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的存档

谈千人计划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一,人才工程是“百年”工程。
 
  此时招聘来的人才都是为下(或下下…)一代领导人(或下下下…一届政府)准备的,任何招来人马就能立刻为当下的政策实施者服务的预期都是不切实际的。
 
  “百年树人”,人人都会说,但是,现在的领导真的不懂其真正含义。“前人栽树,无法乘凉”才是最应该知道的一个事实。了解这个,急功近利大概就会少一些。
 
  二,如果没有解决国内教授目前矛盾重重的基础性问题,千人这类国家级的人才工程一定是空中楼阁。
 
  我有一句话这样对海外学者说:你们回来后很快就要成土鳖,3年或者5年的热恋期过去,和单位也好,“祖国”也好,爱情的感觉不会持续存在。所以,想要看到你的未来,先去看当前国内教授们的现在,就明白了。
  有朋友说,有的千人计划所以兼职,就是看见现在国内教授们比较惨,担心自己的未来,不敢全职回来。这样的担心是当然有道理的。
 
  三,科学发现是在养懒人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鞭打快牛的做法无用
 
  科学家里很大一部分是一生无用,但是,那有用的一部分做出来的工作正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甚至可以说,是推动社会实质进步的唯一动力。
  但是,在这些人的科研成果被应用发挥巨大作用之前,没人知道究竟哪些科学家才是真有用的。而我们的政策是现在、立时三刻,就得区分这些人出来,然后给每人一个不同标签,最好贴在脸上,一眼就能识别。长江、巢湖、芙蓉、嵩山的意思都是这个。
  
  四,根据多项科学大发现的历史。从科学家的年龄上说,40岁之后,已经取得成果的学者再取得更大成果的可能性在迅速减少,但是我们当下引进的恰恰正是这批人。
  而背后的原因更令人丧气,那就是我们其实没有判断力,得靠美国鬼子先给判断好了,我们再去直接接受他们的判断。
  试想,一个连好和坏的判断力都失去了的科学管理群体,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五,“项目”管理的模式对科学无效
 
  项目有一个目标,但是科学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现在这个计划那个工程全是“项目”这类短期行为的做事方式,注定对于发展科学无用。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日常工作来看,今年的政策和十年后相差无几,大家心里都踏实。
  你一“项目化管人”,人家先到A大学做一个项目,做完后,发现B大学那里有个项目更好,抓紧走人。而全国这样广泛的做法催生了一批见风使舵的学者,破坏了风气。
 
  六,千人计划可以考虑直接引进官员,而不是让不该做官的来做官
 
  一些学者在海外没有做过系或学院的官员,但是回来却成了行政官员。引进学问没错,引进管理更没错,可是别引进那些应该做学问的人做官员。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把那些在海外做院长校长的人引进回来做官员,也不指望这批人做科研,但是可以把科研管理经验和好的环境引进进来。就如南方科技大学一般,高薪请朱清时何如直接更高薪请朱经武啊,当然,后者一看深圳组织部这么厉害,不一定敢来,不过那是另外一回事。
 
  七,千人计划这类人才工程,一旦开始实施,立刻就成为各地仿效的对象,所以,设计时有多少可笑的因素,下面模仿时会放大这种可笑,不可不慎。
 
  所以,应该听取那些对千人计划持保留态度的学者们的见解,避免他们最初担心的事情很快就成为现实。
  事实上,各地的小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已经东施效颦地开展起来了,东施效颦也倒罢了,糟糕的是,她仿效的那人根本就不是西施。

给朱清时校长出几个馊主意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朱校长现在怎么也还应该算是个副部级,而俺们连个科长都不是,却老想给总理部长们出主意,这“爱国爱部”的心哪,真是一言难尽。
 
  一,第一策略:辞职
  
  朱清时先生作为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俺觉得很牛,其实,从招聘副校长的事情上,才知道他老人家原来只是个打工的老头呀。
  之前看他老人家的气势,基本属于大老板的派头。可是,一招聘副校长,“老”南下打工仔的形象终于露出马脚。
  既然如此,还干啥呀!还是让组织部的科长们去决定校长人选吧?
  朱老,你真缺那五毛钱不成?
 
