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小人国

31 10 2007年

电视台在播放1996年拍摄的美国电视电影《格利佛游记》,与原著相比改动很大,故事主题变成了是否应该相信别人向你讲述的离奇故事,主线则成了格利佛在海外漂泊8年回来,没人相信他的奇遇,将他投入疯人院,幸而在听证会上他的儿子出示了从小儿国带回来的微型羊羔,证明他的确去过小人国,才被释放回家。

斯威夫特的这部奇书本是一部讽刺寓言,后来很不幸地经常被改编成供儿童阅读的童话。不管是寓言还是童话,都不会有人无聊到去计较其内容是否合理。但是现在真实性成了故事焦点,不相信格利佛奇遇的人成了反面人物,我们就不妨较真一下。如果有人像格利佛一样说他曾经去过其国民的身高只有人类的12分之1的小人国,或身高是人类的12倍的大人国,我们是否应该相信他呢?

以前我已介绍过,由于体积的倍数增长要比横截面积快得多(体积按立方增大,面积按平方增大),生物体按比例放得越大,二者就越悬殊,肢足就越不堪身体重负,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法支撑了(见《不可能的怪物》,本版2007年8月22日)。把人放大12倍,相当于体积(也即体重)增大到1728倍,但是大腿的横截面积只增大到144倍,这样的巨人会被重力压垮,是站不起来的。

如果把人体缩小到12分之1又会如何呢?同样由于体积和面积的缩小比例不同,会出现问题,不过问题不是出在重力,而是散热。人的体热来源于细胞代谢过程,身体产生的总热量与身体体积大小(细胞总数)相关,而散热则与身体表面积大小相关。人体缩小到12分之1,则身体体积以及身体产生的热量减少到1728分之1,但是身体表面积仅仅减少到144分之一。因此小人的身体散热速度要比我们快得多(快12倍),将会因为难以维持恒定体温而冻死。

在现实中有很多恒温动物比小人国里的小人还小,它们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解决了散热的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按体重算,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是小臭鼩,成体体重平均为1.8克,体长约4.5厘米。但是这是一种相当成功的小动物,分布范围很广,在亚、非、欧州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森林、丛林中都能发现它们。

小臭鼩虽小,也是一种哺乳动物,必须把体温维持在大约38摄氏度才能生存。它是怎么办到的呢?哺乳动物用以保温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长出厚厚的皮毛减少体热的散失。但是对小臭鼩这么小的动物来说,这个方法不可行,那将会让它变成一个小毛球,无法动弹。

小臭鼩能够采取的策略,只能是增加体热的生产,以此弥补体热的散失。为了加速产生体热的代谢过程,需要大量地摄入两样东西:食物和氧气。小臭鼩每天要吃下大约相当于其体重的2倍的食物,而且都是营养丰富的动物性食物(昆虫、蜘蛛等)。做为对照,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0公斤食物,听上去似乎很惊人,而其实只占其体重的4%,而且还都是些低能量植物。

小臭鼩对氧气的消耗更是惊人。在热平衡的环境(气温35度)中,其氧气消耗率为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100毫升,当气温降到22摄氏度时,氧气消耗率增加到270毫升,最高可以达到1000毫升,分别是人类的25,67和250倍。为了能吸入这么多的氧气,它的肌肉每分钟要收缩900次。在颤抖时其肌肉速度能达到每分钟3500次。颤抖是在寒冷环境下快速产生体热的重要方法,由于肌肉的快速收缩,能使细胞产热提高4倍。

吸入体内的氧气进入血液,随着心脏的搏动输送到全身各处参与产热的代谢反应。为此,小臭鼩的心脏需要快速地搏动,能达到每分钟1500次,远远超过了所有恒温动物的心跳速度,已达到心脏所能承受的搏动极限。但是这么快的心跳还不能满足需求,小臭鼩还要有一个大心脏,每次跳动能输出更多的血液。哺乳动物的心脏重量一般占体重的0.6%,而小臭鼩的心脏所占的份量则是其3倍。

泰国猪鼻蝙蝠有时也被称为最小的哺乳动物,它的体长比小臭鼩还小(3.4厘米),但体重略大(2~2.6克)。恒温动物除了哺乳动物,还有鸟类。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体长为5厘米,体重为1.8克,与小臭鼩相当。看来这是恒温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小极限了。而变温动物由于没有体热问题,不受这个限制,例如最小的爬行动物侏儒壁虎体长只有1.6厘米,最小的青蛙体长只有1厘米。而无脊椎动物更是可以小到用肉眼都看不见,例如最小的昆虫(一种缨小蜂)其成虫的体长只有0.139毫米,甚至比单细胞原生生物草履虫还小。

文艺作品偏爱离奇和幻想,不愿轻信的人们经常成为其嘲笑对象,而事实上真理往往在怀疑者的手中,有时比文艺作品的幻想更为奇妙。

2007.10.26.

