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的存档

科学网上纵横捭阖的山东姑娘群体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之前,俺们刚来科学网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全科学网皆知的秘密,那就是山东姑娘王海辉占据了女子十项全能第一的位置。

  嗯,当然,只有山东姑娘。

  后来,王海辉一怒拔剑,把文章全部删除,再后来,又重出江湖,当然,此时已经不是第一,变成第二了。

  那,当下的十项全能第一又是谁呢,去查一下,哇!也是我们山东半岛的姑娘,迟菲是也!

  最近,又有新人把科学网江湖搅动起来,此人的第一篇文章就不得了,我猜到:您是我们山东姑娘?

  果然,孔玲正是圣人之地曲阜附近泗水的姑娘,端得十分厉害!现在属于“科学网SCI近期排名第一”。

  在科学网上以“丫头”之诨名横行于“博主推荐”栏目的又是哪位巾帼豪杰?当然,陈国文是也!您不用猜,一定是山东姑娘。

  咋回事?这山东姑娘咋就这么牛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

  山东的科学姑娘中,还有很多,王春艳一度江湖地位显赫,张丽娜英伦留学常来网上留踪,也是不同凡响。

  ——————————

  您说什么?

  还得加上山东媳妇?!哇!那科学“女”网岂不成了齐鲁一片红了。

不利于接吻的鼻子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俺们前面有文,一说到高鼻子的节能减排功效——主要是可以减少眼镜架上的鼻托部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452),二则说到西方和东方人的区别,除了法国人喜欢对着大街吃饭(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5455),其实还有不同,那就是西方人的鼻子要明显地大些高些。

  天生就没有鼻子的人很少,后天没有鼻子的人,多是被人斩去的,著名的没鼻子人物在中国有哈密蚩(《说岳全传》里金兀术将军的军师),而最近刚刚出现了一个鼻子被斩去的女人,好像是阿富汗一位可怜的妇女,她的照片上了某个著名周刊杂志的封面,有后续报道说有人愿意资助她去做个鼻子的补充手术——天底下有残忍的人但还是有好人的。

  关于每个人都有的伟大鼻子,描述的文学作品好像不太多,《围城》里有段非常精到的描述,“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最近我的卫生间读物不是换成了《宋诗选注》吗?仅钱锺书先生对于每个宋代诗人的点评就可以看得到他博学来,而看《围城》,除了博学,还有这类对鼻子的精致刻画,让人不禁莞尔。

  西方人的鼻子明显大些高些,所以我在看到伊朗来的阿依达姑娘的时候,老觉得她不是亚洲人,当然,她是亚洲人,但是不是亚洲品种,是白人的品种之一,波斯人。

  新疆的很多人也属于白人,不过,因为新疆姑娘们的主要特色在脖子,所以,在皮肤方面倒是容易让人忽略。有个汉族朋友说到自己因为在新疆长大的缘故,鼻子也格外高挺一些,我想象了一下,乐了,地域对于人的影响其实不只在性格的,长相一样会本地化。

  就鼻子而言,西方人似乎从额头那里开始就有隆起的准备,而我们中国人(也包括其他地区的亚洲人)的鼻子则首先需要躲开眼睛之后,在眼睛稍下方才敢冒出脊梁来,如果从两只眼睛之间就开始有所动作,使得两只眼睛余光里老有鼻子的干扰,那是大逆不道的,所以,我们中国人的鼻子总是轻轻地谦虚地隆起着,唯恐一个不小心抢了眼睛的风头。中国人性中的谦虚从鼻子这里就开始了,实在是让人始料不及。

  在长相上我还是欣赏西方人的高鼻子大眼睛,相对于他们,我们中国人多数五官模糊,好像老是分不开似的,虽然这可能比较符合“分久必合”的大一统哲学思想。

  之前对于高鼻子并不了解的时候,偶尔看到闯入眼帘的西方人鼻子,老是觉得在他们那里,男女接吻岂不必须得侧过头去啊,如果按照正常姿势面对对方,即便仰起脸来两张渴望的嘴也很难碰到一块去啊,还颇替他们担心了一阵子,觉得西方人老是歪着脖子接吻,多累啊。

