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的存档

重庆留痕——两江雾锁、雾锁两江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一条江,又是一条江,于是,就“重”庆了吧。

这是个江的城市。

有了江,就容易起雾,于是,不管晨昏日落,重庆的天上总会有雾气环绕,也就因此而得名雾都了吧。

重庆的雾都是真正的雾都,和伦敦不同,尽管我并没有登临伦敦这个城市,可是它给我的感觉却是工业化过度后行程的茫茫雾都,潮湿的气息背后是各类污染物的张牙舞爪的模样。

而重庆则一定不同,因为在工业化之前,它就已经是雾都了。

这是个纯粹雾的城市,且因江而起,因江的永恒存在而永远不断。

晚上火锅之后,就去了山上看夜的重庆。

果然不同于任何我所见过的城市,缠绵的雨接缠绵的雾,雨时断时续,但潮湿的感觉却永不停息,雾在飘荡,从身后到眼前,从眼前再度飘走。

朋友说,重庆的夜景很漂亮,我说“是”,好像突然没有了更多的言语,不知道怎么描述,只是觉得夜景此时才成为一个很具体形象的说法,之前说到哪里哪里的夜景,只是礼貌地认为是夜里添置了些人工的景罢了。

任何景色,走入它和俯瞰它都是很不同的,后者一定更美丽。而重庆城中心区的夜景刚好从我们这里是俯瞰。

灯火璀璨,且十分集中,如童话般凸显,仿佛在暗夜行路时突如其来的光明降临,饥饿时闻见的温暖夜店包子笼屉里的蒸汽升腾。

此时,雾气移动,闪出夜重庆的不同面孔,时而遮住这个楼,时而盖住那个区,同一片天地就展现不同的美丽。身边的雾也在轮转,白色带子一样地变幻着身姿。

泰戈尔说:雾,象爱情一样,在山峰的心上流动,留下种种美丽的变幻。

这样的比拟当时还不多见,多以心情比自然,他的诗却以自然比心情,应该是见到确证美丽的雾才会难以用其他的自然景观比拟才想到爱情的吧。

真贴切。

雾带断了又连,依依不舍,很难想象究竟是什么力量才使得这些水的另外一种形式能够演出如此欲走还留的状态。

主城区的上空刚好是航线,于是天上会偶尔有飞机经过,灯火在云里雾里闪动,轰鸣声似乎被潮湿的气息包裹了,并不大,飞机上的人看到地下的情景,不知道又是怎么的心情。

一会儿,又有丝般的雨经过,却不淋湿你,任你在轻歌曼舞一般的细雨里或漫步,或轻语,或简单的沉默。

也许已经夜深的缘故,没有多少车普遍的路上经过,安静的夜,偶尔飘动的雾和轻步移动的人是唯一的声响。

我醉了,如果能够选择,请让我离开吧,我的心实在无法承受如此的美丽……

一首老歌谭咏麟唱过的《雾之恋》,节选几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江边一颗小星星,山边一颗小星星

默默静卧着闪烁不停
似要暗暗告诉我与你
爱意也会象雾幻转眼间会失去

如雾起,暗暗盖掩身边你
象雾里面前幻化不定

每次我望着你每次我望着你
你那眼光中也都带泪

从《张居正》说到怎么写历史小说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我看历史类书籍的日子应该不算短了,从上小学时开始读《中国历史故事》、《外国历史故事》开始算起,到大学阶段开始比较系统地读《史记》、《资治通鉴》这样大部头的经典史书,到一些国外的战争史、名家写的如希罗多德的《历史》等,这里不去一一细说了。

也许因为清朝离我们时间实在是太近的缘故吧,我个人对清朝的历史的兴趣仍然是最大的,之前就读过很多的高阳写的书,几乎穷尽了清朝的后半期,然后就是看那些清帝们的传记,从努尔哈赤看到慈熹、溥仪,这几年因为凌力写的《少年天子》《倾国倾城》,二月河写的《康熙》《雍正》《乾隆》,我又追着看了一把,他讲故事的本事实在是不小,所以我还看了不止一遍。

