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人吃死的养生书 坚决不要

24 10 2007年

能把人吃死的养生书 坚决不要

海峡都市报2007-10-22

本报记者 宋晖

健康书不一定能让人健康,甚至可能致死,你还会相信它吗?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因此养生保健类书籍如今也算是畅销书中的一大类型,近一两年卖得火热的保健畅销书如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中里巴人的《求人不如求己》、洪昭光的养生系列图书,还有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写的《无毒一身轻》、《排毒餐》,内地的“刘太医”刘弘章的《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此外还有《儿童经络使用手册》、《男人身体使用手册》、《女人身体使用手册》、《食物颜色使用手册》等等,自出版之日就纷纷成为上榜畅销书,但其中良莠不齐,质疑之声也一直不断。

近日,林光常的读者———台湾一名乳腺癌患者提出指控,她因听信林光常的“排毒”理论而决定不听从正规医生的治疗意见,先后花了二十多万元新台币购买林光常的产品服用,没想到两年多后病情恶化,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台北板桥“地检署”于日前正式起诉林光常。

而与此同时,大陆的“刘太医”也露出了“尾巴”。近日,有媒体披露,刘弘章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几年前曾被卫生部门以“非法行医”的名义查处。据说他的双料“博士”和获得的大奖更是子虚乌有,但因为没有遇到类似“林光常事件”这样的官司,在福州的一些书店内,他的书还没有遭遇“下架”。

养生书,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吗?

记者亲历

我的朋友,因为工作关系饮食不规律,胃常有不适,消化功能差,无食欲。一次偶然机会读了《刘太医谈养生》,当看到书中“开胃汤的功效和煎熬方法”,如获至宝。书中谈及:“开胃汤”不是单纯地帮助消化,而是刺激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功能;人体的最大弱点,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一个人没有饥饿感就要生病;一个病人没有饥饿感就要死。

刘太医根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理,使用“开胃汤”、“养正散”及酵素保持旺盛的消化功能,书中记录:“亚健康的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诱发条件;其中,主观原因=胃气下降+营养不良;客观原因=阴精亏虚;诱发条件=生活失检。养生之道=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加入沙参、草决明的 ‘开胃汤’+‘保元汤’;三分治=‘养正散’。亚健康的人应当喝的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沙参50克,草决明20克。每日一剂,水煎频饮……”

这位朋友的父亲也是个老中医,所以他也识得些药理,知道山楂性酸,因此很小心地减半使用,但只服了3帖,便出现出虚汗、身发软、排便稀且发黑等不良反应,经诊断是胃出血。他一阵虚汗……

行走江湖,养生书作者有四大特点

之前养生书被列为医学类图书的一种,并没有单列,医学类专业出版社对作者的身份考核也较严谨,一般是专家型,市场也相对稳定。但自从养生书成为畅销书,一些综合类出版社与书商也加入了“瓜分”蛋糕的队伍,也带有更多的商业色彩和营销力度,比如林光常,靠电视推广的力量发家,比如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但林光常主要的赢利还不只在于图书,而有相关产品。“刘太医”的书,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不少中医专家提出疑问:那么多种病能用一个药方(牛筋汤)根治吗?有什么医学根据?读者急功近利的心理,也被林光常、“刘太医”们很好地利用了,总想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

仔细比较林、刘二人,有不少有趣的相似之处:第一,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的书语言通俗易懂,但是绝对震撼,颠覆我们以往的健康常识和理念,所用句式固定,语气不容置疑,大有“洗脑”嫌疑。第二,都是“洋博士”。林光常、刘弘章在个人的介绍中都带着“洋博士”的头衔,听上去来头很大,但稍有常识的人想想就会发现其中很多蹊跷。第三,倡导食疗,炮轰西医。林光常一直倡导以食物疗法来治疗癌症,反对患者化疗、食用西药。刘弘章自称太医刘纯的传人,更标榜自己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家,找他咨询的患者拿着医院CT片前往,他一概不会仔细看片子,而是大谈如何食用“牛筋汤”。可奇怪的是,这两个看似很传统的“神医”却一致标榜自己得到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第四,坚持食疗,从不卖药。林光常虽然有产品出售,但是这些产品是被当作食物出售的,而并不是药物。刘弘章虽然说自己有祖传秘方,但是声称只在国外出售,对于天津当地患者他更是压根不会接受看病请求。

出版社不是医学专家,但一些出版社连作者的身份、医承背景都没做调查了解,说轻了是不负责任,说重了是草菅人命,拿健康当儿戏。

养生书,该有怎样的门槛?

