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的存档

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应该从提高行政级别做起

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现在总有人提倡高校去行政化,把大家的行政位置全部一抹干净。

  此建议极为不合理。

  我的建议是,大幅度提高高校领导和教授的对应行政级别,这样反而可以加速去行政化。

  比如,国家总理是二级职位的话,那么,前500所大学的校长级别应该定位于“超总理”的一级职位上,副校长的职位为总理级。

  各学院院长的级别为副总理级,教授级别则从一级教授等同于超总理级,二级教授与总理同级,三级教授与副总理同级,讲师则与副部长同级。

  这样,全国出现501个超总理,3501个总理,50070个部长,那反而会降低行政化味道了。

  等我家陈热闹开始上小学,开始定级就是局级,这多好啊。

  我的这个主意肯定能一把解决过度行政化的问题,不知道教育部部长以为然否?  

从《宋诗选注》第一首看钱锺书先生的七个卖弄

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塞上

    作者: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

  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

  尽提金勒向云看

  看钱锺书先生的注,就可以看得到卖弄的博学,当然,我欣赏这种卖弄,你想卖弄,可是肚里没货不是?!

  卖弄一:在对柳开的介绍中,他认为柳开是欧阳修等人的先导,这可是不得了的一个评价,要知道欧阳修的地位在唐宋八大家中都不属于排名在后面的。

  卖弄二:钱锺书说在柳开的专著《河东集》里只保存了三首诗,偏偏遗漏了他的名作,就是钱锺书在《宋诗选注》里选的这第一首,呵呵。

  卖弄三:他提到这首诗的出处,之后告诉大家当时有人根据诗意画了画,在杨慎(明代状元,三国演义卷首诗的作者,陈安注,嘿嘿)的《升庵外集》里提到过此事。

  卖弄四:鸣骹有作”鸣(骨加鸟)“的写法,还有作其他的,总之,根据钱老的考证,至少四种写法。

  卖弄五:一千尺有作”几千尺“的,袁枚的《随园诗话》摘录的无名诗里有这首,就是“几”而不是“一”。

  卖弄六:钱锺书认为第二句在《随园诗话》里是“风紧秋高雪正干”,并认为是袁枚自己改的。

  卖弄七:钱锺书先生认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句式来自唐人李益(一作严维)的《从军北征》。

  对于这些卖弄,证明选家读书之多,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在宋代,诗歌已经不如唐代更加热闹,很多东西借鉴唐人的肯定是有的,在某些句式上的类似也很正常。不过,能够体会到这种相同点的存在,比较文学一下,显示一下自己的博学于智力,那还是相当过瘾的。钱先生的博学天下皆知,我想从每首诗的这些注的细节里都应该可以体现到。

  知识分子不玩弄知识,学习林冲去玩弄枪棒那肯定是不成的,所以,还是玩知识吧。

  此外,这诗还需要俺们翻译成现代文不?

卫生间读物由《牛顿传》换为钱锺书《宋诗选注》

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对于我来说,有四类读物:

  1,卫生间读物。下面细说。

  2,枕边读物:之前是迈克尔-莱顿的《失落的世界》,现在是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传》,以及再看丹布朗去年出版的《失落的秘符》。

  3,路上读物,火车,汽车,飞机,地铁。不过还没有牛车读物,估计太颠簸了。这类书什么都有,有时候摸起一本就走,不分种类和内容。

  4,办公室读物。那就是专业性书籍了,包括俺自己的《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

  开始往卫生间里放400多页的《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的时候,我就觉得怎么也得看上一个月,果然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本书的作者是迈克尔-怀特,译者是陈可岗。从书里我还知道牛顿在那个年代就考虑过统一场的问题,和后世的物理学名家爱因斯坦先生考虑的终极问题有得一拼,虽然牛顿时候对于所谓的“场”的认知还不够清晰明确。