但是,我仍然不太满意,因为我是不太喜欢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的,而二月河对这个东西的兴趣却不小,几乎每册书不到几章就要出现一段这样的文字,让我无奈的很。因为我一直觉得不写这些乱七八糟也应该把小说写得出神入化的,除非你开始就想写成《西游记》。

比如,在《雍正》里,就有一位神道士,简直就有三头六臂的感觉,杀干脆就杀不了,雍正的忠实奴才李未趁着他看来自东瀛的淫乱表演而分心的时候才一刀把妖道的脑袋剁了下来,然后,他的头骨碌骨碌在地上滚了几下还张嘴诅咒雍正呢,而结果,按照小说家言,雍正正是受了诅咒才死得那么快的。

我倒是试图理解这些小说家,觉得写这些纯粹是为了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但是自己心里仍然是很不以为然,我深深记得全中国人民的著名导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基本原则,那时候可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啊,生产力极其低下,但是理性而富于智慧的人还是不屑于听信那些无稽之言,也难怪他老人家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导师。

好在《张居正》里没有这样的描述,顶多有一些算卦的情节,而那也应该是当年的帝王将相们确实相信或至少半信半疑的东西,所以,有个李铁嘴啥的也完全是写实。

很有趣的是,当我一边看作为小说的《张居正》和作为传记的《万历传》,里面对人物的看法是基本不同的,应该说,传记写人从各类不同来源的记载拿来对人物的看法,一起放在读者面前任读者评论,而小说则往往是把人物美化了很多,基本描述成了一个鞠躬尽瘁的明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有一点稍微可信的负面一点的评价也是通过崇拜他的人口中说的,所以,看上去很象那种夸奖了九个指头之后再轻轻地批判一下一个指头不那么好的意思,而政敌对他的攻击则基本属于吹着浮土找裂缝,或者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枉顾朝代兴旺和百姓死活,一看就知道非常可笑。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隆庆皇帝死前确定的首辅高珙因为没有把大太监冯保消灭了,结果因为自己说过一句“10岁的孩子怎么做皇帝”的话而反受其害,后来,张居正和冯保还想联手通过王大臣案(皇帝出行时遇到了这位身藏武器的家伙)把已经致仕回到农村老家的高珙用伪造口供污蔑的下等手段弄死,其心不可谓不狠毒,其时高珙已经是只死老虎了,张居正和冯保太紧张了。

小说就根本没有写到这一点,由于作者取舍有倒而把这一段轻轻地忽略了。不过,小说没有放过那些可以渲染的古怪的细节,比如,隆庆皇帝死前的一些不可考的东西就被作者的猜测弄得漫天飞,象他思念从阿拉伯那边弄来的被自己的后宫妃嫔悄悄弄死的美女奴尔花花的事情,就被写了好几页,当然,还有一些皇帝在外面逛妓院和脔童的事情在小说里表现得也非常充分。我知道,那是作者知道读者好这个。

同时读历史小说和历史是件很快意的事情,会产生相互验证的快感,还会因为比较而增强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的结果,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我在看二月河的时候开始采取这样的方法,这次看张居正也是如此,发现效果果然是非常不错。

不过,我还是不能喜欢文人们笔下的历史,除非是纯粹作为故事来看,而不是去承载任何责任和历史事实。但是,我们太容易把历史小说看成历史真实了,什么叫潜移默化?把历史小说当成历史真实就往往是被潜移默化的结果,有时候,不少知识分子都不可免俗。

我一直觉得,完全可以把历史事实写成一样好看的历史小说,即便只从那些历史记载出发,也完全可以写得跌宕起伏,只是,少有带着理性思维且文字很好的人愿意做这件事情而已,这是历史小说界比较糟糕的一件事情:居然会把二月河们当成了值得佩服的作家。

对了,看《张居正》的同时如果还能看一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应该更好,不过,万历十五年是我已经看过的,这里没有一起论述,等哪天有工夫复习一下的时候我再写几段文字来对比一下。

看看我的章回体《应急管理通俗演义》目录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我有特别大的科普热情,包括讲演和写书写稿子。

  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这里刚好有个出版社的朋友联系我,且不说此事能否成功(科普书出版很难有好的市场表现,也许保本就不错了),我先设想一下如果要科普应急管理,弄一本《应急管理通俗演义》出来,这本书怎么写才好呢?

