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的真相——排毒养颜胶囊

2 09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大黄、枳实、芒硝、西洋参、白术、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荷叶。

【声称的功效】

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便秘、痤疮、颜面色斑。

【真相】

排毒养颜胶囊实际上是一种泻药,其泻下成分为大黄、芒硝。

芒硝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内服水解后产生大量的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不能被吸收,肠内的容积增大,刺激肠蠕动而致泻。大黄致泻的机制则与芒硝不同,因其主要含蒽醌、二蒽酮类及其衍生物,能刺激肠道神经丛,促进肠蠕动。

经常服用泻药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这是因为习惯了用泻药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就造成了便秘。2003年,有北京消费者以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胶囊导致继发性便秘,消费者知情权遭侵犯为由状告生产商[1]。

动物实验中,给大鼠饲喂大黄提取物3~9个月,引起甲状腺腺瘤样改变(即可发生癌变)、肝细胞退行性变化、肝静脉淤血、胃贲门上皮细胞肥大增生[2]。

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可致肝硬化和电解质代谢紊乱[3],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4]。

大黄所含蒽醌成分具有肝毒性,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临床上,有乙肝患者因为服用含大黄的中药,导致病情加重,因败血症和多种器官衰竭而死亡的报道[5]。

大黄所含蒽醌成分也具有肾毒性,在动物实验中,能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肿大和变性[6]。

有报道称,感冒患者因误服排毒养颜胶囊,导致严重腹泻差点脱水休克[7]。

2005年1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04年第5期违法药品广告名单,其中包括排毒养颜胶囊。2008年1月21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近期主要平面媒体药品广告监测结果,排毒养颜胶囊属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发布违规药品广告。

【文献】

[1] 新华社2003年9月21日《专家提醒:便秘者不可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胶囊》
[2]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05
[3] 陈琼华,新医药学杂志,1974, (5):34
[4] 郑少江等,中国热带医学,2004, 4(3): 400
[5] Yuen MF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 24(8):1179-86
[6] Yan M et al, J Ethnopharmacol. 2006, 107(2):308-11
[7] 新华网2004年8月30日《假、劣药致人伤亡案件频发 凸显用药安全危机》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王老吉凉茶

27 08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

【声称的功效】

清热去火。

【真相】

王老吉凉茶据说是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王吉)于1828年开始销售的产品。目前做为植物饮料销售,但含有多种中草药。

成分中的“蛋花”不是指鸡蛋,而是夹竹桃科植物缅栀的花,因其花瓣颜色内黄外白,类似鸡蛋,故名。缅栀分泌的乳液有毒,其花的毒性不详。

甘草的化学成分有糖皮质激素样和雌激素样作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过敏反应。具体另文分析。

王老吉凉茶中最值得注意的成分是夏枯草。夏枯草据说在夏至后逐渐枯萎,中医理论因此认为它生来有“纯阳之气”,所以才一遇阴气即枯,所以就可以用它来“补厥阴血脉”。《神农本草经》将夏枯草归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药,而《本草纲目》则称其“无毒”。

有多项研究表明夏枯草能导致不良反应。夏枯草的乙醇提取液能抑制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1]。皮下注射可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3]。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服用夏枯草水提物能使小鼠的血清丙氨酸基移换酶和血清天门冬氨基移换酶的值都明显升高,说明夏枯草有肝脏毒性作用[4]。

临床上,有幼儿因服用含苍耳子、夏枯草和鸡内金的中草药3个月导致急性重症肝炎而死亡的报道[5]。也有报道因服用夏枯草导致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6][7],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昏倒[8]。

2005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含有夏枯草中药成份、擅自添加《食品卫生法》所明令禁止的药品为由起诉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和厂商,被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等理由驳回[9]。2007年,重庆市法律工作者况力彬称喝了王老吉凉茶后出现头晕,该凉茶添加了夏枯草,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再次起诉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和厂商,被法院以夏枯草能否作为凉茶配料不属于本案审查范围为由驳回[10]。

