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应急”的存档

就“风险”问题回游客jhtop先生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jhtop [2010-7-26 22:37:41] ip:129.241.62.*   
  风险评价中现在还有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什么是风险(可能永远没有办法解决或者不用解决),虽然现在在应用层面上大多数人定义风险分析为回答kaplan和garrick的三个问题。What can go wrong?What is the likelihood?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但是从理论层面上对于该定义还有很大争议(具体见最近几期Risk analysis上的文章)。如果对于采用其他的风险定义是,量化风险分析从数学角度上也存在着不少难点,比如不确定性的表述,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的综合(加、乘、列表或者其他综合方式)。特别是考虑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等非常规技术风险时,kaplan和garrick定义更加值得商榷(他们的定义更多的使用者技术风险的分析上,如核电站,化工厂)。应急管理现在涉及到的不少“风险”问题和常规技术风险(如化工厂风险)有很大区别。所以个人觉得在应急管理中的风险这一概念需要特别“定义”。
  同时,现在提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是基于风险的决策(risk based decision,risk informed decision),在这里可能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风险分析中得到的信息以及风险沟通(risk communication)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风险数值。这种情况下,可能光一个风险值或者一个风险矩阵,对于决策可能就过于简单了(表述风险时遗失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当然这些本事可能不在应急管理的范畴里面,但个人觉得和应急管理紧密相关。从事应急的学者专家在这些问题上可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会提出许多比较有趣的观点。

  以上是游客jhtop先生在我的文章《第五卷第四期<应急管理汇刊>主编寄语》后面的留言。我专门撰文进行回复。

  关于风险的基本概念,您说的很有道理,如果纠缠于它将会产生很多困惑,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不去说它似乎也不对。

  我们理解的风险有四个主要的表现方式:

  (一)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二)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
  (三)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四)风险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概率

  它没有对主观原因带来的风险或是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的风险进行限定,应该是从更高的“哲学”层面对风险进行了描述。

  我们的那个研究(指倪慧荟的硕士论文)没有探讨风险本身的问题,而是认可了大家对于风险的几个基本认知,然后就直奔了方法而去。

  对于风险,根据以上的四个描述,其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所以,还需要重新考虑不确定性吗?

  那个风险矩阵方法所以应用目前来说最为广泛,是因为其他精确的方法所描述出来的内容不见得就比这个粗糙的更好,我们基于这个方法做扩展也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

  定量化描述风险是为了让大家对于风险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如果仅仅定性,还是会让人忽略。但是,社会系统中的定量化总是不会那么精确,所以在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这个分寸就很难把握好。

  我们也认为风险在应急管理的范畴之外,不过,因为确实在进行应急管理的时候不可能忽略之前的风险分析与预警管理,只好也同时研究它,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的想法的话。

机制系列故事里我最欣赏的那个彻底完蛋了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博客主人按:我在机制的故事系列里提到的第一个我非常欣赏的机制——用领导每次带班下井为核心的煤矿安全保障机制(《系列:机制的故事【1】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2373),现在基本成了一纸空文,这是温家宝总理亲自布置执行的一个规定,我当时一看到它就知道如果这个规定得以实施,肯定就可以保障井下工人的安全了,因为在这个机制规定里面,工人们每次下井,都全程由领导陪着,这个机制设计思路简直是太妙了。】

  【糟糕的是,到现在为止,这一文件已经下发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而实施情况却基本没有达到要求。领导们(包括私人矿主)根本不下井,丝毫不听总理招呼,而这一机制好象也并没有什么相应的监督机制伴随,比如不下井则立刻免职(私人矿主则取消开矿资格),或就地改做煤矿工人,等等】

  【于是,7月23日,国务院只好再次强调,又发布一个文件,中国的“政令不出紫禁城”的说法再度得到验证】

  【实施一个制度真的就这么难吗?其实我觉得一点都不难。从周一开始排班,每周一上午所在单位第一领导下井,然后依次往后排,如果发现一次不按规定下井,则立刻全体免职(想干这个位置的人多啦),或者开除,免职的如果自己不滚蛋就直接送去当煤矿工人,让这哥们也尝尝当工人的味道,而不再是仅仅兼职当天工人;开除的矿领导以后永远不可以再在国家机关工作,一边自己找工作去吧。如此,则一把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是私人矿主,也直接取消经营any矿业的资格】