  大致再列个目录吧(原来列过一个,但是因为没人感兴趣,放弃,也找不到了),这是个初步目录,等有希望和出版社签约后还得改,至少目前这些句子都还都不够雅:

  第1回,柱倾天漏地火生,女娲炼石急可应【古代应急的故事】

  第2回,新车旧辙难和谐,现代应急起风声【近代应急的发展】

  第3回,三尺之上有传感,风险景象收眼中【风险控制与预警】

  第4回,欲走还留难取舍?且将事件缓急评【阐明”可减缓性”】

  第5回,老婆老娘先救谁?弃保优化倡理性【阐明”可挽救性”】

  第6回,车轮滚滚何所往?资源资金人成龙【应急资源与资金】

  第7回,公众恐慌网感应,身心俱疲心尤重【心理的网络分析】

  第8回,天长地久有时尽,技术技能尚可期【现代的应急技术】

  第9回,是可忍孰不可忍!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预案与体制】

  第10回,未卜先知难依恃,亡羊补牢永可行【知识与经验总结】

小虎队:来来去去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我上大学的时候似乎才开始流行小虎队,但是糟糕的是,我离时尚总是差一步,在别人喜欢一个歌星的时候,我恰好在听刚刚过气的歌星,整个青春时代,大抵如此。

  对于小虎队也不例外,当外面街上的商店纷纷“青苹果乐园”的时候,我还奇怪呢——咋这几个小毛孩子的歌还能成气候?

  真的开始注意小虎队和他们的歌时,他们三个已经分手了,看着吴奇隆伤感地一个人唱《祝你一路顺风》,觉得似乎还可以,于是才开始注意他们仨之前唱过的歌。

  一、关于陈志朋

  陈志朋在小虎队解散之后,似乎没有了痕迹。

  哪天我不知怎么,突然看到了他在电视里出现了,不记得是哪家电视了。

  他在唱张国荣的歌,看那做派,那留在脸上的胡子,恍惚间就觉得就是张国荣在世了。

  随后的记者随访才发现眉眼里没有张国荣的暧昧、唯美、自恋和柔美,而是自信与随意,才放下心来,知道这个不会和张国荣一样。

  当然,陈志朋还说了自己其实重新改变了歌的旋律的细节,果然和张国荣并不同。不过,惊鸿一瞥时,实在太象了。

  随后就又没有了陈志朋的消息,不知道他又去做了什么。

  二、乖乖虎苏有朋

  看《风声》之后,Shopping猫同学才告诉我,那个第一个死掉的同性恋者是苏有朋演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呀。

  这才发现,一直太嫩的小歌星,现在长大了。

  在《倚天屠龙记》里演出张无忌时,苏有朋依然太嫩,所以总有不入戏的感觉。

  做演员有的就是天才,天生会演戏,有的则需要逐渐培养,如小虎队的这几位,上了演员这条路的就是苏有朋一人,其他两位或者没有这个机会,或者没有这个造化。而苏有朋也不是具备天赋的条件,但是,现在的造星运动却有无穷多个戏可以练你,练来练去,总有突然开悟的一天。

  这也是中国的资源丰富,好戏虽然不多,可是烂戏还是很多的,连周润发都一度是票房毒药,导演们避之唯恐不及,可是,总是出息了,还成了巨星,到了好莱坞,除了演泰国国王,还在《加勒比海盗》2里演了个模样古怪的中国海盗。

  苏有朋也是如此,不过,从不会演戏到开始领悟,到最后成角,一定有自己特别勤奋的地方,所以,在所有三只小虎里,他成为在演艺界表现最好的一个,肯定背后有汗水。

  不过,《风声》之后,苏有朋究竟还能如何表现,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又走回了《还珠格格》之类无聊电视剧的老路也未可知。

  三、吴奇隆

  吴奇隆坚持了自己之前的歌唱路线,既没有入苏有朋这般三心二意,也没有陈志朋那样的吊儿郎当,不过说实在话,后期的那些歌,虽然他所在的公司使劲推了推,却无法和三个人一起的全盛时期相比。

