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7

市面上和流言中传播的另类养生,其实可以归结为傻瓜式养生更合适,因为这些所谓的养生方式从两个方面符合傻瓜式的特征:第一,养生方法看似傻瓜相机式 的,似乎人人能做到,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就能包治百病;第二,学习的人最终由像傻瓜学习变成傻瓜。这是必然的过程,跟着傻瓜学能学成大师,除非是尿尿和泥 方面的大师。这里总结了几个傻瓜式养生学徒的特征,看看你能占几条,哪怕只有一条,我也要提醒你,你快要变成傻瓜了。

第一、看到电视、报纸,正 式出版的书籍等公开媒体上面的养生方法就觉得有道理,天真的相信媒体不敢撒谎;

第二、看到养生专家挂着的教授、中医世家甚至院士等头衔 之后大脑立刻短路,而不知道哪怕在网上搜索一下鉴别真伪;

第三、喜欢追踪流行观点,以为大家最近都在说,都在做的养生方法就是有效的, 而不管这个说法的出处,以及是否和自己以前的生活常识相矛盾。如果大家最近都流行喝尿,自己也会考虑适当喝一点;

第四、相信任何一种癌 症的食物疗法;

第五、对现代医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过于恐惧,而对具体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只知道用“西药损伤肝肾、是药三分毒”规避任何 药物;

第六、凭借对方对自己是否热情,是否能够承诺解决问题来判断对方的能力。比如伪养生专家拍着胸脯说能包治百病,不留后遗症,不会 复发,而医生说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容易反复,部分需要终生治疗,那么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第七、相信变换房间摆设、祖坟位置就能够影 响自己事业成败,认为给孩子起名字能够影响其未来一生发展这类风水垃圾的,天生就容易变成傻瓜式养生的拥趸。

有傻瓜潜力的特征还有很 多,不过我觉得这些应该能够囊括大部分了。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能够符合几条?

May 03

  市面上的养生书是真不少,身边也有很多人推崇和推荐,对这样的书籍和推荐这样书籍的人,我一向是敬而远之。不过看起来糊涂虫还真不少,所以居然很难完全远掉。其实在我看来,市面上的所有养生书籍加起来,对人体健康的整体作用为负。也就是说,如果不看任何一本这样的养生书籍,对自己的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看来反而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为把这些养生书籍的内容总结一下的话,其实就只有两部分:废话和胡说八道。比如废话,几乎每一本养生书籍上都会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比如饮食要均衡,作息要有规律,适当运动有益健康,坏情绪不利于疾病恢复等等。养生书的推崇者在我批评这些书的时候就会拿出这些东西,作为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证据。其实这些大实话不用所谓的养生专家们来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包括那些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的文盲也知道老吃一种东西容易生病,生气的时候病情会加重。难不成养生书籍都是给不太知道爱惜身体的小孩子们看的?肯定不是,因为书店里绕着养生类书籍转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

  另外一部分就是不那么废话的,而却是胡说八道的东西。比如不能吃肉的,不能喝牛奶的,建议狂吃地瓜、生泥鳅的等等。要一一解释这些教条的荒谬和危险很无聊,也没有必要,仅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就可以了。假如这些养生书中列举的禁忌和建议都是有合理的,那么所有养生书之间就先打起架来。比如林光常地瓜博士认为吃肉是找死的,刘太医就建议给所有癌症病人喝肉汤。这些看起来新奇的养生方法,对于没病的人没有任何益处,还会带来害处,比如有位糊涂护士就听马悦凌的话生吃泥鳅得了寄生虫病。而对于有病的人,如果是不用治疗的疾病,比如感冒和功能性症状,其整体作用和对健康人类似,仍然是负的;而对于真正需要治疗的病人,比如癌症,则只能是加重和延误病情。已经有太多因为信奉“养生专家”的话而导致病情延误的例子了。