  【说穿了,国家还是舍不得那些干部,于是,宁肯被下属机关搞成空架子,也不舍得把这些渎职的不听话的家伙给灭了。如此,以后的令依然没人听,下井的还是不可能有领导。】

  【新闻来自《华商报》http://news.qq.com/a/20100727/001854_1.htm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全文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矿领导下井。本报记者深入矿区调查发现:大多数国有大煤矿领导下井已成常态,但对于占矿井总数90%左右的小煤矿而言,该政策或将成为一纸空文。

《应急管理汇刊》第五卷第四期主编寄语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我的研究生倪慧荟毕业了。

  当然,每年全国上下都有很多研究生毕业,这个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提及的。
可是,我还是想特别地说一下,因为他的毕业论文是我们比较得意的一项工作,那就是关于风险综合评判技术(或方法)方面的研究。

  我们前段时间整理了现代应急管理中四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包括:

  1,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内在机理分析方法

  2,应急机制的设计理论与具体应用实践

  3,应急管理中的“灾中”(事中)评价策略

  4,风险综合研判技术(或方法)

  最后这个其实并非应急,而是和应急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内容,也刚好是我让倪慧荟做的研究。

  关于风险,我们一般提及它时会主要考虑识别与评价,在实践中更多受到关注的还是评价。

  但是,我之前也说过,评价问题在数学中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在管理中,却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整解决的问题,几乎在所有的时间里,都只能部分解决。风险评价当然也包括在内。

  也因此,风险评价方法很多,包括统计方法,优化方法,加权平均方法(也可以认为是统计方法的一种),层次分析法(AHP)或网络分析法(AN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等。里面任何一个方法都可以找得到其不适合实际的情形,这也正是评价研究中的尴尬之处。

  所以,其实管理中的评价我们不能仅仅纠缠于方法的最优性,这个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那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于什么呢?我们认为,应该是简单容易被人理解,容易扩展且可以多角度反映问题的评价技术,恰好风险矩阵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个方法容易到我一分钟一定能给您讲清楚,但是之前的研究却很少考虑到这一方法的扩展性。那么,应该从哪些角度扩展呢?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告诉倪慧荟同学几个角度,一是从运算方式上进行扩展,将逻辑分区(类似乘法)的运算扩展到任意代数运算上;二是从维度上进行扩充,由原来的二维扩充为N维;三是从两个变量的来源上,可以将任何一个变量都扩展为多个变量的投影,也就是将多变量的组合变成一个变量;还可以是稍微简单一点的,这也是其他学者做过的,把2X2的范畴扩展为MXN的形式。而在这所有的扩展形式中,我和倪慧荟主要考虑了第一种,运算方式的扩展,比如,我们把原来采用的变量两两组合方式扩展为或加或减或乘或除的四种运算方式,不过,这样的扩展就不一定还是在评价风险的大小,而是可以评价更多东西,如应急能力可以是本地和外地之和,可破坏性和可恢复性之比,等等。

  好了,我已经介绍够多了,大家可以直接在本期汇刊中前往参看我们的那篇论文,它同时也是本期汇刊的最重要的一篇论文。

  此外,我们还将去年整理的当前应急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思考写成一篇论文在本期进行了刊载。

  另外一篇研究论文则是关于应急管理与保险的问题,我曾经在2010年5月11日在成都市进行了宣读,那次会议是为了纪念汶川地震2周年而由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共同主办的。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本期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迟菲博士在做责任副主编,有赖于她的努力才使得这本薄薄的电子期刊今天得以和大家见面。

  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陈安
                    2010年7月8日

纯文科背景的人可以做应急管理的研究吗?