被告辩护称:在2005年,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189号《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其内容为“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可以经售。”王老吉凉茶开始于1828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该饮料中添加夏枯草,没有违法[11]。

卫生部的这一决定似乎更多地出于保护商业利益的考虑,并无科学上的依据。很显然,一个药品如果能导致不良反应,并不因为它被一家老字号公司使用就失去了其毒性。例如,雄黄传统上做为酒的添加成分,其历史比王老吉凉茶悠久得多,但是雄黄酒有很强的毒性,那么是否就可以允许某家老字号销售雄黄酒供消费者为了“驱邪”、“解毒”在端午节时饮用?

【文献】

[1] Sun HX et al, J Ethnopharmacol. 2005, 101(1-3):31-6
[2] 马德恩等,山西医药杂志,1983,12(2):67
[3] 蒋岩等,甘肃医药,1988,7(4):4
[4] 张善玉等,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11):658
[5] 亚太中医药网,11/10/2003,http://www.aptcm.com/aptcm/RealTime.nsf/ByUNID/D0784E15A233ADC048256DDA0011D764?opendocument
[6] 韩明道,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 17(3):34
[7] 黄永华,河南中医,1985, 5(3):12
[8] 夏时令,四川中医,1992, 10(11):53
[9] 新华网北京2005年5月12日电
[10] 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7月12日
[11] 重庆晚报2007年5月16日



多位“中医泰斗”荣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之谜

12 08 2008年

冯不二在《陈可冀、程莘农获得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究竟是个什么?》(新语丝20080731)一文中注意到,有多位“中医泰斗”在其简历中自称曾经荣获世界文化理事会颁发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从网上检索,按“获奖”时间顺序,这些“中医泰斗”包括:

198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朱仁康;

198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猷枋;

198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

198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余桂清;

198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唐由之;

198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谢宗万;

198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可冀;

199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程莘农。

这个名单还不全,因为根据《中医药大事记》,“1987年1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刘猷枋、屠呦呦教授首批获世界文化理事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其后该研究院又有13人相继于四年间获该项奖。”实际上在1985年该研究院的朱仁康已获此奖。这样加起来,共有16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人员声称获得这个世界大奖。

据目前搜索所得,声称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的中国人全部都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改称中国中医科学院,以示中医之“科学”)的人,至少有16名之多,其他机构没有人声称获奖;获奖时间集中在1985年~1990年这6年间,有的一年多人获奖,但进入90年代后这个奖就再也没有光临中国大地了。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世界文化理事会如此青睐中医,在那个时期特地为中国“中医泰斗”们,特别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泰斗”们,设了一个以爱因斯坦名字命名的世界科学奖?爱因斯坦又能和中医扯上什么关系呢?这个世界文化理事会是什么野鸡机构,“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又是什么野鸡奖呢?

世界文化理事会是个严肃的国际组织,它于1982年在墨西哥成立,其首任主席为美国杜克大学荣休教授、著名生物化学家Charles Tanford,现任主席为199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生物化学家Edmond Fischer。世界文化理事会于1984年开始颁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奖品包括一张证书、一个奖章和一张1万美元支票。这是个著名的世界科学大奖。问题是根据其官方网站(http://www.consejoculturalmundial.org)公布的历届获奖者名单,获奖者全是主流科学家,没有一个是中医这种另类玩意,而且至今也没有华人获奖。以下是1984~1990年世界文化理事会颁发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获得者名单,每年只有一个获奖者:

1984, Ricardo Bressani
1985, Werner Stumm
1986, Monkombu S. Swaminathan
1987, Hugh Huxley
1988, Margaret Burbidge
1989, Martin Kamen
1990, Gustav Nossal