  二,第二策略:强硬出头,南方科大的事情必须由南方科大办
 
  当然,朱老应该说啥都不缺了。如果此时再屈服于事先都说好现在又变卦了的深圳官僚,这个实在是太憋屈自己了。没意思。
  所以,如果还干,继续强硬出头,就跟训教育部部长似的,也可以训训深圳组织部门的人。
  
  中国的文人,一向有点骨气,但是这点骨气是对着天高云淡距离很远的皇帝的,事实上,所谓报纸里稍微有点骨气的《南方周末》就一直在夸奖广东,而看朱校长的做派,也是对退休后还给一碗饭吃的人毕恭毕敬,对教育部则勇敢地表现出不尿那一壶的气魄。
  
  可是,仔细一想,全是“心之所系,全在饭碗;偶尔出格,只因遥远”,就觉得中国的这么多知识分子,真他母亲的没劲。
 
  三,第三策略:做一个窝囊的副科级校长吧
 
  这才发现,其实我这是下、中、上三策,最后这个是最好的锦囊。
  还是老老实实听话,才会有好果子吃,狠话全撂给媒体了,窝囊全积压在心里了。不过,为了年薪多少多少,为了还能在有生之年过过校长瘾,窝囊点,值!以后,深圳市各级副科以上级领导会经常来视察滴,朱校长,要好好接待呦~~~~~~~

为尊者讳,讳不好就成了——把尊者毁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里有一个是为尊者讳。
   
  咋一听,挺有道理。
   
  仔细一揣摩,大大地没道理。
 
  我现在觉得,人是有原罪的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其实,咱们通俗点理解这句话,就是说,“谁小时候都尿过床”。
 
  可是,传统表现给您老人家的某某尊者的形象却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孔子,他是不上厕所的,厕所多脏啊,圣人怎么会去。比如,孔子,是明媒正娶的,《史记》里说他老爸什么什么和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怎么可能!那不象赵本山小品里的钻玉米地了嘛!其实,孔子更应该是他的母亲感天地之光而孕,没有经过人间普通人受孕的龌龊过程。
 
  这样,孔子的形象多光辉啊。而那个污蔑孔子的司马迁先生,明明在《孔子世家》后面的太史公曰里说孔子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怎么对孔圣人在出生的问题上大放厥词呢?简直就是大不敬!
  
  而皇帝当然是比孔圣人更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没有私生子,婚姻生活极度圣洁,对待臣民也全都一心一意,生活简朴,识字很多,足以教化世人。
  
  除了这等一等一的人物之外,省长是完美无缺的,将军是完美无缺的,校长是完美无缺的,甚至连少先队副大队长的五道杠也是完美无缺的,从小就新闻联播,代三个表。
  
  还记得我们原来引进电影的时候,宣扬腐朽资产阶级幸福生活的电影,坚决不能入选,课本里的外国名著,全得是选莫泊桑《项链》这样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老人与海》宣扬了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一个老头坚韧不拔的意志,不选!难道就没有宣扬社会主义体系下差不多老头的精神了吗?那就选这一个。
  
  我们是完美的,敌人是有缺陷的;我们是幸福的,敌人是水深火热的。
  
  我们的榜样也是完美的,敌人阵营里,即便算个好人,那也是有很多缺憾的。我们的榜样是应该学习的,敌人的榜样是可笑的。
  
  于是,为尊者讳就成了几乎不需要质疑的第一信条。
  
  如果外国人写的某本书里面有对我们的尊者有所不敬的描述,要么我们就出一个节本、洁本,要不就干脆不出,即便这本是确实很好,最好,最全面,也坚决不引进。
 
  不过,总有人是睁眼看世界的吧?这个渠道不行,那个渠道总行吧?《南方周末》有一期质疑希望工程管理者贪腐的,结果就没能发行出来,都要送到报摊上了,又被截回去重做。但是,有几个城市因为放出来的早,所以,总还是有遗毒流传,我看完再也不敢考虑捐款的事情了。
 
  但是,总会有人知道的,网站不一定能看到,E-mail好了,总还是有一孔之明的吧。
 
  于是,孔子上厕所的证据总是会被找得到的。
  而伟大的钱学森先生也会被发现曾经犯过是人都会有的错误,甚至,普通人没有的错误他也有过,比一般人要严重得多。说了这些又有什么呀!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在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有巨大贡献,可是也杀过很多无辜的人。藏啥呀?允许你使劲藏,充其量能藏几年?
 