2010年7月21日星期三

  有朋友在我的博客后留言,话语里有点歧视文科做应急管理的学者或研究生,觉得没有工程学的背景没法做深了。他的话里说的是“纯文科”。

  虽然我本人是纯理科出身,那次一位搞生物学的朋友来挑衅,把我看成文科,我觉得挺有趣,大概他也是上网看我在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缘故,推断我应该是文科背景。这个可以直接驳斥,数学里理科中的理科,他自己的专业怕比我们的理科味道还弱一些。

  不过,我本人从来没有歧视过文科,这也许和我本人一直喜欢文科,在高中时一方面是听了老爹的话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才选了理科。如果按照兴趣,我当仁不让地是文科兴趣广于且大于理科。

  那么,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文科背景怎么就不能研究应急管理呢?

  当然可以!

  事实上,不光我们国家,就是在欧洲美洲,以文科背景而研究应急管理的人不在少数,且在观念上的推广和文献的掌握方面,都对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的朋友,韩国忠北国立大学的李在恩教授也是文科,在他的论文里看不到什么公式符号,可是,他的论文从概念、观念、分类、应对策略、关系分析等角度都做出了很好的工作。我每每都可以从中获得一起启发。

  所以理科或者工科占优的想法其实和我当年报考数学的专业有类似的思考,认为数学这类是可以模型化的,可以更为简洁深刻地描述客观实际的规律。当然,也包括物理模型、化学模型、生物模型等等,这些统统可以认为是社会物理学模型,此时的“物理”更多指的是“万物的内在道理”。

  会建立模型就真牛?没有模型只有描述就不牛?这个话从何而来啊?!没有道理。实际上,数学物理描述空间的现象更为有利,用以描述化学和生物现象就有点吃力,遗传用的就是数学家不太看得起的统计学,只有大样本符合了某种规律,则就可以认为是规律,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就是观察数据得到的,它最后的数学味道都不是很浓,统计分析或者概率论的工具用了一些,而统计方法刚好不被认为是纯数学,模型也相对要简单一些。

  我的不少国内的朋友也正是从文科(或人文学科)角度进入研究的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在文献分析之外,他们也使用流程分析,战略分析,策略分析,机制设计等进行自己的研究,也各有特色。我的朋友,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执行院长夏保成教授之前学历史的,硕士时代做的“American Study”,应该是美洲研究或美国研究,他后来转向的应急管理研究就很有特色,且每次遇到他听到他的报告讲演授课,我也是深受启发。

  直到现在,我也依然认为他在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是一家之言,基础深厚。

  我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朋友所做的应急管理研究,则从乡村调查出发,也做得有声有色,我回头再好好介绍她们的工作。而西南财经大学的冯教授则从财政角度入手,为四川省地震应急恢复阶段的财政优化管理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具体操作设计。

  当然,在某些领域,确实有文科学者无法涉猎的内容,如:现代应急通讯技术怕就很难为文科学科所了解和掌握,只能从功能需求与设计,从资源布局等角度理解应急技术与设备问题,而无法理解和说出“码分多址”这样的专业名词。

  现在的学科已经多到了所有人无法掌握其中之一的地步,文理科在某种意义上分界也渐渐困难,总有交叉和集成的地带,各个学科正因此要加倍团结,取长补短,使得这一学科真正能够立得住,扩得开,成为管理学中一朵更为漂亮的奇葩,呵呵,当然,其实因为它涉及到公共利益,而如今我国的事件确实不少,这多奇葩的开放真会延续很久。

系列:机制的故事【8】

2010年7月21日星期三

  我们一般都能够认可一个管理机制的设立有一个目标。

  机制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做的一些制度上的安排。

  当然,机制要有一个主体,一般我们最多接触的是执行主体,就是为了达到那个设定目标而去实现机制的一个或一群人。

  除了执行主体之外,还要有客体,你的这个机制总要作用到某些人的身上,那些机制的作用对象自然就是客体。

  主体可以直接对客体进行作用,也可以通过间接作用,比如说介质。

  之前我所知道的驾校关于学员吃饭问题有这样的机制设计。

  目标:让学员去驾校办的食堂吃饭,以使驾校再学费外再挣点饭费。

  学员和驾校之间在吃饭问题上却是相互独立的主体,学员可以不去吃你的饭而改去吃附近小饭馆的饭,当然,如果学员自己乐意,也可以主动去吃。

  怎样让这些学员去吃呢,此时主体开始想机制了,那就是在你办理各种手续时候预先把饭费收一部分,最后执行多退少补的政策。

  学员交过报名费之后,按说这个费用可以不交,可是交了报名费就基本算是认可了这个驾校,被“绑架”了,退学的成本显得会有点高。因为相对于报名费,预收的饭费是个高阶无穷小,很多人交了也就交了。