据此可以肯定这些“中医泰斗”并没有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为避免这些“中医泰斗”跑到武汉法院告我损害其名誉权,然后武汉的“精品法官”再以“获奖者名单中找不到其名字不等于其没有获奖”为由判我败诉,我多费了点功夫,给世界文化理事会写了一封信,求证此事。该理事会秘书长Lillyan Hernández回信说:

“对这一情况肯定存在误解。我已查过了,所有这些人(方按:指‘中医泰斗’)都是分别在提到的年度被提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的候选人。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获奖。

我已查过我们的记录,发现理事会在当时曾通过邮局给他们寄去一张证书赏识他们参与了相应年度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的候选。我想让你知道,获奖者必须亲自在颁奖仪式上接受该奖,奖品包括一个奖章、一张证书和一张支票。”

(Certainly,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is situation. I have already checked, all these people were candidates nominated for the Albert Einstein Award in the respective mentioned years. But none of them got the Award.

I have checked our records and found that, the Council has sent them by post mail in those days, a diploma recognizing their participation as candidates to the Albert Einstein Award in the respective years.  I would like to inform you that the winners must receive the Award in person at the Award Ceremony, the Award consist of a Medal a diploma and a cheque.)

原来如此!仅仅是有人提名这些“中医泰斗”去竞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他们就敢从此声称获得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难道这些“中医泰斗”连获得提名和获奖的区别都分不清吗?读者也许会觉得,能获得提名也是件了不起的事。其实,根据世界文化理事会网站的介绍,任何一个研究所的所长、学术组织的负责人、大学校长都可以提名某人去竞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该提名甚至可以在网上提交。根据这个规则,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和国内任何一所中医大学校长都有提名权,有这么多“中医泰斗”被提名,又有什么稀罕的呢?

自吹自擂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的法宝,我们自然不必指望中医科学院会纠正这个错误。但是涉及这一欺骗行为的还有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希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能根据其章程惩处这种不端行为。

(XYS20080811)



小调查: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

2 08 2008年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剂目录》收录的中成药多达1200多种,中医书所收的号称常用中成药也都有数百种。显然我不可能对这些中成药都一一做分析,所以想做个调查,以便更有针对性:你或家人曾经用过哪些中成药?包括自己主动买的和医生硬开给你的。



世卫组织穴位标准起争议

2 07 2008年

世卫组织穴位标准起争议

记者:童岱
2008-06-29北京科技报

6月19日下午,韩国韩医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事务处在韩国首尔召开了针灸穴位国际标准发表暨《WHO针灸穴位国际标准书》的出版纪念会。针灸这门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医术有了“行业标准”。

“WHO出台这个标准让人很费解。”原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范少光接通记者的电话如是说。

范少光认为,“作为一个行政机构,WHO整理出台医学方面的科学标准这一举措就有问题。”如果是为了从针灸这一门古老医学中总结各国研究针灸的差异性,探寻人们对于疾病看法的演变过程,这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理解。如果是承认针灸的有效性,就需要讨论了。

针灸术源自于我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针刺原理研究所教授吴根诚介绍说,在隋唐时期,它传入了韩国和日本。目前,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已有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人们治病。

82岁高龄的北京针灸学会会长贺普仁认为,“西方人很现实主义,喜欢立杆见影的效果,而针灸恰好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甚至比吗啡的止疼作用效果还来得快。”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治疗落枕,只需要在患者耳朵前方的听宫穴,以及脚踝外侧的绝谷穴上扎上两针,患者脖子的疼痛感会立刻减轻直至消失。“如今在美国,有90%以上的城市中的医疗保险诊疗项目里便含有针灸这一项,可见针灸在美国认知度之高。”

贺普仁曾是北京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他告诉《北京科技报》,针灸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古代文献和针灸医生自身积累的经验。针灸术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后,各国对于穴位名称、定位等问题上产生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分歧的存在,不利于针灸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让这门古老的医术有章可循、解决分歧,世界卫生组织开始着手制定针灸穴位的国际标准。

