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监测体系问题 是未有效监管

10 03 2009年

东方早报记者 石毅   
东方早报2009年03月10日

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与过半受访上海市民认为“国家监测体系不健全”不同,方舟子认为,现行国家监测体系实际上是健全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生产、销售等都有相应的部门在管理,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配置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问题在于部分监管部门不作为,执法人员不负责。”

方舟子主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形成有效的问责制,比如国外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通常有这几个渠道: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通过司法起诉失职的监管部门,起诉违法的企业;举行调查、听证等。

为此,他建议,近期可以通过在人大建立问责制来实现有效监管,强化和细化人大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及时处理不作为的人员。

方舟子还认为,应该增加食品商家的违法成本,监管部门在企业有违法苗头时就扑灭,并对违法者给予严惩,而不应该纵容他们,对名牌企业更应如此。



关于新语丝博客的一些说明

9 03 2009年

一、新语丝博客主要为新语丝的作者提供写blog的服务,不面向一般读者。如果你不曾在新语丝上发表过有分量的文章,建议你暂时不要申请。注册时请尽量使用你在新语丝用的笔名和投稿邮址,以便核对。(用户名必须是英文,但是昵称可以用中文)

二、我们欢迎新语丝的作者前来注册,但是不特地邀请某个作者加入,以免以后万一要清理门户时出现尴尬。(像熊博罗装那样邀请人加入再把人踢走,是一种很变态的做法。)

三、我们相信被批准加入的作者都会认同新语丝的理念,因此不准备对作者的言论做任何限制,不会删除或改动作者张贴的文章。万一作者滥用了我们的信任,或其理念发生变化,张贴不合适的文章(比如传教、宣扬伪科学的文章),那么将直接关闭其博客。

四、是否开放评论以及如何管理评论,由作者自己掌握。但是如果有读者滥用评论功能(比如炸版、发布广告、泄露隐私等),而作者又疏于管理,系统管理员将代为清理。



方舟子:我反感一切都以和为贵

9 03 2009年

记者:谭君
潇湘晨报《晨报周刊》2009.2.25.

蒙牛特仑苏OMP事件,仍无定论。首次揭露特仑苏事件的方舟子,再次成为媒体的聚焦。

从2000年在新语丝网站开办“立此存照”栏目,从事学术打假以来,他先后揭发了“基因皇后”、“核酸营养”骗局,以及现在的特仑苏OMP问题。

近10年的打假,有人说他是“打假斗士”,也有人骂他是“法西斯式打假”,“生小孩没屁眼”。

2009年2月18日,《晨报周刊》对话处于风口浪尖的方舟子。

下午四点,电话那头,有孩子的叫声。方舟子说,那是他的小孩。问他小孩喝的什么牛奶,他说是北京送上门的、用巴氏消毒的鲜牛奶,不是特仑苏那样加香精、本来就质量低的牛奶。

方舟子有一部分时间呆在国外。2007年3月,他回到北京。在超市看到推销特仑苏牛奶,注意了一下,回家在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检索,没查到OMP这个东西。在一次会议上,他对媒体谈起名牌企业蒙牛在造假的事。

“有几个记者做了进一步采访,蒙牛知道了,就开始公关,报道没有出来。”方舟子说,蒙牛其实也来找他了,“说有误会,要消除下”,但方舟子拒绝跟蒙牛接触,理由是;“私下见面,到时候他们给我钱,我不收,但到底收还是没收,我哪说得清?”

2008年8月,三鹿奶粉事件后,有记者想起了这件事,就来找方舟子。当时,《第一财经日报》登出来了,不过影响不大。直到后来,有人举报特仑苏,被反映到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给了一个函,有人把这个函寄给了方舟子,也寄给了媒体。2月10日,整个事情才被完全捅了出来。

现在,方舟子关注的问题是,卫生部等6个部委请专家来鉴定特仑苏,但请了哪几个人又不说。“我私下了解了一下,这几个专家中,一个是拿了蒙牛的钱做研究的,另一个是特伦苏刚出来时参加了发布会、为他们助威的,还一个是推销蒙牛另一个产品的。怎么能找这样的人?”

至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有些是有人向新语丝“透露的内幕”,有些是和他关系不错的媒体朋友提供的,“他们打听到了情况,不便于写到报道里,就告诉我。特别是北京的记者,经常来采访我,彼此间有信任的关系。算是信息共享,互通有无。”“蒙牛内部的材料我这都有,是记者去采访蒙牛,蒙牛给他们提供的。”

长期打假,自然引人注目,树敌不少,光官司就有十多起。还好国内、国外各有一些网友为他成立了基金会,筹款为他打官司。

1994年创办的新语丝网站,有“40万的读者、一批长期写评论的人和一拨一拨的学术黑暗揭露者”,每天的打假稿件都由方舟子亲自把关更新。网站因被得罪过、揭露过的人“走关系、走后门”屏蔽而有多个镜像点。经常来这个网站光顾的,除了高校的研究者、研究生,还有寻找新闻线索的记者。

事实上,方舟子和记者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方面,他们有频繁往来,互通消息。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他就列了一份《中国不良记者名单》,并适时更新,持续至今。

【对话】

关于打假

晨报周刊:有人说你是“学术界的宋祖德”?

方舟子:我对这种对比很气愤。那个宋祖德我也看了他的文章,他是乱说话的那种,没有根据。而且他那个嘴很脏的,到处乱说的。跟我完全是两回事,我不是乱说、乱传小道消息,我是有根有据的。我的信息是有含金量的。

晨报周刊:为什么喜欢打假?

方舟子:其实我不喜欢打假,喜欢写文史、科普方面的文章。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现在越打越可悲,有些内幕比我刚开始知道的还要深得多。我自己也不知道能干多长时间,但现在也不能轻言放弃,这个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么多人在看,如果我不打了,那就对不起大家的信任,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可去投诉这些造假的。

晨报周刊:不相信除你之外会有第二个人站出来打假吗?

方舟子:我现在看不到。站出来打假的也有不少,但就像我说了(方舟子曾揭露过一个叫学术批评网的打假网站,称其主办者本身就是造假,并且用造假的方式去打假),或者他能力不行,或者没有影响力,或者没有得到大家的信任,甚至他本身就在造假。他有这方面的热情,但打得不够严谨,没有必要的科学素养,没有这个知识储备,所以打出来就没有效果,没有赢得大家的信任。

晨报周刊:有人说你打假很“法西斯”,把自己当成科学与正确的化身。

方舟子:我打假一向很谨慎,基本没有出过大漏子,最多是一些细节上的小错误,而且我也及时在网站更正了。大家要把我当成这样的化身,这也不是我能控制,我自己不敢当。

晨报周刊:网上批评和谩骂会不会影响到你打假的效果?

方舟子:那不是我能控制的。如果有些人受网上攻击的误导,那是他本人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那是他糊涂。我不指望争取所有的人。我已经把文章写得那么明白,证据那么充足,他不信,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晨报周刊:那些本身声誉、地位很高的学者、专家的批评对您没有影响?

方舟子:如果这个有影响的话,我也无所谓。看自己究竟有没有做错什么事。如果他们的批评没有道理,那愿意说就说吧。我并不是说要刻意去追求好的名声,做事时就瞻前顾后。我不是要做政治家,振臂一挥,都来响应,那不是我。如果确实是我批评他们错了,我道歉,他们骂我,哪怕很难听,我也认了,将心比心,人家气愤我也能理解,谁叫我搞错了呢。不过,对于那些要做我的人生导师的人,自己养个儿子去指点吧。我反感国内这些一切和为贵、说话不能太白太难堪、给人留面子的方式。学术上的争论,有几分事实就说几分话,不夸大,也不要留面子。造假的人都不要脸,干嘛给他留面子。留余地反而显得我底气不足、证据不充分、遮遮掩掩不敢揭露他。

【关于媒体】

晨报周刊:“中国不良记者名单”是你公布的吗?

方舟子:是的。记者就像其他行业一样,里面有道德很高的人,也有很差的人。我公布的那些,跟我打过交道,主要是两类:一是替不良企业当枪手,推销假保健品、药,替他们企业写稿来反击我,被人家收买的;一是品质有问题,新闻道德有问题,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搞臭我,捏造我一些没说过的话,属于造谣的那种。包括南方报系的一些记者。后来我搞到一个他们内部的策划书,主要的内容是要把我搞臭什么的,写得很明白。

晨报周刊:你说这些记者“造谣、欺诈”是否太过分?

方舟子:比如,他问到一个问题,写我回答用的“这……”,好像我回答不出来一样,我讲话从来都是很流利的;还比如他写“38岁的方舟子,看起来象28岁,而他的“直言快语”、“胸无城府”,不掩饰好恶的心态,让人疑心他只停留在了18岁”,这不明显写我心智只有18岁?这些不是造谣吗?还说:“他更象一些高智力的少年人,在年少时期因为吸收过多的理想主义的”养分”,在无挫折的成年生涯中,生长停顿,从此一直停留在”少年时期”–自信非凡,从不缺乏自我认同。”别人说我心态年轻,那是称赞我有朝气,但是这话听上是在讽刺我心智不成熟,对我的文章和为人并未有全面的了解,只通过和我几个小时的谈话,就能下这样的结论,也未免太“自信非凡”了吧。

这家媒体,当时他们已经有人来采访了,那人写的稿件我挺满意的。后来又有来人,说要补充采访,最后的稿件完全是推倒前者的,根本不是补充。稿件出来,我指出其中二三十处错误,发给他们编辑部的人看了,他们答应改正,最后出版根本的错误还是没改。这就是欺诈啊。

晨报周刊: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公布“中国不良记者名单”,不怕别人反感?

方舟子:都有证据,都在网站上公布过,只是没有在名单中列出来。别人反感取决于他们愿不愿意信任我了。看过新语丝的人都知道,我这个名单是个框架,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要接受这些人的采访,一方面是提醒新语丝的读者以后接受这些人的采访要小心点。只起这个作用,证据都有。

【关于生活】

晨报周刊:怎么评价自己?
方舟子:学术上,我是个爱较真的人;生活中,我很随便,对物质要求不高,不是刻薄、计较的人。

晨报周刊:网上的谩骂和攻击有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比如小孩将来怎么看你?

方舟子:我会告诉他,爸爸因为做得对才会这样。

晨报周刊:除了打假,平时还有什么爱好?

