的,故意把它改成了正常的或接近正常的,就是为了把检测结果改得没那么严重。作为检测人员,作为医院,哪有修改的动机?把铅中毒改成了正常,对医院有啥好处?铅中毒可以收治,医院还可以赚钱,干嘛要把铅中毒改成是正常的?明显是政府让它改的。

 

第二次检测是去兰州在甘肃省疾控中心做的。两百多个人的血铅居然都测出来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告说操作不规范,两百多个样品振荡混匀之后静置了两小时四十分钟再去取样,这个时候血浆和血细胞分离了,取的是上面的血浆部分,铅主要都是在血细胞里,不在血浆里,所以测出来的结果就是正常的了。

 

没有哪个实验人员会这么做实验的,样品混匀了之后不马上取样。即使震荡混匀了之后出了什么问题,跑去处理,过两个多小时又回来取样,也会再混匀一下再取样,因为振荡混匀又花不了多少时间,哪会不混匀就这么取样了,那前面混匀干嘛?前面混匀过说明知道混匀是很重要的。而且取样也不会特地只取上面的部分,为什么不往下面取呢?所以这明显是故意的,长时间静置导致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再只取上面含铅量很少的血浆去做检测,是有意造假。疾控中心的检测人员有啥动机要有意造假?明显也是领导让干的。已经到省疾控中心了,能够指挥得动省疾控中心的,就是省领导了。

 

在20年前,在当地发生过类似的幼儿集体铅中毒事件,是当地铅厂污染引起的。兰州微量元素研究所去做普查,发现那里有200多个儿童的体内铅含量超标。由天水疾控中心做了复查,复查的结果也是200多人都是正常的,也是去西安做了检查才发现200多人血铅都严重异常,80多个人铅中毒。难道那一次疾控中心做出了正常的结果也是因为操作不规范,而不是有意的造假吗?

 

有人说,都闹出了那么大的舆情了,当地的政府怎么还敢去掩盖呢?都出动了省政府省委调查小组,出了这么详细的报告了,怎么还可能为当地的造假掩过饰非呢?

 

这么说的人对中国的国情是非常不了解的,想得太天真了。一发生了什么舆情,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要怎么掩盖下去,最后实在掩盖不了了,出动了上级部门了,往往还是要掩过饰非,要把事情的严重性说轻了。

 

比如说徐州铁链女事件闹的舆情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一开始同样也是由当地政府出报告,也是想把这件事掩盖下去。最后出动了省政府,出的报告虽然承认存在着问题,同样还是要把事情的性质说轻了,要把徐州铁链女说成是小花梅。难道因为这是省政府说的,你就认为省政府不会造假?就相信了徐州铁链女真的是小花梅吗?

 

出动了省政府之后,这个事情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官方的定论,即使是非常侮辱人们智力的定论,也只能是到此为止,不可能再查下去了。而且要开始舆论管控了,禁止人们去质疑这个报告,敢质疑是要被禁言、封号的。对于海外的质疑没法禁言、封号怎么办?那就出动网军。我在推特上质疑了甘肃省政府的这个报告,就有一大批中国网军翻墙来骂我。但是这种舆论管控更显得心虚,更说明了这个报告是有问题的。

 

2025.7.21.录制

 

2025.8.11.整理



川普得了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有多严重?

28 09 2025年

今年4月份白宫公布过川普体检报告,非常漂亮的体检结果,说他非常健康,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最近这一段时间人们注意到川普的身体出状况了,他的手背出现了大片淤青,其实从去年开始人们就注意到川普的手背动不动就出现淤青,现在越来越严重,整个手背全是淤青,怎么化妆都掩盖不过去。人们还注意到川普的脚踝浮肿,这是个新的发现。

 

白宫没法再掩盖下去说川普身体健康了,就由白宫的医生写了一封信做解释,说川普的手背之所以会出现淤青是因为他每天在吃阿司匹林抗血栓,又频繁地跟人握手。关于他脚踝浮肿,白宫的医生说最近几周川普自己注意到他的下肢出现了浮肿,做了检查,是得了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意思是,在那次的体检报告之后才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种慢性病,进展比较缓慢,应该是在体检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只不过把它隐瞒下来。

 

白宫医生的这一封信也还在隐瞒。他说川普得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种很常见的良性疾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算不算常见,要看是不是把静脉曲张也算成了静脉功能不全。如果把它算进去,的确是很常见的,因为大约1/3的人会得静脉曲张。但是也有一些医生不把静脉曲张归为静脉功能不全,认为要有更严重的症状,至少是要下肢浮肿了才算。在得了静脉曲张的人当中,每年有50分之1会出现下肢浮肿,被诊断为得了静脉功能不全,大约5%的人在一生当中会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就不算那么常见了。

 

白宫医生说这是一种良性的疾病,是很误导人的,甚至有可能会害人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绝对不是良性的,因为它会进展,会变成恶性。如果不治疗的话,再发展下去就会导致静脉炎、静脉溃疡,那是非常难治,也很痛苦的。也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这是有生命危险的。怎么能够说这是良性的呢?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全身的血液不停地在循环,由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由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再送回心脏。静脉把血液从下肢送回心脏要比从其他的地方送回心脏困难,因为要克服重力,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往下掉。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静脉里有一种特殊的构造——瓣膜。如果血液是往上输送的,这个瓣膜就被打开,血液就往上流;但是如果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这个瓣膜就闭上,阻止它往下流。这样,静脉的血就可以从下肢送到了心脏。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下肢静脉的瓣膜出问题了,关闭不上,血液可以回流,下肢的血液没法输送回心脏。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下肢静脉血管受损。最常见的是因为曾经发生过栓塞,导致了在静脉管壁出现了疤痕组织,这样血液流动就不畅。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血液在下肢的静脉淤积了下来,就会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功能不全有可能发生在浅静脉,也就是能够透过皮肤看到的静脉;也可能发生在深静脉。如果是发生在浅静脉,我们能看到早期的一个明显症状,那就是出现了静脉曲张。如果发生在深静脉,早期就没法注意到了。

 

不管是在浅静脉还是在深静脉,再发展下去会出现两个很明显的症状,一个是小腿发生了浮肿,如果是深静脉出现了功能不全,脚踝还会浮肿。因为川普是脚踝浮肿才被人们注意到的,他应该是深静脉发生了功能不全。另一个症状,是小腿的皮肤会变得很深,变成了棕色的,要比其他地方的皮肤颜色更深。这并不是因为色素引起的,而是因为红细胞里有铁,血液淤积在小腿里,红细胞里的铁就会在皮肤沉淀下来,皮肤的颜色也就变得比较深。静脉功能不全如果再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溃疡。

 

得了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要怎么治?如果没那么严重的话,首先采取保守的疗法,一种做法是要改变生活方式,不要长时间站或者坐。如果坐的话,最好把腿翘起来,让腿部比心脏高,帮助血液回到心脏。其次要运动。另外一种保守的疗法是所谓的压迫疗法,穿比较特殊的很紧的袜子,对小腿进行压迫。

 

如果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比较严重,就要考虑动手术。一种手术是将发生问题的静脉用夹子夹住,不让血液进去,免得血液淤积。或者注射药物到静脉里,让静脉形成很大的疤痕,把那一条有问题的静脉堵住,目的也是为了不让血液进到那一条静脉。如果再严重的话,就要做更大的手术,干脆把那条有问题的静脉切掉。