“既然穴位有分歧,又使用了那么多年,这就可以看出针灸的不科学性。况且这个标准是在古文献和前人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并非有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不仅是针灸,中医里有好多理论是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不清楚的。”范少光说。

“针灸目前看来是有效果的,但这个效果产生的原因需要深入研究。”范少光认为,中医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哲学和文化。“就好比听音乐,我可以喜欢流行音乐,你可以选择古典音乐,这没有关系。但科学不是文化,不能说中医是可以解释的,西医解释不了,也不能说中国的针灸是一个标准,韩国的针灸又是一个标准。科学只有一个标准,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不存在国界。”

吴根诚说,针灸是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的中国传统医学。就穴位来说,用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解释为分布于全身经络当中的敏感点。用现代医学语言表述的话,便是表皮下“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这是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解剖发现的”。吴根诚认为,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被认为是通过针刺穴位,致使经络传导,达到调阴阳、调气血的功效。而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它是利用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刺激神经末梢和神经系统传导,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皮肤下的神经很多,神经末梢密集的程度达到多少可以算穴位,少于多少则不算穴位呢?这并没有定论。”针对上述观点,范少光反驳说:“穴位是什么?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东西。至少现在来看,没有哪一个医生或者研究机构,采用现代医学手法证明穴位存在。比如,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哪个穴位对身体的哪个部分产生作用。只有证明穴位的组织结构的特异性才能证明其存在。”

“和其他传统医学疗法一样,针灸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基础上的,只是一种经验疗法、民间疗法。”一直主张对中医“废医验药”的方舟子认为,针灸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作用机制,乃至穴位分布位置都有很大的分歧。

“科学并非没有分歧,但是要消除科学上的分歧,应该使用科学实验、科学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靠制定标准是无济于事的。试图靠制定标准来消除分歧,正说明针灸本身并非科学。”方舟子说。

那么,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会制定一个针灸穴位的国际标准呢?

方舟子告诉《北京科技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就启动了传统医术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做深入的研究,帮助各国开发传统医术,用以增进健康的可能益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未经证实或被滥用的疗法的风险。“但是,WHO(世界卫生组织)又强调,这类研究、利用必须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

“尽管WHO出台了这个标准,但其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的态度并没有改变。”方舟子说。

不过,方舟子说,“这个标准只是传统医学的一个行业标准,并非意味着针灸将被纳入现代医学体系,可以说与现代医学体系无关。”近年来,世界各国用现代医学方法对针灸做了大量研究,还有许多谜团有待破解,但是有两点已比较清楚:“针灸很可能对治疗某些疾病,特别是对镇痛,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像传说的那么神奇,穴位也不那么重要;针灸是通过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而不是通过其他未知的系统,例如传说的‘经络’。”



来自一位中医学生的请教信

28 06 2008年

方老师您好:

谢谢您抽空看我的信,希望你不会因为我来信的主题是“中医学生”就直接把我扔进回收站,呵呵。不过直觉让我觉得您不会,我从您的文章里感觉到您是一个很大度的人,并且,您对科学抱着极其严谨的态度,这从行文拟句中就能得知。

其实在我大学期间我就听说过您的大名,当时是您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和网上签名废除中医的时候,不过,相信跟大部分中医学生一样,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原因有如下几点:

1.人总是有从众心理,特别在南方,中医的氛围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我们从小就接触凉茶、用中药褒汤等等,中医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深植根在中国人心里了。

2.我们的老师在进行中医教育的时候已经反复跟我们强调中医的“超前性”,说中医是现代科学不能理解的一种超前科学,只有未来才能证实中医的科学性。

3.更可怕的是,一种权威的声音,告诉我们不用害怕,国家不单不会取消中医,更会加大力度扶持中医,这无疑很大程度上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由此大家的态度有几种:

1.基于这些想法(被洗脑了),大部分人的态度是觉得好笑,只是觉得方老师您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和其他所谓的批评家一样,靠嘴巴吃饭,你们的文章都没有研究价值;