方舟子:上网、看书、写文章、打太极拳,跟小孩玩一玩,很单调很规律的生活。

晨报周刊:家人怎么看待你打假?无名无利。

方舟子:家里人对物质的东西看得很轻,不以赚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父母是比较正直的人,在地方上很有口碑。他们只是担心我的人身安全。我的妻子本来就是因为我打假才认识我的,所以对我的事情一直比较支持。

【他们说】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方玄昌:方舟子因为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被很多攻击者妖魔化。当然,被妖魔化的方舟子也有问题,不过正如著名生化学家邹承鲁院士所说,“方舟子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和方舟子认识有四五年,平时一块吃饭,大家都绝不会让他买单,知道他也没什么收入,除了稿费、出书的版税和以前专利的一点钱。

方舟子曾来做过讲座的湖南大学生命科技研究院某副教授:涉及到学术腐败的问题,大家都会回避。他做的事情是很多人不敢做的。方舟子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被方舟子列入“中国不良记者名单”的南方某报记者:他就是那种采访时不好好说话,喜欢跟你讲常识的人,总以为别人很傻。

被方舟子列入“中国不良记者名单”的《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曾繁旭:关于这个人我没什么可说的。采访他只是职务行为,我不想再谈起他。你知道吗,我没什么想谈的。



3G新闻访谈:方舟子谈明星代言问题食品

7 03 2009年

3g1434574447a.JPG3g1436473029a.jpg3g1438113234a.jpg

2009.3.7.下午,iphone.3g.cn

【3G新闻】各位3G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3G直播室!(14:31)
【3G新闻】2月28日,国家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新的《食品安全法》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14:32)
【3G新闻】今天我们3G直播室邀请到了著名的科学打假斗士方舟子先生(14:32)
【3G新闻】与G友们共同探讨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14:32)
【方舟子】大家好。(14:34)

【3G新闻】最近比较热的话题是明星代言要负连带责任(14:34)
【3G新闻】比如说著名导演冯小刚他就觉得这个规定他不太赞成,他觉得这是大众的仇富心理(14:34)
【3G新闻】因为他觉得这个连带责任不应该是明星来负。(14:34)
【3G新闻】但是也有导演比如说张艺谋说既然你代言了,就要负责任我不知道连带责任到底是怎样的?方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14:34)
【方舟子】《食品安全法》里面没有特指明星。(14:34)
【3G新闻】代言者。(14:34)
【方舟子】社会组织机构、个人如果替产品做虚假的宣传然后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害要负连带责任。(14:35)
【方舟子】所以他泛泛地指所有的个人。(14:35)
【方舟子】当然大家比较关心的可能是明星(14:35)
【方舟子】至于有没有仇富心理、仇名心理,也许会有,但是不是说指对明星(14:35)
【方舟子】包括专家替产品代言,产品出问题了,你也可以起诉他。(14:35)
【3G新闻】如果这个产品出问题,我们可以对代言者、机构提出起诉?(14:35)
【方舟子】民事的。但是索赔责任还是主要由厂家负。(14:35)
【方舟子】要是说明星该不该负责任,我觉得应该区别来看(14:35)
【方舟子】像明星代言是三无的产品,有的相关审批手续不全,你根本不知道它没有批号,你就给他代言,这个就是帮助他们弄虚作假,这个应该承担责任(14:36)
【方舟子】还有一种,他这个可能属于很正规的产品,名牌产品,然后明星替他代言的时候捏造一些故事,编一些谎话,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证明产品多么好(14:37)
【3G新闻】用明星的影响力影响大家(14:37)
【方舟子】对,比如说吃了什么不衰老,这种明显是虚假宣传。你这个明星我觉得应该负责任的。(14:37)
【方舟子】但是如果说你这个产品表面上看来是没问题的,相关审批手续也都有,明星也没有替他做虚假广告(14:37)
【方舟子】就拿产品摆个样子或者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推荐产品之类的(14:37)
【方舟子】就是说他做广告的不涉及虚假宣传这部分,那么以后产品被发现有问题了,比如说偷偷加了不该加的东西(14:37)
【3G新闻】就像三鹿奶粉。(14:37)
【方舟子】对。或者说这个产品本来不应该批,不应该上市。(14:38)
【3G新闻】您说的是明星没有太多责任,因为他看到的这些东西,公司提供给他的都是合理的,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这种情况。(14:38)
【方舟子】对,表面是合法的产品,那明星没有辨别的能力啊,他看到所有的手续都齐全(14:38)
【方舟子】他也不知道你加的那个东西究竟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或者偷偷加了也不知道。(14:38)
【3G新闻】毕竟明星不是专业人士,也无法鉴别这些东西(14:38)
【方舟子】对,比如说这个产品由明星代言的,本来不应该上市,但是审批的部门让它上市了,这时候应该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14:39)
【3G新闻】那这时候明星还要负连带责任吗?(14:39)
【方舟子】我觉得应该不用。这个就比较冤了,追究他(14:39)
【方舟子】因为他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他也不知道产品生产的内幕。(14:39)
【3G新闻】所以有人提议,就您刚才说的东西,明星就负名誉上的损失,但是经济上不用再赔付了。(14:39)
【方舟子】对,其实出这个事,明星也受损了。(14:40)
【3G新闻】所以关于这条应该再细分一下?(14:40)
3G网友(434165402)说:方舟子,我喜欢!(14:40)
【方舟子】对我觉得这个规定有些空泛,应该细一点。(14:40)
【3G新闻】那专家的代言呢?(14:40)
【方舟子】专家代言应该比明星代言责任更大。(14:40)
【方舟子】其实专家代言一个产品的时候他说出来的分量要比明星还要重(14:40)
【方舟子】因为他是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出来的(14:40)
【3G新闻】而且他应该是可以了解到这个产品的。(14:40)
【方舟子】对,他对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东西,里面加了什么样的成分,公开地加,偷偷地加,一般来说专家应该都知道(14:41)
【方舟子】比如说奶粉里头,牛奶里头偷偷加三聚氰胺(14:41)
【方舟子】这个肯定不是公开地加,成分表格里肯定没有(14:41)
【方舟子】但是这是多年来行业里头一直这么干的(14:41)
【方舟子】所以专家的话应该是有了解的,不然你就不是这一行的专家了。(14:41)
【3G新闻】这个要跟明星代言的程度区分来看,还有专家也要区分来看(14:41)
【方舟子】对,专家应该是知情的,跟明星不一样,而且影响力比明星更大(14:41)
【方舟子】明星只是人气,但是专家给人感觉是更科学,所以讲的话更让人相信。(14:41)
【3G新闻】所以您要不要给明星提个建议呢?(14:42)
【方舟子】明星代言应该更慎重一些,虽然现在法律规定了,规定得不是很清楚,还是要慎重(14:42)
【方舟子】特别是本身要自律,要洁身自好,不要为了代言费代言不法的产品做虚假的广告(14:42)
【3G新闻】好象美国不管什么人代言这个产品,都要使用这个产品一段时间(14:42)
【方舟子】好象美国没有。但是靠明星使用一段时间也说明不了问题,特别是涉及到食品问题。(14:44)
【3G新闻】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不同的反应。(14:44)
【方舟子】对,比如说食品里面添加的非法成分可能需要你长期食用(14:45)
【方舟子】过很长时间才会暴露出来,如果光吃几天几个月可能不会出问题。(14:45)
【3G新闻】所以说明星试用也不太严谨?(14:45)
【方舟子】对,比如说婴幼儿的产品,那明星不可能真的吃那个奶粉(14:45)
【3G新闻】所以明星代言,不管是明星还是名人他们要慎重,这是最主要的?(14:45)
【方舟子】对,特别是在现行的法律下有可能被追究(14:45)
【方舟子】我也看到报纸上说,就是有明星出来表示,他们以后不再代言食品了(14:45)
【方舟子】因为这个可能风险会比较大。(14:45)
【方舟子】在现在中国这种情况下,代言食品的风险确实比较大,所以我觉得明星还是要掂量掂量。(笑)(14:45)
【3G新闻】这个是不是跟《广告法》会联系在一起呢?(14:46)
【方舟子】具体怎么处理应该由《广告法》来管的。(14:46)
【方舟子】因为《食品安全法》就那么一条规定,没有这种详尽的规定(14:46)
【方舟子】具体比如说要怎么样去找哪些部门去索赔,去投诉,然后去起诉什么的,这是具体的操作应该是根据《广告法》来的。(14:46)
【3G新闻】嗯。其实我们知道一旦一个食品出了事之后我们再去找这些索赔都是后续的一些事(14:47)
【3G新闻】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在源头上控制住这不安全食品的产生。(14:47)
【3G新闻】关于这个方面,您觉得如何保证企业不有违法行为呢?(14:47)
【方舟子】这个主要是监管部门的责任。(14:47)
【方舟子】现在我也看到有一些人呼吁说企业要有良心,说希望企业能够自律,不要做这些违法的事情。(14:47)
【方舟子】但是呢,让企业要他们有良心的话这个实际上是很难很难做到的。(14:47)
【3G新闻】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14:47)
【方舟子】虽然是理所当然,但是企业目的是为了赚钱,赢利,所以如果没有监管部门监管着(14:48)
【方舟子】那么有的企业会不择手段的,不是说全部企业都这样,至少有一部分,如果没有人管,他们就干没有良心的事情(14:48)
【方舟子】所以如果光是从道德上让他们自律,远远不够,解决不了问题(14:48)
【方舟子】所以要想把源头掐住的话最关键是监管的问题,执法的问题。(14:48)