  所以对于这些市面上的养生书,还是离得远点好。

Nov 21

有所谓胃炎的人很多,不管我是去理发也好,坐出租车也好,只要对方知道了我消化科医生的身份,当然也得同时知道消化科是干什么的,一般下一句话就是咨询自己的胃炎和亲戚朋友的胃炎了。随着现在胃镜检查的普及,几乎所有做胃镜的病人,如果没有更严重的情况,都会被诊断胃炎。大概没有几个中国的消化科医生曾经看到过或者自己发布过完全正常的胃镜报告。而同时,无论教科书还是医生自己的实践都说明,病人的所谓胃痛症状很大一部分和胃镜报告的所谓胃炎没有关系。换句话说,有的病人症状很重,难受的不得了,痛不欲生,但胃镜却比较正常,相反,有些胃镜检查相当严重,病人症状倒没那么明显。

这种情况在专科医生中间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他们都知道相当一部分所谓的胃炎病人,其实应该给另外一个诊断比较合适,即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大多数医学名词一样,我们的医学术语大多来自于对外文的翻译,而不是向中医粉丝意淫的那样,是欠了中医什么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英文是functional dyspepsia,前者是“功能性的”定语,后者翻译为“消化不良”其实只是习惯用法,如果按照中文字面理解,那么和这个词真正的含义将有不小的差距,“消化不良”未必是真的有什么消化的毛病,如果按照广义的消化解释,那么所有胃肠疾病都算消化不良,如果按照狭义的生理学消化来解释,functional dyspepsia也未必会有真正的生理异常。其实dyspepsia的定义相对比较简单,只是描述上腹正中不适,并且和进食有一定关系的症状,和普通人所说的胃疼有很大重叠。之所以加上“功能性”的定语,是为了与那些能够查到造成患者症状的明显异常相区别,比如胃癌,溃疡病等等。因此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前提肯定是常规的检查包括胃镜都没有明显异常。功能性消化不良究竟占“胃痛”病人的多少呢?确切数字往往是枯燥的,我可以这么说,没有一大半,也有一半。真正是由于胃炎造成,按照胃炎治疗有效的有,但占不到多数。其中还要排除安慰剂效应,因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没有任何药理作用的安慰剂有效率都能达到三分之一多。甚至国外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很多治疗的药物,相比安慰剂并没有明显效果。

前面已经提到过,其实很多胃镜报告的胃炎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那为什么没人见到过完全正常的胃镜报告呢?这一点在消化圈内也是争议的话题,也有著名专家指出过,我们的大多数所谓胃炎其实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很多学术会议和学术杂志上,也不时有专门的指南,建议大家规范对胃炎和消化不良的诊治,但为什么大多数医院和医生依然继续给病人发出胃炎的报告,也许是因为知识更新慢,也许是因为懒惰,也许是担心在病人忍受痛苦花了钱之后给一个完全正常的报告,会让病人感觉难以接受。总之,只要是做胃镜的病人,只要胃里没有比胃炎更严重的情况,比如溃疡、肿瘤等等,还是会得到一个胃炎的诊断。

也许有人似乎已经恍然大悟了,医生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开药赚钱吗?这么猜测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根据,但我觉得并不是主要原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原因。举几个理由:第一、做胃镜的医生往往和看病开药的医生不是一个人,诊断胃炎对前者并没有直接好处,现实中也不存在后者和前者分钱的情况;第二、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并不意味着不用吃药,诊断胃炎也不是一定要吃药,一切要看病人的个体情况而定。下一篇日志将和大家讲一讲胃炎和消化不良的治疗问题。

Nov 19

小小尿尿和便便似乎以我前段时间出差的三天为界发生了明显变化。之前小小和一般的小娃娃一样拉尿毫无规律,多而且乱。有时一泡尿能分成四五次,刚刚换了尿布立刻就尿湿了。大便稍微少一点,但有时也能一天数次,一次分成两三次,大便是完全的糊糊状,虽然这对小婴儿来说算做正常,但时常搞得我们手忙脚乱。小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约有一半的次数不在你规定的排便地点拉尿,虽然活动能力有限,但小小小腿乱蹬几下,往往就已经和作为拉尿靶点的尿布相去甚远。我们为小小出色的运动能力高兴的同时,又不得不为小小蹂躏后的床单褥子犯愁,万一赶上阴天下雨,小小就得为自己的活泼付出代价,忍受没有干净被褥更换的痛苦。

