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为什么会发福?

1 08 2012年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几乎所有的人,一到人生旅途的中间,仿佛一夜之间,体重就显著增加,最明显的是身体的中间,即使是那些可以令人羡慕地大吃大喝而不怕增加分量的天生瘦子,这时候似乎不可避免地也长出了“啤酒肚”、“将军肚”、“游泳圈”、“备用胎”……里面装着的是沉甸甸的脂肪。

人之所以会长胖,根本原因是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而人到了中年,身体发生了变化,代谢率自然地缓慢下来,使得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另一个变化是,从大约30岁起,人的肌肉量开始丧失。肌肉量丧失的一个原因是生长激素的分泌显著减少,而生长激素对促进、维持肌肉的发达至关重要。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到中年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运动少了,肌肉缺乏锻炼,也会自然地萎缩。肌肉运动是很耗费能量的(即使在你安静的时候,肌肉也在耗费能量),肌肉量少了,也就意味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少了。而运动量少,本身就减少了能量消耗。所以,人到中年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身体的能量消耗明显少了,但是饮食习惯通常并没有明显改变,饭量还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吃得更多,多吃的那些饭就变成了脂肪。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工作的主力,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大。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我们面临压力时,身体会大量地分泌皮质激素,让我们专心致志地应对危险。这时与应对危险无关的其他功能都被抑制,人是不会想要吃饭的。但是一旦危险暂时解除,人放松下来,身体本能的反应却是胃口大开,要尽量地多吃,为应对下一次的危险尽量地多储存能量。此时皮质激素反过来会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刺激食欲的神经递质,并抑制那些能让人觉得吃饱了的激素。结果是吃多了。

人到中年后,性激素的分泌也少了。这对女性的影响更明显。男性雄激素的减少是逐渐的,女性雌激素的减少却是戏剧性的。在45~50岁的时候,女性开始进入绝经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大幅度减少。脂肪细胞本身也会生产一些雌激素(从雄激素转化来的。女性体内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身体从卵巢那里要不到足够的雌激素,就想从脂肪细胞那里找补,想要留住更多的脂肪,舍不得让脂肪烧掉。

在绝经期之前,女性体内如果有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髋部,出现丰腴女性特有的梨子形状体型。这可能是在为生育做能量储备。但是到绝经期后,已不用担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和男性一样,存在了腹部,变成了苹果体型。这时候即使体重没有发生变化,体型也变了。而且腹部的脂肪和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还不太一样。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肤下面,叫做皮下脂肪,那是我们能用手捏起来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还有包围着内脏器官的脂肪,叫内脏脂肪,那不是我们能在体外摸到的。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担忧。它们不仅让人大腹便便影响美观,而且还危害健康。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的代谢更活跃,而且它们的代谢产物进入门静脉循环,被血液带到了肝脏。这样,内脏脂肪就把很多脂肪酸送给了肝脏,同时也送给了心脏、肾脏、胰腺和其他器官。脂肪酸在这些器官堆积,影响了它们的功能。现在已经知道,内脏脂肪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艾滋海默症等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怎么知道内脏脂肪过多呢?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在腹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围。如果男人超过94厘米,女人超过80厘米,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如果男人超过102厘米,女人超过88厘米,那就是高危了。如果你的腰围比较细,也未必就健康,还要再看看腰髋比。量完腰围后再量髋围,如果二者的比例男人超过0.95,女人超过0.85,仍说明是脂肪分布不正常的“苹果”。

谁都知道要减肥就要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有人为了尽快让体重减下来,就去绝食,大幅度地减少食物的摄入。这种做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为遇到了饥荒,将会本能地进入备荒状态,代谢速度会减慢,会尽可能地存储脂肪。等到食量又逐渐上升后,身体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控制饮食的量(每天要比年轻时少摄入200大卡左右),更重要的是饮食要均衡、健康,以水果、蔬菜、全谷、低脂奶制品、瘦肉、鱼、鸡蛋、坚果为主,避免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多用果葡糖浆作为糖分,现在已知果糖摄入过多与内脏脂肪的增加有关。“啤酒肚”不是因为喝啤酒引起的,但是不管喝什么酒,酒精摄入过多,都能增加脂肪。

有人试图通过做仰卧起坐、揉捏腹部等所谓“腹部减肥操”定点锻炼腹部来减少腹部脂肪,这是不可能的。锻炼腹部只会让腹部的肌肉变得更发达,却不能特定地消除那里的脂肪。腹内脂肪没有消除,腹部肌肉发达了反而显得更胖。能否消除脂肪,取决于运动量的多少,和锻炼的部位没有关系。市场上还有一些号称专门用于消除小肚子的产品,也全都是骗人的。幸运的是,要消除小肚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一旦身体消耗的能量超过了摄入的能量,开始燃烧脂肪时,最活跃的内脏脂肪就会是最早被烧掉的。

2012.7.18

(《新华每日电讯》2012.7.27)



食物中的剧毒物质

17 07 2012年

今年6月初的一个早晨,在美国德州中部的一个牧场,一群牛正在吃草。突然,远处的牛仔听到了牛发出了痛苦的咆哮声,他以为有母牛要生产,赶快冲过去,却看到公牛、母牛都瘫倒在地上,有的已经死亡。几个小时后,这家牧场的18头牛死了15头。兽医对这些死牛进行解剖,在它们的体内都发现了氢氰酸,在牧草里也发现了氢氰酸,认定是氰化物中毒。

这件事引起了CBS电视台的注意,他们派记者做了采访,随后在6月24日以“转基因草与牛群死亡有关”为题做了报道,因为记者以为那群牛吃的那种牧草蒂夫顿85号是一种转基因草。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士总爱传一些吃转基因作物导致人畜中毒的小道消息,但都经不起推敲。这一次有大电视台报道,似乎证据确凿,于是这条消息迅速通过脸谱、推特和微博传遍了全世界。第二天CBS就发了更正,其记者摆了乌龙,分不清转基因和杂交的区别。蒂夫顿85号是一种用杂交方法培育的狗牙根草,早在1983年就已在美国佐治亚州的蒂夫顿培育出来(所以叫那个名字)。即便这种草有毒,也与转基因无关。