  这样的感觉大概和林则徐觉得欧洲大鼻子们的膝盖原本就是弯的且根本直不起来的错误认识类似。其实,你只要找个西方大老爷们,一起下次澡堂子,关于这类人体构造的奥秘就啥都知道了,可是,在我们那个只讲究义理而不讲究实证的时代,让我们的高官们带头去做个实验验证,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而我,在没有体验过什么是接吻的高中及以前的时代,在没有看过电影电视上的接吻镜头的纯洁年代,竟然就一直这么认为着。

  直到多年之后,才发现,即便我们中国人的扁平鼻子,接吻时也是要让开的。

  唉,无知竟能到此,各位也应该叹为观止了。

恋爱,婚姻,家庭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恋爱就象下象棋,基本上是两个人的事情;

  婚姻就象下跳棋,如果六方全在跳,那还是很麻烦的;

  家庭就象下围棋,下着下着就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识货“生门变死”或“死门变生门”的事情经常发生。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今天又见到了濛濛细雨。

  我一直喜欢有雨的天气,虽然因为多数时间在北方的缘故,享受雨季的时候并不多。

  三天前乘火车南去,因为是凌晨时分,所以觉得空气里有微凉的感觉,可是看那天空,却是一片可想而知的蔚蓝,尽管在当时的夜色初醒的时候显露着黑魆魆的样子。

  就知道关于雨的一切梦想都只是梦想罢了。

  车开行了半个小时,目光再望向窗外,却发看到雾气茫茫的景象了,眨眨那近视的眼睛再看,知道也许那雾气竟然就是雨已经悄悄降临。

  车行在寂寞里,除了车厢的左右晃动,难以感觉到声响,而窗外的雨也一样地无语,正是因为过细的原因吧,从车窗看是静止的景象,似乎雨丝停在了那里。

  这好像就是我期盼许久的风景了,想起那歌里的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此时此刻,已经无心把书拿来看,就不时地瞟一下幻梦般的雨,心就一起一落的。

  今天的雨从样子上恰似三天前的那一场,只是那一场雨和我之间总隔了一层车窗,而今天的雨则就在眼前和身上。

  发觉下雨是因为关窗,因为开窗时天气还阴沉着,而关窗回家时却看着办公楼的天井里在默默地下起雨来,粗粗看时觉得隐隐约约,而细看却有点疾雨的意思

  我写过很多关于雨的文章,十篇以上了吧,包括童年阴沉的屋门口外那淋漓的大雨,雨打梧桐,是别样的感觉;初到合肥,很快就感受到了南方的梅雨,要说合肥也算不得多南的南方了,我后来在浙江还体会过真正的梅雨,从早到晚,不疾不徐,不离不弃;随后就是在更南的香港体会雨了,在一个建筑物过于稠密的城市,似乎雨也是在随楼的缝隙间寻找落脚的地方,象极了香港居住和过往的人们。

  澳大利亚的雨似乎又有不同,我为此特别写过一篇长文,《久违了,蔚蓝色的天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75),在里面我还特别翻译了那首歌唱梵高的歌《Starry Starry Night》。而因为那篇文章,我认识了吴渝教授——而她当时在那篇文后的留言我至今未回,这对于我这个喜欢回话的人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

  后来因为公事而到得重庆,又是在雨里,黄桷垭周边的山在雨里静默,而不远处就是重庆城区的灯火,相映成趣,让身处雨里的人更觉寂寥。这也才知道重庆这个城市就是多雨的城市,乃至比江南的梅雨还要频繁和细密些。

  今天的雨使得天气有秋意缤纷的意味,原来阳光以远远超过以往年份的热度围绕了四周,让人不忍沐浴在阳光里,而转眼间夏季似乎就逝去了,留下了一阵关于热的记忆。

  这里的冬天也和其他地方不同,一旦冬雨来临,带来的温暖的感觉,和齐秦歌里的《冬雨》完全不同——

  ——为什么大地变得如此苍白?

  ——为什么天空显得如此忧郁?