 

但是这些手术如果是针对浅静脉的做起来还比较容易,如果是像川普那样是深静脉出问题,要动手术就很麻烦。即使是动了手术效果也并不是很好。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之后也很容易复发,即使经过了治疗,大约60%的人还是会进展到出现了静脉炎,50%以上的人会出现深静脉栓塞,预后并不是那么好。

 

所以关键是要预防,要预防我们就要知道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有什么样的风险因素。首先是肥胖,这一条川普是符合的。还有怀孕,这一条川普不符合。经常久坐或者站的时间太长,这条川普应该是符合的,一坐下来可能就坐很长的时间。还有不爱运动这一条,川普也符合。吸烟,这条川普不符合。饮食不健康,喜欢吃垃圾食品,因此摄入太多的盐,这条川普也符合。还有一条是上了50岁了,这条当然川普也符合,年纪越大风险也就越高。

 

根据这些风险因素,我们要预防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话,就要注意保持体重,要减肥;不要吸烟;要避免长时间坐或者站,坐的时间如果超过了30分钟,就要起来运动;要经常锻炼。预防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最好的运动方式是走路。一旦迈开腿走路,小腿的肌肉会收缩,就像在小腿上面有一个心脏一样,能够帮助腿部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所以即使只是为了预防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大家也应该走起来。

 

2025.7.17.录制

 

2025.8.9.整理



天水幼儿园集体铅中毒的真相、问题与问责

25 09 2025年

关于天水培心幼儿园学生集体铅中毒事件,政府公布了一段监控视频,是幼儿园的厨师在制作涉案的三色红枣发糕的过程,这名厨师拿出一罐明亮的黄色粉末撒到了面粉里。政府说他用的是彩绘颜料。明亮的黄色彩绘颜料一般用铬黄,铬黄的主要成分是铬酸铅。市场上的铬黄根据颜色的深浅有几种,包括深铬黄、中铬黄、浅铬黄,最浅的叫柠檬铬黄。根据视频上撒的那种粉末颜色可以判断厨师用的是柠檬铬黄。

 

为什么要用这种颜料来给食品染色呢?因为这家幼儿园把食品既好看又好吃作为卖点,除了每天要向家长汇报孩子今天吃了什么食品,还在网上做宣传。他们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现在还在。我去查了一下,这家幼儿园经常在公众号上晒吃的食品,五颜六色的,很好看。食品要搞成五颜六色的,就必须要用到色素。

 

他们晒出来的食品就包括了那两种含铅量非常高的涉案食品,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其明亮的黄色就是用柠檬铬黄染出来的。食品染色需要用到色素,为什么要用彩绘的颜料而不用食用色素呢?我认为是这个厨师上网去买色素的时候搞错了。

 

食用色素里有一种也是用来把食品染成黄色的,叫做柠檬黄,它是合成的有机色素,在中国是合法使用的,但是限制只在某一些食品使用,面食禁止使用。但是,中国餐馆卖的面食广泛非法违规使用柠檬黄,就是为了让面食看上去很好看,经常被监管部门查出来。

 

我怀疑幼儿园请的这名厨师可能以前在这种餐馆干过,也要往面食里添加柠檬黄,征得了园长的同意,上网去买柠檬黄。网店卖柠檬铬黄,往往也就说成柠檬黄。如果你到网上去搜柠檬黄,两种都会出来,一种是食用色素柠檬黄,一种是彩绘颜料柠檬铬黄写成了柠檬黄,很可能就买错了,买了柠檬铬黄当成了柠檬黄。如果买来的是彩绘的柠檬黄,会标注不可食用,官方的通告的确也说了买来的颜料上面标注了不可食用,但是很多人是不会去看那些标注的,也可能看了以后觉得无所谓,大家都在用嘛。

 

那家幼儿园标榜提供的食品是可以放心的健康食品,所以幼儿园的老师跟小孩是吃同样的东西,导致那个幼儿园的多名老师也同样血铅严重超标。这也可以说明,这个事件并不是厨师或者幼儿园的管理方有意要害人,就是因为愚昧无知。

 

所以我认为这个事件的真相是很清楚的,但是网上很多人不这么认为,出来了很多速成的化学家、速成的毒物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认为政府在掩盖事情的真相。其中最典型的是李承鹏写了一篇长篇的文章,将网上的这些理由都收集起来,义愤填膺地要揭露政府掩盖真相。

 

政府在这个事件上的确是有掩盖真相,我最后再说。我先说李承鹏以及那些速成的毒物学家、化学家提出来的那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他们说彩绘原料很贵,要比食用色素贵得多,还晒出了网上的价格表,质问怎么可能用彩绘的颜料来代替使用色素呢?他们列出来的彩绘的价格是已经调配好的成品的价格,并不是原料的价格。而那个厨师,从视频上看,撒的是粉末,那是彩绘的原料。铬黄是非常便宜的,一公斤在网上买也就十几元人民币,跟食用色素的价格差不多。

 

还有人说彩绘的颜料味道很难闻,怎么可能用它来给食品染色呢?给食品染色了谁还会去吃啊?人们觉得彩绘的颜料味道很难闻,其实那是有机溶剂的味道,不是彩绘原料本身的味道。铬酸铅是没有味道的,闻起来没有味道,吃起来也没有味道。

 

还有人说,铬酸铅是不溶于水的,怎么可能用来给食品染色呢?铬酸铅的确是不溶于水的,但是这指的是不溶于纯水。如果溶液是偏酸性或者偏碱性,那么就可溶了。烹饪用的溶液并不是纯水,铬酸铅是可以给食品染色的,人类自古以来就用铬酸铅来给食品染色,染成了很好看的黄色。那个时候人们并不知道铬酸铅是有毒的,把它当成了一种食品色素。

 

美国直到20世纪初才禁止使用铬酸铅作为食品色素,但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经常用铬酸铅非法给食品染色。比如说在孟加拉、印度,普遍在姜黄这种香料里添加铬酸铅,因为这样做出来的黄咖喱很好看。其他的国家,如果用到了南亚的香料,也很可能会无意中吃入了非法添加的铬酸铅。美国大约在十年前发现北卡州有一个郡的儿童血铅的含量很高,高到了平均170微克/升。美国现在认为如果儿童血铅的浓度达到了35,就是铅中毒,需要干预。美国儿童血铅的浓度平均只有8,为什么那个郡那么高呢?那个郡是从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来的南亚裔聚集的地方,普遍在饮食中使用香料和草药,检测的结果发现他们使用的姜黄以及草药都被非法混入了铬酸铅。

 

美国去年还查出来从南美进口的一种儿童食品苹果泥铅超标,推测是因为这种苹果泥用到了肉桂粉,而肉桂粉在发展中国家也经常被混入铬酸铅。所以用铬酸铅给食品非法染色,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是很常见的。

 

还有人说,如果是铬酸铅的话,铬本身也有毒,而且比铅还毒,那么首先应该表现出来的是铬中毒的症状。李承鹏的文章就罗列了一堆铬中毒的症状。铬的确能够导致中毒,但是主要指的是在工厂生产铬的车间,从呼吸道吸进了铬,表现出各种症状。这跟口服是不一样的。食品中的铬是六价铬,是有毒的,但是进了消化道之后大部分都会被消化液以及细菌还原成了三价铬,三价铬就没有害了。残留的六价铬对身体主要的危害是长期摄入会致癌,是一种致癌物。