(《中国青年报》2007.10.31.)

(XYS20071031)



“视频:辩论会6—有外星文明吗(3)”可以看了

31 10 2007年

有一些网友反映第三段视频看不了,问题已经解决。

另外,用以下网址可以看到节目的完整视频:

http://video.qq.com/videopl.htm?v=2s2yAo05cFA&i=8&p=35360943



“视频:辩论会6—有外星文明吗(3)”可以看了

31 10 2007年
有一些网友反应第三段视频看不了,问题已经解决。

另外,用以下网址可以看到节目的完整视频:

http://video.qq.com/videopl.htm?v=2s2yAo05cFA&i=8&p=35360943



假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锐

30 10 2007年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锐冒用国外同名者的论文和学术成果一事,已被有关当事人所证实(参见方舟子《盗名者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锐》(XYS20071028)),这不禁让人怀疑他在简历中所说的曾在诺贝尔奖获得者Olah博士实验室读博士研究生和做博士后研究的经历:

“1997年4月—2003年12月留学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Donald P. and Katherine B. Loker Hydr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获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有机合成和反应机理化学家、1994年诺贝尔奖得主George A. Olah教授。2004年1月—2005年9月在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George A. Olah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Postdoctoral Fellow)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新化合物和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我向当时在Olah博士实验室学习的一名华人求证,他证实王锐只是曾经短暂地在该实验室当过访问学者。我同时给Olah博士本人去函询问,今天收到Olah博士的答复,全文如下:

Dear Dr. Shi-min Fang,

Mr. Rui Wang to my recollection spent maybe six months in my Institute on a Chinese fellowship in the late 90’s.  He never received a Ph.D. degree here or thus could not have been a post-doctoral fellow.

(亲爱的方是民博士:

据我的回忆,王锐先生在90年代后期用中国提供的资助在我的研究所待了大约6个月。他从未在这里获得博士学位,因此也不可能是博士后。)

那么王锐有没有可能在别的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呢?ProQuest数据库收集了美国各个正规大学博士论文的题目、作者、学校、年、页数、导师等情况,花上41美元还可以获得博士论文的复印件。例如从ProQuest数据库可以查到我的博士论文情况,舍得十年如一日每天不研究我一番就不得安宁的网上“方学家”们不至于连41美元都舍不得花吧: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RAP30, the small subunit of 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 TFIIF. Fang, Shi-Min, Ph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95. 151 pp. Advisor: Burton, Zachary F.

又如可以查到被王锐冒用论文的两位Rui Wang分别是在1993和1997年(即王锐去美国之前)就已经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kraft lignin and resulting surface-active properties. Wang, Rui, PhD.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1993. 211 pp. Advisor: Gratzl, Josef S.; Chen, Chen-Loung

Tissue-enriched expression of a glutamine binding protein-metallothionein fusion gene in vascular vs cortical/epidermal cells and its effect on cadmium uptake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Wang, Rui, PhD. UNIVERSITY OF KENTUCKY, 1997. 134 pp. Advisor: Wagner, George J.; Hunt, Arthur G.

在王锐自称获得博士学位的2003-2004年,有两位Rui Wang分别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和伊利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分别是研究棉花纤维质量和黄河新石器时期考古的,与王锐的专业连边都沾不上:

Site-specific predi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tton fiber quality. Wang, Rui, PhD.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2004. 166 pp. Advisor: Thomasson, J. Alex

Fishing,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Neolithic of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China. Wang, Rui, Ph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04. 196 pp. Advisor: Brewer, Douglas J.

因此,如果王锐获得过美国博士学位的话,很可能是克莱登大学授予的。

(XYS20071030)



视频:辩论会6—你相信有外星文明吗?

30 10 2007年

时间:2007年10月29日下午5点
主持人:司马南
嘉宾:蓝松竹(国家天文台)、方舟子
观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

节目视频见:
http://news.qq.com/a/20071029/002491.htm
http://news.qq.com/a/20071029/002493.htm
http://news.qq.com/a/20071029/002495.htm
http://news.qq.com/a/20071029/002499.htm
文字实录有很多笔录错误,不附。



盗名者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锐

28 10 2007年

网友“小锅米线”来稿,对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王锐在网上简历中提到的五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学术论文的真实性提出怀疑,这些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王锐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论文作者Wang Rui所在的研究机构也与王锐的履历不符,认为可能是王锐全都盗用了同名者的论文。“小锅米线”希望我做个查证。下面是我的查证结果。

据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网页学院行政领导一栏的介绍,王锐为该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该学院目前无正院长)。另有报道说他是院长(红河学院理学院网站报道:2007年9月27日,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王锐教授、副院长李干鹏教授和全省知名专家董学畅教授到理学院考察,并与理学院师生进行了座谈。)。

下面先来看看王锐在简历中重点介绍的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论文。王锐的简历是这么介绍的:

“其二,借鉴稳定碳正离子的方法,创造性提出使转基因植物收获后释放蛋白质分子的“低温冷刷技术”,包括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化学处理过程。为大量低成本生产疫苗、抗体、哺乳动物血液成分、酶、药品等目前昂贵产品的植物分子农场技术,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蛋白质分子释放方法。部分成果以第一共同作者论文、在世界顶级权威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上、作为封面亮点论文全文发表[19: 371-374,Apr. 2001]。其刊物SCI影响因子,在全部SCI核心版收录的3762种期刊和SCI扩展版收录的6000多种期刊中,列前20位。是Nature系列中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之一。论文被《Nature》等国际权威刊物专业论文单篇引用20多次,被国际生物技术学会ISB(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technology)、阿根廷国家农业研究院、美国植物生物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给予高度评价,并载入其组织网站长期公开介绍。部分成果申请并获美国授权专利(美国专利US6,730,826)。”

该论文标题为“Suppression of a P450 hydroxylase gene in plant trichome glands enhances natural-product-based aphid resistance”,是一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抗虫害转基因植物的论文,并未用到王锐所说的“低温冷刷技术”。

论文作者按顺序为:Erming Wang, Rui Wang, Joseph DeParasis, John H. Loughrin, Susheng Gan & George J. Wagner。论文第一作者Erming Wang来函指出,论文作者以及专利共同发明人Rui Wang是位女性,毕业于美国肯塔基大学,目前在美国工作。显然该Rui Wang不可能是现在在云南民族大学当院长的男王锐。

再来看看王锐在简历中列出的“近期发表”的4篇论文:

1.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Dechlorination of chlorophenols found in pulp bleach plant E-1 effluents by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6(2005) 897-906; (SCI和EI收录);

2.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Ozonation of pine kraft lignin in alkaline solution. Part 2: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 of the ozonated kraft lignins, Holzforschung, 58, 631-639, 2004; (SCI和EI收录);

3.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Holzforschung, Ozonation of pine kraft lignin in alkaline solution. Part 1: Ozon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kraft lignin and its ozonated preparations, 58, 622-630, 2004; (SCI和EI收录);

4.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Dechlorina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chloro-organics in pulp bleach plant E-1 effluents by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2004) 267-274; (SCI和EI收录)。

这4篇论文的作者都一样,即Rui Wang, Chen-Loung Chen, Josef S. Gratzl,其中Rui Wang是第一作者,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荣休教授Chen-Loung Chen是通信作者。Chen教授来函指出,论文中的Rui Wang不是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王锐。

由此可知,王锐在其简历中提及的论文全都是盗用同名者的,其所谓的学术成果也全都是属于别人的。这不能不让人怀疑王锐在其简历中所述的留美经历的真实性:

“1997年4月—2003年12月留学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Donald P. and Katherine B. Loker Hydr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获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有机合成和反应机理化学家、1994年诺贝尔奖得主George A. Olah教授。2004年1月—2005年9月在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George A. Olah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Postdoctoral Fellow)研究工作。”

如果真的曾经在美国名牌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似乎不至于连一篇属于自己的论文也拿不出来,而需要盗用同名者的论文。我给Olah博士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还未收到答复。据一位当时在Olah实验室学习的华人回忆,王锐在1997-1998年间曾短暂在Olah实验室工作过,不过不是研究生或博士后,而是访问学者,1998年就离开了。所以王锐的留美博士学位也可能是假的,至少不可能是南加州大学的。

下面是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网站上王锐的简介。该网页已在今天被删除,但从google、百度快照中仍可查到。

http://cache.baidu.com/c?word=&url=http%3A//www%2Eynni%2Eedu%2Ecn/hxsw/show%2Easp%3Fid%3D84&p=c064c54ad7c409e40fbe9b7f0e519c&user=baidu

王锐——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http://www.ynni.edu.cn/hxsw/show.asp?id=84