十月中旬去西安三天,回来一家人忧心忡忡,因为小小已经连续两天没有排大便。全家人都担心小小是生病了,等我一回家,家人就把这个情况反映给我这个医生。虽然我一时也搞不清楚小小为什么突然大便习惯改变,但小小吃饭睡觉一切正常,也没有任何痛苦表现,此外自从便便减少以后,放屁就突然多起来。从我实习时残留的一点儿科常识来看,小小不可能是肠套叠一类急性病症。从网上查阅,似乎有好多小宝宝在两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大便减少,一周排一两次的也有,有人猜测是宝宝吸收能力太强,而母乳中不能吸收的残渣又比较少。从小小迅速长胖的情况来看,我比较接受吸收能力太强的说法。好在又过了两天,小小终于排便了,一改过去的糊糊状,居然变成了大人一样的条状。

此后小小的大便就维持在一到三天一次了,并且自从大便习惯改变以后,小小尿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冬天因为温度比较低,晚上小小穿衣较少不敢把尿以外,白天小小几乎不会再尿到尿布上。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往往在熟睡中醒来,就是提醒你赶紧把尿了。现在每天需要洗的尿布也大大减少。我们也越来越觉得小小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了。

Nov 15

clip_image002

网络成瘾被纳入精神病范围引起了争议,我个人赞成这种措施,同时认为很多反对意见中对成瘾这一病理状态的理解存在错误,也劝告那些依然反对,并且即将表示反对的人,不要把这个问题演变成对支持者的个人攻击和讥讽。赞成者的赞成未必正确,但是也不要着急谁火就灭谁的网络秀。

一般大家认为危害最大的成瘾是毒瘾,甚至于对晚期癌症病人需要依赖麻醉或精神类药品,也要严格限制,医生给病人使用的时候就像挤牙膏,宁可让病人适当受点苦,也不敢冒让病人成瘾的罪过。其实早在两年前我在网上学习卫生部门规定的麻醉药品继续教育内容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对成瘾的界定存在很大的误区。还以晚期癌症病人为例,病人对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产生依赖,并不一定就是成瘾,也不是因为医生给病人用的太多了。相反,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医生过度谨慎,而造成患者镇痛不足。我们大概不会责怪一个口渴之人,只给一小杯水之后还想喝。我们当然也不该责怪给了镇痛药能够坚持一会但过后继续疼痛的病人,谁也没有规定癌症病人必须疼痛着离开人世。

而认识到镇痛不足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要给特殊病人放开麻醉和精神类药品的使用,成瘾即便在绝症病人中也是不该忽视的问题,只是对成瘾的判断有更加详细的依据,而不是过于担心成瘾而导致过度保守的使用镇痛治疗。要判断成瘾首先要区分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的定义过于拗口,我的理解是癌症病人因为疼痛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依赖性可以称作躯体依赖性,如果离开这些药物就疼痛难忍,只在疼痛的时候需要,这样的依赖性不是成瘾,也不妨碍继续使用镇痛药物。而精神依赖性则是对某些药物产生非医疗目的的需求,即便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也设法需求,以至于在不需要药物的时候囤积药物,为了得到药物不择手段,认识不到过量使用可能给自己造成的危害,为了得到药物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等等。

从上述的精神依赖的内容来看,很多网瘾者完全具备精神依赖的特征。山东这边曾经报道过一个男生,在读技校期间染上了网瘾,为此不停的向寡居的母亲要钱上网,并因此辍学,回到家后,不惜让母亲卖房子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并接上网线继续玩网络游戏。记者去采访的时候看到男生坐在一堆破烂家具中,不顾一切的玩网游。还有很多偷东西,抢劫以获取上网费用的,各地都有很多报道。这些人的行为和上述精神依赖的表现并无二致。如果单纯将这些作为心理问题,并且赖到不能像专家一样给孩子施以所谓正统的教育,给孩子的爱还不够的父母身上,恐怕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费劲。