 

所以,如果吃下去的食品里有铬的话,是不会表现出中毒的症状的。吃了被混入了铬酸铅的食品,导致中毒的那些人,表现出来都是铅中毒,不是铬中毒。

 

有人质问幼儿园的投资人在当地还投资了几家幼儿园,为什么其他的幼儿园食品就没出问题呢?虽然是一个投资人投资的幼儿园,但是他们吃的食品是不一样的。我去查了一下,其中有一个幼儿园叫蒙迪爱幼儿园,也有一个公众号,也经常晒学生吃什么食品,晒出来的食品并不是五颜六色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正常。可见那家幼儿园没有用乱七八糟的色素、染料给食品染色,也就没有因此铅中毒。

 

李承鹏还说,如果是因为吃了幼儿园的食物导致的中毒,那么为什么那些没有在幼儿园吃饭、自己带饭也都铅中毒了呢?

 

这个纯粹就是谣言。那个幼儿园有两百多人,有几个没有查出来铅中毒,是因为他们是回族,自己带饭吃。其中有一个自己带饭,但是早饭是在幼儿园吃的,他查出来的血铅浓度是超标了,超过100,但是在那些血铅超标的小孩当中是最低的。所以这恰恰说明了中毒的来源就是幼儿园里的食品,不吃幼儿园的食品或者吃得比较少,血铅的浓度就没那么高,而李承鹏说成即使是不在幼儿园吃饭的也中毒,就是在造谣。

 

他们为什么要去想出这些歪理?为什么要造谣?目的就是要说政府在掩盖真相,不是因为幼儿园的食物导致的铅中毒,而是当地地下水遭到了铅污染,所以政府为了躲避责任就故意把它怪给幼儿园的食品出问题。如果是因为当地的铅厂或者别的什么工厂导致地下水受到了铅污染,那么就不会只是一个幼儿园的师生出现铅中毒了,其他的人也会有铅中毒。

 

在这个事件中,当地政府的确是有过掩盖真相。天水的医院、甘肃疾控中心查的结果,说铅的浓度是正常的,或者只是偏高,不认为有集体铅中毒的现象。家长们不得不去西安的医院查,才查出来了两百多人血铅的浓度都非常高。

 

不同的机构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差别不会很大,有10%、20%的差别就了不得了,不可能有几倍的差别,所以肯定是当地的医院、疾控中心有问题。疾控中心本来就是政府部门,敢掩盖真相,肯定是有更大的官这么要求的。

 

这种事在当地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二十年前那个地方也发生过200多名儿童铅中毒的事件,那次是由于当地的铅厂污染导致的。兰州的一个研究所在当地做检测,认为200多名的儿童都铅中毒了,但是由天水疾控中心对这些人做检测的结果认为他们都很正常,最后是这些儿童都到西安的医院去做检测才认定了是铅中毒。这次事件也就是20年前的事件的翻版。同样也是当地的疾控中心检测的结果认为是正常的,就是又再一次想要掩盖真相。

 

所以要追究当地政府掩盖真相的责任,应该是抓住这一点,而不是靠歪理、造谣去质疑中毒的来源,那样的话,反而是在混淆视听,把水搅浑了。

 

2025.7.9.录制

 

2025.8.1.整理



可怕的儿童铅中毒防不胜防

24 09 2025年

关于天水麦积区培心幼儿园200多名学生集体铅中毒的事件,官方发表调查通告,说是因为幼儿园的厨师违规使用非法的添加剂,从网上买了彩绘的染料用来给食品染色。抽查的结果发现有两种食品,三色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铅的含量都严重超标,超标了两千倍。

 

我看了通告,一开始很疑惑。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剂,包括违规使用色素,在中国当然很常见,但那都是厂家为了让食品的颜色显得鲜艳好看,这样容易卖出去。但是在这个事件中,是幼儿园的厨师在用,是要给小孩吃的,并不是要拿去卖的,有什么必要违规使用色素呢?

 

我去翻了一下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有的报道提到那个幼儿园是一个私人幼儿园,一年收费一万多元,算是在当地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每餐都会往家长群发这一顿小孩吃什么。我就明白为什么要用染料给食品染色了,就是为了让食品显得好看,向家长显摆,让家长觉得食品质量不错,吃得好。

 

我看到一篇报道,里面附了幼儿园的老师发到家长群的食品的照片,其中有两样应该就是官方的通告里说的那两种食品,颜色都极其鲜艳,一看就是用染料染出来的,不是用食品色素染出来的,家长还觉得这样的食品好看又好吃。

 

那两种食品都是很鲜艳的黄色,意味着很可能使用了含铅的颜料。那些白色、黄色的鲜艳颜料往往就是含铅的。中国含铅的颜料还用得很多,除了非法地用到食品当中的,还有合法地用来粉刷、油漆房子的,或者用来给商品上色。

 

美国现在是禁止使用含铅的油漆了,所以像我家墙壁刷成了米色,我可以放心,因为知道是不含铅的。但在中国就不一定了,中国如果是这种米色的、黄色的染料、颜料就有可能是含铅的。中国商品也会用含铅的颜料上色。以前中国出口到国外的玩具就曾经被查出来用的是含铅的颜料,在有些国家包括美国是禁止的。

 

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含铅的颜料?虽然玩具不是吃的,但是在玩的时候颜料会脱落,就可能被小孩吃下去。如果是用含铅的油漆粉刷房间,也会脱落,也有可能就被小孩吃下去。所以含铅的颜料是铅中毒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导致铅中毒的另一个途径是工业污染。在20年前,天水麦积区也曾经发生过200多名小孩铅中毒的事件。那一次调查的结果认为是因为当地铅厂排放污水,导致铅污染,进而导致了小孩铅中毒。在2009年,在中国凤翔县有一个更大的事件,发现有近两千名的小孩都铅中毒,调查的结果,也是冶金厂污染导致的,当时引发了群体事件。

 

铅中毒的另一个污染源是空气污染。以前铅广泛地用作汽油添加剂,所以在空气中有很多铅。后来各国陆续地都禁止使用含铅的汽油了,现在如果空气中还有铅的话,那就是来自于工业污染。

 

导致铅中毒还有一个污染源是饮用水,特别是自来水。自来水本身不含铅,但是自来水管可能含铅,特别是比较老的管道。新的自来水管道说是不再用含铅的管道了,但是还有金属接头、水龙头用的是金属的,即使号称是不含铅的,还是或多或少会含有铅。自来水即使从水厂出来是检测合格的,在流经这些管道之后,管道里的铅就会渗透出来,特别是水比较热的时候,铅更容易渗透到水里,所以热水器的水只能用来洗刷,不要喝,也不要用它煮东西。冷水在水管里浸泡了一晚上,还是会有一些铅渗透出来。早上刚打开水龙头放的水不要用来喝,也不要用来煮东西,应该用来洗刷,比如说用来冲马桶,或者用来漱口、洗脸也可以。

 