王锐 男,汉族,44岁,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筹)副主任。

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班;1997年4月—2003年12月留学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Donald P. and Katherine B. Loker Hydr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获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有机合成和反应机理化学家、1994年诺贝尔奖得主George A. Olah教授。2004年1月—2005年9月在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George A. Olah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Postdoctoral Fellow)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新化合物和复杂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1997年出国前,从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研究,主持2项科学基金项目,第二排名参与完成2项科学基金项目。在8年半的留学美国期间,取得了三方面主要成绩:其一,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拉教授直接指导下,参与了美国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开拓性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首次提出与氟原子相连的碳正离子电子云部分配位理论,为相关化学合成设计和反应机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填补了稳定碳正离子系列中含氟含氧碳正离子实验和理论空白,属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被收入奥拉教授主编的LHI Kimbrough Symposia。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5篇均刊登在国际专业权威刊物上,平均影响因子高达8.227,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同时检索收录。其二,借鉴稳定碳正离子的方法,创造性提出使转基因植物收获后释放蛋白质分子的“低温冷刷技术”,包括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化学处理过程。为大量低成本生产疫苗、抗体、哺乳动物血液成分、酶、药品等目前昂贵产品的植物分子农场技术,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蛋白质分子释放方法。部分成果以第一共同作者论文、在世界顶级权威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上、作为封面亮点论文全文发表[19: 371-374,Apr. 2001]。其刊物SCI影响因子,在全部SCI核心版收录的3762种期刊和SCI扩展版收录的6000多种期刊中,列前20位。是Nature系列中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之一。论文被《Nature》等国际权威刊物专业论文单篇引用20多次,被国际生物技术学会ISB(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technology)、阿根廷国家农业研究院、美国植物生物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给予高度评价,并载入其组织网站长期公开介绍。部分成果申请并获美国授权专利(美国专利US6,730,826)。其三,共同主持研发大排量废液的全封闭处理技术。以微生物处理和新型树脂超强酸转化挥发气体为核心技术,首次实现大型制浆工业用水的全封闭、全循环和零排放。该技术在美国Mead-Westvaco Corp.公司使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部分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Bioresource Technology》和《Holzforschung》上,论文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同时检索收录。在美留学期间,成为了美国化学学会正式会员;经过全美竞聘,他被美国NOS/ANI科学资源协会评聘为化学与生物资源项目组组长,并因工作出色获得了美国NOS/ANI科学资源协会全美化学和生物通讯项目优异组长奖;还被美国Mead-Westvaco Corp.聘为研究员。

近期发表的论文

1.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Dechlorination of chlorophenols found in pulp bleach plant E-1 effluents by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6(2005) 897-906; (SCI和EI收录);

2.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Ozonation of pine kraft lignin in alkaline solution. Part 2: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 of the ozonated kraft lignins, Holzforschung, 58, 631-639, 2004; (SCI和EI收录);

3.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Holzforschung, Ozonation of pine kraft lignin in alkaline solution. Part 1: Ozon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kraft lignin and its ozonated preparations, 58, 622-630, 2004; (SCI和EI收录);

Rui Wang, C. Chen, J. S. Gratzl, Dechlorina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chloro-organics in pulp bleach plant E-1 effluents by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2004) 267-274; (SCI和EI收录)。

(XYS200710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视频:辩论会2—美国登月是骗局?

26 10 2007年

时间:2007年10月25日下午5点
主持人:司马南
嘉宾:方舟子、方玄昌
观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节目视频见:
http://news.qq.com/a/20071025/003354.htm

文字实录有很多笔录错误,不附。

qq6686865.jpg



人为什么不长体毛?

24 10 2007年

有几位读者在读了《大象为什么不长毛?》(本版2007年10月10日)之后,不约而同问了这么个问题:人为什么也不长毛?严格地说人是长毛的,而且还不少:分布在人的皮肤上的毛囊的数量并不比其他哺乳动物少。但是除了头顶、腋下、阴部这些特殊部位,我们绝大部分的体毛又细又小,皮肤看上去是裸露的,这在哺乳动物中显得很突出,在灵长类动物中更是绝无仅有,因此有的动物学家干脆把人叫做“裸猿”。

其他猿类身上长满了体毛,但并非一直如此,在它们刚出生的时候,除了头部有毛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也是裸露的。所以在这方面人类很像幼猿。事实上,人类还具有许多幼猿的特征,例如头与身体的比例比较大、脸平直、牙齿比较小等等。幼年的黑猩猩看上去要比成年的黑猩猩更像人。人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孩。这种现象,叫做幼态延续,它可能是某些控制个体发育的调控基因发生了突变引起的,使得人类的整个发育速度变慢,发育过程延缓。这一点很重要,它让人类的大脑在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大、发育,并让人的一生一直像小孩一样有学习的能力,而黑猩猩虽然在幼年时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一旦成年,这种能力就基本丧失了。

所以人类体毛不发达,可能只是幼态延续的产物。但是这一产物为什么能一直保留下来?毛发的丧失有没有什么生存优势呢?毛发虽然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也有一些哺乳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失去毛发,例如水生哺乳动物(鲸、海豚等)的身体是光洁无毛的,对它们来说体毛纯属累赘,会影响游泳速度(出于同样的原因,游泳运动员也流行把体毛剃干净),因此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它们的体毛逐渐丧失了。有人认为在人类从古猿进化出来的过程中,曾经有个时期也是水生或半水生的,皮肤光洁就是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果。人体还有一些特征似乎也与此有关,例如人的婴儿不怕水,很会游泳,而小黑猩猩则很怕水,容易被淹死;人的体型比其他猿类更接近于适合游泳的流线型;人的皮下有脂肪,适宜在水中漂浮,而其他猿类则没有,等等。因此,在有些人看来,人不仅是裸猿,还是“水猿”。