那家牧场已种了这种牧草长达15年,以前都好好的,为何突然变成了毒草?这可能和当地长期干旱有关。在恶劣的环境下,原本安全可食用的植物有时会产生毒素。在同一个地区的其他牧场的蒂夫顿85号牧草中也检测到了氢氰酸,但是他们的牛群并没有中毒死亡。为什么只有那家牧场的牧草的氢氰酸含量高到足以立即杀死牛?或许那家牧场的牧草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许他家给牧草施的氮肥被氰化物污染。氰化物都含有氮元素,有的就直接被当作氮肥使用。

一提起氰化物,人人知道那是剧毒物质,许多人马上会想起电影里的人物咬氰化钾胶囊自杀的镜头。但是氰化物并非都是人造的化工产品,在自然界中它到处都是。至少有3000种植物含有氰化物,它们是含有氰基的糖苷,氰基被封锁了起来,是没有毒的。这些氰基糖苷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平时可能是作为储存氮元素用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作为植物保护自己、抵抗不受欢迎的害虫和草食动物的化学武器。害虫、草食动物在咀嚼草木时,植物细胞的液泡破裂,里面的氰基糖苷跑出来,细胞质里的酶把配糖中糖的部分去掉,就产生了剧毒的氢氰酸。高粱的根中含有高含量的氰化物,所以不怕害虫根萤叶甲的入侵,根萤叶甲一吃它的根就会被毒死,而高粱的近亲玉米就没有那么幸运,根萤叶甲成了破坏性最强的玉米害虫之一。

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很多都含有氰基糖苷,包括小麦、大麦、荞麦、蚕豆、四季豆、苹果、梨、杏、竹笋等等。只不过这些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中氰基糖苷的含量很低(我们的祖先在培育植物时已无意中替我们做了选择),我们每次吃的量很少(跟牛吃的草相比),人体内有酶把它们转化成较为无害的形态,所以吃了不至于中毒。但是有些人解除氰化物毒性的能力比较差,食物中的氰化物就有导致他们慢性中毒的危险。这些人包括吸烟的人(又一条戒烟的理由)、镰刀型贫血病患者和利伯病患者。利伯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者在20左右两个眼睛出现视神经萎缩。有不少利伯病患者在喝了苹果糖浆后,由于里面的氰化物而失明。

食物的氰化物通常集中在我们不吃的部分,例如苹果核、桃仁、杏仁中。这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有时被误食或当成药物来使用,就有氰化物中毒的危险了。桃仁和杏仁都是常见的中药,有时还被当成补品。古人认为它们有“小毒”,其实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氰基糖苷——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被肠道细菌中的葡萄糖苷酶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儿童一次吃几粒桃仁、杏仁就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有人以为把桃仁、杏仁炮制、煮沸了就无毒,这是很误导人的,因为炮制、煮沸只能去掉桃仁和杏仁中已有的氢氰酸,但是去除不了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还是会被水解成氢氰酸,还是有毒。(作为食品的甜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甚微,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人们通常以为只有化工产品、化学药品才有毒,天然药物、食物是无害的,却不知道所谓天然的东西同样由化学物质构成,同样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不知道这一点,就很容易成为植物化学战争的牺牲品。

2012.7.11

(《新华每日电讯》2012.7.13.)



为什么死后没有灵魂?

7 07 2012年

我女儿很喜欢看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一集有老鼠杰里灵魂出体的画面。我听到女儿在说“老鼠的魂跑出来了”,便对她说:“魂是不存在的,是编的。”她问我为什么,我只能简单地说:“就跟妖怪是编的一样。”此前她自己已无师自通地悟出妖怪是不存在的,因此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当然我的回答不可能让很多大人信服。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灵魂不灭、死后有来生,至今仍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对这个问题,中外思想家都曾从常识、逻辑的角度加以驳斥。比如晋朝阮宣子不相信人死后会变鬼,他的反驳角度很独特:声称见过鬼的人说鬼魂穿着生前的衣服,难道衣服也有鬼吗?东汉王充也曾反驳过,如果死后灵魂不灭,死去的人要比活着的人多得多,现在应该到处都是鬼了。

古人说的灵魂,有时指的是我们今天说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那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能脱离大脑而存在。人一死,大脑活动终止,意识丧失,所谓的灵魂也就跟着消失。这是灵魂不存在的科学依据。但是也有人试图用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的存在。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个实验,有一个美国医生称了人死亡的那一瞬间的体重变化,发现少了21克,于是认为人不仅有灵魂,而且灵魂的重量是21克。这个实验是美国人邓肯·麦克杜克尔(Duncan MacDougall)早在1907年做的,以后并没有人能够重复出来。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实验结果毫无意义,那么小的重量差异可以被当成是测量误差,或是人死时某些生理变化(例如水分丧失)的结果。

有的死后有灵的实验则纯属捏造。有一个流行颇广的故事说,某国科学家在一些绝症病人的身上做实验,用电脑把他们的脑电波转化成文字记录心理活动,在他们死后收到了他们从另一个世界发来的信息。这个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而且是编得很拙劣的故事。人的脑电波并不编码人的心理活动信息,不存在能够把脑电波转化成文字的技术,否则审问犯人就简单了。何况人一死,脑电波活动也马上停止。

有的人相信死后有灵,是因为他们通过灵媒、巫婆能和死去的亲人交流,觉得灵媒、巫婆描述的那个人与他们记忆中的亲人惟妙惟肖。其实那不过是一种骗术,灵媒、巫婆通过察颜观色、诱导性问答、事先派托儿踩点或套话等技巧,再通过营造神秘兮兮的气氛施加心理暗示,让你相信了你愿意相信的,和算命是一样的道理。