幼儿园集体铅中毒这种事件,因为是急性的铅中毒,一下子摄入了大量的铅,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慢性的铅中毒就不容易引起注意了,每次只是摄入一点点,不知不觉地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铅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每次摄入一点点也会积蓄下来。

 

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小孩更容易受到铅中毒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从饮食当中摄入铅。饮水里头的铅,小孩能够吸收一半,而成年人能够吸收的还不到10%,差了五倍。其次,小孩身体还在发育,受铅的影响也就更大。

 

铅对身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铅对神经系统的伤害,其中的一个表现,是会对小孩的智力造成损伤,导致小孩的智商下降。如果小孩的血铅浓度超过了50微克/升,那么每超过10微克/升,智商就会下降2到4个点。

 

除了对智力的影响,还有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会导致小孩多动症、脾气暴躁、富有攻击性,会有暴力的倾向,长大了之后,容易犯罪,导致犯罪率增加。

 

美国是在70年代开始就禁止使用含铅的颜料,也逐渐淘汰含铅的汽油。到了90年代,美国暴力犯罪率逐年下降。有的研究认为这就是因为美国开始禁止这些含铅的东西导致的。

 

中国对于慢性的铅中毒还不是很重视。我看到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小孩的血铅浓度超过了100微克/升,才算是超标,要超过200微克/升,才算是铅中毒。如果是在100和200之间,只是属于血铅异常,不用治疗,要超过200了,才需要治疗。这就是过时的看法。那是大人的标准,不是小孩的标准。国际上现在认为,小孩跟大人是不一样的,对于小孩,如果血铅浓度超过了50,就要干预了。美国从2021年开始把这个标准定得更严,小孩只要血铅的浓度超过了35,就要干预。

 

希望这个事件能够引起中国对于小孩慢性铅中毒的重视,因为它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2025.7.7.录制

 

2025.7.31.整理



怎么证明我们都是非洲人

15 09 2025年

上一次我谈到研究人类进化史有3种手段,第一是化石鉴定,鉴定古人类或者古猿的化石,第二是对比现在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的DNA序列,第三,现在已经可以从化石里提取出DNA,这样就可以对比古人类化石里DNA序列,彼此做对比或者跟活着的人的DNA序列做对比。后面这两种手段其实用的是同一种技术,那就是分子遗传学技术。

 

化石鉴定是定性的,是比较主观的,如果化石的量比较少,或者化石残缺要靠想象进行复原,就容易出错,争议也很大。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是定量的,是比较准确的。如果二者有冲突,我们应该选择相信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历史上也一再证明了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比化石鉴定的方法要准确。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比DNA序列来知道人类的进化史呢?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在现存的生物当中,跟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黑猩猩是我们的近亲。人类往回追溯,有自己的祖先,黑猩猩往回追溯,也有自己的祖先;但是如果追溯得足够远,两个祖先就会合并,也就是说,会有一个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

 

我们从这个共同祖先的角度往前看,共同祖先的后代分成了两支,一支进化成了人,一支进化成了黑猩猩。会发生进化是因为DNA发生了突变。DNA的突变率是基本固定的,所以时间越长,积累的突变也就越多。如果两个物种的DNA序列差别越大,就表明它们分离的时间越长,共同祖先存在的时间也就越古远。我们通过对比两个物种,比如说人和黑猩猩的DNA序列,就可以推测它们的共同祖先最晚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遗传学家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但是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DNA测序技术,技术很落后,测序很麻烦,成本也很高,不可能测定人的基因组或者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没法直接做DNA序列的对比。当时想到了一个替代办法,做“DNA-DNA杂交”。

 

DNA是双链,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在一起,如果加热,到了一定的温度,链的结合就被打断,解链变成了两条单链。等温度降下来,冷却了,两条链又会结合在一起。两条链的结合不一定要求每一个碱基都要配对,允许有一定的错配。只不过如果存在错配,两条链的结合就没那么稳定,也就是说加热让它们解开需要的温度,要比100%完全匹配的要低,错配率越高,需要的解链温度也就越低。通过测定解链的温度也就可以算出错配率多高,或者说两条链的序列的相似性有多高。

 

把人的DNA和黑猩猩的DNA放在一起加热,让它们都解链,然后冷却下来,又匹配变成双链,其中有一部分的双链会是一条是人的DNA,一条是黑猩猩的DNA,这就是DNA-DNA杂交。再加热看这种杂交的DNA解链的温度有多高,就可以推算两条链的相似性有多高。实验的结果表明,人和黑猩猩的DNA序列的相似性是98.5%,根据这个数据再去推算人和黑猩猩共同祖先生活的时间,是在五百万到七百万年前。

 

但是古人类学家都不信这个结果。当时古人类学界认为人和猿分离的时间至少是1400万年前,根据的是在中国云南以及印度发现了一种古猿的化石,叫做拉玛古猿。这种化石既具有人的特征,也具有猿的特征,被认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型。拉玛古猿生活的年代,通过同位素测定可以测出在一千万到1400万年前。它既然是一种从猿到人的过渡型,就意味着人和猿分离的时间比这还要早,不会晚于1400万年前。分子遗传学家说人与猿分离的时间比这个晚得多,是五百万到七百万年前,古人类学家不服,认为遗传学家搞错了。

 

后来发现古人类学家搞错了。古人类学家认定拉玛古猿具有人的特征,指的是它的脸部特征。但是这个特征不是直接看出来的,而是根据颌骨和牙齿复原出来的。后来发现了更完整的拉玛古猿的头骨,才发现以前的复原是错的,拉玛古人并不具有以前古人类学家认为的那些人的特征,就是一种猿,不是人类的祖先。在这场争执中遗传学家大获全胜。

 

后来DNA测序技术就很先进了,现在要做DNA测序很便宜很快速。人类基因组测序早就做完了,黑猩猩基因组测序也做完了,可以直接对比。人的基因组和黑猩猩的基因组的序列对比的结果,黑猩猩跟人的相似性比以前通过DNA-DNA杂交技术做出来的还要高,达到了99%。这也意味着人和猿分离的时间要比之前认为的还要近。现在一般认为人和黑猩猩分离的时间是在四百万年前。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项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来做古人类学的研究。不过这一次测的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的基因,用的是线粒体的DNA。细胞里的DNA有两种,一种是细胞核DNA,一种是线粒体DNA,主要是细胞核DNA。线粒体DNA很小,只有几十个基因,但是线粒体DNA有一个特点,它是母系遗传的。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而线粒体DNA完全来自母亲,一代一代都是母系遗传,在遗传过程中不会像细胞核DNA那样发生重组,但是也会发生突变,序列也会出现差别。

 

通过比较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线粒体DNA序列的差别,就可以知道全人类的共同祖先生活在什么时间。当时测定的结果认为生活在大约二十万年前。生活在哪里呢?对比的结果发现非洲人序列的变异是最多的,比其他地方的变异都多。这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是在非洲生活,他们大部分留在非洲,有一小部分走出了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所以非洲之外的人归根结底只是人类祖先的一个后代分支而已,大部分的分支都留在了非洲。这就是为什么非洲人的基因多样性是最丰富的,要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都要更丰富。这种多样性的对比表明了非洲的确是人类的故乡,所有的现在的人都是大约二十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群体衍生出来的。

 

但是这个结果做出来之后,古人类学家也不服。古人类学界早就知道人类在大约两百万年前已经在非洲进化出来而且已经走出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比如说著名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是五十万年前,怎么能够说二十万年前人类才在非洲出现呢?