“水猿说”虽然很有趣,却没有化石证据来支持它。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各个阶段的化石都被发现了不少,但都不是在水生环境中发现的。而且,化石证据表明,人类似乎是在很晚期(几万年前)才学会捉鱼来吃的,在那之前虽然有的人群生活在海边,也不懂得捉鱼,没有在他们的食物化石中发现鱼骨头。这也与“水猿说”相冲突。

因此,“水猿说”虽然几十年前就被提出了,却一直只是一个另类假说。主流的说法认为人类是在非洲大草原上进化出来的。据此,有人提出,人的体毛丧失是为了适应非洲大草原炎热的气候。当我们的祖先走出森林来到大草原,在炽热的非洲太阳直射下打猎为生,就会面临着其他猿类不会遇到的一个难题,即如何保持身体的冷却。这个理由与解释大象为什么没有毛相似。但是,对大象这种庞然大物来说,如何把体热尽量地散发掉是个严重的问题,而对人来说,这个问题却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这个解释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在大草原上没有体毛的生活其实是很糟糕的。没有毛发的保护,皮肤很容易被阳光灼伤,在奔跑时也很容易被草叶、树枝划伤(我们没有像大象那么厚实的皮肤),晚上气温降下来,身体也难以保温。因此没有体毛其实是一种生存劣势。那么它为什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掉呢?达尔文首先指出,它就像雄孔雀大而无用的尾巴一样,是性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在挑选配偶时,喜欢体毛细小这一性征。男性在择偶时要比女性更看重相貌,导致女性体毛比男性更细小。

为什么人类在择偶时会挑选这一特征呢?它可能是“我有好基因”的广告:裸露出光洁的皮肤能表明自己很健康,特别是表明自己身上没有寄生虫,不会传染给对方(参见《孔雀为什么长着大尾巴?》,本版2007年10月17日)。人类走出森林,在地上建立固定的住所后,虱子之类的寄生虫成了健康的重大威胁。

那么为什么人的头顶、腋下和阴部还保留着毛发呢?头发无疑对大脑有保护作用,但是人的头发不加修剪的话能够长到1米以上,却是不正常的,在动物中绝无仅有,明显是一种生存劣势,比如很容易被树枝缠住,被天敌捉住。它的出现可能也与性选择有关:人类在择偶时喜欢长发飘飘的异性。在今天,头发仍然是一种性象征。至于腋毛、阴毛,更与性有关了,它们是性成熟的标志,而且长在腺体发达的部位,能用于收集、散发外激素吸引异性的注意。

2007.10.22.

(《中国青年报》2007.10.24)

(XYS200710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评“中医药缘何成不了某些人眼里的“科学”?”

24 10 2007年

【方舟子按:侯宁智商不足80,是已经被多次证明过了的,在这里无需再证明一次。但是造谣、污蔑我卷“2万元善款”而逃,那就不止是智商低下,而是用心恶毒了。如果我对中国法庭的公正性还有点信心的话,肯定要告其诽谤。我本以为这种货色也就是在网上混混,没有料到居然也可以在“中科院《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上露脸。会去刊登这种造谣、骂街文章的编辑,其智商一定不会比侯宁高,其用心也一定一样恶毒,真是对不起“中科院”这块牌子。(经查,该文的确登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 (8): 40-41,标题改为《中医药到底算何人类”科学”?》,内容未改。)】

中医药缘何成不了某些人眼里的“科学”?

侯宁

刊登于中科院《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八月刊

自成立了他那个不知合法与否的“基金”且收到2万元善款后,方舟子似乎便归于沉寂了。或许是忙于“充电”学中医?或许,是因为这2万块巨款还是需要方先生费脑子打理?或许,我关注方先生少了?总之,公众从那儿起便很少听到他的声音了。

但我想,执着如方先生,应该是不会改弦更张的,不打中医药,“科学打假”总还是要搞的嘛,否则如何凸显其自我实现的价值?

果不其然,最近,寂寞多时的方舟子又出山了,而且出手便把矛头再度指向可怜的中医药。为何?因为最近,有位“英语水平太差没看懂美国药监局文件原文”或是“另有用意而制造出来”的中医科学院院士,竟然让堂堂第一党报发了一条“美国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为独立科学体系”的文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科学如美利坚合纵国怎么会承认中医药学为“独立科学体系”呢?纯属忽悠嘛!方先生果然挺身而出。

总之,这件事让方舟子感觉很不爽,因为在这位“斗士”看来,中医中药基本等同于巫术,实在比本山大叔的“卖拐术”高明不了多少,而且,数千年来,愚蠢的中国人便被这些巫术迷魂毒害,想来真是让人痛心疾首:中国人啊,你们怎么这么没“科学”头脑呢,连中医药能不能治好你们的病都不知道?

