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3 03 2009年新华社记者 柴骥程 余靖静
新华社杭州3月3日电 最近,中国著名高校浙江大学一名科研人员的“论文造假”事件震动了海内外,负面影响至今犹存。而刚刚又爆出6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涉嫌“抄袭剽窃”,虽然此事仍无定论,但招致海外舆论高度关注已成事实。
偷换数据、剽窃成果、伪造履历、学术受贿等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在曾被视为净土的中国学术界屡禁不止?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表示,当科研任务成为一种压力后,相关人员就有可能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
旅美学者方舟子认为,学术造假行为的根源,除了个人道德因素,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过于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有关。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成为中国考核评价学术成果的主要标准。
这一标准在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广泛推行后,改变了此前教学、科研管理随意松散的状态,被视为大胆改革之举。
同时,中国学术界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在单纯追求数量的指挥棒下,不少机构将发表SCI论文变成衡量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高额的物质奖励使科学探索变成了“机械化应试”。
在浙江大学科研人员所涉的“学术造假”事件中,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2年时间内,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分别存在剽窃实验数据、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等学术造假和不端行为。
这些造假论文的署名又涉及贺海波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及其课题组的其他负责人。2008年11月,浙江大学撤销了贺海波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目前已经查实的中国学术界重大造假事件还包括: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原院长陈进等人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
清华大学医学院原院长助理刘辉把作者英文名字相同的他人学术论文归在自己名下,并在个人简历中加入虚假工作经历;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杨杰在简历中伪造论文资料,并将他人课题归为自己的成就;
复旦大学2008年查实3起学术造假事件,涉案的9名师生包括博士生导师、年轻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
面对泛滥的学术造假现象,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2008年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发出警告:院士群体科学道德面临挑战,学术腐败现象令人震惊。
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技界人士表示,科学研究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做保障,而任由学术不端行为肆意妄为,最终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国学术界,一些学术机构的领导者和研究经费管理部门官员,在分配研究资源和经费时,不公正、不公开、不透明,而揭露这一现象的努力遭到压制,是导致学术剽窃现象持续存在的体制原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认为,有些人把人民纳税支持的研究项目作为自己的“领地”和上升的阶梯。
在学术丑闻频发的情况下,相应管理机构采取“不公开”的态度,更加深了公众对学术界的不信任度。
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说:“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处罚造假者,把他们踢出去。问题在于,很多违犯者即使被揭露了也还在那里待着。”
方舟子说,国家有关部门在2007年年初成立了专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颁布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关条例,但是两年过去了,没有见到它公布处理过任何事件。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认为,国外对学术造假行为的调查、取证过程,往往都有权威部门制定的程序可循,目前国内还缺乏一个能够跨越多个部门、相对独立的调查机构。
美国卫生部的“科研诚信办公室”,每年接收到的举报达数千起,而最终进入正式调查、可能属实的只有几十起。一旦查实,都指名道姓、有根有据地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
上海学者曹树基指出,有关方面对学术造假事件往往采取一种不回应的暧昧态度,不仅直接导致学术反腐落实不力,也动摇了公众对学术诚信的信心。
上文中写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认为,有些人把人民纳税支持的研究项目作为自己的‘领地’和上升的阶梯”。我认为,郝院士点到了科技界问题的要害,所指的大有其人。其中郝院士近邻物理所的解思深院士应属其中做的相当成功,已为自己搞到大批显赫的头衔。
解院士显然在学术上一直并无什么有价值的成就(如不算挂名成果)。他曾在很多科学热点找过出路,但表现平平,只能另找出路。当纳米还不被国人熟知的时候,他在那里找到了他的用武之地。他从偏僻的地方招了一些老实巴交的学生,用他们的勤奋,用中国人的擅长,烧出了各种形状的纳米碳管。因有些碳管特长或特细,他们在“自然”等高调刊物发表了一些论文。尽管那不见得是什么创新学问,但确为他大量使用人民纳税钱奠定了基础。在这点上,“自然”和“科学”等高调刊物成了一些大忽悠的帮凶。记得前不久,人大的那位副院长还要求方舟子先生先在“自然”和“科学”发表论文,然后再来打假。但行内人都知道,“自然”和“科学”的论文不见得科学含量多高。相信只有那些善于忽悠的人,才天天想着在那里发表文章,好有本钱多忽悠。
恰逢各国在纳米研究上争先进的时候,解思深成了中科院由白春礼副院长挂帅的中国兵团之先锋官。由于他的年龄优势,他主导了组织纳米会议和建立国家纳米中心等活动,将有志在纳米界淘金的人分类结帮,当然其中使用了大量的人民纳税钱。他很会运作,那些资源和权力在他手里运用的很好。于是乎,他200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解思深一直极力抢占权力和控制经费操纵权是有目共睹的。他最近又成为基金委数理部主任。现在,他倍受他人“尊重”,被他人用骄子抬着(中国老人似乎尤其喜欢),也有很多机会享受送上门去的外快。
解思深乐于用控制的权力和经费来获取后辈的拥戴,安抚反对他的人,和捞取外快,做得似乎很成功。但是花费的却是人民的纳税。现在,能请到他,能用骄子抬他,能向他敬酒的人大都会得到他的厚爱。大家可以睁大眼睛,看看那些被他支持,被他推荐的人会是怎么回事,是否过于厚此薄彼,使大多数人处于不公平竞争的境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显然有违建立和谐科学环境的需要。
现时造假泛滥,其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监管(监管机构不愿改变,是想继续从中渔利),造假人受益丰厚故而挺而走险,败坏社会风气和破坏道德规范。仅靠自律,很难限制社会上那些贪婪的人。
大家不断揭露造假现象,起到一定阻吓作用。但这只是在表层,触及的大多是造假中的”果”,对”因”的触及还要加大力度。况且揭露的李连达和贺海波等都是些较低级的造假者。还有大批善于包装的造假受益者,因用非常手段获得巨额经费或发表了高影响因子论文而处在荣誉和赞美的光环中,正在受到单位的鼓励和同事的羡慕。如有异议者,即被冠以嫉妒二字。可见是非颠倒,不利于建设一个健康的,受人尊重的学术队伍。
当然,由于条件的局限,对”因”的揭露困难要比对”果”的收集要高太多。但是,对挖”因”的知难而退,不能有效打假。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道理,建议大家在”堵”的同时,在挖”因”上多下点功夫,必定会事半功倍。
大家可以用反推法去瞄准”因”的根源去深挖。比如对重灾区的863和973,可从获得者推出申请人的后台(一般是某几个院士组成的互助组,每家每次推出不同代表),他们同管理机构的利益及个人关系(申请人通常会提前活动管理机构关键人物)。这些不光彩的操作造成的严重不公平竞争,除使并不丰富的资源不合理集中而造成纳税人血汗钱的浪费外,还严重地打击了大多数学者的斗志。
大家一起来推动更有效打假,推动一种健康的管理,多引入国外验证过的做法,多起用在海外数目可观的学者参与评定和出谋划策。他们不是利益的直接获得者,容易做的公正些,客观些。
楼主说的太对了,解思深其人是中国纳米界以至整个学术界腐败的大鳄及根源,此人总是靠着手里控制的经费打压别人。更为恶劣的是,自己内部课题组任何人发表文章总是挂上课题组所有人的名字,这样他课题组出去的人不仅看上去文章数量多,而且引用多,其实大家都知道,都是灌水的垃圾。今天从一锅烧出来的废料中找出一根挺长的纳米管,就宣布自己可以控制生长世界上最长的纳米管,明天又找到一根很细的,又说能批量生产世界上最细的纳米管,无聊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