 

但是早就分散到世界各地的这些人类,不是我们智人这个物种,而是直立人,是另外一个物种。古人类学家也知道这两个物种是不同的,但是他们认为分散到世界各地的直立人自己分别进化成了智人。亚洲的智人是亚洲的直立人进化出来的,欧洲的智人是欧洲的直立人进化出来的,非洲的智人是留在非洲的直立人进化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多起源学说。

 

但是分子遗传学的结果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二、三十万年前由非洲的直立人进化出来的,进化出来之后,其中有一支走出了非洲,把已经在那里的其他的人类,直立人或者后来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消灭了。这就是所谓的单起源学说。

 

后来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进化,越做越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证明了单起源学说的正确。除了用线粒体DNA做对比,也用别的基因做对比,都做出了同样的结果,都证明了现代人有一个共同祖先,就是大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在非洲的一个群体。而且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基因序列的对比画出了人类迁移的路线。怎么样走出了非洲,什么时间到了哪个地方,都可以画出来。证据是非常确凿的。

 

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多起源学说本来就站不住脚。进化生物学认为一个新的物种的生成是在很特定的条件下的一个偶然的事件,是不可重复的。但是多起源学说认为,在各地的直立人分别都进化成了智人。那么这些物种的生成就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了,而是在多地都发生的。这就很荒唐了。所以多起源学说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现在没有什么人相信。除了在中国,还有不少的学者相信多起源学说,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中国人是特殊人种。

 

2025.7.1.录制

 

2025.7.23.整理



我们都是非洲人,不是“龙的传人”

14 09 2025年

2021年,中国宣布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轰动一时,被认为是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据说这具头骨化石的出土时间更早,早在1933年就由一个工人在东北的松花江建桥时发现了。当时东北被日本占领,这个工人很爱国,担心化石落入日本人手里,偷偷地把它埋在自己家里的井底下。直到2018年这个工人临终前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孙子,由他的孙子从井底下把这个化石挖出来,捐献给了河北地质大学。

 

这个故事听上去非常离奇,不合常理,是很可疑的,不值得相信。这个化石的发现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不知道。但是不管这个化石是怎么发现的,它是真的,因为现在可以用同位素方法测定化石的年代,测定的结果,认为是15万到30万年前的人留下的化石。此前人们已发现很多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古人类化石,但是这个化石跟同时代的古人类化石,例如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都很不一样,被认为是一个新的人种,命名为龙人。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其实属于丹尼索瓦人。丹尼索尔人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穴发现的,后来陆续也在亚洲的其他地方发现。之前没有发现头骨,只是发现了牙齿、下巴、指骨和其他的一些碎骨头。现在已经可以从化石中提取出DNA,这样就可以做序列对比。从丹尼索瓦人的化石提取出来的DNA序列跟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做对比,发现是近亲,但是不完全一样,所以认为是一个新的人种。

 

最近,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龙人的化石上提取出了DNA,也提取出了蛋白质,做序列的对比,发现龙人的确属于丹尼索瓦人。

 

这个发现公布之后,我看到深圳卫视为此做了一期节目,说现在证明了龙人是丹尼索瓦人,换句话说,我们终于不再是非洲人了,而是龙人的直系后代;西方学者说,中国人是远方迁徙的客人,不是的,我们生来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是龙的传人。

 

我不知道深圳卫视这期节目说的“换句话说”是怎么换出来的,没有任何的逻辑。既然证明了龙人是丹尼索瓦人,恰恰表明了龙人不是中国人的祖先。丹尼索瓦尔不属于智人,而是智人的近亲,而中国人属于智人,那么证明了龙人是丹尼索瓦人,恰恰证明了龙人不是中国人的祖先,怎么能换句话说变成了中国人是龙人的后代呢?

 

不管是什么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智人、中国人,全都是非洲人,因为追根溯源,他们的祖先都是在非洲进化出来的,非洲是人类的故乡。

 

这是有非常充分的证据的,证据主要来自三方面。第一方面的证据是化石,各种各样的古人类、古猿的化石。第二方面的证据是分子遗传学的证据,通过对比在世界各地的人的基因序列可以知道他们的祖先迁徙的路线,追根溯源都是从非洲迁徙出来的。第三方面的证据来自分子古人类学的证据,现在已经有办法从古人类的化石提取DNA,可以做DNA序列的对比,也就可以知道古人类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所以关于人类是从非洲进化出来的证据是非常确凿的,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的进化是非常复杂的,发现的化石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深入,画出的人类进化图也就越来越复杂,争议也就很大。但这些争议主要是在细节方面,在总框架上还是有共识的。

 

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跟黑猩猩的祖先大约在四百万年前有一个共同祖先,然后分离了,一条往黑猩猩的这条路上进化,另一条最终进化出了现代人类。

 

大约在250万年前人属这种动物出现了。以前认为人属最早的一个人种是巧人,关于这点现在有争议,有一些学者认为巧人应该属于南方古猿。

 

大约两百万年前进化出了直立人。直立人出现之后很快走出非洲,去世界其他地方,主要是到了亚洲。中国人都知道的“北京人”就是属于直立人。

 

还留在非洲的直立人后来又进化出了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大概在六十万年前也走出非洲,主要是往欧洲方向走,在这个过程中分化了,分出了两支,一支成为尼安德特人,一支成为丹尼索瓦人。

 

大约在三十万年前,智人在非洲出现了。出现之后,智人也很快地走出了非洲,而且多次地走出非洲,最近的一次大概是六万年前走出了非洲,到了世界各地。

 

那个时候,其他地方已经有尼安德特人或者丹尼索瓦人在那里生活了,智人去了以后就把他们消灭了。但是在这过程当中,除了杀来杀去,还会发生杂交,所以我们身上也带着一小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

 

非洲是人类的故乡,所有的人本质上都是非洲人,这一点在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只有在中国争议很大。很多中国人,包括很多中国学者都不承认这一点,甚至那些研究古人类的中国学者也有人不认可这一点。

 

为什么不认呢?一方面是因为种族主义的因素,觉得非洲那么落后,非洲人怎么可以成为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呢?如果说欧洲是人类的故乡,欧洲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可能这些人也就接受了,但是非洲不行。

 

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出于“民族感情”,认为如果把中国人的祖先说成是非洲过来的,好像中国这片土地不是中国人自己的,中国人成了客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就好像言不正名不顺,所以不行的,一定要证明中国人跟其他的人种不一样,中国人是特殊的人种,是自己进化出来的。

 

以前中国古人类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多起源理论,跟单起源理论相对抗。单起源理论认为智人都是在非洲进化出来,然后分布到全世界。多起源理论虽然承认直立人从非洲进化出来以后,到了世界各地,但是认为世界各地的智人是当地的直立人分别进化出来的。中国人是在中国的直立人——北京人进化出来的,所以跟别的人种是不一样的。

 

