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从韩国归来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日程表上说,12点20分起飞,1点到达,好像只用40分钟似的,比去天津还近。
当然,那只是因为有一小时时差罢了。
这次去韩国组织第四届中韩危机与应急管理双边论坛,我带了今年毕业的研究生郑晓洋同学一起去,同行的还有其他14位来自多个地区和不同单位的学者,吃了三天韩式大餐,大家的胃都要受不了了。
我在山东大学带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郑晓洋同学的硕士论文刚好写的航班延误的应急处置问题的优化模型,但是糟糕的是,她却没有经历过航班延误事件,而这次的韩国归来则让她有了航班延误的切身体会。
我之前做过一个国航的项目,是关于集团公司以及下面几家分公司正点率评价的问题,可以说做得是非常漂亮,体现了俺们的基本智力水平,现在国航一直到今天都在沿用对于几家分公司进行正点率的评价和奖惩政策,这就是我们当时那个项目的结果,我是主要贡献人。
航班延误是件一定会经常发生的事情,原因则五花八门。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的“空中管制”这个词,背后其实就是来自军方的不让民航班机起飞或降落的理由,我有一次刚好在首都机场碰到神州五号上天,机场广播就告诉我们说去成都的飞机取消(延误的最高形式)了,而原因正是这个。
而正因为俺们做过国航正点率评价的项目,所以还知道广播里给出来的原因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说实话,很多说出来是用以糊弄普通旅客的。而延误的真正原因只有航空公司才真正掌握。
对于今天的延误,机长在广播时显得很生气,告诉大家的原因是“由于最后一位旅客登机迟缓,地面服务不到位,造成了延误。而我们因为错过了这个飞行段,所以要等待1个半小时。”说到这里,俺们就知道要么是这最后一位先生逛机场免税店时间太长了,要么就是在最后一刻Check-in,然后又慢条斯理地走,或者在厕所逗留时间过长,不想出来了。
发表于:现代应急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怎么才能让中国学术界年轻人的春天真的到来?【副标题】
院士话题两年一热,比诺贝尔还频率低点。
这个频率我认为始终会是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比诺贝尔奖的评选还要频率高一些才对。
以前,我曾经建议过说院士评选改为八年一次,大家会闷着做点漂亮工作,否则,同样的玩意儿,每2年提交一回,2年前的申请书改都不用改,也挺没劲。
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其实院士评选最好是一年两次比较合适。这样,科学网诸位半年抡一次院士话题,那多过瘾呀。
记得中科院在给吴文俊先生申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时候,第一还是提到吴老在40、50年代的学术贡献,不过,后面的几条里,也有一条是吴老在年近花甲之时还提出了机器证明的新理论和方法。俺们就想,吴老真是老当益壮啊,快70了还能提出新理论。
当然,吴老后面的这个工作似乎不如前面那些个工作影响大。对于前面那些工作的影响,申请书说:甚至,教科书里都不再在定理后注明这是吴文俊证明的定理,这说明这个结果是该学科方向上应众所周知的一个结论。
呜呼,这就有点接近四则运算的伟大了,谁都不知道四则运算法则是那位大仙规定的,可是,似乎除了文盲之外,每个人都得学会它。这个东西的伟大就不必过多阐述了吧。
不过,俺们所了解的其他院士,似乎还真没有在当选院士后,其工作的重量级能超过当选之前的。您老如果知道一些,请告诉俺一声行不?
也许可以这样说:当选院士是学者学术贡献的里程碑和墓志铭?!
我有信心,上句话里所说的院士涵盖这个群体98%以上的部分。
不过,工程院院士在当选后有能力参乎更大的工程的情况好像应该除外,而在这些所谓的大工程中,工程院的院士们除了起到了忽悠作用外,其他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作用也请知情者给俺科普科普。
拜托了!