  不过,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的机制不是好机制,因为客体明显就会对这样的机制有看法,有反感的情绪,所以,聪明的人设计机制不会采用这类方式。

  后来,驾校的“吃饭”机制又有所改变,开始采用利用驾校师傅诱使学员去食堂吃饭的做法,当然,师傅本人是免费的,否则人家也没有义务和动力去“为虎作伥”。

  这就将吃饭机制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学员的角度上说,师傅告诉你去哪里哪里吃饭,你如果不去,则一方面会担心学车过程中被“虐”待,甚或有其他类型的担心。总之,如果不顺从这一机制安排就很可能会有潜在的成本付出。

机制再好,也对某些特定人群无用

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我在博文《系列:机制的故事【1】》(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2373)中特地表扬了由国务院亲自制订的一个好机制,那就是“煤矿领导要轮流带班和工人同时下井”。

这个机制其实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矿风险控制中领导不重视的大问题,我还说了这一好机制的保障机制,那就是网上公开领导下井安排的具体做法和时间表。在此之下的留言讽刺了我,说只要上班也让领导也打卡就足够了,还用什么网络啊,不够麻烦的。

我笑笑,觉得这位留言的朋友太不了解我们中国的现实了。打卡那属于内部控制,也就是领导控制,基本上是不起什么作用的。

糟糕的是,果然就有佐证的事实随后发生,说明好机制之不好用的现实情况。

大家看看以下新闻:

——————————————————

题目为《矿难频发“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真没有》(http://star.news.sohu.com/20100719/n273593386.shtml

  17日上午7点50分左右,河南汝州市蟒川乡新岭煤矿发生井下火灾,发现8名遇难矿工的尸体,据称当时下井有六七十名矿工(7月17日中新社);17日20时10分左右,陕西韩城市桑树坪镇小南沟煤矿发生一起矿难,造成井下工作的28名矿工全部遇难(7月18日新华社)。

  大连油管爆炸、洪涝、台风灾害……当影响力更大的灾害事件占据媒体显著位置时,人们的眼球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当日频发的矿难了,同一日连发两起致人死亡的矿难事故通讯社寥寥数语就打发了,也没有当地媒体的跟进后续报道,“全部遇难”昭示着救援的过程都可以省略了,不可能如王家岭透水事故般将救援奇迹大书特书。然而,矿井中逝去的生命岂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带过?

  从矿难报道的只言片语中,我没有看出这和以往的矿难有所不同的细节。我曾天真地以为,这几天要是发生了矿难定会有所不同——7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堂堂大国总理说话理应管用,又不是飞鸽传书的年代,通讯如此发达,上传下达难道需要那么长的周期?

  可能对很多厂矿来说,“矿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犹如耳旁风,至少在河南汝州、陕西韩城就没有做到。总理话音未落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他们真倒霉正好撞在枪口上,肯定要从重处理……反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对黑心的煤老板和失职的监管部门来说可谓松了口气。一般而言,媒体报道的篇幅越大说明事件越有影响力,越有影响力领导才会越重视,领导越重视越是从快从严处理。遇难矿工的赔偿事宜也有可能在轻描淡写中,以公众不知晓的方式了结。

  全部遇难的名单中没有也根本不会出现某某矿领导的名字。按理说,要是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话,好比将负责人与工人的安全捆绑在一起,一旦出事遭殃的不仅仅是他人的性命,就会逼得相关责任人不敢大意。早在2005年安监总局就出台了《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前几天总理也重申了这个问题。连我等与之无关的人都知道:“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应该有,从现状来说领导身先士卒“真没有”。领导下不下井根本无人监督,规定不能实行,“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彻底沦为一句空话。