但是多起源理论在中国之外已经没人信了,因为各种各样的证据,化石的、分子生物学的证据都否定了多起源理论,不能再说各地的智人都是由各地的直立人分别进化出来的。但是,一些中国学者还是不死心,还是要去给中国人找祖宗。只要在中国发现了某一种古人类的化石,就说那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包括龙人,也说是中国人的祖先,龙人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啊,表明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甚至习主席早在2020年就已经下了定论了。他在《求是》发表了一篇关于古人类学的文章,说:“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习主席已经为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古人类学家就只好继续为中国人乱找祖先。

 

2025.6.29.录制

 

2025.7.21.整理



当你到了熊出没的地方

30 08 2025年

有一个大学生去西藏无人区玩,遇到了棕熊,被咬死了。有人趁机要科普怎么对付熊,写了一篇文章,在网上转发很多。这个人说去无人区或者野外玩要带一把行军铲,最好把行军铲的头改造得比较尖,这样就可以做武器,如果碰到熊就可以用它来杀熊,平时也要经常拿行军铲比划练习要怎么杀熊。这个人可能武侠小说看多了。用一把行军铲,甚至更好的冷兵器,甚至枪,都对付不了棕熊的袭击,把它打伤了,反而让它变得更加凶狠。

 

那么遇到了熊怎么办,只能是听天由命让它来吃了?也不是。人类跟熊已经打了非常多交道,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专业的机构,例如美国国家公园,对于人们去那些熊出没的地方,遇到了熊应该怎么处理,都有详细的指南。

 

因为我天天在野外跑,经常有人问我,你就不怕遇到熊吗?在圣地亚哥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圣地亚哥的熊已经灭绝了。偶尔会有熊从洛杉矶跑过来,就变成了一个大新闻了。但是去别的地方是有可能遇到熊的。我去其他的地方,例如去美国国家公园玩,就多次遇到熊。那么遇到了熊要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学会区分黑熊和棕熊(北美的棕熊也叫灰熊)。这两种熊的性格是很不一样的,黑熊相对来说比较胆小、温顺,棕熊比较凶猛,要怎么样对付它们就有所不同,所以区分你遇到的究竟是黑熊还是棕熊是很重要的。

 

有人说,那很容易区分,黑熊是黑色的,棕熊是棕色的嘛。不是的,光是靠颜色是区分不了的。特别是黑熊,虽然叫这个名称,并不都是黑色的,很多黑熊也是棕色的,所以不能光靠皮毛的颜色来区分。要怎么区分呢?

 

首先你要对这两种熊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你去的那个地方,是只有黑熊,还是既有黑熊也有棕熊。黑熊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有一些地方只有黑熊,也有的地方两种熊都有。比如说在加州,虽然棕熊现在还是加州的州兽,加州州旗上也画着棕熊,但是棕熊在加州已经灭绝了,所以你在加州遇到的熊全都是黑熊,即使它们的颜色是棕色的,也是黑熊。

 

但是去美国别的地方,例如去黄石公园、大提顿公园或阿拉斯加,就很可能遇到棕熊。在这些地方我都遇到过熊,有黑熊也有棕熊。它们的形态有明显的不同。最明显的不同的是棕熊的肩膀是隆起来的,而黑熊不是,这是最容易区分的。它们的耳朵也很不一样,棕熊的耳朵比较小、圆,而黑熊的耳朵比较长。

 

不管是黑熊还是棕熊,它们通常不把人当做食物,所以它们不愿意去惹人,而是要躲着人。发生了熊袭击人的事件,往往是因为这些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熊被吓着了。为了避免吓着熊,到了熊出没的地方,就要让熊知道你来了。要制造噪音,这就是为什么去这种地方最好不要一个人去,多个人去,大家不停地讲话,熊远远地就能够听到了,就知道有人过来,就会躲起来。如果是一个人,也要自言自语,唱歌,或者就挂一个铃铛,一路走一路叮叮当当响。

 

第二种情况是熊闻到了你带着食物,跑来找吃的。所以去熊出没的地方,食物一定要用塑料袋包起来,不要散发出味道,熊的嗅觉是很发达的。吃剩下的食物渣子不要扔掉,也要放进塑料袋包扎起来。有一些人喜欢投喂熊,远远看到熊就给它扔食物吃,这是很不道德的,相当于让熊把食物和人联系起来了,看到了人,即使没有闻到有食物,也会跑过来想找人要食物吃,这是很危险的。

 

第三种情况是遇到了母熊带小熊,让母熊觉得小熊遭到了人的威胁,出于母亲的本能要保护小熊,就会袭击人。所以碰到母熊带小熊,一定要注意不要靠近,不要觉得小熊很可爱,想凑近去看,更不要让自己处在小熊和母熊中间,这是最危险的。

 

还有一种情况,熊饿坏了,看到了人,把人当食物,想要吃人,对这种情况就没法预防了。

 

多数的情况下你遇到了熊,熊知道你来了也不会理你的。我碰到的熊从来都是不理我的,它们就是自顾自地在那里吃野果子。如果你引起了熊的注意,熊朝你看,甚至朝你走过来了,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跑。很多人的本能是赶快跑,这一跑就完了,熊本来不把你当猎物,你一跑起来,熊就把你当猎物了,触发了它追捕的本能。跑是肯定跑不过熊的,熊的奔跑速度跟马一样快,你跑得过吗?也别爬到树上去,你爬树也比不过熊。

 

所以这很关键,绝对不要跑,不仅对熊是这样,对别的猛兽,比如说美洲狮,遇到了也绝对不要跑。圣地亚哥没有熊,但是有美洲狮。几年前在圣地亚哥有一群中国人去一个自然保护区玩,遇到了一头美洲狮,吓得乱跑,触发了美洲狮追捕的本能追过来袭击一个几岁的男孩,这个男孩的父亲跟这头美洲狮搏斗。这头美洲狮幸好是比较小的年轻美洲狮,没啥经验,被打跑了。那个小孩子只受了伤。后来护林员只好找到这头美洲狮,把它杀了,免得因为它袭击过人了,有了习惯,以后见到别的游客也会去袭击。所以千万不要跑,特别是一群人一起去玩,一定要交代清楚,看到了熊、美洲狮,绝对不要跑,跑的话就把大家都给害了。

 

其次,不要尖叫,尖叫会让熊觉得你是猎物,也会过来袭击。要用低沉的声音温柔地对熊讲话,把两只手举起来,慢慢地挥舞。目的是让熊知道你是人,而不是猎物。眼睛看着熊,但是,不要盯着它的眼睛,盯着它的眼睛看会让它感到有威胁。同时,慢慢地往旁边斜着撤退。

 

如果熊朝你冲过来了怎么办?首先要区分熊的冲锋是真的还是假的。大部分的熊的冲锋是假的,是虚张声势的冲锋,是为了吓唬你。这种冲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它的头是朝前看的,甚至是抬起来的,耳朵也是竖起来的,目的是要让自己显得很大,要吓唬你,但是冲了之后就会停下来,不会真的朝你冲过来。碰到假冲锋,你就不要后退了,要站稳了,也要显得很平静。等到熊停下来了,这一回合结束了,你再慢慢地撤退。

 