  对于伟大的人物来说,不可能所有细节最后的指向全是完美,也所以,如果拼命为尊者讳,最后可能会毁了尊者,因为在浑身干净2000年之后发现孔子其实是上厕所了,就这么点事竟然蒙了中国人2000年呀。
 
  而被蒙的人知道了真相会怎样?怕是极度失望。与其如此,还不如开始就告知一个多维度的真相。

汶川大地震3年过去了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前几日还看到很多组织在举办各类关于灾害与应急的研讨会,开始时有点木然,突然就意识到原来汶川地震马上要3周年了。
 
区域大的国家事情自然多些,这个基本有个正比的关系。
人类目前还无法控制的是自然灾害,应该可以控制但是实际上却很困难的还有因为系统复杂性增加而带来的事件、事故,还有一些是是纯粹的人为事件。
 
很多应急管理方面的先进国家所需要应对的多属自然灾害,事故类的比例就少一些。
 
我们国家急管理的发展只有几年的时间,所以,还处于自然灾害应对依然困难,事故灾难则难以有效避免的尴尬局面下,而完全的人为或人因事故也占到相当的比例。
 
突发事件越复杂,对于应急管理的需求就越强烈。这也是我国一旦开始进行应急管理,就突然冒出来N多的人士一把从原有方向或工作转向应急管理的驱动力。
 
汶川大地震属于复杂事件,里面涉及到通信系统重建、人员救助、房屋重建、生产恢复以及更多心理上的抚慰、遗忘以及回归等内容。当然,还包括对于演化事件和次生灾害的防范与硬度,可谓每个领域都如饥似渴地等待高效应急管理的帮助。

网上的事,2天的热度罢了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我写了某院士的一篇文章,有反驳者专门注册了一个博客反驳了我一下。

  我感谢了他一下。

  有人劝俺把这文章先藏起来,说别让别人误会,认为我在发死人财。

  俺们就回了一句,说科学网上的东西都只有2天的热度,所以,什么时候写真是不重要,因为2天后一定被淹没于无尽的博文和信息大海里。

  科学网上的东西大致如此,所以,不要太在意,甚至,对于反驳我的话,我都懒得再去撰文反反驳——自己对于自己文章的兴趣2天也会消失。

  不过,科学网上的吵架有时候难以2天消失,至少对于吵架双方,梁子往往从此结下。

  最好的结果是相忘于科学网江湖,稍微差点的就成了对方的“反丝”了,那就是好像在这个网上出现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对方。现在饶二大约就是我的这类反丝,他也够不容易的,关注我的每篇博文,然后再去其他人的博客里寻找能够给我两句的机会,这样做,感觉好像满世界找事物间关系的联想能力会从此提高一些,兴许对饶二的科研还真有点积极作用呢。

  饶二,这两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你真的辛苦了。
  谢谢你!

发乎情止乎无情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一般人们都说要发乎情止乎礼

  不过,似乎很难做到,大家一般都会发乎情止乎无情

  当然,无情也是感情的一种

  感情的事情,让感情做主

  先让爱做主,随后让恨做主,似乎是一般逻辑顺序

  理智的事情,甚至都应该让感情做主

  这是个感情指挥理性的时代

“精子”与“推子”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孔子,因为姓孔,又因为喜欢钻空子,所以,史称“孔子”
  李耳,又名老聃,姓李或者姓老,研究透彻了不道德的相关建模问题,被尊称为“老子”
  墨翟,因为老黑着脸做实验,鼓捣机械装置,木匠的墨斗啥的,所以人称“墨子”

  由于很多朋友太过关注编辑部的“精选”,所以,可以叫做“精子”

  也由于有些朋友更在意博友的推荐,所以,又可命名为“推子”
 
  嗯,理发经常会用到“推子”,造人则不能没有“精子”。

最近脾气暴躁,估计和睡眠不足有关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最近好几个事情上出现发急的现象了,唉,可以怪修养,也可以怪睡眠不足。
  总是12点多睡觉,7点左右醒来。

  我这人以前的老经验就是,一旦睡眠不足,就啥都不对。

  昨天睡了一个午觉,感觉好多了,希望以后能多睡会。

  当然,也得修身养性。

NSFC申请书的评审II——评审人的论文被引的感觉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我是个敏感的人,有一年申请项目,回来的意见说“你的文献综述里对孵蛋大学的研究没有引用。”
  俺们立刻就觉得,评审的这位专家大概就是孵蛋大学的,否则,咋如此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呀,而据俺所知,孵蛋大学在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不突出呀。俺们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自信,对应急管理可是知道哪个大学有哪颗葱滴。
 
  不过,结果已经造成,俺的申请就被这位专家给干掉了。随后,这句话给我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让我总是想,是否评审者自己感觉做的有些工作还不错,可是被申请人当成了nobody,就不爽,然后直接结果就是“拒”掉。
 
