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
10 04 2006年 昨天我登出《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之后,今天收到
魏于全院士一封短信,全文如下:
“方先生:
我在当年看道这篇报道时,就已向神州学人杂志的编辑部去电话及email,要
撤销这篇报道,编辑部当时已同意我的请求。你可以去确认,我对这篇不实事求
是的报道非常反感,请你也删除此文。
魏于全”
该信同时也被人贴在新浪的blog评论上。
我向《神州学人》编辑部发函询问,没有收到答复。事实上,《神州学人》
对此事不应承担责任,因为《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的三名作者
根本不是《神州学人》的记者或工作人员,而是四川大学的宣传干部,从网上检
索可知,作者杨绍林、廖志林都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工作,而另一作
者曹淑玉则在四川大学宣传部工作。所以,这则吹捧魏于全的报道并非记者的胡
编乱造,而是四川大学宣传人员的杰作。我不相信四川大学主管宣传工作的人在
撰写宣传魏于全的文章时,会没有获得他的合作,而逼得他在文章发表后才要求
编辑部撤稿。
除了《神州学人》这篇由四川大学宣传人员撰写的报道,香港《文汇报》早
于《神州学人》在2004年1月5日也登出过由记者余茂智、易娜撰写的报道《魏于
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附后),内容与《神州学人》的报道相似,虽然较为简
单,但也有“5年的留学期间,他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达 42篇,国
际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他的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还破例被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的癌症治疗”等夸大不实
之词。这篇报道明确说明是根据对魏院士夫妇的当面采访而写成。不知魏院士是
否也曾经要求香港《文汇报》撤销这篇报道?
在几天前,一名日本留学生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告诉我当年魏于全回国前夕,
曾在日本中文报纸《中文导报》上声称自己在日本留学虽然只是名博士研究生,
但是替日本培养了6名副教授和众多博士生。这名留学生对这种离奇说法非常反
感,印象深刻,因此事隔多年仍然记得,希望我能把《中文导报》的这篇报道找
出来。结果我一检索,找到的是《神州学人》的报道,也有相似的内容,虽然在
培养人数上有出入。如果这名留学生的记忆无误,不知魏院士当年可曾也要求
《中文导报》撤销报道?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日本的报刊,都会出现内容相似的不实之词,而
且一些细节一模一样?是这些报道者相互抄袭,还是因为有人给他们提供了相似
的素材?根据我的经验,对这种宣传文章,报道者一般是根据宣传对象提供的材
料加工而成,也许细节上会有所夸大,但是不会自己去捏造。特别是像论文数量、
学术成就这种比较专业的问题,报道者更没有能力去虚构。
这些文章中有哪些内容是魏本人提供的,又有哪些是四川大学的宣传人员编
造的?《神州学人》是一本印刷发行的杂志,如果有不实报道,又岂能只在网上
删除就罢,而不做出澄清、声明、道歉,继续用夸大的报道蒙骗读者,特别是患
者?
由于这些报道并没有撤销,包括《神州学人》的那篇报道也还在网上挂着,
四川大学宣传部也没有澄清、声明、道歉,我也就不会删除我的文章,免得这些
报道继续愚弄世人。而且我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纠正报道中的不实之词的。至
于是谁制造了无比夸大地宣传魏院士的素材,是魏院士本人、他的学生还是校方
宣传部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是魏院士和四川大学校方之间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已经见惯了这种情况了,一旦宣传文章被发现有不实、夸大之
处,就都说是记者的责任。想当年,“基因皇后”不也这么说,而且还要告那些
宣传她的记者“诽谤”嘛。在魏院士这一事件上,他甚至连这样的借口都没法用,
因为报道就是他所在学校的宣传人员写的。
附:
香港文汇报(2004-01-05) 魏于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
图文:本报驻西南记者 余茂智 实习记者 易 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魏于全教授从事肿
瘤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17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人
类探寻癌症机理,解读肿瘤死亡密码打下了坚实的初步理论基础,也使他成为
‘文革’后华西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今年四川省唯一一名中科院新增院士。”
日前,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终于尘埃落定,全国共58名科学工作者加
入到中科院院士行列,其中包括44岁、赴日留学归国的川籍肿瘤学专家魏于全。
解读肿瘤死亡密码第一页
采访魏于全教授,可谓颇费周折。他的同事和学生均告诉记者,“魏老师除
科研外,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事实证明,记者要通过多方“外围公关”,
并在院方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在魏教授忙碌的实验室里与他面对面访谈。然而,
这位谦和、儒雅、忙碌的教授却更感兴趣于诸如他新扩建的实验室、和他并肩
“攻关”的集体这样的话题。直到教授妻子的到来,记者的采访才算开始切入
“主题”。
据了解,70年代,当各国科学家正奋力探寻克癌手段的时候,年少的魏于全
才进入成都锦江中学就读。1978年,对癌症满腹好奇的魏于全考入华西医大,5
年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华西医大一名病理学硕士研究生。3 年的研究生生
涯使他翻开了研究、对抗肿瘤的第一页,并明确了今生致力的研究方向。
国际医学界关注“中国魏”
在当研究生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魏于全几乎全在实验室里度过。他的妻
子笑著说:“恐怕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二都未曾‘幸免于难’吧”。加倍的
努力使他的硕士论文《小脑髓母细胞肿瘤与胚胎细胞对比研究》获得优秀评语。
在病理科工作的日子里,魏于全平均每天要确诊20人是否患癌症,“当死亡
宣判官的日子让我缓不过气来”。面对患者、面对一道道世界顶尖级课题,魏于
全更加刻苦奋发地进行著科研实验,有朝一日定能攻克癌症的心也更加坚定。
“那段(日子)是我们生命中最清苦的日子,他用本就不多的工资买回了大
量的实验试纸和书籍。但作为他的妻子,能做的除了支持还是支持。”他妻子告
诉记者。
在院方和妻子的大力支持下,魏于全对科研的全身心投入终于逐渐取得成果:
从1983年至1991年,他在肿瘤的病理学及免疫学研究方面共完成科研论文27 篇,
先后在美国的《人体病理学》、《免疫学》,《中华病理学》、《中华肿瘤学》