  感慨系之,有时候坚持并没有价值。

  四、关于已远的小虎队

  最后再来说已经过去20年的小虎队吧。

  其实,觉得20年前的小虎队有这样的几点让人怀念吧——

  1,青春,每个人都有青春,且越是青春刚刚逝去的人,越容易怀念青春,当一个人在自己的青春时代得不断反复温习同一个瞬间的时候,能够有人给你很多瞬间,或者竟成连续,那是很能感动的。所以,喜欢小虎队的人里面,颇有一些比小虎队年龄还大,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2,第一个相对成功的组合。甚至可以说,他们开辟了华人歌星组合的成功的先例

  3,对于大陆来说,当时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歌星,即便有几个,那歌也很难流于众口,太难唱,当然,也缺乏造星的基本能力,此时,台湾和香港的“星”们,几乎是来一个成一个。

关于学哪门外语更好的一个观点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以前做过一道单选题:

  请选出不是拉丁语系的语言:

  A,西班牙语,B,葡萄牙语,C,英语,D,法语

  这道题把愚蠢的我给难住了,结果最后选错了。

  其实,答案是C英语。

  我自己应该完全可以推断得出来的,我们文革的时候天天喊着和拉丁美洲与非洲交朋友,且不和美国英国交朋友。为啥和拉丁美洲交朋友?因为他们都说拉丁语啊,而美国不在其内,当然美国人不说拉丁语了,所以,我当时竟然选错了,20年后都觉得无法原谅自己的愚蠢。

  拉丁美洲基本是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不过,葡萄牙人在美洲在抢地盘的时候明显没能抢上西班牙人,最后只有巴西一国说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基本都是西班牙语。

  当然,有规则就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刚刚不久前地震过的海地了,海地人说一种连法国人都听不太懂的法语,这和它做过法国殖民地有关。到了今天,巴西人要去葡萄牙,也依然方便得很,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则和西班牙关系一直不错。事实上,大家也都应该理解,葡萄牙对巴西来的移民采取远比其他国家移民更加优惠的政策,这明显和大家说一种语言有严重相关关系。

  更有趣的是,说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的人们相互能够听懂对方,也就是说,葡萄牙语相当于西班牙语的一种方言,反之亦然,有点类似于东北话和北京话的关系。

  知道这一点,让我顿时有当时大学时为啥非要学德语的巨大感慨,而且,当时还花了宝贵的一年功夫去学德语。

  而德语除了德国之外,只有奥地利和瑞士才说它,明显不如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当然,选学德语也不能只怪我,因为大学里没有开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二外课程。

  今年看法国拍的一部电影《费马的房间》,我乐了,发现拉丁语系之间真的是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竟然有不少词我是认得的,俺们的听力稍微差点,可是也颇能听懂几个。

  如果今天让我再选择外语来学,我会这样选择:

  1,英语

  2,西班牙语

  3,法语

  4,日语

  5,俄语

  而那个在硕士时候学过的世界语,不管怎样都坚决不会再选它了。

  另外,在非洲和亚洲,还颇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说葡萄牙语,至少亚洲的东帝汶和澳门是说葡萄牙语的。非洲的讲葡萄牙语的都是安哥拉之类小国,就不提它们了。同时,非洲也有几个国家说西班牙语和法语。

  中国古人的愚蠢之处在于,我们没有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好好推广汉语,如果像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这般,中国人今天出国得省多少力气啊。

  郭沫若在《人民日报》(还是《光明日版》?忘了)上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了究竟哪国语言是来自汉语的,他老人家认为就是我刚才提的那亚洲三国,是以汉语为起源的。可是,糟糕的是,我们没有去推行(不管是强制还是鼓励),给我们这些后人造成了太多麻烦——老祖宗实在是太没远见了。加上现在韩国、越南都在文化上去中国化,韩国连个汉字痕迹都不想保留了,以后还得指望用英文和他们进行对话。

  长叹一声——

  抗日战争那阵,日本人当时强行在学校里推行日语,我在济南一个中专为了挣俩零花钱,曾经带过一门课,当时那个班的班主任是个老太太,竟然会说流利的日语,其实,她没有去过日本,就是当时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在济南的学校里被日本语强制学的。