【方舟子】为什么这些虚假的产品会流出来会卖出去,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说我们没有法律(14:48)
【方舟子】我们有法律,我们不要说等到《食品安全法》再来说有这个法律来管他们(14:48)
【方舟子】以前也有法律,在《食品安全法》之前有一个《食品卫生法》(14:48)
【3G新闻】95年颁布的。(14:49)
【方舟子】对,十几年前了,这个主要内容实际上跟《食品安全法》差不多的。(14:49)
【方舟子】除了《食品卫生法》还有《药品管理法》,这主要是针对的那些冒充药品治疗功能的食品,你卖的是食品、保健品,说有治疗作用。(14:50)
【3G新闻】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法律是有的。(14:50)
【方舟子】有,包括《广告法》。(14:50)
【3G新闻】主要问题在执行和监管上。(14:50)
【方舟子】监管这块,监管部门不负责任。(14:50)
【方舟子】以前有一种说法,我们监管部门人手不够,所以没有办法主动执法,主要是被动执法(14:50)
【方舟子】就是等到媒体曝光了,然后我们再派出人马去执法。(14:51)
【方舟子】但是有时候即使是媒体曝光了,这些监管部门也无动于衷(14:51)
【方舟子】除非像奶粉这样,死人了,引起国家领导人重视,那么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来(14:51)
【方舟子】包括最近的蒙牛的特仑苏的事件,这已经是三年了,它的产品已经卖了三年(14:51)
【方舟子】大做广告,网上对他的置疑也有两年了(14:51)
【方舟子】直到最近国家质监部门才发一个函禁止他们特仑苏往里加OMP。(14:51)
【方舟子】那两三年之前都干吗呢?(14:51)
【3G新闻】为什么这个拖了这么长时间监管部门才管?(14:51)
【方舟子】就是他们不作为,不负责任也不负什么后果,主要是问责制度(14:51)
【方舟子】问责制度没有完善起来,这些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时候,本来应该是被问责的(14:52)
【方舟子】来应该追究他们执法人员的责任的,但是没有(14:52)
【方舟子】除非事情搞的非常大,像奶粉事件,民愤极大,这时候质监总局的局长辞职了,这就完了(14:52)
【方舟子】其实辞职对他来说没有太大损失,级别还在那,说不定再过一两年又上来了,干别的去了(14:52)
【方舟子】主要是问责制度没有健全,也没有交到我们普通公众手里。(14:52)
【3G新闻】可能监管体制上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像食品的,一般的或者是很多部门要互相推诿责任,食品推给卫生,卫生推给质监的。(14:52)
【方舟子】对,我们现在管食品有几个部门在管,针对的是食品不同的环节(14:52)
【方舟子】比如说农产品这一类,原料这块是农业部在管(14:53)
【方舟子】你这些原料拿来进行加工、生产,这个质量的保证是质监部门在管(14:53)
【方舟子】你这个产品要上市,就是能够生产然后上市,是要经过审批的,要有一个批号,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管(14:53)
【方舟子】等产品上市了,进入流通领域,要去推销,要去销售,这个过程是由工商部门在管(14:53)
【方舟子】你这些产品上到餐馆、饮食业这块,这时候卫生部门在管,所以有几个部门在管。(14:53)
【3G新闻】是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监控方式。(14:53)
【方舟子】对,针对的是食品环节,比如说你的食品环节出问题了,加了不该加的东西,这是质监部门的责任(14:54)
【方舟子】如果说做虚假广告这是工商部门的责任(14:54)
【方舟子】然后一个产品不应该上市你批准它上市了,这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责任(14:54)
【方舟子】如果是农产品出问题了,农产品在种植、收获的过程当中出问题了,或者牛奶采集的过程当中出责任了,这是农业部的责任(14:54)
【方舟子】所以这些责任都划分的很清楚。(14:54)
【方舟子】国外也是这样。大部分的国家也是好几个部门同时在管,齐抓共管。(14:54)
【方舟子】国外的也管的不错,但是国内这一套就变质了(14:54)
【方舟子】一出问题就互相踢皮球,互相扯皮。(14:54)
【方舟子】一出问题大家互相躲。所以就是说出了事以后不知道找谁,消费者不知道该找谁。(14:54)
【方舟子】然后你找到了那个部门,那个部门可能推给别的部门(14:55)
【方舟子】比如说像去年的奶粉事件,有一个儿科医生发现了,发现婴儿得肾结石,在临床上、门诊上收到很多(14:55)
【方舟子】所以他就觉得奶粉的质量有问题,所以就去找质监部门,又给推给卫生部门。(14:55)
【方舟子】后来过了几个月报道了,后来质监部门才出来。(14:55)
【3G新闻】这次《食品安全法》也是有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了这么一个机构,好象是想把这个关系调理一下,您觉得这个能够起到总揽的作用吗(14:55)
【方舟子】会起作用。但是不会太乐观。(14:55)
【方舟子】因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不可能管到很具体的事情。(14:56)
【方舟子】他们里面是不接受投诉的。只是说出现这种全国性的重大事件的时候…(14:56)
【3G新闻】做一个统筹的工作。(14:56)
【方舟子】对,做一个协调统筹的工作。平时他不会管。(14:56)
【方舟子】还有如果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不管事的话找谁啊(14:56)
【方舟子】所以上面成立一个问责的,从上到下的问责,起不到什么作用(14:57)
【方舟子】我们应该是从下往上的问责,这个权利在普通消费者手里,在普通公众手里。(14:57)
【方舟子】普通消费者要怎么有问责的权利呢?(14:57)
【方舟子】一个是对这些部门的运作,包括人员的任命有一个更大的权利,有决定权。(14:57)
【方舟子】然后出了问题,我们这些消费者、普通公众也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14:57)
【3G新闻】就是我们普通消费者要跟这些机构关系要畅通。(14:57)
【方舟子】对,有了问题我们要找谁。现在渠道是有,但是你过去他不理你,或者踢掉。(14:57)
【方舟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比如说通过人大这个渠道,起到一个问责,人大是有这个能力的,如果交给政府上一级部门的话(14:58)
【方舟子】恐怕可能会官官相护,所以这就涉及到普通消费者的权利,怎么保障。(14:58)
【3G新闻】这次《食品安全法》也有规定,如果消费者买到不安全的食品或者这种类似的东西可以向商家索要商品价值十倍的赔偿(14:58)
【3G新闻】您觉得这个法令能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4:58)
【方舟子】这个有一定威慑作用,就是让厂家,一些比较胆小的厂家在造假的时候会考虑一下,也会有一个顾虑。(14:58)
【方舟子】但是我觉得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以前有没有这种赔偿的制度?(14:58)
【3G新闻】有。一赔一。(14:58)
【方舟子】是,很难。现在十倍更难了,厂家更不愿意赔你了(14:58)
【方舟子】所以我觉得虽然说处罚力度加大了,但是关键是这个处罚能不能执行下去,这才是更重要的。(14:58)
【3G新闻】其实我们说了很多都是执行的问题。(14:59)
【方舟子】对。他本来就铤而走险造假了,一听说要赔十倍,更要千方百计地把假给掩盖下去了,更死不承认了(14:59)
【3G新闻】那我们民众怎么保证他们执法部门能够很完好地执行下去呢?(14:59)
【方舟子】这就涉及我们普通公众、消费者的呼声怎么能够发出来(14:59)
【方舟子】然后怎么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能够有影响。(14:59)
【方舟子】我觉得现在我们能做的一个是通过舆论的监督,通过媒体,通过网络(15:00)
【方舟子】我也看到一些维权的网站,也有人在民间搞这些,媒体这方面言论的尺度也放宽了,大家也比较关心这个(15:00)
【方舟子】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这种苗头。这个比较好。(15:00)
【方舟子】另外一个我觉得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比如说你现在监管部门它不作为,不作为的话是可以起诉它的(15:00)
【方舟子】像我们要通过这种行政诉讼去到法院去告他的。(15:00)
【方舟子】当然现在碰到一个问题,有些法院本身也不是很负责任。也很难告赢。(15:00)
【3G新闻】您在平时打假的行为中有许多遇到过这种情况?(15:01)
【方舟子】我是没有主动告这些造假的,反而是造假的来告我。(15:01)
【3G新闻】告你?(15:01)
【方舟子】我碰到十几起。(15:02)
【3G新闻】就是有厂商告你,告你诽谤吗?(15:02)
【方舟子】损害它的名誉权。(15:02)
【方舟子】也有个人,也有厂商。有时候可能涉及到个人的行为。(15:02)
【方舟子】来告的时候,比较奇怪的是,有时候法院判他们赢,比如说在本地,在地方告(15:02)
【方舟子】地方就通过地方的这种关系,人脉的关系(15:02)
【方舟子】因为我们现在司法大家也知道并不是说很公正的(15:03)
【方舟子】所以就看人情的,看关系的,所以我这些官司已经判的(15:03)
【方舟子】有的是输的,有的是赢的,赢的话对我来说没有好处(15:03)
【方舟子】所谓赢,只是说他们来告的时候法院给驳回了(15:03)
【方舟子】说我对他们的置疑属于学术争论(15:03)
【方舟子】我要应诉的话我要收集材料,诉讼费,法院再判决。(15:03)
【方舟子】但是我的这些费用,律师费用、取证的费用这些相当于我自己花钱了。(15:03)
【方舟子】所以我也觉得这是为什么一般人为什么不愿意出来揭露这些假产品的原因。(15:03)
【方舟子】动不动被人家告。所以这是很不正常的。(15:03)
【方舟子】本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执法部门来打假,现在变成个人打假,而现在打假的人有风险(15:04)
【方舟子】有关部门不保护这些人,甚至纵容造假人。这就涉及到司法的问题。(15:04)
【方舟子】所以像食品安全的问题它不是说仅仅局限于食品领域的问题(15:04)
【方舟子】它是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一个缩影。(15:04)