Nov 14

痔的问题确实困扰很多人,我身边也有不少人存在这个问题。有些自知有痔,但因为这个病的地方有点特殊,所以总想超捷径;有些则不知道有痔,看内科医生的时候偶尔发现,比如我们做结肠镜检查的时候很多便血的病人就是痔疮的原因,根本不必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痔的诊断一般没什么问题,病人自己也能够诊断出来,最让大家关心其实在治疗。这种疾病在医院里属于外科范畴,各地也有专门的专科医院,即肛肠病医院。本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的回答可能没有那么专业,新语丝作者和读者中如果有普外科或者肛肠病专业的,大可提出批评。既然这不是我的专业,我的回答只能以教科书和医学文献为参考,我手头上有多种胃肠病学的参考书,比如北医系统编撰的《胃肠病学》,协和系统编撰的《现代胃肠病学》,以及上海帮撰写的《江绍基胃肠病学》,对痔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描述,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治疗大同小异。无非是两个方面,第一个避免加重的因素,比如保持清洁避免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费力等等。除此之外,痔的治疗几乎全都是机械性的,比如应用硬化剂造成曲张静脉的栓塞、硬化,直接将痔切除等等。没有一个局部用药使痔消失的治疗选项。

其实痔的现代医学治疗和其他很多疾病的治疗有相似之处,比如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治疗只能预防复发和暂时减轻症状,还没有一个药物敢说能够治愈冠心病,而对于很多严重的病例,药物无法发挥作用之时,则是机械性治疗,比如冠脉扩张、支架置入以及搭桥手术上场的时候了。前面说过,有些人寄希望与药物治愈其实是有一种侥幸心理,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虽然我的情况和痔有点相反,我有严重的牙周病,口腔科的同事警告过我,如果不及时治疗,进行颇为痛苦的刮治,定时洗牙,我的牙齿可能要在40岁前大部分掉光。而我一则没有时间,二则经过两次刮治之后有点恐惧,所以虽然基本不相信有些牙膏广告逆转牙龈萎缩,根治牙周病,但每天坚持用,自我感觉也尽了一些力,尽管自己心里清楚可能要为将来一口假牙付出不小的开支。因此,即便大家熟悉了痔的治疗原则,以及明白大部分所谓根治痔疮药物无用,也还是会自我安慰似的去使用,而不敢冒一定风险进行一劳永逸的根治,尤其是还有医生在推荐的情况下,尽管他们推荐的药物并不被任何医学教科书和专业指南所认可。

Nov 09

电视上和报纸上的虚假医疗广告中有一种,就是五花八门的磁疗产品。这些磁疗产品的适应症往往都是一些常见的,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经济负担较重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甚至有些磁疗产品干脆宣称可以治疗癌症,这些磁疗产品甚至比中医还要无耻,稍微有点良心的中医还不敢说替代西医治疗,而这些磁疗产品就敢说,敢说自己能够替代手术、放疗和化疗。对于医学专业人员来说,这些谎言弱智的可笑,无耻的令人发指。但是因为这些磁疗产品的牛皮吹的太大,吹的太花哨,未必不会有人上当。太深奥的医学道理我想是不会有人关心的,正在关注磁疗产品,并且准备购买的人,只需要听我讲一些简单的逻辑就可以了。

首先,磁疗产品的理论依据不见于任何一本医学院教科书中。不管是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或者是个子矮、秃顶,甚至阳痿早泄,所有发病机理中都没有磁相关的描述。骗子有些是医学院校的毕业或没毕业的,所以可能会辩解教科书往往落后于最新的医学进展,而他们的磁疗产品肯定就是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了。看似骗子还知道一点医学院教材的更新规律,但也能够说明骗子的医学学历不高。医学院教材略微落后于最新进展不假,可惜作为医学进展发布唯一正规渠道的各类医学专业期刊上,也没有骗子们的研究成果。其实所有公共媒体上关于磁疗产品的信息来源,仅仅是骗子自己发布的广告。