2.有一部分愤青,自然觉得爱国主义情操受到重大创伤,挑起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大旗,展开针锋相对谩骂,估计这一部分人您见得最多了吧;

3.还有一小部分,多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碍于害怕受到千夫所指,落得“叛国”、“崇洋媚外”的骂名,也不吭声了,不过,我敢说,能意识到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人。

很遗憾,我不是最后那一小部分人,呵呵,我当时属于第一种,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的。

除了以上的原因,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科学研究方法、理念的缺乏。您可能也知道,中医、乃至国内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学术造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自从科学研究方法引入中国后,并没有让很多中国的研究生学会怎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怎么以科学的方法检验各种假设原理的真实性,反倒是让很多人学会了怎么以“科学”的模式包装自己的所谓研究。这种“研究成果”,让人一看漏洞百出的还好,如果经过“严谨”的包装,受到国内权威的推荐,甚至引起国际的重视,这可是掉中国科学界的脑袋!(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科学家都造假,我只是强调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现象)

在教导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例如DME、统计学等,有很多老师甚至暗示或明示上面的那种态度,教大家怎么包装、怎么造假,想想这样的科学宣传怎么能让教出来的学生有真正科学的头脑?

而且,在本科教育阶段,我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更难以理解您的言论,更不要说有人体会您的用心良苦了。

而改变我个人对中医的看法的,真正对中医反思,也是从科学的研究理念、方法开始,一方面我要庆幸自己中中医的“毒”不太深,另一方面也感叹科学的力量。

我是对中医产生了怀疑,突然认识到自己需要做的事绝非容易,这时我想到了方老师您,因此我上网搜索,并很认真的看了您博客上的所有文章,感叹于您的思路清晰、分析透彻,正中中医的要害。

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并不成功,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科技的落后,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科学高度发展以前,中国跟外国的医学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年,中国医学还是抱着几千年前的“理论”,那真是不可理解了。当然,科学没有终点,现在的科学并不是十全十美,医学更是充满了疑问,人类对自己的研究并不比对外太空的研究多,但不能以此作为“西医不完美,中医更超前”的依据。

当然,中医用人体做了那么多年的试验,尽管试验方法极不科学,研究结果也充满了偏移,可信度不高,但是不是中医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呢?看了方老师给中医开的几条“处方”,我觉得不错,但光是宣传科学理念、指导科学方法,并给中医行业提示几条出路,似乎还差一点。造成中医今天的局面的,他们并不是罪魁祸首,中医讲治病求本、兵法说擒贼擒王,是不是要给医疗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也开开处方呢?

顺面提个小小的请求,毕竟,这些中医从业者就像牧师或传道士,他们深信自己学习和掌握的技术,是一门崇高的科学,能帮助别人解除痛苦,(无论是自愈、心理暗示、还是真有疗效,中医的某些方法还是看好了不少病人,而不是看一个坏一个、或看一个死一个)。作为中医的学生、医生包括老中医,他们不都是骗子,或者说他们不都是恶意草菅人命的恶人,最大的过错不在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受害者,今后在批评中医的时候,尽量对他们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我知道,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批评您时非常恶毒,我只是希望,一个更宽容的环境更有利于达成共识)。

其实您已经做了很多,希望日后有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医的维护者们能平心静气的阅读您的文章,从中获益。

任重而道远……祝,
身体健康
事业顺利

一个刚从迷雾中走出来的小孩
广州中医药大学



日本学者研究当前中国的中医存废之争的论文

1 06 2008年

中医取消論争に見る中国伝統文化

作者为帝塚山学院大学教授杉本雅子

http://www.lib.tezuka-gu.ac.jp/kiyo/rTEZUKAYAMAGAKUIN-UNI/r42PDF/r42Sugimoto.pdf

日文我是不懂的,靠其中的汉字连蒙带猜知道个大概。



有懂韩文的吗?