【3G新闻】一个集中的表现。(15:04)
【方舟子】对,一个表现。它涉及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15:04)
【3G新闻】正因为这个,《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就引起了非常大的重视(15:04)
【方舟子】对,但是那只是一部法律而已,仅仅立一部法是解决不了的,还有执法的问题,还有司法的问题(15:05)
【方舟子】现在执法、司法的问题涉及到了就是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很大的问题。(15:05)
【方舟子】所以我觉得对这个也不应该太乐观,不要觉得说一部法律建立起来,以后从此中国的食品就安全了(15:06)
【方舟子】可能会变得安全一些,但是也并不是说从此就高枕无忧了(15:06)
【方舟子】因为要真正地让食品安全的这个问题得到改观的话我觉得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15:06)
【3G新闻】除了刚才说的我们还是要花很大时间要建立这么一个完整的体系。(15:06)
【方舟子】对。一个体系,而且是社会上要有一些改革的。(15:06)
【方舟子】就各个层面上都要有一些改革的,当然这个要往好的方向走,慢慢地也有这个势头在推动,大家一起也可以推动它往好的方向进行改革。(15:06)
【3G新闻】那“315”也快到了,就您的打假经验,我们消费者一出现问题,是处于怎样的地位?(15:06)
【方舟子】处于弱势。你面对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大的公司大的企业(15:07)
【方舟子】有权有势的,所以你要跟他们对着干的话,或者要去起诉他们向他们索赔的话你是很势单力薄的。(15:07)
【方舟子】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要有一个信息交流,比如说通过网络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还有通过一些民间的组织(15:07)
【方舟子】比如说像消协,消费者保护协会,这个本来应该是类似于半民间、半官方的组织(15:07)
【方舟子】现在他们做的很不够,甚至他们也代言产品,而且是虚假的一个假产品,也替它代言,替它做认证,这个很不对(15:07)
【方舟子】消费者保护协会要站到消费者这边,而且你的立场要是中立的立场,不应该跟任何商家发生任何利益关系。(15:07)
【方舟子】即使这个产品很好,你也不应该替它代言。(15:07)
【3G新闻】角色混乱了。(15:08)
【方舟子】对。等它产品出问题了,你消协怎么办?(15:08)
【方舟子】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包括一些专家,甚至在国家委员会里头任职的专家(15:08)
【方舟子】比如说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领域唯一的一个院士,陈院士,他也在里面任职(15:08)
【方舟子】我们发现他在一个达能营养中心,他是副主席,是法国达能集团搞的这么一个机构。(15:08)
【3G新闻】他还到公司里挂职?(15:08)
【方舟子】他不算职员,但是中心由这家企业资助的,要是这样的情况下,达能公司的产品出问题了(15:09)
【方舟子】你敢不敢出来说它这个东西是有问题的,我想他很难做到,这是有利益关系的,往往会维护他的(15:09)
【方舟子】所以这样不好。我不是说你不能到人家公司挂职,只是说这样很不好。(15:09)
【方舟子】因为他在国家里的机构也任职,包括定标准等等。所以我觉得你只要在国家委员会里任职,你就不应该跟公司产生利益关系。(15:09)
【方舟子】相当于你不能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15:10)
【3G新闻】好的,我们这里有一个网友的问题:冯小刚说明星是弱势群体,您同意吗?(15:10)
【方舟子】我觉得也不算,明星有钱,有势,当然主要是他的影响力,这不能算。(15:10)
【方舟子】如果明星算弱势群体,厂家就不会找他们。(15:10)
【3G新闻】明星是弱势群体那普通消费者是什么啊。(15:10)
【方舟子】那就更弱了。厂家就是看到明星的强势所以找他们代言。(15:10)
【3G新闻】所以他(冯小刚)这个说法您不认可?(15:10)
【方舟子】对,我不认可。包括专家也不是弱势的,专家在他的专业上是强势的。(15:10)
ASK(434165402)说:冯小刚说明星是弱势群体,您同意吗?(15:11)
【3G新闻】就您的调查研究,我们国家现在的食品安全现状是怎样的?(15:11)
【方舟子】我们现在的形势非常严重,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少有的。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前不像现在这么严重。(15:11)
【方舟子】其他各国也没有说这么严重的。据我了解,我能够想起来做比较的是美国一百年前的情况跟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差不多。(15:11)
【方舟子】美国一百年前食品也是乱加添加剂,都是很有害的。(15:11)
【方舟子】生产的条件极为肮脏、极为糟糕。(15:11)
【方舟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了呢?就是有一些记者做调查,写这种报道出来,登在报纸上,出书,这下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15:12)
【方舟子】原来自己吃的东西是这么肮脏的,有害的东西,这就促使了美国国会制定了法律(15:12)
【方舟子】在一九零几年的时候制订了一部法律。(15:12)
【方舟子】要求我们吃的东西要是很纯的,不能有有害物质。(15:12)
【方舟子】后来这个法律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后来又制订了一部法律《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有了两部法律,(15:12)
【方舟子】美国的食品就变的比较安全,比较干净了。(15:12)
【方舟子】所以我觉得这跟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强烈的对比,法律是同样是有的,但是法律在国外一建立起来就执行地非常严格。(15:12)
【方舟子】你出了问题就要把你这个厂家罚的倾家荡产,搞的你不敢造假,这样就比较干净了。(15:12)
【方舟子】但是现在国内的问题法律制订的很好,但是执行出问题了,现在还没有看到说,有哪个厂家做虚假宣传然后受重罚了。(15:12)
【方舟子】如果说一个厂家在美国做虚假宣传,是要被没收那些非法所得,还要罚款,处罚几倍的罚款。(15:12)
【方舟子】这条法律我们国家有吗?有。我们都规定了,你做虚假宣传也是没收违法所得,处以几倍的罚款,但是你看过哪个厂家因此受处罚?(15:13)
【方舟子】所以导致各种虚假广告到处都是,在电视上、媒体上,随便一看就是药品、食品的虚假广告(15:13)
【方舟子】太多了,就是因为你没有给予真正的处罚,所以肆无忌惮,有处罚也是很小的,几千块钱。(15:13)
【3G新闻】您觉得国家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会对食品药品等一些企业会有影响吗?(15:13)
【方舟子】有。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对三鹿企业处理的是很严重,但是对于其他做奶粉的,没有。(15:13)
【方舟子】对三鹿处罚很到位,但是这个奶粉事件也揭露出其他企业,其他大品牌也有问题,只不过程度没有那么严重(15:13)
【方舟子】那么你为什么没有对这些企业根据当时的《食品安全法》而加以处罚呢?(15:13)
【方舟子】相当于把他们放过了,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15:13)
【方舟子】他们受到唯一的惩罚就是在市场上、名誉上,大家不敢再买他们的东西。(15:13)
【方舟子】但是这个不是真正的处罚,这个处罚本应该由国家监管部门作出的。(15:14)
【方舟子】比如说让他们停产、整顿或者追究他们的负责人的责任,这些本来应该做。(15:14)
【3G新闻】国家定了标准,你超过了标准应该也受处罚,超过了多少按照不同的级数再处罚。(15:14)
【方舟子】对。违法必究,但是现在的情况不是违法必究,而是违法违到非常严重了再来究。(15:14)
【方舟子】可能有的没有严重到死人的情况发生,如果说要等到死人的事件发生了你再处罚了,这就远远不够了。(15:14)
【3G新闻】仅仅是一个补救措施而已。(15:14)
【方舟子】补救。死人的,吃了几个月以后马上就急性中毒很少见,更多的问题是涉及到慢性的不良反应,慢性的副作用,是长期的。(15:15)
【方舟子】对身体的伤害,是一个累积的结果,可能要过好多好多年才会爆发出来。(15:15)
【方舟子】因为你长期吃这个东西才会得癌症,那么等你得癌症的时候你怎么知道是因为吃食品里面不良的有害成分引起的呢(15:15)
【方舟子】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个只能通过做科学的研究然后发现你这个产品如果长期地吃可能过十几、二十几年才会得癌症,这个是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做标准。(15:15)
【3G新闻】好象这次也有规定,哪些添加剂可以用,哪些添加剂不可以用,现在统一出来了。(15:16)
【方舟子】以前就有规定。添加剂不可以擅自使用,必须是在国家允许添加的名单上面的。(15:16)
【方舟子】以前就是这样。只不过你随便添加的时候没有真正按法律追究。(15:16)
【3G新闻】还是一个监控的问题。(15:16)
【方舟子】对,还是一个监控的问题。不仅是添加剂乱用,还有食品新原料,这些都要进行申报、评估,国家允许用的你才能用。(15:16)
【方舟子】但是现在这块,比如说最近蒙牛特仑苏的事件,他加了OMP,有人说它是食品添加剂,蒙牛说不是(15:16)
【方舟子】但是至少也是一种新的食品原料,同样要走报批的程序的,然后进行评估(15:16)
【方舟子】允许你使用添加你才可以添加的(15:16)
【方舟子】你说蒙牛不知道吗?肯定知道啊,肯定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之后才能用的,但是他就是敢不报,敢直接用。(15:16)
【3G新闻】厂家为什么这么做呢?(15:17)
【方舟子】比如说普通的牛奶是2块多钱,但是通过加OMP说可以有什么好的效果,就说比以前价钱贵一倍。(15:18)
【方舟子】大家觉得这个牛奶是高端的,就用来送礼,说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类似于保健品。(15:18)
【方舟子】宣传有保健功能,这是违法的,食品要宣传保健功能是要审批的,不然就是违法的。(15:18)
【3G新闻】还有这方面的例子吗?(15:18)
【方舟子】有,太多了。同样是牛奶,其他的品牌也都生产类似高端的牛奶(15:18)
【方舟子】像伊利也是说我里面添加了什么蛋白质在里头,类似的东西,大家都互相学,就把这个东西给炒作起来了,而且都是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15:18)
【3G新闻】为什么没有经过国家批准还这么明目张胆的吗?就是为了利益吗?(15:18)
【方舟子】对,一个是急功近利,如果要是先申请批准的话可能要有一个过程(15:18)
【3G新闻】而且不一定能批准的过?(15:18)
【方舟子】对,不一定批下来,他为了尽快占领这个市场,根本不管你,所以无所谓,你不追究我,(我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还是执法的问题。(15:19)
【方舟子】他知道你不会执法。(15:19)
【3G新闻】所以我们坐在办公室的执法人员也应该主动出击。(15:19)
【方舟子】对。涉及到大的企业监管部门不愿意去得罪他们。(15:19)
【方舟子】往往大企业被曝光出来,他们还会维护他们,说是要维护本土品牌,民族品牌。(15:19)
【3G新闻】但是所谓的品牌,要跟人民的生命安全掂量一下。(15:19)
【方舟子】对,应该是保护我们国人,保护我们民族后代的。(15:19)
【方舟子】你不应该说以保护民族品牌的名义允许他们干非法的事情。(15:20)
【方舟子】我觉得对越大的品牌监管力度越大,这样才是真正保护这个品牌。(15:20)
【方舟子】你现在纵容他们,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的,暴露出来这个品牌也就完了,三鹿以前也算是一个品牌,让他免检,是国家免检产品。(15:20)
【3G新闻】而且三鹿这么一出,中国所有奶制品出口…(15:20)
【方舟子】对,很多国家都禁止进口中国奶制品。(15:20)
【3G新闻】其实纵容也是对企业不负责,对国家也不负责。(15:20)
【方舟子】对,你说的对,不仅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对国家也是不负责任。(15:20)
【方舟子】一开始小,慢慢地变大,如果小的时候开始监管,也不会暴露这么大的问题,让整个企业破产掉。(15:20)
【3G新闻】您建议我们消费者最佳保护自己利益的渠道是什么?比如说我认为这个产品有问题了,除了刚才说的让消费者一起交流,联合投诉,还有什么途径是有效的?(15:21)
【方舟子】我觉得消费者要保护自己的话,一个是在消费方面要理性,要理性消费。(15:21)
【方舟子】就是说你不要轻信广告的宣传,广告说这个是高科技产品,你就相信他了,不要说有一个明星出来代言,你就觉得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其实明星也不懂(15:21)
【方舟子】首先是消费者要自保,自我保护,还有另外一个途径就是你多增长知识,多增长科学的知识,所以包括我们消费者之间,彼此之间互相地传播这些科普的知识。(15:22)
【3G新闻】说到知识,我们也不能强求消费者都要了解每一个东西。(15:22)
【方舟子】对,作为自保,尽量多知道一些。你还要要求这些监管部门,怎么推动他们,怎么促使他们(15:22)
【方舟子】一方面是完善法律,一方面是怎么执法,司法能够到位,那么这就要通过舆论的方式,舆论监督的方式,然后引起了全国性的注意,可能会有一些触动作用。(15:22)
【方舟子】然后呼吁他们加强监管,包括有一些具体的措施。(15:22)
【方舟子】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知情权,这是我们消费者的最基本的权利,我要知道我吃的食品里面有什么成分,成分表里应该列的很清楚。(15:22)
【方舟子】我们的法律也要求要列的很清楚。但是你到市场拿食品来看,成分表,配料表里头并不是写的很清楚。(15:22)
【方舟子】我们国家要求如果加了食品添加剂要注明,他这里注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太宽泛了,到底是什么色素,不一样的色素有不一样的副作用啊。(15:22)
【方舟子】这样的标签也给批准了,也批准他们上市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做法,基本上加工的食品都那么写,很少有人说我用的是什么色素,用的什么香精,所以像这种的话本来可以较快的改变,关键是我们怎么推动它,促进它的问题。(15:22)
【方舟子】还有食品添加剂的东西很多种,国外有研究,要把某些副作用大的取代掉,但是我们国家更新的不够。(15:23)
【方舟子】包括很多色素也是这样的,我们怎么推动国家有关部门怎么样更新换代,把这些食品添加剂名录即时改变一下。(15:23)
【3G新闻】我们应该要更主动,更关心,更细心。(15:23)
【方舟子】对,有的消费者不看这个配料表的。(15:23)
【3G新闻】对,有的消费者也看不懂。(15:23)
【方舟子】对,所以这要多一些科普知识,这是对自己负责。(15:23)
【方舟子】现在我们要求国家,要求这些食品标签都写的很清楚,写的很清楚你觉得无所谓,还不看,这是自己的一大损失。(15:23)
【方舟子】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有知情权,另外我们也要善于利用知情权。发现厂家做的不够就要举报、投诉。(15:23)
【3G新闻】如果买了东西看不懂上面的东西,我们可以到网上查一下,看看对自己有没有不良反应。(15:23)
【方舟子】对。网上信息很多,当然也有一些虚假信息,我们要相信专业、权威的说法,这个很重要。(15:25)
【方舟子】目前的状况下,完全只让这些监管部门负责任的话我觉得还是指望不上,所以相当大的程度上要做到自我保护。(15:25)
【3G新闻】所以我们要提醒我们的消费者朋友第一要理性消费,还有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科学知识。(15:25)
【方舟子】对,还要有维权的意识。如果有问题就打官司。(15:25)
【3G新闻】所以,商家、政府、消费者包括媒体的监督要在一起保证中国的食品安全的问题。(15:25)
【方舟子】对。(15:25)
【3G新闻】好,今天时间已经差不多,我们的节目也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15:25)
【方舟子】谢谢!(15:25)