  从书里我还知道,牛顿在皇家造币厂干得相当不错,如果那个时候有科学管理法的话,那么牛顿也应该是科学管理法的创始人之一。所以大家对于科学管理这个东西不会追溯到牛顿身上去,一方面是17世纪的管理还算不得多需要科学,而且很多策略也都是灵光闪现,而没有大规模使用和推广,而到了19世纪,这个需求就非常强烈了,所以,管理学名家辈出。

  他们如果看看牛顿对于造币厂的管理和伪币的识别与跟踪,也许会惊诧于当年牛顿先生的智慧的。

  如果有时候,我再就这一部分单独撰文。

  现在看完了《牛顿传》,换书,就准备换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这绝对是诗歌选注本版中的精品,我在大学阶段就看过,看到他老人家1957年写的本书的《序》,我就彻底折服了——什么叫博学,什么叫博闻强记,什么又叫思想如泉涌,这次都可以在这前面21页的序里得到充分体现。

  那篇序其实就是一篇论文,论的是宋诗好与差,论的是怎么选宋诗,论的是唐宋诗的比较,论的是诗里的剽窃,抄袭与借鉴。

  总之,短短的21页就是一篇人们认识诗歌的导引文字,且里面有作者太多自己的观点了,这些观点让我知道创新必须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否则啥话别说——你知道得那么少还谈何创新,简直荒唐。

  我之前曾经往博客上贴过《宋诗选注》序里的部分文字。现在重读,读到酣处,也还会再贴。

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上哪一段曾经有过尊严?【2】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乱悠悠的春秋战国其实对于知识分子们都是幸福的时代,道理是知识分子们的“知识”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有选择——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感觉很好。(事见《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上哪一段曾经有过尊严?【1】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5613

  可是,《三国演义》第一回说了,分久必合。

  秦王朝就在秦始皇同学的强力之下,实现了对天下的大一统。

  而此时却是知识分子们的末日。

  (我的进一步总结是:每当中国完成统一之后,基本就是知识分子的末日来临的时刻,因为此时已经不需要这些人的知识了。)

  非但要把他们赖以成名赖以忽悠的工具——书籍——彻底焚毁,同时也要把他们(不听话的一些)从肉体上消灭。

  知识分子们迎来了历史上最可怜恐怖的时期——坑儒。

  好在嬴政用如此手段打下的专政底子并不牢靠,很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出场了,几乎同时,乡镇级的小流氓刘邦也开始出场了。

  而知识分子的第二个春天就此来到。

  项羽由于自身就是一员猛将,而战争期间更为重视的还是猛将,所以,他除了范增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谋士外,其他倒不算很多。

  但是,刘邦就不同了,平时他就喜欢冒充知识分子,更愿意一头扎进高级知识分子的堆里,如果有机会的话。

  这样的机会自然是不多,所以刘邦也就是和萧何一块混混,而对更高级的知识分子圈充满着向往。张良就属于比萧何稍微高级一点的知识分子,因为萧何更多属于注册会计师这类实用知识分子,而张良则喜欢说点哲学啥的话题,明显比萧何高出一头。

  不知道刘邦的知识分子情节从何而来,这个可以专门去讨论,不管怎样,在屠杀韩信这般人的时候,他的主导思想还是防备带枪的,拉拢带笔的。

  在最后确定太子的时候,刘邦也还尊重了一下知识分子,吕后算是跟着刘邦打出来的,所以看着戚夫人的儿子似乎有当太子的可能,非常不高兴,大家也都跟着不高兴,毕竟和风里来雨里去的吕后关系更密切不是,所以,张良就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你请苍山四皓出山,估计能搞定这事。

  不知道吕后用没用美人计,总是这事成了——四个中科院资深院士出来了,开始表现出一幅要围绕在以吕后儿子为中心的中央周围的模样。

  刘邦尊重知识分子的本质就表现出来了,充分在继承人的选择方面尊重了这一现状——因为这四个资深院士原来连刘邦的面子都不尿的。

  在这样一个乱世,充分体现了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项羽那里只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范增,还被他给气跑了;而刘邦,要杀都只杀将军,尊重知识,所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刘邦的另外一句流氓话也体现了他尊重知识的特点:萧何是功人,诸位为功狗。这里的“诸位”就是指那些战场上冒死拼杀的各位将领。

关于人才在不同周期内的举例说明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1,彭德怀可谓打仗之真人才,治国之诤臣。

  君不见,在延安保卫战中,没有了老彭,大概领袖们被活捉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所以,此时的马屁是由上至下拍的——“有谁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都是领导拍干活人的马屁,真爽啊!