1 06 2008年

http://blog.daum.net/shanghaicrab/15028188

以前我有一些文章被翻译成日文,被翻译成韩文的倒是第一次发现。可惜我对韩文是一点也不懂,只从标题夹附的中文猜出有几篇是批中医的,这一篇从文中的数字和中文猜出是那篇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关于地震预测的。




“神医”华佗的手术神话

15 05 2008年

近日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论坛节目讲“神医华佗”,称其“料病如神,预知生死;治疗神奇,手到病除;外科神奇,开刀剖腹;医学流派,器重神奇”,所以世界华人总爱拿华佗作为神医代称。他主要依据的是《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谓“正史”的记载,认为“这些传说都应当符合史实,并非是虚构和神化”。

但是,王教授的前辈、真正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早在1930年写过一篇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考证出华佗故事就是个神话故事,故事原型来自印度佛教传说。陈寅恪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华佗这个奇怪的名字其实源自印度药神阿伽佗(“华”、“伽”的古音相同)。二、华佗的神奇医术与后汉安世高翻译的《来女耆域因缘经》所载神医耆域的神奇医术雷同,明显是抄袭来的,“为外来神话,附益于本国之史实也”。

其实,即使没有国学大学的考证,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华佗的事迹也完全不可信。正史所载的华佗神奇医术,大抵荒诞不经,稍有科学头脑者即不会信以为真,在今天已很少还有人把它们当史实介绍。只有华佗用“麻沸散”为病人做开腹手术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被写入中国科学史、医学史。

这项据称早于西方一千多年的创举,《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载大同小异,《后汉书》的说法是(据王教授的翻译):华佗对需要开刀的病人,先让他用酒服用“麻沸散”,喝过“麻沸散”的病人像喝醉了酒一样失去了知觉,再为病人剖开腹部,取出结积物。如果病在肠胃,华佗能开刀取出肠子,剪掉有病的肠子,选涤干净后,再缝合好,敷上药膏,四、五天就会愈合,一个月就能长好,因为不疼,病人也没有什么感觉,一个月之内,病人就恢复了健康。

陈寅恪已指出,这个破腹断肠的记载也为抄袭印度神话之作。即使是中国原创,其真实性也令人起疑。那个神奇的麻醉药“麻沸散”只有一个名称,没有具体成分。后人推测说其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罗花。“曼陀罗”是梵语,印度古籍有用曼陀罗花当麻醉剂的记载,华佗故事在这里再次与印度发生了关系。中国古籍则迟至宋代才有用曼陀罗花做麻醉剂的记载。后来中医也用它当止痛剂做一些小手术,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曼陀罗花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但是麻醉深度不够,镇痛不强,肌松作用不完全,并不适合于做开腹手术。文革期间(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麻沸散”的成分主要是曼陀罗花(又称洋金花)的推测,为发扬“中药麻醉”,我国许多医院尝试静脉注射洋金花总碱或东莨菪碱进行全身麻醉,同时还要结合氯丙嗪、哌替啶等现代麻醉药才能做手术,最终也由于效果不佳放弃了。如果是单独口服曼陀罗花,当然效果更差。很显然,口服曼陀罗花只能够用于“割疮灸火”之类的小手术,是不可能用于开腹手术的。事实上,全身麻醉手术都必须用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不能口服。

“麻沸散”当然也可能不是曼陀罗花。也许华佗发现了今天众多科研人员用科学方法也没能发现的一种神奇的口服麻醉药。这就能保证其开腹手术能够成功吗?不能。成功的麻醉只是成功完成开腹手术的一个重要条件,却不是唯一的条件。做手术的医生需要有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对腹部结构、脏器解剖有精细的了解,对疾病有准确的诊断,还要知道如何消毒防止伤口感染,如何在手术中止血。这都是华佗的时代所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即使华佗真能成功地实施麻醉,也不等于他就能成功地动手术。在缺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的指导,连消毒、止血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实施破腹切肠手术,病人必死,何况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病是可以通过切开肠子进行清洗来治的。