【如果大家能举出的例子在个位数以内,那就让更多学者在当选院士后直接集中宣誓退休的力度再强烈些吧!加上俺们在本文开始提出的伟大建议,那就是每半年有200位学者加入两院院士行列,两个政策加起来之后,中国学术界年轻人的春天真要到来了】
发表于:人论 | 1篇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从仁川登陆后,乘坐大巴到达清州的过程,我是在睡梦中度过的。
由于之前经历了八小时时差,所以,脑袋总是晕晕的,而去韩国的整个过程,好像成了调节时差的必要阶段。
于是,我们登上前往清州的大巴车不久,我就睡过去了。回想起第一次去韩国,坐在宽敞的巴士里,看着韩国的青山绿水,我的心中立刻涌出了万千柔情,其间看到高速公路边得小山坡上一座小小干净纯净的墓,佛教风格的墓葬外观,回北京后我还特地写了一篇《请葬我于青山绿水间》的文章,而韩国给我的感觉差不多就如这座偶尔闯入眼帘的引人无限遐思和温暖的坟一样,让人体会出东方的哲学与西方的技术之间的无缝调和。
可是,这次的韩国之行,睡在路上的时间太久,让我错过了再次体验如此美景。
在澳大利亚,去黄金海岸的大巴车上,时睡时醒的我总觉得睡的那个阶段一定错过了很多异域风格的沿途风景,在自己18万字的《南游记——澳大利亚印象》中,还特地写了一篇《错过许多沿途的风景》,题目用的是谭咏麟的一首用蹩脚国语唱的歌,文中极尽哀愁伤感之能事。
这次去韩国乘坐大巴出行,有这样几段路:
1,从仁川国际机场到清州
2,从清州到韩国第二大坝【名字随后再补上】
3,从大坝到青南台
4,从青南台回到清州
5,从清州到首尔
6,从首尔到仁川国际机场
只有第二段因为太短而不需要睡着,第五段因为我有想法前一半没睡着,其他则全是在昏睡中度过的。
第五段旅程的所谓想法是想数数韩国路上的车的类型。
有朋友知道我刚刚买了自己的车,而驾龄也满了半年,所以现在对车的兴趣是正浓时候。而在韩国,看看车是自然的。
就数起路上的车来,大致地有个统计数据,我简单梳理一下:
1,路上的现代车型(包括小汽车、卡车、大巴车)占到全部车辆数的70%以上,是绝对的优势地位。
2,第二名的是起亚,能占15%左右。我原来以为应该是大宇,结果统计结果扭转了我的这个错觉。
3,然后,大宇、EQUUS(好像算得上韩制豪华车,车标和奔驰一样,是立着的)、雷诺三星大约各占3%左右。
4,其他的车型比较零散,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本田、大众偶见,各能占到1%左右。
没有见到一辆中国品牌的汽车。
我们这次会议的韩方主席李在恩教授的车是雷诺三星,是SM7系列这种高版本的新款,应该不错,而另外一位李教授的本家叔叔,老李教授,开的则是宝马520系列,应该已经买了10年以上,坐上去感觉依然不错。
在南欧的日子,满眼里全是奔驰、宝马、奥迪、雷诺、雪铁龙、菲亚特、波罗、帕萨特、阿尔法罗密欧、欧宝,日系的车就很少,美系车也不多(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别克我竟然一辆都没见过,福特倒有不少),韩系的现代则更罕见,尽管当时南非世界杯的时候,韩系车在市政广场做过一次展览,可还是没有体现在销售上。而出租车基本型则是奔驰。
到了中国,北京的感觉是现代居多,我想主要是因为出租车选型主要定的是北京现代的缘故,在中国的其他城市,车型混杂,没有一个为主的,让人找不到方向。而韩国的专一专情专心,从路上就知道了。
发表于:时论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庸俗的我,又在去韩国的路上看了《故事会》。
上面有个笑话,好像看过,又好像是新的,摘要录于下:
自然课上,老师问:为什么企鹅的肚子是白的?
有一同学回答道:因为企鹅的手太短了,只能洗到肚子
发表于:趣论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Blog主人按:2011年6月故事会还有一个故事,应该是没看过的。】
【Blog主人再按:男人和女人究竟谁更喜欢旅游,不知道有没有一个显著的界限。我最喜欢旅游胜过一切的,虽然在旅游的时候很容易走神,不过,还是喜欢那种四处游荡的感觉】
妻子计划去俄罗斯旅游,看报纸的丈夫无奈地说:在家呆着不挺好吗?