近年来关于濒死体验、灵魂出体的话题很热,也让一些人相信了人死后有灵。2010年上映、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美国电影《从此以后》(Hereafter)就借一个“科学家、无神论者”的口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相似的濒死体验,说明这不是想像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再通过神化一个很灵验的灵媒来宣扬死后有灵。但是,即便濒死体验是真实存在的,那也不能用以证明灵魂的存在,只不过证明人在濒死时大脑经历了相似的神经生理变化,产生了相似的幻觉。事实上,通过一些实验,例如服用某些药物、人为制造大脑缺氧、对大脑某个部位施加电磁刺激,也能够让实验对象产生与濒死体验、灵魂出体类似的幻觉。

相信人死后有灵魂,与相信人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对人类过度自恋的产物。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连太阳系的中心都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是数十亿年地球生物进化的偶然结果。生物的进化能够产生发达的大脑、高超的智能、复杂的精神活动,却不可能产生没有物质基础的灵魂。人类只是地球上亿万个物种中很成功、但也并不神奇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特别是类人猿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类人猿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与人类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它们也是有感情、有语言能力、能推理的智能生命。如果人死后有灵魂,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认为类人猿死后也有灵魂。那样的话,天堂、地狱不仅要充斥着自古以来死去的人们,还要充斥着自古以来死去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更要充斥着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上各个阶段的猿人。而如果相信类人猿有灵魂,那么其他的灵长类呢?其他的哺乳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呢?植物、单细胞生物呢?

当然,对许多人来说,相信人死后有灵,不过是提供一种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但是相信人死后无灵,并不因此就让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恰恰相反,正如我对女儿说的,因为知道人死后什么都没有,所以要对生命更加珍惜。人死如灯灭,那就要让生命之火在熄灭之前烧得更旺、更亮。

2012.6.20.

(《新华每日电讯》2012.7.6.)



我们怎么品尝食物的味道?

11 06 2012年

最近一部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火。很显然,主创人员之所以取这么个名字,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们品尝美食主要是通过舌头,尤其是舌尖。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一种食物的滋味,是由气味、味道、口感、温度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不是味道,而是气味。被我们说成“味道”的东西其实百分之八、九十来自香味。这些香味是挥发性的气体,它们从鼻孔或嘴巴飘进鼻腔,一直飘到鼻子根部、眼睛下面,和那里的嗅觉受体结合,产生了嗅觉。如果没有香味的话,你将无法分辨很多食物,更不要说品尝美食。不信的话,捏紧鼻子,闭上眼睛,你会发现你甚至分不清茶和咖啡,分辨不出剁碎的洋葱和剁碎的苹果。感冒后觉得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不是因为像民间所说的“舌苔厚”,而是因为鼻子不通,嗅觉不灵。鼻子才是我们欣赏美食的最重要器官。

我们的嗅觉要比味觉敏感得多,要敏感一万倍。我们能分辨的气味种类也要比味道种类多得多。基本的味道只有五种,即酸、甜、苦、咸、鲜(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灼热痛觉)。而气味通常估计有4千到1万种,而事实上没有两种物质具有完全相同的气味,在理论上我们能够分辨的气味种类是无限的。

即使是对味觉的感受,也不限于舌尖,甚至不限于舌头。只要有味蕾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味道。味蕾不仅分布在舌头的各个部分,而且还分布在软腭(腭的后)和会厌(舌根后方的小舌头),这些地方都能感受味道。懂喝茶、喝葡萄酒的人都知道,茶、酒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去,而是要在口里含一会儿,漱一漱,就是为了让它和尽可能多的味蕾都充分接触。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看到舌头上有很多小突起,你也许以为那就是味蕾,其实不是,它们叫舌乳头。舌乳头根据形状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丝状乳头,它反而不含味蕾,其他三种舌乳头里面含有味蕾。味蕾是肉眼看不见的。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味蕾,会发现它的形状就像一个洋葱,里面含有味觉感受细胞,那就是真正感受味道的地方。

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认为舌头的不同部位感受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尖两侧感受咸味,舌体两侧感受酸味,舌根感受苦味。这种说法已流传了一百多年,被写入了教材,但是却是错误的,很容易证伪:你可以自己往舌尖上放一点食盐试试,同样会觉得很咸。事实上舌头的各个部位都能感受五种基本味道。至于舌头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是否不一样,目前还没有定论,即使有差异,也与流行的说法不一致。有一项实验表明,舌头各个部位以及软腭对甜味、咸味和苦味的敏感性并无区别,软腭对酸味的敏感性不如舌尖,而男人的软腭对酸味的敏感性甚至还不如舌根。

不同的人对味道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1931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亚瑟·福克斯在实验室里合成苯硫脲,不小心把它吹到空中。旁边一位同事抱怨说这东西尝起来真苦,而福克斯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福克斯也让亲戚、朋友都来尝尝苯硫脲,发现有的能尝出苦味,有的不能。随后的研究发现能否尝出苯硫脲的味道是基因决定的。我们现在知道,那些不能尝出苯硫脲的苦味的人,他们舌头上的味觉乳头要比一般人少(每平方厘米有117个味觉乳头)。这些无品味者在人口中大约占25%。正常品味者的舌头每平方厘米有127个味觉乳头,他们占了人口的约50%。剩下的25%的人属于超级品味者,他们的舌头每平方厘米有165个味觉乳头,对味道非常敏感。对味道的敏感程度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超级品味者会觉得一些蔬菜的味道苦得难以入口,所以他们往往不喜欢吃蔬菜。无品味者中酗酒的比例要比超级品味者和正常品味者高,因为后二者对味道较敏感,会觉得酒不好喝。