方舟子:食品监督权应交予公众

5 03 2009年

记者: 谢绮珊
2009-03-05广州日报

做客嘉宾

方舟子

本名方是民,著名学者,近年揭露数百宗学术腐败事件,被称为“打假斗士”。

讨论主题

问题食品与学术造假

谈食品监管

有些部门说人手不够,只能做到被动执法;有些连被动执法都做不到。

谈保健品

即使没有有害成分也没必要吃,大家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本报北京讯 (记者谢绮珊摄影报道) 食品质量问题是目前关注焦点。昨天下午,“打假斗士”方舟子做客本报北京报网直播室,探求根源与解决之道。

“食品监管不到位”

长年打假的方舟子笑言现在出门不太敢坐公共交通工具,但也自豪对造假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威慑和遏制的作用。对于近来发生的“问题奶粉”、“瘦肉精”等一连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方舟子说,“瘦肉精”原本是一种治咳嗽的药,摄入过量对人的心脏有副作用。

追究这些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监管不到位。有一些部门说人手不够,所以只能做到被动执法——就是新闻曝光才管理。但有一些甚至连被动执法都做不到。他举了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去年我们发现40多元一斤的‘天价大米’,据宣传富含SOD成分,有抗衰老等好处。我一看就知道是骗人的,因为从科学上讲不通,SOD不可能这么高含量,即使含量高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处。SOD是一种酶,就是蛋白质,煮到100℃,20分钟之后酶的活性就没有了。当时国家的法律就有规定,食品是不能宣传有保健功能的。但我揭露之后没有看到有监管部门出来管他们,反而是这家公司告我。法院一审驳回,认为属于学术争论的范围,没有侵犯他们的名誉权,但又说我存在疏漏,言语过激。”方舟子说,目前这种大米还在市场卖,而且法院所称的“存在疏漏、言语过激”还成为他们的借口。

方舟子认为,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形成问责制,就要让普通公众、消费者有问责的权利,要将监督权交到公众手中,靠自上而下的问责是不会很有效的,还要包括放宽舆论监督尺度,还有司法的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而是一个很长期的工程,不应该靠一阵风。

“保健品没必要吃”

对于保健品,方舟子说,春节那段时间,有广告宣传保健品应该用来送老人。有人就来问这个品牌的保健品是否好,是否应该买,还问国外品牌的保健品——蛋白粉、维生素是否值得买。我一般都答复“没必要买”。即使没有有害成分也没必要吃。

比如说,蛋白粉就没必要吃。“一天吃一勺蛋白粉,大概8克的蛋白质,也就相当于一个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但卖到了好几块钱,而且其蛋白质品质还是比较差的 ——内含只是大豆蛋白。而鸡蛋蛋白质被认为是对人体最好的。大家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吃鸡蛋的话,大家会担心胆固醇高,但其实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是很少的。”

“摩尔探测器暴利”

记者问到“最近在揭露什么伪劣产品”,方舟子说,最近春节才过不久,听说有专家研制出一种摩尔探测器,可以探测某个东西的分子成分,是万能的。如果在比较远的地方藏着爆炸物,它能检测出来,还说有一些成功例子。

其实,这东西几年前我们也说过,我们一直在揭露它,是骗人的。这也不是我们首先说的,而是国外的科研机构说它骗人,并且做过试验。国外的人把它拆开过,里面的东西就是胡乱拼起来的,成本低,就几十块钱,但是它在国外以前卖到上千美元,而卖到国内就几十万元。而且,这个东西名称不断地变换,以前叫摩尔探测器,被国外机构拆穿之后又改了名,说是公安部门用的。但以前公安部门也做了试验,没什么用。



网人评“科普相煎何太急”

5 03 2009年

方舟子评:

我记得松鼠会这个自称DNA的人在以前争议连鸡汤的时候就跳出来攻击过我,为了推销书就想拿我当垫脚石,现在怎么突然装得这么纯洁这么可怜了?还要指导我该干什么事,难道真以江湖老大自居?

taicu评:

一个学生物的女生,受不了你的“秋风扫落叶”的风格,也曾被我恶心得要死。:-)

马尔科评:

如果只是一篇两篇捎带老方也就罢了,可是那么多相关文章都明里暗里拿老方来垫脚,好像不捎带一下就无以衬托出松鼠会的特别,难道是这些写序写书评的人“恰好”都跟方舟子有私怨?还是说老方已经成了庞大到即使不愿意也不能回避、非要拉扯一下不可的物体?

我原先颇为看好松鼠会搞轻松科普的路子,毕竟一般读者包括我自己都喜欢看轻松的文章。有人愿意做科普、并有作品能够结集出书,是很好的事。可是从连岳的鸡汤开始,事情就朝着古怪的方向发展。要不是我对老方还算有点了解,我简直要以为是两边串通起来为这本书制造话题吸引眼球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这可能未必是松鼠会主要成员们的本意,但这种氛围已经被制造出来了——看起来好像有些人认为,松鼠会之前和之外的中国的科普事业既无趣又微不足道。如果松鼠会不这样认为,最好跟那些写序写评写推介文的人打个招呼,难道他们不踩别人就不会表扬松鼠会了么?如果就是这样认为的……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普陀鹅耳枥评:

就是这人,先前还“反思”过计划生育,结果把著名的杨“良心”杨支柱老师也招去了。

松鼠会拿几个“美女”当招牌,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当然他们肯定觉得这也是“做科学传播的的良性模式”。

有些东西是科学精神可以忍耐的底线,绝对不能突破。反对人口控制,反对动物实验,反对建坝,都这样了还科什么普呀?

不内耗也不是说就可以藏污纳垢。照这么下去的话,估计有一天连智能设计论都可以容忍了。

008评:

惨了,听这语气,你再不听他们就要反对“揭露牛奶掺假”了。

whatistrue评:

和以前那些去-科学同学们类似:想出名,去批方舟子。

不过现如今百姓们也慢慢科普起来了,不是把持的文笔们能蒙得了人的了。现在还做这种蠢事,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从天价大米到蒙牛,可以观察到方舟子现在慢慢深入百姓心中了。看来中医骗钱蒙人的好日子也快要结束了。

脆弱评:

传播科学知识当然是好事,但也不能当免责金牌来用。

“只是在科学文化原本就很稀薄的中文世界里,科普作者或者团体之间还要内耗,实在是很浪费资源”——我很不喜欢这种腔调。因为立场相同或相近,就尽量避免去“内耗”,这不恰恰和科学精神相悖吗?要知道科学从来只认对错,不认立场,不会因为大家站在一条战线,于是就不能批评了。

whatistrue评:

“只是在科学文化原本就很稀薄的中文世界里…….”,真是好意思,什么时候中文世界里缺过“科学文化”?

蒙牛和天价大米,以及以前的核酸营养、脑白金、纳米水、水变油等等等等。哪个不是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

对老鼠会来说,他们的中文世界里面应该是科学原本就很罕有,“文化”倒是从来不缺。

附:
http://jingliumm.spaces.live.com/blog/cns!B3351081C7E95390!1142.entry

科普相煎何太急

方舟子先生的新浪博客上最近登出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网人评“反科学文化人”巴结“科学松鼠会”》和《网人评科学松鼠会的书评》。

不可否认的是,从连岳给松鼠会写序开始的论战,到各路人马给松鼠会写书评,这其中某些作者的确隐晦的夹带了一些与方舟子的宿怨。可怜松鼠会什么也没做(不是没做科普,而是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打口水仗上去),却也遭到攻击。

其实,与人文界、传媒界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互动关系,是做科学传播的的良性模式,至少从科学松鼠会目前的发展来看,已经初见成效。

而所谓“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论战,也未必要搞得对骂的局面。君子之辩,点到为止。

只是在科学文化原本就很稀薄的中文世界里,科普作者或者团体之间还要内耗,实在是很浪费资源。有那个精力,倒不如多干些揭露牛奶掺假之类的事情——对于这个,松鼠会是一直客客气气的支持的。



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

5 03 2009年

方舟子评:

这个老院士是不是老糊涂了?且不说把General Chemistry翻译成普通化学非常准确,国内做为公共课开设的普通化学的课程内容和国外General Chemistry是一样的,都是讲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何时成了无机化学、元素化学?如果嫌内容不妥,那也是应该改进内容,怎么变成改名了?难怪有人呼吁中国的院士不应该像国外的院士那样搞终身制。那个在美国自己注册虚拟研究所当光杆主任的杨池明现在还“在国内化学重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开课”吧?

whatistrue评:

93岁还开大学本科?不要老命了还是老糊涂了?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个高校的教材。我们用的大学化学、普通化学都是general chemistry的东西。无机化学就是无机化学。

说不好就是南开自己搞错了这么多年呢。害的93岁的人了,还要再来开课。 ;-)

有假新闻嫌疑。

eddie评:

“概论”一般指的是那种给文科人开的科普课程,大家可以看不起一把。 :)

xinku评:

主要是想出名想疯了。叫什么不都是一样嘛,有啥改头?申泮文这个名字大概已经错了93年了,怎么能叫“半水文”呢?改了吧!

BerkeleyWolf评:

原来我国的化学基础教育长期处于历史性失误之中是因为这个名字。高,实在是高!

附:
申泮文院士指出:
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

中国青年报2009-03-05

本报讯(记者张国 通讯员高杨)“普通化学”是中国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不过南开大学93岁的化学家申泮文院士力主为它更名。因为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造成我国这门课程的教学长期处于历史性失误之中。

据悉,申泮文把“普通化学”改为“化学概论”。他说:“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化学课程,在国际高校普遍叫做‘General Chemistry’,引入我国已有约100年的历史。当初引入时,课程名称错误地翻译为‘普通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又错误地把此课程内容和名称定为‘ 无机化学’(实际上只是元素化学),与国际高校化学教育要求有很大差距。”

申泮文说,“General Chemistry”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应该在“General”字义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它是给大学新生的启蒙课,是向新生全面介绍化学科学总括内容的绪论课。“我们力排众议,在教学实践和教材建设上,对这个失误进行了矫正,把这门课程正名为‘化学概论’,把相应的教科书定名为《近代化学导论》,以示与国际接轨。”

目前,申泮文院士的“化学概论”课程已在国内化学重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开课。



大洋网两会访谈:方舟子谈食品安全问题

4 03 2009年

视频直播见:
http://news.sohu.com/s2009/5466/s262599334/
http://v.dayoo.com/200903/04/36922_5408841.htm

大洋网:发布于:03-03 17:48:37

3 月4日下午2时30分:毒奶风波、结石婴儿疑团、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门”的强烈质疑。3·15临近之际,如何才能使公众食得放心、用得安心?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做客广州日报北京报网直播室,剖析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的根源、症结及支招解决之道。欢迎网友参与。

大洋网:发布于:03-03 19:01:44

大洋专题:2009全国两会

大洋网:发布于:03-04 13:36:59

大洋网《天天315》频道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30:39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今天的两会访谈,今天进入我们直播室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打假斗士方舟子先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欢迎您。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1:04

大家好。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31:22

最近方舟子先生在忙什么?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1:58

最近涉及食品安全的话题,是一个热点,我最近写了一些文章,包括做了一些访谈都跟这个话题有关,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32:14

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非常关心的问题,您觉得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是怎么样的?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3:03