真冲锋就不只是吓唬,而是真的要冲过来。真冲锋的特点是熊显得非常生气,会嘶叫,张嘴打呵欠,用前肢拍地;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头是朝下的,耳朵是朝后的,直线、快速地向你冲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武器是用防熊喷雾抵挡。去那些熊出没的地方,特别是棕熊出没的地方,最好的武器不是枪,更不是冷兵器,而是防熊喷雾。有一些国家公园是禁止带防熊喷雾的,比如说加州的优胜美地,就不准带防熊喷雾,因为那里的黑熊都很温和,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黑熊袭击人的事件。但是如果是去黄石公园、大提顿公园、阿拉斯加,是可以带防熊喷雾的,不过防熊喷雾不准上飞机,所以只能是到了当地之后去买或者租。

 

买或者租到了防熊喷雾,一定要学会怎么用。其次,防熊喷雾要带在身边,挂在胸前或者腰带上,不要放在背包里,因为要随时、立即、快速地能够拿出来喷。不要等到熊已经非常近了才对着它喷,而是熊已经冲到了大概距离七八米远的地方,就开始喷。喷的目的是要在熊和你之间喷出一道雾墙,这样熊冲进来,冲到了喷雾里头,感到难受,就会逃跑。所以喷的时候要注意风向,不要让自己处于下风口。如果处于下风口的话,一喷风一吹都喷到自己了,先把自己给喷倒了。如果站在下风口,要移动一下方位。

 

如果你没有带防熊喷雾,或者虽然带了,但是来不及拿出来喷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看你面对的那头熊是黑熊还是棕熊。如果是黑熊冲过来了,你就反击,用棍子、石头,如果手上什么都没有的话,就用拳头,对着黑熊的脸部和鼻子打,这是它的软弱部位。打是肯定打不过熊的,但是黑熊相对来说胆子比较小,这么一顿乱打,有可能真把它打跑了。黑熊一旦冲过来了,就是想要伤害你了,所以一定要反击,目的是要让它知难而退。

 

但是,棕熊冲过来了,不要反击,而是要装死,倒在地上,俯卧保护腹部,用手臂抱住了头,保护脖子和头。头、脖子、腹部是最薄弱的地方。要把脚伸开,目的是为了让熊不容易把你翻过来。所谓装死并不是想让熊以为你死了,熊没那么傻,目的是想让棕熊知道你对它没有威胁。棕熊冲过来往往不是为了伤害你,而是你威胁到它了,所以你让它知道你没有威胁,它可能就放弃了。它过来以后会试图要把你翻过来,会袭击你,但是可能过一会觉得你没威胁就离开了。它离开了,你也不要马上就起来,它有可能在周围观察你。一定要过一段时间,过十来分钟确信熊已经走了,再起来。但是有时候棕熊冲过来了,即使知道你没有威胁,也不停地袭击你,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只好反击了。

 

去年有一个背包客去大提顿国家公园,看到一只小棕熊从他眼前跑过,他知道马上会有母熊过来,赶快拿出防熊喷雾,但是来不及喷,母熊已经冲过来了,他就倒在地上装死。母熊过来以后试图要咬他,刚好咬到了他已经拿出来的防熊喷雾,炸了,母熊就被吓跑了,这个背包客捡到一条命。

 

在一种情况下,不管是棕熊还是黑熊,如果它攻击了,那么一定要反击,那就是碰到了掠食性的熊,在跟踪你或者冲进了你的帐篷。这种熊不是觉得你有威胁才过来的,而是来找吃的,饿了把你当成了猎物,准备要杀你、吃你,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反击,虽然很可能是打不过的,但是,毕竟反击还是有一点希望,一定要打。

 

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不久以前,加州有一对兄弟去山里,碰到了一头黑熊袭击,两个人虽然都跟熊搏斗,但是,一个被咬死,一个受重伤。

 

在两三年前,加拿大有一对夫妇,是研究动物学的科学家,在退休之前最后一次去野外考察,棕熊跑到了帐篷里把两个人都咬死了。从现场判断,这两个人做的一切都很规范,也带着防熊喷雾,而且防熊喷雾都喷光了,但是,还是阻止不了棕熊的袭击。

 

所以,碰到这种闯到帐篷来的,或者一直在跟踪你的掠食性的熊,是很危险的。不过这种概率是极低极低的,每发生一次都会变成一个大新闻,说明是非常罕见的事,大家也不用因此就吓得对熊非常害怕。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遇到熊是不会有事的。

 

2025.6.15.录制

 

2025.7.7整理



“韦神”并不神,造神害了他

27 08 2025年

中国还活着的数学家最出名的是北大一个年轻的数学教师,今年才34岁,叫韦东奕,在网上被当成是数学大神,被叫做韦神。他之所以成了神,并不是因为他在数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多么重大的贡献,其实他的数学研究的成果很一般。数学跟别的研究领域不太一样,很喜欢发各种各样的奖,数学国际大奖很多。如果一个数学家在学术方面做得很好,成就很大,那么就会得很多奖,而且往往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拿奖,拿奖会拿得手软。数学最大的奖菲尔兹奖,有两个华人得过,一个是陶哲轩,31岁就得了菲尔兹奖,一个是丘成桐,是33岁得的,都比韦东奕要年轻。韦东奕是不可能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别的国际奖还有很多,他一个都没有得过。

 

从他发表的论文来看,他的数学成果也不突出。数学有所谓的顶级四大名刊,韦东奕没有在名刊上发表过论文。他发表论文的那些学术期刊都是比较普通的。在北大的数学教师中他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如果在全中国的范围内,那么更排不上号了。

 

正因为韦东奕的数学成就并不高,所以网上就编造了他的很多事迹。例如,说月球取样的轨迹是他算出来的,10马赫超音速战斗机是韦东奕参与设计的。还有人说,曾经有六个数学博士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解不出来的一个难题,韦东奕一天就给解出来。甚至有人说韦东奕一个人顶一个师。所有这些全都是谣言。

 

韦东奕之所以成了韦神,是因为他很会考试,数学考试的成绩很好。他曾经得过两次奥数金牌,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得的。所以数学考试好,能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很好的成绩,在中国就被很多人当成了神了。甚至有人认为韦东奕比陶哲轩还要神,因为陶哲轩只得过一枚奥数金牌,另外还得过铜牌、银牌,但是不如韦东奕得了两枚奥数金牌。其实陶哲轩10岁就去参加奥数了,他那三枚奥数的奖牌分别是在10岁、11岁、12岁得的,到现在还保持着获得这三个奖项年纪最小的记录。韦东奕是17岁得的奥数金牌,跟陶哲轩12岁就得了奥数金牌,哪有可比性。

 

其次,中国对于奥数是跟参加奥运会一样,搞举国体制,那些被认为有拿金牌潜力的小孩,很小就集中培训了。他们主要的学习时间都要花在这上面,做高强度的培训,人生的目标就是以得奥数的金牌作为最高目标。进了国家奥数队的小孩可以说就是职业选手,西方国家参加奥数的那些选手只是业余选手,出于业余兴趣去参加比赛,只是在比赛之前短时间地集中进行培训。所以这也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所以即使就数学竞赛的成绩而言,陶哲轩也比韦东奕要强得多。

 

陶哲轩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而韦东奕只能算是一个数学天赋很不错的人,天才是算不上的。但韦东奕在中国网络上名气很大,比陶哲轩名气大多了,很多人不知道陶哲轩,但都知道韦东奕。名气大,在网络上就有流量,有流量就可以变现。不知道是他本人还是他的亲人想用他的名气变现,最近开了抖音号,短短的三天粉丝就有两千多万。