  2,林彪则可谓打仗之真人才,治国之伪人才。

  开始因为作战指挥有力,也曾被拍马屁。可是到了后来,大肆宣扬“一句顶一万句”,开始自下往上地按逻辑地拍马。否则,结局可能要参考彭帅了。

  3,从来就不是人才,而享受人才之待遇的人

  是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啊,还用举吗?

中国:人才爆发与沉默交替周期论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自问一:源于中国的华夏文明为什么能延续数千年而不灭?

  自答一:因为中国人有人才,辈出,且倍出。

  自问二:其他文明似乎式微了呀?

  自答二:这个说法其实不然。巴比伦文明转了个身之后变成了伊斯兰文明,穆罕穆德能够在100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里排名第一也不是吃素的;希腊文明从爱琴海附近换了地方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域后孕育出了当下最有生命活力的现代文明;印度文明现在依然存在着,而且它的组成部分之一——佛教文明——至今依然在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而埃及文明,我们知道埃及还在,那里的文明也并没有丢失。

  我并不同意其他文明已经式微的说法,那会给我们中国人造成极大的误解,觉得我们好像在世界文明之林里真强大似的。

————————————————————————

  可是,为什么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始终不休,既不转换地区,也不突然中断,今天依然要延续其影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我看来,是因为在中华文明的熏陶之下,人才辈出倍出的缘故。

  可是,我们看国家的人才政策,发现中国目前是没人才的牙?

  要不,我们怎么昨天百人计划今天长江学者,这不,我们转眼又千人计划了呢?明天就会有万人计划出来。

  而且,有些计划里有明文规定,必须海外的教授职位才可以入选,虽然真正入选的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都是在说明我们中国没有人才吗?

  如果你一定要说本土有人才,那告诉组织部分那些人才究竟在哪里?你有本事把这些人才给组织部门都挖出来呀。

——————————————————————

  自问三:什么时候人才最多?

  自答三:乱世的时候。

  自问四:平时的时候这些人才都去了哪里?

  自答四:他们本来就在,可是没人当他们是人才。

  自问五:这个“没人”是谁,怎么这么糊涂和愚蠢?

  自答五:就是在位者,他们觉得除了自己是人才,满世界都没有人才。

  自问六:可是乱世时这些人才怎么就冒出来了呢?

  自答六:因为这个时候如果还坚持使用那些居高位的庸才和蠢猪的话,为首者的脑袋都要保不住了,所以必须得用真人才。而真人才,都秉承着“领导头疼匹夫有责”的念想,一旦需要都会不计得失地跳出来的,而这些其实并不是匹夫,而那些危难受毫无作用的才是匹夫。

——————————————————————

  事实上,中国的人才使用一直在有这样一个周期,而中华文明所以延续也正是因为这个周期中积极因素的存在,否则也早灭亡或转型了。

  这个周期就是危难时真正的人才出现并有机会发挥作用,而当事态稳定后,人才蛰伏,那群烂货出来窃据高位,弹冠相庆,夜夜笙歌,下一个危难时期到来时这群烂货逃走,有责任心和能力的人再度出马,稳定或改变局面。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人才涌现和消退的周期。

  创业期:需要人才,甚至,所有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那怕鸡鸣狗盗,都有用武之地。