基本味道虽然只有五种,但这五种味道却分别代表着对我们的身体有益或有害的东西,与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喜欢甜味,因为那是糖的味道,而糖能为我们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对一食难求的我们的祖先来说,这种能量是多多益善的,所以我们对甜味的喜爱几乎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在食物过剩的现代社会这才成了问题。我们喜欢鲜味,因为那是谷氨酸的味道,有它,就意味着对我们的营养至关重要的蛋白质。我们喜欢咸味,因为那是钠离子的味道,能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我们通常会避免偏酸的食物,酸味是氢离子的味道,偏酸的食物要么是不成熟的,要么是腐败的。我们不喜欢苦味,因为很多有毒物质都是苦的。药物通常也是苦的,因为药物其实就是变相的毒物。

我们喜欢或讨厌某种味道,是长期进化而来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它让我们本能地决定是吃下有益的食物,还是吐出有害的毒物。这种本能反应不会非常精确,有的有益的食物并不好吃,而有的有害的毒物却很可口;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很靠谱的。而面对陌生的食物,我们也会本能地小心翼翼地先用舌尖尝尝味道,觉得不对头就迅速吐掉。舌尖主要不是用来品尝美味的,而是用来避免中毒的。舌头,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道防线。

2012.6.6.

(《新华每日电讯》2012.6.8.)



人们为什么爱美腿

7 06 2012年

达·芬奇画过一幅著名的人体比例图,代表着西方传统美术对标准人体的看法,作为人体绘画、雕塑的参考。比如,一个人的身高等于8个头长。这只是“凡人”的标准。在西方传统美术中,如果画到神或英雄人物,身高往往就画成了8.5个头长,以显得威武、高贵。多出来的身体高度,相当一部分来自把腿拉长。而在美国漫画中,英雄人物的身高更为夸张,能达到9个头、15个头甚至20个头那么高。

即使是8头身也只是理想化的人体,在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标准。一般人的身高通常只等于7.5个头长。影响身高的主要是腿长。换句话说,一般人的腿长都没有达到“标准”,至少是西方传统美学的标准。女性对这一点似乎更在乎。穿高跟鞋的目的除了让女性曲线更加突出外,还能让腿部显得更加修长。女模特的平均身高不仅高于一般女性,腿长也相对较长。例如,波兰女模特的平均身高比普通波兰妇女高出7.93厘米,腿长则高出6.54厘米。这还不够。美工在制作广告时,往往还要把画上的模特的腿加工得长一点。

有一些调查也发现,长腿会被认为比较性感。例如,拿一个人的照片,改变其腿部的长度,然后让人对其性感程度打分。腿缩短或过分延长的照片得分较低,得分最高的是稍微延长一些的(比原来长5%)。其他一些调查也发现,女性的腿身比(腿长和身高的比例)较高时,也就是腿部相对较长时,会被认为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男性这点倒不明显。不过,有研究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腿身比低于平均值,也就是腿长相对比一般人短的,都被认为是比较没有吸引力的。

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大头娃娃,头长占了身长的约四分之一;也是短腿娃娃,腿长也只有身长的约四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头部相对越来越短,腿部相对越来越长,到成年时,腿长约占了身高的二分之一。在这个发育过程中,不仅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腿部骨骼的生长,从而影响到腿长。腿身比或腿长是判断儿童营养和发育状况的一个容易测定的指标。生活条件好的儿童,他们的腿相对较长,反之,生活条件差的儿童则腿相对较短。美国的玛雅人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干体力活,但是跟危地马拉的玛雅人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又好了很多,有卫生的饮水、丰富的食物和更好的医疗等。比较在美国出生的玛雅人和危地马拉的玛雅人,发现身高高了11.54厘米,腿长长了6.83厘米,也就是说,身高的增长有大约60%是腿增长引起的。

即使对成年人而言,腿长也与健康状况有关。腿较长的人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肥胖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在2005~2006年,对近万名50岁以上中国人的调查发现,在消除了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等因素后,腿较长的妇女的后代数量也更多,而男人则没有这种情况。这表明女性的腿长可能与生育能力有关。身材高的妇女骨盆也比较宽,这有助于生育,减少难产的风险。

人们之所以觉得腿较长的人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长腿意味着较好的营养、发育、健康和生育能力。对女性来说,这尤其重要,毕竟,女性是决定后代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女性的腿身比平均来说也比男性的高。当然,人们爱美腿,并不是因为知道美腿的种种好处,而是无意识做出的一种选择,是进化而来的一种本能。如果我们把人和类人猿相比,会发现人类的腿相对较长,而手(前肢)相对较短。相对于前肢骨头长度,人的腿部骨头平均来说比类人猿长了34%。长腿是人类的特征,这个特征在4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分手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而只有当腿相对较长,长度达到约占身高的二分之一时,直立行走、奔跑的效率才会最高,才有更好的生存能力。所以我们对腿长的重视,也许是遗传自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的一种本能。不管是美感还是性感,都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其背后,一定有其生物学的道理。

2012.5.23.

(《新华每日电讯》2012.5.25.)



当你被蚊子叮上

3 06 2012年

天气渐渐转暖,蚊子也多了起来。我不幸属于特别招蚊子的人,尤其是每次回南方老家,总要饱受几种蚊子的叮咬之苦,而且反应激烈,被叮咬处往往鼓起大包,多日之后叮痕犹在。

为什么同处一室,有的人成为蚊子的食物,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蚊子是怎么发现人的,或者说,人是怎么吸引来蚊子的。蚊子头部大部分由眼睛组成,有数以百计的小眼,不过蚊子并不靠眼睛找人,而是靠“化学仪器”——通过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流动以及热量的散发,来发现远处有活人在呼吸,然后向他飞去。即使你是躲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内,蚊子也能轻易地找到缝隙、通风孔钻进去,因为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这些出口流出时已告诉蚊子入口在哪里。