 

他在抖音号发了一段视频,人们因此注意到他的门牙大部分都掉光了。他才34岁,这是很不寻常的。中国人的牙齿普遍不好,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更不好。不像美国人从小每年就要去看两次牙、洗两次牙,中国人很多一辈子都没有洗过牙,如果牙齿不出问题也不会去找牙医,甚至牙齿出了问题也都懒得去找牙医,就这么硬挺过去了。所以中国人普遍到50岁、60岁都患有非常严重的牙周炎,就开始掉牙齿了。但是韦东奕才34岁,大部分的门牙都掉光了,还是非常罕见的。原因应该是他平时连最基本的口腔、牙齿保健都不做,比如说连牙都懒得刷,才会年纪轻轻就患了这么严重的牙周炎。

 

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年纪这么轻就掉了这么多的牙,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营养导致的,因为曾经有人拍到了一段韦东奕在食堂吃饭的视频,吃的是馒头和矿泉水,就这么简单。但是他曾经有一顿饭只是吃馒头、矿泉水,不等于他每天都是这么吃。按照他的亲人的说法,其实他平时不是这么吃的,虽然从小不吃肉,但是并不是完全不注意营养。北大说,我们对于教师每年都有体检,体检的结果发现韦东奕身体状况还可以。从视频和照片也看不出他患有很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到了能够导致牙齿大都脱落的地步。

 

韦东奕现在在抖音上以这种面貌出现,引起了争议。有一些人称赞他淡泊名利,生活极其简单,令人佩服。但是也有一些人对他的身体状况痛心疾首。有一个一直在做伪科普的妄人写了一篇文章,在网上传得很广,呼吁北大要对韦东奕进行健康干预,就是认为韦东奕的生活方式太不健康了,所以组织应该出面救他。是不是要像以前组织对陈景润那样,给他分配一个妻子来专门照顾他的生活呢?韦东奕是一个成年人,他愿意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他的选择。即使这种生活方式是很不健康的,只要没有妨碍到别人,也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北大有什么权利去干预?如果因为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健康,组织就可以进行干预的话,那么生活方式比韦东奕不健康的人多得是,那些抽烟的,酗酒的,是不是也都可以进行健康干预,强迫他们戒烟、戒酒?

 

韦东奕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活状态,很可能就是因为对他神化,过分的吹捧,过度的关注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陶哲轩就很幸运。陶哲轩很小就表现出了数学天才,但是他的父母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决定要让陶哲轩跟同龄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完成基本的教育,只不过要同时去家附近的大学听课。陶哲轩虽然是一个数学天才,但是并没有成为一个数学怪人,他有正常的童年,长大了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在数学上也做出了很高的成绩。如果陶哲轩是在中国的话,那就完了。虽然很可能会被称为是陶神,但是他人生的最大的成绩也就变成了只是曾经获得奥数金奖了。

 

2025.6.9.录制

 

2025.7.1.整理



“爱的激素”催产素

24 08 2025年

·方舟子·

 

我在《纵欲并不伤身而是养生》谈到“爱的激素”催产素,它是下丘脑制造的一种多肽类的激素,由垂体分泌的。为什么叫“催产素”呢?因为它最早被发现的功能是在孕妇临产的时候,垂体会大量地分泌这种激素,刺激子宫收缩。这样有助于生产,所以叫做“催产素”。等到小孩生下来了,催产素还有一个功能,能够刺激乳汁分泌。小孩吃奶,吮吸乳头,刺激了乳头上面的机械感受器,又会刺激垂体分泌催产素。分泌的催产素进一步地刺激分泌乳汁,形成了正反馈。

 

催产素之所以被叫做“爱的激素”,是因为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会让人对身边的人产生一种亲密感、信任感,能够加强社会连接,增进感情。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刺激母亲产生的催产素,会让母亲对眼前的婴儿更充满爱意,增进了母子的感情。它不仅能够增进母子的感情,还能增进性伴侣之间、亲友之间的感情。拥抱、抚摸都能够刺激产生催产素,性刺激更容易刺激产生催产素。而且由于是正反馈,所以刺激越强,产生的催产素也就越多。性高潮的时候,催产素大量地分泌,就会让人对性伴侣更充满爱意,加强了两个人的联系。这可能是让人类能够保持一夫一妻制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催产素是一种好的激素,能够让人感到安宁,让人精神放松,不会抑郁。所以在精神、心理方面,它是很重要的,对于身心都很重要,是多多益善。要刺激产生催产素,不用靠生小孩、哺乳,甚至也不用靠性活动。一个简单的拥抱就能够刺激产生催产素。锻炼,特别是高强度的锻炼,也能够产生催产素。听音乐,听那种柔和的、缓慢的音乐也能产生催产素。唱歌也会产生催产素,如果是合唱的话,效果更好。

 

2025.5.22.录制

 

2025.6.25.整理



有没有必要做肝癌的筛查?

21 08 2025年

我前面介绍了哪一些癌症的筛查可以做、哪一些不应该做。有一些人问:你介绍的这些癌症筛查,怎么没有提中国人很关心的肝癌筛查呢?那是因为我的介绍根据的是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的指南,并没有提到肝癌,因为肝癌在美国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癌症,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不过,美国有别的专业的机构对于肝癌的筛查给出了建议。对于普通的人群,没有必要去筛查肝癌,因为对他们来说,肝癌的发生率很低。对于高危的人群,可以考虑做肝癌的筛查。高危的人群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得了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得肝癌的风险相当高。一种是虽然没有得肝硬化,但是得了慢性乙型肝炎,这些人中,男人到了四十岁、女人到了五十岁,也成了肝癌的高危人群了。所以,对于这两类人,可以考虑做肝癌筛查,每半年筛查一次。

 

接下来的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来筛查?目前对于肝癌的筛查并没有标准。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抽血查肝癌标记物,主要是两种蛋白质:AFP和DCP。抽血检测肿瘤标记物的问题是敏感性和专一性都太差,会出现很多假阳性和假阴性。我们就拿AFP来说吧。理论上,如果得了肝癌,那么血液里AFP的含量就会升高。但是,有很多肝癌患者,在肝癌的早期,AFP的含量并不高。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的假阴性。到了肝癌晚期,假阴性低了,也就是说筛查的敏感性高了,但是,到了晚期做筛查就没啥意义了,查没查出来对于死亡率没影响。

 

还存在假阳性的问题。除了肝癌会让AFP的含量升高,还有别的身体的状况,例如怀孕,别的疾病,例如肝炎或者别的癌症,也都会让AFP含量升高,就出现了假阳性。不过,AFP以及DCP作为肝癌筛查的最大的问题是假阴性太高,敏感性差,所以对于筛查肝癌用处不大。

 

筛查肝癌还有一种做法,那就是影像学检查,用CT、核磁共振以及超声来查。但是,CT、核磁共振太贵了,适合于用来做诊断,不适合于用来做筛查,性价比太低了。超声适合用来做筛查,而且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准确性还不错。它的敏感性能够达到65%到80%,不算很高,但是可以接受;它的专一性能够达到90%。所以,对于高危的人群,用超声来做筛查是可以的。如果结合了抽血检查和超声,当然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但是那样就会导致性价比降低了。

 

2025.5.27.录制

 

2025.6.21.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