上面已经说过了,磁疗产品绝对不是正规医学研究的成果,其原理也不受医学理论支持。骗子事先可能会把自己装成来自正规医学渠道,比如博士生导师、教授甚至院士等等,但是一旦被揭发所谓主任医师连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都没有,甚至没有工作单位,所谓院士的“院”属于野鸡单位,所谓博士生导师根本没有高等院校承认等等,这些骗子会立刻改换角色,称自己为当代的布鲁诺、爱因斯坦,玩起那套伽利略诡辩来:伽利略一开始不被主流所接受,后来证明他说的是对的,我也不被主流所接受,所以我说的也是对的。只是我不记得伽利略制造保健神药大发横财,而骗子们却是在自己的理论被主流接受,甚至试图让主流接受之前就已经把神药、神表、神腰带、神枕头制造出来,进行传销或变相传销,在媒体上大做广告了。然而,包括医学界,任何科学研究成果如果它的研究者和生产者、销售者是一个人,甚至是唯一的一个,那么这样的成果包括其相关的产品会受到严重的质疑和否定。但是既然骗子可以随时见风使舵改变自己的“科学”门庭,是不会关心这样的科学原则的。只是摘掉了医学、科学的帽子,不知道骗子还能否赚到钱。

Aug 15

还是济南电视台,这次是一种叫做“水宜生”的喝水治百病的东西,昨天在《齐鲁晚报》上看到同样的报道。尽管也是那种一看就是假的骗人玩艺,想让老百姓认识也需要费一番工夫。最简单的就从它的发明人所谓的杨启彪“博士”入手。

骗子一般是会无限抬高自己的头衔的,比如院士、博士等等,既然杨启彪自称“博士”,那就看看他这个博士学位哪里来的。百度百科一下子就揭了老底,人家是美国高登大学的博士在读,相当于咱们的博士研究生。以前也有中医粉丝骂过我,说我博士在读怎么能说自己是博士,可惜我从一开始就表明我是博士研究生,只是中医粉丝搞不清楚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的区别,弄懂以后又回过头来诬陷我。人家杨“博士”可不一样,在报纸和电视上都是明明白白的说自己是博士,只是这个百度百科老实了一点而已。杨启彪最高的学历可能是美国劳伦斯科技大学的MBA学位,奇怪的是,在他自己的介绍中,杨启彪2002年进入美国劳伦斯科技大学学习,同年获得了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身份。我对国外如何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不太了解,但感觉杨博士的经历有点不同寻常,希望懂行的能够解释一下。

杨启彪还声称发表学术论文5篇,英文的是一篇没有,不管是用“yang qibiao”也好,还是“yang qb”也好。只好到中文当中找,找出了好几篇,名字叫做“杨启彪”的大概有两个人,一个是在某油田工作的“杨启彪”,他的工作范围和发表文章的时间都与1992就到南方一家公司上班的杨启彪不符,是另外一个人,剩下的杨启彪应该就是广告中的这位杨“博士”。从检索结果来看,杨启彪从1994年到1996年分别申请了多项保健品专利,包括保健床垫、保健气垫、保健靠枕、保健手帕等等。专利来源是“珠海经济特区天年高科技国际企业公司”。从2006以国际功能水专家身份回国开始,专利就变成了水宜生了,来源是杨启彪本人。可以看出,在杨启彪出国之前,他的保健品都是清一色的纺织品,出国拿了一个MBA学位,就突然变成了“归国功能水专家”了。不知道杨“博士”是不是也算“毅然”回国的。

再回头说说杨启彪的“水宜生”,实质上一种所谓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水杯,把普通水加入进去就能够产生所谓的“电解效应”,将酸性水变成碱性水,而碱性水是对人体有益的。我不是学化学的,但也知道将一种液体由酸性变成碱性,只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加入碱性物质,一种是施加能量。水宜生没有任何能源装置,所以只能是加入碱性物质,也许水宜生真是由碱性物质做成的,但那和电解效应又没有关系。原理上水宜生就要挑战基本的化学定律。