  我的天,知道了这一点把我给惊愕的,日本人侵华8年,竟然会留下这般影响,如果反过来让中国人来做,我们可能会很大方地把自己的语言深深地藏起来,让附属国的人民想说啥就说啥。

看看哪个大学出的“刺儿头”多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

  俺们那篇《科学网二十位博主的第一学历》一文晾晾大家的第一学历。

  其实,俺们的本意还是有的,而本意既不是闲的无聊,也不是比比学历,是想看看究竟哪个大学出的“刺儿头”多。就这么点想法。

  “刺儿头”云云,并无贬义,对于年龄长于我的先生们来说(除了杨玲、马臻和吴宝俊,好像都比我年龄长),也无丝毫不敬,事先战战兢兢地说明下。

  结果,查了20分钟,并写在了博客里,却发现,根本无法得到任何结论。从二十位博主里基本看不出哪个大学出产刺儿头多这一规律来,也许分析300位才能得出点有价值的结论来,当然也未必,而工作量又太大,就算了,可以由网络传播研究方向的人去考虑。

  所以得不出结论来,是因为这些博主几乎没有什么大学在同一所读的,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数据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所以,如果下面有什么结论写出来,那是一定不可信的,纯属娱乐,呵呵,千万别再拿这个来指责俺。

  鸿飞兄和我来自同一所大学,在上这所大学后就发现刺儿头不少,鸿飞自然可以算是大刺儿头的,当然,这是为科学网编辑部喜欢的刺儿头。

  我自己当然是“刺儿头”,这个应该由别人评价。

  难道,黄安年先生也是刺儿头不成?别说,还真有点刺儿头的成分,黄先生曾经和几位教授联名对学术腐败现象进行批判,有时候也对科学网上的现象进行批评,不算明哲保身之人。

  杨学祥教授和后面的吴中祥老师端得也喜欢给流行的理论挑点毛病,自然可以加入刺儿头的行列。

  武夷山应该是最不刺儿头的一个了,因为每天忙着转移知识,不过,看武老师对中医的力挺态度,并竟然也曾出面吵架,可见“刺儿头精神”之一斑。

  可真老师自不代言,觉得他的“刺儿头”精神比我更强烈,这是一个哲学和思想领域的“刺儿头”。

  嵇少丞教授也不需要多说,已经在科学网上看到过好几次比较厉害的架了。

  王德华,我的老乡,难道也刺儿头?当然“刺儿头”啦,王兄本就来自师范大学,又当得很好的老师,当老师除了言行身教地影响学生,就是不客气地教训学生了,怕每个老师都不得例外,一开始教训,就不是“顺”,是“逆”了。

  李世春教授更不惶多让,不让他当刺儿头他能跟我急。

  李小文先生的思维方式每每有出奇之处,所以他的不管短文长文,总能找得到一些另类来。有时候,“刺”还相当地扎人。

  何毓琦先生,虽常以英文写作,也多正面说理,不过,在他的不少文章里,其实内含了很深的意见的,大家应该有所感觉。

  饶毅教授尽管现在发表意见少了,可还有,而且心里想表达而未表达出来的意见怕一直在增多。

  杨玲,虽然年轻,可是少见地多以正面的东西示人,不过,冲动了一把,不来了,只坐板凳在一边看热闹,这人还不“刺儿头”?

  蒋高明兄,这两天正忙着打架呢,别惊扰了他。

  马臻,表达意见不多,不过这个确实有。

  吴宝俊还用说吗,自称反面教材,反动得不得了。科学网上最刺的刺儿头非他莫属。

  老曹打的架也不少,至少不比我少。

  综上所述,科学网就是一个“刺儿头”的天下(也有个别没刺的),而当“刺儿头”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本土科学成果所得到的诺贝尔奖就应该到手了,至于啥时候,要不现在我先给出个阈值来?