可以说比较严重,这就是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这几年出现了一连串比较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从以前的苏丹红、去年的问题奶粉,还有蒙牛特仑苏牛奶,这是比较特殊的事件,实际涉及的事件很多,比如说广东的瘦肉精事件,这些事件跟大家切身利益有关,跟日常生活有关。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33:48

您觉得这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4:10

我觉得是监管不到位。最近刚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能够出台,也是由于食品安全一系列的事故引起的,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然后就觉得能够通过立一个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国内有一个习惯,好象什么问题出来了,就觉得因为法律不完善,所以就立一个法,觉得把法律立起来之后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其实我觉得这种想法太乐观了,并不是以前没有法,在食品安全法之前有一个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是要取代食品卫生法,但是主要的内容跟食品卫生法差不多,大同小异,只不过在一些细节和处罚力度上加大,除了食品卫生法以外,我们国家还有其他的法律也能够管到食品安全这一块。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5:20

比如说有一个叫农产品安全法,这是负责农产品的安全,还有广告法,涉及到做虚假宣传,还有药品管理法,也涉及到食品、药品虚假宣传,还有刑法,触犯了刑事犯罪就由它来管,以前并不是没有法律管,是有的,现在立了一个新的法律变得更完善,当然这是好的,但并不是因为说以前没有法现在要有一个法来管,以前有法律管,问题是执法,执法不到位。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35:46

奶粉有几个部门监管?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7:00

对。有涉及到原料,是农业部管,还有生产加工,是质检管,然后是流通领域,流通销售这一块是由工商管的,最后到餐饮、饮食是卫生部门管的。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7:38

一个产品能上市要审批,审批的环节是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管的,涉及这些部门,出了问题之后,这些部门互相扯皮,推卸责任,最明显是三鹿奶粉,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最开始注意这件事的,是有一些小孩吃了三鹿奶粉会得肾结石,是徐州的一个医生,然后这个医生到质检的网站上贴了举报信,结果说要向卫生部门反映,所以一碰到有利益的事情这些部门都要管,一碰到没有利益的就会把问题踢来踢去。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8:55

国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食品安全法》一个亮点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把这几个部门负责协调,但是这个我觉得从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涉及到有两方面,第一,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只会管重大的事件,像类似三鹿奶粉的事件出来,全国轰动。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39:35

但是我想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比较小的,没有引起重大关注的我想是管不了的,他也说了,委员会是不接受举报的,要等引起关注才会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问题,食品安全委员会监管不到位怎么办?谁来管它?所以现在这些部门监管不到位,上面再设一个部门来管他们,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些问责制,这个制度的建立是靠自上而下的问责是不会很有效的,如果最上层的谁来管,一层一层往上加,这不是根本的办法。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0:01

你说到等事件曝光了再处理,这说明了什么?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0:33

这说明部门监管不到位,有一些部门说人手不够,所以只能做到被动执法,被动执法就是新闻曝光才管理,有一些甚至连被动执法都做不到,有一些涉及到食品问题的,暴露出来了,工商和质监也基本不管,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比如去年我们发现天价大米,一斤大米要卖40多块钱,一公斤96块钱的大米,宣传说吃了这个大米之后能够抗衰老,有什么样的好处等等。当时有记者问我,我就说一看就是骗人的。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0:49

你没试过怎么知道别人骗人?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1:21

我根据它的原理,说里面含SOD成分特别高,我就说我不相信SOD含量有这么高,即使高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处,SOD是一种酶,就是蛋白质,我们吃大米是要煮熟再吃,煮到20分钟酶的活性就没有了。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3:48

我们不可能吃生的,而且蛋白质到了肚子里也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再吸收的,就算有一部分SOD能够直接跑到人体,这是大米的SOD,不是人的SOD,大米的SOD跟人的SOD差太远了,属于外来的蛋白质,人体想消灭它,过敏就出来了,我分析从科学讲不通,这是属于虚假宣传,当时国家的法律就有规定,食品是不能宣传有保健功能,这明显违反了广告法和药品管理法,这明显违反了好几条法律,我揭露之后没有看到有监管部门出来管他们,反而是这家公司告我。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4:06

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5:08

理由是损害他们的名誉权,就到北京的法院告我,这个官司是去年年底了结了,法院做了一审判决驳回了,但是法院的判决也模棱两可,说我存在疏漏,言语过激,属于学术争论的范围,所以没有侵犯他们的名誉权。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5:21

这个大米还在市场卖?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5:35

对。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6:04

可能你要有真凭实据?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6:46

我拿出了很多论文,他们告我,我把国内外的论文都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来证明我说的是有根有据,我想法院也看不懂,看不懂不认定就完了,还说我存在疏漏,这就说不通了,我在哪一点存在疏漏,他们也没有指出来,可能他们也看不懂,我们也不能奢求法官,因为这些比较专业,但是也不能说我存在疏漏,还有言词过激,我说他是骗人的,怎么说是言词过激的,本来就是虚假的广告。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7:10

执法疏漏我们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说出了法律也没有用,你有什么好建议?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7:27

一个是问责的问题,很重要一点是舆论的监督,网站和媒体。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7:52

我们这种监督也是后期的,有问题出才会曝光,怎么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8:47

源头说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涉及不仅是食品本身才有的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问题,比如说问责制,政府部门的问责,政府的监管部门不作为,不到位,他们如果没有注意到某一个产品在虚假宣传,有人发现了,有人举报,媒体都开始报道了。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9:15

比如说我讲的天价大米,但是工商部门起码涉及到虚假广告宣传这一块,工商部门到现在也没有做任何处理。甚至在上海有一个人告天价大米要索赔,说是虚假宣传,法院判说是否是虚假广告应该由工商部门认定,结果把消费者驳回了,现在工商部门不认定,装着没这回事,这时候应该法院出来,我们可以告工商提起行政诉讼。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49:32

这个事各个部门都认为不属于自己管的范围,不合适管?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49:51

不是。这个本来是属于他们的职权,只不过踢到别的部门。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50:21

现在已经有个问题了,怎么解决,让他们不能踢,踢不了,有什么好建议?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0:53

这就涉及到制度建设的问题,你怎么样建设一个问责的制度,让普通公众、消费者有问责的权利。现在监管部门不管,互相踢来踢去,我们怎么样管它,管它靠上面是很难的。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51:08

你觉得谁管比较适合?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2:19

本来这些权利是普通公民的,这涉及到体制的问题,普通公众的声音怎么发出去,本来是通过媒体,现在有一些媒体跟厂家,比如说被厂家收买了,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蒙牛特仑苏牛奶的问题。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52:44

这个还是例外的,个别的,我们怎么预防这种事情发生,您说这个途径,我们需要一个途径,如果媒体途径不行,还有什么别的途径?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3:28

别的途径还有,一个是舆论的监督,通过媒体监督,媒体不起作用,有一些媒体跟厂家互相勾结,有一些正义的媒体说了,但是不理你,还有就是通过司法程序投诉,这也没有办法,法院不受理。这个问题涉及到司法的问题,涉及到政府部门的问题,总的来说是涉及到法制的问题,不仅是立法的问题,还有执法和司法的问题。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4:17

现在关注还只是立法这一块,我说光是立法解决不了。现在立的这个法,《食品安全法》比以前的《食品卫生法》健全一些,完善一些,问题是怎么落实,如何实施,这涉及到执法和司法这一块,这才是更重要的。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4:43

包括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你怎么追究?执法部门、司法部门、还包括消费者起诉他们,这些怎么落实,一方面大家要增强维权的意识,有一些消费者,比如说我买到虚假产品,买到有危害的产品,他都不知道怎么办?这么多部门我该找谁?不知道。这就涉及到法律普及的问题。即使知道了我告,法院不管怎么办?这时候我们能做的就少了。我觉得涉及到制度建设问题。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55:51

什么样的制度怎么调整才能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您是否有一些想法?这个制度我们都知道要改,但是怎么改呢,怎么解决?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8:17

一个好的制度是公众有更多权利的制度,有监督权交到公众手中,这是比较根本的。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58:41

怎么落到我们手中?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4:59:07

这就是我们体制的问题。这不是近期能解决的,还包括舆论监督放得更宽,在舆论的尺度方面,还有司法的问题,像这些问题不是说短期能解决,但是这些问题不解决,食品安全也很难说能够得到改观,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长期的工程。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4:59:29

说到《食品安全法》,现在能够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决哪些问题?现在立法上有一个问责制有一个部门在管这个事情,已经是一个进步了,还有哪些亮点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0:41

有一个亮点大家最近讨论也比较多,说机构、组织、个人替食品做虚假宣传,做虚假广告,也要有连带的责任,我看了最近大家关注比较多是明星代言的问题,代言虚假产品要负责的,其实不是光指明星,还包括个人,个人也包括明星,要更注意的是专家代言,做虚假广告的,专家的分量实际上要比明星更有分量。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0:56

专家是以专业的身份出来,说这个东西好,一般的人也不知道你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专家说这个东西好,普通的公众也相信了,专家的权威更大,明星代言一个产品,他们不懂,有时候产品出问题也很难追究到明星的身上,他本身也是受害者,如果产品出了问题,明星形象也会受损,如果明星有意的骗人,捏造故事,比如说吃了这个产品变年轻了,这就有责任了。通常情况下明星是不知道的,但是专家应该会知道的。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02:21

您觉得明星的有连带责任的必要吗?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3:34

有必要,但是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明星代言的这些产品本来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号,不能上市,但是你还进行代言你肯定要承担责任,还有做虚假广告,捏造跟自己有关的事情替产品做宣传,如果产品的文件手续是齐全的,明星代言只是做一个样子,也没有吹嘘,后来发现产品有问题了,比如说它在生产的时候偷偷加了东西,比如说三鹿奶粉加了不该加的东西在里面,明星是不知道的,哪知道名牌企业产品还会出问题,这时候明星不应该承担责任。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3:55

或者是替蒙牛OMP代言,他也不知道OMP是什么东西,他也就代言了,这时候就不能对明星太苛刻,但是专家知道,不知道也会了解,但是蒙牛特仑苏牛奶推出时有很多专家替他们宣传,一直都说OMP多好多好,这专家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我觉得是应该的。后来六个部门组织专家鉴定说OMP没有危害健康,只是夸大宣传,这些专家是谁?我们都不知道。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4:15

这些专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我私下了解了一下这些专家的名字,我查了一下这些跟蒙牛都有利益关系,拿蒙牛资助做研究,以前替蒙牛推销过产品,怎么来进行鉴定,这跟蒙牛有利益关系的,这种专家,如果这个产品出问题,应该追究责任,这个棍子打到明星身上我觉得不太恰当,应该是打在专家身上。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04:38

您觉得除了明星之外,还要增加对专家方面有问责的制度?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5:11

对。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05:27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亮点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6:04

消费者索赔可以要求10倍的赔偿,以前是买一赔一,相当于2倍的赔偿,现在把力度加大了,可以索赔10倍了。这个规定也很好,对不法的厂家,不良的企业加大了处罚,但是问题是以前可以2倍赔偿的都非常难拿到,现在10倍更难拿到了,厂家更不愿意给你,说来说去还是怎么让法律的条文能够得到落实。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6:38