华佗庙有一副对联云:“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说的是华佗两项尽人皆知“外科事迹”:为关羽刮骨疗毒,向曹操建议用利斧砍开脑袋治疗头风病而惹下杀身之祸。这本是《三国演义》的小说家言,连“正史”都不载,却也被当成了华佗的主要事迹。如果华佗真的是因为想开曹操的头颅而被杀,倒是咎由自取。且不说开颅术治不了头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接受开颅术无异于自杀。

传统医学往往以标榜名医、神医的神奇医术来抬高身价,说得越神奇越能把人镇住,一般人也宁信其有。现代医学则相反,对传闻、轶事都宁信其无,越是神奇的说法越不能相信。这种怀疑精神乃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不仅科学家、医生要有科学精神,历史学家也应该有科学精神,切不可盲目相信“正史”的记载,对那些违背常识和科学知识的记载更不能相信。有没有科学精神,也是国学大师与庸俗历史学家的区别所在。

2008.5.11

(《中国青年报》2008.5.14)

(XYS20080514)



中医之争的实质和中医的出路

20 04 2008年

一年多以前在网上爆发的有关中医的争论已渐渐不再引起媒体的关注,可以说已告一个段落。做为在这场争论中观点经常被媒体有意无意地歪曲的一名主要参与者,我想有必要做一个小结。许多人第一次听到居然还有中国人批评甚至要求废除被宣传为“民族瑰宝”的中医,都感到不可思议,而实际上这并非一个新现象。自从现代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并被不恰当地称为“西医”以来,有关中医的优劣、存废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并几次达到白炽化程度,最近的这一次不会是最后的一次。

因为争论被冠以中医与西医的名头,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很容易激发许多国人的民族感情。其实所谓的中医并非指中国医学,而是特指中国传统医学,而所谓的西医指的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为全人类所认可的现代医学,并不包括西方传统医学(例如古希腊的医学)。现代医学虽然起源于西方,却不属于西方,而是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不具有民族、国家属性,属于全世界。因此,中西医之争实质上是旧医学与新医学之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争,地方医学与世界医学之争,玄学医学与科学医学之争。

不管中医的支持者是否承认,这场争论实际上都有一个参照系,那就是现代科学。因此,虽然争论的几个关键问题——例如中医体系的科学性问题、中药的有效性问题——是早就提出来的旧问题,但是随着几十年来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进步,让中医的批评者掌握了更多的批判武器,让我们得以更科学、准确地看待这些旧问题,给貌似重复的历史争论增添了新的内涵。

尽管科学哲学界对如何判定一个理论体系是否科学有所争议,存在不同的判定标准,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无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体系。这些标准是从被公认为科学的学科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来的。不管采用哪一套标准,例如理论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可测量性等等来衡量,都可以判定中医体系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这个结论丝毫也不应该让人感到惊讶,因为科学的判定标准是根据现代科学制定的,而在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诞生之前,中医体系就已基本定型了,很显然不可能是一个科学体系。实际上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的科学界把中医或任何其他民族传统医学当成科学看待。

有些中医支持者为了把中医说成科学,另外提出了科学判定标准。这在逻辑上是荒谬的。这实际上是先入为主地认定了中医是科学,然后再去设立相应的科学标准。我们要判定某个事物的属性,应该根据已有的标准,而不应该特地为之另设新的标准。这在历史上也是错乱的。如果中医是科学的话,相当于要把科学诞生的时间提前上千年,从而大幅度地改写世界科学史。而在本质上与中医并无区别的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甚至连同风水、算命、巫术等种种玄学、迷信也都可以根据相同的理由自称为科学,其结果是混淆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当然,对这一点一些中医支持者不会认为是个难堪,因为他们也相信风水、算命、巫术等等都是科学。