  我自己也评审过不少曾经引用我们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的申请书,这里谈下自己的感觉。
 
  一,被引用的感觉有时候还不错。
 
  自己的论文被别人看到,还在论文或申请书里评述一句,对于学者来说,至少还不至于是很伤心的事,不是也有这指数那指标的说,被引用比发表本身还重要嘛。
  当然,文献计量学给出的分析结果充其量是个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学者或单篇论文来说,可以认为没有任何价值,甚至只有负的价值。因为有可能你的文章彻底解决了一类问题,在这类问题上没人可以有继续做下去的空间,你就是这个方向的终结者,最牛B的,糟糕的是,这个文献如果没有提出新的方法,那以后除了综述外,其他论文引用的可能性也就基本没有了。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文献的重要性大家没注意到,曲高和寡,只有有数的几个聪明人才知道它的价值之所在。也所以,引用率可怜得不得了,也许就是1或者其他的个位数。
  【插播那个著名的笑话,有记者问某学者:听说只有您和另外一个教授真懂相对论,该学者沉吟很久,问记者:另外那个人是谁?我觉得不应该有这个人存在呀!】
 
  在申请书中的被引用,口吻一般是这样的:
  1,随后,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对称理论
  2,在宇称不对称理论方面,杨和李也做了很好的工作
  3,杨和李打破原有的理论假设,提出宇称不对称理论,并最终被吴健雄证实。
  4,杨和李分析了XXXX,最后发现这一理论存在WWW缺陷,他们随后改变YYYY,提出ZZZZ理论,这一理论改变了理论物理学的版图。
  5,也有学者研究了宇称不对称理论【杨and李,1953】
 
  现在的NSFC的申请书,说是要有字数限制,但是实际上你可以任意写,这很糟糕,既然有字数限制,虽然是建议的,不是强制的,可是现在基本上是谁写得字少谁吃亏,既然如此,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如果你对某工作确实了解,就别吝惜笔墨了,还是详细一点评述好,比如上面的方式4。如果你其实没看过人家的文献,只是在“伪”引用呢,那当然没法很具体,只能用以上的5这种表述方式。
 
二,被引用的感觉有时候则特别不好
 
  俺们对着李学宽兄拍了一次有史以来最高级的马屁,把他拍的那个舒服,他在我的马屁评论后回复说“我的臀部感觉很舒服”。我也就此验证了自己拍马屁的本事——那不是一般的高呀!
  老李那篇博文和以前不同,先写了一大堆字,字里告诉大家,得看一阵子才能看得到图,大家也知道,他原来就贴图,写字很少。
  在这篇文章之下,俺们的马屁是这样拍的(大意,原马屁请从老李文章里找):
  这让我想到了古龙小说里的荆无命,他在江湖传说里,一直是左手比右手厉害,而实际上呢,其实是反过来,但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必须死。
  老李其实摄影水平远远不如文字水准,可是,他从来都隐藏起自己的文字水准,而把摄影水平露给大家。大家于是就认为他就会照相,只有我才知道,老李其实写文章的水平真高!
 
  其实,引用文献也有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评述性引用基本属于隔靴挠痒,要不就是简单说某某干了啥,要么就是只提这个工作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评述被引用者看了没有感觉。
  但是,还有一种引用是有感觉,但是感觉极为不好。那就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比如,俺某篇文章是提出了应急机理分析方法,可是你评述的时候非说俺们从体系上建构了应急系统,这就两拧了。
 
  所以,要引用如果了解,就清楚地说清楚所谓的贡献;如果并没有看过但是出于礼貌或者投机的考虑而“伪引”,这个就有点麻烦,反而会给评审者带来不好的感觉。
  

NSFC申请书的评审I——地方基金最为难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今年的NSFC的申请书评审,俺们已经全部交卷,剩下唯一一件事就是等着领取评审费了,呵呵。就动手写几篇关于基金项目申请书评审的事情吧。
 
  这次俺们评审的项目包括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和地方基金这三类。当然,重点和重大项目都是大佬们把持评审权,不会进入同行评议阶段,或者说,即便是同行评议,也是“高同行”评议,所以,俺们肯定是无缘的。
 
  因为是三类项目一起评审,所以,应该把握怎样不同的评审尺度让我着实有点为难了。
  评审结束后,掩卷自问,总体印象,觉得地方基金申请书的水准明显比另外两种弱一些,甚至可以说,有些学者真的还不知道怎么写基金申请书呢。比如有一例,先列了十几篇中央领导讲话和地方领导报告,我理解他老人家这么做的意思,那就是说他要做的这个工作灰常灰常重要呗,可是,十几篇“伪文献”是不是有点多了?
 