等杂志发表;其中,《人体肺癌中的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原位观察》、《中国人鼻
咽癌中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的直接超微结构》、《人体生殖细胞癌中炎性细胞与
癌细胞原位观察》在美国的杂志发表后,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来函
向他索要论文。他的这些研究成果还多次被引用及证实,并逐步得到国际医学界
的公认。
1991年4月,魏于全幸运地被卫生部遴选为日本世川奖学金留学生,到日本
京都大学医学院“放射线生物研究中心”继续《癌症免疫治疗及基金治疗研究》
的课题。5年的留学期间,他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达 42篇,国际医
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他的肿瘤
免疫治疗方法还破例被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的癌症治疗。
回国致力为同胞解除疾苦
1996年,36岁的魏于全获得日本京都大学颁发的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同年,
他携带妻女回到成都,“这里有我未完成的梦--为祖国同胞解除疾苦。”一同
回国的还有20多万日圆的设备,数万美元的试剂、75公斤重的贵重资料和无价的
细胞株。
回国后,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内科治疗工作的魏于全,
受到当时华西医科大学及其附属第一医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和医院一
次性给予 500万元的启动资金。使他得以白手起家,迅速组建了集科研、医疗、
教学于一体的,具国际一流设备、国内唯一利用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性进行癌症
免疫治疗研究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癌症免疫治疗中心”;先后承担
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分题及前期重大专项、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
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10多项课题。
199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的魏于全教授还建立了很好的学术梯
队, 2002年,他所领导的学术团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而他
负责的课题已获得总额超过一千万元的支持基金。而与此同时,经过近7年的建
设和发展,魏于全教授所负责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已成为人类疾病生物治疗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点,国家新药临
床实验基地(生物治疗)。
满意在社会和家庭所扮角色
经过17个年头的不懈“耕耘”,回首自己44年的人生经历,魏于全笑称对自
己所扮演的医生、导师、教授、丈夫及父亲的社会、家庭角色还是比较满意的。
上高中的女儿在作文中写到“我最爱的人是我的父亲”。毅然停下了在国内
的工作带著才几岁大的女儿赴日照顾他的妻子说:“虽然他工作很忙,但一想起
每晚他必定为女儿盖被的情景,就令我深感家庭的温馨。”
目前他实验室里的工作团队成员有医生和在校大学生。采访中,他们给记者
讲了一个最令他们感动的小故事。魏教授曾带的一名硕士生因家庭经济拮据,面
临辍学,在他的大力帮助下,该生得到一个在魏教授实验室里工作的机会,终于
自食其力地完成学业。作为教授,魏于全还为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及主讲
了“基因治疗”及“流式细胞术”两门课程,受到全校研究生的好评;作为研究
生导师,已指导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已毕业博士生6名,硕士生12名。
全世界的癌症治愈率只有5%。对于行业内“肿瘤病房是付出最多,却最无成
就感的病房”一说法,魏教授并不被动地认同,而是加倍认真地对每一位病人进
行治疗,常常在百忙中抽空与病人谈心。“忙是忙,但和病人交谈能了解他们,
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从中找出适合不同病人的治疗方案,与病人沟通是
治疗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护士们听见魏教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一
位到这里的病人都是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了我们,要全力以赴。”对病人无微
不至的关怀使他负责的肿瘤病房,6年来没发生过一起投诉纠纷。
力推研究成果再上新台阶
目前,魏于全通过抗肿瘤免疫反应及诱导增强研究,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
究在肿瘤疫苗的研究上有所突破。由于人的许多同源基因可在鼠、牛、鸟类等动
物的基因组中存在,魏教授现在进行的是给这些动物实验体,注入能产生杀死癌
细胞的疫苗,以研究达到人体自身能“自动”对癌细胞进行免疫。以上研究受到
国际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Med》上发表。
魏于全简历
1978年-1983年 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 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1991年-1996年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归
国。
1996年-1999年 任肿瘤生物病房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西医大
肿瘤学科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
2001年 任科技部“十五”“863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领域生物工程技术
主题专家组组长;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2年 被聘为教育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委
委员;《癌症》杂志副主编,《中国国际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杂志《Trends
in Biotechnology》、《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特邀审稿人;《中华医学
遗传学杂志》编委。
2003年11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XYS200604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分类 : 学术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