  奋斗期:只有人才才有希望保持一个奋斗的昂扬状态,把一个旧世界变成一个新世界,或者从没有中踏遍荆棘走出一条路来。

  成熟期:此时的人才作用开始减退,那些帮闲的人开始大批出现,且由于会捋胡须,巧舌如簧,更加会让居于高位者认为那才是真人才。

  全盛期:人才已经无足轻重,因为一切都已成为即成事实,似乎也没有威胁生存和幸福的外力与内力。

  下坡期:因为大量使用了非人才或伪人才,真人才开始蛰伏,这个阶段就必不可少地出现了。

  衰落期:体制和机制使得所有人才都倦于当前的状态,而高位全部为非人才或伪人才窃据,没人觉得有希望,包括非人才或伪人才也在为自己做更多打算,比如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把钱转移到国外去,感到自己当家做主的这个国家都很不安全。

  混乱期:国家陷入混乱,大家惶惶不可终日,那些一度窃居高位者甚至考虑外逃。此时,外力也开始觊觎中国。此时,有责任心和有能力者开始有发挥作用的欲望,而如果领导者再不放开人才的冰冻政策,自己的脑袋马上就要保不住了。

第四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会议 通知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第四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CEM’2010)

第二届现代应急技术,应用与实践国际研讨会(EMTAP‘2010)

通知

各位专家:

  由韩,中,日,美,印等多国从事危机与应急管理的学者发起并组织的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系列开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该次会议将于10月中旬在中国北京举行,届时,来自南美,欧洲,北美,亚洲等国的专家学者将在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我们也竭诚欢迎国内对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有兴趣的学者和行业人士热情参加,并欢迎组织专题workshop。

  在本次会议上,将主要讨论以下主题:

  • 风险管理
  • 预警管理
  • 危机管理
  • 应急管理

  具体则涉及到相关领域20多个专题内容。

  被会议录用的学术论文将刊载在中国目前唯一一份应急管理专业学术期刊《应急管理汇刊》第五卷第五,六期。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5-17日

  会议地点:中国 北京

  会议联络:张昊宇(13426390411) 王光辉(15098787145)  

  E-mail: emergency_china@163.com

 

  邮寄地址: 北京8712信箱,100190

欢迎各位光临!

七夕再感怀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我一位很好的朋友评价我的文章说:那篇《今夕何夕——七夕感怀》(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327)是所有文章中最好的两篇之一。

  也许,还是朋友更喜欢伤感的情绪罢。

  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抒情散文这一类,也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类文章,因为我自己就是敏感的心随世事与风光而摇摆得厉害的那种,是范仲淹先生所蔑视的“以物喜”“更以己悲”的那类。

  不过,糟糕的是,我国现时这样的发展速度和态度其实让人的心灵无从寄托,伤感成为奢华的事情。每当你想伤感一下,首先会发现竟然没有时间,在情绪刚刚到达或酝酿起来时,也许一个短信就打破所有的东西了。接起电话来,却是约你哪天出去玩玩吃吃饭的世俗之音。

  也正是因此,那些邪魔外道如什么李一等人,纷纷在人们孤单的心灵之上登堂入室,俨然成为人灵魂的指引者。

  那日,在波尔图和我的学生对话,我说你看我这做老师的,总是想着激励你们进步,可是你们如果挨训就不高兴,如果被赋予重担则只感觉到压力。如果提前预告会给你们荣誉(比如署名之类),你们就会觉得那是我该得的了,随后究竟似乎认真还是不认真反正都已经是它了;可是如果要你们竞争获取荣誉,根据大家的努力程度和效果来分配资源,则又是会让你们发愁,发愁不知道怎么努力才能获得老师的认可。

  所以,我转过话头说,你妈妈去信仰基督教,从某种意义上也许有积极的价值。因为不管你的努力是不是在你希望看到的人眼中,那冥冥中你所笃信的上帝总是会看着的吧,自己的心灵也就获得了安宁。

  学生点点头,说老师有时候是这样的。

  我却想沉默下去了,愿意去怀念过路重庆时那连绵不断的雨了。似乎那雨里淋漓的伤感是唯一值得怀念的东西。

  第一次的重庆之旅是在雨里到达的万寿湖,那是远离重庆的一个景区,远离城市,就觉得远离了世间尘埃,只是那电话和短信的打扰不断,总还是让人感觉在俗世与天间不断徘徊往复了。