  而里面的内容更让人无奈,全是口号式的,要做的研究基本是课本里一开始就说而且会在书内反复说的东西,比如,要建立一个怎样怎样的系统,它应该具备什么什么功能,云云。一看申请者的头衔,还是院长书记啥的,当然,肯定也是教授,就只好摇摇头。
 
  没办法,即使是申请地方基金,也只好直接毙掉,虽然在发给俺的评审建议里也说尺度可以稍微放宽点,可是,还是对不起了。
 
  很抱歉地说,地方基金里那些稍微好点的申请基本是这样几个来源:一是那些在发达城市(国家)进修过或者做过博士后的学者们的申请,二是本来就是从发达地区(比如北京)毕业后去西部工作的年轻学者,三是本来从事的就是纯理论研究,完全可以依赖勤奋而获得积累,这些来源的本子还算相当不错。
 
  大家可能应该更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学者应该去欧美进修或者读博士了,其实,和欠发达地区的学者到北京上海进修一样,是去学习(或加强)做科研的基本功,并且顺便了解科研的前沿何在。或者我们再直白点,得去见世面。
 
  在我们不断地派学者去发达国家进修访问的同时,其实更现实的是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学者交流计划,应该加大力度。而且,直接去发达国家去见世面,有些学者的英语还不是很过关,所以,很多人访问回来的效果反而不好。我有个朋友,还是某大学某学院的副院长,主管科研的,一篇英文文章没写过(怕是也没读过),去美国前就担心没法交流,可是机会来了,也不能放弃啊,于是去年就起身去美国访问了,反正是教育部公家出钱,美国的合作教授也不好管,之后就立誓要带着儿子玩遍美国了。真是这样的话,去美国还不如去北京。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说你在北京做学问的人能看得到的数据库,俺们乡里也能进去看呀,说不定你的文献还不如我的文献读得多呢,怎么偏就我们要向你学习呀!其实,分析原因,那就是除了资料的获取很重要之外,还有“科研氛围”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好的科研氛围会带动提高环境中学者的科研水准。
 
  如果哪位西部学者有兴趣做危机与应急管理的研究,想到俺们这里来待上一个俩月的,俺们很欢迎,当然,俺们也是经费有限,一年也就至多仨俩的还能承受得起。
 
  有些地方基金申请书还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团队里大批的Staff,而没有作为科研主体的研究生。甚至,有官员教授领衔的申请,都是教授副教授的情况也有之,连个讲师都很难在申请书里见到。我推测(不好意思,只能推测,没有证据),也许是申请者觉得都是教授齐整,显得阵容强大,获批的可能性就大。其实大谬,中国的学者应该知道,现在科研的主体是硕士生博士生,所以,如果有研究生的话,还是应该加上,我原来见过一些重点项目的申请书(只看过罢了),里面也全是教授、研究员,有时候还有院士,也许是表格行数有限,也许是觉得研究生列不列的根本不重要。如果俺们看到这样的申请书,几乎是立刻就觉得这个项目怕是抢钱不干活的那类,教授们列名在那里只是告诉你这个项目有这么多人参与分钱而已,其他信息就没啦。当然,俺们继续推测,有的申请书撰写者所在学院也许是没有资格招收研究生的,也就根本不可能写学生进去,这个另当别论
 
  NSFC给出地方基金的意思,应该是为地方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个目标是不是设立基金就能达到的呢?我觉得其实不然,甚至可能起到副作用,那就是,做的不好的科研因为尺度放松的缘故,也能得到所谓国家项目,然后也许就会认为国家项目不过尔尔。
  这就和申请院士似的,本来院士就应该是智商很高且对科学贡献很大者的俱乐部,可是为了让偏远省市区也有院士,就特别放宽标准,最后一片大好,宣称:“我国每个省市区都有了院士。”好像普及院士是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似的,这就没劲了。
 
  申请书里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文献显得有点少,10篇以内的都有,研究内容过于简略的情况也不少,有厉害的是写三个研究内容,用四行字。
 
  不过,既然人家出钱的机构让评审者把尺度放宽,所以尽管很为难,我也矬子里拔将军,最后还是同意了两份申请书【占多大比例就不告诉你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