于是,方博士愤然提笔,以“事实”为依据痛驳了一番那些“不过是以外表的自傲掩盖内心的自卑”的“中医业者”,明确指出,“可惜这不过是一则假新闻”,言外之意,这简直太荒诞了,和北京台某些无良编导炮制出的“纸馅包子”没什么两样。

他指出,“美国药监局并不认可中医是一个科学体系,而是把它当成许多种‘补充与另类医学’中的一种,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别——完整医药体系”,而如果大家知道了“完整医药体系”中除了中医,还包括印度草医、藏医、、西方民间巫术以及印第安、非洲、中东、中美和南美等地的土医,方舟子便认为“没有几个中医业者会觉得高兴”。因为“在美国官方机构看来,中医没有什么特别的,它和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的地位一样,并不特别看重它,当然更不会认可它”。

到此为止,我们看到的只是方博士对美国大人们“并不特别看重”中医的崇敬,但在接下来的行文中,方舟子却道出了问题的真章,即美方“不管理这些‘完整医药体系’,但却“会管理这些‘完整医药体系’所使用的具体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想在美国作为药物上市,就必须用科学方法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看到,事情陈述在这儿的时候方舟子才真正说了一句废话和实话,废话是美国“不管理这些完整医药体系”,实话是相关药物如果在美上市便需“用科学方法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试想,作为一种“完整医药体系”,美国药监局管得了么?且不说他们对中医的理解力往往形同幼稚,再者说,他们又如何在管理这些一种完整的“体系”呢,为中医画蛇添足么?

所以,问题的核心倒在于后者,即美方管不了我们的“体系”,却能管得了我们的药。因为谁都知道,即便撇开中医药的科学性,单单作为一种保护西药的贸易壁垒,美方也是轻易不会承认中药的。当然,这并不排斥他们在私下请中医看病或者吃中药养身。

可以看出,在中医药“赴美”这件事上,“科学”首先便成为一种最好的贸易保护工具,因为这种“科学”是不注重实践结果、只注重“科学方法”的,而 “科学方法”又是由美方等“西方科学标准制造局”制定的。按照方舟子的话便是,“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只在一个国家自得其乐的东西肯定不是科学。”然而,问题是,方博士又如何知道中医药便一定是“有国界”的呢?中医药难道只有中国人在“自得其乐”?而即便现在她还有国界,那么将来呢?方先生又如何得知她便不会被美国药监局承认?

凡有历史记忆的中国人都知道,早在70多年前,在全上海只有一台x光诊断仪的时候,因为我国积弱挨打多年,因为“德先生”、“赛先生”被作为“新文化”顶礼膜拜的年代,中医药便被“科学”压得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当时的政府曾几度要废除中医,以至于后来的医学标准、医师考核都统统以西医为标准制定和执行。只在中国广大的民间,中医药依然顽强地生存并缓慢地发展着,直到解放后她被部分恢复了真面。

为什么?因为她有用,因为她能治病救人,因为她能治得了许多西医根本治不了的“癌症”。在“非典”蔓延的恐怖日子里,中医药显露神威,在艾滋病治疗的过程中,中医药技高一筹,即便在老年人群中最流行的帕金森顽症治疗方面,中医药的神奇也远远超越了“科学”的西医。被台湾报刊誉为国内帕金森“首席顾问”的赵国华大夫在老年人帕金森症治疗方面独创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术独步天下,病情缓解率达到90%,又有哪位国外的西医西药堪与之媲美!

在奥运会上,我们曾看到过令人尊重但晚年全身哆嗦的拳王阿里,他长期生活在“科学”畅行的美国,但他的顽症却让美国大夫蒙羞,因为,没人能治得了他的病。但我们可以设想的是,让拳王阿里来中国,让拳王阿里来做赵国华大夫的病人,结果又会如何呢?答案是,很可能减轻病症并有可能治愈!这样的结果又岂是一句简单的“不科学”所能掩盖?

我想,“英语水平不差”的方舟子先生在这方面是否可以做一些牵线搭桥工作呢?治愈一位举世瞩目且德高望重的拳王,难道不比方博士整日拿中医药开涮意义更大?用你的英语水平把中西医间的沟通桥梁搭建得更好,难道不比你拿自己的英语水平嘲讽那位“中医科学院院士”强过百倍?作为一个中国人,方博士理应做得更多。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的两句“名言”:一是“阴阳五行理论是伪科学”,二是“陈晓旭是被中医害死的”。言之凿凿,这番言论当时也算是轰动一时的,他出自一位科学院士之口,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但我们要问的是,何院士在此间遵循了他本该恪守的“科学原则”了么?而众所周知,何先生和方博士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吧。如此,面对何院士的“大嘴行径”,方博士又作何感想呢?“阴阳五行理论是伪科学”如何证明?“陈晓旭是被中医害死的”又如何被何院士跟踪发现?何院士莫非“科学”地跟踪了陈晓旭女士的整个治疗过程?

没有。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在尚不能完全理解的前提下确定中医药便是“伪科学”,从而主张“废医验药”呢?须知,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便是“实用主义”,在“实用”的苛刻要求下我国的文化瑰宝中医药尚能生存千年而不衰,乃至在近代西医药的强势“压迫”下依旧能焕发青春,其中又有怎样的“死亡抗体” 呢?