  以下条件为“与”的关系

  ——当科学网的注册用户达到15万

  ——当最刺儿头的“反面教材”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

  ——当第100位博主的访问达到500万

  诺贝尔就到家了。

  不妨您等等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我可以请客,羊肉泡馍管够,最后由西安的蒋新正兄买单。

在转基因问题上,俺们也多一句嘴

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知道这是个容易吵架的主题,而俺们又不是生物、农业、化学行当的,可是,俺们咋也想参合一句呢——

  就简单阐述两个方面吧,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拍砖,因为确属外行,所以应该有机会拍中:

  1,食品和药品在检验方面不可能秉承同样的原则。

  大家知道,药品在上市之前,需要经过多少多少代小白鼠的实验,然后还要临床试验,最后确保其作用要确实存在并由数据验证,才可以进入市场,由病人服用。

  大家知道,一个新药的上市,一般将给制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当然,是指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新药每年出几百上千种),正是因为这种动物实验和临床检验太费时间费精力费钱了。

  而食品,就没有那么夸张了,每一种食品如果用类似药品检验的策略去考虑其正面与负面效果的话,那人们可能还没等到第二轮实验结束,就全部饿死了。呵呵

  即便如此,药品上市之后还得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很多药品的副作用你再多做M轮实验也还是没有检验出来,结果真投入治疗使用的时候,出了大问题,这样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也就是说,食品的要求一方面比药品要松一些,因为没有必要那么严格,另外,食品本身带来的副作用也不象药品那么可怕,多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作用。

  很多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有些就是害怕未知的副作用,而实际上,在评估了两方面的作用之后,会发现这些副作用和正面作用是可以抵消的,而且,按照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判断,正面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副作用。

  要说,地球人应该需要绝对没有副作用的转基因食品,可是老兄,不转基因的食品都做不到这一点,怎么来拿如此苛刻的条件来要求转基因食品呢。

  2,关于反转基因的朋友使用的那些例子

  有朋友喜欢举杀虫剂之类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新东西开始看上去是好的,可是,其积累的效果说明其总的作用是坏的。

  也就是说,这些例子想说明:当使用更长的时间或空间尺度来看那些新技术,发现副作用大于正面作用。

  其实,在讨论作物、食品或者新技术产品的正负作用之间是否存在抵消的问题时,我们并没有一把精准的尺子来衡量,并最终解决实际中的各执一词。另外,真的出现了后面的这些“新”问题,我们也还可以利用开发的新技术手段去加以解决。

  不能因为面临可能的风险,我们就不发展它。凡事均有风险,主要应该还是要看所带来的风险能否承受。

  举个极端的例子吧,中国古代常有易子而食的情况,如果这边有一种食品,食后可能导致不育;那边就是饿死或者得吃人类本身才能存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结果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吃就都完蛋,即便偶有个把人活下来,也是背负了吃人的道德压力。而即便吃了这种食品可能导致不育,那也只是可能罢了,而真的出现了不育的情况,我们难道不能再来开发新的方法来解决“不育”这个问题吗?

  更何况,真吃了还不见得出现设想的那些问题呢!

  所以,就要问最初的问题:

  #,不要转基因,行吗?是否粮食依然够吃,肯定没人饿着?世界依然发展,不会有任何变化?

  @,要了转基因,又能怎样?

我参与《中国业务持续管理现状与发展》一书写书的旧事

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2007年的9月11日,我受邀参加了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业务持续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年度会议,并在上午发表了30分钟的讲演。

  当然,我所谈及的内容肯定是关于应急管理的,那个时候,我们关于现代应急管理的东西还没有成熟,所以是谈的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管理的关系。

  业务持续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灾难备份,主要是提软件系统在出现灾害时候的自动备份功能,主要还是技术上的侧重。2007年,应急管理这个词成为滥觞,而刚好我在做这个东西,于是,《中国计算机永用户》的主编找到我,在新岛咖啡馆聊得很愉快,就决定邀请我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未来可能的发展做一次讲演。

  这次讲演过后,我们开始和业务持续管理专业委员会建立了联系,委员会的专任助理小胡还多次开玩笑地说要当我的研究生。

  因为两个单位之间只隔一条马路,也就常来常往,我这边的事情经常和那边说说,他们也会过来,有时候,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也经常过去。

  后来,他们开始起意写一本《中国业务持续管理现状与发展》的书,其中也想涉及应急管理部分,于是自然想到了我,这样,我又通过这个写书的机会认识了中国政法大学危机研究中心的李程伟老师,并随后成为好朋友,上次的开封会议他还拨冗参加并进行了讲演,而且,4月的济南会议他也愿意前往,如果当时要去台湾的话就邀请中心其他老师过去。