但是二氧化碳能把蚊子吸引到人的身边,却无助于蚊子找到下嘴的地方——裸露的皮肤,特别是脚部的皮肤,更是某些种类的蚊子的最爱。蚊子是靠汗液散发出的体味来找到落脚下嘴的地方的。新鲜的汗液是无味的,生活在皮肤上的各种细菌把汗液中的营养成分分解了,才释放出味道。不同种类的细菌分解汗液产生的成分不尽相同,制造的味道(更确切地说,是挥发性气体)也不一样,对蚊子的吸引力也不同。有的细菌在环境中也有,而有的细菌则几乎只生活在皮肤上,后者是皮肤的最佳标志,才是蚊子最感兴趣的。身体不同部位生活的细菌的组成也不尽相同,蚊子能据此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落脚点。

汗液中的乳酸、氨、羧酸等成分都是吸引蚊子的成分,不同的人的皮肤上的细菌组成不同,汗液成分的含量也有差异,导致了他们对蚊子的吸引力的差异。有的人的汗液中还含有令蚊子讨厌的成分,例如乙醛、辛醛、壬醛和某些酮等都是天然的驱蚊剂。特别是汗液中的两种酮类,以1:1比例混合时,其驱蚊效果甚至超过了被视为驱蚊剂金标准的避蚊胺(DEET)。所以有些人天生就不怕蚊子,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停地在制造、释放最强的驱蚊剂。

蚊子在叮人时,要往人体里注入几种蛋白质,统称蚊子唾液蛋白。这些蛋白质抑制人体的血液凝固系统,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管收缩,这样蚊子才能顺利地把血吸上来。吸完血,蚊子飞走了,蚊子唾液蛋白却留在了人体内。人体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试图清除这些外来物质,发生了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这时被蚊子叮咬的地方才发痒、红肿。

如果蚊子没有携带病原体的话,被蚊子吸走的那点血对人来说可忽略不计。让人难受的是叮咬处的发痒,而这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没有必要地对蚊子唾液蛋白大动干戈造成的,其实是过敏反应。蚊子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三类,有的反应很快,被叮咬几秒后就出现,但消失得也快,一天后就没了;而有的反应则一天后才出现,持续几天甚至很多天才消失。

不同种的蚊子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不一样,有的重有的轻。和其他过敏原一样,不同的人对蚊子叮咬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有的过敏非常严重,甚至严重到全身都起反应,有致命的危险;有的过敏非常轻,轻到不引起注意。有的人觉得自己不招蚊子,其实是对某种蚊子的叮咬不过敏,不知不觉地被蚊子把血吸走了,并不是蚊子不叮他,而是被叮了却不知道。

被蚊子叮咬的地方一旦过敏就会发痒,让人忍不住要去挠,挠的结果刺激分泌更多的组胺,所以往往是越挠越痒越肿。很多人被蚊子叮了,习惯涂万金油、风油精之类,其实它们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也会让过敏更严重。反倒是对叮咬处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缓解过敏症状。如果过敏严重,可考虑服用抗组胺类的抗过敏药物,例如扑尔敏、苯海拉明、仙特明,它们都是通抑制组胺的作用,来抑制过敏反应。也可在红肿的地方涂抹皮质类固醇激素(例如氢化可的松),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只好忍着。或许能让你略感欣慰的是,如果长期在某个地方生活让某种蚊子叮咬,有可能逐渐对其脱敏,过敏变得不那么严重。民间传说蚊子爱叮客人,其实就是因为主人对自家的蚊子脱敏了。

2012.5.2

(《新华每日电讯》2012.5.4.)



身高的烦恼

12 05 2012年

1915年,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拍摄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性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电影。为了真实地重现历史,格里菲斯按原尺寸重建了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建筑。他甚至想让演员们直接穿当时遗留下来的服装,结果发现事隔五十多年后,美国人变得高大健壮而穿不下父辈们的衣服,只好依样新做。

在19世纪中叶,美国人是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人,但是当时美国军人(白种男人)的平均身高也只有1.71米。而现在,美国白种男人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9米,几乎长高了10厘米。世界各国也都出现了类似的身高增长趋势。在历史上,日本人以矮小著称,以致被蔑称为“倭”。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遗留下来的照片,日军俘虏的个子和美国士兵相比,简直就是未成年人。但是现在17岁日本男人的平均身高已达到了1.71米,甚至超过了中国男人的平均身高。根据2002年的调查,17岁中国城市男人的平均身高是1.70米,农村男人的平均身高是1.66米,而这,又分别比1992年的调查高了大约3厘米。

身高的这种增长趋势,与营养的改善有关。生长最迅速的时期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0~2岁),其次是青春期早期(女孩11~12岁,男孩13~14岁),这两个时期的营养状况对身高至关重要。但是一个人的身高同时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父母身材比较高的,其子女往往也比较高。那么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对身材高低的影响哪个更重要呢?我们可以通过统计亲属(特别是孪生子)的身高计算出遗传因素所占的比重。如果在一个人群,所有的人都能获得生长所需的足够营养,那么影响身高差异的主要是遗传因素,例如美国人的身高80%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否则,遗传因素的影响就会下降,例如中国男人的身高65%受遗传因素影响,中国女人的身高则60%受遗传因素影响。中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是1.70米(中国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是1.60米),对一个1.80米的中国男子来说,他多出来的10厘米有6.5厘米得益于遗传因素,3.5厘米归功于环境因素。

假定一个身高1.75米的中国男子和一个身高1.65米的中国女子结婚,如果生的是儿子,我们可以预测遗传因素会让他比平均身高高出0.65 x [(175 - 170) + (165 - 160)] / 2 = 3.25厘米,如果生的是女儿的话,则是0.6 x [(175 - 170) + (165 - 160)] / 2 = 3厘米。环境因素有可能会让儿子再高出0.35 x [(175 - 170) + (165 - 160)] / 2 = 1.75厘米,女儿高出0.4 x [(175 - 170) + (165 - 160)] / 2 =2厘米。当然这只是平均值,实际情形会有所差异。如果加强营养,则有可能让子女长得比父母高。影响身高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蛋白质,其次是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A。