还包括食品安全中把力度也加大,规定食品加了非法的食品添加剂,或者是加了没有经过批准的食品原料在里面,应该没收非法所得,再进行2-5倍的罚款。蒙牛特仑苏牛奶,OMP国家质监总局说是违法添加,不管是作为食品添加剂还是食品新原料,这是有争议的,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没有经过批准的,按照现在的食品安全法,就应该没收违法所得,再进行几倍的罚款,这个《食品安全法》是6月1号进行执行。以前的食品卫生法也有类似的规定,虽然处罚的力度没有这么大,但是也有类似的规定。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7:40

根据当时食品卫生法,也应该对蒙牛进行处罚,比如说食品卫生法第45条有一个规定,生产销售没有经过批准的有保健功能食品的,或者是食品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的,就应该没收违法所得,再进行1-5倍的罚款,不管是根据以前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法,蒙牛特仑苏牛奶都应该没收非法所得进行处罚。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08:11

在食品方面,在日常用品使用安全也比较担心,经常会看到电器爆炸的新闻,我们怎么杜绝这些问题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08:34

跟食品安全的问题是一样的。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08:52

是否有类似的法律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0:13

有类似这方面的法律,而且监管的部门也类似,比如说其他产品安全出问题了,负责也是质监、工商,当然跟卫生部门没有关系,同样也有交叉的,也是这些部门在管的,这些部门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只要不像三鹿奶粉吃死人,出现人死了,还是互相踢来踢去,死人他们才不得不管,然后开始像搞运动的方式,就像是奶粉问题,发现问题之后部门把人都派到奶厂去进行检查,这样会安全一些,确实是这样,但是能持续多久?我觉得应该是制度性的问题,不应该靠一阵风,某一个问题大家关注了,我把所有的人都派下去,其他的食品问题监管就放松了。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10:36

今天两会还有一个非常关注的话题就是学术腐败,你打假也这么多年了,学术打假你也非常关注,您认为学术腐败对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2:18

学术腐败危害性很大,首先是对社会风气的危害,大家都说我们社会很腐败,比如说经济、官场方面都很腐败,但是大家以前还有一个幻想,说搞学术还是比较正直的,学者被认为是社会的良心,后来发现搞学术的人也是乱七八糟,只不过普通的人不知道,现在发现,就认为社会良心整个丧失掉了。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3:10

你搞科学研究是花钱的,国家花了这么多的科研经费让大家做研究,结果都浪费掉了,做出来是虚假东西,这是对公共资源极大的浪费,国家科研资金哪来的,还是从普通公众,老百姓,纳税人手里拿到的钱。还有很多学术造假是跟经济造假挂钩的,是打着高科技的旗号,然后推销虚假的保健品、药品、产品,最终还是骗了老百姓的钱,骗了消费者的钱,涉及到保健品、食品、药品这一块,还有可能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所以学术造假的危害是很大的,不要认为是学术界的问题跟我们没有关系,不是的。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13:55

学术腐败也说要打击,为什么屡禁不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4:44

这是有多个原因造成的,跟食品安全原因差不多,学术造假也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首先是制度性的问题,跟我们现在的科技体制有关系的,科技体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现在的科技体制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沿用了以前的一套,什么样的体制呢?就是官本位的体制。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5:14

当官手上掌握了很大的权力,有的是学者变成的官,普通的学者和普通的教授看行政人员的脸色行事,本来没有很大的自主权搞科研,一个学校中行政的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普通的教授要大,这时候教授要听命于行政人员的,本来是行政人员要服务于教授的。教授做到一定程度就把你变成官,比如说院士也是相当于副部级的官。还有一个是对科研成果的评估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个人要升职称或者是这个课题要结题,怎么看你的成果。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6:22

我们评估的体系是重数量不重质量,看你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算,而不是说看你实实在在做出了什么样的工作,所以大家拿论文来凑数,本来可以写一篇很好的论文,这时候就拆成三篇,这样质量就差了很多,如果还太少怎么办?就去抄,这样还不行就去剽窃别人的东西,为了交差,这跟评估的体系就有关系,是评估体系的问题。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8:00

为什么国内采用重视数量不重质量评估体系呢?就是为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还是涉及到官本位的问题,管评估相当大程度是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行政人员是不懂专业的,但是他会看数量。这跟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有关系,我们强调说科研化产量化,把科研成果做成产品卖,但是很多是无法产业化,特别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成果可能要过20多年才能成为一个产品,才能得到运用,我们强调现在就非要把产品拿出来做成商品,做不出来就只能造假。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18:43

为什么几年前满大街都说是纳米产品,纳米产品可能要过20多年才会出来,现在出来只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种是缺乏监督处罚的机制,造假之后不担心被人抓住,或者是抓住之后不担心被处罚,学术地位越高,受到的保护越大,学生造假就会被开除,老师、教授造假要处理就很难了,院士造假你想把他怎么样几乎不可能。我们2000 年开始揭露学术造假,一年差不多有100起,这几年有800多起,这800多起受处罚的有10多起,大部分是学生。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19:04

最大的处罚是什么?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0:09

有教授被开除的,就几个,到院士这一级,院士造假我们也揭露过几十个,但是没有一个受处理,只有一个是受到内部的通报批评,抄了国外太多的论文。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20:25

国外一般对这些处罚力度是怎么样的?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1:25

对造假的处罚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行政的处罚,是学校、研究所管的,国外政府是管不了大学和研究所,政府怎么管?政府以后不准你来申请国家的科研经费,是通过这种方式,比如说禁止你5年内申请国家科研经费,做科研主要是拿国家的科研经费做,5年内不准申请,就相当于5年内无法做研究,那就被清除了,学校也会给相应的处罚。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22:44

最近有政协委员带来他的提案过来准备提交,给制止腐败开出了一些药方,比如说第一个药方是对学术不端行为,包括造假、抄袭剽窃等行为引入司法机制。第二个药方是改变现在的科研拨款方式。您认为这些方法有效吗?或者您还有什么别的建议?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3:31

法院不可能认定学术方面是真是假,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把什么都推到法院很不现实,关键还是应该从行政科研管理部门入手,特别严重的可以对造假者提起公诉,指控他们乱用国家科研经费,美国也有,美国一个教授就被美国政府起诉了,学术造假严重就涉及到诈骗罪,诈骗国家科研基金,还包括一些履历的造假,也可以追究责任,伪造履历,得到科研基金和得到教授职务,这可以追究责任的,这不是关键的,大部分没有到这种程度,比如说大部分是论文抄袭,很难通过法律监管。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4:20

不要说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就想立一个法管它,这不是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但是要从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有相应的法律,比如说剽窃,侵犯到别人的知识产权问题,现在也有版权法,你也可以起诉它,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我刚才提出的几点,一个是科研体制有弊端,要改。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4:55

以前光看论文的数量,不看质量,应该重视质量。由专家来评议,不要说把评议权交到行政人员手里,不能说由某一个处长决定别人的科研工作干得是否好,要不要给你钱。科研资金的分配要改革。有的部门做得相对比较好,科研基金有一个国家自然基金,他采取是同行评议的方法,你申请,我交给几十个专家评,然后打分,这样相对比较公正,有相当一大批资金掌握在行政人员的手里,决定要不要给基金是由官员决定的,这就有弊端。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5:32

还包括要建立监督处罚的机制,不是说设立一个部门就完了,或者是颁布一个条例就完了,两年前已经颁布了处罚学术不端行为的条例,科技部还成立了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接受大家的举报进行处理,两年了,我没看过他处理一个事件,没有,就是当时宣布成立,完了之后就没有看到他们做什么事.关键是这个部门真正能管事,而且管事应该是透明的,公正的,而不是黑箱操作,也许有人举报的,他偷偷处理了我们不知道,或者是没有管,我们都不知道,关键是这个部门要管事。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25:53

3.15要到了,大家都知道您是打假专家,但是对于您其他的事情似乎了解不少,您现在接触到的伪劣产品是什么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7:58

春节才过不久,春节期间有报道说公安部门有一个摩尔探测器,可以探测某一个东西的分子的成分,是万能的,如果在比较远的地方藏着爆炸物,他能检测出来,还说真的抓到了一些,几年前也说过,我们一直在揭露它,这个东西是骗人的,不是我们首先说他骗人的,是国外的科研机构说他是骗人的,做过试验。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8:31

用摩尔探测器检测什么东西,跟你随机的概率是一样的,而且国外的人也把它拆开过,里面的东西是胡乱拼起来的,成本低,就几十块,但是他在国外以前卖到上千美元,而卖到国内几十万,而且这个东西名称不断的变,以前不叫摩尔探测器,被国外拆穿之后又改了名,这个东西还是公安部门用,这个东西很难让人相信,以前公安部门也做了试验,没什么用,也写了文章,跟随机几率差不多。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28:52

您怎么知道这回事?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9:10

我们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有很多的读者跟我们反映问题,包括摩尔探测器最开始是网站的一个读者写文章反映的,然后也有其他的读者调查,调查主要是找国外的这方面的资料,然后登出来,然后在广州也有一个民主党派的人士,他在我们网站上看到把材料收集了一下,通过政府的渠道反映,结果也没有什么效果。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29:29

您是否有亲自进一步查证这个事?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29:54

他们写的材料和查的材料我都查证了,他们是从哪一个专业的网站弄来的材料,我都会进行核对,我看了这些材料,包括摩尔探测器工作的原理,我相信是伪科学、骗人的东西。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30:21

还有没有市面上看起来很真,但是是假的东西,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有哪些?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30:49

我现在比较关心是食品的问题,特别是保健品的问题。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31:09

跟我们说说。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31:44

春节那段时间,因为那时候很多人买保健品用来送老人,有人来信问这个品牌的保健品是否好,是否应该买,经常有人问,国外的纽崔莱保健品,蛋白粉、维生素是否值得买,我一般给他的答复是没必要买。即使没有有害成分也没必要吃,比如说蛋白粉没必要吃。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33:08

这个东西就不存在欺骗的空间这么大,刚刚说的几十块的东西,几十万买,这对我们本身也是很大的损害,没有其他类似的产品了吧?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34:30

有。让我一时针对哪一个产品,我一时也想不起来。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34:55

您打假这么多年,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成效怎么样呢?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36:33

成效不能说没有,虽然效果不像大家想得这么大,最大的作用就是引起大家对学术造假的关注,比如说以前,大家都不知道学术造假这么多,但是学术圈里面的人知道,以外的人就不知道,好象是学术界很纯洁。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把黑幕揭开,让大家看看学术界也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纯洁,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媒体的关注,政府管理部门也承认这是一个问题,以前不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36:53

现在承认了,还要成立有关的部门,这也是一个进步,这是我们达到的比较大的效果。我们对造假这个现象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威协和遏制的作用,能够把一些胆子小的人吓唬住了,以前有一些人胆子小,但是发现造假也没有什么问题,也跟着造假。现在会被揭露,就不敢了。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37:09

你是否会受到威胁?自己担心吗?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39:55

威胁是有的,但是不会因为担心报复不揭露,这些是经过考虑,才能站出来,只能说是更注意安全。也有人上门恐吓我,起诉我,臭骂我的,这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些在要站出来时都考虑到了,不怕。只能说是以后小心一点,担心出什么意外,所以这几年我会更小心,以前到哪一个大学做讲座,我可能会提前发一个预告,因为这样想听的人会去听,现在我一般都不发预告了,有时候不知道什么人会跑过去,这样人就太杂了,有这方面的考虑。

方舟子:发布于:03-04 15:40:13

包括现在的外出,特别是回国外出也会更小心,现在在路上,或者是在地铁里会经常被人认出来,但是认出我的那些人都是比较支持我的,但是我也有这种担心,哪一天我得罪的人碰到我,被打一顿也是有可能的,我现在出门的时候更小心,这是必要的,但没必要因此不管这些事情,如果有人威胁我、恐吓我,就不敢管了,那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觉得做这个事情要有豁出去的劲头,为什么做学术打假的少?网上也有,但是是匿名的,敢于公开身份的很少,我比较没有这方面的顾忌。

主持人:发布于:03-04 15:40:32

好,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非常感谢网友的参与,谢谢方先生的到来,谢谢!