  ——难道是冬雨即将来临即将来临?

  ——为什么你的眼变得如此陌生?

  ——为什么你的唇显得如此冷漠?

  ——难道是爱情早已不在早已不在?

  连续六个问句分成两个部分,一为天气一为情绪,天气和雨有关,情绪则与人有关。

  好在这或者是台北的冬雨,与当下的秋雨完全不同。我们在稍凉的秋雨里,期待那更多流云飘过的日子,到了那个时候,雨会变得寻常而突然,转瞬间即来即走,如人在世间的日子。

怀念或停滞那久远的记忆[2]——里斯本的航海纪念碑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我们前文书说到,在里斯本的航海纪念碑前的广场,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成了一幅巨大的世界航海图,它记述了当年葡萄牙人航海探险、发现新大陆的历史。

  我本来以为,里斯本的航海纪念碑不是纪念达伽马就是纪念麦哲伦而建,结果发现根本不是我所认为的那样,这个古老帆船造型的纪念碑上,立于船头的是当年葡萄牙国王的第四个儿子亨利亲王。

  哇,不能因为是国王的亲戚就这么干吧!我很感慨,就特意去查了一下这个家伙的来历,发现似乎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他一直笃信世界远比欧洲和地中海大得多,而他利用太阳星相测定航线和修造新型的帆船,也是使航海家们实现远洋梦想的重要手段。

  如果是这样,好像让他老人家排名第一也还有道理。

  这个故事让我就想起1986年左近中国科学界的新闻界期盼中国因为超导体的发现而得诺贝尔奖的故事。

  在那个时代,我国的物理学家赵忠贤(中科院物理所)在超导材料方面有自己的发现,好像也把温度提高到多少多少度以上。看报纸上吵吵的样子,似乎就要得上了。我还记得上过墙报的报道分析,认为瑞士的缪勒教授提出了理论,然后中,美,法等国的科学家沿着这个思路去找超导材料,结果是大家各有所获,不分伯仲。如果诺贝尔奖发给三个人的话,则缪勒因为理论创新可以分一半,另外一半至多可以分给两个人,中国是大有希望的。

  对于这篇意淫的报道我到今天依然记忆如新,那个时候我在上高中,正在为伟大祖国在科学上的进展感觉兴奋和期待呢。

  结果是,那年的诺贝尔奖给了瑞士的缪勒教授和柏维兹博士,两个人共同提出了超导体材料的理论构想,其他玩实验的全部没戏。

  直到今天,这个结果也会偶尔刺激我一下。1988年自己作为新生入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见到了不少知名的校友,包括赵忠贤先生,心里还在说,这人了不起,差点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应一下,达伽马们大概就是一干粗活的啦,亨利亲王才是理论的构想者,当然有资格立于船头。不过,达伽马也不算排名靠后的,因为站在亨利亲王后面的就是他——发现了欧洲至印度的航线,而位居第四、手里拿着地球仪的则是哥伦布,虽然他是西班牙人,但是却是在葡萄牙学会航海技术的,当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返航时终于在里斯本登陆后,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 不过,哥伦布对于美洲很重要,对于航海来说,排名也就只能第四了。 

  从纪念碑可以看到横跨德古河的“4·25”大桥全长2300米,是欧洲最长的斜拉桥。葡萄牙还有不少地名是用日期命名,后面肯定也有很多故事,遗憾的是我们没法去一个一个追寻。

丹布朗喜欢和牛顿过不去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丹布朗的新书《失落的秘符》现在大概普及率差不多了,现在谈它也许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当然,这本书再火也肯定比不上《达芬奇密码》了,毕竟,老书是和基督教里的一个秘密有关,而《失落的秘符》却只和共济会有关,这个共济会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比基督教小多了,在西方尤其如此。

  有趣的是,两本书里都扯到了牛顿,把牛顿说成是涉及到的两个神秘组织的人。

  在《达芬奇密码》里,牛顿是郇山隐修会的高级会员,郇山隐修会是一个基督教的分支,笃信基督教是由圣母玛利亚传给耶稣之后又由耶稣传给了自己的老婆——也叫玛利亚的一个女人(书中好像提到就是《圣经新约》中那个抹大拉的玛利亚)。