  那两天也就过得糊里糊涂,最后一天来到了城区,在高低不平的坡上感受着视野的狭窄和偶尔的宽阔。

  第二次去重庆也是在雨里,后来从重庆朋友那里知道,对于山城,雨是最寻常的,有时候竟然会接连经月不息。

  从黄桷垭附近的山上看两江环绕的重庆市中心,似乎那俗世的璀璨灯火与这边在细雨里沉默的群山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无法不对人类最复杂的情绪进行从无到有的缓慢品味。

  我在合肥感受过梅雨,不过合肥毕竟在江北了,所以梅雨总让人感觉不那么地道,后来却一直没有机会在江南常呆,顶多几日,也许不那么凑巧地遇到

请你吃根欧洲风格的炸油条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油条这个东西,我一直以为只有中国才有。

  就象馒头一样,具有独特性。

  可是,不好意思地是,我发现自己太无知了,欧洲也有油条。

  这大概就是走世界的好处,他会让你屏住呼吸,发现一些以前未曾发现的东西,或者扭转原来错误的观念。

  不过,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我却没有发现油条,也许油条是奢侈品,澳洲开始都是囚犯才去的地方,大家没工夫去炸油条吃。

  香港的油条我却是看过没吃过的,不过那是中国风格的油条,没啥值得说的,2000年,看着香港的小摊上卖3港元一根的油条,一比国内的3毛钱一根的油条,觉得那就是传说中的天价,看了几次,终于还是觉得性价比不合适,没买。

  欧洲的油条和我国的炸制方法却有很大不同,我们的油条都是油乎乎一块面,拉成薄薄的一长绺,然后用快刀咔咔咔地斩开,分成细长的小条,两条往一起一拧,直接扔下滚开的油锅,那油条就哗下一次膨胀了,而还是两块粘在一起,不过似乎粘得有点勉强,所以吃的时候可以轻易地分开。

  油条加点榨菜或其他小咸菜,那是大快朵颐的美餐,尤其是早餐的时候吃它,更加合适。

  欧洲的油条呢——

  在炸制工艺上有所差别,但是在本质上区别不大。

  和我国的油条下锅前就分开不同,欧洲的油条是出锅后才分成一根一根的,用什么工具分割呢?剪刀。在欧洲吃油条的等候阶段,就见服务员们持了一把大剪刀,将一个螺旋状的大油条大致按照长度,用剪子隔一段剪一下,差不多将这个大螺旋剪成长短相当的若干段,到底有多少段呢?我也没有数,估计有十几段的样子。

  而开始的螺旋怎么下锅的,我却没有看到全过程,只看到了摆上桌面等待被切割的一圈一圈的油条旋。

  终于没有忍住买了一根,这欧洲的炸油条和中国的不同有如下几点:

  1,单根,一侧或两侧有剪刀口

  2,用一面开口的纸袋盛装

  3,装袋前在油条上加很甜的肉桂粉

  4,大小与北京常见的油条相比要略小

  5,0.7欧元一根,北京的油条(我家附近)1元或8角人民币一根。汇率1欧元=8.7元人民币

真面目终于露出来了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新闻里说:河南安阳曹操高陵下月对公众开放 票价初定60元http://news.sina.com.cn/c/2010-08-16/045920904253.shtml

  哦,知道了,真面目终于露出来了。而且说是“应广大游客的要求”,中国的这些官方眼中的广大游客真够“贱”的。

  起初有人空口说白话地声称这就是曹操墓的时候,开始有人质疑,这个伪曹操墓宣扬的目的就是为了收门票钱,河南的相关机构还出来辟谣,说只是为了考古。当时就有人说,那就千万不收门票,官员们回应得就很模糊了。

  现在终于知道真相了。

  神州大地,这些事情的真相起底的时候,都会丑陋不堪。可是,开始没有露出底部的时候,都还老想装扮装扮。

  真是没意思,何必呢?!

  不过中国人多,傻子也多,所以不管你多笨的骗子,一定有更笨的傻子供你来骗。

  到了年底,一数钱,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这个字取得好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