  理论上,这样的规定既不复杂也不难操作,一旦实施对减少甚至杜绝矿难大有裨益。说到底,矿领导等责任人并没有把自己真正当做下井的一份子,不可能有自律的责任心。要是监管松懈更是只管捞钱不顾矿工死活——良心的缺失是任何纸面上的规定所挽救不了的。

————————————————————————————————————————————————

所以,我们可以去好好地设计机制,但是,执行中的太多空子让人无法对好机制产生信心。我们的问题实在是太初等,根本到不了机制的层面。

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

说了,然后真去做它!

在这类基础打好的情况下,再来谈机制设计,也许是合适的。

突然就觉得自己写那么多《机制的故事》所为何来啊?莫非这些都只能在100年后才可能用上?

系列:机制的故事【7】

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这里,我们需要看看公平机制的另外一个情形。

  在之前这个系列的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说到了分粥的公平机制之所以公平,以及这一机制的适用或不适用的情形。

  除非分东西需要公平外,收钱的时候也需要公平。

  比如,设计累进税率制度就是为了公平,某个数值之下不收个人所得税,超过这个数字之后,收A%,再超过第二个更大的数值之后,超过部分再征收B%的税,B>A。

  如果是演员这类高收入群体,有时候收入可能一次就是几十几百万,则有例外的税收机制与之对应。

  个人收入征税,运营收入也一样收税。

  在我看来,所有机制都有漏洞,有的漏洞开始时就存在,人人知道,要靠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来回避这一问题,而另外有的漏洞则是慢慢去找才会发现,对于后者,我听说过澳大利亚最富的某人一年交的税以“个位数”为单位,可见其合理避税(或就是偷税)的能力有多强,当时澳大利亚一片哗然。

  税收之外,其实还有其他调节的收费杠杆。

  在南欧待了几个月,楼下的中国人一家有娃娃在上幼儿园,我就关心了一下幼儿园收费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教育肯定不属于业务教育,是收费的,但是收费也有不同标准,这个标准按照什么来确定呢?据我所知是按照这个娃娃的父母的收入情况。

  刚好这一家的娃娃爹妈都还在读书,收入就是奖学金或者做研究助理的报酬,算不得高,他们家娃娃收费就只有30多欧元,应该不算高了。而小两口的奖学金的数额在每个月700-970欧元之间。

  如果是夫妻双方的工作都是正式工作,且都在1500-2500欧元一个月,则收费会高到每月400欧元,这个差距就显出来了。

  我们家陈热闹算是正常上了北京的某家幼稚园,每个月的费用是在1000元左右,吃饭和比如不定期体检或游泳班以及其他各类培训班的费用另算。这个数额是每个娃娃都一样的,也没有根据父母的收入进行平衡。而我们家小区的一家私立幼儿园,每个月的收费则是2600元左右,和公立幼儿园还是有相当的差距,高太多了。

  我们的幼儿园收费从来不会考虑到家庭收入问题。

  其实,这并非就不对,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收入是很难计算的,而在西方,收入不被国家税务部门监控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除非有专家帮你避税或逃税,这对于一般家庭就不可能了,只请专家一项就可能超过你一个月的收入了。

  应该说,从收税收费上进行调节是一种常见的保障公平,不至于引起贫富差距太大的机制设计。

9月份再赴成都,随便报告应急可恢复性评价新进展

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9月份,将再赴成都。

当然,还是和应急管理有关系,现在每次出门似乎都只和应急管理有关系。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5月11日去了一次都江堰和汶川映秀镇,9月的这次成都之行看看山东协助重建的北川新县城。

其实,前年去绵阳、绵竹等地,已经看到了一些北川的样子,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建好,今年再去应该是崭新的面貌了。

这次去成都将带去一篇题为《应急响应过程与灾后重建阶段的“可恢复性”评价Recoverability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Process and After-disaster Rebuild Stage》的论文以及相应的报告。