非常有趣的是,2006年我曾经和一个叫做“刘智仁”的水净化器生产者打了一仗。人家的原理到正好和这位杨启彪博士相反。刘智仁的水净化理论依据是他自己创立的“人体结垢学”,认为所有的疾病,包括肾结石、高血压、糖尿病、胃炎都是因为不同组织中碳酸钙沉积造成的,就像一个锅炉一样,而他的水净化器可以产生稀盐酸,能够溶解沉积的碳酸钙,从而起到包治百病的功效。看清楚了吗?一个是酸性水,一个碱性水,都能作广告,都想赚大钱,而我们的无冕之王们都可以接受,都愿意帮忙传播。

不过我相信,如果把杨启彪和刘智仁放到一起,两个人是不会打架的。甚至还会同仇敌忾,尽管这两个人不管从理论基础,还是产品的市场竞争都应该是水火不容。因为尽管骗子可能暂时得逞,但假的就是假的,成不了大气候,面对共同的敌人,骗子也知道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就如同孙刘联盟一样,都想着暂时度过难关以后找时机灭掉对方,但杨启彪和刘智仁们恐怕连所谓的称帝都等不到。

Jul 31

科普作家方舟子刚刚写了一篇介绍人体肠道气体来源的科普文章,写得很有趣。我也来凑趣写写关于人对自己肠道气体感觉的问题。通常与胃肠道气体相关的症状有嗳气、不自主吞气以及腹胀等等。嗳气主要是过多的由口排出气体,当然成分肯定和自另一个出口排出的大不一样。这里主要说说腹胀的问题,其实腹胀未必完全是气体的原因,但平时患者经常将腹胀的感觉描述为胀气。

作为一种症状描述,对腹胀的概念其实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那就是对腹胀感觉和真正的腹部胀鼓的混淆。腹胀严格来说只是病人的一种主观感觉,并不一定伴有真正的腹部膨隆,甚至只有一少部分是对腹部膨隆的真实感觉。英文当中也是对腹胀有两个词,两个词的应用曾经甚至现在也存在一定混乱,一个是bloating,相当于腹胀的感觉,另一个是 distention,才是真正的腹部膨隆。有些英文版的医学专著上,这两个词的混用也是很常见的。本文主要讨论没有明显异常结构改变的功能性疾病引起的腹胀,这也是影响大部分病人的主要原因,其他有明确病理因素的腹胀,比如肠梗阻、电解质紊乱、肠道缺血等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胀气感的产生原因,有很多解释,但没有一种可以解释全部的病人,包括气体产生过多,气体排出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如小肠细菌过度增殖),精神心理因素,腹壁肌肉薄弱,腹壁肌肉异常舒张等等。腹壁肌肉异常导致的腹胀,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病人来说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剩下的可能机制中,除了精神心理因素以外,其他的都和气体相关,看来病人主观描述为胀气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正像开头说的那样,感觉胀气的病人是否都有肠道气体的异常呢?或者说腹胀的病人都有真正的腹部膨隆吗?为了解开这些疑问,有人使用了实时监测病人腹围变化的方法,最开始是用一种可伸缩的软绳来测量,之后因为监测的不方便,和无法反映长时间内所有的腹围变化,有人使用了一种类似于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装置,可以记录24小时之内病人的腹围变化,而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结果发现,在所有自诉腹胀症状的病人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在腹胀的时候真正伴有腹围的增大。之后又对这些病人进行内脏敏感性的检查,在病人直肠内放入一个球囊,逐渐加大球囊的压力,直至病人产生感觉和疼痛为止,如果病人产生疼痛所需要的压力较高,那么内脏敏感就比较低,对疼痛耐受能力较强,反之,所需压力低,内脏敏感就比较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弱。结果发现,没有腹围增大的病人,大多数是内脏高敏感的,而腹胀同时又腹围增大的病人,内脏敏感性正常或偏低。同时,不伴有腹围增大,内脏敏感性高的病人,抑郁或焦虑评分都较高。