有些中医支持者只是简单地把有效等同于科学,认为中药、针灸的有效性即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事实上,各个民族传统医学中都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疗法,这是长期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有其隐含的科学道理,但是并不能用以说明其五花八门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例如针灸对某些疾病有较可靠的疗效,这可以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做出解释,并不能说明经络理论的科学性。

而且,中药、针灸的有效性本来还有待科学的检验。中医支持者的一个常见的辩护理由是中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所以它必定是有效的。一个事物有悠久的历史并不足以证明其有效——风水、算命、巫术的历史并不比中医短。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固然含有宝贵的经验,但是同样含有许多以讹传讹的谬误。许多人认为中医治疗有效是因为本人或亲友曾被中医治好了病,中医业者也喜欢举自己曾经治好某人,特别是某高官、某名人的病为自己做宣传。这种个案即使是真实的也不足为凭。这些案例中的所谓“绝症”可能不过是误诊。而且,现代医学已认识到,许多疾病是可以不经治疗就好转甚至痊愈的,在接受假治疗、受到心理暗示时会好得更快。因此某个人接受过中医治疗、吃中药之后病好了,并不能证明中医治疗、中药就是真正有效的,也可能只是起到安慰、心理暗示作用。要证明一种药物、疗法确实有效,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检验、统计才行。

一种药物即使真有疗效,如果其毒性、副作用过大或不明确,也不宜使用。虽然至今我们仍然能经常见到“中药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的宣传,但是由于服用中药导致中毒或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报道也时见报端。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中医支持者往往以中医早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西药也有毒副作用进行辩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而在于是否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清楚、具体的认识并让使用者知悉。要知道药物的确切毒副作用,特别是慢性毒性和长期副作用,必须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只靠经验是无济于事的。中医向来认为无毒的许多中药现在都已被发现有毒副作用,甚至是严重的毒副作用,但是至今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仍然缺乏像对西药那样的系统、严格的研究,也没有像西药那样详细地说明。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不了解,或虽然了解但不告知的做法,导致一般消费者误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害人不浅。

连最热衷的中医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医现在已经衰落。虽然三甲医院按要求必须设有中医科,但据一家三甲医院的统计,去看中医科的患者仅占3%。即使是所谓“中医医院”,也早已改成采用现代医学检验、治疗方法为主。然而,中医在国内日趋衰落的同时,却一直有中医支持者宣称中医已走出国门,在西方发达国家发扬光大。官方媒体上一则“美国FDA承认中医是科学体系”的谣传更让一些中医支持者觉得扬眉吐气。而实际情形是,美国至今没有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也没有一种中药被批准做为药物上市。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都是做为不能宣称能治病的保健品销售的,而且主要在唐人街华人圈中销售。中医在西方国家是做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另类医学而存在的。尽管在将来某种中成药有可能在经过科学检验后也在西方国家被批准做为药物使用,但是中医的另类医学地位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

在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在中国由于政策保护、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因素,使得中国的传统医学的生命力要比其他国家更为旺盛。但是几十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试图靠政策保护、舆论宣传、谎言欺骗来振兴中医,要与现代医学一比高低,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我们批评中医的非科学性、质疑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揭示中医药的真实情况,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医药。中医药中仍然有一些有价值的部分值得去挖掘。

既然中医理论体系不是一个科学体系,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那么就应该废弃过时的、不科学的中医理论,而代之以现代医学理论。也就是说,不宜再在医疗中使用中医理论,也没有必要试图去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为其寻找科学基础——几十年的历史也已经证明,这种“科学”研究只是在浪费中国宝贵的科研经费。但是,我们并不否定中医理论体系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把中医做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中药、针灸等中医疗法既含有古人长期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许多宝贵经验,也含有大量的谬误,必须进行必要的鉴别,用科学方法检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获得验证,就可以被现代医学采用,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只有废弃中医理论,并用国际公认的科学方法检验中药和中医的其他具体疗法,中医中的某些合理成分才会得到保留,中医的贡献才能获得公认,从而融入世界医学的主流。

2008.2.6

(XYS200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