  朋友就是这样慢慢交起来的,李程伟老师长于危机的法律分析,也出版了相应的专著,因为我们俩的脾气颇有接近的地方,所以更加觉得愿意交往了。

  领下关于应急管理的部分之后,我大致把纲要确定,内容和写法基本厘定之后,就让李继梅和武艳南去搜集相应的资料并按照层次进行整理,随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从开始到现在也已经有2年的时间。

  今天,专委会给我发来了信告知我书已经出版,我就去关注了一下,想起这3年来的交往经历。

  回到北京,一定先睹为快,把这本书拿来看看。

  不过,不管怎样,这书终于还是一本编写的书了,和写专著的方式就有了很大不同,更多在相应资料的整理,在此做一说明。

为什么我鼓励学生们尽量展现外向性格?

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我的内向性性格特点一直延续到硕士开始的时候。

  后来我发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经过2年的时间,把内向型完全转变成了外向型。

  所以,硕士后期以及直到今天,我完全成了一个外向型的人。

  因为体会到了外向型性格的优势,我同时鼓励我的学生们,把自己外向型的性格全面展现。

  ——如果参加了某个考试,考得不好,抓紧时间告诉大家,然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公开场合下自嘲5次,很快这点事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被陈老师猛烈地训了一顿,从被训的第二天开始,就要告诉所有同学,说上2-3次,这么点事就卸下了。

  ——如果和男朋友分手了,被女朋友踹了,没关系,别闷在心里,说出来,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郁闷了。

  如此这般下去,我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会大大加强,遇到事情一方面会自省,另外一个方面会自嘲,还有就是自我超越了。

  当然,我这样做也许有我3年的时间内一定会训学生(至少一次)有关,其实,我也知道,这些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我在比他们还大的时候都没有克服的,但是,总不能老师犯过的愚蠢的错误让学生们毫无预警地统统都再去犯一次吧,就让他们好好提高自己的外向型性格成分吧。

  把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告知朋友,其实就是这种我特别欣赏并努力靠近的外向型性格特征最大的一个体现。一方面自信自己能够面对突然出现的困境,另外,也相信知道的人会帮着积极应对。此外,也会想到即便有些冷嘲热讽,也完全可以应付得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

  以此为契机,今后凡是学生加入我的团队,恐怕第一课就应该是如何强化外向型性格,面对喜悦和悲伤都能理性面对的理论与实例教育。

  人生路远,愁苦还会很多,拥有了这一利器,方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不只内向的学生应该如此转变,连外向的学生也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自我培养。

首个博客访问超一百万纪

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2004年5月6日,本人开始创建第一个博客——天涯博客,截止到今天,总访问量已经达到一百万。地址是change1970.blog.tianya.cn

  天涯应该是国内比较早创立博客的网站之一,开始的时候,写完博客如果想发表在论坛上去,得再写一次才行,麻烦得很。

  再后来,好像是前年吧,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完文章发布的同时也将其转到公共论坛上去。可糟糕的是,我不管在哪里打开编辑页面,总是无法做到同时向公共论坛发布,别人却可以,而我又是个懒人,于是就再也不去公共论坛上说话了,也2年多了。这样,天涯博客变成就很私人的一个空间了。如果我依然保持在公共论坛发布文章,怕300万都有了。

  奇怪的是,这个博客每天还是按照1000以上的访问量在增长,我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天涯博客的计数器坏了?否则怎么会每每有人主动来看呢。

  这样,一来二去的,接近6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天涯博客的访问竟然也达到了“一百万”这个整数,差不多年均17万。

  这个博客设置的栏目有如下这些,各栏目所撰写的文章数目在括号中:

  ·1,闽浙京吉鲁港川游记 (357) 
  ·2,我的十三个网络情人 (19) 
  ·3,南游记—澳大利亚印象(108) 
  ·4,你太长的忧郁 (116) 
  ·5,文学与电影 (147) 
  ·6,从现在到以前 (146) 
  ·7,爱真理更爱老婆 (108) 
  ·8,生活趣事 (429) 
  ·9,谈古论今说远及近 (536) 
  ·10,中国应急管理之事 (680) 
  ·11,我的学生们 (316) 