榨菜:应急救援的重要物资之一

2010年7月17日星期六

一

我的同学去年去旅游了埃及。

在埃及,她病了。

这种长途海外旅行中生病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不说海外,即便是海内,也有诸多的问题,我记得一期《南方周末》中就刊载了头版头条报道,一位老人在旅程中因病死亡,而这个旅行团就没怎么理他的这个茬,偶有同团的人来照顾一下,也是很不情愿的。

我的同学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这个团的人原来基本不认识,而且人家还要忙着去游览,哪里可能有时间留在宾馆照顾她呀,而如果要看病,就这巨大的语言障碍,还真说不清楚。

好在我的这位同学这次生病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安全回国后依然心有余悸。

二

当然,这是一个文章的第一个引子,在谈到埃及之旅,她还告诉了我更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开罗是没有红绿灯的,所以,开罗的汽车基本上每辆都伤痕累累的。

再比如:她终于理解了埃及人多数很胖的原因,那就是所有的东西都甜得发腻,让人吃的时候望而却步,第一次还新鲜,第二次就邹眉头了,第三次简直就象是去上刑场。

同行的中国人里面有聪明的,竟然带了十几包榨菜,让其他人眼馋不已。这人还不错,还曾经分给大家吃吃,尽管分得也不是特别情愿,总还是共产主义了一下,大家才觉得嘴里有了点味道。我的同学因为生病,好像分到了一整包,把她高兴坏了。

榨菜拯救了这个旅行团的味觉,这么说似乎也不夸张。

三

榨菜还可以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物资。

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前年去汉旺镇的时候那里的灾区朋友告诉我的。

汶川地震发生后,当解放军终于可以进到灾区,立刻就开始了救援,开始时吃的东西是捐赠的一批物资,都是面包蛋糕饼干啥的,开始吃着还觉得凑合,后来就发现不行了,挖的时候根本使不出劲来。

此时,才发现盐要比糖重要多了。

然后,就有了涪陵的榨菜隆重登场了。

一吃,乐坏了,消失的力气很快就恢复到正常值。抡铁锹的时候也就更没问题了。

这位汉旺的朋友说:不是我给涪陵榨菜做广告,榨菜在救灾中的作用真是太大了。

我相信!

系列:机制的故事【6】

2010年7月17日星期六

那天,我去北京市政府的总值班室,也就是我们嘴里常说的应急办开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开会的过程中,边上的电话响了几次,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市的总值班室啊,所以,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门。

电话铃一响,我这里就激灵一阵子,倒不是这个电话铃设置得和午夜凶铃差不多,而是这个电话铃实在是太刺耳了。

一下子促发了我关于机制的另外一个思路——如何设计一个让人听到后就会立刻去接的电话响铃机制

要知道,有些电话可能就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安全,关系到大家所处的环境是否稳定,乃至关系到政府与社会的可持续存在。

从打电话者的角度说,我们大家在打那种服务或报修电话的时候,都遇到过痛苦,那就是不管响多少次铃,对方根本不接,每每把我们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跑到当地把接线员臭骂一顿。

那个时候,我们特别需要一个一响铃就接起来的电话管理机制。

我发现应急办就做到了这一点,让我知道从实践中真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一真理。只要真想接起电话,就一定能有一个响应的响铃机制让你不得不接。

所以,这个铃声就设计为:刺耳到你不接起来就难受死的地步,此时,你只有选择接,要么就是被这样的电话铃彻底搞晕。

如果你管理着这样一个部门,一定需要大家积极地去接电话,甚至三声不响就要着急,如果能够考虑采用如此简单的一个机制,就非常容易地可以协助解决常见的“懒得接电话”这个问题了。

有人反对过我的这个做法,说那样对接线员太不人道了,那么刺耳以后要造成失聪的。您的考虑也很到位,可是,如果领导不在跟前,又真的很需要接这些电话,而大家的惰性也一定存在,你就要考虑机制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了。

如果您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员工的耳朵不受噪声干扰,一定不要采取这个机制设计思路;但是如果接起来这个电话重要程度无以复加,恐怕您找不到比我说的这个更好的机制了。

要不,您说一个试试?教教我——

也让我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