“打假斗士”、著名学者方舟子认为,出养生保健书起码的门槛应该是“受过生物医学方面的训练、相关领域的专家”,这样书的品质才能有一个基本的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出版社卖的是书,不是药方,那么那个乳腺癌患者该不该也告出版社呢?方舟子认为,出版社即使没有法律责任,也逃不脱舆论、道德的谴责。明显宣扬另类观点的养生著作,有可能造成社会危害,那么出版社如果有社会责任心的话,不能只顾着赚钱,只考虑是否会畅销,在出版之前应该请相应的专家审稿。现在流行的这类著作有的观点极为荒谬,即使不是专家,也应该看得出来。

在今年4月北京卫视的《搜城记》的节目中,方舟子与林光常曾有一次正面交锋,但可惜的是在节目中林光常夸夸其谈,主持人没给足方舟子发言的时间,回忆起那次的对谈,方舟子说,“冲突主要集中在驳斥他所谓‘喝牛奶会导致骨质流失’、‘吃动物蛋白会得癌症,鱼、蛋、奶、肉都不能吃’等谬论。林光常口才不错,很有表演才能,知道怎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用的是典型的传销宣传手段。”

至于“刘太医”,方舟子认为,“此人比林光常还糟糕。履历我们查过,都是编造的。他的养生观点比林光常的还要荒唐,有一点头脑和科学常识的人就该知道那都是骗人的。”

方舟子说,追求健康最不应该“另类”,而应该接受科学主流观点。虽然科学主流也有弄错的时候,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是正确的,轻信另类养生则要危险得多。主流营养观毕竟是无数最有专业识别能力的专家在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某个人的信口开河。因此,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科学主流观点是错误的之前,接受它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仅仅因为科学主流观点有可能出错,就轻信、追随另类观点,是非常不明智的。热衷于“另类医学”、“另类营养学”,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品,追求健康最终却可能损害了健康,金钱的损失倒还在其次。

养生畅销书作者说:鉴别养生书有三步

养生书过多了吗?“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各家只是将各自的体会和感悟传达出来,加上人体也存在个体的差别,所以要判断哪本养生书有效,真的很难。但这是个过程,去粗取精的过程,所以出现一些粗劣的也是正常,这个市场要规范,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求人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先生是这样认为的。

中里巴人的一个观点让记者颇为赞同,他认为:有了病去医院请医生诊断,用先进的医学仪器进行探查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医生的作用往往只能减轻病痛,而不是修身养性。人体有强大的自愈功能,因此关注疾病不如生病之前关注健康,治病不如防病。养生书应该传达的一个理念不在于教你一招一式,而在于观念。教你懂得自己的身体,增加你面对疾病的勇气,而非求得轰动的言论效果。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它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必要成天围着疾病转,而应该求得一种快乐生活的态度。

面对花样翻新的各色养生书,中里巴人认为,判断没有什么固有的标准,但几个基本原则也许对众多读者有益:首先是不应有过于偏激,与常理相悖的言论,那一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二如果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让我们觉得恐慌和压力,那可能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三,对书中提供的建议,患者应该谨慎尝试,循序渐进,觉得有什么异常就应该马上停止试用。

□相关链接

医学科普书籍还有哪些问题

《科学时报》于今年8月22日刊发《医学科普书籍的现状与反思》一文,指出虽然医学健康书籍目前掀起了一个阅读热潮,但是在繁荣景象背后,仍暗藏着一些问题和隐忧,需要出版者进行思考和探索。

科学性问题

目前大量的医学科普作品中,存在不严谨、不科学之处。具体表现为:一、以个人经验或体验代替普遍知识。二、孤立地、绝对化地看待问题。例如,常见保健书籍上推荐“最健康的食物”,读者便据此大量食用“最健康的食物”,而忽略了其他食物的摄入。

内容层面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科普书籍主要是应用层面上的,怎么吃、怎么住、怎么防病治病是医学科普书籍的主要内容。而思想层面上的书籍缺乏,也就缺少传播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的内容。

读者对象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针对中青年白领人群的保健书籍,究其原因,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中青年人(尤其是中年人)带来的健康问题(如亚健康),使中青年人群产生了对医学保健知识的需求。但是,如果着眼于提高公众医学素养,则不能仅仅是满足其眼前的需求,医学科普传播对象应该前移,将青少年纳入其传播对象范围内。而目前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医学科普书籍不多。