  而在《失落的秘符》中,谈及共济会的来源,认为它最初是由石匠们创立的,这个组织后来传在早期的埃及神秘学校,在那里,共济会所宣称的所谓神秘智慧曾经代代传承,再后来,这种知识转入地下,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卷土重来,而且一度集中于欧洲最早的科学家群体——伦敦皇家科学院,牛顿正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1936年发现的一些资料说明牛顿对于炼金术和神秘智慧充满了兴趣,并在牛顿给波义耳的信中提到了这种神秘智慧。

  这个丹布朗真够逗的,好像不把牛顿,爱因斯坦这几位著名科学家扯到他的小说里就会使小说的神秘色彩变淡似的。

  而牛顿,因为当时的局限性,也说不准真的研究过各类神秘现象,我刚刚看完的《牛顿传》(应该是相对较新的)提到的牛顿在炼金术方面的投入确实不少,而且也为他对于天体运行的规律发现提供了一些辅助的方法。

  这也正是我们对于炼金术之前认为它仅仅是促进化学出现的起源要素之一,现在看来除了化学,它还启发了物理学,说不定微积分(在牛顿那里叫流数)也算它启发的呢。

对着大街吃饭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问:到了法国发现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他们怎么都对着大街吃饭呢?

  当然,这只是答案之一。

  6月底的巴黎正是高温时节,本来还想穿毛衣过来的我庆幸穿了短袖,虽然带了西装过来,可那也是因为要开会,否则就全是小衣襟短打扮了。

  我们的晚饭常去一家法国小饭馆吃,因为里面有无线网络。

  那次晚饭我们沿着“free WiFi”进到一家叫“Quick”的连锁餐馆,发现大大地上当了,一是根本没有免费的无线网络,甚至连收费的无线网络都没有,而且当我过去问这个事情的时候,服务员态度恶劣。

  二是这家餐馆的菜谱上的价钱根本不是含税的价钱,所以,当你点了餐之后付账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你之前以为的价格。

  这就和其他餐馆大不相同了。而且,有意思的是,我们吃了5天饭,就这一家是这样带骗人的。

  因为Quick的缘故,我们的晚餐多在这一家小饭馆吃,这是一家两个男人开的餐馆,每次都看不到其他服务员,所以估计老板和服务员就他俩没别人,应该叫“饭店合伙人”了吧。

  这样,我们每每在饭馆里面的桌子边坐下,喝一杯温温的水,打开网络看看新闻和邮件什么的,其时也正是南非世界杯举行期间,也顺便关注一下体育。

  终于有一次,我也想尝试一下门外的小桌子了。之前关注到大家都背对着饭店的窗户玻璃,脸冲着大街吃饭,就也想试试。

  可是,总是看着人从眼前经过,行人也多会关注一下我餐盘里的内容,让我觉得异常别扭。

  最后转了个身,变成了背对大街,面对饭店外玻璃了。

  糟糕的是此时网络却有问题,无奈只好再次进到屋内,似乎刚刚进去,外面的小桌子就被本地的两个人占据了,当然,依然是脸冲街的样子。

  ——我服了!

  不知道怎么想的,也许吃饭本就不是主要的事情,顺便和伙伴一起看看经过的人群,拿上一杯咖啡或啤酒喝喝竟然是更需要做的。

  我们在国内吃饭的时候,经常会被让到临街的窗边吃饭,因为知道从外面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自己,所以每次还都觉得这不是个好位置,但是,服务员就是会把你往那个地方领,估计他们也许是为了招揽客人,有他们无奈的地方,也就不十分简直,乖乖地坐下,并期待因为在窗边的缘故,上的菜色香味更好一些,以至于我们可以露出贪吃的吃相,让外面看的人以为饭菜的确很好吃。

  莫非,巴黎的饭店也有类似的需求。或者,久而久之,吃饭的大家都习惯了在街边的人顺便给老板做个广告?吸引一下路过的行人驻足。

怎么最有效地鞭策知识分子?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是一群很独特奇怪的人。

  历史上,逐渐形成了鞭策或激励知识分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这里简述如下:

  1,从肉体上消灭。这一招最绝,一般情况下,这招一出,立刻奏效。此时你的鞭子怎么挥怎么成。

  2,尊重有加。刘备就用这一招搞定了诸葛亮,周文王用这一招搞定了姜子牙。不过,这需要屈尊,而一旦屈尊,以后就不好再唱红脸,所以,不是好招数。

  3,断绝知识传播路径。不让你说话,说了也等于没说。知识分子往往比怕死还怕“憋”。

  4,给有限荣誉或名号让远远大于有限数量的知识分子抢。这一招其实最好,因为知识分子们一定会主动自掐。比如,一级教授啥的。

  5,将有限“失誉”或名号授予某些知识分子。大家此时不会抢,但是会躲,那些大喇喇不躲的人则可以得到这个“失誉”。典型如雍正授予过的“名教罪人”。或者给个“X派”的名头亦可。

  6,有限机会或资源的授予。就给他不给你,即使你更强,馋死你。或者你必须满足某个条件才可以进入有限机会或资源的分配行列候选者,是否能够获得还要继续看表现。相信大家一定会好好表现。

  7,杀鸡骇猴。就不解释了。

  以上策略历史上实际上是交替使用的,哪个好使就使哪个,当然,也可以联合使用,按照空间或时间维度的不同而进行有效选择并组合使用。

  怎样采用,存乎一心。

我国的科技奖励应该由申请制向授予制转变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我们正在酝酿设立“中国青年应急管理奖”,明年开始评选并在每年的“中国应急管理年度青年论坛”上发奖。

  可是,怎么设立?如何评选,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问题大到什么地步?我们看最近20年多来我国科技奖评选结果在科学家们眼中的地位就知道了。

  这个地位如何,我当然不用细说。大家从各个侧面都能观察到端倪,比如,我们国家自然科学类的最高奖(一等)多年内不断出现空缺这一事实就可以来说明一点点的规律性了,当然,中间也偶尔会有科研成果填补一下空缺,出一个两个的一等奖,随后就又被“空缺”的语句给淹没了。

  而所以如此,是我们的科学家确实不好意思评出最高奖来——没有最高奖的成果却老是发出奖去,不让全世界一起来笑话都不可能,而自然科学又是有世界标准的。

  所以,国家就在这个问题上低调下来,我认为,这个低调很好。

  不过国家毕竟还有些不那么低调的奖项,例如科技进步奖,我曾经看到过自己了解过的某人在数年前做的某个CAD的小项目得了二等奖,而得奖者却早就不做这个东西了,估计又费力包装了一阵子,也许中间还得过省里或部里的奖,最后觉得不申请个国家奖似乎对不起这些文字积累,就申请了,就得了。

  包括国家奖和省部级的这些奖,无一例外都是申请后经评审而获得的奖励。

  中国人口多就有这好处,即便是再弱智的啥啥啥(奖励或邪教皆然),只要有人举旗,一定能够招来申请的,崇拜的,或者入伙的。

  那么,怎么发到身上的奖才能够反应真实水平呢?

  我们最了解的奖项是诺贝尔奖,我们还了解菲尔兹或邵逸夫奖。

  这些世界最高级的奖励又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呢?怎么申请的呢?

  至少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好像是得申请那么一下的,或者谁来推荐去申请一下子。也所以,王蒙被推荐参与诺贝尔奖的新闻出现了好几年。

  哇,我每每都很惊讶——就王蒙这样一个连一个(不是2个更不是多个)典型人物形象都塑造不出来的多产小说家,竟然会奢求得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简直是可笑之至。

  王蒙有时候还出来表达一下谦虚呢,却让人更加无奈了。看他那表演,似乎王蒙自己当时都不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评出来的。

  那么,诺贝尔奖这类由某个皇家科学院固定(也会增补,但基本是一退一进)的一些人士评选出来的奖,公信力如何呢?