  而文章总数也达到3042篇了,想想还是很多的,每日平均超过1篇。

  科学网的博客文章总数大概在1800多,一年前有时候我还会从天涯上向科学网上倒腾文章,现在也懒得倒腾了。所以,我藏在箱底的那1000多篇文章还是1000篇。

  在天涯博客的所有栏目中,其实我最开始是在写《南游记》,这就得从在澳大利亚的那次理发开始了,至今我依然认为,游记是我最擅长的一个文体,且颇具陈氏风格。

  我知道,未来的哪一天,我一定要出版一系列游记作品,而且也许它能够长时间被关注,它们的价值不比市面上多数书低。

  可惜的是,游记有时候总来不及写,因为专业从2005年开始转向应急管理,所以这方面的文章明显很多,以至于最多,而事实上,我早期最为珍惜的“应急管理”朋友,就是因为这个博客才交下的。

  看得多了,读书也多了,世事洞明就应该是件容易的推论,于是,就有了“谈古论今说远及近”,这个栏目的文章也是非常多的,很多其他栏目的博文本来可以归为这一个,可是太多了,还特意分出去一些。

  生活大体总是无趣的,这是很多有趣的人得出的共同结论,比如科学网上的无趣男杨玲,这一点和我的看法没有不同,可是,人毕竟不同于动物,所以总会从无趣中幻化出一些有趣的表象,把“无趣”有趣化,于是,我开始记录《生活趣事》,这里面的文章也很多,充分说明我的有趣化能力还是很强的。

  本来还可以细分成更多栏目,但是由于开始的栏目限制,就给了那么几个空,虽然后来扩容了,我也还是懒惰,就依然在这个原来划定的限制里写,也就有《从现在到以前》、《文学与电影》、《你太长的忧郁》等等。

  人,首先要从比较大的尺度看自己,这样,对于短暂的一些不快就容易忘却;但是,生活却要从小尺度过起,这样,偶有的一些感受的细处就得慢慢体会。于是,如何记录,总成问题。

  有人的博客是从大尺度出发,而更多的人则从生活做起,后者很容易成为流水账。我也曾经记录过一段时间的流水账,记着记着,放弃了,我把这些东西叫做“时论”,属于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的议论,价值基本可以忽略。

  科学网上的武夷山老师也曾经说过,对于当下大家最关注的事情,没有兴趣去评述,一时热闹甚至一天热闹,随后就云消雾散,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太不值得,我赞同他的观点。

  我写博客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找到更多应急管理方向的同道,而事实上,也确实找到了不少,天涯贡献了不少初期的朋友,科学网上又有一些新的朋友被俺挖掘出来,应该说,比最初预想还多得多。

  当然,也通过博客交到了很多和应急管理无关,可是一样心声相通、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些朋友我都当成意外的惊喜好好珍存着,期待着未来在中国的不同城市见到他们。

  还有就是,得罪的人也不少,都引来了邮件上的谩骂了,可见得罪得不轻,也没有办法了,不是故意得罪,只因为观点观念都不一样,说话的时候又比较狠一点,不过我本人是不记仇的,即便是见到曾经对俺出言不逊的朋友,也会一笑泯恩仇,也希望着对方一样能如此,当然,这一定很难!

  天涯上的吵架比科学网要不文明得多,一开始真不适应,所以在科学网上看到吵架的阵势,觉得大家真是读书人啊,说起话来,即便比较狠的“骂仗”,都还算客气。后台管理人员似乎也比较勤快,偶尔有个把不客气的,也很快就能被删除。

  所以,我用天涯上培养出来的受责难的基本素质,来迎接科学网上的冲击,真是如闲庭信步。我自己即便在天涯上也应该没有用过粗话喝斥对方,至多说个“弱智”啥的。

  很多人都会在意一个整数,初一十五的,其实,数字本无啥了不起,是我们觉得它可以作为一个里程碑,作为休息一下的一个休止符看待,就会看到整数格外亲切的感觉,而一百万毕竟是个有意思的整数了,也许再过十年,就是一千万了。那时候的感慨和今天相比,会有何不同?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