或许,这理当是本世纪人类应该攻克的一大难题吧。因为科学昌明至今我们才知道,人类所知甚少,“科学”的西医药所能值得好的人类疾病,也不过占各色病例的一小部分罢了。

所以,还是让中医去“补充”美国的医学体系,让中医去证明其在中国的“正宗”地位吧。美国人都允许中医药去“补充”,作为发祥地的中国又有何理由去妄自菲薄搞什么“废除中医案”呢?现任科技部“国家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的贾谦先生曾起草过一个报告,主张“中医现代化”,但懂得反省的他后来认识到:中医不能“现代化”。

为什么?因为中医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种新的科学体系,她必须走自己的路,而西医,倒可以作为她不错的辅佐。



能把人吃死的养生书 坚决不要

24 10 2007年

能把人吃死的养生书 坚决不要

海峡都市报2007-10-22

本报记者 宋晖

健康书不一定能让人健康,甚至可能致死,你还会相信它吗?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因此养生保健类书籍如今也算是畅销书中的一大类型,近一两年卖得火热的保健畅销书如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中里巴人的《求人不如求己》、洪昭光的养生系列图书,还有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写的《无毒一身轻》、《排毒餐》,内地的“刘太医”刘弘章的《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此外还有《儿童经络使用手册》、《男人身体使用手册》、《女人身体使用手册》、《食物颜色使用手册》等等,自出版之日就纷纷成为上榜畅销书,但其中良莠不齐,质疑之声也一直不断。

近日,林光常的读者———台湾一名乳腺癌患者提出指控,她因听信林光常的“排毒”理论而决定不听从正规医生的治疗意见,先后花了二十多万元新台币购买林光常的产品服用,没想到两年多后病情恶化,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台北板桥“地检署”于日前正式起诉林光常。

而与此同时,大陆的“刘太医”也露出了“尾巴”。近日,有媒体披露,刘弘章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几年前曾被卫生部门以“非法行医”的名义查处。据说他的双料“博士”和获得的大奖更是子虚乌有,但因为没有遇到类似“林光常事件”这样的官司,在福州的一些书店内,他的书还没有遭遇“下架”。

养生书,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吗?

记者亲历

我的朋友,因为工作关系饮食不规律,胃常有不适,消化功能差,无食欲。一次偶然机会读了《刘太医谈养生》,当看到书中“开胃汤的功效和煎熬方法”,如获至宝。书中谈及:“开胃汤”不是单纯地帮助消化,而是刺激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功能;人体的最大弱点,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一个人没有饥饿感就要生病;一个病人没有饥饿感就要死。

刘太医根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理,使用“开胃汤”、“养正散”及酵素保持旺盛的消化功能,书中记录:“亚健康的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诱发条件;其中,主观原因=胃气下降+营养不良;客观原因=阴精亏虚;诱发条件=生活失检。养生之道=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加入沙参、草决明的 ‘开胃汤’+‘保元汤’;三分治=‘养正散’。亚健康的人应当喝的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沙参50克,草决明20克。每日一剂,水煎频饮……”

这位朋友的父亲也是个老中医,所以他也识得些药理,知道山楂性酸,因此很小心地减半使用,但只服了3帖,便出现出虚汗、身发软、排便稀且发黑等不良反应,经诊断是胃出血。他一阵虚汗……

行走江湖,养生书作者有四大特点

之前养生书被列为医学类图书的一种,并没有单列,医学类专业出版社对作者的身份考核也较严谨,一般是专家型,市场也相对稳定。但自从养生书成为畅销书,一些综合类出版社与书商也加入了“瓜分”蛋糕的队伍,也带有更多的商业色彩和营销力度,比如林光常,靠电视推广的力量发家,比如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但林光常主要的赢利还不只在于图书,而有相关产品。“刘太医”的书,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不少中医专家提出疑问:那么多种病能用一个药方(牛筋汤)根治吗?有什么医学根据?读者急功近利的心理,也被林光常、“刘太医”们很好地利用了,总想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

仔细比较林、刘二人,有不少有趣的相似之处:第一,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的书语言通俗易懂,但是绝对震撼,颠覆我们以往的健康常识和理念,所用句式固定,语气不容置疑,大有“洗脑”嫌疑。第二,都是“洋博士”。林光常、刘弘章在个人的介绍中都带着“洋博士”的头衔,听上去来头很大,但稍有常识的人想想就会发现其中很多蹊跷。第三,倡导食疗,炮轰西医。林光常一直倡导以食物疗法来治疗癌症,反对患者化疗、食用西药。刘弘章自称太医刘纯的传人,更标榜自己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家,找他咨询的患者拿着医院CT片前往,他一概不会仔细看片子,而是大谈如何食用“牛筋汤”。可奇怪的是,这两个看似很传统的“神医”却一致标榜自己得到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第四,坚持食疗,从不卖药。林光常虽然有产品出售,但是这些产品是被当作食物出售的,而并不是药物。刘弘章虽然说自己有祖传秘方,但是声称只在国外出售,对于天津当地患者他更是压根不会接受看病请求。

出版社不是医学专家,但一些出版社连作者的身份、医承背景都没做调查了解,说轻了是不负责任,说重了是草菅人命,拿健康当儿戏。

养生书,该有怎样的门槛?