因此可以推测,自诉胀气的病人,可能只有一部分是真正由肠道气体造成的,而很多病人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这一部分病人的症状产生可能更多的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于真正腹部膨隆的病人,传统的促进肠道动力,改变饮食习惯可能有效,而对于其他病人则未必。事实上,对于很多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已经有研究表明单纯的心理或行为治疗要比传统的依靠药物效果要好。即便是药物有效,也必须是在良好的医患沟通,医生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有时医生甚至需要和患者仔细探讨当前该病的最新发病机理研究,当然不是用医学术语,而是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笔者也体会过,有些久治不愈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如果就诊病人较少,我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仔细倾听对方都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这也可以解释很多中医疗法对部分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有效的现象,很多求助于中医的人在就诊之前往往从朋友亲戚那里获得了很多暗示信息,比如家传秘方、心口相传随意渲染的神奇病例等等,加上中医在千百年的经验里积累了很多把握病人心理的经验,最后就是一缸缸色重味浓的中药汤子,偶尔有效也是不值得奇怪的事情。

Jun 11

高中的时候玩过一个小游戏,找15个纸团,也可以用石子代替,分成三堆,分别有三个、五个、七个。游戏由两个人来做,两人轮流拿纸团,每次只能从一堆纸团里面拿,每次拿取的个数随意,一个可以,把一堆全拿走也可以。最后一个纸团轮到谁拿谁就是输者,也就是说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对方拿最后一个纸团。有一次期末考试之前这个游戏很流行,但只流行了几天,考试结束就放假了。假期里面我闲着无聊自己和自己玩这个游戏,慢慢的发现只要掌握了规律,如果是让我先开始,那么我肯定会赢。同时也发现,除了第一轮只能在任意一堆里拿一个有三个选择以外,剩下的游戏里,如果我要赢,则大多只有一种选择。

虽然知道这个规律的过程比较复杂,但要教会别人窍门却很容易,只需要牢记几种组合,然后尽量给对方造成这几种组合就可以稳操胜券,这几种组合分别是

1,1,1;

1,2,3;

1,4,5;

2,4,6;

此外还有的仅剩两堆相同数目,比如4,4;5,5;3,3;2,2;不包括1,1,原因显而易见。

读者自己可以试验一下,如果要保证给对方造成这些组合,自己第一个先拿,并且只拿一个是关键所在,否则对方就会马上给你造成上面的组合。如果对方也知道规律,那么你必输无疑。这样算起来,让对方必输的组合还包括2,5,7;3,4,7和3,5,6。

当然到此为止,这个游戏已经毫无秘密可言,也就毫无玩的价值了。两个都知道规律的人玩毫无乐趣,和不知道规律的玩更没意思。

医学很多时候就像游戏。这个游戏的双方分别是疾病和医生。疾病过去和现在大多是规则的制定者,医生大多时候只能在疾病规定的规则下向疾病挑战。和一个既是裁判员又是选手的对手较量,可想而知会获得什么样的战绩。有的时候甚至医学还没准备好,疾病已经开始宣战了。历史上众多的烈性传染病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即便是今天,一种新型的传染病暴发人类可以采取的措施仍然无非是隔离和对症治疗。

然而像任何游戏一样,疾病这个游戏也有它的规律,医生可能在和疾病的对弈中一场不胜,但作为医学,如果输一场和输一百场没有任何收获,这种医学就再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掌握了规律,医学就有战胜疾病的可能,至少不至于被对方剃光头,输得不至于那么惨。对病毒的了解虽然还不能让我们发展出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已经知道病毒的传播途径,因此尽管对已感染者可能无能为力,至少可以让未感染者尽量少感染甚至不感染。

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还决定了:人类不仅仅是认识规律,根据规律采取措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人类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规则,让疾病变得被动。在医学发展史上,这样改变规则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输血术、器官移植术、影像检查手段,当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药物。当然,比起仍然是由疾病担任规则制定者的游戏来,我们目前能够掌握主动的要少得多。

医学与这个游戏的相似之处还在于,一旦了解了制胜的规律,就可以批量复制给其他人。后来学习的人甚至可以不用再去了解当初发现规律的复杂过程,只需要记住那几种简单的数字组合就可以了。就像任何一个医生面对大出血的病人都知道第一步是先止血,同时尽快的扩容,而无需再回头复习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