一个人的高矮主要取决于其下肢的长短,而下肢的长短又取决于长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长短。在长骨的骨干和骨骺(骨两端膨大部分)之间,有一段透明的软骨,叫做骺板,又叫做生长板——骨就是靠它生长的。骺板由软骨细胞组成,这些软骨细胞不断地在增殖,新生成的软骨细胞向前往骨骺方向堆积,把老细胞向后往骨干推去。老细胞降解掉了,残余的东西被成骨细胞骨化,变成了骨,于是骨就长了一点。到青春期结束时,骺板软骨细胞不再增殖,剩下的软骨逐渐被骨取代,只留下了一条细细的骺线,人也不再长高了。女性在15~16岁,男性在18~20岁时停止了生长。在那以后,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除了手术),都不可能再增高。

在骺线闭合之前,环境因素还能影响到身高。主要是足够的营养,其次是锻炼和睡眠,因为高强度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能增加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而生长激素能够控制骨细胞的增殖。但是并没有什么保健品、药物、器械能够有助于增高。市场上所有的“增高产品”全都是骗人的。例如,有不少保健品公司在推销“生长激素口服制剂”,声称它能够终止或逆转衰老过程。但是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会被肠胃消化掉,口服无效,而必须通过注射才能起作用,而且非常昂贵。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但是健康人试图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抗衰老并没有可靠的临床证据,副作用倒有一大堆:软组织水肿、关节痛、腕管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足以让人吓得举不起注射针筒。

如果骺线闭合已经闭合,就没有办法再增高了,不管怎么加强营养、锻炼和睡眠也无济于事。女性可以通过穿高跟鞋来弥补个子矮的遗憾,市场上也有所谓内增高的男用鞋,通过鞋垫来抬高脚跟,能让男性增高达10厘米之多,外表又似乎看不出来。有些男明星就是用这种被戏称为“汗马宝靴”的增高鞋来拔高自己的身高,骗过粉丝。增高鞋往往是高帮、与身材不匀称的超大码鞋子,但也有中帮的。除了增高鞋,还有增高鞋垫、增高袜,号称是隐形的。有的能拔高10厘米。和女人穿了高跟鞋一样,从上下半身的比例、站立和走路姿势,还是可以猜出某位明星用了某种方式拔高自己。与其煞费苦心地拔高自己,或购买各种没用的“增高产品”而受骗上当,还不如正确对待身材的高矮,消除对身材矮小的歧视。毕竟,有很多伟人都是矮个子。

2012.5.9

(《新华每日电讯》2012.5.11)



人类天生适宜素食吗?

14 01 2012年

素食者有多种类型,有的不吃红肉但是吃鱼肉、鸡蛋、奶制品,有的什么肉都不吃但吃鸡蛋、奶制品,完全的素食者则不吃任何动物来源的食物。这里说的素食指的是完全的素食。人们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素食。最古老的原因是宗教原因,为了不杀生。最时髦的原因是出于伦理,要保护动物的权利,或是出于环保,认为肉食破坏环境。这本来是为了信仰而做出的牺牲,但是近年来一些素食者为了吸引追随者,宣扬说选择素食不仅不是一种牺牲,反而是一种赐福,因为人类天生适宜素食,素食有助于健康。真的如此吗?

人类的始祖大约在700万年前和黑猩猩的始祖相揖而别,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在所有现存动物中,黑猩猩是人类最亲的亲戚,它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始祖相近,饮食习惯也应该相似。那么黑猩猩是素食者吗?不是。虽然黑猩猩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果实,但是它们也热衷于采食白蚁,捕食猴子等较小型的动物,以及食用自然死亡或被别的动物捕杀的动物尸体。肉食在黑猩猩的食谱中占了相当的份量,大约占了食物总能量的4~8.5%,特别是在植物性食物较缺乏的旱季,一头成年黑猩猩每天吃的肉大约有65克。可以想像,人类的始祖也和黑猩猩一样,会通过捕猎和食腐肉摄入肉食。

考古和化石的证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大约26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开始使用石器。最初的石器就被用来切割动物尸体。在与猿人化石同时出土的其他动物骨骼化石上,可以找到用石器切割、抽取骨髓食用的痕迹。事实上,肉食在人类进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更丰富的营养,使得大脑的增大有了可能,而且捕食动物需要有周密的安排和分工合作,也让人类行为变得更为复杂。工具的使用和捕食动物让人类得以走出非洲,走向气候更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和气候温暖的非洲故乡不同,北方地区的冬天植物性食物短缺,动物性食物这时候就成了这些地区的人们的主要食物。对多数古人类群体来说,可能有一半以上的食物能量来自动物。通过测定生活在大约3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同位素组成,发现他们的食谱和狼、北极狐相似,几乎是纯肉食。而分析1万多年前生活在英国的古人类化石,也表明他们的食物中动物蛋白占的比例甚至高过了北极狐。直到今天,世界上残存的以捕猎-采集为生的原始部落中,大多数仍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在某些方面也更适合肉食,是食物中长期存在肉食的情况下出现的适应性进化。随着人类脑容量的增大和大脑活动的增强,相应的人类消化道的容量减小了,消化道的代谢活动也减弱了,更接近于肉食动物而不是草食动物。在分子水平上,人类的生理活动也出现了适应肉食的变化。例如在嘌呤的代谢方面。嘌呤是组成核酸的物质,核酸降解后产生嘌呤,然后嘌呤在肝脏被代谢成了尿酸,随着血液送到肾脏,在那里分泌、排出体外。如果血液中尿酸的量超出了肾脏的分泌能力,尿酸有可能在关节等部位积蓄,导致痛风。这些被代谢掉的嘌呤,大约三分之二是体内原有核酸降解产生的,三分之一来自食物。肉类不仅含高蛋白,还含高嘌呤,那么吃肉是不是增加了痛风发作的风险呢?恰恰相反,摄入蛋白质增加了尿酸的分泌,降低了血液中尿酸的量,反而减少了痛风的风险。由嘌呤代谢成尿酸需要一种叫黄嘌呤氧化还原酶的催化,由于基因突变,人类这种酶的催化能力要比其他动物的低得多,只剩下了大约百分之一,这样就避免了在吃肉的同时过多地产生尿酸。