妻子:去俄罗斯就算不买东西,呼吸一下他们国家的清新空气也好啊。
丈夫拿起报纸:你看,天气预报这栏,西伯利亚寒流明天到达我省。这下可以直接呼吸了。
发表于:趣论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俺们上高中的时候,被保送的学生一般去上曲阜师范大学。
很多人就琢磨,本来最好的学生是有希望考上国内最好的大学的,可是,一旦选择被保送,就一下子进入到一所一般本科院校。
去还是不去?会犹豫,但是出于对高考结果的担心(也许就会失手呢),最后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去曲阜,到孔老二那里学习去。
好在俺们的成绩虽然也是交错第一第二的,却不是学生会的人,就没有被保送曲阜师范大学的资格,也就最后上了自己还算基本满意的合肥南七技校。如果俺们高中时就是政治动物,估计现在还在曲阜的街上溜达呢。
中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和以前的科举制度一样,毛病那是一定有的,可是,至少相对公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用高考改变命运走向,而中国贵族又一直少得可怜,所以,公平竟然就是几千年来一直追求却没有追求到的东西,高考则至少体现了基本公平。
南方科大的学生其实参加高考也无妨,不管考多少分南方科大最后一胡噜都要就是。
坚决抵制高考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这些孩子真要参加高考,我个人感觉问题不是太大,即便是因为没有好好象其他高中生一样复习,成绩不见得拔尖,基本的分数还是应该有的。
一所大学的招生,总要有个规则,全部凭借以前的成绩和学校推荐,而没有一个门槛考试,似乎也不是世界的主流。美国名校的孩子们似乎也是高比例地采用SAT考试录用的方式,只是那不是唯一方式罢了。
而现在的南方科大,自己看上(或者高中成绩一直优秀学校大力推荐)的学生就不要任何规则了,这个强项出的好像很可笑。
所以,南方科大这个做法是不值得夸耀的,也一定是不可以持续的。
发表于:事论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今天下午16点,带陈热闹去看了功夫熊猫2。这是陈热闹有史以来第一次看电影,原来的时候,我曾经想带她去,被我的爸爸妈妈一致否决,因为怕里面轰鸣的音响吓坏陈热闹。
所以,我开始一直很担心,在演电影前插播广告时,我还不断地跟陈热闹提醒。
看电影中间陈热闹强烈要求去了一次厕所,其间有一小段时间我实在困得要命,就眯了一会。不过,整个电影的基本内容算是看了92%以上。
电影的动画效果没得说,很震撼,虽然我们看的只是2D,但是也已经很好了。现在的技术手段非常高超了,技术取代艺术的发展态势不容忽视。
再说从电影中看到的两点其他感想:
1,熊猫阿宝和孔雀沈王爷的战斗其实是冷兵器与热兵器之战。
在明末清初,红毛们帮中国发展热兵器,也确实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就整个清朝而言,依然笃信冷兵器,这个让人感到很奇怪——不是已经证明热兵器的优越性了嘛,怎么政府不去发展它呢?
功夫熊猫2的这一处理其实深刻反映了我国在武器发展史上的迟滞,一直笃信功夫能够胜过技术发展,只从自身挖潜,绝不相信外力能够改变现状。电影最后的结果也很中国,那就是冷兵器的典型代表——功夫,顺利战胜大炮。
2,功夫熊猫2相对独立于第一部,并为下一部带来了创作空间,推测还会再拍下去。
发表于:艺论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没想到,俺在韩国归来的南航航班上,被惊鸿一瞥了。
和同行的人吹玩牛,说俺们对航班延误如何如何了解之后。
隔过道的邻座英文说:Do you remember me? I know you.
啊?
原来是位韩国朋友,我搜索了一下,没想下来是哪颗葱,后来深入一聊,他说是韩国会议上认识的我,根据他的大脑袋和独特的笑声,我终于想起来了,交换名片之后,发现他是王淳柱先生,这次来北京去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他目前供职于韩国的一家医学院,同时也是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大夫。很应急很应急的。
聊了一阵子之后,我问他在北京的行程安排,他说还有点空闲,我就邀请他来所和我的弟子们一起研讨一下吧,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俺们的邀请,这样,定在明天上午11点,我们将举行一次报告会。
天下之小,总会给你巧遇。
感恩的心,感谢上帝,也感谢斗战胜佛。
发表于:人论 | 无评论 »
2011年6月11日
一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据说是一出不需要排练就可以直接上场的经典剧目,因为每个芭蕾舞演员进入芭蕾舞团后,这是必修课。
二
芭蕾舞可以让穷人们也跳起来吗?据说这也是在开始创作《红色娘子军》的时候所遇到的一个质问,本来,芭蕾就是宫廷环境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放到穷鬼们身上,似有驴唇马嘴之意。不过,形式创新也就从这里开始了,芭蕾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让穷鬼们表现自己的悲伤愤怒和无奈,只是裤子就改改,不能再用泡泡裙了。海南是个热地方,就用绸子裤好了。至于长腿被藏于大裤裆里面,那就藏吧,无产阶级的大腿是可以不像资产阶级们那样随意展露的。
三
“向前进”为主旋律的红色娘子军军歌在这部戏中反复出现,实际上,背景音乐中相当的比例就是这个歌的原版或者变奏曲。中间还有几个花头,因为我们拿到的是第四排的票,所以看得见一些合唱演员站到了乐池中,唱完之后又离去了,而他们唱的就是这首军歌的一部分变奏曲。我顿时觉得做个舞剧的配唱演员似乎还挺轻松的。
四
同学告诉我,你旁边座位上那位先生就是郁钧剑,我这人一向认不清人的脸,不过经一提示,再看身边这位,越看越象郁钧剑,另外一位肯定就是他的夫人了,看容颜似乎比郁钧剑先生要老10岁似的。
发表于:艺论 | 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