  应该说,似乎还可以。

  既然似乎还可以,我们中国人可以模仿一下不?咱们不是擅长学习吗,而且在科学上我们也是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再多学一个也无妨啊。

  听说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样的终身成就奖在设立之初也曾经想过用类似授予制而非申请制来管理来着。

  不过,应该说,从设立者的角度上说,授予制很不爽。

  1,在人家还不知道的时候就把奖给了,万一出了萨特这样的愣头青来个不接受,多没面子啊。

  2,不看看知识分子们主动降低身段为了自己颜面有光而来抢夺个啥啥啥,并为了抢夺这个啥啥啥而争得头破血流,觉得不够过瘾。

  3,自己如果发错了奖,显得多没有判断力啊。如果让知识分子们自己上台来说申请奖励的理由,如果说错了是他的事情,说对了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与授奖者无关。

  4,应该谁来求谁?授予制好像是要求着知识分子们似的。本来给钱给荣誉的事,不应该由最后得到荣誉者来主动吗?

  5,得不到的也不会抱怨,谁让你申请的材料写得不够硬,答辩的口才不够好呢,你看,有一万个理由也怨不着发奖的人和机构吧。

  还可以列举另外的N个理由来证明授予制大大地不好,非常不适合国情,而申请制最适合国情。

  当然,我们还是得谦虚点,也许授予制适合瑞典国情,适合香港区情,是和世界界情,可是就是不适合我们大陆陆情,这样说应该显得全面一点。

  但是,我们终于还是想尝试一下了,由申请制转向授予制。

  我们觉得,授予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改变奖励模式过于单一化的现状:

  一,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可以认定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真正学术贡献和成果水平。

  二,我们为得奖者不需要屈尊而高兴。得奖者享受所有尊严,甚至拒绝的尊严;而授奖者则免费努力为之服务,愿意自己俯首,获得看到别人欣喜时的满足感。

  三,奖励不具备任何官方意义,无法通过它获得任何其他荣耀或金钱。您如果不高兴它的出现和存在,就只当我们在玩好了。

 

  四,奖励数额将向低规格看齐。也所以,从这个奖项上发不了财,见钱眼开的人也不用眼红,不就1000块钱嘛,俺们有M个呢。

  五,评委为通讯评议,连一起开会吃饭的钱都省了。专家不可以推荐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学生,同学,亲属)为候选人,每次评选专家可以考虑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以避免形成“相互推荐的圈子”。

  会试试,如果发现完全可行,也许可以为国家的奖励提供一个具体的中国式的操作模板。

  哪天,等您接到电话说您获得了“中国青年应急管理奖”,那一定能够不是玩笑,而是真的。

ZF是否某种意义上愿意鼓励非法集资?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又看到一起上亿元的非法集资案。

  我们县最近1-2年有点像疯了一般,这类非法集资事件一个接一个,有趣的是,有些破产的非法集资,人跑了,可是也没见ZF有啥作为。

  有时候就有点迷糊,因为看到我国的非法集资有些古怪:

  1,为非法集资辩护的论调说,银行贷款难上加难,有时候就只能从民间借贷,这个渠道其实做了银行应该做而不做的事情。回报总体还不错,偶尔出现出几个问题,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2,另外一个说法则更有趣,觉得ZF想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GDP的增加,可是中国老百姓太抠门,就是使劲存钱不花钱,把ZF急得够呛。正好有忽悠人士出来,把大家的钱骗出来,给自己买名车,买房,买奢侈品,买地,偶尔也有个把干点实业的,或者搞贸易捣腾东西的,算为繁荣经济做了实事。这些虚事加实事,总之是钱从老百姓口袋里弄出来了,GDP当然增加,一片形势大好。所以,ZF从某种意义上感谢这些骗子(当然,也有个把不骗子在内)

  3,还有说法就是觉得这种做法纯粹祸国殃民了。这个说法最多,因为很多老头老太太把一生的积蓄几万元全部拿了出来弄这个集资,最后鸡飞蛋打,伤心上吊的都有。

  但是,如果真的是第三种,为什么满大街都是非法集资的人,可是就是没人管呢?

  俺们就很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