肉食也使得人类对营养素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人类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如果吃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但是要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就比较麻烦,素食者必须食用特定的植物性食物(例如大豆)或注意食物搭配才能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牛磺酸是一种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特殊氨基酸,基本上只存在于肉类中。草食动物体内能够自己合成牛磺酸,而像猫科动物这样的肉食动物完全失去了合成牛磺酸的能力。人类虽然有合成牛磺酸的能力,但是要比草食动物差,所以素食者体内牛磺酸的含量明显比一般人低。

完全的素食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发生疾病。素食者最常见的疾病是贫血。这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由于缺铁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虽然在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铁,有的铁含量还不低,例如100克水煮菠菜的含铁量高达3.57毫克,而100克猪肉馅的含铁量只有0.88毫克。不过,植物中的铁很难被人体吸收,远不如肉食中血红素所含的铁那么好利用。另一种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导致的巨红细胞性贫血。B12只存在于肉类、蛋、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没有。缺乏维生素B12还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疾病。

当然,现在的素食者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制剂来避免营养不良了,这恰恰说明了素食不是一种自然的饮食方式。不管是从人类的进化,还是从人体的构造、生理来看,人都是一种杂食性动物。素食者出于信仰而折磨自己倒也罢了,要为此寻找科学依据却是经不起推敲的。过多地摄入动物性食物对健康也不利,例如动物性食物往往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在消化道内有可能转化成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但是因此一概排斥动物性食物是不智的。均衡的饮食,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之道。

2011.1.3.

(《新华每日电讯》2012.1.13)



不那么智的智齿

7 01 2012年

儿童的牙齿从乳牙更换成恒牙,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按一定的次序依次更换。在大约6岁时,第一对臼齿长了出来,而在12岁左右,第二对臼齿才长出来。第三对臼齿在10岁时开始形成,通常要等到17~25岁才长出来,这时已进入了有“智慧”的成年,所以古罗马人把它们称为智齿。

我每次去洗牙,医生总会建议我考虑拔掉智齿,特别是一颗没有完全长出来的智齿。在牙医看来,智齿就像阑尾一样,不仅没用,而且会带来种种麻烦,恨不得人人都不长智齿。我们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多余的、甚至有害的退化器官?难道是为了给我们带来一点痛苦,考验我们的意志,或是为牙医增加一些收入?当然都不是。这是因为它曾经对我们的祖先是有用的,甚至对生存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智齿都是完全正常地长出来的。这要一直追溯到大约1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吃的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粗得不能再粗的粗粮,例如植物的根、叶子、坚果和生肉。这就要求牙齿有强大的撕咬、咀嚼能力,而且耐磨损。特别是在没有任何牙齿保养措施的时代,多一对牙齿也就多了一重保障。因此我们的祖先和其他猿猴一样,长着三对臼齿,而且也和猿猴一样有着宽大的上下巴,可以轻松地容纳所有这些牙齿。

随着人类的进化,大脑变得越来越大,相应地,上下巴变得越来越短,口腔空间也小了,要容纳下所有的32颗牙齿变得困难了。差不多这个时候,人类已聪明得学会使用火。火的使用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煮熟的食物更容易撕咬、咀嚼,餐具的发明进一步降低了牙齿的重要性。事实上,只要精心烹饪,一颗牙齿都没有也是可以活下去的,虽然活得不那么舒服。不管怎样,没有最后一对臼齿也无所谓了。

而上下巴的空间也不容易容纳下智齿,这时不长智齿反而有利于生存。有一部分的人(大约占人口的35%)的确根本就不长智齿。这可能和一个叫PAX9的基因的突变有关,是进化的结果。但是为什么没有进化到所有的人都不长智齿呢?这是因为长智齿时,人已经到了生育年龄,能够留下后代,这时即便智齿会对健康有影响,其基因也已经流传下去了,不容易被淘汰。

所以大部分人仍然要忍受长智齿的痛苦。智齿很容易长歪,甚至横着长,就可能影响到其他牙齿排列和使用。有时智齿只是长出一部分,食物残渣夹在周围的牙龈里,不容易清洁,容易发炎。没有人能够预测智齿什么时候会出现问题或破坏其他牙齿。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智齿没有坏掉,牙医也会建议把它拔除。而且拔得早,就较容易拔,不容易出现并发症,伤口愈合的时间也较短。所以牙医通常会建议在青年时期就把智齿拔掉,最好在智齿还未长成时就提前拔。拔智齿的最佳时间被认为是在智齿牙根刚刚长了三分之二的时候,通常在15~18岁时。

但是拔智齿并非没有风险,它毕竟是个外科手术,会有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受到了永久性的伤害,导致嘴唇、舌头和面颊变麻木。据统计每年有1万1千多名美国人由于拔智齿而出现这种并发症。有时拔智齿还能导致骨折、大出血、脑组织感染,偶尔还会引起死亡。例如今年4月美国马里兰州一位17岁少女由于拔智齿,麻醉时缺氧窒息身亡。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500万美国人被拔掉1千万颗智齿,大部分是出于预防临近牙齿受感染而提前拔的。但研究显示临近牙齿受智齿影响而感染的发病率不到12%,大约相当于阑尾炎的发病率。所以有人就问,为什么外科医生并没有为了预防阑尾炎而普遍提前切割阑尾呢?这么普遍地提前拔智齿是不是牙医为了赚钱而夸大智齿的危害呢?毕竟,拔智齿在美国是很昂贵的,每年因此花费的费用高达30亿美元。

所以,智齿该不该提前拔,要权衡利弊才能决定。较有说服力的证据应该来自于临床对照试验。2006年,有研究人员综合评估了各项有关预防性拔智齿的临床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却是没有结论:目前没有证据能够支持或反对这一做法。但是这一研究也发现,在青春期出于预防门牙拥挤而提前拔除智齿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并不能减少门牙拥挤的发生。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则反对预防性地拔除没有病症的智齿,包括没能正常长出的阻生齿,理由就是因为这样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所以每次牙医建议我拔智齿时,我都是笑而不语。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拔智齿的风险越来越大,就更要拖延下去,直到不幸出现了病症非拔不可。

2011.12.28

(《新华每日电讯》2011.12.30)



卷烟降焦就能减害吗?