网人评科学松鼠会的书评

4 03 2009年

方舟子评:

这篇登在《都市快报》上的书评作者不知是不是也是松鼠会的人。按其说法,似乎在松鼠会之前全中国就没有理工科出身的人写过科普,需要他们来开天辟地。我也只是“会在文章中兼涉几句科学”,这几年写的专栏文章、出的书全白写白出了。后面以一氧化碳中毒频发来说明国民科普知识的极其贫乏,却打了松鼠会一记耳光:前面说了松鼠会成员烤鱼聚餐遭遇一氧化碳中毒,岂不是在说松鼠会成员的科普知识也极其贫乏。思维这么混乱,连基本事实都不顾的人,还有脸大谈“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eddie评:

人家是名校理工科,你不过理工科而已。

008评:

就是, 名校理工一氧化炭中毒都中得那样帅。

克己明德评:

号外,号外: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原来是当事者不知道一氧化碳致人死亡的机理。按照这个逻辑,只要知道了艾滋病毒致人死亡的机理就不会因此而丧命了,真是个伟大的发现!

Amsel评:

这属于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逆反行为或者叛逆心理。加以必要的监督、批评、指导就可以了。刚发的刘夙的批评文章就不错。

路人丁评:

书读得少不是他的错,出来现就不好了。视野有限成那样,还是别“国内”“只有”地分析来分析去罢。

USTC3评:

松鼠会的人说老方疯了:

李清晨 [65.49.2.*] @ 2009-3-3 11:21:38
他,疯了……

[匿名] asdio [65.49.2.*] @ 2009-3-3 13:52:31
他这个人做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奇怪

xiaobing [65.49.2.*] @ 2009-3-3 21:48:31
没什么意义的争谓。

醉生梦死 [65.49.2.*] @ 2009-3-3 21:56:17
方没疯,这是正常表现。如果哪天方突然心胸开阔了,那才疯了呢!

方舟子评:

被批评了几句就骂人疯了,还好意思说人心胸不开阔?看来其心胸很特别嘛。

ping_max评:

“心胸开阔”这个词早就被滥用了,是无原则,无是非的人的借口。

Amsel评:

松鼠会的这些人不自量力。他们敢不敢指名道姓说蒋高明这样的人搞伪环保?

敢不敢最先出头直接点名揭露珍奥核酸和蒙牛这样的奸商?他们知不知道刘华杰、武夷山这样吹捧伪科学的为什么要奉承他们?

他们现在是躲在后面做些平平安安的活计,倒反过来指责方舟子这样打头阵的勇士了。

Yush评:

“柔和”、去年圈圈坐的时候说“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374.html
揭开蒙牛OMP的盖头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02-28 11:45

2007年,科普作家方舟子及新语丝网站开始质疑特仑苏牛奶。……然而,蒙牛从未承认OMP就是IGF-1,所以方舟子的指控也就象是铁拳打棉花。……

Justso 在 2009.03.01 00:40, 说:
我看了方舟子的反蒙牛全纪录,以及方舟子的访谈,分析的结果和云无心稍有出入。
从2007年3月被方舟子质疑,长达两年时间,蒙牛对OMP就是IGF-1并不作回答 — 毕竟一个草根方舟子,质疑之声还是很小的,公众根本不知道。
……我反对云无心这篇文章。嘿嘿,并非反对你的结论,而是反对你简化了这个纠葛的过程,从而抹杀了这个事件的真实原貌,以及事实带来的启示。
具体的过程我说的也未必是最精确的,我也曾写了文章分析这个过程,但最权威的还是这件事的第一主角–方舟子,

yunwuxin 在 2009.03.01 04:01, 说:
我并非不明白你所说的东西。但是我仍然刻意“简化了这个纠葛过程”,并刻意地淡化“事实带来的启示”,十三的编辑更进一步然评述更加“柔和”,出发点只在于去年圈圈坐的时候说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

lyhtt评:

这个松鼠会极像是为反方而成立的。

当初看松鼠会成立时,我直觉他的始作甬者的初衷就是为了反方。虽然我有个邻居是松鼠会的挺方派。

附: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09-02/09/content_603548.htm

理工博士们在干吗?写趣味科普!

2009-02-09《都市快报》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科学松鼠会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1月版,25元

现在或许不再那么急迫地需要“科学救国”,更为需要的仍旧是科普,但像霍金这样写科普读物的大科学家,我们实在是太少了——

文/韩戍(济南)

就在我们读厌了充斥于图书市场的各式水煮油炸,看倦了明星学者们的快餐学术,听烦了白领小资的职场胜经的时候,一本独特的科普文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问世了。

这是网上享有盛名的“科学松鼠会”出版的第一本文集,文章从近百位松鼠(会员的独特称呼)的上千篇作品中选出,内容非常特别,都是千把字的科普小文,说的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桩桩科学疑惑。它的作者群更是特殊,30人中有17人具有名校理工科博士背景,连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乃至有人评价:“这是中国科学新生代写作的集体亮相”。

此书的精妙之处俯拾皆是,下面试举几例。

譬如,一氧化碳是致命的杀手,那它是如何致人昏迷的呢?恐怕一般人讲不清楚。《密室里的谋杀》便以松鼠会成员烤鱼聚餐,遭遇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实经历为例,加以诠释。其中的比喻生动活泼:“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运氧小抓车……CO到站还赖着血红蛋白不走,并纠集同车O2一起不走,于是没人下车干活,松鼠们体内各组织缺氧……有的时候肌红蛋白慢慢放出CO,会被血红蛋白再傻乎乎地半路劫走……”

再比如上瘾。读书之类的瘾自然好,如果染上毒瘾或酗酒成瘾,麻烦可就大了。那么,瘾和生活环境有关吗?《老鼠和毒品》先讲了单独关在笼子里的老鼠实验,原来“毒品是有生物学基础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与个人意志力无关。”但并不是说,你可以为自己的不良嗜好辩护。文章笔锋一转,又讲了另一个实验:群居的老鼠和独居的老鼠对毒品完全是不同的反应。前者因有了伙伴,抗毒能力大大增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决定论”吧!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资料,我们上网或查工具书,不是一样可以获得吗?当然有些不同。科学类的资料,大都由专业人员所写,满篇行业术语,读了让人云里雾里。而松鼠会的作者们虽然出身理工,却能将枯燥的科学术语转化为流畅明快的文字,实在是好极了。这群闪耀着人文精神的热心“松鼠”,不仅传送知识,而且是“选择站在弱势群体一方”(连岳语) ,旨在以科普行动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在我有限的视野里,国内似乎唯有理工科出身的方舟子,会在文章中兼涉几句科学,却大多涉及学术打假,火药味甚浓。除此人之外,堂堂中国,科学家数量不可谓不庞大,但观点高度专业化,高居业内的庙堂之上,不为公众所知,亦缺乏普及介绍的服务精神。也有些文思敏捷的年轻理工学人,或是表达乏力,中文程度欠佳,或是倾心于实际研究而不屑表达。两相夹攻,造就的是今日学人以不知道科学为荣,出版界文史一枝独秀,大多数国民的科普知识极其贫乏——只要看看每年冬天那么多重复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案就知道了。

科学之花是美丽的。一个成熟的知识社会,人文精神固然重要,但若忽视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过于强调人文,就会流于空泛,变得苍白乏力。《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的出版,应该是一件值得宣扬的好事。

链接: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90多个年轻人组成,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和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他们相信科学是美的,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他们一起写作的科学博客(http://songshuhui.net)获得了2008 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 被众多专家评为2008年下半年十大科普事件之一。



中国的“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3 03 2009年

新华社记者 柴骥程 余靖静

新华社杭州3月3日电 最近,中国著名高校浙江大学一名科研人员的“论文造假”事件震动了海内外,负面影响至今犹存。而刚刚又爆出6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涉嫌“抄袭剽窃”,虽然此事仍无定论,但招致海外舆论高度关注已成事实。

偷换数据、剽窃成果、伪造履历、学术受贿等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在曾被视为净土的中国学术界屡禁不止?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表示,当科研任务成为一种压力后,相关人员就有可能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

旅美学者方舟子认为,学术造假行为的根源,除了个人道德因素,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过于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有关。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成为中国考核评价学术成果的主要标准。

这一标准在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广泛推行后,改变了此前教学、科研管理随意松散的状态,被视为大胆改革之举。

同时,中国学术界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在单纯追求数量的指挥棒下,不少机构将发表SCI论文变成衡量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高额的物质奖励使科学探索变成了“机械化应试”。

在浙江大学科研人员所涉的“学术造假”事件中,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2年时间内,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分别存在剽窃实验数据、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等学术造假和不端行为。

这些造假论文的署名又涉及贺海波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及其课题组的其他负责人。2008年11月,浙江大学撤销了贺海波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目前已经查实的中国学术界重大造假事件还包括: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原院长陈进等人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

清华大学医学院原院长助理刘辉把作者英文名字相同的他人学术论文归在自己名下,并在个人简历中加入虚假工作经历;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杨杰在简历中伪造论文资料,并将他人课题归为自己的成就;

复旦大学2008年查实3起学术造假事件,涉案的9名师生包括博士生导师、年轻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

面对泛滥的学术造假现象,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2008年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发出警告:院士群体科学道德面临挑战,学术腐败现象令人震惊。

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技界人士表示,科学研究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做保障,而任由学术不端行为肆意妄为,最终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国学术界,一些学术机构的领导者和研究经费管理部门官员,在分配研究资源和经费时,不公正、不公开、不透明,而揭露这一现象的努力遭到压制,是导致学术剽窃现象持续存在的体制原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认为,有些人把人民纳税支持的研究项目作为自己的“领地”和上升的阶梯。

在学术丑闻频发的情况下,相应管理机构采取“不公开”的态度,更加深了公众对学术界的不信任度。

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说:“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处罚造假者,把他们踢出去。问题在于,很多违犯者即使被揭露了也还在那里待着。”

方舟子说,国家有关部门在2007年年初成立了专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颁布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关条例,但是两年过去了,没有见到它公布处理过任何事件。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认为,国外对学术造假行为的调查、取证过程,往往都有权威部门制定的程序可循,目前国内还缺乏一个能够跨越多个部门、相对独立的调查机构。

美国卫生部的“科研诚信办公室”,每年接收到的举报达数千起,而最终进入正式调查、可能属实的只有几十起。一旦查实,都指名道姓、有根有据地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

上海学者曹树基指出,有关方面对学术造假事件往往采取一种不回应的暧昧态度,不仅直接导致学术反腐落实不力,也动摇了公众对学术诚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