操作

文章信息

4篇回复 to “能把人吃死的养生书 坚决不要”

24 10 2007年
tiandi (12:02:58) :

看到书城里摆放科普书籍的地方门可罗雀,科普书籍所占的地方越来越少就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科学,解除各种疑惑,不再迷茫。

24 10 2007年
vm (12:21:43) :

方先生您好!
我从大学时代就开始阅读您的文章,实在是获益良多!先说声谢谢.
最近在香港电台网站上看到一段关于牛奶的视频(http://www.rthk.org.hk/rthk/tv/hkcc/20070409.html),该视频分为两部分,共约22分钟,称美国有研究发现牛奶与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关,请问您有听说过这些研究吗?我很希望能查证一下,但我不是读生物相关专业的,实在不知如何查起,很希望能听到您的专业意见.谢谢!

25 10 2007年
real (22:25:27) :

方先生,您好!很是佩服您战斗学术腐败的勇气和良知。
因为我妈妈检查有胆结石,在网上搜索下相关信息,发现这个食疗法。网上很多地方都贴了这个方子,您认为这种方子是不是真有用?雷久南博士在美国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医学博士?
谢谢!

胆结石食疗法(雷久南博士方)
第1~5天
&S231;每日5颗苹果,饮食清淡少油,
&S231;苹果青红不拘,如果是比较大的苹果,可以吃少些(比如富士苹果只吃3颗)
&S231;可打成苹果汁,每日饮用1000cc。
&S231;市售苹果汁不纯,但有人试过Cere牌有效,每日一大盒就行了。
&S231;吃苹果是为了软化结石。

第6天

不吃苹果,饮食清淡少油,过午不食
6pm : 喝一小匙泻盐加温水
8pm : 喝一小匙泻盐加温水
10 pm:半杯鲜榨柠檬汁+半杯食用橄榄油混合一次慢慢喝完
     (冷压式橄榄油最好,若无可用芝麻油或较好的色拉油)

&S231;泻盐→放松胆管,橄榄油→促使大量分泌胆汁,冲出结石。
&S231;次日(甚或当晚)开始排出青黑色粪便,结石会浮在水面上,可挑起存证。
&S231;若第一次排出很多结石,可数月后再做一次清除剩下的。
&S231;一般人可一年一次,预防结石。

本方来历:
由雷久南博士推广,引自雷博士《回归身的喜悦》,并加上佛陀教育基金会生机饮食教师饶秋霞、友人马来西亚中西医廖医师试用后之经验写成。雷久南博士在美国开设琉璃光养生中心,推动生食新鲜蔬果、五谷杂粮的自然疗法多年。本方多人有效,本人试用后,不见结石,只见粉状颗粒,但排出宿便后,轻了两公斤,另有友人廖医师用后,多年大颗结石已排出。本方为自然食物,不伤身体,不妨试用。

25 10 2007年
xyan (23:06:25) :

古狗了一下琉璃光养生中心,找到了雷博士在台湾的网站,也有美国的琉璃光养生中心地址。还有一张雷博士的照片:
http://www.lapislazuli.org/TradCh/aboutUs.html
她是一个化学博士,不是医学博士。上面的网页是这样介绍的:

琉璃光養生世界創辦人雷久南,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化學博士後,隨及進入德州大學癌症中心,以十年的心血,致力於癌症的預防與治療,並在一九九一年於加州創立琉璃光養生中心。
雷博士提倡身心靈整體健康,強調整體健康根源於整個地球的健康,倡導環境生態的保健,自然資源的愛惜,以及有機農業的推廣。讓『地球人』重新享有清新的空氣,純淨的水源,甜美安全的鮮果蔬菜。她極力推展在生活中回歸自然,並啟發愛人愛己利益他人之心,以自然療法達到身心靈整體健康的目標。

以『世界就是我們活動的教室』為理念,雷博士創立了琉璃光養生世界,結合東、西方的養生之道,加以發揚光大,積極從事教育工作,以培訓人材為當務之急,每年定期在美國、台灣、香港、中國、及新加坡等地巡迴演講,將整體健康的種籽散佈到世界各地。

雷博士在南加州Santa Barbara市進行研究、教育和資訊提供的工作,使各方有志之士共同為整體健康的理想而努力。

看起来也很忽悠的吧?可能比那位台湾的林大仙好一点,也好不了多少。
她的那个吃苹果的偏方,似乎吃一吃,也没有什么坏处,大约也没有什么效果的。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