“打假斗士”、著名学者方舟子认为,出养生保健书起码的门槛应该是“受过生物医学方面的训练、相关领域的专家”,这样书的品质才能有一个基本的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出版社卖的是书,不是药方,那么那个乳腺癌患者该不该也告出版社呢?方舟子认为,出版社即使没有法律责任,也逃不脱舆论、道德的谴责。明显宣扬另类观点的养生著作,有可能造成社会危害,那么出版社如果有社会责任心的话,不能只顾着赚钱,只考虑是否会畅销,在出版之前应该请相应的专家审稿。现在流行的这类著作有的观点极为荒谬,即使不是专家,也应该看得出来。

在今年4月北京卫视的《搜城记》的节目中,方舟子与林光常曾有一次正面交锋,但可惜的是在节目中林光常夸夸其谈,主持人没给足方舟子发言的时间,回忆起那次的对谈,方舟子说,“冲突主要集中在驳斥他所谓‘喝牛奶会导致骨质流失’、‘吃动物蛋白会得癌症,鱼、蛋、奶、肉都不能吃’等谬论。林光常口才不错,很有表演才能,知道怎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用的是典型的传销宣传手段。”

至于“刘太医”,方舟子认为,“此人比林光常还糟糕。履历我们查过,都是编造的。他的养生观点比林光常的还要荒唐,有一点头脑和科学常识的人就该知道那都是骗人的。”

方舟子说,追求健康最不应该“另类”,而应该接受科学主流观点。虽然科学主流也有弄错的时候,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是正确的,轻信另类养生则要危险得多。主流营养观毕竟是无数最有专业识别能力的专家在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某个人的信口开河。因此,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科学主流观点是错误的之前,接受它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仅仅因为科学主流观点有可能出错,就轻信、追随另类观点,是非常不明智的。热衷于“另类医学”、“另类营养学”,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品,追求健康最终却可能损害了健康,金钱的损失倒还在其次。

养生畅销书作者说:鉴别养生书有三步

养生书过多了吗?“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各家只是将各自的体会和感悟传达出来,加上人体也存在个体的差别,所以要判断哪本养生书有效,真的很难。但这是个过程,去粗取精的过程,所以出现一些粗劣的也是正常,这个市场要规范,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求人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先生是这样认为的。

中里巴人的一个观点让记者颇为赞同,他认为:有了病去医院请医生诊断,用先进的医学仪器进行探查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医生的作用往往只能减轻病痛,而不是修身养性。人体有强大的自愈功能,因此关注疾病不如生病之前关注健康,治病不如防病。养生书应该传达的一个理念不在于教你一招一式,而在于观念。教你懂得自己的身体,增加你面对疾病的勇气,而非求得轰动的言论效果。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它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必要成天围着疾病转,而应该求得一种快乐生活的态度。

面对花样翻新的各色养生书,中里巴人认为,判断没有什么固有的标准,但几个基本原则也许对众多读者有益:首先是不应有过于偏激,与常理相悖的言论,那一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二如果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让我们觉得恐慌和压力,那可能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三,对书中提供的建议,患者应该谨慎尝试,循序渐进,觉得有什么异常就应该马上停止试用。

□相关链接

医学科普书籍还有哪些问题

《科学时报》于今年8月22日刊发《医学科普书籍的现状与反思》一文,指出虽然医学健康书籍目前掀起了一个阅读热潮,但是在繁荣景象背后,仍暗藏着一些问题和隐忧,需要出版者进行思考和探索。

科学性问题

目前大量的医学科普作品中,存在不严谨、不科学之处。具体表现为:一、以个人经验或体验代替普遍知识。二、孤立地、绝对化地看待问题。例如,常见保健书籍上推荐“最健康的食物”,读者便据此大量食用“最健康的食物”,而忽略了其他食物的摄入。

内容层面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科普书籍主要是应用层面上的,怎么吃、怎么住、怎么防病治病是医学科普书籍的主要内容。而思想层面上的书籍缺乏,也就缺少传播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的内容。

读者对象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针对中青年白领人群的保健书籍,究其原因,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中青年人(尤其是中年人)带来的健康问题(如亚健康),使中青年人群产生了对医学保健知识的需求。但是,如果着眼于提高公众医学素养,则不能仅仅是满足其眼前的需求,医学科普传播对象应该前移,将青少年纳入其传播对象范围内。而目前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医学科普书籍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