24 12 2011年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舆论大哗,被国家控烟办主任批为中国工程院的耻辱、中国科学界的耻辱。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大控烟、禁烟力度的今天,中国工程院保证烟草业代表权的这一举动令人惊讶。给谢剑平投了赞成票的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常委魏复盛回应说:谢剑平的选出与禁烟行为并不矛盾,中国人有长期吸烟的历史,要想改变不良的嗜好和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而谢剑平研究的是“降焦减害”,降低了烟草中焦油的含量,解决了烟草给烟民带来的危害,也是为控烟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拿烟草公司的工资、经费的研究人员,竟然是在为控烟做贡献,如果属实,倒是称得上有科学良心了。那么谢剑平的“降焦减害”研究真的具有如此出人意料的作用吗?谢剑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用中草药减低烟草危害,研发出了“神农萃取液”,号称能够降低烟气有害成分,“长期大量使用无毒负作用”。用到这项技术的“五叶神”牌卷烟在1999年的销量不到1000箱,在获得此成果后,2001年达到1万箱,2004年为13万箱,销售额30亿元,被誉为“一项技术救活了一个企业”。

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多达数千多种,至少有250种是对身体有害、有毒的物质,包括至少60多种致癌物。通过添加外来物质是不可能中和、减轻如此多的物质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的,目前也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能够证明中草药在这方面能有哪怕一点点用处,相反地,由于草药自身往往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添加它反而加重了吸烟的危害。所以不管“五叶神”在内地如何吹得天花乱坠,出了国门就没人相信,即使在香港销售,也必须老老实实地按法律要求在烟盒贴上“吸烟引致肺癌”、“吸烟可引致阳痿”、“吸烟可加速皮肤老化”等大幅警告文字和图片。

谢剑平的另一项研究是通过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来降低吸烟的危害。这项研究倒不是中国特色,国外烟草公司已研究了几十年。有中国特色的是中国烟草公司至今仍把“降焦减害”作为卷烟的发展方向来宣传,广告做得深入人心。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只有14%的中国人认识到低焦油卷烟的危害性,甚至连医务人员对此的认识也糊里糊涂,54.7%的医生相信“低焦油低危害”。既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大部分存在于焦油中,人们也就想当然地以为如果降低了卷烟中的焦油含量,也就相应地减轻了吸烟的危害。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过滤嘴卷烟以来,卷烟中的焦油含量就在持续下降。在美国,一支卷烟的焦油平均含量从1950年的37毫克降到了1990年的13毫克,甚至出现了焦油含量不超过7毫克的所谓极低焦油卷烟。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相似的趋势。但是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并没有相应地下降。有多项研究都表明,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并不能降低吸烟的危害。例如,吸烟导致的最严重、最确切无疑的后果是肺癌,吸烟者因患肺癌死亡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十几倍。根据美国研究人员对90多万名吸烟者追踪调查的结果,发现吸极低焦油、低焦油的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与吸普通过滤嘴卷烟的风险一样:如果把吸中度焦油(15-21mg)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设为1,男人(女人类似)吸极低焦油(≤7mg)风险是1.17,低焦油(8-14mg)是1.02,无过滤嘴高焦油(≥22mg)是1.44。作为对比,35岁前戒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是0.06,接近不吸烟者。35-54岁戒烟是0.23,55岁以后戒烟是0.63。

为什么低焦油不能低害?研究发现,吸烟者在从普通过滤嘴卷烟改吸低焦油卷烟时,由于低焦油的烟吸起来觉得不那么带劲,吸烟行为会不知不觉地出现改变,出现了补偿效应:或每次多吸几口,或吸的时候吸得更深,或让烟雾在肺部多停留一会儿,甚至每天多吸几支。因此吸低焦油的烟吸入的焦油量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因为吸得更深,在肺部停留的时间更长,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与肺有更大面积、更充分的接触,危害反而更大。近年来在一些国家肺腺癌(一种周围型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其原因就可能是由于低焦油卷烟的流行导致吸烟时吸得更深。此外,由于制造工艺的缘故,低焦油卷烟中的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含量反而随着焦油含量的减少而增加了。

所以国际医学界早就有了共识,降低焦油含量并不能降低吸烟的危害,所谓“低焦油”、“极低焦油”只是烟草公司变相推销卷烟的虚假广告。要减轻吸烟的危害,唯一的办法就是戒烟、控烟。如果受“降焦减害”的虚假广告的误导,那么就会使人失去了戒烟的动力。很多人就是因为相信了“低焦低害”而认为吸低焦油卷烟的危害不大,戒不戒烟无所谓。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文规定:“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不得以任何虚假、误导、欺骗或可能对其特性、健康影响、危害或释放物产生错误印象的手段推销一种烟草制品,包括直接或间接产生某一烟草制品比其他烟草制品危害小的虚假印象的任何词语、描述、商标、图形或任何其他标志。其可包括‘低焦油’、‘淡味’、‘超淡味’或‘柔和’等词语。”

我国在2005年加入了该公约,但是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中国履约小组和管烟草专卖局的是一套人马,每年缔约方大会中方都有烟草专卖局的人参加,被国际组织形容为“狐狸坐在鸡笼里谈判如何保护小鸡”。2008年国际控烟大会还授予中国脏烟灰缸奖,获奖原因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这次把“降焦减害”研究人员选为工程院院士,更是开了一个国际玩笑。

2011.12.14.

(《新华每日电讯》2011.12.23)

(XYS201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